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的语言特色

2024-06-11

英语新闻的语言特色(共9篇)

英语新闻的语言特色 篇1

英语新闻可分为“硬新闻(hard news)和“软新闻”(soft news)两大类。硬新闻指“纯新闻消息报道”,题材严肃,具有一定时效性的客观事实报道;比如国际国内的政治类新闻、社会类新闻;软新闻指情感味浓,写作方法诙谐,轻松幽默的社会新闻,不注重时效性,重视趣味性。例如娱乐新闻。新闻报道文体属于较正式的文体,语言结构比较复杂但简洁明确,主题突出,语言客观,显示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新闻英语中常见的体裁主要有三大类:消息(news)、特写(features)和新闻评论(commentaries and columns)。本文所探析的英语新闻主要是指消息(News)或新闻报道(News report)。英语新闻作为新闻文体的一种,它除了具备一般新闻文体的共性特征之外,由于中英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也具备一些特殊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修辞和行文结构等方面。通过对这几方面的探析然后制定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1 英语新闻的语言特色

英语新闻语言表达上力求简洁明晰,语意清新,用词生动,表达客观,常用谚语、成语和典故以及比喻等修辞手段引人注目,耐人寻味。

1)英语新闻词汇特色

英语新闻中大量使用专有名词和缩略词、简短词。专有名词即表示特定的人名、地名或组织机构的名称。这些专有名词一般具有独一性。除个别外,专有名词通常没有复数形式。同时以缩略词的形式出现。缩略词即由首字母缩写组成的词。英语新闻报道中大量地使用专有名词和缩略词,涉及各个领域,需要英语学习者熟练记忆和专门记忆。例如最常见的一些组织机构:UN:United Nations(联合国);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东南亚国家联盟)。对于中国英语学习爱好者,还要掌握具有中国语言特色的专有名词和缩略词。例如:CPPCC: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全国政协)。此外表示地点、建筑物名称的专有名词,例如各国的首都都可用来指国家或政府,以及官方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都有这种功能。例如:The White House-美国政府;Down⁃ing street-英国首相官邸,可指英国政府,内阁等;Pyongyang-指朝鲜这个国家,Wall Street(n.)华尔街。

新闻与其他体裁不同,为保证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以有限的篇幅报道国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要求英语新闻的语言言简意赅,因此新闻报道中采取尽可能的手段来浓缩精简语言,新闻编写人员会大量采取使用简短词或叫小词。这些词汇常常都是单音节词或非常简短的词。例如常见的简短动、名词:Clash=disagree(分歧);boost=increase(增加);gut=destroy(摧毁)……。

2)常用词汇包含特殊含义

新闻词语常带有新闻文体的特色,在特定的上下文限制下,具有其特定的涵义。例如:Fire Rock Baghdad After Aerial Assault.(空袭之后大火肆虐巴格达城)。Rock一词做名词意为“岩石”、“摇滚”;作动词本意为“使震惊”;“摇动;使动心”,在此句新闻标题中其意为“肆虐”。又如:Cops under Fire(警察遭枪击)。“fire”在此并不是“火,或起火”的意思,而是“枪击“的意思。对于一些常见的单词必须准确掌握其在新闻语境中的含义和正确读音,为英语新闻阅读扫除障碍。

3)新词、热词的不断产生

频繁使用新词是新闻文体用词的一个重要特点。新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词反映出人们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变化促使人们寻求新的表达方式以适应反映新的现实生活的需要。例如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对海外产品的青睐而诞生的新词汇-“Cross-border online shopping海淘”。又如: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的庞大的手机用户群而被植入恶意软件的:“山寨应用”即“Fake app”等一系列的新词。

同时当今世界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世界。网络新闻媒体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灾难报道乃至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最佳传播渠道。现实生活中的热门词汇率先通过网络新闻媒体被大众所认知并接受。热词和新词都有着显著的社会性。例如2016年五一小长假期间21岁大学生魏则西不幸去世事件成了最受关注的话题,在各大社交媒体刷屏。将搜索引擎巨头百度推向风口浪尖的“Wei Zexi Incident/Case”(魏则西事件):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is ban⁃ning all hospitals in the country from outsourcing any clinic to third-party service providers following the Wei Zexi incident.

2 英语新闻的文体特点

英语新闻符合新闻的标准:迅速地描述客观事实,客观清晰地提供信息,且必须遵守ABC原则。即内容准确无误(Accu⁃racy),语言精练(Brevity),思路清晰(clarity)。

1)新闻标题结构精炼

新闻标题可以采用完整的简短句、各类从句、祈使句、疑问句等增强新闻的简洁性,同时迅速抓住读者眼球,节省阅读时间。例如:

Car-hailing app driver robs woman,kills her in Shenzhen.

(China Daily,2016-05-04)深圳一女子滴滴打车遭司机杀害;

China’s education authorities have launched a campaign to curb school bulling中国教育主管部门对“校园欺凌”开展专项治理活动;Six Black countries to hold summit:非洲六国将举行首脑会议。

英语新闻标题习惯选用小词简单明了(例如音节不多或字母数量少的名词或名词词组但意义广泛)、形象生动。例如:bar(防止;阻止)而不用prevent,用ban(禁止)而不用prohibit or forbid;用rap(批评)而不用criticize。以上小词在英语新闻当中俯拾即是。英语学习者平时在阅读过程中要留意并积累下来,阅读才会更通畅。

2)英语新闻文体句法特点

英语新闻文体一般常用近于谈话体、口语化的行文语言。常常使用英语简单句。简单句有助于清楚地叙述时间的发生发展过程,可突出显示时间发生发展过程的层次感。定语、状语、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以及不定式短语等补加成分以扩展简单句来表示目的、意图及行为结果等。英语新闻文体多用主动语态,使用主动语态叙事可以使读者产生直接感。同时新闻报道中广泛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进行描述,使新闻报道具有客观性,以增添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例如:

主动语态叙事:Millions of people are voting across Britain on what is being called Super Thursday.(全英数百万人在被称为:“超级星期四”的这一套进行投票);

直接引语:Vice President Joe Biden says he"would have been the best president"if he had mounted a successful campaign in the 2016 election,but that forgoing the race was the right deci⁃sion for his family:(美国副总统拜登说,如果他在2016年大选中组织一次成功的竞选活动,那么他“就会成为最好的总统”。但放弃竞选是为家庭做出的正确选择);

3)英语新闻行文结构特点

英语新闻报道一般由题目、主题句和故事三个部分构成。题目高度概括主要新闻内容;主题句是新闻中最主要的部分,详细、具体地说明新闻的大意。正文部分详细提供新闻证据,包括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援引、评论等。英语新闻文体结构常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叙法。即按照新闻事件事实重要程度由要点到细节逐步展开,排列全文。即将最关键,在第一时间内能吸引人的语句至于全篇开头,新闻术语为导语(lead)。例如:

Apple Inc has lost exclusivity on the use of the"i Phone"trademark in China and has to share it with a Beijing-based leath⁃er products maker.

近日,苹果公司在“i Phone”商标在华独家使用权一案中败诉,不得不与北京一家皮革产品制造商共用该商标。

4)英语新闻的修辞特征

修辞学是研究语言艺术的一门科学,人们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恰当地表现所要传达的内容,加强言辞或文句的艺术效果.新闻英语借助修辞手段修饰语言,使新闻报道的语言生动形象,增加报道的可读性,吸引读者们的阅读兴趣.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①比喻、拟人

如:To rivals,making Microsoft kinder and gentler is like get⁃ting a tiger to not only change its stripes but become vegetarian,too.

对于对手而言,要想让微软变得善良而有风度,无异于让老虎改变其斑纹并成为素食者。(比喻;拟人)

②排比

如:Ancient Mongol tribes inhabited it;Persian Shahs fought for it and the Russian conquered it.

古代蒙古各族栖息于此;波斯诸国王为此而战;而俄罗斯人征服了此地。(排比)

3 英语新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1)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作为英语学习这要端正心态:英语学习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阅读者长期、勤奋地积累语言知识、记忆和掌握大量新闻英语词汇,长期坚持阅读新闻报刊每日完成一定的阅读量,长此以往,必定形成一个量变到质变,提高阅读者的分析、理解、判断、推理能力。

2)熟记掌握专有名词、缩略词及高频简短词(小词)

平常注意收集归纳总结常用的专有名词,比如表示国家以及首都、著名建筑物、政治人物名字。熟记常常出现于新闻当中的简短词。记忆单词的最好方法是通过上下文语境记忆。这样可以更方便记忆,也便于以后模仿使用这个单词和相应的句型;其次方便阅读者从英语的思维角度更准确地理解这个单词的运用,而不是用中文含义生搬硬套,在中英文语言体系中不对等现象很普遍。

3)选择优秀的阅读新闻材料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打好坚实基础

作为英语学习者,选择优秀的新闻来源至关重要。英语本土的媒体非常重要。阅读者可以定制Google新闻,它可以个性化定制语言和类别:政治、经济、科技、数码、书评、明星八卦、中国、国际。获得第一手最纯正的新闻阅读材料。对于本国新闻,利用时下热门的软件App作为获取英语新闻的阅读材料也非常便捷,例如中国官方唯一官方英文报纸China Daily的微信公众号。可以阅读到国内最权威的新闻,同时对于一些中国特色的词汇能即时学到准确的表达。在阅读初级阶段,阅读者可以选择偏向自己较为感兴趣的新闻材料,这样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也有利于英语学习者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不是变成令人生厌的枯燥的死记硬背,同时帮助阅读者更易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此外,阅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的媒体,阅读者可以总结两者在用词、语言习惯和所涉时事新闻表达上的不同,锻炼阅读和思考能力。

4)时刻关注国内外时事动态

当今社会信息瞬变,英语新闻阅读者可以多关注各种时事报道,比如各种政治动态、重大方针政策,时局变化,经济形势,天气变化,灾难事故等等。积累中文背景知识,然后方能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

5)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

语言学习共通的阅读办法是:先略读,再精读,同时做好笔记,将笔记穿插于阅读过程之中。第一步,略读。阅读时不借助词典和其他任何工具。遇到不认识的词先做个记号并根据上下文迅速揣测一下其可能的含义,揣测不出来可先不管,不要因为查生词而影响第一遍的阅读流畅性。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密切留意该生词的出现频率,那么即可推断其跟文章主旨关联密切,同时可根据更多的上下文语境推测生词的意思,如果还是无法明确其含义,仍继续阅读,直到读完全文为止。

第二步,以单词为单位的部分精读。略读完一篇英语新闻后,基本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此阶段英语阅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英语知识能力把握阅读材料,若选择的阅读材料百分之八十能实现无障碍阅读,那说明这篇英语新闻适合阅读者,还可以适当考虑提高阅读材料的难度。若全文一半以上看不懂,那就要更换阅读材料,降低标准,寻找和自己阅读能力先匹配的新闻文章。到此阶段,阅读者可以用纸质词典或电子词典查阅所做记号的那些生词。如果大写的是专业名词,可推断其是人名、地名、或专业名称术语。可暂放一边。查阅完毕后记忆生词切忌死记硬背中文含义,这样不但很遗忘,更不是真正理解单词,而是从英语的思维角度来分析这个词——它的中心基本含义是什么?衍伸义是什么,加了词缀词义和词性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将其规整做好笔记。

第三步,以句为单位的实现通篇精读。在规整、理解和掌握的生词之后,再回到原文阅读那些含有生词的句子。把全文整体流畅地过一遍并对语法现象或句子结构仔细钻研。最后完成阅读。

4 结束语

英语新闻总是力求以最有限的篇幅表达新闻事件,在措词上选用短小精悍或单音节的动词。这些词增强了新闻的简洁性、时效性和可读性,同时节省篇幅。阅读英语新闻,对提升英语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英语新闻的词汇特点,熟悉掌握英语新闻中常用词汇、修辞手法、文体特点,时时关注国际国内动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会让英语阅读更加顺畅。此外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英语新闻阅读也要求阅读者持之以恒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郭青,谭颖文,戴卫平.英语新闻与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5.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王文斌.英语词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英语新闻的语言特色 篇2

谈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和翻译

广告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在翻译时应坚持正确的翻译标准,充分考虑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以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

作 者:李良春 作者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南京,210094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H3关键词:广告英语 翻译标准 语言特色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 篇3

1.词汇。广告面向大众,用词一般通俗易懂,使读者尽快得到信息。如果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读者还必须推测其含义,不胜其烦,广告效果也相应较差。广告语言要生动形象,必须用大量修饰词来描绘商品的质量、外观、特点和优惠价格来增强语言表现力。作为开放性词类的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又可以充当主语补语或宾语补语,是最常用的修饰词。最频繁使用的形容词如new,fine,great可以在任何广告环境中表示赞扬和推荐。Fresh,clean经常用在牙刷、香皂、洗发精、洗衣粉广告中;delicious,crisp多用在食品广告中。用形容词的比较级或最高级去描述所推销的某一商品比普通的同类商品质量好、价格低、或者首屈一指等也到处可见。但最高级的使用有时会被认为是自我吹嘘,引起读者反感。借用外来词也是英语广告用词的一大特色。英语广告常用一些外语字眼,如常用法语和西班牙语来表示商品拥有异国风味或较高质量,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其次,英语广告经常以创新拼写来增强吸引力。复合词不受英语语法在词序排列上的限制,比较灵活,能充分体现广告创作者的创新精神而大量使用。拟音拼写如咖啡广告Kwik Koffee —Quick Coffee 语言生动有趣,简洁明了。错拼或加上前、后缀也是经常见到的广告用词,虽然新词与原词的形态不同,但意义仍然存在,既可达到生动有趣、引人注目的效果,又能有效地传播商品信息。大量使用缩略词也是广告英语的突出特点,报纸上刊登的住房出租或出售广告、促销广告等就经常为了节省篇幅和成本,大量使用缩略词。

2.语法结构。复杂的复合句往往会引起消费者厌烦,不愿再读下去,所以广告英语常用干脆有力的简单句和省略句。结构尽量简化,省去一些非必要的语法成分,可使关键的词语显得更加突出,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如同时可省去定冠词、不定冠词、连词、系动词等,甚至主语及谓语动词也可以省略,用最精练的语言传递出最多的广告信息,不仅可以节约广告成本,又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最典型的例子是分类广告。这类广告的写法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点明广告的内容和服务的名称及其现有状况,还给出预购价格和联系电话等。广告一般都从肯定的意义出发,强调商品的优点,敦促消费者采取行动,而否定句难以完成上述任务。读者往往也容易接受正面的陈述,对于反面的陈述,由于阅读速度快,或其他原因,有时会读者产生误解。使用主动句,力度感强,富有感召力,可以使消费者认为自己处在主动的地位,主动自愿地接受广告内容。语法上基本上采用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出现的频率极低,表示商品“有和一般自然规律一样的永久特征”。祈使句在广告中也大量出现,它含有请求、命令、号召人们做某事的意思。目的是为了增强说服力,以劝读者一看,二试,三买。祈使句的运用能使人从被动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激发读者的热情,继而把广告看下去。祈使句是操作说明书中最典型、用得也最多的句式。很多广告为了加强鼓动性,直接用命令式动词短语来邀请读者参与,动词词组非常简单,为数有限。常用的有look,think,see,find等。

3.语体及修辞。广告英语的语体,从宏观上来说,属于非正式语体或口语语体。即使书面的广告英语,文字也写得通俗易懂,口气亲切,便于普通消费者接受。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口语词、俚语和人称代词。人称代词通常使用you 而不是we,这样做可使信息个人化,使每一个读者感到这个信息是专门为他提供的。其次,广告英语虽以口语体为主,但很注意修辞,通过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达到用艺术的形式去实现商业目标的目的。它不仅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开拓读者的丰富想象,引发读者对商品产生兴趣,而且可以增强广告的鼓动性、说服性。常用的修辞手段有双关、比喻、夸张、压韵等。双关是利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或音似)和多义关系,使某些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两层或多层含义,文字精练风趣,能增加广告的注意价值及记忆价值。如一则香烟广告:Ask for More. 把“More”这种牌子与 “more”——“多”的意思联系起来,可谓诙谐机智,一箭双雕。比喻是广告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能不同程度地渲染语言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唤起消费者对新产品美好的心理联想。如服装广告:Light as breeze, soft as a cloud.把服装比喻成微风和云朵,比喻这种品牌的服装穿上去光亮、柔滑、细薄、飘逸,充分体现出该品牌的特点。此外,夸张对比则通过对事物的渲染,去宣扬商品的完美,以达到鲜明生动的效果,最常用的是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但不能言过其实。头韵法和准压韵法(即词与词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互相压韵)的运用能够使广告词音韵和谐,平仄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排比也是英语广告中富于表现力的辞格,把产品阐述地更严密、更透彻,来启迪消费者的欲望。引用数字,有时巧妙地引用顾客对商品的评价,甚至科学依据,借以提高该商品的知名度,在英语广告中也屡见不鲜。

目前我国译成英语的广告,不少只考虑到如何忠实地把中文译成英语,而忽略了英语广告的特点,译出的文字缺乏“广告味”,甚至起反作用。中文广告英译要按照英文广告的特点,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运用相应的英语表达方式,依据原文的风格进行“省略、代替、合并、重复”等调整。中文广告常用四字成语,如口味鲜美,色彩艳丽等要采用普遍、约定俗成的英文词语,避免逐词翻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广告宣传的效果。

军事新闻简报的语言特色 篇4

关键词:军事,新闻简报,词汇,句法,修辞

新闻简报, 又称简明新闻、简讯、短讯, 是事件消息中的一种。有的新闻研究者把它归入动态消息一类, 只不过它比完整的动态消息文字更短, 结构更简约、单一、灵活。通常以一二百字, 甚至一两句话、数十字, 简明扼要, 一目了然地把新近发生或发现、有社会意义的事情迅速报告给读者。[1]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 新闻简报以其“短、新、精、快”的特点与优势, 成为最为常见的报道形式。

军事新闻简报作为新闻简报的一种, 与—般的新闻简报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但由于它关注的是军事这一特殊领域的问题, 这就使它具有了与一般新闻简报所不同的地方。它反映的是充满阳刚之气的军营生活, 状写的是波澜壮阔的军事活动, 这需要我们从事军事报道的记者、通讯员着力提高驾驭新闻语言的能力, 把握军事新闻简报的语言风格特点。但是, 军事新闻简报语言究竟有哪些特点?我们至今没有发现这方面专门的、系统的论述。

为了从理论上把握军事新闻简报语言的特点, 为军事新闻工作者和有关机构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以《解放军报》2010年6月至7月两个月中的军事新闻简报为分析对象, 共14组新闻简报, 57条消息, 7954个总字数, 从词汇、句法、修辞三个方面对军事新闻简报语言进行专题探讨。

一、词汇特点

1. 多使用双音节词语来体现语言的匀称平稳, 不会使用

表达感情色彩的儿化词, 也不会使用表现各种语气色彩的语气词、叹词、象声词和比较轻松活泼的重叠词语。如:

(1) 6月19日下午, 武警黑龙江总队哈尔滨支队官兵以精湛的技能、顽强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 圆满完成了中国哈尔滨第二十一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安全保卫任务。针对规格高、展位多、展区面积大等复杂情况, 哈尔滨支队抽调300多名官兵上岗执勤, 日均验证万余本, 展示了武警官兵良好形象。 (2010年6月20日)

这段话以双音节为主, “精湛的技能、顽强的作风、良好的形象, 规格高、展位多、展区面积大”, 偏正短语、主谓短语的运用, 句式整齐匀称, 句意表达严谨, 增强了语言的可读性和庄重性。

2. 通常选择具有书面语色彩的书面词和不体现任何特殊情感倾向的中性词。通俗、随意的口语词少见于文体中。如:

(2) 截至6月4日, 武警广西总队参与抢险救援的官兵共转移受灾群众3000多人, 转移、搬运物资300余吨, 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高度赞誉。 (2010年6月5日)

用“搬运”不用“搬走”, 用“截至”不用“直到”, 用“物资”不用“财物”, 用“赞誉”不用“称赞”, 语言规范、典雅、精练。

3. 常使用缩略语, 57条消息中共使用43个缩略语。

常见的缩略语往往从新闻报道一开始就得到应用, 如世博会 (世界博览会) 、武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总装 (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人武部 (人民武装部) 、军训 (军事政治素质强化训练) 。不太常见的缩略语在第一次全称后才使用, 如中广核公司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新油气田 (新的石油和天然气田) 等。

4. 只使用第三人称报道, 直接展示新闻事件, 比如“他”、“他们”、“她们”。

所搜集的语料中, 没有一例使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完全从客观的角度报道信息, 让读者自己通过阅读获取信息, 比较自由地去评判新闻的价值, 增强了作品语言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5. 大量使用模糊词语。

模糊语言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 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的客观存在[2], 军事新闻要真实、准确地报道客观世界的事件、就离不开模糊语言, 集中使用在表达对象、数量、程度、范围、时间等方面。如, 表对象的:各单位、各部门、各地、部分官兵;表数量的:不少、许多、一些、绝大多数;表程度的:高度、很强、最大、基本、充足;表范围的:以外、以内、广泛、左右;表时间的:当前、目前、月初。军事新闻简报讲究准确性和时效性, 一些相关信息来源不明确或动态事件尚在发展中, 为事态发展留有余地, 使报道更准确、更客观, 模糊语言的运用无疑增强了新闻的灵活性和表述的严谨性。

二、句法特点

1. 少量的句子。

统计结果显示, 57条消息中共112个句子, 句子最多的一条军事消息使用5个句子, 一般都是使用1-2个句子。

2. 句式选择上, 只使用陈述句, 对新闻事件作客观叙述。

大量运用肯定句式, 所搜集的语料当中, 仅一例否定句式, 如例 (3) 。主谓句占绝对优势, 112个句子中, 主谓句105个, 非主谓句仅7个。主谓句中, 绝大部分都是动词谓语句, 仅两个主谓谓语句。动词谓语句中, 有3个兼语句, 如例 (4) 中“同一个战士”在句中作谓语动词“让”的宾语, 同时又是后面动作的实施者;3个把字句, 如例 (5) 中通过介词“把”引出受事成分“拓宽退伍军人安置渠道”, 以此强调该成分;2个被字句, 如例 (6) 引用被字句, 承前省略主语。长句占优势, 112个句子中, 短句仅12句。长句词语多、结构复杂, 表意精确、细致, 增强了语言的周密性和严谨性[3]。合理运用整句、散句, 统计篇目当中大部分运用的是散句, 也有整句和散句交错使用, 如例 (7) 整、散句式交替使用, 丰富了语言的表达, 有助于读者更好的把握新闻的信息。

(3) 据悉, 该场站给官兵提供“六宝”后, 没有发生一起中暑, 无一名官兵被毒蛇咬伤, 没有一名官兵因蚊子叮咬发炎发烧, 官兵们以强健的体魄、旺盛的斗志出色完成了保障部队飞行任务, 安全率100%。 (2010年7月6日)

(4) 他们通过专业交叉培训、按作战流程进行的多专业综合训练等方式, 在实战化训练中让同一个战士扮演多个角色, 掌握多种专业技能。 (2010年6月29日)

(5)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区委、区政府和人武部把拓宽退伍军人安置渠道作为支持部队建设的重要任务, 主动将促进退伍军人创业列入议事日程、列入议军会内容、列入社会建设规划, 积极为退伍军人就业搭桥铺路, 收到良好成效。 (2010年6月14日)

(6) 6月11日, 安徽省砀山县朱楼镇7名青年民兵通过镇委、镇政府的考察, 被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 并被分派到镇机关进行岗前“淬火”。 (2010年6月29日)

(7) 他们通过鼓励战士上讲台、开办主题教育大论坛、借助局域网创建网评群论专栏等措施, 让“主讲人”变为“主持人”、“灌输式”变为“启发式”、“一言堂”变为“群言堂”, 引导官兵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积极交流,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2010年7月6日)

3. 大量将介词短语、时间名词前置于句首。

112个句子中, 有34个介词短语前置。表示时间的介词短语18个, 表示方式的介词短语6个, 表示空间的介词短语5个, 表示目的的介词短语3个。前置的时间名词35个。前置的原因有:介词短语比较长, 如例 (8) ;该成分统辖整个句子成分, 如例 (9) ;衔接前文, 如例 (10) ;介词短语先于事件发生, 是事件发生的参照物, 如例 (11) 。

(8) 在连日开展的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 武警新疆吉木乃边检站党委积极探索启发式、互动式教育模式, 增强教育效果。 (2010年7月6日)

(9) 今年以来, 广西贵港军分区与市委宣传部联手, 推出贵港籍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典型系列宣传报道。 (2010年6月29日)

(10) 同时, 他们把党政单位懂藏汉双语的预任军官编到预任士兵相对集中的地区, 把专业对口的企业高技术人才编入预任军官队伍。通过科学编配兵员, 有力地推动了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 在7月初多专业实兵演习中, 该预备役旅取得优异成绩。 (2010年7月27日)

(11) 为建立高效快捷的国防动员机制, 该人武部组织人员, 对辖区国防动员潜力和重点目标的分布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实地调查, 获取各种数据数万份。 (2010年6月11日)

三、修辞手法

《解放军报》因其党报性质, 起着法规、教育、交流、凭证等作用, 影响大、权威性强。修辞使用受到严格制约, 在112个句子中只有6处使用了修辞格, 也仅限于使用比喻这一辞格。如:

(12) 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在西沙驻训中, 某型战机海岛机场飞行资料欠缺, 一度成为制约驻训质量的“瓶颈”。 (2010年6月29日)

(13) 两年来, 先后从民兵中选拔了400多名村干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2010年6月29日)

例 (12) 中把因资料欠缺对驻训质量的影响比喻成“瓶颈”, 形象说明了资料欠缺对工作进展的重大影响。例 (13) 中将村干部比喻成“领头雁”, 生动显示出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从军事新闻简报用词、句法、修辞方面的使用情况来看, 其语言呈现出以下三种风格:

庄重沉稳:军事新闻简报主要是报道部队的建设与发展, 反映军队的军事和生活情况, 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要求体现规范性。《解放军报》代表着党和军队的形象, 代表着人民的呼声, 其政策性、指导性、权威性、理论性理应是首要的。写作中, 大量运用长句、书面语、中性词语, 使用第三人称进行报道, 文体语言显得非常的客观冷静, 呈现出庄重沉稳的总体风格。

准确简明:军事新闻简报作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 预备役部队的民兵, 军工战线, 党政机关, 大中院校, 图书资料室, 以及所有关心国防建设人们所读的作品, 具有广泛的层次不等的群众基础, 语言理应追求简明、准确。写作中, 陈述句、长句、肯定句式的大量运用, 中性词的选用, 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准确与严谨。同时, 大量使用缩略语, 合理使用长句和短句, 句意简明清晰, 给读者一睹为快、心领神会的美感。

平和得体:建设民主政治的理论要求新闻贴近大众生活, 传播理论要求新闻具有亲和力、人情味, 受众文化水平、欣赏水准不断提高, 对新闻作品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军事新闻简报作为广大官兵所阅读的作品, 更得关注受众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视角的平民化、语言的通俗化以及表达形式的多样化, 把贴近部队实际的事件写实、写活、写新, 以高质量的稿件走进受众、打动受众、影响受众。写作中, 合理运用整句、散句, 修辞手法的使用, 扩大了语言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动词谓语句式的变换, 以阐述说明客观事实为宗旨, 体现现场感, 使得信息的传达一下子活了起来, 让读者有一种如触其物的感觉, 增加了作品的可信度和可读性。运用陈述句式, 冷静地摆事实, 平和地讲道理, 诉诸理性, 运用逻辑的力量来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语言显得非常亲切真实, 呈现出平和得体的语言风格。

新闻是时代的艺术, 新闻报道的一切规范、原则、形式与方法, 都是适应社会发展和读者需要的产物。语言是新闻存在和传播的载体, 各种新闻文体在其长期的传播和运用中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专门化语言。军事新闻简报与其他方面的报道一样, 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它、研究它, 让它提醒我们不断传承其语言特点以及把握未来语言发展的方向, 使军事新闻工作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彭朝丞.简讯.快讯写作新说[J].新闻界, 2001 (6) .[1]彭朝丞.简讯.快讯写作新说[J].新闻界, 2001 (6) .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2]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探讨 篇5

【关键词】英语新闻标题 词汇 语法 特点

一、前言

当今信息时代中,人们对于信息的要求不断提高,为追求掌握全球第一手的资讯,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选择阅读英语新闻。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经常阅读英文报刊,除了能够开拓视野之外,对于扩充词汇学习英文表达提高阅读能力都有极大帮助。与中文新闻语言类似,英文新闻用语也有其独特的用词特点与语法特点,尤其是标题,编辑为追求生动性和概括性,会使用到一些新颖形象的词汇或一些省略的表达,这就为我们理解及翻译英语新闻标题造成一定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于英语新闻标题的这些特点进行讨论归纳,本文将通过一些实例来探讨英文新闻标题的特点。

二、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1.用词特点。英文新闻标题追求简明扼要,以期使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需要的信息。因此英文新闻标题中多使用缩略词和短词小词。以下以实例说明这两者的应用。

(1)缩略词。缩略词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使用既可节省篇幅,又更为简明。在英文新闻标题中比较常见的主要包含首字母缩略词和缩短词。

在新闻标题中提及一些组织名称、常见事物或是指代人们职务名称时,首字母缩略词就会被频繁地使用。这些名称使用完整形式既没有实质意义,又占据篇幅,因此使用首字母缩略词并不影响受众理解,又能在标题短小篇幅中传递更多信息量。如:APEC=Asian-Pacific Cooperation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NATO=North Atlantic Treaties 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PPCC=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GOP=Grand Old Party

(美国共和党),VP=Vice President(副总裁或副总统)。

由于新闻写作对简洁要求性较高,为此,新闻写作者会对一些词进行删除,如缩减去词首词尾或词中部分,这就导致了许多缩短词的出现,在新闻标题中这一类缩短词出现地更为频繁。如:graduate缩写为grad, university缩写为uni,technology缩写为tech,business缩写为biz, department缩写为dept, Commonwealth缩写为Cwealth等等。

(2)多使用短词小词。英语新闻标题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些短小精悍的短词小词也是它的一大语言特点。这些词语多音节较短,简洁易懂且有力。例如:倾向于用ban而非prohibit或forbid来表示禁止之义,用bid而非attempt来表示尝试试图之义,用deal而非transaction或agreement表示协议、交易之义。以2014年9月华盛顿邮报网站上一则标题为例:VA plans to offer salary boost to attract new doctors(退伍军人事业部计划提高工资招揽医生),这个标题中就使用到了boost而非increase等其它词来表示增加上涨之义。

除了出于简洁目的经常使用短词之外,许多标题当中使用短词能够起到更为形象生动的作用。例如:2014年华盛顿邮报网站上一则新闻标题“Ukraine deputies OK new EU ties”(乌克兰代表同意与欧盟新关系),此处使用短小且非常常用易懂的OK作为动词来表示赞成同意。

2.语法特点。由于标题特殊的表达诉求,在标题短小的篇幅中,一般无法使用到完整的时态,因此英语新闻标题中使用的时态也具有其独特的时态特点。

(1)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表示过去发生之事。新闻标题通常不采用过去时态,而使用一般现在时。为读者营造出置身新聞事件之中的阅读感,与文学中使用的历史现在时(historical present tense)相同,这种在新闻中使用的时态被称作新闻现在时(journalistic present tense)。以2015年洛杉矶时报网站上一则新闻标题为例:Standardized tests don't help us evaluate teachers(标准化测试对评估教师无功),这篇新闻主要有关对于自2001起开始实施的教师标准化测试方法的收效评价。此处即使用一般现在时来指代过去发生的事情。

(2)以不定时来表示将来时态。英语新闻标题也常使用占据篇幅更短的不定式来表示将要发生的事件。例如:2015年9月华盛顿邮报网站上一则新闻标题“After clashes, Israel to clamp down on Palestinian stone throwers”(冲突过后以色列将会压制巴勒斯坦抗议者),其中即以to clamp来表示将要采取的行动。

三、结语

英语新闻是英语各种文体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而新闻标题又是新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标题语言特点既有助于读者在阅读英语新闻时快速筛选获取信息,又对于译者准确翻译英文新闻能够有所帮助。因此,对于英语标题语言特点的归纳探讨是有一定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艳.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与翻译技巧[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5,6).

[2]程杰.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J].外语论坛.2012(01).

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语言特色 篇6

一、口语化

广播新闻节目的最大特点是“说”给听众听的, 而不是“念”给听众听的, 只有“口语化”才适合“说”, 这就是我们做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感觉手里拿着稿子说不好, 甩掉稿子或者只拉个提纲反倒能谈笑风生, 说得十分自然, 但是这里必须注意的是, 不能把生活中的口语和广播中的口语混为一谈。

生活中的口语, 一般是可以边想边说, 甚至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特点是句子短, 结构简单, 甚至不完整、有重复、有脱节、有补充、有插说, 还有环境的衬托, 手势、表情的辅助, 说不明白或者说错了还可以重说, 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口语来自生活又不同于生活, 因为他面对的是不计其数的听众, 而且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传播更多的信息。因此,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必须是经过提炼加工后的口语, 而不是任意说来。如果一味地模仿生活中的口语, 会给人一种选手表演的印象。比如对农村广播节目, 就应该用农民朋友非常熟悉的口语, 使他们产生仿佛同主持人唠家常一样的感觉。同样, 板块综合节目就应该注意到口语的高雅。因为, 这时的听众, 不仅仅是在听节目, 而且也在欣赏。

所以广播新闻语言让听众受听, 喜欢, 记者、编辑在采写、编辑新闻稿件时就必须是反复加工, 提炼的口语, 决不能简单地把固定体裁的稿子中的个别书面语改为口头语, 或者在某一个句子中加上“啊, 呢, 呀”之类的语气词, 而是完全根据与听众交谈需要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语言结构方式, 特殊语感和特殊语言交流功能的口头语。

二、大众化

人们的语言交流都是有对象的, 任何思想内容的表达都是以双方对语言本身意义的共同理解为基础的。语言表达的效果如何, 不仅要看语言形式能否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尤其要看对方能否准确理解。因此评议交流要大众化。

广播新闻节目传播的一切内容都是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和语气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但是, 并不是只要以主持人身份出现, 听众就愿意接近你, 主持人所选择的交谈内容和交谈方式是否适合听众的需求, 会产生很强的制约作用, 这是主持人语言大众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假如在主持节目的时候, 不注意了解听众心理, 随便多说了几句, 听众就会认为你在夸大其词, 哗众取宠, 谈少了, 可能认为你才智平庸, 怯懦无用。在语气上太顺了就说你随声附和, 太硬了又说你盛气凌人。所以, 要想做到恰到好处, 就必须注意语言的大众化。

一般说, 听众接受语言的规律是:喜新厌旧, 喜真厌假, 喜短厌长。在接受语言的同时, 还伴有平等心理, 参与心理, 逆反心理等。因而广播新闻节目的设置要顺应大众化的要求, 使不同层次的听众都能接受节目。在主持带有明显政治目的的内容的节目时, 不要生硬表述, 而要客观的, 公正的与听众朋友们探讨, 即使是发表自己的看法, 也应用那种设身处地, 休戚相关的语言与听众交流, 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专题节目《行风热线》一直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 这与主持人马兰与人为善, 循循善诱的大众化语言方式是分不开的。

那么, 在实际工作中, 要想真正成为听众的交流朋友, 广播新闻工作者就应注意研究每一次节目所面对的每一位听众, 每一个层次的听众的特殊情况, 特殊心理。俗话说:众口难调, 但是如果时刻把听众放在首位, 不断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熟悉各行各业的人的语气和心理, 是不必担心所广播新闻节目不受欢迎的。

三、个性化

“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作为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要达到理想的主持效果, 除了语言要口语化, 大众化外, 更重要的是还要保持语言的个性魅力, 这样使人听其言观其行才感到亲切,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事实上任何人进行语言交流时, 总是以一定的身份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比如, 以师长的身份跟晚辈谈话, 语言就要庄重些, 并带点关心, 爱抚的感情色彩, 以晚辈的身份跟师长谈话, 就得讲究语言的礼节和谦虚, 上级和下级、下级和上级, 同辈之间交谈都要讲究得体, 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 在主持节目时, 要时刻把握自己的双重身份, 既是党的新闻工作者, 又是听众的朋友, 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传播信息的任务, 所以在主持时, 语言一定要温文尔雅, 亲切自然。语言的个性化, 很重要的一部分还是表现在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语言上, 成功的主持人固然令人仰慕, 但不是自己模仿的对象, 决不能搞成既不像别人又不像自己的结果。所以, 研究自己所主持节目的语言特殊性和自身的语言风格是每一位节目主持人追求的目标。

《体坛周报》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篇7

在中国的体育报刊中, 《体坛周报》是极富盛名也是最受欢迎的一张报纸。《体坛周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体育类专业报纸, 已经连续5年位居中国体育类报纸发行之最, 成为中国亿万球迷、棋迷和其他体育爱好者钟情的体育媒体。

《体坛周报》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新闻标题的文体特征分析。标题被视作“新闻报道的眼睛”, 也是文章内容的浓缩。《体坛周报》的发行量之大和网络版的点击率之高, 主要是其风格符合快节奏信息时代的潮流。其头版头条标题的文体更是符合新闻报道简洁、直接、生动、客观、信息浓缩、可信度高的特点, 迎合了体育爱好者的口味。

语义特征:善于运用修辞。《体坛周报》的体育新闻标题由于各类辞格的运用而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 尤其是比喻、引用、仿拟三类。

比喻。比喻是《体坛周报》新闻标题经常运用的方式, 使标题生动形象, 容易使人受到感染。如《独生子的挫折》这一标题, 白岩松把刘翔作为“四年来十三亿中国人的独生子来看”。

引用。采用引用方式制作的标题, 样式新颖, 含义深刻。标题《只许“亮剑”, 不许“三多”》, 引用近几年较优秀的军事题材电视剧《亮剑》和《士兵突击》。李云龙是一匹充满智慧的“头狼”, 而许三多只是一个纯粹的小兵。我们很多时候把一支球队比作一支军队, 把一个球员比作一个士兵, 在国足决战之际, 该报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对比。

仿拟。仿照现成的词或句子, 让人在怀旧的同时回味无穷。如《有多少记录可以重来?》、《下一站天后》、《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觉得幸福你就眨眨眼》、《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几个标题中都使用了通过模仿而创造的新词语, 虽然与被仿词语仅一两个字之差, 但却形象、生动、风趣,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去比喻、引用、仿拟等常用修辞格, 双关、对偶、排比、借代、映衬等其他修辞手法在体育新闻标题中也常常被运用, 这些妙用, 使体育新闻的标题显得更加摇曳多姿, 从而更具冲击力和吸引力。

语法特征:巧妙激活语词。赋予汉语语法知识, 激活语词, 表现体育比赛的动感和体育比赛常常惊现出激动人心的一瞬, 或狂胜或完胜, 或跌落或败绩。 (1) 《体坛周报》的新闻报道就是抓住这种富有表现力的细节, 刻画出人物或比赛的特点。但新闻标题的省略也很广, 在报道比赛或人物精彩瞬间的同时, 如把冠词、连词、联系动词、助动词等虚词省略, 而且有时一些实词只要不影响意义上的理解也可省略, 尽可能使语句简洁利落, 也符合标题制作简明扼要的要求。

名词、形容词的激活。如标题“日教头很牛口出狂言尼主帅最熊嘴闭不言”, 一般名词“牛”、“熊”不受副词的修饰。名词带上了程度副词, 激活了处于静态的名词, 表现力大大增强。

《体坛周报》标题的语言运用具有创新性

新词新语的创新。利用新词新语, 引领时尚, 最及时最典型地反映时代生活。首先, 股市术语频出, 如《实德清仓有恃无恐》、《卖!套现为亚冠》、《朱骏悬红$20万》、《首胜, 罗西指数飙升15%》、《天津泰达独自飘红》、《女足股票, 反弹, 震荡?》, 等等。其次, 网络词语运用自如, 如《完美不易复制》、《杀毒完毕, 辽足热启动?》、《这就是重启的代价》、《骇客没再给帕克机会》、《2007升级版更强》。

中英文夹杂的创新。英文词语在标题中的使用成为《体坛周报》一道亮丽的风景。如奥运会期间的标题《红牌, out!》, 全能王杨威夺得金牌时的标题《我是NO1》、《左右开弓, Luck》。外来词与字母词在标题中频出, 一方面顺应读者趋洋求新的心理, 另一方面也是时代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必然结果。

语体口语化的创新。具有浓郁口语色彩的词, 往往最贴近生活、最生动活泼, 在新闻标题中出现口语词, 更显出一种雅俗共赏的味道, 随意自然。运用群众口语一定要恰当, 要注意准确性、严肃性、通用性, 这样才能使口语在新闻标题中运用得恰如其分。如“是条汉子就往前冲!”、“阿克拉姆死磕郑智”、“出来混, 迟早是要还的”。

《体坛周报》新闻标题的制作特色

运用数量词。制作标题时最常用的方法和重要规律就是将比赛结果提炼到标题中。从体育项目本身来看, 也需要用数字来反映比赛过程和竞技水平, 比赛的时间、力量、速度、节奏、激烈程度等, 都需要用数字来直观地表现, 这样制作出来的标题更简洁直观,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 例如, 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对波兰女排时的标题《3比1波拦不惊》, 菲尔普斯夺得200米自由泳冠军时的标题《“飞鱼”晋身9金王》、《8500公里, “阿甘”的奥运之路》, 等等。

富有“动感”。动态美是体育运动的主旋律, 体育新闻标题的报道如果忽略动感, 仅仅告知比赛结果, 体育新闻就成了不仅乏味而且大而全、长而空的报道。体育新闻标题充满动感, 才能体现报道的专业性特征。如《站上去你就要展现中国力量》、《闪开!巨星来了》、《觉得幸福你就眨眨眼》、《掀起了你的盖头来!》、《明年, 让海宁放心深呼吸》等标题都让读者觉得呼之欲出。

运用战争词汇。运用军事、武侠等文学语汇来体现竞争性和对抗性, 增强趣味性。通过对《体坛周报》标题的分析发现, 体育报道中战争词汇在标题中的使用具有显著性和普遍性。如北京奥运会期间, 秦凯、王峰夺得男双3米跳板金牌时的标题《“秦王”收复雅典失地, 一剑封韩》, 邹凯夺得男子单杠金牌时的标题《三金王凯旋》。亚运会结束后中国体育代表团返回北京时《霸王回营, “锦袍”加身》等标题都体现了很多人心中比赛即是战争的观念。

明星效应。利用明星效应吸引受众, 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是直接用体育明星、明星队伍的名字或昵称, 另一种是运用借代的手法, 借用人们所熟悉的特征或者属性来代替事物或者人物本身。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李宁点火的新闻标题为《李宁很火》、《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等等。

运用谐音。运用谐音起标题, 巧用谐音能使汉语多音多义的特点充分展现。在标题中使用谐音, 可使标题含义更加丰富、更具灵动感。

《澳大不利亚》这一标题是写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比赛, 澳大利亚在比赛的最后6分钟连进三球, 日本队的一球优势在最后被彻底瓦解, 澳大利亚全取三分。日本是亚洲的传统强队, 可遇见澳大利亚可真是不“利亚”。其实澳大利亚不光是对日本不利, 这个标题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那就是澳大利亚从下届世界杯开始划入亚洲区, 与亚洲其余各国争夺世界杯决赛圈的席位。澳大利亚这样一支欧式球队, 可是对所有亚洲球队都“不利”啊, 尤其是中国队, 这个标题也透露出该报评论员的担忧。《体坛周报》的标题可谓惟妙惟肖。

《体坛周报》新闻标题语言规范问题的深思

现代体育报道手法呈现多元、大胆越位、有趣、娱乐化的趋势。但是在这种总体趋势当中, 在一些体育专业媒体中确实存在“庸俗”、“低俗”的不良语言倾向。很多读者喜欢读《体坛周报》, 是因为它的专业、因为实力。不过《体坛周报》的某些标题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用语鄙俗, 带有明显色情化倾向是《体坛周报》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皇马撩动中国足球G点》的文章, 且不看内容, 眼触标题已经让许多读者觉得愤怒。该作者以此为题, 是想说明西班牙足球豪门皇家马德里的中国之行给中国足球、中国球市带来了兴奋的气氛。然而这区区百字文章, 却让很多读者对此有些议论。总之, 新闻媒体承担着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健康的责任。当前读者群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 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亟待加强。作为影响极为广泛的《体坛周报》也应义不容辞地努力营造规范、文明、健康的语言环境, 带动全体社会成员一起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 新闻标题日益倾向于通俗化、大众化, 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冲击力。而提高和增强《体坛周报》新闻标题的冲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就必须遵循有中生新、新中出奇的基本原则。然而我们在不断追求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魅力的同时, 也应看到它存在的问题:为了迎合读者, 抢抓所谓的市场“卖点”新闻, 往往忘却媒体的社会责任, 淡化媒体属性, 因而偏离正确的舆论导向。正因为新闻标题在吸引受众注意力、营造读报兴奋点、争夺受众必读率等方面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 所以我们更应关注并研究“读题时代”, 同时对于我们新闻观念的更新、新闻业务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姚红卫:《论报纸体育新闻制作的语言艺术》, 《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2) 。

[2]王雪莲:《浅谈体育新闻标题制作的特点》, 《新闻写作》。

赏析《新闻周刊》栏目语言特色 篇8

一、语言形式合理、丰富不冗杂

(一) 语言简练精干

《新闻周刊》, 顾名思义就是每周一播的节目, 节目时间定在每周六22:15, 节目时长45分钟。一周一播, 使观众在周末的一个夜晚, 仅仅花45分钟就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国家、身边发生的大事, 观众何乐而不为呢?

(二) 栏目语言成体系, 条例明确

整个节目主要由“本周视点、本周人物、本周声音、本周特写”四个版块构成, 将一周内发生的所有大事清晰合理地分成四个版块, 让观众看起来舒心、明确。除主要版块以外, 节目在开始和结束时分别加入了新闻回顾和下周关注版块, 在短暂的几分钟内将所有新闻精炼概括, 既是对受众记忆的提醒, 又是盘点新闻的一种方式。

(三) 语言内容综合性强

《新闻周刊》栏目是一期综合性的新闻栏目, 既不偏向于新闻评论, 为观众呈现出一段新闻后长篇大论、侃侃而谈, 也不会仅仅抓住某个人的光辉事迹, 夸张地将“他”像神般展示, 而是各个版块“各司其职”。“新闻回顾”是梳理一周内的新闻热点;“新闻视点”是对当周国内发生的最值得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梳理、点评、分析“;新闻人物”包括两个小分块, “人物回顾”和“人物”, “人物回顾”是梳理点评一周内的新闻人物, “人物”则是在一周中选出最值得关注的焦点人物进行重点点评;“新闻特写”讲述本周最温暖、最难忘的一个新闻故事。人物与评论结合, 严肃与活泼并存, 整个节目展现出了综合性特色。

二、语言风格特色明显

(一) 语言自然朴实, 轻松活跃

节目的开始, 白岩松总会以“您好, 观众朋友, 欢迎打开《新闻周刊》”简单开场。“打开”这个动态性的词语在展示了白岩松的主持魅力之外, 更在开头降低了观众对新闻类节目的抵触之情。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掌控者和把握者, 其形象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 装束、形态上应该平易近人。白岩松在主持《新闻周刊》时通常选择坐在凳子上, 面前并没有放桌子和主持稿, 完全给人一种和人聊天、说话的感觉, 让观众切身体会到一种亲切感。他主持中尽量帮助群众理解, 善于运用夸张等手法, 并且一般先采取叙述的方式列举新闻事例, 之后再进行分析。在节目最后, 白岩松总是不忘与观众定下约定——“好了, 下周的事, 咱们下周再聊”。“聊”字为受众营造了一种轻松活跃的气氛, 让观众不自觉地满怀期待。

(二) 语言犀利中伴着正义

白岩松作为央视名嘴, 在《新闻周刊》中表现得爱憎分明、刚柔并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 使受众在整个新闻过程中感受到他主持的魅力以及栏目的魅力所在。他的语言准确、清晰、简洁、通俗、流畅, 在主持节目时, 还流露出幽默和智慧。他用标新立异的修辞, 咄咄逼人的口吻, 专家一样的评论, 学者一般的反问, 最后引出自己的希望与思索。

三、语言内容选择贴近大众

(一) 新闻报道主体范围广

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新闻特写”这一栏目中。例如,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最近进行公检法系统的考试, 它突破了常规, 聘请了18名少先队员担任监考官。这场考试涉及小学生与公检法工作人员, 《新闻周刊》栏目通过报道的主体拉近了与观众的关系。再如, 全国各高校的占座风波, 当代大学生看后不免产生共鸣, 乐于欣赏被载入节目的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一周内发生的事情数不胜数, 然而要挑选最吸引人的, 就必须要经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集纳和有深度的分析, 找到适当的切入点, 平和却深刻有力地贴近大众。

(二) 新闻内容接近民生

在《新闻周刊》栏目中, 很少出现两国最高领导人会晤之类的报道, 更多的是房屋拆迁、高考监考老师被打等民生类的信息。例如, 2011年10月份的一期《新闻周刊》中, 栏目提到了一个这样的名词——“十一黄金‘粥’”。这是对十一黄金旅游周的一个报道。因为十一期间旅游热, 许多旅游景点人满为患, 报道在切入话题时化用了“十一黄金周”的概念, 对十一的旅游状况进行了较为形象的描述。这不仅贴近民生, 并且这个化用的词语作为切入点, 新颖、独特, 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主题切入得形象、生动。《新闻周刊》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语境, 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解读新闻事件, [2]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选择与受众群体接近的主题、地点、内容进行报道, 可以拉近与大众的心理距离, 使新闻更具显著性。要从老百姓身边的事谈起, 显得亲切自然。由当天某一重要新闻引发评论, 顺应观众的思路和感受, 显得流畅统一。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都体现出《新闻周刊》在语言内容选择上更贴近民生。

当然, 以上仅仅为《新闻周刊》赢得大众青睐的主要原因。白岩松颇具个人魅力, 语言准确、简洁、通俗、流畅, 还特别注重具体和抽象的结合、故事与哲理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给人以开阔的视野, 使观众尝到一种俯瞰的快乐或警觉。这些也不少为节目锦上添花。

当今, 在这个新闻信息过剩的时代, 《新闻周刊》以独特的方式取得了成功。无论从语言形式、语言风格还是语言内容上来说, 该栏目都以优质的信息引领着大众, 不仅告诉大众发生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这些有什么意义, 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新闻周刊》最终成为一档值得大众信赖的节目。日后, 它也定能发扬自身的优势, 浓缩一周的信息, 更准确、客观、真实地将一个新闻世界呈献给广大观众朋友。

参考文献

[1]刘琼.央视《中国周刊》的编排特色解析[J/OL].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2005-01-27.

英语新闻的语言特色 篇9

1.1 民族地区环境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地域广袤、人口密度较小,分布情况广泛而复杂,而民族聚居又相对集中,导致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整体相对落后。同时,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状况,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性。经过千百年的繁衍变迁,少数民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以及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语言是文化的外衣,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工具,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也因此极具多元化。

1.2 民语新闻事业的发展变迁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也因此获得了较大的发展。1949年11月1日,我国第一座用少数民族语言播音的广播电台——延吉广播电台正式诞生。到了20世纪70年代,广播电视媒体在各民族地区悄然兴起并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后,民族语言新闻工作取得了空前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以新疆地区为例,人口在十万以上的少数民族,都有着本民族语言的广播电视节目,很多广播电视台都拥有多个民族语言的频道[1]。以新疆电视台为例,目前就有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频道,每天的《新疆新闻联播》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三种语言同步播出。

2 民语新闻的内容与特色

民语新闻是基于少数民族而言的,它是以少数民族为报道对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不仅包括了发生在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中的新闻事件,也涵盖了国内外新闻中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民语新闻报道以体现友爱互助、增强民族团结为出发点,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具有新闻工作共同属性的同时,民语新闻又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及特殊性,其面对的受众群体是特定的少数民族,涉及到与少数民族相关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文化生活及宗教信仰等。因此,新闻的内容不仅要尊重民族文化传统,满足民族文化心理,还应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注和喜好。合理地采用民族语言和图片,不仅能突出新闻的民族特色,还有助于增加新闻的吸引力和美感。

3 民族地区民语新闻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起步晚,底子薄

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起步较晚,与同行业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仅地域性闭塞、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少,且群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新闻事业本身也是一种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市场规则的支配。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新闻产业空间相对狭小,市场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且新闻资源分散性较大,难以发挥出规模优势。

3.2 新闻人才缺乏,技术设备不足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队伍的整体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不愿选择回家乡工作,且优秀人才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进一步导致新闻人才的缺乏。同时,由于经费投入相对有限,技术设备单一、老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3.3 重复性报道多,资源共享不足

在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享有平等的使用权,很多报纸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字。新闻资源总量看似庞大,但重复性报道较多,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同时,一些群众由于只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其他民族文字的新闻信息难以发挥作用,新闻资源难以实现充分共享。形成了新闻信息的供需矛盾,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2]。

4 发展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建议与对策

4.1 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地域风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新闻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及方法。首先,要充分把握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树立民族工作意识,以避免出现政策或方向性的错误。同时,民语新闻工作还肩负着维护稳定、反对分裂、增进民族团结的重任,关系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其次,要善于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认识到差别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便于更好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

4.2 突出民族特色,服务经济发展

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在报道中突出民族特色。有利于与被采访者近距离沟通,获取更多宝贵的新闻素材,更有助于增进民族感情[3]。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新闻报道中要向经济领域倾斜,集中力量用于反映和指导振兴民族经济的活动上。通过宣传党的经济政策,介绍发展经济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典型案例的引导,带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摘要: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的环境特点,介绍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事业的发展变迁,分析民语新闻的内容与特色。同时,找出当前民族地区新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语新闻工作,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索朗达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特点浅见[J].中国广播,2005(7).

[2]李洪林.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工作[J].科技传播,2014(12).

上一篇:教材缺陷下一篇:养老保障制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