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2024-09-24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精选12篇)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篇1

一、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关于就业竞争力的涵义, 专家学者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吴华云在《文科基础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高等教育研究 (第二辑) 》中指出:“所谓就业竞争力, 是指个人在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过程中能打动用人单位、击败竞争对手的特质, 是由人的综合素质和某些突出能力有机构成的人力资本。大学生就业竞争的过程, 就是个人人力资本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的博弈、匹配过程。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是有针对性地提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的匹配耦合”。

楼锡锦等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定义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 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 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杨少春认为“就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学习、时间管理、承受挫折、外语和计算机运用、组织管理能力等。”

郑雨兰等认为“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在寻找、保持和变换工作能力上的一种竞争优势。”

Ronald W.M, Colin L (2005) 将就业竞争力定义为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 “认为它包含了影响就业状况的系列内容和要素。不仅包含个体因素 (就业技能和属性, 工作寻求的能力等) , 还包括了个人情况 (个体和家庭工作福利、工作文化等) 和外部因素 (市场因素、宏观经济因素等) 。”

俞锋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就业岗位获得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崔益军等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理解为其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

李军花等认为所谓就业竞争力就是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程遥等认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包括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创造能力。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俗地讲就是毕业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 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徐明春认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适应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 融合了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因素, 在就业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假定两人的学识水平相似而择业时的实际表现不同, 他们的差异通常是就业竞争力的差异所致。

刘恭辉等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质是毕业生通过展示自身优势、胜过竞争对手、获取就业机会、赢得用人单位认可的一种能力。

综上所述, 学术界专家学者对就业竞争力的定义有四个特点, 一是将就业竞争力理解为毕业生自身的能力, 主要关注毕业生个体因素;二是认为就业竞争力是一项综合能力, 是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三是更多地体现“竞争”的方面, 即战败其他毕业生, 获取工作岗位;四是表现为短期效应, 多指就业阶段的一种能力。

借鉴专家学者的观点, 并结合就业工作的实际, 我们认为,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毕业生在大学期间通过自身的知识积累、实践锻炼, 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形成的具备良好就业素质、专业素质、工作素养和条件的一种综合能力, 既内含着在找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秀能力, 又包括能够持续胜任所选工作要求的一种持久能力;二是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所形成的品牌、声誉、形象及影响对毕业生就业所产生的效应, 譬如高校的办学层次、教学质量和水平与其在行业内及社会上的知名度等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这一点在现实就业工作中表现的较为突出;三是高校就业指导和管理服务工作的作用和效果对毕业生就业所产生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毕业生指导和帮扶的水平和能力及开辟就业市场和保持就业资源方面。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 对高校毕业生形成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体系的举措

构建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 深入研究并准确把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新特点、新趋向和发展规律, 既要着眼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更要注重破解影响长远发展的新情况、新课题。

1. 高度重视, 全力保障, 确保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就业工作事关毕业生的前途和发展, 事关高校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 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 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的就业工作, 在财力、物力、人力等各个方面保证足够的投入, 确保高校各项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高校要想方设法保障用于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资金落实到位, 真正把这项惠及毕业生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做好、做扎实。应该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 解决消除那些不利于工作协调运转的体制因素。要转变过去的“管理行政本位, 配置计划主导”的体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管理体制。

2. 深化改革, 锐意创新, 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体制机制。

现有的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三级级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必须充分调动院系参与就业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就业工作考核和评估时要将院系的工作纳入衡量和评价体系之中。要充分发动全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形成全员动员、群策群力搞就业的大就业氛围。只要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事情, 都应该努力做好, 只要是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探索和创新, 都要鼓励和支持。现行就业工作体系中好的方面, 要不折不扣地继续抓好, 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 要不断地予以改进和完善。要大胆探索新机制、新措施, 譬如, 燕山大学近年来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保持并扩大与原有招聘合作单位的友好关系, 在积极努力下, 与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六所高校联合举办招聘会, 既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 也加深了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和交流。此外, 可以配合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毕业生创业教育和培训进行很好的研究并认真地加以研究和实施推进。

3. 坚持总结研究就业理论、经验和创新就业实践工作相结合, 注重就业政策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就业实践工作的理论思考。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作思路。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工作是盲目的, 而离开实践仅从主观角度假想的理论是空洞的, 这是普遍意义上的道理, 用于就业工作同样适用。就业工作者工作再忙也应该经常性地抽出时间对工作进行总结, 积累好的经验, 改进不好的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 坚持用先进的就业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4. 积极借鉴国内外全面、客观、先进的就业评估评价办法, 推动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针对时下各高校普遍重视就业率而轻视就业质量特别是核心就业质量的现实状况, 笔者建议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比较全面、客观和先进的就业评估评价办法, 引进全新的就业评估指标体系, 对一年一度的就业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 真正摸清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 找准“就业软肋”, 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不断推动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5. 切实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知识、技能和业务的培训力度, 为他们

的学习和深造创造机会, 引导和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形成积极上进、勇于奉献的良好工作氛围。管理学理论中讲到, 人的因素是管理中的核心和关键因素。一项任务或者一个目标确定好之后, 人就是最重要的了。同样, 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成效的好坏, 与就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好坏是密不可分的。因此, 必须特别重视对就业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业务能力的培训,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为他们创造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引导和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应该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激励性制度和措施, 调动和发挥他们努力工作、追求上进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消除不利于他们努力工作的体制因素。

6. 积极构建并有效利用和发挥市场体系的作用, 不断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增添新的活力, 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一是要积极实施“走出去, 请进来”的战略。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仅仅坐镇学校等待用人单位走上门来招聘毕业生的思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实就业工作的需要了, 高校应该广泛地开展市场调研, 走访用人单位, 经常性地深入单位了解用人需求情况, 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以及年度毕业生的专业设置、毕业生人数、分省分城市分专业的毕业生分布情况以及毕业生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等相关信息发布给用人单位, 达到向用人单位宣传学校、推荐毕业生的效果。同时, 主动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来举办校园宣讲会、专场招聘会, 为毕业生联系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积极推进校园专场招聘模式改革。当前, 校园专场招聘会几乎成为高校推荐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形式。但是, 有不少的校园专场招聘会举行并不理想, 譬如, 学校费了很大气力搞大型招聘会, 也邀请了不少用人单位, 而实际签约的毕业生却并不多, 导致学校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但效果却不佳。因此, 建议改变过去赶集式的招聘方式, 探索举行专业类的或者行业类的招聘方式。比如, 邀请若干家机械类的用人单位召开机械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邀请若干家经济管理类的用人单位召开经管类专场招聘会等等, 这样一来, 一方面可以增强招聘的针对性, 提高专业类毕业生的签约率。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也可以减少奔波于各大高校的次数, 集中地在一所高校就可以完成招聘任务, 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新的招聘方式和途径。现在,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 为我们实施网上招聘、网上办理就业手续提供了便利。高校应该组织相关科研和技术人员进行公关, 建立多功能的网上招聘平台, 既方便了学生在网上查询就业信息、投发简历, 也方便了用人单位的招聘, 可以大大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率, 同时也可以更大程度地拓展高校的就业市场, 吸纳很多离学校较远的用人单位参加招聘。

[本文是2010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计划项目《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王昕。课题编号:JYZX201032。]

摘要:近年来, 渐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影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自身, 另一个高校。高校应着力构建和完善新时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体系, 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篇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毕业生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同时外部环境也给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机遇与威胁。

一、优势因素分析

1.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高职院校注重与行业联系紧密,及时了解当前和一段时期内行业的人才状况和人才需求,并且围绕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毕业实践。

2.专业技能优势。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大都选用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

3.高职院校普遍实行毕业生多证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基于职业准入制度而形成的。在就业市场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往往体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而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前就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书。如我们会计专业毕业前基本获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

二、劣势因素分析

1.学历层次劣势。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已不再像以往那样起决定性作用,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接受的是什么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

2.专业知识劣势。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其学制较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制长;同时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如本科院校侧重专业理论,而高职院校则侧重于专业技能;

3.学习能力、可挖掘潜力等劣势。专业技术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想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必须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

三、机会分析

1.国家政策的扶持。

2.学校指导就业。为帮助毕业生提高自身的就业力,各地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观、择业技巧、择业心

理和创业指导等多方面为毕业生服务。

3.实习基地。为了使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社会、企业的需求接轨,高职院校除了建立一批先进和颇具特色的试验室和实训场所外,还有相对稳定、能满足教学需要并签有长期合作协议的校外实习基地。

4.职业培训和升学考试为高职学生的“弱势文凭”增加筹码。为了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对在校学生开展与专业有关的技能培训,鼓励学生“一人多证,一专多能”,参加“3+1”自考本科和“3+2”专科升本科考试。

四、威胁分析

1.就业形势严峻,供需矛盾突出。自 1999 年扩招以来,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成型的大企业、大公司屈指可数,这种企业吸纳人才的渠道还未真正形成,严重影响了就业;此外,毕业生还承受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三峰叠加”的压力。

2.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重了其就业难度。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二是实际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三是就业观念保守、陈旧,还适应不了改革后的就业方式;四是积极响应国家“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政策的毕业生还不多。

3.专业技能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在职前即已受到了大量的职业技能训练,在校期间获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竞争中的有力优势,然而这些优势正逐渐得到普通高校的重视,许多普通高校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等途径弥补其学生专业技术方面的欠缺,对高职毕业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五、结论与建议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篇3

关键词:思政教育 就业竞争力 就业指导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层面上的全球经济不景气,大学逐年扩招等原因,部分学生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不能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等也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就业工作作为高校的生命线,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符合时代的需求,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严重瓶颈。

当前,国内大学生总体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企业忠诚度低。近些年,许多用人单位抱怨学生忠诚度低、频繁跳槽。麦可思发布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211”院校是22%,非“211”本科院校是33%。其中,俗称“跳槽”的主动离职竟占到了88%。而在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2012年,蓝皮书显示,当年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211”院校半年内离职率为13%,非“211”本科院校为26%。由此可见,历年来,毕业生的离职率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用人单位往往将工作的稳定性和劳动者的职业忠诚度联系在一起,对工作不稳定的劳动者往往忠诚度评价较低。对企业忠诚度会造成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抑制企业招聘需求,进而给大学生就业造成更大的困难。

第二,找工作眼高手低。很多大学生的求职观念存在误区,实体经济产业比如制造业、农牧业现在很难招到优秀人才。许多大学生宁愿去房地产公司做一个普通职员,也不愿到制造业企业做技术性的工作。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心态浮躁,只想着好职位,不愿意从基础性的工作做起,薪酬期望值与能力相去甚远,眼高手低,甚至有些学生刚毕业就要应聘人力资源主管这一类需要大量工作经验的岗位。

第三,依赖心理严重。一些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在就业上有过分依赖心理,一是过分依赖学校,部分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观念还停留在当初的统招统分上,至今还存在“等毕业分配”的思想,不主动寻找工作单位,等着学校给介绍单位;二是过分依赖亲朋好友,在各类人才交流会、招聘会上,不难见到总有父母陪同子女在用人单位的展位求职,甚至出现了父母代替子女求职的怪现象。

总体上,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自立的能力,找工作时总不知所措,依赖性强,要么过分依赖学校联系就业单位,要么过分依赖亲朋给找好工作,而自己只是一味的等待,而期盼一旦落空,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容易出现极端的行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高校、学生家长、学生等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社会氛围。大学生中存在的“眼高手低”问题,既是教育功利化的反映,也是社会浮躁心理的一种折射。一夜暴富、快速成功等案例充斥网络等媒体,备受追捧,加之受我国传统的望子成龙的期盼,好攀比的社会心态,父母对孩子从小过于溺爱,有些学生往往在本领域内还没彻底钻研明白,就嫌自己的工作成功太慢或没能看到成就和发展的希望,觉得有太多的人力无法解决的因素阻碍自己成功,于是四处张望、寻找“跳槽”机会。而等他们到了新的工作中,又在丰富的想象力和外界的诱惑下,想去尝试更“适合”自己或更美好的机会。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容易把浮躁的心态传递给同事,影响凝聚力。有些大学生自恃学有所长,过高估价自己,在择业时往往以个人的主观择业标准去衡量社会需要,结果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

第二,对就业观念的错误理解。“先就业后择业”是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推动学生就业,而提出的一种积极的就业观念。不少高校也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渗透这种以务实为本的就业思想,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然而,不少大学生对其产生了误解,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没什么工作经验,把第一份工作仅仅作为整个职业生涯的一个跳板,容易对找工作产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很多大学生根本不在乎工作岗位是什么,看到别人开始工作,自己也就匆匆签下就业协议。而这样的“先就业”注定了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重新“择业”。

第三,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目前,各大高校都把就业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千方百计为学生推荐工作,促进就业,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不少高校,每年为学生推荐的工作岗位数甚至达到当年毕业生人数的数倍,却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不仅造成大量优质就业资源的流失,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缺乏找工作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依赖心理。

然而,追根溯源,在大学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与大学生求职就业相关的思想教育不够重视、不够深入科学是导致上述问题的核心原因。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自身成长,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并认真解决。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个性特点和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直是困扰着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问题。因此,从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通过就业指导,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就业的全过程,对推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高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端正就业指导的核心理念

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社会问题。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已更加激烈。表面上看,高校从招生开始就对生源展开竞争,但归根到底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竞争。就业是学生考上大学的最终目标诉求,是其实现人生价值,回报社会和家庭的主要途径,也是家长的价值取向。只有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才能使学校取信于社会,认同于社会。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就业指导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要以提高就业率为动力,以就业指导为载体,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nlc202309012252

就业指导的实践过程,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具体化,就业指导作为对大学生的人生指导,可以满足学生对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就业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高校可以通过就业指导中的生动职业案例和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用数据和现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的空洞与说教。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就业指导内涵,开展一系列就业指导,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以充实、优化、突出和落到实处,使包含职业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到渠成,凸显成效。

第二,重视“两课”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融入专业教育

人无信不立,毕业生的诚信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当今高校教育体系存在弊端、就业引导不深入,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经济环境不景气等原因,是大学生频繁跳槽的客观因素。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说,大学生频繁跳槽是责任心差、信用缺失的表现,因此青年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

各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过程中,要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个性特点和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合乎逻辑的科学解答,帮助大学生澄清认识,端正思想,坚定信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因此,从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通过就业指导,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就业的全过程,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采取有效措施,逐渐消除“眼高手低”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

通过科学的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结合就业指导课程,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诸内容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的合理结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同时,根据社会发展,不断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入新的教育元素。当前,要大力加强高校毕业生国际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引导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弘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各高校在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基础上,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改革培养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样学生能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脱颖而出,学校能在就业竞争中树立品牌,企业能降低招聘和培养人才的成本,社会能形成更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各方面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徐祖明,王贤斌.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企业家天地,2009,9:130-131.

[2]宋辉,吴烈宏.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的原因与对策探析.管理观察, 2009,10:151-152.

[3]张秀山.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应对措施.今日南国,2009,02:33-34.

[4]宁曼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功能及其运用初探.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7:64-66.

[5]李霄,蔡建芝,顾耘宇.构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想教育研究,2009,6:179-181.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篇4

1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矛盾

就业观念与就业形势之间的矛盾。就业形势的急速转变远远超过了一部分毕业生或毕业生家长在就业方面的观念:一些大学毕业生认为名牌大学毕业就可以“包分配”, 政府、学校及家长会给安排一份工作;也有些毕业生则认为, 大学生是国家稀缺的优秀人力资源, 对就业中的挫折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客观上政府分配工作的计划就业逐步消失, 就业逐步市场化, 并形成以双向选择为就业主渠道的就业模式。这样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相矛盾。有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就要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 而对到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就业认为不稳定、不可靠, 更谈不上自主创业。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 择业观存在偏差, 择业时只讲实惠、重名利, 却怕艰苦, 对国家的、全局的以及对个人发展有长远意义的因素考虑得较少;大部分毕业生希望到大城市、大公司、大企业、有名望的学校工作, 而不愿去中小城市和基层单位, 更不愿意去艰苦的地区接受社会的历练, 因而形成了毕业生的期望值与国家需要的强烈反差。

就业数量与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随着大学入学率不断扩增, 就业数量扩大。由于放宽了入学条件, 导致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再加上教育资源的发展相对缓慢, 导致了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滑坡。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从而导致了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与大学生自身实力不足的矛盾, 这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最重要的因素。

自我定位与生存能力之间的矛盾。有一部分毕业生存在自我定位不准, 定位过高, 理想和现实脱节、眼高手低等现象。这反映在求职过程中就是不能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 重新定位。除了自我定位能力有缺陷外, 定位不准同时也反映了某些大学毕业生缺乏信息的搜集和就业分析能力, 很多大学毕业生对投简历的单位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 根本没有分析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有的甚至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招聘要求一无所知。缺乏自我定位能力, 在择业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盲目性。用人单位一般不会选择这样的学生。由于学生对用人单位缺乏基本的了解, 最终造成就业失败。由于自我定位与自我生存能力之间的矛盾, 导致自己难以适应社会, 社会不适应自己。有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和表现都很好, 可一走向社会, 就对社会不适应, 对实际工作无所适从, 只觉得学校和社会反差太大, 还没有做好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 也没有做好进行实际工作的心理准备。这也是造成就业难的另一重要原因[1]。

2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竞争因素

新形势下在就业观念方面存在的竞争因素。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1985 -1993年间国家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 打破了过去多年的以国家指令性计划为前提对毕业生实行统招统分”的就业模式, 实现了从1993至今的在政府宏观调控下, 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 多数学生“自主择业”, 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模式。这不仅适应了市场经济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还给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注人了新的活力, 给毕业生选择人生轨道提供更多的机会, 这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仍需要一段时间, 一时间难以被所有毕业生所接收。所以, 不少大学毕业生仍然存在浓厚传统就业观念, 希望到大城市、大公司、大企业、有名望的学校工作, 而不愿去中小城市和基层单位。这导致大量学生争先恐后、各显神通去追求大城市工作, 导致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压力。

新形势下毕业生自身素质与自我定位方面存在的竞争因素。在新形势下, 由于毕业生数量增加, 导致高校毕业生“鱼龙混杂”, 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单位短时间内甄别毕业生的素质, 所以出现关系户, 照顾户等招工现象。这些内定的毕业生占据了很多位置, 所留出的空缺就显得微乎其微, 导致就业困难。不难想象, 一个公务员的职位, 竟然有数百位应聘者去考试。正是由于高校毕业生的自我定位缺陷, 靠种种关系谋求高薪职位, 然而却存在自身能力不足, 不能胜任, 把高能力、高素质毕业生拒之门外, 这给整个就业造成巨大压力和恐慌。

3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探讨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当前形势下, 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 是毕业生就业指导重点。择业观是大学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 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毕业学生的择业行为。因此, 必须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帮助毕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教育学生降低期望值,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高等教育是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本科毕业生将逐渐占领过去由低学历者占据的市场, 这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个人的期望值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是恰当合理的。这是实现就业的根本前提。加强毕业生的创业教育, 教育学生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的思想, 就业一段时间后, 感觉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职业, 通过就业和择业的过程, 各方面的能力肯定会得到提高, 这时再大显身手, 走艰苦创业之路, 去追求自己理想的事业[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培养质量。在新形势下, 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必须与教学设施相适应。目前, 不少高校仍沿袭计划经济的办学思想, 重视招生, 不重视就业。这导致不少学生就业困难。为此, 应在确定招生计划时, 首先准确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其次, 要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在加大传统学科和专业改造力度的同时, 还应加快应用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的发展力度。第三, 要特别重视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学生的实训、实习环节, 增强针对性的就业能力教育, 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过硬并具有良好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能力。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 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3]。

培养和提高创业能力、生存能力。大学毕业生要想在择业和就业中处于更有利地位, 就必须提高自身在各方面的能力, 尤其是创新和创业能力。综合素质方面, 不少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团队精神、实干精神和综合素质。因此, 大学生应特别注重科学思维的训练, 打破过去那种只沿着一条途径、一种模式去思考问题的常规旧习, 善于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揭示新规律, 创立新理论。心理素质方面, 大学生自身要充满自信, 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 它是一种勇于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大学生在择业求职时的自信心, 就是要在正确估量自己的情况下, 鼓起勇气去迎接挑战, 参与竞争, 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相信自己具备求得合适职业的能力。同时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敢于竞争, 迎接挑战, 不怕失败, 吃苦耐劳, 勇于进取, 最大限度提高自身全方位生存能力[4]。

总之, 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因此, 大学生除了认真学习, 扎实地掌握专业理论、专门的技能技巧, 最大限度地提高就业的能力之外, 在就业与择业中还需认清形势, 合理定位, 转变就业观念, 这样才会成功就业, 事业有成。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三大矛盾:就业观念与就业形势的矛盾、就业数量与培养质量的矛盾、自我定位与生存能力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应通过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加大高校教学改革力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培养质量, 以及提高大学生生存能力等途径。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万文松, 郭玉西, 杨硕.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缺陷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4) :376-377.

[2]李卫衡.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4 (1) :65-68.

[3]张有福, 杨军伟.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探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 (3B) :9-11.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篇5

——基于在校大学生视角

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增强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今年暑假我们就我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组员当地的各招聘现场进行访问分析,寻求影响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及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态度和心理,以此来帮助大学生确定目标,完善自我,增强就业竞争力,也为高校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

1.现状分析

(1)就业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正如本次调查的结果一样,将近6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竞争对手增多是他们寻找工作时的困难之一。

当然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无疑是社会中最具有开放意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追求目标更高的人,其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在择业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

根据问卷调查和现场采访,我们发现面对压力大多数人选择了面对——求职是大多数人毕业的第一选择,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签约,求得一份稳定,再谋发展。这无疑是一个好办法,它可以让我们学习如何在职场的大环境中生存,如何获得更贴近生活的知识,从而提升我们各方的能力,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能力。

但就业人数的增加,竞争力的增强并不是就业问题的根源。事实上,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大学生本身,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有哪些不利因素呢。首先是因为他们的专业不像理工类那样具有“垄断性”,专业知识与实务有所脱节,且目前的毕业生大多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问题,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兼优的高素质人才;其次是财经类专业毕业人数众多。由于持续的财经专业热,开设财经类专业的大专院校众多,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直接造成了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再者就是财经行业重经验轻专业的现象。由于财经类专业在实际操作方面要求较高,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对经验的要求超出了对专业的要求。这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约80%的接受调查的毕业生均表示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当然,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的了解甚少,有约82%的人认为就业信息来源不足导致他们错失很多就业机会。更深层次的方面则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并不知道自己的专业适合做什么,并不了解企业、社会需要怎样的人。几乎90%的人希望了解人事经理的用人之道。

(2)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

根据我们对诸多应届毕业生的访提问,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人对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有很多看法的,总结起来说,目前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滞后 ,就业服务层次较低。目前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是针对当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展开的 ,开展就业指导也是在毕业生就业当年组织的短程化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仍停留在如何办理就业手续、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制度指导的辅助性工作上 ,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严重不足。

第二,目前高校缺乏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以及专业职业指导咨询机构。

第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单一缺乏实效。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以团体指导为主 ,这对学生掌握整体就业政策和就业资料的准备及面试的基本知识与技巧等是很有必要的 ,但团体指导只能对团体毕业生进行宏观的就业指导 ,对学生个体兴趣、特长、气质、能力等个性特点难以顾及 ,也存在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长远的职业发展的现象。

第四,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内容陈旧 ,形式单一 ,存在短程化倾向。目前 ,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是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但是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随意性大 ,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 ,内容形式单一 ,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没有形成一套的教学体系 ,多以集体授课或讲座的形式出现 ,内容仍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 ,缺乏职业能力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和择业心理教育等内容 ,就业指导内容较狭窄 ,没有新意。只是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中暂时碰到的问题 ,也忽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途径 ,如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 ,就业指导的对象重点也往往只是应届毕业生 , 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过程。

2.调查研究分析

周济部长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中说:“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高等学校要从专业设置、教学实践、师资水平等多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学校应把战略重点、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全面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来,放到更加注重教育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上来,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此,学校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大学是人一生中能力培养最重要的阶段,而一个人的不断发展最根本的是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同时认真的态度和及时的行动也同样是提高能力,增强竞争力的内因。而这些内因均可以用李开复博士设置的“成功同心圆“来

因此,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 ,树立开展全程化、课程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是必要的。应该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人生规划之中 ,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重视学生自我认识、专业推荐、专业选择、职业准备到就业的各个环节。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而不是学生毕业工作时或择业时的临时性工作。同时 ,学校应以全局观点系统考虑 ,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开展适合社会要求和学生实际的指导 ,使得四个阶段相互贯通 ,有机连接 ,从而形成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2)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对症下药则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对大学生,及学校环境现状的正确认识下方能决定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需求。

通过上述微观个体SWOT分析总结得出,我们必需尽早开始规划我们的职业,做好定位,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特长,主动获取各方就业信息,而不是消极等待,趁早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当然,学校的支持与辅助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学校如何协助大学生克服这些不足呢?

最容易解决的就属就业信息不足的问题了。可能对于我们而言,那些大型的求职网站诸如中华英才之类的网站上可选择的太多,而又有很多于我们是无效的信息,这使我们很难获取最有效的求职信息。因而,通俗地说,如果学校的网站可以及时筛选出财经类院校学生适合的职位信息,并发布在内网上(而不是仅仅在张贴在教学楼的某个公告栏上),可能我们可以更有效的定位自己。当然,如果使指导体系更加完善的话,我们可以建立高效的职业发展规划指导信息系统 ,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水平,优化高素质人才利用率。采取措施建立人才职业发展指导网络系统 ,完善人才网络档案 ,为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可靠、快捷的信息服务 ,满足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重需求 ,使人才和职业高度匹配 ,优化高素质人才的利用率。同时 ,加强毕业生的追踪调查 ,搭建人才与单位交流的平台 ,将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 ,并且强调它的整体性 ,突出就业指导工作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形成从职业选择、职业测评、人职匹配、择业技巧训练到就业培训、跟踪服务等严密的工作体系 ,建立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反馈机制 ,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水平,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

其次,就是工程较为庞大的就业指导工作了。可能有些院校已经开展了相关的活动,但很多时候结果却是学生和学校都在抱怨,学生抱怨课程无聊且无效,学校抱怨花这么多代价开一门课程却收效甚微。问题就在于,学校还没有真正掌握学生的心态,而学生也不能体会学校的苦心,互相不理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那么这也就是这次调查的目的所在了,其实绝大多数的学生是非常乐意接受就业指导的,但大多数人表示并不喜欢枯燥单调的课程传授形式。大家更倾向于以角色扮演,经验分享,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来提升自己。可能面对面交流的可实施行不大,但可以有变通的做法,比如有专门的邮箱对外开放,对就业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邮箱交流。对于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不能是一味的就业形势分析等的空话,我们更期待的是可以有更多的就业体验,听得再多不如亲自体验来的效果显著。

总结起来说,就是改革就业指导模式 ,开展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以团体指导为主 ,这对学生掌握整体就业政策和就业资料的准备及面试的基本知识与技巧等是很有必要的 ,但团体指导只能对团体毕业生进行宏观的就业指导 ,对学生个体兴趣、特长、气质、能力等个性特点难以顾及 ,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长远的职业发展。因此 ,高校应立足实际 ,根据就业指导课程、专题讲座、个别与团体咨询、专项竞赛、社团活动等各种形式在系统中的位置 ,综合考虑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相应地对各种形式活动开设时间的早晚、长短和内容的侧重点做出科学的安排。采取灵活多样、吸引力强的指导形式 ,帮助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 ,并且通过人才测评系统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进行测量和分析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倾向 ,正确地认识自我。

(3)内在思想境界的提升和外在学校培养辅导,都是对自身的完善。但除了不断提高自己外,做出明智的选择也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启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 因而,大学生只有转变观念,才能真正改变“就业难”的局面。大学生要客观认识就业形势,找准定位,理性调整期望值。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特别是金融、房地产专业的毕业生,不过分要求专业对口。学生要客观评价自己,低姿态求职择业,学会从基层做起,适当放低薪酬要求。同时,在城市类型的选择上,中心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毕业生们“不要观望游移,尽早抢占就业先机”。因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会有一个“滞后期”,明年的就业形势可能会更加严峻,所以一旦有比较合适的岗位,一定要很好地珍惜,尽快确定求职意向,尽早签约。对金融类专业学生来说,不妨接受培训,考一些相关资格证,随着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人才需求会重新反弹。历史经验表明,每当经济危机出现时,在校园中多停留几年往往也是很好的选择,不妨考研,硕士毕业再考博士。这样,“不仅规避了就业风险,也缓解了就业压力”。不管怎样,金融危机对我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终有结束之时。就业低潮总要过去,高潮迟早会来。

3.结论

总之,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逐步积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离不开自身,学校,政府的共同努力。自身来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早明确目标,做好定位,完成职业规划才是明智的选择。学校的就业指导则应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 ,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观念 ,树立开展全程化、课程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加强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观念新、业务精的就业指导队伍;改革就业指导模式 ,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高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信息系统 ,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水平。最终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使就业竞争变成一场高质量的较量。

参考文献:

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记录

《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博士著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王璞主编

《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著

《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体系构建》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培训 教学改革 就业竞争力

随着2008年脚步的渐渐远去,2009年的就业帷幕已全面拉开。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高校毕业生正经受着“就业寒冬”的考验。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为贯彻落实国家“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的号召,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2009年就业的新形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应依据就业现状采取多种举措,教育引导学生降心调姿找工作。

一、高校面临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与分析

高校面临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主要体现在:(1)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毕业生人数剧增造成就业压力巨大。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呈跃进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至2008年分为145万、212万、245万、338万、430万、495万、559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为611万,比2008年增加52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达480万,大学生就业难俞加突出。(2)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供求结构错位,导致就业难度加大。在就业全面市场化和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不断改变的情况下,高校专业调整的速度跟不上社会的需求速度,致使大学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本质上讲,这是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3)毕业生就业准备不足。大多毕业生没有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只是纯粹的想找一份工作,而好高务远的性格又使得他们把目光放在了公务员、选调生、教师等一些相对稳定的职位上。他们对自身的才能、特长、爱好没有充分地估计和定位,同时,也不清楚自己所选的行业是否适合自己,带着这种盲目性求职,自然不会顺利。就业期望值偏高,最终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出现了“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

二、强内涵,促外联,推动应需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竞争力

加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满足社会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高校应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突破口,以学生教育管理和学风建设为着手点,全面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1.调整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伴随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质量进而要求教育结构和质量作出积极的相应变化。高校的现实状况是专业结构和设置与经济社会不相适应。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尤其是普通高校,就以就业为导向,在自己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把社会发展、产业进步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新的职业内容融合到教育、教学内容中间,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让自己培养的人才更能够跟社会和产业的需求相结合。为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高校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济南大学的和合教育理念与模式、软件外包实验班和学分制改革等都是高校在招生和培养模式上的尝试和探索。

济南大学信息学院顺应社会需求,以变就变,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我国IT产业提升的带动下,软件外包产业人才成为人才市场中需求最为旺盛的行业。济南已经建立起以高新区为基地,以齐鲁软件园为中心,以软件外包为主体的服务外包产业群。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信息学院为优化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过硬的市场品牌,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组建济南市高校第一家服务外包培训基地,培养具有一定日语水平同时又能熟悉企业实际编程技能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取得较好的效果。针对2008届毕业生的第一期实验班100名同学,经过技能和日语培训,全部就业,其中有35人进入对日外包软件企业工作。第二期软件外包实验班70人,目前,有30人已经签定就业协议书或就业意向书。通过软件外包实验班,树起一面旗帜带动一片就业。

2.促进校企合作,推动应需培训。近年来,就业培训公司在教育培训中异军突起,表现出极大的活力,其受训人员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纷纷高薪就业。就业培训行业的成长,关键在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大量的显性需求。民营企业以竞争为导向,而市场竞争已经开始向人力资源竞争进行转换,使得培训市场的需求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就业培训经过10多年从萌芽启动到集团发展,就业培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选择参与,政府支持关注,企业认可接受,学术介入推动的教育产业,成为了高校毕业生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为强化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弥补学校教育中项目经验不足的问题,为满足毕业生对就业的不同需求,高校可根据专业和就业方向与培训企业进行合作,加强专业技术和项目实训。济南大学信息学院根据学生需求,顺应社会需求,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与多家单位进行合作。与山东浪潮世科公司2008年建立定制班一期33人,公司来人在校培训,结业后全部到企业工作。与北京达内、北京双体实训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公司来学院宣传招生,培训并安排就业,学院负责监督,保障学生的利益。通过这种方式2008年有42人在京就业,2009年又有21人参加了公司的培训班。学校倡导,应需培训,能够高薪就业,在学生中产生积极影响;交费培训也带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主性。真正做到就业有学历,工作有技能!

三、变管理为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

在新的就业政策和形势下,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不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服务的代表,其主要职能由原来的统一分配被动模式转变为以职业指导、就业咨询和服务为一体的主动模式。信息学院以辅导员为主体,以网络为依托,加大力度,为毕业生提供丰富、便捷、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在网上开辟就业专栏,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有关就业的通知,并与“济南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加强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招聘活动。确保网上就业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确保校企间求职招聘信息共享。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咨询、企业推介、职业培训等多种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在毕业生就业困难时期,信息的公开和及时传导是至关重要,是帮助毕业生做出决策、调整预期的前提。依托网络,收集详细的信息、认真评估和全面公开面试技巧和IT业一线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信息,才能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对就业困难群体重点帮扶。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重点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和咨询,让毕业生及时、全面地了解国家和地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帮助毕业生用好政策;辅导员根据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和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特别关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和汶川地震灾区生源毕业生,突出重点,建立就业帮扶机制,通过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四、加强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加强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使毕业生逐步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

教育和引导学生调整心态、降低姿态、降低心里期望值,积极行动起来找工作。劝诫学生不要再报以“天之骄子”的想法,等靠用人单位的青睐;不要一窝蜂地为了考公务员、选调生,而随波逐流;不要再报以非特定职业、特定岗位、特定城市不去的想法,而有业不就。结合广州“猪肉大王”年薪10万聘研究生卖肉的事例进行教育,教育和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一定要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选择面,呼吁他们放下身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骑驴找马”的新就业观。

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积极配合团中央、教育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争取更多的毕业生到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贡献力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非公有经济单位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

五、毕业生应合理定位,毋好高骛远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人才市场的选择出现新的变化,作为就业群体中相对优秀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正视就业现状。一定要坚定信心,做好降低自身预期和降低薪资水平两个调整;力争做到主动学习,把握就业政策和形势;主动求职,行动才能找到机会;主动改变,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功总是属于努力的人。经过“123”的心路历程,将会柳暗花明,赢来就业机遇。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承载新的梦想,冬去春来,让高校和社会各界携手并肩,外因推动内因,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吕继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思考[J].科技资讯,2008,(24):220.

[2]丁昌春.高校就业工作内涵发展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5):24-25.

[3]邝伟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变迁及其未来趋势——以美国大学为例.外国教育研究[J].2008,(4):32-36.

[4]蔡先金.和合教育理念与模式.光明日报,2009-03-29.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篇7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虽然独立学院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其办学规模日益扩大, 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 但总体上独立学院仍处于弱势地位, 其社会地位与人才培养水平难以与公办高校相提并论。独立学院与公办高校相比, 无论在办学条件、软硬件设施、师资队伍、培养体系、教学质量等方面, 还是在社会认可度或用人单位接受度等方面均处于劣势, 而办学时间短、学科建设缓慢、校园文化基础薄弱, 又使得这种状况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显著改变。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3]。

1.独立学院毕业生处于不利的就业环境。

使得高等教育的普及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面对大量涌入的毕业生, 一些用人单位提高准入门槛, 在招聘中设置诸多应聘条件, 如高学历、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学生干部、实践经历等, 提高了就业条件。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各研招单位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市场, 在这里公办高校毕业生较之独立学院毕业生有更多的比较优势, 独立学院毕业生很难进入这些主要劳动力市场, 甚至被一些招聘单位拒绝。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长期存在的“公办”和“私立”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 无形中导致独立学院毕业生处于不利的竞争环境。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快速发展, 社会上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对独立学院缺乏认同感, 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认识[4]。

2.独立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小。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 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名牌院校。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社会影响力不足, 致使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认可度偏低。很多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持观望态度, 甚至零准入。这种消极态度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无形中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施加了不小的压力[5]。

独立学院独立办学, 自负盈亏, 其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持和发展全部依靠学生学费, 这决定了生源对独立学院的重要性, 生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生源, 独立学院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员工均非常重视招生工作, 甚至出现抢生源的现象。生源良莠不齐, 有损独立学院的形象。

3.独立学院毕业生文化素质偏低。

首先, 绝大部分独立学院在高考录取时处于本科第三批次, 录取分数线较普通一本、二本高校低很多。高考成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考生的文化基础。独立学院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偏低, 与一二本高校学生相比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其次, 部分独立学院学生刚入学时学习态度不端正。对独立学院和公办高校学生的价值观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 独立学院学生不能很好地投入学习, 注意力不集中, 在 “学习态度”指标方面, 公办高校高出独立学院14个百分点。由于中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依然保持中学时的状态, 学习态度不端正, 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从而为其就业带来障碍[6]。

4.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

名义上高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 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互相选择, 但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毕业生处于被动地位。这就要求毕业生具备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准备充分、准确定位、主动出击[7]。很多独立学院学生忽视生涯发展规划, 不能正确地自我评估, 部分学生职业意识模糊、自我定位不准, 在求职过程中无的放矢。有学者认为, 没有实现个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是就业困难的根本所在[8]。在双向选择的环境下, 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涯发展规划不利于学生准确进行职业定位、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利于实现大学生个体与社会需求的合理匹配, 进而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一个完整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由两部分组成, 即毕业生主体方面和非毕业生主体方面, 各分指标的选取以各高校之间的可比较的相对指标为主。由于这些指标均属于影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结果性指标, 因此, 评价指标体系既简化, 又不失可操作性与实用性。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下设两大一级指标, 即毕业生主体指标和非毕业生主体指标。一级指标下又划分多个二级指标, 其中毕业生主体指标包括智商 (学业成绩、资格证书) 、情商 (自我认知、人际交往) 、个人能力 (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求职能力) 等三个二级指标;非毕业生主体指标包括社会因素 (经济发展速度、社会需求、机会竞争公平性、用人单位倾向) 、学校因素 (学校品牌、学科设置、师资力量、校企合作、生源质量、就业指导) 和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能力、家庭社会关系) 等三个二级指标。

1.毕业生主体指标是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内在因素, 主要包括智商、情商、个人能力等三项分指标。智商指标, 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力, 包括学业成绩和资格证书两方面。学业成绩是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技能和课程成绩, 是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的重要指标;资格证书 (外语、计算机、专业资格证等) 是也毕业进入某个企业和某个行业的通行证。情商指标, 是指毕业生在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质, 包括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两方面。人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优劣, 它更多与后天的培养相关, 是一种能证明和让对方发现毕业生具有社会工作能力的能力。个人能力是反映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个人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就业成败。第一, 创新能力是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的重要标准之一, 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还非常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增加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砝码。第二, 科研能力是毕业生的在校期间锻炼自我的反映, 通过这些锻炼能够丰富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第三, 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个人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 是可以反映毕业生个人素质的指标。第四, 实践能力是可以反映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指标, 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五, 求职能力指标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谋得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的能力, 此指标综合反映了毕业生的硬件条件和个人能力。

2.非毕业生主体指标是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外在因素, 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等三大指标。社会因素指标是指大的社会环境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是背景, 社会需求是前提, 机会竞争公平是平台, 用人单位倾向是条件。学校因素指标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尤其对于独立学院这一层次的学校, 此指标更为重要。第一, 学校品牌是毕业生打开就业之门的敲门砖, 用人单位通常会更中意于一二本高校的毕业生。第二, 学科设置指标直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提升独立学院的名气、发挥其学科优势并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第三, 师资力量指标。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较一二本高校有较大的差距, 这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第四, 校企合作指标。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独立学院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第五, 生源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是否具备就业竞争力的优势。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总体水平偏低, 是不利于其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第六, 就业指导指标。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也是独立学院极其重视的一项日常工作。第七, 家庭因素指标。家庭因素在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家庭的经济能力以及家庭所能动用的社会资源均能影响毕业生就业。一些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能力较强, 社会关系广泛, 有助于其就业。

三、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首先, 提供就业激励, 消除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障碍。由于独立学院特殊的性质, 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水平偏低。在就业市场上, 一些用人单位往往另眼看待独立院校毕业生, 甚至一些研招单位拒绝独立学院毕业生报考或参加调剂。这种消极的就业环境极大地降低了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也有损于这些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因此, 社会应从政策层面为独立学院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其次, 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扶持毕业生就业。目前, 民营企业和外企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民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为保证就业市场的稳定性, 应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行政干预, 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扶持, 鼓励民营企业和外企接收高校毕业生, 运用政策手段促进就业。最后, 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目前, 网络已成为高校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平台。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等均已建成成熟的专业化就业信息平台。在全国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 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初步建成当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接下来需要完善信息网络的模块化功能, 实现各地、各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 促进毕业生合理、有序、有效地流动。

2.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首先, 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因地制宜安排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课应紧跟市场,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 邀请就业相关行政部门人员和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走进课堂, 详细讲解就业政策和企业的用人标准等。通过模拟面试、制作简历比赛等形式, 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践锻炼弥补独立学院毕业生理论功底不足的弱点, 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其次, 有效组织校园招聘会, 与相关企业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校园招聘会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载体。目前, 独立学院举办的招聘会与公办一二本院校相比在用人单位数量和层次上尚有一定差距, 这需要独立学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邀请相关用人单位参加毕业生遴选, 并与其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最后, 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毕业生可以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或顶岗实习, 企业的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走进学校参与教学组织, 校企双方还可以共同组建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 实行订单式培养或定向委托培养。

3.以人才培养为导向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第一, 准确定位突出其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在专业发展上, 独立学院应明确建设规划, 充分利用母体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专业建设基础, 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设置, 重点建设特色专业, 发展品牌专业, 作为学校的优势专业。在灵活的办学机制下, 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 并充分利用独立学院所处的地域优势优先发展社会急需、缺口较大的新兴专业, 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融合。第二,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当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毕业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差。教育的载体是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设置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独立学院应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完善专业培养计划。第三, 积极引导, 严格要求, 加强学生个人能力与道德修养的培养。个性散漫、自制能力弱、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是独立学院学生留给社会的普遍印象。应在日常教育中加大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人文素质教育, 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品德修养、礼仪礼节修养、责任心等。第四, 加强生涯发展规划教育, 增强毕业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提高使毕业生与职业的匹配度。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 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每个毕业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生涯规划, 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一体化的就业指导方案, 促进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王瑞萍, 楼旭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及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师, 2007, (S1) :160.

[2]阎程.提升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08.

[3]张建军.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市场透析大学生就业市场[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5) :72-74.

[4]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99-105.

[5]张新冀.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1) :147-148.

[6]王福恒.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6) :98-100.

[7]赵志川, 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4) :60-63.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篇8

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在高校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分类方法有很多, 美国2005年教育、科学和培训部DEST就业技能框架包括:沟通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与事业心、科技能力等。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大学生个体、高校、政府、学生家庭、用人单位和非相关的社会支持, 但主要因素是大学生个体和高校。尽管学生自身的努力对就业竞争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对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等院校必须紧随就业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本文是基于一个一线教学工作者的身份, 来探究教学模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和提升。

一、市场需求分析

自从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化以来,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就业制度从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毕业生自由择业和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就业政策。另一个是大学生群体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类型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根据社会与市场的具体需求, 只有一少部分人可能会继续从事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工作, 而大多数人则会投身到一线的生产与建设中去。这两个变化分别体现了两种市场需求:录取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和更需要应用型人才。

另外, 大多数用人单位之所以更愿意雇佣有工作经验的员工,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看中了他们成熟的专业能力, 二是看中了他们的职业素养, 一般而言, 经过职业历练、具备丰富经验的员工比“新人”更能为单位做出贡献。

二、高校毕业生任务分析

通过以上需求分析, 和根据《2009年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 毕业生具备的就业力总体水平低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的要求, 且二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际工作要求较高而毕业生水平相对较低的前10项就业力分别是: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而这10项就业力基本属于承担较高层次工作所需要的人际沟通和实际操作能力, 这正是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的主要方面, 也是当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即是高校毕业生努力提高自己就业竞争力的任务。

三、教学现状及问题

学科与课程的设置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与过去相比, 大学生群体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类型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根据社会与市场的具体需求, 只有一少部分人可能会继续从事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工作, 而大多数人则会投身到一线的生产与建设中去。于是, 大学生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适应、创新能力。然而在很多情况下, 大部分高校仍然会采用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具体做法, 如在教学中, 高校囿于学时的限制与学科的设置, 无法将教学的注意力真正转移到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与综合技能的培养上来。除此之外, 由于高校拥有的办学自主权太小, 以至于很多学科与课程的设置都缺乏相应的灵活性, 从而进一步导致了高校学科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

对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及重视程度不够。在通常意义上, 一位合格的员工应该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 也就是说, 他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 还应兼具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奉献精神等等。目前, 高校多是偏重于课堂教学, 将课程学分作为毕业考评的主要依据, 并未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吃苦奉献精神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为例, 在多数大学里, 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育部规定的政治思想类、语言工具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等四大类课程。而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则多属选修课的范围, 加之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致使教学内容与客观实际出现明显的偏差。甚至一些学校根本没有设置此类课程, 这无疑在客观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由此可见, 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与能力势在必行。

四、教学中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1、把握就业市场导向, 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 高等学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需要和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 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结构。此外, 也要积极强化包括课程设置、授课内容与培养方式等在内的教学改革, 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 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和目标, 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结构, 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畛域, 淡化专业界限, 拓宽专业知识面,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

2、强调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学质量是培养人才的硬性指标之一, 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 也是毕业生能否在社会上长期立足的决定性因素。当前的高校不仅要重视外语和计算机等热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提高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测试的通过率, 还要在推行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更主动地开辟新的渠道, 尝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

3、广泛开展通识教育, 强化高校的教育能力。

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 确保学生全面的发展,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首先, 必须科学、全面、合理地设置高校通识教育课程, 除了传统的四类课程, 还有必要针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 增加部分就业指导课与形势教育课;其次, 要把大学生的品性、心理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4、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力度, 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 重视职业规划, 首先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这也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高校里的相关部门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 同时也要将就业指导的方针、政策贯穿至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此外, 要积极推广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以此作为有效提升学生职业基本素质与能力的一种途径。

摘要:在培养和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当前我国重要研究课题的背景下, 本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遇到的问题, 对当前教学模式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003-08。

[2]邓光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与教育过度探析》, 《江苏高教》, 2004 (3) 。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篇9

一、高校面临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与分析

高校面临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主要体现在: (1)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 毕业生人数剧增造成就业压力巨大。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 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呈跃进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 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至2008年分为145万、212万、245万、338万、430万、495万、559万;2009年, 高校毕业生为611万, 比2008年增加52万, 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达480万, 大学生就业难俞加突出。 (2) 高校专业设置滞后, 供求结构错位, 导致就业难度加大。在就业全面市场化和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不断改变的情况下, 高校专业调整的速度跟不上社会的需求速度, 致使大学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 从本质上讲, 这是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毕业生就业准备不足。大多毕业生没有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只是纯粹的想找一份工作, 而好高务远的性格又使得他们把目光放在了公务员、选调生、教师等一些相对稳定的职位上。他们对自身的才能、特长、爱好没有充分地估计和定位, 同时, 也不清楚自己所选的行业是否适合自己, 带着这种盲目性求职, 自然不会顺利。就业期望值偏高, 最终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出现了“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

二、强内涵, 促外联, 推动应需培训, 全面提高学生竞争力

加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满足社会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高校应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突破口, 以学生教育管理和学风建设为着手点, 全面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1.调整课程设置, 深化教学改革。

伴随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质量进而要求教育结构和质量作出积极的相应变化。高校的现实状况是专业结构和设置与经济社会不相适应。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定位, 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尤其是普通高校, 就以就业为导向, 在自己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把社会发展、产业进步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新的职业内容融合到教育、教学内容中间,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 让自己培养的人才更能够跟社会和产业的需求相结合。为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 高校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 济南大学的和合教育理念与模式、软件外包实验班和学分制改革等都是高校在招生和培养模式上的尝试和探索。

济南大学信息学院顺应社会需求, 以变就变,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我国IT产业提升的带动下, 软件外包产业人才成为人才市场中需求最为旺盛的行业。济南已经建立起以高新区为基地, 以齐鲁软件园为中心, 以软件外包为主体的服务外包产业群。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 信息学院为优化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打造过硬的市场品牌, 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组建济南市高校第一家服务外包培训基地, 培养具有一定日语水平同时又能熟悉企业实际编程技能的社会应用型人才, 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促进学生就业取得较好的效果。针对2008届毕业生的第一期实验班100名同学, 经过技能和日语培训, 全部就业, 其中有35人进入对日外包软件企业工作。第二期软件外包实验班70人, 目前, 有30人已经签定就业协议书或就业意向书。通过软件外包实验班, 树起一面旗帜带动一片就业。

2.促进校企合作, 推动应需培训。

近年来, 就业培训公司在教育培训中异军突起, 表现出极大的活力, 其受训人员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纷纷高薪就业。就业培训行业的成长, 关键在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大量的显性需求。民营企业以竞争为导向, 而市场竞争已经开始向人力资源竞争进行转换, 使得培训市场的需求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就业培训经过10多年从萌芽启动到集团发展, 就业培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选择参与, 政府支持关注, 企业认可接受, 学术介入推动的教育产业, 成为了高校毕业生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为强化毕业生的动手能力, 弥补学校教育中项目经验不足的问题, 为满足毕业生对就业的不同需求, 高校可根据专业和就业方向与培训企业进行合作, 加强专业技术和项目实训。济南大学信息学院根据学生需求, 顺应社会需求,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与多家单位进行合作。与山东浪潮世科公司2008年建立定制班一期33人, 公司来人在校培训, 结业后全部到企业工作。与北京达内、北京双体实训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公司来学院宣传招生, 培训并安排就业, 学院负责监督, 保障学生的利益。通过这种方式2008年有42人在京就业, 2009年又有21人参加了公司的培训班。学校倡导, 应需培训, 能够高薪就业, 在学生中产生积极影响;交费培训也带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主性。真正做到就业有学历, 工作有技能!

三、变管理为服务, 加强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

在新的就业政策和形势下, 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不再是权力的象征, 而是服务的代表, 其主要职能由原来的统一分配被动模式转变为以职业指导、就业咨询和服务为一体的主动模式。信息学院以辅导员为主体, 以网络为依托, 加大力度, 为毕业生提供丰富、便捷、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在网上开辟就业专栏, 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有关就业的通知, 并与“济南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加强联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招聘活动。确保网上就业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 确保校企间求职招聘信息共享。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咨询、企业推介、职业培训等多种服务, 拓展服务功能。在毕业生就业困难时期, 信息的公开和及时传导是至关重要, 是帮助毕业生做出决策、调整预期的前提。依托网络, 收集详细的信息、认真评估和全面公开面试技巧和IT业一线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信息, 才能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对就业困难群体重点帮扶。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重点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和咨询, 让毕业生及时、全面地了解国家和地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帮助毕业生用好政策;辅导员根据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 加强分类指导, 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和自身特点, 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特别关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和汶川地震灾区生源毕业生, 突出重点, 建立就业帮扶机制, 通过重点指导、优先推荐, 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 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四、加强教育,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加强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使毕业生逐步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 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

教育和引导学生调整心态、降低姿态、降低心里期望值, 积极行动起来找工作。劝诫学生不要再报以“天之骄子”的想法, 等靠用人单位的青睐;不要一窝蜂地为了考公务员、选调生, 而随波逐流;不要再报以非特定职业、特定岗位、特定城市不去的想法, 而有业不就。结合广州“猪肉大王”年薪10万聘研究生卖肉的事例进行教育, 教育和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一定要转变就业观念, 拓宽就业选择面, 呼吁他们放下身段, 树立“先就业再择业, 骑驴找马”的新就业观。

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积极配合团中央、教育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 争取更多的毕业生到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贡献力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非公有经济单位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

五、毕业生应合理定位, 毋好高骛远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下, 人才市场的选择出现新的变化, 作为就业群体中相对优秀的大学生来说, 应该正视就业现状。一定要坚定信心, 做好降低自身预期和降低薪资水平两个调整;力争做到主动学习, 把握就业政策和形势;主动求职, 行动才能找到机会;主动改变, 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成功总是属于努力的人。经过“123”的心路历程, 将会柳暗花明, 赢来就业机遇。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 新的征程承载新的梦想, 冬去春来, 让高校和社会各界携手并肩, 外因推动内因,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摘要: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 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 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毕业生数量急增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压力下, 高校应从自身出发, 多措并举, 教育引导学生降心调姿找工作。文章结合济南大学信息学院所采取的系列措施, 探讨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方法和措施。实践证明, 这些做法能有效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促进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培训,教学改革,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继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思考[J].科技资讯, 2008, (24) :220.

[2]丁昌春.高校就业工作内涵发展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15) :24-25.

[3]邝伟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变迁及其未来趋势——以美国大学为例.外国教育研究[J].2008, (4) :32-36.

[4]蔡先金.和合教育理念与模式.光明日报, 2009-03-29.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篇10

1.就业现况。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发布的《2013 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显示, 2012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80 万人。在一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前50 的专业列表中, 档案学排名第17位, 达到了95.9%, 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将近6 个百分点。档案学本科毕业半年平均月工资3118 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的2815 元多出300 余元[1]。数据显示, 档案学毕业生在离校半年的离职率相比其他专业也要小很多。从就业率、工资水平、稳定性来看,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档案学专业呈现出一种相对较好、前景乐观的态势。

2.高就业率原因分析。虽然在大众眼里略显神秘, 但档案学毕业生就业一直很稳定。近些年, 随着国家档案事业的开发与重视, 档案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 专业也逐渐走进大众视线, 成为很多高考学生填写志愿的第一选择。2008 年5 月, 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对档案工作作出具体的指示, 也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 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 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条例》对档案事业做出了要求, 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指示, 加大了对档案公共事业的关注和扶持。鉴于对档案管理专门人才的日益需求, 档案人才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又一个热点[2]。随着国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对档案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 而只要稍具规模的企业都需要档案管理工作, 所以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路子除了事业单位还有很多企业可以选择。

3.高就业率背后的隐患。针对档案学本专业来看, 比较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毕业生就业对口度的逐年降低。根据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2009—2011 年连续4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 毕业生从事与档案有关系的学生比例从2009 年的85%降低到2011 年的70%。就业对口度的下降自然有其利弊。然而在档案领域就业形势需求旺盛, 待遇良好的前提下, 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档案学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失去了本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就业领地。与档案学息息相关的部分就业职位, 却被很多其他专业 (譬如计算机, 历史, 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等) 所占据。档案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看似明朗, 事实上却危机四伏, 面临着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挑战。就业竞争力则是描述个体在就业市场脱颖而出, 占据就业主动地位的能力。通过对档案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分析,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对个体能力个性化的构建, 他们必将在毕业季更好地找准自身位置, 在激烈的就业市场占据属于自己的就业领地。

二、档案学本科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1.从“就业能力”到“就业竞争力”。就业能力 (Employ ability) 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 世纪初的英国, 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 (Beveridge) 于1909 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能力即“可雇用性”, 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3]。进入新世纪, 就业能力的概念被学者重新书写。就业能力, 即“可雇用性”, 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能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 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在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环境下, 当代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以往天之骄子, 他们的就业问题也成为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如何赢在职业的起跑点, 如何打造适应当代职场特点的就业能力, 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法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日趋白热化的就业市场上, 凭借核心能力找到一份自身满意的工作, 也是对自己实力最好的证明。唯有使自己竞争力足够突出, 才能占据更多的有限资源, 使自己先人一步, 处于有利的主动地位。因此, 各专业的大学生都必须培育和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2.档案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所在。作为一门传统学科, 档案学专业也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文理兼容的应用型学科。全国共有近30 个开设档案学的高校, 课程大都以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为主, 包括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电子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研学、档案法规学、档案保护技术学等, 兼修办公室管理与文秘、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兼备文理学科的思维和实践能力[4]。一方面, 档案学专业所培养的本科毕业生既具备了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 又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能够从事文档信息管理、信息开发服务、档案工作组织与规划、行政办公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属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符合社会“一专多能”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 档案学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在校学习, 通常会具备以下一些特点。首先, 经常与信息打交道, 学生的信息敏感度普遍比较高, 对事物的捕捉能力比较强烈。其次, 通过学习过程对管理学理念的渗透, 学生的组织实践能力与理工文史类学生相比有明显优势。另外, 档案学学生女生比例较高, 女生天生拥有的心思缜密, 细致严谨的特点, 也决定了档案学专业学生非常适合从事档案事业相关的文秘办公类工作。

三、档案学本科生就业竞争力构建策略

1.院系方面。 (1) 勇于创新, 面向职业应用调整学科体系设置。新时代背景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档案学专业相继引进了与本科学科相关的电子文件管理学科, 加强了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这无疑是新时期档案学发展的一个新亮点。然而, 档案学始终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面向职业应用的人才培养, 要注重的就是专业进一步层次的课程细分以及学生的多样化分工。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科繁杂, 任务繁重, 毕业时却不能将自己所学得到有效应用的尴尬, 学校完全可以从本科三年级开始, 对学生采取分批次培养。根据学生个人兴趣以及毕业后个人计划的需求, 划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有志于继续读研深造的研究型学生可以加强对档案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有就业需求的应用型学生来说, 又可以再次细分。对文秘办公类型工作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加强其对文书学, 秘书学课程的培养;对档案实体管理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加强其对档案学传统理论方法及操作方法的学习;对电子信息感兴趣的学生则要加强其与档案相关的数据库、网络等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2) 敢于实践, 为学生搭建丰富的就业资源平台。档案学专业作为一门指向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 应强化社会实践教学, 这是本科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上海大学档案学专业所隶属的图书情报档案系在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宝钢集团档案馆等建立25 个教学研究基地, 为学生专业实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5]。另一方面, 针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学校也可以从以下途径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首先, 完善院系毕业生就业网站, 不断更新实习、招聘信息, 尤其是与本专业息息相关的专业实习招聘活动, 为学生的就业择业提供一个可靠的信息渠道。其次, 学校要加强对本专业就业形势及策略的指导培训, 借此使毕业生清楚认识自己所处就业环境, 获得就业竞争时的基本面试技巧能力。再次, 不定期开办就业信息讲座, 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或老师作汇报, 给他们传输一些成熟的就业经验理念, 了解最新鲜的就业形势。

2.个人方面。 (1) 训练基本专业技能, 优化个人知识结构。在当前社会发展情况下, 宝塔型个人知识结构是非常适合大学生的一种知识结构模式。这种知识结构模式把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形象地比喻为宝塔的底部, 然后从下到上依次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构成[6]。作为档案学专业学生, 宝塔顶部应该是主攻或从事的职业目标, 譬如文秘行政工作, 或者是信息开发类工作等。在这个目标的引导下, 档案学学生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纯熟的专业知识。唯有这样, 才能把所具备的知识集中于主攻目标上, 帮助毕业生迅速接近学科前沿, 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就业市场上拔得头筹。 (2) 及早规划职业生涯, 定位个人核心价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认识自身基础上, 设定并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过程, 与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打造大学生的个人品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打造大学生的个人品牌, 而其核心就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其次, 大学生个人品牌又是以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 是大学生重要的无形资产, 与就业竞争力是“名”和“实”的关系。再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打造个人品牌的路径所在。作为档案学学生, 及早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认清自己的就业取向, 并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定位个人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2013就业蓝皮书[EB/OL]. (2013-6-10) [2013-8-4]http://edu.qq.com/zt2013/2013job/#jybg.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EB/OL]. (2007-4-24) [2013-8-4]http://www.gov.cn/zwgk/2007-04/24/content_592937.htm.

[3]陈树冬.论大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J].管理学刊, 2011 (2) .

[4]张芳.高校档案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前景展望[J].湖北档案, 2009 (7) .

[5]王向明.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系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档案管理, 2007 (2) .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篇11

一、手语翻译的跨学科特点

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语言,手语(signed language)通过综合使用面部表情、手形、手、胳膊、身体的方位和运动来流利地表达思想①。手语翻译人员通晓至少一种手语和一种有声语言,并把一种语言准确恰当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手语翻译可分为手译、口译和手语手译三种类型。手译是把健听人的口语翻译成聋人手语传达给听障人士,手译一般用在谈话、开会、讲课、新闻联播等场合。口译是把聋人的手语翻译成健听人的口语和书面语,口译一般用在聋人作报告、聋人企业家的业务洽谈、座谈会等场合。手语手译在使用两种不同手语的聋人之间把一种翻译成另一种,如将中国手语翻译成美国手语等。部分手语翻译特别是在各级残联机关担任基层或者国际联络工作的手语翻译,需要懂得当地的手语和英语。在外事活动中,中国手语翻译要为讲英语的外宾和使用中国手语的聋人之间进行翻译。在香港,部分手语翻译能把英语翻译成香港手语,也能把香港聋人的手语发言翻译成英语;在世界聋人大会上,一些国家的手语翻译也是听英语翻译成本国手语,把本国聋人手语讲话翻译成英语。手语是聋人表达思想情感、获得信息、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工具。手语翻译是帮助聋人和健听人有效沟通的重要桥梁。从以上手语翻译的分类就可看出其与外语的学科交叉。由于翻译本身的跨学科特点,翻译这一学科正逐渐从外语这个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Baker的《翻译学百科全书》较系统地介绍了手语翻译,并把手语翻译纳入翻译家族(Baker M 1998)。

翻译(translating ainterpreting)笔译(translating)传译(interpreting)口语传译(即“口译”)(spoken language interpreting)手语传译(即“手语翻译”)(signed language interpreting)?摇

事实上,手语翻译(signed language interpreting)和口译(spoken language interpreting)非常相似,两者都属于“interpreting”的范畴。在维基百科全书中,“interpreting”的定义已经包含手语翻译。该定义为:“interpreting”是一种同步进行或交替进行的智力活动,它帮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进行口语和手语交流。国外的手语翻译研究最初游离于翻译研究之外,后来渐渐融入翻译研究,现在已经成为翻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Tweney和Hoemann早在1976年就提出:“没有任何语言学或心理学上的证据可以证明手语在功能上不如口语;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明手语翻译与口译截然不同。手语翻译研究应该建立在现有的翻译研究和理论之上。”lngram也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手语翻译是传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不包括手语翻译的传译理论都是不全面的。”(lngram 1977)通过借鉴翻译研究成果,国外的手语翻译研究已取得累累硕果。

我国的手语翻译研究才刚刚开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手语界和翻译界互不了解,事实上,手语翻译研究可以建立在已有的翻译理论之上。通过借用口笔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手语翻译研究可以获得快速的发展,手语翻译研究反过来也可以加深人们对口译认知过程的理解(Kellett 2001)。再者,手语翻译和口译在培养模式、训练方法上有一些相似之处,有口笔译专业的院校可以与手语界合作,共同培养手语翻译员、口译员、笔译员。比如奥地利格拉茨大学(University of Graz)的翻译学院2002年首创一个五年制的本硕连读翻译培训项目,即在同一个项目中培养口译员和手语翻译员,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在同一个教育机构中培养各类翻译人员,不仅可以促使更多的听人学习手语,还可以增进手语界和翻译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翻译人才需求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利国利民

在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掌握一门外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顺利进行所必需的,还是面对各种挑战所必备的。然而,从该专业各语种就业形势比较看来,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渠道狭窄,人才市场需求接近饱和,跨专业工作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英语教育逐渐普及,人们学习英语的意识不断提高,英语日渐成为一种工具,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如地运用,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大大减少。同时,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他们日益成为英语专业学生的竞争对手。人才市场如此发展,我们难免要问:英语专业学生的前途在哪里? 在这个急需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里,单单掌握一门语言技能已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手语的兴起与发展,以及社会对手语翻译员的需求,若英语专业学生能运用语言方面的优势,掌握基本的手语技能,把汉语、英语、二外语言与手语结合起来,通过对各国手语及国际手语的专门培训,服务于聋哑人,给各国聋哑人士交流提供方便,就为高校教育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提供了新途径。

随着中国的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承办的国际赛事、会议随之增多,为了使国际友人真正融入各项活动中,我们要针对高校大学生,特别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专门性的手语培训,如迎宾接待、商场购物、旅游交通等。例如,2008 年的奥运会,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2015年的四川旅博会,我们虽然提供了具有高水平的外语翻译志愿者,但是从多数赛事看,在手语翻译志愿者方面的工作仍然有很大缺陷和不足。拿乐山这个城市来说,身为国际性旅游城市,常年来乐山大佛、峨眉山旅游的游客中,听障人士不乏其人,会手语翻译的导游却没有,这些听障游客只有依靠家属的简单解说,无法享受高质量的手语翻译服务。针对此现象,高校可以聘请特殊教育学院的手语教师,对外语专业学生进行培训,发挥其语言优势,为聋哑人士提供更全面满意的服务。面向生活,展开有计划、长时间的手语学习,为就业积累资本。

从更长远的方面讲,培养手语翻译人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真正大国风范的利国利民之举。聋人依靠手语翻译服务,能够和健听同龄人一起读中小学和大学,以及参加其他职工培训教育中心,受到充分平等的教育。有手语翻译服务,聋人可以及时知道很多他们应该知道的事情,特别是当上政协代表的聋人还要通过手语翻译及时发言参与讨论。聋人的知情权被恢复和与周围的人的交流障碍变小,他们就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和适应社会。通过手语翻译的服务,聋人能在更多的单位就业和从事重要岗位的工作,充分发挥聋人的一技之长。手语翻译提供上门的小时服务或网络会议翻译服务,聋人与他们的健听领导或同事充分迅速地交流沟通,在业务会议上能参与讨论决策。聋人通讯事业发展迅速,聋人和健听人之间沟通交流更多更广。比如:利用网络会议软件,手语翻译坐在服务中心的电脑前,拨通聋人要打的电话,把看到的聋人手语信息对电话机说出来,然后把电话里听到的信息,用手语翻译出来,通过电脑网络摄像给聋人看。这项服务能应用到课堂,为聋人听教授口语讲课做“远程”手语翻译,也能应用各个单位会议室或办公室为聋人和健听人同事或客户之间进行“网络—电话”翻译。有手语翻译服务,聋人去法院、医院、政府机关和为孩子开家长会等都方便。政府机关和公安局等单位通常到聋校请老师做手语翻译,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给教学管理带来不便,而且聋校老师没有受过手语翻译专业训练和不熟悉翻译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比如:忠实翻译、保持中立、不许擅自代替聋人回答问题,保密不对外谈论翻译内容等)。另外,通过手语翻译的辛勤劳动,一方面,聋人可以更多、更深刻地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积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聋人的意见和要求,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把聋人工作做得更好。

三、乐山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和特教学院联合培养手语翻译人才的可行性和优势

目前,四川高校仅有乐山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和四川文理学院四所高校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进行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人才培养。从培养层次看,四川师范大学主要进行特殊教育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其余三所高校均进行特殊教育本专科人才培养。从特殊教育专业招生培养时间看,乐山师范学院最早开展特殊教育专科人才培养,四川文理学院开办时间最晚。从学生规模来看,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生规模最大,四川师大最小。从师资水平和专业背景上看,四川师大特殊教育师资学历与职称水平是最好的,四川文理学院处于末位。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上看,乐山师范学院位居首位,其他院校目前尚无省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 (佘万斌,2013)。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前身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90-94”周期合作项目单位—乐山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师范部”,1990年起招收特殊教育中等师范生。2015年1月成为独立教学院,其教育康复学专业是西南地区第一个在师范院校开设的康复类专业,五年一贯制听力障碍艺术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四川省首个招收听力障碍考生的专业,具备雄厚的手语教学师资。目前,学院建有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研究、实训、培训中心4个。建有占地面积约为4963平方米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特教实验实训大楼,设有包括手语训练室、言语康复训练室在内的实训室32个。在省内外特殊教育学校、残联康复中心建有学生见习实习基地34个。近5年,学院先后承担国培计划培训项目、四川省天府特殊教育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以及境外合作培训项目等30余项,已培训在职特殊教育教师3298名。

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2年成功申报翻译专业,2014年与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指导翻译硕士、2015年与西华大学联合招收翻译硕士研究生。三十多年的办学经验及近几年在全校转型期的改革创新,使我院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学院共享四川省语言教学示范中心,建有50座同声传译室1间,46座笔译实训室1间,高级录播室1间,商务英语实训室1间,日语实训室1间,数字化语言实验室10间,教学资源丰富。可以和我校特殊教育学院联合起来,资源共享,增加手语翻译专业,或是从增开手语翻译选修课做起,频繁开展手语交流活动。同时也可以利用各学校的校园网,针对语言类学生展开网络上的手语教育,如网络课堂,慕课等,适时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活动等,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是可行且硬件软件都已经具备的。

四、借鉴美国大学手语翻译专业的办学经验

美国手语翻译的大学教育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随着更多的人开始研究手语,手语语言学的研究开始被界定为社会语言学范畴。到了80年代,社会语言被“双语言双文化”的概念代替,这个新概念告诉我们: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美国手语与语言分析是紧密相连的。手语翻译的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帮助者—给聋人一种能力和权利—为聋人提供接受信息的机会—交流模式—认知模式(孟繁玲,2010)。美国现有130多所大学开设手语翻译专业,其中100所是大专层次,30多所本科层次,还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手语翻译硕士教育,不同层次的教育有着不同的课程设置。以数量最多的大专层次手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大专层次手语翻译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为第一学季:翻译专业多元文化交流、翻译职业概论、美国手语四级、写作与文学一级;第二学季:美国手语五级、翻译专业演说分析、翻译信息加工技能发展、写作和文学二级、第三学季:美国手语六级、口语翻译成手语一级、手语翻译成口语一级;第四学季:聋人文化和社区、口语翻译成手语二级、手语翻译成口语二级、文科:美术、历史;第五学季:实践的和伦理道德的应用、字译或音译概论、文科:哲学、科学;第六学季:实习和研讨一级、数学、社会科学;体育课:一门体育活动课和一门健美课。以上的课程设置,结合中国国情和我校办学情况大致可以本土化为:除国家规定的大学必修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德育、政治、英语、体育等)外,专业必修课包括中国手语会话一级 、中国手语会话二级、高级中国手语、专业类手语、手指语、语言学、手语语言学研究、心理学、语言习得与发展、翻译学理论、翻译道德、中国手语翻译成汉语、汉语翻译成中国手语、国际手语、聋人文化和历史、实训课等。

手语翻译人才培养步伐的加快,反过来加快美国社会文明的进程。美国人算过一笔账,即政府出钱培养手语翻译人才,再免费给聋人提供手语翻译让聋人接受教育,接受良好教育的聋人群体走向社会后创造财富,交纳的税金要远远超过政府的投入,最终政府是赚钱的。目前,我国有聋人2千多万,由于缺少手语翻译人才和手语研究的限制,直接影响着健听人对聋人的理解与接纳。发展大学里的手语翻译专业,不仅有利于手语的研究与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手语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手语翻译职业的兴起,使聋人获得信息的模式由对家庭和老师的“依赖型”变成政府和社会给予聋人“一种能力与权利”。目前,我国正处在大学里的手语翻译专业和社会上手语翻译职业刚刚兴起的阶段,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高校专业培养和社会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快手语翻译人才培养的步伐,尽快建立手语翻译考试认证机构,规范手语翻译市场,提高翻译水平,促进聋人群体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手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学习这门语言不比任何语言容易;学习手语翻译既要重视学习,又要重视研究。目前我国高校手语翻译专业有特殊教育专业(手语翻译方向)、艺术设计专业(手语翻译方向),专业名称的统一规范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因此,建议高校专业目录应增加“手语翻译”专业名称,为专业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像劳动部已有的翻译资格证考试一样,我们可制定手语翻译资格证书制度,规范就业。

五、结语

2007年1月1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上海召开第八批新职业信息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10个新职业,手语翻译员是本次公布的新职业之一。这一新职业在我国手语翻译职业化进程中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手语翻译,以及时机成熟时增开手语翻译专业,很好地结合了英语专业的国际化特点,充分发挥了其语言优势,提高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资本,满足了社会上对手语翻译人员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为其他语言类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借鉴与帮助。同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乐山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和特教学院联合培养手语翻译人既可行又必要,且优势明显。

注释:

①译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Sign—language.

参考文献:

[1]Baker M.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 and New Y ork:Routledge,1998.

[2]Isham W P.Lane H.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and the recall of source—language sentences.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1993,8(3):241-264.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论文 篇12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构成原因

分析河北省有关的就业数据, 2013年毕业生人数为35.5万人, 就业率大致为85%, 也就是说将近6万名高校毕业生不会如期走向工作岗位, 成为就业相对较困难群体。对于高校中的就业困难群体, “一般是指在求职和择业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不被用人单位认可或易于遭受挫折和困难的毕业生。”【2】横向比对其构成的原因, 大致分为社会、高校所造成的客观因素和自身主观原因两种:

(一) 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构成的客观因素

1.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

如今,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资源的配置方式和增长的路径不断发生变化。基于需求结构调整, 就业市场的需求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因此, 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之一。

2. 高校开设专业与市场脱节

早在2010年, 太原市在《向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联合调研组的汇报》中就提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原因之一为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 各高校普遍出现“专业设置趋同、课程设置雷同”、开设“大而全”、专业等现象, 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就业路面狭窄。

3. 户籍限制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涉及大学教育、就业结构和社会体制等多方面因素。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绝大多数外地大学毕业生难以在此地将户口落实, 这就会影响毕业生和求职者的首选。户籍门槛区域的不平衡, 促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相对集中在较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

(二) 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构成的主观原因

1. 就业观念偏差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 很容易产生心态不平和、期待值较高的就业观念, 直接造成过分依赖学校和家长推荐、唯“物”价值观较为严重、盲从“随大流”的现象。这样一来, 被动的就业观念、“物质至上”倾向、“盲从攀比”心态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正常求职。【3】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从而对求职造成制约。

2. 综合素质较低

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四方面构成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在选择合适用人人选时, 往往会综合考虑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性格因素、创新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因素。因此, 一些综合素质较低的高校毕业生就成为了就业困难群体。

3. 心理承受能力弱, 情商偏低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人生重要转变, 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残酷的就业竞争以及人际关系都是毕业生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这就导致一部分心理素质较差, 情商偏低的毕业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实践经验的缺乏和日常准备不充分, 在经受就业挫折之后, 此类人群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加重就业、择业的困难。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现状

河北省在2013年10月份以来, 面向毕业生岗位比去年同期减少15%, 并且日均发布的岗位中标注面对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大致在8%到9%之间, 无工作经验要求的岗位不足30%。【4】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 今明两年的就业形势严峻, 不容乐观。除此以外, 自2010年开始, 全国高校持续扩招, 毕业生人数也出现连续增长趋势, 预计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27万人。以上数据表明, “毕业生就业难, 从未走远”,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 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存在, 人数也会呈现增长趋势。

此外, 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1万;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80万。【5】在政策角度上看, 高校毕业生离校两年内择业与应届毕业生没有区别。但是, 在传统观念制约下, 每一个高校毕业生都希望在离校前后就可以找到“落脚点”, 一旦就业受挫, 不少人心理压力就会倍增。所以, 除了高校应届生之外,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也是一个尴尬的群体。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策略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 持续增长的高校学生人数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看, 已经形成了一个矛盾。在全国贫富差距较大、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的情况下, 这个矛盾的存在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 而且牵涉社会稳定与和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做好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 对解决“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 政府:发挥导向作用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环节上, 政府具有导向、调控和培育的作用。政府积极强化促进就业的职能, 对建立“市场导向、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线选择”的就业机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政府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才可以适应当今社会体制。

1. 政府相关政策调控

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问题, 且不能通过市场自动调节解决的时候, 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对其进行调控, 例如:支援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政策、选调生等。此外, 政府部门从实际问题出发, 经过通盘考虑制定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法律、制度、法规、条例以及规范性文件等, 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起到导向作用。

2.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据统计, 每年约有65%至70%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目前, 我国采取一系列法律措施、政策措施全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政府部门除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之外, 在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建立银行信用制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革创新等多个环节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投入。政府部门的相关举措, 对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有着一定意义, 同时对深入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高校:加强服务指导

高校应从办学特点、学生情况等实际因素出发, 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核心, 以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 注重工作的创新和实效, 努力做好“加强就业指导、开拓就业市场、推进全面就业、开展跟踪调查”等重点工作, 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 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1. 通过实践活动, 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具有指导性、实践性和开拓性。很多在校大学生对就业感觉茫然, 而通过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则可以对“课堂化”教育模式进行有效延展, 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需求。高校为学生多提供实践活动机会, 对学生了解自身专业有较大的帮助, 既可以增强学生现实感知力, 也可以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以外, 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构建实践基地, 可以令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个体相互了解, 最终形成双赢的就业模式。

2. 加强心理指导, 树立良好择业心态

职业选择是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面对就业, 面对选择, 大学生的心理复杂多变。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来说, 羞怯、仕途、攀比、依靠、依附、乡土、保守、低就、厌世、造假等十种不健康求职心理状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呈现。【6】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会增加就业困难群体选择职业的困难程度。高校应教育引导学生从个人实际出发, 通过自身改变来主动适应社会。其中,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情绪化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要进行重点关注, 可以通过选择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和帮助, 以此帮助其克服挫折感和自责感, 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

3. 提升创新能力, 增加主观能动性

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如今是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对自身发展, 而且对日后就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 高校应从教学方式入手, 改变“以教师为主导, 以传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 注重知识的更新, 引导学生主动、自发地去探索, 去求知。

4. 培养沟通能力, 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当今的职场, 工作分工越来越仔细, 也越来越讲究团队合作, 仅凭某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成就大事。所以, 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团队精神, 一个团结的优秀团队不但会带来效率, 而且会创造公司内部和谐、稳定的工作气氛。高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从而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5. 贯穿就业指导, 实现“全程化”服务体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高校实现“全程化”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能单单针对毕业生, 而是要从学生入学开始进行, 在不同学生层次、不同学年之间创建操作性强、系统而科学的指导体系, 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始终。例如, 大学一年级, 重点对学生职业理想和生涯发展进行辅导性工作;大学二年级, 就业服务指导可偏重于对学生进行职业个性教育;大学三年级, 对学生的职业需求和职业构想进行分析和辅导;大学四年级, 开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 组织校园招聘会, 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6. 开拓就业市场, 构建多元化推荐网络

高校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 学校应该针对目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式采取有效措施去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首先, 高校应与就业市场进行对接, 第一时间掌握精准的就业信息, 树立起“面向社会、贴近行业、全员参与”的服务指导思路;其次, 遵循“主动出击、重点突破”的原则, 主动去开拓就业市场, 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最后, 学校与重点用人单位的交流互动应具有持续性, 双方及时通报毕业生信息和用人信息, 高校可根据用人单位的详细信息, 向用人单位推荐适用毕业生人选。

7. 做好回访工作, 为企业提供“售后服务”

毕业生回访工作是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 及时掌握当前就业市场变化情况的积极方式。高校可以定期委派专门调研小组到重点用人单位对以往毕业生进行跟踪回访。定期回访, 征求企业用人意见, 既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售后服务”, 又可以根据实际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为校企进一步合作提供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三) 就业困难群体自身:提高核心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存在基于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 只有个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并用实际行动来提升自我, 完善自我, 就业方向才能得以拓展。

1. 提升自身就业意识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观念往往处于滞后状态, 面对就业市场他们不会主动出击, 只将就业目光投向发达城市而放弃基层用人需求, 看重眼前待遇忽视日后发展, 只强调专业对口等。这样大量就业机会就会被忽略。所以, 高校毕业生应通过多方面渠道去主动了解当前就业形势, 从而根据自身情况出发, 切实关注就业问题。

2. 提高学习能力

不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管控能力较差, 学习资源利用率偏低, 最终导致因学习能力薄弱而造成就业困难的现状。因此, 大学生应明确“以学为主”的观念, 提高学习能力。

3. 加强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加强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要从这几方面着手:

(1) 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 应该自觉去抵制种种不良思想与诱惑,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辨证地去看待社会, 接触社会, 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去了解社会。

(2) 文化素质的提高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曾经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当代大学生要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 应当深度领会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充分挖掘课程之外的深层含义, 力争在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的同时, 还可以做到合理掌握、恰当调配知识。

(3) 业务素质的提高

对高校学生而言, 所谓的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两项内容。良好的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离校求职就业的坚实基础, 同时也是具有科技含量创新成果的基点。拥有良好的文化底蕴, 大学生才能够总结成功人士的经验, 从中找到自己适用的方法, 找到成功的捷径。

(4) 身心素质的提高

容易冲动、易怒, 一旦遭遇挫折或者困难, 就会表现出过激情绪, 甚至一蹶不振, 这是心理脆弱的典型表现。大学生要学会用主动适应的心态去引导事物变化, 通过积极面对来产生正面情绪, 通过多角度观察, 多方位思考来寻求事件的突破口。相反, 悲伤、失落、沮丧、绝望只能源源不断地向大脑输送消极信号, 个体就只得被动受挫。长期积累以来, 只能导致脆弱心理的出现。所以, 大学生要改变心态和情绪, 用积极地眼光去看待问题, 解决问题, 通过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来克服内心的脆弱, 最大限度淡化和缩小种种心理阴影。

4. 学习人际关系处理

被人们尊称为成功学之父的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 只有15%依靠他的专业技术, 另外85%则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7】如今,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 高校毕业生需要走进社会, 并且要融入于社会。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生存谋求发展, 主要依靠两种能力:第一是自身的技术能力, 第二则是为人处世的能力。为人处世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 能够从容应对各种人, 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 才能够有所作为。

5. 了解自己, 认识自己, 学会自省

高校毕业生始终要面向社会, 面向就业市场。阿波罗神殿大门上有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那就是:“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 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它就如同奠基石, 对就业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会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 从而懂得自省对高校大学生职场规划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生利用自我总结可以规划下一个目标, 并理智分析有没有可能发展到那一步, 对自身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鞭策和激励。学会自省可以让高校毕业生意识到很多潜在的变化, 如果只将自己局限于现有的学习、生活的半径内, 得到的结果只能是原地踏步。不要等到有需要时候才去努力, 意识到变化很有可能会发生时, 就要尽早开拓视野, 持续性学习充电, 并把学习当成主动目标, 久而久之就会收获颇深, 增加了成功的砝码。

6.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经济学家熊彼得在《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到:“创新把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有机结合引入了生产体系, 当新产品或新生产方法引入时, 便会开辟出一个新的市场。”【8】高校毕业生要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获得生命力, 就必须用认真仔细的态度来进行创新。同时, 还要在原有优势基础上, 不断创造新经验、新方法, 用创新的思维模式来适应变化莫测的职场。国内著名思维学家袁劲松先生说过:“创新思维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头脑智能。”【9】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 不管是企业还是高校毕业生的生存环境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这是一个动态的新世纪, 新的思维方式会淘汰旧思维方式, 只有大胆创新, 才能有所突破。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综合能力已经成为考核员工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 大学生应开发自身潜能, 树立正确目标和理想, 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树立信心培养综合素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是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服务指导工作事关学校和社会稳定, 事关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健康成长, 应当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高校就业服务指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希望大家都来关注、思考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指导问题, 力争形成政策到位、措施得当、机制健全、指导优良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丽.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N].燕赵都市报, 2013-12-16 (5) .

[2]阙庆华, 龙明全.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4) :13.

[3]陈璐.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创业途径[J].商情, 2010 (02) :24.

[4]柯锦泉.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价值工程, 2010 (7) :27.

[5]冯蕾.大学生就业[N].光明日报, 2013-10-11 (4) .

[6]王莉莉.找不到工作很烦, 大学生真实案例来帮你[N].山西青年报.2009-4-22 (3) .

[7]赵静.卡耐基沟通与处世艺术[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3:28.

[8]熊彼得.经济发展概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7:135.

上一篇:诊断和鉴别诊断下一篇:B级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