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精选15篇)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1
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教育厅(局)、财政厅(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管理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以下简称《意见》),帮助回到
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促进供需见面,尽快实现就业,现就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积极做好见习单位和见习基地建设工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是疏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渠道、改善基层人才匮乏现状的重要措施。各级人事、劳动保障、教育、财政、国有资产监管、国防科学技术工业管理等部门,要根据《意见》和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印发的《贯彻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分工方案》,通力合作,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各地要在认真考察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的基础上,将条件合格并有积极性的企事业单位,确定为见习单位。要广泛收集见习单位的见习岗位信息,并定期予以发布。对于有一定规模、各方面条件较好且能持续提供较多见习岗位的见习单位,可以将其确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并予以挂牌。见习基地挂牌期限一般确定为三年。三年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可继续挂牌。要加强对见习基地的检查与指导,以保证其能发挥应有的示范效应。
二、有计划地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要在政府网站上开辟就业见习专栏,为高校毕业生了解见习制度、选择见习岗位提供便利。要鼓励并有计划地组织当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见习扩展就业机会。
三、认真做好见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各级人事、劳动保障、教育、财政、国有资产监管、国防科学技术工业管理等部门要加强对见习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指导,加强宏观管理和检查,保证见习活动的顺利进行。见习期限一般为六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在见习期间被见习单位正式录(聘)用的,在该单位的见习期可以作为工龄计算。要指导见习单位制定见习活动的有关规定,规范见习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有关事项,为见习生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要定期了解见习单位的有关情况,加强与见习高校毕业生的沟通,协调解决见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见习活动结束后,要指导见习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考核鉴定,出具见习证明,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和选用见习高校毕业生的依据之一。要逐步建立起见习单位落实见习工作情况的督查表彰通报制度。
四、切实解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的基本生活补助。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财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见习高校毕业生提供基本生活补助。
五、不断改进和完善毕业生见习期间的各项服务工作。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要为见习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参加见习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登记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各级人事、劳动保障、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了解见习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需求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适时组织公益性的规模适度的供需见面会、双向选择活动,帮助见习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见习期满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由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继续进行就业指导和推荐就业。
六、充分发挥就业见习的作用,积极引进所需的毕业生。各地在做好回到原籍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地区人才引进工作的需要,吸纳非本地生源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改善本地人才队伍结构,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非本地生源毕业生参加见习享受的优惠政策,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七、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领导。建立并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各级人事、劳动保障、教育、财政、国有资产监管、国防科学技术工业管理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工作,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设作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人事部
教育部
财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二00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和共青团中央等七部门近日下发通知, 实施“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2009年至2011年, 组织100万名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今年计划任务是30万人。
七部门要求, 见习单位的行业分布应优先考虑当地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同时尽可能吸纳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参加。见习单位提供的见习岗位, 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和业务内容。见习单位应明确每年度所能提供的见习岗位数量、岗位职责、岗位要求和见习时间等有关内容。见习单位应能够为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提供部分基本生活补助, 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通知要求, 见习单位要和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见习协议。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服务机构应及时组织双向选择活动, 并在见习期间, 为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人事档案托管服务。高校毕业生在同一单位见习时间一般为3~12个月, 见习期间或期满后被见习单位正式录用的, 单位应及时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 缴纳社会保险。见习期满未被见习单位录用的高校毕业生, 可继续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3
一、从2015年6月起,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提高到900元/月·人。就业见习人员见习期未满提前离岗,当月见习不足10个工作日的不予发放当月就业见习补贴,满10个工作日不足1个月的,按50%发放当月就业见习补贴。
二、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为见习人员发放见习生活补助(含见习补贴)不少于1200元/月的见习基地,就业见习补贴标准提高到1200元/月·人。
留用率是指见习基地在一个考核期内(上年7月至当年6月底),与见习期满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人数占该周期内就业见习期满人数的比例。
见习期满是指见习基地与见习人员签订的就业见习协议期限结束。见习基地在见习协议期内提前留用见习人员的,视同见习期满。
符合条件的见习基地,在考核期终了后1个月内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见习期满人员花名册、留用见习人员花名册、劳动合同复印件(验原件)、缴纳社会保险凭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审核并按规定公示后,将审核意见送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按规定拨付补贴资金。
见习基地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的见习留用情况符合补贴条件并在2015年内提交申请的,各地要按规定落实补贴资金。
三、非驻邕自治区级就业见习基地的审核及补贴发放按属地原则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负责。
四、其他事项按现行规定执行。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4
关于组织实施2011年贵阳市高校毕业生
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
各市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各区(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为广泛动员社会资源,营造关心帮助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的社会氛围,推动更多的用人单位主动承担见习任务,进一步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见习实现就业,根据《贵阳市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筑人通[2009]63号文件)文件精神,现就我市实施2011年贵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继续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单位)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有意愿提供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且岗位适合高校毕业生实际,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业务内容的,请于4月10日前书面向市人才交流中心提出申请,经市人才交流中心审核后报市引导和鼓励高校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引导办)审批。市引导办审批同意后通过正式行文予以确定为“贵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以下简称为见习单位)。
见习单位一年后由市引导办组织考核,考核合格者确定为“贵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并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授牌。其中,达到国家或省级标准的,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报评。
二、征集见习岗位
(一)各见习基地于4月15日前向市人才交流中心报送2011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需求信息。
(二)今年新批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在向市人才交流中心报送申请时一并报送本单位2011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需求信息。
三、见习生招募
(一)集中招聘:市引导办、市人才交流中心、市人力资源市场将于4月下旬举办见习生专场招聘会,组织各见习基地和见习单位现场招募见习人员(会议通知另行下发)。
(二)分散招聘:个别特殊岗位或现场未招募到符合条件人员的,各基地可通过其他形式进行招募,但须于5月中旬前将《拟接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信息汇总表》、拟接收人员的报名材料、基地单位与见习人员签署的《贵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报市人才交流中心信息部审核。
四、派遣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根据见习基地(单位)的岗位需求和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报名等情况,统一分配各见习基地(单位)接收见习生的名额,并正式行文派遣。
五、其他事项
(一)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此项工作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我局将通过《贵阳日报》、《贵阳晚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及“贵阳人力资源网”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我市开展高校毕业生就
业见习各阶段工作的系列公告。
(二)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定,维护高校毕业生的权益,加强对见习人员的管理,各见习基地单位督促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将其人事档案送交贵阳市人才交流中心统一管理,贵阳市人才交流中心将提供见习期间免费人事代理服务。
二〇一一年四月一日
主题词:高校毕业生 见习计划 通知 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1年4月1日印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5
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是实现“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和推进“两个加快”的现实要求,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内容,是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择业能力、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高校毕业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省情,提高其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有利于青年人才选择正确的就业观和塑造健康的人格;有利于用人单位扩大知名度、增加吸引力,更好地选才用才,优化配置人才资源。近年来,我县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自2009年起,我县以帮助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见习提升就业能力,加强人才储备,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状况 1.就业状况
据2011年数据统计,我县登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577人,已实现就业人数339人,就业率达59%。分别为:公选硕士研究生2名;公招公务员40名(其中乡镇公务员9名、选调生14名、公安体改生3名、司法局3名、校职业技术学校搭建见习近平台的模式,将为破解高县大学生就业难题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工作情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我县高度重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就业见习工作,明确由局长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具体抓,人才交流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与,负责就业见习的日常工作,加强各部门协调,通力合作,群策群力,梳理问题,研究对策,全面提升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水平,为建设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为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宣传高县关于毕业生就业见习的有关优惠政策,营造高县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的良好氛围。近几年来,县人才交流中心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在人才市场设立就业见习服务窗口,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指导工作,营造就业见习浓厚氛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见习基地和见习岗位等信息,鼓励、引导和组织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参加见习的毕业生填写《就业见习申请表》,《毕业证》、《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证件,对符合见习要求的毕业生进行初审和登记后,向见习基地推荐,达成见习意向后,由见习基地、见习毕业生以及县人才
业,同时尽可能吸纳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参加,以满足高校毕业生的不同需求;
4.见习单位提供的见习岗位,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和业务内容,以确保不同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提高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
5.见习单位应明确每年度所能提供的见习岗位数量、岗位职责、岗位要求和见习时间相关内容;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 篇6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
甲方(见习基地):
乙方(毕业生):
身份证号:毕业学校:
专业:学历:
为明确见习高校毕业生与就业见习基地的权利与义务,依据国家、省关于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哈政办综[2009]19号)的相关规定,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定本协议。
一、见习期限
乙方到甲方见习,见习时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二、见习岗位
甲方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到甲方部门,从事工作。
三、见习基本生活补贴
见习期间,甲方依据不低于哈尔滨市最低工资标准(2009年650元),以货币形式每月向乙方支付基本生活补助费人民币元(其中市财政每月向乙方补贴元)。如遇政策调整,按新标准执行。
四、双方权利义务
(一)甲方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甲方的规章制度,依法合理安排乙方的见习工作时间。
(二)见习期间,甲方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乙方进行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要始终把安全见习放在首位,采取一切有效防护措施,切实保障乙方人身安全,避免出现任何人身事故,对出现事故的,要依法妥善安排和照顾好乙方。对出现重大人身安全事故的,甲方应向有关部门及时通报,不许有任何隐瞒。
(三)乙方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甲方对其工作的合理安排,否则甲方可视情节轻重给予乙方必要的处分或者解除见习关系,见习关系解除后,本协议自动终止。
(四)因乙方原因,造成甲方财产损失的,乙方应予赔偿;因甲方原因,使乙方在见习岗位上造成人身伤害的,甲方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五)见习期满,甲乙双方按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原则,另行确定双方的劳动(聘用)关系;新的劳动(聘用)关系一经确立,见习期视为试用期,一并计算工龄,并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等。
(六)乙方保证进入甲方时身体健康,未患有疾病,适合甲方安排的工作。
五、安全保护
(一)甲方应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见习场所,建立、健全劳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提供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保证乙方的健康和安全。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
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乙方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甲方不得安排乙方在有职业病危害的岗位进行见习。若甲方安排乙方所从事的见习岗位可能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甲方必须如实告知,并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果甲方没有告知或者没有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的,乙方可以拒绝见习岗位的安排或与甲方协商变更见习岗位,也可以解除见习协议。
(三)甲方为乙方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用从甲方生产经营利润中列支。
(四)甲方不得安排乙方从事有毒有害,易发生事故的岗位进行见习,不得安排女性见习高校毕业
生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五)乙方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乙方对甲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
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六、解除协议
(一)乙方在见习期间有正当理由,可以向甲方书面提出解除见习协议的申请,甲方在接到申请之
日七日内给予答复;在甲方答复前,乙方应在岗工作,不得擅自离岗;甲方同意解除见习协议的,乙方应交接工作,并交回甲方的生产工具、劳保器具等。
(二)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与甲方随时解除见习协议,不用征得甲方的同意:
1、乙方与甲方协商一致的;
2、乙方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的;
3、甲方未按照见习协议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4、甲方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5、甲方未依法为乙方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的;
6、甲方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7、甲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乙方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见习
协议的;
8、甲方在见习协议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乙方权利的;
9、甲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10、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乙方劳动的;
11、甲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乙方可以解除劳动协议的其他情形。
(三)见习期间,甲方发现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本协议:
1、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2、受到治安或刑事处罚的;
3、严重违反甲方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
4、给甲方造成严重损害的;
5、乙方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甲方造成重大损害的;
6、乙方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甲方
提出,拒不改正的;
7、乙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甲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见习协
议的;
8、乙方患病,不适宜在甲方工作的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
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9、见习协议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见习协议无法履行,经甲方与乙方协商,未能就变更见习协议内容达成协议的;
10、甲方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11、甲方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12、甲方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见习协议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13、其他因见习协议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见习协议无法履行的。
七、其它约定事项
(一)(二)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或签字后生效;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乙方存档一份作为办
理见习期间免费人事档案托管服务的依据,一份报市人才服务局备案,一份报市财政局备案。
甲方(盖章):
负责人:
联系电话: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7
记者日前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和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扶持创业带动带动就业“万企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兰州市决定认定兰州天和生物催化技术有限公司、甘肃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兰州中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甘肃丝路云商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73家单位,为2016年度第一批兰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8
本刊讯(邱丽娜) 6月30日,由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中国广西人才市场承办的“2010年广西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就业见习基地双选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双选会共有408家招聘单位参加,推出2984个专业岗位。其中“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单位359家,提供465个急需紧缺专业岗位。据悉,今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招募单位除原来规定的有专业人才紧缺的乡镇事业单位外,首次扩大到各地的工业园(产业园)区、区直和各市设在乡镇基层的事业单位、各地列入自治区重点发展产业的重点企业以及部分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县(市、区)企事业单位。招募岗位明确对在未来两年有空编的事业单位特别是有空编但长期难以招聘到优秀专业人才的区直设乡镇基层的事业单位、有明确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的用人单位、解决服务期满人员就业较好的县市区以及乡镇基层事业单位重点倾斜。同时要求各乡镇、园区、区直事业单位上报需求岗位原则上不超过3人,同一单位上报岗位不超过2人;在专业上要求以我区经济发展紧缺的农林水牧、医疗卫生、规划建设、生态环保等专业为主。招募人数将比往年增加约50%。
此外,自治区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及其下属单位49家企业到会招聘,提供就业见习岗位2519个,涵盖机械制造、交通物流、医疗卫生、软件开发、生物制药、农林商贸、服务支持和工业园区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南京毕业生就业实行“见习期” 篇9
南京市要求企业接收2004届毕业生时,应与其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并按照有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不少于一年,其中见习期为6―12个月,合同中不再另行约定试用期,
见习期内,单位和毕业生双方共同执行见习期管理规定,共同遵守双方达成的协议和
签订的劳动合同。毕业生见习期内按规定接受就业培训,培训结果作为毕业生见习期满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和晋升初级职称的必备条件。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办理转正定级手续。机关和事业单位接收毕业生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对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合同)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升学、入伍或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含参照部门),根据有关规定,不视为违约,用人单位不得收取违约金。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10
目前酒店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员共有43人,其中专科学历的有33人,本科10人,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酒店总人数的12.2%。
丽森酒店成立以来一向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在酒店筹备之初,就启动了“经理培训生”的培训计划,招聘应届优秀毕业生培养,做为酒店的后备管理人才,大学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经验比较缺乏,安排他们到酒店的各个岗位上进行实习锻炼,了解酒店的运作流程,进而培养成为管理人员。大学生进入到酒店后,为酒店带来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大学生主要是培养价值比较高,而起初却难以发挥出他们的作用和潜力。
大学生刚刚毕业,很难找准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在酒店就业存在与所学专业不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是通过基层的锻炼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当然酒店也会有会对性的招聘“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2009年4月酒店通过参加延安大学春季招聘会,招聘了14名延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分布在餐饮部服务员、房务部前台、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工程部,目前在岗的比较稳定的有3人,分别为餐饮部文员、楼面领班、行政助理。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11
2008年底,中央政府决定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2009年1月19日,共青团中央公布了首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这批基地将提供59802个见习岗位,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将被陆续推出。这个政策对于即将就业的中国青年们意味着什么?又将给他们带来怎样的人生选择?
建立青年就业新基地
记者现场感受了一次见习面试,主角是联大商务学院的应届生付兆聪与国家开发银行派来的面试官。这是北京市团委组织见习计划中的小小一环,却呈现给我们一个透视这个庞大计划的独特视角。
面试官:见习工作只有短短几个月,之后并不代表你将被录用。那么,你能否坚持完成见习工作?
付兆聪:(有些犹豫后)会履行协议,完成见习工作。如果我见习期间确实找到合适的工作,违反见习协议会否有相关的处罚?
面试官:单位会根据事先签订好的见习协议来处理。如发生争议,在双方商议、学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可提请辖区法院裁定。单位会尽量录取能够保证每周5天在岗、可以完成见习工作的学生。
付兆聪:谢谢,我会争取见习机会。如果见习期间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将权衡自己的处境,然后做出选择。
短暂的面试对话透露了付兆聪的希望与担忧,她的希望在于这是一次难得的就业机会,担忧则是自己能否最终留下来,见习期间的权利能否保障。
“你感觉自己能够留下来吗?” 付兆聪回答说,“我尽量争取吧,希望自己能够留下来。毕竟现在工作太找了。”她还告诉记者,没有北京户口给她在找工作方面增加了不少困难,所以对于这次见习的机会十分珍惜。
此时,更多通过面试的大学生们则已经开始自己的实习生涯。
办公桌上,办公用品一应俱全。看着这些与公司其他员工并无两样的办公用品,小孟暗暗告诉自己“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学到自己该学的东西”。这是实习生小孟在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实习的第一天,她参加了一个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会议并做会议记录,还协助相关部门做了另一个会议的会务工作。
小孟的实习机会同样来自于团中央推行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计划。她是公司从收到的119份简历中选用的第二名见习生。
“我要争取留下来,在我来到的第一天已经下决心了!”她自信地告诉记者。“如果到时候留不下来怎么怎么办?”面对记者的问题,她脱口而出:“那也没有关系,起码收获了一份难得的经验啊!”
同样幸运的还有焦静,她是中国人名大学的学生,这个学校一直以学生不愁工作而闻名。为找工作焦头烂额的焦静,通过“青年就业创业见习计划”成功获得了一家信息咨询公司见习生的岗位。她告诉记者,短短两周见习时间已经让她这个职场新萝卜头觉得没有白来。整理基础信息,与公司客户联系沟通,辅助正式员工工作,组织筹备“纵横沙龙”,她在一步步熟悉了解见习单位,见习单位也在实际工作中熟悉了解她,她期待着收获更多。
来北京找工作的大学生小冯说出了他们共同的想法:“不少用人单位要求一年以上实践经验,应届毕业生只能被拒之门外。可在校时如果想参加公司的培训,还要交上千元的培训费。找不到工作前,能有这不花钱增长实践经验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据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唐军旗介绍,自2月10日以来,报名投简历的既有大中专学生,也有下岗职工,学历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都有。现在要从已收到的400多份简历中选择100多人参加3月初开始的两次面试。“给更多人见习的机会,让更多人来锻炼,是我们这次筛选的原则。”
团中央见习计划的有关负责人则表示,为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既着眼于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也为企业搭建了选人用人的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大学生也可以充分了解企业,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双向选择的成功率。
政府“埋单”,企业“试工”
北京金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汽车零件的制造型企业,该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张斌向记者介绍,他们在此次“团中央见习基地”中提供了15个见习岗位。尽管金融危机影响了公司,但是在选择见习者时并没有降低要求,首先要综合素质好,其次专业技能要强、实践技能过硬。“见习者也不能眼高手低。”张斌补充说,“见习者主要到生产一线,从基层做起,这对以后做管理有帮助。见习者表现优秀的肯定会签约成为正式员工,作为经济回暖后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
另外,他们也还有着自己的小九九。招聘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就意味着培训成本的增加,而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企业要控制成本,所以招人自然会要一些熟手。“我们招一名大学生,在3-6个月见习期内,政府给他每月发一些生活补贴,这就等于是为我们减少了培训开支。”
通过见习提升就业能力,的确是许多毕业生的兴趣所在。不过,他们更“贼”的想法则是争取见习后能够留下来。尽管选择见习多少出于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但这毕竟给他们提供了直接与企业接触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见习,在他们心目中,更接近于就业的“跳板”。
这种想法并不是一厢情愿。北京市团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企事业单位报名参加见习基地遴选之所以十分踊跃,究其原因,不乏通过接纳毕业生见习发现可用人才的考虑。
北京智联公司董事长李进飞的话印证了这种判断,他告诉记者:“这些学生经过见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录用后可直接上岗;而且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公司对他们的人品、工作态度都比较了解,比从外面招的人用着放心!”
然而,有些毕业生对“见习基地”的误解也让一些企业哭笑不得。对于“见习计划”,这些知名企业拿出来的见习岗位很有吸引力,然而毕业生们最关心的就是能否“苦尽甘来”,在培训结束后顺利留下来。在与见习单位面对面交流时,毕业生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最后留用的比例是多少?”一听不能留下来,很多人掉头就走。
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书记张国富告诉记者,对于见习基地,学生有一种误解,认为见习培训和岗位培训是一码事,没有招聘计划的单位就不愿参加活动。但事实是,见习单位的职责是培养学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在见习培训过程中,学员与单位并不建立劳动关系。为了保证见习的效果,政府规定了一定的稳岗率,也就是说很多青年人都有留用的机会。
各地政府发力,共推见习基地
2009年1月11日,共青团中央正式开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计划,并在春节前公布了首批59802个见习岗位。地方各级团委也积极响应,形成了由中央到地方共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政策网络。
记者从共青团山东省委了解到,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山东省各级团组织将积极搭建平台,到2012年将建成1500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200个学士后流动站。其中,学士后流动站是山东独创的工作品牌,经过五年的运作,已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服务对象是应届或毕业两年内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生。为响应团中央的政策,山东决定在今年扩大规模,招收更多的学士后参加见习工作。
上海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始实施“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社会青年实现就业。今年的“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将更倾向于帮助大学生参加职业见习,2009年,凡参加职业见习的应届生,政府将按最低工资标准的60%给予生活费补贴,每人每月576元。
“以前政策不允许机关事业单位作为见习基地,但今年,政府将放宽政策,允许事业单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上海团市委副书记陈凯向记者表示,今年官方将首次把事业单位纳入见习基地准许范围,并增加大型国企的数量。而在此之前,官方主要提供民营、外资企业见习基地。2009年,上海青年见习基地预计将增加1000多家,总数有望达到3000家。
湖北省则展开了“帮扶就业双千工程”,为返乡农民工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分别提供1000个就业见习岗位。由于湖北是农业和教育大省,今年全省仅回流返乡农民工超过60万人,全省应届大学毕业生也达40万。针对这个特点,湖北省团委不仅增加了大学生见习岗位,而且十分重视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见习岗位,其中包括建设500个乡村业务代办点,建立长期的业务代理商关系;提供乡镇营业厅营业员、乡镇设备维护员、乡村流动服务车司机等岗位500个。
其它各个省市也陆续推出了丰富多样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计划”,为青年人的就业创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大学生“受宠”,谁来关注农民工?
据北京团市委的统计,目前已提交申请北京市见习岗位的人员比例中,青年农民工占3.4%,下岗失业青年占2.3%,已毕业未就业大学生占38.6%,应届毕业生占55.7%。相对于大学生们对于见习基地的热情,青年农民工们鲜有报名。这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青年农民工缺乏有效获悉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也由于参加见习计划的企业很少有见习岗位提供给他们。
小王是从山东来到北京打工的青年农民工。他来北京打工已经连续三年了,一直在一家公司里当保安。当今年过往春节回来,却发现自己原来工作的公司已经不再需要保安了,小王于是决定先租着房子慢慢找工作。
当记者问到小王是否知道“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时,小王连连摇头。当记者详细向他介绍之后,小王却没有信心,他告诉记者“这些工作大都是给大学生们的,我们又没有文凭,也没有什么技术,怎么可能有这个机会呢?”当问及是否希望能够参加时,小王说“当然想参加了,因为毕竟可以学些经验,而且还有留下来的可能。”
然而,过些天当记者再次联系小王时,小王却表示根本没有适合自己的见习岗位,而且第二批见习基地也看到了,上面都是各个大学团委联系的企业单位,他作为农民工根本没有见习的机会。
也有一些农民工在见习基地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见习岗位,却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小刘刚刚利用春节的闲暇在老家结完婚就匆匆忙忙赶回北京了,然而他却发现工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难找。
当他看到北京市团委推出的“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名单时,惊喜地看到里面竟然有自己适合的机会。然而,当自己报名参加面试时却被告知,见习工作并没有全额工资,见习的薪酬也仅仅能够养活自己。这让小刘犯了愁,刚刚结婚的他需要挣钱为刚刚组建的家庭积累储蓄,而见习的薪酬显然并不能使他满意。最终他只得放弃这份难得的见习机会。
通往就业之路
并不是每一名参加见习的青年都能在见习单位就业。对于很多人来说,收获除了暂时的安稳,就是那一纸见习鉴定。可是,这一纸鉴定,能够承受他们将其作为“敲门砖”的期望之重吗?
河北经贸大学的小李就表示出对见习的担忧:“现在我最担心的是,见习经历能不能同实践经验真正挂钩。如果现在见习了,以后就业时用人单位对见习经历并不承认,那你还不是干着急?”
毋庸讳言,在用人单位真刀真枪地干上几个月,对毕业生实践经验的“扫盲”是大有裨益的。但对参加见习的青年而言,三个月的见习虽然成为了就业的缓冲期,增加了实践经验,但三个月之后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不得不考虑。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日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生获得实习经历的学生总体过少。报告指出,与国外每个大学生平均实习2﹒7次相比,中国学生仅有11﹒7%有实习经历。 有学者认为,虽然当前政府为大学生提供了不少实习岗位,但并非长久之计。建立促进大学生实习、见习的长效机制,才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而那些青年农民工难以找寻适合的见习岗位也是各地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难题。
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总要经过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也正在不断完善中成为青年人就业的一处新驿站。正如燕山大学毕业生小刘所言:“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找工作实在太难了。正是见习计划给了我们一个新的选择,一个新的希望。”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12
2009年, 对于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级部门来说, 是工作任务繁重的一年, 是资源优化力度空前的一年, 是促进就业创意叠出的一年, 更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指导下, 为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切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断发力的一年。
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9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宣传的通知》。通知要求, 从今年9月份起,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总结宣传工作。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 认真总结高校就业工作经验, 积极宣传推动就业工作先进高校的经验做法,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逐步形成政府积极引导、高校按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的长效就业工作机制。
本次总结宣传工作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导,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
此外, 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结宣传工作, 通知同时制定了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结宣传工作目标和原则
通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认真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做法、新机制和新经验, 推动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和教育改革不断迈上新台阶。
通过向社会公布总结结果, 积极宣传就业先进高校及其经验, 进一步发挥就业对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导向作用, 促进高等学校积极面对社会市场需求, 科学定位办学育人方向、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深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政府积极引导、高校按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的长效就业工作机制。
总结和宣传工作要体现求真务实的原则, 分层次、分类别进行。
二、总结工作内容
总结工作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高等学校对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视程度;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实绩, 辅以抽样调查方式, 了解社会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对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反馈;三是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情况;四是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情况;五是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情况;六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 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七是实施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情况;八是高等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费支持和条件保障情况等。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13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日前提醒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抓住各省市推出的“就业见习”机会,实现及早就业。
近年来,各省市为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按照自愿参与的原则,组织推荐他们到人力社保部门认定的就业见习基地,参加就业训练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一项制度。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以重庆为例,就业见习针对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学年在校生以及对口支援西藏等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区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或就业见习基地参加现场报名,也可登陆重庆大学生就业网进行网络报名见习,期限一般为3~6个月。
见习期间,工作单位将按月发放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生活补助,并办理不低于每人次5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其中财政将按照每人每月800元标准进行补贴。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14
推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长效工作机制
近年来,根据人社部的统一部署,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大力开发就业见习岗位,不断完善见习管理制度,突出抓好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配套服务,见习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09年8月以来,先后组织见习单位7835家,提供见习岗位113245个,安排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74027人,通过见习直接实现就业(单位留用)23910人,留用率为32.3%。通过见习,提升了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实现了单位招聘与毕业生求职的有效对接,就业见习工作也因此积累了经验,完善了措施,在实践创新中初步建立起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长效工作机制。
一、坚持高标准筹划,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我省高校多,毕业生数量大,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对缓解就业压力意义十分重大。省政府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2009年上半年及时将我省就业见习任务从部里下达的1.5万人调升到3万人,并确定要加快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全面扩大就业见习基地规模。省政府主要领
导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包括就业见习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我省就业见习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安排部署。围绕贯彻省政府关于就业见习工作的决策部署,我省在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设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办公室,专门负责就业见习工作。省人社厅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多次召开协调会,与省级有关部门协商研究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增强工作合力。纵向上,将见习任务逐级下达到各市、县;横向上,将见习任务明确到人社、教育、科技、工信、国资监管、中小企业管理等部门,形成纵向实行目标责任考核、横向按部门包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工作合力明显增强,有效推动了就业见习工作。去年,就业见习被列入我省民生工程项目,由省人社厅按期向民生工程办公室报送见习工作进展情况。
二、推进政策性创新,加快建立政策体系
我省紧密结合实际,积极进行政策创新。省上先后出台了6个关于就业见习的政策性文件。其中,省政府出台了《 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09]27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意见》(陕政办发[2009]105号)2个文件,省人
社厅牵头,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制定了《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暂行办法》(陕人社发[2009]133号)、《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陕人社发[2009]136号)、《关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陕人社发[2009]161号)和《关于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有关问题的说明》(陕人交发[2009]30号)4个文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就业见习政策体系,具有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就业见习成为我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项制度性长效措施。全省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明确就业见习组织管理、鼓励措施、办法程序和目标任务、原则对象等基本内容,打破在校生不能参加见习的限制,前移见习服务,对象扩大为应届当期毕业生,实现毕业生离校前后见习服务的无缝衔接。在《陕西省就业促进条例》中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完善就业见习制度作出规定;二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就业见习财政保障机制。设立就业见习专项资金,明确具体用途、补贴标准、使用管理办法,用于支付见习毕业生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贴及20元意外伤害保险费,此外,从就业专项资金中调剂资金将见习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600元。各地认真
贯彻省上政策规定,制定就业见习的具体实施办法,见习政策不断细化,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对见习工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显著加大。目前,我省正在计划将明年的见习生活补贴标准将上调至每人每月800元,并全部由就业专项资金列支。
三、实施项目化推动,强化见习近平台建设
陕西省政府自2009年开始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个十百”就业见习工程,规定省内各类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都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岗位接收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各类单位每年接收见习生的任务是:小型企业1名以上10名以下,中型企业10名以上100名以下,大型企业100名以上;一般普通高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院校、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为10到100名不等,条件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100名以上。具体做法:一是以项目化方式实施“个十百”就业见习工程。由各级人社部门牵头,制定“个十百”就业见习工程计划,将任务分解到所属市、县和同级教育、科技、工信等部门,由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制定具体方案,组织企业、高校和有关单位实施,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位,组织有力。二是以供需见面会促进见习单位与见习毕业生 的有效对接。各地在认真组织安排申报人员及时见习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现场供需见面、网络供需对接,见习基地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就业见习供需见面活动,为毕业生和见习单位提供更为便捷的对接方式。省人社厅会同省教育厅、科技厅、工信厅、司法厅、国资委、国防工办、中小企业局等部门举办多场大型现场供需见面会。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举办见习供需见面活动100余场,参会单位共计9000余家次,为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约10万余个。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约30%的见习岗位通过供需见面活动实现了对接,为就业见习的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以网络信息平台为依托,动态发布见习岗位。见习信息有效对接是做好毕业生见习工作的前提,我省于2010年开发了见习网络操作平台。该系统主要用于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依托陕西人才公共服务网(http://)平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管理部门、就业见习单位、高校毕业生提供实时网络服务。系统具有信息登记、发布、采集、审核、上报、统计和查询等功能。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可按不同权限使用其功能,实现了有关高校、各市、县、见习单位、见习
毕业生的互动链接。各市也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了就业见习信息发布平台。目前全省动态发布见习岗位信息已达5000个以上。四是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辐射扩大见习覆盖面。2009年以来,我省积极施行区域合作项目,先后6次组织省内高校赴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省内各高校积极与当地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合作项目。截至目前,我省各高校在省外建立毕业生见习基地达500家以上,每年组织1万余名高校毕业生赴当地进行见习、实习培训。五是建立就业见习指导专家团队,全方位提升毕业生见习质量。我省在每个见习单位都指定了专门的就业见习指导老师,毕业生见习期间规定每10名见习毕业生最少要有1名指导老师进行专门指导,在此基础上以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为骨干,聘请组建省级就业指导与见习专家团队,要求见习指导老师根据见习毕业生专业、岗位情况设立就业见习课程体系,穿插就业指导内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促进毕业生就业。目前有专家团队61余人,每年开展就业报告50余场,四、做好基础服务工作,促进见习质量提升
做好基础服务工作是保障见习效果的前提。在基础工作
方面我们一是结合就失业实名制登记工作,建立毕业生见习跟踪服务制度。每年省人才中心协调教育厅获取了离校回原籍毕业生名单,将名单派发至各市、县。各市、县在此基础上,实行跟踪联系,开展登记统计、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和就业服务工作,确保当期回原籍毕业生100%登记并发证。对登记持证的毕业生要求各级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机构每人至少提供2个以上岗位信息;对有见习需求的毕业生100%安排见习,并对留用情况进行备案。二是加强就业工作调查分析,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专项调查活动。为准确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实际水平,充分了解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见习工作,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于今年5至7月在省内选择靖边、高陵和镇安三个县开展了201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专项调查工作。调查由省、市、县人才交流机构和乡镇劳动保障所共同组织。参与调查服务机构70个,参与调查人员493人,调查方式参照人口普查的做法,主要采取上门入户的办法对当年毕业生全覆盖跟踪调查,调查入户率为56.72%,通过调查,真正弄清楚了毕业生实际就业状况,弄清楚了失业的原因,为跟踪开展见习工作明确了对象,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根据
不同状况提出个性化的培训和见习服务。三是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研讨活动。我省于2011年2月25日召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暨工作经验交流会,省级有关部门、各市(示范区)就业人才机构、部分高校和就业见习基地代表参加了会议,对全省就业见习工作进行了总结研讨。会议整理编撰了见习单位经验材料。两年多来,省级有关部门、市(区)也在各自见习单位范围内不定期开展了见习工作总结交流活动。四是建立了见习工作分类管理制度。目前我们初步提出了就业见习工作评估办法,建立了部分专业见习课程体系,对见习基地和见习单位进行分级分类管理。针对就业矛盾突出的政法类毕业生,由省律师协会统一安排见习,实行全行业统一的见习工作目标,克服了行业单位数量庞大但规模普遍偏小可能出现的弊端,形成了具有专业特点的见习工作模式与标准;对高校接收见习毕业生,考虑事业单位编制限制与“凡进必考”的用人制度,将工作重点放在见习生的教育培训方面,建立毕业生就业适应性能力模型,用适应性能力的提升解决高校本身“只见习不留用”问题;针对我省国防军工企业较多的情况,利用其管理严格,制度健全,吸纳能力大的
优势,探索工科类毕业生见习考核评估办法,从见习生的基本能力、业务能力、工作态度、适应力等四个维度及独力操作能力、理解力、判断力、语言表达力、沟通能力、纪律性、协作性、责任感和岗位适应力等九个方面制订了考核打分标准,对见习毕业生实施严格管理;针对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的产业发展定位,搭建校企交流平台,促进服务外包企业与学校相互合作,将企业见习内容纳入学校教学内容,缩短培训见习期限,加快见习向就业转化速度。五是简化服务流程,高效使用见习资金。我省的就业见习补贴及保险费用列支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就业见习专项资金,二是就业财政专项资金。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简化资金划转流程,就业见习专项资金采用预拨制,年初由省人才中心按计划拨付各市(区)人才服务机构,由市级进行统筹。各市(区)见习监管和公共服务部门,通过为见习期满毕业生办理认证手续,对见习人员岗位培训课程、考核结果、见习状况进行监控,并采取发放银行卡划拨见习补贴的方式,保障资金安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发放见习资金1.5亿元。
总之,就业见习是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短期工作经历,帮助、促进其就业的重要措施,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缓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发挥人才资源作用、加快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陕西这两年的就业见习工作之所以有所突破,离不开部里的大力支持,就自身而言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二是建立了就业见习财政保障机制。三是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四是有效的服务手段。
今后,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将继续着眼于长效机制的建立,深化见习服务,注重见习效果,提升见习质量,逐步将见习工作引向深入。主要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一要结合就业信息公共服务网络的建设,尽快在全省实现见习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共享发布,保证见习岗位信息的丰富有效;
二要组织专家开展课题研究,分门别类开发见习课程体系,建立不同岗位、不同专业见习能力模型,解决见习内容五花八门的问题,提高见习针对性与科学性;三要制定见习工作评估办法,树立样板与典型,保证见习工作健康发展,建立约束机制与动态监测平台,杜绝使用
廉价劳动力,预防负面效应出现;
四要开展见习工作评比活动,扩大社会宣传,引导单位与毕业生正确认识见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完善对单位的激励机制,以解决见习动力与覆盖面不足的问题;五要做好见习服务基础性工作,要实施省级人社、教育部门毕业生信息交流对接制度,在实名制登记基础上继续实施跟踪服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活动,建立校企合作联盟组织;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 篇15
团中央开展“见习助就业·牵手毕业生”活动 作者: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7期
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张建伟)记者今天从团中央获悉,为有效帮助青年增加就业劳动体验、增强就业创业技能,团中央发出通知,决定于2013年3至8月在全团开展“见习助就业·牵手毕业生”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团组织要按照《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本着“谁建立、谁授牌、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根据2012各级见习基地运行情况,认真开展见习基地清理工作,切实提高见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4月下旬,各地团组织要对符合升级授牌的见习基地进行统一授牌。
通知强调,各地团组织要把企业扩张性用工需求与组织青年上岗见习结合起来,根据本地产业特点和青年见习意愿,确定并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见习岗位。要通过集中开展见习岗位进校园、进技能培训机构、进人才市场以及见习岗位双选会等有效形式,组织广大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初高中两后生等上岗见习。5月20日至26日,全团将集中启动“见习助就业·牵手毕业生”见习岗位对接、见习政策咨询等活动。
通知指出,各地团组织要加强对见习青年的管理和服务,督促见习基地规范协议签订、完善见习方案、保障见习条件、加强岗前培训、落实见习政策,为青年见习提供良好条件。要引导见习青年自觉遵守见习工作中各项管理规定,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努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各地团组织要积极开通见习基地微博,通过开展“见习微生活”、“见习微感悟”、“见习微论坛”等网络互动活动,引导青年反映见习生活,分享见习感悟,激发见习热情。通知要求,各地团组织要充分认识集中开展“见习助就业·牵手毕业生”活动是深化见习基地工作、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载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要根据要求细化工作方案,丰富活动载体,明确任务目标,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活动开展有形有效、有声有色。要认真分析不足、总结有益经验,不断深化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努力形成服务青年的社会功能。要注重应用新媒体手段扩大宣传效果,努力提高见习基地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推荐阅读:
人保局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通知11-14
厦门:职业见习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06-29
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12-05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10-03
西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协议书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