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的大众化

2024-10-30

新闻语言的大众化(共9篇)

新闻语言的大众化 篇1

文丨王倩

据调查显示, 自2010年世界杯以后, “给力”一词已成为网络上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对于给力一词的含义而言, 主要有“酷”、“牛”、“带劲”以及“令人振奋”之意, 比如:《扬子晚报》以“收视超乔丹时代詹姆斯太给力”为题, 对NBA篮球明星勒布朗·詹姆斯进行了称赞性的报道。

在此我们先不探寻“给力”一词的出处, 仅其可以在网络甚至媒体上一夜蹿红现象而言, 即可说明新闻媒体在不断地使用新词过程中, 对大众传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 新闻语言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之中, 不仅在应用上推陈出新, 而且在适应大众传播语境方面也做出了充分的考虑。就当前的大众传播语境而言, 要求更广泛、大规模, 这不仅使人们的生活迅速媒介化, 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人们变成信息的接受者与传播者。对于大众传播语境下的新闻语言而言, 要想满足社会发展之需求, 就必须在“新”字上多下功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闻语言中的用词一定要新

对于大众传播语境下的新闻语言而言, 其接受者早已对各种媒介信息及千变万化的图像失去了敏锐的观察力, 而计算机网络又使人们的阅读心态发生了变化, 在快速掠过一页文本时, 若没有发现兴奋点, 则相关信息也随着文本一页页的翻过。基于此, 笔者认为为适应当前的大众消费文化, 新闻语言应当逐步推陈出新, 新闻作品中应当尽可能地采用具有新鲜感的网络语言, 同时这也是新闻语言时代色彩的重要表现形式, 比如姑苏晚报曾结合当时比较热播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 就当时的股市进行了报道, 题为《股市“喜羊羊”债市“灰太狼”》。诸如此类的新闻标题多是借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或者新词语, 通俗易懂加形象生动, 才能感染广大接受者。此外, 还要“大虾”等新词, 主要是对超级网民长时间在电脑前的坐姿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和调侃, 通过这些比较生动的语言产生非常诙谐与雅正相结合的大众效果, 并且使新闻语言更加的丰富多彩, 使受众过目难忘。

从本质上来讲, 词语就是新闻语言最基本的组建材料, 好的新闻作品总是离不开词语的优化与组合。词语用的好, 可以使新闻像磁铁一样, 迅速地吸引读者的眼球, 激发其阅读兴趣。比如, 2011年3月, 人民日报有一篇题为《浙江挺进海洋再弄潮—海洋优势助推经济再上新台阶》的报道, 题目中连续使用了“挺”、“弄”等动词, 从而赋予了浙江省人性化的特点, 将原本比较抽象的东西给予人格化, 使标题更加的简洁有力、吸引眼球。

2 新闻话语的角色定位一定要新

所谓话语角色, 实质上就是社会角色在新闻言语领域中的一些具体化表现, 即在言语交际时, 若想实现交际之目的、取得预期交际效果, 则应当重视言语主体自身的话语角色定位。实践证明, 合理得当的话语角色可以使语言交际各方从对语义的解达上升到情感的交流。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传播文化的不断渗入, 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 并逐渐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 并且对于信息尤其是新闻信息的传播产生了强烈的主动意识, 更倾向于阅读和倾听真实客观的新闻语言。同时, 在党关于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和贴近生活“三贴近”思想的指导下, 应当对新闻传播对象和报道角度、方式等, 进行重新的审视和定位, 并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的指令性话语, 使大众传播语境下的新闻语言更加的平和、更加的贴近群众生活, 出处彰显新闻工作的人文关怀。

在大众传播语境下, 新闻语言及传媒的视角应当发生转变, 话语角色也应当重新进行定位, 新闻语言应当逐渐走向平民化, 关注民生、叙述民生, 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种平民化的新闻语言和传播语境。在以后的工作中, 将以一种相对比较平和和客观的话语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再现,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体现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而且还能彰显新闻语言自身的风格特点。比如, 2009年武汉晚报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上医之境——汉口医院好医生王争艳:从医25年, 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的报道, 整篇文章语言通俗、平实, 以相对口语化的风格讲述了医生王争艳的感人事迹。很多网友将这篇报道进行了全文转贴, 短一天的时间, 就有上万条热议跟帖。诸如此类的报道还很多, 但这种新闻报道的共同点在于关注民生, 贴近老百姓的身边故事, 语言流畅而不加雕琢, 通过真切感人的叙述, 引起受众的共鸣。由此可见, 新闻语言有时不一定非要奇异、雷人, 做好话语角色定位也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这也是大众传播语境下新闻语言的定位与努力方向。

3 新闻语言的运作方式一定要新

在当前的大众传播语境下, 新闻的受众主体社会地位在不断的改变和提升, 价值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 使各类新闻信息的流通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当前的新闻语言应当在时间层面、空间层面、技术层面实施开放性策略, 从而使新闻更具互动性和大众参与性。在大众传播语境下, 新闻语言的受众可以随时与传播者进行信息交流、双向互动。对于新闻语言的互动运作方式而言, 受众和传播者之间能够实现及时的信息沟通, 并对该新闻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比如, 在2008年的5月12日,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 该消息一经传出, 举国上下一片哗然, 各大媒体的新闻工作人员应声赶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现场, 并对实际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全国人民对此都非常的关注, 人们纷纷通过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 对前方发来的每一篇报道和消息进行及时的关注, 每一篇报道的后面均有无数的网友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表达对灾区人民的问候;甚至有些网民自发的组织起来, 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或者直接奔赴灾区参与救援工作, 并将自己拍下的灾区真实场景传到网上, 随时进行互动, 瞬间汇聚了全国人民齐心共抗困难的强大力量。从这个例子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的众志成城和团结共进之精神, 同时也反映出新闻语言的运作方式一定要推陈出新, 尽可能地让受众参与进来,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大众传播语境,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之需求。

4 结语

总而言之, 在当前的大众传播语境下, 只有对新闻语言的用词、话语定位以及运作方式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才能“制造”出“给力”的新闻报道, 才能保证我国新闻传媒事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1微博的媒体特征

美国网络新闻学创始人、著名的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在《自媒体:草根新闻, 源于大众, 为了大众》 (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一书中指出:“个人电脑的出现、bbs的发展, 大大改变了人们被动接受新闻的状态。而blog的兴起, 真正开启了新闻的‘开源’运动”。微博推动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其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更加值得广泛关注。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统计, 截至2012年9月底, 中国互联网实际不重复的微博独立用户数已到达3.27亿。由此可见, 微博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交流平台,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态, 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舆论阵地, 我国已经高调进入微博时代。微博是一种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裂变传播方式, 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之前任何一种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微博使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 人人都是记者, 人人都是信息源。

微博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 在微博平台上, 个人通过发布、转发和评论, 将自己的声音放大到了社会空间, 引发别人的关注。从当当网CEO李国庆与大摩女微博对骂到郭美美炫富事件, 到小悦悦事件, 再到前几日的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 无一不引起全社会, 包括传统媒体的广泛关注, 显现出微博的强大力量, 正如希拉里所说, 社交网络的力量可以与核武器媲美。以当当网李国庆CEO与大摩女微博对骂为例, 李国庆就当当上市与投行的矛盾, 与两名来自投行摩根士丹利的女员工发飙怒骂多个回合, 引来近4000位网友围观。对骂的微博中, 粗俗语言层出不穷, 网友称“很暴力”, 作为公众人物, 他们在微博这一公共舆论平台上的大胆暴露, 不禁让广

传统媒体与微博的互动探析——以电影《搜索》为例

文丨姜嵘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 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也意识到微博对传播方式和话语空间的重要影响, 纷纷利用起微博这一平台。微博虽然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冲击, 但传统媒体更多的是受益。传统媒体不但可以扩展新闻线索的来源, 也可以发布信息, 跟踪事件并且与受众互动。本文首先对微博的媒体特征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博平台;最后以电影《搜索》为例, 探讨传统媒体与微博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传统媒体;微博;互动

参考文献

[1]蓝若宇.超越大众传播:刍议新浪微博的传播模式与机制[J].新闻知识, 2011 (2) .

[2]巴晓芳.文化:大众传播的深层影响力[J].新闻前哨, 2010 (2) .

[3]姜涛.大众传播视域下的电视新闻采访策划[J].北方经贸, 2011 (9) .

[4]丁肇文.作为新闻的历史——新闻语境下的历史再现[J].新闻与写作, 2011 (12) .

[5]隋岩, 丁学勇.在大众传播的规约中彰显人际传播的魅力——从传播形态把握电视访谈节目[J].中国电视, 2012 (5) .

新闻语言的大众化 篇2

1、什么是新闻和信息,新闻与信息有哪些异同?软新闻、硬新闻。

2、什么是信息社会,有哪些特征?

3、传播类型主要有哪些?

4、新闻价值要素和新闻传播的要求各有哪些?

5、什么是传播、新闻和宣传?三者有怎样的关系?

6、什么是传播媒介?新闻传媒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如何?

7、根据历史演进时序,我们可以将传播媒介分为六大类

8、传播分为哪些层次?大众传播有什么特点,意义与局限何在?

9、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麦克卢汉

第二章:报纸

1、什么是报纸、它的媒介特点是什么

2、中国报纸上的新闻通常分为三类,即消息、通讯和特稿。

5、倒金字塔结构、《华尔街日报》体

6、报纸评论的体裁分为哪几类。

7、简要说明报纸的“二次销售”及其过程。

8、简要说明杂志与报纸的主要差别。

9、《新京报》、《京华时报》或《北京青年报》的头版特点

10、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新闻评论

第三章:杂志

1、什么是杂志,其媒介特征是什么?和其他媒介的共性和区别是什么?

2、试以一份新闻刊物来论述新闻刊物编辑出版的特色。

3、杂志和图书的差别。

4、关于杂志的策划。

第四章:图书

1、什么是图书,媒介特点是什么?

2、图书的结构。

3、什么是中国标准书号、国际标准书号、书名页、图书版权页

4、图书选题策划。

5、试分析图书的“跟风出版现象”。在图书市场上,当一本书红火起来位居畅销书榜后不久,便会有一系列从名称、封面、内容、体例、甚至版式都类似的书涌现出来,从而形成一股出版潮流,这种现象,人们把它命名为“跟风出版”。

第六章:广播

1、什么是广播,它的媒介特性是什么?和报纸媒介相比较优势是什么?

2、广播新闻的结构形式有哪几种。

3、广播新闻采访报道的特点。

4、“炉边谈话”、“火星人入侵地球”等广播事件

第七章:电视

1、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2、电视的媒介特点、与电影比较媒介特点的差异性。

3、麦克卢汉冷媒介、热媒介的观点

4、电视的谈话节目

第八章:电影

1、电影诞生

2、蒙太奇理论、长镜头(景深镜头)理论、场面调度

3、电影的媒介材料及其特点是什么?

第九章:网络

1、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域名?

2、网络传播的特点。描述网络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传播的不同特点,并举例解释。

3、网络舆论、网络暴力、人肉搜索

广电新闻的大众化问题研究 篇3

一、广电新闻大众化之必要性分析

1. 它是把握时代脉搏的必然需求

在社会的几乎方方面面都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民本”思想的时候, 在新闻传媒界贯彻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必须而为之。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 国内的新闻界的朋友们就开始很自觉地转移工作报道的视角, 他们换了一种更为平民化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和生活, 注重体验蕴藏民间的新闻价值和力量, 并且尝试着去挖掘这些力量, 让更多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主体和形象树立于媒体的上方和老百姓的眼前, 给老百姓一种亲切感和生动感。唯有如此才能赢得老百姓的尊重和信赖, 也才能在突变的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 扩大影响力。

2. 它是阶层社会的必然结果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社会是存在着一定的阶层的。从最为简单的层面来划分, 可以将社会分为三个不同的阶层, 就是所谓的精英阶层、中间阶层、底层民众。不同层级、不同身份地位的人, 对于广电媒体的需求量有着很大的差别, 通常情况下, 处于精英阶层的人, 由于他们的上镜率比较高, 所以他们对广电媒体的需求量最小, 而且观点媒体可以说就是他们增值的途径之一。而作为最为底层的民众而言, 就对新闻媒体存在着较大的需求, 一是他们的消遣的工具, 二是他们提升自己, 掌握某一技能的途径和方式, 三是在现今的日益民主化的时代, 可以成为他们表达政治诉求的一种方式。

3. 它是媒体竞争的必然趋势

谁要赢得市场, 谁就必须赢得广大民众的信任和关注。在广电新闻媒介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规律。作为构成量最为庞大的群体, 老百姓构成了新闻传媒的最为主要的受众群体。只有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来发掘新闻, 才能够为广大的老百姓所喜爱, 也才能构建持续广泛的市场。笔者所在的地方台, 有一个节目是《垄上行》, 由于发展得较好, 就直接成立了一个单独的垄上电视台, 该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密切联系群众, 所有的节目都是从农民的视角来设置, 而且安排了互动的环节,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收视率也就随之升高。由此可看出广电媒体必然会走向大众化的路子。

二、广电媒体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 广电媒体大众化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策划的大众化、采写创作的大众化、编辑制作的大众化、言语风格的大众化以及编辑安排的大众化。只有将上述的各个方面都实行大众化, 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广电传媒的大众化。

首先就是策划方面的大众化。这是媒体大众化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保证材料源泉的大众化、平民化, 从老百姓中来到老百姓当中去, 力争报道老百姓乐于知晓的问题, 从老百姓所关注的问题出发, 来升华所报道的新闻内容, 引起老百姓的关注。这一要求与如今的新闻记者下基层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 就是从最基层来挖掘新闻信息, 去提升草根文化。其次是采写创作上的大众化问题。广电新闻记者应该具有平民意识也就是大众化的意识, 要改变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来看待新闻事业。记者需要从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去深入百姓、了解百姓、接触百姓、体验百姓、感知百姓, 对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认识, 对他们所思所想要做到心中有数, 将更多的镜头和画面对准平民百姓, 让他们真正地感觉到自己的主人翁的地位。如果某一百姓的疾苦或者说是关心的事情一经报道, 就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 全社会就会集所有的力量来帮助老百姓, 那就是最大的欣慰, 那就是广电新闻最大的成功。再次就是编辑制作和语言方面的大众化的问题。实际上这两个方面有着相似的地方, 就是在编辑制作播放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去掉那种陈腐的、古板的过于专业化的词语, 语言的作用就在于沟通, 表情达意, 如果我们在新闻工作中能够很好地掌握大众的语言特色和技巧, 将其运用到传媒中来, 就很容易引起广大受众即老百姓的亲切感, 因为那是老百姓的语言, 那是他们耳熟能详的文化, 所以一旦这种文化为他们所承认和吸收就可以为老百姓所认同, 并且达到非常久远的效果, 起到非常显著的传播作用。

三、广电媒体大众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思想上认识到广电媒体必须走上大众化的道路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应该尽量克服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寻找可能的解决思路。

在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的就是, 新闻媒体可以说就是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 艺术是高于现实的, 所以无论如何, 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传媒工作不是做得越平民越大众, 越草根越好, 而是应该有一定的尺度, 防止矫枉过正。■

参考文献

[1]骆健《新形势下广电媒体行业培训机制的探索》载《视听纵横》2011年第3期

新闻语言的大众化 篇4

心存感恩,服务大众团日活动新闻稿

——4月团日

2013年4月22日从早上8:00-11:30,下午2:30-4:30,11应化9月团日活动“ 心存感恩 服务大众”医院义工活动在学校附近某医院开展。义工活动在团支书的细心分配下中展开:向每位志愿者说明注意事项,人员分为3组,每组跟随一名有经验,做过义工的师兄师姐(事先已联系),安排好每组的服务内容,例如:维持秩序,咨询服务,导诊引诊等。

本次义工活动主要活动有:1.到门诊做护送义工,为年老体弱及行动不便的就诊病人排队挂号、检查、收费、取药等,为不熟悉医院环境的病人指引方向,甚至整个过程的陪诊等。

2.在医院可能遇到一些情绪低落或暴躁惹事的病人或家属,这时,我们不应该等病人来找我们,而是主动地接触病人,替他们解围,给予心理疏导、解释、安慰,使其理解医院的难处,以及帮病人建立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和客户服务部的护士老师一起合作,在附院门口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服务。

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充分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学会心存感恩、服务大众!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团支部活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新闻标题名词选择的大众化 篇5

名词选择的大众化的表现

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通过媒介传播的真实信息。可以说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我们所生存的客观世界, 认知语法学家把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客观世界的结构分为两种基本的概念实体:事物和关系。概念实体是指任何一种心理单位。事物是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稳定性的概念实体, 而关系则是两个或更多实体之间概念的连接。事物被编码为名词在语言中出现, 而关系则被编码为动词、形容词、介词或连词。名词的主要功能是指称性, 社会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现象, 反映在语言里就是用名词指称, 在科技语篇里人们会倾向于创造新名词来概括反映, 而在新闻语篇里人们倾向于“旧瓶装新酒”, 选择大众日常使用的“旧词”赋予新义来表达反映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 表现出大众化视角的词语选择。尤其是近年来, 大众化的口语词在新闻语篇中的使用有日渐增多的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多见于开放的网络媒体新闻语言中, 而且也频现于传统的报纸新闻语言中。具体说来, 这种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大众熟悉的名词, 表达专业性、行业性的新现象。新闻的价值在于“新”。新奇的现象, 新鲜的事件, 能够吸引人注意, 具有传播价值, 但人们在认知上相应也要付出较大的努力。各专业各行业出现的新闻, 由于其专业性和行业性较强, 即使具体的事件或现象, 普通人认知时也会有一些困难,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既体现出新闻的价值, 又能使读者轻松解读呢?———选择大众化词汇。譬如, 新闻标题使用隐喻的思维方式, 采用大众熟悉的名词表达新现象、新事物。举例说明:

(1) 给承诺套上法律的“紧箍咒” (《文汇报》2005年10月31日)

(2) 布什为伊拉克政策抹口红 (《文汇报》2005年12月2日)

(3) 如何掌握求职“破墙术” (《文汇报》2005年11月2日)

(4) 澳科学家发现控制食欲的“开关” (《光明日报》2007年11月9日)

“紧箍咒”一词随着电视剧《西游记》的传播, 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在此用来表达法律的内容。“抹口红”本指女性美化容貌的行为, 在此用来表达政治事件, 此处喻指布什的演讲。当下社会“求职”困难, 这是人人皆知的, 但对于攻克“求职”难关的方法, 人们并不是都熟悉, 用常用词“破墙术”隐喻。“开关”是一个极其常用的词, 通俗易懂, 在例 (4) 里用来表示深奥的科学概念, 指“一种可调控人类食欲的蛋白质”。

用大众理解的具有意象的词语, 表达抽象的观念。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的产生是对世界认知的结果, 是以认知为基础的”。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 人们首先认识的是自己能够感知的、直观的、具体的事物, 然后再通过人们的联想, 把已知事物与一些相关的新认识的、抽象概念的事物相联系, 进而找到它们的相关点, 从而达到对抽象概念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所以, 新闻在报道抽象观念时, 选择大众理解的意象词语表达, 使人们借助对具体的、可以直接理解的事物的经验, 来认识更复杂的概念和抽象的事物。意象是人们熟知的语言符号。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解释, “意象”是人类对事物的感知在大脑中形成的表征, 这种表征不是丰富的形象, 而是删除具体细节的有组织的结构。因而, 具体事物在形成意象时, 所凸显的往往都是人们对该事物感知最深刻的一面, 具有群体认知度高的特征。意象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使语言形象生动。例如:

(5) (引) 16女子联手成立女子维权中心

(主) “秦香莲”结盟找负心汉 (《生活报》2004年2月18日)

(6) 上百家无证小煤矿为何敢带“病”生产 (《文汇报》2005年11月5日)

(7) (引) 11层居民楼夜间坍塌

(主) 土耳其“豆腐渣”活埋上百人 (《新晚报》2004年2月4日)

(8) “回家的感觉真好” (《人民日报》1997年7月21日)

上面例子中的“秦香莲”、“病”、“豆腐渣”、“回家”都是带有一定意象的词语, 而且也是大众所熟知理解的。它们不是专指某人某事某现象, 而是舍弃了具体的细节, 凸显的是人们对该事物感知最深刻的一面, 大众容易理解接受。例 (5) 中“秦香莲”凸显的是那些在婚姻中受到伤害的妇女。“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人”的词语, 指“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 在例 (6) 里则表达生产上的安全隐患。例 (7) 用“豆腐渣”凸显建筑质量的不合格。例 (8) 用“回家”来表达香港的回归, 用人回家的感受来演说香港回归的现象。

方言词语的使用。汉语方言是通行于一定的地域, 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报纸作为公开发行的刊物, 相关部门有明确的法规, 要求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汉民族共同语。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80年代甚至是90年代以前, 各种报纸都很好地遵守着这一规定。但90年代以来, 一些报纸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的报纸, 对方言词的使用明显增多, 指称具有地域特色事物的方言名词更是多见。例如:

(9) 《爱情伊妹儿》成影视香饽饽 (《华西都市报》2002年1月11日)

(10) “阿拉”最喜欢到海南旅游 (《海南日报》2010年5月6日)

(11) 布什语录怎一个“噱”字了得 (《文汇报》2005年12月31日)

(12) 汗水打湿山城“棒棒军” (《工人日报》2009年8月5日)

(13) 集体无厘头时代 (《潇湘晨报》2010年4月11日)

“香饽饽”是陕西等地的方言词汇, “阿拉”、“噱”是吴方言词, “棒棒军”是四川方言词, “无厘头”是粤语词。这些方言词表现出各地的人文情趣, 带有浓厚的乡情, 迎合了各地域的受众需求。方言一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它可直接进入读者的记忆系统而不必让读者将作品信息理解之后再转换成自己惯用的语言储进大脑, 新闻标题使用方言词容易被读者选择和接受。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方言听起来亲切入耳, 用方言表达新闻能够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名词大众化选择的功能

满足大众认知容易性的需求。新闻标题名词选择的大众化, 从语言表达上看, 总体功能体现出大众认知的容易性。具体来说就是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利于传播。不论采用大众熟悉的名词, 还是用具有大众理解的意象的词语, 或是方言词语, 都是利用语言中已有的现成的词语, 表达社会生活中或者具体的新现象、或者抽象的观念, 而语言中已有的现成的词语的所指 (语义) 和能指 (语音) 都是大众熟悉的, 大众熟悉的名词表达了大众熟知的经验, 人们认知理解比较容易, 用此来表达新的事物现象以及观念, 容易理解记忆。根据信息、交际理论的观点, 人们能否很好地理解某话语取决于交际负荷的大小。所谓交际负荷, 通俗地说, 就是在交际系统中话语未知信息的量。未知信息的大小与交际负荷成正比。要使人们很好地理解新闻标题, 实现新闻的传播功能, 就应尽其所能降低交际负荷, 即减少标题中未知信息的量。标题中包含的未知信息量减少了, 解读的进程就会加速。利用已知的名词来表达未知的事物能够减少未知信息的量, 使人们迅速、快捷地解读标题, 理解所谈论的事物, 掌握、获得新信息。

使用大众熟知的名词词表达、理解新现象新观念, 其实质是隐喻的思维方式。隐喻不仅是一种修饰话语的修辞手段, 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国内外隐喻研究认为, 隐喻实质上是一种借助于相似性的替代过程, 就本质而言是联想式的。隐喻是用乙类事物来解读、感知甲类事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 倾向于用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未知的和抽象的事物。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运用中, 是语言的常态。人们在各种交流活动中, 表达的概念越抽象, 描述的事理越复杂, 越需要借助隐喻。”比如:布什为伊拉克政策抹口红。“口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 “抹口红”的明显功能———“美化”也是大众熟悉、共知的, 在“布什为伊拉克政策抹口红”的解读里, 人们会用日常对“抹口红”的经验来理解这句话中的“抹口红”, “美化”的功能得以凸显, 于是读者会自然解读话语的意思———布什的演讲美化其伊拉克政策。这里涉及复杂抽象的政治问题, 采用隐喻的表达, 布什的演讲“美化”其伊拉克政策, 而日常词语“抹口红”又是表达“美化”的典型意象, 二者之间共同享有“美化”的相似点, 所以能够联想代替, 形成隐喻。同时“为伊拉克政策”与“抹口红”超常搭配给人以新奇感, 标题运用隐喻形成文字的超常搭配, 给受众以意外刺激, 能够吸引读者。

建构社会大众文化的功能。“在社会意义上, 话语是建构性的, 建构社会主体, 建构社会关系, 建构知识和信仰体系。”新闻标题名词选择的大众化, 体现了新闻话语由精英走向大众的倾向, 并由此参与大众文化的建构。新闻话语的大众倾向源于现代社会。当今社会的现代性, 从文艺发展的角度看, 现代性也是不断从精英走向大众, 由“雅”文化向“俗”文化转变的“民主化”、“世俗化”过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使用中的变化是更加宽泛的社会变化和文化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播者选择大众化的语言形式, 传播者的大众化身份也得以表达, 因为“一个言谈者的身份是在他所选择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中得到‘表达’”。所以用人们熟知的语言形式———“大众化的词语”表现的新闻的意义和价值, 观众更能理解文本意义生产者的原初意义, 实现较少损耗的解码与信息还原, 强化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自己人效应”。

权力是广义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福柯的话语理论向人们揭示, 话语乃权力的产物。在话语的实践中潜隐着权力的运作, 因此, 话语蕴涵着权力, 话语显现、释放并行使着权力, 话语即权力。新闻话语的大众化, 费尔克拉夫认为这其实反映了当代社会中一个深层的变化:权力正在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换, 新闻媒体处于一个市场背景下招徕读者、观众或听众的竞争中, 通过最大化地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相适应以出售他们的商品。大众化的语言是人们熟知的、常见的语言, 具有化繁杂为简单、化晦涩为明晰的效果, 可以减轻公众在接受、理解及运用全新知识时所花费的精力, 有利于加强媒体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或“亲和”。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 能使新闻媒体在出售他们的商品———新闻时, 赢得较多的公众。

结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大众传媒开始逐步走向大众, 新闻标题名词选择的大众化只是其变化的一个缩影。社会文化促动了新闻话语的变化, 同时新闻话语也参与了社会文化的建构, 随着社会生活以及读者需求的变化, 新闻话语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将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之中, 其社会意义上的建构性也会备受关注。 (本文得到2009年北方民族大学科研项目基金资助, 项目编号:2009Y001)

参考文献

[1].袁晖、李熙宗:《汉语语体概论》, 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3].刘晨红:《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语用功能》,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

[4].董志强:《话语权力与权力话语》, 《人文杂志》, 1999 (4) 。

广电新闻的大众化问题研究 篇6

一、新闻大众化的必要性

(一) 新闻大众化是人民群众在时代发展中的必然需求

中国自古以来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 虽然和现在的“民本”思想在内容上略有不同, 不过目的大致相同。自从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后, 新闻的大众化在中国的媒体传播界发展成了一股主要的潮流, 新闻的制作人们不会仅仅站在政府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而是以平民的视角来观察政府和整个社会。民间的新闻价值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媒体们在挖掘着民间的新闻价值的时, 逐渐和人民群众找到了共同语言, 把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通过艺术加工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 让群众对媒体产生了亲切感。

(二) 不同社会阶层和新闻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社会可以分为三种阶层, 而每一种阶层对新闻媒体的需求量也不一样。

第一种阶层是精英阶层, 处于精英阶层的人, 常常把控着媒体和信息来源, 所以处在这一阶层的人对新闻媒体的需求量在三种阶层中最小, 不过, 精英阶层需要用上镜的方式为他们树立公众形象, 所以说新闻媒体对于精英阶层来说是身价能否增值的关键因素之一;第二种阶层是中产阶层, 新闻媒体对于中产阶层来说是创造财富的关键, 新闻媒体通常可以为中产阶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最后一种阶层是底层民众, 底层民众对于新闻媒体的需求量最大, 而新闻媒体对底层民众有三点作用, 第一, 新闻媒体可以作为一种在茶余饭后娱乐消遣的工具, 第二, 底层民众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第三, 在逐渐民主化的时代, 新闻媒体可以满足底层民众的政治诉求。

(三) 新闻大众化是媒体竞争的必然手段和趋势

媒体想要赢得关注, 就必须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人民群众作为对新闻媒体关注量最大的受众群体, 只有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挖掘新闻, 新闻媒体才能在民间获得市场和关注。

湖北广播电视台有一道节目名叫《垄上行》, 这道节目以农民的视角, 重点关注“三农”问题, 受到农民阶层的广泛认可。节目中还设置互动环节, 充分和人民群众交流互动, 收到了不错的收视率。由此看来新闻媒体进行新闻大众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中国新闻的大众化发展

(一) 创立白话文报纸

1876年, 上海申报馆推出了中国第一份白话文报纸《民报》, 《民报》是为社会底层人员推出的通俗小报。《民报》的创办者虽然是外商, 但这一份报纸却开通了白话文报纸在中国的先河。从梁启超创办的《时务报》, 再到《演义白话报》和《无锡白话报》。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报纸逐渐成了晚清先进人士用来开通民智的利器。在某种意义上, “白话文”和“新闻大众化”是同一类产物, “白话文”在当时否定了上层贵族的“文言文”, 在民间取得了极大的市场, 而现在, 民众也可以通过新闻大众化来对当局政府进行评判和议论, 在这一点上两者是一致的。

(二) “五四”时期中为公众刊行的报纸

“五四”运动时期, 中国现代的新闻观念开始慢慢成熟, 原因是“五四”时期中国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媒体人, 这些媒体人以新闻为业, 肩负着新闻大众化的使命。在“五四”运动之前, 中国的报纸对于社会上的新闻不太关注。而当时的著名媒体人邵飘萍改变了以往报纸摘抄官方文件的习惯, 主动关注平常报社不会关注的底层平民, 使《申报》在上海大受好评。在“五四”精神的宣传下, 这一时期的报纸宣扬民主、自由, 关注社会底层的工农阶级, 这些精神无疑是和新闻大众化的理念是相符的。

(三) 为抗日时期为人民创办的报纸

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宣传抗日思想, 报纸的发行方针明显以大众化为主, 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 受到文艺大众化的影响, 新闻大众化的思潮逐渐在无产阶级内部形成规模, 中国新闻大众化日趋成熟, 新闻业逐渐和民众并存, 许多媒体人都将新闻大众化作为前进方向。

从成舍我创办的《立报》, 到邹韬奋创办的《生活日报》, 无不追求“文字大众化”、“服务大众化”。适应环境, 实事求是, 满足人民的新闻需求, 是中国媒体人一直以来追求的东西。

(四) 当代媒体的新闻大众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中国传媒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 仅1992年和1999年, 复刊的报纸就达到近150家, 其中以晚报和都市报为主。从”晚报热“和”都市报热“的现象出现, 代表新闻大众化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新闻媒体的主流思想, 尽管报纸的内容也着千差万别, 不过在这些报纸上基本上可以找到共同的特点:报纸内容贴近人民群众中某个群体、以平民视角来看待时事、关注普通人、让民众关注自己身边的事。

结束语

现在的中国新闻媒体对新闻大众化的认识越来越丰富, 在拍摄和后期编辑上也做得越来越浅显易懂, 贴近生活。不过我们不能说新闻大众化就一定没有要避免的东西。首先, 新闻毕竟是经过筛选和艺术加工后的产物, 新闻工作要做到通俗但不庸俗, 对社会有负能量的信息一定要杜绝;其次, 新闻工作不是做的越平民越好, 而是要按照一定的尺度来对外界信息作出筛选。

摘要:新闻的大众化是时代的趋势, 国民时代报纸的出现打破了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愚民统治, 让平民百姓得以了解社会与世界的发展潮流, 使平民百姓产生了自己思想。从新闻从业者的角度来考虑, 新闻大众化的创新包括了新闻策划、新闻前期的采写创作、后期的编辑加工, 和新闻播报时的语言风格等。新闻媒体只有做到以上几个方面的大众化, 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 做到新闻的大众化。

关键词:新闻,大众化,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松涛.广电新闻的大众化问题研究[J].新闻传播, 2012, 05:161.

[2]于凤静.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研究[D].武汉大学, 2014.

[3]安治民.媒介生态环境变迁下的广电内容生产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 2011.

[4]黄爱.中美新闻大众化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 2013.

新闻道德规范的大众化与专业化 篇7

在这个世界上, 任何国家或是社会都有自己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法律规范以其强制性来约束人们的日常活动, 是硬性的。而道德则规范是以一种温和的软性的非强制性的方式来制约人们的行为。规范一般被认为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对特定环境中人的正当行为方式做出规定的准则。规范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或者条款出现, 他们总是反映这个社会的现实, 无论是好的现实还是坏的现实。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所有规范都是正确的符合时宜的, 这些形式或者条款不是一成不变的, 他们是发展着的, 它们总是有着向上, 向前, 不断完善自己的趋势。

二、导致新闻道德缺失的环境状况

目前, 我们的新闻事业进入到一个市场化环境中, 竞争越来越激烈, 经营和管理越来越困难。而这个阶段就是之前提到的道德容易发生偏差的时期, 也就是道德缺失时期。这个时期的具体表现有很多如:媒体的公信力下降, 新闻从业者素质低下导致的地位下滑, 假新闻低俗泛滥, 隐性新闻采访以及隐私问题等等。而新闻道德的缺失涉及的不仅是新闻工作者, 而且还有作为新兴媒介力量的公众, 导致的是不仅仅是新闻界及其从业者的水平下降, 更重要的导致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下降。

三、狭义新闻工作者新闻道德规范专业化的内涵

(一) 职业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道德方面基本情况

职业新闻工作者, 这类工作者受过一定的新闻道德规范的培训, 而且有一部分人是新闻专业出身, 受到过系统而专业的新闻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专业素质, 专业知识, 专业技巧, 专业理念和专业道德的教育等。这类人大多工作于电台、电视台、广播或者各大门户网站以及国家中央的党报这样的“主流媒体” (目前各大门户网站已经属于主流媒体) 中, 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主力军, 他们有更多的话语权, 有更多机会与受众接触, 因为其所隶属的工作单位, 他们的话语对于一般人更加权威。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义务是一切责任的主要内容”。因此, 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新闻工作者要从内心有一种担当, 这种担当既包括专业技术, 专业理论, 也要包括新闻道德。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二) 新闻道德规范缺失期的部分新闻工作者新闻道德丧失

我们也不能忽略目前有一部分职业新闻工作者已经逐渐丧失了其本应该有的新闻道德。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瞒报事故向记者发封口费为例, 2008年9月20日零点, 霍州霍宝干河煤矿有一名矿工闷死。25日该矿一名矿工的举报, 称矿方在事发后, 矿主没有积极将矿难死亡事故向有关部门上报, 而是采用内部解决的方法, 想把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 接到举报信息的记者们从23日开始陆续赶到霍宝干河煤矿, 25日竟有200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聚集在霍宝干河煤矿办公楼的三层排队领取封口费, 给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根据媒体来的时间的早晚, 媒体的大小分为几个等级的封口费标准, 高的几万少的几千, 只要在负责登记处登记后, 记者就可以领到不同的封口费。这是一个典型的在道德规范缺失期的新闻道德缺失现象。以记者的特殊身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牟取物质和新闻交易行为。

(三) 职业新闻工作者作为道德主体与新闻道德规范的关系

作为职业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行为中要面临道德方面的选择问题, 以及隐形采访隐私问题等多种道德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以道德为第一原则, 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场所和隐性采访中, 可以适度的允许记者拥有一些可以在人们接受范围内的道德让步。例如, 在进入某些场所时可以使用假的身份。

四、职业个人与新闻道德规范关系

由于网络新媒体微博的出现, 人人都可以新闻从业者, 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言论自由, 思想自由, 出版自由达到一种空前的状态, 但是我们必须看清新闻事业全民化所带来的危险。人们以私人的身份自主性的进行信息或者是新闻的传播, 讨论的主题以与公众利益有关的公共事件为主, 从而形成公共团体。这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活动, 甚至是全社会成员都可以参与的活动就要求新闻道德规范的大众化与全体化。这些个人虽然在道德上应该坚守新闻传播的一般要求“真实、客观、准确”, 但是这些个人并不用承担把关人的责任, 不用承担对媒介组织和公众的道德关系。与职业新闻人比较严格的专业化新闻道德规范相比, 对于这些新闻个体我们并不会严格的要求他们, 我们把他们视为准新闻道德主体, 我们希望以对专业新闻人的严格要求形成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 让所有进入这个环境中的准新闻主体可以体会到这份职业的神圣、艰辛以及魅力。

五、新闻道德规范大众化与专业化的关系

新闻道德规范的大众化和专业化的关系就好比一对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 二者同时产生也同时成长, 更是相互依存。一方面大众化是新闻道德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因为随着人们参与公共事件的热情的提升, 人们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众事件的管理中, 这就包含着对公众事件的传播和评论;另一方面, 新闻道德的专业化是新闻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核心, 只有做好专业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规范教育, 才能保证新闻道德规范发展的正确方向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

参考文献

[1]尹恩·罗伯逊 (美) .现在西方社会学[M].赵明华, 译.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75.

新闻摄影的大众互动 篇8

但是, 新闻摄影反映的对象, 只能是正在发生、发展着的新闻事件, 稍纵即逝, 过时不候。而我国媒体还没有完备的新闻摄影机构和队伍, 仅仅依靠有限的专职摄影记者, 尽管以一当十, 仍然无济于事;即便每位文字记者都配备照相机, 人数也还是有限。面对着每天大量发生的新闻事件, 新闻记者疲于奔命, 也难免顾此失彼。通讯员是新闻摄影的重要来源, 然而, 有限的通讯员队伍已难适应时代的发展, 且有的通讯员缺少主动意识和新闻敏感。

想要鲜活、丰富的新闻图片吗?不妨倡导大众互动。

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 六年来长盛不衰, 其中一个成功经验, 就是对群众互动不设门槛。栏目有一组24小时开通的受众热线, 平均每天有千余条信息, 即便百里挑一, 也能提炼出10条鲜活的新闻。如果每一个媒体, 都能如此这般广开门路发动受众, 鼓励每一个现场当事者, 拿起手中的手机、照相机, 拍摄鲜活的画面, 将大大拓展新闻图片的来源。

一、新闻摄影大众互动的优势

变盲点为热点。大众的参与, 使顺风耳、千里眼从美好愿望成为现实。一些至今还没有被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闻事实, 有赖于大众互动, 可以变盲点为热点。

变事后采访为现场目击。记者纵有三头六臂, 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 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真相, 只能依靠滞后采访寻找当事人。而目击者主动提供信息, 其真实性和说服力不言而喻。

变“走过路过”为“不再错过”。当事者有切身体验的各种困难、困惑和社会矛盾, 民众的呼声, 以及应对举措, 包括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变化, 利用媒体的平台, 及时疏导、化解、推广, 媒体就不会常常“错过”。

二、导入群众性新闻摄影的互动机制

敞开大门, 发动群众踊跃参与。媒体的热线电话、热线手机、电子信箱, 包括新闻图片投稿的绿色通道, 时时公之于众。

内设通联机制, 信息共享, 对自然来稿建档立案。

建立保障体系。通过跟踪追访、论证, 力求三个确保:确保自发来稿的真实性;确保有效性;确保纳入法制轨道。

新闻传播的大众之道 篇9

传统媒体被质疑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但是传统媒体所发出的信息如果长期不被认可和接受, 却是一个足以引起传媒格局变化的大事情。主流传统媒体失信于民, 说得大一点祸国殃民, 说得俗一点, 因为信息长期没人看, 媒体即使存在着, 那市场也成了别人家的, 货币也就流到了新媒体的腰包里。所以媒体经营信息、满足人民群众信息需求的本质不应忘记, 不管是因为没有《新闻法》, 还是因为没有市场化, 都不能称为媒体麻木和不面对现实的理由。新闻真实性历来是被认为是新闻的生命力, 在互联网时代, 这个命题仍然是传播界的顶尖大事和核心命题。目前, 传统媒体出现的问题仍然与这个命题密切相关[1]。每个从新闻学院毕业的学生或媒体从业者都对这个命题不陌生,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快会发现大量问题。首先, 在工作实践中, 真实变成了相对的真实, 而且面目变化莫测很难捉摸。随便举一例便可看出:某地发生车祸, 两记者都写了报道, 并坚称自己是真实报道。

甲报道:某山道转弯处, 在2011年发生20起车祸, 今年初发生3起车祸, 上个月前发生1起车祸, 一周前又发生1起, 今天下午2:00又发生1起。事故发生后, 公路管理局的人员, 公安局交通警察, 救护车和医护人员都赶到了现场, 伤员没有生命危险。在处理这起事故过程中, 虽然提到了这是事故频发地段, 却并没有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乙报道:今天下午2:00某山道转弯处发生一起车祸, 2:06公路管理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 2:09医护人员开120救护车赶到现场, 2:10交警赶到现场。经过急救处理伤员目前没有生命危险。在及时处理这起事故的同时, 这一路段事故频发的情况也引起了交通和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注意, 并针对去年和今年的事故着手研究。

这两段报道很难找出不实之处, 但是这两篇报道一个是对当地进行问题曝光的揭露性报道, 而另一个是对当地工作部门工作积极的正面表扬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在假设这两名记者都带着公正的态度前去槑访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也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甲记者到达现场后, 在关注事故现场的同时, 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深入挖掘, 并且与现场事故进行关联得出了报道。而乙记者到达现场后, 依据自己看到的现场进行判断, 并对具体时间等细节进行记录和分析, 得出了报道。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存不存在完全客观的报道?新闻从业者对于真实性和真理的追求虽然从未停止, 但是由于新闻报道一定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加工, 因此纯粹的客观报道在常态条件下是不存在的。常常出现的情况是, 当我们停留在把直接知识看做事实, 我们的考察却被引向经验领域[2]。但是这并不是说新闻报道就可以没有真实性要求, 甚至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更加重要而需要人们重视。

目前人们对传统媒体的质疑正是来源于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传统媒体的信息量相对互联网海量信息来说, 面较窄, 相互印证和辅正的信息较少。因为事物本身就是复杂而多元的, 因此单方面的表达不足以全面揭示事物本质。另一方面, 新闻从业者一般都会站在某一特定角度或以某种视角来看待事物, 很难以全面的视角, 以绝对客观的身份来看待报道对象, 甚至对自身的平台、自我的主体也是如此。最近,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语出惊人:“《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的真实程度绝对超过《新闻联播》。”这句话乍听起来, 似乎没有不妥, 但是从新闻传播的基础层面来说, 这种比较本身就缺乏同一条件下的可比性。《非诚勿扰》的真实程度拿什么来衡量, 是参与求婚选手的表演能力?表现能力?就算他们说的都是真心话, 但是今天说我爱你, 明天俩人离了婚, 您说这是真实?还是真诚?程度几何?而新闻联播的内容, 虽然有时在截取事实、时间、细节等方面有一定的类似上面甲、乙报道的混淆视听可能性, 但是每个在这样机构工作过的人都清楚, 从字面上、基础数据上, 具体细节内容的真实准确来讲, 类似《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有高度的警觉性, 不仅错字电视台内部要扣钱, 而且由于上亿双眼睛的监督, 芝麻粒小的错误都能被写信到广电总局、中宣部, 甚至党中央。

因此如果以真实程度来计算, 我确信非诚勿扰这档以人物秀为主框架的节目, 以美女帅哥现场作兴为卖点的节目还是不要轻易定论。否则, 编导提前到参赛选手那里拍摄槑访, 后期删减截留做人物宣传短片岂不是凭空削减了真实性, 增加了编导对人物真实的干扰。如果孟非坚持他在主持的栏目的真诚程度超过《新闻联播》,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可信一些。毕竟《非诚勿扰》的节目特性和栏目定位优势都应该在“真诚”二字。媒体传播过程中, 真实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真实来说, 那么要求传播内容完全和自然真实相吻合, 而狭义的真实则要求相对真实, 要求在媒体环境下符合其自然基础特性和事物本质, 不违背事物固有规律及人们较通行的逻辑和法律、制度等等。具体说来, 《非诚勿扰》的男男女女在屏幕前, 开口讲话, 如果按照广义真实来讲, 那么要求这些人所讲的内容必须符合自然真实, 很多人在表述事物的过程中有夸大、歪曲、粉饰等习惯, 那么这些内容就无法构成新闻真实的基础。如果《非诚勿扰》的男选手说了“我当年和前女朋友分手是因为北京召开了奥运会。”那么这种逻辑关系的内在考证和必然联系都是较为模糊薄弱。男选手可能主观上真实而真诚, 但是客观上可能就是他逃脱自己责任的一个谎言。

说到这里, 希望大家不要对于新闻真实性有更加捉摸不定的认识, 说得简单些, 新闻真实的基础和人密切相关, 并且与人群、社会关系直接而紧密。为了不产生歧义和误解, 我想开门见山地对于新闻大众传播真实的几个基础做一下阐释。

1新闻真实的基础来自于新闻从业者对自然、社会、规律、知识、逻辑

和人情事理等的真实认识

任何新闻报道都是人为思考和观察、总结的结果, 因此是一种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与理解, 要求新闻报道完全客观其实是不科学的。作为大众媒体的从业者, 应该首先被要求公平、公正、不被表象蒙蔽、勇于探索本质。有时候, 由于报道者的主观色彩, 人情稿、吹捧稿都很难避免, 俗话说:“谁没几个朋友呢?”但是, 如果哪个一个大众媒体被这样的事情所绑架和驱动, 结果是灾难性的。因为大众传媒是社会的公器, 其基本属性与人际的传媒和个体传媒是完全不同的。大众传媒的从业者就贵在一个“公”字, 首先是公共的公, 同时也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公。

2新闻真实的基础来自于信息的充

分碰撞

一个关起门来做文章写报道的人, 很容把内容写得片面而缺乏细节。如果缺少了细节的支持, 真实本身就失去了魅力, 出来的东东一般还是难以作为大家认可而产生影响力的作品。我们常常听到互联网对于一条新闻的质疑, 其实这种质疑本身就是信息的碰撞, 虽然不一定每一条质疑都有理由和真实基础, 但是从其他侧面来验证和考证对于每一个报道来说都是本不可少的内容。

3新闻真实一定是全面的真实、细

节的真实的结合体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看起来也适用于新闻传播, 细节往往是真实的据点, 一张照片、一个数据、一段影像都可以将确定无疑的一些信息固定下来。而这个细节的真实与考证则需要更全面的环境和条件。如上面所说的甲乙报道, 在细节来讲, 两人都没有大的错误, 但是, 在宏观和全面的条件下, 乙记者只关注于细节, 而没有从较长的时间过程中来看待问题, 也没有以更全面的思考和观察来发现矛盾的关键“人的安全与健康”。无论是官、民, 这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价值在历史中已延续千年, 做好的做坏的参评标准大多由此而起, 而且, 以人为本还将继续延续下去。媒体从业者在理解媒体自身特性的过程中, 理解社会过程中, 对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恐怕是少不得的, 即使在人与自然的环境下, 以人为本, 和谐自然也仍然为新闻真实性的主观判断基础, 因为人类站在地球上这个客观基础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和思想的根基。

有了这三条新闻真实的基础, 我们回过头在看前面的甲乙报道则会清晰很多。首先, 如果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较为真实全面, 那么, 这一路段事故频发、情况危险这个基础事实就无法被忽略, 拿这个事故来做人情表扬稿的可能就被大大降低。其次, 如果在这次报道中显示各部门反应迅速、抢救及时, 但是如果不根除祸患根源, 难免事故再次发生, 在发生的事故这一信息与前面的报道碰撞之后, 那么真实的情况就一定会浮出水面, 乙记者的报道便无法经受历史和事实的考验。全面的真实往往来源于全面的调查、考证、研究, 而所有这一切的基础任然要以人为本, 否则, 如果以祸害人为本, 那么即使有成果出来, 有震撼发生, 其结果也往往脱离了新闻传播的价值。在互联网的传播条件下, 新闻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大众传播媒体、人际传播媒体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这种变化甚至会从细微逐渐变为显著, 甚至逐渐发生转化。向好的、优质的人际传播媒体有可能因为其受众人数巨大而逐渐转化为大众传媒, 而有些大众传媒因为受众寥寥而慢慢蜕化为人际传媒, 而这变化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新闻真实性品质等核心因素。

摘要:由于互联网推动人际传播的发展, 导致大众传播本身面临很多考验和挑战。两种传播在新闻真实性等方面的能力, 决定和影响着各自的未来和变化, 也是其存在发展的最终价值体现。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在未来很有可能进行互相转变, 并且相互支撑、相互作用。

关键词:人际传播,大众传播,新闻真实性

参考文献

[1]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1) .

上一篇:现代目光下一篇:我国开发式扶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