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思维模式(精选11篇)
语言思维模式 篇1
摘要:语言的研究分为共时及历时.人类语言的习得可分为常见的五个阶段.本文从这五个阶段举例分析, 简单探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思维是人类特有的, 思维的反应是人的感官机能对外界事物的基本感官认识。马克思说过,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语言是一种实践, 是现实的意识。不论人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 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 他们只有在语言材料、语言的术语、词句之上才可形成。”语言的研究分为共时 (某一特定时期的变化) 和历时 (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有人说过, 语言和言语的应用就是一扇打开人的思想的属性和意识结构的窗户, 并将其称之为心理语言学。
关键词:语言,思维角度,观察
那么语言是如何习得的呢?对于这个复杂的问题, 我们了解的途径之一就是研究婴儿或儿童的语言习得的过程。首先, 从婴儿的发音阶段来看人类的语言的习得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 哭声功能, 丁尼生说过;’’我们说话的第一步不是字词, 而是哭叫’’。可理解为, 当婴儿的需要达不到满足, 心理不畅, 他会用啼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是语言产生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婴儿的细语阶段, 此时婴儿大约是两个月左右.在第五个月左右, 婴儿已经开始模仿他所接收到的内容。第三阶段, 咿呀阶段。这时的婴儿已经会用辅音+元音的方式表达咿呀的音。有趣的是, 有的六个月大的婴儿, 并不能完全模仿母语的辅音发音。例如, 一个6个月大的讲英语的国家的小婴儿, 他将不送气的p, 会发出送气的b, 也就是说, 他没有完全的模仿。第四个阶段, 在婴儿8个月大的时候, 他能发规范的牙牙学语。他发的音节类似于成年人发的音节。而且能随机的发出辅音。对于特殊情况, 可以分别考虑, 并加以研究。在哭叫和嘤嘤低语 (咕咕) 阶段, 正常的孩子和天生的聋哑孩子在这些方面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但到了牙牙学语 (说话含糊不清) 阶段, 由于天生的聋哑婴儿缺少超语段的精确性的特点, 可被辨别出其不同于正常的孩子。第五个阶段, 字的发音。一般是在孩子一岁左右, 他能够发出他经常见到的并且自己熟知的可掌握的事务。例如, ‘milk’‘ma’‘doggy’‘ba’多数情况为, 他天天见到的, 而且容易发的音, 单音节的为多数。总结上述五个阶段, 可得出, 发音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由哭叫——细语——咿呀——牙牙学语——字的发音, 是有规律, 有步骤的进行的, 而不是跳跃的、杂乱无章的。
言语发音是人类的天赋。抽象思维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的言语能力。人的语能力是先天的, 而运用这种能力, 学会一种语言则是后天的事。先天的能力能否在后天成为现实, 环境起决定作用。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 在没有语言之前, 人脑也反映客观事物。但这种反应是人的感官机能对外界事物的基本感官认识。是极其原始的。语言不是生理现象, 也不是个人现象, 也不是自然现象。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 人类交流越来越多 (主要以劳动的方式) , 有了记住语言的需要, 语言逐渐发展起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决定思维 (洪堡特, 萨坯尔, 沃尔夫—) 。
一个正常的人,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材料进行思维, 也就是说, 人没有语言不能思维。
下面用另一个实验来体现言语发音是人类的天赋
语言习得的第二个阶段, 造句阶段。第一阶段为, 单个字表达句子的意思。具体例子, 可从达尔文研究其儿子的发音阶段中, ‘milk’来表达的我要‘milk’的意思。由于从发音的角度研究语言, 较为模糊, 没有可控性, 因此不精确, 但是句法的阶段是可控的。因此, 研究句法者较多。
下面的例子是用会说两个字的婴儿与会说四个字的大猩猩做比较。观察他们在表达自己的需求的时候, 是如何排字序的 (字指的是ASL American sign language) , 结果发现, 婴儿的发音有句法倾向, 而猩猩的发音只是重复的堆积词而已。而此时的婴儿并没有学名词, 动词, 形容词的划分, 但却可以有造句倾向。
因此, 可以说, 人类天生有创造语言的能力。
小孩的发音不仅是不断练习, 创造性的, 而且他们所犯的错误其实也是对造句的敏感性的饭应。
例如,
其语言的创造性可有下图显示:
这是两岁小女婴儿的创造性的体现。
此外, 不论从WH的问句, 还是从否定句的发展, 都可以证明婴儿的造句能力很强。而这些, 是猩猩不能匹及的。
以上三个阶段形象说明造句过程。
其实, 语言的还有这样的一个顺序, 即从概念化到形成表达的内容到发音到信息发出时的自我检查。概念化, 可以理解为我们从婴儿阶段利用自己的感官机能对周围事物形成的理解和认识, 逐步形成对此事物的概念, 比如它的功能, 它的外形, 它的颜色等等。当我们想要表达事物时, 第一在头脑中出现的是儿时的第一印象。其次, 形成组句阶段, 当要表达一个意思, 我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逻辑。利用语言的创造性质, 不断组成各种各样的言语。接下来, 就是将组成的句子从发音器官中发出来, 这一阶段利用人的生理发音器官。但在发音时, 不是机械的发音, 而是带着意识去发音, 这时的意识, 有纠正语法的功能。这些阶段, 都离不开人脑皮质层的储存信息的功能及人脑灵活的创造性的功能。
以上, 仅是简单地从几个方面阐述语言习得的阶段, 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当然, 语言习得过程中, 是如何与思维分工工作的, 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需要长时间的研究。语言习得的研究, 是对语言的理解更深层, 会推动语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春驰、王丹, 语言与思维、文化及教学的关联,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12) 。
[2]王洪刚, 唐功志, 语言、思维与中西文化比较,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10 (3) 。
[3]杨慧芳, 思维与语言, 科技信息, 2009 (31) 。
[4]张苹英, 汉英习语的思维观照与对应, 2009 (8) 。
语言思维模式 篇2
摘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语言相对论,是语言与思维关系理论中颇受争议的理论,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虽然没有足够的实证可以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但在相关的语言活动中有着较强的解释力量。本文主要介绍了语言相对论的理论渊源,并对该理论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语言对思维的束缚关系。
关键词:语言;思维;语言相对论
一、语言相对论理论渊源
语言,思维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通常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思维过程必须凭借的物质材料”。现代医学也证明人类在大脑的生理结构方面并无二致,纵然人们说着各不相同的语言,看待世界的眼光却应该一致。
然而不同的语言之间所呈现的语法,词汇,结构上的差别是否会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呢?早在19世纪,通晓多种语言的德国语言学家、思想家洪堡特(Humboldt)注意到了语言对思维的介入,他认为语言用不同的方式对现实进行范畴划分,这些迥异的方式限定了我们大脑的组织方式,语言就整体而言,处于人与人有内部和外部影响的自然界之间……因为人的认识和活动取决于观念,故观念与事物的关系完全受制于语言。 洪堡特的观点在20世纪代影响了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在论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时,他认为:“人并非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并非仅仅生活在社会活动的领域中,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充当他们社会表意媒介的特定语言的制约。“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该社会的语言规范的基础之上的。”(沃尔夫,)萨丕尔的学生沃尔夫(Whorf)在观察现实生活和对印第安语的考察后,把这些观点发展成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种观点认为:语言形式决定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述世界,人们就怎样观察世界。
二、有关语言相对论的相关例证
由于语言相对论所涉及的诸多领域的问题,既没有十足的证据完全能支撑它,也没有找到足够的理由推翻它。但是它对很多现象还是具有相当的解释力。
语言相对论在翻译领域也引起了相当的重视,美国国务院的埃德蒙·S格伦在一项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审阅了大批联合国文件译本,寻找因语言而引起的概念差异。格伦先生的调查有一例,英国发言人说“我假定”;法语译成“我推论”;俄语译成“我考虑”——至此假定的概念飘然而逝。在单独审视了20个类似的案例以后,格伦先生总结说,在这些案例中,虽然虽然表面上看来流畅,但是“讲英语和讲俄语的代表之间的交流程度是零”。(高一虹,2001)这种翻译的不可译性相当普遍,中国的许多古代作品在翻译成它国文字的时候完全失去原有的韵味,例如,笔者在网上搜索了关于老子《道德经》第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道”的翻译,有如下: “theway(s)”, “the Principle of Nature”, “the Ineffable”, “the Nature”, “the Existence”, “the Cosmic” “ the Consciousness”, “the spirit”, “the guiding”, “the path”, “the road”, “the athEism”, “the truth”, “the Direction”, “the Reason”, “the Infinite”, “the principleⅡ”(N.) “道:是老子文章中提出的最高哲学范畴,可以大致理解为“事物的规律性”、“自然法则”、“事物的规则”和康德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柏拉图的“Idea”。但是所有这些翻译均不能道出“道”在中国文化中的不可名状之妙,中国人在理解的.时候也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
认知科学的繁荣,引发了对文化相对论经典命题的重新定位与思考,来自文化相对论的最新研究表明,语言体系与类型不同的确影响我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居住在巴西亚马逊州麦茨河沿岸的毗拉哈人(Piraha),使用完全不同与任何文明社会的数字计算体系。这个部落群体成员,使用这只有“一个,两个,多个”这些数的计算概念系统,由于缺少基本的运算系统,毗拉哈人很难进行大于三的数字运算,因此在部落以外的买卖中经常吃亏上当。除此之外,毗拉哈语言结构还有一个非常独有的特征:既没有从句结构也不存在递归现象。语法结构上的贫乏,使的本族人只能使用“这只箱子大,那只箱子小”这样的说法来表示“这只箱子里装的东西比那只箱子多”这样的比较说法。(杨永林,)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不同的语言系统反映了不同的世界图景,因此学习另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从母语的图景转化到目标语言的图景。我们的语言、思维及现代化将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强加于宇宙之上空间是三维的静止的,时间是一维的运动的,并将这流动的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Hopi人关于事物的思维,永远包含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在他们的世界观当中,这两个方面从不独立存在。他们只有“呈现的(manifested)” “呈现中”(或叫未成呈现的)。所以他们的语言不需要时态也可以充分表达意义,并使人们习惯用时空概念来思考。
参考文献:
[1] H.H. Stern,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 本杰明·李·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M],高一虹等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杨永林,外语教育与研究[J],2002,5第三期。
[4]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M],高等教育出版社,。
[5]杨永林,外语教育与研究[J],2002,5第三期。
语言“强迫”思维 篇3
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评论》刊登了一篇名为《语言学与科学》的文章,作者是耶鲁大学的人类学讲师本杰明·李·沃尔夫。这篇看似平常的文章,开启了20世纪一场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大讨论。本杰明提出了“语言能够有力地影响思维”的观点,使整整一代人相信母语将影响并约束自己的思维模式。
本杰明认为,美洲原住民的语言传递给他们的现实图景与后期的美国人完全不同,所以印第安人不会理解一些英语中的简单概念和区分,例如“时光流逝”、还有物体(石头)和动作(摔倒)的区别等等。
本杰明的理论影响甚广,但最终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支撑。近些年来,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如,本杰明最严重的错误观点是认为母语会约束人的思维、阻碍人的理解力——如果一种语言中对一个概念、定义没有对应词汇,那么说话人就不能理解这个概念。许多事实都可以推翻这种说法:德语“Schadenfreude”的意思是“幸灾乐祸”,而英语里没有专门描述这种情绪的词汇,美国人就不能理解“因别人的不幸而高兴”吗?
为物体“分男女”
“语言限制思维”肯定是站不住脚的,于是,科学家们开始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母语究竟怎样影响说话者的心智。
大约50年前,著名的语言学家罗曼’雅克布森认为,“语言本质的不同在于它们必须传达的信息,而非可能传达的信息。”也就是说,如果不同的母语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这并非由于某种语言允许他怎样思考,而是它“强迫”说话者怎样思考。
假如有人用英语说“我昨晚和一位邻居一起度过”,听者可能想知道这位邻居到底是男是女,而说英语的人则有权告知“这和你没关系”。但如果讲话人说的是法语或德语,就享受不到这种“隐私权”了——后者的语法中规定了邻居的性别(voisin或voisine;Nachbar或Nachbarin)。这两种语言就迫使说话者告诉对方自己伙伴的性别。
当然,并不是说讲英语的人就不知道晚上男女邻居陪伴的不同,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对话中不会考虑到邻居、朋友、老师或其他人的性别问题,而其他一些语言则“强迫”说话者表达出来。
西班牙语、法语和德语不仅“强迫”你去思索朋友是男是女,它们还为大量无生命的物体赋予了性别属性。例如,法语中的络腮胡一词“la barbe”就是阴性词,而在俄语中,水是阴性词,但你在一杯水中放点茶叶,这杯茶水就成了阳性词。不过从这个角度看,“没有性别之分”的英语倒更像欧洲语言中的异类。
近年来,许多实验都表明,语法性别对表述者的理解和联想能力有所影响。上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对德国人和西班牙人进行了比较。在这两种语言中,有不少无生命名词的语法性别是相反的,例如德国的桥(die Brucke)是“女性”,而西班牙的桥(elpuente)则是“男子汉”,同样的词还有钟表、公寓、叉子、报纸、口袋、肩膀、邮票、车票、太阳、世界和爱情等;另一方面,苹果在德语中是阳性词,在西语中相反,加上椅子、扫帚、蝴蝶、钥匙、高山、星星、桌子、战争、雨和垃圾等等。
当说话者被要求为不同的事物进行特征描述时,西班牙人认为桥梁、钟表和小提琴等拥有更多的男性特征,如力量,而德国人觉得它们更苗条或优雅。上述语言将事物的性别特征深深植入人的思维当中。
不过,这并不是说讲西语或法语的人不知道无生命物体实际上不存在性别属性。德语和西语对桥的不同性别认定,会影响该国设计者的风格吗?语法性别是否又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品味、风尚、习俗和偏好?虽然还没有确切的结论,但很难说它没有影响。
语言与方向感
目前研究表明,语言对思维最明确的影响来源于表述空间的方式,即我们如何描述身边的方向。“过了红绿灯,第一个路口左转,然后在第二个路口右转,看见前面一栋白色的楼”;“过了红绿灯,向北走,然后第二个路口向东走,看见一栋朝东的楼”,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个地方,但依赖两种坐标系——前者以自我为中心,用前后左右指向;后者用地理坐标,关键词是东南西北。
但不是全世界的人都认为前后左右是必须掌握的。人类学家约翰·哈维兰德和语言学家史蒂文·列文森,就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北部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土著语言——“GuuguYimithirr”。讲这种语言的人从来不说前后左右,假如想让你挪挪地方,他会说“往东坐一点”;如果他想告诉你脚下有东西,通常是说“你脚的北边有只大蚂蚁”。Guugu Yimithirr并不是异类中的“独苗”,只使用地理坐标的语言遍布全球,波利尼西亚群岛、墨西哥、纳米比亚和巴厘岛上都有这样的“怪人”。
讲此类语言的人,头脑中如同安装了指南针,时刻运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弄清四个方位,否则就无法认知周围的世界。因此,他们对方向拥有超乎常人的感知,不管身在丛林、有无太阳以及能见度如何。
有研究表明,Guugu Yimithirr的一句话中平均每10个词汇就有一个方向词,而生活在此类环境中的儿童从两岁起就识南北,到七八岁就牢记于心,方向感成为他们的天性。
语言还会在许多其他方面对人的思维施加影响。最近,一系列新颖的试验证明,人们对颜色的感知也必须通过母语这个特殊的“棱镜”。各种语言对可视光谱的分类方法有根本上的不同,比如在英语当中,蓝和绿都是显著的颜色,但不少语言把二者划分为暗色。因为不同语言对颜色的明暗归类和表述各不相同,英语词汇对颜色明暗的分类会改变说话者在现实中的视觉敏感度,大脑也被“训练”着去夸大暗色之间的距离。
这听起来有些抽象,以超现实主义画家马克·夏卡尔为例,他的作品在英美国家广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画作中大量使用的蓝色,在英文中属于重要的颜色词。
“语言—思维”写作训练研究概述 篇4
下面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为主线, 综述这一领域研究的经验。
一.语言学家章熊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上世纪80年代, 章熊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应该是使学生思维清楚, 语言准确。因此,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 教师目前应该注意的还是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联系。在培养和训练中, 应该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放在首位。”并提出了“语言-思维训练”的写作教学体系。其要旨是从具体的语言活动过程中来训练思维, 从而提高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能力, 最终产生真正的有效的写作能力。
2、研究的成果
这一训练体系向我们展示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⑴语言和思维训练不是以语言知识和思维知识为体系的核心, 而是以思维训练的手段、措施的设计来组成训练序列,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言和思维的不断发展。
⑵这个体系把语言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 符合人们表达的实际需要, 沟通了语言和思维的内在联系。
⑶这个体系开始突破以文体为中心的训练模式, 着眼于学生主体表达的目的和表达行为。这种注重思维、语言, 而非简单的文本制作的作文教学思想, 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体中心论”的作文教学僵化模式的大胆突破, 终于掀开了当代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一页!
3、留下的研究空间
章熊先生仅仅设计了“说明性练习”, 对于其他的“议论性练习”、“叙述性练习”、“抒情性练习”尚未拟订出相应的训练设计;训练的“知识点”不是写作思维最基本的思维规律、技术、思维模型, 而是一种写作目的、行为 (例如“说明性练习”) 中的写作语言和思维, 所以, 训练的“语言”和“思维”的目标性不强, 一般性的写作语言、思维的训练效果也就不是很强。
二.写作学家马正平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马正平教授的写作学理论称为“写作生长论”或“非构思写作学”。主要是从赋形、策略、路径三个方面展开的, 对写作思维的探讨比较全面、系统, 有利于人们对写作思维的认识和操作。该理论对于强调演练操作、形成技能的中学作文教学来说, 有着非凡的意义。
马正平教授指出广义思维就是以赋形思维为终极的路径思维、策略思维和文本思维的四位一体的自组织生长和协调过程:
言之有文:赋形思维—重复与对比
非构思写作言之有理:路径思维—分析与综合
思维操作模型言之得体:策略思维—协调与对抗
言之有序:行文思维—渐进与平列
在对人类思维进行宏观微观的分析之后, 马正平教授提出了写作思维的理论模型。他发现, 人们平常所谓的思维 (分析与综合) , 其内部存在着五种大的思维 (分析与综合) 操作模型———因果思维操作模型 (逻辑思维) 、构成思维操作模型 (空间思维) 、过程思维操作模型 (时间思维) 、程度思维操作模型 (数量思维) 、相似思维操作模型 (异同思维) 。由此, 揭示出了原因分析与综合、背景分析与综合、功能分析与综合、措施分析与综合、他相似分析与综合、自相似分析与综合等, 共18种微观思维操作模型、技术。在写作中, 不但可以运用各种分析和综合的操作模型、技术来进行立意、选材, 还可生成表达行文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 分析与综合这种一般写作思维模型的建构, 是为狭义写作思维模型操作技术、艺术的功能实现提供了一种写作思维的技术准备。
2、研究的成果
马正平教授,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先后提出了写作文化学、写作哲学、写作美学、写作思维学、写作措辞学等概念和理论, 形成了自己的写作学与写作教学的理论和训练体系。”即非构思写作学, 也称写作生长论。他利用自己的写作理论, 积极地影响了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动力学写作教学训练的理念体系和训练方案。1999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动力学作文教材丛书”———《DCC作文导写导练》。随着当代写作学对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重要发现, 2001年, 马正平又接连推出了“DCC”作文的升级版《新路径作文训练》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年) , 和《新理念作文教练》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3、开创的研究境界
“语言-思维”训练的早期研究, 大都是在写作思维学成熟之前, 人们依靠语文教学的经验, 以及心理学、逻辑学和思维学等基础理论来指导和推进的。马正平教授的写作生长论结束了这一局面。尤其是思维操作模型的发现, 便于教学中的实际操作, 让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具有了“可教性”和“可学性”。
三.一线教师谢海龙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在马正平教授写作理论的启示下, 一线教师也展开了自己的相关研究。其中有一定成果,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山市谢海龙老师, 他编著了《高考作文思维训练》 (由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谢老师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训练设计的学理依据和训练体系的前后脉络, 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实践性和一定的学术价值。书中比较全面系统地运用了马正平教授写作思维学中, 思维操作模型的理论成果, 根据并自己的研究, 提出了三种“恰当”的言语训练形式:思维句型、话语论辩和审题立意, 以及“分类训练”和“综合训练”两种训练结构。前者包括:1思维模型、2模型演练、3范文借鉴、4训练设计四个环节;后者包括:1思维导练、2话语论辩、3审题立意、4智慧背囊四个步骤。
2、研究的成果
在训练方法上, 谢老师创造性地把思维操作模型与语文教学, 尤其是作文中须要使用的句型联系起来。谢老师提出的训练形式包括:
⑴作文因果思维模型——因果句
⑵作文比较思维模型——对比句
⑶作文相似思维模型———类比句与比喻句
⑷作文结构思维模型——反复句
⑸作文策略思维模型———情景句与衔接句
3、引发的思考
同样, 作为一种探索性、开创性的研究, 谢老师的这本书也让我们产生了一些疑问。
首先, 谢老师在“对‘马氏理论’的学习与整合”后, 认为中学作文教学可以围绕建立五组作文思维模型来进行, 即⑴作文因果思维模型、⑵作文比较思维模型、⑶作文相似思维模型、⑷作文结构思维模型、⑸作文策略思维模型。这样的归纳整合是否科学?
其次, 思维操作模型的根本价值, 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思维模型的有效训练, 对思维操作技术的熟练掌握, 建构学生的思维操作技术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思维态势, 从而将思维模型的知识转化为思维操作模型的心灵本身, 实现思维的自动操作, 最后自由的“生长”出写作的立意、材料、句章, 从而摆脱长期盘踞在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模式”的束缚和限制。而谢老师在“结构思维模型”的设计中, 不但重新将“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改造成中学版的“引、议、联、结”, 而且进一步演化成三种结构变式:并列式、对照式和层进式。这带来的问题是:⑴割裂了思维模型与文章结构之间的逻辑联系, 将自由的“生长”扭曲为生硬的“模仿”, 破坏了思维操作模型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其实是违背马氏理论的基本精神, 消弭它的作用和价值。⑵由于在方法上倒退为“模仿”法, 学生难以理解生成段落结构的思维机制, 阉割了学生自由构段的能力。⑶对作文的“聚材”产生了负面影响, 不利于学生利用思维操作模型生成作文材料。此外, 谢老师的策略思维模型实用性较差, 可能还称不上“模型”, 难以独立和反复运用。
四.研究经验综述
在中学写作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 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⑴思维训练的手段与途径;⑵思维训练的内容;⑶思维训练的过程与方法。
这三个问题中, 章熊先生已经为思维训练找到了可以操控的落脚点和实施方式———语言, 就“训练的手段与途径”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在“思维训练的内容”方面, 马教授指出, “写作教学的全部任务, 就是认识文章中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思维模型, 并通过各种渠道、训练方案建构这些思维模型。”
基于写作生长论的“思维训练的过程与方法”的研究目前还不够丰富和活跃。谢海龙老师从教学实践的角度, 吸取了写作生长论的精神。所提出的三种言语训练形式和各包含着四个训练步骤的两大训练结构, 对如何落实“语言—思维”训练模式, 有着重要参考意义。尤其是五种思维句型的提出, 启示着我们, 语言形式与思维训练内容之间对接的途径, 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注重语言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篇5
[作者] 徐克兴
[内容]
(北京四中 徐克兴)
注重语言的基础训练,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要使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必须经过反复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绝不是单纯掌握些知识概念,而全在于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日积月累。对于字词,我们要求学生,不仅一般的生字生词要掌握,常见常用字词更需要牢固掌握。课内的如此,课外的也如此。例如“森然”这个词,真是太熟悉了,但是到底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呢?又如“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熟语)谁都会用,但是“雷池”是什么?不弄清楚含义,就难免误解和误用。语言的实际运用是不分课内课外的,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乃是终生之事,因此,培养学生“务求甚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基础训练是一种启发,是一种示范,也是一种引导。
下面是高三老师利用上课5分钟随堂练习的三个语言基础训练题:
1.分别用“定”或“订”填空。
(1)二人__交(2)__期开会(3)__价合理
(4)__立条约(5)__正错误(6)装__成册
2.判断正误(有歧义画“×”)。
(1)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甲按八折优惠售给乙方1000吨钢材,乙方则须用被优惠的20%来购买××公司股票。
(2)某厂93年改善管理方法,成效显著,产品合格率超过历年平均值的20%。
(3)某校开设五门选修课,高一学生踊跃报名,第一天就超过规定名额的20%。
3.解释加点词语。
(1)故国神游
(2)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唐・张祜《宫词》,写宫女哀怨)
把握语言特色 发展学生思维 篇6
一.一.把握教材,激发思维兴趣
1.1.抓住课题,诱发兴趣。从课题入手,诱发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是激发学生思维兴趣的有效途径。如教学《将相和》一文,让学生围绕课题思考:①“将相”分别指谁?②他们是怎样和好的?③他们为什么曾经不和?怎样不和?这些问题既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与理清脉络结构的主要线索,又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主动而积极地学习,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学生兴趣浓,思维活跃,效率高。
2.2.辨析词语,激发兴趣。把课文中的重点词、关键词换成另一个词来表达,让学生分析、比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如我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抓住第四自然段中的“竟然”一词引导学生辨析:
师:请同学们用“然”组几个词语。
生:突然、忽然、居然、竟然……;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如果我们把文中的“竟然”换成另一个词,你准备用哪个词?(生读)
生:(齐声)居然。
师:为什么用“居然”,而不用其它的词语?
生:因为它们都是表示意料之外的。
师:那我们把“竟然”换成“居然”可以吗?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3.3..揭示矛盾,启发兴趣。抓住课文内容中的矛盾冲突,启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小女孩因为寒冷终于抽出一根火柴,‘哧’,火柴燃烧起来了,冒出了火焰来了,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一根火柴发出的光和热是很有限的,作者用感叹的语气说它“多么温暖”、“多么明亮”,这就产生了矛盾,可以抓住这个矛盾提问: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一提问,激发学生急于探究的欲望。再启发学生联系小女孩的处境,进行思考、讨论。经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小女孩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她在大年夜光着头,赤着脚,在大街上卖火柴已整整一天了。她在极度寒冷和讥饿的情况下,擦亮这一根火柴所发出的光和热。虽然是短暂和微弱的,但对小女孩来说却是异常宝贵的,那是唯一的精神上能给她一点安慰的神圣之火。懂得这一层意思,就能进一步启发了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二.标新立异,发展求异思维
要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突破人们同一观点,同一认识,发表独特见解,使思维有标“新”立“异” 的特点。如教学《乡下人家》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读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我设计问题让学生上课:想想“成群地探出头来”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如果你是“成群里”的一个“嫩笋”你首先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把你最喜欢的景色写下来,然后交流。通过读书思考学生思维活跃,发言气氛热烈,可谓是精彩纷呈。
三.三.循循善诱,发展逻辑思维
如教《他是我的朋友》我抓住重点句:“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设计如下问题:①“颤抖”是怎样一种神情?②阮恒是因为什么而颤抖?③阮恒的手举起来为什么又放下,放下了为什么又举起来?④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并把你的体会读出来。这样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升华,循序漸进,螺旋上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四.四.注意联系,发展广阔思维
思维的广阔性,指思维广泛,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我们常发现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会出现片面概括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忽视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来引导学生学习。比如教学:《一面五星红旗》学生很容易把课文主要内容概括成:“我”(作者)在漂流遇险时是如何保护五星红旗,来突出作者的爱国热情,偏离了作者意图。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如果改成这样去引导:我们来画出描写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讨论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样给学生的思考作了指向,拓宽了的思维发展了思维的广阔性。
五.五.抓住重点,发展创造思维
例如《司马光》一文重点段是在第五段,在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之后,可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石头砸缸救小孩之外,还有什么其它法?在学生想象出一系列的办法后,再与司马光的办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在当时的情况下,用石头砸缸是唯一可行的办法。通过分析、比较、推理,从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六.六.巧用悬念,发展发散思维
高校英语语言思维培养探析 篇7
1 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英语是高校的必修科目。要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就必须重视英语教学的改进。同时, 英语也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掌握英语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重要意义。虽然国内高校开设英语学科已有多年历史, 但国内高校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1) 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其影响, 分数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 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也是以帮助学生提高考试分数为主。因此, 很多高校培养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 主要表现为英语考试成绩非常高, 但却不能正常英语交流。另一方面, 英语教学中过于重视语法的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的都是中国式英语。中国式英语对学生的英语应用是极为不利的, 是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极力避免的。
2) 英语教学过程对英语语言思维培训的重视度不够。语法、词汇、阅读等等是国内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通常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语法和词汇的应用, 同时也会花费大量时间用于阅读练习。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关注学生英语思维的训练。有的时候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偶然提到并一带而过。
3) 英语语言思维的训练还缺乏有效的教学指导。首先, 语言思维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习的。因此, 英语语言思维的训练不是几节课程就能完成的。也是这个原因,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英语语言思维学习课程。其次, 语言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英语综合水平提升的基础上的。英语语言思维的训练和学习是教学的难点。最后, 在英语语言思维训练教学方面, 还比较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高校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语言思维教学提出了要求, 但对教学没有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因此, 不能有效促进英语语言思维训练教学实践有效开展。
2 重视高校英语语言思维培养教学的重要意义
面对国内高校英语教学现状, 重视英语语言思维培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重视高校英语语言思维培养对学生成长有重要意义。
1) 掌握英语语言思维是英语应用的关键。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英语应用主要是指学生可以用英语沟通交流、阅读英语资料。从国内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 很多学生在英语应用方面还是非常缺乏的。例如:将“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翻译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了很多中式英语翻译, 例如:将喝茶翻译为:Drink tea, 但如果按英语语言思维习惯翻译, 其正确的翻译应为:Closed (休息中) 。这种英语翻译现象就被成为中式英语。中式英语在学生中表现的比较突出。中式英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英语语言思维。所谓中式英语是指带有中文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 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通俗来说中式英语就是由汉语及英语组合而成的语言。学生深受国内文化影响,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中式英语现象出现。中式英语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中式英语语言思维的训练才是矫正学生英语应用习惯的关键。
2) 掌握英语语言思维才能更好理解英语。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高校很多学生都具备扎实的词汇基础, 但教学中还是有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分析其中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和语言习惯的了解。英语语言历经了多年发展才成为世界通用语言。英语是英语适用国家的日常语言, 因此英语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文化都反映在英语表达中。例如:英国国家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 国内时常下雨或多雾。因此, 英国国内的人们通常会用“what’s the watther?”开始一段交谈。英语国家的历史发展在英语语言中也留下了许多痕迹。如果不能了解英语国家的这些历史变迁, 就很难正确理解英语阅读内容。
3) 英语语言思维的培训学习过程是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措施。受国内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过于崇尚西方文化, 对中西文化差异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英语教学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化, 更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同时弘扬中国文化。英语语言思维的培训学习过程必然会涉及到对英语国家文化和历史的学习。只有通过有效的学习和理解才能真正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3 做好高校英语语言思维培养教学的策略
重视高校英语语言思维培养教学对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有重要意义, 面对国内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对高校英语语言思维培养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在高校营造英语文化学习的氛围。国内高校英语的教学大多还是以中文教英语的方式在开展。受其影响国内学生的英语学习学的半中半英。也正是这个原因, 国内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创造了很多中式英语。另外, 国内学生除了在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外, 身边的环境主要还是以汉语环境为主。由于缺乏英语学习环境, 因此对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学习极为不利。面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营造英语文化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首先, 从英语课堂要求做起。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师提出要求, 尽量在教学中采用全英语教学。其次, 增加高校英语外籍教师, 保障学生能与外籍教师有充足的交流和学习机会。英语是英语外籍教师的母语, 与外籍教师交流学习是帮助学生建立英语语言思维的有效途径。最后,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的英语发展历史, 了解英语适用国家的风土人情等等。通过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思维。
2)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实践。英语语言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面对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重视教学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以老师讲解学生听为主, 既是有些特色也是在课堂中让学生们多做一些对话演练。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就非常必要了。首先,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以培训学生英语语言思维为目标的教学创新是非常必要的。重视活动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引导学生重视对英语语言思维的学习。其次, 为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思维的学习和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的英语影视作品或电视节目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思维。最后, 在高校建立教师教学沟通互动交流平台。通过教学分享交流平台帮助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 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重视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是做好教学创新实践的有效保障。
3) 鼓励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英语语言思维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思维。语言思维的训练需要学习查阅更多关于英语的文献资料。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丰富学生的英语储备。在教学中可以设置英语语言思维的论文题目, 要求学生完成。在论文完成的过程中, 规定学习必须查阅一定数量与英语语言思维有关的文献资料。除此之外, 要求学生收集一些英语俚语、谚语、典故, 通过中英互译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例如:“an eye for eye”翻译为“以牙还牙”, “mouth off”翻译为“傲慢无礼, 顶嘴”。通过查阅更多相关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语言思维。
4 结束语
英语语言思维的培训对英语学习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标准要求高校英语教学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较好的应用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改革体现了素质教育对学生成长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国内高校的教育正在向大众化转型。当前社会要求高校培养能力型的学生。为适用社会发展需要, 高校也必须重视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实践。重视学生英语思维的培训学习就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重视英语文化学习的氛围营造、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实践, 鼓励学生收集和整理英语语言思维文献资料等等措施实现学生英语语言思维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德胜.语言文化、思维定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语言的学习势与外语学习[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 .
[2]王子颖, 黄天琪.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语言的学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 (6) .
[3]程冰, 张建军.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的互动关系与外语学习[J].经济师, 2009 (5) .
语言与思维:绝对还是相对 篇8
在世界上现存的五千多种语言中, 我们发现这些语言间的差异是如此的巨大, 而以同一语言社区而言, 任何语言对于本社区内部的交流而言都是自足的, 并且这些语言之间居然能实现互译, 不同语言社区的人能通过学习对方语言实现无碍的交流, 所有这些现实不得不让我们产生好奇:语言和思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本文接下来将大致梳理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理论发展脉络, 从历史和现时的角度回答上述问题。
一、历史
谈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 我们可以追寻这样一条继承线索, 即从洪堡特到包厄斯, 到萨皮尔再到沃尔夫。19世纪, 德国著名学者洪堡特初次提出一种清晰的理论, 即“语言世界观学说”, 在他看来: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人同事物生活在一起, 他主要按照语言传递事物的方式生活, 而因为人的感知和行为受制于他自己的表象, 我们甚至可以说, 他完全是按照语言的引导在生活。人从自身中造出语言, 而在创造语言的同时, 他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道樊篱……”[1]在洪堡特的眼中, 我们按照语言规定的规范而生活, 语言决定的世界观将我们与他者区别开来。
包厄斯是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 他生于德国长于美国。在对美国印第安人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 他发现了不同语言对世界的范畴化也是不同的。随后他的学生萨皮尔吸收了他的思想, 萨皮尔[2]曾提出过, 不同的语言对现实进行不同的划分, 但他没有充分阐释语言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
以此为出发点, 沃尔夫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阐释论证语言决定思维模式这一观点。为纪念萨皮尔的指导作用, 这种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学说被称为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SapirWhorf Hypothesis) 。沃尔夫终生在保险公司任职, 没有获得过高等学位, 但以业余的身份和专业的热情, 加上保险公司任职和出差的经验为补充, 大胆而坚定地提出语言决定思维模式这一论断。他生前零散发表的论文经由Carrol, J.B在1956年结集出版, 就是著名的《语言、思维和现实》一书。
此书一经出版后, 在语言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一方面因为沃尔夫本人提供了许多语言尤其是多种印第安语与英语的对比发现, 对当时只关注欧洲主要标准语的学者来说是种新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因为语言通常与思维紧密纠结在一起, 能如此决然将二者撇开并将语言地位提升到思维之上, 不能不说是一个大胆的声明。
二、绝对还是相对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分为两个部分, 语言决定论 (linguistic determinism) 和语言相对论 (linguistic relativity) 。[3]语言决定论指一种语言会决定某些非语言的认知过程, 即学习一门语言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也就是说语言范畴的存在创造出认知范畴, 描绘从天空飞过的物体的不同词语就会让我们产生区别小鸟和飞机的认知能力;语言相对论则是指在不同语言中, 受语言影响的认知过程也是不同的。所以说不同语言的人, 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具有差异。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语言社团中, 某些思维过程处理起来要更轻松些。[4]沃尔夫阐释说, 不同的语言以不同方式对现实进行划分, 这些语言差异是隐藏的, 无意识的。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如何对客观物体进行划分, 而这些语言差异会影响我们的世界观。
语言决定论自提出开始便遇到了强烈的反对声浪, 因为依据这种强式理论, 我们似乎可以自然做出一个三段式推论:不同的国家语言间存在差异, 语言决定思维方式, 不同国家人之间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如果将这个推论进行下去, 我们便可进一步得到如下结论, 即不同国家的语言不可互译, 不同国家的人也无法互相交流, 这一结论明显与当今世界的现状相矛盾, 所以强式理论在看来十分明显的缺陷中败下阵来。
究其原因, 虽然不同语言对世界的划分是不同的, 但这种概念化模式的不同并不等同于概念化能力的不同。人类生存于相似的外部环境中;人类具有同样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人类语言的起源和物理条件都是相似的。所有这些相似点导致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概念化能力是一致的, 对时间、空间、生存条件、逻辑关系等等这些基本概念的认知基本上是一致的。由于外部环境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概念化结果的差异, 比如爱斯基摩人用十多个词汇来描述雪, 不同状态、不同形状的雪在他们的语言和思维中得到了精确的区分, 但这并不代表说英语或说其他语言的人没有能力进行类似的区分, 只不过因为外部环境没有提供这种区分的必要性。
到目前为止, 对语言决定论的讨论似乎已经尘埃落定, 任何关于此的争论似乎都是没有意义的。[5]但是在此必须要指出的是, 这种理论的提出具有一种科学精确主义的精神, 沃尔夫及其前辈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考察, 收集了大量的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事实后进行此番论断。我们不妨认为他所提出的语言之于思维的决定性位于变量区间的最大值处, 从完全决定到微弱影响之间还存在无数的中间值, 而这些中间值正好适用于描述语言对思维的不同影响情况。结合沃尔夫化学工程学士的学术背景, 这种强式说法应该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只有在承认这种强式最大值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对语言相对论这一弱式说法进行讨论。
沃尔夫本人提供了一些词汇和语法上的例证来印证语言绝对论和语言相对论的有效性。比如说美国印第安霍皮 (Hopi) 语中, 鸟以外所有能飞的东西都用一个词来表示, 他们用同一个词来指称昆虫、飞机, 甚至是飞行员等等能飞的东西, 而且这种宽泛的指称也并没带来什么明显的交际困难。
在每一种语言中对于不同范畴的划分都有“细化”和“粗化”之分, 但在沃尔夫看来, 对现实的这种划分没有哪一种是完全“自然”的, 不同的语言自有自己不同的方式。虽然这种词汇上的差异被后人加以批判, 称沃尔夫对词汇的理解和词汇数量的统计有误。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就是不同语言对词汇范畴的划分是不同的。剩下的问题是这种差异是否对思维产生影响。
对此沃尔夫的回答是肯定的, 他举出了早年间在保险公司任火灾调查员时发现的现象, 那就是, 人们在接近标有“油罐” (gasoline drums) 的存储器时, 行为会非常小心谨慎, 而当人们接近标有“空油罐” (empty gasoline drums) 时则会粗心大意, 随意抽烟并将烟头乱丢, 但是空油罐也许是最危险的, 因为当中充满了爆炸气体。于是实际上十分危险的情形, 因为对语义的惯常理解倒变成不危险的了。[3]
沃尔夫以此例来证明语词的习惯使用对人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影响, 这种影响缓慢地渗入我们的心理框架之中, 成为一种“预设”的因素。当然我们并非完全不能摆脱这种影响, 但是如果要摆脱这种影响, 我们势必要建立另一个更为积极的心理过程。相较于词汇对思维的影响, 沃尔夫更为感兴趣的是语法对思维的影响, 同样通过对比发现, 他发现了不同语言间在语法上的许多有趣差异。
在英语中动词和名词的区别是最基本的一种区分, 名词指的是那些持久的、稳定的事件, 比如horse和man, 动词指的是短期的动作, 如hit和run。但是沃尔夫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将lightening和spark这种暂时的事件视作名词, 而又将dwell, persist, continue表示持久的动作的词视为动词呢?在Hopi语中, lightening就是一个动词, 因为它所表示的就是一个短暂的事件, 而在另一种语言Nootka语中, 所有的词似乎都被视作动词。
在英语中动词通过曲折变化, 可以表示人称、时态和体态。而在Wintu语中, 如果动作是亲眼目睹的话, 动词会有一个曲折变化;如果动作属谣传, 则有另一种曲折变化:而如果此动作是经常发生的行为则还有一种变化。 (转引自Carroll 1994:376) 由此可以看出Wintu语者对话语的真实性及证据有一种持续的关注。
沃尔夫认为, 这种语法上的差异不仅对人的思维方式, 甚至对个人的世界观也有影响。但是当时他的这种假说却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心理学家的认可, 一方面他的假说侧重于人的认知结构, 这就与当时主流的结构主义不相容;另一方面他的语言相对论与后来Chomsky进行的语言的理性主义研究也相去甚远, 后者强调的是语言的一般概念;最后的原因是方法论上的, 从上述的说明及例证来看, 沃尔夫虽然从词汇和语法两方面来论述了不同语言间的一些差别, 但是他始终没有将语言和认知分开进行检测, 也就不能证明语言差别对认知活动的影响, 最后陷入循环论证的窘境, 即从语言差异中发现认知差异, 又以语言差异来解释认知差异。[6]
三、结论
对于前人学者的研究发现, 我们首先要致以最高的敬意, 没有他们翔实丰富、有血有肉的田野调查发现, 我们势必无法在此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侃侃而谈;而他们对多种语言的发掘与比较也无疑为比较语言学提供了大量原料, 从而使我们更清楚地跳出本族语言之外去认识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认知。
总的说来, 沃尔夫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认识是客观的、合理的。他打破了欧洲语言中心论, 给予了其他语言, 甚至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的语言同等的地位, 这种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非常可贵的。他收集大量一手的语言素材, 在方法上走的是从下到上归纳的研究路子, 没有站到先入为主的角度, 这也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客观性。但是他似乎忽视了研究的后期检验部分, 没能适时将自己抽离出语言与思维的框架之外, 也就不能提供一些更加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不得不说是这个假说的一大遗憾, 无论理论如何完美也需要实践的检验, 这个检验的任务需要由更多的后续研究者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姚小平.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的遗产——读《论语言、思维和现实》.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1) .
[2]Sapir, E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Carrol, J.B. (Ed.)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M].Cambridge, MA:MIT Press, 1956.
[4]Carrol, David W.Psychology of Language[M]. (2nd edition)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5]纪玉华, 许其潮.再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评国外跨文化交际学教科书对语言相对论的讨论[J].外国语言文学, 2003 (4) .
语言思维模式 篇9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一直是人们长期以来极为关注的问题。总地来看, 目前, 围绕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主要发展出三大语言观:交际观、认知观和温和的认知观。目前, 提出温和的认知观的典型代表是Carruthers, 我们也可以将他的理论称为认知语言观的模块说, 他的观点为解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注入了新的力量。
二、交际观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解读
交际观认为, 思维先于语言, 思维大于语言。Pinker在其1994年发表的The Language Instinct一书中曾说过, 思想不依赖于语言而存在, 他在书中提出了关于心语的设想—人们不是用语言来思维的, 我们的思想是寄宿在大脑的某个无声的媒介—Mentalese之上, 只有在我们需要跟别人沟通时, 才以语言的形式出现。心语独立于自然语言, 甚至不受自然语言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尽管自然语言有很多缺陷, 而我们的思想却可以正常运行的原因。Pinker颇为得意的证据, 是不会说话的婴孩和没有语言的动物类, 如猴子, 都可以进行一些思维活动。
三、认知观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解读
认知观认为, 语言决定思维, 思维不可能离开语言。Wittgenstein在Thinking一文中表达了语言与思维同一的思想。思维就是自己对自己说话, 就是语言使用。想象正常情况下, 当我们边说边想, 我们一般不会说思维比语言来得更迅速, 而是思维和语言表达同时进行。那闪电式思想又如何呢?闪电式思想与我们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之间的关系, 就好像数学公式与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得数之间的关系一样。Bickerton在1995年发表的Language and Human Behavior一书中提到, 假设思维用意象, 而不用语言, 那让我们来想象一只猫蹲在草席上, 但是我们真能做到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猫, 是胖是瘦, 胡须是长是短?不, 它“仅仅是一只猫”。但自然界里没有“这样一只猫”。因此, 那种“我们先有自然界的图像, 然后再用语言来表达”的说法是错误的, 恰恰是语言勾画了自然界的图像供我们来思维和交流。
四、温和的认知观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解读
1.交际观与认知观的不足
在这三种语言观中, 交际观是最薄弱的。认知观相对交际观来说, 已有很大进步, 但他们的理论太绝对。首先, 我们必须肯定的确有不依赖于语言的思维形式。Fodor的心智模块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 根据Fodor的理论, 人类的输入输出系统中间有语言相联, 所以人类不会受到刺激, 就马上做出反应。因此, 只有人类才能进行有语言的思维。而动物和不会说话的婴孩, 他们的感觉肌动模块是直接相联的, 受到刺激, 就会马上做出反应, 他们的肌动输出是可以预测的。因此, 他们的思维是没有语言参与的。
2.温和的认知观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解读
由上述论述可以看出, 思维的媒介决不是心语, 也并不全是抽象的语言。因此, Carruthers在其1998年编写的Language and Thought一书中提出, 至少某些思维是需要语言参与的,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温和的语言认知观。根据Carruthers的观点, 中央认知机制可以使用语言模块的资源来生成自然语言句子表征以进行概念思维。这些句子表征只以LF的形式出现, LF作为各个中央认知准组块之间的中介, 使一个准组块的输出可以成为另一个准组块的输入, 从而保证各个中央组块合作参与问题解决。那么, 为什么是LF, 而不是心语作为中央认知之间的中介呢?Carruthers的论证方法是进化论的:想象直立人和尼安德特尔人很自然将这些中央模块的输出作为自己的输入, 这样他们才能用语言谈论许多事情。于是, 语言便逐渐发展为各个中央模块的中介。由此看来, 语言既是有意识的命题思维的载体, 也是直接的概念思维的载体。语言和大脑的模块观并不蕴含着语言的交际观, 而温和的认知观在模块主义的框架里完全说得通。
五、结语
本文介绍了三种语言观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解读, 并一一作了评价。从上文的论证来看, 对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 任何极端的立场都是不可取的, 应该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Carruthers的理论是目前较为合理的, 但他的某些想法还需要更多的论证来证明。让我们期待会有更多的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为解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Bickerton D. Language and Human Behavior[M].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2]Carruthers, P. and Boucher, J. Language and Thought:Interdisciplinary Issu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95-98.
[3]Chomsky, N. The Minimalist.Program[M].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1995.
[4]Fodor, J. The Modularity of Mind[M].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1983.
[5]Steven Pinker:The Language Instinct: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M].New York: Perennial Classics, 2000.
语言思维模式 篇10
语言, 思维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 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通常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思维过程必须凭借的物质材料”。现代医学也证明人类在大脑的生理结构方面并无二致, 纵然人们说着各不相同的语言, 看待世界的眼光却应该一致。
然而不同的语言之间所呈现的语法, 词汇, 结构上的差别是否会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呢?早在19世纪, 通晓多种语言的德国语言学家、思想家洪堡特 (Humboldt) 注意到了语言对思维的介入, 他认为语言用不同的方式对现实进行范畴划分, 这些迥异的方式限定了我们大脑的组织方式, 语言就整体而言, 处于人与人有内部和外部影响的自然界之间……因为人的认识和活动取决于观念, 故观念与事物的关系完全受制于语言。洪堡特的观点在20世纪20年代影响了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 (Sapir) , 在论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时, 他认为:“人并非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 也并非仅仅生活在社会活动的领域中, 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充当他们社会表意媒介的特定语言的制约。“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该社会的语言规范的基础之上的。” (沃尔夫, 2001) 萨丕尔的学生沃尔夫 (Whorf) 在观察现实生活和对印第安语的考察后, 把这些观点发展成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种观点认为:语言形式决定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 语言怎样描述世界, 人们就怎样观察世界。
二、有关语言相对论的相关例证
由于语言相对论所涉及的诸多领域的问题, 既没有十足的证据完全能支撑它, 也没有找到足够的理由推翻它。但是它对很多现象还是具有相当的解释力。
语言相对论在翻译领域也引起了相当的重视, 美国国务院的埃德蒙·S格伦在一项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 审阅了大批联合国文件译本, 寻找因语言而引起的概念差异。格伦先生的调查有一例, 英国发言人说“我假定”;法语译成“我推论”;俄语译成“我考虑”——至此假定的概念飘然而逝。在单独审视了20个类似的案例以后, 格伦先生总结说, 在这些案例中, 虽然虽然表面上看来流畅, 但是“讲英语和讲俄语的代表之间的交流程度是零”。 (高一虹, 2001) 这种翻译的不可译性相当普遍, 中国的许多古代作品在翻译成它国文字的时候完全失去原有的韵味, 例如, 笔者在网上搜索了关于老子《道德经》第一篇“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中“道”的翻译, 有如下:“the way (s) ”, “the Principle of Nature”, “the Ineffable”, “the Nature”, “the Existence”, “the Cosmic”“the Consciousness”, “the spirit”, “the guiding”, “the path”, “the road”, “the atheism”, “the truth”, “the Direction”, “the Reason”, “the Infinite”, “the principleⅡ” (N.) “道:是老子文章中提出的最高哲学范畴, 可以大致理解为“事物的规律性”、“自然法则”、“事物的规则”和康德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柏拉图的“Idea”。但是所有这些翻译均不能道出“道”在中国文化中的不可名状之妙, 中国人在理解的时候也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
认知科学的繁荣, 引发了对文化相对论经典命题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来自文化相对论的最新研究表明, 语言体系与类型不同的确影响我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居住在巴西亚马逊州麦茨河沿岸的毗拉哈人 (Piraha) , 使用完全不同与任何文明社会的数字计算体系。这个部落群体成员, 使用这只有“一个, 两个, 多个”这些数的计算概念系统, 由于缺少基本的运算系统, 毗拉哈人很难进行大于三的数字运算, 因此在部落以外的买卖中经常吃亏上当。除此之外, 毗拉哈语言结构还有一个非常独有的特征:既没有从句结构也不存在递归现象。语法结构上的贫乏, 使的本族人只能使用“这只箱子大, 那只箱子小”这样的说法来表示“这只箱子里装的东西比那只箱子多”这样的比较说法。 (杨永林, 2004)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不同的语言系统反映了不同的世界图景, 因此学习另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从母语的图景转化到目标语言的图景。我们的语言、思维及现代化将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强加于宇宙之上空间是三维的静止的, 时间是一维的运动的, 并将这流动的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Hopi人关于事物的思维, 永远包含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 在他们的世界观当中, 这两个方面从不独立存在。他们只有“呈现的 (manifested) ”“呈现中” (或叫未成呈现的) 。所以他们的语言不需要时态也可以充分表达意义, 并使人们习惯用时空概念来思考。
摘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语言相对论, 是语言与思维关系理论中颇受争议的理论, 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影响, 虽然没有足够的实证可以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 但在相关的语言活动中有着较强的解释力量。本文主要介绍了语言相对论的理论渊源, 并对该理论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语言对思维的束缚关系。
关键词:语言,思维,语言相对论
参考文献
[1]H.H.Stern,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本杰明.李.沃尔夫, 论语言、思维和现实[M], 高一虹等译,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3]杨永林, 外语教育与研究[J], 2002, 5第三期。
[4]杨永林, 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杨永林, 外语教育与研究[J], 2002, 5第三期。
有效提问,提升语言思维能力 篇11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提问;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会提问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的方法。学而不问,则所学的也肯定是表面的知识,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有其自己的巧妙之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可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且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上有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一、精心设计导入提问,启发思维能力
在小学英语课的教学过程中,怎样设计课前提问和课堂上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呢?首先,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在导入的时候我们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提问,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地配合老师融入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在教授译林版教材四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时,导入时我提出开放性问题“What sport do you know?”让学生自己回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运动类的项目,通过这样一个回忆和思考的过程,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在free talk环节,我也经常安排1个学生来当小老师,提前准备好问题,向班内其他同学提问,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尝试着做课堂的主人。
二、巧妙运用课堂提问,探索思维过程
1.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精心设计一些可以启发学生的问题,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上,而是更加善于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思考更深刻的问题。我在教学译林版教材四上Unit 6的story time 时,我先出示课文的图片,让学生可以看图说话,可以提问,结果孩子们提了很多的问题,他们用where,who,what time,what,how,how old等疑问词来提问,让我想不到的是他们竟然会用一般问句来提问,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提出问题到最后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回答出来。这样的提问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益处。
2.有效的追问是贴近教学的关键环节。所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课堂上更应该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发出的信息进行及时追问,从而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自然,更真实,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如教学句型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学生回答“watch a film”时,我就及时追问: “Who do you watch a film with?” “Do you have a good weekend?”...正是这样的一系列追问,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提问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时机。问题不是在整堂课中想问就问的,如果不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不但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一头雾水,教学效果往往欠佳。那提问的最佳时机如何掌握呢?就是在学生学到这些知识之后,自己很想去把这个知识弄懂但是又没有办法弄得很明白的时候,就是我们说的似懂非懂的状态。只要教师很好地把握这个时机,一步步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引导学生,然后提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最终解决问题,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4.在课堂提问的时候,作为老师应该对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比如,我们班上有一位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每次课堂上的积极性很高,每次提问都举手积极回答。但是每次提到他的时候,他总是回答不上来,然后我就会一步步地引导他,把他想说的最终让他自己说出来。回答完之后我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来夸他,说他做得很棒。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的成绩飞进。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兼顾到全部学生,给每一位学生均等的机会。
三、课尾进行总结提问,提升思维品质
千万不能小看整节课的末尾。在整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作为老师,可以帮着学生一起来回顾一下整堂课所讲的重要内容。在一起回顾的过程中,每当回顾到重点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些重点的问题,让学生一起回答,这样反复地重复重点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老师也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整堂课的重点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说出来,这样也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总之,有效的提问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效提问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此方法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冀飞宇,于颖.浅谈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J].才智,2010(5).
[2]李玉杰.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J].宁夏教育,2004(9).
【语言思维模式】推荐阅读:
语言与思维07-07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10-30
用心品读英语课文,感受语言表现思维10-23
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06-09
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论文09-08
[小学语文]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11-15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创新思维的培养08-14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