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语言使用模式(共3篇)
外语语言使用模式 篇1
一、中外合作办学定义及产生背景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教育领域里出现的新生事物, 是国家为了鼓励我国高等院校有效地利用和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加快我国国内高校的发展步伐而提出的。它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 (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的活动”。
二十一世纪, 世界各国都在为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而努力,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与手段。兴国靠科技, 科技靠人才, 人才靠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相对于西方各国而言, 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 起步较晚;我国的教育事业还受经济条件及人口因素的限制。与中等发达、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才算刚刚起步。要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实现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战略转变, 缩短我国教育事业同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 加快前进步伐, 我们就要引进外国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其中硬件部分指物质方面的资源, 包括资金、教材、教学和科研设备等;软件包括:优秀的人力资源, 如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教学组织资源, 如教育结构、课程设置方式、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方式等;先进的教学理念方面的资源, 如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观等。
二、东北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特点
我国东北地区的高等院校, 在其地理位置方面有着特殊性, 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及向周边地区传播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方面担负着特殊的重任。在连续两年的中俄文化交流活动中, 我国东北地区高校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中和俄罗斯高校的合作办学更是起到了文化纽带及加深中俄人民友谊的关键作用。
各高等院校除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重心放在了与俄罗斯高等院校的合作外, 还有少数院校积极利用地域优势, 广泛开展与日本、韩国的高等院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概括起来, 其合作办学模式有:“2+2”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4+0”模式;“4+2”本硕连读培养模式及本科交换生模式等。一般进入以上项目学习的学生, 应具备合作双方学校所规定的语言口试能力, 达不到语言口试要求的学生需要进行语言研修, 以达到所需条件。由于我国国内高等院校学生所学外语多为英语, 即便东北地区有很多中学为学生开设俄语课, 但其选修俄语课程的学生总数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甚至很多地区的中学都已经停止开设俄语课, 致使原来从事俄语教学的教师也改从事其他专业教学或者从事其他行业。少数朝鲜族中学为学生开设日语课程, 但是相对于英语考生而言, 所占比例仍然很小。这些情况使我国东北地区高校在同周边国家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时, 虽然有着便于交流学习的地域优势, 但是在语言方面却明显存在困难。
三、合作办学中的语言使用模式
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 无论是引进国外的教师资源还是教材, 都要涉及到我国学生的语言培训及提高的问题和任课教师采用何种语言进行授课的问题, 否则将极大影响国内学生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学习吸收效果。因此, 学生对于外国语言的学习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外语的使用将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高校在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不同模式, 那么, 对于教学语言及教材书写语言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1.“4+0”模式
在该合作办学模式下, 可以极大利用国外教育资源, 并且最大减少国内资金外流, 同时, 由于是引进国外的教师教材及教学方法, 在国内对学生开展教学, 避免了我国学生出国后有可能遇到的诸如安全及国外生活的昂贵费用等很多问题。针对这种“不出国的留学”方式, 各高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多利用双语教学, 其双语教学过程中, 语言的使用基本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1) 全部使用外文教材, 用外文授课。
授课教师可以是外籍教师也可是本土教师。该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可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学生要有良好的外语基础, 能够完全理解和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除此之外, 学生还应具备本专业的汉语知识背景、专业术语的外文和汉语的通译。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应在学生的低年级阶段安排更多的公共外语教学学时, 以便于学生打下坚实的外语基础, 从而在大三、大四高年级专业课比较集中的阶段采取全外文授课时能取得理想效果, 从而才能保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能真正领会到原版外国教材的先进之处, 使之成为国内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2) 外文教学与汉语教学结合的方式。
在这种教学语言使用的模式下, 可以由国外教师使用国外原版教材讲授完整的一门课程或者一门课程的一部分, 然后由国内教师用中文教授中文教材的相关内容, 从而让学生同时领略到不同国家对于同一学科的认识的异同, 达到开拓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作用。但是, 在此种语言教学模式下, 中外教师授课内容的衔接则显得很关键了。
(3) 国外教师主讲, 国内教师助课。
这是一种将国内外教师混合授课的方式, 与上述第二种授课模式的区别在于, 在该种混合模式下, 教学中以国外教师为主导, 国内教师只是起到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理论知识的作用。这种以国外教师为主的模式, 真正体现了合作办学中不出国门却达到留学目的的办学目标, 国内教师的有效补充, 可以尽量减少语言的问题对学生产生的理解障碍。
(4) 教材与授课语言的混合。
国内教师可以采用外文教材, 全部用汉语讲授, 或者采用英语+ 汉语模式讲授课程。虽然, 在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时候, 在该模式下只是利用到了教材部分, 但是对于某些非专业主干课而言, 倒也不失为一种可以采取的有效方式。
2.“2+2”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我方高校需要在学生的大学前两年阶段提高对其外语教学的要求, 加强外语听说理解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为学生后两年的国外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才能更好保证其大学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学习质量和效果, 从而使我方学生真正在合作办学中得到收益。在前两年的国内相关专业基础课的讲授过程中, 国内授课教师要积极使用外文的专业术语, 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国外专业学习中能减少认知障碍, 尽快地适应外文专用技术术语, 以便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3.“4+2”本硕连读培养模式
在该种合作办学模式下, 国内高等院校学生要在国内学完规定学分, 达到本科毕业相关要求, 满足被授予学士学位的相关条件, 可以按照合作双方相关规定, 申请到国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这就意味着参加该合作模式的学生在国内四年本科学习过程中, 虽然本科课程可以完全按照国内培养模式学习, 但是在外语学习上却要提高要求, 强化培养, 以满足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的外语语言要求。如果合作高校为非英语母语的国家高等院校, 而参加到此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所学外语为英语, 则在不降低对此类学生英语语言要求的前提下, 为学生开设合作方所在国家官方语言的培训辅导课程, 以此来为学生打好语言的基础。
4.交换生模式
在东北地区高校中, 很多大学与韩国高校都开展了交换生合作项目。双方各派出同等数量学生到对方合作大学学习一年, 互相承认学分, 毕业时发本国国内大学文凭。在这种交换学习模式下, 一般国外选派到我校的交换学生都需要具备基本的汉语基础, 或者有很强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合作双方大学会为来校交换学习的学生提供一学期免费的语言培训课程。语言培训可以由专门语言培训机构开展, 也可以由学校自己组织师资进行。语言培训一般都在交换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 作为其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效帮助与补充。我方高校一般可以提前选拔出拟出国交换学习的学生, 然后在其出国前可以为其做好前期的语言培训, 使其更好的适应一年的国外交换学习, 从而保证国内学生在国外交换学习期间的学习质量与效果, 达到交换学习的目的。
四、东北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学语言使用所面临的困难
对我国东北地区的高校而言, 由于合作办学的伙伴多为俄罗斯及韩国、日本等国高校, 在采用何种教学语言方面还涉及到很多具体问题, 如在国内高校合作办学中是采用外方母语授课还是英语授课的问题。如果在和俄罗斯等高校合作办学过程中我方采用俄语为授课语言教授俄方教材, 那么由于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学习的外语为英语, 这势必会产生教学语言与听课语言的语言不通的矛盾;如果采用英语授课, 就涉及到将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原版教材能否转化为英语教材的问题。即便有对应的英语配套教材, 那么是否会因此影响到授课内容的准确性和教材风格呢?即便有对等内容的不同语言版本, 那么当我方邀请外方教师授课时, 对外方教师的英语语言授课能力又会有着很大的考验。语言的障碍, 势必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 知识的领会不好自然又会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 对于与俄罗斯和韩国、日本等国的合作办学来说, 教学语言的使用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任何知识都是要靠语言去传授与表达, 如果在教学语言方面使教师与学生在沟通理解方面不能很好的达成一致, 这势必会影响到教材的使用, 从而影响教学与学习的效果, 优质的国外教育资源没有发挥其优质的作用, 也就使中外合作办学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摘要:近年来, 我国很多高等院校为了借鉴及有效利用国外高等院校优质教育资源, 广泛和国外大学合作,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对于我国国内学生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技术提供了宝贵的条件。我国东北地区高校在开展合作办学方面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以同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高校合作为主。由于上述国家为非英语母语国家, 则使得东北地区高等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外语教学语言的使用模式显得意义重大, 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东北地区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外语语言使用模式
参考文献
[1]徐洁.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中国高教研究, 2003, (10) .
[2]叶光煌.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探析.集美大学学报, 2006, (2) .
[3]宗希云.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4) .
外语语言使用模式 篇2
外语教材是指导并服务于外语教学的。外语教材有的以语法为纲, 有的以生活情景或功能意念为纲;其组织方式包括直线式、圆周式等;其展现方式由于受到文本固定性的限制, 必然以线性方式呈现。教材自身的展开顺序、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与教材所要求的教学活动方式, 共同规定着教学过程的进程。
而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实际生活中的熟练运用, 即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因此, 外语教材的编写应当按照外语实际应用情况展开。本文力图在综述外语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的基础上, 初步探讨语言使用频率在教材编写中的运用, 以期为教材编写提供一定启示。
二、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
1. 教材编写的宏观指导原则。
教材编写的宏观指导原则指的是编写教材时所选定的、用以指导教材编写的教学大纲。目前, 国内外外语界所使用的教学大纲, 根据其功能, 大致可归为学而知之型 (Product Oriented) 和习而知之型 (Processed Oriented) 。前者主要指语法教学大纲 (Grammatical Syllabus) 和功能意念教学大纲 (Functional Notional Syllabus) ;而后者主要包括过程 (Procedural) 教学大纲、基于任务 (Task-based) 的教学大纲和基于内容 (Content-based) 的教学大纲。学而知之型教学大纲要求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上,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言、语法知识,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习而知之型教学大纲则侧重于“学生自己的学习体验” (David Nunan P27, 1988) , 要求学生通过语言的应用和实际操练来掌握语言知识, 提高语言的应用实践能力。
教育部近年制定的《课程要求》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个要求包含两个内容, 即: (1) 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2) 在学习和工作中能用英语交流。这就为国内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也为外语教材的编写指明了方向。
2. 教材编写的一般性原则。
教材编写的一般性原则, 主要涉及内容选择、编排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实用性等。从教材内容选择上讲, 首先重点关注的是体裁的多样性和话题的广泛性 (方健壮2002:23;龚立等2001:59;张洁2001:83) 。其次是政治上要恰当 (龚立等2001:59) , 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发展 (张明2004:44) 。再次是反映科学研究的新成果 (张明2004:44) , 充分反映时代的发展, 有现实性 (方健壮2002:24;张洁2001:83) , 要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结构互补 (龚立等2001:60) 。另外一个是真实原则, 包括语料真实、训练逼真、录音真实、语境逼真等 (方健壮2002:23) 。从教材编排方式上讲, 首先要遵循科学性, 符合人类认知和外语教学的基本规律, 内容的编排应循序渐进, 能够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有针对性, 根据宏观培养目标和特定学习阶段的需要来选取和安排材料 (张洁2001:84;庄智象, 黄卫2003:11) ;内容要保持前后的一致性 (张洁2001:84) 。其次是循环性, 重点词汇等内容要通过在一定语境中的多次重现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张洁2001:84) 。再次是系统性, 教材的内容要前后呼应、形成整体, 避免内部矛盾或前后冲突 (庄智象, 黄卫2003:12) 。最后是后瞻性, 即教材要追踪使用情况 (张明2004:44) 。从教材激发学生积极性上讲, 教材组织形式要生动活泼, 内容选择要保证一定的趣味性, 阅读材料要有可读性, 保证对学生的吸引力。 (龚立等2001:59) 。从教材实用性上讲, 教材所选的内容要有实践性, 可操作性要强。 (方健壮2002:25)
三、按照语言使用频率编写教材
综上所述, 当前的教材应该能够提高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内容展开上应该合理、科学。而在近年不断面世的新教材中, 许多教材对于内容展开的顺序存在争议, 目前很少见到完全基于清晰数据而安排顺序的教材。例如有的教材按照难易程度出发, 先易后难, 但是内容的难度具体有多高、内容之间难度相差多少、这样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 往往是主观的判断, 很难清晰界定, 这就容易引起质疑。
1. 意义。
基于这种情况, 本文建议按照实际生活中外语语言使用的频率来安排教材内容的展开顺序, 在可靠统计学数据的基础上, 保证了语料和学习材料的真实性, 大大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例如, 在实际生活中, 外语国家语言使用者在日常口语交际中, 哪一种 (类) 会话情景最经常出现, 那么我们就将使用频率高的情况最先介绍给学习者, 之后逐渐安排使用频率较低的情况, 较少使用的和生僻的内容就放在教材后面 (作为了解之用) 。这样, 学习者优先掌握的那些熟悉的内容与实际经常应用的内容是同步的, 在今后使用语言的时候能够更加自如, 实现了学习为使用服务的目的。同理, 语法、词汇、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也都可以按照语言使用的频率由高至低进行安排。由于教材知识点全都来自实际生活, 对学习者来说非常熟悉。因此在内容的呈现形式上, 可在每处知识点配以背景介绍, 模拟实际的场景, 尽可能还原现实中的情境,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并辅以模拟练习, 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这样, 教材的形式更灵活, 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外语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 并且真正将学生的“所学”转化为“所用”。
2. 数据收集。
这种编写教材的思路, 需要大量的统计工作做基础。笔者认为, 可借助录音、问卷、访谈等形式来收集数据。例如, 可利用录音的形式来记录和收集语料, 分析日常生活中最经常用到的外语知识点, 同时保证了语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其中有一个问题是, 需要大量长期的跟踪工作。另外, 可配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 了解语言使用者所认为常用的外语知识点都有哪些。在调查跟踪对象的选择上, 可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进行随机抽取, 可以保证语料来源的广泛性、全面性和代表性。
四、结语
本文综述了外语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按照实际生活中外语语言使用的频率来安排教材编写的顺序, 以期为教材编写提供一些启示。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长期的语料收集和统计工作, 在今后笔者将尝试完善数据收集的方法。
摘要:本文讨论了按照实际生活中外语使用的频率来安排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首先, 文章分析了外语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按照语言使用频率由高到低安排教材编写顺序的设想, 并为数据收集的方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语言使用频率,外语教材,教材编写
参考文献
[1]Cunningsworth, 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London:Macmillan, 1995.
[2]David Nunan, first published, fifth impression.Syllabus Design[M].Oxg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蔡基刚.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念问题研究[J].2011, (5) :5-10.
外语语言使用模式 篇3
本文仅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英德双语阶段为例, 对双语教学的基础阶段需要面对的英德双语之间的语言迁移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
一、教师在课堂上对双语的处理问题
英德双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同时掌握两门语言, 在学习过程中很难避免双语之间的迁移作用影响, 作为双语专业的教师, 非常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语言的正向迁移作用, 尽量减弱语言的负面迁移作用, 使双语教学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双语专业的教师对两门专业语言同时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双语专业出现的时间尚短, 很难找到真正精通两门外语的教师授课, 因此小语种教师对英语的继续进修学习, 英语专业教师对小语种的初步了解就成为必要。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处理双语的问题, 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方面必须清楚教师对两门外语的了解认识究竟如何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对两门语言的了解并不意味着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熟练使用两门语言交替授课, 也并不提倡德语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解或者英语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使用德语直接进行英德双语的对比, 即德语教师要注意在德语课上不主动使用英文协助教学, 造成英德混用的双语特色, 英语教师也不要再英语课堂上使用德语辅助教学。我们必须保证专业课堂上的语言单一化纯粹化, 双语专业并不意味着语言学习的糅杂混乱化, 学生可以在课后的学习中自主进行英德双语比较总结, 而不是课堂上直接使用两种语言交替表达, 这绝对不利于对专业语言的学习, 一旦学生习惯了这样英德双语混杂使用的情况, 对之后的专业提高有害无益, 。而教师在双语比较学习这一方面也只需要起引导作用而不是将这一部分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 双语教学当然不是两门语言毫无交集的平行教学, 也绝不是时刻都要纠缠在一起的拧麻花式的密集交叉教学, 教师需要注意在充分利用两门语言的正向迁移的同时保持专业语言的纯粹性, 即掌握对学生引导的分寸, 不要让学生只专注于双语对比分析交叉学习而忽视了提升语言专业的高水准研究。
另一方面, 教师对两门语言的了解, 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针对英德双语间容易发生混乱的负迁移现象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训练重练习。尤其是在初级语音阶段, 德语发音部分受英语影响极易混淆, 在教学中德语教师对英语的了解越多, 越能够有针对性的清楚地有重点的进行纠音。在纠正发音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重复学生的错误的英式德语发音, 而应该反复的强调标准的语音, 以免在重复错误发音的过程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即在英德双语教学的基础阶段, 德语教师尤其应该注意避免在课堂上说英语, 英德语音的对比也应该通过强调德语发音的特点的方式引导进行, 让学生逐渐习惯纯德语语音环境, 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营造出德语课堂上的双语环境, 这对学生的语音学习并不能起到正面作用。
二、德语语音学习中易受英语影响的音素
学过英语的学生在学习德语会很容易进入状况, 发音效果显著,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英语音素对德语的影响, 防止并纠正学生在两种语言的某些因素上发生混淆现象。以下是一些最容易混淆的英德音素,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进行关注训练:
1、w[v]被发音成英文的w[u], 即咬唇发音变成圆唇音。
2、e[]作为词尾弱化音被看做英文中不发音的词尾。
3、h在德语元音后面不发音, 会被学生按照英语习惯进行发音拼读。
4、ei[ai]的发音经常和英语中的ei[ei]混淆。
5、z[ts]被发音成为英文中的z[z], 清辅音被发成浊辅音。
6、s[z]在拼读元音字母时被发音成英文的s[s], 浊辅音被发成清辅音。
7、st[t], sp[p]中的s在发音时被发成英文中的s[s], 平翘舌不分。
8、y[], ü[]被发音成英文中的u[ju:]。
9、v[f]被发音成英文中的v[v], 清辅音被发音成浊辅音。
以上为语音教学基础阶段英德双语的学生最容易发生混淆的几个音素, 在教学中单纯的反复朗读单一的音素并不能真正纠正学生的发音失误,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在语流中学习语音的方法, 教导学生在句子中精确读音, 使学生最终能够形成德语发音习惯。
从对双语学院英德专业的学生与教师的调查情况来看, 英语作为德语学习重要基础与辅助手段, 在德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能够提高学生对德语学习的兴趣并很大程度的减轻德语学习的难度和压力, 对双外语的学习者和教育者来说, 充分利用英语对德语学习的正向迁移无疑可以有效减轻学生同时学习两门语言所耗费的巨大精力和压力, 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使两门语言互相促进, 共同进步, 真正实现双语双强, 均衡发展。这其中教师对双语教学模式的科学认知尤其重要, 需要教育界的前辈与一线教师与针对这一课题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共同探讨研究, 努力开拓双语教学模式的新道路。
摘要:本文从教师个人素质要求与课堂实际教学两方面探讨英德双语教学的础阶段的双外语问题, 双语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语言素质, 如何处理两门外语的关系, 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利用语言的正向迁移, 从而将英语知识作为德语学习的良好基础而不是混淆的障碍。
关键词:双语教学,语言环境的纯粹性,语言正向迁移,语流
参考文献
[1]李承言:《关于德语基础课教材的选择与使用问题》,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82年02期。
[2]孙旭东:《国外双语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语言文字应用》, 1993年第二期。
【外语语言使用模式】推荐阅读:
高校外语语言05-23
语言输入与外语教学06-05
第二语言/外语学习09-09
非语言交际与外语教学08-25
批评语言学与外语教学11-27
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10-06
外语教学模式研究12-03
体验式外语教学模式论文05-10
外语电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模式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