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目光(共3篇)
现代目光 篇1
“法国浪漫主义者的现代目光”, 选择这样一个论题, 无疑在为自己铺设陷阱。何谓“浪漫主义者”?何谓“现代目光”?何谓“现代性”?对于其中任何一个概念, 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为了避免落入陷阱, 本文不去辨析相关术语的确切定义, 也不想赘述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来龙去脉, 而试图从法国浪漫主义者和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入手, 通过对权威和标准的态度、对现时的感受以及对美的体验这三方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揭示法国浪漫主义者目光中的现代性特征。
提起浪漫主义者, 对法国文学史略知一二的人首先会想到:他们是古典主义的反对者。的确, 法国浪漫主义者是以权威和标准的叛逆者的姿态出现的。曾经风光无限的法国古典主义在统治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领域长达两百年后, 逐渐成为法国思想和文化发展的枷锁, 在传统思想的捆绑下, 人们普遍感到压抑和窒息。
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初的数十年间, 法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震荡, 古典主义存在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已经受到猛烈冲击, 岌岌可危,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如同两剂强心针, 把“自由”精神注入人心。作家和艺术家为自由摇旗呐喊, 迫切希望挣脱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 要求掀起一场思想和文化领域的解放运动, 浪漫主义应运而生。
古典主义者推崇模仿, 浪漫主义者则坚决拒绝模仿。前者强调表现普遍的人性和情感, 后者则注重抒写个人独特的内心与情怀。浪漫主义者“不会去寻找任何超越于他 (们) 正常的、自发的自我之上的模式并模仿它, 相反他 (们) 获得的是一种他人因害怕习俗而放弃了的自我表达” (欧文·白璧德, 2003:29) 。
法国浪漫主义者不仅表现出对传统和权威的叛逆, 而且拒绝制定任何新的标准和规则。“被人们冠以浪漫主义者雅号的巴黎青年作家和青年艺术家们, 没有任何艺术创作的纲领, 也没有任何共同的目标:他们不用新规来取代旧章” (休·霍勒:1992:3) 。而且, 那些所谓的“浪漫主义者”否认自己浪漫主义者的身份, 因为他们清楚, 将自己纳入某个流派或团体就预示着自己的独特个性要被湮没。
美国著名评论家白璧德认为, 这种拒绝依赖权威对事物进行取舍的叛逆精神正是现代精神的体现。奥克达维沃·帕兹也把叛逆精神作为现代时期的主要标志。事实上, 从超现实主义到荒诞派, 现代文化的各个流派或思潮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拒绝权威和反叛传统这一特点。面对权威和标准, 法国浪漫主义者的目光中闪烁着现代性的特征, 而这种现代目光无疑对以后的文化思潮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法国浪漫主义者的现代目光还体现在他们对“现时”的感受层面。在浪漫主义出现以前, 从未有人对“现时”如此敏感、如此关注。缪塞在《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描写的那种挥之不去的彷徨不定与不知所措的感觉, 是他同时代青年的共同感受:“当时青年人的生活包括三个要素:在他们的身后, 是一个永远被摧毁了的过去, 但是, 几个世纪以来专制政体的所有陈腐僵化的东西仍在它的废墟上蠢蠢欲动;在他们的前面, 是一个广阔地平线呈现的黎明, 是未来的初昏的光明;而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有着某种类似海洋的东西, 把旧大陆和年轻的美洲分隔开来, 我不知道是什么模糊不清、飘浮不定的东西, 是一个波涛汹涌、海难不断的大海, 不时地在远方有点点白帆或喷吐出浓浓蒸汽的船只穿过其间;总之, 眼前的世纪, 把往昔与今朝分离开来, 既非往昔, 也非今朝, 但它同时又既像是彼又像是此, 而在这个世纪中, 人们并不知晓自己每走的一步, 是踏在一粒种子上, 还是踩在一份残羹上” (缪塞, 2002:17) 。19世纪20至40年代, 法国青年集体表现出美其名曰“世纪病”的心理病症。他们普遍感觉自己正在经历的现时是“模糊”、“空洞”、“不确定的”。他们生活在一个定位不明的时期, “介于一个享有盛名但却已经消失的过去和一个人们只能幻想的未来之间” (伊夫·瓦岱, 2001:54) 。对于贵族来说, 大革命使他们失去了天堂, 他们被悲观颓唐的情绪包裹着, 感到人生虚幻, 命运多舛;其他人则对启蒙运动提出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他们对资产阶级革命中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幻想逐渐破灭, 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也日益不满。
法国浪漫主义者大多对现实极度失望。一方面, 他们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念念不忘, 另一方面, 当代的社会价值又让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对这种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现时”感到困惑。伊夫·瓦岱认为, 这种不安和一个即将诞生的“时代到来之前的徘徊”很可能就是构成现代性本身的要素 (伊夫·瓦岱, 2001) 。
浪漫主义运动以后, 作家对“现时”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 “现时”成为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现代派鼻祖波德莱尔要求艺术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 不要看不起反映当代生活的主题, 相反, 应该重视时尚, 重视转瞬即逝的现时和那些我们看到一次以后就再也看不到的事物” (伊夫·瓦岱, 2001:39) 。波德莱尔理解的这种现代性很大程度上承袭了浪漫主义对“现时”所表现出的敏感性。所不同的是, 波德莱尔“将浪漫主义者眼中的失望现时转变成了一种英雄现时” (伊夫·瓦岱, 2001:41) , 因为在他看来, 现代人所面临的悲惨现时恰恰是现代人的伟大标志, 其中隐藏着“神秘的美”。伊夫·瓦岱说:“这种逆反关系使得波德莱尔的现代性区别于浪漫主义的现代性, 并获得了它的独立地位” (伊夫·瓦岱, 2001:41) 。现代文学大师乔伊斯更是把对“现时”的观察挖掘到了他人无法企及的深度。他采用意识流的叙述方式, 借助他那柄伟大的显微镜, 拍摄下人物未经理性控制或逻辑编排, 如行云流水般的意识活动, 抓住了看似触手可及实则捉摸不定的转瞬即逝的“现时”。伊夫·瓦岱说“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新的时间意识, 一种新的感受和思考时间价值的方式” (伊夫·瓦岱, 2001:43) 。尽管法国浪漫主义者感受“现时”的方式与后来的现代作家不尽相同, 但他们最早带着现代目光, 用一种崭新的时间意识去关注“现时”, 而且, 他们独特的“现时”意识深深影响着现代文化。
如果说对权威和标准的叛逆和对“现时”的感受分别构成了法国浪漫主义者的现代目光的灵与肉, 那么他们对美的独特体验则是包裹着灵与肉的华丽外衣。法国浪漫主义者都是崇美主义者, 然而, 他们对美有着不同于传统的体验和思考。波德莱尔在《1846年的沙龙》中写道:“在我看来, 浪漫主义是美的最新近、最现时的表现” (波德莱尔, 2002:192) 。
法国古典主义以明晰、逼真、克制、崇高、典雅为美的标准, 法国浪漫主义者则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去发掘“新近的”、“现时的”美。他们惯用对比和夸张, 推崇想象力的无穷, 尤其重视“丑”的事物美学价值。雨果在浪漫主义宣言《〈克伦威尔〉序》中提出:“近代的诗艺也会如同基督教一样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来看事物。它会感觉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 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着优美, 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 恶与善并存, 黑暗与光明相共” (《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二) , 1981:124) ;“古代庄严地散布在一切之上的普遍的美, 不无单调之感;同样的印象老是重复, 时间一久也会使人厌倦。崇高与崇高很难产生对照, 于是人们就需要对一切都休息一下, 甚至对美也是如此。相反, 滑稽丑怪却似乎是一段稍息的时间, 一种比较的对象, 一个出发点, 从这里我们带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觉朝着美而上升” (《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二) , 1981:127) 。
法国浪漫主义者独特而富有现代性的美学观尤其体现在法国的浪漫主义绘画上。法国古典主义画家醉心于崇高的主题和题材, 他们冷静、理智、沉稳, 竭力控制激情, 表现敬穆和谐之美;浪漫主义画家则把目光转移到普通人身上, 他们放弃典雅, 特意选取具有感情张力的题材, 用色鲜艳强烈, 尤其善于表现在特定环境中特殊的外界刺激与内心感情发生的冲突, 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如, 席里柯创作的《梅杜萨之筏》第一次用表现崇高主题的手段描绘普通人面对生死考验时复杂而强烈的感情。
此外, 风景画在传统的法国古典主义绘画中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绘画形式, 风景往往作为人物的陪衬出现。法国浪漫主义者用他们的画笔赋予风景画前所未有的重视, 并把自己对自然的特殊感情倾注其间。传统上难以入画的荒村古津、丑石枯树在他们眼中也充满了无限韵味和深刻寓意。波德莱尔后来提出“以丑为美、化丑为美”的诗歌理论必然深受浪漫主义美学观的影响, 而波德莱尔的这种美学观是现代文学, 尤其是现代派遵循的原则之一。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 在统治宇宙万物, 为一切提供判断标准的上帝离开他的位置后, 唯一的、神圣的真理就被成百上千个相对真理所取代, 于是, 现代世界诞生了 (米兰·昆德拉, 2004) 。从某种意义上说, 法国浪漫主义者就是推翻“上帝”统治的人, 是拒绝“唯一的、神圣的真理”的人。他们不羁于陈规旧律, 勇敢地向权威挑战, 力求取消一切阻碍人自由发展的羁绊。虽然法国浪漫主义者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表现并非尽善尽美, 虽然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经历数十年的辉煌后迅速衰亡, 虽然在它之后的巴纳斯派、自然主义者群起而攻之, 但是法国浪漫主义者对传统和权威的叛逆精神永远激励和影响着后人, 他们对“现时”的感受以及对美的体现中闪现出的现代目光不断孕育和滋养着现代文化。
摘要: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初的数十年间, 法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震荡, 古典主义存在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受到猛烈冲击, 作家和艺术家迫切希望挣脱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 要求掀起一场思想和文化领域的解放运动, 法国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本文试图从法国浪漫主义者和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入手, 通过对权威和标准的态度、对现时的感受以及对美的体验这三方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揭示法国浪漫主义者目光中的现代性特征。
关键词:法国,浪漫主义者,现代性,现代目光
参考文献
[1].欧文-白璧德, 卢梭与浪漫主义[M].孙宜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2].休-霍勒, 浪漫主义艺术[M].钱坤强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2.
[3].缪塞,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M].陈筱卿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4].伊夫-瓦岱, 文学与现代性[M].田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5].波德莱尔, 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C].郭宏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二) [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7].米兰-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8].丁宁,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现代目光 篇2
那慈祥的、鼓励的、严厉的、怜爱的目光中只包含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字:爱!
母亲的目光是充满鼓励的。
11岁那年春天,对于一个还没有长大的我,没在经历过挫折的我,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我的电子琴九级考试没有通过。对于一个一帆风顺走到现在的我,那次惊呆了,眼泪只不住往下淌,夜夜的辛苦没有化成成功的甘露。我想放弃,想远离伤害我的电子琴,一连几天我都很失落。这时,一双慈爱的眼睛,放出了一缕鼓励的目光,是母亲的。那如清澈湖水般的目光、如柔柔春风般的目光、如暧暖斜阳般的目光,洗涤了我的内心,唤来了我心中的光,正如窗外暧暖的阳光,那无言的话语,使我豁然开朗。正是母亲那充满鼓励的的目光,使我鼓足勇气,战胜了困难,我成功了。我感谢母亲鼓励的目光。
母亲的目光是充满严厉的。
仍是11岁那年,一个秋风飒飒的夜晚,我因贪玩,忘了去赴同学的约,想起时已经过点了,反正已经晚了就不去了。母亲知道后却大怒。目光锐利无比,让我不禁打了个冷战。母亲虽然什么都没说,但那严厉的目光分明在向我怒吼,那目光似刀子一样狠狠地划着我的心,让我不敢直视。母亲冷冷地、严厉地说了一句:“马上去向同学道歉。”便离开了我的房间。那不容我选择目光使我快步向同学家跑去,因为母亲那严厉的目光在注视着我。在母亲严厉的目光中,我学会了诚信。我感谢母亲严厉的目光。
母亲的目光是充满怜爱的。
几个月后冬天的一个夜晚,刺骨的寒风在呼呼的咆哮,我突然发起了高烧,躺在洁白的病床上痛苦不已,没有一点精神,像被暴风雪冻坏的小鹰。母亲慈祥地坐在我的病床前,抚摸着我的身体,这时我发现母亲那深陷的双眼早已有了黑眼圈,周围布满了道道皱纹,黯淡无光,但那充满怜爱的目光是那么慈祥,那目光好像要将缠绕在我体内的病魔赶走。在母亲的目光中,我读到了爱、读到了痛苦、读到了辛苦,不然那目光不会是甜甜的、酸酸的、辣辣的。这目光给我战胜病魔的勇气,一直伴我康复。我感谢母亲怜爱的目光。
在这无数的目光,无数的爱中,我健康成长,不断走向成熟。我的年龄在变,身高在变,但永恒不变的是母亲复杂充满爱的目光。
身后的目光
拨出家里的号码,长音一声,两声……“喂?”是爸爸好听的声音。
“爸,学校有一个保送复旦英美文学的名额,我要不要去啊?”
“你觉得呢?”
“我……不想去。”似乎在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
“那就别去了。”
“嗯,爸再见!”
“再见。”
那会儿,学校一拨接一拨地来招保送生,我往家中打电话也就异乎寻常地频繁。有时放下话筒,我会问自己,既然每次我都不能从爸爸那里得到“实质性的”回答,我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地往家打电话,仿佛惟有经过爸爸的声音我才能听到自己心底的声音。
我不知道。因为从小到大,爸爸就努力把独立和自信植入我的性格。
很小的时候,我就担当起打酒买醋的光荣任务。黄昏中,小家伙摇摇摆摆地踱出院子,穿过一条热闹的小街,在和自己几乎一般高的柜台前站定,递过手心攥得发湿的几毛钱,再从小店老板惊讶的目光中接过瓶子,揣在怀中,回家开步走,小小的心里全是自豪和满足。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成了开学第一天就自己上学自己回家的孩子,无论是参加图画班、合唱团还是舞蹈队,我都一个人乘着7路车在家和少年宫之间赶,考上外国语学校后,除了开家长会,我的父母又创纪录地从未来学校送过菜。
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上小学第一天,我在地道里绕了好半天才出来;周四晚上,从舞蹈队回家,走在只有两三盏路灯的小路上,我还是会害怕得头皮发麻;住校的六年里,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每个五天,我还是遭遇了各种各样令人头疼的问题。比如有一回,天上突然毫无征兆地飘起了鹅毛大雪,而我衣衫单薄,留在教室里瑟瑟发抖。我为如何回家发愁。直到传达室大伯送来我所需的全部“装备”:雪地靴、毛线手套、围巾、毛裤,是爸爸送来的,但他没有进校门,等我完好无恙地回到家,爸爸却有点“忿忿”地说:“你就是不肯多带衣服,真该让你吃点苦头,下次就吸取教训了。”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确吃到了“苦头”,爸爸真的会说到做到。于是我不得不在一次次的“碰头”之后学会不犯同样的错误,或者在犯了错误之后,首先检讨自己的不够成熟而不像有些人总是归罪于父母的“关怀不够”。我学会了尽量少向爸爸请教化学题,因为他这个一级棒的化学老师似乎从来都对我提出这般“幼稚”的问题感到“不满”,甚至不屑回答,以至我有时不得不在接受了他的嘲笑之后,回到写字台自己从头做起。我养成了不痛快的时候挨着枕头哭(现在少多了,因为哭不是最好的发泄方式)的习惯,等待新的一天一切云开雾散。
我真的觉得自己长大了。我真的以为我可以不用父母操心。可是我错了。
那年期终考试后,我破天荒地在大街上游荡了许久才回家。我满脑子都是令人心痛的成绩,五门功课约好了似地一齐砸锅。我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也不知道该从哪儿找问题,我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很少为我学习操心的爸爸妈妈。爸爸听到了我沉重的脚步。打开门,问愣在半道儿的我:“是娃娃回来了吗?”我所有的心事终于化作决堤的泪水。许久,我才听清楚爸爸的话语,伴着他在我小时催我入睡的轻拍:“你这个样子,爸爸心疼,以后又怎么放心让你出去呢?”那一刻,我才如此强烈地意识到,我的一言一行是如何紧紧地牵着爸爸的心。在他的那些责备、不满和嘲笑的背后,是一双带着永远的忧虑和喜悦注视着我的眼睛。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在我去小店打酒的路上,每次都有爸爸在身后小心地跟随。在我穿越上学路上那两条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时,爸爸不知有多少次在我背后某个角落暗暗紧张。
也许,因为爸爸时时期待着我能够明白应该如何去做,他说得并不多。而我又总是迟钝得难以发觉他的良苦用心,不认真对待他对我的每一次放手,横冲直撞,逼得他有时不得不多说几句,还被我当作简单的训斥甚至是对自己的干涉。可是,离开了这些若隐若现的“干涉”,我还是今天的我吗?我难道真的那么“天才”,可以全靠自己找到正确的方向吗?
不能。因为爸爸追随的目光是我今生惟一的方向。
他给了我一样颜色的头发,一样深度近视的眼睛,一样点点的雀斑,也想让我成为一个和他一样独立、坚强的人,虽然这比前几者难得多。
想起小时候爬山,爸爸在山下看着,我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一点点往山岩上攀。围观的人中有不少感到不解,甚至愤怒:天下竟有如此狠心的爹,女儿万一掉下来怎么办?而爸爸完全忽视他们的存在,只是冲着我的背喊:“注意脚下!”我因为他的镇定而变得胆大,充满自信。可是他真的那么放心吗?当我瘦小的身躯在巨大的山岩背影上移动的时候,他真的像他看上去那么泰然自若吗?而我的爸爸所做的就是用他最慈爱的目光保护我,用他最有力的话语支持我,藏起所有的担心,放手让我自己去搏。
目光 篇3
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一幢灰白色的六层楼, 非常狭小。那是我最初的家, 我家在一楼。名副其实的筒子楼。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住进来的, 似乎我一出生就在这儿。
记得有这么一位邻居, 是一个老奶奶, 60多岁的样子, 头发花白, 她总喜欢用梳子沾着水将头发梳得一丝不乱, 然后戴上一个棕色的漆器发卡, 她总是拿一个小凳, 坐在楼下有阳光的地方择菜。
小时候, 我总是会出去玩的, 有时我一个, 有时是几个, 每回都能遇见她。她总是一刻不停地择菜, 有时也与别人聊上两句, 无非是什么菜价涨了, 退休金总不涨一类的话题, 这些, 当时我听不懂也不愿听。
有时她会慈爱地望着我, 或是把刚买的包子分我一个, 她看着我笑, 我只觉得阳光也融化了, 金色的阳光无比炫眼, 我努力睁开眼睛, 记下的只有她慈爱的、包容的目光。阳光也充满着包子的香味。
日子流水一样哗啦啦过, 不久, 我大了些, 能同她聊几句了, 她问我, 你几岁了?我竖起四个手指摇了摇, 反问, 奶奶, 你呢?此时, 她总是会望着我说, 那可大啦……于是我猜她有60多岁, 她只是望着我, 目光慈祥、深沉、专注, 似乎在回忆什么, 60多年, 有太多太多的记忆吧。
我不想她总望着我, 她似乎知道我怎样想, 便问我, 你听故事吗?我给你说说吧。
我一边吃包子, 一边听她讲故事。
一般都是说些过去的老事, 有关于她的, 也有别人的。每每讲到她小的时候在田地里玩儿, 捉虫儿的事时, 她的目光总变得明亮起来, 很天真, 像一个小孩一样, 但每当她讲到文革一类的故事时, 脸上的皱纹就变得更深了, 眼睛里也充满了苦难, 似乎还在过去一样。
一个老人, 一幢老楼, 一个小孩, 一个故事, 这是每个下午的一切, 阳光印在斑驳的石墙上, 于是石头的纹路更清晰了, 她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有时, 她也会盯着墙边的草发一会儿呆, 目光温和而愉快, 她一定在回忆吧。
其实, 我对她的了解很少很少, 她姓什么名什么, 哪里人甚至住在几楼我都不知道, 现在想来, 也是万分后悔。我的记忆也许只有她的故事和梳得一丝不乱的头发, 噢, 还有那目光。
她日复一日地择菜, 我一天天地长大, 生活再平淡不过了, 就像那石墙根下的草, 日日一样。
有一天, 那草枯了, 被拔了, 我也搬家了。我们一家搬出了这里, 到了另一个更大、更高的楼了。
搬家那天, 她依旧是择菜, 她温和地望着我, 喃喃自语道, 哦呦, 都这么大啦, 第一次见的时候还是个小娃娃呢!那天傍晚时分, 所有的家当都已搬走, 我也随着大人离开了。走时, 我对她说, 奶奶再见!她只是说:好!好!再见!阳光的晕圈下, 我似乎看到她低下了头, 择菜的手微微颤抖了。
后来, 我回到过那里, 只是这楼变成了单身宿舍, 也就没有见到她, 阳光还是日复一日地照在青石墙上, 刺眼的光束中, 我恍惚看到了她依旧熟悉的目光, 温和、深沉、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