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c语言试卷及答案

2024-09-08

广工c语言试卷及答案

广工c语言试卷及答案 篇1

《管理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20分,1分/空)

1、一般来说,管理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目标,二是目标。

2、按照决策所处的地位或重要性,决策可以分为决策和业务决策。

3、美国密执安大学的领导行为理论认为,领导行为基本上有两种方式:领导方式。

4、管理活动有三类基本动力,它们分别是物质动力、5、管理的性质是指管理具有两重性,即一方面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

6、在西方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7、在控制活动中,管理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计划执行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上,这反映了控制原理中的原理;而强调管理者越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集中控制那些超出一般情况的偏差,控制的效能和效率也就越高,这又反映了控制原理中的原理。

8、在激励理论中,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即和。

9、在领导行为理论中,二元四分图理论将刻画领导行为的因素归纳为和

两大类因素,认为一个领导者的行为是这两类行为的具体组合。

10、计划按照约束力的不同,可分为计划和

1、物质性、社会性

2、战略、战术

3、生产导向、员工导向

4、精神动力、信息动力

5、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6、巴纳德、西蒙

7、控制关键点、例外控制

8、保健因素、保健因素

9、抓组织、关心人

10、指令性、指导性

二、选择题(15分,1分/题)

1、C2、B3、D4、C5、B6、C7、C8、B9、A10、A11、D12、B13、A14、D15、A1、在一场胜败攸关的与敌交锋中,某炮兵连长亲自充当阻击炮手,英勇无比地发挥了他在前些年炮兵生涯

中超群的炮击本领。战斗终于打胜了,在庆功会上这位一心等待着褒奖的炮兵连长不曾料想竟得到了撤职的处分。对这件事的最合理解释是()。

A、该军领导因不了解炮兵连长的表现而错误地处分了他

B、炮兵连长过分邀功自傲,激怒了该军领导

C、炮兵连长的英勇战斗行动不符合军事指挥官的职责要求

D、炮兵连长没有成功地培养出杰出的炮手

2、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分别被后人尊称为()。

A、管理过程之父、科学管理之父、组织理论之父

B、科学管理之父、管理过程之父、组织理论之父

C、管理过程之父、科学管理之父、组织理论之父

D、组织理论之父、科学管理之父、管理过程之父

3、在管理中,决策是()

A、高层管理人员所承担的任务B、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所承担的任务

C、高层主管和参谋人员所承担的任务D、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可能要从事的活动

4、某大企业人才济济、设备精良,长期以来以管理正规、有序而自诩。但近年来该企业业绩不佳,尤其是

干群士气低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流失率逐年升高。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分析,该企业最有可能是哪一方面工

作存在问题?()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5、有位名人说过:“人们从事工作,会有各种各样的动机,而每个人的动机又各不相同。你必须探知你所接触的每个人的不同动机,以便掌握和开启发挥各人潜能的‘钥匙’。”这句话说明,管理人员必须进行()

A、授权B、激励C、分权D、沟通

6、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被领导者的成熟度水平不同,领导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随着被领导者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领导方式应按下列顺序逐渐变换:()

A、命令式→授权式→参与式→说服式B、授权式→参与式→说服式→命令式

C、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授权式D、命令式→说服式→授权式→参与式

7、某公司总裁行伍出身,崇尚以严治军,注重强化规章制度和完善组织结构。尽管有些技术人员反映该总裁的做法过于生硬,但几年下来企业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根据领导行为理论中的管理方格理论观点,该总裁的作风最接近于()A、1.1型管理B、1.9型管理C、9.1型管理D、9.9型管理

8、以下何种组织结构形式最直接体现了管理劳动专业化分工的思想?()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

9、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

A、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B、客观、精确和具体

C、灵活、及时和适度D、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10、古人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11、管理者在视察中发现一个员工操作机器不当,立即指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告诉该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按正确的方式操作。这是一种()。A、反馈控制B、指挥命令C、事前控制D、现场控制

12、职能职权通常较多地是由()。

A、直线人员行使B、专业人员行使C、最高层人员行使D、基层人员行使

13、下面有关管理层次的评论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多层次使得计划和控制复杂化B、多层次可使沟通联络复杂化

C、层次是信息的过滤器D、多层次意味着可以节省管理费用

14、企业计划规定销售额增长率为5%,实际取得了6%,同期行业的增长率为10%,由此可以判明()。A、企业市场竞争力较以往有较大提高B、企业市场营销工作较之其竞争者有相对改善

C、企业销售计划较好地反映了所处市场环境的发展

D、企业销售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需改进销售行动,并调整销售计划

15、在对待人的看法或对人性的假设上,现代管理理论强调权变观,主要把人看作是()。

A、复杂人B、经济人C、社会人D、理性人

三、判断(20分,2分/题,正确的在括号里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电影院的观众有相同的目的,因此他们是一个组织。()

2、若一个组织较低一级管理层做出的决策数目越多,做出的决策越重要,则该组织的分权比例越大。()

3、授权是将部分权力转移给下层的同时,把责任也同时转移下去,由被授权者承担责任。()

4、一家百货商店规定:在退还顾客购货款前,营业员需注意检查退回的货物,然后取得楼层经理的批准。这条规定属于计划形式中的规则。()

5、在其它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与处于稳定程度高的组织中的主管人员相比较,处于迅速变化组织中的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要窄一些。()

6、一个企业中的质量检验部门在产品生产出现质量隐患的情况下,有权下令停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质量隐患,该部门这时行使的是一种职能职权。()

7、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在生产实践中总是一致的,即经济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提高了。()

8、在组织规模已确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多;反之,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越少。()

9、“根据过去工作的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这句话描述的是前馈控制。()

10、事业部制组织结构虽然有利于发挥各事业部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各事业部考虑问题往往从本部出发,重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个组织的利益。()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概念题(15分,3分/题)

1、管理的本质

2、“P-D-C-A”循环

3、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4、经济效益

5、组织

1、从管理职能看,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从管理的对象来看,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管理。

2、从计划职能的角度来说,计划管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计划的编制(Plan),主要任务是根据组织的决策目标的要求,在综合分析组织的环境条件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具体规划在计划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工作程序、进度安排和技术措施等。(2)计划的实施(Do),把主观设想的计划方案变为客观现实的活动。(3)计划的检查(Check),把计划实施的情况与原定的计划要求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存在的问题。(4)计划实施结果的处理(Action),对计划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将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标准化。以上四方面内容是紧密联系并依序循环进行的,故称“P-D-C-A循环”。

3、从表面上看,领导与管理没有什么区别,人们通常将他们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领导是为组织活动指明方向、创造态势、开拓局面的行为,而管理则是为组织活动建立秩序、选择方法、维持运转的行为;领导主要是解决管理过程中的战略性问题,而管理主要是解决效率问题;领导是管理的一项职能,范围相对小些,而管理则包含一系列职能,范围相对大些。

4、经济效益就是从事经济活动的所得与所费之比,或产出与投入之比,或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经济效益可用公式表示如下:经济效益=系统的所得/系统的所费=系统的有效产出/系统的全部投入=系统的有效劳动成果/系统的全部劳动消耗。当上述值〉1,系统有正效益;当上述值〈1,系统为负效益;当上述值=1,系统为零效益。

5、组织就是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的一群人通过分工与合作,运用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职责,按照一定的方式所组成的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有机结合体,包括四个要素: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组织必须有分工与合作;组织必须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职责;组织必须适应环境。

五、问答题(30分,6分/题)

1、如何理解管理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

2、影响组织管理的外部环境有哪些?

3、一般情况下,一项计划工作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4、何为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其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5、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是什么?

1、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因为管理具备作为一门科学的四项基本条件:一是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手段和基本方法及其应用;二是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的理论知识;三是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两大类方法;四是有严密的结构体系。其实,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丰富。

当然,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并不排斥它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它的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这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主管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决窍。管理艺术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而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各种技巧和手段,是管理者智慧、学识、胆略、经验的综合反映,是管理者素质、能力在方法上的体现。管理艺术具有非规范性、非模式的特点,在实际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中常常因人、因地、因事而表现出多样化和灵活性。当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化和管理理论的充实完善,管理的艺术部分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但运用管理艺术的水平却越来越高。

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知,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因此,二者

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靠“背诵原理”来进行管理活动,固然是脱离或忽视现实情况的无效的管理活动,但没有掌握管理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必然是靠碰运气、凭直觉或过去的经验办事,很难找到对管理问题的可行的、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所以,管理的专业训练不可能培训出“成品”的主管人员,但却是为通过实践最终培训成功的管理者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它为培养出色的管理者在理论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仅凭理论也不足以保证管理的成功,人们还必须懂得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它们,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统一。管理的这一特性,对于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促使人们既注重管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又不忽视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这可以说是管理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

2、影响组织管理的外部环境通常可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两大类。

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企业或其它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一般环境的影响是广泛的,可能影响到处于其中的所有组织,而不一定仅影响某特定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环境的影响是特定组织的管理者所无法影响和控制的,因此适应和利用是其更常用的应对策略。一般环境具体包括经济环境,如国内外经济状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政治环境,如政治形势、政府机构及其行为等;社会环境,如人们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伦理环境,指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社会伦理、道德并见之于行为的各种行为规则的统称,要求管理者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其一切管理行为都要符合社会规范;技术环境,指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政策、技术水平、教育科研潜力和技术发展动向等;自然环境,如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有影响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等。

具体环境亦称微观环境或任务环境,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那些环境因素。与一般环境相比,具体环境对特定组织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更容易为组织管理者所识别、影响和控制。具体环境主要包括供应商,涵盖一个组织人、财、物等各种投入的供给者;顾客,即组织的服务对象,组织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存在的;竞争者,所有组织甚至垄断组织都有一个或更多的竞争者,管理必须考虑到自己竞争对手的动向和反应;政府,政府制约着组织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电信、军工、教育等组织因存在目标的特殊性,还受到某些特定政府管理部门的直接管理;公众压力集团,指除了政府机构以外的其它特殊的群众组织,如工会、职工持股会、消费者协会等,他们都是与组织利益相关的社会特殊利益集团,对组织的经营产生直接影响。

3、一般情况下,一项计划工作应遵循以下工作程序:(1)选定计划目标,即根据决策所确定的总目标来为组织选定计划目标,然后再为组织下属部门确定计划目标,这是组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即确定关于计划的环境的假设条件,也就是计划实施时的假设条件。(3)发掘可行方案,即调查和设想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这一步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发掘方案需要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一定发扬民主,发动群众,以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二是方案不是越多越好,应对候选方案的数量加以限制,以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少数最有希望的方案的分析方面。(4)评价方案,即按照前提和目标来权衡各个因素,比较各个方案的利弊,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评价方案需认真考察每一个方案的制约因素和隐患,注意用整体效益的观点来综合评价,动态地考察计划的效果。(5)确定方案,即从经过评价的备选方案中,依靠经验、试验和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最优方案。(6)制定政策,即为了有利于计划的实施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政策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全面性及协调性。

(7)拟定派生计划,即根据总体的综合计划的要求来拟定派生计划,如局部计划、项目计划和作业计划等。派生计划是总体计划下的子计划,是总体计划的基础;派生计划要以总体计划为指导,总体计划是派生计划的纲领。

(8)编制预算,即把计划转变成预算,使计划数字化。为了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可以编制动态的预算。

4、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是在坚持直线指挥的前提下,在各级主管之下设置了相应的职能部门。直线部门人员对下级工作实行指挥,并负全部责任;职能部门人员是直线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只能对下级机构提供建议和业务指导,但有能对下级机构发号施令。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职能部门得到上级的授权,也可以在职权范围内直接指挥下属的直线部门。

优点:综合了直线制和职能制的优点,既保持了统一指挥,又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专家的作用;职能部门在专门的业务领域起参谋作用,使直线主管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重要的决策;分工细密,职责清楚,工作效率高。

缺点:直线部门与职能部门易产生不协调;缺乏信息沟通,横向联系薄弱;分工细而又手续繁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职能部门过多时又会增加管理费用。

5、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后来又引伸为七个层次,即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加进了求知和求美的需要。这七个层次的需要分别是:(1)生理的需要,指衣食住行等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指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指对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等方面的需要,这主要产生于人的社会性;(4)尊重的需要,指自尊、自重等自我尊重和被社会认可、被他人尊重等社会尊重两个方面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指人有了解和探索事物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等;(6)求美的需要,指人有追求整齐、美丽事物的需要,并通过从丑到美的转化中得到满足;(7)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对成长和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是:

(1)各种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升的。

(2)各种需要在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总有某一种需要处于优势地位,这种需要就是优势需要(主导需要),其需要强度也最大,从而对行为占有支配地位。

(3)需要随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其发展模式呈连续的、波浪式的演进。当高层次需要发展强度增强后,低层次需要依然存在,只不过其强度减弱,对行为的影响比重下降而已,这就形成了不同的需要结构。

(4)需要与社会经济状况和教育普及程度密切相关。经济、教育不发达地区的人,其需要多停留在低层次上;经济、教育发达地区的人,需要则倾向于较高层次。

(5)需要层次的顺序也有种种例外的情况。

(6)在全部需要层次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使人成为高尚、有理想的人。

上一篇:鉴定证书上的标志代表什么含义下一篇:有一种任性叫执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