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和英语教学(精选12篇)
英语新闻和英语教学 篇1
摘要:本文着重讨论新闻刊物英语的特点及其应用于英语教学的优势。这种新闻英语引入高职英语的教学有益于激发学生英语的兴趣, 帮他们拓宽视野, 丰富词汇, 进而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新闻英语,英语教学,应用能力
我们知道, 新闻伴随着我们的每天, 我们每天都在关注新闻。而作为一个英语老师, 每天更应关注英语新闻。因为将英语新闻应用到教学中, 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首先说一下传统的英语新闻刊物, 我们知道传统的英语新闻刊物是大众传播媒介, 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有新闻报纸 (newspaper) , 也有新闻杂志 (news magazine) , 还有电子报纸 (electronic newspaper) 和电子杂志 (electronic magazine) 。就是同一份报纸或者媒体所载的文章的题材也是纷繁复杂的, 有纯新闻报道 (straight news report) , 解释性报道 (interpretative repor) , 调查性报道 (investigative report) , 精确性报道 (precision report) , 还有特写 (feature) , 社论 (editorial) , 读者来信 (letters to the editor) 和广告 (advertisment) 。但是虽然种类繁多, 但是如果我们对它们进行细致的分析, 还是可以看到他们的共同的特点的。麦克卢汉就曾经讲道: “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文本建构规则, 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梳理和呈现事实”。而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 与报纸新闻、电台新闻相比, 电视新闻又因其独特优势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学生上课以学习阅读为主, 所以, 要着重分析一下传统的英语新闻刊物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英语新闻刊物的特色
首先就是大众性, 因为他是大众传播媒介, 读者面比较宽, 语言必须适合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 也就是通俗易懂。可以说大众性是新闻的一大制约因素。第二点就是节俭性。为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报道尽可能多的内容, 容纳更多的观众希望获得的信息。也是出于节约篇幅的实际需要, 新闻写作人员会养成文字简洁的风格, 采取一切手段来浓缩精炼语言。再者就是趣味性, 它是新闻价值 (New Values) 的试金石, 也是新闻价值的一项内容。为了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必须增强报道的趣味性, 这不仅要求文章的报道内容, 而且还要求所应用的语言都要去适应读者的心理爱好和阅读习惯。还有两个特色就是时新性和客观性, 时新性是指新闻报道在提供最新消息的同时也传播了相关的新词。为了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语言上会刻意求新。因此新闻英语具有新颖活泼的特色。而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准则, 就要求新闻报道的文字精确具体, 避用夸张手法。新闻的特殊属性, 决定了人类对新闻需求的即时性、广泛性和无限性。因此将新闻英语引进大学英语课堂。摒弃课本中一些不适用的过时的内容, 加入新闻英语的内容, 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通过学习新闻英语, 不仅可以学习到西方的语言, 而且可以了解到西方的习俗、文化和思维方式, 使学习的过程变的更加生动有趣.学习的内容印象更深刻, 从而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更大兴趣。
二、新闻英语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优势
(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词汇量。
英语像所有的语言一样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有人戏言, 倘若莎士比亚再生, 恐怕也要沦为文盲。在学习的过程中, 有些课本上的词汇与生活的贴近程度不强, 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都较低, 导致学生记忆困难, 遗忘率较高。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拓展了现代英语的涵盖范畴, 各种新的表达方式不断涌现。新闻的丰富的内容为英语教学提供真实、大量的资源, 极大地满足学生获取信息的需要。任务型 (task—based) 教学的一个核心就是以内容信息为中心 (content—oriented) 开展各种课堂活动, 在活动当中进行语言学习。英语新闻的语言是最具现代性的。许多新的词汇、习惯表达法随新闻而生, 如Divine Vessel (神舟号) , taikonaut (宇航员) 等, 这能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因此把新闻英语引入到英语教学中能使学生接触到丰富的词汇, 而且这些词汇贴近我们生活, 出现的频率高, 学生能反复接触, 符合记忆规律, 这样就减轻了记忆的难度。
(二) 有利于学生理解较难的语法。
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有段时间会感到语法和语用是分离的、对于这个瓶颈阶段, 很让人苦恼, 郁闷。也就是感觉到语法深奥、晦涩。只有突破这一阶段, 才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达到语法与语用的融会贯通。实践证明, 长期阅读新闻英语是突破这一瓶颈阶段的切实可行的一种方法。例如:不论是新闻报道、新闻分析或新闻特写都要求具有“最大限度的客观性”。因此英语新闻文体广泛使用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和平易的英语, 忌用夸张的词汇和激情的文句, 极少使用感叹句和祈使句。从总体上来说, 有利于学生对这类较难的语法的掌握。
(三) 有利于学生学到正确的表达方式。
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可以用新闻题材来灵活地设计口语活动。复述新闻:以小组为单位, 可以锻炼的英语口语, 描述新闻图片: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谈论热门话题, 各抒己见:让学生参与辩论;或者选出口语较好的同学做发言人, 其余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问题, 推选代表来提问,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总之, 将新闻英语引入高职英语的教学, 和实际联系结合起来, 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感觉英语学习是和实际的应用相联系的。这样就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 从而可以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技能,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霞, 王小平.新闻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社科纵横, 2004
[2].端木义万.美英报刊阅读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英语新闻和英语教学 篇2
freestyle 自由式
game 局
golf 高尔夫球
grass court 草地网球场
Greece-Roman wrestling 古典式摔跤
ground/field 场地
guide 领队
gymnastics 体操
handball 手球
heavyweight 最重量级
helmet 头盔
high jump 跳高
hockey 曲棍球
ice hockey 冰球
ice skating 滑冰
the mixed doubles 混合双打
instructor 教练,技术指导
javelin 标枪
judo 柔道
judoka 柔道运动员
jump 跳跃
jumping 跳跃运动
kayak 皮船
kick-off 开球
lawn tennis 草地网球运动
light flyweight 次特轻量级
long jump/broad jump跳远
long-distance runner 长跑运动员
love game 一方得零分的一局
manager 经纪人
marathon 马拉松
medley relay 混合泳
men’s singles 单打运动员
middle-distance race 中长跑
middleweight 次重量级
Olympic Games/Olympics 奥林匹克运动会
outsider 无取胜希望者
pole vault 撑竿跳
professional 职业运动员
race 计时赛;跑
racing car 赛车
racket 球拍
rally 汽车拉力赛
gross wages 全部收入
high street 大街,主要街道
hydrant 消火栓
immunity 豁免,豁免权
inhabitants 居民
junk shop 旧货店
lease 租约
legislation 立法
lighting 照明
limited express 特快
locality 所在地
metropolis 大都市
minutes 备忘录
monument 纪念碑
movables 动产
municipality 市政当局
net/real wages 实际收入
newsstand 报摊
nuclear family 核心家庭
occupational disease 职业病
offender 罪犯
old-age pension 退休金,养老金
origin 出身
outskirts 郊区
overtime 超时,加班
passenger train 客运车
pavement/sidewalk人行道,便道
pedestrian 行人
private car 私人汽车
race/breed 种族
real estate 不动产
residential area 居民区,住宅区
revocation 撤销
round-trip ticket 往返票
rush hour 高峰时间
sanction 制裁
网络英语新闻与英语听力教学 篇3
英语新闻的特点
英语新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理想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具有时效性的教学材料。首先,新闻的内容包罗万象,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到体育、文化,涉及范围广,信息量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真实语料。其次,学生多听新闻英语可以改进语音与語调,开阔视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新闻广播不同于其他听力材料,它的信息密度高,如果听者注意力平均分配,势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不住要点。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新闻英语的文体特点和内在规律。英语新闻在篇章、句子结构、语言风格方面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篇章结构。首先,新闻英语在篇章结构方面有其鲜明的特点。新闻报道一般采用新闻导言法即将新闻的内容按其重要性依次铺展开来。新闻的导语(news lead),即新闻报道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一条新闻报道的最重要、最吸引人的内容,次要的内容放在其后,最不重要的、起补充说明的内容则放在最后。这种信息重要性依次递减的特点构成了新闻英语独特的“倒金字塔”(inverted pyramid)结构。此外,由于亚洲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新闻与汉语新闻报道在结构上也有所不同。英语人士更喜欢开门见山,而有些汉语新闻报道则采用“话题——评述”的方式,先讲原因作铺垫,然后再说出所发生的事情。
句子结构程式。说到新闻,人们常常要提到它的六大要素,即新闻人物(who)、所述事件的内容(what)、事件发生的地点(where)、发生的时间(when)、发生的原因(why)及事件发生的经过(how),绝大部分新闻都围绕这5个W和一个H铺展开来。陈吉堂指出:新闻语言的句子结构常常遵循一定的程式,即:
what who(首句)
where when why how(首句以后的句子)
或者what who when where(首句)
why how(首句以后的句子)
what和who几乎同时出现在新闻的第一句,在信息分布上,who为信息的出发点,what则是信息的核心,因此,抓住第一句是理解新闻内容的关键。了解英语新闻独特的语篇特点,有助于听者合理而有的放矢地分配其注意力,从而能够积极主动、迅速准确地捕捉新闻的要点。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色突出反映在词汇方面。熟悉和掌握新闻英语词汇特点,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新闻广播的内容。新闻英语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专有名词和数字数词大量使用。新闻报道常含有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故人名、地名、国名、组织机构名称等专有名词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新闻报道还经常使用借代手法,用地名或建筑物的名称指代政府所在地或某一机构。如用Washington或White House(白宫)指代美国政府,Kremlin(克里姆林宫)指代俄罗斯政府,Peking(Beijing)用来指代中国政府,用Berlin指代德国政府,用10 Downing Street(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指代英国政府。Capital Hill(美国国会大厦)、the Pentagon(五角大楼)分别用来指代美国国会和美国国防部。此外,数字数词在新闻中也大量涌现,“准确的数字数词突出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充满统计数据的新闻语篇极具客观性和说服力,令人坚信不移。”数字的读法,包括同一个数字的不同读法应引起听者的高度注意。
缩写词和缩拼词、简缩词广为运用。新闻报道要求行文简练,因此,频繁使用缩写词、缩拼词和简缩词。缩写(abbreviation)的读音是其单个字母的发音,如:UN(the United States),EU(European Union),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首字母缩拼词(acronym)由这个词组的首字母构成,不过它们却如同单词一样有着自己的发音,要按音节来读、听,要听懂新闻英语,熟悉这些常见的缩写词、首字母缩拼词以及它们的发音特点非常重要。此外,新闻广播中还频频出现简缩词,如influenza简缩为flu、weblog简缩为blog(博客)。
新词语层出不穷。新闻报道反映了大千世界的各个方面,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因此,新闻词汇相当丰富,新词语不断出现。疾病类:如SARS、space sickness(宇宙病)。反映科技发展动态的词语:Internet(互联网)、e-commerce(电子商务)、e-money(电子货币)、Web TV(网络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新词,也遵循英语构词的规律,如旧词添新义:startup(启动)现在可以指“初创公司”或“创业公司”;转化新词,通过词类的转换,产生新义:needle(针),用做动词“注射毒品”;合成新词Taikonaut(中国宇航员),由拼音太空taikong和astronaut合成,skylab(太空实验室);派生新词:computernik(电脑专家,电脑迷)、eco-tourism(生态旅游)。
利用网络英语新闻开展听力教学
精听与听力学习策略。就新闻英语而言,精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握新闻结构和其表达方式,学会捕捉要点。教师可从电台、电视台的新闻网站下载声音质量好的英语新闻广播录音进行讲授,也可把广播稿的文字资料做成课件在多媒体教室播放。听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往往排在次要的位置。由于教学进度、教学环境的限制,听力课上学生精听的时间少,因此,课堂上听力学习策略的训练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为了尽快提高学生收听英语新闻的效率,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掌握“自上而下”的听力策略,了解英语新闻的语篇结构,特别是中西方新闻语篇结构的差异。教师还应补充背景知识,培养学生主动预测的能力。根据新闻的类型以及每种新闻的模式和相对固定的词汇来预测新闻的内容。如经常高居头条位置的访问类消息,除报道某人某时到某地访问,将与某人会见、商谈某事以外,往往包括对访问目的和效果的猜测以及重要背景的介绍。赛事新闻则常要提到参赛双方或各方、比赛时间和地点以及比赛的结果。其次,进行注意力集中策略训练,指导学生捕捉信息的要点。为避免学生注意力平均分配,克服逐字收听的不良习惯,可训练学生收听新闻导语,培养他们的导语意识。应特别指出的是:与阅读文字不同,英语新闻广播有其特殊的语调升降特点,即“升调处往往落在动词或那些在句子中显得较为重要的词上面”。那些升调的、重读的词大多是名词、动词、数词或与某一个事件有重大关系的形容词或副词,“这些词一般不仅重读,而且音质清晰,调子相对也拉得较长,很适合收听者的辨别与记忆”。因此,“只要捕捉住升调的词,那么整则新闻的重要内容就自然掌握了”。
泛听与自主学习。听力的提高离不开泛听。在精听的基础上,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泛听。网络不受时间、空间和信息量的限制,收听在线英语新闻广播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新闻媒体在Internet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之音(VOA)也开通了互联网上的在线广播。一些网站,比如“听力快车”(http://www.1isteningexpress.net)同时含有VOA、BBC、CRI、CNN的广播新闻内容,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收听上述电台的英语新闻广播。学生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不仅可以听到纯正地道的英語,提高英语听力水平,而且还可以看到相应的文字资料。在线收听花费较大,学生可把文件先下载到硬盘上保存下来,也可转录到MP3上随时收听。初学阶段,老师可采用、学生也可先收听慢速英语新闻广播,慢速英语往往使用基本词汇,句子较短,语速慢,非常适合初学者。听者可直接登录http.//www.voanewsspecialenglish com/,收听VOA慢速英语广播,除大家熟知的VOA慢速英语外,慢速英语还有CRI和BBC的新闻节目。这些节目都可在一些网站上轻松获得,如上面提到的“听力快车”以及“听世界”(htty://www.icanlisten.com)等网站;进入“旺旺”英语网站http://www.wwenglish.com,可获得当日包含新闻在内的30分钟VOA慢速英语节目。此外,学生还可借助网上一些测试题进行自测。一方面,学生可充分利用网络英语新闻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多家网站均已开辟英语论坛,提供了协作学习的平台,学生可登录网上社区和论坛参加交流、讨论,相互交流能促进学生从多个方面来建构知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相互结合充分反映了网络学习的主要特征。
听、阅读与说的结合。听力与阅读都属于接受性的语言,在阅读和听力过程中,学习者运用认知过程对文本进行判断和理解,有学者研究阅读量大与学习者的语言整体水平的提高成正比,语言背景知识的丰富、阅读水平的提高无疑会带动听力理解水平。因此,在鼓励学生多听英语新闻的同时,还可鼓励学生经常在线阅读新闻,做到阅读与听力互为促进。此外,在网上收听后,教师可定期在课堂上检查,或上课前开展学生口头新闻汇报活动,真正做到听与说的结合。
网络英语新闻弥补了听力材料单一、陈旧的不足,提供了丰富而具有时效性的教学材料,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求,利用网络英语新闻拓展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高效地去收听英语新闻,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此外,网络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协作学习的新环境,开辟了学生的第二课堂,网络化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会促进学生听力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有助于学生最终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陈吉堂:《关于新闻语言的程式化与动态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9)。
2.谭卫国:《英语新闻的用词特点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
3.陈晓:《大学英语新闻听力的教学策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4.崔岭:《网络VOA资源及新闻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2006(2)。
5.蒋祖康:《学习策略与听力的关系》,《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6.牟百治:《英语专业四级新闻听力对策》,《外语界》,2002(3)。
(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二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扩展项目。教高司函〔2005〕192号。项目名称为“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的探索与运用”)
(作者单位:琼州大学英语系)
英语新闻和英语教学 篇4
关键词:新闻英语,自学策略,解题技巧
一、引言
新闻报道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人们提供了外部世界的信息, 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闻听力与一般听力在素材上有很大的不同, 是公认的学习英语的最佳素材。新闻英语听力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在教学上, 其对教师来说也是一大难点。课堂时间是短暂的, 教学内容是有限的, 仅靠课堂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不断提高新闻英语听力水平。同时, 在解题时, 有一些技巧可以运用, 往往是被很多考生所忽视的。只要用对正确的学习方法, 新闻英语听力就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高峰。
二、自学策略
1.阅读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的特殊题材决定了其文章结构、叙述风格都有别于一般的叙述文。多数新闻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the Inverted Pyramid Structure) , 即按新闻事实的重要性 , 由要点到细节逐步扩展, 把最重要的内容置于全文的第一个句子, 这就是所谓的新闻导语 (news lead) , 新闻导语是一条新闻的精华所在, 只要听懂了新闻导语, 就大概了解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在平时的练习中, 可以在课后阅读一定量的新闻报道, 分析其结构, 了解其内容, 这样更有助于对新闻报道理解认识。徐太平 (2010) 强调在新闻听力教学中, 应该注重听力、口语、阅读三者相结合。由此可见, 新闻英语听力综合性是很强的。
2.复述新闻内容。
在平时的练习中, 学生可以听一段新闻并且做笔记, 然后试着口头复述新闻中的主要内容, 即5w (what, when, where, who, why) 和1h (how) , 这是构成完整新闻的不可缺少的元素。这样能有效地训练听力及抓住新闻中的重点, 促进整体理解, 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但并非易事, 贵在持之以恒。此外, 可以通过跟读新闻纠正自己的读音, 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因为正确的发音是听力能力的基础。听说结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举两得。
3.听写练习。
听写练习是一个很有效的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方法, 新闻英语听力也是一样适用。当然, 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先从较为简单、语速较慢、篇幅较短的VOA special English开始, 然后慢慢找一些standard English做听写材料, 循序渐进, 不必要求百分百的准确率, 听写错了也没关系, 大量的新闻听力练习, 可以让学生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关键是贵在坚持。
4.积累扩充新闻词汇。
新闻词汇有其自身的特点, 新闻报道中充斥着国家、地方、专有名词和缩写等, 例如G8;APEC;OPEC;DPRK等。有时, 新闻中会用借代来表达, Beijing指中国政府, the White House指美国政府, pentagon指美国国防部。如果对此一无所知, 就很难听明白大概的内容, 所以一定要强化这方面的训练, 并且记住这方面的专有名词。另外, 在某一相关新闻主题下, 词汇也应注意积累。例如, “灾难”这个主题, 就有很多相关词汇, 如droughts (旱灾) , avalanches (雪崩 ) , mudslides (泥石流 ) , locusts (蝗灾 ) , 等等 , 这样以主题记忆单词的方法 , 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充词汇, 不失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5.了解国内外大事, 关注新闻背景。
新闻具有时效性、广泛性和真实性等特点, 但多数教材和模拟题都有滞后性, 建议学生多听多看实时的英语新闻, 关注近期国内外热点新闻, 并且了解一定的新闻背景。学生普遍有背景知识缺失的情况, 例如美国总统竞选是采取选举人团的体制进行的, 那么选举人团又是什么概念? 中东局势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朝核的新闻热点是什么? 等等。Brown (2006) 指出听力是复杂的过程,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通过动用他们之前的知识, 理解他们所听到的内容。可见背景知识在新闻听力中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课堂上, 教师不可能传授所有的相关新闻背景知识, 因此, 在平时的自学中, 学生应该提高收听收看新闻的热情, 做个有心人, 自己查找相关内容,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三、解题技巧
1.研读试题和选项。
考试中抓紧时间, 在听力正式开始前研读试题及选项, 这一步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研读题目可以判断考点在哪里, 也可以预判大概在新闻中的什么部位会出现答案。Brown (2006) 认为带着目的听, 可以听得更有效率。例如, 如果是问what’s the news mainly about? 类似这样的主旨大意题 , 那就在新闻的第一句news lead中会出现相应的内容。如果是细节题, 那就要研读选项, 并且划出选项中的关键词, 比较这几个选项的区别, 抓住要点, 然后在听的时候就有选择地听出需要的内容, 解题就更有把握了。
2.边听边记笔记。
每一条新闻的第一二句话就是news lead, 一定要记下大概内容, 这样对整个新闻有个大概的理解, 这样对解题有很大好处。眼睛不要只盯着选项, 听到什么选什么, 这是非常错误的方法, 但这又是很多考生的通病, 需要在平时不断的练习中克服这个缺点。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做笔记, 熟悉一些固定的缩写表达。杨士登 (2007) 认为, 为了更有效地做笔记, 运用好缩写和符号极为重要, 每个人都应该设计出适合自己并行之有效的体系。
3.对数字、时间等信息敏感。
数字、时间信息是考试中出现概率较大的题目, 所以在听到数字时, 一定要敏感起来并记下笔记, 因为可能在同一条新闻中会同时出现几组数字来迷惑考生。还有一些题目不但需要记下数字, 还可能需要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4.注意语音语调。
新闻中的语音语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信息, 需要考生倍加留意。方振宇 (2011) 提出要听懂听透各类英语新闻报道, 除了注意其遣词造句和整体语言风格外, 主持人和新闻报道中其他人讲话时的语音语调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通过重音和语调变化, 推测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观点和态度, 重音和语调是极为重要的线索。
5.缓解心理压力。
考试中人人都会有一定的压力, 所以很难保证考试中分分秒秒都竖起耳朵听写所有的内容, 一旦漏听或遇到听不懂的单词或者词组, 不要惊慌而乱了分寸, 稳住自己的情绪, 通过上下文的逻辑分析做出有效猜测。绝不能在听的同时, 想着前一句或前一条新闻的内容, 其实就算失去一道题, 也不代表失去了一场考试, 可以搁置这道有困难的题目, 调整好自己状态, 认真对待下面的题目, 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四、结语
新闻英语听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长期不断地积累和努力, 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自学过程中, 学生应该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自主性, 端正学习态度, 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扩大知识面。在考试中, 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注意细节, 摆正心态, 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Brown.S.Teaching Listening[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方振宇.听透VOA原来如此简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
[3]徐太平.新闻英语特点及其听力教学[J].新西部, 2010 (8) :216-217.
英语新闻写作练习 篇5
Head of China‟s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Li Bin holds a press conference for the second session of China‟s 12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NPC)on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reform, in 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March 6, 2014.Some mothers-to-be in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who already have a child, are facing the risk of forced abortion due to the slow rollout of the easing of the one-child policy, 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 reported.A dozen pregnant women filed a petition to the Guangdong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n March 4, 2014 to save their pregnancies, because some of them were informed by their employers that their babies will possibly be forcefully aborted before the second-child policy is officially issued.Employers such as school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organs strictly implement the one-child policy, which has been in effect for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with some staff saying that if they are found to be pregnant without birth permission for the second child, they and their spouses will be fired.Despite China‟s family-planning agency‟s projected plans to relax its one-child policy
as part of a blueprint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reforms last year, allowing couples to have a second child if one spouse is an only child, the timetable for 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 has not been announced.“China will stick with the current policy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Li Bin, the head of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said on the sidelines of the annual session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which concluded last week.The Guangdong couples who are qualified to have a second child must acquire the birth permission certificate before pregnancy, otherwise they will be regarded as breaching the current birth control rules, according to Shenzhen Daily‟s report.“My husband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and I hope the baby in my belly will accompany my first child after he passes away,” said a mother-to-be working for a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 Jiangmen, a city in Guangdong.“But the leaders in my unit suggested that I have an abortion because it‟s unlikely that the city will loosen its one-child policy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A pregnant woman, already showing a slight bulge, said she has already got the identifying paper of abortion in order to save her job.“No one had predicted that it was my enviable job that killed my baby,” said a university teacher who is four-month pregnant.“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has submitted a request for approval to implement the relaxation of the one-child policy with national authorities and the long-awaited policy will be carried out as soon as it is officially issued,” a source from the Guangdong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replied.An official said that pregnant women who are qualified to be included in the second-child policy can keep their pregnancy, but he did not clarify whether women becoming pregnant during this „transitional period‟ violated Chinese family planning laws and should pay social compensation fees, a fine imposed on Chinese couples breaching birth control rules.Guangdong wanted to lead a pilot project that would allow some families to have a second child as early as 2011, but the province was not listed in the first group of provinces slated to implement the relaxed policy, which has already been instituted in Beijing, Shanghai and the coastal provinces of Jiangsu and Zhejiang.广东多名单独准妈妈赴省卫计委表达诉求
3月4日,一群单独准妈妈到省卫计委请愿。
场面很壮观,全是一群孕妇。上午11点左右,省卫计委派人出来调解,相关负责人的解释数次被打断,妈妈们说到激动处,甚至用“一尸两命”来形容。出于人性关怀,相关负责人只是说“可以先留着”。
事后,我加入了单独两孩妈妈Q Q群。让我惊讶的是,这个群里竟然有500多人。而且每天都在以50人左右的速度增加。不到一周,就增加到了911人。群里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公务员、教师、国企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些单位对计生工作都管得非常严格。如果员工或配偶被发现政策外生育,不但员工要被辞退、开除,就连整个单位也要连带受罚。这个叫做一票否决制。
我开始跟她们聊天。怀孕21周的江门某国企员工说,她老公患有鼻咽癌,在丈夫治疗过程中,他们意外怀了这个孩子。胎儿在腹中很健康,她想留下,“万一老公不在了,两个孩子也能相互陪伴”。但现实是,因为妊娠反应被同事发现后告密,领导找她谈了话。一旦肚子大起来,政策还没有落地,她就必须去引产。
每天都有人在Q Q群里说,月份大了,再也瞒不住。为了保住工作,已经开好了引产证明。流产之后,他们不会再发言,有的人就此默默退群。
http://d1.sina.com.cn/pfpghc/feef66fb6191463f975ef4f3b965f0f6.jpg
一名怀孕4个月的广州某高校老师自嘲,“从没想到,正是这份人人称羡的工作,成了绑架生命的刽子手。”
广东省卫计委和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是单独两孩政策落地的关键部门。直到最近,省卫计委仍一如既往答复“还在批复过程当中”,还提醒记者,最后要加一句“争取尽快批准实施”,其他问题一概噤声。常联系的办公室的负责人接到记者咨询二胎的电话,甚至会简单回答一个字:等。
转换立场,我们也对这些部门表示理解,说是备案,实则审批,要获批的事情,总归不能随意给时间表。前段时间,省卫计委再次提交补充材料,这可能就是未预料到的流程之一。
新闻英语对基础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篇6
关键词: 新闻英语 学习者 兴趣 基本功 文化素养
一、引言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令业英语教学大纲》和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四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而涉及时政、军事、经济、体育、综艺、科教、社会、产经、热点等诸多方面的新闻英语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已经不是一两年兴起的新现象,尤其是在各类大学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中。教师将新闻英语引入英语课堂,并辅以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对所学内容毫无兴趣等不足,从多方面提高基础英语学习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新闻英语有利于提高基础英语学习者兴趣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材都不能每年更换一次,这是不现实的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实际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信息年年新、月月新、日日新的时代,这样的结果就是课堂教学无论教师选择哪本教材,都会有其局限性和滞后的缺点,教科书上的许多材料常常远离现实,课本中选取的课文往往没有很强的实用性,话题也千篇一律,这样势必在学生和教材之间造成陌生感。现在在校的大学生都是个性独立的“90后”,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在平时和学生交流中发现,现在的学生更加愿意学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语言知识,互联网中的新闻英语报道材料和(VOA,BBC等)听力材料都是专业记者撰写,内容真实,语境真实,话题和语言地道,这样无论是新闻英语的内容还是其语言,都是适合英语专业学生基础英语学习阶段使用的。因为新闻英语是对国际上的事件、变化、发展趋向的真实反应,学生对阅读的文章更加容易产生个人意见、感想和反思,这些个人的意见、反思因为学生真正有感而发,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实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将新闻英语计入基础英语教学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新闻英语有利于基础英语学习者打好语言基本功
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每个英语教师在备课上课及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候首先考虑的事情。一方面,高校英语教师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刊物,尤其受众面较宽,其语言必须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换句话说,语言简洁明了是其一大特点。基础英语学习者,由于正处于英语语言积累阶段,英语阅读水平一般,因此英语教师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最新新闻英语报道和有关新闻资料的声音音像资料引入课堂教学,对已低年级英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利。
1.听说同步提高
新闻英语语音纯正,语境真实。将新闻英语引进教学,能同步提高基础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能力。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英语发音都或多或少带有当地方音,很多学生的发音存在严重问题,发音错误直接影响英语听力水平,反过来英语听力能力不好不能很好地用英语交流。如何纠正他们的发音错误,除了在学校开设的语音课程里纠正学生发音外,经常听VOA或者BBC新闻英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学生在不断听这些新闻英语时候也能提高其用地道英语表达的能力。
2.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
相比中国新闻报刊的严谨性,西方新闻界十分注重阅读趣味。为了增强报道的趣味性,不仅要求报道内容,而且要求它所运用的语言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此外,精练语言既是出于报刊节约篇幅的实际需要,又是让新闻英语更加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
新闻英语涵盖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必然使得新闻英语词汇丰富、多变。词汇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是不断变化的,一些十分有用又不是过于专业化的词汇往往最旱出现在新闻传播媒介上,并由此被人家熟识。例如PM2.5(可入肺颗粒物),Onlineness(上网太多缺越来越孤独的感觉)等。新闻英语在校园和社会之间搭建起桥梁,学生在了解周围时事的同时,不断记忆新单词和新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讲,词汇量的增加,对于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也是一剂强心针。在教学中,我发现往往词汇量少的学生阅读能力也不会好。
四、新闻英语有利于提升基础英语学习者文化素养
除了以上所讲新闻英语在提高基础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方面的优势外,新闻英语更有不可替代的跨文化特点。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新闻英语词汇除了广泛性、简洁性和趣味性,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是由于新闻英语题材广泛,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加之内容新颖贴近生活,文化表现生动有趣,能够提供给基础英语学习者一个最真实的语言文化环境。
五、结语
信息化的社会,日日新的时代使得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不能满足英语学生的要求,需要高校英语专业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将新闻英语引入基础英语教学,可以弥补课本中信息量不足和滞后的缺陷,同时新闻英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此同时,新闻英语引进英语课堂,作为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和完善,能极大地帮助基础英语学习者打好语言基本功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Morrison B.Using News Broadcasts For Authentic Listening sComprehension[J].ELT Journal,1989,43:14-18.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刘丹.网络多媒体辅助英文报刊教学策略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1).
[4]張海峰,江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J].外语电化教育,2005(2):28-31.
英语新闻和英语教学 篇7
新闻的主题多种多样,但是专四听力考查的主题却有限。根据英语专业四级历年考题中新闻主题考查频率由高至低可归纳为以下几大主题。
1. 国际关系
这类新闻经常涉及到两国矛盾、经济援助、经济制裁、两国建交、联盟协议等话题。并且结构上第一句话点明主旨,紧接着陈述细节。内容多着重于讲述国际关系的变化的前因后果、进程、达成的共识等。如:
A joint committee will soon seek further cooperation between Egypt and Spain in industry, trade, invest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Egyptian economic sources said the two sides will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setting up a joint business council when the Egyptian-Spanish higher committee meets in the first half o September in Madrid, Spain.The business council is aimed at balancing bilateral trade by expanding trade volume.(2008专四真题)
此类新闻考查范围较多的为细节题、主旨题、数字题。如针对以上这则新闻所给出考题为:
(1) The joint committee will promote co-operation between Egypt and Spain in all the following areas EXCEPT___.
(2) What is this news item mainly about?___
针对此类新闻考生应该尽可能抓住新闻导语,特别关注于新闻细节部分给出的并列成分。常用句型有:“...signed anagreement to...”;“the agreement has to be approved by...”;“ten-sions were raised...because...”等。
2. 灾难新闻
这类新闻涉及到的题材有暴力事件、恐怖袭击、沉船事件、空难等,还包括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此类新闻通常要突现灾难是否具有可预测性、可防性或安全意外性,以及天灾性与人为性等基本特征,灾难程度和常发频率是报道的核心,抗灾或救护及国际社会的反应等是后续观察点。其考点多为细节题、数字题、主旨题,尤以数字和细节题考查最多。如:
Storms sank two river ferries in southern Bangladesh on Sun-day and some 90 passengers were reported missing while at leas another 68 died.One of the packed ferries carrying around 150people capsized early on Sunday on the Meghna river and 50 were rescued.A second ferry sank on the same river just one kilometer away leaving 40 passengers missing after 6 were rescued.(2006专四真题)
考题为:
针对此类新闻考生应特别关注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以及事件所造成的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此外考生应集中记忆相关词汇,如:volcano eruption(火山爆发),flood(洪灾),tsunami(海啸),mudslide(泥石流),sandstorm(沙尘暴),earthquake(地震),drought(干旱),tornado(龙卷风),plague(瘟疫),air crash(空难),terrorist attack(恐怖袭击),suicide bombing(自杀性爆炸),death toll(死亡人数),injured/wounded(受伤的),casualty(伤亡者)等。掌握常用句型“...were reported missing”,“..were killed and more than...injured.”等。
3. 犯罪新闻
这类主题新闻的题材一般包括:个人刑事犯罪、引渡犯人、偷渡事件、宗教犯罪、性丑闻等。此类新闻通常注重国际犯罪的新动向,以及该案例的影响程度。一般还会有背景简介和最新观察点,同时会交代国际合作办案的新措施和新趋势。针对这类主题新闻,常见考点有细节题、主旨题。如:
Around 40 former military officers in Argentina have been ar-rested for possible extradition to Spain on human rights charges.The arrest came as the Argentine government struck down the decree prohibiting such extradition, saying all Argentines should be equal before the law.Those detained include a former navy captain and several other ex-officers suspected of torture or murder during the last period of military rule in Argentina, which ended in 1983 (2005专四真题)
1) What would happen to the Argentine officers?
2) What accusation would the Argentine officers face?
针对此类考题,考生应特别关注新闻的导语,清楚案件的性质、原因和结果。特别注意常用句型中包含的信息点。常用句型有:“a court in...is due to deliver its verdict in...”;“...is accused of...and faces up to...in prison”;“...is arrested for...”。同时考生也需要积累一定的常用词汇帮助理解此类新闻题材的内容。如:verdict(判决),guilty(有罪的),trail(审判),execute(处死),appeal(上诉),accuse, charge(控告),sanction(制裁),rape(强奸),robbery(抢劫),assassination(暗杀),bribe(贿赂),kidnap(绑架),arson(纵火),hijack(劫持),corruption(腐败),extradite(引渡)等。
4. 民生调查
这类新闻涉及的题材有:患病统计、城市设备使用、人类与环境、寿命统计等。此类新闻通常注重民族发展与经济改革的相互关系,突出全球扶贫活动的新动向,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待环境问题的共同利益和本质矛盾,着眼有限资源的无序争夺和不合理分配造成的世界南北差距等基本问题。常见考法:数字题、推论题、细节题,其中数字题考查最多。如:
Airlines are being hit with huge increases to insure their planes after the terrorist attacks in the United States.Goshawk Insurance Holdings which insures aircraft around the world, said rates have soared as much as tenfold since the September 11thterror attacks airlin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cut services and dismissed staff as their business has plunged in the week of the crisis.They are also struggling with increased security costs.(2003专四真题)
考题:After the terrorist attack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sur-ance rates soared as much as___.
此类主题的新闻使用词汇丰富,考生应该平时多关注社会动态,积累最新社会现象相对应的新词,如:avian influenza/bird flu(禽流感),hand-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手足口病),H1N1(甲流感)等,同时注意常用但并不熟悉的表数概念词汇,如“-fold”“decade”“dozen”“score”。如遇到表示数字推算的题,要特别注意表达增减概念的词:go up to, increased to, grow to(增加到),increase, grow, a rise of(增加),as many as,..times of, reach等。
5. 政治新闻
这一题材的新闻一般包括:游行示威、罢工、政党争权、总统竞选等。此类新闻常见考查方式为细节和数字题,其中细节题考查最多。如:
Despite reports of intimidation, Zimbabweans swarmed topolling stations on the final day of voting in the most competitive parliamentary election in Zimbabwe’s history.On the first day of voting, lines of hundreds of voters sneaked around some of the country’s 4000 polling stations.A total of 120 seats were being contested, and Mugabe appoints another 30 law makers giving him and his party a built-in advantage.(2008专四真题)
考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CORRECT ac-cording to the news?
此类主题新闻常用词汇有:embassy(使馆),ambassador(大使),ally(联盟),cabinet(内阁),demonstration(游行示威),protest(抗议),election(选举),vote(投票),poll(票数),rebel(反叛),summitry(峰会),anarchism(无政府主义),campaign(运动),strike(罢工),sit-in(静坐示威)等。
6. 经济新闻
此类新闻通常关注全球指导性的经济新闻和经济潮流。报道经济保护和经济合作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针对这类新闻题材考查较多的是:细节题、主旨题、数字题。如:An economicforum on opportunities in China is expected to bring scholars, business leade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Beijing next week.More than 800 delegates are expected to attend 3-da Fortune Global Forum which opens on Monday.More than 250 foreign companies including 76 of the global 500 will be represented.The forum is held annually by the US’Fortune Magazine.This will be the forum’s10thyear and third in China.Shanghai hosted it in 1999 and Hong Kong in 2001.(2007专四真题)
考题:1) 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forum?%%%
2) According to the news, the first forum was held%%%.
这类新闻常用句型有:“...have become the latest foreign entrance in...market.”“...will soon seek further cooperation between...and...”等。
7. 其他类新闻
这部分所涉及到的新闻主题主要有科技类、旅游类、教育类及体育类。其内容常包括:航天科技、基因工程、网络技术、景点游客数量变化、教育改革或新政策、各类体育比赛、球星动向等。这类主题考查最多的方式是采用细节题和数字题。
因此考生在通过抓住新闻导语掌握新闻主要内容的同时,更要注意数字及动向变化的细节题。把握相关信息关键词的正确意思,往往考题中出现同义替换的选项。
8. 结语
对于专四考生来说提高新闻听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习者需要有针对性地积累和记忆不同主题新闻的常用词汇和用语,同时养成坚持听英语广播新闻的习惯,熟悉新闻广播的语速,培养自己对新闻的敏感性。此外平时还应该多读英文报刊,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地丰富大脑中的图式,以便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地使自己大脑中的知识图式与输入信息相匹配,从而激活图式,指导其作出正确的预测、推论和判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考生对新闻广播的听力理解能力。
摘要:本文对TEM-4听力测试新闻报道题型分类与应试技巧的分析介绍。意在帮助应试者了解新闻结构特点, 以及听力测试的命题规律和出题形式, 掌握基本对策, 提高综合应试能力。
关键词:英语新闻,主题分析,应试技巧
参考文献
[1]陈开顺.最新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4.
[2]颉敬东.听力教学中新闻英语的模式[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2000, (4) .
[3]卢曦.英语听力题型分析和应试对策[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0) .
[4]单小明.英语专业四级新闻强化与高分[M].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 2008.
英语新闻和英语教学 篇8
一、尽可能利用中英文化的趋同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 特别是电子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 加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导致使不同民族文化彼此接纳, 相互交融。英汉文化的趋同现象体现在语言上的变化尤为显著, 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 英汉词汇替换使用的现象
举例而言, 西方社会文化中的耶稣 (jesus) 、科学 (science) 、社会主义 (socialism) 等这类词,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传入中国并且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反映西方科技成果的词汇, e-mail (电子邮件) ,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地位器) , dv (digital video数码摄像机) , atm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自动提款机) ,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 等都已经被人们所熟知。日常生活方面, 如nba (美国职业篮球协会) , mtv (音乐电视) , supermarket (超市) , mcdonald (麦当劳) 等也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词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民族文化的振兴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反映中华文化的词汇也会越来越多地融入西方和世界文化和语言中。例如, 许多外国人都喜欢到chinatown (中国城) 去体验中国文化, 喜欢品尝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食品, jiaozi (饺子) , tofu (豆腐) , wonton (馄饨) , 中国人穿的服装qipao (旗袍) 也经常会出现在国际时装的T型台上, 他们还崇拜神威无比的中国kungfu (功夫) 和wushu (武术) 。上述这些词汇多数已经收录进英语字典, 成为有据可查的英语词汇。
(二) 英汉语言夹杂使用的现象
这里所指的语言夹杂使用就是指人们在表达母语句子的时候, 掺杂使用一些外语的词汇或语调, 这种使用方式之所以被人们接受和传播, 是因为文化的交流和潮流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 对外开放改革力度的加大, 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 使英汉夹杂的现象在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流行, 这种现象呈现出上升趋势。例如人们常常会看到或听到诸如此类的话:“中国自加入WTO以来, 今年的GDP仍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有许多人当晚目睹了UFO”、“APEC会议明年将在上海举行”、“吃完饭我们去KTV吧”、“I服了you”等。
(三) 母语文化空白的填补现象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遗产, 所谓文化空白 (cultura blank) 是指某些说法 (或称之为文化概念) 是一国所有的, 不为其他国家共有。我们以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 现在孙悟空的形象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 而且许多外国人将其看作中国的代表形象之一, 因此当“孙悟空”这一词汇出现在英语中, 就不必过多解释其含义;再比如“雷锋精神”、“三个代表理论”等词。同样, 有许多有着浓郁西方文化背景的词汇也时常出现在汉语中。例如我们了解watergate scandal (水门事件) 的前因后果, 知道“a catch-22 situation” (第二十二条军规) 是指让人左右为难的困境, “thirteen”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西方人对它特别忌讳等, 这些词可以说都是文化趋同造成的影响, 对于填补不同语言的文化空白起到了重要作用。
写对外新闻报道时, 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利用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趋同现象, 使读者感到亲切、易懂。这还包括尽可能地用英语国家读者熟悉的事物对照说明中国的文化现象。例如:
《水浒传》:对外新闻中如果提到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 那么可以在书名“Water Margin”后加解释“the story of 108Robin Hood type outlaws” (关于108名罗宾汉式的绿林好汉的故事) 。罗宾汉是英格兰民间故事中劫富济贫的绿林英雄, 在英语国家家喻户晓。
《梁山伯与祝英台》:可在译名“The Butterfly Lovers”后加解释:a tragic romance like Romeo and Juliet (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 。
2008年, 前台湾领导人陈水扁深陷贪污、洗钱、受贿等弊案, 走投无路的他竟然找一个16岁的小骗子算命。后来这个姓黄的小骗子露馅被抓, “大骗子上了小骗子的当”在台湾一时成了街谈巷议的笑料。法新社报道台湾小骗子被捕的稿件中有这样一段。
The case has caused a media sensation in Taiwan and brought comparisons with Leonardo DiCaprio’s character in2002’s“Catch Me If You Can”, with newspapers saying the teenager assumed nine different identities in a series of cons.
这个案件被新闻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使人们联想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2002年主演的故事片《逍遥法外》。据报道, 这个台湾少年搞了一系列骗局, 所用假身份多达九个。
二、文化干扰现象广泛存在
(一) 切忌“对号入座”
“文化趋同”不等于“文化相同”。文化干扰现象大量存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思维定势, 往往导致我们写“中式英语”, 而“中式英语”只是文化干扰在英语新闻写作中的表现之一。由于文化干扰, 英汉字典中对英语词语的汉语释义除部分实体名词外, 多数只与英语的原意近似。写文章、做翻译如果不求甚解, 遇到中文词语便翻开英汉字典“对号入座”, 那就可能造成误解乃至歧义。例如“精神”这个词:“本着 (根据) 某某会议 (文件、领导人讲话) 的精神”这个提法, 往往被不加区别地翻译成“in the spirit of”。这样做往往不妥。《当代英语大词典》“spirit”词条下有这样一个例句:You should try to obey the spirit of law even if you don’t always follow its letter. (即使你并不总是遵守法律条文, 你也应当按照法律的精神行事。) 此次“the spirit of law”的意思是“the intention of law” (法律的意图) , 意思是说“你”的行为应当受法律的规范。而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 (文件、领导人讲话) 往往超出“意图”、“规范”的含义, 其“精神”要求全国上下齐心协力认真落实, 在这种情况下用“in the spirit of”显然不合适, 应当表述为“guiding principles”或“guidelines” (指导方针) 。例如“十七大精神”应当表述为:“the guiding principles (guidelines) set by the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二) 正确使用英语词语的喻体
“文化干扰”现象还有一种情况, 那就是中英文所指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但喻体不同, 文化背景不同, 表达也就不一样。
例一, 我们说“这个女孩叽叽喳喳, 像个小麻雀”。如果直译成“The girl is like a sparrow”, 英语国家的人们就会把这句话理解成:The girl eats very little. (这个女孩饭量非常小) 。正确的表达是:The girl is like a magpie (喜鹊) .
例二, 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直译成Even a good housewife cannot prepare a meal without rice.也不妥, 因为米不是欧美人民的主食。可以这样表述:Even a good housewife cannot prepare a meal without rice—Nobody can accomplish a thing without the necessary means.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两手空空是做不成事的。)
例三,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英语文化是基督教文化, 除少数人佛教信徒外, 大多英语国家的人们没有“和尚”这个概念。这句话的意思与One boy’s a boy, two boys are half a boy, and three boys are no boy.或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等英语成语相似, 但没有汉语文化味道。北京外国语大学邓炎昌教授是这样翻译的:One monk, two buckets;two monks, one bucket;three monks, no bucket—more hand, less work.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人多不出活)
(三) 注意汉语文化的独一性现象
不同文化之间的趋同性, 使得跨文化交流成为可能。然而, 文化都有其独一性, 即其他民族没有或罕见的文化现象。对于汉语文化的独一性现象, 我们要充分重视。
摘要: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交流, 从根本上说, 是因为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文化趋同性。在对外新闻报道中, 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利用汉语、英语文化的趋同特点, 使读者感到亲切、易懂。文化干扰, 指在跨文化交流中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歧义、误解、理解困难等现象。
关键词:英语新闻报道,文化趋同,文化干扰
参考文献
[1]黎信.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9.
[2]翟树耀.对外宣传报道与英语写作[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3]蔡帼芬.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
英语新闻和英语教学 篇9
系统功能语法 (SFG) 20多年来在中国语言学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于此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国外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该领域创始人韩礼德提出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间接。多年来这一理论已被广泛研究, 并且认为该理论是语篇连贯性的重要因素。Halliday认为, “句子的语篇功能构成一组信息”, 主述位结构是句子结构表达信息的基本形式 (Halliday, 1985b:53) 。捷克语言学家Danes在此领域提出新的观点, 规定了一些具体概念, 认为主位的选择符合整篇文章的构建即为“主位推进”。
1.1 主位与述位
主位的“标准”概念是句子第一位的成分, 而随其后的就是述位。但是主位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布拉格学派创始人, 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家Vitem Mathesius在1939年提出。他认为主位是“语用的起点, 至少在说话者说话时常常处于给定的位置”。Halliday受到布拉格学派的影响并给出了主位的定义, 即主位是“语言信息的起始点, 是句子的关注点”;而述位则是“语言信息的提示, 是主位继续延伸的一部分” (Halliday, 1994:37) 。
Halliday (1994) 将主位分为单项主位 (simple theme) 、复项主位 (multiple theme) 和分句主位 (clausal theme) 三种形式。简式主位指主位仅反映一种元功能, 它以一个单词或一些单词, 也可能是名词词组的形式出现, 可能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或语篇功能中的一种。多重主位则有两个或更多的元素组成, 具有不同的功能 (孔乃卓, 2002) 。Halliday认为这种主位形式必须包含三个子主位即人际主位、经验主位和语篇主位。人际主位包含反映某种发生在说话人之间交际的所有要素;经验主位即为某种经验元素的再现, 如某个参与者、某个事情过程或某一发生环境;而语篇主位则是惯用于设定或构建语篇的词汇要素。例如下句:
(1) ...well, but then, Ann surely wouldn’t the best idea be to join the group.
根据概念定义, well, but, then应是语篇主位, Ann, surely, wouldn’t是人际主位, 而经验主位应该是the best idea。句子其余部分即是述位。分析句子我们可得出, 语篇主位后即是人际主位, 而经验主位紧随人际主位之后。第三种主位类型, 分句主位出现于主位机构中。前两种主位形式与述位之间可被标点或连词隔开。
1.2 信息结构与主位结构
Halliday (1967) 指出信息结构是已知或预知信息与新的或未知信息之间互动的过程, 它是CD (交流动态) 的过程。信息结构不是一系列的句子, 它有自己的范畴———信息单元。Halliday又进一步详细论述主位结构是一组句子, 由句子中各元素排序后衔接而成, 由此, 主位在首位。
“信息结构和主位结构之间有紧密的语义联系。如果其他条件均等, 说话者会从已给信息中确定主位, 锁定中心, 信息的最高点, 有时在述位中亦如此” (Halliday, 2000:299) 。换言之, 主位结构由说话者决定, 而听者决定信息结构。可由下面的例句进一步说明:
(2) —Who did Charles meet?—Charles met Serena.
(3) —Who met Serena?—Charles met Serena.
在 (2) (3) 句的答案中, Charles是两句的主位。但是在例句 (2) 中, Charles是给定信息, 而在例句 (3) 中Charles变为了新的信息。因此, 当我们在分析一个语篇或者使用语言时, 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不能混为一谈。在分析句子的意义结构时, 也就是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 交际功能的体现要看句子如何表达出要传达的信息, 以及语篇如何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实现直接而又具体的重要性。
1.3 主位推进与主位推进模式
无论文章采用哪种体裁, 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作者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简化某预定领域的信息使读者明白其意。Danes (1974) 提出了主位推进 (TP) 的概念, 即为整篇文章的信息结构。他认为TP是主位的选择项和顺序结构, 在他看来, 主位和述位只是位置绑定的语言现象。主位总是位于首位而述位位于末尾, 或位于句子的其余位置。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的体裁, 主位的选择仍遵循一定的顺序。国内外语言学家们提出了多种主位推进模式, 但是本文将仅关注于Danes的理论。
基于其理论, 英语中主要有三种主位推进模式, 每一种都体现了句子作为信息承载者时信息的推进, 从已给信息到新信息或者从主位到述位: (a) 简单线性主位推进模式, (b) 连续持续主位推进模式, (c) 衍生主位推进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指第一句中的述位是下一句的主位。例如: (选自《21世纪报》, 2009, 11月18日, p.6) :
(4) Scholars attribute such expectations to traditions.
(5)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emphasize a patriarcha social system.”said Wang.
可以看出以上两个例句中traditions是第一句的述位, 但是它是下一句的主位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上述例句中的主位和述位由确切的重复单词或具有相关逻辑语义联系的单词形成了一个连接链。第二种模式正如其名所示, 指第一句中的主位成为之后句子的主位。如 (选自《环球时报》) (2009, 9月3日, p.7) 实例所示:
(6) An independent group has been authorized by the National Copyright Administration to help authors, newspapers and other entities obtain compensation when their works are reprinted or copied.
(7) China Written Works Copyright Society will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llecting fees for writers.
(8)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established in October 2008, will also manage the confusing world of copyrighted materials, which currently puts the burden on writers to fight violators.
显而易见, 三个句子的主位都是同一个China Written Works Copyright Society, 它作为主位出现在各句的主语成分中。第三种模式, 衍生主位推进模式, 是随后的主位都由前面的主位衍生而来, 尤其是在某些语义关系的基础之上, 例如, 文章的标题, 或者是段落的综合主题等。我们可从下面的句子中进一步理解 (选自《21世纪报》, 2009, 9月9日, p.11) :
(9) This season, Glee has been the most talked about.
(10) It has a cast of characters who sing for a high school glee club.
(11) Each episode reportedly costs as much as$3 million (20.51 million yuan) to produce and takes 10 days to film.
2. 英语新闻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功能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新闻, 主位推进都对语篇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交际行为, 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采用的作为文章内容演变方式的主位推进模式。Halliday指出语篇功能即是语言具有一定的机制使得口语或书面语篇的任一延伸都是一个连贯且规范的文本, 使得信息生动而不是一味的句子的随机罗列 (刘润清, 2007:336) 。每种语言功能都有它相应的语言维度:信息的逻辑性、表达的美感和口语的对话性。每种语篇功能都对应一个语篇类型:信息功能的文章多为内容集中型, 表达功能主要为传递信息者为主的形式型文章, 而具有劝诫功能的文章为行为集中型, 重心在接收信息方。本文意在分析几篇新闻语篇, 研究其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语篇功能。此外, 所选新闻语篇刊登或发表于报刊或媒体主页上。
2.1 新闻语篇的定义
新闻报道是对故事、事件和轶事的主观描述, 需要作者不带个人情感的主观表达。通常情况下, 新闻也称点新闻或直新闻, 包括对刚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件或冲突实时地描写, 例如犯罪事件、火灾、会议、演讲和听证会等。硬新闻对于观众来说更具及时性和重要性, 软新闻则为具有深刻人性感触的社会新闻, 写作手法自然, 多为过时的话题。本文主要研究硬新闻。
2.2 案例分析
无论选择那种体裁, 文章的每一句都可以分出主位和述位。毫无疑问, 一个完整的文章或者报道应该包括句子中这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的重要成分, 因为每个句子中主位和述位是一定的, 需要确定的是前一句的主位或述位是否在之后重复了, 如果重复了, 重复的主位或述位的作用是否仍在下面的句子中作主位或述位使用。
首先, 从2009年12月23日的《21世纪报》第二版中挑选下文“陈江会谈”, 该文报道了最近的第四轮海峡两岸会谈:
The fourth round of the“Chen-Chiang meetings”began Tuesday morning.At the meeting, Chen Yunlin, president of the Beijingbased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and Chiang Pin-kun, chairman of the Straits Exchange Foundation, signed three agreements on trade issues.These covered finishing crew cooperation, agricultural quarantine inspections and industrial product standards.
我们可以从文章标题看出, 题目仅含主位且说明了会谈的双方代表, 体现了谈话的气氛友好和睦。文中作者使用meeting而不是通常情况和某些特殊或官方正式的情况所常用的talking。第二句和第三句中, 连续主位模式得以体现。第三句中These指前一句的three agreements, 而这三个协议正是此次海峡两岸会谈的重要成果。所以, 报道者认为很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解释该会谈中双方签署的文件, 给出了更细的详情, 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这次双方面对面的会谈。
研究证实, 大多数英语的中国新闻更倾向于对主位的强调, 无论是单项主位、复项主位还是分句主位, 尤其是单项主位更明显。以下段文章为例 (选自CNN主页, “White House force- fully responds to Cheney”, http://politicalticker.blogs.cnn.com/200912/30/white-house-forcefully-responds-to-cheney/) :
(CNN) -The White House is responding forcefully to former Vice President Dick Cheney’s comments Wednesday that are sharply critical of President Obama’s response to the botched terror attack on Christmas Day.
“It is telling that Vice President Cheney and others seem to be more focused on criticizing the Administration than condemning the attackers, ”White House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Dan Pfeiffer wrote on the White House’s official blog.“Unfortunately too many are engaged in the typical Washington game of pointing fingers and making political hay, instead of working together to find solutions to make our country safer.”
文中第一句清晰地表明主位是单项的而述位是一个复杂的句子结构, 更多的信息增加在了后面。从Pfeiffer的用词来看, 他倾向于使用更简单精炼的词语来描述要强调的最重要的事。第一句是一个复合句, 句子中还有一个下属主位。Pfeiffer在句中使用单词former讽刺切尼过多对于奥巴马回应圣诞袭击的事钻牛角尖, 而没有去关注现存的恐怖危机。Unfortunately too many明显突出那些不断致力于政治战争却无意解决实际存在和批评了很久的问题的政客们。
下面的例子同样选自CNN, “The future of brain-controlled devices” (http://www.cnn.com/2009/TECH/12/30/brain.controlled.computers/index.html)
Two varieties constitutes to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BCI) .Noninvasive techniques use electrodes placed on the scalp to measure electrical activity.Invasive procedures implant electrodes directly into the brain.In both cases, the devices interact with a computer to produce a wide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ranging from medical breakthroughs and military-tech advances to futuristic video games and toys.
此段文章具有信息功能, 相对中立, 段落的结构符合主位推进模式理论的第三类型。因为科技又实用的BCI对于人类的探索和研发, 作者要给出更多关于BCI的相关信息。随后的句子中的主位相对都是单项主位, 甚至有时有的会被省略简化。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本文意在研究英语新闻语篇, 报道或新闻均为简洁直白, 所以句式结构是相对基础的句式, 为研究文章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3. 结语
本文采用了M.A.K.Halliday的主位概念和Danes的主位推进理论, 分析了一下语篇案例, 深入剖析了作者的想法, 或者说为媒体的观点, 亦或者是表面文字背后隐藏权利的真实目的。虽然我们始终都在研究句子或分句的结构特点, 但是本文要表达的则是当人们想要构建一篇特定的连贯而有目的的文章时, 通过某些具体格式, 用词造句即会体现出他们的想法, 比如复项主位或一个特殊结构的单项主位, 至少我们知道一个句子不能少了主位。
本人深知文章有一定的局限性, 理论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材料的选择有待慎重, 将在日后进一步改进。本文本意即在检验本人是否可以详细阐述相关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不同体裁语篇的分析当中。在分析了所选新闻语篇中一些段落的帮助下, 最终得出主位和主位推进与文章的体裁有密切联系。如胡壮麟 (1989:142) 所说:“研究主位结构的目的在于我们可以得知一个语篇的信息分布, 如果我们可以指出每个句子或复杂句式的主位和述位, 我们即可得出话语者的意图和信息的推进过程。”
摘要:本文运用系统功能理论中主位结构分析, 进一步探索英语新闻语篇中隐含的语篇功能。句子或从句的语义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主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共同传达出句子的信息涵义。多种多样的主位推进模式相互协作构成完整的语篇。本文对英语新闻语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媒体所要传达的根本意图具有指导意义, 强调媒体利用语篇自身功能作为其宣扬意识形态的一种工具。
英语新闻和英语教学 篇10
新闻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新闻报道记录人们所说的话以及他们是怎样说这些话的。“新闻的这条基本原则可以表述为‘某件事如此是引文某个人说它如此’。” (Fishman, 1980:92) 辛斌 (2007:103) 指出, “新闻语篇大量引用别人的话, 主要目的在于为报道增添真实感, 显示报道的客观性, 使读者确信报道者并未掺杂个人的观点。”因此新闻报道作为媒介理应客观真实。然而一起事件是否会被报道的决定因素是新闻价值 (张健, 1994) , Allan Bell认为新闻形式和新闻内容不可分割, 新闻价值决定报道的形式 (Bell, 1991) 。新闻如何报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件本身、报道的形式和风格。同时, 新闻事件涉及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 新闻报道会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任何类型的语篇中, 甚至科学语篇中都可能存在的一个表意层面, 任何社会交流材料都容易产生意识形态性质的解读” (Veron, 1971) 。 因此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全面性, 所谓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并非绝对和完全的。
辛斌 (2006) 指出人们在分析新闻语篇时要特别关注其中的转述引语。转述引语在新闻语篇中通常用来增强报道的真实感和权威性, 而转述动词构成转述引语最直接的语境, 具有预示和支配其意义的功能。本文将统计分析大型新闻语料库BROWNA和LOBA中的转述动词及其对新闻语篇客观性的影响。
2转述动词的相关研究
对转述动词的研究集中在功能语法和语用学方面。Halli-day (1985) 在《功能语法入门》中将转述动词做了详细的分类: 普通动词say;命令建议如suggest, order等;表达某些语义的动词如threaten, vow等;表达附加含义的动词如moan, yell等。Al-lan Bell (1991) , Michael L. Geis (1987) , 辛斌 (2008) 等从语用学角度对转述动词进行分析研究。Bell认为转述动词在新闻报道中表达一定的言语行为, 并能引导读者对引语有不同的理解。Geis对新闻英语中的转述动词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认为转述动词影响人们对新闻的理解, 并带来新闻客观性的问题, 他称之为偏见。Geis认为一些转述动词总是给读者带来一种严谨、有力、成功、准确、冷静的感觉, 称为积极 (positive) 转述动词, 如: accept, emphasize, note, point out等; 而另一些动词则给人以鲁莽、无力、失败、冲动之感, 称为消极 (negative) 转述动词, 如: attack, dismiss, dispute等。
他的观点反映在以下例子中。
“I can win this thing on my own.”Mondale declared.
Reporters overheard Mondale muttering, “It looks like I’m go-ing to have to win this on my own.”
——Time
这是US News and World Report和Time对同一总统候选人Mondale的同一说话内容进行的转述, 不同转述动词declare和mutter的使用让人们对Mondale的个人形象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一个充满自信, 另一个则萎靡不振, 这也体现出两家杂志的政治取向。本文将使用Geis对转述动词的分类来分析两个新闻语料库BROWNA和LOBA中的转述动词的分布及使用。
3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本文所使用的语料库为LOB和BROWN两个语料库中的新闻语料, 也就是A部分。BROWN语料库由布朗大学创建, 是第一个平衡语料库, 属于美式英语;LOB则是英式英语语料库, 为20世纪80年代创建。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 本文对两个语料库中转述动词的出现频次进行了统计。其中, 对于动词的屈折变化统计其现在时, 过去时和进行时, 如say, says, said, saying。
本文共统计了424个转述动词, 并在下文分别分析中性转述动词、高频次出现的积极转述动词以及消极转述动词。在BROWNA中频次排前五位的转述动词是say (285) , tell (54) , ask (45) , announce (40) 和see (32) , LOBA中则为say (276) , tell (99) , know (61) , ask (56) 和agree (27) 。可以看出say和tell使用的频次非常高。Geoff Thompson (1998) 列出的七个中性转述动词为say, tell, ask, write, speak, talk和express, 中性转述动词的频次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性转述动词在全部出现的转述动词中占比非常高, 在BROWNA中共出现418次, 占总数37%, LOBA中出现498次, 占总数40%。从转述动词的使用来看, 两个语料库中的英语新闻做了相对客观的转述和报道。
以下两个例句来自于语料库:
a. Juras said he insisted Field be continued on a consultant ba-sis only ... (BROWNA)
b. One of the defendants told the Magistrates“We thought we'd just have a bit of fun in the barn”. (LOBA)
Say和tell是最常用的两个中性转述动词,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 这两句的转述信息通过作者使用的中性动词客观地表达出来, 没有包含额外的隐含信息。
在BROWNA中频次排前五位的积极转述动词是know (61) , agree (27) , offer (24) , add (20) 和suggest (16) , 在LOBA中为know (18) , agree (18) , explain (14) , indicate (14) 和add (13) 。 在BROWNA中频次排前五位的消极转述动词为accuse (8) , ar-gue (7) , plead (6) , complain (5) 和appeal (5) , LOBA中为claim (15) , appeal (5) , complain (4) , accuse (4) 和argue (4) 。
从频次上看, 积极转述动词的使用频次要高于消极转述动词。最常用的两个积极转述动词为know和agree。对于消极转述动词的使用, LOBA中claim出现次数最多, 为15次, BROWNA中使用率最高的是accuse, 共出现8次。
以下积极转述动词的例句分别来自两个语料库。
1) The President knew that a confrontation with Mr& Khrush-chev …was inevitable and even desirable. (BROWNA)
2) The party agreed that it was unwise to locate the base... (LOBA)
3) He… added, “so long as people rebel, we must not give up”. (BROWNA)
4) Mr. Macmillan explained that he had deliberately re-frained...from recalling Parliament... (LOBA)
以上例句使用了积极转述动词know, agree, add和ex-plain。Know和agree是两个语料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两个积极转述动词, 这两个转述动词的使用给说话人带来颇为自信的感觉, 同时为转述语句增加了可信度。Add和explain的使用都是为了加强语气, 为强调补充信息, 因此从表面上看来转述信息可信度也非常高。
以下为来自语料库的消极转述动词的使用范例:
1)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has long claimed that it does not discriminate against any applicant... (BROWNA)
2) “I knew it all along”, confessed Arnold with a grin, “but I just happened to think how much nicer it would be...” (BROWNA)
3) He complained that the gap between earnings of manual workers in local government...had widened... (LOBA)
4) Mr. Godber muttered his way through a cliche-ridden For-eign Office brief. (LOBA)
以上例句使用了消极转述动词claim, complain, confess和mutter。相对于转述功能, 消极转述动词增加了描述性的功能, 并能够给读者以不同暗示, 这些动词的使用可以为说话人增加不同的感情色彩。如claim的释义是没有证据的宣称。在转述中使用claim表达的含义是此信息未经证实, 作者对转述语句偏向不信任, 从而影响读者对此新闻的解读。Complain的使用让读者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而confess的使用则说明说话人是在被迫承认事实。Mutter的使用则表明了说话人的态度, 暗示说话人在当时的表情或音调的高低。所以消极转述动词除了转述的基本功能外, 还给新闻转述带来不同的解读,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除此之外, Geis (1987) 还讨论了转述动词的另一个功能: 借转述表明新闻记者的观点和态度, 而这个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读者的解读。如:
1) In Vienna, Mr. Kruschev had acknowledged the importance of an effective cease-fire in Laos. (LOBA)
2) He asserted that the Krogers were the bankers for Moscow... (BROWNA)
3)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has long claimed that it does not discriminate against any applicant... (BROWNA)
4) In a statement to the police Bower was alleged to have said that he had got possession of a derelict cottage in Guestwick rent free... (LOBA)
积极转述动词acknowledge和assert的使用明显地表明作者的态度, 认为该转述信息是事实, 而消极转述动词claim和al-lege表明作者本身不同意其转述观点, 从而影响读者对新闻的解读。转述动词的这项功能经常应用在新闻报道中, 可以引导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舆论。
4结论
本文分析新闻语料库BROWNA和LOBA中带感情色彩的转述动词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 发现总体上中性转述动词使用频次较高, 在BROWNA中共出现418次, 占总数37%, LOBA中出现498次, 占总数40%, 中性转述动词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 转述动词的使用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闻报道中隐藏的意识形态, 因此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的。积极转述动词和消极转述动词的使用可以描述而不仅仅是转述说话人的态度和观点, 更重要的是, 转述动词的使用可以表明新闻记者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从而使新闻报道并不客观, 影响读者对新闻的解读。
参考文献
[1]Bell A.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M].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 1991.
[2]Fishman M.Manufacturing the News[M].Austin:University ofTexas Press, 1980.
[3]Geis M L.The Language of Politics[M].New York:Springer-Verlag, 1987.
[4]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Ltd, 1985.
[5]Thompson, G.Reporting[M].Hong Kong:The CommercialPress.1998.
[6]Veron E.“Ideolog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J].Semiotica, 1971 (3) .
[7]辛斌.汉英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比较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 05:61-65.
新闻英语与翻译美 篇11
新闻英语是英语中常见的实用文体之一。它用词范围广,变化多;题材涉及社会政治生活、金融商业、军事冲突、科技发展、外交斗争、文体动态以及宗教、法律、家庭等各方面。目前对新闻英语及其翻译的研究多基于新闻传播学、文体学、语言学等的理论,从普通语言学和文体学的角度研究较多,却很少涉及翻译美学的理论。本文拟从翻译与美学的关系入手结合新闻英语的特点对其汉译过程中的审美和审美再现进行研究。
翻译与美学。纵观中西方的翻译理论史,不难看出,多数不同的翻译理论背后,都有与之同时代的哲学——美学思潮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在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几乎所有的议论命题都有其哲学——美学渊源”,认为“历史定势和文化整体形态的发展促使翻译学与哲学尤其是与美学联姻”。①
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审美再现。新闻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行为,涉及新闻原文、译者、译文三方面。译者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还要把新闻原文中美学要素转嫁到译文中去。刘宓庆提到过翻译中表象要素或者是非表象要素的转换:表象要素,是语言的形式,而非表象要素是语言的内容,不仅包括语音、语义语言所反映的现实,还包括语言中所隐含的情态、韵味、意境等。所以,审美价值的吸收与再造就成了不可或缺的艺术实践。
英语重形合,从构词、构语、构句到语段的连接都偏重于使用形式或形态因素,句型结构严谨、界限分明,表达讲究简洁流畅和准确严谨;而汉语则重意合,句子疏于结构,重在达意,表达风格上,多用“四言”“八句”,多对仗。修辞手法形式美主要体现为:英语中,对照均衡美,比喻形象美、简洁美,排比气势美,诗歌的韵律美等;而汉语对偶、排比等,比英文更显突出。
所以从语言美学角度来看,忠实通顺而措辞无法展现原文风采的译文,就没有达到审美的要求,算不上好译文。下面结合实例,从形象美、形式美和修辞美三个方面探讨新闻英语汉译中的美学分析和审美再现。
形象美。形象思维是翻译中对源出语联想所產生的鲜明意象的形象感受,形象美的再现要求译文能生动形象地进行等值转换。一般应遵循下列三条原则:保留原文形象直译,寻求形式对等;更改原文形象换译,寻求信息内容对等;省略形象补偿意译,寻求功能对等。
1.Palestine,a tiny place,straddles one of the world’s political faultline.The crack from the small point threatens the peace of larger nations,the economy of every oil importer.——巴勒斯坦这块弹丸之地,坐落在世界政治的某个断层之上。断层上的一小点裂缝,就会威胁许多比它大的国家的和平,威胁每个石油进口国的经济。“faultline和crack”具有生动的视觉形象,可使读者产生视觉美,直译出其喻义即可实现形象美。
2.“The Chinese are nation of merchants.”said a Japanese diplomat,with distain mixed with fear that the no-holds-barred Chinese brand of commerce eventually could overwhelm the more controlled Japanese model.——一位日本的外交官轻蔑地说:“中国人很有商业头脑。”话语中流露着害怕中国人那无孔不入的经商方法最终会压倒较拘束的日本经商模式的语气。“no-holds-barred”的原意是“没有船舱被关闭的”,若此句比喻直译成“没有船舱被关闭的经商方法”,读者将不知所云,显然有悖汉语表达习惯。因此,翻译时替换喻体为“无孔不入的经商方法”,传神达意,使形象美的信息内容对等。
3.I do not have a crystal ball.I cannont predict how long it will take. ——我不能预见将来的情况,所以不清楚会谈将持续多久。“crystal ball”指的是水晶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将其译成“我没有水晶球。我无法预计它会持续多久”,不了解文化背景的读者将无法理解。在西方文化中,水晶球是占卜者借以预见未来的工具,而汉语中无此文化对等,处理时省略原文形象转为意译,寻求功能对等。
形式美。语言结构、词序、语序等是语言表达的外在形式。语言的形式美能体现作者不同的风格,也能表现出语言的逻辑美,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尽可能地再现原文中的形式美。
1.save and save or stuff and starve.标题采用了押头韵修辞格,同时使用了平行结构,既有韵律美,又有形式美,翻译时要兼顾。“要么当牛做马拼命赚钱,要么大吃大喝最后挨饿”。
2.Year of the Citi in China?——花旗招展之年?使用反问句式,翻译时采用字数对等,同时又巧妙地将花旗银行的“旗”字引申为旗帜,读起来比“中国的花旗之年?”更朗朗上口。
修辞美。英汉语言中都有丰富的修辞手段,尽管用法有异有同,但均可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新闻英语中使用多种修辞方法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可读性。译者应善于感受,发掘原文中的修辞美,在汉语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审美等值。
1.FedEx Taking off like“Rocket Ship”(比喻)——联邦快递:像“火箭”一样图腾飞
2.New Coach,New Look;New Nets Still Lose(对照)——新教练,新阵容;新网球队失败依然
3.Too Much Cash;Too Little Innovation(对比)——钞票多多,创新寥寥
4.Grammy Apple of New York’s Eye?(典故)——格莱美奖:纽约人心中的最爱
英语新闻的翻译不是语言间的简单转换,还包含了美的识别和再现,译者应依照不同的新闻题材和风格,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识别新闻英语中的美学价值,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在译文中最大程度地再现其审美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鲁东大学)
英语新闻和英语教学 篇12
2014年6月21日, 一伙暴徒驾车冲撞新疆叶城县公安局办公大楼并引发爆炸装置。民警果断处理, 击毙13名暴徒, 除3名民警受轻伤外, 无群众伤亡。2014年中国境内一系列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各新闻媒体也对这些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虽然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但由于各种利害关系和不同意识形态取向的驱使, 新闻媒体总是有意识地强调某些精心挑选的事实, 在新闻语言中含蓄地传达对中国带有偏见的意识形态, 使读者思想在无形中受到其影响甚至错误引导。
本文选取了《中国日报》和CNN6月22日对新疆叶城暴力事件的报道, 拟以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从分类、及物性、情态三方面并辅以实例来分析两个语篇, 以揭示新闻报道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语言涵义, 引导读者培养理性思维, 帮助读者对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阅读。
二、批评性语篇分析简述
批评性语篇分析是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科, 其哲学基础是20世纪30年代以阿多诺、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语言学基础是美国人类学家Sapir&Whorf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假说及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脱离语境的传统语篇分析不同的是, 批评语篇分析对相关的社会和历史语境给以关注, 并通过分析语篇中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
“批评语言学家对大众语篇进行批评分析, 揭示体现其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其主要分析工具是现代语言学, 而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在其中占有主导地位。” (陈中竺, 1995:23) Halliday指出语言有三个元功能, 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批评语篇学家在分析语篇时把语言形式结构与以上三种功能相联系, 常用到的分析工具有:情态、被动化、原话引述、间接引述和词语选择等。本文拟从分类、及物性、情态三方面对两个英语新闻语篇进行深入剖析, 揭示隐藏在新闻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和观点立场。
三、新疆叶城暴力事件两篇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一) 分类
分类,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认知手段, 是指通过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 (Fowler, 1991) 。词汇的选择在新闻语篇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不论是暗含的观点态度还是隐藏的意识形态, 都可以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中。报道者常常利用对同一事物冠以不同名称这一手段来达到传递态度信息、影响读者认知的目的。对比两篇报道对13名暴徒身份及暴行的词汇, CNN偏重于把这13名暴徒形容为attacker, 甚至在第一段正文中直接弱化为了people一词;而《中国日报》则分别用assailants, attackers和terrorists描述这13名暴徒, 对他们的行为使用了assault一词。虽然二词都表示武力侵袭, 但attack是最普通用词, 含义较广, 还可引申为用文字或口头抨击某人;而assault侧重突然而猛烈的进攻, 暗示武力的直接接触 (如肉搏等) , 也有暴力的意思。不管是assault还是assail, 语气都较attack强烈。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日报》全篇报道使用terrorist (s) 四次, terrorism两次, 相比之下, CNN只在报道最后使用了massive anti-terrorism campaign这样的表达来形容中方反应。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CNN描述13名暴徒身份时轻描淡写, 甚至运用people这样中性的表达, 沿袭其“传统”, 不承认近期发生在新疆一系列的恶性伤亡事件为恐怖袭击。这其实反映了CNN等某些西方媒体的政治立场, 由于其认为中国不信奉“普世价值”, 也不符合西方的“政治价值观”、政府不透明, 所以中国政府连定性、谴责、打压恐怖主义的资格都不具备。在报道发生在中国, 尤其是新疆的恐怖袭击时, 这些媒体就会先入为主, 往“人权、维汉分歧以及当局打压”生拉硬扯, 把其意识形态的偏见传达给读者。
(二) 及物性
Halliday在及物系统中把人在现实世界里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分成了六个过程, 分别是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 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会选择使用及物系统中不同的过程, 从中便会反映出重要的文化意义或政治意义。
描述新疆地区最近的不安定时, 《中国日报》巧妙地运用了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来传递隐含信息。下面是两个具体例子:
(1) Xinjiang has experienced frequent attacks that have killed and injured innocent people in recent months. (物质过程)
(2) The region saw its bloodiest day in five years on May 22, when 39 innocent people were killed and 94 others injured in Urumqi. (心理过程)
两个例子虽包含不同的过程类型, 却都使用了拟人手法, 使新疆好似人一样亲历感受最近一系列的袭击遭遇, 这样更容易引起读者感情共鸣, 对新疆地区产生同情之心;而bloodiest day和innocent people则将恐怖分子的惨无人道和无辜市民的惨痛遭遇进行了鲜明对比, 再一次强调了暴徒们罪行的罄竹难书, 激起国人愤慨之心, 有利于凝聚国人。CNN对新疆地区报道时则使用了The region is plagued by violent attacks这样的表达, plague本意是“瘟疫”, 在此处是一个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 意为“折磨, 烦扰”, 加之报道中反复出现的deadliest violent incident, apparent suicide bombing, 29 people were stabbed to death, 对一个个恐怖事件的着意引起惊悚的刻画, CNN的目的也不难看出:把新疆塑造成一个被恐怖气息笼罩, 充满暴力和灾难的地方, 从而使读者进一步对中国产生动荡不安、多事之秋的印象。另外, 这样一系列的暴行也会让读者对中国政府的执政信服力和对暴行的防范打击力度产生质疑, 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
(三) 情态
情态系统对应语言元功能中的人际功能。对语篇情态系统的考察主要有两个目的: (1) 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做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 (2) 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 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等。下面将结合情态词和转述引语两方面对语篇的情态进行考察。
1. 情态词。情态词的使用在《中国日报》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以下是几个例子:
(3) He (新疆社会科学院马品彦研究员) believed the war against terrorism in Xinjiang will be long-lasting.
(4) The government should deal with attacks with an iron fist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s, he said.
英语里有些实义动词, 如feel, think, want, like等本身就含有各种情态意义, 它们表明后面话语的内容只是属于说话者心理过程的一部分, 因此说话者对其真实性并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些动词称作非叙实动词, 其使用不仅体现说话者对某一事件的看法, 而且也反映说话者对世界总的立场和观点, 因此具有重要的意识形态意义。例 (3) 中的believe即是非叙实动词。在此处, 马品彦研究员通过对局势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对抗恐怖主义的这一战任重道远, 指出任务的艰巨性, 进而对中国政府提出建议;例 (4) 运用should这一情态动词, 体现了重拳打击恐怖主义、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社会公平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 转述引语。
新闻语篇中常常转述当事人或权威人士的话语, 来体现其报道的客观真实, 从而说服读者。然而完全客观的转述形式是不可能存在的, 报道者往往会规避与自己意见不同的或对立的观点, 而是选择对自身观点有利、代表自己意识形态的话语进行引述。
分析发现, 两篇报道的共同点是间接引语占多数, 但在引语来源方面则大相径庭。《中国日报》中的引语主要出自当地政府、地方政府新闻办公室、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以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权威性较强, 对事件描述也客观真实。CNN报道中的引言出自新华社和大赦国际 (亦称国际特赦组织) 。后者曾多次罔顾中国人权发展之客观事实, 对中国人权状况进行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 发表颠倒是非的涉华言论, 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制造障碍。CNN援引这样一个组织的言论, 甚至还把包括被驱逐出境的维吾尔族极端分子的言论搬了出来, 借此混淆读者试听, 无疑会加剧读者对中国的错误认识, 丑化中国形象。
四、结语
本文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 对《中国日报》和CNN关于对新疆叶城暴力事件的两篇新闻报道进行了语篇分析。通过从分类、及物性和情态角度的分析不难看出, 宣扬公正客观真实的新闻语篇实则暗含着新闻媒体及其所代表的权力组织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态度。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政治目的的影响, 美国媒体可能仍然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 甚至有意地丑化中国形象, 导致不明事实的广大读者对中国产生错误认识。读者应理性客观地解读新闻语篇, 加强对权势和意识形态的敏感性, 以批评性的目光看待新闻语篇, 从而认清事实的客观真相。
参考文献
[1]Fowler, R.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M].London:Routledge, 1991.
[2]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1) .
【英语新闻和英语教学】推荐阅读:
英语新闻学习07-23
英语经济新闻06-13
商业英语新闻写作09-30
高考英语新闻写作10-23
新闻传播专业英语词汇08-29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07-15
英语体育新闻修辞特色05-17
新闻英语的口译方法05-31
英语新闻的语言特色06-11
新闻英语与翻译美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