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心得

2024-09-01

毕业生就业心得(共11篇)

毕业生就业心得 篇1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2013届毕业生

就业心得体会

班级:

姓名:

时间: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知识分子的象征,应该具有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面临着就业危机,应当视危机为挑战,努力让自己脱颖而出。

首先,从自身素质出发。如今全国高校林立,考上一间名牌大学已经不能代表未来道路一帆风顺了。每年毕业生众多,招骋会上黑压压一大片,在一个普通招骋会上就可能有几百个大学生在竞争一个岗位。那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中,跻身于就业市场,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呢?

大学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这里说的知识又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之所以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所读的专业,正是要实现未来人才专业化水平高的目标。现今招骋市场仍然需要的是人才,一名大学生,首先应当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高水平的专业与他人竞争。要具有“不可替代性”,你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再者,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综合素质,也包括了心理健康素质。在就业大军沉甸甸的形势之下,许多高校大学生承受不住就业压力,表现出自卑、自弃,甚至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等等悲剧道路。一个真正优秀的高校大学生,应该是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应该能迎接困难的挑战,而非在挫折之下一蹶不振。因此,在此严峻就业形势之下,提高自己心理素质,也是重要的一点。在择业过程中,充足的信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以上那些是择业成功的充分条件的话,那么信心的充足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信心基础来自于很多方面,自身的实力基础、学识的广泛水平、良好的气质修养、以及在面试中的穿着都可以对树立自己的信心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招聘方为买方市场的前提下,招聘方自然会在递交求职申请的众多大学生选择最优秀的人才。此时,专业水平不高的必定成为淘汰的第一批,再者,人是社会性动物,道德水平低的必定处理不好团队合作中的人际关系,再淘汰。最终,在招聘岗位有限的前提下,招聘必会择优选择,故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从主观上是拥有一定优势的。

此外,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职业及薪酬定位较高,而在招聘的岗位少之又少的的情况下,招聘方提供的岗位及薪酬远远不及大学生理想中的状况。就业市场已成买方市场,在此前提下,大学生不妨稍放低要求,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获得工作后积累经验,再慢慢向理想中的工作进军。做为拥有较高技能的我们,再就业后又得到了良好的就业素质培养,这使我们更有把握去择业,就业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们在择业中,就拥有了比别人多出的砝码。

在此就业形势之下,除提升自己,还有另外几条路可以选择。

一是考研,暂时避开就业大军,开始深造,获得更高水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二是自主创业。在这自主创业方面,各地区政府有不同的扶持政策,自己给自己提供就业岗位,也不失为一条好道路。

总的来说,做为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当认清自己的方向,坚定信心不动摇,以自信、自强、自立的形象迎接挑战,最终定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实质性贡献!

毕业生就业心得 篇2

一、首先做好就业前期的准备

1. 将就业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中

民办高校的学生平时课时量大, 信息接受量多。这也决定了其就业方向和择业目标与其他公立院校的不同。大部分民办院校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实用性比较强的社会人才, 因此, 在学生入学初即着手学生的职业规划, 进行学生的成才教育, 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 把日常管理和学生未来的成人成才成功有机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培养和树立职业道德打好基础。

2. 尽早进行筹备动员

作为毕业班辅导员一定要深感责任的重大, 因此一定要经常与学生的逐一谈话以及利用班会、每周例会上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动员学生做好择业前的心理调试, 对自己正确定位, 做到既不好高骛远, 又不妄自菲薄;对于就业不积极的学生, 积极联系学生家长, 学校和家长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多种途径敦促学生转变思想。

3. 定期安排就业讲座

为了使广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 定期安排专门的就业指导讲座, 为他们的就业做正确的引导。对于学生的就业前心理准备, 要请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为我们学生做了讲座, 使学生克服烦躁和好高骛远的心理, 变得更踏实。要正确分析每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对那些打算考研的同学, 请相关教师来做讲座, 教学生们如何备考, 如何复习。

4. 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毕业班辅导员要对自己所带毕业生的自然情况进行收集和就业工作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顺畅性, 并及时与学生沟通, 随时了解其就业进展状况。通过与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沟通, 保证时刻了解毕业生的思想动态, 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使辅导员既成为学生的知心人, 也做好学生的参谋, 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5. 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寻找就业市场

召开专门会议, 利用各位老师的人脉以及往届毕业生的有利资源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并通过多方渠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就业信息为学生推荐工作。

通过各种就业网、获取用人信息, 及时公布, 安排学生参加面试, 面试前做好指导, 面试结束做好总结。同时向毕业生宣传网上招聘的优势, 告诉学生网上招聘已经成为用人单位青睐的重要招聘形式。为毕业生网上投简历做好指导, 鼓励同学们前去参加市内的大学生现场招聘会, 积极与专业有关用人单位联系, 推荐同学们就业。

二、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心得体会

1. 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就当今时代很多毕业生而言, 与其说是“就业困难”, 不如说“就业迷茫”, 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持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 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 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要引导我们的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 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 这种差距, 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出冷淡,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 角色转换慢, 适应过程长。他们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 同等条件下, 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 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因此, 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尤其在求职过程中, 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 便一蹶不振, 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如:某同学在经历了一次面试失败后, 就再没有信心了, 每次给她推荐岗位的时候, 她就会说老师, 我不行。我觉得我干不好。) 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 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平时多锻炼自己, 会有适合我们的岗位的

3. 正确的择业心态:提升就业能力的保证

在用人单位看来就业的心态是学生能找到合适工作的关键。因此,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应当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

学生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 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 出现了求职“全家总动员”的现象;一些毕业生则想完全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 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的途径, 因为能否胜任工作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说话。

因此作为民办学校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深感自身责任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通过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来带动学生的全方面就业, 争取为我们的学生在就业之路上走的更顺畅而努力工作。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

毕业生就业心得 篇3

一、就业观

就业观实际上就是选择职业的观念,职业观是技校生对于要从事职业的观点和看法,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求职方面的具体体现,职业观能够反映出技校生在择业时的价值取向及不同的择业标准。在生活中,崇尚金钱的人以获得高收入为追求,崇尚权力的人以能“高升晋职”为追求,贪图享受的人以轻松安逸为追求等等不一而足。 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从某种程度而言,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技校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努力拼搏,努力进取。

二、技校生存在的错误就业观念

1.技校生的混文凭思想

大多技校生都认为进入技校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学好学坏都无所谓,只要拿到文凭就能进入企业找份工作。所以他们在校学习劲头不足,懒懒散散地混日子,既荒废了学业,也让父母的心血付之东流。这种思想其实是很可怕的,技术是一门任何时候都能够展现光芒的工具,而文凭只是一个间接的证明,它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就业中的说服力不高。人们常说的用事实说话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拥有精湛的技术才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技校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期望过高

有的技校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就认为自己一定要找高薪的企业,不愿从事那些工资低、工作量大的工作。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过程,所谓万事开头难,只有经过一定的磨练才会为成就大事业做出准备,再简单的工作也有它的价值。正确做好自我的价值定位,以平淡、踏实、认真的态度来面对所要从事的职业,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技校生对于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不高

技校生由于自身的学习功底差,学习兴趣不高,因而对于学习的专业研究得不深,认为学会就可以了,这种观念就是没认清当今社会发展的情形。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高科技人才,精湛的技术加上不断钻研的态度才是社会急缺的有用人才。因而,技校生在校就要培养自己的钻研精神,把专业的技术层次加深,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三、改变技校生就业观念的措施

1.要加强培养技校生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技校生就业的关键,技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因为技校生的专业技术是进入企业的硬保障。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会专业技术的技校生才能在人才竞争的热潮中激流勇进,争得一席之地。注重技校生的学习思想,加强监督作用,为技校生的专业学习做出应有的保障。

2.帮助技校生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选择就业时怕苦怕累,贪图享受,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不清自己的现象时有发生,容易使自己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因此,技校教师应该教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调查企业缺少的是什么人才,正确定位自己的方向,根据自身实际为自己定下目标并为之而奋斗。技校也可以采取社会实践活动,让技校生进入企业实践调查,帮助他们分析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让他们真正地做好自己的就业规划。通过引导技校生对自我的条件和社会所需职业素质要求进行综合分析,找准自己的定位。

3.加强技校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注重技校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帮助技校生全面了解社会和企业对技校人才的要求,让他们能以社会需求为努力的方向,不断与社会的要求接近,同时拉近与企业用人标准的距离,帮助技校生找到最适合自己专业和个性发展的职业。另外,也要加强对技校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转变技校生的就业观念,让他们能够正确、客观地对待自己将要选择的职业,摆正心态,认清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能够在技校中努力学习,发展自我,为将来的职业做最充分的准备。技校要帮助技校生转变就业观念,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毕业生就业心得 篇4

西安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助就业困难和残疾毕业生实现就业

为进一步做好西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帮助各类就业困难和残疾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由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承办的“西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专项活动”,于即日起至3月31日在西安市全面启动。

据了解,活动期间的援助对象为:经认定为残疾的高校毕业生;经认定为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困难家庭、烈士子女或伤残军人家庭中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统称为“困难家庭毕业生”);毕业后超过半年未实现首次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本次就业援助专项活动围绕“就业帮扶真情相助”这一主题开展,其中,2月27日在西安市人才市场举行“20就业援助专项活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3月1日-3月31日举办“年就业援助专项活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

毕业生就业心得 篇5

(1)参加学校组织的供需见面会;

(2)参加人才市场的大型或专场人才交流会;

(3)通过媒体或网络求职;

(4)通过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选拔生、三支一扶等);

(5)学校、老师、校友、亲戚朋友的推荐;

(6)其他方式,就业途径选择。毕业生就业注意事项。

毕业生就业注意事项

领推荐表和协议书注意事项

1、毕业生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就业、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所必须的,每位同学都应持有,定向生与用人单位办理解约后,方可领取,协议书《就业途径选择。毕业生就业注意事项》。

2、协议书号和推荐表上的协议书号应一一对应,两号不符的协议书视为无效。

3、协议书和推荐表每人一套,应妥善保管。

签约时注意的问题

1、签约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个法律行为,因此签约前的了解洽谈十分重要。毕业生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一般包括单位的规模、效益、管理制度等;单位的隶属也很重要。

2、签约的一般程序为:毕业生持用人单位的接收函到院系领取就业协议书,先由毕业生在协议书上签署个人意见后交用人单位,协议书在双方签订后生效,再交学校签章备案。

3、一般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签定劳动合同书,因此在签约前了解合同书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尤其重要的是合同书的工作年限和待遇,毕业生应向招聘人员索要样本或复印件,以免报到后发生纠纷,遭受很大损失。

毕业生就业心得 篇6

报到证,全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教育部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列入国家就业计划的毕业生才能持有的有效报到证件。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的工作。报到证为一式两联(正本和副本),正本为蓝色由毕业生持有,到单位报到时交给单位;副本为白色一般由学校负责放进毕业生的档案。

2.报到证有什么作用?

报到证是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它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毕业生凭报到证及其它有关材料办理户口和人事档案等手续,也是人才服务机构存档的证明。

3.遗失报到证怎么办?

毕业生毕业当年报到证遗失的,经由毕业生本人书面说明原因,毕业生所在院系出具意见后,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可为其向省就业指导中心申请补办报到证,须在报到证备注栏内注明“原报到证丢失,补办”字样。毕业生在毕业后一年后遗失或发现档案中无报到证的,不予补办,但学生可以提出开具证明的申请,由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向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申请办理《遗失报到证的证明》。

4.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需持:就业报到证、毕业证、学位证、户口迁移证、党(团)关系介绍信、毕业生个人档案(由校学生处学生档案室通过机要局邮寄)。

毕业生持以上证件到单位报到后,还要及时办理落户手续(由个人或用人单位办理);关心查询个人档案并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5.什么是毕业生的档案?档案有什么作用?

毕业生档案是学生毕业前家庭情况、学习成绩、政治思想表现、身体状况等情况的文字记载材料,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往往根据毕业生人事档案中反映的德、能、才以及专业特长,将其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因此,学生毕业后,其档案能否准确、及时、安全地到达用人单位手中是非常重要的。

6.毕业生档案内一般包括哪些材料?

毕业生档案内一般包括:《高校毕业生登记表》;记录在校期间所学全部课程及实验、实习、设计、劳动等成绩的《学习成绩表》;在校期间的一切奖惩材料;入团、入党志愿书;毕业离校前的体检表;毕业生报到通知书(白色报到证副本)。

毕业生落实档案去向的同时应向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负责档案的同志确认档案袋内材料是否齐全,如有错漏及时与学校学生处学生档案室联系。

7.毕业后档案去向哪里?如何转寄?

毕业生毕业后的档案去向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办理了暂缓就业的毕业生档案由学校移交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集中保管,期限两年。

②在国企、事业、公务员单位落实就业的,档案直接寄送到单位的人事部门;在其他性质单位就业并在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了挂靠的,档案寄到相关的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

③申请出国毕业生档案寄送到生源地人事局。

④考研、专升本的毕业生档案寄送到录取学校。

⑤《报到证》回生源地人事局报到的,毕业生档案寄送到当地人事局。

⑤延长学年的毕业生档案保留在学校学生档案室,于学生完成学业时根据具体情况寄出。

8.户口有什么作用?

办理“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办理结婚、身份证遗失、计划生育证明、未婚证明、失业证明等。

9.如何办理户口迁移证?

入学时户口迁入到学校的毕业生需要迁移户口的到学校保卫处(行政楼1楼)登记户口迁出地址,由保卫处办理《户口迁移证》。入学时户口未迁入到学校的毕业生需要迁移户口的,毕业后凭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便可将户口由原籍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

10.毕业生的档案和户口是否可以分开?

一般情况下毕业生的档案及户口不能分开。但以下特殊情况可以分开:到非生源地工作的毕业生,由于个人原因,需要把户口迁回生源地的毕业生,经用人单位和生源地户口管理部门同意,其户口可以迁回生源地;在同一个城市户口挂靠到亲戚朋友家中的,必须到接收单位(或人才市场)和挂靠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两者同意后,方可迁到亲戚朋友家。

11.党团组织关系如何办理转出?

凡毕业生党员必须到学校党委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离校毕业生党员必须在离校前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在所在学院登记组织关系转出单位,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开出的组织关系介绍信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党员在离校前要填写相关联系资料,报所在院系和学校组织部备案。

12.毕业生离校前应办理哪些离校手续?

毕业生在毕业离校之前,必须完成下列与就业工作有关的事项:

(1)接受毕业教育;

(2)进行身体检查;

(3)填写《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

(4)归还所借图书资料和所借公物;

(5)归还在学期间贷款或办理缓还手续;

(6)交纳超标用电费;

(7)上缴借书证和医疗证(应撕下个人相片);

(8)办理党团组织关系转移证明;

(9)领取户口转移证明、报到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13.劳动合同和协议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都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法律文件,两者紧密相联,分别签订于毕业生就业过程的不同阶段。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都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1)法律依据不同:就业协议的依据是1983年3月2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1997年国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而劳动合同则依据于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前者属于部颁规章,后者属于国家基本法律,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低于国家劳动基本法律。

(2)签订内容不同:就业协议书主要是毕业生和单位的工作约定。劳动合同是学生和单位的从事具体工作和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的约定,内容更为具体,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

(3)签订时间不同:一般来说就业协议书签订在先,劳动合同签订在后(一般是学生到单位报到后)。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约定,亦可在就业协议书备注条款中予以注明,日后订立劳动合同对此内容应予认可;

(4)签订目的不同:就业协议书是对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的认定,是确定学生工作意向、用人单位愿意接收、学校编制就业计划和负责毕业生派遣的依据。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明确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5)签订主体不同:就业协议书经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即具有法律效力,学校签证后列入就业方案;劳动合同时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也不是劳动合同的鉴证方。

(6)时效性不同:就业协议的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学生到工作岗位报到之时。就业协议的作用仅限于对学生就业过程的约定,一旦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就业协议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不是确定劳动关系的凭证。

毕业生就业时必须签订《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就业协议书同时失效。

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联系在于:就业协议书主要是毕业生和单位的工作约定。但可以在备注中就服务期、试用期、基本收入、福利、违约金等涉及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就业协议书有关服务期、试用期、基本收入、福利、违约金等,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后,可以作为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但这些条款必须有列入劳动合同,在双方都认可后,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才可以继续生效。

14.劳动合同应包括哪些内容?

毕业生就业心得 篇7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基层,中小企业,就业观念

1 高职毕业生急需转变的就业观念

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 大中专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这就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 使就业困难, 面对高学历的高校本科生、研究生,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通过对我校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回访和了解, 得出大部分高职毕业生眼高手低, 在择业和就业时存在期望值过高的错误观念。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盲目追求高薪位、高职位、非一线的工作岗位, 只注重单位的起始薪金, 不注重单位的发展前景和自己的发展空间;只注重工作轻一点, 名声好一点的岗位, 不愿到生产一线、基层工作;只注重企业的名气, 希望选择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 而不愿意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工作。高职毕业生不能正确地考虑自身条件和企业状况, 总想找“大公司”、“好工作”, 不能对自己有个正确的目标定位。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职毕业生应把握好时机, 调整好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和就业心态, 不要总是过分追求热门行业和工作岗位, 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和职业规划综合衡量, 挑选符合自己专业特点, 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切不可好高骛远, 应从基层岗位做起。

2 高职院校办学宗旨符合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要求

现代企业的工作岗位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专门人才, 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 如表1所示。表中可以看出, 高校的人才构成, 既有研究型人才, 也有应用型工程人才, 还有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 其办学宗旨就是为企业培养具备一线实践操作能力, 且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一线技术人员, 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工作于现场的能力, 是他们的优势, 这也是中小企业最受欢迎的人才。

3 高职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 大众教育日趋占主导地位, 这就导致大量的毕业生进入了大众化就业的时代, 而非精英化就业, 所以大多数人员肯定要在大众化的岗位工作, 这些大众化岗位的提供就要依靠基层的中小企业来满足。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近几年, 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文件和政策, 可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为此, 增办了一批高等职业院校, 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 因此, 高职毕业生必须调整就业观念, 丢弃大学生的“精英情节”, 树立起大众化的就业观。

4 高职毕业生实现自我发展要求面向基层就业

学生的自身发展肯定离不开社会的发展,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 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所以, 毫无疑问在中小企业里就业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高职毕业生不要看不起小企业, 认为进入小企业工作丢人、没面子, 更不要不屑于基层的一线工作岗位。换个角度看, 在大型企业里面就业, 必然是优秀人才很多, 员工之间的竞争会更激烈, 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 竞争不占优势, 发展空间很小。而在中小企业工作, 企业的重视程度和用人理念会使高职生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 获得较强的工作自豪感, 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从而使自己有个好的发展前景。

5 高职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范围

5.1 面向中小企业就业

随着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越来越猛, 其对高职生的就业吸引力也会日趋明显, 提供的大量工作岗位和良好的发展空间是其主要优势。目前, 国家大力支持自主创业,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这已成为主要的企业类型, 它们容纳了绝大多数的就业人数,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面向中小企业就业对于高职毕业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5.1.1 中小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经过企业调研和岗位需求设置的, 很多学校针对企业真实工作岗位实行企业订单式培养模式教学。这样基于企业岗位需求所设置的专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学生就业较对口, 更具备企业的实际岗位工作能力, 一毕业就能很快进入企业的工作中。

5.1.2 高职院校调整专业设置具有灵活性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动态需求, 可以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优化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 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 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另外, 通过后期调研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 对于生源不好、就业形势不乐观、不适应企业发展的专业, 可以适时整改或停办;对于企业发展需求的热门人才, 可以新增新专业, 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的专业调整能及时地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 保障了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5.1.3 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

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行业齐全, 工种繁多, 分布面广, 就业岗位较为充裕, 有利于高职毕业生找到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另外, 中小企业的招聘门槛相对较低, 求职者择业回旋余地大, 企业的用工机制和经营方式灵活, 适合社会就业多样性的需求。

5.2 面向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数量的增多, 为毕业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会日渐增多。通过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来看, 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工作的学生占了一半多, 可以看出该类企业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5.3 面向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乡镇企业就业

目前, 大学生就业主要选择到东部沿海、南方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这就导致经济发达地区涌入了大量毕业生, 而这些地区的工作岗位有限, 后果就是导致人才饱和, 就业竞争激烈, 大量毕业生在该地区找不到工作。而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有很好的经济发展空间, 这必然需要大量技能人才, 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 国家也大力扶持其发展, 制定了吸引和支持大学生到西部、农村、乡镇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到这些地区就业, 能更好地应用所学专业, 对于个人的发展有很大提升空间。

6 结语

综上所述, 只有基层和第一线才是高职毕业生成才的最佳途径, 基层需要具备扎实技能的技能型人才, 高职生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更适合在企业一线就业, 对于个人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所以, 高职毕业生应当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准确定位, 树立面向基层就业的观念, 改正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缺点, 从陈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小事做起, 从中小企业做起, 正确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李倩, 宝艳红.高职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辽宁高职学报, 2010, 12 (9) .

[2]何学军.面向基层就业是高职毕业生的必然选择[J].教育与职业, 2007, (18) .

毕业生就业心得 篇8

措施一:实名登记

打破基于户籍制度形成的就业服务管理模式,允许毕业生异地登记、在登记地享受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

就业促进计划:“地方各级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要面向所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包括户籍不在本地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为其办理求职登记或失业登记手续,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其中,直辖市为非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办法按现行规定执行。”

解读:这一措施打破了以往基于户籍制度形成的就业服务管理模式,允许毕业生异地登记、在登记地享受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最大的亮点。这一重大突破,适应了高校毕业生流动性大的特点,突破了现行以户籍为主的就业服务管理模式。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还公布了全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名单和联系方式。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在全国公共招聘网(www.cjob.gov.cn)、中国国家人才网(www.newjobs.com.cn)上进行查询,并可就近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或通过电话进行咨询。

措施二:提供精细化职业指导

通过应聘指导、模拟面试等方式帮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高求职能力。

就业促进计划:“对实名登记的所有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地都要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解读:职业指导是帮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树立理性就业观念、确立求职方向的重要措施。对进行了实名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将向其宣讲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以及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为其开展职业素质测评,还通过应聘指导、模拟面试等方式来帮助其提高求职能力。

措施三:广泛收集提供就业信息

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企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财政贴息、社会保险补贴、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政策。

就业促进计划:“对有求职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对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帮助其按规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解读:目前,人社部全国公共招聘网已覆盖部本级和全国180家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每天更新发布实时有效岗位20万条左右,同时通过新浪微博“全国公共招聘网CJOB”实时对外发布,初步实现了招聘信息的全国联网和共享发布。同时,各地结合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网络招聘周”等活动,广泛收集和发布信息,有的结合实际开展一些品牌性的专项招聘活动,有的专门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需求举办专场招聘会,还有的地方建立招聘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实现辖区内招聘信息联网共享,提高毕业生求职效率。

中小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对于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按规定享受如下政策:一是企业在6个月之内对新招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开展岗前培训的,可享受企业职业培训补贴。二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当年新招收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按规定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三是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4年年底。四是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优先考虑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并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

措施四:提供针对性的创业服务

实名登记的非本地户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享受与本地户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政策扶持。

就业促进计划:“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纳入当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解读: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一是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二是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可享受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三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提升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从今年起,在校毕业生享受创业培训补贴的开始时间从目前的毕业学年1月1日提前到毕业前一年7月1日。此外,各级公共服务机构都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信息、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四是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就业促进计划还专门强调,进行实名登记的非本地户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享受与本地户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政策扶持,这主要是为了方便高校毕业生异地创业。另外,对于日渐兴起的网络创业模式,就业促进计划明确要求各地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浙江省已经出台文件将网上创业高校毕业生列为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和社保补贴政策扶持对象。

措施五:开展重点就业帮扶

针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各地出台了求职补贴发放的具体标准和程序,一些省还扩大了政策享受范围。

就业促进计划:“各地要将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工作对象,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帮扶。”

解读:促进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主要措施有:一是企业招收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二是对接受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后仍难以实现就业的,开发临时性就业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有着落。三是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目前,各地均已出台求职补贴发放的具体标准和程序,一些省还扩大了政策享受范围。如天津规定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湖北规定烈属和残疾家庭高校毕业生、云南规定3个藏区县和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也可领取一次性求职补贴。另外,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

措施六:组织就业见习

各地积极动员条件较好的用人单位参与见习活动,确保有就业见习意愿的毕业生能够随时参加。

就业促进计划:“对有就业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及时纳入就业见习工作对象范围,及时提供就业机会。”

解读:就业见习是指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本人意愿,组织其到经政府认定的就业见习单位进行见习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的一项就业促进措施。就业见习期限一般为3~12个月,见习期间还有基本生活补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自2009年以来,已经有100多万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就业见习。其中,多数通过见习都实现了就业。目前,各地都扩大了就业见习规模,积极动员当地一批条件较好的用人单位参与见习活动,提前储备一批就业见习岗位,确保有就业见习意愿的毕业生能够随时参加。

措施七:组织职业培训

人社部组织了1000所国家级重点以上的技工院校和实力雄厚的职业培训机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选择适宜的培训项目。

就业促进计划:“对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地要结合其专业特点,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

解读:职业培训是提升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和未就业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可以享受职业培训补贴,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可以领取职业技能鉴定补贴。2013年,人社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1000所国家级重点以上的技工院校和培训实力雄厚的职业培训机构,对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企业上岗前培训和创业培训,使其掌握就业或创业的专项技能和实际能力,引导其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目前,各地也结合当前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开发了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培训项目,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咨询了解,选择适宜的培训项目参加。

措施八: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选择相应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存档并享受免费服务。

就业促进计划:“地方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档案托管、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等一系列服务,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解读:目前,人社部汇总整理了全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接收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及办理报到手续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的联系方式,名单已在全国公共招聘网(www.cjob.gov.cn)、中国国家人才网(www.newjobs.com.cn)上公布。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进行查询,选择相应机构进行存档并享受免费服务。

措施九:加强劳动权益保护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合法就业权益遭到侵害,应直接联系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

就业促进计划:“各地要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及时纠正性别歧视和其他各类就业歧视。”

毕业生就业心得 篇9

西安七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底将实现就业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秋季人才交流会上,西安市人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安市将加大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推进力度。到今年年底,目前西安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有70%找到工作岗位,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据统计,今年西安市大学生实际就业率达到78.1%,6~9月,仅西安市市属单位就接纳大学生3.6万人。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市人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安市将进一步加大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推进工作,同时加大对困难家庭大学生的援助。到年底,我市未就业大学生要有70%找到工作岗位,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率更要达到100%。此外,今年陕西有3万大学生要进入见习基地实习,其中西安市有3000个名额,年底要保证这3000名大学生全部进入见习基地学习。

毕业生就业心得 篇10

2009年就业指导中心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鲁政发[2009]28号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山东省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学生处领导的直接指导下,紧紧围绕促进国家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胆探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各项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就业率稳步上升,截止就业方案派遣时我校2009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达到93.21%。现将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就业工作基本状况

今年在尤为严重的就业形势下,积极开展工作,加强统筹协调,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力促毕业生最大限度的就业,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进一步增长的目标。

(一)健全领导机制,明确责任

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的情况下。学校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做好毕业生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要求。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先后8次召开党委常委会、5次召开校长办公会、多次召开校领导牵头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了多项推进和促进毕业生工作的政策措施,认识到位,责任明确,措施得力,在年初的学校研讨会上,崔明德书记明确提出2009年学校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就业工作,而就业工作又是全校性的工作,是每个人的工作,贯穿全年的长期工作。

(二)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学生创业教育

2009年完善了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加大了创业教育力度,调动学生们的创业激情,学校积极加以引导,提倡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根据今年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为帮助毕业生扫除创业过程中的障碍,启动“创业业讲堂”,邀请了烟台市莱山区国税局、烟台市劳动局等专家先后给广大师生上了别开生面的创业课,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反响。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营造创业氛围,树立创业典型,学校对2009年基层就业创业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 6

(三)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2009年就业指导中心又规划了新一轮的《就业指导课》改革,新的课程体制将使得低年级的学生入学伊始便普及生涯规划教育。通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比赛,扩大影响力,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2009年6月7日烟台高校2009年“正保远程教育”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决赛由我校主办。本次大赛以“规划未来、成就梦想”为主题,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择业、就业能力。就业指导中心围绕这次大赛,做足文章,一方面给2009年全国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挑战杯”全省第二届生涯规划大赛营造了氛围,培养了选手,另外一方面,有效地引导了全员关注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方向,举办大赛的同时正式启动了我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进程。

(四)积极引导加强教育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

依据国家、省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着重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三支一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应征入伍等基层就业的宣传教育组织工作。在宣传方面,学校利用网站、宣传板、电视台、报纸、现场咨询等多种媒体,成立就业政策宣讲团,深入宣传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把基层就业文件的具体内容、各部委的相关政策等信息及时传达到广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同学中去,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联系在“三支一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学,深入挖掘他们的典型事迹,并举行专场报告会,教育引导广大毕业生积极投身基层建功立业,越来越多的学生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基层中去。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营造创业氛围,树立基层就业典型,经院系推荐,就业中心审核,学校批准,对100名毕业生授予“烟台大学2009年基层就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五)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建设。开通了三部咨询热线,在工作日内解答学生各种就业疑难问题,在非工作日内安排专人进行值班,协助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当中的各种难题;加强网站建设,为企业免费注册招聘信息,及时发布招聘信息,成为连接企业和学生的枢纽;同时利用腾讯即时联系工具进行网上交流,为毕业生答疑解惑。各学院也进一步加强了网络信息建设,通过建立短信平台、QQ群和飞信等信息工具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及时的就业信息。

(六)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在对全校就业指导教师进行了国际上先进的新型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训的基础,2009年为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理论水平,适时了解国家的就

/ 6

业形势、就业政策,为毕业生做好前沿的就业指导,先后派人参加了山东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一、二期培训班;为帮助大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个体咨询,派人到上海参加了职业生涯培训,此外暑假邀请北京北森公司的专家来校对40多名辅导员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为学校职业指导专家化奠定了基础。

(七)巩固完善校级人才市场

为了更好地给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做了大量的宣传、准备工作,分别在烟台晚报、今晨六点等新闻媒体做了专题宣传,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发布了大会资讯,借助各县市区人事部门的资源优势发动用人单位,通过邮寄信函的形式广邀用人单位参会招聘。除烟台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外,更吸引了北京、上海、廊坊、青岛、威海、潍坊、东营、济宁、淄博、德州、临沂、泰安等地的260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参加了招聘会,提供近5000个就业岗位,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在地域范围上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

此外,2009年4月12日,我校承办了烟台市人事局主办的“烟台市第四届驻烟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参加本次供需见面会的毕业生近两万人,共有540余家用人单位参与此次见面会,提供工作岗位9000多个,为我市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此次供需见面会准备充分,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为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不但促进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而且为用人单位输送了优秀的人才,受到了参会单位和毕业生双方好评,达到了预期双赢的效果。

(八)激活院系二级人才市场

在就业中心的指导下,各学院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展的有声有色,像我校土木工程学院联系近50家行业内企业,召开了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海洋学院利用行业优势,举办了航海类专业专场招聘会;人文学院联系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上海通用、烟台电视台等30余家单位来校招聘学生;药学院到江苏、青岛和济南高科技开发区走访药品企业,向用人单位推介药学专业毕业生,积极帮助就业;建筑学系为解决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主动出击,加强联系,与装饰公司签订用人计划,实行“订单式”生产,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特困家庭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情况和就业情况

认真落实《关于做好2009年省内高校特困家庭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求职补贴的发放工作,认真落实发放工作责任制。在求职补贴发放过程中严格遵循科学管理、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

/ 6

截止目前,我校268名特困家庭毕业生中已经有178名特困家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或升学,总体就业率达到91.7%。为扎实推进特困家庭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促进特困生顺利就业,健康发展。让特困家庭毕业生在离校之际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三、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根据山东省人事厅《关于做好2009年非师范类大中专学校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的通知》和《烟台大学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的有关规定,在评选推荐过程中加强领导,严格条件,控制比例,强化程序,掌握进度。初评出省级优秀毕业生293名。帮助该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增加了砝码,截止到目前293名省级优秀毕业生中已经有98名被录取为研究生,继续在高校接受深造,182名与用人单位签约或达成就业意向,总体就业率达到95.56%。11.认真编制2009届毕业生就业方案

为做好2009年毕业生离校时的就业方案编制、上报和就业手续办理工作,认真学习鲁人办发【2009】88号《关于上报2009年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办理派遣手续的通知》,在编制就业方案时,认真审核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材料、营业执照复印件、劳动合同复印件、出国证明、升学证明等有关材料,严格按规定录入信息,没有漏项、缺项、出现错派、误派的现象。为毕业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毕业生安全、文明、留恋的离校,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12.办理2009届毕业生离校后遗留问题。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新的一轮毕业生就业工作又将拉开了序幕,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我们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更加高涨的热情和更加有效的措施投入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去,争取更好的成绩。

烟台大学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新的一

/ 6

轮毕业生就业工作又将拉开了序幕,面对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我校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更为高涨的热情和更加有效的措施投入到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中去,进一步实现最大限度的就业,争取更好的成绩!

1.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在工作中突出一个“快”字,从全国高校就业信息网就业频道和山东高校就业信息网上收集到的就业信息及时地录入到就业网上,使学生尽快了解信息,扑捉机会。想方设法保证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使每一个毕业生更多的掌握就业信息,获得就业的先机,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努力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进一步加强网络互动咨询的时效性。我们要开辟更多的渠道和形式来传递就业方面的各种信息,保证毕业生能够及时、准确、详细的得到信息。进一步完善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列为全校必修课。在2010 的工作中将严格选拨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师,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并完善课程设置。在开课前召集就业指导课老师集体一次备课,明确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引导毕业生了解基层,走进基层,到基层中去实践、去锻炼,在5月份开展一年一度的“就业指导月”系列活动,介绍当前就业形势,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树立就业新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能应对新形势下的就业挑战。是我们今后必须要加强的工作。

4.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开辟就业新渠道。我校学生思想健康开放,在大学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创建自己的营销团队。虽然近两年进行了创业的教育,但总体来说指导工作力度还不够,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改革传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让更多的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迈向社会。

5.针对《山东省高校就业信息网》学校及院系功能的的改版,采用多种形式,一般是利用走访院系的时候对学工办负责人及从事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进行信息网的培训,有利于及时、准确地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网上签约等流程,使毕业生顺利就业。

6.做好2010届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工作,认真组织,广为宣传,把优秀毕业生的评选过程作为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

/ 6

7.继续做好常规性工作,组织、协调、安排好各用人单位的校内专场招聘会。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式,以及“省内市场重在巩固、省外市场重在开拓”的市场拓展理念,利用寒假前后走访烟台周边城市的人事部门与各重点企事业单位,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省外市场中,滨海新区是我校就业市场工作的一个重点,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加强联系。

毕业生就业心得 篇11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

目前,我市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管理机构为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秦皇岛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领导小组,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的管理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师范类毕业生的管理在市教育局。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的提升,该机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建议:1、在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的框架下建立高校毕业生工作联席会议并建立定期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落实已经出台的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通过增加编制、配备人员、落实经费等措施,建立高校毕业生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拟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及落实,高校毕业生统计,综合协调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项服务活动和培训等一系列工作。

二、完善统计制度,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动态管理

由于没有相应的跟踪调查机制,对高校毕业生当年和往年就业率的统计依据的是全省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数据库办理报到证情况,这样就造成对未通过办理报到手续而就业的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毕业生底数不清。进而就会造成政策制定的针对性不强,影响政策效果。建议:实行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制度,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动态管理与服务。通过建立完善就业统计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确保统计工作规范,统计数字客观真实。

三、畅通信息渠道,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的主渠道作用

国家虽然已经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模式,但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就业单位和高校毕业生不能有效对接,使高校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一方面基层单位对具有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有很大需求,但是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服务存在不足,尚未形成完善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求职成本太高等现象,这些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构成了阻碍,导致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建议:1.加强与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密切合作,逐步建立起統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及时发布需求信息,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的信息平台。2.创新服务方式,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高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的服务活动,拓展供求信息服务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毕业生择业、用人单位选人“双向选择”的需求。

四、完善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促进就业

创业相对就业来讲,自由度更大、利润更高,但风险和要求也更高。高校毕业生普遍认为进行自主创业的最大困难在于创业资金无法落实,其次觉得创业风险太大。而对创业政策的不够了解以及创业项目的缺乏都成为高校毕业生创业之路上的拦路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鼓励创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非常现实、有效的渠道。据统计,目前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不到1%,成功率仅为5%。国家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出台了诸如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补贴、减免各类费用等优惠政策。而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全程指导、分担风险、提供后续服务等却没有跟上。建议:1、制定含金量更高、可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参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创业,除了要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外,还应制定税收减免政策并制定实施细则,使政策落实具有操作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创业活力,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走创业之路。2开展创业培训。强化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创业技能和能力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使他们在观念、素质、知识和心理上都做好必要的准备,同时通过一些创业社团、创业基金来构建比较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保障。3、创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高校毕业生创业缺少经验、更缺少资金,可通过多种形式创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

五、加强宣传,建立舆论宣传工作机制

上一篇:创建国家卫生环境作文下一篇:班主任演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