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共12篇)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篇1
语言是两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媒体和介质, 这种媒体和介质可以是视觉形式、嗅觉形式、触觉形式、味觉形式、听觉形式等。 这里要讨论的是以声音为介质的人的有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一、有声语言是思维的产物
有声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人类在思维的时候要使用语言。 人们在思考问题、动脑筋的过程中,能感到有一个默默自语的过程, 而且这里所用的语言跟实际说话时的语言是一致的,操不同语言的人会用各自不同语言进行自语活动,思维需要借助语言进行。 但这并不等于说,不能使用有声语言就无法思维。 比如,先天聋哑人同样具有高级思想与思维形式。 因为聋哑人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在客观世界中, 有健全的大脑和发达的发音器官, 只是由于不能通过听觉形式获取信息而不能使用有声语言,但仍然可以像其他每一个个体一样,通过其他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获取信息内容与信息形式进行思维。 又如人类的许多思想与思维过程实际上是在没有语言参与下完成的。 如尚处于前语言阶段的小孩第一次吃西红柿时觉得酸甜可口,并记住它是鲜红色的,因此记住红色的都是美味的,当他见到同样是红色的辣椒时,猜想它也应该是可口的,但事与愿违,从此害怕吃红色的东西。 在这里,思维与判断的过程显然没有借助有声语言, 有声语言并不能精确全面地描述这两种食物的味道与颜色, 而是凭借味觉与视觉这些形式的介质完成的。 再如有声语言产生之前,人类是否就不能进行思维活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语言的起源分析。 有声语言之所以产生的条件之一是 “人们彼此之间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也就是说人的内部世界中有了必须表达的内容。 而人的内部世界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口、身)与意识器官(大脑)意识到的全部有关主体与客体的内容。 外部世界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与意识器官向人脑中移入, 在人脑中重构这些移入物。 我们把握的一切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都是通过感觉器官过滤之后得到的那个世界的映像, 是外部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移入物。 然而,每个人内化外部世界的方式与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每个人的主观世界都存在着一定差异。 随着对外部世界的不断内化,人类意识逐渐丰富,内部世界不断发展,这种差异越来越大,逐渐影响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团体中的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社团成员彼此之间为了更好地合作,产生了将内部世界外化出来的动因,才可能走到“非说不可”的地步,在有声语言产生之前,人类已然能够进行思维。 所以语言是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语言对思维发展的作用
诚然,语言是思维的产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产物却在人类思维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思维的工具,而思想思维的进化发展离不开这一工具的进化发展。
(一 )语言是思维成果的外化手段
有声语言在人类思维形成与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前语言阶段,人们要认识客观世界中的某个事物,需要通过感觉器官与意识器官将其内化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使其以一个概念存在于内部世界当中。 如果这一事物的出现伴随着一定的人声, 这种人发出的声音逐渐与这一事物产生某种确定性联系,而这种联系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一个社团集体的行为,而且这种联系的时间足够长,出现的频率足够高, 那么这一种声音即使在没有该事物出现的条件下出现时,人们一听到它,也仿佛看到了这一事物。 这时,这一事物就构成了我们称之为语义的那部分内容, 人声就成为所谓的语音,承载着语义。 概念有了得以外化的载体,人们可以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在异时异地进行与某事物相关的交流, 并可以对这一事物进行更深刻的认识与记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表达、理解与交流。 此时,人们的交际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人们无需借助实物与实际环境就可以进行交际, 并进一步借助这一语音形式创造出观念形态上的交际条件、场合与环境。 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借助语言观察、认识、思考我们生存的世界。 能在虚拟中构建一个与客观世界周严对应的“现实世界”,在这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中自由地构建与创造,并以之为基础,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构建与创造。 有声语言使人类高大、广袤、精巧的内部世界以一种简洁经济的手段有效外化出来,是人类社会存在、进步与发展的前提。
(二 )有声语言有助于高效的思维活动的开展
人类的有声语言形成以后,伴随着人类社会一同发展。 没有有声语言,人类很难进行深刻的思维活动与创造活动,思维成果难以完整有效地积累下来, 人与人难以在已有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高效地思想交流, 也就无法实现对我们生存的世界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也就难以进行创造,难以发展进步,人类文明也就难以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在这里,语音这一物质形式的优越特点在人类交流沟通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方面,语音使用方便,每个健全的人都能发出来,没有任何重量,便于携带,随时随地都能发出,不需要任何额外设备,不用像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绕开有声语言用实物交际,每个人都要随身带一个沉重的大口袋,里面装着可能要说的全部东西, 需要表达什么就从口袋里掏出什么。 即便是其他视觉形式、嗅觉形式、味觉形式、触觉形式等介质,也会受到光线、距离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方便快捷地交际。 正是由于语音没有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不会给语义进一步深化与发展造成限制, 便于人们在已有思维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前行,有利于思维发展进步。 另一方面,语音形式多样,变化丰富,容量最大,几十个语音单位通过排列组合就可以把现实世界中所有现象表达出来, 无论是多么抽象的概念、复杂的道理和细腻的感情,都能用丰富多样的语音表达出来。 可以满足语义高度抽象的需要,这是其他介质无法企及的。
(三 )有声语言与思维相互促进
有声语言与思维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推进。 一方面,人类思维不仅是语言表达的对象,而且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驱使人类对语言做出调整, 使之按照人类精神意识要求的方向演变,为人类内部世界的发展服务。 随着人类内部世界的细密化、丰厚化,要求其外化手段与外化形式与之相适应, 从而推动有声语言的细密化和多样化。 语音形式灵活多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为人类思维的发展进步服务,为思维前进的大道铺就砖石。 当人类内部世界不断丰富、扩大、 深刻时, 有声语言就会服从这些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形式,以更好地表达思想,使人类内部世界的外化更为精密化。如人们用某种语音形式称呼与说明某类事物, 随着对这类事物认识的逐渐深入, 人们开始注意到同类事物中个体间的区别,就可以在这一称呼的基础上加上表示区别意义的形式,分别指称同类事物中的不同个体,如“猫———白猫,花猫”。 人们在此基础上可以深层次地理解与把握。 另一方面,有声语言从简单到完善逐渐发展,语言形式细密化、抽象化以后,对人类思维的成长进步具有巨大作用。 人们使用这种高度发展了的语言,不仅使自己的思想得到细密化、多样化表达,而且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扩大内化外部世界的范围,进而促进人类思维发展。
三、有声语言的局限性
虽然有声语言在人类众多外化手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独占鳌头,其作为最简洁经济的外化手段,具有其他介质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容只能是它所能表达的内容,并不能表达人类内部世界中可以外化部分的全部。 这是因为人类精神意识类型不同,对外化手段的倚重就不同,不同意识内容适合用不同介质来传达。 如梨子的滋味,花的气味,更适合通过味觉与嗅觉形式传递,即使用有声语言做最详尽细致的描述,也不能完全再现这种味道和气味的信息内容, 有声语言在这里会逊色于其他介质形式。 即使是那些适合用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容,语言提供的信息与人内部世界中的思想内容相比,也是粗疏的,不能穷尽人们对一个事物的全部认识。 正如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志向时, 常常为词句的选用苦苦推敲。 另一方面,有声语言一发即逝,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说话人发出语音时,听话人距离远了听不到,或者话已经说完,听话人才来到,同样听不见,因此人们使用有声语言交流要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虽然有声语言的作用并非没有极限, 但这并不影响其在人思维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有声语言作为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重要的思维工具。 为人类思维成果提供了得以外化的手段, 为人类进行高效思维活动与思想交流提供了保障,二者在相互作用的历史长河中互相推进。
摘要:有声语言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人类思维发展进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思维成果提供外化手段,为人类高效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提供保障,并与人类思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相互推进。但有声语言在表达思维成果方面有其局限性。
关键词:有声语言,思维,表达,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韩宝育.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篇2
绪论: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更有利于我们学习语言学,本文主要根据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分析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关键词:索绪尔
语言
思维
一、语言与言语活动
在分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前,我们应该先来了解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语言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的部分。语言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取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整个来看,言语活动是多方面的性质复杂的同时跨着物理、生理和心理几个领域,它还属于个人的领域和社会的领域。我们无法把它归入任何一个人文事实是范畴,因为不知道怎样去理出它的统一体。
相反,语言本事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我们一旦在言语活动的事实中给以首要的地位,就在一个不容许其他任何分类的整体中引入一种自然的秩序。
“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言语则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言语就是讲话(包括写作),是一种行为动作;其二,言语就是所讲的话(包括所写的话),是行为动作的结果。概况起来,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与结果。①语言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②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在于:
一、语言系统是相对静止的,言语是运动的;
二、言语具有个人因素,带有个人色彩,是异质的;语言则具有社会因素,所以人都可以使用,是均质的;
三、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事实上,语言是有两层含义的。言语活动属于“广义语言”,即语言1;言语活动的规则属于“狭义语言”,即语言2。因此,在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前,应了解语言的两层含义。
二、思维离不开语言
从语言的总体功能来看,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工具。③人们估计80%的信息由语言负担。④语言做为人类信息的载体有很多方面的功能:特定系统符号关系实现的社会功能和不同系统的符号差异形成的文化功能。⑤社会功能又分成思维功能和交际功能。思维功能是指人的个体进行内部信息处理的功能,是一种单方面的工时的社会功能。实验证明,思维语言是存在的。思考问题用的没有声音的相对不完整的语言就是思维语言。思维语言也叫做内部语言。
(一)语言促进思维的发展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语言,就不能够进行思维。人类是借语言的帮助来进行思维的。我们进行思维的时候,要运用概念,然而没有一个概念可以脱离词而存在。没有语言作为材料基础,任何思维的活动都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人们进行思维的时候往往没有把话说出来,有的人认为我们可以脱离语言而进行思维。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些人把问题看错了,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区别。我们平常说话,是把话说出口来,成为别人的听觉所能接受的外部表现,这就是外部语言。但是思维只是为着反应客观世界,或为着准备交际或交流思想而进行的,无需把话说出口来。没有说出口来,并不等于没有语言,只是没有语言的外部表现。这种没有说出口来的语言,叫做内部语言。我们进行思维的时候,语言仍然是思维活动的刺激物,我们的神经系统仍然有发音的兴奋,只是比较微末,没有让别人听出声音或看出动作罢了。所以,思维的活动是依靠语言的材料基础开进行的,没有语言,思维活动就不可能。
从人类的抽象思维的产生来说,语言是不可缺少的。尽管人类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劳动的推动,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但是,必须有语言,这种抽象思维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按其本质说,抽象思维应当是由形象思维发展出来的。如果原始人类的形象思维没有发展到相当是程度,如果人类只有发音器官的发达,或只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而没有形象思维的高度发展和抽象思维的萌芽,那也不可能产生抽象思维。但是,除了发展内部原因之外,人类形象思维发展成抽象思维,都还要有语言作为它的外因或推动力。语言和思维都是劳动的产物,人的祖先在劳动中制造工具和运用工具,在形成中的人才有了互相交际的迫切需要,这些需要促进了分节语,即语言的产生。另一方面,在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人的意识也越来越丰富了,他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增长了,但这抽象思维的能力却需要有语言的推动才能完全实现为现实的抽象思维。人类在唔知资料的生产过程中,起先从许多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抽出个别的事物,给它起个名称;然后再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在比较某些事物的时候,人在这些事物中发现了某种共同飞东西,创立了一般的概念,一级包括所有这一类事物的口头用语。所以,人类就是在语言的推动下实现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的。⑥
(二)语言对思维的固定、再现、改造作用
思维语言有一定的零散性。思维的人使用语言在自己明白的情况下会尽量省略,如果把思维语言直接说出来显得不连贯、不完整。如果要把思维结果告诉别人,就要把内部的思维语言转换成可以让别人听得明白的完整的外部交际语言。这种转换能力不强的人,经常出现有话说不出的现象。思维语言好比给自己看的笔记,交际语言好比经过整理以后给别人看的笔记。
思维语言还有一定的跳跃性。不同的语言或者同一语言的不同使用者,可以使思维本身存在的跳跃性变成连贯性。思维虽然也像语言一样摆脱不了时间的线条,但由于思维不需要两个人有共同的背景知识,所以可以有很大的跳跃变化⑦。
语言对思维有固定作用,索绪尔将思维比喻成“一个漂浮不定的王国”在思维没有表达出来前是一团无形的东西,语言将思维表达出来后,思维就变成了有意义的信息;语言对思维有再现作用,人民常把自己的思维告诉别人,也常常思考自己的思想是否符合客观情况,这都需要语言;语言对思维有改造作用,语言在固定和再现同时,也把思维改造得有思维、有逻辑、有层次。
三、语言离不开思维
语言不能离开思维而存在,因为语言只是一种信号。作为信号的事物和被这信号所指明的事物之间,要有一种指明者和被指明者的关系,否则信号就不能存在。语言是拿生理器官所发出的声音去指明精神活动中的思维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生理器官所发出的声音才成为信号,才成为语言;离开了这种关系,生理器官所发出的声音就只是声波,只是物理现象,不是信号,不是语言。⑧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就没有交际。而且,在交际中语言必须要符合语言规则,即语法的。说出口的语言只有符合语言规则才能与其他人交流。
四、语言的民族性
语言具有民族性,思维是人类共有的。全人类的抽象思维的机能是相同的,然而人类却有万千不同的个别的语言。自人类存在的一天起,全人类所有的抽象思维都是逻辑思维,全人类所有的抽象思维都是都是依照同样的逻辑规律进行的,但是各不同时代的社会都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氏族语言、部落语言、部族语言、民族语言。全人类有相同的思维规律,却有万千不同的个别语言的规律。思维没有民族性,语言有民族性。
五、结语
语言和思维既是这样密切结合在一个统一体内的不同的东西,它们之间就一方面各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内部发展规律,一方面又彼此的互相影响。自从语言和思维产生后,语言和思维就不断地彼此推动,思维日益发展推动了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日益发展也推动了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索绪尔 ②索绪尔 ③范继淹 ④李宇明 ⑤陈建民 【瑞士】
普通语言学教程 1985年商务印书馆第三十页 【瑞士】普通语言学教程 1985年商务印书馆第三十六页 语言的信息 北京:中国文学,1992,(2)。
语言文字应当与时俱进 上海:语言文字周报,2001-11-14。语言文化社会新探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83 高名凯 语言与思维第152页
语言理论第六十五页 ⑥语言学资料选编
浅析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篇3
关键词: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反拨作用
1,引言
测试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有教学即应有测试。因此,语言测试和实践教学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教学和测试不能偏离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背景。社会的发展促使教学走上不断创新的轨道,反之教学改革有助于转变测试。教学和测试都不是凭空捏造的,事实上,它们有各自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正如我们所知。有关教学和测试的理论主要包括语言和心理方面的理论。然而,语言学是一门科学。涉及科学研究的本质、结构和一定的语言发展规律。它在紧密联系教学与测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心理学要求从事教学和测试者的普遍重视和研究,因为它在教学中起到了启发作用并提供支持理论支柱的方法。
本文旨在回顾语言测试历史的基础上探讨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的关系。分析教学中正反两方面的反拨作用,以便为语言教学创造有利的反拨效应。
2,语言测试的发展
2,1语言测试历史回顾
卡罗尔(1968年)这样定义测试:“心理或教育测试是旨在探寻某种行为的一种方法,从中可以推断出个体的某些特征。”
一般来说,语言测试主要有三个发展时期:科学前语言测试、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测试、交际语言测试(亦称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测试)。
2,1,1科学前语言测试
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测试统称为科学前语言测试。在这阶段,人们认为语言测试只是检测学生是否记住语言知识的手段,把语言等同于知识,把语言当作知识去教。当知识去测,命题没有科学依据。全凭经验,没有统一的测试指导思想和评分标准,忽视对测试成绩的分析与评估。测试内容重点在语法规则,词形变化和词语的用法,重视书面用语,一般只采取笔试。试题以主观题为主。如文章翻译、作文和书面回答等。
2,1,2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测试
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50、6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心理学占据领先地位。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测试应运而生。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认为语言是一套形式结构,一套符号系统,学习和测量的是操作这套形式系统的技能。它将语言理解为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和语言成分(语音、词汇和语法)。在测试方法上,吸取了心理测量学的科学方法,提出分离式测试。简单来说,分离式测试指的是一道试题测试一个语言点。多项选择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然而,分离式测试忽略了语境,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应用,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反馈作用。
2,1,3交际语言测试
交际语言测试始于60年代中期。70、80年代在欧美有很大发展。如今,交际语言测试越来越重要和受欢迎。该测试重视语言的整体性,讲求语言教学的目的。强调课堂活动要真实有效,对学生的错误要提高容忍度,既要训练准确又要训练流畅。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沟通,是判断其学习及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
3,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应用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对语言测试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情况下,语言测试用于提供信息,以便做出决定。语言教师经常使用测试来帮助诊断学生的长处和短处,以评估学生的进展及成绩。语言测试也经常作为评估不同语言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的信息来源。作为学习和教学反馈来源,语言测试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有益的输入。因此,测试并非教学的目的,而是促进教学和服务教学的手段。
在整个语言测试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任何时候的语言测试都伴随着语言教学。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变得更科学、更合理,语言教学和相应的测试都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科学前测试阶段,人们视语言为知识;传统语法翻译法占据教学的主阵地。那些顽固支持语法翻译法的人认为把重点放在学习外语语法上是最重要的。他们认为,语法习得不仅有助于理解,而且还可以“智能升级”,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然而,语法翻译法过分依赖母语,因此母语会对目标语言造成人为干扰。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它并不重视教学中的听力和口语。这样它将对学生使用目标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课堂教学多半变得枯燥、无趣。
传统的语言测试方法是在语法翻译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测试或试卷指导方针的制定、样式设计、具体内容等方面。它的影响无处不在。因此,传统的测试方法趋于语法规则,形态变化和词汇使用,通常是重点测试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和翻译。然而,这种“哑巴英语”的测试一般采取笔试的形式,很少有口试的形式。常用的测试类型包含阅读理解、语法、词汇和作文等。毫无疑问,这种测试方法缺乏信度、主体性和科学性,使得通过教育中的统计方法来收集和处理有关数据显得相当困难。一方面,这种测试方法过多强调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它强调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完全失败的方法。然而,它清楚地表明,它是建立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而非强调互动教学、强调将所学付诸实践的素质教育背景下。
交际语言测试时期,在相应的交际语言测试的影响下,人们对语言的了解更为深入。交际法侧重以充实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强调逼真教学材料的利用,如大众媒体材料,具体地说,就是报纸、杂志、电台广播和电视,或选自专题讲座及面对面的访谈材料,从而创造一个愉快的语言氛围。它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进行交际活动,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利用所学,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
4,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反拨作用
测试影响教学和学习。语言测试中的反拨作用指的是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语言测试是用来服务教学的,但没有测试,就没有有效的教学与学习。这就是说。测试影响教学和学习。反拨作用可能是有害的或有益的。如果一个测试被视为很重要,对它的准备可主宰一切的教学和学习活动。如果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与课程的目标有差异,当然,那么很可能产生有害的反拨作用。例如,如果只通过多项选择题目来测试写作技巧,那么训练的重点将转向这种题目而不是写作技巧本身。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虽然语言测试常常因对教学和学习有负面影响而被批评,一些作者仍然认为,通过改变语言测试有可能带来语言教学的积极变化。皮尔森认为,考试是为了提供一个“改变的杠杆”。我们可以以一般和具体的手段来改进语言测试。为教学带来积极的变化。一般手段是指建立对语言测试的理解和在语言测试中发展能力。具体手段是指为不了解语言测试的系统研究的教师提供一些实用指南。
确保创造积极反拨作用最重要的方式是。具有良好的语言教学知识,尤其要有对语言测试的透彻了解。拥有良好的知识和具体的语言测试能力,我们可更好地了解如何在测试和教学之间建立一个密切的对应关系;如何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大纲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做出合理的决定;最终如何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完整的和有意义的反馈,并说服他们对教学和学习做出积极的反应。
5,结语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篇4
语言, 思维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 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通常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思维过程必须凭借的物质材料”。现代医学也证明人类在大脑的生理结构方面并无二致, 纵然人们说着各不相同的语言, 看待世界的眼光却应该一致。
然而不同的语言之间所呈现的语法, 词汇, 结构上的差别是否会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呢?早在19世纪, 通晓多种语言的德国语言学家、思想家洪堡特 (Humboldt) 注意到了语言对思维的介入, 他认为语言用不同的方式对现实进行范畴划分, 这些迥异的方式限定了我们大脑的组织方式, 语言就整体而言, 处于人与人有内部和外部影响的自然界之间……因为人的认识和活动取决于观念, 故观念与事物的关系完全受制于语言。洪堡特的观点在20世纪20年代影响了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 (Sapir) , 在论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时, 他认为:“人并非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 也并非仅仅生活在社会活动的领域中, 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充当他们社会表意媒介的特定语言的制约。“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该社会的语言规范的基础之上的。” (沃尔夫, 2001) 萨丕尔的学生沃尔夫 (Whorf) 在观察现实生活和对印第安语的考察后, 把这些观点发展成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种观点认为:语言形式决定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 语言怎样描述世界, 人们就怎样观察世界。
二、有关语言相对论的相关例证
由于语言相对论所涉及的诸多领域的问题, 既没有十足的证据完全能支撑它, 也没有找到足够的理由推翻它。但是它对很多现象还是具有相当的解释力。
语言相对论在翻译领域也引起了相当的重视, 美国国务院的埃德蒙·S格伦在一项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 审阅了大批联合国文件译本, 寻找因语言而引起的概念差异。格伦先生的调查有一例, 英国发言人说“我假定”;法语译成“我推论”;俄语译成“我考虑”——至此假定的概念飘然而逝。在单独审视了20个类似的案例以后, 格伦先生总结说, 在这些案例中, 虽然虽然表面上看来流畅, 但是“讲英语和讲俄语的代表之间的交流程度是零”。 (高一虹, 2001) 这种翻译的不可译性相当普遍, 中国的许多古代作品在翻译成它国文字的时候完全失去原有的韵味, 例如, 笔者在网上搜索了关于老子《道德经》第一篇“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中“道”的翻译, 有如下:“the way (s) ”, “the Principle of Nature”, “the Ineffable”, “the Nature”, “the Existence”, “the Cosmic”“the Consciousness”, “the spirit”, “the guiding”, “the path”, “the road”, “the atheism”, “the truth”, “the Direction”, “the Reason”, “the Infinite”, “the principleⅡ” (N.) “道:是老子文章中提出的最高哲学范畴, 可以大致理解为“事物的规律性”、“自然法则”、“事物的规则”和康德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柏拉图的“Idea”。但是所有这些翻译均不能道出“道”在中国文化中的不可名状之妙, 中国人在理解的时候也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
认知科学的繁荣, 引发了对文化相对论经典命题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来自文化相对论的最新研究表明, 语言体系与类型不同的确影响我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居住在巴西亚马逊州麦茨河沿岸的毗拉哈人 (Piraha) , 使用完全不同与任何文明社会的数字计算体系。这个部落群体成员, 使用这只有“一个, 两个, 多个”这些数的计算概念系统, 由于缺少基本的运算系统, 毗拉哈人很难进行大于三的数字运算, 因此在部落以外的买卖中经常吃亏上当。除此之外, 毗拉哈语言结构还有一个非常独有的特征:既没有从句结构也不存在递归现象。语法结构上的贫乏, 使的本族人只能使用“这只箱子大, 那只箱子小”这样的说法来表示“这只箱子里装的东西比那只箱子多”这样的比较说法。 (杨永林, 2004)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不同的语言系统反映了不同的世界图景, 因此学习另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从母语的图景转化到目标语言的图景。我们的语言、思维及现代化将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强加于宇宙之上空间是三维的静止的, 时间是一维的运动的, 并将这流动的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Hopi人关于事物的思维, 永远包含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 在他们的世界观当中, 这两个方面从不独立存在。他们只有“呈现的 (manifested) ”“呈现中” (或叫未成呈现的) 。所以他们的语言不需要时态也可以充分表达意义, 并使人们习惯用时空概念来思考。
摘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语言相对论, 是语言与思维关系理论中颇受争议的理论, 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影响, 虽然没有足够的实证可以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 但在相关的语言活动中有着较强的解释力量。本文主要介绍了语言相对论的理论渊源, 并对该理论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语言对思维的束缚关系。
关键词:语言,思维,语言相对论
参考文献
[1]H.H.Stern,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本杰明.李.沃尔夫, 论语言、思维和现实[M], 高一虹等译,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3]杨永林, 外语教育与研究[J], 2002, 5第三期。
[4]杨永林, 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杨永林, 外语教育与研究[J], 2002, 5第三期。
创造性思维与其他思维形式的关系 篇5
创造性思维既可理解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认识阶段,又可理解为融于整个意识过程之中的思维形式,因而它与依不同根据划分出的`各种思维形式之间存在着交叉关系.如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发散思维与聚敛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等,都与创造性思维存在着交叉关系.这些交叉关系说明,创造性思维贯穿于人类认识活动的全过程.
作 者:李婷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学院,430074 刊 名:唯实 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 年,卷(期):2001 “”(7) 分类号:B80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经验思维 理论思维 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训练游戏与形式举例
★ 发散思维的八种形式测验题
★ 《文心雕龙》与易学思维
★ 精选思维急转弯
★ 思维与智慧阅读答案
★ 论中国古代中和思维方式的发生
★ 论创新思维的障碍及克服对策
★ 创新思维心得体会
★ 逆向思维论文
创新思维与数学教育的关系 篇6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数学竞赛;思维灵活性
创造性思维正是探求和创造新知识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由于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成为理论界关注的课题。
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有效地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首先要先转变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所谓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以,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的核心就是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数学的一部分----数学竞赛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更具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中学数学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在培养中学生主动的创新精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学数学教育的一部分,数学竞赛活动将健康的竞争机制引进到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之中,从本质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形成发展型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培养他们开拓探究型的智力和能力等等,已经得到了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然而,如何面对当前的“奥数热”?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有必要系统地分析竞赛数学的特征及其教学模式。竞赛数学具有5个特征:文化的继承性,命题的新颖性,问题的研究性,方法的创造性,题目的高难度性;竞赛数学的教学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它包括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反思建构等四个步骤;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主要在于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训练他们的创新人格。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竞赛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人格,因而,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1.逻辑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活动的能力,集中表现为应用内涵更博大、概括力更强的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高度抽象的能力。确切地说,学生实现认识结构的组织,是思维过程的最关键环节和最本质的东西。提高逻辑思维活动的能力,是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自我开发。
(1)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活动的能力,则必从概念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构成概念的基本条件,揭示概念中各个条件的内在联系,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的结构联系。
(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归纳法,善于分析、总结和归纳。由归纳法推理所得的结论虽然未必是可靠的,但它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功能对于科学的发现是十分有用的。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类比法,善于在一系列的结果中找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或相似处之后,推测在其它方面也可能存在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2.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有助于克服那种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1)采用“变式”的方法。变式教学应用于解题,就是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扩展思维的空间。
(2)提供错误的反例。为了帮助学生从事物变化的表象中去揭示变化的实质,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教师在从正面讲清概念后,可适当举出一些相反的错误实例,供学生进行辨析,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活动。
3.形象思维的培养
形象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为联想和猜想的能力。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主要从下面几点来进行培养:
(1)要想增强学生的联想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把知识经验以信息的方式井然有序地储存在大脑里。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努力设置情景触发学生的联想。在学生的学习中,思维活动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学生的联想力越强,思路就越广阔,思维效果就越好。
(3)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最佳效果,让联想导致创造,教师应指导学生经常有意识地对输入大脑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使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或组成新的网络,在头脑中构成无数信息的链。
4.直觉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我们应当主动创造条件,自觉地运用灵感激发规律,实施激疑顿悟的启发教育,坚持以创造为目标的定向学习,特别要注意对灵感的线形分析,以及联想和猜想能力的训练,以期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之目的。
(1)应当加强整体思维意识,提高直觉判断能力。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阿提雅说过:“一旦你真正感到弄懂一样东西,而且你通过大量例子,以及与其他东西的联系取得了处理那个问题的足够多的经验,对此你就会产生一种正在发展的过程是怎么回事,以及什么结论应该是正确的直觉。”
(2)要注重中介思维能力训练,提高直觉想象能力。例如,通过类比,迅速建立数学模型,或培养联想能力,促进思维迅速迁移,都可以启发直觉。我们还应当注意猜想能力的科学训练,提高直觉推理能力。
(3)教学中应当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直觉观念。
(4)可以通过提高数学审美意识,促进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形成。美感和美的意识是数学直觉的本质,提高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事物间所有存在着的和谐关系及秩序的直觉意识。
5.辩证思维的培养
辩证思维的实质是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在思维中的反映。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nlc202309021406
(1)辩证地认识已知和未知。在数学问题未知里面有许多重要信息,所以未知实际上也是已知,数学上的综合法强调从已知导向未知,分析法则强调从未知去探求已知。
(2)辩证地认识定性和定量。定性分析着重抽象的逻辑推理;定量分析着重具体的运算比较,虽然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加真实可信,但定性分析对定量分析常常具有指导作用。
(3)辩证地认识模型和原型。模型方法是现代科学的核心方法,所谓模型方法就是通过对所建立的模型的研究来推知原型的某种性质和规律。这种方法需要我们注意观念上的转变和更新。
6.各种思维的协同培养
当然,任何思维方式都不是孤立的。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在例题的讲解中穿插多种思维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以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我们来看下面这些例子:
例1:观察下列算式:
作用的结果。
再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3=5-2,4=7-3,4=9-5,…,D=A-B。能发现这样的规律,正是我们的逻辑思维作用的结果。
何一个创造性思维的产生都是这些思维互相作用的结果。
例2: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求AC的长。请补充题目的条件,每次给出两条边。
本题是一个条件发散的题目,条件的发散导致多种解法的产生。事实上,至少存在如下10种解法:
(1)AD,CD;(2)AB,CB;
(3)AD,AB;(4)AD,DB;
(5)AB,DB;(6)CD,DB;
(7)CB,DB;(8)AB,CD;
(9)CB,CD;(10)AD,CB。
已知(1)(2)时,直接应用勾股定理;已知(3)(4)(5)时,直接应用射影定理。只用一次定理即可求出AC,可见已知和结论距离较近。
已知(6)(7)(8)(9)(10)时,需要应用两次定理才能求解,这五种情况比较,已知与结论的距离远些。
通过对此题的研究,“穷举法”在列举各种已知条件的可能性时得到应用,并体现了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观察中了解了自己的思维层次,在总结、选择中提高了思维水平,由发散到集中(非逻辑思维到逻辑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逐步形成。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内部规律性,而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的反映。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而数学竞赛就是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于激发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展知识视野,培养数学思维等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数学竞赛就能把学过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按照个人接受、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感觉、知觉、记忆、联想、习惯等认知特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若一个具有内部联系的认识结构的积累量越大,则联想、类比、想象的数学思维领域也越广,从而有利于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满足时代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需求。
由于数学竞赛试题多由著名数学家提出和组合,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专家们发现和选择数学人才的某种尺度或者出发点,所以,挖掘数学竞赛试题本质,让数学思维理性升华是每个从事数学竞赛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面临的任务。
总之,我们要利用各种思维相互促进的关系,把学生的思维习惯逐渐由“再现”导向“创造”,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知识,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展示想象,大胆创新。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到,创造性思维既有别于传统教育所注重的逻辑思维,又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发散思维,它是由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所构成的有机的整体,并且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核心。数学教学应该尽快地转变思想,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转变,从传统教育所强调的逻辑思维向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思维转变。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我们将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仇保燕.教学思维方法.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221-235.
[2]张楚庭.数学与创造.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8-10.
[3]王仲春,李元中,顾莉蕾,孙名符.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97-101.
[4]何克抗.创造性思维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20.
[5]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66.
[6]吴宪芳,郭熙汉等数学教育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92-100.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篇7
一数学语言与数学思维的概念
数学语言即是指由数学概词、数学命题和数学论证所组成的一种特殊语言。其中数学概词则是指数学概念, 它是数学语言中的基本单位, 如函数、集合、函数关系, 反比例关系等。数学命题即表示判断的概词组合, 如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数学论证则是表示数学推理的命题组合。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仅包括文字语言, 还包括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简明的数学符号往往包含了很多信息, 这些简单的符号和图形能把复杂的数学思想、变量关系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 促进数学事业的推广。
所谓数学思维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 具有显著数学特点、固定形式、结构内容和研究对象并从属于一般思维体系的思维活动。它是客观事物的数学结构及模型在人类大脑中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是人类对数学信息的再加工。由于数学思维的研究对象可以没有任何固定形态, 所以数学思维属于一种高级思维活动,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二数学语言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影响
数学语言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数学语言影响数学思维的准确性
数学语言是集数字概念、关系、符号与普通语言为一体的有机结合体, 它的每一个专业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都有着其特定涵义, 对于那些对数学知识高度概括的关键字词的理解, 会影响数学思维的准确性。如“只有符号不相同的两个数字叫做互为相反数”, 学生只有准确把握住“只有”与“互为”这两个关键词才可能正确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另外, 像或、且、非、有且只有、充分必要、必要不充分等数学专用逻辑术语, 又如不妨设、反之亦然等数学常用语, 往往都是数学语言中的关键词语, 对数学思维表达的准确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数学语言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由于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的特点, 因而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并发现一般规律。如问出一个问题, “什么叫椭圆?”则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回答: (1) 是鸡蛋的那种外形, 或比圆要稍微扁一些的图形; (2) 椭圆即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一个常数的点的轨迹图形; (3) 椭圆是指在b2-4ac<0的条件下满足方程式ax2+bxy+cy2+dx+ey+f=0点 (x, y) 的集合。以上三种回答, 第一种比较具体直观, 第二种相对比较抽象, 第三种则更加抽象。那么究竟哪一种才最准确呢?其实这三种说法都准确, 它们都把握住了椭圆的本质, 只不过第三种回答还可借以进一步总结出关于椭圆的更深层次的结论来, 甚至可以此为基础推算出椭圆具有光学性质, 在这个演绎过程中, 促使学生深入认识到椭圆的本质, 并发现椭圆所具有的一般规律。这个案例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数学语言能够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强化学生数学语言培训,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 规范课堂教学, 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课堂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主阵地, 而老师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所以老师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及授课技巧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及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此, 老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在进行课堂表述时, 尽量做到干净利落、简明扼要。充分发挥数学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简洁精确的特点。做到能用一个字表述的绝对不用两个字, 能用一句话表达的绝对不用两句话。 (2) 坚持数学用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表达时不能为了追求简略而忽视语言的完整性。 (3) 坚持表述的逻辑性, 善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把难懂的内容形象化。 (4) 给予学生多动手的机会, 让学生有机会在黑板上演算, 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5) 赋予学生“说话”的机会, 让其想说、敢说, 并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 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强化学生关于基本数学语言的培训
数学语言被称为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体操、思维训练的载体, 它与思维训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力让学生掌握数学语言, 并培养学生将数学语言应用于其他学科或实际问题之中的能力。对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数学中, 众多的定理、性质、题目等大都是用文字语言表达的,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因此, 在引入新知识点及新概念时, 应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相关内容。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联想, 使学生将这些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 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数学语言交流。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不能偏离学生现有认知结构, 要注意数学语言的设计适度, 并在此基础上尽力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 促使数学语言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有机渗透, 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促进其思维发散。 (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牢记各个数学概念的名称及代表符号, 熟练掌握其所揭示的具体内容和约束条件,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布置练习来使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 防止错误的发生。 (4) 重视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 促进其对图案语言的掌握。教师在课内教学中若需用图则应尽量当场作图, 使学生看到作图过程, 并及时总结画图方法, 传授给学生, 同时要求学生及时练习作图。
3. 促进数学语言在学生群体中的内化
数学语言的概括性及抽象性使得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必须要将抽象的数学语言翻译成通俗直观的语言。这一翻译过程可以促进数学语言在学生群体中的内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1) 引导学生揭示数学知识的规律, 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变换、推理等, 让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实现数学语言通俗化。对此, 老师在讲课时应尽可能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形象化、具体化, 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转化能力, 最终实现数学语言的内化。 (3) 实现实际语言数学化, 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使用数学知识提供客观、直接、形象的背景材料, 通过一定的数学思想及方法进行处理, 采用直观、形象及实际的数学语言向学生进行讲授, 旨在让学生体验到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整个过程。
4. 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分析能力
所谓的数学语言分析能力, 即是对数学知识的观察、联想、推理以及解析的能力。有人说, 推理和证明是数学的血液, 没有推理和证明也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这足以体现数学语言信息分析能力对于数学研究的重要性。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老师必须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分析能力, 借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 首先, 要鼓励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即解题的思维过程讲出来, 把解题过程中所用到的定义、法则、公式等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出来, 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其次, 对于学生的解题思路, 老师应做出及时的评价, 正确的思路要给予表扬, 错误的思路要给予纠正, 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提高。最后, 老师应科学地掌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消化数学知识。课堂教学时间具有固定性的特点, 所以要想在45分钟这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就必然要求老师掌握好教学节奏, 将课堂时间分为讲课时间和消化时间。只有留足消化的时间, 学生才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数学分析能力, 也才有机会将数学知识变为己有。
四结束语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之中的, 对此, 教师必须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让学生的数学语言培训能在这个环境中得到强化, 锻炼其数学分析能力, 进而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所以它理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建忠.数学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关系[J].中国技术教育装备, 2011 (20) :82~83
[2]范建平.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学术研究, 2012 (2) :30
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阶段性思考 篇8
思维萌芽于三千多万年前的史前猿类, 至一千四百多万年前的腊玛古猿时代开始出现半思维。三百万年前人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思维的形成;这时才刚刚出现发生语言的某种条件的迹象。语言的成熟则是原始人进入最后十万年到一万年时期的事情。
个体的毕生发展反映着人类的进化历程。儿童在没有掌握名词以前, 就能将图片上的衣服等按照其类别区分开来。在感觉运动阶段儿童还没有语言, 但是已经有了思维。而语言的获得依赖于认知的发展, 不同年代和说不同语言的儿童最初都是按“我”“你”到“他”的顺序来掌握人称代词, 随着认知概括水平的提高, 儿童才掌握抽象概括水平越来越高的人称代词和语法关系。这说明, 语言的出现与发展来源于思维的发展。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不论是从种系发展还是个体发生的角度来说, 思维都是先于语言而产生的。
2.语言与思维的阶段性相互关系
(1) 直观动作思维时期。促进人类思维形成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劳动。人类祖先古猿由于环境改变的原因开始直立行走, 解放了前肢形成了手, 手通过操作物体帮助大脑认识物体属性, 而“劳动”时的各种复杂的动作对大脑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接触到的外界信息不断地反映到大脑中。在群体性协作活动过程中, 他们需要进行更加精巧的共同协作, 此时, 之前的某些手势以及一些属于动物的警示声音已经不能满足群体劳动中的合作需要, 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得以更好地生存, 便到了“彼此之间到了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 促进了人类发音器官的改造, 人类特有的语言便由此渐渐开始产生。
由此可知在人类思维的萌芽期, 直观动作思维不断发展, 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这个时期思维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语言是否到了“该产生的时候”。
(2) 具体形象思维时期。从南方古猿到早期智人出现, 具体形象思维萌芽产生并发展到了表象思维阶段。这一时期, 语言的特征是具体词汇的丰富和抽象词汇的贫乏形成鲜明对照。欧洲北部的萨尔米人有20个词表示冰, 但却没有泛指“冰”的抽象名词。原始民族的语言中缺乏综合性的一般概念。
在这一阶段思维发展决定语言的形成。随着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 越来越多的新现象都要求用符合自身需要的新词汇来表述。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 先认识最具体的事物, 然后认知比较抽象的事物和关系。语言的获得同样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在思维发展的基础上, 最先掌握的词类是具体的名词, 其次是动词, 依次陆续掌握形容词、副词和代词。随着思维抽象水平的提高, 掌握抽象水平越来越高的词语和语法关系的能力不断提升。
语言产生过程中, 语言的形式随思维变化而变化, 思维总体上促使语言发展和演变。表达出来的语言内容是由思维内容决定的。语言的发展以感性知识的预先发展为先决条件, 它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思维时期并不影响思维, 只是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思维不断完善自身。直到抽象逻辑思维时期在形成抽象概念方面帮助人们丰富和深化思维, 从而使思维变得高级而复杂。
(3) 抽象逻辑思维时期。抽象思维于一万年前左右的新人阶段由形象思维中孕育而出。在这一阶段初始, 人们可以按照不同的语法结构相互交流。随后不断发展完善, 能够按照不同的语言关系畅通无阻地随口呼出不同的音节, 直至发展成为现代人类所使用的语言。
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来看, 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是动作起主导作用,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表象起主要作用, 产生一些交流所需的具体词。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表象的作用越来越小, 最后主要是抽象概念词起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到了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由于词在表象基础上成为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要工具, 才使得思维发展有了质的变化。因为人类有了高度概括的语言, 以这一工具来反映世界, 才有高度抽象概括的思维。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一岁半时失去视听觉, 在其老师帮助下学会了读书和说话, 掌握五种语言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作家。纵观其一生, 而在其成为具备高水平抽象思维能力的作家和教育家的过程中, 高水平的语言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知, 不能简单地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说成是谁决定谁。思维发展经过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 语言的发展在这三个阶段从无到有, 从不重要到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阶段的语言, 都在不同程度受思维形式发展的制约, 而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却只发生在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摘要: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 等同说与分离说、语言决定论与思维决定论的观点争论不休。但这些观点都忽略了思维与语言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本文通过相关实例对语言与思维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在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思维发展阶段二者关系不同, 并且并非不可分离。
关键词:思维,语言,阶段性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如何处理好语言与思维训练的关系 篇9
语言和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明显区别:首先是“先后之别”,即思维在先,语言在后。教师对学生训练时,要沿着“想清楚”———“说清楚”———“写清楚”这一过程进行。其次是“内外之别”,它是指同一思维内容具有不同的语文形式,如“父亲”、“爸爸”、“爹爹”这些词语,从思维方面看,都是同一思维对象;但从语言方面看,它们表达的感情色彩却不一样。“父亲”属于书面语;“爸爸”、“爹爹”属于口头语。书面语显得庄重,口头语显得亲切。第三是“快慢之别”,即思维发展的速度快于语言发展的速度。中学生这种语言和思维发展不一致的现象尤为突出。他们往往想得更多,却不能清楚、具体、丰富、生动地表达。思维训练要让学生能想得清楚、想得灵活、想得独特。语言训练要让学生在说的时候能说得清楚、说得具体、说得生动;在写的时候能写得清楚、写得充实、写得丰富。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关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抓住“先后之别”,训练学生“会想”“会说”“会写”。
有人说,“会想”不简单,谁不会想。其实不然,一件事,要能做好,必须得事先有个好的计划和安排,这就必须有一个周密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想”。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想”,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 ,以及训练目标来设置,让学生“想”其能想,“想”其爱想,“想”其可想,并能“想”得清楚。学生的“想”之训练告一段落之后,接着下来的训练就要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把前之所“想”清楚地说出来。“说”出来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互动补充,使之所“想”变得具体、丰富、生动、完整。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及时训练学生的“写”,使学生把之前的所“想”和所“说”的东西,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加以固化。这其间,学生还可以在所写的文字上,反复斟酌,进行修改,不断完善。
二、辨清“内外之别”,训练学生的多种表达形式。
语言的丰富性之一,正是由于同一内容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这就要求在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辨清“内外之别”,准确把握词语的不同表达形式和作用。注意遣词用语时的语境、对象;注意词语的轻重大小、情感色彩、语体倾向等。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来看,它注重强调合乎逻辑,符合思维的规律和方法。而从语言训练方面来看,则要求准确、鲜明、生动、丰富多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思维和思想的表述,要让学生懂得雅俗、深浅、粗细、优劣的区分,让学生掌握同一内容的多种表达形式。
三、明确“快慢之别”,训练学生快速思维,准确表达。
由于思维发展的速度快于语言发展的速度,这就要求在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上,要注意二者发展不一致的现象。在加强对学生快速思维的训练的同时,要求能准确地表达。学生常常想得多,却不能清楚、具体、丰富、生动地表达。训练时就必须有意识地从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入手,加强说和写的训练,让学生在语言材料方面多积累,掌握更多、更好的语言表达方法,使其能把所想的东西表达清楚、准确。思维训练要使学生能想得清楚、想得灵活、想得独特,以区别于别人所想。语言训练要让学生能够说得清楚、说得具体、写得生动;写得清楚、写得充实、写得丰富。中学语文教学要把这两方面的训练处理好,让学生的思维在训练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升华,从而养成能够快速而周密的思考,准确而生动地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思维训练同语言训练的关系,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课的思维训练必然要同语言的训练紧密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训练,达到既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又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表达,才会真正形成语言意义上的思维能力。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篇10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与本研究的30名被试分别来自西华大学艺术学院2009级的15名大一学生, 平均学习英语的时间为8.1年, 平均英语词汇量在2419以及外国语学院2007级的15名大三英语专业学生, 他们平均英语学习时间是9.7年, 平均英语词汇量在3207。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用到的工具有:英语词汇量测试表、有声思维、回溯访谈、调查问卷和相关的录音设备。
1.3 数据收集
本实验是让所有学生写一篇题为:“一些人认为大学教育就是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的;而另一些人不认为这样, 认为大学教育还有其他的功能, 你是如何看待大学教育的”的英语议论文, 要求在一小时之内完成, 并且字数不得少于150字。
实验分为五个步骤进行。首先, 给学生发放《英语词汇量测试表》, 测试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工具书和互相讨论, 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此测试表是选自沈昂老师 (上海新东方国内考试部主任、大学英语、考研英语及剑桥商务英语研究专家) 的《大学英语四级词汇测试表》。其次, 对学生进行了出声思维训练。研究者通过示范如何使用有声思维, 并给他们一个作文题目练习, 且及时对他们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更正, 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这种方法。然后, 开始正式的实验。在公布实验作文题目之前, 研究者先向学生提出几点要求: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自始至终必须说出头脑中闪现的任何想法, 想法若以英语出现, 就说英语, 想法若以汉语出现, 就说汉语;报告过程中不允许有较长的停顿和沉默;写作过程中可以使用词典之类的工具书。此外, 研究者还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全程录音。接着, 在实验结束后, 给学生发放《大学生英语写作调查问卷》, 要求学生就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该调查问卷由14个问题组成, 分别从主题、内容和语言三个方面进行提问, 采用Likert5点评价尺度。随后, 还对学生进行了回溯性访谈。研究者一边播放学生的录音, 一边就其写作过程及思维活动进行提问, 作为对有声思维实验方法的补充, 整个访谈过程也进行了录音。
1.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资料主要有英语词汇测试表、有声思维录音、访谈录音以及调查问卷。首先, 我们根据公式 (n/40) *2000+2000即可算出学生相应的词汇量, 其中n是答对的题数。其次, 我们数出每篇记录中的中、英文词数, 算出中文的比例, 作为母语思维量的指数, 其中, 中文词的确定以《现代汉语辞典》为准。最后, 借助SPSS17.0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调查问卷》进行定量研究, 找出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写作过程中具体思维量分布的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双语思维的参与
30名受试的有声思维记录中, 全部是中、英文两种语言交替出现, 平均母语思维量和英语思维量分别为42.74%和57.26%, 这与王文宇和文秋芳 (2002) 得出的结论相一致: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 融入了母语思维和英语思维的共同参与, 写作过程呈现双语特征。但母语思维量所占比例大大超出王文宇和文秋芳的实验结果。作者推测可能的原因在于两次的研究对象不同, 王和文研究的对象为英语专业的大一到大四的学生, 而本研究测试的既有艺术学院学生又有英语专业学生, 相比较来说, 总体的英语水平不如王和文研究中英语专业学生水平高。
2.2 不同英语水平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具体思维活动的差异
上述研究发现, 不管是哪一组学生, 他们的英语写作过程都融入了双语思维的共同参与。我们假设, 比起高水平的学生, 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使用更多的母语思维, 特别是在解题和组织文章内容时, 更倾向于用母语思维。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假设是合理的。首先, 通过整理有声思维数据, 我们得到了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低水平学生平均母语思维使用量大大超过英语专业学生 (其中H代表高水平学生, 即英语专业学生, 而L表示低水平学生, 即艺术类学生) 。
为了更清楚了解英语水平对写作过程的影响, 我们对学生的具体思维活动进行了量化研究。以往的一些研究 (郭纯洁, 文秋芳 (1998) 和王文宇, 文秋芳 (2002) ) 都是将受试有声思维报告中的思维活动分为五类, 然后计算母语在各个部分所占的比例, 这种方法虽直接能反映受试当时的思维活动, 但这种分类难免带有主观色彩。为了减少实验中的主观性,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调查问卷, 问卷中的14个问题分别从主题、内容和语言三个方面展开, 我们通过借助SPSS17.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 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定量分析, 得到了表2和表3。
从表2中可以看出, 主题、内容和语言的平均分分别为3.55, 3.34和2.92 (根据Oxford (1990) 基于对学习策略研究做出的解释, 主题属于“高水平”一组, 而内容和语言属于“中等水平”一组) 。因此, 这些数据初步反映了学生在解题和构思文章内容时, 更倾向于使用母语思维, 尤其是在解题方面。相反, 在开始写作后, 他们运用更多的英语思维来组织语言和文章结构, 而且标准差达到了0.824, 说明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个体差异很显著。
同时, 表2还具体描述了每组题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其中, 第4、5、11题的平均分都比较高, 分别达到了3.67, 3.77和3.83。这反映了学生更乐意用母语分析和确定文章的主题 (11题) , 而且他们认为运用母语思维能在较短的时间帮助他们确定文章中心和每段的内容 (4题、5题) 。而第13、14题的平均分仅为2.67和2.57, 说明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后, 运用更多的英语思维检查是否扣题 (13题) 或检查其英语表述。
从表3可以看出, 不管是主题、内容还是语言, 低分组学生的平均分都高于高分组学生, 而且语言的均值差异达到了1.233, 这说明, 艺术学院的学生 (低分组) 在写作过程中依赖更多的母语思维。从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来看, 主题、内容和语言的P值分别为0.632, 0.091和0.000, 其中, 只有语言 (小于0.05) 达到了显著水平, 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两组学生在语言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两方面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结论。
3 结论
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交叉使用两种思维活动, 具体来说, 他们在解题和构思文章内容时, 以母语思维为主, 而在文本输出时, 以英语思维为主。这符合王文宇和文秋芳 (2002) “主题和语篇知识的储存以母语为主, 而在写作中被激活的语言知识则以外语为主”的推测。
有声思维和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了在英语写作信息加工过程中, 英语水平决定母语和英语思维各自的参与量。具体表现为,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以英语思维为主, 而对于艺术学院的大一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的英语水平相对较差, 在写作过程中, 频繁交叉使用母语思维和英语思维, 有的甚至整篇文章都是先想出汉语内容, 在将之翻译成英语, 严重依赖其母语思维。虽然在解题和构思文章内容时, 英语专业学生也会求助母语思维, 但比例要小于那些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因此, 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从而减少继而摆脱母语思维的作用, 是外语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摘要:该文采用有声思维、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法, 记录了30名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 并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1) 英语写作过程是母语思维和英语思维共同参与的过程;2) 英语水平决定英语写作信息加工过程中母语和英语思维各自的参与量。进一步论证了“双元结构”理论, 填补了二语写作理论的空白。
关键词:英语思维,母语思维,英语水平,成年人
参考文献
[1]李国宏.从“双元结构”的角度透视成年人英语学习机制[D].成都:西华大学, 2007.
[2]刘润清, 胡壮麟.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秦志强.学业成绩考试的定量分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6.
[4]王文宇, 文秋芳.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7) .
[5]文秋芳, 郭纯洁.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对高中生英语看图作文过程的研究[J].现代外语, 1998 (4) .
论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逻辑方法;创新思维;关系
一、逻辑方法和创新思维的基本内涵
逻辑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在逻辑思维过程中运用的思想方法。提到逻辑方法,就不得不提到逻辑学。金岳霖的“最上的概念和最高的境界”和冯友兰的“概念的游戏”都是逻辑学的产物。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逻辑学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逻辑学上对于逻辑方法有着这样的阐述:“逻辑方法是由已知推出未知的方法,它是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基础上产生的,经历了由传统到现在的转型、由思辨向分析的更新,发挥着承载哲学使命、适应哲学发展、引发哲学变革的重要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逻辑方法的得出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人们在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中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最完整、最便捷、最系统的方法。
创新思维,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思想过程中的不断创新。要完全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内涵,就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是思维。通俗的讲,思维就是思考,就是人脑中的活动。更具体、更理性地讲,所谓思维,就是人脑中运用概念以作出判断和推理的功夫,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而创新思维意在创新,在实质上是对原有思维方式的成功突破,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作为众多思维中的一种,其重要性在近年来不断被人们重视。
二、对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之间关系的阐述
那么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可能不被人们所重视。一般意义上来讲,人们只关注于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应用,而并不关心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关系,甚至还混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严重影响了对于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研究和运用,并且使人们长时间的处于误区之中。
从总体上看,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出来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关系:逻辑方法是对创新思维的思维规律的一般性总结和概括,创新思维是逻辑方法的应用领域之一。逻辑方法的使用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也离不开逻辑方法。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彼此互为对方存在和应用的前提,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逻辑方法和创新思维的关系。
逻辑方法是来自于对创新思维规律的一般性总结和概括。如果我们单纯就某个问题进行创新思维,我们很难发现其中的一般性规律。但是如果我们就某些问题进行创新思维,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使是创新思维,也会有一些思想方法上的规律。原因很简单,因为任何的创新思维都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筛选,形成一些新思维。这个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运用的思维方法,就是逻辑方法。由此可见,逻辑方法的产生,就是在一定的知识理论基础上,在创新思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终也会重新回到创新思维的实践中进一步指导实践。这也符合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因此是十分有意义的。
创新思维是逻辑方法天然的应用领域之一。一般性的逻辑方法并不难总结和概括,可是总结并且概括出一般性的逻辑方法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意义其实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在创新思维中运用它,不断发挥出逻辑方法的效力。创新思维之所以能够让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的成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运用了逻辑方法。并且运用正确的逻辑方法可以提高创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只有在创新思维的巨大空间中,才能体现出逻辑方法的用武之地。
三、运用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现实意义
1.正确使用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有助于我们高效性的完成学习。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各种学习上的负担和压力非常重。面对当前这样一种教育现状,虽然有很多人在呼吁,但是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在探索中前进。作为个体的学生来讲,要想在众多的人中脱颖而出,单纯有学习的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在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如果正确运用了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在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上进行最适合你自己的调整,就会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改善成绩。
2.正确使用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有助于我们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对于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往往有一些思维上的定势,习惯于按照前人的路走,在思想上有一种惰性,不习惯于有自己的见解。其实,如果能够正确的运用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不仅能够使工作效果事半功倍,还会让你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许,是对你自我价值的一种认可和确证。一个技术上的小发明,一个思路上的小调整,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只要你有勇气、有恒心、有毅力,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就是你走入职场的有力武器。
综上所述,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具有独特的内涵,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彼此互为存在和应用的前提。从哲学研究的意义上来看,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哲学意义。他们本身就包含着辩证性的因素在里面,对于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的使用过程,就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思维过程。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维度对于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进行界定,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篇12
关键词:英语阅读,语言,思维,知识-认知双元结构
双元结构理论,从成年语言学习者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这个角度出发,描述了它们是如何在两种语言和思维的同化及在该同化过程中的作用。作为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无论是在母语习得还是外语学习中,阅读都位于学习的五大技能(读、听、说、写、译)之首,是成年语言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基础。阅读训练既可以巩固已有的语言知识,又能够发展语言技能,它不仅是母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在中国课堂教学环境下作为外语的英语课程中的阅读训练中学习者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认知技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心智活动过程。从双元结构理论这一新视野出发,对英语阅读学习做出一个全新的解释,不再单一地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技巧,而是运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研究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进而探讨它能如何在阅读理解教学中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并据此对写作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双元结构”理论
根据“语言习得机制”的理论,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我们来说,学习英语无异于是将“语言习得机制”在与英语这一特定语言进行参数设置,在大脑中重建一个英语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也就是在大脑中形成两种语言结构,我们称之为双元结构。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尹德谟教授从成年语言学者学习英语的心里机制角度出发,以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与奥苏泊尔和布鲁纳——认知同化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以汉—英的“知识和认知结构”与“语言和思维结构”四个维量为组成成分的“双元机构”的理论(见图1)。
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语言在同化过程中相互影响、作用的关系。对于我们母语是汉语的人来说,红线的部分更加能清楚的说明学习者在习得外语的过程中,母语对于学习者的影响是主动和深远的。从这个结构中学习者也会随之产生很多疑问,例如如何用“双元机构”理论来解释‘母语在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中干扰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外语学习的心理机制与母语和二语习得的心理机制是一样的吗?’以及‘为什么在阅读外语文字材料时会出现“潜在发音”和“潜在翻译”?’等大学生们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母语对于我们的语言思维产生影响时会遇到的种种问题。
而在四个维量中各个结构中,语言和思维是心理语言学中的核心关系。思维是认知的核心,因为它是信息加工过程中最高的综合阶段,是在感知、表象、记忆等的基础上形成的,又反过来影响着感知、表象、记忆的过程。思维既是认知的核心,又是属于认知过程的(赵艳芳,2001)。而知识的外显(在特定的情况下,诸如对学生的英语教育)是语言,“思维一语言”结构是隐含在“知识一认知”结构中的。关于思维和文化与语言关系有四种理论。而其中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理论是:语言和思维是相互独立的。在外语学习过程总,尤其是外语技能运用中一一阅读过程中英语学习者的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则体现了英汉理解过程中认知和知识的关系。(见图2)
2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提出是语言塑造了思维的模式,人们不同的语言表达了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根据这个观点,沃尔夫假说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语言决定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不同语言间的相似性是相对的,语言结构差异越大,对世界的认识概念就越不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的强式说和弱式说”。我们知道人的认知过程中,存在有两大类思维方式,语言思维和非语言思维,思维影响着我们的语言,然后语言反过来又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活动。在整个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大脑双元结构中的两种语言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相互制约与平衡,以及共同促进发展的过程。虽然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在同化和适应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排斥,汉语知识水平对于英语技能的提高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精通母语和掌握外语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不同的语言之间总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些因素可以成为外语学习中的有利条件。”(李莉,2004:139)。对于成年人而言,如果进行思考问题时脱离了已有的汉语语言能力和思维方式,又何以能正确的理解英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认知能力的提高呢?
而在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中,语言和思维以及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所反映出的跨文化差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语言和思维应该被看作是相互作用的,没有语言,更高一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对于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来言,他们的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他们的汉语的‘语言—思维’先于英语的‘语言—思维’。
当我们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们强大的母语语言结构和思维结构便开始排斥英语,因为大脑以前没有受到过一点英语的刺激,也就谈不上什么第二信号系统上的反应。而英语的语言结构和思维结构则顽强地从发音开始,不断地同汉语发生着相互同化和适应的关系,通过汉语同现实世界建立起语言上的联系,并渐渐地发展到思维的联系,直到最后的熟练交流和表达感情。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英语初学者采用给英语的句子翻译成为对应的汉语的意思。例如:
虽然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确实说明学习者在试图通过汉语的语言结构和思维结构来理解英语,我们也看到,学了几年英语后的熟练学习者是不会采用这种方法的,因为他的大脑中已经建立了英语的语言结构和思维结构,如果内容不是特别枯涩难懂,他的英语基础已足以让他进行理解了。
而外语的阅读学习过程就是母语的语言结构和思维结构同英语的语言结构和思维结构不断相互排斥及同化适应并不断调整的过程(见图3)。
我们知道在大脑中存在有阅读双元结构区、听力双元结构区、口语双元结构区、写作双元结构区等,对每一种技能的练习和习得,都是其双元结构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涉及了其它相应语言技能双元结构的参与。而其中阅读理解是学习外语中五项技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图3中,母语语言和思维结构的两个圆形明显大于英语的语言和思维的圆形,这清楚的表明在成年人外语阅读学习中受到了来自母语方面的深远影响。阅读技能的获得,除了受到母语的语言机构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其思维结构的影响。阅读技能的提高都是对语言结构的积累,反过来又促进相应思维的发展。
3 英语阅读中双元结构——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外语学习者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通常借助自己擅长的母语的帮助能解决许多疑难的地方,进而把外语水平提高到超过目前水平的程度。在学习者的外语的阅读过程中,认为潜在翻译有利于产生和保留意义。学习者往往借助于潜在翻译来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分析结构复杂的英语句子,进而全面的把握整个阅读材料的文章大意。低、中水平的学习者在完成阅读任务时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汉语思维,而高水平的学习者依赖汉语的程度要相对小一些。随着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汉语的语言和思维的方式也有了一定的差异。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阅读者认为只有将阅读的外语文字翻译成母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进而在阅读时对这种翻译产生着极强的心里依赖。这种对阅读理解的误解是学习者长期受到如翻译法教学的影响和自己的极坏的学习习惯的结果。“翻译并不等于理解”,在阅读时,每读到一个单词,心理上就下意识地立即寻找一个母语词汇与之对应,逐字逐句地进行对应翻译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阅读方法虽然不出声,但器官处于紧张状态和发音朗读没什么区别,自然也就大大影响了阅读速度。而我们要克服潜在发音和潜在翻译就必须借助于较为熟练的外语语言知识基本功,对所输入的语言文字信息在大脑中进行整体意义的解码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对文字在句中或上下文中所表达的语言意义的内在关系和内涵的整体意义上的理解。
而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里表征是知识在其在心理的存在形式,一个人的认知方式以及认知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他的表征状态。各种表征越是复杂精细,认知加工的效率就越高。而个体之间表征的这种差异可能体现为智力的差异。我们知道在语义共同储存的情况下,两种语义的联结是通过语义中介实现的,通过这种语义中介,两种语言之间实现形式的转换—翻译。但由不同语言获取或编码的经验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取,它们不可能是共同表征的。这样,语义之间的相互联结实际上是语义之间相似特征的一种匹配,这种匹配是由学习和训练才能实现。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看,阅读技能的获得,除语言知识方面的因素外,主要依赖于学生的阅读心理因素。例如眼睛与大脑的协调、潜在发音和潜在翻译问题的克服等等。而这几个方面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心智技能的提高和阅读理解的效果。过去,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过多地强调了阅读技巧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的阅读心理技能的训练和提高。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在修完阅读课程后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力依然比较低下的原因所在。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学习者的阅读过程中,要以语言心理学,外语教学法和双语语义表征机制和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为依据,强调在对阅读者心理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并且要注重阅读心理技能和阅读技巧的相互交叉训练的效果,从而使阅读者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较快的提高。
4 结束语
语言与现实之间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而思维与现实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与思维通过现实联系在一起。在语言学习中,特别是在母语环境下学习外语的情况下,语言与思维之间微妙的关系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对外语学习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着力分析英语阅读的信息处理过程,研究成年人进行英语阅读学习时,英语与母语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双元结构”理论指导下,结合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提出更加符合中国高校实际情况的大学英语阅读模型。尤其是研究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原因着手分析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其有助于从根本上解释外语习得的过程及排除外语习得中的干扰因素,也能更好地论证双元结构理论的合理性,从而给外语教学带来启示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Danny D.Steinberg,Natalia V.Sciarini.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M].兴界图书出版社,2007.
[2]David W.Carroll.Psychology of language[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李莉.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的有机作用分析[J].外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
[5]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王德春,吴本虎,王德林.神经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7]尹得谟.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J].西华大学学报,2005.
[8]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推荐阅读:
语言与思维07-07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创新思维的培养08-14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08-30
语言思维能力01-20
语言思维模式11-07
英语语言思维12-22
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论文09-08
用心品读英语课文,感受语言表现思维10-23
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