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2024-08-08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共9篇)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篇1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王昕竹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文法外语系

09级英语二班

The Distinc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and Speech

WangXinZhu Gramma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XinHua College in NingXia University 09 English second class 摘要:语言既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既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工具,语言就不等于人们创造这种工具、运用这种工具进行交际的行为和运用这种工具所构成的“言辞”,也不等于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进行思维时所构成的具有思想内容的逻辑判断。所以,区别语言和创造语言、运用语言的行为(即交际行为)以及运用语言所构成的结果就成为了正确理解语言的一个必要的论题。关键字:语言;言语;区别;关系

Abstract: The language is both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ol, language is a people the tools of abstract thinking, language is not equal to the people to create such tools, the use of this tool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use of this tool “rhetoric”, nor equal to people posed by the use of this tool for thinking with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logical judgment.Therefore, the results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creation of language, the use of language behavior(i.e., the communicative act)and the use of language has become 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is a necessary topic.Keywords: Language speech difference relationship 人们创造语言成分时所发明的语言、人们说话时所运用的语言,是一种工具,而创造语言成分的行为和说话的行为则只是人们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不等于语言。创造语言的行为所造出的语言成分的总和或说话时所运用的工具大体上说来就是语言,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包括创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行为)和运用语言所说说出的话就叫做“言语”。比方说,汉族人民运用语言机能去创造某一个汉语的词汇成分或语法成分的行为,汉人运用汉语去说话的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以及汉人所说出的话则是汉人的言语。言语行为既指的是说的行为,而人们的说的行为有可能同时就是设法创造某一语言成分的行为,我们就应该把言语行为理解为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包括运用语言机能去设法创造语言成分和运用语言机能去使用已经存在的语言成分。人们运用语言机能时拿已经存在的语言成分,他们所临时设法创造的新的语言成分和一些超语言的表达手段组合在一起去体现人们所要表达的思想,结果就产生了言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话”。可见,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事实上存在的,是人们所意识到的客观事实。不过,人们不是很明确地了解在科学上有区别语言和言语的必要罢了。

俄国的语言学家波铁布尼亚也曾经强调言语和语言的区别。他认为语言是连绵不断的言语创造的洪流,它注入为某一集体所理解的一定的语言之中,他认为言语是运用语言的主要形式,是语言创造性地存在的完整的、活生生的、具体的形式;语言的不断改变,不断演进是在言语中得以实现,而且也都是为了言语而实现的。但在强调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当中,波铁布尼亚否认了语言的客观存在,而把言语看成最重要的东西。

在近代的语言学历史中,给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做出有系统的理论解释的是德·苏胥尔。他在分析语言学的对象时,认为人类的语言机能(language)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语言(langue),一是言语(parole)。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现象。他说,“(语言)是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通过言语实践而获得的一种宝库,是可能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脑子里,或说的更正确些,是存在于一群人的许多脑子里的一个语法系统;因为在任何一个个人的脑子里,语言总是不完整的,它只在群众中才是完整的”。这里,德·苏胥尔一方面把语言看成社会产物、社会现象,把言语看成个人产物、个人现象,一方面把他所说的语言具体的看成群众脑子里存在的一个“语法系统”,把他所说的言语具体的看成个人为了表达思想所做出的组合,以及使这组合表面化的心理—物理的机制。语言既然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我们就不能把它理解为交际行为(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或由交际行为所组成的言语组合。就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每一个运用语言的人也都意识到他所学习得来的语言并不是他所专有的,而是其他的人所共有的,而是以存在于全民社会中一切个人嘴里所说的、具有声音的物质外壳的言语之中的方式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在交际的场合中,他是运用这个工具去组成他所说的话的。

总之,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全民社会单位交际工具的语言不可能是个人所特有的,它是全民社会单位所有组成员的共同财产,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运用来进行交际的客观存在的工具;然而言语则是人们对语言机能的运用(包括运用语言时对语言机能的运用在内)及其所产生的结果。一个全民社会单位一般只有一种语言,例如汉族只有一种汉语,但是万千的个人和某些个人的结合体却有难以数计的言语。不过尽管如此,语言和言语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而语言也并不是心理现象,它是以物质外壳所起的作用客观地存在于社会之中的。

那么,语言和言语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到底指的是什么。正如前面所讲,“语言”指的是以一套符号系统而作为全民社会单位的交际工具的。但是“言语”指的是什么,就有不同的意见了。语言学家认为“言语”指的只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他们说:“我们认为语言学所研究的只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我们所理解的言语不仅是包括了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词和词的组合的规律和造句的格式,而且也包括了词汇的客观意义,因为这些都是属于语言的。”但他们在主张“言语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的同时,坚决否认“言语”又可以指言语作品的内容。这样地既把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和言语作品的内容对立起来,而只是承认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是言语的论点也是难于成立的。为什么“言语”可以指于言语作品的内容相对立的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就不能指言语作品的内容呢?问题非常明显,言语作品既然是言语的作品,这整个的作品就是属于言语的,不能说只有与言语作品的内容相对立的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才是属于言语的。言语作品和任何世界上存在的事物一样,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并且是相依为命的。如果“言语”可以指与言语作品的内容相对立的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它自然也能指言语作品的内容。何况既把言语理解为言语作品中的表达形式,言语作品是什么就无从了解了,因为言语作品正如我们所理解的,是言语的产物,然而与言语作品的内容相对立的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显然不能产生这一产物,我们绝不能说“言语作品是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的作品”。当然,在语言学的历史中,语言学家们也曾对“言语”的含义有过讨论。例如,法国语言学家德拉古拉瓦远在三十年代就认为应当区别“语言机能”、“语言”、“言辞”和“言语”。他认为“言辞”是说话人在运用语言时所组成的组合,“言语”是允许说话人使语言系统表面化的心理机制。

那么,言语作品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又是什么呢?正如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语言充作“语言·思维”统一体的形式部分,思维充作“语言·思维”统一体的内容部分,但是就语言本身来说,它的形式部分则是语音形式,它的内容部分则是意义。作为交际工具,体现思维工具的语言可以被用来表达思想。作为工具用的是语言成分,把这些成分组织起来去表达某一具体思想的时候,这些成分就成了思想的表达形式的组成成分,不仅是思想的表达手段。然而语言成分本身则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称为表达手段。一般的说,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结果是“言语·思维”统一体的形成,在这个统一体中,思想是内容,言语是形式。所以,对“言语·思想”统一体来说,整个言语作品就是它的表达形式,这种表达形式包含有意义复合物,作为它的内容,这种意义复合物正是语言学家所说的作为“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之一的各个语言成分的客观意义之类组合而成的。在这样的理解之下,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关系呢?语言是言语的活动所运用的工具,它又是散见于所有言语作品中作为其部分的组成成分的表达手段的总和。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和这运用所产生的成果。因此,言语作品要包含有语言成分。我们可以说,语言和言语并不是绝对孤立的,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又表现在言语作品是提供语言系统组成成分的素材。语言和言语作品尽管是不同的东西,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言语在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先头部队”的作用。人们在运用语言机能的时候,可以创造出新的语言成分,当然这种新的语言成分最初只是以“创造方案”的形式出现的,但是任何语言成分的创新都是人们运用语言机能逐渐产生的结果,则是无疑的。语言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概括和不断的总括中,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已经存在的语言,它的新的成分的产生也是这样的。对个人而言,已经存在的语言总是以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交际工具或进行思维的工具而被运用来组成个人或某些人的言语的。语言或语言成分之所以能够成为语言或语言成分,必须经过社会的“同意”和社会的重复运用,因之,语言是社会的创造,不是个人的创造。就它本身而言,当它未成熟的时候,它是言语作品的表达手段之一,它是言语作品中的“超语言的剩余部分”之一;当它成熟的时候,它就成为了言语作品中作为表达手段的语言成分。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篇2

一、语言与言语

索绪尔把言语活动的研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主要的, 它以实质上是社会的、不依赖于个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 这种研究纯粹是心理的;另一部分是次要的, 它以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 即言语, 其中包括发音为研究对象, 它是心理、物理的。”这样一来, “我们一下子就把 (1) 什么是社会的, 什么是个人的; (2) 什么是主要的, 什么是从属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分开来了”。这就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第一个岔路口, 即言语活动分为语言和言语:言语活动=语言+言语。进行区分后他认为: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工具, 而言语则是个人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及其结果。语言和言语是紧密相联而且互为前提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 又是言语的产物。语言是从千变万化的言语中概括抽象出来的, 是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通过言语实践而获得的一种宝库, 一种潜存于同一语言社团中每一个人的脑子里的语言系统。言语却是个人的意志和职能的行为, 是运用语言规则表达个人思想的组合。

与此同时, 笔者在《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整体语言和个体语言”这一章中也看到相关的阐释。在此, 索绪尔主要阐述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没有什么不是经由个体语言、也就是经由已被领会了的言语的总和, 从而 (直接或间接地) 进入了整体语言, 反过来, 没有什么个体语言可以在这产品的转化 (制作) 期间称作整体语言的, 整体语言给个体提供了用以构成其言语的要素。转化产品 (制作) , 并使之定形, 乃是集体智能的劳动。凡成为整体语言的, 都具有不言明的集体的性质。相反, 不存在任何集体性的言说 (个体语言) ……言说 (个体语言) 依旧处于个体状态, 除了暂时的情形除外……整体语言和个体语言两个对象都以对方为前提, 若确是这样的话, 有此无彼, 则此也不能存在……”

二、语言与言语之间的和谐关系

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 它们是不同的两个对立面。这一点大家已经形成共识, 但须明白, 这种对立不是绝对的、孤立的。相反, , 它们是相对的, 互相联系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体现着协调性、一致性和平衡性的和谐的统一体,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语言和言语互为前提, 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 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二者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一方面, 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 言语是语言存在的形式。没有言语, 就无所谓语言。人们归纳出的各个群体的语言特点, 无不是从这个群体的个人出发, 通过收集研究大量的个人言语, 继而归纳出这个群体共性的、一般的语言特点。因此, 研究语言必须从观察言语入手, 必须注意言语中表现的大量普遍的语言事实。抛开言语谈语言, 就如同空中楼阁, 虚无缥缈。另一方面, 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说话人讲出的话或写出的作品之所以能被大家理解, 达到交际、交流思想的目的, 就是因为言语中使用的材料及规则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被人类共同掌握的规范的语言。言语总是以语言的共同规则作为活动基础, 而语言总是从言语的运用中概括和丰富自己的规则。语言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社会现象, 它存在于同样不断运动、不断丰富的言语之中, 二者协调存在, 共同发展。

第二, 比较而言, 语言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言语属于讲话者 (作者) 个人, 但从包含的社会因素来看, 二者具有一致性。

每个人的言语, 在语音、用词、造句方面等等, 都具有个人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经常可以只闻其声, 只观其作, 就能猜出说话人或作者是谁。从这个角度, 我们可以说言语是属于个人的。但事实上, 言语中的个人因素, 并不占主导地位, 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因素。众所周知, 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每个人都占有一定的社会位置, 与他人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言语是由个体在交际活动中建构的, 而不是事先存在, 固定不变的, 因此, 言语不是信马由缰, 完全孤立自由的。通俗地讲, 并不是随心所欲,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相反, 任何具有正常思维的行为主体在不同领域建构的言语都必须遵守该领域的一定表述形式即言语体裁, 否则就不利于交际的进展。也就是说, 当我们说话的时候, 不但要遵守语言体系的规范, 还要遵守言语体裁规定, 如特定的交际事件、对象、目的以及话题。言语中有集体的、社会的因素, 并不完全是个人意志的行为。从具有个人特点而且为数众多 (甚至无限多) 的言语中概括出来的社会约定俗成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即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所构成的体系, 就是语言。社会因素是语言和言语的共同因素, 从这点看来, 二者具有一致性。

第三, 语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稳定的系统, 而言语则是相对开放的、活跃的, 二者之间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则是相对有限的, 但是, 一个人一生中利用这些有限的材料和规则组成多少语句却是无穷尽的。人们不断地说话, 实质上是对有限的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则不断地进行无限使用。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的封闭性和开放性都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由于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所以语言又处在绝对的运动状态里。人类社会的言语不但带动着语言一起运动, 而且促使语言系统发生演变, 使得语言成为一个既稳定又发展的系统。例如, 一些变异的言语成分, 开始在一定领域或范围里出现的时候, 难以为多数人认可, 甚至受到非议。其中有的逐渐使用开来, 人们也就习惯了, 认可了, 进入了全民语言。但需要注意, 言语活动虽然是灵活的, 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交际任务、交际对象作不同的选择, 有所变通, 有所创造, 但这种创造并不是完全毫无章法的, 也要受语言的某种制约。二者之间互相影响, 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三、语言与言语和谐关系对教学的启示

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和谐关系, 可以对词汇学的研究, 继而对一些特殊言语体裁研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指导。把语言词和言语词进行区分, 可以将静态的词和动态的词对立统一起来, 使得词汇学的研究对象不再是孤立的语言词或是孤立的言语词。把二者都作为研究对象, 可以使研究成果相互对照, 相互说明, 相得益彰。

对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语言观, 进而对汉语教学产生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众所周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汉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新奇词语。这些新的言语现象往往不拘规范, 甚至伴随着芜杂和混乱, 但这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言语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既要重视标准语言的规范、统一, 又不可忽视语体的多样性和言语活动的灵活性。当然, 灵活性不等于任意性, 要看场合、对象, 表意须明确, 有语用效果。

此外, 对语言和言语和谐关系的正确把握, 还可为外语教学提供有效的借鉴。目前在我国, 无论是外语教学还是学习, 都普遍存在着“费时低效”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 我们普遍把外语学习当成词汇和语法的学习, 忽视了语言的使用和实际的言语交际。对语言和言语关系的正确把握, 可以为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模式, 即“言语—语言—言语”的模式。这是每个婴儿学习的必经途径, 也是学习外语的有效途径。“学习任何一门外语, 往往是从直言片语入手, 模仿外国人发音, 这就是言语阶段。我们绝不能停止在这一阶段上, 而应该尽量掌握该语言的系统, 这就是语言阶段。然而, 掌握一种语言的系统, 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应当运用这个系统去说 (去写) , 这就又回到言语阶段。”“言语—语言—言语”是一个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几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而是互相渗透, 互相关联的。截然割断二者之间的联系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收到相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Sapk, Edward.Language:AnIntroductuctionto the Speech.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Saussure, Ferdinand d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p.Translated by Wade Baskin.New York:The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59.

[3]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4]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5]鲍贵.索绪尔的言语活动———论一个被忽略的命题.外国语言文学, 2004 (3) .

[6]岑运强.语言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篇3

关键词:受贿罪;行贿罪;含义;谋利

一、受贿罪及行贿罪的含义

(1)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受贿罪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同时也侵犯了一定的财产关系。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2)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

二、行贿罪与受贿罪的“谋利”问题的区别

现行刑法第385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1.关于受贿罪的“谋利”问题

(1)“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含义及性质:“为他人谋取利益”指行为人利用自己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刑法条款对“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利益性质、范围未作界定,理论界及司法界一般是如此适用:对行贿人而言,这个“利益”既可以是其应得的合法利益,也可以是其不应获取的非法利益;既可以是正當利益,也可以是不正当利益;既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非物质利益。前面曾提过,在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前提下,行为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是该种行为方式下认定受贿罪构成的关键所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同时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才构成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否实现,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具体案件中如何认定行为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笔者认为不能仅限于为他人谋取了利益,只要行为人许诺为他人谋取利益即可。至于该许诺是否明示还是暗示,可以不考虑。因此,“为他人谋取利益”,刑法上并非要求已经“为他人谋取到了利益”。至于行为人自己“谋利”,司法实践中并不强调必须是行为人已经“谋利”到手。

(2)“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地位:刑法界存在“客观要件说”与“主观要件说”的对立。客观要件说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指受贿人为行贿人谋取某种非法的或合法的利益,是行贿人与受贿人间的交换条件,因此将其作为受贿罪的客观要件;后者则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只是行贿人与受贿人间货币与权力相交换的一种默契,对行贿者而言,是对受贿人的一种要求,而对受贿者而言,则是对行贿者的一种许诺或答应,因此,为他人谋利只是受贿者的一种主观心态,应属主观要件范畴。笔者已从其性质和作用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明确索取他人财物是不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法定要件,刑法385条中的“或者”前后意思本身就是一种并列关系。在此笔者着重从其在受贿罪中的地位这一角度谈一下看法,“为他人谋取利益”既不可单纯以主观要件来理解,也不可仅仅以客观要件来认定,而应当从主客观相统一的角度予以理解比较符合客观规律和辩证法的要求,也就是行为人不管在主观上具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想法,还是客观上实施了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都应是“为他人谋利益”。至于在具体案件中,有的可能偏重于客观要件,有的则侧重于主观要件。

2.关于行贿罪中的“谋利”问题

《刑法》第389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1)“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含义、性质及范围。两高《通知》规定中指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方便条件。这是第一次对“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含义所作的司法解释。由此解释我们不难看出:谋取不正当利益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谋求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可称为利益违法.另一种是谋取违反上述规定的帮助或者提供方便条件的犯罪,即程序违法的行贿罪。

(2)“谋取不正当利益”在行贿罪构成要件中的地位:在认定行贿罪的构成要件中,刑法规定必须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在“谋利”的前面,是一个“为”字,这就说明“谋取不正当利益”是行贿人的一种主观意志的表现,是行贿人主观上所能决定的,它是对违反国家法律等规定的积极追求。因而当行贿人向有关人员给付财物表明其“谋利”的意志时,其行为已经完成,但这并不影响对其行贿罪的认定。刑法条款中并未将“谋取不正当利益”作为构成此罪的要件。当行贿人向国家工作人员给付了财物,并向对方表明了所要“谋利”的是何种利益,他的行贿行为就已经完成,就可以行贿罪定罪量刑。

三、通过“谋利”的比较看受贿罪与行贿罪的关系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受贿罪中的“谋利”与行贿罪中的“谋利”两者都是为谋取利益,而且两者中的当事人都存在双“谋利”的情况,并且“谋利”都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一是两者属不同的构成要件,受贿中的“谋利”侧重于该罪构成要件的客观方面,而行贿罪的“谋利”则是该罪的目的要件,归属于主观要件范畴。二是“谋取利益”的范围不同,受贿罪的利用既有合法利益,由有非法利益,既有物质利益又有非物质利益,而行贿罪中的“谋利”所谋取的是不法利益,其范围要小于前者。三是“谋利”的方向不同,受贿罪中是犯罪者主动索取或非法收受财物,然后才为他人“谋利”,而行贿罪中则是犯罪者主动给予财物,目的是为了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由于对行贿罪的认定是以“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前提的,且受贿人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有时是合法利益等情形,所以司法实践中,行贿罪与受贿罪并不是不可分离的。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与中学语文教学 篇4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语言学各部门的研究对象及研究 内容、方法的合理确定,起巨大的、决定性的影响作用。”[①]早在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洪堡 特就提出过有区分语言和言语的必要。20世纪初,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作出了系 统的理论解释,并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语言学界曾在50、60年代展开过一场关于语言和言语问题的大讨 论。有无必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是这次讨论的中心之一。经过讨论,大多数人是赞成区分的,但反对之声 也一直不绝于耳。及至90年代初,刘叔新先生指出:“划分语言和言语的论说引起了反思和更多的疑惑,甚 至出现一种暗暗传布的主张:不要区分语言和言语好了。”[②]面对这种情况,不少学者仍然坚持区分语言 和言语的观点,并提出重新讨论语言和言语问题。本文试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语言”和“言语”的含义。所谓“语言”,是一个社会集体共同 拥有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系统。所谓“言语”,是个人运用语言的行为(说或写)和结果(说出来的话或 写出来的文章)。从上述理解出发,我们认为,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看,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与中学语文教学 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把二者区分开来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从宏观的角度看,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可以深化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方法等问题的认识 。

(一)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语文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决定着中学语文教 学的目的和方法,是个根本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一元论者”认为,语文具有工具 性;“二元论者”认为,语文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思想性;“多元论者”则认为语文除了具有工具性、思想 性之外,还具有文学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等。之所以出现这些不同的看法,原因之一是对“语文” 这一名称的理解不同。有人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有人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学,有人认为“语 文”就是语言、文章,有人认为“语文”就是语言、文化,不一而足。我们认为还是最早使用“语文”这一名 称的叶圣陶先生的解释最好:“语文”就是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 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③]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指语言和文字,看似和叶圣陶先生不同,但他进 一步解释说:“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④] 所以,吕先生和叶先生的看法实际上是一致的。

“语文”既然是语言的意思,语文课自然就是语言课了。这样,语文学科的性质就不难确定了。列宁说: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 到互相了解。”国家教委1995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也指出:“语文 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⑤](注意:这里的“语文”也是作“语言”解)。可以说,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 文学科的工具性。工具性正是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区别的根本属性。认识并落实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对于 语文学科来说,是生死存亡之举”。[⑥]以往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动摇不定,时而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时 而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就是由于对语文的工具性认识不足所致。

有人赋予语文学科许多其它性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语言是交际的工 具,言语是个人对这一工具的运用及其结果,那是十分纷繁复杂的,所谓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等,实际上都是属于言语的,这点我们下面还将谈到。

(二)既然语文课就是语言课,工具性是其本质属性,那么,这一学科的教学目的就应该是或者说主要是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这一工具的能力,说得具体些,即听、说、读、写 的能力。对此,大多数人应该是同意的。然而,这一目的如何达到呢?主要是通过课文的教学来达到。这样做 ,既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征,也符合语言和言语相区分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知道,语言和言语既 有区别,也有联系。语言不是凭空存在的,它存在于言语中,因此,学习一种语言总是从言语开始的。课文是 不同作者运用语言的结果,正属于言语。从教学的最终目的看,听、说、读、写是运用语言的行为,也属于言 语。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实际上存在着这样一个模式:言语――语言――言语,即由言语入手,逐步掌握一种 语言,然后又用于言语。这一模式的揭示,无疑是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结果。了解了语文教学的这一模式,我们 就会对许多问题产生新的认识。

比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不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也就是所谓“文道之争”的问题。有人认为,语 文课既然是语言课,具有工具性,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而语言本身没有思想性、阶级性,因此,不要在中 学语文教学中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只要讲清字、词、句、篇就行了。我们不能同意这种看法。根据语言 和言语相区分的理论,语言本身固然没有思想性、阶级性,但作为语言运用结果的言语却具有思想性、阶级性 。如前所述,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主要材料的课文是属于言语的。这一篇篇课文,无论是议论文、记叙文、说明 文,还是小说、散文、诗歌,都毫无例外地反映了作者的立场观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句话,都带有 一定的思想内容,有些还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鲁迅先生的杂文,夏衍的《包身工》,峻 青的《党员登记表》,《诗经》中的《硕鼠》、《伐檀》等等。前面所提有人认为语文学科具有思想性,正是 因为看到了课文的这一特点。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必然会受到课文本身具有的思想内容的影响、感染和熏 陶。况且,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本身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一点,在教材的编选中就直接反映出来了。所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不可回避,理应如此。作为社会 主义的学校,我们当然要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的教育,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以及社会主 义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有人担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调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从而偏离教学 目的。其实不然,相反,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常常要在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领会到课 文的语言运用之妙。例如有这样一个句子:

“一根烧得通红通红的铁钎,对准强巴的眼睛,刺了过去……”[⑦]

就词汇意义来说,一个“通红”是通红,两个“通红”还是通红,岂不多余?但如果理解了作者这样写是 为了更有力地揭露西藏农奴主的残忍和野蛮,就不会认为两个“通红”是多余的了,由此也就领会到了汉语里 形容词重叠能起到加深程度的语法作用。

至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政治思想教育何者为主的问题,我们认为只能以前者为主,这是由语文 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所决定的,就以上面举过的例子来说,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懂得形容词重叠的作用 ,而不是了解西藏农奴主的残忍和野蛮。那么,如何理解中学语文教学历来倡导的“文道统一”呢?我们认为 ,“文道统一”是指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密切相联,教学中不应当把它们割裂开来。这是对的,也正是 我们在上文中所主张的,但不能由此认为在教学中这两者应该并重,更不能以“道”为主。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讲”,而且要求讲“深 ”,讲“透”。尤其是对课文中的文学作品,什么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典型环境、艺术手法等等,不厌其详 。这种情况的存在首先与对“语文”的理解有关,与对语文教学性质的认识有关。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言 、文学,如果认为语文具有文学性、知识性等等,这样“讲”就不奇怪了。顺便说一句,有人之所以会产生上 述理解和认识,其实是因为看见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课文内容又涉及到各种门类的知识。但课文是 属于言语的,所以这些都不是语文的性质。我们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工具性是其本质属性,课文中大量的 文学作品也好,内容、形式各不相同的文章也好,都只不过是学习语言的范例,是为学生学习语言服务的。学 生学习的主要对象不是这些作品和文章的内容本身,而是语言。任何工具都不是靠“讲”而能掌握的,主要靠 实际操练。显然,工具性的语言课也不应该以“讲”为主。当然,在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传授一些知识也是必 要的,但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更好地听、说、读、写,而不是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

出现这种以“讲”为主的情况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没有认识清楚。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是:言语――语言――言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听、说、读、写的实 际能力。这个目的光靠老师讲,学生听是永远达不到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 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⑧]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大力加强实践性(前 面所提有人认为语文具有实践性,如果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言,那就对了),彻底革除老师重讲轻练,学生光听 不练的积习,做到精讲多练,将老师“讲”为主,变成学生“练”为主,通过大量的训练把所学的知识及时转 化为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如果仍然遵循以“讲”为主的老方法,结果只能是学生厌 学,老师难教,导致中学语文教学走入死胡同。中学语文教师中一度出现过的“淡化语法”的呼声其实就是以 “讲”为主的方法带来的消极后果的反映之一。

从微观的角度看,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对于解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一)词类是中学语法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词类的划分存在一定 的困难。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只是一些基本规则,而学生面对的却是丰富多彩、变化万端的言语世界。可 以说,几乎每一条规则都会遇到例外的情况。例如:

(1)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他的右半身了。(鲁迅《社戏》,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

(2)张曼玉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粗服乱头,衣不蔽体,双手叉腰,破口开骂,实在是太不女人了;但 是她又女人得很,以至于谁不正眼看她,谁就不是男人。(《湖南广播电视报》1993年1月5日)

根据汉语的语法规则,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名词前不能出现否定副词,名词后不能带补语。但以上例子中 的第二个“胖”和名词“女人”的用法却不符合这些规则。如果学生就此提出疑问,我们以往一般都用“活用 ”来解释。但“活用”的现象多了,就容易使学生对语法规则和词类系统的存在产生怀疑。如果我们把语言和 言语区分开来了,这个问题就好解释了。词类是从语言的角度对词进行的语法分类,它实际上是根据同一社会 中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划分出来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言语即个人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一个词往往会出 现一些偏离规则的带有个人色彩的用法。这种用法是临时的,我们不能因为有这种个别的、临时的现象存在, 而怀疑或否定语法规则和词类系统的存在。

(二)又如修改病句,这是中学语法教学中一项经常性的教学任务。以往我们只是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去修 改,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呢?修改的标准是什么呢?修改的标准就是语言,说得更清楚一点就是 语言规律。所谓“病句”都是属于言语的,是个人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由于未能全面掌握这种语言的规律所出 现的偏差。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按照语言规律去纠正它。如果我们对一种语言了解得越深入,对它的规律 认识得越清楚,我们修改病句的能力就越强。否则就无从下手。可见,如果不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我们何 以判断句子的正误?

(三)再如“离合词”问题。汉语中有些词如“考试、旷课、提醒、幽默、革命”等等,有时候可以在中 间插入别的成分,即可以扩展。例如:

(1)等我考完试再去吧。(口语)

(2)这星期,他旷了两节课。(口语)

(3)《向热衷超前教育者提个醒儿》(《光明日报》1993年6月13日)

(4)《刘半农“幽”冰心一“默”》(《团结报》1991年12月14日)

(5)“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鲁迅《阿Q正传》,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 )

那么,它们到底是词还是短语呢?语言学界对此看法不一致,中学语文教学中遇到这种情况更是莫衷一是 。如果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这个问题也好解决。从使用频率看,不扩展的情况占优势,扩展则是因为表达 上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临用用法。所以,从语言的角度看,我们无疑应该肯定它们是词,不能仅仅根据它们在 言语中的临时用法而把它们当作短语,或者认为“合则为词,离则为短语”。

(四)对意义的理解也涉及到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根据语言和言语相区分的理论,意义可以分为语言意义 和言语意义两类。语言意义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本身具有的意义,换句话说,就是词、短语、句子等单位的 字面意义。这种意义是固定的、抽象的,处于静态中。言语意义是语言单位

[1][2]下一页

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时所产生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临时的、具体的,处于动态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很有必要把这两种不同的意 义区分开来。例如: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鲁迅《祝福》,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

从字面意义看,四婶说的这句话意思很简单,就是不要祥林嫂去拿祭祖所用的酒杯和筷子。但祥林嫂听了 这句话后,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从此失去生活的信心。为什么?因为四婶这句话的意思内涵十分丰富, 远不是字面意义所能反映的。实际上她是嫌祥林嫂先后嫁了两个男人,两个男人又都死了,是个伤风败俗,不 吉利,不干净的人,所以不许她去碰祭祖的东西。这个意思是当时的黑暗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礼教观念的 反映,是在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言语意义。如果单纯从语言意义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就会 得不到正确的答案,从而影响学生对鲁迅先生这篇小说的理解。

以上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的许多方面谈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需要区分语言和言语的问题,它从一 个侧面说明了在语言研究中区分语言和言语的必要性。我们认为,把复杂的人类活动中不同性质的现象区分开 来,分别加以研究,能够促使学术研究进一步科学化,精密化。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正起到了这种作用

浅谈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篇5

白静浦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务关系是指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依据民事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关于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务的权利义务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劳动关系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即冲击了原有的劳动关系,也带来了新的矛盾。由于现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用人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出现了大量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难区别的混乱关系,因此正确把握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务法律关系,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劳动者的利益最大利益化。现将两者之间别作以粗浅的区别:

一、主体不同。劳动合同中的主体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其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者是指在法定的`劳动年龄限度内,具有劳动权利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用人单位是指与劳动才建立起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体经济组织,而劳务合同中,其主体不具有特定性,劳务的提供方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劳务提供才的资格不受劳动法律法规的限制。

二、主体之间的地位不同。劳动合同在双方签订之前是平等的主体,而在劳动关系建立之后,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职工,处于提供劳动力的被领导地位,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而劳务合同的主体双方无论在劳务合同签订之前或合同签订之后,地位都是平等的。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篇6

break 关键字很重要,表示终止本层循环,现在这个例子只有一层循环,当代码执行到break 时,循环便终止。

如果把break 换成continue 会是什么样子呢?continue 表示终止本次(本轮)循环。当代码执行到continue 时,本轮循环终止,进入下一轮循环。

while(1)也有写成while(true) 或者while(1==1) 或者while((bool) 1)等形式的,效果一样。

do-while 循环:先执行do 后面的代码,然后再判断while 后面括号里的值,如果为真,循环开始;否则,循环不开始。其用法与while 循环没有区别,但相对较少用。

for 循环:for 循环可以很容易的控制循环次数,多用于事先知道循环次数的情况下,

《C语言中break与continue的`区别》()。

拓展:

我有一个char * 型指针正巧指向一些int 型变量, 我想跳过它们。 为什么如下的代码((int *)p)++; 不行?

在C 语言中, 类型转换意味着“把这些二进制位看作另一种类型, 并作相应的对待”; 这是一个转换操作符, 根据定义它只能生成一个右值(rvalue)。而右值既不能赋值, 也不能用++ 自增。(如果编译器支持这样的扩展, 那要么是一个错误, 要么是有意作出的非标准扩展。) 要达到你的目的可以用:p = (char *)((int *)p + 1);

或者,因为p 是char * 型, 直接用p += sizeof(int);

浅谈索绪尔的语言与言语理论 篇7

一、语言和言语的含义及区分

索绪尔用langue和parole两个术语。高名凯先生将其翻译为“语言”和“言语”。对于语言和言语各自内容的具体划分, 语言学学界的理解并不一致。中国研究索绪尔的学者中, 方光焘先生 (1997) 、范晓先生 (1994) 、张绍杰、王克非先生 (1997) 、姚小平先生 (2003) 、岑云强先生 (1996) 等等都曾发表过一些看法, 这里不再细谈。下面仅谈一谈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理论。为了解决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索绪尔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理论, 但什么是语言呢?索绪尔解释道 :“在我们看来 , 语言和言语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 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的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 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相反言语却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教程》第36页对语言的特征进行了概括。纵观《教程》我们认为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的、系统性的部分, 言语是个人的或然的部分;语言是心理的, 言语是心理的、物理的;语言是抽象的、稳定的, 而言语是具体的、变化的;语言是存在于语言社团成员大脑中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抽象的符号系统, 是集体心智的产物, 它的存在不取决于具体言语, 而言语是语言的具体运用, 是个人的行为, 不能脱离语言存在, 个人的言语行为要受到语言系统的制约。因此, 语言要比言语更适合作为语言的又完整又具体的对象。同时也表明语言和言语的对立性。

二、语言和言语的和谐性

索绪尔把二元对立的偶值性看作是语言系统无处不在的基本结构原则。明确强点语言和言语的二元对立性, 以及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唯一性、纯质性。为此很多学者批判索绪尔这种绝对对立的划分以及对言语的忽视。近年来, 随着索绪尔研究的深入开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 索绪尔在区分语言和言语的同时并没有割裂他们之间的联系, 而是将语言和言语和谐统一起来的。“毫无疑问, 这两个对象是紧密相联系而且互为前提的:要言语为人所理解, 并产生一切效果, 必须有语言;但是要使语言能够建立, 必须有言语。”“言语事实总是在前、促使语言演变的是言语……”由此可见, 索绪尔并没有忽视言语的存在和作用, 更没有割裂语言和言语的联系。而接下来索绪尔说“但这一切并不妨碍它们是两种绝对不同的东西”又似乎显得矛盾。我认为索绪尔这样说的目的不是在强调语言与言语的绝对对立关系, 而是为了说明、肯定语言学又完整又具体的对象是语言这一根本目的, 更是为了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而且, 索绪尔在区分语言与言语的同时提出了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这两种语言学说。索绪尔只是把自己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交给了我们后人, 我们后人需要在索绪尔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全面深入的研究。

三、划分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对语言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 我们太过于关注语言和言语的内容的划分问题, 以及对两者绝对对立的批判上, 而对划分语言和言语的意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不但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理清了语言学的研究思路, 而且论证了语言的客观现实性, 它纯化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这在语言学的发展进程中是完全必要和合理的。裴文认为, 只有在言语体系中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语言学理论, 语言学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这一区分是索绪尔构建的语言学理论一系列原则与关系中的最为根本的。它既是索绪尔理论完善的前提条件, 又是语言学研究的出发点。”王希杰认为,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的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之一。不仅如此, 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划分给予我们很多教学启示:其一, 为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个“言语—语言—言语”模式;其二, 对词汇学的研究给予指导。把语言词和言语词进行区分, 可以讲静态的词与动态的词对立统一起来, 是的词汇学的研究对象不再是孤立的语言词和言语词。

四、结束语

索绪尔的元以内和言语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们, 用岑云强的话来说“不但应该用贬值那个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挖掘并解释索绪尔语言和言语的重大的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包容的、批判继承的眼光和心态站在索绪尔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去开辟语言学研究的新思路、新领域, 推动语言学更好的发展。

摘要:对语言与言语进行区分是索绪尔最重要的语言学理论。“这两种绝对不同的东西”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必要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言语

参考文献

[1] (瑞士)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1983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篇8

一、农村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基本现状

农村小学由于受到传统观念以及现有资源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其教育偏重于读写方面,而忽视了听说技能,因而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远不如城市学生,具体表现为:

1、从态度上看,怯于开口说话,不敢与人正面交流,怯弱胆小,讲话自信心不足,不敢说、不会说。

2、从逻辑上看,在说话时前言不搭后语,跳跃性较强,思维反应迟钝,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观点。

3、从表达上看,说话断断续续、不能成句,只能断断续续描述短语,且经常夹杂着方言,语言表达不规范。

4、从情感上看,语音语调过于平淡,缺乏对描述事件的情感投入,毫无生动性可言。

二、思维方式对农村小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影响

教育模式、教学条件、生活方式等外在因素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农村小学生的内在思考方式乃至思维模式。

1、教育模式。纵观多少年来的教学模式,农村教育还停留在说教上面,忽视了与学生动态化的语言交流。老师说、学生记,一味地灌输知识给学生,结果学生对于“说”的感知越来越弱,懒于动口,羞于开口,最后甚至是想说但也不会说了。

2、教学条件。农村的教育始终保留着教师、教材、学生三个基本要素为一体的教育方式,而不少现代化的教育当中融入了教学媒体这一元素。受资源的限制,农村硬件设施跟不上,对孩子的教学无法摆脱陈旧的讲授模式,更易造成死板的教学氛围,不利于激励孩子们的互动。

3、生活方式。农村的生活方式往往是相对封闭的,撇开课业负担,剩下的是慢节奏的农耕生活。而城市的生活相对快速,除了过好自己的家庭生活,还需要有更多的精力去应付社交,这就迫使个人要有言语交流能力。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言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启蒙期。外部对农村小学生的言语发展产生抑制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被动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对其思维方式的束缚。可以说思维方式是影响农村小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核心因素。

三、运用思维训练提升农村小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基于小学生的言语发展“所述即所思”的特点,通过增强对小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促进其思维清晰化发展,可以规范小学生的言语表达,帮助其思维的过渡和发展。

1、增强纵向思维训练,提升言语表达的逻辑性

纵向思维训练要求集中注意力把握主干事件,一层一层地发现被现实掩盖的事物的本质,从现象入手找结论,做纵向的剖析。例如,训练学生复述曹冲称象的故事要把握四个关键步骤:首先把大象牵上船,然后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道杠,再把象牵上岸,把石头往船上装直至那道杠与水面平齐,最后只要称石头的重量即可知道大象的重量。事件的原理在于等量交换、化整为零,这四个步骤是环环相扣的,顺序不可颠倒。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描述的顺序,显然称石头不可能在称大象之前进行,这是对逻辑性的基本强调。

2、增强横向思维训练,提升言语表达的准确性

横向思维训练要求摆脱思维定式,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多角度立体分析,并从中找到最佳的立足点。例如,提问“形容花好看有哪些成语”,学生可能有许多回答,然而每个成语的侧重点不同:姹紫嫣红强调颜色艳,繁花似锦强调数量多,婀娜多姿强调姿态美,暗香浮动强调气味好闻……虽然对于描述花很美丽这件事情上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但是老师要注意提点在不同的场合要求下要使用不同的成语,这就是对言语表达准确性的把握。

3、增强综合思维训练,提升言语表达的情感性

综合思维训练要求受训者会从横向、纵向综合考虑问题,既要看透事物的本质,又要看到事物的每一面,并得出一致结论。例如,对于“这个人心眼不坏”这句话,如果念作“这个人,心眼不坏。”(在“人”字后面停顿,且用降调念)则是陈述句,表示这个人没有坏心眼;可如果念作“这个人心眼不坏?”(没有停顿,用升调念)则是反义疑问句,表示这个人是有坏心眼的,只是你没有发觉。据此,老师可以教导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的情感,不同情感对应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注意语音语调对言语表达的重要作用。

总之,不管是进行哪一种思维训练,我们都要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调整,把握言语的逻辑性、准确性和情感性,从日常的训练中严格要求,帮助他们提升言语表达能力,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要求。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深入,其开始拓展于多个领域,尤其是对服务营销领域的相关研究。心理契约指的是彼此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付出及得到的期望或信念。在服务营销领域,心理契约不仅影响服务营销买卖关系,更是网络背景下服务商与顾客之间实现交易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网络环境下服务商和顾客之间的契约可以促进网上市场的买卖交易。因此,本文关于B2C情景下顾客心理契约结构及其不同关系期的差异研究对服务商准确分析消费者的网上行为并采取积极的调控干预机制就具有了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学术界关于顾客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研究,主要涉及心理契约二维结构、三维结构及四维结构等的研究。综合前人研究可知,大多数学者侧重于组织领域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的研究,而对营销情景下顾客心理契约结构研究鲜有涉及,尤其缺乏对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结构及量表的相关研究。

同时,客户关系具有明显的周期特征,心理契约作为一种关于顾客“内心”的动态过程,其在不同关系期的差异研究更为鲜见,而这对深入研究B2C情境下的顾客心理契约结构及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鉴于此,为了探明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结构及不同关系期的差异,首先,本文在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维度,并通过关系生命周期理论分析顾客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其次,在对量表进行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及验证性因子分析说明提出的三维度结构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不同关系期顾客心理契约结构的差异性。

二、相关概念界定

1.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心理契约概念首先来自于Ronsseau提出的关于组织领域的员工心理契约,包括交易契约与关系契约。随后在营销领域的研究中,学者们将组织领域雇员与雇主之间的心理契约置换为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而且突出顾客的感知在此关系中的重要性,认为心理契约指的是企业与顾客对彼此之间互惠义务的“感知或信念”。申学武等人在不同的营销情景中证实了心理契约存在“交易责任”和“关系责任”两个维度。周文琦指出顾客心理契约存在交易契约与关系契约两个结构维度。万映红等通过实证得出顾客心理契约由服务规范、服务公平、人际沟通、共生发展四方面的服务商“责任”构成。据此,在前人对顾客心理契约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以Rousseau等的研究为基础,将心理契约分为“交易责任”和“关系责任”两个维度;同时,结合万映红等的研究,将“交易”维度分离成“交易规范”和“服务公平”两个维度,“关系维度”不做变化,只是为了体现网络交易中该维度对双方未来长期关系利益的“责任承担”,将其命名为“关系发展责任”。

因此,本文预设:B2C情境下顾客的心理契约由交易规范责任、关系发展责任和服务公平责任三个维度构成另外,除了以上关于静态顾客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研究外,心理契约是伴随交换关系建立并随着关系发展不断调整的,即心理契约也是一个动态的增长或减弱的过程。而且,部分学者对营销领域中顾客心理契约进行了动态的阶段划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把关系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动态顾客心理契约的研究。

2.关系生命周期理论及其阶段客户关系

生命周期理论是从动态角度考察客户与企业关系在诞生、成熟、衰退及退出的各个阶段的动态特征。随着对动态客户关系研究的关注,很多学者在营销领域中划分了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的阶段,并描述了各阶段的特征。Ford(l980)最早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他把买卖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进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关系前阶段、早期阶段、发展阶段、长期阶段、终极阶段。Dwyer等认为客户关系发展要经过知晓、探查、发展、承诺和解体五个主要阶段。国内学者程佳基于电子商务背景,通过实证检验将客户与服务商的关系划分为探索期、形成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陈明亮以Dwyer等的五阶段模型为基础,将客户关系的发展划分为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退化期四个阶段。李雪欣、李玉龙基于渠道关系生命周期视角,把大型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分为成长、成熟、衰退、蜕变四个阶段,等等。从上述学者对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可知,买卖双方间的关系会呈现出从弱到强再到弱的一个动态发展历程,其中,以Dwyer等学者关于关系阶段的划分较为全面。

因此,本文以Dwyer等的研究为基础,并参照国内学者万映红及陈明亮等的研究,将B2C情境下服务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生命周期划分为探索期、形成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以此研究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结构及不同关系期的差异。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1.问卷设计由于前人研究并没有关于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的测量量表,因此,开发一套可靠、有效的测量量表成为本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按照如下流程形成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的测量量表:①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B2C顾客心理契约的概念及构成维度进行分析、汇总和整理;②在文献的分析、汇总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顾客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生成测量题项;③结合访谈结果和询问相关领域专家对相关题项进行修改,形成初始问卷;④进行数据的预调研,并通过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问卷进行净化,最终形成正式的调研问卷。

2.变量测量

(1)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的测量本研究中B2C顾客心理契约通过三个维度测量:交易规范责任、服务公平责任和关系发展责任。其中,关系发展责任参考Rousseau(2001)、申学武(2007)等的研究设计了5个题项;交易规范责任参考Rousseau(2001)等的研究设计了5个题项;服务公平责任根据访谈及相关调查设计了4个题项。因此,最终本研究关于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共包括三个维度14个题项。

(2)关系生命周期的测量本研究将关系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探索期、形成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由于本文关系特征描述的主体是顾客,根据前人研究,设计题项如下。探索期:我与当前服务商处于观察和尝试阶段,正在检验对方承诺的履行能力和绩效及对方的诚意,并检验与其建立服务关系服务商后应尽的义务、职责。形成期:我在当前的服务关系中,从服务关系中获得越来越多利益,并且对于对方也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和满意,所以有重复的交易(消费)行为,并且有保持服务关系的意愿。成熟期:我与当前服务商之间的服务关系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从这种持续关系中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回报和持续的满意,愿意长期忠诚于该关系。衰退期:我开始对与该B2C服务商的关系产生不满,正试图终止这种关系,并考虑从其他服务商购买同类产品。

(3)个人基本信息该部分测量的是样本个体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上网时长短等共5个题目。以上所有量表除个人基本信息和关系生命周期外,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由1到5依次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对于顾客心理契约问卷,结合以往的测度经验和要求,将1到5的区间标度依次为“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

3.抽样与数据收集本文目的在于研究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结构及其在不同关系期的差异。调查对象主要是某地区三所学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及MBA 学生,通过纸质问卷和电子邮件两种方式来获取数据。本次研究共发放450份问卷,收回问卷382份,回收率84.9%。其中,现场发放360份,回收325份;电子邮件90份,回收57份。删除不完整及回答明显矛盾的问卷,有效问卷354份,有效率92.7%。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性243 人,占68.6%;女性111人,占31.4%。

四、数据检验与结果分析

1.信度、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信度是指不同题项测量同一潜变量的可靠性程度,一般用Cronbach餾α 系数来判定,若其大于0.70则认为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即信度较好。本研究中顾客心理契约的三个维度(交易规范责任、关系发展责任、服务公平责任)的Cronbach餾α 分别为0.831 8,0.817 2,0.792 5,均大于0.7的标准,此外,删除各个维度的任何一个问项都将降低原有维度的α 值,这也反映出了正式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因此,问卷信度较好。

(2)效度检验效度检验包括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的检验,主要用于检验量表可反映概念的真实程度。①关于内容效度的检验。本研究问卷的题项在国内外学者成熟量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小组座谈和课题组集中讨论等方法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因此,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②建构效度的检验主要包括收敛和判别效度两方面的检验。对于收敛效度的检验标准:各变量标准化的因子荷载>0.5(0.7以上更好),综合信度>0.7,平均提炼方差>0.5,满足以上标准则收敛效度检验通过,判别效度指的是一个潜变量与其他潜变量之间的差异程度。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见表1),14个测量题项在所属因子上的载荷最小为0.635,大于0.5的标准,而且大部分在0.7以上,综合信度均大于0.7的标准,因此,问卷的建构效度较好。

2.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验证及差异分析

首先,通过探索性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本文预设的`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三维结构进行验证。

(1)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可得到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3个因子结构(如表1所示)。从表1 可知,3 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61.268%;另外,根据特征值、碎石图(略)也说明取3个因子较为合理。根据先前理论预设,将这三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关系发展责任、交易规范责任和服务公平责任。

(2)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AMOS 17.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通常考察三方面内容:①观测变量与潜变量间的标准路径载荷值大于0.7认为合适,0.5为最小的容忍限度;②显著性水平及t检验,一般显著性水平要求小于0,t 值通过检验;③模型整体拟合指标(χ2/df、RMSEA、IFI、CFI、GFI)大于或等于相应标准值,说明数据与理论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首先,本研究中观察指标变量与潜变量的标准路径载荷(图略),各个观测变量与潜变量的标准载荷基本都维持在0.70以上;其次,在整体显著性水平P 小于0的情况下,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题项的C.R.值都在9.85到12.3之间,很好地通过t检验。 经验证性因子分析,本文所提出的整体模型的拟合指标χ2/df=2.744(小于3的标准),GFI=0.923,AGFI=0.891,NFI=0.900,CFI=0.932,RMSEA=0.06(小于0.08的标准)。除χ2/df 及RMSEA达到各自的标准以外,其余各项指标除AGFI外都达到较好的标准(大于0.9的标准),而且AGFI值也非常接近0.9,故可以认为计量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即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较好。因此,本文提出的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三维结构的理论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本文所设计量表的具有一定合理性;同时,验证了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由交易规范责任、关系发展责任和服务公平责任三个维度构成。

(3)不同关系期顾客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差异按照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理论可知,在不同的生命阶段,由于客户收入的差异、偏好的变化等可能对服务的价值判断存在差异,因此,B2C情境下的顾客心理契约也会存在差异。由于在此次调研的354个样本中,探索期(202个)和形成期(126个)的样本数量分别占到总样本量的57.1%和35.6%,而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样本总数仅为26,不到8%。由于成熟期和衰退期样本量太小,不满足进行数据分析的要求,故本研究仅作探索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的分析。本文利用三个维度所包含的问项均值来代表该维度的取值,而顾客内心整体的心理契约值用14个问项的均值代表,探索期和形成期的顾客心理契约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关系阶段的发展,顾客整体心理契约会呈现增长,不过这种变化在交易规范和服务公平责任两部分体现不明显,在关系发展责任中存在差异。可能的原因在于:形成期的顾客一般都有过多次交易经验,对交易中的规范性和服务已有初步的感知认识,增强了他们对网络交易的信心,开始对交易关系产生满意感并倾向于从长期的交易关系中获得回馈利益,比如享受会员折扣、节省时间、降低转换风险等。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1.研究结论本文主要研究了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结构及其不同关系期的差异。研究通过对以往组织和营销情景中心理契约的研究回顾,设计了适合B2C情景的顾客心理契约量表,通过对354份有效样本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实了B2C情景下顾客心理契约包含关系发展责任、交易规范责任和服务公平责任三维结构;同时,结合关系生命周期理论及方差分析说明了B2C情境下顾客心理契约结构的差异性。本文把顾客心理契约的研究从静态推向动态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B2C网络服务商按不同关系期对顾客进行市场细分及有针对地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2.管理启示

(1)服务商应重视顾客的关系发展契约、交易规范契约和服务公平契约研究表明:B2C情景中同样存在顾客心理契约,其包括关系发展契约、交易规范契约和服务公平契约三个方面。因此,在实践中,服务商应重视顾客的心理契约,以用户为中心,建立有效的顾客心理契约甄别系统。首先,在全面理解顾客心理契约内涵的基础上,重视顾客内隐的需求,通过与顾客的相互沟通,建立企业与顾客相互信任的关系,为将心理契约显性化、公开化提供机会,从而强化B2C服务商与顾客之间的心理约束;其次,为了更好地了解顾客内心的需求和对企业义务的理解,B2C服务商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功能,有效地获取客户知识,充分了解顾客内心对B2C服务商的要求,为服务商有效地提供或创造客户所需,准确地进行客户定位及保持客户忠诚提供条件。

上一篇:国有企业领导“三严三实”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这是一个品牌属于粉丝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