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视频论文(精选11篇)
英语新闻视频论文 篇1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与外国的交流日益增多,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备能与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际的本领。显而易见, 在这种大环境下, 英语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中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注重“读写”, 轻视“听说”, 也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结果, 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能用英语阅读和写作, 但是进行英语会话时经常出现词不达意、说话磕磕巴巴的现象。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 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启动了英语教学改革, 并在2007年修改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义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2008年教育部推出英语四级机考试点考试。2009年全国四级机考考点增加到1000个。与笔试题型相比, 机考题型有很大的改动, 听力比重达到了惊人的70%。可见, 国家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既然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大学英语教学要求, 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寻求新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的要求。目前, 各个院校的教学条件正在不断完善, 很多学校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 这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英语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英语视频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 我把英语新闻视频引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积极性, 教学效果较好。
二、把英语新闻视频引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原因
1.引入英语新闻视频符合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听懂英语新闻广播, 看懂英语电视节目, 阅读英文报刊文章等[2]。其中, 一般要求的英语能力有基本听懂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较高要求的英语能力需要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更高要求的英语能力需要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因此, 为了达到新的课程要求, 实现新的教学目标, 我们有必要引进英语新闻视频, 提高学生对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听力和理解水平。
2.引入英语新闻视频符合英语四级机考要求。
从2008年四级机考试点考试开始,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参加英语四级机考。在机考中, 有两个很重要的题型, 一个是视频听力理解, 一个是英文写作。在视频听力这一环节, 电脑会播放两遍没有字幕的视频, 视频下有五个选择题。播放完毕后, 大概留有1分钟做题时间。在写作环节, 先播放一篇摘自之前的视频片段, 题目来自这个片段。考试题目要求描述一些视频中的细节。这些视频内容涉及讲座、报告、对话、访谈, 或者新闻, 一般选自CNN、VOA、BBC等。如果在平时听力中, 不对学生进行视频听力理解方面的训练, 学生没有掌握视频听力理解的要点, 那么四级机考中, 学生会手忙脚乱, 不知应对视频的哪个部分加以重视。张艳红等人指出“新闻短片、科教片以其短小精悍、语言丰富, 并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选取适当部分作为课堂教学资料, 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特定环境下的语言特征和固定的表达方式和基本句式”[3]。因此, 从学生角度考虑, 应把英文新闻视频引入大学英语听力课堂。
3.打破教材限制, 引入合适的英语新闻视频能提高学生进行听力学习的热情。
很多院校英语听力课使用的教材是《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 (第二版) 》。教材中虽然有一些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听力, 但是这些材料不一定符合实际使用教材的学生的听力水平, 也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查显示, 80%的学生反映“教材中的广播电视节目时效性不强, 不能引起兴趣”, 50%的学生反映“不适应教材中广播电视节目的语速”。在与学生召开的座谈会中, 学生强烈要求老师自行从网上寻找一些时效性强的、适合自己听力水平的英语新闻视频。所以教师应突破教材的限制, 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 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英语新闻视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2012年4月11日美国南加州大学中国留学生枪击案发生之后, 我迅速从网上下载了枪击案的英语新闻视频并在12日播放给学生听, 很受学生的欢迎。这么新鲜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英语新闻视频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 打破教材限制, 引入合适的英语新闻视频能提高学生学习听力的热情。
4.引入合适的英语新闻视频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大学英语教育作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具有工具性, 又具备科学性及人文性等综合素质教育的双重功能[4]。所以,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 还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 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传授。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语言载体,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文化等知识, 而英语新闻视频恰好具备这个特点。首先, 新闻报道内容涉及面广, 几乎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等社会各个方面, 因此新闻使用的词汇相当丰富, 新词层出不穷[5]。通过英语新闻视频, 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世界文化。其次,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新闻英语语篇在报道手法、词汇使用等方面的技巧和存在的差异, 帮助学生看清媒体的报道立场和真实意图”[6], 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利用英语新闻视频进行听力教学的实践
1.英语新闻视频的选择。
如今, 很多新闻媒体, 如BBC、CNN及China Daily等都建立了英文网站。从这些网站上不仅能下载到英文视频, 有的还能找到视频文本。任课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选择合适的英语新闻视频。做法如下:根据所教学生的英语水平, 从这些网站上选择长度约在三分钟左右的英语新闻视频;视频内容具有多样性, 既有国外新闻又有国内新闻, 几乎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等社会各个方面;视频文本中难词不宜过多, 一般约有八个, 否则会让学生有挫折感;新闻视频的发音应清楚、标准, 英音和美音都有, 因为目前英语四级机考的视频听力选择的视频是英文和美音都有, 所以不能只给学生播放美音的新闻视频。2012年上半年我结合国内外局势给学生选择的英语新闻视频有:“朝鲜卫星发射”、“中俄军事演习”、“免费午餐”等, 学生对这些英语新闻视频很感兴趣。
2.英语新闻视频的课堂教学形式。
英文新闻视频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很多, 可以先看新闻视频, 再看视频的文本;也可以看着视频的文本听视频……课堂教学形式如下:先把视频中涉及的新单词讲解给大家, 然后就该英语新闻视频提出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一般都是新闻视频中最需要的五个W (Who, What, When, Where及Why) 和一个H (How) ;然后,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两遍英语新闻视频 (因英语四级机考的视频就是播放两遍) ;看后, 让学生回答问题, 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平时成绩分数 (此举为提高学生积极性) ;回答完问题后, 让学生看准备好的新闻视频文本PPT, 在PPT中对新单词做出标注, 同时标出问题答案所在之处;待学生充分理解完文本之后, 让学生再次观看新闻视频, 帮助其消化新学的单词和句型表达;最后, 对新闻视频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 同时从新闻报道角度进行分析, 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英语新闻视频的课后自学形式。
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但是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并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 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 做法如下: (1) 向学生提供能够下载英语新闻视频的网址, 供有条件的学生课后自学使用。学生从网上下载新闻视频, 把自己听到的听力内容手写下来并交给老师。该听力内容可以作为平时作业, 分数计入平时成绩。 (2) 考虑到有的同学没有电脑, 上网不方便, 我从网上下载英语新闻视频 (课堂上未使用的) 并放在教室多媒体上, 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行拷走, 把自己听到的听力内容手写下来并交给老师。该听力内容亦可以作为平时作业, 分数亦计入平时成绩。学生对此热情很高, 一个学期能收到120多份学生手写的英语新闻视频的听力文本。
四、结语
通过将近一年的听力教学实践, 发现把合适的英语新闻视频引入听力教学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通过英语新闻视频向学生传输跨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只要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 选择合适的英语新闻视频播放给学生, 那么英语新闻视频就是英语听力教学的有利资源。
摘要:随着各个院校教学设备的完善, 很多教室配备了多媒体, 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硬件基础。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改革方向及新闻英语的特点, 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把合适的英语新闻视频引入听力教学不仅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通过英语新闻视频向学生传输跨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英语新闻视频,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李雅萍, 张仲德.新闻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21) .
[3]张艳红, 苗珺.视频资料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四级机考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0, 12 (1) .
[4]张雪梅, 阎国华.大学外语教育视阈中的媒介素养教育转向[J].前沿, 2010 (7) .
[5]陈永宁.新闻英语听力教学初探[J].青春岁月, 2011 (2) .
[6]韩莉.新闻英语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6 (4) .
英语新闻视频论文 篇2
视频采访对象:东华理工国旗护卫队
采访场景:第一场景:国旗护卫队第二办公室(暂定)
第二场景:东华广场
视频主题:
1、别样的国旗护卫队
2、国旗护卫队背后的故事
3、国旗护卫队的坚守精神,对队员和广大同学的精神影响
视频采访对象:
1、国旗护卫队队内干部
2、国旗护卫队普通队员
3、国旗护卫队老队员,考研学习上比较突出的采访目的:
1、讲述国旗护卫队背后的点点滴滴,从细微处见大,从点滴中透视可贵的精神。
2、用具体的国旗护卫队自己的小故事展现其精神所在,抓住几个特写镜头,展现出同学们眼里不一样的国旗护卫队。
3、从第三者角度阐述自己对国旗护卫队的精神的了解和看法
采访视频的制作安排:时间为三分钟,片头PPT——中间新闻采访视频——片后国旗护卫队升旗视频(护卫队训练、升旗照片PPT视频剪辑播放)
具体安排采访提问国旗:
国旗护卫队对内干部采访提问:
1、同学,你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答:我是11级经管学院的付旭阳,现任国旗护卫队队长。
1、咱们国旗护卫队成立的时间在那一年?
答:成立于1997年,现在的国旗护卫队是第十五届
2、给我们现任的国旗护卫队队员提一些要求和希望吧。
答:继续坚持“团结的气氛,过硬的本领,向上的思想,严谨的作风”,认真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为咱们国旗护卫队争光,为咱们东华理工争光。
国旗护卫队普通队员
1、同学介绍一下吧。
我是11级经管学院的石亚杰,现在是国旗护卫队十五届队员。
2、作为女生,你觉得在国旗护卫队训练一年来,对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恩。。我在这里收获了一帮一起流过汗的一起吃过苦的兄弟姐妹,各个院的的都在一起,让我感到这是一个大家庭。
3、在国旗护卫队训练很苦,既然身体上受这么大的折磨,为什么还要坚持?
国旗护卫队老队
员,考研学习上比较突出的1,这位同学介绍一下吧
我是今年大四的毕业生,曾经是***届国旗护卫队队员
2、大学四年来,你觉得国旗护卫队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啊?
大学四年来,我从未后悔参加过国旗护卫队,在这里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坚毅的品格与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更重要的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也将成为我成功的动力,影响到我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即将告别大学生活,那你对国旗护卫队和东华理工大学有什么期待呢?
高校网络视频新闻的未来发展 篇3
基金课题:本文为重庆邮电大学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2012-96
现代高校信息传播的方式日趋多元化,广播站、校报、闭路电视、互联网并称为现代高校信息传播的四大主流媒体。高校网络视频新闻以互联网为载体,充分发挥其实时传输、存储量大,可以实现新闻点播的优势,成为高校对外交流的窗口。高校的网络视频新闻兼具网络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双重特点,直观形象、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随时收看、便于保存。并且高校新闻具有高校特色,比如有学科前沿信息,文化氛围浓厚,校园新闻奇趣活泼。目前在全国各大院校大多开展了网络视频新闻。但是高校网络视频新闻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专业化水平低、节目形态单一、节目内容枯燥。受众面临“整天看会议,每天无新意”的问题。新闻工作者面临“无新闻可采,无创新可想,无人来看”的困境。
一.高校网络视频新闻应该坚持新闻形式多样化,风格灵活化。
高校网络视频新闻的内容大多是校园事件、党政新闻,其中党政新闻所占的比重较大。党政新闻的严肃性,使得高校新闻经常陷入过度刻板,内容雷同,模式单一的困境。各大高校的网络视频新闻普遍存在着缺乏深度报道、系列报道、新闻访谈等丰富活泼的形式的现象。众所周知,新闻担负着向大众传播信息,进行舆论引导,提供服务等重要任务,高校网络视频新闻更是发挥着让外界了解高校,让高校走向社会的沟通平台的重要作用,刻板单一的形式显然不利于发挥新闻的优势,实现其功能。因此高校网络视频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索,要增强形式的多样化,风格的灵活化。
对于高校网络视频新闻的工作者来说,首先必须认清严肃与活泼的界限,讲究活而不乱,多运用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形式,比如创新新闻的视听语言的运用,用新闻动漫展现不可重现场景,讲述新规新政策;运用现场报道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感;通过连续报道、深度报道强化新闻的深刻性,吸引受众群。活泼和庄重不是一对矛盾,而是互相促进的因子。
其次,高校网络视频新闻的工作者必须认清“政治”与新闻事业的实质,撕掉“刻板”、“说教”的标签。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政治思想素质过硬。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并不意味着新闻只能以“刻板老人“的形象出现,“只见领导讲话,不见趣味活动,只闻谆谆教诲,不闻亲切话语”,这样只会让受众厌烦。新闻工作者还应认识到我国的新闻事业还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新闻工作,高校作为文化、教育的高地更应践行。尽量多报道点贴近校园生活的奇闻轶事,使新闻具有趣味性。
最后,高校网络视频新闻形式多样化,风格灵活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由于高校的新闻工作者专业技能、政治素养、设备等不足,以及技术水平等限制,高校的网络视频新闻工作者不可急于求成,应逐步加强对新闻制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并且有针对性、有条理的制定细则进行内部规范,比如设备操作要求、采访守则、工作班次问题等,使新闻工作者队伍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
二.找准高校网络视频新闻的受众定位,有针对性的丰富形新闻式、内容
高校网络视频新闻的受众主要是在校教职工、在校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关心学校发展的校外人员。这部分受众对高校新闻有着明显需求,且受众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对于新闻来说,“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时代早已过去,进行受众细分,找准受众需求才是吸引受众的有效方法。而且受众掌握着主动权,看与不看全在一念之间。因此高校网络视频新闻必须要注意分析其核心受众的需求,收视习惯,才能抓住受众。因为校外人员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大,信息接收方式多样,在校教职工可以通过校园电视收看新闻,且所占人员比例较低,因此高校网络视频新闻的核心受众是在校学生。在校学校更注意新闻的趣味性、及时性、接近性。在校学生的收看时间集中于课下和节假日。同时受网络新闻的收看时间灵活性和非强制性的影响,如果高校新闻的节目枯燥,内容形式单一,受众随时可以停止收看。这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集中要抓住新、奇、趣等必须要素。在新闻写作中,新闻工作者不可新闻稿的活泼性。尤其当代学生生活在碎片化时代,信息量大、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接收碎片化,尤其新闻又是“易碎品”。在校园中,我们随处可见“手机一族”,他们利用闲暇时间边走边浏览信息,获取资讯,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要想赢得受众,需要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眼球。信息过于繁杂,文稿冗长不再适应时代和受众需要,新闻的碎片化写作现象也随之出现。对于碎片化写作,褒贬不一,这里我们不予置评。但是这给了新闻工作者一个明显的信号,我们的新闻要想吸引人,新闻工作者就要多练笔,写出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稿件,对新闻同样可以进行故事化写作,情节动人。刻板枯燥的文稿缺乏活力,会令人生厌。这也和目前对新闻稿简短的要求相一致。网络视频新闻相对于纸媒来讲,其形象性、生动性更强,更为直观,更容易为受众理解。据调查,人们对图像的理解程度高于文字。新闻编辑人员不可“音配话”或者“声画两张皮”,使画面空洞,单一。为了适应受众多样需求,新闻工作人员也需要多创新,多用心。
高校网络视频新闻的受众受教育和文化水平较高,且高校作为育人树人的重地,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播、教育职能。众所周知,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舆论问题也日趋突出,大学生们面临着纷杂的信息,需要有人指点迷津,找准正确方向。这就要求高校网络视频新闻在选材上要活而不乱,在形式、内容上要多样化、丰富化,既有政策方针,又不乏校园趣事、新鲜资讯,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新闻敏感。并且高校网络视频新闻作为高校对外沟通的平台,适当进行高校形象展示,比如优良的学风、教人育人的硕果、科研成果等,字里行间散发出高校特色是可取的。所谓高校特色,必不可少的就是庄重活泼、文化气息浓厚、思想认识水平高等因素。
三.开展多方面合作,实现共赢
目前制约高校网络视频新闻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技术。这包括设备器材维修技术、互联网运用技术、高科技设备的适应学习水平、专业器材的使用技术等多个方面。在高校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中,逐一解决短板,才能长效发展,这要求我们进行多方位,全方面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包括技术,比如采编技术、拍摄技术,还包括资源,比如人力资源、资金、信息资源等。在人力资源问题上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新闻工作人员学生多,老师少,技术熟练的少,学习过程中的多,且时间不固定,采访不及时,周播甚至月播的新闻显然会失去新闻的时效性。同时高校新闻工作人员实践少,理论多,显然也不利于高校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新闻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确实是实践出真知的。因此高校新闻工作者可对外联系专业水平高的人员组织培训,定期帮带。在资金问题上,主要是器材相对比较昂贵,且容易损坏,可以与一些公司合作,从而寻求资金支持。在信息资源的问题上,主要是校园的环境相对单一,信息资源容易出现单一雷同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新闻工作者多对外沟通,合作,比如可以和电视台合作,高校可以为电视台提供新闻,电视台的新闻信息也可以及时告知高校,在高校和电视台设立沟通站。因为电视台的信息资源广泛,且更新速度快,会成为高校新闻工作者接收外部信息有力方式。相信循序渐进,高校网络视频新闻的未来发展会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
英语新闻视频论文 篇4
体育学校初中学生存在以下特点: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自主性强,渴望认识世界,有更多的对内对外交流机会。而在英语学习上,这些学生又存在以下不足:英语基础较差,词汇量小,听说能力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用说形成英语思维模式。这些不足在初三英语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制约学生的发展。但是,我校初三学生学好英语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初三英语教学侧重理解和逻辑思考,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仍然不高;另一方面,学生们即将参加全市统一中考,面临升学压力。从长远来看,一是学生升入高年级之后,去国外参加比赛的机会增多,使用英语的机会增多;二是一旦学生有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需求,初中英语的基础如何将对其参加体育单招所能取得的英语成绩起很大作用,因此在初三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学习仍然是重中之重。
二、传统英语教学的局限性及初三英语教材分析
传统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侧重语法训练,虽然学生也能取得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是单一的,书面强化了,口头表达却很弱;知识碎片化,学生没有形成主观思维。而一旦到了实际情境中,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直接表达出来,通常只能表达最基本的内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英语学习与生活现实是脱节的。但是从教材分析来看,教材设计者的思路却是基于现实生活出发的,致力于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以外研社版初中教材《英语(新标准)九年级上册》为例,Module1 Wonders of the world及Module 10 Australia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风土人情的,Module2 Public holidays是中美国庆日对比,Module3 Heroes、Module7 Great books及Module 9 Great inventions是介绍伟大的人物、名著及伟大的发明的,Module 4 Home alone及Module 6 Problems是针对青春期的孩子普遍面临的生活问题而设置的,而Module12 Save our world则直接指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绿色环保。这些模块无一不和现实生活相关。教材的设计要求教师建立和使用情境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在情境中使用英语这种语言进行表达,而不是延续“哑巴式英语”的旧路。
三、情境英语教学的适切性——使用新闻短视频
近年来,关于情境英语教学的谈论如火如荼,不少讨论者将目光集中到这个方面——情境英语教学的适切性。所谓适切性,适指合适,切指贴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时要选择和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现实生活等有直接的、深入的联系的素材。经过实践检验和学生反馈,本人认为,在体校初三英语中使用新闻短视频不仅符合情境英语教学的需要,而且具有适切性。下面将进行相关论述。
四、使用新闻短视频的优势
提到新闻短视频,就不得不提到新闻的六要素:五个W和一个H,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及how(结果及意义)。而这六个词也是英语学习中要提炼的内容。另一方面,新闻的特点是真实性和时效性,了解了这些方面,就不难理解新闻短视频在如下个方面的优势。
1、真实性与时效性
前面提到,教材设计的出发点现实生活,那么新闻的真实性正确保了所使用的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时效性则保证新闻的新鲜度,让学生联系自身的感知或联想其自身对同类新闻的了解,代入感强。
2、精炼性与可重复性
由于新闻短视频是新闻播报的片段节选,时长较短,一般不超过3分钟,所以视频中的语言表达简明扼要,便于学生迅速抓住短视频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说出当堂的教学主题。即使新闻短视频中的话题不是学生特别熟悉的,通过重复观看短视频,学生也能把握住重点,而且并不会影响教师对课堂的整体设计和对课堂总时间的把握。
3、灵活性
新闻短视频的使用具有灵活性,在引入课文主题时可以使用;在讲解某部分课文内容,而简单的语言表达又不能使学生直观了解时可以使用;在让学生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讨论时可以使用;在正文讲解完,需要对整个模块做总结,利用所学知识做听说课时可以使用;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气氛调节时也可以使用,随手拈来,使用非常灵活。
4、主体性
使用新闻短视频表现直观,内容丰富,直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中敢于提问,能主动思考,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基本词汇进行表达,并乐于学习更多的内容及表达方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师主讲、学生主听记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强化了思维切入点,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把握重点的能力也更加突出,英语学习的底气越来越足,形成良性循环。
五、新闻短视频在课堂上的具体应用
新闻短视频在课堂上的应用非常灵活,这里仍以外研社版初中教材《英语(新标准)九年级上册》为例进行说明。
1、确定教学主题,明确情感基调
在课前准备中,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主题。比如本书Module3的主题是Heroes,那么在课堂伊始,教师用邓亚萍获得奥运冠军的新闻短视频引入本课的关键词:hero,确定教学主题,并带领学生进行课文学习。
2、总结教学主题,引发情感共鸣
教师还要从该模块的整体出发,把握中心思想,并思考如何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发情感共鸣。在第三模块三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了课文中介绍的邓亚萍、诺尔曼·白求恩、奥德赛和南丁格尔这几位伟大人物的共同之处:work hard,have a strong will and never give up,但这并不是本模块的结束。在此时可以播放选取的第二个新闻短视频:张帅2-0力克哈勒普,夺大满贯正赛首胜。选取这个视频,一是由于学生们和张帅有共同的身份:运动员,二是由于张帅的表现正好和几位伟大人物的共同之处完全一致,但是张帅是一名正在奋斗的运动员,这样更容易和学生们产生情感共鸣。此时再播放第三个短视频: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战胜三届奥运会冠军,主场作战的巴西女排,实现大逆转。教师引导学生在此进一步展开讨论,以坚强的意志去拼搏,战胜自己的内心,永不放弃,在看似不可能中实现可能,这样的运动员就是英雄。
3、升华教学主题,强化情感体验
前后播放了三个新闻短视频之后,学生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此时教师再播放选取的第四个短视频:快递员不顾自身安危,徒手接下坠楼的孩子,让学生讨论,平凡的人们是否也能成为英雄,从而引出本模块的最高主题:Everyone can be a hero.To be the sunshine of other people’s life.以此鼓励学生做自己的英雄,做最好的自己。
通过以上四个新闻短视频的播放,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既学习了单词、短语和关键句,又能有所思,对自身起到了激励作用,而这正是教师要达到的目标。
六、使用新闻短视频的弊端
新闻短视频的使用需要教师课前做足准备工作,如果不能把握课文的细节,就无法选取切合主题的短视频;而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整个模块所要表达的文化或者情感,选择的短视频很可能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效果,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是思维活跃的,又是有很高的情感需求的,如果选取的新闻短视频不当,学生可能会关注主题之外的其他内容,形成发散性思维;或者因播放的内容没有新鲜感而失去兴趣,影响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换位思考,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合适的新闻短视频,同时在课堂上灵活把握,选择使用或者不使用短视频。另外,如果在播放短视频之前不能很好地设置问题的话,也会影响短视频的效果。这些都是在选取或者使用新闻短视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七、小结
总而言之,将新闻短视频应用于体校初三英语教学,不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并为他们在学习、思考和现实生活中建立起更多的联系,在最接近真实的情境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势日益突出。而创设的课堂情境是否有适切性,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关系着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力,激发学习兴趣。针对体校初中学生活的特点,将新闻短视频应用于体校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但具有适切性,而且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课堂参与度,发挥其课堂主体作用。
关键词:课堂情境,适切性,新闻短视频,兴趣,参与度,主体
参考文献
[1]王斐,2015以情优教,以境促学——初中英语情境教学初探《读与写:教育教学刊》,第12卷第7期
[2]杨莉,2013初中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适切性研究《新课程导学》25期
[3]邬维敏,2002英语情景教学方法初探《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9卷第2期
[4]柴宝玲,2012英语情景教学方法初探《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第14期
[5]张莉,2011英语视频片段在英语教学中的新尝试《科技信息》第7期
英语新闻视频论文 篇5
关键词:新闻视频;新闻故事;专题分析
随着数字媒体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新闻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借着这些高科技,获取新闻视频的途径更加便利,来源也越来越广泛。每时每刻我们都能够收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电台以及不同语种的新闻视频。这些新闻视频大大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但是由于信息中包含了大量的冗余信息,这也给人们收看新闻视频,快速掌握新闻视频要传输的信息带来了麻烦。通过用新闻事件专题形式的方式对整个新闻故事进行管理和分析是较好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1 新闻视频故事聚类
新闻视频事件专题分析方法的首要环节就是故事聚类,即把与同一事件有关的新闻故事聚集起来。在相当部分的聚类方法中都是基于文本特征而采取的方法,但是由于视觉信息在新闻视频中非常丰富,因此在描述新闻故事当中,视觉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故事聚类时应该综合考虑视觉特征和文本特征。用新闻故事的关键帧表示视觉特征,通过语音识别新闻故事得到的文本可以找到文本特征。在多源新闻视频中会出现由于事件相同而出现相似的关键帧(NDK),也就是说两幅图像之间在场景上或者表现内容上是相似的,而图像的获取时间、获取条件以及编辑图像的技术操作有差异。在识别新闻视频故事单元聚类上,相似关键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识别新闻故事之间的相似关键帧时,我们可以将故事中包含的关键帧聚类和词看作一个概念。
2.2 视频事件的专题结构形成
通常不同频道的相同新闻故事间会存在大量冗余,而观众要的是快速了解新闻故事中的核心,所以对新闻故事的冗余度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仅能够节省生成事件专题的开销,还能够为事件发展过程提供指示信息。为了消除用户对故事冗余的阈值选取和定义的不一致性,我们可以将故事分为以下三类:演化故事、新故事以及冗余故事。其中将包好有部分冗余内容和新信息的故事称为演化故事,它通常能够将整个事件的发展信息传递给受众;将对先前故事的重复或回顾等的故事称为冗余故事;而大部分内容都是新的故事的则称为新故事。各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能够表现出故事的冗余关系和故事的发展。通过故事事件之间的关系能够将故事間的相似度和冗余度表示出来。这里采用树的形式将事件专题结构构建起来,故事则对应为树的节点,树的边对应为故事相似度。整体来说,新闻视频事件专题结构的生成过程可以表示为:首先,按照故事发生的事件作树,将树的根节点选定为发生时间最早的新闻故事。其次将当前故事的相似性度量计算出来,然后从新闻故事中寻找和该故事的相似度最大的故事,然后将二者的依赖关系设定出来。再者,按照故事依赖关系的取值范围R,当当前故事的相似度阈值R1小于或等于R时则表明该故事为冗余故事,舍去,如果其大于或等于R时则说明其为新故事,其阈值标定为R2。把新故事的依赖关系直接设置成为依赖时间,连接在树中的横节点中。如果R2 形成该图时首先先进行初始聚类,然后将得到的43个故事单元进行专题化分析处理,最后形成专题树结构示意图。为了更加直观地将事件按照时间的发展进行展示,我们可以利用“事件—时间”坐标系,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利作为基础,对专题结构进行演化处理。通过处理后的故事,其发展脉络变得非常清晰,有助于人们快速清晰的看到整个新闻故事的发展顺利。 3 应用分析 将上述的新闻视频事件专题分析法进行实践性应用,对多个频道进行视频采集,包括中央一套、四套以及凤凰卫视等,通过对几个关注度比较高的新闻事件进行验证得到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验证结果。在实验中,选用三个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研究生对故事进行评判,要求他们把浏览到的新闻故事中的新故事、演化故事以及冗余故事标记出来,并将故事间的依赖关系也标记出来,并将标记结果作为此次实验的标准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将新闻视频事件形成故事形式的专题事件结构,让三人进行满意度测评,总分为100分,从得到的测评结果可以看到,三人对该应用实验中选取的四个新闻故事构成的事件专题结果测评满意度非常高,分数集中在83~96分之间,这个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十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张鸿雁HYPERLINK"http:∥social.wanfangdata.com.cn/Locate.ashx?ArticleId=kjcb201219024&Name=张鸿雁".基于故事的新闻视频事件专题分析方法HYPERLINK"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cb201219024.aspx"[J].科技传播,2012,6(19):123124. [2] 文军HYPERLINK"http:∥social.wanfangdata.com.cn/Locate.ashx?ArticleId=gfkjdxxb201001022&Name=文军",吴玲达HYPERLINK"http:∥social.wanfangdata.com.cn/Locate.ashx?ArticleId=gfkjdxxb201001022&Name=吴玲达",曾璞HYPERLINK"http:∥social.wanfangdata.com.cn/Locate.ashx?ArticleId=gfkjdxxb201001022&Name=曾璞".新闻视频数据库基于故事单元的“多线程”管理技术研究HYPERLINK"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fkjdxxb201001022.aspx"[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14(1):6364. 电视台与网站实现新闻信息资源共享。当前, 各大网站视频新闻与电视新闻融合度较低, 几乎是各行其道。这种状况, 造成了信息资源浪费, 网站收集上来的高价值新闻, 电视台无法享用;而电视台录制的重大新闻, 网站也无法享用。虽然在目前各大网站也有与电视台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并对电视新闻进行转播的, 但总体来看, 融合度较低, 而且往往是单向的, 即网站只采用电视新闻, 而电视新闻几乎不使用视频新闻。 虽然目前视频新闻的质量高低不一,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尤其是大网站、知名网站的视频新闻质量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电视新闻可以从视频新闻中撷取适合自身报道的高价值信息, 服务电视新闻科学发展。1.电视台与知名网站建立合作共赢关系, 实行新闻信息资源相互推荐制。电视台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新闻报道、专题采访、深度新闻等特色栏目, 推荐给大型网站, 并对自身制作的新闻真实性、客观性负责;同时以合同形式, 允许网站对所有电视新闻进行转播、点播, 以方便观众多次观看感兴趣的报道。网站定期把高价值的新闻视频或者新闻素材推荐给电视台, 当然网站需要对新闻的真实性负责, 为此, 可以选择网站专职新闻人员采访的报道, 可以选择经过网站严格审查、确认真实的报道。如此可将高价值的新闻以多种形式传播, 扩大受众面, 有利于增加网站视频与电视的收视率, 提高两者的知名度。2.实行多种多样的资源利用形式, 如直接征用、使用线索、综合运用。视频新闻比较贴近大众生活, 因此对于与民生经济息息相关的报道, 对于确认客观真实的视频新闻, 电视台经过审查, 可以直接征用;电视新闻记者也可以根据视频新闻提供的有价值线索, 深入现场进行二次采访, 既要验证视频新闻内容的真伪, 又要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事实背后的真相, 追本溯源, 做出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记者还可以将视频新闻与自己“二次调查采访”的内容结合起来, 对原有报道进行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添加和改进, 整合两方面的信息, 做出综合报道。 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目前的视频新闻从业人员有网站聘用的专职人员, 也有聘用的外围兼职和新闻爱好者群体, 还有按完成工作量计酬的半专职人员, 他们分布在各地, 来自社会各界, 熟悉各处的环境, 能够及时掌握新闻线索, 挖掘新闻素材。这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其中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大有人在。如此庞大的新闻人力资源群体, 如果仅服务于网站工作和视频新闻, 实属浪费。因此电视媒体机构可以与网站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共享的新途径。两者可以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 培养“第三类新闻从业人员”, 这类新闻从业人员既不单属于网站编制, 也不仅属于电视台所有, 而是为网站和电视台两家服务, 其薪酬以工作量完成的次数和多少来衡量, 可以为电视台提供新闻线索, 也可以为网站制作视频新闻。当然, 作为两家共同雇用的合同人员, 无论服务哪一家, 两家给出的薪酬标准应当是一致的。在新闻服务上, 可以有所侧重, 对网站主要提供视频新闻, 对电视台主要提供新闻线索, 此外可以规定好两家每月各自的基础工作任务, 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同时共同出资, 建立联合培训机制, 严格按照行业要求, 进行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培训, 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电视媒体机构可充分发挥新闻专业优势, 侧重于业务能力培训;网站也要发挥自身教育信息平台优势, 创新教育方式, 开展网络远程教育, 把集中培训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 实现新闻文化上的融合。视频新闻以大众化、娱乐化深受人们的青睐, 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随着其向深度发展, 国家对其监督、引导也将会越来越严格, 走向正规化、法治化是它发展的必然道路, 未来的新闻行业文化将融合网络视频与电视两方面的特点, 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与规则。因此, 电视台与合作网站可以尝试创建合作文化, 既要突出各自特色, 又要强调共性, 在团队建设、新闻工作制度建设、新闻制作要求与程序、新闻发布等方面加强协作, 携手共进, 共谋发展。 总之, 同样作为影像与声音合一的电子新闻媒体, 视频新闻与电视新闻应当加强沟通与协作, 实现资源互补, 促进两者的融合, 减少不良竞争。融合, 能够促进共同发展, 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当然, 国家相应的政策和行业规则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整。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网络新闻传播始于1 9 9 5年。1996年12月中央电视台建立网站 (www.cctv.com) , 标志着中国电视在网络传播领域迈出了第一步。目前, 传统电视媒体几乎都建立了网络传播平台, 大型门户网站也都建有视频频道, 同时又出现了一大批以视频传播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商业网站, 加上微博与社交网站中视频内容的传播, 视频新闻已经在互联网上全面“开花”。从2008年开始, 网络视频慢慢步入了主流新媒体行列。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 到2010年12月, 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2.84亿人, 在网民中的渗透率约为62.1%。与2009年12月底相比, 网络视频用户人数年增长4354万人, 年增长率18.1%。 网络视频新闻的涵义与特点 网络视频新闻以互联网为传播手段, 以视频为载体, 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并具有新闻的采集加工可由网民完成、新闻碎片化形式的传播和大众的评论分享机制等不同于电视新闻的特点;其主要传播特性表现为以下方面: 1. 传播空间的全球化与传播手段的非线性化 网络媒体的空间覆盖能力无与伦比, 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 而且这个网络还在迅速发展着。同时, 网络媒介的表现方式是以往三种媒介表现方式的融合, 它既有报刊等平面媒体的页面非线性浏览的特点, 又有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线性信息流的特点。 2.传播方式的交互化与传播内容的实时化 在网络社会的传播中, 个体不仅是媒体的受传者, 同时也是这种媒体的传播者, 即传播者多元化。同时, 网络带宽的升级也带动了网络媒介的音视频直播, 使得网络视频新闻内容的更新速度快于传统媒介。 3.传播受众的小众化与主动化 传统媒体数量有限, 具有一定的垄断特性, 受众只能在媒体设定的范围内进行有限的选择, 因此聚集在某一传统媒体下的受众一般数量众多。而网络媒体的网站数目众多, 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 网民选择范围广泛。众多网站分流了网民, 而某一站点的众多网络频道及栏目又使网民进一步分流, 在整体上形成小众化的传播。同时, 网民可通过搜索引擎寻找自己关心的视频新闻, 通过评论等直接参与网络传播, 成为网络媒介的主动传播者。 4.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与传播信息的易检索 由于绝大多数视频网站都开通了用户上传视频内容的功能, 网民可轻松提交自己拍摄或制作的视频内容, 传播内容基本上处于把关人缺失的状态, 因此网络视频新闻必然是丰富多彩而个性十足的。同时, 一般的视频网站都配备有海量存储设备, 要从海量信息库中很快找到需求的新闻, 就要依靠先进的搜索技术。目前主流的搜索引擎都提供面向视频内容的搜索功能, 用户很容易获取特定视频新闻内容。 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特性比较 电视媒介作为传统大众媒体, 在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受众认可程度、普及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网络媒介。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网络媒体, 其提供的信息都具有极大丰富、形态多样、迅速及时、全球传播、自由和交互等特点, 成为传播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传播工具, 对人类的传播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1.电视新闻的可信度与权威性胜于网络视频新闻 电视媒介历史较长, 风格较为严肃, 有较为严谨的编辑过程和较为健全的把关与审查机制;网络媒介则历史较短, 新闻娱乐化倾向较为浓重, 编辑作用较小甚至守门人缺失。网络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而对新闻真实性的忽略, 以及网络传播过程中守门人的缺失, 造成了网络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有所欠缺。目前, 网络媒介难以获得传统的大众媒介的那种权威, 其主要原因是网络编辑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和新闻, 在追求点击率的压力下, 往往会更加关注时效性与轰动性所致。 2. 受众对电视新闻的认可程度高于网络视频新闻 在某项针对网络视频新闻用户的调查中, 有六成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网络视频新闻不符合自己获取新闻的习惯, 这说明目前大部分受众尚不认可网络视频新闻这种形式。至少是一段时间内, 网络视频新闻还不能为广大受众所接受, 网络视频新闻平台目前无法成为主流的网络新闻主体。 3. 电视媒体的普及程度高于网络媒体 因为接入因特网的门槛比收看电视要高, 这限制了网络媒介受众的数量。从绝对数量看, 截至2011年底, 国内网民数量达5.13亿, 但考虑终端及网络带宽情况, 网络视频新闻的受众要大打折扣;而电视早已进入千家万户, 覆盖全国, 因此, 网络媒介与电视媒介相比, 差距仍然很大。从相对数量看, 集中在某一站点下的受众数量就更无法与同等级别的传统媒体相抗衡了, 网络电视台所聚集的网民比起中央电视台各频道的观众数量, 可说是微不足道。 4.网络视频新闻的更新周期快于电视新闻 由于网络媒介全天候开放, 可随时为受众提供新闻信息。大型的新闻网站有能力24小时对新闻进行全时更新, 即便不进行全时更新, 只要网站的服务器不关闭, 受众都可以登陆网站查询所需新闻。同时, 网络媒介全球同步, 受众可以在世界任何可以提供网络连接的地方登陆某一特定网站。但电视要受到地域的制约。 5.网络视频新闻使用效率高、互动性强、反馈及时 由于网络视频媒介采用非线形的阅读方式, 相对于电视媒体, 受众能更快地得到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 从而缩短了媒体使用时间, 提高了媒体使用效率。同时, 反馈作为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电视媒体虽也有自己的反馈渠道, 但大多不够精准且较为滞后。而在网络媒体中, 反馈渠道众多且迅速畅通, 传者能够很快了解传播效果, 改进传播手段。 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的差异分析 1.新闻来源的差异 电视新闻的来源一般是在电视台工作的专业记者采集, 又经过专业编辑的加工处理而成;网络视频新闻除了将电视新闻转移到互联网平台外,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网民自主采集制作的, 网民可以通过自主拍摄视频的方式进入到草根报道的行列, 传播更多的新闻信息, 脱离了传统的电视媒体采编规则和流程, 这是网络视频新闻区别于电视新闻传播手段的一个重大突破。 2.新闻传播手段的差异 电视新闻通过电视台的播发机制播放, 电视观众只能线性、被动地接收, 播放的内容、时间和顺序完全由电视台编辑人员决定;网络视频新闻通过互联网传播, 网民可以随时、随地、随机、主动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观看, 在新闻传播中占据了主动权。此外, 网民在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中还扮演着传播者的作用, 一段网络视频新闻, 它的点击量越大, 受到网民关注的可能性就越大, 网民的观看活动无形中增加了该段视频新闻的传播机会;同时, 网民还可通过便捷的转发按钮, 将喜欢的网络视频新闻转发到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平台, 引起更多的人关注, 在这样的行为中, 网民已经成为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者。 3. 受众接收的差异 电视新闻一般通过电视机接收, 网络视频新闻不仅可以通过联网计算机接收, 而且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接收, 这导致了网络视频新闻传播的碎片化, 网民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收看网络视频新闻。 4. 守门人作用的差异 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校对都是新闻的守门人, 网络新闻的编辑也一样充当着守门人的角色, 只是网络新闻守门人的作用已大大弱化了。网络新闻编辑对于网络新闻内容的选择和控制能力也大为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网络传播传者多元化的原因, 任何人都可以作为信源在网上发布信息, 而守门人无法对所有信息进行客观性的考证。 5. 受众获取方式的差异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 网络媒介主要基于“拉”的模式提供信息。所谓“拉” (pull) , 指受众采用必要操作, 主动地从网络信息中进行搜索、挑选, “拉”出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并能反“推”, 发布自己的信息。在“拉”模式下, 受众在信息获取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媒介交互功能也大大增强, 但“拉”的过程可能要耗费受众过多的精力和时间, 影响获取信息的效率, 而且“伴随性”不强。而传统媒介提供信息的方式是“推” (push) ——将一定量的经过自己选择加工处理的信息“推送”给受众, 受众在接收到的内容中进行有限的选择, 缺乏交互性。 网络视频时代电视新闻的应对策略 网络的出现与发展, 分流了不少电视受众, 给电视新闻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 面对网络视频新闻带来的冲击, 电视新闻可参考如下几方面策略进行应对。 1.充分发挥专业编辑记者的作用, 巩固专业、权威的传者角色 网络视频新闻的无序化、碎片化和守门人缺失等特点, 某种意义上说既是它的优势, 也是它的劣势。这使得网络视频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 使新闻信息传播不够完整和系统, 容易出现虚假新闻或被断章取义。相对而言, 电视新闻的优势就在于有严谨的采编流程, 能够基本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有专业的采编队伍, 能够通过编辑的专业化加工处理, 体现出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明确的编辑思路。 在网络视频时代, 电视新闻更应发挥既有的优势, 强化记者的职业操守, 保证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强化编辑的策划作用, 用正确的新闻视角、专业的编辑手段、科学的编辑思路表现新闻内容, 特别在面对突发新闻、社会新闻、负面新闻时, 引导观众从理性、超脱、客观的视角去看待, 平复不理智情绪, 同时监督有关部门妥善解决问题和矛盾, 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专业化媒体机构的作用和价值。 2.充分利用网络视频新闻内容, 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跟踪报道 网络视频新闻中对于网民有绝对吸引力的是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生成内容) , 也就是网络用户原创的内容。相比电视新闻记者来说, 网络用户数量庞大, 层次丰富, 触角延伸得更远, 能够接触到社会基层的各种现象、声音, 因此其提供的网络视频新闻内容也更庞杂和多元化。这其中不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电视新闻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网络视频新闻, 就能弥补记者数量和新闻触角有限的短板, 及时跟进网络受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互联网的优势是有“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对这些信息资源的深度发掘就变得很有必要。电视新闻记者可以挖掘网络视频新闻中的亮点, 或从关联的个别现象中提炼出普遍规律加以跟踪报道, 吸引更广泛的受众。这样做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传统的严肃媒体介入网络热点事件报道后, 有助于引导舆论向正确的方向转化, 有助于事件由炒作和群体狂欢的状态转移到理性、客观的状态上来。 3.尊重网络传播规律, 积极抢占网络平台话语权 当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催生了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和网络公司。这则消息之所以引起传媒的高度关注, 是因为它标志着传媒的未来走势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即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应对网络视频时代的冲击, 电视不可回避地要主动搭建网络平台, 发挥自己视频新闻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品牌效应, 争取那些部分远离电视而亲近网络的受众。 近年来, 我国电视台创办的网络电视台或网络视频传播平台如雨后春笋, 几乎所有的省级以上电视台都已“触网”, 但真实的传播效果却有待提高。究其原因, 一方面电视媒体机构对于网络传播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 网络技术力量储备不足;另一方面此类网站与专业化的视频网站相比市场化运作手段不足, 缺乏必要的用户流量和营收压力。 要解决上述问题, 电视媒体机构必须充分尊重网络传播规律和网络媒介的特性, 按照视频网站去建设、打造网络传播平台。这方面, 与较为成熟的商业网站合作开发本机构电视新闻资源是一个捷径。 4.创新报道形式, 尝试杂志化、RSS化的新闻风格 网络视频时代, 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需要创新, 与网络视频新闻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才能满足观众对于深度、信息聚合的要求。在这方面, 电视新闻栏目可以尝试杂志化和网络上流行的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简易信息聚合) 新闻风格, 将同一主题的新闻内容进行聚合, 形成各种观点和立场的均衡, 邀请专家或评论员对新闻事件进行点评, 实现新闻内容的深度化和专业解读, 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背后的内容。 关键词:新闻片花,时空切片,主色调,纹理特征 1 引言 由于宽带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被搬到互联网上,如视频点播、数字图书馆等。基于内容的视频数据检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2]。然而在一系列视频中,新闻视频的应用范围更广,以江苏电视台为例,“南京零距离”和“甲方乙方”2个精品小栏目的片花重复出现,且位置不固定。传统的方法是利用人工来剪裁素材,然后放到互联网上供用户点播,费时费力,因此如何由计算机自动分割出精品小栏目的片头和片尾是实现高效点播系统的关键,同时片花的准确定位对于新闻视频结构的分析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关于新闻片花检索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是文献[3]。文献[3]将片花的定位分为2步:首先通过单帧对比得到所有和片花代表帧相似的帧,然后再利用小段视频的组合帧和视频库进行对比,通过连续性分析实现对片花的准确定位。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由于视频数据量巨大,单帧对比时间复杂度高,并且前提是片花内的各帧比较相似。随着片花制作的多样性,片花各帧也可能有较大差别;其次在通过小段视频定位阶段,区间长度的设置会影响最终定位的精度。 对于电视节目中的片花而言,一般采用动感、渐变、具有动态效果的背景,颜色比较鲜明饱满,持续帧数很短,然而用镜头检测方法检测出的镜头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不能通过关键帧检索。综合文献[3]和片花的这种特点,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片花检索方法。该方法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镜头分割,然后根据待检索片花的长度信息和视觉特征过滤掉不相关的镜头;第二阶段是进行镜头切片合并得到查询结果的候选片段;第三阶段是将候选片段融合为时间切片,然后根据片花切片特点提取其底层特征得到最终检索结果。 2 新闻片花特征提取 2.1 时空切片的定义 时空切片是将具有时间序列的视频内容融合为一个2D图像,实现三维视频到二维图像的转化。时空切片的定义如下: 设视频节奏为θ,原视频中每一帧表示为视频节奏的一条竖线 式中,z∈∈0,1,…,Mθ-1∈,t∈∈0,1,…,Nθ-1∈,Mθ和Nθ分别是视频节奏的高度和宽度,rx和ry是像素取样的方向因子,a和b为每帧的偏移量,ft表示视频帧,M,N分别代表视频帧的宽度和高度。图1表明了视频节奏的构造方式:当rx=ry=1,a=b=0,并且M=N时,得到每帧图像对角线上的像素;当rx=1,ry=0,a=0,b=N/2时,得到每帧图像水平方向中线上的像素;当rx=0,ry=1,a=M/2,b=0时,得到每帧图像垂直方向中线上的像素。 2.2 新闻片花时空切片的特征表达 因为电视台工作人员常在片花的开始和结尾处做一些特殊效果,同一个节目的片花可能在长度和开始结尾处稍有不同,同时切片图像具有较为鲜明的纹理特征,且新闻片花颜色鲜艳饱满,由此本文采用分块主色调和纹理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索。时间切片的颜色特征采用分块加权主色调[4],本文将时间切片的分块方法见图2。 图2a表示在垂直方向进行分块,当采用垂直采样构造时空切片时采用左、中、右的分块策略。图2b表示在水平方向进行分块,当采用水平采样构造时空切片时采用上、中、下的分块策略。A1,A2,A3分别为分块图像所占的比例,A1+A2+A3=1,根据人类视觉对图像的关注程度集中和片花的特点,A1,A2,A3的取值应满足以下条件:A2>A1,A2>A3。ω1,ω2,ω3为对应分块主色调直方图距离所占的比例,ω1+ω2+ω3=1。纹理特征中,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已被理论证明并且实验显示它在纹理分析中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广泛用于从灰度图像中提取纹理特征。本文提取了与人类视觉感知特性有明确对应关系的4个特征,包括纹理的一致性,熵,对比度和相关性[5]。 3 检索算法描述 首先采用基于字符串匹配的方法对新闻片花做镜头分割,根据式(1)将每个镜头融合为一个时间切片,然后提取每个时间切片的颜色特征形成查询特征向量,同理对视频库作相同的处理并去掉长度大于片花总长度的镜头。查询片花Q的时间切片序列为q1,q2,…,qn,每个时间切片qi查询得到的相似镜头切片集合为Si=s1i,s2i,…,smi。Ri,R0,…,Rn中所有在时间上连续的切片合并为候选片段,最后再将所有的候选片段融合为切片,这些切片与查询切片的相似度的排列顺序就是查询片段Q的查询结果。具体检索算法如下: 1)用字符串匹配算法[6]进行镜头分割。2)根据长度信息过滤掉不相关的镜头,然后对每个镜头用时间切片融合算法融合为镜头切片qi,提取其底层特征。3)循环:对于每个镜头切片qi,在镜头切片库中检索与其相似的k个相似镜头切片,此处设定一个较小阈值T,检索所有大于T的相似切片,得到镜头切片集合为R=R1,R2,…,Rn。4)根据Ri中镜头切片在视频数据中的顺序排序。5)将集合R中所有的镜头切片根据候选片段合并规则合并为若干个候选片段c=c,c2,…,ck。6)依据每个候选片段ci在视频库中的起始帧和结束帧融合为切片si,根据其视觉特征计算候选片段切片与查询片段的综合形似度。7)结果集S=s1,s2,…,sl的相似片段根据相似度排序输出。 候选片段ci合并规则如下:初始化ci为空,对R中的每个镜头切片,如果其满足时间连续性约束条件,则将其融合到ci中;否则初始化ci+1为空,继续融合下一个镜头切片。时间连续性约束条件为 式中:Tri+1beg是集合R中第i+1个镜头切片的起始时间,Tribeg是集合R中第i个镜头切片的起始时间,Tribeg是集合R中第i个镜头切片的结束时间。条件(1)说明相邻的2个镜头切片在时间上连续;条件(2)说明在时间上不连续的镜头切片也有可能属于同一个候选片段,例如电视台工作人员对某个栏目的片花做一定特效处理后有可能在步骤3)中漏检一个或者多个镜头切片。Tri+1end-Tribeg≤T说明某个镜头切片的持续时间不应大于T,阈值T根据查询片花的长度设定,本文设置为查询片花的总帧数的110%,原因在于对于片花而言,假设某2个镜头切片在同一个候选片段内,而它们之间的相隔时间大于此阈值,那么这2个镜头切片之间存在漏检镜头并且漏检镜头总帧数大于查询片段,此时这2个镜头切片几乎不可能在同一个候选片段内,与假设矛盾,所以将阈值设为查询片花总帧数比较合理。用户可以根据设计情况自行设定。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用的视频数据是来自于江苏城市频道的“1860节目”,视频中包含多个节目片花,分别有3个“甲方乙方”片花和3个“南京零距离”片花,其时空切片如图3所示。从视频中抽取1个甲方乙方片花和1个“南京零距离”片花作为查询片段。实验分析了检索算法中关键参数和不同特征对检索效果的影响,并且与已有研究进行了对比。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实验结果的查准率是指片花定位的位置相对于实际位置的偏移程度,偏移程度越大,准确率越低,查全率主要衡量是否检索到所有相似的片花。其中查准率的具体定义如下 式中:offset_beg是指检索到的起始位置相对于其在视频库中位置的偏移程度;offset_end是指检索到的结束位置相对于其在视频库中位置的偏移程度。 图4给出了在检索相似镜头切片时各个阈值对结果的影响。由图可以看出,构造镜头的相似镜头切片集的阈值设为0.4,0.5时,检索的准确度相同并且都达到了90%以上;当阈值设为0.6时,准确度分别为88%和86%,并且不能准确定位出“甲方乙方”的位置。原因在于本文的过滤主要是通过镜头长度过滤,而底层特征过滤只是为了防止构造过多的候选片段,镜头检测方法对片花检测效果不理想,所以较高的阈值会过滤掉片花中某些镜头。由此在构造每个查询镜头的相似镜头切片集时应将阈值设置为较小值以防止漏检某些镜头切片。 表1给出了从“甲方乙方”和“南京零距离”时空切片中提取不同的特征对检索结果的影响。由表看出,在时空切片上用分块主色调和纹理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取得的效果最好。对甲方乙方而言,用主色调特征取得了100%的查全率,但是查准率是75%,其原因在于该片花与查询片花在尾部有所不同,并且持续时间也有差别,而利用分块主色调和纹理特征的方法可以克服片花在头和尾不同带来的误差。对于“南京零距离”而言,直方图与分块主色调和纹理相结合的方法都取得了很高的查全率和准确率,原因在于该片花在视觉上极为相似,并且片花在持续时间上稍有差别,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几个片花视频。 表2给出了当镜头切片阈值设为0.5,采用分块加权主色调和纹理特征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时,该方法与文献[3]比较的实验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本文的方法明显优于文献[3]提出的方法,原因在于:1)文献[3]是利用单帧对比确定片花的范围,同属一个片花的帧会被分割为几部分。本文利用镜头切片和片花的长度信息首先过滤了很多不相关的长镜头,例如主持人镜头、新闻镜头等,并且切片充分利用了镜头内各帧的信息,区分度更高。2)文献[3]在小段视频对比阶段,由于同一个片花的长度不同,对比区间的设定会影响最后定位的精度。而本文在镜头过滤后通过连续性原则进行合并,不需要设定合并区间。此外,文献[3]利用单帧对比或多帧对比都会极大地提高检索定位的复杂度。 5 总结 笔者根据新闻片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片花检索新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时空切片的,先根据新闻片花的长度信息和视觉信息进行粗过滤,然后再进行精确定位,从检索速度和效果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下一步的工作将研究片花的自动提取,同时还可以根据片花的大字幕定格信息作为检索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卢汉清,孔维新,廖明,等.基于内容的视频信号与图像库检索中的图像技术[J].自动化学报,2001,27(1):56-69. [2]章毓晋.基于内容的视觉信息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丁汶涤,王崇骏.基于全局颜色的图像检索算法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2004,31(2):142-144. [4]BEZERRA F N,LEITE N J.Video transition detection using string matching:preliminary results[J].Computer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2003:44-45. [5]HARALICK R M,SHANMNGAM K,DINSTEIN I.Texture feature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J].IEEE Trans.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1973,3(6):768-780. 关键词:网络视频新闻,设计,流程,对策,研究 一、前言 立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借助网络媒体来实现新闻的传播能够提升新闻的影响力,进而在提高新闻媒体传播能力的同时,迎合新媒体时代发展之趋势。而从网络视频新闻设计的整个流程看,一系列问题的存在致使网络视频新闻媒体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这就需要立足于实际问题来实现对网络视频新闻业务操作流程的优化整合,进而在满足受众实际之需的同时,为提高视频新闻质量并促进这一新闻传播渠道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网络视频新闻概述 (一)概念 当前,相关研究领域尚未针对网络视频新闻给出统一的定义,而从网络视频新闻诞生的根源来看,其是数字视频技术与新闻相互融和后而产生的全新事物。因此,对于网络视频新闻的内涵则可借助如下三种形式进行诠释:网络视频+新闻、网络+视频新闻、网络+视频+新闻。 (二)竞争优势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的普及性运用促使网络传播渠道与方式逐渐受到了受众群体的推崇。基于网络传播方式呈现出了良好的互动性、自主性与多样性,加上相应视频新闻本身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以及我国网络用户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展,促使网络视频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呈现出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生产流程与基本特征 在网络视频新闻中,生产环节与传统新闻生产的流程大致相似,都需要经过采集加工后进行发布,然后接收到相应的反馈信息。而不同之处在于,基于网络视频新闻模式下,其区别了网络媒体传播的鲜明特点。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网络视频新闻所呈现出的具体特征如下:影响来源不断扩大,进而促使其具备了丰富的视频素材;高度整合下,集中了所有新闻传播模式的优势,进而为网络视频新闻实现深加工奠定了基础。同时,基于网络视频下,与受众的高度互动性促使新闻素材有了全新的来源,受众在此方面所作出的共享可谓赋予了网络视频新闻以全新的特点。此外,这一开放性的生产流程,促使网络视频新闻形成了自身的循环系统。而网络视频新闻生产的全新特点,意味着网络视频新闻在具备优势竞争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相关管理者进行思维理念的更新,以全新的视角来实现对网络视频新闻的再设计,以此来抓住发展机遇并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实现网络视频新闻再设计的对策 (一)实现设计理念的重新定位 在实际的网络视频新闻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以理念的重新定位为基础,以此来实现管理机制体系的创新,并优化资源配置,为实现对生产流程的细化以提升网络视频新闻质量奠定基础。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如下几点原则: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凸显新闻的价值内涵并实现客观且公正的报道。在此基础上,要基于网络传播所提出的内在要求,为了迎合新媒体传播途径所呈现出的多媒体化信息形式、开放性的信息传播过程,并满足受众实际需求,解决受众分流所带来的挑战。网络视频新闻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需要在进行新闻策划的过程中,实施多元与分众战略,并实现策略的科学制定,在平等与互动的基础上,满足受众需求,并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另外,要深入剖析受众的消费倾向,进而为受众提供相应的服务,并充分体现出服务的人性化与多元化。 (二)创新包装形式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传播形式难以满足当前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促使传统媒体在面对受众分流趋势下不断探寻新出路。对于新媒体而言,需要对传统新闻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弥补当前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对网络视频新闻包装的创新,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以新观点、新语言、新剪辑以及新手法来强化网络视频新闻的欣赏性,满足受众观看之需。第二,以多媒体立体呈现形式来促使受众更加直观地接受新闻信息,对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素材进行整合,实现立体传播,以最佳组合方式来提升传播效果。第三,实现互动性功能界面的搭建,借助功能性服务来凸显网络传播途径的互动性优势,并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 (三)实现议程的再设计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闻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需要强化其舆论引导能力,实现对网络议程的再设计,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互动性特点与优势,以实现对受众的引导。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新闻直播节目,实现常态化设计,在保证政府与社会公众作最快时间对新闻事件作出反应的同时,确保受众充分行使自身的监督权。同时,对视频新闻评论进行平民化设计,在进一步挖掘新闻深度的同时,借助受众实时参与互动来表达自身的想法与见解,提升新闻的传播力。此外,要对受众提供的新闻素材内容进行组织,以设定主题为前提策划新闻。这样可以在促使受众积极参与到其中的同时,丰富新闻素材,对新闻素材进行重新包装与设计,以此来强化受众参与度,借助网络互动性来提升网络视频新闻媒体的竞争力。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视频新闻媒体展现出了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由于受到传统新闻传播理念、经营管理模式等的束缚,网络视频新闻的竞争优势难以充分外显。因此,这就需要在网络视频新闻优势、生产流程与特征的基础上,实现设计理念的重新定位,并创新包装形式,同时实现议程的再设计,并以此来实现对网络视频新闻的再设计,从而提升网络视频新闻的竞争力,为促进网络视频新闻传播形式实现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莉.论网络视频新闻再设计[D].中国传媒大学,2010. [2]李思维.网络视频的传播学解读和分众化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02):69-73.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闻;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3-0138-02 1 前言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担负着使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任。但是该门课程被长期当作小学教学的一门“副科”,加之教学方法不当,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德育教育重点在于体验,这与学生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时时关注社会发展,将新闻事件合理地导入课程教学中,从而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 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新闻导入 品德和社会这门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工具,要彻底摒弃传统小学教学过程中将该课程作为“副科”的教学观念,充分重视教学的重要性。学生道德的提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具有紧密联系。但是当前小学教师常常忽视课堂教学内容同学生社会生活实践之间的结合,只按照教材中的有关步骤和内容来开展授课。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极大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无法切实提升他们的品德素质。因此,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授课观念,充分重视该门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认知特点来为学生合理导入一些社会生活实例,比如新闻等,这些都是有用的教学资源。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尤其是当前的“微”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应用,在小学教学中出现“微课”“微视频”等众多“微”事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相关方面知识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新闻等教学资源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不断增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如在讲解“喜迎院士到田头”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来展示一个5分钟时长的“科技兴农”的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接着让学生来进行讨论,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其他类似的新闻实例,切实使学生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如此一来,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科学意识。 3 联系社会生活,捕捉新闻资源 新闻就是近期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重要事件和现象。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更愿意了解家庭、校内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新闻,所以新闻事件的引入要具有鲜活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以确保在教学中的适宜性。通常而言,社会处于动态变化中,动态的社会生活会提供丰富的新闻资源,所以教师要借助课程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多地收集适合用于教学的新闻资料,以便为后续的新闻微视频准备素材。一方面,教师要拓展范围,平时要留心为学生捕捉和积累一些恰当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乎学生的时事新闻;另一方面要合理筛选新闻事件,以确保所用新闻资源对于学生的适用性,否则难免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甚至可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更无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因此,教师必须联系社会生活来为学生捕捉新闻资源,并借此来开拓学生的眼界,使他们了解到更多书本教材中所不具备的知识[1]。 如教学“马路修到家门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松溪高速贯通等新闻,使学生充分意识到交通和他们生活之间联系的紧密性;教学“节日大关”,除了教材中阐述的斗牛士节日活动外,还可以借助微视频来展示一些当前社会生活中我国各个民族的多样化节日庆祝方式,从而深化学生对多样化节庆习俗的了解,增强学习效果。如此授课,效果要远比教师的阐述好很多[2]。 4 结合教材案例,整合新闻资源 为了确保新闻视频资源导入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充分结合思品与社会这门课程中的案例等内容,强化所用的新闻微视频具有足够的教学针对性,从而增强课程教学的效果。而就具体的方法而言,一方面,教师要详细地挖掘教材中的内容,确定课程教学的目标。虽然说新闻事件的合理导入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依靠教材,所以必须要加强教材中各种案例和新闻事件之间的整合。如“2008 我们的奥运”这一课的教学重在激励学生,建立自信,以便帮助学生增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因此,只要导入合理的新闻事件,其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有很大提升。 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挑选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新闻事件来加强教学同生活间的联系,增强教学的亲近感和现实性,以全面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认知能力。如“走进奥运”课程的教学,其重点是通过奥运会使学生了解奥运会的故事,感受奥运精神。教师可以从众多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新闻事件中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充分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 5 依托社会实践,增强关注体验 小学生道德和品质的培养和提升的根源在于他们同实际道德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要求让学生多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事件,依托社会实践来不断增强实践体验。对新闻事件资源而言,教师不可仅仅局限于身边,而应该拓展到更广大的范围,当前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化媒介视听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搜集平台,教师要在课下通过广播、电视或者网络来为学生多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闻资源,并将他们整合成微视频来展示给学生,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 如在讲解“走进奥运”时,教师可以将历届奥运会的各种精彩镜头制作成一个简单的宣传短视频,比如中外运动员拼搏的事例等,以使学生通过简短视频的展示来充分了解奥运会的具体内容,从而直观地感受有关奥运方面的内容。如此一来,借助新闻微视频的引入,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 6 结语 总之,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要求是品德与社会这门德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也是这门课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多为学生选择一些贴合生活实际的新闻事件,并借助多媒体等设备来将其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切实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丁万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1,11(26):129-130.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新闻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新闻视频资料的选材内容以及制作设备在不断改进, 相关新技术的创新也很多, 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对于新闻视频资料的管理工作就显得有点不足, 相对于新闻传播业的蓬勃发展来说, 针对视频资料的保管工作就明显滞后了, 总结起来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现在的局面, 首先就是在思想上存在误区, 没有很好的认识到视频保管工作的重要性, 再者就是对于资料进行收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最后就是在投入方面的不足。 1.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新闻视频资料的保管工作在新闻资料收集和管理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前在思想上认识还不是很足。相关领导对于这一项工作不是很重视, 认为它和社会的建设以及经济的发展没有很必然的联系;同时还有部分新闻工作者认为视频资料没有那么重要, 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政府部门的文件当中去了, 认为那些才是最重要的;最后就是相关的体制机制的建设还不是很齐全, 相当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对于自己拍摄的视频资料都会自己保存起来, 以便在以后的新闻宣传工作当中加以运用, 同时极少数的新闻工作认为视频是自己独有的, 想要自己占有, 因此没有足够的重视起保管工作的开展。 1.1 加强宣传教育 对于新闻单位的各级领导要明确自身的责任, 对于新闻视频的保管工作要加强教育宣传,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 开展新闻视频资料保管工作的学习交流会, 强化工作人员对于此项工作的重视, 同时提高工作水平。再者就是一定要将相关的责任落实到人, 由具体的人员负责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 对于档案管理室的工作人员, 要定期组织他们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同时开展经验交流会, 加强相互学习, 提高业务能力以及重视程度。 1.2 实行层级管理责任制 在新闻视频的管理中需要采取层级管理的模式, 明确各级领导在其中的责任, 形成一级抓一级的体制,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加强考核制度的建设, 利用考核来加强管理, 对于责任一定要明确到人, 在有效的考核机制促进下, 将资料的管理工作责任明确到人。 1.3 加强监督检查 在相关的监督检查体制中, 一定要明确主体和客体, 检查的主体是档案管理室, 客体则是各个职能部门。然后对于主客体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 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 各个部门各司其职, 避免工作内容重复交叉现象的发生。同时监督检查的方式需要不断的完善, 进行一些不定期的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根据具体的情况, 对监督检查措施进行改进。最后就是针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档案室的检查以及行政执法力度,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整改。 2. 改善收集渠道 2.1 健全收集网络制度 对于视频资料的收集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收集网络, 强化对于网络内部人员的管理, 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工作范围, 在进行新闻视频收集时要明确目标, 确定范围。进行视频的移交时要按照相关的程序来进行, 对于网络人员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 主要由档案室的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考核, 并且明确考核的内容以及形式。 2.2 建立拍摄登记制度 对于新闻视频的拍摄需要进行全程的管理, 从开始拍摄就需要填写《拍摄登记表》, 该表必须经过档案管理人员的签字后才可以开展新闻视频拍摄工作, 同时对于没有按照程序进行拍摄的, 规定对于其视频资料不可以独自占有或者是自行销毁。 2.3 制定落实措施 坚持主管、负责、落实一体化的原则, 确保视频资料的保管工作制度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加强管理工作, 逐步形成层级管理制度, 责任到人, 同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再就是为了保证工作的开展, 需要建立工作的汇报制度, 资料的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向相关的主要领导汇报视频资料管理的落实情况, 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3. 加大投入力度 3.1 加大对安全保管设施的投入 在相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对于保管资料的场所一定要符合相关的规定, 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室。管理室要对资料库环境进行审查, 加强资料保管室的防潮、防光、防火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尽最大的努力将新闻视频资料妥善保管好。 3.2 注重对实施备份工作的投入 对于必要的经费一定要加大投入力度, 必要的设备和软件一定要进行不断的更新, 对于视频资料还需要进行备份工作, 主要包括内部的备份, 异地的备份等等, 采取这些方式可以更好的对视频资料进行保管, 避免因为一些非人为的自然因素而造成的资料损失或者是数据丢失的情况, 同时也确保了视频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3 重视对抢救保护工作的投入 对于早期的新闻视频资料, 需要加大投入, 运用现代的设备和技术对其内容进行修复和还原, 对于其内容要尽量保证其完整性, 尽最大的努力保存其存在的新闻价值。同时对于已存档的视频资料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 以保证其资料的安全。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新闻资料的形式也由原来比较单一的文字资料形式变得多样化, 而且对于新闻视频来说, 其制作的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 因此做好新闻类视频资料的管理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文章主要针对新闻类视频的保管工作, 从思想的提升、改善收集渠道以及加大投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闻,视频资料,管理 参考文献 [1]主临宁.视频信息网的建设与应用[J].警察技术, 2011, (04) [2]渔河.视频信息网[J].警察技术, 2008, (01) 【英语新闻视频论文】推荐阅读: 校园网络视频新闻论文12-19 英语新闻学习07-23 英语足球新闻11-13 英语新闻和英语教学05-09 英语经济新闻06-13 商业英语新闻写作09-30 新闻英语听力01-04 高考英语新闻写作10-23 新闻传播专业英语词汇08-29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07-15视频新闻怎样与电视新闻融合 篇6
英语新闻视频论文 篇7
新闻视频片花检索新方法 篇8
论网络视频新闻再设计 篇9
英语新闻视频论文 篇10
论新闻类视频资料的保管 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