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网

2024-08-23

毕业生就业网(精选9篇)

毕业生就业网 篇1

关于2011届毕业生就业网电子信息注

册的通知

我院“毕业生就业网”注册功能现已开通,现就2011届毕业生就业网电子信息注册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11届毕业生电子注册方法:、2011届毕业生直接登陆我院就业网站主页(网址http://218.195.80.9/),也可登陆学院网站链接(路径:咸阳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就业网)。

进入就业网站,在主页左边可看见“学生登录”栏,点击注册可进入注册窗口,按顺序准确填写身份证号、学号等项目(注册身份证号和学号必须和本人真实信息符合;毕业生生源地代码可通过就业网中的“查询方式”获得)。仔细检查所注册项目是否准确,确定无误后请点击“填写好了,进行下一步”按钮,此时如果毕业生注册成功,页面将显示“恭喜,您已经成功维护了您的个人信息!”字样,如果注册失败,系统将提示你注册错误的原因,应仔细核对注册信息,重新注册。

通过注册的毕业生,可选择“继续注册”完成个人基本信息填写或“退出注册”,下一次登陆完成个人基本信息填写。

2、已经通过注册的毕业生,可在就业网站主页“学生登陆”栏中填写自己的学号和设置的密码登陆,对个人基本信息进行修改和提交。

登陆成功后,可进入学生登陆控制面板,点击“修改个人信息”。仔细准确地填写个人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完成提交”按钮,然后等待各系部和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的审核。如果毕业生填写个人基本信息真实无误,通过了审核,此时毕业生信息就已经存储到学院就业服务器数据库中,毕业生电子注册工作就基本完成,就可以通过网络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了。

二、注意事项

1、毕业生在电子注册时,所用的学号必须是本人的,而且每个学号只能注册一次。

2、如果在注册失败时,系统提示是该学号已经注册过,请毕业生带上自己的学生证或身份证到就业指导办公室(艺术楼120办公室)找管理员处理。同时,毕业生应使用自己的学号和身份证,以免给别人和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毕业生务必记牢自己的登陆密码,一旦忘记,就业指导办公室只能将该毕业生所有注册信息删除,再重新注册。

4、毕业生在进行个人基本信息填写时,最好先把所有的信息写入文档保存,再将所有信息全部拷贝到个人基本信息填写表中,一次性将信息表填写完整,确信信息正确无误后,点击“完成提交”,等待各系部和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的审核。

如果该信息通过了审核,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毕业生信息的真实性,毕业生信息表中的所有信息都不能再做更改,如确有必要,只能到就业指导办公室找管理员将所有注册信息删除,重新注册。所以,毕业生在填写信息表时,务必先在文本中书写,再三思考后,将其拷贝到信息表中,完成提交。

5、毕业生照片上传具体方法是:在已经注册完成后,登陆到“学生登陆控制面板”,点击“更换二寸照片”,注意该照片不能超过100k,格式为JPG,可在Windows自带软件中通过调整照片大小改变其容量大小(小于100k即可)。

6、毕业生填写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否则将不能通过系部的审核,如果毕业生已经完成个人基本信息提交,3天后仍没有通过审核,请到各系部咨询负责老师。

7、毕业生在电子注册时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就业网站的“就业咨询栏”中咨询,或直接到学院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艺术楼120办

公室)找管理员咨询和处理,就业指导办公室老师会尽可能快地为毕业生提供帮助。

就业指导办公室

2010年9月25日

毕业生就业网 篇2

关键词:就业,社会正式支持网,功能,资源,规则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而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量并未同步增加,因此,硕士研究生就业优势严峻,就业质量不容乐观。本文梳理了学术界对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各种因素的研究成果,将研究生就业问题归纳如下:第一、适合研究生的求职资源少。一方面,针对研究生的求职信息过少,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针对研究生的求职培训资源少。第二、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缺少一个互动沟通的平台,部分学科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缺少共识。第三、就业歧视比较严重,缺乏制度保障。第四、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缺乏系统性的责任意识和共享价值观。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多从就业困难的成因、毕业生就业政策、毕业生就业机制和就业支持网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指出了硕士毕业生的成功就业,有赖于政府有关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支持,但是目前的研究忽视了对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关系机制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借鉴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并将社会支持网络中的弱关系理论加以延伸,将弱关系理论由个人层面提升到组织层面,在中观层面把握主体间关系和支持网络,进一步使社会正式支持网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增强对研究生就业支持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一、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的理论分析

(一)社会正式支持网的概念界定

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由社会正式组织和研究生构成、有分工和协作机制,联系紧密,向全体研究生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的关系网络。支持网中的正式组织包括政治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经济组织(各类用人单位)、公益组织(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互利组织(中介机构)和研究生。

(二)本文对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要想研究生顺利就业,研究生就业支持网中的正式主体应该分工协作,建立互动关系,形成向全体研究生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的关系网络。在建立这一网络时,可以借鉴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第一,社会网络理论是从关系的角度把握社会结构,关系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对在网络中的个人具有一定的普遍规范性和外在强制性。第二,在支持网中,个人大多通过非正式关系获得资源。格兰诺维特在《找工作》一书中提出,正式关系是指纯粹非人情的,正式的中介人事先并不知道求职者和了解工作机会的具体情况,仅仅扮演不偏不倚的中介者的角色。相反,则为非正式关系。由他所做的实证数据指出,正式中介的成功运作产生于他们采用的一种混合的形式,正式程序被非正式网络补充。【1】第三,在社会支持网中,个体间非正式关系是通过互动频率、情感强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加以把握。

本文拟将这种非正式关系由人际上升到组织层面,必须对关系的把握有所拓展。研究生就业是就业供需双方在就业市场上进行的经济行为,因此互惠交换是支持网运行的基础。情感强度和亲密程度是由主体间的“同质性”程度决定的,个体间同质性程度越高,情感强度和亲密程度越高。可以通过形成组织间的共识和共享价值观来增强组织之间的“同质性”。因组织间的关系要跨越时间和空间,因此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这样的升华是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下面将结合该理论对这一把握加以论证。

(三)本文对社会正式支持网的理论架构

本文所提出的就业支持网是由四个行动主体构成的行动系统。本文将结合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保证研究生就业支持网有效运行的四个必要条件,以及实现这些必要条件的行动系统。

1. 互惠交换是支持网运行的基础

结构功能主义中提出的“适应”就是从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并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配,追求最大收益。在研究生就业的正式支持网中,政府为实现社会稳定发展,必须使高等院校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并实现充分就业。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中树立名牌口碑,必须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对接,并协助其顺利就业。企业要盈利、扩大规模,就必须在人才市场中招聘到所需人才。研究生要立足社会,就必须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找到与自己性情能力匹配的工作。目前的中介组织主要是通过提供服务获得物质性的收益。要使支持网中的主体都能获得适应环境的资源,就应该在主体间实现“互惠交换”。政府可以通过经济鼓励、政策引导等宏观调控惠及高校、企业和研究生。高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发展非正式关系,例如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就业见习机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做一反馈,并积极加入人才培养的责任分担中。高校可以为企业推荐适合的人才,节省其招聘成本。高校可以与研究生加强联系,为其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和推荐就业,提高就业率。

2. 支持主体间的共识是支持网运行的关键

结构功能主义中提出的“目标获取”就是在社会中建立次序、分配权力、形成决策机制并控制系统实现目标。权力是支持网主体获得其生存发展资源的一种工具,要想顺利实现互惠交换,必须建立主体间平等沟通的平台。具体一点讲,就是政府要改变主导姿态、放下架子和高校和企业共同协商,政府应该利用这个沟通平台及时监控就业市场,强化就业统计预测和就业管理。高校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获悉人才培养的方向,从政府部门争取研究生就业指导的资金,并与企业建立联系获取就业信息。企业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表达发展诉求以获得政策支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中介组织可以作为达成共识的组织者,在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间建立联系。当然,研究生在达成这一共识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就业信息反馈,揭示就业市场真实运行的状况,为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工作提供建议。

3. 制度是支持网运行的保障

结构功能主义中提出的“整合”是将人们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形成一种“秩序”,具有社会控制的作用。自2003年起,我国针对研究生的自主择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尤其是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研究生就业问题更加成为各级政府政策关注的战略重点。但是,由于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的就业政策不论是在政策制定还是执行监督上,都存在需要反思的地方,政策在权力博弈中和其应该实现的目标有所偏离。使得在目前的就业支持中,虽然明确了政府、企业和高校都有责任和义务,但是并未明确分工,确定职责。而且中介组织缺乏发挥作用的专门政策依据。制度的缺失有碍于制度在系统中发挥其“社会化”机制和“控制”机制。受制于无法可依,政府对于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默认放纵。而企业和高校因缺乏就业政策支持和责任的共识,没有为实现研究生成功就业提供帮助的动力和执行力。

4. 共享的价值观是支持网运行的核心

结构功能主义中提出的“模式维持”就是确保社会系统的行动者拥有共同的价值体系。在就业工作中,政府的价值趋向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就业与国家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取得最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的价值趋向在于一些无形的效应:学校就业形势好,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在人才培养中占一席之地。另外,高校也可以在就业工作中获得多种信息,为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提供依据。用人单位作为人才需方将成本最低、效用最大化作为其价值取向。而研究生的价值趋向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各自价值取向侧重点不同的支持网中,应该建立支持主体间的共享价值观,使其各个组织形成其职业伦理和共同的集体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共同的集体情感,以获得组织间的信任和赞同。

二、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的构建分析

本文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来构建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将就业支持网中的“结构”概括化为支持主体在就业的“互动情境中”利用的规则和资源。正是通过使用这些规则和资源,主体在空间和时间中维持和再生产了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

(一)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的资源分析

1. 社会正式支持网的配置性资源

(1)岗位信息资源

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在对大学生就业力的一项调查中显示,31.1%的学生是通过校内招聘会获得工作,但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会通过校园就业网或者招聘会发布岗位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校内的信息渠道畅通性不够,就业信息并未得到充分运用。

(2)就业指导资源

在就业支持网中,就业指导资源由包括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高校教师、用人单位等支持主体提供,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发挥其主动性,在研究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建立就业支持网络,实现支持主体双赢的良性循环。

(3)资金资源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优惠、税收优惠和专项就业资金、树立典型模范的行动策略,使企业加入到促进研究生就业的工作中来,促使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人才资源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人才资源是高校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与合作中最重要的资源。

2. 社会正式支持网的权威性资源

吉登斯认为资源产生权力,资源的动员赋予行动者处理事务的权力,因此权力整合于社会结构的存在之中,是在一个情境下,控制和引导互动模式的组织能力。【2】

(1)政府在就业支持网中的调节能力

在研究生就业支持网中,最主要的两种流动资源就是就业岗位资源和人才资源。这两种资源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准公共资源,因此要缓解就业压力,就必须正确认识这两种资源。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生产劳动不断专业化,岗位资源也会随之产生,在人类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因此岗位资源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因供需矛盾,也会出现岗位资源稀缺问题,政府投资兴建一个企业,企业的构成就已经决定了就业岗位资源的多少,因此,对一个企业而言,在就业岗位资源紧缺时,就没有动力向支持网提供就业岗位信息。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就业岗位资源是毕业生每一个人的需要,是一种公共需求。所以,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政府有义务为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或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就业机会。而人才资源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果,能否顺利就业是检验人才培养的重要尺度,人才资源的配置是社会公平与发展的重要体现。

在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中,政府不仅具有制定宏观政策,调节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的能力,而且拥有很多可调配的资源。他对实现支持网的有效运行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组织能力。因此,为了防止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政府应该运用自身的资源,对岗位配置资源和人力资源加以管理和组织。

(2)高校和用人单位: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格兰诺维特在《找工作》一文中提出,在就业市场中,运用纯粹非人情的正式中介很少能在求职中成功。正式中介的成功运作在于他们采用了一种混合的形式,正式程序被非正式网络补充。在支持网中,高校和用人单位分别供给人才资源和岗位资源,根据这一理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建立和加强高校和用人单位间的非正式关系,在这两个主体间建立沟通信任机制,使求职者和招聘者有评估彼此质量的可靠渠道。

为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发达国家高校非常重视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此开辟新的就业岗位资源。例如,美国高校通过校友工作来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关系,利用校友关系介绍本校毕业生情况,通过校友介绍或直接被校友录用,是美国高校提高就业率的一种方式。美国许多大学都有“校友俱乐部”,校友遍布美国各地,有企业经理、政府人员、部门负责人等,其中有些就是负责招聘毕业生的工作人员。【3】澳大利亚高校每年有两次“就业之夜”和“校园见面会”,日本高校也组织“见面会”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学校选送学生到适合的公司参加面试,而且用人单位也倾向于将工作空缺告知他们偏爱的研究机构。【4】虽然高校和企业间关系的研究文献很少,但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具体经验和做法,建立和加强我国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非正式关系。

(3)研究生对就业状况的反馈能力

目前,研究生的就业率是政府用来评判研究生就业状况,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有些高校为了完成政府的就业指标任务,虚报就业率。这样反馈的就业率,不仅使政府无法掌握真实的就业情况,而且影响对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的科学预测和分析。但是,研究生对就业的反馈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他需要拥有一定的配置性资源。而这些配置型的资源包括:研究生反馈就业信息的渠道。政府可以建立沟通网站、设定沟通交流日,发挥中介组织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获取研究生反馈信息,使研究生能够更加透明地共享资源。

(二)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的规则分析

从吉登斯建构理论出发,规则转化为行动的两种基本调节过程为:一种是规范性规则,即在一定的情境中权利和义务的创造。一种是解释性规则,即在一个情境中毫无疑问具有正确性的知识库和知识框架的生成。【5】在行动者的互动中,规则和资源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规则离不开资源,但是为了便于分析,暂时将支持网中的规则剥离出来,做一分析。

1. 规范性规则

(1)政府应建立综合性的全国就业信息平台。

政府应按照全国性就业市场的理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研究生个人信息,通过收集整理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公开发布的招聘广告,建成媒体合成渠道,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全面性和针对性,使各地研究生共享就业信息。其次,政府需要建立科学化的信息处理流程,形成具有集信息录入、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信息中介和信息统计分析多功能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2)政府应完善毕业生就业法规

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是一个系统,为了使这个系统在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再生产,政府应该完善毕业生就业法规,进行制度创新,确定各个支持主体提供支持的合法性。第一、制定《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法》。不仅要明确国家对创造就业岗位的企业实施的优惠政策,而且应以法律的形式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权益保护。第二、制定一部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政府应针对当前突出的就业歧视问题做出规定,建立反歧视的专门机构,同时规定救济措施和救济机制,使劳动者遭到就业歧视后能获得有效救济。第三、政府应加强失业保障立法。研究生到非正规部门或者自主创业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为此,政府需要加强失业保障立法以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引导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

(3)政府应该支持为研究生就业服务的NGO组织建立和完善

在现代社会中,NGO组织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高校学生,民间组织在官方人才流动和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成立了就业联盟。比如2006年成立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效果就非常显著,网上在线和激活简历的人数逐年攀升。如果政府可以投入资金和精力,对这些组织加以管理,使其负责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搜集就业信息、在高校和用人单位间开展联络和推荐作用,就会使信息资源的交换更加充分、更加有效。

2. 解释性规则:促进研究生就业的“责任”价值观

(1)实践“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政策的宣传上,它更应该被支持网中的主体所信任和赞同,以达到一种集体性的情感,使支持主体充分认识到研究生的个性,完善以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导向的就业指导服务,保护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权益,并提高研究生在就业支持中的信息反馈能力。

(2)激发各个行动者“分工协同”的集体情感

在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对分工的论述中,他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分工都不限于经济上的收益,它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构成了社会和道德秩序本身【6】。支持网中的主体拥有不同的就业资源,为了使各个主体能在这个网络中有一种归属感,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就必须能够激发起他们作为支持网行动者的“分工协同”集体情感。

当然,这种情感的激发是和配置资源、形成规范性规则紧密相连的。第一、政府应该从传统的领导、管理等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建立促进支持主体沟通协作的机构。第二、高校应该明确自身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责任。可以聘请一些有较高指导水平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职业规划师、礼仪顾问和政府人事部门管理人员等加入指导队伍来强化就业指导工作。值得强调的是,高校要注重调动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生导师大多数是在本研究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学者,熟悉本专业的就业方向,而且社会交往层次高。如果导师愿意推荐学生就业,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就业层次和成功率。第三、用人单位应该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在实习中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解释性规则作为一种意义框架,本身属于一种意识文化,要使这种意识文化深入人心,除了制定者在实践中将其作为“已有知识”的一部分,也应该通过媒体、网络等机构的宣传,将各个支持主体都纳入意义框架之中,不能厚此薄彼,使各个行动者不断将其内化为知识库,在时间流中不断的再生产,作为社会化的一种机制。

三、研究生求职正式支持网的构想

构建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就是为了在与研究生就业相关的正式主体间建立关系,发挥各个正式组织的作用,完善支持网络的运行机制,使各种资源可以在具体的求职行为中充分流动,使各个主体和研究生都受惠于支持网络,实现支持网的良性运行。

根据以上对支持网的理论分析和建构分析,本文将研究生求职正式支持网构想如下: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由于笔者学识有限,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并未对研究生就业支持网进行实证调查。本文意在建立研究生就业的支持网模型。这是一个基于未来的研究。后续研究可以针对支持网中的资源流动、规则互动在具体的行动者间进行调查,获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马克·格兰诺维特,张文宏译.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6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3

[3]郑小明.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2):26-28

[4]陈瑞武,曲铁华.日本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和职业指导现状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01):48-50

[5]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452

毕业生就业网 篇3

最初父母并不同意文文的选择,但看到他几个月不伸手要钱了,慢慢独立了,最终也放下心来。

文文玩的是一款名为《梦幻西游》的国产网游,由中国网易公司自主开发并运营。《梦幻西游》以《西游记》故事为背景,打造中国风场景画面和Q版可爱的人物造型,深受广大90后玩家喜爱。最重要的是,与当前绝大多数网游采取的道具收费模式不同,《梦幻西游》根据玩家的在线时长来计费,保障了不同层级玩家的公平竞争权利,同时也给许多像文文这样的职业玩家提供了赚钱途径。

“在游戏里摆摊就可以赚钱了,只要等级达到30级,就可以摆摊,我摆摊卖三级药,可以通过到建邺药铺买二级药炼成,卖给做师门或是其他任务的玩家,光靠卖三级药,每天收入游戏币1000万左右吧,如果换成人民币就90多块钱。”来自《梦幻西游》清源山服务器的玩家“花落知多少”兴奋地传授自己在游戏里的赚钱经验。

据了解,像“花落”和“文文”这样通过游戏赚钱的方式,是许多90后网游玩家的一个缩影。与70后乃至部分80后前辈不同,90后年轻人的就业观早已发生转变,转而积极寻求更多方式灵活、收入丰厚的就业新途径。

《中国青年报》2012年度针对9105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42%以上的毕业生表示薪酬远未达到自己预期,与几年前大学毕业求职无门甚至出现“免费就业”的境况截然不同,当前90后年轻人对待就业的观念在注重实际收益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由个性的发挥。

除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外,有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南方工厂屡屡出现的“用工荒”,也与90后就业大军愈加多元的就业途径有关。从主动加薪、安排夫妻宿舍到过年包大巴车接送打工者返乡探亲,广东、福建沿海工厂主可谓是用心良苦,但也难留住90后工人“不羁的心”。来自陕西汉中的张雷在惠州人才市场转了一圈后,20岁的他告诉记者,“当保安挣得少还学不到什么东西,进厂做流水线工人又太受约束,还不如在《梦幻西游》里跑商一个月挣得多,还自由自在。我想边靠玩游戏赚钱边学习游戏策划,以后说不定能从事游戏研发相关的工作,从游戏客服做起也行。”

据记者多方采访调研发现,张雷的想法并非个案。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推动,许多90后“农民工”子弟对自己的身份认知不再受土地的约束,他们和城市里同龄人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在就业渠道选择上,也不再只有工地和工厂这些体力劳动场所。有网游专家表示,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互联网产品的普及,使得农村和城市90后在虚拟世界里早已深度互动,打破界限,因而在现实中求职观念也逐渐趋于一致。

大学生就业创业网 篇4

大学生打工网是一家专注于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成立于2009年。现拥有学生会员3万余人,企业会员2000余家。公司秉承“心系学子,规划人生,铸造梦想,打造企业家航母”的企业宗旨,一贯坚持“全心全意服务客户”的经营理念,与多家高校合作,通过强有力的服务支持能力、灵活而个性的服务方案及丰富的服务实践经验,全力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的校园人才需求。

为了更好的实现校企人才实效对接,我们联合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团市委青年人才服务处在全市各高校内设立“大学生公共就业信息栏”,并开发出校园终端APP。为应届毕业生或在校生提供最新、最可靠的全职、兼职、实习的招聘信息:打造招聘单位与求职学生的实效对接平台。

应广大会员要求,今年新增“大学生创业”板块。特邀有志于“大学生创业”项目企业参与。

二、“大学生创业”板块企业参与条件及资料:

1、国家工商局注册正规企业

2、在行业领域拥有较高知名度

3、热衷于大学生创业事业

4、企业需提供:企业logo、展示图片、项目介绍、创业要求、联系方式。

毕业生就业网 篇5

http://nt.9yjobtm.com

水暖和消防设备(设施)

管理手册

一、适用范围:

中央空调系统(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泵、深井潜水泵、新风机等),消防系统(消防水泵、消火栓、喷淋系统、消防排烟系统)和生活给水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设施)。

二、目的

确保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所辖服务区域的消防,供暖(供冷)和生活给排水等的需要。

二、设备管理程序

1设备的验收

设备的接管与验证(收),由物管部经理组织有关人员与各施工单位办理设备交接验收及资料移交手续。

设备接管时依照设备出厂说明书及有关国家规范、标准进行验收。如验收不合格,则应在验收单中说明实际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限期由承建商负责整改。暖通人才|暖通招聘|暖通英才网|暖通空调|暖通求职|空调人才|土木工程 细分招聘专家,精准求职首选:暖通就业网

http://nt.9yjobtm.com 设备的建帐和资料管理

建立《设备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设备名称,统一编号,型号,生产厂家,技术资料等。

对重大的、主要的设备建立单机档案(以机组为单位,大型附件对应主机另立档案,小型附件归入主机一并建档)。

设备的编号:(A)----(B)----(C)A: 设备类别 KT—— 空调,GS ——给水 , PS—排水 B: 设备存放位置或服务区域+楼层数 DS 商场 +A 层 C: 名称缩写+顺序号

所有设备的《维修单》、《设备外委维修单》、《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都要集中保存。

所有的资料案卷的复印件,集中存放于物管部并标识清楚。

物管部经理对所有资料的记录、立卷进行指导检查,保证资料记录和使用的有效性。

三、设备运行、维修、保养

1、设备的运行,将中央空调系统和生活给排水系统中的设备按不同的系统划分责任区域,责任区内确定责任人。对于不同的设备,制定相应“操作规程”,操作工负责上述设备运行的操作、监控和记录。暖通人才|暖通招聘|暖通英才网|暖通空调|暖通求职|空调人才|土木工程 细分招聘专家,精准求职首选:暖通就业网

http://nt.9yjobtm.com

消防系统中的给水泵、喷淋系统,正压送风系统和消防排烟系统的运行,由消防控制中心的人员监控并运行

2、设备的日常巡视

巡视部位:各楼层的空调机、排烟风机和自喷系统试水装置,屋顶的正压送风机等

巡视要求:日常巡视要抓住重点,点面结合,凡有日保养项目的要按日保规程完成保养内容,巡检过程发现问题能当时处理的要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汇报。所有工作均按要求认真填写记录表。

3、设备的维修

日常维修时,做到故障判断准确,维修快捷,随叫随到,按时完成任务,保证维修质量。

消防设备故障的维修时间一般不能超过8小时,否则要向上级领导汇报具体原因和情况

定期维修时,按《设备维修计划》要求,对各类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将情况记录于《设备维修记录表》。

暖通主管负责每年12月制定下年度的《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计划》。发现设备损坏,主管要组织人员进行维修,对于重大维修,公司应派专业工程人员进行指导。

解决不了的故障需要外委维修的,应填写《设备对外委托维修申请单》,经物业部经理审核,报请总经理批准后执行,维修结束,维修人员需对设备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予以验收。暖通人才|暖通招聘|暖通英才网|暖通空调|暖通求职|空调人才|土木工程 细分招聘专家,精准求职首选:暖通就业网

http://nt.9yjobtm.com

所有设备维修按单机填写《维修单》,并汇总记录在《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内。重大维修还应记入《设备台帐》。

3、设备的维护保养

暖通人员要依照《设备检查保养计划》的要求进行检查保养,并将结果如实记录。

消防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主要是设备设施外部清洁及附件维护保养,每月一次,并要有完整的记录,分类归档管理

物管部经理负责上述工作的检查监督, 审核《设备检查保养计划》。

四、规章制度

1、交接班制度

值班人员必须提前十分钟到达工作岗位,进行交接班前工作检查,如接班人员未到,当班人应坚守岗位。

交班时,当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讲清设备运行情况及工具情况,并根据交接班项目逐项检查,如有双方不能解决的问题,需向主管报告,共同处理。

交班时,检查出的问题,同交班者负责处理,在接班后发现了问题,由接班人负责处理。

当发生事故正在处理时,禁止交接班,接班人员应配合当班人员工作,暖通人才|暖通招聘|暖通英才网|暖通空调|暖通求职|空调人才|土木工程 细分招聘专家,精准求职首选:暖通就业网

http://nt.9yjobtm.com

待事故处理完后方可进行交接班。

.2、岗位制度

值班人员必须有高度责任心,要准时到岗,仪表整齐标准。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认真观察设备运行状况。

值班人员随时对设备、管线进行巡视检修,勤检查,勤调整。

按计划进行设备保养。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提高设备完好率。

值班人员每天要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巡视检查表

值班人员须做好本岗的环境卫生,保持机房、设备、管路表面的干净整洁。

上班时间内不得喝酒、打牌,做与工作无关的一切活动。

当发生重大意外事故时(如火灾等),要冷静处理,及时向主管和保安部汇报。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控制事态发展,争取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机房管理制度

非本专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房。

定期打扫卫生,保持机房设备干净整洁无积尘。

机房内机器设备由运行工负责操作,其他人不得擅自操作

不准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机房,当动用电、气焊设备时要符合动火规定,办理“动火许可证”。由专业人员操作,操作过程中应始终有专人现场看护,并配备灭火器。

机房内消防器材应放置有序,严禁私自挪用和破坏,员工应熟悉灭火暖通人才|暖通招聘|暖通英才网|暖通空调|暖通求职|空调人才|土木工程 细分招聘专家,精准求职首选:暖通就业网

http://nt.9yjobtm.com

器材的使用方法,遇火情动用后要及时放回或补充。

当火警发生时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关闭所有空调系统,断掉主机及空调水泵的电源。保护好现场并做详细记录。

五、设备的操作规程

(一)、水泵的操作规程

1、开泵前检查水泵及系统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如:所有紧固件是否紧固;连轴器间隙是否合适、检查系统压力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应查明系统原因进行处理。

3、开启水泵的进水阀及出水阀,4、起动电机,观察泵运行是否正确。

5、调节出口阀开度以满足所需工况,应通过调节压出口阀门开度,测量泵的电机电流,使电机在额定电流内运行,否则将造成泵超负荷运行(即大电流运行)至使电机烧坏。

6、检查轴封泄漏情况,正常时机械密封泄漏应小于3滴/分。

(二)水源热泵的操作规程暖通人才|暖通招聘|暖通英才网|暖通空调|暖通求职|空调人才|土木工程 细分招聘专家,精准求职首选:暖通就业网

http://nt.9yjobtm.com

维修工岗位职责:

1、负责维护家具城的中央空调系统及消防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和故障检测等工作,保证家具城的空调设备正常运行保证消防机械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的待机状态;;

2、掌握设备运行的技术状况,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公司,并及时处理,同时做好相关质量记录的填写工作;

3、较强的服务意识,在为客户维修服务时,做到礼貌、热情,服务周到;维修后注意现场清洁,做到客户满意;

4、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设备结构、性能及系统情况,做到判断故障准确,维修快捷;

5、完成公司下达的其他各项任务。

中央空调及辅助设备机房管理制度

一、中央空调操作人员要对工作认真负责,服从领导安排,严格遵守中央空调运行管理规程,确保机组及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操作人员开机前应严格按照中央空调运行管理规程对相关设备进行全暖通人才|暖通招聘|暖通英才网|暖通空调|暖通求职|空调人才|土木工程 细分招聘专家,精准求职首选:暖通就业网

http://nt.9yjobtm.com

面检查,做好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三、通过对热泵机组、冷(热)媒循环水泵、深井潜水泵、补水泵等相关设备的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按正常程序开机。

四、按时查看各设备运行参数,填写设备运行记录,记好工作日记。

五、如果设备运行参数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重大问题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并及时通知维保单位来人处理。

六、机房内禁止吸烟,禁止堆放杂物及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动用明火。

七、机房内按规配置各类消防灭火器材,并放置于明显处。

八、设备运行期间每周清洁设备;设备停用期间每月清洁设备。保持设备表面无油垢、无灰尘。

毕业生就业网 篇6

今年是毕业生就业政策出台最多的一年,也是政府关注度最高、政策面最宽,惠及的学生面最大的一年。今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座客中国政府网,与网友解读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以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政策,给未就业的300多万高校毕业生支招。

见习期间被见习单位正式聘用的毕业生见习期可算工龄

今年7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中,“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就是其中一项主要内容。这个计划推出以后各地都在纷纷行动,很多地方建立了见习基地,像团中央一家就推出了5000个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的基地。

于法鸣介绍,今年要吸纳30万人,见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12个月,见习期间由地方政府和见习单位提供基本生活补贴,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中央就业专项资金对中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给予适当支持。见习期间被见习单位正式聘用的,见习期可算作工龄。

如何避免见习人员成为某些企业认为的廉价劳动力?

于法鸣指出,“我们会对企业、用人单位、见习基地提出明确的要求,一定要提供适应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包括管理上的岗位等等。我们规定用人单位要有一定的比例留下这些见习人员作为正式员工,这样就避免了用人单位把大学毕业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如果没有被见习基地留下,他在人力资源市场中也显然地增加了筹码,他有了工作经验。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两年相当于免费上大学

国家鼓励高校学生应征入伍的最大政策就是全部代偿助学贷款或者补偿学费。张浩明介绍,当两年兵,本科四年的学费按照最高线每年六千共两万四,专科三年一万八偿还给学生,相当于学生免费上大学。教育系统也深入挖潜对退役后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一是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优先录取;二是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三是退役后可根据需要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优先为参加基层项目的.毕业生提供服务

无论是“三支一扶”还是“村官计划”还是“西部志愿者计划”等等国家的这几个项目,最终项目结束以后,总是要有一部分人重新找出路的。

于法鸣表示,今年国家提出要统筹实施几个基层就业项目,就是要更加关注项目结束后这些人出路的问题。除了在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外,要求所有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优先为这些人提供就业服务。

张浩明强调,今年国家的政策里面已经明确,参加基层项目的毕业生,相对应的岗位空缺以后,必须录用,或者优先录用参加项目的学生。

国家对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

对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于法鸣介绍,“如果入学前是城镇户籍,则到相应街道或社区劳动保障基层平台进行登记;如入学前是农村户口,则到户籍所在地县及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符合条件的,由他们为你提供‘一对一’的就业帮扶,譬如优先推荐参加见习、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帮助自主创业等等。如果还不能就业,则通过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只要困难毕业生本人不挑不捡,通过政府提供的就业援助,困难毕业生年内基本都能实现就业。”

毕业生就业网 篇7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分析,对策

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 毕业生人数逐年骤增。除此之外, 从整个国家来看, 正在优化资源配置, 调整经济结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大量企业在职人员跳槽现象严重与毕业生抢夺就业市场资源。同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 这样一来, 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形势越来越严峻。

1.2 用人单位盲目招聘

面对今年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 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水涨船高, 原来招专科生的岗位变成招本科生、本科的岗位变成研究生。某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 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 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还有一些用人单位缺乏对学校课程设置的了解, 只认专业名称, 导致很多专业名称设置过宽的毕业生就业难。

1.3 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 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 大多数毕业生希望去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 而一些偏远的中小城市受到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无人问津, 导致就业资源利用不充分。在专业结构上, 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不做就业调查、就业预测。不是只顾理论教学, 就是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 造成人才供求不平衡, 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1.4 大学生本身条件和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 学生的入学基础不平衡, 加上高校的软硬件设施也都很难及时调整合理, 所以导致学生质量的下降, 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但是学习成绩差, 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或者计算机国家二级, 造成与很多用人单位交之失臂。就业期望值较高, 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 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 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和勇气, 不敢竞争, 由于自卑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 产生不良心理现象;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单位选择过高, 看重国家机关、国企等大单位, 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 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2 就业对策

2.1 分析就业形势, 从容面对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 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 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 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预计我国在未来几年内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 劳动力大量闲置现象。但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 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 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此项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 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仅为一种表象。相对于大量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 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只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 摆正就业心态, 相信在这场所谓的国际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2.2 与用人单位积极沟通, 实现双赢

与用人单位积极沟通, 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同时介绍学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计划, 合理推荐, 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合适的毕业生进入到合适的企业, 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 更增加了企业对学校的信任, 有助于校企长期合作、定向培养等, 为学校稳定就业途径添新力量。

2.3 调整结构设置, 最大化利用资源

2.3.1 就业指导

除了让学生知道如何写好简历, 正确对待面试, 认真笔试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了解国家政策。例如,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的“三支一扶”政策,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的政策,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政策, 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等。同时, 中央有关部门实施了如“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多项就业项目。积极向毕业生宣传各项就业政策, 并根据实际情况, 引导毕业生积极了解和使用这些政策, 促进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达到就业的目的。

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 从而有针对性提高学习兴趣。采取一对一的对话模式, 帮助其分析自身性格、优缺点等个体属性, 更好的认识自我, 正确的选择就业方向。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采用多种形式, 调动学生的就业热情, 如请一些刚毕业在企业表现优秀的师哥师姐回校做报告, 以问卷形式展开就业模拟活动等。当代大学生更喜欢现代通讯方式, 利用网络、短信等与其建立轻松和谐的沟通氛围, 进行探讨就业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大学生就业固然异常困难, 然而, 困境中的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调整心态, 转变就业观念, 相信“行行出状元, 处处可立业”。

2.3.2 专业设置、教学方式改革

教育主管部门要依据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 合理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在新形势下, 社会发展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相关高校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来实现专业与社会需求的相互适应。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准入制度, 保证冷热专业协调发展。学校要优化办学结构, 进一步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 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 高校必须明确自身定位, 合理布局学科专业。作为育人主体, 学科专业定位是高校办学定位的基础, 高校的合理定位、特色发展, 最终通过培养目标特别是学科专业结构加以体现。同时在教材选择上, 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形式上, 要引入多媒体技术, 生动形象, 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2.4 加强思想教育, 合理引导毕业生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本人以后的人生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30年前对当时在校学生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 一个有目标、有规划的人以后取得的成就很大。该调查显示:没有目标的人有27%, 目标模糊的人有60%, 短期目标清晰的人有10%, 长期目标清晰的人只有3%。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重要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 确定奋斗目标。

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及就业指导 篇8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6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三个原因将对今年的就业形势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提到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将对就业产生很大的压力。2016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2016年就业任务非常艰巨,从就业率来说,研究生高于本科、本科高于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高于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重点大学高于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虽然大学生就业观念趋于理性,但与现实仍有一定差距。

一是我国各省市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越发达地区就业机会相应更多,这就导致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留在东南部地区城市以及高收入行业就业;二是中小企业需要大量高校毕业生,但工资相对低、发展空间相对小,对高校毕业生吸引力有限;三是制度不健全,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就业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不匹配,就业政策不平等,就业机会不均衡。以上三大矛盾导致多数高校毕业生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生活,在大中城市就业,在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二、职业指导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职业指导也成了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做好职业规划的重要手段,对高校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对于高校毕业生

一是能促使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其了解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帮助高校毕业生准确把握就业形势,了解就业途径和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从而保持良好的求职心态,树立理性的择业观;二是能够促使高校毕业生掌握正确的就业方法,通过指导、培训和沟通联系,帮助高校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做出正确的抉择;三是能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指导作为大学生涯的一项重要课程,职业指导课程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起到全面发展的作用;四是能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职业指导,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在高校开设职业指导系列课程,毕业生通过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正确认识自己、规划自己的职业,提升自己的职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确定就业及发展方向,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2.对于用人单位

一是职业指导实现双向促进,合理匹配,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促进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人职匹配,帮助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帮助用人单位选择到需要的人才;二是促进职业信息的传递,使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形成紧密联系,避免双方沟通不畅,学校职业指导人员采集就业信息和岗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布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以凭借就业信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招聘,大大加强了学校、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的联系,有效搭建了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桥梁;三是职业指导能够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解决毕业生失业问题,通过摸底调查等手段,确定就业困难的毕业生,逐一登记,建立动态信息库,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进行重点的帮扶,进而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指导、重点向用人单位推荐等帮扶措施,帮助其实现就业。

三、如何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

1.以就业为导向,丰富职业指导内容

目前,高校的主力群体多为90后,他们对就业创业有着不同的需求,往往个人意识强,心理期望高。

一是提升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服务能力。校内学习是学生的主阵地,也是职业指导的主阵地,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了职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应大力加强对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服务,提高其政策水平,丰富和完善各大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内容,提高实用性,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纳入教学规划。

二是将职业指导送进校园。离校前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也是最需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的关键期,在深入了解高校毕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其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分析单位岗位需求,大力宣传就业创业相关政策,组织高校相关职业指导人员在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活动,为高校毕业生介绍求职技巧、模拟面试现场、进行职业规划等。

三是岗位进学校。校园招聘是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应多渠道采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招聘洽谈会,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岗位信息。

四是选树典型。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高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坚持突出实践性,注重校本化,多以毕业生的成功范例为素材启发引导在校的学生。

五是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进校园。通过联合培训机构,将职业培训相关政策、信息送进校园,使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和特长参加相应培训项目,提高职业技能,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发展快”的新型人才。

2.多方位开展职业指导,千方百计促就业

一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社会适应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特色和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吃苦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指导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应聘能力和就业能力,指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就业市场需求,进行准确定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习和沟通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掌握面试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推销自我的能力。

三是高校应开辟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提前认识行业,提前接触就业岗位。高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提前感受就业岗位、接触就业岗位。通过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在企业建立学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四是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就业帮扶力度,解决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做到底数清,登好记,情况明,进行主动服务,加强就业帮扶,使每一位有就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五是推进创业服务建设,响应双创号召,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联合相关部门为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平台,提供配套服务。

总之,为保证就业形势稳定,国家将继续实施大学生的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努力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工作。大学生要提高综合素质,调整好心态,提升就业技能和水平,同时高校也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改进培养人才的模式,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完善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能促使学生正确学习知识,正确认识自我,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更加“接地气”。

毕业生就业网 篇9

状况调查

姓名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群体,但由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理想和现实相差太大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迷茫、困惑、失落、焦虑等不良心态,进而出现了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就业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共同努力。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心理矛盾,心理障碍,心理期望,就业观念,人格缺陷,就业心,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群体是走向自立,走向社会 这一过渡期的特殊群体,多重价值观,多重人格的再构成等特殊心理集于一身,严峻的就业形式使他们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就业心理,面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变化,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2007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2009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

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大多数师范毕业生将来都要从事教育教学或与之相关的工作,但在当前教育系统内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口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有些大学生由于自身职业价值认识不清晰、教师职业目标规划不完善、抗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不高以及考研结果、情感归宿、离别感伤、经济状况、未来前途和跨行业就业渠道的不畅通等方面的影响,给师范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很多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深感困惑,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而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趋于内化,这无形中更进一步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冲突。调查显示,在心理压力方面,没有压力的学生占11.1%、有压力的学生占88.9%,其中,有正常压力的学生占38.4%,压力很大但能正确处理好的学生占37.4%,压力很大、很苦恼、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的学生占13.1%。在压力来源方面,学习压力占21.9%,经济压力占21.3%、就业压力占38 %、能力压力占11.6%、其他压力占7.2%。在就业压力原因方面,就业岗位不足、竞争太激烈占75.5%(其中:理想工作岗位少占24.1%,大中城市就业岗位少占18.7%),专业不对口占7.6%,能力不足占10.2%,自我推荐不够占

6.7%。其中,大中城市学生的压力、焦虑与困惑程度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压力、焦虑与困惑程度则最为明显和突出。

(二)职业目标期望与失落心理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心理,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对自身的期望值比较高。在择业时过多地考虑就业的地域、单位、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等;向往高薪水、高起点、高收人、高回报;向往能到大中城市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而不愿到中小城市、基层学校、私人学校或企业工作。调查显示,在就业区域选择方面,大城市占48.3%、中小城市占34.9%、农村占8.6%、去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占6.6%、偏僻边远地区占

1.6%。尤其是来自于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大多不希望再回到农村中小学校工作,不愿“吃回头草”。特别是许多男大学生,就读师范本身就心犹未甘,感觉屈才,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也不看好,从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希望能从跨行业就业中找到理想的职业。由于大学生的这些一厢情愿的想法,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进而产生偏执、幻想、自卑等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就业行为的偏差。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优化建议

(一)认清形势,调整目标期望值

就业的市场化、自主性对师范毕业生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良好的机遇。首先,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现实,加深对教育系统人才需求现状的了解,明确教师职业人才素质需要,增加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认识和体验,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现实。其次,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当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就业单位不进行任何选择,而是要在自身职业生

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或修正自己的目标定位和人生轨迹。最后,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要有长远眼光,学会科学、合理、灵活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当前如果不能获得一个理想职业时,可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常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二)明确职业价值,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职业价值观反映的是人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是人对社会职业的评价。从职业价值观的角度来说,找工作不仅仅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在考虑就业时不能只考虑经济收人、工作条件、就业地点等因素,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看职业是否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树立有利于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当前工作条件不太理想,但发展前景好,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地区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如当前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到西部及东北等经济、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就业,可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些地区不久将成为中国经济、教育发展的热点地区。因此,大学生抢先到西部或东北等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就业,可能会更有利于自己在教育或其他领域的职业发展,更有利于个人取得事业的成功。

(三)悦纳自我,捕捉就业机遇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许多心理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悦纳职业自我有关,正确认识自我职业特点并悦纳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就业岗位。只有认清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择业标准以及依自己目前的能力和自身的潜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才能确认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同时,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机遇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充分认识并悦纳自我以后,要善于抓住有利机遇,做到主动出击,毫不犹豫,有敢试敢闯的精神;要做到不盲从,不攀比,不惧怕失败;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教育系统及科研部门不是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的唯一渠道。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顺利就业。

(四)直面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就业的过程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

会的过程。面对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面对问题的心态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教师生涯或其他职业生涯都将是非常有利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期望自己一次求职就能成功,要认清教育系统内部的就业形势,明确教育人才素质需求标准,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些挫折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或素质不高,出现求职失败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你自身定位不准确,可能是因为你择业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等,对此大学生要全面、冷静、客观地分析失败的具体原因,并认真对待,不断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相信自己、宽慰自己、悦纳自己,坦然面对求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五)调整心态,缓和心理冲突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害怕自己是否也有心理障碍。当然对于某些不良心态也要学会主动调适。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慰藉,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通过自我宣泄法,如向朋友、老师倾诉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以求得心理平衡。最后,还可以采用自我转移、自我松弛法,如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通过对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心理缺陷。其实.生活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人在心理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不同程度的问题,只是在自我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调适作用下,没有表现出来或表现不明显而已。因此,毕业生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的问题,要客观地认识和正确地对待,要有意识地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在现实生活中,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健全自己,使自己的心理更加成熟和完善,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胡志宇.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初探[D].2003.12余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

上一篇:演讲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简报下一篇:九寨沟印象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