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

2024-10-06

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精选7篇)

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 篇1

05年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高级)样卷

赵金明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吕必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

05年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高级)样卷(考试时间

分钟)

语言学部分(20分)

一、术语解释题

(说明 : 第 1-3 题是语言学术语解释题 , 每题 2 分 , 共 6 分。请对术语作出简单明了的解释 , 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1.音位变体 2.意音文字 3.孤立语

二、填空(说明 : 第 4、5 题是填空题 , 共 4 个空;每个空 1 分 , 共 4 分。请 仔细阅读句子的意思 , 并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填入恰当的答案)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和()工具。

5.在语言中 , 只概括反映一类现实现象的词是(),可以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的词是()。

三、简答题(说明 : 第 6、7 题是简答题 , 每题 5 分 , 共 10 分。请根据语言学的理论加以说明 , 答案请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6.简要说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7.词汇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 请说明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 并简要论述基本词汇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地位。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部分(80分)

一、填空题(说明 : 第 8-16 题是填空题 , 共 10 个空;每个空 1 分 , 共 10 分。请仔细阅读句子的意思 , 并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填入恰 当的答案。)

8.对比分析的目标是找出学生在学习目的语中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

9.认知法的理论基础是()和()。10.HSK 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和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三种 , 共 11 级。

11.按照不同的测试目的 , 可以将语言测试分为水平测试、、诊断测试和潜能测试等。12.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 , 他把这种能力称为。

13.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 , 练习的种类一般分为理解性练习、和记忆性练习等。

14.就语言学习而言 , 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

15.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 , 也有消极的一面 , 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语言的

16.应用语言学广义上是跟理论语言学相对的 , 如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狭义上则专指。

二、选择题(说明 : 第 17-26 题是选择题 , 共 10 个题; 每题 1 分 , 共 10 分。每题下面有 ABCD 四个选项 , 请选择唯一恰当的答案 , 并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17.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是语言要素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训练 , 其中语言要素指的是

A.听、说、读、写 B.听、说、读、写、译 C.语素、词汇、句子 D.语音、词汇、语法

18.“专用语言 ”(LSP)教学 , 是在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语法一翻译法 B.直接法 C.认知法 D.功能法

19.文化休克主要出现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过程的 A.观光期 B.挫折期

C.逐渐适应期 D.完全复原期

20.保证 的关键是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要与测试目的相一致。A.难易度 B.效度 C.区分度 D.信度

21.教材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 《报刊阅读》、《新闻听力》是按 划分出来的。

A.教学方法 B.教学对象 C.教学手段 D.课程类型

22.错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A.对比分析 B、中介语理论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心理语言学 23.语言教学中所说的言语技能指的是

A.组词造句的能力 B.口头表达的技巧 C.听说读写的能力 D.解释词义的能力

24.按照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 ,“ 多项选择 ” 属于。A.分立式测试 B.标准化测试

C.常模参照测试 D.水平测试

25.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可以归纳为 四大环节。A.理论研究、总体设计、课堂教学、测试 B.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 C.教学设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评估 D.教学任务、教学过程、课外活动、评估

26.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 , 是根据 来划分的。A.语言材料的性质 B.语言知识内容 C.语体风格 D.言语技能

三、术语解释题

说明 : 第 27-30 题是术语解释题 , 每题 2 分 , 共 8 分。请对术语作出简单明了的解释 , 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27.教学评估

28.语言学习理论

29.(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30.课件(courseware)

四、论述题(说明 : 第 31-35 题是论述题 , 第 31 一 33 题各 6 分 , 第 34、35 题各 7 分 , 共 32 分。请根据第二语言 / 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加以论述 , 答案请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31.试述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32.请举例简要说明考试的反馈作用。

33.简述听说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主要特点。34.简述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35.外国学生常说 “ 我见面了我的朋友 ” 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 , 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应采 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五、综合课教案设计题(说明 : 第 36 题是教案设计题 , 共 20 分。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 , 并写出教案。教案请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36.根据下面的课文 , 设计一份综合课教案。(教学对象 : 初级班;课时 :90 分钟。)(情景 :田中和金成泰是同屋。)金成泰 :田中 ,起床啦 ,起床啦!

田中 : 今天星期六 , 干吗起得这么早 ? 金成泰 : 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

田中 : 我网球打得不好。去游泳怎么样 ? 金成泰 :我游泳游得不好 ,去唱卡拉 OK吧。田中 : 好啊 , 我特别喜欢唱中国歌儿。金成泰 : 是吗 , 我怎么不知道 ?

田中 : 山口唱得也不错。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金成泰 : 那你给山口打个电话 , 问问她去不去。田中:行, 我现在就打。

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答案

语言学部分(共 20 分)

一、术语解释题 { 每空 2 分 , 共 6 分 }

1.音位变体: 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并不对立 , 即不起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也即不能区别意义), 可以把它 们归并为一个音位。(1 分)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 成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 , 也即音位变体。(1分)

2.意音文字 : 兼用表音、表意两种方法的文字体系。(1 分)一般是在表意字的基础上由表意字、借表意字充当的表音字、兼有 表意表音的意音字来记录语言中的词或语素。(1 分)

3.孤立语 : 以词的结构为主要标准而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型 之一;(1 分)其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 , 多用词序、虚词来表达 语法关系。(1 分)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 , 共 4 分)

4.交际、思维

5.单义词、多义词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 , 共 10 分)

6.答题要点 :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1 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 , 所以每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 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1 分)语言要求文字正确地记录它。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1 分)但是文字和 语言毕竟不是一回事情 , 用什么形体去记录语言 , 其间没有必然的 联系。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形式 , 同一语言也可以采 用不同的文字形式。(2 分)7.答题要点 :

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1 分)它表达和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事物 , 一般由一个词根构成 ,(1 分)具有全民常用、稳 固、构词能力较强等主要特点。(1 分)

正是由于基本词汇的上述特点 , 它使用频率高 , 而且是大量的 一般词汇的基础 , 牢固地掌握了基本词汇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词汇的骨干 , 因此 , 在第二语言词汇教学中 , 基本词汇教学是基础与中 心。(2 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部分(共 80 分)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 , 共 10 分 }

8.难点

9.认知心理学、转换生成语言学 10.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 11.成绩测试

12.语言习得机制(LAD)13.模仿性练习14.认知风格 15.迁移作用

16.语言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 , 共 10 分)

17.D 18.D 19.B20.B21.D 22.B 23.C 24.A 25.B26.D

三、术语解释题(每题 2 分 , 共 8 分)

27.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估分 两种 , 一种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估 , 目的是为了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 馈 , 以便改进教学;一种是总体性评估 , 目的是为了评价整个教学 计划的价值。

28.语言学习理论是研究语言学习和获得的心理过程、揭示 语言学习和获得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对语言教学至关重要。

29.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 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 响。一般将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两种 , 持工具动机的学习者 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 持综合动机的学习者是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30.用来存储、传递、交换、解释、处理教学信息 , 并对它们进 行选择、评价和控制的教学程序(软件)叫课件。课件是由课件设 计者根据教学要求用软件工具或计算机语言编制出的计算机教学 软件

四、论述题(共 32 分)

31.(6 分)答题要点 :

成人语言学习的生理器官已经成熟 , 智力发育健全 , 思维能力较强 , 因而在第二语言学习中 , 能够充分概括和归纳语言材料。(1 分)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 , 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第一语言 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迁移作用(正迁移作用或 / 和负迁移作 用)。(2 分)成年人第二语言学习一般是在正式场合(课堂)进行 , 因 此在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第一语言学习。(1 分)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和目的多种多样 , 这和儿童习得 母语是为了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不同。(1 分)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 要克服文化障碍 , 避免文化冲突。(1分)32.(6分)答题要点 :

指出什么是反馈作用 : 指考试(测试)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1 分)反馈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1 分)能对教学作良好的引 导 , 对学生的学习起督促和促进作用的是积极的反馈 ,(1 分)将学 生引向错误方向 , 甚至出现教学为考试服务的是消极反馈。(1 分)举出例子。(2 分)33.(6 分)答题要点 :

听说法产生于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它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1 分)是对现代第二语言 教学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法之一。昕说法的主要特点 : ① 昕说领先。它继承和吸收了直接法注重口语的特点 , 在昕说读 写四项技能中以听说为重点 , 课文也多以对话形式展开;(2 分)②反复实践 , 养成习惯。强调语言是一种习惯而不是知识 , 较 少知识性的讲解 , 提倡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性类推掌握语言规律 , 主张模仿、重复、记忆;(1 分)③以句型为中心进行操练。句型是教学的基础和中心 , 进行语言项目的替换练习, 反复操练 , 以 达到自动化的目的;(1 分)④注重语言结构的对比 , 并在此基 础上找出学习的难点 , 确定教学的重点。⑤尽量防止学生出现 错误 , 一旦出现要及时纠正 , 避免错误习惯的养成。(1 分)34.(7 分)答题要点 :

先认读 , 后书写;(1 分)先教可以作为部件的独体字 , 后教合体字;(1 分)先教笔画少的字 , 后教笔画多的字 , 教新部件要笔顺 笔画展示清楚;(1 分)适当利用汉字的造字特点进行说明;(1 分)注意区分同音字的不同字义 , 容易混淆的字要作对比练习;(1 分)对学过的部件要及时归纳总结;(1 分)尽量做一些用字组词的练习, 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词义;采用描写、临写、抄写等方式练习写汉 字。(1 分)35.(7 分)答题要点 :

指出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 把离合词 “ 见面 ” 等同于自己母语中相应意义的及物动词。(2 分)改正句子 , 例如 :a.我和 / 跟朋友 见了〈一〉面。或 z b.我见到了我的朋友。(2 分)“ 离合词 ” 的教学 对策 : 说明离合词的结构和用法特点 ,(1 分)把离合词作为动宾 短语处理 ,(1 分)把离合词同动量补语、时量补语等的教学结合起 来。(1 分)

五、综合课教案设计题(共 20 分)

36.参考答案要点 : A.教学目的和要求

a.通过本课教学 , 使学生基本掌握程度补语(状态补语)的用法 , 连动句的用法 , 以及 “ 起床 ”“ 唱歌 ”“ 游泳 ” 等离 合词的用法。(4 分)b.掌握功能项目 : 邀请、商量、打算、评价等。(指出一到两个即可。)(1 分)B.教学环节和步骤 z I.复习旧课(1 分)E.学习新课

a.生词学习(1 分)b.课文讲练(2 分)

c.重点词语讲练。分): 这么(“这么早”), 怎么(“ 我怎么不知道”), 干吗 , 就(“ 我现在就打 ”)等。

d.重点语法讲练(6 分 , 答出两个即可)

i.离合词(如 :“ 唱歌 ”“ 起床 ”“ 游泳 ”)

ii.程度补语(状态补语): 意义、格式、否定和疑问形式。(如 “ 干吗起得这么早 ”“ 我网球打得不好 ”“ 我游泳游得不 好 ”)iii.连动句

(如 “ 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 ”“ 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e.活用练习。(1分)

皿.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1 分)IV.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20 分)

参考 : 复习旧课 :5 分钟、生词学习:10 分钟、课文讲练 : 25 分钟、重点词语讲练 :10 分钟、重点语法讲练 z20 分 钟、活用练习:15 分钟、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5 分钟。V.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1分)

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 篇2

乔姆斯基认为, 人具有先天的语言能力, 这种能力体现为他们具有以原则和参数为表现形式的普遍语法知识, 也就是说, 普遍语法就是一些普遍原则、条件和规则共同搭建的内容。普遍语法作为抽象的原则, 并不能直接生成特定语言的“个别语法”, 学习者只能根据这些原则, 确定在特定语言中哪些语言形式是可能的, 哪些语言形式是不可能的, 并在语言经验的基础上生成特定语言的个别语法。由此不妨认为, 所有语言的学习都是在共性的结构上搭建了不同语言的个性。共性和个性的融合, 构成了不同的人类语言。

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时, 先天的语言学习机制发挥作用, 即语言习得的“初始状态”, 在此背景下对习得语言时的输入进行选择和参数设置, 语言习得的任务就此完成。

二、普遍语法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从普遍语法理论出发, 其中参数的重新设置是克服母语对第二语言负迁移的根本措施。母语的固有参数影响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理解, 从而导致负迁移, 可见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有重要影响。那么, 要使第二语言参数值的设置摆脱母语观念的影响, 学习者要对接受到的第二语言内容进行重构。而普遍语法与语言学习最有可能的假设, 是学习者利用普遍语法发展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普遍语法+语言输入。

那么我们可以大胆推断, 学习者必须接受大量的正面数据来抵消母语的负面影响, 也就是说, 要接受大量的第二语言输入内容。而根据克拉申的i+1原则, 语言输入的内容最好是稍高于学习者当前水平的内容。据此, 我对5名韩国学生做如下教学内容的测试:

在教授趋向补语“起来”时, 其中有一个用法:放在动词后, 表示对某一方面进行评论。例如, “你学习起来也太拼命了”。学习者母语韩语中没有相同的表达, 此时母语中找不到与该用法对应的语法结构, 学习者一定要对知识进行重构。我没有直接解释“起来”的用法, 而是举出大量例子让学习者听, 试图进行正面语言输入, 并让他们跟读。在大量语言输入后, 给出如下几个例句: (1)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2) 这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 (3) 她唱起歌来声音很好听。 (4) 他说起话来很慢。 (5) 他写作业起来就忘了吃饭和休息。

给出例句后, 让学习者从中找出一个错误的句子, 结果他们都认为句子 (5) 是错误的, 我问起原因, 1名学生指出“写作业起来”中“作业”是名词, 而其他五个句子“起来”前都是动词:“说、做、读、唱”。其他4名学生则表示找不到具体原因, 但反复读后, 感知上认为句子 (5) 是错误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详细解释“起来”的用法, 就简单了许多。

另外, 利用普遍语法中的语言共性, 我们可以试着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 把学习者母语与汉语进行对比, 分析其中的异同, 从相异之处引导学生对新的语法结构进行重构, 而对相似之处进行比较, 让二者相融理解, 则可以不必花费大量时间讲解。

在对初级韩国学习者讲授副词“越”时, 课前, 我将“越”的用法与韩语充分对比, 发现, “越来越+形容词”与韩语中相同意思的用法十分相似;而“越A越B”这种常用结构则和韩语不同, 韩语中的结构是“A越A越, 更B”, 因此我把教学重点定为“越A越B”, “越来越+形容词”则简单讲解, 这样合理安排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结语

随着中国国力不断提升, 汉语热现已在全球范围扩展, 尽管学习者母语各不相同, 但人类语言的普遍原则使学习者母语与汉语之间可以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点,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契合之处, 充分发掘有利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 篇3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一、汉语网络语言的形式及特点

(一)、汉语网络语言的形式

1、旧词新义

随着网络语言的普及,人们为了标新立异,把一些原有的词语拿出来,赋予一些新的意义,尤其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打酱油”,之前广州电台采访的某市民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他说:“我是出来买酱油的。”打酱油原本是指以前的酱油都是零卖零买的,自己拿着瓶子到商店,你要多少,人家就给你称多少,现在网友们又给“打酱油”一词加入了新的的含义,就是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意思。

2、新词新意

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新形势,他的发展也是趋之若鹜,例如:“菜鸟”就是新手的意思。

3、同音代替

很多词的产生都是通过读音相同,来代替原有的词语。例如:“泥”代替“你”等等。这些替代,可见现在网民的一些奇思妙想,思维之胆大。

4、数字代替词语

许多网络语言不仅存在于汉字,数字也成了人们交流的语言符号。人们喜欢用555来代替哭,这些数字代替词语的产生,也源于他们读音的相似,这种代替丰富的网络语言的形式,展现了人们思维的开阔。

(二)、汉语网络语言的特点

1、简洁性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大都是为了使用方便。网络交流时用文字交流,当句子很长时,网民为了更加快速的交流而用一些简单的缩写或数字表达。例如:“再见”用“88”,“人艰不拆”,表示“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2、趣味性

网民擅长用了谐音、仿拟、拆词、摹状等辞格,使语言表达形象诙谐,个性有趣。例如“居里夫人”(名词新解,居里为动宾结构,表示居在家里的人,用来形容极其喜欢待在家里的人);“毕加索”(“闭家锁”之意,也是形容不爱出门的人)。

二、第二汉语教学中网络词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社会进步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产生了很多新词语;另一方面,为了表达新思想!新观念的需要,人们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和深人需要,人们创造出更多的新词语。例如:政治类新词语:不作为、跑官。经济类新词语:灰色市场、投资银行。社会文化类新词语:三失、图书漂移。大量新词语的产生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不能单单依靠《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范围内的词汇,也不能固守于教材中的词汇,应当将新词语真正纳人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来。

(二)、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目的,满足学习者交际交流的需要

这是一个新词语频繁出现的时代,新词语常常反映出一些社会焦点、热点,从某些角度也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国情。如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忽略新词语的教学,学习者不了解这些新词语,必然不能很好地融人社会现实,融人中国文化,交际交流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学习者有学习新词语的这种需求,我们就不应该固守于基本词汇,应该认真考虑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新词语教学。

三、第二汉语教学中网络词语教学的策略

网络新词语是汉语新词语的一部分,汉语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日益得到重视。同时,在教授学生是要注意策略,不然会起到反面的效果。

(一)、应当选择适当的教学对象

1、区分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各阶段的学生,对词语的接受程度不同,以吸收生词量最大的读写课来说,如果说中高级阶段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更高、更熟练的交际能力,并大量扩张词汇为主要特色的话,初级汉语读写课就是以准确地发音、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汉语基本语法为主要特色。初中级阶段中,词汇在这一阶段并不是主要任务,不建议引入网络新词语;中高级及研究生阶段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为了进一步熟练交际,扩宽学习汉语的渠道等,可以根据年级和程度的不同,逐渐引入网络新词语。

2、区分留学生的学习时间

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汉语,根据学习期限可以分为长期学习,短期学习。长期学习的学生动机多样化,基本上是为了更好的在中国生活,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所以网络新词语有必要进行教学。短期外国留学生其目标主要是在短期内掌握基本的汉语知识,同中国人进行简单的交际,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即所学内容是学习者在交际中马上应用的,也是学习者急于掌握的。网络新词语的使用范围有限,不影响基本交际,所以在短期学习中不建议进行教学。

(二)、应当选择合适的课型

在对外汉语课程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最能和新词语发生关系的是:(1)报刊阅读课,(2)当代中国话题课程。因为网络新词语源于网上,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相应地引入网络新词语,同时结合课型选择讲解扩展的程度。报刊阅读课也是讲解网络新词语的重要课型,教师在依据教材的基础上,也要不断地加入一些鲜活的报纸资料进行教学,可以是具有时效性的新闻事件,这些新闻事件引出新词语如“打酱油”“围观”等,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社会现状。还可以把报刊阅读课放到网上去,让学生能读懂网络上的文章、网友留言,甚至让学生参与到网络讨论中去。

四、总结

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了大批的网民,也使得网络语言越来越丰富、多样。本文从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网络语言教学的策略三方面讨论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网络语言教学。网络语言的教学,可以丰富汉语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同时紧跟当代中国的时尚潮流。

参考文献:

[2] 祖迪. 网络新词与对外汉语教学[J]. 鸡西大学学报,2013

[3] 耿静颖.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J]. 华章,2013

[4] 席文. 汉语网络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J]. 黑龙江大学,2012

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 篇4

一、韵母

 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二、韵母的分类

 韵母总数 单韵母 复韵母 鼻韵母 特殊韵母 39 6 13 16 4  4个特殊韵母—— er、ê、-i[ ]、-i[ι ]

1、单韵母

ɑ[A] o[o] e[γ] i[i] u[u] ü[y]

2、特殊韵母 er-i[ ]-i[ι] ê[ε]

舌面元音发音简表

前 央 后

不圆 圆 不圆 圆 高 i[i] ü[y] u[u] 半高 e[γ] o[o] 半低 ê[ε] 低 ɑ[A]

3、复韵母

(1)前响复韵母 ɑi, ei, ɑo, ou(2)后响复韵母 iɑ, ie, uɑ, uo, üe(3)中响复韵母 iɑo, iou, uɑi, uei

4、鼻韵母

(1)前鼻韵母/舌尖鼻韵母

 ɑn iɑn uɑn üɑn en in uen ün(2)后鼻韵母/舌根鼻韵母

 ɑng iɑng uɑ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

三、汉语普通话韵母发音要领

1、普通话韵母的发音(略)

2、汉语拼音字母ɑ o e i在不同条件下的读音(1)字母ɑ有四个读音: ① [A]: ɑ iɑ uɑ中的ɑ读[A] ② [a]: ɑi ɑn uɑn uɑi中的ɑ读[a] ③ [ɑ]: ɑo iɑo ɑng iɑng uɑng中的ɑ读[ɑ] ④ [ε]: iɑn üɑn中的ɑ读[ε]

(2)字母o有三个读音: ① [o]:单韵母o及uo中的o读[o] ② [u]:ɑo iɑo ong中的o读[u] ③ [ ]:ou iou中的o读[ ]

(3)字母e有四个读音: ① [γ]:单韵母e读[γ ] ② [ε]:ie üe中的e读[ε] ③ [ e ]:ei uei中的e读[e] ④ [ ]:en eng uen ueng中的e读[ ]

(4)字母i有三个读音:

① [ i ]:单韵母i和复韵母、鼻韵母中的i读[i] ② [ ]:zi ci si音节中的i读[ ] ③ [ι]:zhi chi shi ri音节中i读[ι]

四、韵母表(略)

掌握国际音标(IPA)

五、韵母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口型,舌位,舌位图

(1)单韵母  最基本元音

 最易出问题的是—— [o] [γ][u] [y]

① o  开口度略小,注意唇型  只见上齿最下边缘

② e  发o,保留舌位,唇型变扁,似微笑状

 先发较松的[ ],舌根紧张并后移,延长发音时间

③ u  圆唇程度最高,舌后缩

④ü

 用[i]引导

 用[u]引导:口型不变,向前向上移动舌位

(2)复韵母 常见问题——  看作两个元音

 发作单元音,丢韵头/韵尾  复韵母中各元音读得一样响亮/长/清晰

[1]前响复韵母ɑi、ei、ɑo、ou的发音

汉语:前音响亮,但音长较短,两音间无明显界限

英语:前重后轻,前长后短,前清楚后模糊,音长长 纠正方法——控制音长、开口度小一点、注意口型

教前响复韵母的板书设计

ɑi、ei、ɑo、ou

[2]后响复韵母iɑ, ie, uɑ, uo, üe的发音  不要拖长

[3]中响复韵母iɑo, iou, uɑi, uei的发音  引导法

-ui –iu念中响

(3)鼻韵母

 发前后鼻韵母的主要区别——

 位置不同: 舌尖前伸抵住上齿龈——舌面后部抵住软腭

 口型不同: 上下齿相对,口型较闭——上下齿离得较远,口型较开  听觉不同: 轻、短,细弱低沉,不够响亮——较重、宽宏、响亮

主要问题——

 前后鼻韵母相混

 斯拉夫语:鼻音后加[g]音  法语:鼻化音

纠正—— 鼻辅音发音部位完全闭塞

(4)特殊韵母  er ——

舌位摆成e[ ]的部位,再翘舌

只能自成音节

四声依次开口度增大

-i[ ]、-i[ι ] ——拖音法,发出辅音后舌头不动  ê[ε] —— 欸

外国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韵母  ü、―i  撮口呼韵母

 前后鼻韵母的区别  音近元音的区别

第六节 声调及其教学

一、汉语普通话的声调

1、声调

一个音节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相对音高变化,是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

2、调值

 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读法

 调值的语音特点

(1)相对音高(2)语音连续,中间无停顿

3、调类 声调的种类

普通话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4、调型

普通话四种基本调型——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全降调

5、调号标注的位置 韵腹

6、普通话的四声

调类 调型 调值 调号 长度 第一声the 1st tone 阴平高平调 55 ˉ 次短 第二声the 2nd tone 阳平中升调 35 ˊ 次长

rd第三声the 3 tone 上声 降升调 214 ˇ 最长 第四声the 4th tone 去声 全降调 51 ˋ 最短

 声调特点—— 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7、五度标记法——调值的描写方法 [55] [35] [214] [51]

二、声调及其教学

1、声调教学的重要性

语音学习难点,语音教学重点

2、留学生学习普通话四声时存在的问题(1)用重音代替(2)随意性大

(3)用母语的语调代替(4)四声发音不到位

一声不够高、二声上不去、三声不拐弯、四声下不来

3、声调教学的方法

 从单音节字调入手,单音节练四声

(1)声调教学示意图(2)声调教学顺序

 传统教法——四声依次教学

推荐的声调教学顺序——  第一声:高平调作为基调

 第四声:由高而降;可先教慢动作,夸张法  第二声:中升调,适当拖长

 第三声:先降后升;低调、“慢转弯”法 四声教学示意图

(3)双音节和多音节词语的声调教学 双音节定调词语——

 他说 您说 我说 会说 说了  他填 您填 我填 会填 填了  他写 您写 我写 会写 写了  他念 您念 我念 会念 念了 可针对不同学生修改  在语流中纠正声调  自制特殊生词表

三、变调及其教学

1、第三声的变调及其教学(1)3 + 3 → 2 + 3(2)3 + 1/2/4/大部分轻声字 → 21(变短促)

半三声的常见错误:

[1]读成全三声的后一半升调 [2]将低降调21读成高降调51

2、“一”的变调

(1)单用、词句末尾、序数中读原调  一 十一 唯一 第一(2)一、二、三声字前读第四声  一天 一时 一起(3)四声前读第二声  一半 一共

(4)动词重叠时变为轻声  看一看 听一听

3、“不”的变调

(1)一、二、三声字前读第四声  不安 不然 不久(2)四声字前读第二声  不对 不错

(3)词语中间、肯定否定连用,变为轻声  挡不住 对不起 去不去

第七节 轻声及其教学

一、轻声的定义

 普通话里的汉字一般都有自己的声调,但在词或句中有些字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得又轻又短,这就是轻声  轻声不标调号

二、轻声的特点(1)特殊音变

 物理属性表现——音长变短、音强变弱(2)读音特点:短而轻

(3)依附性——轻声的音高随前面音节声调的高低而变化  对比:珠子——竹子——主子——柱子

三、轻声对声母、韵母的影响 1 声母

 不送气的清塞、塞擦音声母浊化  哥哥 我的 耳朵 瓶子 韵母

 元音央化:妈妈 办法 大方 麻烦  元音脱落:豆腐 意思 我们 东西  复元音单元音化: 回来 热闹 木头

 轻声和音强、音长、音高、音色都有关系

四、轻声的作用  区别词义和词性

例:对头

 区别词和短语

例:东西、火烧

五、变读轻声的规律

(1)助词:语气、结构、动态助词(2)名词词尾

(3)某些量词:(两)个

(4)名词后少数方位词:家里 床下 树上(5)动词后某些结果和趋向补语(6)单音节动词重叠的第二个音节

(7)夹在词语当中的“一”和“不”、“没”(8)人称代词作宾语、兼语

(9)一些口语中常用的双音节词

六、教轻声采用的一些方法  自然地发得又短又轻  适当夸张

 注意轻声字的音高和调型特点

问题——(1)音高随前字漂移(2)轻声字说得像去声  多在语流中练习,记忆轻声词

第八节 儿化韵及其教学

一、儿化韵的构成

er有时和其他韵母结合成一个儿化的韵母,叫儿化韵 写法是在原韵母之后加r 汉字的写法是在原汉字后写“儿”

注:普通话有两个“儿”概念 自成音节的——不自成音节的

二、儿化韵的作用(1)区别词义

 要一块——要一块儿(2)转换词性

 罩——罩儿 亮——亮儿

(3)表示喜爱、亲切、细小,增加感情色彩变化  小猫儿,小鸡儿

三、儿化韵的读音(略)

四、教儿化韵时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问题——

(1)不会卷舌或读成[γ]、[ε](2)卷舌过晚(3)韵母儿化后音值常有变化(4)不会发鼻化音(5)随意将词儿化

第九节 语气助词“啊”的音变(略)

语气助词“啊”因受前面字音的影响读音有变化 变化规律: 1.在 a、o、e、i、ü 后读 ya,汉字可写作“呀” 2.在 u、ao、ou 后读 wa,汉字可写作“哇” 3.在-n 后读 na,汉字可写作“哪” 4.在-ng 后读 nga,汉字仍写作“啊”

5.在-i [ ] 后读 [za],汉字仍写作“啊” 6.在-i [ι]后读 ra,汉字仍写作“啊”

第十节 语调及其教学

留学生在语调方面容易犯的错误——

1、重音不明或用母语重音代替 纠正——突出最重要内容

2、停延异常

纠正——多读、多看、扩大词汇量

3、声调、句调乱变 普遍现象

4、音长异常

单音节词:3〉2〉1〉4 双音节词:前短后长 三音节词:中短长

四音节词:中长、短、中长、最长

重音、音长的关系

原因——

 母语(多无声调)句调、重音影响  声调掌握不牢固

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 篇5

1132194033 shangyue 摘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一定范围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是很多汉语学习者认为汉语难学,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有效地增加汉语课堂的学习互动性和趣味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游戏是任意的游戏,还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呢?本文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游戏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利用游戏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游戏;原则

对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而言,汉语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语言,在汉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习者消除畏难情绪,快乐高效地学习,有效地掌握汉语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不少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尝试着把游戏和表演等趣味性的活动带进课堂,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游戏教学”在众多的教学案例中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那么,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如何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游戏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有好玩的一面,如果能在教学中注入“游戏”的教学方式,这便迎合了人“好玩”这一天性,就能从影响二语学习因素中的学生个体因素出发,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活力,而且合理地游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例如,当教师教完外国汉语学习者有关春节的知识,如有关习俗、饮食名称、吉祥话等内容后,可以将上课过程中一些需要掌握的重点词语、交际用语等制成小卡片分发给学生,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进行游戏竞赛。比赛过程中,当老师说到卡片上出现的内容或提的问题能用卡片上的内容回答时,持有卡片的那组学生必须快速地举起卡片,并大声地读出来,如果其他组的成员先说出了答案,那么就算输,老师给与说的又快有准的队伍加分。这样,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获胜的队伍有小小的奖励,或输了的队伍要收到小小的惩罚,如表演节目。当然,也可以采取竞猜、心心相印等不同的游戏形式。这样,与其埋头苦学苦记或者被动地学习,学生往往更愿意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从游戏中获得快乐、对学习内容也会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从而达到快乐高效的学习。

游戏进入课堂,能够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它有效地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课堂填鸭式、满堂灌或以老师为中心的沉闷,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调到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给与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挖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有助于使学生乐学、爱学,甚至求学。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中加入游戏的成分,是在考虑汉语语言本身的特点、二语学习者的性格特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条件以及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等方面的基础上,为了使汉语课堂更具活力和乐趣,让学习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调动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掌握汉语言而展开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中的游戏不是散乱无章的,它是一种有组织的,包含规则、目标和乐趣的活动,通常情况下它包含一个特定的任务或目标、一套较完善的规则、游戏者之间的竞争以及游戏者之间的沟通所用的口头或书面语言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游戏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游戏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较明确的目的性应该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游戏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游戏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仅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盲目地进行游戏,而必须是在充分考虑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中其他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需要让学生能从游戏中掌握教学内容,获得运用汉语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例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中常用的游戏“找朋友”,教师可以将所要练习的内容制成小卡片分发给学生,并按类将学生分组,然后请学生就学习内容找到持有能与自己组合成朋友的卡片持有者,例如语音方面的“找朋友”是为了训练学生听音辨音能力或者是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声韵

调的拼合;而词汇方面则可以是词语的搭配、词性、意义的相关性等等。情景模拟或角色表演等类型的游戏则主要是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理解,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言语技能。游戏的开展最高目的是为了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

(二)游戏要有一定的启发性。

游戏的开展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用游戏调动课堂气氛、活跃课堂的同时要注意学习者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如周健老师在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05例中介绍到的“猜字谜”游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编制字谜,在猜谜比赛前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常见字谜的结构和猜谜的方法,然后带领学生复习一下课堂上需要学生掌握的字,让学生根据汉字音形义各方面的特征去猜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对汉字的音形义各方面掌握得比较好才可能很好地说出谜底。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各组就所要掌握的字制作谜语,请其他组的同学猜,通过对部分字词音形义设计谜语竞猜游戏,引导学生对汉语语音、汉字、词汇等要素进行思考,从而尽可能地类推似学习。

(三)游戏的形式要有多样性。

内容新颖、富有情趣、形式多样的游戏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汉语学习有所期待,但是如果游戏形式过于单一,经常做相同或相似的游戏,学习者的兴趣就会渐渐地消退,甚至觉得厌烦,即使让他们玩游戏也提不起兴趣,或者就将变成纯粹的为玩而玩了。因此,教师要发一定的心思去选择设

计游戏以更好地辅助教学。汉语课堂的游戏从内容上可以大致分为音乐性游戏、反应性游戏和角色游戏三大类,不同类型的游戏在形式上又是相互依赖,可以相互转换或包容的,其中我们可借鉴的游戏有“唱汉语学习歌曲”、“找朋友”、“接龙”、“猜谜语”、“萝卜蹲”、“西蒙的命令”、“此呼彼应”、“挖地雷”等等,对外汉语教师在二语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游戏方式,并在原有经典的游戏上注入新的内容,不断的创新改进,以促使学习者汉语学习兴趣有增无减。

(四)游戏要有操作的可行性。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游戏的成分,使之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但必须考虑到游戏的可操作性。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基本上以外国学生为主,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而且不同国家的学习者在个性因素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游戏基本上是每个学习者都比较喜欢的,但是,教学过程中利用怎样的游戏辅助教学则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针对背景差异较大的学习者,他们是否能理解游戏,游戏的展开是否能得到大多数的学习者的配合这都是必须考虑到的因素。对外汉语教师在二语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游戏不能是学生完全或大部分人都不能参与的,游戏是面向所有的学习者,同时游戏的展开还要考虑到教学环境,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考虑到游戏的形式是否行得通,操作是否容易。

(五)游戏要有一定的适度性。

游戏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时间上如何分配都要遵循一个适度原则。面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游戏的形式和所花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中小学生汉语学习课堂游戏的成分往往占了绝的比重要大得多,而不同语言要素的教学过程中游戏的比重又是不一样的。比如重听说能力培养的课堂,互动活动基本贯穿了整个课堂,因此作为互动活动重要表现形式的游戏则成了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从头到尾都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不过这样对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游戏方面有较大的挑战;而重读写能力的课堂,如汉字课、写作课等,如果游戏的成分过多则难以完成教学内容,游戏只能是课堂偶尔的“调味剂”,忌多忌杂。

随着国际汉语学习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积极热情地学习汉语,与此同时,这就要求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而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越来越多地借助游戏进行辅助教学,游戏在二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游戏与汉语教学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加了学习汉语的乐趣,为学生在玩中更好地学得汉语言及其相关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使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快乐的学,学的快乐。游戏在汉语作为二语教学中日益凸显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对二语教学中的游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服务于教学,富于启发性和可操作

性的形式多样的游戏在有组织有规划地实施情况下才能更好地为运用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使二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参考文献: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 篇6

2004年8月23日发布

第一条 为了提高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水平,做好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工作,加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从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工作的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所具备的相应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的认定。对经认定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以下简称《能力证书》)。

第三条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工作由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认定委员会”)根据本办法进行组织。认定委员会成员由教育部任命。认定委员会的职责是制订能力认定的考试标准,规范能力证书课程,组织考试和认定工作,颁发《能力证书》。

第四条 《能力证书》申请者应热爱汉语教学工作、热心介绍中国文化、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须具有大专(含)以上学历和必要的普通话水平。其中的中国公民应具有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以上或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合格水平。

第五条 《能力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类。

取得初级证书者应当具备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基本知识,能够对母语为非汉语学习者进行基础性的汉语教学工作。

取得中级证书者应当具备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较完备的知识,能够对母语为非汉语学习者进行较为系统的汉语教学工作。

取得高级证书者应当具备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完备的知识,能够对母语为非汉语学习者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汉语教学和相关的科学研究。

第六条 申请《能力证书》须通过下列考试:

初级证书的考试科目为:现代汉语基本知识、中国文化基础常识、普通话水平

中级证书的考试科目为:现代汉语、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中国文化基本知识

高级证书的考试科目为: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中国文化。

第七条 申请中级、高级证书者普通话水平需达到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规定的二级甲等以上。

第八条 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可免试申请《能力证书(中级)》;

对外汉语专业方向毕业的研究生可免试申请《能力证书(高级)》。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可免试汉语类科目。

第九条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工作每年定期进行。申请证书者须先通过能力考试,凭考试合格成绩申请证书。申报考试和申请证书的具体时间及承办机构由认定委员会决定。

第十条 《能力证书》申请者须向申请受理机构提交以下材料:

(一)《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申请表》(一式两份);

(二)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三)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考试成绩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符合免考试科目者须提交所要求的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五)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六)外语水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第十一条 《能力证书》由认定委员会监制。

第十二条 申请证书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经认定委员会核实,不予认定;已经获得《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者,由认定委员会予以注销。

第十三条 为了提高汉语作为外语教师的专业能力,认定委员会规定《能力证书》的标准化课程和大纲。

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 篇7

所谓“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由于人们所处的国家、地域不同,因此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必然会出现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交际习惯、文化风俗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即面向母语非汉语的人进行的汉语教学,教学对象可以是外国人,可以是华人华侨,也可以是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少数民族。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首先还是一种语言教学,目的在于教授母语非汉语的人们准确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其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于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进行的语文教学,因为在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在语文教学中不会出现的情况。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由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对象是外国人、华人华侨或外族人,因此,无论是在国内进行汉语教学还是出国教授汉语,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际都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

由于交际习惯、文化风俗等的不同,在进行交际时,难免会出现问题。这些交际问题可能是语言上的,也可能是非语言上的。

语言方面的跨文化交际失误通常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上,即语言系统的失误。这类失误往往是因为教师或学生对于交际语言的不了解,从而在发音、或词汇的选择、或语言的结构上出现偏差,使交际出现问题。

然而人们在进行交际时,除了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外,非语言因素通常会伴随着语言因素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并影响交际的效果。非语言交际包括体态语、副语言和客体语。

体态语即身势语,包括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进行交际时,对交际表情、交际中的手势使用、及交际时的目光交流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如英美人在交际时喜欢直视对方以表示尊重 ;而美国黑人在交际时则不能直视对方的眼睛,因为在美国黑人的文化中,直视对方的眼睛被认为是具有侵略性的。同样,在跨文化交际中,手势的误用也是导致交际失败的原因之一。将拇指和食指弯曲,另外三个手指伸直,在美国表示OK,而在突尼斯,这样的手势则表示“I’ll kill you”。

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副语言失误,往往指的沉默带来的交际失误。在东方文化中,沉默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可以是赞许,也可以是抗议,还可以是保留意见 ;而在西方文化中,沉默被认为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因此汉语教师在与西方国家的学生进行交际时,要积极回应对方的话题,避免用沉默的交际方式。

客体语的交际失误主要是由于各国文化对于外貌、衣着、颜色等的不同要求。中国人喜欢红色几乎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但是红色在有些国家被认为是危险的信号,甚至是禁忌。

由此不难看出,在跨文化交际时,无论是语言因素还是非语言因素,都会造成汉语教师与学生的交际失误,这就要求汉语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在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涉及跨文化交际,这就要求汉语教师除了具有全面、准确的语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汉语教师要对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所具有的不同文化背景都有所了解,在日常交际和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可能导致交际失误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这样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其次,汉语教师在对不同文化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要将汉文化和其他与汉文化有差异的文化进行对比,要充分了解各种文化中的禁忌,在与学生进行交际时,避免或尽量避免可能会产生交际障碍的言语和行为。

最后,汉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即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何针对不同的交际情形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策略包括回避策略、协调策略和宽容策略三个方面的内容。跨文化交际中的回避策略表现为在教师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对于一些敏感话题的进行回避。协调策略即在交际中,交际双方对于交际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协调。宽容策略要求汉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对学生在交际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持宽容的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只具备全面的语言知识是不够的。为了尽量避免教师和学生在交际时出现跨文化交际失误,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成为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之一。

摘要:在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汉语教师和学生在交际时往往会由于交际习惯、文化风俗等方面存在不同而在语言方面和非语言方面出现许多不可预估的交际问题。这就要求汉语教师除了具有牢固的语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对汉语教学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作为汉语教师应改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上一篇:医院病案管理员岗位职责下一篇:在两新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