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的创新思考

2024-10-31

新闻语言的创新思考(精选11篇)

新闻语言的创新思考 篇1

1 新闻语言的特点

1.1 具体性

新闻语言是新闻事实信息的传递工具,所以,新闻语言要描述的新闻信息是具体的,要讲清楚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人物、结果等,要减少抽象的描述,这样新闻的可信度才会高。但是,新闻是讲述信息的客观事实,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可以有一定的艺术语言,但不能过于夸张。比如,有的人写领导时喜欢用神采奕奕、红光满面等词,有些人写气势喜欢用排山倒海、乘风破浪等,但是,这样的描述并不能给人真实的感受。新闻信息是要反映客观事实,并不是单一的用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新闻语言的具体性就是用真实的言语来描述清楚新闻事实。

1.2 准确性

新闻语言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准确性,新闻讲究的是事实,所以,不能模棱两可与含糊其词,也不能夸大或缩小。但是,事实上,有很多的新闻报道会因为新闻语言运用不正确导致新闻失真。比如,此前网上有人报道:一夜之间一家老小40口被毒杀。就这一句话新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并引起恐慌,但是事实上,是40只老鼠。新闻如果失去了准确性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新闻语言一定是准确的不能用笼统的语言,比如具体时间却用了“最近”,具体的程度用“大概”,具体数量用“许多”等,这些都是一个含糊、笼统、模棱两可的,不能用在具体表示数字的新闻信息中。

1.3 简练性

新闻要求时效性,要能在新闻发生的时候立刻能传递到人群中,能快速传递新闻信息,这就要求新闻语言能简练,要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在新闻报道中要注意一个新闻只报道一件事情或围绕一个人物中心,这样一来,内容相对简单,更能梳理条理与新闻结构,如果新闻信息必须要牵涉到很多人,或新闻事件比较复杂,那么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形式,化繁为简。写新闻信息的语言要精简,要把事件的来龙去脉描述清楚,直接描述事件本身,不要过多解释。

1.4 通俗性

新闻是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事实,所以,新闻语言要通俗,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报道,让更多的人能看懂新闻,读懂新闻,避免使用生僻语言。

2 新闻语言如何创新

2.1 摆脱新闻语言的俗套

新闻虽然是要用严谨的言语来表达新闻事实,但是如果一直用不变的语言形式来应付就会适得其反,比如报道某领导参加活动,就用XXX亲自参加;某领导看望养老院老人,就写XXX亲切地探望;某名人实验成功,就写XXX实验获得显著的效果等,这些语言用得多了就会让人觉得腻烦。新闻语言一定要注意积累词汇,只有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把事物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出来,同时要注重对语言语法的掌握,让新闻事实描述得更加真切。

2.2 用创新的语言表达

新闻语言的表达要生动,要让新闻充满情趣,第一,要多用短句,多用陈述句,多用散句,多用口语句,少用长句、祈使句、感叹句、整句、书面语。第二,多用动词,少用形容渲染的词语,要用大众口语,简练的勾勒出事物的特征,比如可以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用群众能听懂的语句来阐述一些深奥、晦涩的术语,同时能让新闻更加有活力。

2.3 让新闻语言鲜明生动

新闻要创新,不仅仅是新闻的内容要创新,新闻角度要创新,新闻语言更要创新。新闻信息的阅读者与传递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这就要求新闻能口语化,要通俗易懂,要求是“白描”而不是雕饰。新闻语言要创新,就是要让新闻语言新鲜、创新,要表新意、脱俗套。比如1987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权能使车轧场——钱向金动用“拉达”轧场火烧连营》,从新闻标题来看,用词与句式结构就与众不同,更加引人入胜,运用对偶手法把钱与权并列提出,辛辣地报道了当今社会的不正之风,用火烧连营这个成语典故更加体现了这个事件的严重后果,语言非常新颖。

新闻语言创新另一种形式表现在贴近社会上,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用语也越来越鲜活,网络新闻这个词语也与人们越来越近。网络新闻是一种新的信息资讯传播的潮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并能被更加广泛地传播。

参考文献

[1]柏松.探求新闻语言的创新[J].新闻世界,2009,(11).

[2]陈新勇,明锋.新闻语言的自我调适与创新[J].探索思考,2009,(7).

[3]宋嘉扬.论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J].新闻界,2006,(5).

[4]汝炳荣.新闻语言的规范与创新[J].视听界,2001,(3).

[5]仲志远.网络新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李杰.媒体新闻语言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新闻语言的创新思考 篇2

鞍山广播电视台电台新闻部冯军

电话:***

提起美学,人们通常会想到的是文学或者艺术,但是却很少有人联想到新闻。的确,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但是新闻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文本,必然蕴含着一种美学的属性。作为所有新闻类型中最讲究语言美的广播新闻,若想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潮流中,却具备别与其他新闻体裁的特色,保持自己的特色和美感,在语言上力求“美”,也成为了广播新闻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途径之一。

广播新闻的语言追求的是一种最简单、最质朴的信息传播,短小精悍、实事求是成为了它的代名词。但在新闻写作中,特别是通讯报道、新闻特写、现场报道等体裁,在不违背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充分运用抒情、比喻、对比等文学化的写作手法,来增加新闻稿件的感染力。

一、真实美

“真”是“美”的基础,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丽的。黑格尔曾经这样说过:“美的本身必须是真实的。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直接呈现于艺术,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了,而且是美的了。”由此可见,真实性不仅是新闻的首要因素,也是美学的重要属性,那么,失去了真实的新闻是不可能体现出美的。通过多年的新闻实践,我逐渐发觉,新闻已经

开始不自觉地走向了追求审美的层次。这其中既包含记者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更重要的是新闻中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对于新闻来说,弘扬高尚的品质是新闻的美学核心价值,而审美情趣则又恰恰是一片优秀新闻作品的更高层次价值。新闻不仅仅应该是新闻,更应该是一种在真实性基础上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构成世界的方式,甚至是创造世界的方式。2011年12月,鞍山广播电视台电台新闻部记者到岫岩县采访,接触到了一位家庭贫困的小女孩,全体新闻部同事决定对这个小女孩进行资助。先后给这位小女孩送去了生活用品、衣物、学习用品等,小女孩于2011年12月15日给鞍山广播电视台电台新闻部写来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说:我从小没有见过妈妈,可是,你们就是我的妈妈„„。《鞍山新闻》栏目对这封亲笔信进行了播发,通过现场对话,音响录制,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真实的新闻事件的基础上,让很多的听众感触颇深。这就是新闻真实性与美学延伸性的一种互动。有了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感情,新闻才会丰满起来,才会更具备新闻自身已经被很多人所模糊的本质的价值,才会更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意境美

广播新闻语言虽然搭理提倡言简意赅、鲜活生动,但是由于广播媒体的特殊性,必须还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听众的想象力,产生一种回味无常的感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王宴青曾经说:“未来的广播新闻作品,要有故事、有情节、语言风格要独特,要适合广播的播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曹璐也曾经说过:“广播记者毕生的劳动结晶就是一个个声音的内容产品——不仅要有生动的故事作为载体,而且要能够让听众产生美的联想,要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扑面而来而来,达到一种所谓的诗书意境”。

广播的传播方式,缺乏电视、报纸等媒体所具备的视觉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广播只有通过自己有声的语言来营造出一种听觉的上的联想和想象,并以此来与现实世界进行对照,这就更加需要广播新闻要产生一种“意境”,产生情感共鸣和精神交往,让听众在想象中,达到一种情感上面的满足,因为声音是“流动的”、“虚拟的”,因此,往往可以更大程度上与生命(听众)达成一种互动。这样,广播新闻的语言美感的张力也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主张诗歌要有 “韵外之致”、“味外之致”的空灵意境,对广播语言来讲,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解。内蒙古锡林郭勒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宋红梅2011年播发过一篇现场报道《浑善达克沙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我现在站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极目远眺,远处起伏的大部分沙丘已经被绿色笼罩,错落有致的灌木郁郁葱葱,散落其间的不知名的野花在清风中轻轻摇曳。天空中鸟鸣啾啾,沙地里不时窜出一两只野兔,使进入6月的浑善达克沙地充满了勃勃生机。”

通过这篇报道不难看出,记者的播报,给听众展示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沙地景观,使得听众陷入到意境美的遐想。

三、简约美

从美学的定义上看,简约美也被称之为平实之美或中和之美。中国古典美学将就的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和“于无声处听惊雷”。从新闻本身来说,段落之间、文稿与音响之间,简约流畅,不仅有利于听众的倾听,更能够给人以一种舒畅的整体美感,这就如同艺术中所说的“留白”,有利于整体的美感。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联播》,每篇录音报道也不过三、五百字,却显得非常的简约。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在2011年11月播发过这样一篇稿件《抄表工杨新华》。全文仅457多个字,可以说是篇“袖珍”消息,却充分体现了广播新闻的简约之美。全文如下:

【压混: 存放自行车的声音„„(居民:收电费的又来了,哈哈!)(居民:谁呀?)哎,大娘我是抄电表的!(居民:进来吧。)这个月吧,你家走了101度电,五十多块钱„„】

【主持人】45岁的杨新华在吉林省吉林供电公司昌邑供电分公司当一名普通的抄表员,意境有13个年头了。不管是乌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他总是骑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一摞抄表清单、一个手电筒、一个抄表器、一块卡流„„是他抄收路上的必备物件。

【录音】不管刮风下雨,我是以不停电为目的。礼拜天或者早晚来通知,能堵到人啊,最好把所有的电话号码都收集来,便于沟通。那爬楼没数儿,得三四百层啊。我都看报纸了,说走一步楼梯能多活一秒钟,我算算,要是这样我能活一百来岁。

【主持人】13年来,杨新华骑废了6辆自行车,行程上万公里。平均每天上下台阶就达上万级。天生乐观的他,把这些辛苦全当作是锻炼身体。

【录音】哈哈,我也没什么太高的追求,只希望我服务的6000多户居民,别因为我的工作失误,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这篇录音报道短小精悍,简洁明快。仅在短短的不到一分钟时间里,就将一位基层抄表工踏实、敬业的形象展现在听众的面前。

在中国古代老子和庄子的哲学中,最讲求中和审美的观念:“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然而现实中,个别记者投机取巧,运用通讯员来稿或粘贴网络消息,长篇大论让人昏昏欲睡。细心的听众不难听出,这些所谓的现场报道是从办公室或录音间制作的,有人戏称这是“躺在被窝里的新闻”。没有现场特有氛围,没有信息量,更没有结构上的美感的口播报道,新闻的客观事实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更很难说有什么听觉的美学价值了。

四、音响美

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声音世界里,声音是广播最强有力的表现手段和传播符号。广播音响报道中,让采访对象亲自在话筒前现身说法,让听众感觉到更加的真实可信,音响报道也经常通过现场实况录音的采集,在听众面前,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了贴切感。所以,广播音响比也必然蕴含这丰富的美学内涵。孟子说过:“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

这段话是其“共同人性”、“共同美”论说的主要依据之一。耳有同听,心有同悦——这是孟子概括出的共同美感思想。

在广播新闻报道中,音响之所以能够给听众带来更加真实的的“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因为音响能够给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一个人都有求新、求美的心里。目前,大多数城市电台、包括省一级的新闻广播,往往四平八稳、拖沓臃长,并且以领导的政务活动为主,对此,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听众的注意力容易流失,这样,在无意间,广播听众就产生了大量的流失。而音响报道的效果却大不一样。新鲜生动的内容,活泼幽默的声音,或者紧张刺激的现场音响,会立刻抓住听众的耳朵和心,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记着本人2008年5月到海城市耿庄镇采访一户农民。记者刚一走进院子,就能够听到鸡叫狗吠和猪吃食的的声音,走进屋子里,能听到孩子们玩耍打闹的声音和电视发出的声音。最后,记者把这些声音都录制了下来,作为了新闻稿件的背景音响,让听众自然地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农家小院的生动景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闻语言的创新思考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 编辑 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视新闻行业正在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与日俱增的行业竞争,这就需要其不断加强对自我的创新和改革,以跟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的进度。此外,只有加强电视新闻的创新,才能不断满足受众对电视新闻的需求,才能活得生存的空间。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的提高对于电视新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

一、 分析目前电视新闻编辑创新中存在的不足

1、电视新闻内容时效性差

当前的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差,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因为电视新闻的采稿手段单一,编辑流程复杂等等原因,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往往要过很久才得以播放出来,这与观众对于信息的高要求格格不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播放的内容是较长时间以来发生的新闻,这样观众就会没有足够的兴趣来观看了。此外,加上网络信息平台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网络媒体或其他媒体,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越来越成为观众对电视新闻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因而使得观众对电视新闻的依赖度大大减少。

2、 新闻编排方式单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和发展,而电视新闻的编排方式仍然停留在较为落后的阶段,这严重影响了电视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和在传媒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新闻编辑排版方式总是千篇一律,也影响了新闻传播方式和新闻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新闻的选择和传播被严格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内,这也不利于新闻多维度地传播模式发展,因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3、新闻编排混乱

电视新闻编辑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新闻编排混乱,目的性较差。由于电视新闻编排缺乏一定的目的性,使得编排者的意图展现和社会观点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表达,新闻安排也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利于观众理解和深化,也就达不到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目的。此外,由于新闻编排出现混乱的情况,新闻稿件的编排也出现了不严谨的情况,这种不严格的编排把关制度,严重影响了新闻编排方针的实施,也影响了电视新闻长远的发展。

二、分析培养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策略

1、转变编辑观念

新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要转变编辑观念,以适应社会传播环境的网络化变迁和传媒市场的空前竞争力的发展。首先,电视新闻编辑要在信息观念上要转变。随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大战拉开,受众和媒体的关系已经变为选择和接受的模式,而不是射出和射中的模式。因此,这就需要新闻编辑要快速提供新闻,并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梳理,保证信息的针对性和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就是信息的把关者和整合者,其信息加工、整合、策划、取舍能力必须是过硬的。其次,电视新闻编辑要在受众观念上转变。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接收到的新闻信息进行反馈,这大大提高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在新媒体形势下,电视新闻要认识受众地位的转变,要尊重受众并与受众互动,实现新闻产品的双向接收。最后,电视新闻编辑要在品牌观念上转变。新闻编辑要树立品牌意识,全力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并维护好品牌,将传统的某一个栏目或版面的品牌观念上升为整体传媒品牌,从而提升传媒的核心竞争力。

2、 遵循编辑的基本规律

电视新闻编辑要遵循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只有在不违背编辑的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编辑是一门学科,并不是信手拈来的,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原则性,如果电视新闻编辑在编辑的过程中违背了编辑本身的规律,那么创新也只能是胡乱创新了。一般说来,在电视新闻传播领域,电视新闻编辑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规律:第一,选择新闻要注重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选择的第一条原则,应该给予关注和重视。第二,选择新闻的时候要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都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果没有了真实性,新闻也就没有了生命。第三,选择新闻的时候要增强节目的信息量,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报道有价值的新闻,促进新闻节目有信息量可言。第四,选择新闻的时候要有巧妙的配音,要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让新闻节目更有真实性,更吸引观众的眼球。

3、 提高编辑的专业水平

电视新闻媒体是具有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大众传媒,对于电视新闻的编辑更是需要专业的水平,才能保证新闻编排的质量。电视新闻要培养编辑的创新意识,就要从提高编辑的专业化水平开始。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电视新闻编辑与记者一起去采访,从而提高编辑的新闻敏感度和社会活动能力。我们知道,要当编辑首先要当好记者,编辑是记者的较高层次的体现,如果一个编辑不具备采访的能力,也就不具备编辑新闻的能力了。此外,让电视新闻编辑去采访新闻,还可以提高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其次,要提高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能力,不仅要加强编辑的文字编辑能力和判断新闻价值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编辑的拍摄能力和后期剪辑能力的培养,从而全面提高编辑的专业素质。

4、 丰富新闻编排的形式

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在整个电视新闻的传播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就要丰富新闻编排的形式,让编辑人员能在编排形式上不断创新。首先,新闻编辑在工作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视新闻的编排形式进行创新,让不同的编排形式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丰富的编排形式强化报道效果,吸引受众的眼球。其次,电视新闻编辑还可以对具有差异性的多种新闻进行编排,开拓出不同的编排空间,制作出多角度、全方位的连续报道形式。

电视新闻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代传媒背景下,要积极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创新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让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散发出浓厚的创新思维,打造出属于电视新闻自己的创新品牌。

参考文献:

[1]徐芳.现代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J].编辑之友, 2004,(S1)

[2]杨化平.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才智, 2011,(11)

[3]刘艳春.当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编辑[J].记者摇篮, 2006,(10)

[4]佟强.关于电视新闻创新的几点思考[J].新闻传播, 2011,(06)

新闻语言的创新思考 篇4

1 对新闻播音员播报方式的再认识

近年来, 播音员在播报新闻的意识上有所加强, 但是在播报技巧上、在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新闻播音发展的角度来衡量, 各台播音员已经开始寻找新闻播音的突破点和创新点。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的改革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着, 如《新闻联播》播音员新面孔的不断出现, 给传统的老牌新闻节目带来了一股清新、自然之风, 节目的配音也趋于自然、亲切、生活化的语言。而地方台的新闻节目也在创新节目方式, 有一个人播的, 有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播的, 方式五花八门, 但是目的只有一个, 吸引观众的眼球, 满足观众的口味。因此, 在继承与发展的要求下, 我们归纳起来的新闻播报方式是:在语言的表达上, 采取综合吸收的方式, 博采众长, 既要学习《新闻联播》的稳健大气, 语言规范, 不失中国国情的权威性和导向性, 又要学习港台媒体的自然亲切、语速较快, 有较强的口语表述。

播音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它的任务是把文字稿件或腹稿, 转化成目的明确的有声语言, 播音员进行这项转化工作, 是简单地出声念字, 或是象说话般顺其自然, 还是经过一系列的准备、酝酿, 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 再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形之于声?毫无疑问答案应该是第三个。语言要表达思想感情, 还要发挥社会功能, 给人以启迪和感染, 因此, 说话的人自己就必须在目的明确、具体感受的基础上由己达人, 表意传情, 或以事省人, 或以理服人, 或以情感人。

播音既然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因此必须要亲身参与节目稿件及串词的撰写或修改, 变成适合自己播报的语言方式, 使得对节目内容、主题能够充分把握, 体会颇深;有体会就有了真情实感, 于是在撰写文稿时就有了创作冲动, 这种创作冲动逐渐加强、丰满, 于是在播音与配音时就有强烈的播出愿望和责任感, 思想感情会积极运动起来, 情绪饱满, 语言鲜明生动。通过生动的话语, 态度诚恳、感情真挚, 拉近了播音员与观众的距离, 通过讲述新闻事件达到以声传情, 和观众一起理解、感受事件背后所揭示的深刻的历史意义。

2 对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创新的再认识

对人或事或社会现象做出实事求是、合情合理的分析议论, 是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的能力。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言论无论长短都应该追求亲和力与公信力的有机结合, 这正是主持人集社会性与人际性于一身的职业角色所要求的, 也是主持人社会责任感和平易通俗的传播特色的集中体现。因此, 我们归纳的新闻评论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是:对人或事或社会现象做出实事求是、合情合理的分析议论, 节目中主持人要从容自信, 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底蕴, 语言有较强的表现力, 穿透力, 感染力, 简洁明了, 生动耐听, 整个节目节奏把握的较好, 具备一定的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能力, 坚持形式始终为内容服务, 给观众传递大量的信息内容, 在把新闻讲评清楚的同时, 也保证了较大的信息量, 并加强了观众的参与性。大众传播中的一种传播形态, 就应表明其独有的使命、重要的责任、审美的价值、精品的意识。出于这种目的和促进播音主持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义务, 我们有必要注意播音主持存在一些问题。

2.1 播音与主持两者概念要分清

播音员和主持人是不同的两种“角色”, 虽然两者都是用语言来表达的, 都是电视台联系观众的纽带, 并且共同承担着宣传政策法令、传播信息、普及知识、提供多种服务等重担, 但是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在身份、职责和交流方式三个方面都有所不同。播音员的职责是将文字信息经过二次加工转换为有声语言, 就是把新闻读给受众听, 是撰稿者和受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他们要把各种信息客观、准确、规范、严谨的传达出去。主持人则要在一次节目中“主持其事”, 组织串联节目的各个部分, 主持人始终处在与他人与众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之中。主持人是以真实的个人身份组织、串联节目内容, 同时又能亲自参与节目并从头至尾在节目中起主导作用的单个的人。主持在语言的方式和处理上, 表达的规则和显示上, 与播音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二者也有共同之处, 即真情实感的流露, 状态积极的播与说。

2.2 播音创作要有激情, 播出状态要积极, 有播讲愿望

新闻播音是各台的旗帜, 也是最难把握的播音文体, 是对播音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全面考验。能不能在极短时间内把握新闻主旨, 能不能准确清晰地向受众传达各种信息, 取决于播音员的新闻敏感、政策水平、对新闻的领悟能力以及过硬的语言功力。目前播音员普遍出现的问题是:语言目的游离, 语势平, 语流涩, 没有松紧疏密、高低起伏的变化, 主次不分明, 没有交流感和积极的语言状态, 没有播报愿望, 只是平铺直叙走形式般不出错地应付播音工作;或是被动地说别人写好的串词, 对新闻稿件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投入, 激发不起创作激情;有的年轻播音员面对镜头比较生涩, 没有心理感受, 心里没内容, 没有服务感。有的播音员过于稳重而缺少变化, 强调了吐字发声而忽略了语流的变化。

2.3 主持人个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

有些民生新闻节目有误区, 倾向于单向式的个人表演和滔滔不绝, 缺乏双向性地和观众的交流互动, 形式大于内容, 出现了“演艺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为风格而风格”, 只从形式上标新立异, 新闻消息成了“说评书”, 在节目里随意调侃, 显得油滑, 离开了新闻消息类节目的本体特征, 形式与内容不协调。主持人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角色, 一心想展示自己的个人化而不是个性化, 一些民生新闻的主持人则以光头、穿唐装、拿扇子来彰显个性, 突出自我, 用的是观众给予的话语权而表现自我, 角色定位错了, 这也是创作形式的错误, 主持人用技巧掩盖了真实内容, 忽视了节目内容, 喧宾夺主。我们应该牢记:观众主要看的是节目内容, 而不是节目形式。

2.4 杜绝主持与配音“两张皮”现象

这里所说的“两张皮”, 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 在演播室里的主持语态是一种风格, 而在后期的片子配音中又是另一种语态, 从而使节目内容听起来看上去有区别, 不能达到语言形式和节目样式、节目风格的协调统一。

3 从播报的多样化看播音主持工作的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

目前, 国内对播音和主持划分得还是比较清楚的, 大体上说, 播音是有稿播出, 主持是无稿播出, 即一个是播, 一个是“说”。但是有些节目是播中有说, 说中有播, 甚至有的还有对话和朗诵, 语言运用形式多种多样。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能够在区分播音与主持概念的前提下, 自由运用各式各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让创作更完美, 更经得起推敲, 更能体现语言的美感, 而语言美感不仅体现在作品中, 同样显现在播音主持中, 使播音主持展现出音色美、韵律美、和谐美, 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对审美有更高层次的领悟和更深层次的体味, 以适应日益丰富多彩的节目要求。从播报的多样化及业务能力的拓展上看, 我们有必要提到播音主持工作的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以往在新闻行业内或观众中, 总有一种看法, 即一提“字正腔圆”就与“呆板生硬”划等号, 一提传统就与照本宣科划等号, 结果把僵化的、毫无创造可言的固定腔调扣在了传统播音头上, 在这里, 我们有必要为传统正名, 首先, 从专业层面看, 播音传统是正确的创作道路, 是明朗大气的中国气派, 是扎实而灵活的基本功。其次, 只有理解传统才能发展传统, 才能改革创新, 很多优秀播音员在节目中表现出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就是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再次, 传统本身在发展, 它具有由过去出发, 穿过现在并指向未来的变动性, 播音员、主持人都是依托节目存在的, 节目在改革创新, 机制也在改革创新中, 理所当然对播音主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4 从主持人的作用看其在传播中的责任

从主持人节目形态的现实看, 主持人在传播中有话语权, 而且在节目环节的推进、深入, 节奏的把控、现场气氛的调节等方面有实际的驾驭权。如何运用和处置话语权、驾驭权, 以实现节目的传播意图,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主持人所说的话, 是否坚持了正确导向, 是否符合有关政策、是否合理、是否得体、是否符合中国优秀文化的传统, 是否体现出真诚深刻的人文关系, 能够产生何等社会效应, 现场只有主持人自己控制, 并且随时经受观众的检验。我们的主持人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先进文化, 不可迷失方向, 以浅俗低劣的东西取悦观众。必须清楚, 随心所欲、肆无忌惮的调侃、戏说, 是具有消极影响的, 会使观众审美趣味狭窄化。

面对机遇和严峻挑战, 我们倍感任重道远, 我们的任务是广采博收、继往开来, 培养出在新闻事件中勇于担当并善于发言的专门人才,

我们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克服浮躁心理, 以平和的心态耕耘不辍, 学习不止, 不断创作出高质量的节目, 为新时期的播音主持工作增色添彩。

参考文献

[1]项延杰, 赵艳波.论播音员与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6) .

[2]谭宗琪.浅议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声屏世界, 1994 (2) .

新闻专业,新闻语言(宝贵资料) 篇5

表述典型新闻事实 要再现场景说话 用背景材料说话,把背景事实与当前新闻事实结合起来 善于用“直接引语”说话

新闻价值的深刻性:

不仅要告之以事,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须把对受众起情感影响、表现某种事理观点和倾向性的信息蕴含在新闻传播中。

语境

联系说话时的语境 利用时间地点等条件 利用自然景物特点 适合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关系 照顾上下文的关系等

语言交际必定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包括一定的民族、国家、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民俗及相应的价值观等。

人称关系(如果说某人,读者没有概念,如果在说某人时,附带说出他是某人的子女、朋友、某校的学生、某机关的职务、读者就会获得清楚的了解。)

消息:每篇不超500字,每句平均19个词。

“群众新语言”“生活化语言”

新闻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通俗。

与其自己绞尽脑汁,查遍词典,生搬硬套地放上一个词汇,不如使用人民群众所使用的“大白话”。

“说”:

新闻语言的创新思考 篇6

【关键词】数字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十三五”科技规划;出版标准;文化安全

【作者单位】刘玉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

《新闻出版业科技“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不久前已正式公布,这是今后五年里指导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之前的《新闻出版科技“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相比,《新闻出版业科技“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更加准确地把握了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发展的脉搏,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笔者认为,其最大的变化是科技发展理念的变化: 从以抓工程项目为主上升到以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为主,标志着“十三五”时期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发展将经历质的变革。这是伴随着我国新闻出版科技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在新闻出版业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凸显的战略性调整。

一、“十三五”时期构建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作用

过去几年,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几大科技研发工程的实施,带动了整个行业科技规模和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如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中华字库工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的攻关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数字出版的科研实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使我国新闻出版的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借助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相关国家政策与财政的支持,大批科研成果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新闻出版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完善的短板也日益明显,这将成为新闻出版科技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主要表现在:出版单位由于资金、技术、人力、平台等条件的局限,往往单枪匹马搞建设,缺乏相应的科技服务体系支撑,科技实力提升有限。新闻出版科技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可以实现出版单位资源、技术、渠道、产品等要素的一体化,打破制约科技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有效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还可以加快推进传统出版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实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促进数字出版业良性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体系,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由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体系。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与制度创新的协调发展。体系建设是任何领域做好战略布局的基础,新闻出版领域的科技工作要发挥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深入思考科技工作的体系化建设。新闻出版科技体系建设,不仅关系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功能的发挥,也是新闻出版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一般说来,政府层面的思考更关注行业的总体布局,企业层面的思考则基于本企业的市场定位、自身优势更关注科技对企业发展的支撑。

二、“十三五”时期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迅猛发展为构建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打下经济基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3387.7亿元,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14.3亿元,电子书(含网络原创出版物)达45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10.5亿元,博客达33.2亿元,在线音乐达52.4亿元,网络动漫达38亿元,移动出版(手机彩铃、移动游戏等)达784.9亿元,网络游戏达869.4亿元,互联网广告达1540亿元。截至“十二五”时期末,我国大多数新闻出版企业基本完成数字化生产工具配置和优质存量资源数字化转换,实现增量资源同步数字化,专业领域数字内容资源聚集度显著提升,行业级内容投送平台建设开始启动,绿色印刷工艺广泛应用等。这为建设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打下基础。

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为构建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打下内容资源基础。截至“十二五”时期末,我国数字出版前沿技术研发有所突破,数字内容存储、数字资源标识与解析、数字资源管理、内容信息结构化提取、多终端呈现无缝衔接等技术日益成熟,树立了一批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单位,带动引领行业快速发展。这为建设我国新闻出版知识创新体系提供支撑。

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实施为构建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打下了效用基础。截至“十二五”时期末,新闻出版行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公益性项目和产业化项目相辅相成,项目带动成效显著,这为建设我国新闻出版科技管理体系积累了经验。

三、“十三五”时期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架构

“十三五”时期,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架构主要包括四大科技体系建设、三大行业需求、七项工作任务。四大科技体系建设:一是科技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包括可以熟练操作新的数字技术与工具的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可以研发新技术的专业人员的培养等;二是基础科技环境体系建设,包括发布科技政策、搭建行业共用云平台、以云端部署方式实现行业内相关技术服务系统的共享;三是前沿技术跟踪研发体系建设,包括科技情报收集、科技实验室建设及开展技术研发与孵化;四是科技应用体系建设,包括建设相关行业服务机构,提供面向生产运营、市场服务、大数据建设的标准与技术应用支撑,实施具体项目,建设相关平台,推动行业内重要标准与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三大行业需求即用户需求、生产需求与行业共性需求。七项工作任务指行业科技支撑状况跟踪与发展趋势研究,科技需求调研与提炼,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发展适配政策与适配法律法规的研究,行业科技服务机构建设,科技工程项目设计、策划与实施,科技成果管理与推广等。

四、“十三五”时期科技对我国文化安全支撑作用的思考

nlc202309081620

“十三五”时期,我国新闻出版业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文化安全问题。网络媒体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快、传播最广、波动最大的文化载体,受到国家和百姓的极大关注,成为未来新闻出版科技发展的焦点。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为我国文化安全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十三五”时期加强科技对文化安全支撑作用的指南。

新闻出版业文化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版权保护,舆情监管,产业安全。

在版权保护方面,尽管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制定了比较完备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每年也多次组织打击盗版的行动,但数字版权保护形势依然很严峻,数字盗版活动依然很猖獗。例如网络文学领域,不久前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的“网络文学发展现状及问题座谈会”上,企业代表一致反映,目前网络文学盗版成为普遍现象,已严重制约了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技术的飞速发展降低了盗版的成本,拓展了盗版内容的渠道,提高了打击盗版的成本。不同于传统的盗版侵权行为,网络文学盗版只需对原有内容进行复制转载,盗版成本极其低廉,盗版时间周期短到可以忽略不计,盗版与正版在时间上接近同步。借助链接、社交分享、P2P技术和云端网盘,网络文学盗版内容在短时间内就可迅速传播出去。一些盗版站点将服务器架设在海外,以躲避文化监管部门的监测。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数字版权保护的新技术,例如出版物的数字水印技术、数字内容取证技术、数字出版商信用数据库建设等,充分发挥科技对版权保护的支撑作用。

在舆情监管方面,“十三五”时期,随着我国数字出版业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将成为我国新闻舆论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因此,新闻出版行业应更加重视科技在舆情监管中的作用,构建面向全国,覆盖全终端、全媒体、全流程的集查询、监测、预警、鉴定、管理、共享、举报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舆情监管服务平台。

在数字出版产业安全方面,“十三五”时期产业社会效益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头注。以往我国许多数字出版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长期下来会严重影响整个新闻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2015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评价考核机制,形成对社会效益的可量化、可核查要求。今后,我们不仅要重视科技对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还应重视科技对社会效益的保障作用,两个效益的考核不能一个软一个硬,一个虚一个实。

五、“十三五”时期我国构建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措施

1.抓好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各项建设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立足当前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际,完善新闻出版科技体系组织领导、部门协同,统筹推进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的作用和资源优势,在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整体设计、协调推进。探索整合各级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服务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共建共享,提升综合效益。

2.积极推进我国新闻出版单位科技部门体制机制的改革。按照我国新闻出版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落实新闻出版科技单位自主权,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发挥科技体系服务骨干作用。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经费保障制度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完善年度报告和信息披露、公众监督等基本制度,加强规范管理。

3.完善我国新闻出版科技体系服务评价体系。以效能为导向,制定新闻出版行业科技体系服务考核指标,作为考核评价科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行业科技发展考核体系。建立科技体系机构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收入分配与负责人奖惩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新闻出版科技项目资金使用、实施效果、服务效能等方面的监督和评估。完善科技服务质量监测体系,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探索建立科技体系服务第三方的评价机制,增强科技体系服务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4.加强对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的监督、落实。在全行业内要进一步宣传建设现代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结合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明确责任,统筹建设,协同推进,狠抓落实。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或专项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和时间表、路线图,集中力量推进工作落实,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的现代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良好氛围。

5.加大对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的扶持力度。鼓励各新闻出版企业和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按照我国基本科技体系服务标准,落实提供基本科技体系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加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着力支持基层科技体系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和创新科技体系服务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加强对科技体系服务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

6.完善我国新闻出版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新闻出版科技人才智库建设。新闻出版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可聚集大量高端数字出版人才,锻炼一批数字出版中高级核心骨干力量;打破关起门来搞培养的模式。要搞好新闻出版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使企业、国家、个人的培训资金发挥最大的效果;二是建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知识库,开发相应的教材、辅导用书;三是建立数字出版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四是建立数字出版人才发展情况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使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发展动向;五是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六是建立数字出版实操模拟系统,建立互动社区,满足各方对数字出版人才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

7.建立健全我国新闻出版科技服务法律标准体系。加快建立遵循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力、有利于内容资源共建共享的新闻出版法律制度。围绕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标准制修订、宣贯与动态维护等工作,重点关注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等推动产业升级的相关标准修订;加强标准化工作机构的协同配合,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标识符标准之间的协同操作,开展内容资源标识与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标准符合性测试流程与规则,开展行业标准符合性测试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立.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2]范军.2014—2015 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3]张立.数字出版学导论[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4]张立.2014—2015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年度报告[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新闻语言的创新思考 篇7

随着电视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 民生新闻类节目也大量的涌现出来。这类节目的形式更加多样, 内容更加丰富, 风格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 因此, 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支持和喜爱。本文就民生新闻节目的界定范围和特征进行简单的分析, 并研究和探讨基于民生新闻节目视角下主持语言的特点和提升措施, 以期更好地推动和促进我国民生新闻节目的长效、良性、持续发展。

民生新闻节目

1.民生新闻节目的概念

民生新闻节目, 主要指的是以都市百姓的身边事、关心事、希奇事和麻烦事等作为主要的新闻题材, 以“民生、民意、民情”作为关注点, 并通过诸如跟踪报道、现场调查以及嵌入式体验等一系列多样灵活的采编方法进行制作, 重视新闻的情感价值、实用价值和娱乐价值等作用的一种新闻类电视节目。

2.民生新闻节目的特征

(1) 本地化

这一特征主要是指民生新闻在空间上多是取材于当地的新闻, 报道的是同本地居民息息相关的一些发生在城市、小区、街道等日常场所的社会新闻, 具有非常强烈的地域性以及地方色彩。

(2) 平民化

这一特征主要是指民生新闻在内容上多数是平民新闻, 即报道对象多是同当地都市老百姓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平民事件, 从而真正的将新闻媒体融入到平民老百姓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去, 提高新闻的社会服务功能、公众交流功能以及舆论监督功能。

(3) 趣味化

这一特征主要是指民生新闻在语态上较多的使用一些趣味性的解说, 从而有效改变传统电视新闻类节目在观众心中的严谨、严肃印象, 使观众更容易接受, 并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

(4) 直接化

这一特征主要是指民生新闻在时间上大部分采用直接新闻的方式, 强调新闻的第一反映性、第一现场性和第一时间性, 提高新闻播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从而更好的加强观众同节目的互动、交流, 增强民生新闻的动态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的语言

1.民生新闻节目主持语言的特点

(1) 表达方式家常化

目前, 国内大部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语言的表达方式都具有极强的通俗性和幽默性, 主持人在报道过程中往往如同在和观众“话家常”, 这种真诚、朴实、干净、利落的语言播报方式不仅增强了节目的轻松性、幽默性, 使节目更接地气, 也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提高观众观看的愉悦感和亲切感, 拉进了同观众之间的距离。

(2) 报道语态的生活化

很多民生新闻节目采用当地的地方方言进行播报, 不仅体现了民生新闻的特色, 使新闻内容更加的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也拉近了同老百姓的距离, 提高了观众的好感度。

2.提高民生新闻节目主持语言水平的措施

(1) 明确节目定位, 加强平民化语言的应用

民生新闻节目要本着时时刻刻关注百姓心声, 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大众的宗旨, 面向当地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实事热点或趣味新闻进行走访报道, 对节目的各方面定位进行全面的清晰和明确, 牢牢把握好节目走向, 这样才能使节目主持人更好地抓住民生新闻的语言特色, 突出节目的本质特点, 从而不断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同时, 主持人在节目录制过程中, 还要加强对平民化语言的应用。要本着“平民心”从老百姓的感受和角度出发, 通过最普通、最贴近民众生活的方式去看待和审视新闻事件, 表达真实情感, 从而更好地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做好群众代言人。

(2) 加强民生新闻节目的整体品位

民生新闻节目的品位同节目主持语言的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直接联系, 其主持语言的风格、特色、定位、形式等都要受到节目品位的限制, 因此, 节目组必须要加大对节目品位的提升。民生新闻节目制作人员可以从策划、定位、采访、制作、报道、回访等整个节目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品位的提升, 注重突出节目内容以及语言表达的真情实感, 加强主持人的自身语言修养, 从而真正为广大电视观众打造一档高品位、高质量、高享受的电视新闻节目。

(3) 提高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水平

民生新闻节目的语言效果主要通过电视主持人进行表现, 因此, 各节目主持人必须要加强对自身语言水平和效果的提高。在主持语言的风格上, 要将自身的语言习惯、个性塑造等积极同整个节目风格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不断将节目风格、新闻特色同自身的风格、气质、魅力进行有机的统一和融合, 从而更好地彰显民生新闻节目的特色和吸引力。同时, 还要加强对民生新闻特点的重视, 综合性的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 提高主持语言的地方性、幽默性、犀利性、平民化和轻松化, 从而更好地加强同电视观众的交流和沟通, 引起观众共鸣, 进而有效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结语

新闻语言的创新思考 篇8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数据素养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由技术所引发的数据规模呈现出爆炸性增长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与技术紧密联系的新闻业也受到了大数据所带来的震荡, 大数据这一概念也开始慢慢嵌入到新闻生产的多个环节当中。

一、数据新闻的发展概况

数据新闻常常被称作是数据驱动型新闻, 由于将数据引入了新闻报道, 所以区别于一般的文字新闻, 以数据作为报道中心, 通过对挖掘到的数据进行解释说明, 来完成新闻报道的叙事。[1]

为了鼓励媒体在数据新闻领域做出创新与贡献, 2011年由全球编辑网与谷歌公司联合发起了数据新闻奖, 旨在鼓励记者在大数据背景下, 开拓数据新闻领域, 利用数据丰富报道的内容。从2013年数据新闻奖所提供的数据来看, 一共有300多家全球的新闻机构和工作者送来的作品, 包括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巴西、阿根廷等。从得奖名单来看, 欧洲是数据新闻的最大热衷者, 其次是美国。同时, 在2012年, 包括BBC、《卫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在内的诸多媒体共同编写了数据新闻领域的“首本教科书”——《数据新闻手册》。而在中国, 数据新闻也逐渐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出露端倪。

二、数据新闻带来的新闻业务创新思考

(一) 平台开放扩宽了新闻信息的来源

平台的开放表现在三个方面, 数据库平台的开放, 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 媒体自身与受众的互动。首先, 越来越多的数据库向公众开放, 可以任公众进行数据查询。例如, 在美国目前就有三种类型的数据库, 专用数据库, 主要存技术资料、专利、法律信息等;全国性的公共数据库;区域性数据库。而这些数据库基本上都允许公众进行自由查询。其次, 社交媒体的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吸引了不少用户活跃在这一平台上, 用户即时的评论、信息的发布、话题的讨论都可以成为媒体了解信息、受众态度与观点的来源。另外, 媒体利用门户网站进行受众调查也成了获得数据的重要途径。

但是, 仅有数据是不够的, 专业媒体人还要在平台提供的新闻线索以及新闻内容的基础上, 进行更深层次的采访与数据挖掘, 从梳理事实更多地转向解释事实发生的原因及分析影响方面。

(二) 视觉叙事充实了新闻编辑的方式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 获取信息的驱动力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对周围的世界做理性认知与理性决策。因此, 对媒体的期待是希望媒体可为其在社会上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及时、快速、有效的信息。因此, 媒体传统的新闻生产也是获取信息后对其进行加工和剖析, 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受众, 满足受众对媒介的期待。

而从数据新闻生产模式来看, 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是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这一步骤要求新闻工作者将搜集到的数据运用多种形式, 如图表、图形等呈现给受众。信息图表、图形能够化繁为简, 并兼具形象化与趣味性, 尤其适用于表达数据与地理、时间信息。它可以提示新闻要点、解析事件进程、揭示各类关系与逻辑、展现分布状态等等。好的新闻也是一则好的故事, 而这种视觉化的新闻叙事方法可以将信息传达到受众处之后使受众实现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的双重满足。

(三) 跨学科的生产方式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数据新闻的生产过程既跨学科又跨领域。从数据新闻的操作步骤可以看出, 其横跨了新闻、统计、编程、视觉设计等诸多领域, 为公众提升了新闻价值的同时, 也对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和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 在数据新闻上有所探索的媒体与国家开始纷纷强调新闻从业者在大数据时代所具备的数据素养。这些数据素养, 包括记者能够对数据保持一定的敏感度, 针对数据库提出有价值的新闻选题, 从数据的海洋中挖掘出新闻线索。其次, 是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数据本身可以作为信息, 但是记者除了因媒体的发展要求而应具备的跨媒体平台工作的专业技能之外, 还要具备一定的统计技能和比较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等应用技能。另外, 是对数据的可视化处理。这个方面要求记者在前两个要求的基础上, 具备图表、图形的处理技术, 即完成视觉叙事的最后一步。

三、结语

技术是新闻事业向前发展的驱动力。尽管数据与新闻的结合还存在技术上、观念上的阻碍, 但是大数据时代, 媒体从业人员只有不断适应数据所带来的冲击力, 不断在新闻观念、新闻业务上进行“数据化”的创新与改革, 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应对自媒体在时效、互动等方面带来的挑战, 利用数据的客观真实可查维护媒体的公信力与专业性。

参考文献

[1]数据新闻手册[EB/OL].http://xiaoyongzi.github.io/web/.

[2]苏萌, 周涛.大数据商业革命[EB/OL].2012年夏季达沃斯特刊, http://www.sootoo.com/content/340794.shtml.

电视新闻采编创新工作的思考 篇9

关键词:电视新闻,媒体行业,创新工作

一、前言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阶梯和灵魂, 也是国家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 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强烈, 尤其是广播、报纸、电视、网络这四大么体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网络新闻问题的兴起, 给电视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 如果不能破除陈旧思想, 打破常规, 那么新闻电视媒体的未来将会相当严峻。所以, 我们要借助新的思维和观念, 不断创新, 敢于创新, 用新的眼光和手法塑造我们的电视新闻媒体, 这样才能赢得市场, 赢得人心。

二、电视新闻采编策划方面的创新

新闻采访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具有特殊性质的调查互动, 这需要依靠新闻工作者通过搜集新闻素材来进行的。电视新闻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方式, 具有新闻采访的一般特点。由于电视新闻采访具有全面系统性的特点, 所以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 要在采访的过程和方式上力求有所突破, 实现创新。

策划的含义是围绕一定的选题进行多方位的思维活动, 这是在采访前需要进行的一种理性行为, 具体包括采访题材的确定、价值的选择、采访的预备活动和具体的采访方案的拟定。

(一) 题材种类的确定

新闻采访报道的重要前提是确定合适的题材。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新闻工作者, 在选择新闻题材的时候, 要把握正确的思想, 建立属于自己的新闻线索渠道, 为自己提供丰富的新闻素材。新闻线索的具体来源和渠道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新闻报纸、领导讲话、受众提供、网络热点等多方式。除此之外, 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还要善于总结各类电视新闻素材, 从中挖掘最新的新闻题材, 还要从当今国际和国内的重要事件中发现和挖掘新闻题材。

(二) 价值思想的选择

在对新闻题材进行选择的过程中, 要具体考虑新闻的价值和思想内涵, 判断新闻题材是否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和思想, 主要依靠新闻是否能吸引广大群众的兴趣来衡量, 并进一步研究该新闻会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并且分析该影响程度与广大群众的切合度如何。通过全面的考虑和判断, 来对题材中的蕴藏得到价值思想进行选择和判断, 从而才能做好新闻工作。

(三) 采访的预备工作

预则立, 不预则废。周密的预备工作能促使新闻工作者更加高效的开展工作, 对于新闻媒体工作者来说, 预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国家政策方针上的准备, 即不能违反我国整体的政策和方针, 符合国家的主流思想;第二, 事实情况的准备, 要综合考虑该新闻题材的历史价值、现存状况、发展趋势、内在联系和其他媒体的报道动态;第三, 知识能力的准备, 新闻工作者要有着基本的新闻素养, 拓宽自己的知识范畴, 延伸自己的知识面;第四, 心理素质的准备, 新闻工作者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 以一颗平常心进行采访工作;第五, 采访设备的准备, 要保障采访设备的齐全, 在采访前要准备好必备的设备, 如纸、笔、录像带、摄影机、录音笔等器材。

三、电视新闻采访过程的创新

采访的过程是新闻媒体记者切实深入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 也是新闻媒体记者追求真相、弘扬正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一) 电视媒体新闻采访过程要确保新意

新闻的时效性较强, 喜新厌旧是新闻的一大特点。所以电视媒体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切实关注生活中的新电视, 用镜头和文字展现出我们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把握新闻的新鲜度是一位新闻记者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要用心去发现和探索新的事物。

(二) 电视媒体新闻采访编辑过程中要确保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基本要求, 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要确保新闻题材的真实, 这不仅仅是对新闻事业的尊重, 也是对行业生命的尊重。

(三) 电视新闻媒体采访编辑过程中要弘扬正能量

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有所担当, 因为每个工作者的身上都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使命和职责, 深入宣传和报道好人好事, 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传播正能量。对一切丑陋的事物进行抨击和曝光, 积极营造高尚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 电视新闻媒体采访编辑过程当中要追求美好

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美的事物, 并利用镜头和文字, 把这些美好事物传播给大众, 让大众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四、结束语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电视新闻媒体的思想和观念也要随之发展和变革。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 用创新的思维和眼光打造新闻题材, 切实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使电视新闻媒体能更好地展现电视特性, 吸引普通大众的目光, 真正实现创新功能, 完善新闻价值。

参考文献

[1]方颖.新闻采编的创新点[J].中国出版.

[2]王海浩.电视新闻采编的思考与发展[J].中国出版.

[3]李旭.电视新闻采编未来的发展[J].中国出版.

关于坚持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思考 篇10

电视新闻是当代社会新闻传播媒介的主力军, 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它声画并茂, 视听结合, 已成为当代电视观众普遍的收视心理需求。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和亿万忠实的电视观众, 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作出高质量的电视新闻作品, 以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收视需求。从多年来从事基层广播电视台新闻工作实践的经验来看, 要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 笔者认为首先要在思想上和认识中牢固树立声画一体、声画融合的思想, 尊重电视新闻的基本规律, 坚持新闻创新, 就一定能创作出符合“三贴近”原则, 党和政府放心, 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当前, 我国电视新闻创新的步伐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电视新闻媒体的要求, 在新闻机构管理、新闻制作的质量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电视新闻从采编到播出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诸如:信息量小、新闻不精练、画面语言概念化和模式化;形式单调 (解说词+画面+同期声) ;居高临下, 单向交流, 现场时效感差, 没有实现传授双方互动交流。

1 增强新闻的信息量

作为当代传媒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 其实质就是一个信息采集、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更注重简单、便捷的方式来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电视新闻的优势是通过高密度的视听兼备的信息量吸引观众, 赢得市场;A、要增加新闻的条数;每条新闻都应突出事件本身的意义, 运用简洁、精练的语言和画面加以报道。新闻精了、短了, 单位时间内播出的数量自然而然就多了。B、增加每条新闻自身的信息量;新闻中所包含的信息量, 应该是观众未知想知而应知的, 新闻传递给观众的有用信息越多, 新闻本身的信息量就越大。在内容安排上, 可适当考虑增加社会性、服务性普通百姓高度关注的“民生新闻”的占有量。而对一些次要的或不便视觉化的内容可做成字幕。

2 新闻更加形象化

形象化与模式化和概念化相对而言, 只有注重形象化才能增强新闻的看视性和权威性。电视新闻的形象化大体包括两个方面, 即:画面语言的个性化和文字表达的影响力。画面语言要形象化, 就必须富有个性, 要努力抓取新闻中最具表现力的细节, 重视环环相扣的情节。文字对新闻的描述再生动细致也不及一个画面来得写实和传神, 不及画面语言对视觉的巨大冲击力。

文字表达的影响力, 主要就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和播音员而言, 要求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丰富生动, 新闻本身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从他们的语言、表情、形象上得到体现。在改变了传统主持人风格后, 他们既是节目内容的串联者, 又是节目理念的体现者、表达者。

3 新闻形式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视传媒理念已从以传媒为中心转向以观众为中心, 理念的变化要求电视新闻要从声画两方面有所突破, 在创新中展示自己的生机与活力, 满足现代观众求新、求异、求美的信息获取需求, 电视新闻要在报道事实的同时, 注重表现形式的突破和创新, 注重宣传效果, 注重以人为本宣传理念的运用, 具体工作中要改变单一的表现形式, 充分调动画面、解说词、同期声、音响、字幕等各种电视元素, 使其在各个独立的电视新闻中得到最充分的运用, 最佳地表现主题。例如:在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采访制作, 直接发射播出的报道方式;节目编排中常规报道与简讯相结合, 独条新闻与组合式报道彼此穿插, 综合性消息与地区性或专业性报道相对集中, 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单元, 可使节目在播出上有节奏和章法。新闻播出上对重要的新闻反复播出, 而且不断补充最新信息, 或变换不同的角度报道, 不仅强化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时新性, 也弥补了电视稍纵即逝的不足, 而且还增大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新闻播报上可实行播报口语化, 突出电视新闻记者的作用, 淡化播音的作用。

4 新闻编排艺术化

新闻编排并非某些地方电视台那样按新闻产生的领导大小编新闻、排顺序, 而是根据新闻的价值大小和观众的接受心理对新闻进行有目的地排列组合, 以表达某种思想, 体现某种观念, 展示不同的蒙太奇效果。如美国发生的9.11恐怖事件, 中央台用20分钟在《新闻30分》栏目中对事件进行简洁明了的报道, 新闻事件发生的始末, 各国领导人的表态, 事件发生的连锁反应, 民众恐慌、股价下跌、飞机停飞, 石油涨价等, 围绕新闻事件将人的预知、未知和各方面信息条分缕析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围绕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多视角报道, 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5 增强现场时效感

其主要途径是:A、是现场直播;B、是与观众的互动;现场直播可以使观众接受信息的时间与客观事件发生的时间同步, 使信息的衰减降到最小, 使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视性达到最大;通过视听兼备、声画俱有、场景直观、细节生动的信息传播, 增强了观众接受信息的现场感和参与感, 获得了最佳新闻传播效果;与观众的互动是电视台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增强观众参与意识, 接近观众与媒体心理距离的重大举措。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有自身的优势, 可强化新闻的宣传效果;例如:可通过手机短信和拨打电话的方式, 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和节目宣传语, 有奖推选最佳节目主持人, 本年度十大新闻, 还可通过演播室开通现场电话等方式, 全方位拉近观众与媒体的心理距离。

6 多元化的新闻节目体系

这是从高起点和大的视觉对新闻创新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也是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相抗衡的必然选择。电视新闻的多元化有两方面;A、是主档新闻的综合化;B、是建立专业化新闻体系。主档新闻历史长、影响大, 应该在保持现有权威性、指导性的同时, 增加综合性, 使其真正成为综和要闻。专业新闻是针对不同的收视需求设计的, 如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军事新闻;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股市新闻、足球新闻、影视新闻等。电视台要根据整合后的频道定位, 推出各类专业新闻, 使之形成合理的节目系统, 成为本埠内最主要的信息提供者。在具体操作中应该特别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的全面性, 要在报道的总量上有较大的增加, 在报道面上有较大扩展;二是内容的可期待性, 要做好专业新闻的定位, 节目的内容和风格应该让观众有明确的收视预期;三是编排上与频道定位的同一性, 要在娱乐、影视、体育、科教等不同的频道对应安排不同的新闻, 吸引观众锁定频道。

主档新闻是基本消费, 而专业新闻是个性消费。两类节目同时运作, 分别适应不同观众的需求, 兼顾大众传播与分类传播, 既扩大了新闻的覆盖面又增加了新闻的开掘深度。专业频道还要注意节目的连贯性问题, 许多专业台在新闻播出和编排上缺少连贯性和科学性, 顾此失彼对现象时有发生, 这既是对观众的不尊重, 也是对频道资源的浪费。

7 新闻逐步专业化

专业化是电视新闻多元化的关键, 也是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关键。专业化单个看, 观众面较窄, 但每个专业新闻都有自己的定位, 划分得越细则定位越明确, 原来被忽视的群体, 就可以得到开发。“新闻”几乎是无定位的, 它的定位就是时政, 经济新闻的定位可能是政策宣传, 也可能是生产情况等;相对而言, 股市新闻的定位最明确, 一个股民可以不看其它新闻, 但股市新闻必看, 所以专业新闻系统的建立, 会增加新闻的必看性, “锁定明确的观众群体”。

进入新世纪, 随着科技进步, 经济发展和受众消费理念的变化, 大力推进电视新闻的创新, 赢得更多受众的关注就成为当务之急, 这就要求我们电视业要牢固树立新闻立台的发展战略, 通过思维创新, 机制创新、特别是新闻节目的全方位创新, 逐步使自己成为主要的优质信息的提供者。只有这样, 才能抢占制高点, 以高质量的电视新闻节目为支柱,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是世界上的电视消费大国, 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 在拥有电视观众和市场方面, 要比自己的世界同行幸运得多。因此,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 要努力把握电视新闻的工作特点, 力争为电视观众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电视新闻作品来。

肃陇南742500)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给各种媒体的发展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电视这个大众化的媒介也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 遇到了激烈的竞争。为了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 电视新闻栏目也开始逐渐上升到经营层面, 这就同时对电视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的电视新闻编辑只需要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 真实地反应新闻事件即可, 但是现在, 这种简单的方式已经很难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 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也要从以往排列组合的单一模式向复杂的创作型转变, 要让电视新闻节目形成一个整体的风格, 并且具有鲜明的特色, 吸引观众眼球。

1电视新闻编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 电视新闻编辑一直不断地在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这给整个电视媒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电视新闻节目也随之发生着巨大而可喜的变化。但是在发展和进步的背后, 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许多不足, 存在很多问题。

1.1内容的吸引力不够

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是广大观众, 简单地对观众群体进行划分, 我们就不难发现, 观众中普通老百姓占了一多半的比重。但是目前, 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多注重时政类和政策类新闻的报道, 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类新闻相对缺乏。而且在选题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新闻价值, 突破不了传统的选题范围直接导致了新闻缺乏新鲜感。长此以往, 观众也就对这类新闻节目产生了厌倦感和抵触心理。

1.2形式的多变性不强

所谓形式的多变性不强, 是指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包装制作上, 一直沿用以

论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文丨梁瑞华

摘要:编辑作为电视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节目的整体水平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网络和各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传统电视新闻遭遇到激烈的冲击, 这就对电视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素质

摘要:电视新闻是当代社会新闻传播媒介的主力军, 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它声画并茂, 视听结合, 已成为当代电视观众普遍的收视心理需求。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和亿万忠实的电视观众, 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作出高质量的电视新闻作品, 以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收视需求。

广播新闻评论创新思考 篇11

一、引言

新闻评论是新闻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 它主要是针对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 或者思想界、文艺界、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新思潮进行评论的一类节目。广播新闻评论具有引导社会舆论、提升节目质量、阐发媒体立场等一系列重大作用。其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根据新近发生的典型事实, 邀请新闻评论员与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互动中展开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评论。因此新闻评论员和相关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对于新闻评论的效果起着关键作用[1]。为此,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要想办得有声有色就应当注意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而新闻工作者也要在长期的工作和学习中加强这种修养。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对于发表客观公正的真知灼见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新闻评论节目毕竟也属于大众传媒, 他的传播对象是普通大众, 这就决定了只有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方可算是有效的传播。因此, 新闻评论节目也应当兼顾观众和听众的接受程度。视情况而定评论的深度和广度。应该说, 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是难以做好新闻评论工作的, 而满口艰深晦涩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术语也会使新闻评论的效果大打折扣。评论的特性之一是新闻性, 广播新闻节目要在鱼龙混杂的新闻事件中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新闻事件展开分析评论。如何选取这些事件是新闻评论者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相关新闻工作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二、当前新闻评论中特点和问题

中国广播媒体的新闻评论节目自诞生以来,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比以往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犹如一个新的生命, 走过了步履蹒跚、伤痕累累的童年, 新闻评论正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在成熟之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新闻评论节目的健康成长。例如央视著名新闻类节目《焦点访谈》热播后, 各地方台纷纷模仿, 结果如邯郸学步, 《实话实说》走红后模仿者也一哄而起, 模仿、山寨几乎成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大顽疾[2]。就新闻评论主体而言,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评论员们观点重复, 同一评论员也在不同节目中经常出现, 且经常表达同一个观点。以凤凰卫视何亮亮为例, 这是一位资深的新闻评论员, 他参与的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有《时事亮亮点》、《腾飞中国》、《时事开讲》《新闻今日谈》等几档节目, 有的评论员还会在新闻资讯类节目的连线环节中出现, 因此有时我们能够看到一些评论员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反复出现。而且, 评论类节目在选择题材的时候往往都是针对社会热点, 而社会热点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就那么几个。所有新闻节目都在评论, 造成个性化缺失, 观众不知道看哪个好, 谁说的对。凤凰卫视以关注大事件著称, 他们的目标是满足全球华人的信息需求, 但是华人中一个重大群体就是中国大陆的普通民众, 关乎这部分人的民生问题却很少在该电视新闻节目中见到。影响了节目传播效果。

2.评论员分工不明确影响评论权威性。例如央视新闻评论员杨禹在前一个节目刚刚评论完习近平访美, 紧接着又出现在财经类节目解读中国的财经政策, 一个是国际关系, 一个是财经政策, 跨度如此之大难免会给观众留下评论主体“样样都通, 样样不精”的形象, 从而对其观点也会产生一定的质疑, 最终影响评论的权威性。另外, 一些评论员在新闻节目中反复出现, 例如凤凰卫视何亮亮、央视白岩松、泉灵等, 他们作为主持类评论员经常对时事大加评论, 观众对此早已产生视觉疲劳。因此, 评论员队伍需要新面孔、新权威。并且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专业分工, 例如评论政治的只能对重大政治事件进行评论, 评论财经的专门评论财经, 评论军事的专门评论军事。

3.专家、学者在点评时语言缺乏“通俗性”。在新闻评论节目中, 有些特约评论员都是某个领域或者行业的资深专家学者, 他们一般从专业的角度对某一具体事件展开评论。因此他们的言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 这却带来了另外一个弊端。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一般都是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 观众很难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刚要明白过来的时候评论却已经结束了[3]。实质上这种新闻传播总体上来说是无效的。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专家类评论员大量使用书面语, 评论把握不准节奏性和评论性, 评论没有照顾到大众接受的效果。一些来自于高校科研教学和各种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长期的学院和书斋生活, 使他们早已习惯于一些专业术语的罗列和堆砌, 观众听不懂, 从而影响传播效果。因此, 笔者认为, 新闻评论节目的评论员不宜专家化。

另外, 专家评论员对领域内的知识可以挖掘的很深, 但是在面对某种需要由点到面的思维扩散性话题时, 他们则显得捉襟见肘。而在这一点上特约评论员和主持类评论员则显得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这是由于这些专家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早就习惯了缜密的逻辑思维, 喜欢有理有据、刨根问底式的解说话题。但是对于直播类的新闻评论来说, 时间有限, 他们的长处很难发挥出来。但是诸如央视的杨禹、凤凰卫视的阮次山、何亮亮等这些特约评论员一般都在媒体混迹多年, 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们对镜头的捕捉和自我形象的展现早已游刃有余。确切的说, 他们更懂得观众需要什么, 而且他们的即兴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早已出类拔萃。广播传媒的新闻评论类节目最终目的和使命就是满足大众的需求。若大众不能理解评论员的评论, 作为媒体人, 我们就可以说这种评论是无效的。

三、创新广播新闻评论的对策思考

1.拓展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题材。今天的中国不缺选题, 所以编辑选题时需要广开思路, 敢于触碰类似劳教、户籍改革、收入分配这样的敏感点。过去在中国做时政新闻有一种本能的畏意、退缩。其实在全世界任何一个主流新闻里, 时政新闻都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新闻, 关键在于编辑、主持人和评论员如何把握度, 在这点上考验着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功力, 一旦获得突破, 将直接提升新闻评论节目的质量。

另外, 新闻评论节目中要通过各种渠道吸引老百姓的参与, 广开言路, 大量收集新闻线索, 提高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质量, 尽量选择大众关心、感兴趣的大事、新鲜事为评论话题, 例如到街巷公园、田间地头征集群众最关心的热门话题。具体而言, 在选题过程中要注意选题的“可论性”, 评论性节目的选题十分重要, 一般性的新闻事件不宜作为评论大谈特谈, 动态消息也没有必要动用大量的传播资源。因此增强新闻评论的互动性最重要的就是选择较为普遍的和具有代表性的话题。对于一些平时少见的, 稀奇古怪的新闻事件最好安排在新闻消息类的节目中播出, 例如中国足球1:2不敌韩国之类的体育、娱乐、民生话题和新闻事件都尽量避免在新闻评论节目中出现。因为这些话题只是作为一个信息点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某种特殊需求, 不需要深度解读, 对社会也没有重大的意义, 更不能广泛的引起传播受众的注意和兴趣。不利于增强评论类新闻节目的互动性。

2.构造个性鲜明的评论员队伍。鲜明的个性对于新闻评论员来说十分重要, 评论员的个性主要是指在媒体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具特质的说话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综合。这与评论员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这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中积累和养成的个人特点[4]。另外, 新闻媒体的定位和形象包装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虽然这种外力的影响对于新闻评论员的个性影响不大, 但是在技术层面上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媒介传播而言, 新闻评论员的独特个性往往能起到吸引观众, 增强传播效果, 打造品牌节目的关键作用。

《东方时空》自开播以来就建立了一支自己的评论队伍, 敬一丹、水均益、崔永元、白岩松, 这在当时都是新面孔。但是他们独特的个人气质和对事件的解读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这些新闻评论员也都凭借自己的个性巩固了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在媒体中的地位。敬一丹的亲和知性, 白岩松的沉稳犀利, 水均益的内敛文雅, 崔永元的风趣幽默都成为他们吸引观众的标签, 这些标签背后的产品则是他们在新闻评论中的高深造诣。这样的评论员队伍既能贴近现实, 又能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将事件的来龙去脉, 重大影响讲的清晰透彻, 喜闻乐见。

这些新闻评论员依旧活跃在荧屏上, 但是自从他们进入公众视野之后, 我们可以发现, 央视很少再有这样的评论员队伍和成员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专家评论员。虽然他们能针对某一事件发表专业性的、权威性的观点, 但是人员、风格的不稳定和语言上的艰深晦涩, 大不如主持类新闻评论员得到观众赞赏多, 甚至连相关新闻节目的吸引力也大不如从前。为此, 建立一支有个性有魅力的评论员队伍势在必行。在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中始终保持新闻评论员队伍的活力和稳定, 才能保证新老正常交替。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应当注重鲜明的个性, 而鲜明的个性往往又与深邃的思想息息相关, 为此, 相关领导应当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充当伯乐角色,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建立一支个性鲜明的新闻评论员队伍。

3.新闻评论员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参与者包括主持人、评论员、现场嘉宾。他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每个角色都是影响节目制作效果的重要部分。在当前一些新闻评论类节目中角色分工不明确的现象依然存在, 主持人充当评论员、喧宾夺主的现象时有发生[5]。在谈话访谈式新闻评论节目中评论主体是评论员, 他们应当具有独立的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时间, 这个时间和节奏则应当由主持人把握, 主持人应当引导、帮助评论员完成对新闻事件的解读评析、现状判断、未来预测。对此, 主持人应当最大程度地提供便利和制造机会抛砖引玉, 引出评论员的思想火花。最后再归纳概括他们的观点, 将它们直观地呈现给观众。为此, 评论员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 主持人也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任何一方的越位都会打乱整个谈话和评论的节奏, 从而出现尴尬场面。

现在很多新闻评论节目, 特约评论员参与节目的方式都是电话连线、网络视频连线。从日常操作来看, 省事。但是, 从节目呈现来说却不好看。主持人与评论员之间缺少话语交流, 感觉就像在读自己写的评论稿件, 画面呆板。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建立本台评论员队伍的重要性。

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影响着节目整体的质量, 评论员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社会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他们的某些言论也代表了一部分老百姓的看法, 同时评论员的立场也影响传播受众的立场和方向, 他们在广播电视媒体中是“意见领袖”。因此打造一支个性鲜明、分工明确、风格多样的评论员队伍对于对于满足不同层次和风格的受众的需求至关重要, 也是推进新闻评论节目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之笔。

注释

1[1]赵琳琳.从两会报道主持人的点评艺术看央视与凤凰卫视新闻评论的差异化报道[J].音乐生活.2011 (09)

2[2]骆新.谈电视新闻评论员如何选择话题与阐发观点[J].电视研究.2010 (08)

3[3]曹怡平.创造媒体价值的最佳方式凤凰造星术[J].新电视.2007 (Z1)

4[4]马津津.电视新闻评论需要记者型主持人[J].当代电视.1999 (11)

上一篇:读懂学生的艺术下一篇:兵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