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的正确使用

2024-08-11

新闻语言的正确使用(共6篇)

新闻语言的正确使用 篇1

语言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又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思绪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的不贴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数学思维结果的表达,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1]。因此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低年级,学生能对数学语言产生敏感性、能理解数学语言表达的含义、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悦的事情。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语言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理解和表达,数学语言的教学要讲究策略。

一、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数学语言的正确使用

教师是表率,要以身作则。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生动。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2]。

如在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有的老师“除”和“除以”不分。24÷3应读成“24除以3”, 有的老师会错读成“24除3”, 殊不知“24除3”列式是“3÷24”。再如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章节中,有的教师把“整除”和“除尽”的概念混淆了。“整除”指的是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0的整数,商也为整数且没有余数;而两数相除(不一定都是整数),没有余数即为“除尽”。显然,整除一定是除尽,而除尽却不一定是整除。像以上两例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语言的不准确、不规范、不严谨、不科学,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 还会造成概念模糊、思维混乱,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如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这一课中,有这样一段精准的表述:“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黄花就有这样的3份,那么我们就可以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这句话首先强调黄花有“这样”的3份 ,表明黄花与蓝花的关系 ;其次 ,说到倍数关系时强调“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而不是只说“黄花是3倍”,表明“倍”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准确的数学语言,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新概念,还能为学生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产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意愿,进而正确使用数学语言。

二、搭建语言交流平台,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正确使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这导致学生没有或很少有机会发表见解, 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训练。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多给学生“说”的机会。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加强审题训练,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在答题前不能动笔,只进行读和说。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说解题思路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这就必须加强语言训练,启动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中讲了件什么事”、“得到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等引导学生表达出一句完整的话,不仅如此,这些小问题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读题、复述题意、说解题思路,使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有利于明确题意,正确解答。

除了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桌交流、小组合作也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形式。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发现这两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再让学生同桌二人交流自己的发现,两人取长补短,对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我还常常借助先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再派代表汇报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样既有面对小组中组员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规范操作活动陈述,强化学生数学语言的正确使用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 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 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3]。因此,在指导学生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的例题“将6个桃子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让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数一数,从而化抽象为形象。在分一分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桃子,得到三种分法,即1和5、2和4、3和3。学生得到这三种答案时,可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思考、操作的思路,即按什么顺序进行分的? 怎么会想到按这种顺序? 以此训练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接着,老师可追问:“怎样分最公平? ”绝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所分结果立即得到“两人分得同样多时最公平”。接着再在分的最公平的情况下数一数每人分得几根小棒从而得到最终答案,而平均分的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生脑海。最后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出自己思考的全过程,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平均分的意义, 使操作活动和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还能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 小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把“听、说”训练贯穿每天的数学课堂全过程,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正确表达数学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鼓励他们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帮助学生“说”得有理,“说”得连贯 ,“说”得完整 ,进而“说”出智慧 ,“说”出精彩。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良好发展与否。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学中用特定含义的词语、符号、式子、图形进行表达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学生学好数学,师生间进行数学知识及情感交流的工具。因此,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数学语言,培养,使用

新闻语言的正确使用 篇2

一、活动主题:祖国在我心中

二、活动时间: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三、活动参与人员:六年级全体同学

四、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五、活动开展方案:

(1)班主任布置任务。

(2)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3)在班会上宣读调查报告,向同学们宣传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4)评出此次活动的“参与奖”“制作奖”和“宣传奖”。

六、活动总结:

新闻媒体如何正确使用隐性采访 篇3

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因记者工作需要,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采用隐性采访方式也是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一种常用手法。隐性采访能够最大限度地探知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使受众更清楚地了解事件本质,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然而,随着隐性采访频率的增多,也引发了各种争议。因此,笔者认为,媒体在运用隐性采访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应遵循客观记录原则

新闻必须是真实的,这是新闻媒体和社会对新闻的共同要求,如果新闻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新闻媒体存在的必要性,所以新闻要客观记录事件发展过程。这就要求记者最好将自己置身于新闻事件以外,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去报道,不去影响或促使事件发展。如果记者参与到新闻事件之中,那么其本身就有可能成了新闻事件的成因之一,最后的报道将会不够客观,造成新闻的失真,引起受众对新闻真实性的怀疑,无法使新闻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同时,隐性采访还容易侵犯被采访者的合法权利,并且对新闻本身也是一种不尊重。

二、应遵循公众利益原则

隐性采访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应该是为了维护公众的利益。维护公众利益是记者和媒体基本的价值取向。只有与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相关、正常采访无法获取真相时,才能使用隐性采访。不能遇到困难就滥用,也不能为了报复或个人私利等原因使用隐性采访。隐性采访只能在不违反法纪的情况下,让公众对国家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有关信息进行了解,不能为了迎合某些公众的好奇心,而使用隐性采访获取个人隐私等不宜报道的内容来提高收视率。近些年,中央电视台为维护公众利益,每年的3月15日都会推出“3·15”晚会,对坑害消费者的伪劣商品进行曝光,同样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消费主张》以及地方电台、电视台开辟的行风监督节目,都经常采用隐性采访,曝光社会阴暗面,揭穿了无数的骗局、陷阱和黑幕,揭露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作为,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同时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和人生。

三、应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原则

隐性采访必须做到合法合理,在法律道德允许范围内进行采访,来获取有价值的新闻。在隐性采访时,记者不能为了达到采访目的,引诱被采访对象违法违规,不能为了让新闻好看而策划新闻事件。隐性采访应追求社会责任,记者首先是社会大众的一分子,必须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做人的行为准则。从职业角度来讲,记者也是时代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在他们身上凝聚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记者在采访新闻,特别是采访负面新闻时,其表现一定要坦荡,不能夹杂私人情感,更不能故意给采访对象设置“圈套”,引诱对方按照自己的思路说话、做事,从而失去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众所周知,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和新闻自由权,但记者在采访时也应该时刻想到,新闻的当事人也是国家公民,所以在使用隐性采访时,应该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善意地去报道新闻事件,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肆意运用舆论监督的“大棒”恶意伤害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用隐性采访的最终目的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揭露、鞭挞社会中存在的假恶丑现象,弘扬真善美等正能量。如果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始终怀着一种主观的态度,最后做出的新闻很有可能不够客观,甚至很有可能把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引到一个偏激的方面。所以,在隐性采访时,记者一定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这不仅是对新闻当事人必要的尊重,也是对新闻、对大众负责。

四、应遵守国家法律原则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新闻法,对隐性采访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隐性采访没有法律限制。

隐性采访的工具应符合法律规定。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的保护,《国家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隐性采访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包括国家的政治秘密、经济秘密、技术秘密等。我国《保密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作了具体要求。1992年,国家保密局、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新闻出版署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还专门制定了《新闻出版保密规定》,对新闻保密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隐性采访不能泄露企业秘密。媒体记者对采访所涉及的企业秘密包括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制造结构等要谨慎处理。新闻媒体不仅要为公众传播有价值的信息,也有为企业严格保密的责任,避免不经意间使他人获取企业竞争对手的机密资料,从而采取不公平竞争,以致破坏市场秩序。

公民的隐私权不受隐性采访的伤害。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和权利不受侵害,《民法通则》也作出了类似规定。在新闻报道中,侵害隐私权是隐性采访被指责最多的地方之一,记者在采访中区分采访地点是公开场合还是秘密场合,采访对象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公民,并在实践中把握其中的区分度。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因为他们不具备完全责任能力,其罪错不宜张扬。所以,新闻媒体在采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也要作特殊处理,如用匿名、在电视画面中使用马赛克处理其面部图像、用特技改变其声音,避免该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地址泄露,以保护未成年人相关权益。

由此可见,隐性采访必须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并要正确把握隐性采访的度,把握好了,隐性采访可以成为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把握不好,会成为新闻侵权的罪魁祸首。

谈如何在课堂内正确使用评价语言 篇4

关键词:评价语言,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注重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强调英语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有关专家提出对评价方面的建议, 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课堂中巧妙得体的使用评价语言, 有助于和谐课堂的生成, 能给予学生轻松感、自信感, 从容地感受每一节课, 也能诱发或唤醒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一、课堂评价语言运用要准确、得体

随着课改新理念的提出,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关注学生的情感, 以学生为本, 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评价语言也有所改变, 以前我们常说的“He did very better than you, and you——”现在已经变为“I believe in you, you could do better, try your best.”以前的评价语言往往使孩子垂头丧气, 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而现在的评价语言则会使孩子们更充满自信, 学习兴趣大增。平时课堂中当学生答非所问时, 许多教师选择不应答或者一些不合理的评价, 会让学生难堪。我们应采用得体准确的语言来纠正学生的错误,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回答问题。“It does not matter.Thank you all the same.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班级里有个哑巴型学生, 以前每次不作答, 有一次, 她终于支支吾吾想说了, 我心中大喜, 但大家对她仍很不满意, 她用胆怯的目光看着我, 等待我的批评, 我心里清楚地意识到这时的评价非常关键, 我微笑地对她说:“Today, you are successful, the sentences are fantastic!I like it.”说到这里的时候, 她已经放松了许多, 然后我继续说:“but I hope you can read it loudly and clearly, come on!You can doit!”她真诚地点点头坐下了。课堂评价语言并不在于它的华丽而在于它的准确和得体, 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让学生在评价的舞台上充分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二、课堂评价语言要丰富多彩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口语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评价语言切忌单调、过滥, 除了OK和Good等常见词可以赞美学生以外, 还可以用上:wonderful, excellent, good job, welldone, super, fantastic, clever, great等很多词。此外, 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 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 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语言方案, 巧妙应对, 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 课堂就会充满活力。课堂上, 教师不妨鼓鼓掌, 与学生拉拉手、翘翘大拇指, 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课堂评价语言应该让被评价的学生有一种学习上的成就感, 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也真正地展现出课堂评价语言的魅力!

三、评价学生时教师要真诚与宽容

对于那些回答错误的学生, 我们千万别作出“You are stupid!Your Eng lis his so poor!You are so bad, I do not like you!I can not stand you!”等诸如此类批评学生的话。如果不能宽容学生的错误而把这些话说出口了, 是将给课堂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这些评价语言除了能给教师出出气, 不会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而且还会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无助感, 最后让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完全消失。一个成功的教师总能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回答, 不管答案正确与否, 总能宽容地对待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随意性、反复性和个性,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该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加以引导, 例如, 我们可以宽容地对学生说“It does not matter, try it again!Do not worry, you can do it!come on!”等, 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评价要适时适度, 无泛滥成灾之嫌

新课程中, 因为强调了课堂中的和谐平等, 强调了人文关怀, 有些教师怕背负上打击孩子积极性的“罪名”, 于是一味地顺从着学生的做法, 捧给孩子们一些“廉价”的表扬。对于学生的回答即使不贴切, 也会说“Great”, 学生朗读课文并不流畅, 也没有感情, 教师也要评价“Did well”, 写作课上孩子的“胡编乱造”也被说成了“想象奇特”……殊不知, 这样的评价用语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目标, 这样的“关怀”让孩子误入“歧途”。这样的教师又如何配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呢?

总之, 我认为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亲切、灵活、多元, 有具体的内容, 随时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引导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课堂评价语言是以表扬、激励为主, 但我们要把握好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因此, 课堂评价语言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它是一门教学艺术。让我们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 善意地评价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 体验到成功, 从而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李静纯.英语学习评价手册[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5.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调查报告 篇5

调查时间:星期六下午

调查地点:市场等

调查目的:找出错别字,分析结论。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我国的语言文字有很多种,但是,经常有些商家不断地将祖国的语言文字错用、滥用、误用;而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误读字和语病更是屡见不鲜。为了加强对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性。我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问题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深入调查,我于星期六下午展开了调查。大约调查了一个小时。一些店面广告牌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把“依依不舍”写成了“衣衣不舍”,“依恋”写成了“衣恋”,“时尚”写成了“时裳”······一问才知道,原来都是店主故意写错,自作聪明地把偏旁去掉或用错。还 完全为了追赶时尚潮流,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购物,所以才不管什么字体规不规范呀,用错字没有。还有一些小学生作业上的错别字更是见怪不惊······

研究与分析

经过我的仔细分析与研究,大概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一些商家为了追赶潮流,吸引顾客,故意使用错别字。

2. 书本报纸上的错误大概都是由于印刷错误,印刷员太疏忽。

3.由于小学生的粗心,而造成写错别字。

4. 一些小学生不会写个别字,而错写偏旁,多一笔,少一画。

改进措施

希望一些店主不要在故意使用错别字,滥用语言文字。一定要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小组,纠正那些错别字用者。

新闻语言的正确使用 篇6

一、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模糊限制语的研究从最初的语义范围延伸到了其他不同的领域。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 对模糊限 制语做出 了不同的 分类。从 语用角度 出发 , E.F.Prince (1982) , 何自然 (1988) 等学者提出, 模糊限制语可分成基本的两类, 一类是approximators, 即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或称作近似化词) , 另一类为shields, 即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或称作遮掩词) 。此分类在中英文中都适用。

1.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approximators) 。这是一类最为常见的模糊语, 一般为程度副词或数量副词。这类词汇一般不影响所要传递信息的实质性内容, 但会影响到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这样具有模糊意义的词汇在传递信息的目的上具有极大辅助作用, 一方面听者对所修饰的范围有了大致的了解;另一方面说者也能表现出坦诚和不夸张的态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又可分为程度变动语 (adaptors) 和范围变动语 (rounders) , 前者指话语真实程度上的变动, 如英语中的kind of, to some extent等;而后者则是指可给出一个变动范围的词, 如about, approximately等。

2.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shields) 。这类模糊限制语指的是去除主观判断, 直接引用其他的相关判断, 这样的形式表达了语言使用者的不完全承诺性;因为说话者并无直接的信息, 只是拥有信息来源或者说对于信息的真实性无保证, 引用了第三者的相关判断。在中文中, “据统计”、“据报道”等都是此类模糊语;而在英文中, 此类模糊语有we have heard that等。在信息传递的效力上, 影响的角度有三个, 一是说话者的责任减小;二是听者会在其信息无法判断来源的情况下, 选择性的相信;三是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 还可引起说话者和听者对消息真实度产生一定思考。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也分两类, 分别为直接缓和语 (plausibility shields) 和间接缓和语 (attribution shields) 。直接缓和语指说话人对某事做出直接猜测, 或说话人对某事持不确定态度。间接缓和语则是通过引用第三者的看法来间接地表达说话人的观点及态度。

从语义角度出发, 模糊限制语可划分为四类:形容词和副词 (如very, almost等) ;表示主观见解的短语成分 (如I think, I believe等) ;构成形容词或副词的后缀 (如-likely等) ;由连词as though等引导的程度状语或方式状语 (易来宾, 胡东平, 2004) 。

根据模糊限制语的功能和限制范围, 则可将其分为倾向“准确”的, 倾向“作者”的, 以及倾向“读者”的模糊限制语 (张秀丽, 2010) 。

由于精确的概念标准的缺乏, 人们大量使用模糊限制语。但也正是模糊语大量的使用, 使得无精确性但具有新闻性的信息得到有效的传递以及理解。

二、中国新闻与VOA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

本文以比较有影响的E.F.Prince等学者从语用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为基础, 借助Antconc3.2.0软件, 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 从而对中文新闻与英语语言国家VOA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在VOA的官网上随机选取40篇常速英文广播, 自建微型语料库, 约18, 840个单词, 在新闻联播官网上抽取40篇新闻报道, 同样自建微型语料库, 约36, 880个汉字, 两种新闻内容均涉及各个领域, 保证在随机的基础上对所有相关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新闻的时间范围是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

此次研究将以句为单位, 对所选新闻中每100个句子里使用的不同种类模糊限制语的频率进行计算。充分利用Ant Conc3.2.0软件分析语料, 依据语用分类标准对语料进行检索找出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出现的频率和个数。在最后手动检索的时候, 对于不不符合条件的词频除去, 以最大限度保证最后数据统计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模糊限制语在新闻联播语料库/VOA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和分布

根据新闻联播的相关数据, 发现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较高, 并且直接缓和语在四中具体分类的模糊语中所占比例最高。语料中直接缓和语高频率的出现体现了汉语新闻中语篇的指导性、指令性和政策性, 也同时体现出汉语新闻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如“应该”、“必须”等词的使用。

在这些汉语新闻中, 范围变动语有“大约”、“几乎”等。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 要求能有足够的证据和具体的数据来增加其可信度, 但是在无法做到确切的数据之时, 范围变动型的模糊限制语提供了数据范围, 一方面使得数据得到运用, 但是并没有虚拟数据;另一方面, 读者也对所表达的数据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新闻也不至于失真。

统计结果显示, 在四十篇随机抽取的VOA新闻中, 与中文新闻不同的是,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次数要高于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而从单种限制语来讲, 间接缓和语的使用个数 (35.8%) 最多, 其次是范围变动语多于程度变动语, 多于直接缓和语。

间接缓和语在VOA广播新闻中较常出现, 例如it is sai等, 这样的表达大部分是通过用第三人称来传达信息发出者对某一事件的看法, 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报道者如实传达信息, 而在对信息来源或者信息的准确性无法完全确定时, 这类型的模糊限制语避免了传递者表达自己的态度或猜测, 增强了新闻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因报道失真所需承担的责任。

VOA新闻中的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主要有around, nearl等, 这些模糊词多与表示具体数字的词语连用从而表达大约等含义。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 虽然使数据显得模糊, 但是保障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读者在理解新闻的同时又避免了过度关注精确数据。

对比研究两种语言在新闻中的模糊语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 两种语言中, 存在差异最大的是, 汉语偏向于使用缓和语, 其中直接缓和语占主要部分, 这也和中国人在陈述观点上为力求客观公正是相一致的;而英语则是偏向于变动型模糊语, 这和西方人在表达上为显得简洁客观相一致。

三、结论

对于新闻语篇来讲, 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获得精确的信息, 因此, 适当采用模糊限制语便成了陈述新闻事实的一种有效方法。两种语言的新闻中, 都体现了模糊语强大的语用功能, 通过模糊语的使用, 体现表达内容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语言的表达显得委婉礼貌, 同时保护了消息来源, 这也是新闻通过语言的利用传达的一种人文性。

模糊性是这两种语言的共同特性, 但是在语言习惯和文化认知上的不同造成其使用的具体类别存在着差异。在英语和中文新闻语篇中, 模糊限制语呈现出在结构与分布上的不同, 主要不同为:中文新闻多使用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而英语新闻表达中, 更多使用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了解这两种语言新闻表达上的共性和差异, 可以对语言表达的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 减少因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角度和表达特色不同这样的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两种语言的新闻中在限制语的使用上的差异也给从事语言主要是新闻翻译者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 使得新闻文本的翻译更加符合本国语言使用的特色。

本研究尚存很多不足之处, 对于获得的数据研究还不够全面, 今后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易来宾, 胡东平.英汉模糊限制语语用对比及其交际功能[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2) :98-100.

上一篇:提问技能下一篇: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