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的情感把握

2024-10-04

新闻语言的情感把握(精选7篇)

新闻语言的情感把握 篇1

我国传统的新闻播报一直都是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播报时有声语言表达主要体现在节奏明快,新鲜感强,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如潮,语流畅达,无大起大伏等。在客观公正的氛围中,让事实说话。因此传统新闻播报的情感流露是很含蓄的。在几次地震的抢险救灾报道中,主播们在播报新闻时却出现哽咽、流泪、着急等情感流露的现象。这突破传统的新闻播报却主动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取得了很好的正面传播效果。新闻播报中的情感流露与新闻的客观公正其实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把握好新闻播报情感流露的原则与尺度。

一、新闻播报中情感流露的必要性

传统的新闻播报有两个基本的要求:叙事清楚,新鲜感强。这里的新鲜感并非指情感的体现,而是指在播报中应如何运用膈肌、气息、声音、语式、节奏来表达新鲜感。这样播报的新闻才不会被播平、播散,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传统新闻播报的要求便形成了新闻播音的语言特征和相关的技巧,主要体现在语势无大起大伏,无大停大连,重音少且精, 少吸气勤补气,换气要无声。[1]

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中央电视台随即开设了24小时的新闻直播, 许多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也纷纷改为直播。直播过程中,一线记者和主播,时时刻刻目睹的是地震中留下的千疮百孔,凋零陨灭的生命,奋不顾身的救灾行动……这一切都从内心深处激发人类最深层也最真实的情感,他们竭力克制着这种情感,但最终无法抑制,一喷发便突破了职业操守的底线,哽咽了,流泪了。这种情况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新闻直播中并不鲜见,网络上还为此评出了十大泪洒荧屏的主播。

央视主播赵普在说完“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后,双眼满含泪水,声音两次哽咽,停顿数秒后努力恢复常态,[2]接着继续播报未完成的内容;著名主持人鲁豫,在香港主持全国哀悼3分钟中, 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泣不成声;四川卫视主播宁远基本上每天都是红着双眼在播报新闻,语音低沉,常常在播报中哽咽住,声音颤抖;央视主播海霞在播报震区灾情时,泪水盈盈;亲历现场的央视记者张倩在演播室讲述见闻时,泪如雨下。

2013年4月20日北京时间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这次的灾情报道中主持人也不时流露真情。央视主播长啸电话连线雅安市委书记,在市委书记开始历数各级领导关注时,央视主播长啸打断说:“这个我们可能比你知道的多些,说说现在采取了哪些措施吧。”很多网友评论称,长啸打断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一个新闻职业者的专业素质,更被网友们誉为是“爷们的作风”。

在芦山的灾情报道中,除了再次看到主持人们数度的哽咽落泪外,我们更看到了各家电视台和主持人们的成熟与进步,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给观众的感受是更人性、更民生、更自然,大量调集已在现场的各家媒体,各种权威部门人士连线,报道最及时最全面,不重复。《人物》杂志出版人郭光东也在其个人认证微博上点评称“硬新闻不是唱歌跳水”。

这种哽咽、流泪、着急,打断连线嘉宾话语或是因为情感涌上而说不下去,甚至被观众们称为“不按招出牌”的现象在我国电视新闻播报史上可以说从未见过。这些在播音主持岗位上经验丰富的主播们,既无事先设计更无人特别交代,情感流露自然而真诚,并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汇集了社会正能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我国的新闻播报一直遵循着“感而不入”的原则,因此, 新闻播报总显得严肃、权威、客观,情感流露显得极其含蓄。但是,地震救灾的新闻直播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播音员主持人们不仅感受到了新闻现场的氛围和新闻人物的情感,更充满了对生灵的悲悯和深切的关怀。他们的播报不是“感而不入”,而是“身临其境”般地充满人文关怀。此时的播音员主持人的感情世界是“热”的,而非平时的理性,他们把自己作为正常人的情绪来表达,不仅释放了自己的情感,还与观众心声合拍,叩响了观众的心扉,引起了共鸣。在这种情感的冲击下,观众心中涌起了一种更为实际的责任感,由责任感转化为行动,从而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为抗震救灾筑造了一个强大后盾。这正是情感播报产生的正面效应,是理性播报所不能及的。无怪乎,有位网友说道,新闻也是有情感的,如果播音员主持人完全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冷漠地发表着评论,他就用不着看电视直播了。[3]所以,新闻播报中情感的流露是有必要的。

二、新闻播报中情感流露的合理性

从以上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带有感情的新闻播报是为观众所接受、所认可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情感明显流露,可以产生正面的效应,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感知产生认知,认知必然带有个人色彩

客观,是对新闻事实的尊重。有人说,新闻是可以“纯客观”,他们认为,播音员主持人应将自己置身于事实之外,从而冷静地完全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本身,而且不能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从理论上说,似乎是行得通的。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客观事物被个体感知总会带有个体色彩的烙印。从大众传播心理学角度来看,头脑接受各种各样的客观现实,通过自我传播的整个过程,形成属于个人主观思想,并做出相应的能动反应。因此这个过程便具有了观念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而观念性、主动性和能动性都是因人而异的,即人们对同一事物的选择和加工的过程中,渗透着个体的知识经验,折射着个人的体验。于是个体对同一客观事物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因为这是受到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生理、态度等各方面的影响,即个体接受信息形成感知时,传输到脑,脑这个中枢受到个体自身已经形成的经验的影响, 最终输出到改造后因人而异的信息形态到效应器,也就形成有个人色彩的认知。[4]

从受众的评价方面来看,新闻主持人的情感流露得到了观众的肯定。央视主持人赵普、张泉灵、海霞等人在直播中, 当他们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前方记者发回的一则则或悲痛或感人的新闻时,内心的情感迅速地翻腾起来,心自然而然地和灾区人民在同一个纬度上跳动了,在这种情感中他们出现了这些现象:声音哽咽、双眼满含泪水、甚至不得不停顿数秒,努力恢复常态后继续直播。这种人性中最真实的表露,让观众感受的不再是过往光鲜亮丽的主播,更多的是一个人, 一个真实的、有情感的人。灾情直播后网络上出现了许多的评论,几乎都是正面的。人总是需要一个情感出口的,这也让观众看到了人性中最真实的表达。

我们对新闻传播作评价,最根本的是观察在社会公众中传播效果,从这几次的灾难事件的直播报道中,让我们看到了情感的真实流露在新闻播报中的效果,那就是有利于凝聚社会正能量,并得到观众高度认可。

(二)感性诉求较之理性诉求更容易让人接受

新闻传播技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效果。新闻播报一直以来都是秉承客观公正的理性诉求。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很少动用情感手段来感染受众、启发受众。

在宣传史上,世界著名的广告文案大师大卫·奥格威曾将“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这两种方法做过比较。

1936年,精神分析学家H·H·哈特曼等人利用德国议会选举的机会进行了一次实验。哈特曼设计了两种号召选民支持社会党的宣传小册子。一种采取“诉诸理性”的方法,内容以介绍社会党的纲领政策为主,试图以政策的合理性来说服选民;另一种采用“诉诸感性”的方法,强调如果社会党败北会“给德国带来可怕的危机”,试图用一种“赴国难”的气氛来感染选民。实验以向居民散发小册子的方式在三个选区进行 (其中一个区为对照区,未分发任何小册子)。最后的选举结果是,在分发了“诉诸感性”小册子的选区社会党选票增长率最高,分发了“诉诸理性”小册子的选区增长率居中,在未分发小册子的选区增长率最低。[5]

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事实都证明,感性诉求比理性诉求的传播效果要好。

人类都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在同一事件的传播上,播音员主持人感受着感性诉求的内容比理性诉求的内容更容易激发自己的情感。[6]如鲁豫,在汶川哀悼日中曾播报到“在那一刻,我们所有的伤痛都得到了最好的释放……”这时是鲁豫由内心自然而发的感想,是十分感性的,说完,她也哭泣了。因此采用感性的内容来传播事件的精神实质,可以引起受众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共鸣。如果鲁豫当时只是单纯地用理性的播报方式,那么就无法将我们的伤痛释放,就不能达到这么好的传播效果。

既然传播内容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在立场分明事件上,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找准能引起受众共鸣的拍子,适当采取感性诉求的内容,继而采用巧妙的感性播报方式来传播信息。

因此,在不失新闻事实的前提下,加入适当的情感诉求,可以增强传播的有效性。这与保持新闻的客观性并不矛盾,同时可以引起受众共同情感的流露,也正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三、新闻播报中情感把握尺度

大量事实和研究证明,新闻播报中可以有播音员主持人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但是,凡事都要有尺度。新闻播报中, 情感并不能一味地宣泄,情感的流露也是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1999年,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后,当时有许许多多的学生、百姓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当中不乏乘势扰乱社会的不法分子。为了控制局面,国家广电总局迅速下发宣传提示,宣传报道以维稳为主,不激化矛盾,不炒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社会的稳定,为了国家大局,播音员主持人必须保持着高度的冷静和理性,竭力克制着个人的气愤情绪, 把握准确的情感流露尺度,既对涉事组织进行谴责、对使馆人员家属作好安抚还要表达民众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多种情绪交织在一块的合理表达,绝非易事。要把握好播报中的情感尺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下苦功去练习,从各个方面去完善自己。

(一)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

1.要有极高的政治理论素养

我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国家的传播制度。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党领导的原则,党性原则,正确舆论导向与监督的原则,真实性原则等。作为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而且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就得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播音员主持人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7]。强大的政治理论素养是播音员主持人各方面素质的坚强后盾,为如何把握好新闻播报的原则,特别是播报中情感的流露提供了正确的依据。

2.能迅速透彻地理解稿件

目前的新闻播报,有稿播音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备稿是每位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播音员主持人要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播音员主持人要深入到稿件中,用心备稿,必须忠实、准确地反映稿件的精神实质。稿件纷繁多样,要能够应付自如。备稿这项基本功要狠下功夫。

传统的备稿一般有六个步骤。[8]这六个步骤是划分层次, 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分清主次,确定基调。其中, 联系背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真正明确了稿件的背景,才能更好地把握稿件中的政策精神和播音的针对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明确目的,分清主次,和稿件的基调结合起来,稿件的情感流露便有了可靠的依据和掌握的尺度,达到将信息传播的效果最大化。

平日的工作中,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坚持养成分析稿件的逻辑思维习惯,特别要注意稿件的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稿件,并结合其他的几个备稿步骤。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播报的高层要求———情感上自如控制,以此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3.准确把握情感尺度

播音员主持人不但要能够迅速透彻地理解稿件,还要有高超的播音表达技巧,才能将稿件播好。播音创作的基本表达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9]以娴熟的播报技巧为基础,才能在播报中更好地把握好情感。那么,该如何把握好情感的尺度呢?

第一,不管是任何稿件或者是口播,都要用真情实感。

试想,如果在播报抗震救灾的消息和播报我国奥运健儿荣获奖牌的消息时,语气、态度、情感都没有变化,那么将产生多么恶劣的传播效果。播报一定不能“照本宣科”“见字出声”,而是要具体稿件具体分析,情感的运用一定要恰当、正确、有分寸,并且是在客观公正的基调下表露出来,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播报,把握好政策分寸。

播音员主持人流露出的情感要发自内心,真诚,而非做作。情感是把握在一定范围内的,而非过激的。这样的情感才是自然高尚的,这样的情感表达才能很好地完成传播任务, 这样的情感流露才能赢得受众的尊重和爱戴。

第二,要根据传播内容来确定播报情感的流露程度。

对于法律、法规、政策、会议等新闻,一般不怎么需要在情感上下功夫,但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0]比如,关于农民工优惠政策的时政新闻,我们在播报时可以情感比较鲜明,语式常扬。因为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农民工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大众很关心的话题。和谐社会注重“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注重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我们的新闻也是服务于群众的,要让我们的新闻去贴近人、关心人、关照人。播音员主持人情感鲜明地播报类似的新闻,具有浓厚的人文性,也是受众所乐意接受的。他们从播音员主持人的热情播报中可以体会到党和政府是真正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有一种真正被关心被爱护的感觉。这比传统的威严正襟地播报,更有人情味,更能让农民工对党和政府感激转化为实在的行动,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做得更好。这样的播报,从“报道情感———观众情感———观众观赏情绪———社会效果”的各个环节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对于重大典型事件、先进人物等软新闻就要融入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体现总体上可以比纯资讯类新闻更深一点。当然这种报道仍是要在维持新闻的真实性的原则上进行情感流露的。

第三,根据整组新闻编排情况来把握情感尺度。

我们在播报时,要让自己的局部情感服从于总体的情感。例如:【新华社洛杉矶7月29日电】……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手枪冠军,夺得了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10]

播报这则消息时,容易产生一种不可扼制的冲动,一不小心,情感表达容易偏“浓”,播报时既要不失传媒身份和大国风范,又要不破坏整组新闻的和谐。这时,就需要调整心态,把握住情绪,控制好节奏。

新闻的基调必须融合在整个新闻节目中,局部服从于整体。新闻节目经常有数十条涉及不同领域的稿件,在播出时要用不同的播报方式,但因为是整个新闻节目的整体统一性又使播音员主持人不能兴高采烈地播报许海峰夺得第一枚金牌等类似令人兴奋的消息,接着又用“最沉痛”的语调播送一条天灾造成的悲剧性的事件。这样大起大落令人十分反感,不仅受众无法接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恐怕也难以适应这巨大的情感起落。因此,在播报时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度,使“情”在相对的基调下有所变化。

4.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控制情绪的自我意识

播音员主持人心理素质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新闻播报行为乃至节目质量的高低。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播音员主持人必备的素质之一,特别是在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要特别优秀。

例如,赵普、宁远等多位主播数次哽咽、流泪,但是他们仍是不断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忍着个人的悲痛,坚强地代表党和政府、人民的心声来播报完新闻。如果心理素质不好, 情绪把握能力不强,则不能很好地完成播报任务。四川电视台《新闻现场》的主播们经常泣不成声,以至新闻都播不下去。如2008年5月16日晚,有一位一线记者坐到了主播台上,当她讲到自己在地震所见所闻时,声音都嘶哑了,泣不成声,抽泣时脸几乎都变形了,还不时地擤鼻涕,在整个节目中时哭时笑。这样连新闻最基本的叙事清楚都无法达到,更不用谈其他方面的。因此,播出的效果十分不理想。如果所有的主播们都对自己的情绪几乎失控,也如这位记者一样,那么新闻表达的最基本要求都将无法做到,整组新闻节目也将无法办下去,更不用说向大众传播信息,鼓舞民心,歌颂救灾事迹等。一味地宣泄个人内心情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是绝对不可行的。

因此,新闻播报中,情感是可以流露的,但要掌握好这个度。一定要牢记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坚决不能以个人情感代替国家集体的利益。我们要从大波动的情绪中走出来,真情实感地陈述思想与情感,而非宣泄情感。这样的播音则将显得更加成熟动人,这也是多位主播们泪洒荧屏而受到大众支持的原因之一。

(二)增强文化积淀,培养综合素质

过硬的业务素质是播音员主持人必备的条件,而优秀的个人综合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播音员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更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如鱼得水。

1.广博的综合知识

有人说,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是杂家杂才,各个方面的学科都得涉猎。每一档不同主题的节目、每一个不同领域的采访,都将成为播音员主持人在那一时期工作中的“临时专业”,在准备节目的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在这种特殊的工作中,将日积月累地形成一位播音员主持人综合文化素质体系。

综合文化素质是播音员主持人的知识水平、行为准则、法律观念、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而且播音员主持人面对的新闻触及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法律、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可谓包罗万象。只有加强文化修养,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只有拥有优秀的综合文化素质的播音员主持人才会被受众接受,反之,即使有再娴熟的表达技巧也只是一个空架子。[11]

因此,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已的自学能力,让自己时刻处于吸收新事物、学习新内容的积极状态。在播音主持中把自己广博的综合知识和自己要播讲或主持的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有生命力的表达。

2.深入实际生活培养情感

播音员主持人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不能每天只坐在演播室,不贴近群众,不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播音员主持人也要做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播音员主持人们不妨通过几种途径来多方体验生活:一是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了解民生百态。多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甚或是不同地域的人交往,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和思维方式。

二是尽量参与采访编辑过程。广播电视作品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成品节目经历了策划、采访、编辑、播音主持等多个环节,作为播音员主持人是这个作品中的末端环节了,这种参与将让播音员主持人了解节目的策划意图、采访经历、编辑技巧,了解了这些以后有助于播音员主持人在话筒前准确地把几个环节的准确基调,把他人思想到位地表达,更能让这个团队的力量得到有效地发挥,进而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三是与记者、同仁多沟通交流关于播报内容。[12]除了亲自参与采编过程带给自己的直观感受外,利用工作机会多与记者、同仁沟通交流,从他们的角度来聆听他们对于在播音主持中情感把握的分寸有时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因为工作分工的关系,记者们有着更多与采访对象包括我们节目受众沟通交流的机会,以他们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做为自己拿捏情感尺度的基石,虚心向他人讨教,这样,才能在新闻播报中将这种来自的生活的情感积累与具体稿件相结合,在播音主持中将油然而生、自然而发的情感融合到稿件中,准确传达信息。

综上所述:播报好新闻,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坚持党性原则,适时流露真情实感,而且要把握好情感流露的尺度。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将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三者的内心距离拉近,将传播的效果最大化,达到传播的最高目标。

摘要: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的几次救灾报道中,众多的新闻主播们哽咽、流泪、着急等情感因素的流露,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情感把握“含蓄隐忍”的原则,但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使一直被压抑的情感流露因素在新闻播报中的地位被突显出来,引起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视。因此,对新闻播报中的情感因素的把握进行全新的思考,并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练就准确把握新闻播报的情感尺度的基本功,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新闻播报,情感因素,合理性,尺度把握

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 篇2

关键词:新闻,播音,主持,情感把握

1 新闻播音主持中需要融入恰当情感的意义

试想新闻播音主持中如果不恰当融入情感, 那么听众听后将会是什么感觉?不带感情色彩的新闻播报就像是一副只有骨架而没有血肉的空壳, 不能让新闻或消息直达人心, 而融入不恰当的或过于激动的情感, 则会在客观的新闻事实中参入新闻播音员个人的主观想法, 易误导广大听众理解新闻的真实内涵, 这两者都不能使重要的新闻消息达到传播者所希望的理想效果。

1.1 有利于传达党的声音

新闻播音主持人有其自身的社会属性, 他所传达的新闻内容有鲜明的政治情感色彩。新闻播音主持人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不是单纯的“传声筒”。在新闻播报中主持人融入个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对损害祖国、人民利益的行为予以强烈的情感谴责, 均能让广大国内外同胞感受到热爱祖国的情感, 让国外媒体和友人感受到我党的执政理念和态度。

1.2 有利于反映民众意愿

新闻播音员在播报反映民意民生问题时, 融入适当的情感有利于向党和有关部门传达民众的意愿。社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许矛盾,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始终是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 社会因为这些矛盾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冲突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团结与稳定。新闻播报员在播报这类新闻时融入正确的观点和适当的情感, 能够引导民众趋于理性思考, 帮助民众向有关部门反映真实的问题, 使人民群众的意愿得以顺利达成。

1.3 有利于保障新闻的客观性

新闻内容的重要价值就是内容真实客观, 新闻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 其所代表的是中央或地方媒介对播报内容的看法, 如果此时不恰当地融入个人想法和喜好, 易干扰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客观评价。在《焦点访谈》节目上曾有一段关于广东水灾的报道, 作为该节目主持人的方宏进在栏目初审结束后, 他想了一个较有感情的结束语:“我是广东人, 闹水灾的地方也包括我的家乡。”但经仔细推敲后, 他放弃了播报这句话, 因为他意识到这句话代表的是个人的想法, 并不符合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视角, 影响了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准确理解, 破坏了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因此, 在新闻播报中只有恰当融入情感, 才利于保障新闻内容的客观与真实。

2 新闻播音主持中情感把握不确切的原因

2.1 没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众所周知,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实时、真实、准确的报道, 因此, 部分播音员认为, 既然新闻是对事实的客观报道, 那么新闻播音也应是客观而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地进行播报, 坚持自己的情感不为新闻内容所左右, 是新闻播音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让部分播音员在进行新闻播报时, 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播报语调平淡无奇, 缺乏抑扬顿挫之感, 让受众较难体会到新闻的感染力与活力, 从而达不到新闻传播的目的。

2.2 缺乏良好的综合素养及能力

新闻播报并非字正腔圆的朗诵稿件, 而是需要新闻播音主持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渊博的知识体系, 准确无误地领悟编辑的意图, 从而确切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恰当情感。如果新闻播音主持人缺乏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则易造成其对新闻内容的理解缺乏高度和敏感度, 对新闻事实不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无法形成独到见解, 把握不准稿件含义, 进而无法确切拿捏新闻播音中情感的度, 最终造成新闻播音失误。

3 如何把握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

3.1 把握新闻播报中情感的度

新闻播报中主持人在报道内容时应把握正确的分寸, 避免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新闻播音员在向受众播送信息前, 应仔细分析新闻内容, 确保新闻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了解需播报内容的来龙去脉, 积极掌握播报内容的相关知识, 从整体高度看待事情本质, 确立自己所站的立场, 以达到在新闻播报时融入合理的情感, 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从而吸引观众眼球, 引起观众共鸣, 发挥新闻传播信息的重要作用。

3.2 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宏观意识

新闻播报中播音员除提前熟悉稿件播报外, 有时还要与场外记者实时连线进行新闻播报。在对场外记者临时发送回来的新闻消息进行播报时, 播音员需要准确捕捉场外记者所叙述事实中表达的观点, 播音员的感情同记者的感情必须达成一致。而这种记者事实阐述中所表达的观点倾向则主要是通过播音员带有感情倾向的有声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新闻播音员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创作时, 一定要注意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的有机结合, 将倾向性客观地、不露痕迹地表达出来。而要准确把握倾向性, 播音员除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外, 还需要平时的知识积累, 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素质、政治素质和宏观意识, 这样在播报有场外记者实时连线的新闻事件时, 才能通过自然而然地传达新闻事实。

3.3 新闻播音的情感要体现时代感

不同时期、不同时代, 新闻播报有不同的风格, 但它都无不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烙印。新闻播音情感总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由于新闻节目内容是时代主流思潮的反映, 因而新闻播音情感也就具有了时代的主流思潮色彩。改革开放后, 人们的思想逐步开放, 社会和企业鼓励万众创新, 人们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 新闻播报也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从凤凰卫视的陈鲁豫开始, 部分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开始开创“说报”式报道新闻, 打开了新闻播报的新形式。新时代, 人们除了接受要求严格的《新闻联播》采取播报式传播新闻信息外, 对于其他的有关民生类、娱乐类新闻更乐于接受说报式传播新闻信息, 而两者播报新闻的模式所融入的情感皆汲取了时代变迁的文化信息, 体现了与时代的紧密联系。

3.4 深入群众生活, 积累播音情感

新闻播音要融入恰当的情感, 不能仅靠技巧。播音员由内及外散发的气质更加重要。优秀的播音员在播音中的情感“气场”来自自身对生活的满腔热情。而这种满腔热情则来源于播音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播音员应在日常生活中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真切感受人民的思想和各层次的社会生活, 准确理解人民的心声和触摸时代脉搏。只有这样, 新闻播音员才能在具体的新闻播报中将这些生活积累和稿件内容相结合, 从而产生强烈的播讲愿望, 使自己在播音创作中处于精神旺盛和积极的状态, 让油然而生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新闻内容中, 准确传达新闻事实。

4 新闻播音主持中情感把握的几个原则

4.1 不能以个人情感代替党的政策

播音员在准备新闻稿件时, 需要了解即将播报的新闻事实, 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 并形成自己对新闻内容的看法和评价, 然后调动自己的情感, 确立情感基调。但播音员的情感基调与个人看法必须与党的政策和方针保持一致, 不能以个人看法和意见引导受众的判断或发表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个人看法和意见难免出现片面性和局限性, 达不到党的政策高度, 无法站在全局角度来看待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由此播音员对新闻事件的情感把握必须以党的政策为准绳, 不能以个人感情代替党的政策。

4.2 用真心表达真挚的情感

不管即将播报的新闻内容属于什么类型, 播音员都应恰当融入发自内心的、或喜或悲的情感。例如, 播音员在播报一条在某山区为方便出山, 村里的一位女村民带领全村徒手用农具掘开了一座大山, 在山脚开了一个可以通车通人的山洞, 为村民开了一条方便出山的平坦大道时, 与播报一条某矿井塌陷, 多名矿工被压井底, 救援困难的消息时, 如果语气、态度、感情没有变化, 毫无疑问这将会产生不好的传播效果。因此, 播音员在播报不同内容的新闻稿件时, 应该适当控制情绪, 保证新闻播报情感的恰当、客观和公正。

4.3 保证新闻播报情感的整体性

在新闻播报过程中, 一段十几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新闻播报, 往往来自数十条涉及不同领域的新闻稿件。在实际播报时, 虽然要求播音员要根据不同的稿件内容采取不同的播报方式, 但新闻节目整体的统一性又使播音员不能用大起大落的情绪来播报新闻内容。每条新闻的情感基调都必须融合在整个新闻节目当中, 不能出现播报情感飘忽不定的现象。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新闻播音的主要任务是准确、客观、及时地传递信息, 并非“以情感人”, 情感运用只是辅助信息更好传达的手段, 不可在新闻播音中以情为重、喧宾夺主。

5 结语

综上所述, 新闻播音主持中融入情感是播音员所表达的一种思想观念和情绪倾向性。作为对事实进行客观报道的新闻播音, 不仅要遵循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 还要注意情感的运用和调动, 以适应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规律, 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动, 使之更好地发挥感染和启迪作用。但在新闻播音主持中融入情感因素, 也需注意情感适当的问题, 大喜大悲、过于激动、悲愤的情感都不适宜在新闻播报中出现。只有这样, 才能使新闻播报成为听众喜爱的, 能直达人心的好新闻。

参考文献

[1]赵淑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继东.英国公共广播政策变迁与问题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浅析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 篇3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新闻播音主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播音主持作为语言传播的一种方式,其语言交际和情感的表达直接影响到了广大受众。当主持人在进行播音主持的时候,主持人所表露出来的交际语言体现了主持人的一种情感,而这种情感的流露也会影响广大受众的情感。好的播音主持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给予受众的是一种享受,然而对于受众来说,播音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对于新闻或消息的相信程度。所以在播音主持中,要从情感表达的技巧上进行深入的领会和考究,才能不断地完善新闻传播的效果。

二、新闻播音主持中情感的重要性

新闻的载体是信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人民群众了解国家政策、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新闻播音主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播音主持人的要求。而播音主持人作为播音主持的核心,播音主持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闻播音主持效果。而情感作为新闻播音主持能力的一方面,新闻播音主持人情感把握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播音主持中,好的情感可以保证新闻播音主持的连续性,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共鸣,让受众跟着播音主持人的思路走,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如果播音主持不能良好地把握情感,就会错误地引导社会舆论,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播音主持的发展,就必须加强播音主持人对情感的把握能力,不断提高播音主持人的专业能力,进而更好地进行播音主持,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1]

三、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

(一)语言的运用

在新闻播音主持中,播音主持人语言运用得好与坏关系到了播音主持人的情感表现。对于新闻播音主持而言,语言是一种最直接的工具,好的语言可以更好地让新闻播音主持人更好地进行播音。而在语言运用中,发声技巧至关重要。如果播音主持人的发声技巧不到位就会影响到语言表达效果,从而容易在受众心中产生一些消极的作用。故此,对新闻播音主持而言,声音非常重要,加强声音发声训练意义重大,通过训练发声技巧可以让受众更好地消化新闻信息。[2]对于播音主持人而言,必须加强自身对语言发声的训练,不断提高自身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在语言训练中,应该做到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另外,播音主持是通过语言来向受众传递信息的,在这一信息传递过程中对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影响主要有声音、语言的表达,终归于一点就在于主持人对语言的把握。主持人在进行播音主持的过程中,首先要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选择精辟且符合大众需求的语言,然后主持人再将这些文字信息进行整排,顺畅流利地表达出来。[3]

(二)加强自身学习,感悟生活

在新闻播音主持中,播音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播音主持人水平的高低、素质的高低、能力的高低都将影响到新闻播音主持情感的运用效果,而要想当好一个播音主持人,就必须加强学习,学习是提高新闻播音主持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播音主持人而言,不仅要学好新闻方面的基本知识,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坚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时还必须学会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在播音主持中更好地表达情感,引起受众的共鸣。播音主持人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播音主持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播音主持。[4]

(三)用语表达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新闻播音主持中情感把握的重要内容。对于新闻播音主持而言,如果语言不符合大众需求,和时代要求,势必难以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故此,要想更好地促进新闻播音主持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播音员在进行播音主持的时候,针对语言的表达要新颖,能够反映出时代的潮流,这也就要求播音主持工作者必须只是涉及面广且深,用属于自己的语言特色去表达,语速适当,用心感受。要抓住文章特点,使节奏流利和谐、缓急结合,语调生动、轻重适宜。根据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分清抑扬顿挫,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感染受众。例如,《新闻联播》节目中,主持人运用精确的语言对新闻事件进行高度概括,用自己的语言将新闻的真相表达出来,把握住了轻重,从而在广大受众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警醒作用,提高了新闻播音主持效果,从而正确地引导了社会舆论。[5]

四、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当前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广播电视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通过电视了解国家的动向,获取外界的信息。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播音主持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得我国播音主持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我国对播音主持的考核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播音主持必须拥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语言表达能力要强,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必须过关。播音主持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途径,而广大人民群众也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来接收外界资讯。因此,这就需要播音主持必须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播音的时候能够用真诚的情感表达播音内容,用深切情感来感化受众,从而提高播音主持的效果,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

摘要:在新闻播音主持中,播音主持的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播音主持效果,就必须注重情感的把握,播音主持人只有合理地把握情感,才能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提高新闻播音主持效果。本文对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新闻播音主持,情感把握

参考文献

[1]张璐.试析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J].才智,2014(30):341.

[2]刘芳.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5(05):119.

[3]杨智博.情感把握在新闻播音主持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20);15+14.

[4]宋永康.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J].科技传播,2016(03):35+49.

浅议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 篇4

1 符合时代要求, 深入生活培养感情

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的情感表达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它表现出的不是一个人的情感, 而是整个电视信息传播的情感主线, 代表着社会的普遍意愿。我们在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观众比较中意某一档电视节目, 一般都是先被主持人的外在表现所吸引的。这样的主持人就是具有个人魅力的优秀主持人。提高节目的感染力是有传递信息关键, 拥有较强感染力的主持人对电视节目的制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 谈话节目时电视新闻节目的一种特殊表现实行, 目前国内的谈话类电视节目类型繁多, 央视2套的《对话》就是以最前沿、最开放的视角对有关经济的重大事件进行如是报道和关注, 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被誉为“2001年中国电视界的最大惊艳”。主持人陈伟鸿亲和力强、谦逊, 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 我也很认同陈伟鸿说的一句话;“无论是什么类型节目的主持人, 社会责任感比职业操守更重要。我想发自内心的关怀, 是会掷地有声的, 也才能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

除此之外, 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还要适当的调节自己的情绪, 用自己的真心发表对生活的感悟, 对事件的态度, 同时要客观的看待问题, 为人要谦虚谨慎, 不浮夸、不虚伪, 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 以亲民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 只有这样, 才能积累更多的播音经验, 也才能更好的感受生活, 为感知生活奠定基础, 将主持人的琐碎生活不断升华, 为主持人更深入的把握节目、服务群众打下基础。要主持好节目, 主持人必须贴近生活, 善于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加以阻止和升华。我们做电视节目的, 除了为观众提供信息服务外, 还要引导和启发他们。有一句话叫“功夫在诗外”, 这里的外字就是指除了工作之外的生活积累。只有在主持节目中可以自动调动自身的积累, 将合理的素材脱口而出, 才是主持行业的高境界, 但这些都是需要主持人的不断积累和总结的。感知的过程就是吸收和消化的过程, 更是浓缩的过程。

2 符合中国审美观念, 适度把握情感的运用节奏

无论是哪方面、哪种类型的电影, 播音员的情感都应是有感而发, 从内心发出的真实情感, 是悲伤, 是快乐, 是痛苦, 是幸福, 这些都是需要用真实情感来表达的, 不过, 这些情感表达都必须包含在本来事实的叙述中, 是含蓄概括的。情感的表达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不能只注重情感, 否的节目会显得空洞无力;情感应含蓄, 太过张扬容易游走在节目内容之外;语言要动听, 但也不能失去新闻传播应有的庄重与严肃。

例如, 2008年5月12日, 我国四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中央电视台立刻改变原有的播放计划, 全力投入地震的相关报道中, 制作了全天24小时直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主持人赵普在播放新闻时, 由于连续报道灾情, 同时不断观看灾情的画面, 在面对直播镜头时, 忍不住潸然泪下。但这也是主持人赵普的情绪底线, 在这次地震的报道中, 我们看到了主持人的职业操守和社会情感并不是不能融合的, 只要处理得当, 便能相得益彰。有的网友也说, 面临这样的大灾难, 如果主持人还是冷静、淡定的报道新闻, 我们还需要看这样的新闻直播吗?

在第50届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上, 凤凰卫视主持人胡一虎凭借《凤凰全球连线》成为最佳新闻主持人。《凤凰全球连线》不仅仅锻炼了主持人连线“人心”的职业功力, 也给新闻人打开了关于新闻背后所蕴涵的人情冷暖的“大境界”。胡一虎说, 新闻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多样化, 而他在凤凰台坚持以观情感路线作为主持的风格, 也是不断的融入了新闻的多元化和客观性, 这是游走于职业内外的主观和客观地带。新闻主持人作为信息的传播主体, 为大众传播各种真实有效的信息, 这就要求主持人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说话负责任的同时表达真实、客观的情感, 理智的分析事件问题, 要有分寸、真诚、有情趣, 而不是滥用自己的情感, 以及夸大的煽情。在主持过程中, 还必须注意个体与总体的关系, 一条新闻的基调必须与新闻的内容风格相符, 要做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协调, 不能让感情基调飘忽不定。

新闻节目中通常有很多新闻内容不是来自于同一领域, 主持人根据稿件的内容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播放, 试想, 播音员在播报我国奥运健儿喜获奖牌的消息和播报一条某矿井塌陷的消息时, 如果态度和情感都没有变化, 那将会是多面糟糕的新闻。

3 播音主持的语言情感培养策略

3.1 加强学习

要提高新闻主持能力, 主持人必须不断学习, 深入把握情感, 科学辩证的分析看到问题, 对于情感的把握, 要爱憎分明、是非分明。准备表达自己的情感, 才能在主持时认真协调自己的情绪, 提高新闻播放的质量。

3.2 勤于实践, 存储真情

播音员对社会、对生活都要有一颗真爱的心, 爱护身边的一切事物, 要有情感内质, 注重专业学习和业务能力培养。

3.3 善于传情是把握好播音情感的金钥匙

主持人应积极参与踩点和编辑, 从真实感受出发, 以便更好的表现情感。新闻节目并不是孤立的, 它的成形式整体团结合作的结果, 参与采编, 不仅可以使采编工作与自己的播讲相衔接, 还能在播放新闻的前期, 促进自己的播讲;另一方面, 进行直接参与, 能准确了解新闻的来源、发生的背景, 为主动调节自身情绪打下基础。

3.4 播音时要把握好情感流露的“度”

新闻是有公信力的, 要真实准确, 因此, 主持人在电视栏目中关键就是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但不应是单纯的情绪发泄, 而要把握好情感的“度”。感情的流露应是发自真心的, 是情感自然的流露, 不是矫揉造作, 同时, 还要从新闻播放的特定性出发, 将人类情感自然的体现方式做到入情入理, 适度得体。

摘要: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核心, 在播音主持中, 需要主持人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新闻节目主持人只有发自内心的表达情感, 合理的宣泄情绪, 才能将本来没有生命的新闻变得有生命力, 才能与观众建立起一种亲人般的情感联系。

关键词:新闻播音,主持人,情感把握

参考文献

[1]游锦红.把握时代感播出新鲜感——论基层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J].东南传播, 2007, 5.

[2]王华伟.浅谈电视新闻播音中的审美意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5, 5.

新闻语言的情感把握 篇5

1 舆论引导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电视新闻节目通常具有真实、形象、视听兼备的播放特点[1],它能够为受众提供最具体、最真实的新闻信息,新闻播音主持人作为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与叙述者,既具有表面补充说明新闻图像的作用,又能够通过表达对新闻事件本身的一种主观看法来深层次影响受众的舆论导向,因此,新闻播音主持人要加强主观情感引导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一方面,正确引导舆论的关键点是新闻播音主持有声语言的感情倾向,主持人要将个人感情与党的方针政策所表达的情感相统一,利用个人有声语言的微观把握表现党和政府思想情感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新闻播音主持人要依据新闻的性质表达对待新闻事件的个人情感,新闻节目通常会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表达方式上往往比较严肃、权威,因此,新闻播音主持人要把握新闻稿件中的内在涵义,以党和政府的政策为根据,通过合理的有声语言表达个人情感。

2 情感把握的适度性与可控性

新闻播音主持人在新闻的播报中都应传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这些情感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含蓄而概括的,它既要能够表现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又能够融入恰当、适度的情感来感染观众。因此,节目主持人对情感的运用既不能热情过度、情感过分、语言激烈,又不能深度不够、内容游离、枯燥乏味。如在四川5·12汶川大地震中,新闻节目主持人因观看大量的灾区直播镜头而潸然泪下,这让观者都为之动容。从节目主持人的情感把握来看,深刻地诠释了主持人情感的真实流露,表现出主持人的良好职业操守;有效引导了受众的情感取向。另外,电视新闻需要依靠大众传媒来传播信息,这就需要节目主持人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传播信息的准确性,做到理性播报与情感渗透的有机结合,避免矫情、煽情或滥情的情感融入,注意协调个人情感与整体播报之间的关系,从播报全局视角把握个人的情感基调,防止整个播报过程中出现情感的大幅度变化现象。

3 情感培养的生活化与多样化

新闻播音主持人的情感不仅会影响主持人播报新闻的表达方式,而且会引导所有受众对事件的观点与情感,受众观看某类新闻节目往往是先受到节目外部形式的吸引,这种外部形式主要来自于节目主持人的感染力,一档好的新闻节目与主持人的表达风格具有密切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生活化的新闻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如齐鲁电视台的《拉呱》栏目[2],主持人小么哥在播报新的同时会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与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带有一种主流的价值取向,又融入了多样性、平民性的播报方式,引导观众在一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中形成对待世界、人生及他人的正确价值观。因此,生活化的主持风格与多样化的播报方式是节目主持人贴近民生、贴近实际的重要方式,也是吸引观众观看新闻节目的关键。除此之外,新闻播音主持人还需真诚融合入自己的情感,“真诚,只有最大的真诚,才能把人引向崇高”,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要真诚地投入自己的感情,不做作、不矫情,更不能麻木、缺乏热情,既要能够把握自己的情感,又能够通过移情来感受观众的情感,从而合理控制新闻播报中的情感趋势,为新闻节目增添更多关注点。

4 结语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工作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节目主持工作,新闻本身就具有严肃性,所以要求主持人有很强的情感掌控能力,既要客观严肃地播报新闻事件,又要在新闻事件播报过程中适当融入自己的情感,这就要求新闻节目播音主持人掌握新闻播报的情感技巧,合理运用情感技巧来增添新闻节目的可观看性,以此提高新闻播报的质量与水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现代化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闲暇时,常常会选择看电视、听音乐和广播的消遣方式,因而更加关注节目质量,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不再仅停留于传达客观信息。新闻播音主持人是新闻节目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主持新闻节目时,不仅要做到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准确无误,还要正确理解新闻事件,在播报新闻事件时进行合理的情感表达,让受众对所传播的新闻事件感兴趣,与受众建立密切的联系,增加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关键词:新闻,播音主持,情感把握,技巧

参考文献

[1]蒋胜斌.浅论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

浅谈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 篇6

关键词:新闻,播音主持,情感表达,节目效果

1 新闻播音主持中容易出现的情感表达问题

1.1 普通话功底欠缺

新闻类节目对播音主持人的普通话要求很高, 但是, 当前新闻播音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 时有字音失准的现象, 这给新闻播报带来一定的缺漏。在新闻播音中, 主持人只有吐字清晰, 发音标准, 才能体现出新闻播音主持人的专业素养, 同时, 也有利于将新闻内容的传达。

1.2 播音情感单一

新闻播报通常会受到节目内容、背景的约束, 使播音主持人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 不能过分活泼。如今大家提到播音员, 首先就会想到他们正襟危坐和严肃刻板的表情、声音。这样的新闻播报形式单一, 长此以往, 一定会使观众有排斥心理, 从而不利于新闻传播。

2 如何正确把握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

2.1 正确引导舆论

电视新闻节目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其播报的内容可以为受众提供最真实、最具体的新闻信息。新闻播音主持人作为新闻内容的传播者, 有着补充、说明和评述新闻的作用, 其对新闻的看法, 极易影响受众。所以, 播音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 要注意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一方面, 舆论导向的定性在于主持人的情感倾向, 主持人要严格掌握好个人情感与党的大政方针相统一的原则, 通过微观形式表达政府的宏观思想。另一方面, 主持人对待新闻的感情要依照新闻的性质来表达, 新闻节目通常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在表达语气上, 会有权威、严肃的特点。所以, 新闻主持人要掌握新闻稿件的内在含义, 坚持以党和政府为根本, 通过对新闻的意见表达, 合理地做出正确舆论引导。

2.2 情感掌握适度性

播音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 要注重收敛自己内心情感, 这种收敛下的情感通常是概括和含蓄的, 它不仅要表达新闻事件的本身内容, 又需要融入恰当的情感感染受众。所以, 在新闻节目中, 主持人的情感既不能表现得过于热情, 又不能表现得深度不够、情感游离于新闻之外。例如在播报汶川5·12大地震的新闻时, 新闻节目主持人有的因为看到现场镜头而潸然泪下, 这让广大观众都为之动容。此时, 主持人真情实感的流露, 既体现了主持人的职业操守, 同时也有效地引导了观众的情感方向。除此之外, 电视新闻是需要大众传媒完善信息的传播, 这就需要新闻播音主持人具有负责的精神, 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例行播报时, 切记使用矫情、煽情的播报方式, 要注重个人感情和播报内容之间的关系, 从大局考虑, 防止在播报内容中有太多不适宜的感情倾向。

2.3 注重对个人情感的培养

新闻播音主持人的情感, 不仅会影响到其播报新闻的表达形式, 还会影响受众的观点。受众在观看节目时, 首先会被节目形式所吸引, 这种形式是由主持人表达出来的。节目主持人可以说是一档节目的灵魂, 一个好的新闻节目与主持人的个人风格有着密切联系。

很多电视新闻节目的新闻播报会采用生活化的语言讲述新闻事件, 并夹杂一些评论, 这种评论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 这种情感之中又包含着一些主流价值观。这种多样性、平民化的播送方式, 既“接地气”, 又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极具生活化的主持风格, 是主持人为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做出的重要调整。新闻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 融入自己真挚的情感十分必要, 只有真诚, 才能够引导人积极向上。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播音主持人, 不仅要在新闻播报中投入自己真诚的情感, 同时, 也要能够把握自己的情感, 不做作、不矫情, 但也不能缺乏热情, 更要能通过对自己情感的有效把握, 合理地引导新闻节目的情感表达, 为新闻传播获取更多关注点。

3 结语

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生命。没有情感, 也就没有艺术。电视新闻播音创作也不例外, 情感是播音的基础, 对情感把握的好坏, 是影响播音成败的关键因素。新闻播音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 要有良好的情感掌控力, 在严肃、认真地播报新闻时, 还要恰当融入自己的情感, 让自己的情感成为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就需要新闻节目播音主持人拥有良好的播音技巧, 通过这些技巧增强新闻节目的说服性和感染力, 以更好地提升新闻节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智博.情感把握在新闻播音主持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 2015 (20) .

采访中如何恰当把握新闻情感 篇7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记者在采访时, 受到特定新闻事实的刺激, 自然而然会产生欢喜、愤怒、悲伤、喜爱、厌恶等种种情绪反应, 这些心理活动通过记者的新闻语言、新闻镜头等传递给受众, 使受众在阅读、聆听、观看的时候, 不可避免地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举个典型的新闻事例来说明一下传者和受众情感上的共鸣过程:佛山2岁女孩小悦悦在马路上相继被两车碾压, 7分钟内, 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 漠然离去, 最后是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这一新闻事件好多人都记忆犹新, 面对如此冷酷的事实, 记者如果还能毫无所动, 保持着所谓的新闻冷静, 我们只能说这样的记者也和那些漠视生命的路人一样冷血, 需要鞭挞。正因为小悦悦事件本身激发了记者的新闻情感, 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自然而然地要将自己的情绪, 也就是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等传递给受众, 并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的感情, 于是二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和交融, 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心理体验, 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极大地唤起了受众的情感认知和审美体验, 达到了宣传、教育、鞭挞的目的。由此可见, 记者的新闻情感是由新闻事实诱发而产生的, 它是记者个性心理和受众社会心理的一种统一。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 对所要报道的内容做出肯定或否定、褒扬或贬斥的态度, 并以强烈的、鲜明的方式再现出来, 这就形成了新闻情感, 它要求记者掌握如下基本功:

一、沉下去,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把握新闻真实、储备新闻情感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这是时代发展对新闻工作者的新要求, 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了解社会、了解生活, 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发声, 才能够与群众进行情感交流, 接受群众情感上的滋养。真正的好新闻, 靠的是记者的腿脚勤、手眼勤、脑袋勤, 这就要求记者真正地沉下去, 多往基层跑、多向基层看、多替基层想, 只有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才会更加准确、更加深刻, 才能真正走进采访对象的心灵深处, 设身处地地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这样的新闻绝非久居高楼大厦、书斋会场就能为之, 更不是在网上扒一扒、把以前积累的素材凑一凑, 就能写出来的。现在有些记者, 缺乏的恰恰就是沉下去的基本功, 以致写出来的新闻乏味、刻板、了无生气, 冷冰冰地缺乏感情色彩。沉下去, 新闻情感的储备才会更丰富、更扎实, 避免偏离正确轨道, 这一点不管是对新闻媒体还是受众, 都是一个增进感情、增加互相了解与信任的契机, 也是让新闻更接地气、更具人气、更有温度的一种尝试。

二、静下心, 通过加强理论功底掌握新闻情感的标尺

情感因素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选择上。社会生活瞬息万变, 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事实, 但未必都是新闻, 记者在捕捉新闻的过程中必须带有一把理性的尺子, 有所报有所不报, 报什么不报什么都需要加以判断和选择。要选择就必须有标准, 而标准往往建立在记者本身的价值取向上。笔者曾经在新年前采访过棚改新区的一些居民, 一个五口之家深深打动了记者。这家70多岁的老人在介绍原来那个家时说, 家里低矮的小平房冬天非常冷, 白天在家时要穿着棉袄棉裤不说, 还要戴上棉帽子, 晚上睡觉时冷得不敢脱棉衣, 搬新居后, 家里宽敞、明亮、温暖, 心里暖融融的, 感谢政府感谢党。这段采访同期声, 成为新闻报道《棚改新区居民快乐过新年》的情感基调, 真挚地反映了棚户区改造造福百姓这一新闻事实, 由于情感把握得当, 新闻播出后受到一致好评。可见, 情感标尺适度会使新闻报道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说服力、震撼力。

把握新闻报道的情感尺度, 需要记者在捕捉新闻的过程中、在新闻情感的体验中, 带着一把理性的尺子来度量诸多复杂的情感, 对那些微弱的、不会引起受众共鸣的情感, 应该毫不犹豫地予以删除, 能够反映受众共同心理需求和需要的情感则应发扬光大。

三、找对点, 用相应的表达方式释放新闻情感

记者与受众的情感是相通的, 因此在做新闻报道时, 记者不能仅仅满足于报道完新闻事实就万事大吉, 还应该同时唤醒受众的情感, 使受众得到对新闻事件客观正确的认识和情感反应, 换句话说, 记者在让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同时, 还要善于调动相应的情感表现方式, 使新闻以情动人, 牵动受众的心弦。

释放新闻情感, 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做通讯等深度报道时, 既可以画龙点睛、要言不繁、直抒胸臆, 调动受众的情感, 也可以通过含蓄暗示的方法, 写出言外之意, 弹出弦外之音, 促进读者思考, 激发情感共鸣;而在新闻评论中, 则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立场、主张、意见或看法, 要爱憎分明, 情感流露痛快淋漓;写消息, 则最好以隐性的方式表现新闻情感。

总之, 一篇真正优秀的新闻作品应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感染人的新闻魅力, 而记者只有在采访中把握好新闻情感、正确释放新闻情感, 才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摘要:新闻采访者受到某些特定新闻事件的激发, 必然要将新闻情感释放出来, 因此在采访中把握好新闻情感释放的度是一种十分必要的职业修养。

上一篇:呼吸机质量管理系统下一篇:江苏省科技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