不良生活行为(共10篇)
不良生活行为 篇1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成立时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的全方位健康观, 为了促进人类健康, WHO总部设立了健康教育组, 1989年改为健康教育司, 敦促各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我国于1986年成立了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和中国健康教育协会, 并于1990年召开了全国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为了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 我国制定了《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 提出了社区健康教育任务与目标。2008年1月卫生部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简称健康素养66条) 后, 我国进行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为了解居民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我们对社区中年男性的健康素养和不良生活行为进行调查, 并对不良生活行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5~12月,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选择居住在常德市武陵区的300名中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0~55岁, 平均年龄45岁;初中学历45名, 高中学历100名, 大专及以上学历155名;行政机关干部、职员170名, 经商人员72名, 社会成功人士58名。
1.2 健康素养测试
根据卫生部2008年1月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有关内容, 拟定20个选择题, 于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1个月后分别进行2次测试, 参照全国居民测试评分标准, 能准确回答80%的问题者统计为有健康素养, 并计算健康知识知晓率。
1.3 健康行为问卷
自行设计问卷, 于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2次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为影响健康的6种危险行为, 即不良生活行为, 并计算不良生活行为发生率。问卷经常德职院社区护理教授审定, 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1.4 不良生活行为干预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对不良生活行为进行干预, 其教育形式主要有4种。一是板报墙报宣教;二是发放印刷资料;三是举办专题讲座;四是进行家庭访谈。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主要根据知—信—行理论进行。以吸烟为例, “知”是传递知识, 提高认识, 即告之吸烟的危害与戒烟的益处;“信”是形成信念, 转变态度, 即通过医学知识与实例教育, 使之形成正确认知, 相信戒烟有利健康, 并愿意戒烟;“行”是决心行动, 改变行为[1]。
1.5 统计分析方法
计算频率进行统计描述, 采用χ2检验评价干预效果。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健康教育前后对300名中年男性的健康素养进行了2次测试, 其健康知识知晓率在健康教育后有所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 见表1) 。
2.2 不良生活行为改变情况
健康教育前后对不良生活行为进行了2次问卷调查。其中的“三高饮食”指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对6种不良生活行为进行干预后, 不良生活行为有了较大改变, 其发生率有所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见表2) 。
3 讨论
3.1 健康知识宣教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地传递健康信息, 并进行行为干预, 使受教育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增加自我保健知识, 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自觉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维护与促进健康的目的。简言之, 健康教育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知识, 转变态度, 改变行为。健康教育的内涵包括2方面, 即保健宣教及行为干预。《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提出的社区综合干预目标是:到2010年, 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应达到80%以上, 健康行为形成率应达到60%以上[1]。2008年首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5%, 其中城市为9.9%, 农村为3.4%。距2010年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应达到80%的目标相差甚远, 可见健康教育任重道远。此次对中年男性健康素养的调查发现, 健康教育前, 其健康知识知晓率为23.7%, 健康教育后, 其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了34.7%, 虽然有所提高 (P<0.005) , 但要达标仍需不断努力。
3.2 不良生活行为干预效果
健康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改变行为。根据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 通过保健宣教和行为干预, 使有不良生活行为者提高认识 (知) , 转变态度 (信) , 改变行为 (行) 。卫生部于2008年1月发布的健康素养66条是全世界第一份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公民健康素养的官方公告。所谓健康素养, 就是指一个人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 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 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66条中明确指出了四大健康生活方式, 即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2]。开展健康教育前, 我们对城市中年男性的6种常见不良生活行为进行了调查, 发现这些不良生活行为发生率较高, 在74.3%~85.0%间。这表明实施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的任务异常艰巨。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只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健康教育, 一定会取得成效。我们此次采用了多种健康教育形式, 使部分社区居民的不良生活行为有所改变, 表现为6种不良生活行为发生率降至22.7%~50.0%间 (P<0.001) , 取得了较好的近期效果。
3.3 健康教育的长期性
健康教育是改变人们不良生活行为的重要手段。认知决定人的态度与行为, 错误的认知会导致不良生活行为, 而正确的认知可以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正确的认知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因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然而, 要改变一个人多年养成的不良生活行为并非易事。因此, 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一项长期工作, 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并且讲究一定的策略。
总之, 健康教育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 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可以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对全面提高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了解居民的健康素养和不良生活行为, 探讨健康教育对中年男性不良生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素养测试和健康行为问卷调查方法, 对有不良生活行为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健康知识知晓率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为23.7%和34.7%。6种不良生活行为发生率在健康教育前处于74.3%~85.0%间, 健康教育后不良生活行为发生率有所降低, 在22.7%~50.0%间。结论 健康教育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可以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关键词:健康教育,中年男性,不良生活行为
参考文献
[1]何路明, 张爱红.社区护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2]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N].健康报, 2008-05-12 (8) .
不良生活行为 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 学生管理 不良行为 矫正对策
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和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职业学校进一步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并逐渐被社会所重视。但受到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人们心中,职业学校的地位依旧无法与普通高中相比。因此,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一直不高,学生管理难度较大,这也成为我国职业学校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提升学生管理水平对提升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能力更成为评价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不高,造成我国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部分职业学校的管理不到位,从而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生源质量不高
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普通高中,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虽然我国对职业教育很重视,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但是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很多偏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中招生逐年扩大。所以现阶段,职业学校的生源多是中考失利的学生,生源质量与高中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使得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质量大大降低。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纷纷被推进了职业学校。有的学生在中考时没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就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感觉前途渺茫。而且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不太了解,学生在升学无望的情况下,勉强选择了职业学校,进入学校后,在学习上不思进取,从而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想法。
2.学生管理难度大
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学生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这给职校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职业学校主要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通过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和实践,而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以实践为主的引导性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但也容易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方面管理比较松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表现得过于懒散,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因此,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一直是个难题,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规范学生、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思想,成为当下职业学校关注的重点。
目前,职业学校在招生上采取较为开放的模式,导致生源良莠不齐,而且很多学生在步入职业学校时还未成年,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还不成熟,不适应在职业学校的学习,导致他们要独自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压力。现在,一些职业学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徳育教育体制,这使得学生在职业学校只倾向于专业学习,缺少自身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导致职业学校向社会输出的人才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这不仅损害了职业学校自身的声誉,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3.学生缺少学习动力
在职业学校学习时,大部分学生都将思想道德的提高视为专业学习的负担,很多学生忽视了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他们对未来没有规划、没有打算,在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只顾眼前,不想以后。很多学生还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从未想过为家庭承担责任。此外,在义务教育阶段,这些学生整体学习较差,自身素质也不高,而薄弱的综合基础更加大了职业教育的难度。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积累,而职业教育讲求的是实用性,重视的是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所以在职业学校中,很多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特别是在思想道德建设的课程上,学生很少能集中精力听讲,学习态度差,自身素质自然无法提高。
二、职业学校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就我国职业教育而言,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附加效益使得各行各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的思想素质上。
在现代社会,人们需要与他人合作,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以道德诚信为基础的,因此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道德素质的提升成为了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诉求。而当下很多职业学校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放在了教育教学的首位,并没有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教育问题,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监管力度不够,造成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低下,这不仅降低学生的生存能力,也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变化大,容易产生困惑和冲突,为学校的管理增加了困难。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信心不足,认为在学校就是混日子;有的学生不爱学习又不得不来学校上学,一边瞒着父母,一边应付老师,虚度了时光;还有的学生目无尊长,缺乏教养,愚昧粗俗。如果不及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规范,就会进一步导致职校学生道德水平的下降,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职业学校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应更加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这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但是初中学习生活的失利、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的不当都使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问题多样化,也具普遍性,很多学生难以抵制社会的不良诱惑,在思想行为上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职业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学校的管理角度来说,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不仅可以净化校园的学习环境,还能对职业学校的学习氛围形成积极的影响。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矫正是我国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职业学校作为我国技术人员培养的中坚力量,更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对学生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矫正进一步提升其修养和素质,确保职业学校的正常运转,改善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职业学校学生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矫正方法
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职业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日益强烈的独立性,因势利导地做好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现状的疏导和教育。教师应认识到尊重的需要是该年龄段学生的重要需求,从关心学生成长入手,深入了解不良行为的成因,给学生解释的权利和机会,并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同时,积极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自豪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通过组织各种群体性活动,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鉴赏力和审美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在班级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加强班集体建设,使学生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在班级活动中锻炼学生,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1.内在矫正方法
所谓的内在矫正法,是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这种方法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但这种内部矫正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问题,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以课堂为突破口,职业学校要认真研究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并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思考和实践,提升对学生行为、思想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展开课堂教学。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各种不良思想,例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其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应当加强对学生在这方面的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外部矫正方法
外部矫正,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外力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矫正,帮助学生改正行为习惯。这种外部措施是强制性的外力措施,例如,对校规进行合理的完善使其更加严格;同时,加强学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加强对校园的监管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强制度宣传,提高学校教师、班主任的素质,变落后的管理体制为与时俱进的管理体制;加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力度,消除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隐患。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对不良现象的惩罚,而是事前的预防和控制。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也可以利用良好的行为习惯替换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果学生不遵守纪律,就让他负责组织班级的文体活动;如果学生乱扔垃圾,就让他担任班级的卫生委员;如果学生喜欢上课讲话,就让他多回答问题。只要我们方式方法使用得当,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职业学校应更加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从思想到学习,再从学习到生活。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矫正和引导,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并将在新型工业化、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从而使教育管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邢海燕,张草.中职校学生不良行为的现状调查与探讨[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不良生活行为 篇3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不良生活行为,健康教育
原发性高血压已经成为常见病、高发病。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 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原发性高血压, 估计目前全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至少有2亿, 但原发性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1]。原发性高血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改变的和可改变的两类, 前者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等;后者主要由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引起, 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预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血压与中风已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2]。大力开展以“采用健康生活方式, 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为核心的一级预防, 是目前全世界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其基本内容是组织实施健康教育, 倡导采用健康生活方式, 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自觉遵循“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大健康要素[3]。
1 资料与措施
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3月, 我院共收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128例, 其中男97例, 女31例, 年龄35岁~83岁;病程3年~38年;大专以上学历35例, 中学83例, 小学10例;其中有疾病家族史61例;疗养时间平均180 d。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
1.2 健康教育
成立原发性高血压防治小组。对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定期监测血压, 根据不同血压进行分级干预, Ⅰ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重点放在原发性高血压知识教育及不良生活行为纠正上, 要求患者每周至少测量1次血压, 并纪录测量时间和血压值, 观察3个月~6个月, 若达不到理想血压则指导服药治疗;Ⅱ、Ⅲ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除以上内容干预外, 重点放在规律合理服药及药物选择上, 并帮助其选择可长期应用、疗效好、副作用少的药物。
加强原发性高血压知识宣传。每周举办1次原发性高血压知识讲座, 让疗养员了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血压的正常值和异常范围, 血压控制目标, 高血压的危害、并发症以及不良生活行为对血压的影响等基本知识。在治疗、护理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把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疗养员。利用走廊的宣传栏、健康教育卡片、图文、手册等进行高血压知识宣传。
1.2.1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饮食以低钠低脂为主, 控制总热量, 每日食盐量不<6 g, 多食含钾食物, 不吃刺激性食物。帮助疗养员制订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谱, 多食豆类、奶类、新鲜蔬菜和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饮食定量, 切忌暴饮暴食。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不贪睡, 不熬夜, 午饭后稍稍活动, 小睡一会儿, 一般以30 min~1 h为宜, 老年人延长30 min。戒烟、限酒, 研究证明:吸1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 收缩压增加10~25 mm Hg。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 血压升高。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劝服患者戒除烟酒嗜好, 每日每人饮酒量控制在<50 g乙醇。娱乐有节, 睡前泡脚, 按时就寝, 缓慢起床。
1.2.2 心理指导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 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及时了解疗养员的思想动态, 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他们不良情绪。同时教育其保持平和心态, 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及紧张、焦虑。指导他们进行自我释放训练, 学会自我心理调控, 保持乐观情绪。
1.2.3 运动指导
体育运动类型选择要以有氧代谢运动为原则, 选择那些有全身性的、有节奏的、容易放松、便于全面监视的项目。每天早晨进行步行, 做健身操, 每次30 min左右;每日上、下午打太极拳、做舒心操、练气功等放松训练。指导按揉风池、太阳穴及耳穴, 抹额及掐内关、神门、合谷、足三里, 可助降压和消除症状。
1.2.4 用药指导
遵循“从小剂量开始,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联合用药及个体化”这四项降压药应用的基本原则, 指导疗养员按时、定期服药, 不得随意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向他们讲解药物的剂量、服药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使患者自觉坚持服药。
1.2.5 自测指导
教会疗养员及家属血压计、听诊器、袖带的使用方法及血压值的读取方法, 每日定时测血压2次, 并做好记录。发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自觉症状立即报告医务人员, 以便及时了解血压变化,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经过6个月的健康干预后, 本组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饮食、吸烟、饮酒、睡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知晓程度、精神因素、不爱运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见表1。生活习惯的改变、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提高、适量的运动锻炼以及恰当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的心理日趋平衡, 体重超标状况明显改善, 能自觉坚持服药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从而使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并发症减少, 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协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大杀手, 而原发性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的终身疾病, 在防治过程中必须抓住三个环节“控制危险因素, 早诊早治, 规范管理”;三个人群“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群”, 三级预防须贯穿生命活动始终。WHO在全球慢性病报告中指出“如果立即行动起来, 对慢性病实施干预, 在未来10年内, 每年将减少2%的慢性病发病, 至少可挽回3 600万人早逝的生命[4]”由此可见, 原发性高血压防治意义的重大。服用抗高血压药可以降低血压, 但原发性高血压与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因此, 除要求患者规范用药外, 还必须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行为习惯, 调适心理状态, 提高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知晓程度, 从而稳定患者血压, 延缓原发性高血压病情进展, 减少并发症发生。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5]。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影响人的知识、态度来改变人的行为, 改善环境, 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和预防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我院128例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不良生活行为的健康教育干预, 显著提高了他们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知, 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 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 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和有效性, 纠正行为危险因素, 对控制原发性高血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力生, 吴兆苏, 朱鼎良, 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
[2]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91-202.
[3]刘丽萍, 何华, 黄金萍, 等.连续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学报, 2007, 14 (6) :89.
[4]姚崇华.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高血压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30.
怎样制止他人的不良行为 篇4
下面介绍一些使人不愉快的情况,同学们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一个同学在墙上乱涂乱画。
甲:画吧画吧,这是“墙面艺术”,你看建筑工地临时用来遮挡的墙面上,常有这种艺术,等你练好了,说不定广告公司会来聘请你呢!
乙;我建议你在自家房子的外墙上画,这样别人就没话说了,你爸爸也不会打你屁股。
丙:可惜你不是神笔马良,要是马良就好了,就能想要什么画什么。画棵摇钱树,你家的钱就用不完啦。
丁:喂,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到处乱涂乱画,我报告派出所,把你抓起来。
戊:你画画的技艺确实不错,不过,把墙面污损了就不好了,是不是可以在纸上画呢!我还正要向你学习呢!
评析:
对乱涂乱画的人,甲、乙、丙虽然说的话不尽相同,但都对他进行了嘲讽、挖苦,而不是正面地劝告制止;丁说话口气凶狠,显然有点夸大其词,不近人情。上述做法一定会受到对方的抵触,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戊说话比较通情达理,从赞扬出发,指出乱涂乱画的害处,并提出了改正的方案,这样对方就容易接受。
一个同学爱偷偷拿同学的物品,有几次被其他同学看到了。
甲;好,小偷!我要向老师报告!看你要脸不要脸。上次我拿你的书看了看,你就报告老师,这回轮到你了,哼!
乙:你就放心吧,我不会告诉别人的,谁让我们是哥们呢?
丙:这不关我的事,还是别管了,免得伤了和气。
丁:你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这是不好的行为,快放回去吧!
戊:你需要什么东西就向我借,别再乱拿别人的东西了,要珍惜自己的名声。
评析:
甲大声嚷嚷,语言凶巴巴的,还有报复嫌疑,让当事者无地自容;乙顾惜迁就,代其隐瞒,并不劝其改正;丙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策略,不讲原则。这三种方式都不利于对方改正错误。丁直接告诉对方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戊还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劝其改正,后两种说话方式比较合乎情理,对对方纠正错误有帮助。
企业员工不良行为实证研究 篇5
关键词:企业员工,不良行为,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前提说明与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本文介绍的实证研究基于以下假设前提:一是员工不良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构成。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员工的诚信度,而外部因素则主要是指组织的监控机制水平和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情况。二是员工的诚信度可以通过诚信测试的分数来反映,并且员工个体的诚信度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涉及长三角地区的三家企业在职员工300名,每家企业100名。三家企业性质分别为私营企业、外国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员工职务涉及到管理、人事、财务、研发设计、市场、生产等多个领域,以求调查的代表性与有效性。问卷分为期初问卷和期末问卷两个部分,时间间隔为一个月,其中,期初问卷为两份,一份为基本资料和诚信测试问卷(卷1),另一份为不良行为调查问卷(卷2)。期末的问卷只有一份,也是员工不良行为调查问卷(卷3)。
三、数据的统计分析及结论
根据个性理论的观点,员工的诚信测试分数应该与不良行为的产生有高度的相关性,我们选择的研究对象是三家没有任何监控机制的企业中的员工,这样的员工,行为应该主要受自身个性的驱使,如果将员工的诚信测试分数与期初的不良行为得分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组数据,例如,A组中编号为A18的员工,他的诚信测试分数为76,他的期初不良行为得分为78,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坐标系,横轴为期初受测员工不良行为分数,纵轴为其诚信测试的分数,则A18的坐标就是(76,78),A组中其他被测对象也同样可以建立相应的坐标,并在以受测员工诚信测试分数为横轴,以受测员工期初不良行为分数为纵轴的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点,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利用SPSS统计软件,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散点坐标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受测对象的诚信测试分数与不良行为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如果剔除图1左下方和右上方区域的偏差比较大的点,将其余的点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到受测对象的诚信测试分数与不良行为得分的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
期初总样本的诚信测试分数与不良行为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902,这表明,期初总样本的诚信测试分数与不良行为之间具有高度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没有监控机制,或者监控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员工的行为主要受内在因素的影响,不良行为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员工本人的诚信情况,诚信情况越好的员工,产生不良行为的可能性越小,反之亦然,这样的结论印证了个性理论对员工不良行为的理论描述。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值得指出的是,在散点图左下方和右上方的点,明显不具有相关性,位于散点图左下方的点所代表的员工,他们的不良行为得分低于相同诚信测试分数的其他员工,也就是说他们的不良行为情况好于一般水平,为了论述方便,我们把这样的员工称为Ⅰ类员工,相应的,位于散点图右上方的点所代表的员工,他们的不良行为情况比一般水平要差一些,这样的员工,我们把它们称为Ⅱ类员工。对这两类员工进行单独的研究,包括分析他们的基本资料,以及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研究后发现,从基本资料上看,Ⅰ类员工的基本资料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工作年限长、职位偏高、年龄偏大、工作性质管理类居多。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后发现,Ⅰ类员工普遍对自己所在的组织有一定的感情,大部分是工作了几年的老员工,组织在他们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同时因为大部分都是管理岗位上的员工,对组织的规章制度又有着以身作则的想法,因此,根据心理契约理论的描述,我们可以认定,他们与组织建立了一种关系性的心理契约,这种心理契约的建立,影响了诚信测试分数对不良行为的影响,甚至使诚信测试分数与不良行为毫不相关。也就是说:诚信测试的分数和不良行为的产生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被心理契约的类型所影响。
与Ⅰ类员工类似的,Ⅱ类员工的基本资料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工作年限短、学历高、职位偏低、年龄偏小。这些员工对所在组织的认同感比较弱,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后发现,这一组员工普遍认为自己在组织中的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对组织有各种各样的抱怨,从这些特点来看,结合心理契约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些认为自己的心理契约被违背了的员工,认为自己的心理契约被违背影响了诚信测试分数与不良行为的相关性,甚至使一些诚信测试分数很高的员工也经常发生不良行为,进一步将诚信测试分数对不良行为的产生的影响降低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水平。也就是说:诚信测试的分数和不良行为的产生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被员工对心理契约的履行情况的理解所影响。
剔除了以上两组特殊情况,总样本的不良行为得分与诚信测试分数之间的确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这也就印证了个性理论对不良行为的描述:员工的诚信度越高,发生不良行为的可能性越小。但这个描述被印证的前提是,组织的监控机制没有建立或者建立了但不完善。
之后,我们对三组研究对象实施监控机制,监控机制包括以下内容:(1)上下班打卡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对于全勤和无故缺勤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2)巡查机制。在三组研究对象所在公司安排巡查员,巡查员负责不定时地巡视和监督研究对象的工作情况,一旦巡查员发现员工工作中的不良行为,将进行相应的惩罚。(3)绩效奖励机制。在三组研究对象所在公司实行绩效奖励机制,虽然由于三家企业的性质和营运模式的不同,所采用的绩效奖励方式也不同,但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和监控的作用。
实行了以上监控机制一个月以后,再次对三家企业的相同员工不良行为进行调查,采用与卷2相同的调查问卷,却得出不同的结果,证明监控机制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受测员工在研究期期末的不良行为得分,与诚信测试分数之间的的散点图和相关系数结果如图2和表2所示,得出的期末总样本的相关系数为-0.344,这个结果跟期初的-0.903相比显然是不具有相关性的。
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在采取了适当的监控措施之后,诚信测试分数与员工不良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被彻底改变了。也就是说:诚信测试的分数和不良行为的产生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被监控机制的水平所影响。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综上所述,员工不良行为的产生,受到员工诚信测试分数、组织监控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的情况所影响。组织可以通过在选拔中采用诚信测试;在工作中完善监控机制以及尽量与员工建立关系型的心理契约;并维护员工的心理契约不被违背的手段实现员工不良行为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杰,牛艳容.个性理论问题浅论[J].经济科学,2000,(4).
[2]何亚东,胡涛.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6).
不良生活行为 篇6
关键词:中职生,厌学,不良行为,心理调适
1 厌学现象和不良行为的表现
1.1 厌学现象
目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做作业;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玩手机、交头接耳、胡写乱画、睡觉、发呆等,不配合教师教学活动。
1.2 不良行为
部分女生贪慕虚荣,过早恋爱,比吃赛穿,穿着打扮成人化,审美情趣“畸形”;部分男生旷课打架、喝酒抽烟、旷操逃课习以为常。学生目无师长,与教师时有对立情绪,导致学风、班风涣散,教师管理难度极大。
2 厌学现象及不良行为的具体分析
2.1 文化基础薄弱
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弱,学习新课程有障碍。从认知水平分析,中职学生智力水平并不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智商很高。
2.2 心理因素
中职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高度发展,观察力敏锐但不深刻;自我意识增强,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兴趣广泛,情感丰富,容易冲动。当缺少正确引导时,易形成各种误识。受不良因素影响时,极易形成“畸形”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受上述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思想与精力不集中,导致厌学现象严重。
2.3 生理因素
这一阶段中职生身体迅速生长发育,体内激素水平高,处在第二次性觉醒期,第二性征迅速发育。他们性生理发育早熟,但性心理幼稚,精力旺盛,情绪不易自控,如果没有适当的宣泄方式和渠道,很容易发生打架斗殴、寻衅闹事等事故。
2.4 不良行为因素
(1)不良生活习惯:中职生晚寝聊天,不按时休息,上课瞌睡,作息习惯昼夜颠倒;早餐习惯不好,早餐“质”不高或“量”不够,到上午3、4节课时,处于低血糖状态,精力无法集中于课堂学习。(2)不良学习习惯:中职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对学习无兴趣、无动力等。(3)不良行为习惯:中职生抽烟喝酒,打架斗殴,通宵网游,不爱护公物,环保、节约资源、珍爱生命等意识淡薄。
综上所述,中职生在性格、行为与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种种不足或缺陷。第一,缺乏自信心,给自己贴上“差”和“笨”的标签。第二,缺乏理想追求,中职生在心理上存在较多障碍,没有自发学习的动力。所有这些心理及行为方面的缺陷,与缺乏学校、教师及家庭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有关。
3 厌学现象、不良行为的调适及矫正对策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注重其思想意识、生理、心理及行为习惯状态,教会他们热爱生活,会学习,爱学习。
3.1 文化基础薄弱因素对策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心理、生理发育层面的学生,给予切合身心发展实际的关爱和耐心,帮助其树立信心,培养职业热情,增强学习观念,使其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社会生活需求。
3.2 心理问题对策
对中职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调适,改善其心理意识状态,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1)中职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教师要从具体生活事件中,分析其心理障碍的成因。要求教师既有较高的学识和哲学思辨能力,又有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生活事件紧密联系的能力,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要靠学识、思想与人文关爱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增强亲和力,才能达到预期调适效果。
(2)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关爱学生,教会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正确认识自己,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不是智力不够,而是由于不良生活、学习、行为习惯,或因缺乏鼓励与关爱而动力不足,或因学习方法不当而落后的;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信心;教给他们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使其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尝试努力学习,愉快学习;教给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品质,关心爱护他人,乐于奉献,学会感恩和待人接物。
3.3 生理问题对策
教会中职生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保证学习有效进行。
(1)积极开展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通过报告、解剖标本、宣传图片、专业医学教师讲解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开设青春期性教育课程,从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知识等方面,对中职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度过“烦恼青春过渡期”。用科学的性知识消除学生对性成熟现象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引导学生将旺盛的精力集中在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上。
(2)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精神状态是学习的保证,文体活动既可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消耗旺盛的体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团结互助、与人沟通的能力。
(3)保证充足的睡眠。中职生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合理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才能快速高效地学习。
3.4 不良行为习惯的调适和矫正
(1)教会中职生合理安排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可确保学生身体正常发育,精力充沛、头脑灵活,避免疾病和亚健康状态。
(2)引导中职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正确解决中职生心理、生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耐心引导,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强调纪律约束,奖惩适当。从心理疏导入手,切忌简单粗暴惩罚,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增加调适矫正难度。
4 心理调适及行为矫正的效果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留出一定时间与中职生交流沟通,分析他们喜欢的事物,对其进行疏导,如早恋、成人化打扮、追星现象、不爱学习等。从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出发,涉及古今中外、生活琐事与哲学宗教,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简单易懂的演绎与推理,使中职生在笑声中有所感悟,懂得优良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对自身成长有益。
(2)鼓励中职生写字条提问题,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惑与疑问,教师热情讲解,正面引导。在笔者数次讲解引导后,学生的不良现象和行为明显减少。学期中,他们已能愉快地配合教师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学互动;学期末,“调皮捣蛋”学生对教师尊敬礼貌,并喜欢上课了。
试述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 篇7
行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且很难界定的概念。广泛意义上的行为既包括了外显行为, 也包括了内隐意识历程。外显行为诸如画画、跳舞等, 内隐行为诸如焦虑、恐惧等。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的大多数行为不是天生的, 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儿童通过良好的学习, 获得了各种知识技能, 形成了良好的品行, 建立了良好的行为模式。同时, 也有部分儿童在不利条件影响下, 进行了不正当学习, 形成了不良的行为方式。行为矫正技术的功能就在于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行为矫正技术主要是依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来处理行为问题, 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讲, 行为的改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没有到有, 指某些良好行为的建立或塑造;一种是不良行为的矫正, 即将个体的行为从不良改变为良好。
二、儿童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1) 由遭遇到不公正对待后的消极反抗所导致。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认为由于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差、教师评价不公平等原因, 都容易使儿童因遭受挫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2) 由后天不恰当的模仿学习所形成。在常见的儿童不良行为中, 有许多就是由同伴压力造成的, 如抽烟、酗酒、打群架、逃学、撒谎等行为。对有些儿童来说, 最初他们其实并不想从事这样的活动, 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但在同伴们的引诱、劝说甚至是言语相激之下, 于是有很多儿童就可能以自己的屈服来换取友谊的维持和延续, 于是同伴压力占据上风, 取得胜利, 不良行为得以形成, 不断巩固。3) 由父母和教师不正当的强化所造成。
三、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儿童良好行为的养成, 但由于家庭、学校的教育的缺陷等方面的原因, 不少儿童表现出一定的不良行为。这些不良的行为表现不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还会给家庭、学校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积极想办法予以消除。下面是运用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进行的行为矫正。
(一) 消退法
这是指在一定情景中, 行为产生以前被强化的反应, 若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 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景时该行为的发生率会降低。消退法实施的步骤简单方便。因此, 它可较广泛地运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 用以消退儿童某些不良行为, 尤其是在有些孩子有非分要求、无理取闹和放纵任性时。在实施消退法前, 首先, 必须明确要消退的行为是什么。其次, 在问题行为出现之后, 要严格执行不予关注的原则。孩子很多过分举动的目的是想引起成人的注意, 无论以任何形式去回应都相当于强化了该过分举动。因此, 家长切不可因一时“心软”或是无意识而去和孩子搭话。否则, 由于得到偶然的强化, 孩子的不良行为不仅无法消退, 反而会“变本加厉”。不良行为一般都很难通过一次消退就会停止发生, 通常需要经过几次, 发生的频率才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退, 因此家长在实施时必须把握好使用的尺度。
实施消退法时必须注意:1) 坚持一致性;2) 关注“消失爆发”现象。因此, 有时候家长必须“狠心”, 一定要严格执行“不予关注”的原则。举例:涛涛每次跟妈妈去公园都要坐碰碰车。如果不坐, 就要赖在地上大哭不肯起来, 妈妈没办法只得满足他的要求。可以看出, 涛涛把大哭和赖在地上当成武器, 治得妈妈没办法。他哭闹行为的强化物就是妈妈给他买票坐碰碰车。后经专家建议, 处理办法是:在他哭闹赖在地上时, 明确告诉他即使哭闹也不会给他坐碰碰车, 带他走, 他若不走, 大人不予理睬, 可先慢慢往家走。几次后, 涛涛的这个坏毛病就改掉了。这种采取不理他的方法, 在心理学上称为消退。当个体的任何一个行为一连发生多次, 都未能带来满意的结果, 无法获得想要的强化物, 其行为发生强度会逐渐减弱, 最后等于零, 不再发生。一般来讲情况轻微、不太严重时用消退法来处理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若情况严重时效果可能不明显, 那就要用下面的间歇强化法了。
(二) 间歇强化法
间歇强化法, 具体指个体在特定时间内不良行为次数减少时, 就给予强化, 终至不良行为不出现或出现次数减少到人所能接受的范围。儿童无法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 但当我们成人发现时, 往往已有一定的时间了。不良的行为已经比较牢固的体现在孩子的身上, 想立即予以消除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 应采取渐次递减的方法逐步削弱不良的行为, 才能见效。举例:某小区里有一个球场, 每当午休时便有一群小学生在踢足球。吵闹声使得住在周边的人都无法午睡。偶尔有人喊他们两声, 那群小孩反而吵闹声越大。一天, 赵叔叔对孩子们说:“今天你们比赛, 喊得最响者得溜溜球一个。”小孩们争相大叫, 胜者果然得奖。第二天赵叔叔又说:“今天赢的人发贴纸一张。”小孩们不太满意, 叫声疏而弱。第三天, 赵叔叔又说“今天奖品为花生一粒。”小孩们一听, 纷纷说:“不叫了, 真没意思, 回家写作业了。”
(三) 惩罚法
又称厌恶法, 指儿童不良行为出现时给予一种厌恶刺激, 以促使不良行为减少。惩罚的类型有三种:体罚, 谴责和隔离, 当幼儿表现出不良行为时, 及时撤除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 以阻止或削弱其此种不良行为的再现。惩罚法只能部分地减少或抑制不良行为, 不能使之完全消除。全面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需要其他行为矫正方法的辅助和教育的配合, 加之此法缺点多, 疗效不持久, 容易引起幼儿反感, 不宜作为首选。但也有大量事实表明, 在矫正儿童不良行为中, 如能恰当地运用惩罚也能起到极好的教育作用。
已有的研究表明, 问题行为表现为一个慢性的过程, 需要多层面的、复杂的、有针对性和个性化设计的干预, 需要长期地进行。在对问题行为进行矫正时, 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使行为发生预期的变化。同时, 有研究者发现, 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环境 (如社区环境质量、经济结构、居住条件等) 、父母因素 (父母个性特点、抚养行为) 和儿童自身的社会心理因素 (气质、性别等) 、家庭环境因素如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母关系等因素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 在干预中要综合考虑自身、家庭、社会等诸方面的因素, 可以将家长、老师及同伴作为强化资源, 从而促进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
儿童行为矫正, 只有最合适的方法, 而没有最好的方法。家长、教师应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用最科学的方法引导那些行为有偏差的孩子早日步入正常的轨道, 以健康的身体、心理、行为去充分享受原本属于他们的快乐的童年。
摘要:人的大多数行为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儿童在不利条件的影响下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方式。这些不良的行为表现不仅影响了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还会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本文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及如何消除不良行为方式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儿童,不良行为,行为矫正
参考文献
[1]吕静.儿童行为矫正[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2.
[2]林文正.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防治研究 篇8
1 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的相关概念
1.1 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的定义
1) 网络不良信息:网络不良信息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违反法律、违反道德、破坏信息安全的垃圾有害信息。
2) 网络犯罪:网络犯罪, 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 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 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 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
1.2 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的法律界定及分类
1) 暴力信息:语言暴力包括两层涵义, 一是指文字本身的使用, 多用有攻击性、侮辱性、嘲讽性的过激言论;二是指语言的暴力作用, 通过过激语言的使用, 激起人们的情绪, 进而延伸到行为方面, 形成现实暴力侵权。
2) 网络不法政治舆论传播:政治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涉及国家或政府的意识形态建设及制度, 规章和重大政治活动, 是舆论中表现最强烈, 对社会进程影响最大的一种舆论, 政府在推行新政策时要通过各种方式造舆论, 以便政策能够顺利推行和深入人心。同样, 民众希望改革某项制度时, 也要通过形成舆论引起管理者的关注并使问题得以解决。
3) 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凡是网络上以性或人体裸露为主要诉求的信息, 其目的在于挑逗、引发使用者的性欲, 而不具有任何教育、医学、或艺术价值的信息。
2 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的成因及危害
2.1 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的途径与方式
1) 网络游戏。英文名称为Online Game, 又称“在线游戏”, 简称“网游”。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 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 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
2)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指用电子手段传送信件、单据、资料等信息的通信方法。
3) 网络论坛和聊天室。网络论坛是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 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 可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网络聊天室通常直称聊天室, 是一种人们可以在线交谈的网络论坛, 在同一聊天室的人们通过广播消息进行实时交谈。
4) 网络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 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据张贴时间, 以倒序方式由新到旧排列。
5) 强制浏览。利用网页代码技术使用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访问某一网站, 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6) 传播色情内容的网站。
2.2 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泛滥的原因
1) 经济因素。经济上的影响因素, 当前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传播活动的成本相对较低, 同时在网络上进行一些违法活动又具有很高的回报率, 使得一些人为了个人一己私利, 忽视其行为所可能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 而利用网络来传播不良信息, 如发布色情、垃圾邮件等不良信息, 获得非法的经济利益。
2) 技术因素。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制造与传播信息变得异常快捷, 信息的快速传递正是广大网络用户追求的目标。但是一味的追求信息传播速度, 追求点击率, 而忽视内容的真实性, 容易造成未经核实的虚假信息屡屡出现。同时, 网络信息发布还存在发布者隐匿的特点, 很容易使人陷入一种非理性的状态, 容易忘记在现实世界中形成的法律意识和观念, 而肆无忌惮地传播网络不良信息。
3) 传播主体多样化。互联网的交互性, 使任何网络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仅仅局限于少数传统大众新闻媒体, 并使信息提供者与信息接受者建立在严格限制基础上的关系彻底解体。互联网多主体、多渠道的传播方式使网络信息源头多, 复制快, 在这样一个信息海洋中, 无法做到对每个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监控与及时管理, 导致垃圾邮件、虚假信息、色情信息等不良信息的泛滥。
4) 法制不健全和网络管理滞后。现行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跟不上网络快速发展的需要, 信息立法还存在相当多的空白, 信息市场秩序的维护在一定的领域里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 使得信息违法与犯罪活动无法得到有效治理, 导致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无国界、无管理、无法律”的三无自由王国。
2.3 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带来的问题及危害
1) 扰乱社会秩序。根据权威机构调查, 全世界色情网站超过上百万, 而且每天都在以上千的速度在递增, 每天浏览人数达上千万人次。网络环境下色情信息败坏了社会风气, 污染了社会环境, 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发情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2) 造成经济损失。网络环境下, 经济信息往往涉及经济利益, 为了引起关注, 达到牟取经济利润的目的, 歪曲甚至扭曲真相而发布虚假信息, 误导网民, 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经济秩序。
3) 引发犯罪心理倾向和犯罪行为。网络环境下的虚假、虚拟信息很容易使人沉迷其中, 极易使判断力不强的年轻人逐步走上犯罪道路。
3 国内外的治理措施
3.1 国外的治理措施
1)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互联网源于美国, 但美国政府刚开始对互联网的发展采取的是“不干预政策”, 认为没有必要限制互联网。然而, 随着网络中有害社会环境的不良信息等网络问题日趋严重时, 美国政府不得已开始针对网络出现的种种问题制定和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此外, 美国法律还规定所有提供互联网教学的电脑必须采用信息过滤技术进行内容过滤。
2) 加强行业自律与自我管理:是指从事互联网运行服务、应用服务、信息服务、网络产品服务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生产及其他与互联网有关的科研、教育、服务等活动的行业除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外, 还应进行自我管理, 实行自我监督, 也是有效控制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补充手段。
3) 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针对网络上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现行的防范与控制手段主要有两种:分级和过滤。常用的网络技术控制手段主要是对网上信息内容进行分级。比较著名的分级软件有PICS (Platform for Internet Content Select ion) 、P3P (Platform for Privacy Preferences Project) 等。
4) 其他一些措施与手段:在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管理与控制上, 各国都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多层次的控制。除了以上的措施手段外, 还存在其他方式。美国网站的BBS管理制度中包括网民监督的手段。当网民发现他人在BBS上的违规行为后, 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网站报告, 而网站也有责任回复举报者, 并对举报的问题进行处理。
3.2 我国在治理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管理主体不明晰:根据我国目前相关的法律规定, 对网络环境下不良信息进行整治的管理部门及单位有好几个, 这些管理部门和单位包括:
(1) 公安部门—依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规定, 公安部门对网络环境下不良信息有监督权;
(2) 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依据相关规定, 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为网络出版的管理部门;
(3)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管理的通告》,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网络不良信息的管理部门;
(4) 省级以上文化管理部门—2003年制定的文化部《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规定, 省级以上文化管理部门是互联网信息及文化传播的管理部门。根据其他部门规章的规定, 电信部门、信息产业管理部门等都成了治理网络不良信息的管理部门。
除了上诉相关政府部门以外, 相关经营企业对于网络也有对应的管理责任与义务。但是企业方面一般认为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发送与传播不应负有责任或检查义务。
2) 网络不良信息认定标准存在不统一, 在实践操作中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从《中华人民共和共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可以看出, 关于网络环境下不良信息的界定标准在多个职能部门之间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因此, 在实践中就会发生对网络不良信息认定的困难。
3) 网络环境下不良信息的鉴定制度不完善
对网络环境下不良信息的传播, 现行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一套科学的、完善的、可行的鉴定制度, 没有可行的鉴定操作机制, 对网络环境下不良信息发布的相关主体就无法科学地区别, 从而也就不能依据法律、法规来认定责任。
4) 网络环境下不良信息法律责任追究程序不完善
目前, 如何依照法律程序对发送、传播不良信息者的法律责任进行追究的程序性规定还不完善。例如, 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的刑事程序法仍为空白。缺乏关于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属于何种证据、地位如何、对此类证据如何收集、采信等的法律规定, 为此类犯罪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
4 针对网络不良行为的治理对策
4.1 法律对策
完善网络不良行为治理的法律法规:
(1) 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治理的法律法规
第一, 要制定一部系统的《国家信息安全法规》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依据。这一法律依据的第一要务是要确立信息自由原则, 即为了保障公众和国家的信息利益与安全, 有限制地牺牲一些个人信息自由是必要的, 但个人的信息自由不能建立在妨害公共信息自由和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础之上。
第二, 规范与统一网络环境下认定不良信息的标准, 明确不良信息的范畴, 建议采用列举式的规定, 增强可操作性。
第三,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网络服务提供商在不良信息传播与治理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2) 设立专职监管部门
由于我国网络用户数量逐年递增, 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或者采取分工负责的方式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分工管理, 做到不漏不缺, 但勿重复、多头管理。
4.2 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道德培养, 将一定的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 最终转化为道德主体自觉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它是道德理想具体化、道德成果实践化的重要环节。道德教育是有意识地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锻炼人们的道德意志、确立人们的道德信念、形成人们的道德习惯的一系列行为。
4.3 技术控制
(1) 实行严格的电子审查制度
新加坡是对互联网内容实行严格审查制度的国家之一。我国也应借鉴新加坡的经验, 对互联网信息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 以遏止网络不良信息的泛滥。首先对网站登记实施严格的审查与备案制度, 其次, 应制定互联网登记许可制度, 在此基础上, 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网络的各级出入口进行过滤, 将不符合国情或不良的信息挡在网络之外。
(2) 信息过滤及分级系统
目前, 互联网只对上载信息的格式提供了统一标准, 为了便于对信息的进行管理与过滤, 对于上载的信息的内容也要制定统一规范进行级别认定。与此同时就要求我们加强过滤软件的开发应用, 对色情、暴力、恐怖、迷信等内容进行分级过滤。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络用户可设定这种软件的过滤标准, 如果计算机在调阅互联网时遇到超过标准的信息就会拒绝传输、显示。
摘要:该文立足于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种类、特点及影响, 挖掘其产生原因, 寻求预防与治理措施。该文的研究有助于解决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的频繁发生, 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的问题, 最终可以实现对互联网的有效管理, 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网络信息资源的作用, 有利于我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网络不良行为,网络犯罪,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肖丽梅.因特网上的信息污染及防治[J].现代情报, 2003 (2) .
[2]卢静.网络广告污染及治理[J].商业研究, 2006 (5) .
[3]朱爱菊.网络信息生态中Web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分析[J].图书与情报, 2006 (6) .
[4]向远金.如何有效遏制网络有害信息传播[J].行政论坛, 2007 (6) .
[5]牛培源, 邱均平, 苏金燕.网络信息传播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负面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5) .
[6]王炎龙, 刘丽娟.博客语言暴力及其治理机制[J].新媒体.新课题, 2008 (9) .
[7]谢金林.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J].社会科学, 2008 (11) .
不良家教易导致行为异常等 篇9
有关方面的研究人员对某省 596名中小学生及其家庭进行测试发现,有 42%~ 90%的家庭分别存在各种不良的管教方式。在这些家庭里的学生,行为问题显著增高,表明父母的不良管教态度易使学生出现反社会行为、情绪行为问题、神经症状和学业不良。
在不良管教态度的 10种类型中,积极拒绝型(体罚、虐待、苛求、放弃养育)、严格型(对子女严厉、顽固、强迫或禁止、命令)、期待型(不切实际地过高要求)这三种类型为最多,对学生焦虑的产生构成直接原因;而消极拒绝型(对子女不尊重、拒绝帮助)、积极拒绝型以及严格、不安、矛盾、不一致等 6种类型容易使学生出现反社会行为,如反抗、破坏、自卑、逃避、依赖、无计划性、无毅力等。一些学生会表现为神经症状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学业不良。专家建议,应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态度和引导方式,使儿童少年健康成长。
摘自《中国教育报》
青少年正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至今已累计发现 3000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其中 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新感染者还在以每天约 16000例的速度增长。
在我国,艾滋病也呈加速流行趋势。到 1998年 9月底,全国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117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 338例,死亡 184例。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其中 2/3是吸毒者,男女性别比为 5∶ 1。
艾滋病流行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全球新感染者中,青少年占一半以上,我国的感染者中, 9.7%是 20岁以下的青少年。这表明,青少年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他们正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
摘自《光明日报》
儿童不宜多吃的16种食物
医学专家提醒家长,以下 16种食物儿童不宜常吃多吃。
橘子:多吃易产生"叶红素皮肤病",甚至腹痛腹泻,引起骨病。
菠菜:其中含有的大量草酸,在人体内与钙和锌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可导致儿童骨骼、牙齿发育不良。
鸡蛋:每天最多吃 3个,过多会造成营养过剩,引起功能失调。
果冻:本身没什么营养价值,多吃或常吃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咸鱼: 10岁以前开始常吃咸鱼,成年后患癌症的危险比一般人高 30倍。
泡泡糖:其中的增塑剂含微毒,其代谢物对人体有害。
豆类:含有一种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更易受损害。
罐头: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对儿童有不良影响,易造成慢性中毒。
爆米花:常吃多吃易发生慢性铅中毒。
方便面:含有对人体不利的色素和防腐剂等,易造成儿童营养失调。
葵花子:其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儿童吃多了会影响肝细胞的功能,引起儿童干燥症。
可乐饮料: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儿童不宜多喝。
动物脂肪:多吃不仅造成肥胖,还会影响钙的吸收。
烤羊肉串:儿童常吃火烤、烟熏食品,会使致癌物质在体内积蓄而使成年后易发生癌症。
巧克力:食用过多,会使中枢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产生焦虑不安、心跳加快,影响食欲。
猪肝:儿童常吃或多吃,会使体内胆固醇升高,成年后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摘自《中国食品报》
丹东小学生有了"无作业日"
每逢周四,是丹东市六纬路小学 2000多名小学生最高兴的日子。因为在这天,除了放学时间较平时早外,他们可以暂时告别作业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这一天是该校规定的学生"无作业日"。从前年下半年开学后,这一做法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高兴,家长欢迎,老师满意。
实践证明了该校"无作业日"这一做法的明智与理性。如同"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样,课业负担的减轻对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潜能及培养课外兴趣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家长看到孩子在"无作业日"里,不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活动,就是呆在家里看书后,他们的担心也就没有了,认为"这样做挺好的,应该给孩子们一点自由。"
在"无作业日"这天,该校的学生纷纷参加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少学生还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办了借书证,借阅自己喜爱而平时又没时间看的图书。
摘自《北京日报》
鼓励孩子"日行一善"
不久前读到这样一条消息:新加坡 8万名中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参加了一个特别的活动,他们人手一本名为"日行一善"的小册子,记录自己所做的小小"善行"。如果一年之中有 80个"小善",便可获得一枚铜质徽章,佩戴于衣领之下。获得徽章的孩子受到了鼓励,那闪闪的徽章也时刻提醒他处处"与人为善"。
摘自《今晚报》
哈佛校园内的自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学生出国留学,当然成功的是大多数,但是文化冲击和在异乡的逆境与孤独,也使得一些人走上了不归之路。
哈佛大学自 1994年以来自杀的学生人数已达到 8个。其中,有近一半是亚裔学生,有的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最近一位自杀者师从于著名诺贝尔奖金得主考瑞教授,应该说是前途无量。可惜他由于一次试验失败,心理压力极大,服毒自杀。同时,他也成为这位导师名下近 4年来的第 3名自杀的学生。因此这个事件也在亚裔学生中引起震动。
像考瑞教授这样的大牌教授,在整个化学界是一言九鼎的。如果他说某个学生不行,那么这个学生在整个学术界就没有前途了。这就使得不少学生拼命在教授面前"表现"讨好,并且无论有无事情做都要做出很忙的样子,有的学生不管有没有事都呆在实验室不回家,甚至带两件外衣到实验室,把一件挂在椅子上,以在人走之后还让人认为他还在实验室用功。
这些年来,一些家长有了钱,千方百计把上中学的孩子也送出去留学,仿佛送出去就好,为此付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他们不很清楚的是,此举要冒的风险不光是金钱,而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前途。
摘自《学之桥》
走向歧途的 16种征兆
1、背书包的姿势与众不同。
2、染发或剪特殊发型,女孩子外出前一定洗头。
3、朋友来访只站在门口讲话,魂不守舍,逐渐疏远旧日朋友。
4、电话铃响就抢着听,讲电话有意压低声音,朋友来电话突然增多,接完电话很快出门。
5、常在固定时间外出,常在外吃过饭才回家,放学回家的时间不固定。
6、常独自呆在房里,借口准备功课外出,但功课无明显进步。
7、通讯录有不是同学的资料。
8、刚买的文具常丢失,或家长未买却常有新文具。
9、成绩突然下降,突然无法专心读书。
10、爱说粗话或暗语,常说谎或吹牛。
11、突然不爱穿校服,和朋友换穿校服,突然喜欢穿漂亮衣服。
12、不说明理由突然要求增加零用钱,常有来路不明的钱,常借口丢钱或借给别人。
13、打恶作剧电话或离家出走。
14、极端偏食或暴饮、暴食,常肚子痛或泻肚。
15、表面上过分顺从父母,不明原因地反抗父母。
16、不敢正视别人,完全不敢正视父母的脸讲话。
摘自《羊城晚报》
美国对数学早慧儿童的教育
设立在美国的琼·霍普金斯大学数学早慧青少年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如何早期发现数学能力(尤其是数学推理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各种优化的教学机会,以促进他们更快和更好地发展。他们采用了式样繁多的教育促进形式:在周末或暑期(或寒假)开设专门的数学快速教育班;鼓励"天才"学生跳级;在中学时选修部分大学课程;提前入大学或参加跳级考试以获得更多的学分等。
他们的上课形式也很特殊。虽然把选出来的学生组成了一个班,但并不统一授课。他们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外加个别指导的方法。在"上课"时间内,往往有好几个老师在场,有主讲老师和助理老师,他们个别指导学生。一个班里的学生,其学习进度各不相同,可能有的在学代数,有的却在学几何,也可能有的学生在学三角或微积分。因此,一个教师要同时指导几门课,这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激励。
摘自《心理学动态》
加拿大一组织倡议让儿童步行上学去
每天早晨,加拿大全国有几百万儿童被家长开车送到学校上课。
加拿大的一个名叫"走向绿色"的非赢利团体向加拿大的家长们敲响了警钟,该组织的执行主任格伦迪指出,目前加拿大有 2/3的儿童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这对他今后的健康状况是不利的。人们已经看到,在加拿大,每 4名少年儿童中就有一个人患有肥胖症,患儿童肥胖症的人数增长了 50%。
据调查,现在加拿大的孩子平均每周有 26小时坐在电视机前或玩电子游戏,或查阅因特网。加上在学校课桌前消耗的每星期 30个小时的上课时间,都培养了不喜欢运动的孩子。所以,走向绿色组织向家长呼吁,放弃汽车,让孩子们步行去上学。
摘自《健康报》
小留学生"寄宿"美国
近年,在美国的一些顶尖小学里出现了三五一群的中国孩子,他们大多是国内一些富裕家庭的家长们通过一些专门协助中小学生来美的机构,或相关的律师事务所送来美国求学的。
中国小留学生到美国后,一般都能迅速与周围环境及同龄人融为一体,但由于未成年人自律性较差,易受不良因素影响,渐渐变成"问题青少年"的,也并不罕见。为此,一些留美侨胞建议国内的投资移民家长们采取行动,建立联谊会一类的组织,共同为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谋划,但家长们有的忙于生意,有的奔走于太平洋两岸,类似的组织至今未见出现。
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模式构建 篇10
1 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主要后备力量。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不仅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形成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也是养成学生未来职业行为的基础。对高职院校学生行为特点及管理模式进行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1.1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是促进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学生是高等教育对象中的一个群体。高等教育从其本身的职能来说, 不仅要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而且要促进学生修养的进一步提高。而学生的修养是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现出来的。高职学生自我发展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1.2 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是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期望
高职学生也是大学生的一部分, 是属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社会期望大学生的行为能符合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 期望大学生行为与其作为一个大学生的身份相适应, 期望他们的行为区别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期望他们的行为成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学习和模仿对象。加强对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是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期望。
1.3 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
与数十年前高校学生相比, 现在的高职学生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进入学校的壁垒、面临的压力、社会的信息化步伐等, 都使他们的行为表现与数十年前的学生行为有了很大差异。原来有效的管理方法、方式和手段, 面对今天的高职学生, 其有效性已经大打折扣。学生不良行为在高职院校中已经不是个案, 这些不良行为已经成为学院创建文明校园、培养严谨治学精神和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的巨大障碍。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不仅已经成为高职学院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也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
2 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的理论依据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 对行为起决定作用。学生管理者需要清楚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需求是什么, 并引导其正确的追求需求的满足。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某种刺激强化的结果。学生管理者可以通过施予学生良好行为的正刺激促使这种行为反复出现, 通过施予学生不良行为的负刺激促使这种行为逐渐消失。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行为的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 那么以后的行为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行为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 那么以后的行为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学生管理者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行为后果的认识。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是最基本的学习过程, 人先观察他人, 而后在脑海中产生一副行为和结果的图像, 最后尝试这种行为。若结果积极在行为重复, 弱加过消极, 则不会重复该行为。
3 当前主流高职学生行为管理模式分析
当前主流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模式是制度化管理, 即是指按照国家或学院制定的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来推动学生管理, 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化。这种管理模式在学生不良行为管理中确实具有重要地位,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有些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管理的需要。况且学院管理的具有思维、有感情和能动性的学生, 所以完全用制度来管理在当今形式下作用有限。
4 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模式的构建
4.1 构建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模式的目标
4.1.1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行为文明
行为文明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也是大学生普遍认同也愿意养成的行为。学生们渴望自己能成为—个被社会认可、受尊重, 举止文雅, 谈吐风趣, 懂礼貌, 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他们对自身和他人的不良行为是“深恶痛绝”的, 深知不良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愿意与行为文明的交往。行为文明也是学生高素质的一种体现。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场所, 其学生行为管理模式必然要以促进学生行为文明为基本目标。
4.1.2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进高职院校, 学习知识和技能无疑是他们的任务, 但不是唯一任务。高职院校要通过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劳动, 学会生活, 学会健体, 学会审美, 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4.2 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模式的构建
根据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模式目标, 结合高职学生需求及行为特点, 吸收现行高职学生行为管理模式的优点, 课题组提出构建“一引领, 两平台、两结合、全员参与”的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模式。
所谓“一引领”是指学生行为管理要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行为的方向。这些校园文化包括学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可以通过校训、校歌、校徽、标语、口号、校园建筑、校园环境、雕塑、教职员工的行为、校园的各种活动、宣传栏、展板等形式表现出来, 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氛围和磁场效应, 磁化学生的精神世界, 为学生行为指明方向。
所谓“两平台”是指高职院校要搭建起学生行为管理的课内和课外两个平台, 使学生在课内课外的行为都得到管理, 从时间上保证学生管理是全天候的。课内管理包括课堂管理和实习实训管理。可以通过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知识水平、风趣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课堂组织、实用有趣的教学内容、经常性的学习任务布置与检查, 及时的肯定、耐心的辅导和沟通等方式, 实习实训人员的言传身教, 为学生树立行为榜样和模仿对象, 并通过严格的积分管理和恰当的激励措施, 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刺激, 强化良好行为, 弱化不良行为。课外管理可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专家讲座、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班级比赛、知识竞赛、自愿服务、社会调研、社会实践、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 并把他们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之中, 使学生在课外的活动和行为都是在有组织、有管理的情况下开展和发生的。
所谓“两结合”是指学生行为管理要实现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结合、学院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的结合。制度管理为学生行为指明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 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人性化管理能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使他们更乐意在制度的框架下彰显个性, 获得发展。学院管理是依靠学校管理系统的层次和分工, 职责和权限发挥职能作用进行的管理, 这种管理过程规范, 效率高, 但效果不一定好, 因为学生数量众多, 且作为被管理对象的他们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释放, 有必要在管理中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明确学生在管理种的地位, 让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允许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所谓“全员参与”是指学生不良行为管理, 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学生乃至家长、相关企业共同参与。教职员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要成为良好行为的倡导者、示范者, 不良行为监督者、纠正者;学生不再单单是被管理的对象, 他们还是不良行为的管理者, 家长及其相关企业也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或实习条件, 参与到学生行为管理之中。
4.3 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模式施行应注意的问题
4.3.1 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对于高职学生行为管理来说虽是一种传统管理模式, 甚至有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缺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制度管理本身具有的约束、导向、激励和强化作用使其在学生行为管理方面仍然具有其重要地位。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 网络和市场经济为高职学生行为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和经济上的冲击, 学生管理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使制度建立在现实环境的基础上, 才能使学生管理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4.3.2 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自我管理
高职学生精力旺盛, 敢想敢干, 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 获取信息迅速, 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 自我管理正好能发挥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所设计的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模式实施中, 要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自我管理, 确立学生在管理中的地位、权利、义务, 让他们参与到学生管理之中,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促使学生间进行“心理位置互换”, 从而减少矛盾冲突, 增进理解, 和谐关系, 增强学生改善不良行为的自觉性。
4.3.3 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化
高职学院学生工作面对的是一群善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 敢于标新立异, 精力充沛的学生, 对他们的管理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需要政治素质过硬、工作热情高、组织协调能力强、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 有爱心、有耐心、善引导、有经验、既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应对的管理人员队伍。同时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也可以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进行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付彬, 李涛.制度与文化并重——高效学生行为管理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 2004, (3) :75-78.
[2]吴敬东.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大学生行为管理模式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2) :137-140.
[3]陈晋.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再思考[J].时代教育, 2014, (7) :91-91.
【不良生活行为】推荐阅读:
幼儿不良行为10-15
不良教育行为09-20
不良环境行为10-03
网络不良行为10-12
排查员工不良行为10-16
青少年不良行为11-13
不良行为习惯纠正措施08-29
无不良市场行为证明09-27
中职生不良行为的剖析07-10
对不良行为的演讲稿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