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论文

2024-10-16

法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论文(精选12篇)

法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论文 篇1

摘要:近年来, 法学专业的就业陷入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落后、就业行业与专业不对口和就业市场供求严重失衡等困境。导致这些困境原因主要有:法学专业大规模招生导致毕业生过剩;传统法律对口岗位数量少、门槛高;多数学校的培养模式与就业岗位素质需求不符;法律人才地域需求不平衡, 法学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观念固化;法律职业准入条件将很大一部分法学专业毕业生排除在外等。法学专业就业要走出困境要做到:严格审核法学专业招生资格, 统筹控制招生规模;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 培养法学专业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的专业发展, 平衡法律人才流向。

关键词:法学专业,就业,困境,对策

自1977年我国恢复法学招生以来, 首次法学专业在全国只招收了223人, 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 加上自1997年“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法学专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成为最热门专业之一。目前, 在全国高校之中, 大部分院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 层次从专科到博士后, 法律专业在校学生直逼百万。近几年的高校毕生就业统计之中, 学习法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连续几年成为垫底专业, 今年各类媒体一度将法学专业定性为红牌专业。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困扰着学生、家长和学校。因此, 笔者将从各个角度剖析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 期许基于原因寻求走出困境的路径。

1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

1.1 法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落后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存在多年,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开始显现, 自2002年恶化, 法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全国200多个专业中成为倒数, 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直到2005年, 法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跌至倒数第一, 此后便一直居低不上。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时至2016年, 法学专业因为就业率低下连续6年被列为红牌专业, 有此“殊荣”的专业仅有法学和生物工程两个专业。

1.2 法学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就业行业与专业不对口

在专业与职业相关性上, 一般意义上法学专业的对口职业部门应当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公证处等运用法律的部门。而根据相关统计, 位列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3名的职业分别是:办公室职员, 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此三类职业均不是法学专业的对口行业。从统计中还可看出, 法学专业毕业生从事法学相关的比例连年徘徊在50%左右, 法学专业毕业生要找到专业对口的职业具有相当的难度, 大部分毕业生最终的就业行业都不是法学对口岗位。

1.3 法学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就业市场供求严重失衡

同法学专业就业率连年靠后形成对比的是, 为了造就综合性大学, 全国各高校没有法学专业的有条件的纷纷增设法学专业, 已有法学专业院校的也一直在扩大招生规模。在1977年刚刚恢复法学教育的时候, 全国一共只有3所大学招收法学专业学生, 当年一共在全国招收223人。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法学专业的招生规模连年扩大。据统计, 2001年全国共292个高等教育单位开设法学本科专业, 到2005年, 开设法学专业的教学单位增长至559个。时至今日, 全国已有近600多个高等教学单位开设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在校生已经逐年增长直逼百万。然而, 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却连年遇冷, 法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数增长规模同就业市场的法学人才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1.4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不均衡

根据统计结果, 自法学专业开设以来毕业生的就业在地域上就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近几年来, 法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数有所下降, 而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有所上升, 法学专业毕业生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倾向慢慢凸显。这一趋势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长, 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 西部地区的竞争意识慢慢加强, 开始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引进了很大部分法学专业毕业生流向西部。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法学专业毕业生选择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有所增加, 但我国东部和西部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不在一个层次, 对于人才市场的吸引和接纳能力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流向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2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分析

2.1 法学专业大规模招生导致毕业生过剩

自从我国1999年进行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以后, 无论是文史院校还是理工院校都一味追求建设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都开始设置法学专业, 部分学校甚至在师资队伍和各种硬件设施都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开始招生。又因为社会大众对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的认识不全面, 导致法学专业成为报考热门, 招生容易, 于是各高等教学单位就大规模招收法学专业学生。在各高等教学单位中, 法学专业的办学的形式多样, 除全日制本科教育外, 还有职大、自考、电大、函授等纷繁复杂的形式, 办学层次涉及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5个, 现在法学专业在校学生已有数十万人。这一法学教育现状不但会影响法学人才培养质量, 还导致了法律人才的大量“囤积”, 为整个法学专业的冷就业埋下了隐患。

2.2 传统法律对口岗位数量少、门槛高

从传统意义上而言, 法学专业的对口岗位为法官、检察官、律师、仲裁员和公证员等职位, 但是, 在当前国家对法检系统编制名额进行严格限制, 每年法检系统招录的人员都是相当有限的, 每年法检系统招录都是报名人数众多而招录名额很少, 甚至有的地方出现数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形。对于做律师而言, 在我国当前的大众法律意识之下, 每个地区的案源都相对有限, 律师早就陷入僧多粥少的处境, 因此, 律所能够接纳的律师岗位也是相当有限的。而就仲裁员和公证员而言, 受这两个岗位性质和我国对设立仲裁机构和公证机构的严格条件的影响, 招录公证员和仲裁员的信息几乎没有。另一方面, 以上岗位均要求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而且具有较强的法律运用能力, 这些门槛的设置对于普通的法学专业毕业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有人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到企业做法律顾问, 其实, 现在法学毕业生到企业做法律顾问已经不再可能。随着经济发展, 企业法律业务已经专业化, 大部分企业现在都选择将法律业务外包给专业的律师团队, 即使企业内部需要法务对接岗位, 都要选择具有一定法务经验的高层次法律人才。以上现状直接导致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陷入了多重困难的境地。

2.3 培养模式与就业岗位素质需求不符

从上文所分析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对口岗位不难看出, 这些对口岗位都是需要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走在第一线解决具体案件的岗位, 那就对毕业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运用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 法学专业毕业生需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才能够为解决实际案例提供理论支持, 但要满足我国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应该仅仅限于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系统处理案件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才符合对口岗位的人才诉求。然而,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教育单位的法学培养方案依然以理论教育为主, 甚至有的高校的法学培养方案中没有涉及任何实践训练课程, 这样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导致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理论知识, 并进一步研究深层次理论, 另一方面也导致大部分法学专业毕业生只能纸上谈兵, 不具有解决现实案件和处理纠纷的能力, 难以学以致用。笔者从法检系统了解到, 每年法检部门招录新成员后都需要实习或者锻炼一至三年后才能独立处理案件, 这一现象的出现同教育单位的教学模式缺陷是息息相关的。

2.4 法律人才地域需求不平衡, 法学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观念固化

同经济发展的差距一样, 东西部之间在法律人才的需求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方面, 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较高, 经济活动较为频繁, 直接导致经济纠纷和其他衍生纠纷较多, 这就需要很大数量的法律人才从事风险控制和纠纷处理。另一方面, 在法治意识方面, 东部地区同样也领先西部地区, 因此在出现纠纷以后, 西部地区的公民很可能选择如搁置、说理等非法律程序解决, 而东部地区的居民更趋向于选择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这一纠纷解决途径选择上的差异也导致了东西部对于法律人才需求上的差距。正因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法律人才上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很大一部分法学毕业生都选择到东部地区就业, 出现了严重的法律人才扎堆现象。当然, 法学毕业生选择东部就业还有以下原因:第一, 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比西部高, 因此能够提供的薪资和工作环境就要优于西部地区, 这些因素都能够对法学毕业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第二, 在法治建设方面, 东部地区同样走在西部地区前面, 每一个法律人都愿意在法治环境较好的地区执业。

其实, 随着政府的统筹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以上两个方的差距已经有所缓和, 但是大部分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之后仍然优先选择东部发达地区就业, 这就形成了法学人才的扎堆竞争, 而很少有优秀法律人才愿意到西部执业。东西两部形成了法律人才过剩和法律人才匮乏的两极矛盾。

2.5 法律职业准入条件将很大一部分法学专业毕业生排除在外

在我国, 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都有一个基础的执业条件, 这一条件在我国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和《公证法》里都有明确规定, 那就是必须通过国家司法部统一组织的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改革后称作“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对于法学专业对口的其他岗位, 有的虽然法律没有规定必须通过司法考试 (如公司法务、企事业单位法务等) , 但是这些岗位在招录时都会设置“已经通过司法考试”这一报考条件。因此, 法学专业毕业生如果没有通过司法考试, 那基本上就没有机会从事法学对口的职业。另一方面, 司法考试被人们称作“中国第一难考”, 通过司法考试是有一定难度的, 每年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就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说, 法学专业毕业生中仅有百分之十的人有资格去报考或寻找法学对口工作, 而其余人员, 要么选择待业再考一次司法考试, 要么只能选择其他行业就业, 而在选择其他行业就业时, 有该专业的毕业生参与竞争, 这部分人的就业率就可想而知了。

3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3.1 严格审核法学专业招生资格, 统筹控制招生规模

当前, 我国法学专业的招生一方面规模庞大, 另一方面招生类别和层次都纷繁复杂。这不但会使法学毕业生的过剩, 造成待就业人数的囤积, 也导致了法学毕业生人才质量的参差不齐, 很大一部分人不符合对口岗位的要求。因此, 要改变这一乱象, 教育部要进一步审核各个法学招生单位的招生资格, 从软件到硬件全面审查现有招生单位的办学条件, 对于因为冲击综合性大学而临时设置法学专业等不符合办学条件的招生单位, 应当及时取消其招生资格。另外, 面对当前法学专业人才过剩的现状, 国家应当行使人才培养的宏观调控职能, 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法学专业的招生规模, 统筹各个招生单招生人数位, 严格限制招生规模, 整合教学资源, 培养综合性高素质法律人才。

3.2 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当前很大一部分法学教学单位依然保持理论为主, 甚至不涉及法律实践课程的培养方案, 这一培养模式严重脱离了对口岗位对于法律人才的要求。因此, 改革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在培养过程中, 一方面, 依然注重理论课程的教学, 增强学生法学理论功底, 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在课程的设置上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 多进行模拟审判、案例演练、案例讨论和法庭旁听等教学实践活动, 要进一步引入审判、公诉、辩护等方面的实务课程。同时, 需要制定完整的专业见习计划, 保证学生有机会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进行专业见习。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法学专业毕业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的同时, 又能利用理论解决现实案例, 做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迎合对口岗位对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3.3 加强就业指导, 培养法学专业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如:一味的选择东部地区就业;一定要死守法学专业, 不跨专业就业;法学专业的就要进公、检、法系统等, 这些陈旧观念严重限制了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面。每个高校都设置了就业服务部门, 但据笔者了解, 这些就业服务部门都没有分专业进行就业指导。各个专业都具有自身的专业特色, 因此, 要实施有效的就业辅导, 必须分专业就行指导。就法学专业而言, 针对法学专业的就业困境, 就业服务部门应当加强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力度, 剔除法学专业毕业生的不良就业观:在地域选择上, 要防治他们地域选择的固化, 让他们认识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已经逐步缩小, 扎堆就业只会加大就业难度;在行业选择上, 要让他们认识到法学专业就业的严峻性, 一方面法学知识可以运用在不同的行业之中, 另一方面这可以扩大他们的就业面;在岗位选择上, 要转化他们必进公、检、法的思想, 这一思想会使他们的就业选择过窄, 失去很多好机会。

3.4 进一步发展西部, 平衡法律人才流向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西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但是不得不承认, 目前西部同东部的依然存在一定差距。根据统计, 法学专业毕业生仍然大部分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选择东部意味着选择了较高的工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面对这一困境, 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发展西部经济,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 还应当在就业方面实行政策优惠, 在西部地区引进优秀人才, 为引进人才提供薪资保障的同时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环境。也只有如此, 方能促进优秀人才流向西部, 进一步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循环。

参考文献

[1]谢飞.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冷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16) .

[2]蒋人文.应用法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高教论坛, 2008, (5) .

[3]梁斌, 夏玉芬.对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3, (03) .

法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论文 篇2

图为大学毕业生在咨询西部计划相关政策措施。 (资料图片)

“到西部区,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今年,中央和各地方陆续推出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村官”任职计划、社区助理计划等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措施。那么,在今年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法学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如何?同学们又是如何思考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基层就业成重要渠道

早在7月5日,党中央、国务院共同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随后,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几年来,很多毕业生响应号召,毅然投身到基层工作中去。据统计,北京市从20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到为止,共选聘大学生“村官”8000多名。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介绍说:“参加北京市‘村官’项目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点,每年都有很多学生选择去担任‘村官’。在北京市高校中,按照参加人数来讲,我们学校没有农大、林大的多,去年大约有100名学生去当‘村官’;但是按照比例来讲,我们仅有名毕业生,100比2000,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不过,我们的毕业生选择去京外基层工作的相对而言要少一些,今年也有一些学生通过选调途径到一些基层地方就业。”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宁望和告诉记者:“我们也有一些学生担任了北京的‘村官’,并且有做得比较出色的。西部计划是我们学生就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同学们还是很愿意去的,每年约有10%至15%的学生去西部,今年西部计划报名刚开始没几天,已经有十几人了。”

就业观念仍需转变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党和国家在现阶段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大决策。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采取了很多工作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团委副书记何遐祥告诉记者:“4月份,我们组织了多名致力于奉献基层的同学前往北京市怀柔区参加‘村官’工作生活体验活动,还举办了北京‘村官’交流会活动。”

据了解,一些西部计划志愿者事迹报告会、“村官”体验交流等活动已在很多高校开展,他们的现身说法为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提供了具体的参考。已经报名西部计划的小张同学告诉记者:“我原本就打算去西部当志愿者,他们的事迹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

基层欢迎法学毕业生

据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7%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村官”只是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吸引他们的是优厚的政策;17%的人把农村当做磨炼自己的舞台;真正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扎根农村的人只有不到24%。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根本原因是对基层就业在身份、待遇、前途等方面存在后顾之忧,而且感觉在基层也难以实现自我价值。

不过,他们所担心的这些问题正在进一步得到解决,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在日益完善。为了吸引大学生去基层,各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我觉得一些政策比较实际,在户口、考研、就业等方面的.优惠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毕业生小李并不讳言自己的选择是受到优惠政策的吸引。

而据了解,法学专业毕业生是基层比较需要的专业人才,在基层应该大有作为。两会期间,有记者采访河北省承德县下板城镇朝梁子村党支部书记杨秀华,她说:“大学生到农村去,已经逐步成为普法的骨干力量。

对农民学懂学透法律很有帮助。”而法学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更具有专业优势。

权衡利弊多有观望

尽管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尽管就业观念有所转变,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有一些毕业生坚定地选择基层就业,但大多数人还是持观望态度。

毕业生小李对比西部计划和北京“村官”之间的各种差别,他认为相对而言,“村官”的条件要优厚很多,北京户口也很有吸引力。小李的心思代表了很多毕业生的真实想法。

毕业生做这种权衡无可厚非,解廷民说。但由此也引起了“村官”门槛的水涨船高。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09届研究生辅导员陈博告诉记者:“以前本科生就可以报考的岗位今年研究生去,用人单位也使劲儿挑。”而今年就业周期的延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毕业生观望等待的心理。

法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论文 篇3

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3.4%),最低的是法学(88.4%)。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护理学类(97.0%),该专业类近三届均位于就业率排名前三位;最低的是法学类(87.0%),该专业类近三届均位于就业率排名后三位。从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医学、文学、农学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2014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92.7%),最低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7.3%)。2014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城市轨道运输类(94.2%),最低的是畜牧兽医类(86.6%)。从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的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财经大类、土建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前十位专业是护理学(97.0%)、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96.8%)、医学影像学(95.9%)、测绘工程(95.6%)、建筑学(95.6%)、医学检验(95.5%)、工程管理(95.3%)、安全工程(95.1%)、中医学(94.4%)、數字媒体技术(94.4%);2014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前十位专业是电气化铁道技术(98.4%)、铁道工程技术(98.0%)、医学检验技术(96.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96.3%)、临床医学(95.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95.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94.8%)、助产(94.6%)、通信技术(94.4%)、医学影像技术(94.4%)。

法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论文 篇4

1 GM(1,1)模型

GM(1,1)模型是利用原始数据序列累加所生成的新数据序列建立模型并进行预测,然后利用累减逆运算还原原始数据序列。GM(1,1)代表一个白化形式的微分方程:

式(1)中,a、u均为灰参数,其白化值为

GM(1,1)模型的计算步骤如下所示: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序列x(0)进行一次累加生成

假设非负原始数据序列为x(0)=(x(0)(1),x(0)(2),…,x(0)(n)),对x(0)进行一次累加生成,即可得:x[1]=(x[1](1),x[1](2),…,x[1](n))。其中,

第二步:进行准光滑性检验

公式为:

当k>3时,如果ρ(k)<0.5,则满足准光滑性检验。

第三步:进行准指数规律检验

公式为:

当k>3时,如果1<σ(1)(k)<1.5,则满足准指数规律。

第四步:计算参数值a、u,确定模型时间相应序列

第五步:还原求出原始数据序列x(0)的模拟值

对式(5)所生成数据进行一次累减,得到原始数据序列x(0)的模拟值。

2 数据分析

本文选用2006-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本科毕业生数据进行分析,原始数据序列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对原始数据序列x(0)进行一次累加,得到一次累加生成数据序列,如表2所示。

利用公式(3)、(4),得到数据序列均满足准光滑性检验与准指数规律检验。则可对x[1]建立GM(1,1)模型。

利用MATLAB软件,得到:

模型时间相应序列为:

对由式(6)所得数据进行一次累减,得到原始数据序列x(0)的模拟值,如表3所示。

由表3可得,平均相对误差为1.859%。

由于2007-2013各年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均非常小,并且平均相对误差也非常小,故该模型为残差合格模型,可用于预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4-2018年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预测值见表4、图1。

3 结语

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从1994年至今,总体上呈持续上升状态,法学一直是众多学子所热衷的专业,然而在就业方面却连续数年位于“滞销榜”。那么,就业难的现实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影响如何,本文运用GM(1,1)模型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4-2018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进行了预测,得出近几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还将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很小。结合往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毕业生数量,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招生指标控制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学校可以利用专业调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学生个人则可以对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就业难度做好心理与行动方面的准备,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伯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邓峰,孙百才.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研究:2003-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32-138.

[3]朱清香,戚佳,刘志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

[4]张昊,张德良.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张力与耦合——以高校教师发展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

[5]谭花蓉,赵培瑞.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6]曹洪军.专业设置预测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治理[J].学术论坛,2008(4).

[7]蒋楠,原凯.关注就业需求变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5(6).

人大法学考研毕业就业去向纵观 篇5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综合近年来人大、北大、清华、北京师范大学四校法律硕士就业,可以看出,名校法律硕士毕业生在近几年来毕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名校毕业生的就业远好于一般学校。主要原因在与一是学生水平确实高于一般学校。这些学校国内的一些大牌的《人大法学考研资料》、法学名师汇聚,水平自然高于一般学校,能得到社会认可,考试成绩也比一般学生要好。二是推荐工作更容易。这些名宿们,有诸多的弟子同门,都在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有一定的地位,随便打个招呼,人员比较好安排。三是同门师兄师姐们在一定位置,信息来源广,他们更愿意帮师弟师妹到同单位工作。四是人脉关系广泛。地方一些单位,愿意要这些学校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有广泛的人脉可以利用,在未来发展中,更能和大学、国家部委拉上关系。

以人大、北大、清华法律硕士毕业生为例,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中央国家机关、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事业单位等。约占六分之一

如清华2012年毕业生到外交部、国家安全部、证监会;北京大学毕业生近年来到中央国家机关更多,如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中纪委、财政部、商务部、外交部、民政部、审计署、司法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海洋局、信息产业部、解放军总装备部等;人民大学毕业生到公安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部等。

北京市属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也占有相当比例。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毕业生几乎在北京市每个法院、检察院都要毕业生,从高级法院、市检察院,到一分院二分院一分检二分检,到各个区县法院,都有北大法律硕士毕业生;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有22个硕士毕业生到北京市检察院、法院系统。

另外,上海、天津、重庆、广东等地的省级检察院、高级法院,也有一些就业,占比例不大。

三、北京市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有一些就业,比例比较小。

如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有15人到北京市公安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管理局、朝阳区地税局、海淀区房管局、丰台区工商局等单位,还有6人到村里做村官。

法律硕士毕业生到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占很大比例,几乎达到四分之一。

如清华大学2012年到中国银行总行等金融机构就达到30多人,北京大学在 几乎所有的总部在北京的银行都有毕业生;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毕业生到银行27人;人民大学毕业生到银行29人。这些银行收入高、工作稳定,福利好,已经成为法律硕士毕业生就业的重要考虑。

五、一部分到大型国有企业工作

如人民大学2011年毕业生有十多人到中国烟草、华润置地总部、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航资本控股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中国移动、神州数码、中房集团、中粮集团、中材集团、中建等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待遇好,相比国家机关更加灵活,深受法律硕士毕业生青睐。

少数进入外企、私企

大型跨国公司、著名非公企业,也称为一部分法律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处。

如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有22人到外企、私企工作。

包括毕马威、联想、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新浪、百度、搜狐等国内著名私企或者外企。

少部分进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相对于其他学校,这几所学校毕业生进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比例并不大,尤其是清华、人大,毕业后进入律师事务所并非首选,大多数毕业生即使有做律师的打算,也是先到中央国家机关、检察院法院工作一段时间,再出来做律师。

如果选择毕业到律师所,这些大学毕业生一般都选择国内最有名的律师事务所。如金杜、国浩、柳沈律、德恒、君泽君、君合、大成律师事务所等,或者是外国、香港律师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安永华明、德勒华永、普华永道咨询(深圳)有限公司等成为会计师事务所首选。

其他

法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论文 篇6

北京高校毕业生指导中心在2006年提出了“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搭台、立信、维权”的目标。本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北京地区2012届毕业生开展就业权益保障状况的调查研究,旨在全面、深入了解和分析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工作的建议,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调查过程和方法

2011年10月~12月、2012年2月~3月,分别对求职初期和中期的2012届毕业生开展就业权益保障状况调查。两次调查均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进行。对参加双选会的毕业生,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调查对象。调查过程共发放问卷642份,回收有效问卷505份,有效回收率为78.7%。

1.调查样本分析

调查样本覆盖了北京地区的62所高校,其中,“211"高校120人,占23.8%;普通高校332人,占65.7%;高职高专院校53人,占10.5%。调查样本中男生165人,占32.7%;女生340人,占67.3%。调查样本涵盖了专科、本科和研究生3个学历层次,其中,专科生79人,占15.6%;本科生309人,占61.2%;研究生117人,占23.2%。

2.问卷设计说明

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情况、遭遇求职陷阱情况和就业权益保护情况3个方面,由12个问题构成。包括所在学校、学历和性别;毕业生求职中是否遭遇提供虚假薪酬和职位的招聘;查询招聘结果是否被收取高额电话费用;是否被收取培训、上岗等费用;是否以考核能力为由被骗取智力成果;是否存在骗取财务和个人信息等情况;是否受到性别、相貌等就业歧视;以及关注劳动法律、法规的内容和权益受到侵害的相关对策。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1.遭遇求职陷阱情况

一是招聘信息鉴别查询渠道。在本次调查的4种招聘信息鉴别查询渠道中,有32名调查对象选择“直接根据公司宣传材料进行判断”,占有效总体的6.3%;有52名调查对象选择“通过打电话直接向公司询问”,占有效总体的10.3%;有42名调查对象选择“向朋友、同学、老师进行咨询以鉴别招聘信息的真伪”,占有效总体的8.3%;有379名调查对象选择“采用网络查询进行招聘信息鉴别”,占有效总体的75.0%。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会采用网络查询的方式进行招聘信息的鉴别。

二是遭遇虚假招聘信息情况。67.5%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从未遇到虚假信息;20.8%的调查对象表示有过1次虚假招聘经历。

三是遭遇以敛财为目的的招聘情况。对于遭遇骗取培训费的情况,76.0%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来没有被骗取过培训费;17.2%的调查对象表示曾被骗取过1次培训费用。

四是遭遇骗取智力成果情况。22.8%的调查对象遇到过1次在求职应聘过程中被骗取智力成果的情况;69.9%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被骗取智力成果的经历。

五是遭遇就业歧视情况。47.5%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遇到过就业歧视情况;52.5%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就业歧视。

六是遭遇骗取应聘者信息情况。76.8%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求职过程中没有遇到过被骗取个人信息的情况;17.0%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求职应聘的过程中有过1次被骗取个人信息的经历。

2.就业权益保障情况

一是就业权益保障知识了解情况。对于“是否了解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中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规定”的问题,只有2.2%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了解,28.3%的调查对象表示比较了解,而66.3%的调查对象表示不太了解,另外有3.2%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关注过这方面的内容。

二是维权途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当毕业生在求职应聘过程中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有39.0%的调查对象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34.7%的调查对象选择“寻求学校老师及有关部门的帮助和建议”;有14.1%的调查对象选择“通过网上发帖、向周围人倾诉等方式进行揭发”;有12.3%的调查对象认为采取法律手段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只能自认倒霉。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状况调查主要结论

1.北京高校毕业生求职环境总体良好

调查显示,当前北京高校毕业生求职环境总体良好。对“你是否遇到过虚假职位信息的欺骗”这一问题,67.5%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从未遇到虚假信息;对于“骗取培训费”的问题,76.0%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来没有被收取过培训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基本能够依法招聘,诚信水平在不断提升。

2.毕业生遭遇就业陷阱问题不容忽视

根据调查,有32.5%的调查对象表示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虚假招聘的情况;有30.1%的调查对象在求职中被骗取智力成果,有23.9%的调查对象在求职过程中被收取过培训费。由此可见,虽然北京高校毕业生求职环境总体良好,但虚假招聘广告、骗取智力成果、招聘收费等陷阱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也客观存在,此种现状不容忽视。

3.就业歧视现象值得关注

就业歧视的类型包括性别歧视、相貌歧视、身高歧视、地区歧视等。调查显示,在全体调查对象中,有52.5%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就业歧视;在男生调查对象中,遭遇过就业歧视的占39%;在女生调查对象中,遭遇过就业歧视的占59%。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歧视特别是对女生就业歧视的现象值得特别关注。

4.毕业生劳动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仍需提高

在“是否了解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中相关就业规定”的调查中,有66.3%的调查对象表示不太了解,可见当前大学生对劳动法律法规相关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还较低,高校毕业生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在关于“求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伤害时的对策”调查中,仅有39.0%的学生选择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可见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尚待提高。

加强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的对策分析

1.加强高校法制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维权意识和能力

各高校必须切实做好毕业生法制教育工作,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和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使就业法律法规进校园、进课堂,帮助毕业生掌握劳动法律、法规中与就业权益保障相关的内容,熟悉自己的权利义务,培养毕业生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2.完善服务体系,畅通毕业生就业维权渠道

目前,北京部分高校专门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权益服务中心。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自2008年起专门开通“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维权热线”,向北京地区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与维权指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借鉴这些做法,各高校及相关就业服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建立机构、开通网络电话等各种方式,开展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就业维权指导服务,使毕业生无论何时何地因何受到侵害时,都能很快找到维权途径,有效开展维权行动。

3.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建设信用信息体系

组建权威的诚信评价机构,确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在就业市场中逐步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特别是对用人单位建立信用档案,将单位的信用评价结果在相关领域实现信息共享,保证用人单位的信用信息有效传递,有效减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不对称,遏制“求职陷阱”的出现,维护就业市场的信用环境。

4.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监测保障机制

不规范的用人单位和虚假信息威胁着大学生的就业权益,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司法部门等相关的法律机构,应采取积极措施,专项检查监督毕业生就业市场。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法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论文 篇7

一、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 法治环境欠缺

我国正处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健全的发展过程中, 还有许多欠缺之处, 由此便产生了法治需求的低迷, 直接导致了法学毕业生就业范围的相对狭窄。

1997年9月,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 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逐渐为广大社会公众所知悉。经过多年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 法治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思想, 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人治”、排斥“法治”的传统不可能立即得到彻底根除, 纠纷解决机制和规则充斥着人治的色彩, 导致法律的权威难以真正树立, 这是完善法治环境的最大障碍。法治环境的欠缺以及由此产生的法治需求的低迷, 导致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相对狭窄。

(二) 传统行业饱和

被毕业生们看好的政府机关、公检法机构等传统行业, 由于职位有限, 国家又三令五申地提出机构精简, 大量裁减公职人员和岗位, 而法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在激增, 因此在报考公务员中会出现几十个上百个人甚至四千人竞争同一个岗位的局面。

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相当严重, 党政机关是法律类毕业生的首选, 其次是企事业单位, 二者占了需求总数的近70%, 同时选择到部队、海关、武警边防等单位的也在逐年增加。而毕业生青睐的传统的就业行业, 由于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 正在大大减少人员需求。2000年推进的地方省级政府机构改革, 人员精简幅度达47%。沈阳市自2006年8月开始实施乡镇机构改革, 工作人员由5837人精简到1994人, 精简幅度为65.8%。大学毕业生进入这些机关都要经过重重考察, 参加公务员考试仍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政法部门就业的唯一渠道。由于职位有限, 而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 这必然导致大多数毕业生遭到淘汰。

(三) 专业口径单一

法学专业毕业生转行发展相对比较困难, 其他专业毕业生又大量涌入法律行业, 使得原本就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是学校按照统一的计划来进行的, 由于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等课程的学习都有最低学分的要求, 学生能够真正选择专业选修课的机会是很有限的。郑州航院法学专业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为3.2∶6.8, 至于专业选修课在所有课程中的比重就更低了, 只占23%。由于缺乏学习主动权, 导致了专业结构简单, 知识体系单一, 难以形成自己的专长和优势。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简单的技术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方向, 用人单位也更青睐综合素质强的毕业生。在目前的双学位和辅修制度下, 法学专业学生一般是从高中文科类学生中选拔, 受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 往往无力涉及理工科的专业;而理工科的学生则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 涉入法学领域, 取得相应学位。并且现有的司法考试体制并不限制其他专业的人报考, 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在通过司法考试后发挥自身原有专业特长, 在法律行业独具优势, 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四)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存在冲突

法学毕业生取得法学学士学位, 却不能立刻从事与法律专业关系极为密切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法律职业的工作, 必须要通过司法考试或企业法律顾问考试。但是法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司法考试通过率极低, 这就形成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冲突。

我国自2002年首次进行了全国的统一司法考试, 要取得法官、检察官、律师资格, 必须通过统一的司法考试并取得合格的成绩。而自2002年实行司法考试制度以来, 平均通过率始终在10%~15%, 2007年通过率大幅度提升达到23.3%, 2008年通过率在30%左右。2008年司法部首次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而法律本科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拥有司法考试资格证书的人极少。2008年郑州航院法学专业有资格参加司法考试的人数为246人, 而通过司法考试拿到A证的只有7人, 通过率仅为2.85%。司法考试的低通过率和法律职业的高门槛, 决定了虽受过法律教育的高校学生, 在毕业时却并不能轻易迈过这个门槛。法律体制、法学教育、法律职业的共同因素导致了法学毕业生就业的难题。

(五) 就业心理盲目

法学专业毕业生的非大城市不留, 非检察院、法院不去的心态影响他们的就业。

2007年11月, 由麦可思公司联合盖洛普、零点调查共同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追踪评估调查结果”的数据显示, 全国法学毕业生流向的地区则呈现“一边倒”的趋势, 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55%, 中西部中等发达地区37%, 东部和沿海中等发达地区6%,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2%。法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城市流向依次是:省会城市43%, 地级城市31%, 直辖市26%。虽然大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比较多, 但大量毕业生的涌入, 已经超过了城市的职位接收能力。很多基层和边远地区非常需要法学毕业生, 但毕业生不愿去, 去了以后往往也留不住。年轻的心充满了浮躁, 在面临就业时对自己喜欢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 盲目去检察院、法院的从众心态, 使得在就业压力下辗转的法学毕业生们始终看不清就业出路。

二、促进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一) 领导高度重视, 积极应对就业问题

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日趋激烈, 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关注的焦点。做好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领导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情况, 早分析、早动员、早部署、早指导, 积极应对、主动出击。根据就业政策研究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 明确工作任务与目标, 并积极抓好贯彻和落实工作。

(二) 普遍开展学风教育, 切实提高学生质量 (下转第13页)

(上接第4页)

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必须抓好学风教育。通过教育改革, 使所有任课教师都能在学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以教风带动学风;把绝大部分同学的时间、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 让勤奋学习蔚然成风;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 使学生宿舍成为建设良好学风的阵地。务必通过教育, 在全体学生中形成“明德尚法, 笃学敏行”的良好学习风气, 切实提高学生质量。

(三) 做好宣传动员, 务必转变就业观念

第一阶段在新生入学期间, 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近两年的就业形势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的制作, 使新生从入学起就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同时也为他们指明努力方向, 使新生入学后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放在大二和大三, 重点放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择业观方面, 使学生对就业的严峻现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就业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准确估价自己, 树立先就业、后选择、再创业的就业观, 加大动手能力的培养, 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第三阶段的就业动员工作放在大四上学期, 重点是降低学生期望值, 合理定位。主要包括:公布上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当年市场需求, 准确定位就业方向, 适度调整期望值;教育学生从实际出发, 调整好心态, 根据自己的成绩、能力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处发展潜力, 合理定位。特别指出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一次择业定终生的误区, 动员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四) 注重日常管理, 加快招聘信息的传递

在日常管理中, 做好安全、纪律、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从实习前动员、假前安全教育、定期召开学生大会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安全教育。结合法学专业的就业去向, 专门设立法学专业的就业信息员, 及时上网收集各地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的报考信息, 通过QQ群、飞信、年级邮箱等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同学。

(五) 动员多方力量, 提高学生就业技能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使用人单位、教育体制成为人们重点抨击的对象。但毋容置疑的是, 许多大学生缺少企业需要的过硬的本领。只有不断加强对就业技能的培训, 才能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专业教师的讲座、司法机关的领导的专业培训、优秀学生的经验传授、就业实习基地的实习等多种形式, 提高学生应对各种考试和进行职业学习的能力。

(六) 积极探索就业途径, 实施创业教育

受到就业压力的逼迫, 创业教育被视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出路之一, 这是对大学生潜在的知识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经济资源的迫切需求, 也是对大学生潜在能力转变为现实能力的急切愿望。学校可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开展创业实训, 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 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举办创业现身讲座等, 给大学生多提供模拟演练的机会, 开展创业交流活动, 营造全社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

总之, 在法学专业就业的困境中,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 围绕着“巩固就业率, 提高签约率”的总体思路, 努力提高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谢飞.高校法学毕业生就业冷的思考[J].大学生就业, 2005.

[2]张朝霞.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危机:表现、根源、对策[J].兰州学刊, 2008.

法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论文 篇8

从统计的情况看,90%以上的法学本科毕业生第一次就业(除去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人)方向为公司、企业。从2008年国家允许法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开始,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律师事务所,由于很多律师事务所在见习期几乎不支付薪水,学生们在很无赖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区律师事务所。近几年《中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对口率低。据网上的统计法学在十个不受欢迎的专业中派第二位,这与上个世纪80年代法学专业炙手可热形成可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在于上个世纪80年代法制待兴,公检法部门人才奇缺,法律人才炙手可热。如今我国高等院校设立法学专业的有六百多所,每年在校的本科生约30万,一年的在校生就相当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整个法制人才计划,而且现在公检法部门的编制几乎饱和,而人们固有的观点认为法学专业就业方向是公检法部门,这样法学就业的对口率自然就低了,也就从以前的香饽饽变成了现在的冷门。这一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反思。

一、明确法学教育目标

目前在我国关于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存在有“精英教育说”、“大众教育说”、“职业教育说”、“通识教育说”等不同的观点。

“精英教育说”认为,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法院、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司法实践部门服务的,这些职业需要有专门的知识、专门的技能、严谨的法律思维以及良好的心智条件,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因为他们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大众教育说”认为,法学教育与其他专业的高等教育一样,只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专业方向,不能将法学教育和其他专业教育区分达到不可逾越的程度,而应当更多地面向大众。

“通识教育说”认为,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通晓法律,而且是要熟知各种相关学科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法学教育应以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生活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己任。

“职业教育说”认为,法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职业法律人才。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法律工匠”,即对学生进行科学、严格的职业操守以及职业技能训练,使他们能够恪守职业道德、掌握法律技能,娴熟、公正地运用法律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水平而言,笔者认为,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还应当定位于通识教育,而在本科后教育应定位为精英教育。

首先,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虽然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但从本科阶段设立法学学科来看,应该是借鉴了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模式,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就是一种通识教育,在本科阶段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从上个世纪拨乱反正之后,法学院系纷纷恢复建校或者重建都把目标定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一传统我们应该保持。诚然,有人在提议在大学本科阶段取缔法学专业,但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至少在目前是不合适的,全国有六百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果我们因为所谓的法学就业难和对口率低就取缔法学专业,势必会引起不小的混乱。

其次,把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为通识教育也有利于国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我国是一个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封建制度脱胎而来,民众的法律意识低下,而且建国后我国经历的“十年文化革命”,建国后刚建立的法制机构被打碎,这样一种国情影响了我国的法治建设。我们今天进行法治民主建设,除了要加强制度的完善,还需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这就要有法律教育。

最后,今天的中国正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文明的工业社会,我们的很多公司、企业是需要懂法律知识的综合人才为公司、企业服务的,我国的很多公司、企业都设有法务部类似这样的机构,这些机构里还需要大量的具有法律知识的人才为签订合同、处理法律纠纷等事件提供法律服务。但这些人才是不同于公检法部门的专门法律人士的,需要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并且熟练地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不需要熟练的辩护技能、审理技巧等这样一些专门的法律知识。

二、调整法学教育的层次结构

我国现有法学教育层次是一个多层次的局面,除了本科教育、专科教育,还有硕士、博士阶段的研究生教育。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急需大量的法律人才,特别是公检法部门,我国法学教育也顺应了这样一个历史潮流,大量的法律院系恢复办学或者重建,在法学院校设有本专科法学教育和硕士、博士法学教育。同时很多的成人教育等非正式的教育中也设有法学专业,中专科院校也设有法学专业。但是,在中专科院校和非正式教育中设立法学专业,在很多程度上破坏了法学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因为这些院校很多都不具有办学资格,尤其是在师资方面。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良莠不齐,也不利于我国的法律人才的培养。

笔者认为,我们应调整法学教育层次结构,应该取缔非正式教育和中专科教育中的法学专业招生权。首先,这些院校中很多都不具有法学办学资格。其次,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公检法部门急缺人才的时候,我们用这样一种方式补充正规教学对法律人才的培养实属无赖,但是今天我们的公检法部门不再是编制奇缺的状况,同时经过三十多年的法制建设,我国的法制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国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等法律也明确规定了法律职业者的需要具有法学本科的学历,这大大提高了法律职业者的门槛。因此,我们在法学教育上也应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对于那些不具有办学资格的院校就要限制和取缔他们的招生权。

三、改革法学教育模式

我国的法学教育本科阶段是四年制,包括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集中性实践环节五个方面的内容,在硕士和博士阶段是三年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引进美国的法学教育模式设立了法律硕士专业。这种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法律技能的培养,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就业率相对低使得法学专业受到诟病。

与大陆法系国家法学教育相比,我国的法学教育忽视法律技能的培养是存在不足,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如德国采取4+2双轨制模式,即法科学生在大学从事基础学习(包括培养学生法学思维方式、注重学术性与系统性知识养成的堂讲授、培养学生作为法官解决相关案件纠纷能力的练课、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法学研究能力的研讨课)的正常时为4年,其后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设置2年的见习期(在民事法院工作6个月、在刑事法院作6个月、在行政法院工作5个月、在律师事务所工作4月、最后一阶段自由选择在大使馆、企业或银行工作5月),见习期满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第二次考试的内容具鲜明的职业特色)。再如日本在本科阶段实行法学基础教育,在本科毕业时实行分流,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公司企业,只有较少的学生进入研习所进行为期1年半的司法实践训练。

从上述法学教育模式上看,法学教育不是简单地通过年大学课堂教育所能完成的,它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作需要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笔者比较赞同德国、日本的法学教育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可以定位4+x,首先在本科阶段其完成4年的法学基础教育,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训练培养法律职业技能。在实习阶段可以把学生分配到法院、检察院、律师部门实习,而且笔者建议成立专门的机关管理实习阶段的实习,检验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成果的方式就是司法考法考试。我们把司法考试分为两次,第一次司法考试是检验本科4年的手段,通过司法考试进入实习阶段实习,实习阶段结束参加第二次司法考试。当然只有将来进入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的人参加实习培训。

大学本科毕业想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可以不进入实习培训,直接进入研究所进行理论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把硕士和博士连在一起集中进行法学理论教育,培养专门的法学理论研究工作者,打破我们现在硕士、博士阶段分开教育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郭明瑞,王福华.创新法学教育推进依法治国[J].法学论坛,2001(5).

医学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 篇9

关键词:医学高职,就业状况

国内对医学生生涯规划或就业对策研究的文献有许多, 多是较偏重于就业选择的科别、地点、职位方面, 较少针对影响因素做探讨, 尤其是公共管理方面研究欠缺。

以往文献研究, 医学生对未来生涯的规划, 以地点而言, 大城市、大医院仍是首选, 而就业形态则是以医院为主, 但随着城市医疗人才已经饱和, 基层医疗机构医学卫生人才匮乏, 国家对部分基层就业的服务项目和政策趋于成熟, 2003年后, 国家连续组织了一系列的服务项目, 包括:“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进村、进社区公益活动计划”、“选调生计划”、“十万大学生村官培养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基层就业空间, 鼓励高校毕业生入基层, 到祖国发展需要的地方去。因此, 高等医院专科的毕业生向基层转移趋势增加。以专业的选择而言, 传统大科 (内、外、妇、儿等科) 最受欢迎, 一些以前不受青睐的临床专科也有提高, 如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

一、我国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市场经济体制下, 每年大规模的扩招, 医学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 随之也带来了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 河北省高职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有以下五种特点类型:

二、医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一) 护理类就业人数虽然逐年上升, 但前景也不乐观, 临床类就业困难

护理类就业人数虽然逐年上升, 但因护理工作的工作性质导致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后依然选择不就业或者不做护理工作等, 造成无法就业的现象;另外近几年护理的大量需求使得学校大量扩招, 当供需达到平衡时扩招的学生如何就业是就业工作应该提前考虑的问题。相比于护理专业其他专业的就业率一般, 如预防、影像、麻醉、检验等学科虽然需求相对旺盛, 毕业生也少, 但岗位更少, 一个医院需要几个这样的人才呢。在高职医学院校中最难就业的就是临床类毕业生了, 各大医院对临床专业学历的要求是一年更比一年高, 专科学历的临床学生举步维艰。

(二) 城市医疗人才饱和, 基层医院人才断层

“因为基层医院工作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有岗无编, 没有高年资医生带, 业务容易荒废、职称晋升机会少”。一些县医院和社区卫生院存在病人少、医院效益低, 工作人员福利小、待遇低。这样的医院本身病人就少, 对人员的需求就小, 没有多大空间接受新毕业的医学生。而且对于医学毕业生来说, 这样的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慢, 经营状况不景气, 即使高职类医学毕业生也不愿意去这样的医院。

(三) 就业工作中没有完善的体制, 社会保障也不够健全

我国的人事改革制度相对落后, 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没有根本改变, 国有医院没有用人权利, “指标”的存在, 限制的了大批的毕业生;而私立医院即使有人员但也没有审批进入指标的渠道。就业体制得不到完善,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得不到改善。另外劳动市场对医学毕业生就业申批手续太复杂, 一些没有顺利就业的毕业生就是因为没有办好手续。

(四) 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医学生在校期间, 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了就业指导选修课和必修课, 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就业的技巧等等, 很多同学认为这些课程没有实际的意义对这些课程不够重视, 经常旷课, 在校期间没有充分掌握有关就业择业的知识, 导致到实际就业时一团浆糊, 不能理性对待就业择业问题

三、政府政策对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的作用

法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论文 篇10

关键词:法学本科生,考研热原因,对策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期, 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导致高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政策也逐步发生着转变。然而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后,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茅盾逐渐凸显。“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环环相扣之下出现了大学毕业生考研热的社会现状。就业难与考研热两种状况几乎同时出现, 发人深思。法学本科学生更是考研大军中一个鲜明的队伍。

一、考研热的原因?

( 一) 我国经济下行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成为考研热的重要外因

众所周知, 就业和经济增长是高度相关的, GDP每增长1 个百分点能拉动150 万人就业, 经济下行势必会影响到就业。我国处于结构调整重要时期, 传统行业面临困境, 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岗位增长的支柱。

( 二) 毕业生人数猛增, 造成市场人才供大于求是考研热的又一诱因

由统计图不难看出, 2001 年的高校毕业生高达114 万人, 2002 年145 万人, 2003 年212 万人, 2004 年280 万人, 2011 年660 万人, 2012 年680 万人, 2013 年699 万人, 2014 年727 万人, 2015 年749 万人, 2016 年770 万人。不难看出每一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节节高升的趋势。高校扩招必然带来毕业生激增, 然而毕业生走出校门的一刻, 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好了入职场的准备。因此导致部分毕业生选择走上考研之路。

( 三) 逃避就业成为考研热重要内因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收集数据统计, 37665 人的调查群体中, 有43% 的考研群体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 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 。

大学毕业生考研并不单单是因为就业难, 我国倒金字塔状的教育制度结构下, 不合理的教育制度造成的高等教育过度化, 导致“就业难”与“考研热”几乎同时成为当代一种社会现象。高等教育的过度化为大学身考研提供了条件, 同时不断爆炸的信息化导致精英阶层理念的出现又为大学生考研指明了方向, 永葆对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感和继续深造的信念是考研热的主要动因。

毕业生质量达不到就业用人单位需求。

据国外权威杂志报道, 中国的工科人才只有10% 能够满足跨国公司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这说明高校教育系统虽然投资高规模大, 可质量并不高, 进而影响到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工科如此, 文科更是万马齐喑, 集中在考公务员和考教师的大队之中。法学本科生将考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当成主要选择, 甚至有些同学不惜一切代价, 花费甚至上万报名培训班。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应依赖于产业升级, 过去几十年依赖于加工业的发展, 今后10 年靠廉价劳动力和破毁生态的发展将越来越少。因此提高毕业生质量也成为横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座大山。

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措施

法学本科生如何从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笔者认为从学生、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着手提升法学本科生就业竞争力。

( 一) 专业教师指导平台。专业教师不应单单上完法学课程就万事大吉, 还应该在课下增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 将课后指导作为工作量的考核标准之一。一味的上课只是学习理论知识, 大部分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侯仍旧惶恐和不知所措。课后指导不应拘泥于“法学讲座”“指导论文科研活动”, 还应将就业指导纳入范畴之内,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引作用。

( 二) 专业学科平台。法科学生一提到“挑战杯”等竞赛活动, 很自然认为与文科无关, 这种想法是很幼稚的。学院应当调动法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积极参与“挑战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大赛”等能够提升学生的基础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赛事活动。以班级为平台可以定期开展辩论比赛, “案件沙龙”等提高法科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的课余活动。同时学院可以通过举办系列讲座 ( 如法学名家讲座, 法律人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律师之约等) 、读书会、考研交流会、司考知识讲座等提升学生对学术科研的兴趣和法科学生的文化底蕴。

( 三) 巧用社会资源平台。目前名校多有委员会等组织。通过成立诸如法学院家长委员会、法学院校友会等社会友人组织, 利用社会资源平台, 扩展各种社会办学资源。同时学校与当地相关司法机关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关系, 让在校学生参与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和婚姻纠纷等案件的处理, 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寒暑假、毕业实习实战平台更系统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关注社会的宽阔视野。

三、法学本科毕业生如何备战考研

法学研究生无论是在理论水平的深度、社会阅历的成熟度、处事方式的圆滑度都略胜本科生。自然在就业时也会比本科生存在较大优势。但是任何一本考试都有一定难度。考研更不必言说。因此, 一旦下定决心, 必要付出时间去投入其中。这就要求同学们理清脉络不能盲目。

理清考试科目与目标院校。法学考研一般分为专业课和基础课。基础课包含政治和英语。

特别是外语的要求较高, 对不少同学是一个难题。在专业课程上, 需要一定的理论储备, 弄清试题是招考单位自主命题还是国家统一命题。自主命题对外校学生来说获取存在客观难度, 这就需要利用人脉和网络, 多方打探。同时利用论坛将各个目标学校的“教”与“学”“生活”了解清楚。量力而行, 克服浮躁情绪, 既要看到自身不足又要看到自身优点, 既要信心十足又要冷静思考。一旦选定目标, 真正确立方向不动摇。

总而言之, 大学生在一入学之际就应探求职业道路与方向。法学本科生应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把握职业要求, 目标明确, 勤奋进取, 毕业之际才不会在悔恨和懊恼中度过。同时教师群体认识到位, 指导有方, 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做学生成材路上的指路明灯。相信不论是考研还是就业, 都能在法律殿堂中自由徜徉更能成为人生中一段难忘奋斗时光。

参考文献

[1]方流芳.追问法学教育[J].中国法学, 2008 (6) .

[2]李璞, 杨德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2) :122-125.

[3]刘会玲.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商情 (教育经济研究) , 2008 (4) .

[4]楼锡锦, 周树红, 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7) .

法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论文 篇11

一、本次调查选取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地处郑州市的5所高校2010—2012届毕业生,调查的学校包括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升达大学、郑州成功财经学院、郑州师范学院5所高等学校。这5所学校包括了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及高职高专四个层次。调查者的专业包括了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等学科,主要针对近三年来的毕业生及个别研究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调查方式主要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问卷包括大学毕业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满意度、专业相关性、求职期待、签约职位质量、获取职位信息途径等20项内容。而访谈法主要针对的是选择留在郑州市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主要访问内容包括了工作职位、工作当前满意度,薪资福利待遇、自主创业的意向等内容。

二、受调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 毕业去向仍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

调查对象毕业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占26.0%;泛渤海湾区域占24.5%;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占23.1%。而留在河南本地发展的人数仅占7.7%。在调查中,大学毕业生选择毕业去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薪资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上的稳定性这三个方面。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薪资待遇问题。2010—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的城乡选择上主要集中在城市,只有29.8%的人愿意回归到农村工作。

(二)就业率呈上升趋势

调查对象中,83.5%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于全职工作,1.5%的人自主创业。有9.9%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准备国内或国外读研,6.7%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2%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完全走出了金融危机影响的阴影。2010届和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趋势,2012届毕业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

(三)就业主要集中于服务业

调查对象主要从事的行业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就业比例为12.9%,其次是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10.7%)。

(四)民营企业、个体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民营企业、个体是2010—2012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院校中有40%的毕业生半年后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而用人单位规模有28%是3001人以上的大型单位。

(五)工作收入连续两届呈现增长

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的增长尤为明显。2012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2479元)比2011届(2130元)增长了349元。

(六)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职业期待不能实现

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在60%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大学毕业生中,有36%的人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有22%的人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因为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发生离职现象的大学毕业生占34%。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虽然在调查的数据中显示,有83.5%的学生在毕业后都受雇于全职工作,但是从2010到2012年大学毕业生的总人数上,也有几万人处于无业状态。这里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全国大环境下经济结构调整还不足以吸纳如此大量的大学生。另一方面是大学生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大学中开设的许多科目在现实劳动力市场上需求很少,可是标准化的培养模式使其供给逐年增多。这样供大于求的现象就导致某些大学生就业困难,或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职业期待不能满足。

(二)择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分析调查数据显示,有73.6%的人数都选择在沿海的发达城市,65.3%的学生毕业后都选择留在城市工作,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希望进入到机会多、福利待遇好、薪资高、对个人发展有巨大帮助的地区。沿海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就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人才集聚效应显现。

(三)大学生就业的职业期待与现实差距较大

在调查中,有60%的毕业生都表示出自己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大多数都表示愿意进入到效益较好的事业单位、政府单位、或者大企业进行工作,而不愿到基层或者农村进行工作。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一定影响,大学生都对自己的薪资要求较高,但是自己的知识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标准出现了很大的落差,这样就会使大学毕业生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四)大学生的毕业就业状况与郑州市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从有关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类型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有40%已经服务于民营或者个体企业之中。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在进国有企业或者政府、事业单位无望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或者个体企业也是他们的首选。所以,郑州市政府等相关部门必须搞活经济,支持民营和个体企业的发展,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岗位。

四、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好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

郑州市政府及相关政府部门,要切实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拓展就业渠道,优化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纳入到郑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

(二)大学生应该在政府的鼓励下进行自主创业

鼓励高校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调查对象中,只有1.5%的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自主创业的人数偏少是由于自主创业需要有创业的资金,合适的创业项目和创业培训。所以,政府应当提供优惠政策为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给予政策支持,开设绿色通道。给予愿意进行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工商注册成本,税收政策,办公室优惠租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在各个高校也可以进行自主创业的相关培训课程,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以此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并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三)改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

大多数大学生由于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的缺乏,不能进入到自己期望的行业。而在当前就业困难依旧严重的时刻,大学毕业生应该改变就业观念,先从基层做起,先就业再择业,这样可以在积累一定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增长自己的才能。而且政府也应当提供相应的培训机构和实践岗位,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经验掌握。

(四)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状况浅谈 篇12

一、职业高中毕业生目前就业面临的不足

1.社会还没有为职高毕业生的 就业做好 准备。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还没有准备好足够的、合适的工作岗位来迎接每年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二是社会还没有准备好用一个科学的态度来面对职高毕业生。

2.学校还没有做好准备。许多职业 高中都是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才匆匆开始了专业教育, 不论是管理模式, 还是专业设置, 都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 还不能和一些有长期办学经验的中专学校相提并论。

3.家长还没有做好准备。家长对职 业高中的 认识还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让孩子上职业高中的目的不是为了以后孩子的工作, 而是为了找一个地方看孩子;二是到了学生就业的时候, 并不准备让他们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压力。因此, 当学生在工作当中碰到一点点挫折和困难, 出于爱心, 就立马让学生返回家庭。没有意 识到这些挫折和困难是学生成长必须经历的。而学生也因为没有责任感和压力而根本体会不到工作的真正滋味。

4.学生还没有做好准备。许多学生来到这里, 就抱着一种“混”的态度, 得过且过。

二、社会、学校、家长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家长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职业高中。家长不要总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才有出息, 上职业高中就是去长身体去了。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工作, 我们职业高中的教育目 的不同样 也是为了 帮学生找 工作吗?本身我们的孩子 就是因为 没考上大 学, 才来到职 业高中。让他们学上一门技术, 走到社会上去找一个合适的工作, 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不是挺好 吗?家长错误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 让学校的教育事倍功半, 让本来基础就不好的学生, 更加难以达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

2.职业高中本身应该做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准备。

(1) 在专业设置上, 要开设一些与社会的需求相对应的专业, 特别是要和学校的周边环境相配合, 不要为了好听, 而去开设一些没有多大就业机会的专业。比如说机电专业, 学生在学校里面, 仅仅学了一点点的车钳工的知识, 而现在的大型工厂里, 都已经使用了数控的车床、铣床, 学生又不会用;去小一点的地方吧, 对这样的专业人才需求又小。没办法, 这个专业的人毕业以后, 只好再去学习别的专业知识, 要不就是干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

(2) 学校的管理模式要符合社会的要求。中专类学生和普通高中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中专生应该有广泛的爱好和知识, 他们的思想应该更接近社会。因 此, 学校在管理上要体现出这个方面的要求, 把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兴趣广泛的人才。

(3) 职业高中由于当今社会对它的不认可, 因此, 来这里上学的多数 都是成绩 不好、习惯不 好的“问题”学生, 而对学校来说, 我们的目的不是让他们怎么样进来, 还怎么样出去, 而是应该“好进难出”, 也就是说, 进的时候可以降低要求, 甚至没什么要求, 但是, 出的时候, 必须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标准才行, 不能说学生在校时间只要够了三年, 不管本人达到了什么水平, 就一定给个毕业证, 就一定推荐个工作。那样只会让社会越来越不认可职业高中, 学生也越来越不爱来这里上学,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这样,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也只能是纸上谈谈兵罢了。

3.学校和政府要大力宣传职业高中现在的办 学方向, 让老百姓都认识到职业高中的办学目的, 从而认识到职业高中的作用。社会的各个职能部门, 也要为职业高中的办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派出所, 由于职高里的许多学生无所事事, 因而打架、抢钱事件时有发生, 对于一些学校内部的事情, 学校的老师一般还有能力去管理, 但是如果和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勾结起来的话, 老师就无能为力了, 这个时候, 就需要社会上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维护学校的利益, 从而为职高的办学保驾护航。学校在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的同时, 也要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 让社会上更多的人认识到职业高中对他们的子女所起的作用, 从内心里认可职高的教育。

上一篇:生物饲料的开发与应用下一篇:护理基础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