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情感引导

2024-06-03

作文教学的情感引导(精选11篇)

作文教学的情感引导 篇1

一篇好作文,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 老师应以情感教学为本, 引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细腻的笔触, 丰富的情感, 敏锐的触觉, 深邃的洞察。让学生把他们的感知用线条穿起来, 而不是让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 充斥假话、空话、套话。现在学生的作文大多内容空洞, 思想肤浅, 语言干瘪, 错字连篇。网络发达的今天, 许多学生的作文已经通过百度搜索来完成, 天南地北的学生对同一问题和事物的认识和表述几乎惊人地一致。抄袭已经是学生作文的普遍现象。我曾经担任过一次市级征文比赛的评委, 参赛者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抄袭的普遍让我大吃一惊, 有一篇作文的评论都被参赛者抄下来了。这种现状, 让我们语文教师很纠结。本来, 学生的思维是最独特的, 生命感知是最灵动的, 但一写文章, 他们的表达要么无病呻吟, 要么人云亦云, 毫无真情实感可言。作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心病。

要改变这种现状,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时就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乐于表达, 易于表达。那么教师更应该转变教学理念, 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写作的规律。要让孩子能自由抒写心灵, 老师就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思考生活。情感是文章的活水源头,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作文的情感作了以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 生活环境不同, 那么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应该有差异,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和个人情绪, 跳出繁文缛节的怪圈。“言为心声文贵情真”, 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读《出师表》不哭不忠, 读《陈情表》不哭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哭不友。这三篇文章之所以流传千古, 久诵不衰, 是因为作者在文章中倾注了情感。以往在对作文的好坏进行评价时, 往往是“一刀切”和教条主义, 这扼杀了孩子飞扬灵动的思维, 让孩子从纯真变得世故。结果就是学生懒于动笔, 懒于思考, 敷衍了事, 学生怕写作文, 老师怕改作文。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要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内驱力入手,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活阅历, 让孩子们写熟悉的人, 熟悉的事, 熟悉的环境。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要把学生当成有机的主体, 重视他们自身不同的阅读感受, 应增强学生的文学教育, 通过阅读和思考, 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平时应养成练笔的习惯, 把写日记和摘抄这些方法利用起来, 不流于形式。同时, 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 教师应本着民主化, 建立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让学生用于怀疑, 大胆思考, 走出思维定式。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地, 把孩子的思维从点挖到面, 从宽度挖到深度。在写作文之前, 老师还可以尝试提供一些资料让孩子们阅读并讨论, 老师可以帮学生归纳并勾勒出重点。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 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自我表达和抒写, 让孩子从技巧性的写作中解脱出来, 不要在乎辞藻的华丽与否, 不在乎字数的多少与否, 而是围绕命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 让学生以自我的感知为基础, 不用去迎合大多数人的观点。这样, 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轻松的氛围中, 直抒胸臆的个性化作品的出现就不那么难了。

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不同的读者对人物的解读是不一样的。作文也一样, 每个人的社会经历不同, 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会千差万别。要让学生在事物和事件的感知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触觉, 感受到普通中的不平凡, 平凡中的不普通。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周而复始的四季景观中挖掘出新的意境, 从貌似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震耳发聩的启迪。一切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话题, 都让学生去面对和思考。同时, 教师要明白, 所谓的个性和创新, 不是毫无根本的天马行空和胡言乱语, 而是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上, 通过想象、阅读等方法并结合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阅历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现象。任何的刻意和矫揉造作都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与创新。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写作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 时间、环境和教学主体的不同都会给作文教学带来影响。尊重孩子纯真心灵的抒写, 引导孩子注重真挚情感的流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文教学的情感引导 篇2

大学生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同学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应当以大国国民的胸怀冷静面对复杂情况。大学生理智、冷静,以正确的方式和途径表达爱国情感和诉求”。抵制外品是部分人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一种方式,应该予以理解;但在表达方式上,值得商榷。表达爱国情怀,要理性,要智慧。“ 保持社会稳定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支持我们的国家,大学生应当把国家安定统一放在第一位,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维护社会稳定,不让任何敌对势力,破坏我们的家园;另一方面,我们要审慎分析事情的利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被敌对势力利用,要理性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

长期抵制外品是一种自残行为,“外品销售给中国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外品的到来是一种双赢。”并不希望同学以游行、集会的方式表达抗议。

将爱国情绪倾注到学习中去

国外敌对势力的行为让广大学生感到气愤,许多学生通过校园平台、校内交流等形式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学习,更加勤奋工作,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报国之志。作为大学生,我们需要理智分析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抵制、抗议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我们何不从自身做起,从改变自己做起,让中国越来越强大。

作文教学的情感引导 篇3

关键词: 初中普乐    歌唱教学    情感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情感是艺术的灵魂、歌唱的生命。歌唱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于对歌曲的情感表现。传统歌唱教学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会受到欢迎。为什么造成这一现象呢?大概是因为音乐教师错误、守旧的观念引起的。听范唱—学唱旋律—学唱歌词—歌曲情感的处理,是进行歌唱教学的传统模式。

情感的引导在教学活动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促进教学成功。所以,经过一年教学积累,我对《浅谈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情感的引导》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且对它进行了一个月的实践和应用。发现针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学生静心体会歌曲的意境,逐渐激发起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陶冶情操。下面我对这一个月来的教学实践和应用做如下探讨和分析。

一、利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酝酿感情

“情”字从从何而来,怎样把握?——“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显而易见“情”从教学内容中获得。一旦脱离了教学内容,想要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感染力谈何容易?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找出教材内容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结合点,要求学生在课前自行预习,提前挖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把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学生现实生活的资料充实到歌唱教学中,且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恰当更新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唱歌曲的劲头和情趣。

如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时,在教唱这首歌之前,教师应事先对这首歌曲非常熟悉,包括歌曲的旋律、歌词、背景、情感基调及作曲家王丽平的其他歌曲等。学生可遵循教师暗设的思路先预习此歌曲,在课前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先自行从网上下载歌曲预听……按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预习。这样一节课就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等到正式上课时教师就能有的放矢了。

二、紧跟时代潮流,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知识方面的需求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体验、享受音乐的一个过程。按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网络的发达,初中生的欣赏水平不局限于书本上的一些传统励志歌曲。老师应该听听学生对音乐课的看法和他们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更多的是以一种倾听的姿态,双方可以一种朋友的方式聊天,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和障碍,这样他们上课时的情绪更轻松。从他们爱好的音乐形式出发,结合课堂上的歌唱曲目,激发他们的热情。

如教授《青春舞曲》这首歌时,我在二班按照完整听全曲—分句听唱法—完整演唱的方式把整首歌曲学完后,我强调了歌曲欢快活跃的气氛,并要求学生“活泼、带有感情地唱”。似乎效果不明显,学生只是像背诵课文一般把整首歌曲“流利”地唱完整了。后来我在七班的上法是教授完这首歌曲后,播放一段“超级女声”演唱这首歌曲的视频,整个班级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学唱着,眼看学生热情高涨,我借势让学生和“超级女声”一起高歌这曲,这时欢快活跃的气氛一展无遗。才顿时明白:只有跟随时代的潮流,知道学生真正喜好的音乐,才能达到师生共赢的效果。

三、营造氛围,巧设情境

教育家杜威指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情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情绪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以生动的语言、精心的布置,使学生产生特有的心理。当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环境,审美注意立即被唤醒,新鲜感油然而生,从而产生对这节课的期待、渴望的情绪。所以,教师应善于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触景生情,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

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营造教学氛围:上课前,先布置教室环境,可让音乐课变得与众不同,不单调乏味。布置教室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学生的桌椅位子在原来基础上稍作调整,形成弧线或圆形,让学生更有新鲜感;可自带物品装饰教室,挂上一些与课堂内容有联系的风光图片、生活图片等。如教唱《七子之歌——澳门》的时候,我先在教室的黑板上挂上澳门的风光图片,学生立即被澳门的美丽风光吸引并赞叹不绝,这样激发出他们的爱国之心和情感。

四、教师充分投入情感,以情动人

《乐记》中有:“凡音者,生人之心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这句话揭示了“声从情发”的道理。一名好的音乐教师想要使学生在歌唱时充分调动情感,必须抓住音乐这一特性,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使它产生最大效应。教师的情感投入通过上课时的言行、神态、范唱等传送感情和信息。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情动人”,把握好“情”和“趣”,是一个很有情感、富有激情的人。首先,教师对学生有强烈的爱心和工作责任心,这是实现教师情感投入的基础。其次,教师对音乐作品有丰富的审美观。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等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把情传给学生,使他们深刻理解、把握好作品的艺术情感。接着,教师要擅长结合各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用真挚的情感启发、感染学生。在语调语速上力求精准、清晰、生动、抑扬顿挫,语速、语调恰到好处。以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感情为学生示范、演奏、指挥表演等,引导学生感受、领悟音乐情感艺术的真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亲其师而信其道”,每位作家都赋予歌曲独特情感,所以每节课的导入部分尤为重要,可以把自己融入作品中,想象自己就是歌曲中的人物,与他同命运、共呼吸。然后以富有感情的范唱,以自己的情带动学生的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成功打开学生的心扉,充分调动学生歌唱时的情感。

如上《游击队歌》这一课的时候,我先简略跟学生讲述了关于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播放了一些战争视频给学生看,这样先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时期有初步了解。在教唱歌曲、范唱的时候,我全情投入,以富有激情、铿锵有力的声音忘我地进行歌唱。在唱到“在密密的树林里”时我用轻且富有弹跳的演唱表现游击队战士的机智灵活;在唱到最后“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时声音强而有力,并配以握紧高举的拳头表现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学生也跟着我,力度时轻时强,表现得非常出色。

五、在学唱歌曲的时候,穿插游戏

“动”和“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最感兴趣、最乐于做的事情。虽说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但是他们童心未泯。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应改变以往枯燥讲解、被动接受的方法。可根据学生的喜好热点,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环节中。如在学唱《青春舞曲》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在讲台前摆三张椅子,可请四、五位学生上去唱歌,要求唱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抢位置。没抢到的学生,罚拍一个节奏或唱一首以前教过的歌。这样学生在游戏时不但能巩固音乐知识,而且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正符合《青春舞曲》欢快、活泼的演唱情绪。除此之外,我还采用猜谜语等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教师生动地将学习内容通过趣味游戏相结合,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感引导兴趣 篇4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不只是知识内容的积累, 而且是知识结构的转换和思维结构的转换。从建构的角度讲, 是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 同时在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思维方法, 提高文化素养。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教材知识结构内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总是相伴随而产生, 并且相互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可见在知识的“发现”“获取”和“组建”过程中, 情感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积极情感的催化下, 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所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动用情感的力量,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 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既是教与学的过程, 又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实践证明, 教师自然庄重的教态、热情信赖的表情、准确精练的语言, 会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信赖、尊重甚至崇拜的情感, 对所学学科充满兴趣而且主动参与学习。如果教师教态木然拘谨、表情呆板冷漠、语言枯燥乏味, 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感到压抑, 精神上疲惫, 课堂气氛沉闷, 从而阻碍学生的求知欲, 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只有处处体现对学生的爱, 以亲切、信赖、期待的心态, 以情感人, 才会使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愉快地参与学习。

1. 以情感人, 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 他们对学校有生疏感, 对教师有陌生感, 对学习有神秘感。教师要充分动用情感的力量, 消除这些不利困素, 让他们尽快适应学习环境,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输送情感, 多与学生交流情感, 既要让学生亲其师, 还要让学生信其道。

例如, 教学“7的认识”一课, 课初教师以点名的形式, 叫出7组学生的名字。学生们觉得教师能叫出自己的名字非常高兴, 被爱的心理得到满足。教师接着用“小朋友们都7岁了, 对吧?”这样接近生活实际的谈话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情感得到了交流。然后教师出示形状各异、造型美丽、色彩鲜艳的各种教具, 有七朵鲜花、七架飞机、用七根彩棒摆成的房子等等。接着学生按教师的要求用7说一句话, 再一次将抽象的数字7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整节课师生情绪高涨, 愉快融洽, 气氛活跃, 教学效果突出。

2. 热情引导, 耐心期待, 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当学生独立探索知识时, 教师要给予鼓励和信任的语言激励, 如说“反过来想一想”“再从另一个角度想想看”“举例试试”“画图看看”“联系前后变化仔细观察一下你一定会发现规律”“真聪明”“说得真好”等等。这些充满信任和引导性的语言使学生们得到了激励, 他们的思维往往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产生顿悟, 思维豁然开朗, 就连学习吃力的学生也会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积极动脑, 勇于参与。

3.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在参与活动中澄清概念, 解决问题

当学生在学习中思路受阻, 遇到困难泄气而失去信心时, 要创设一种理智和情感并存的情境, 既要积极启发引导, 又要给予信心, 耐心期待, 再次激起学习动机和探究的热情, 让学生克服困难, 知难而进。例如, 一根圆柱形钢管长3米, 把它截成三段后面积增加了50.24平方米, 求钢管原来的体积。解题中学生的思维陷入困境, 算不下去了。究其原因, 一是受“表面积增加”这一条件的迷惑干扰, 他们想方设法通过表面积来寻求底面积这一条件;二是把这一圆柱截成三段切几刀, 每切一刀会增加几个底面含糊不清;三是对表面积增加的是几个什么面搞不清楚。而这几个问题正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才能正确解答。这里恰到好处地借助了学具操作, 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性等问题。学生通过亲手做、看、想、说等各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 他们发现, 把这个圆柱体截成三段只切了两刀, 每切一刀就会增加两个底面, 而侧面是不变的。所以截成三段所增加的表面积是圆的4个底面积。这样, 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隐蔽的条件明朗化, 学生的思路十分清晰, 个个露出得意的笑容。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操作活动使外部活动内化, 学生获取了知识, 解决了问题, 并且体会到“跳起来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

二、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利用数学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蕴藏着趣、味、美、乐等因素, 富有特殊的艺术魅力, 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教育力量。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 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到最佳状态。

1. 巧设疑问, 引起“参与”学习的动机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 疑能引起探究反射。在教学中, 设置疑问, 创设使学生期待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引导他们积极地探究新知。如“年、月、日”的内容比较枯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产生想学的欲望, 课初教师以一种“奇特”的现象作为导语设置悬念说:“小强和小明同岁, 小强已过了12个生日。而小明只过了3个生日, 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被这一问题吸引, 个个感到新奇, 疑惑不解, 甚至怀疑:“这怎么可能呢?”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学了这节课的内容以后你们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学生在急切求知的心理驱使下, 会十分专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内驱力。在教学中, 根据教材的内容, 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主动探求知识, 从而获取新知。

例如,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 让学生任意报出一个数字, 教师能很快说出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 然后给不能被3整除的数再添上一个数字, 它又是3的倍数了。这样, 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心想:老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急于找到这个答案, 这就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以后, 在巩固利用“特征”进行判断时, 又一次激发学习兴趣。如判断3696329, 68349631, 376924925……能否被3整除时, 采取师生竞赛的方式, 学生发现, 老师判断的速度总是比自己快, 他们从心里佩服老师, 迫切想了解其中的奥妙, 想学会这个办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发现其中的诀窍:在一个多位数的任意一个数位上, 只要有3, 6, 9的, 可以把它们略去不加, 只要其余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 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学生为自己掌握这种快捷的方法感到高兴。但在接下来师生比试中, 学生判断的速度还是赶不上老师。心想, 难道老师还有更巧妙的方法吗?再一次激起探究的高潮。教师又介绍:在一个多位数里, 如果两个或几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把这几个数字略去, 只看剩下的数字能否被3整除, 这样判断就快捷了。

教师充分挖掘了教材的趣味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自始至终生动有趣, 使学生的学习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之中,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接受了新知识。

3. 利用教材的趣味因素,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的趣味因素, 去吸引、感染学生,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里, 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 要体现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喜爱, 要以自己对数学浓厚的兴趣、真切的情感、津津有味的讲授去感染学生。带领学生们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让他们充分领略数学的魅力, 感受数学的趣、味、美、乐, 体会数学的逻辑力量。

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引导 篇5

众所周知,情感与个性是如影随形的。世界上没有无情感而绝对冷酷的人,也没有毫无个性而绝对平庸的人。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情感逐渐由外而内变得相对含蓄而不外露。比如上课主动提问的少了,积极发言的少了,遇事自作主张的多了,他们是教师家长心目中的“孩子”,但同时又是自己意识中的“大人”,情绪波动的幅度较小,变得似乎冷静沉着。同时部分学生完全表现为“社会化”(穿着打扮言行与社会青年无异,没有学生气息,对发生在学校的事无所谓——老师的批评,成绩的退步,甚至学校的处分和无法毕业,对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倾向,而与情感发展相对,个性逐渐形成并鲜明地显现出来,且学生间差别很大,老师眼里的“好生”、“差生”也已定型定性。虽对“差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教育,但收效甚微。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加强情感教育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果是传统的说教,学生势必老样子——当面虚心接受,背后死不改悔。德国哲学家雅斯尔贝把人类教育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师徒制”,即学生是老师的翻版;第二类是“课程制”,即把对学生的要求课程化,通过教学,考试及格便万事大吉;第三类是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心智,使学生懂得如何从事物表面进入它的核心。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情况,结合雅斯尔贝的理论,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以下几种情感渗透方式的尝试:

一、点引式: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的,“对于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把这句话用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去发现他自己一时难以发现的“美”。比如在讲解孙犁的《荷花淀》的过程中,把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作为想象的起点。“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是极富色彩和想象的景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一时难以发现并概括出来的美。引导他们找出为什么美,美在什么地方——清新、宁静。这样一来,孙犁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也便显出水面。而对于学生自己,想象之余,引导他们去留心周围的“美”:秋天飘零的枯叶,西天彩色的晚霞,三五之夜的清朗。这样达到一种以景渗情的目的,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所以,所谓“点引”是在他们自己想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以引起共鸣,使教与学相和谐。

二、讨论式:即让学生自己说自己辩,可谓众说纷纭。高中第五册归有光的一篇《项脊轩志》实为感人肺腑,但读过之后,又会让多少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呢?归有光的感情细腻、真挚,如果直截了当地说出来,那真是大煞风景,大倒胃口,毫无美感可言。俗话说“事事洞明皆学问,人间练达即文章”,这篇散文的讲解,不是从旁点引,而是让学生自己说,什么地方写得好或不好,为什么。有的学生认为“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写得好,认为景致优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而另有学生则提出反对意见,反认为是阴森森的,甚至是冷清恐怖。有的学生认为归有光写的三个人(母亲、祖母、妻子)形象丰满,言简而情真,催人泪下;也有学生认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反觉归有光缺乏“丈夫志四海”的豪情与气魄。而实际上归有光本身因与外界接触不多,涉猎不广,故题材狭窄,只能就日常交往、身边琐事,尤其是家人之间的亲情着笔,但感情细腻、真挚。由此文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自我”进行反省——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的谆谆教诲,似乎一切情感都在举手投足的瞬间体现出来。一个能领悟家长教师良苦用心的学生,我们很难想象会超过道德底线放任自流;而一个能够为家庭和学校着想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冲破社会的最后一道护栏?古人说“忠孝不能两全”,而事实上哪个忠臣不讲孝道,有多少孝子是逆臣?所以在讨论过程中渗透的情感更具持久性,更符合接受心理学。

三、诵读式:好的文章,读多不腻,情感更易自现,尤其是古诗词,亦或豪放亦或婉约,皆情真而能自持。让学生通过诵读来领会诗歌的意境和美感,既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语感,同时也陶冶他们的情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那种“大江东去”的豪放和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的婉约符合不同性格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的教学和课外的补充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情感以及弥补了性格不完善的一面。这样,让真实的情感融会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据而使之。

虽然,以上的几种教学方式并没有什么翻新,甚至可以说是陈旧的。但我以为带着情感渗透的教学目的去做,效果自然不同。旧瓶可以装新酒,对旧模式加以改造,接受者在心理上表现得更主动,在效果上更为客观。语文教学,不应仅仅是单纯语言知识的教学,更应是社会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我们应该跳出纯工具的怪圈,走出一片新的天地。21世纪的公民更需要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学习》)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殊的情感内涵,如何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领会,这是一个永不陈旧的话题。

作文教学的情感引导 篇6

一、把握文本, 确定基调, 细研情感生成因素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批文以入情”, 积极情感的迸发, 首先来自于文本本身。以聋校七年级教材为例, 《五彩池》中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高大的皂荚树》中对皂荚树的赞美之情……在细研文本的基础上, 为文章确定一个基调, 简约理解, 高效拓展, 从全局高度把握文本内涵, 可以让积极情感对聋生的思想发展起到有效的引领作用。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只有从微观入手, 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潜入文本, 以心智和情感参与阅读, 完成个体心灵层面的穿越, 教学预设才能生成于学生的大脑。

执教《海滨小城》时, 我以小城美景导入, 利用课间指引学生逐一观察海面、海边、庭院、公园以及街道, 询问感受,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美!再问哪里美, 众口一词:颜色美!因为听障学生更注重视觉感受。初步感知后, 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视觉印象进行丰盈, 充分调动情感因素。

例如: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树叶密不透风。

榕树是我们当地特色植物, 稍加点拨, 孩子们就会觉得这一景点似曾相识:绿绒大伞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粉色的榕花, 清香四溢, 你喜欢吗?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挖掘共鸣点, 随机因势利导, 自然而然地注入人文情感。生活无处不隐含教育的意义, 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对接, 本节课的个性色彩就变得极为鲜明, 再看小城, 就好像来到了久别的故里, 有了无限亲切之情。

二、善于分析, 积极引导, 允许情感价值求同存异

阅读文本中往往有一条“入情———动情———移情”的线索于潜移默化中引导教学, 因为残疾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对教学对象的情感变化接受具有层次性, 因此其教学结果就有可能出现诸多发散性思维, 这也正是情感教学多元化的具体体现。

学习《我和企鹅》一课后, 我和学生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师:你认为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1:教育我们要热爱自然爱科学。

生2: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生3:为了给企鹅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

很显然, 生1回答较为接近本文主旨, 生2和生3的回答有所偏差, 但是出发点也没有错误, 如果全盘否定, 肯定会为以后的归纳分析带来负面影响。为了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多元拓展, 我巧妙地运用了“引申义”这一学术语, 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系的, 但不是主要关系的统统划归于“引申义”, 既对学生积极思考的行为给予肯定, 也从侧面对他们的回答进行了修正, 保证了语文课堂的“一枝为主, 百花齐放”。

三、创设情境, 唤醒情感, 再现身心体验氛围

1.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智慧引领。

文字是理性的, 色彩和画面是感性的, 情理结合, 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孩子们心入其境, 借助丰富的想象去推动情感渗透。教学《五彩池》时, 我充分利用聋生对色彩的敏感度高这一特点, 设计了颜色柔和的光线折射图和色彩斑斓的远景, 让学生对五彩池的美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不仅是表面的美丽, 而且对其成因也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从认知角度进行深度理解, 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丰富而深刻。在很多细腻的感情面前, 语言往往是苍白的, 而入情入境的朗读则可以传达心中的感受, 从而达到熏陶情感的作用。教材中有很多范例就是很好的素材, 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潜心其中, 仔细研读, 可以提高对美的感悟和创造能力, 体现了“美育与德育想通, 又互为包含”的教育理念。

2. 互换体验, 内需外化, 意志磨炼。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以聋哑人为主人公的文章, 与残疾孩子的生活环境非常相似, 于是就很容易找到情感共鸣点。通读课文后, 学生被主人公那种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深深打动了, 我建议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体验。

师:假如你就是这位聋哑人, 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生:我很自豪, 但还要继续努力!

师:你觉得怎样才能画得这么好呢?

生:认真细致、持之以恒、废寝忘食……

师:让我们以这位主人公为榜样, 确定奋斗目标, 大家一起来比一比, 好吗?

学生内心语言需要外化, 情感蓄积需要喷发, 而角色互换、课本剧等练习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真正融入文本。因为同是残疾人, 所以他们觉得这名聋哑人是触手可及的真实的目标, 潜在的认同感就会轻而易举被点燃, 实现理想的途径仿佛就在眼前, 从而达到意志的磨炼。

真知识是思想和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 没有对文本的深层把握, 就不能有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因此, 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 全身心投入感悟, 顺应情感主线, 多元化发散思维, 聋校语文课堂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摘要:聋校语文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最有力的手段是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教师要把握文本, 确定基调, 细研情感生成因素, 要善于分析, 积极引导, 允许情感价值求同存异, 要创设情境, 唤醒情感, 再现身心体验氛围

作文教学的情感引导 篇7

一、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感动

当代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过:“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感动”。

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首先要认真解读文本, 体会、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真实思想感情;对于教学参考书上的理解只可参考, 去劣择优, 千万不能照搬;教师也可以补充自认为较正确的理解, 供学生参考、讨论。

因此, 教师只有遵循“新课标”要求, 认真解读文本, 独立思考, 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才会备出让自己满意和感动的好课来。这样教师的授课内容才会让学生易于接受以至于感动, 学生才会久久地沉浸在对于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情感中, 沉浸在课堂上的阅读文本、与教师对话交流和体验感悟的氛围中, 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好。

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如何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与感悟呢?一般说来, 教师既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和对于学生情感的激发, 还要特别注意点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另外, 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见解。

例如, 初中语文课本选编了一篇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叙写自己求学经历的文章——《我的老师》。有位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 先让学生闭起眼睛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捂起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 闭上嘴巴什么话语也说不出, 时间长达2分钟。然后教师让学生谈体会, 明白作为集盲、聋、哑三种残疾于一身的残疾人海伦·凯勒所具有的坚强意志, 克服了种种艰辛求学, 最终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家与作家, 这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样, 学生自然而然会对海伦·凯勒产生敬慕之情, 在进一步学习整篇课文时就有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阅读教学中, 当学生思维出现卡壳时, 教师要鼓励要引导, 让学生大胆地说, 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都要给予肯定。作为教师, 最忌越俎代庖, 代替学生说出理解与感受;甚至对学生独到的理解与感受及探索性、创造性的思维见解轻易否定, 冷嘲热讽。

当然, 个别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思维偏激甚至有原则性错误的见解, 教师对此不但不能怂恿, 而且要注意及时把学生往正确思路上点拨、引导。

因此, 教师不能轻易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和教学参考书上连自己也一知半解的东西, 强加给年纪尚小、阅历尚浅的中小学生, 让他们囫囵吞枣地加以接受, 这就剥夺了他们自己对作品理解感受、体验感悟的权利!

三、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 对于优美感人的文章或文学作品, 通过教师的情感激发, 学生肯定会产生各种情感体验。如果学生采用朗读、吟诵、分组讨论、写读后感, 甚至边读边唱等形式进行情感体验, 教师都可以视其为正常, 这说明学生们已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情感氛围当中, 正在进行或已经进行了情感体验。然后, 学生就可以把各种情感体验与感悟借助声音、语言、文字甚至是肢体语言宣泄和抒发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 篇8

关键词:语文,情感,导语,背景,范读,联系生活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 它蕴含在课文之中, 必须经过教师的准确把握、正确引导和启发, 才能使学生受到审美情感的陶冶。只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 才能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

那么,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 领略课文中所蕴含的那种波澜壮阔抑或含蓄深沉的情感呢?

一.精心地设计导语

导入是授课的第一步, 教师一开始就要牢牢地扣住学生的感情脉络, 使学生在情感的内驱力作用之下, 产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例如, 笔者在讲授《背影》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以前, 我们曾学过孟郊的《游子吟》, 同学们能背诵一下这首诗吗?

生: (齐答) 能!

师:好, 大家一齐背诵一遍。

生: (齐声)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子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师:大家背诵得很熟。知道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吗?

生:表达母子之间感情的。

师:对, 这首诗通过游子行前母亲为他缝衣服这一细节, 表现了母亲对游子伟大而深厚的爱。今天, 我们来学一篇表现父子之间的美好感情的文章, 这篇文章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以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入亲情氛围。学生带着感情学习《背影》, 就容易和课文饱含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二.恰当地分析背景

好多课文的写作时间已远离了现在学生所处的时代, 学生对当时的情况了解甚少, 所以课文的情感把握起来就很难了。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拉回到课文的时代, 让学生身处当时的环境氛围之中, 去切身地感受一下。因此, 恰当地分析一下背景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 讲解《最后一次讲演》, 教师可以用慷慨激昂而又悲愤深沉的情感语调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1946年7月11日, 国民党特务暗杀了著名人士李公朴。7月15日上午10时, 闻一多在云南大学亲自主持“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 由李的夫人张曼筠报告李的殉难经过。报告时张泣不成声, 而场内特务抽烟说笑, 无理取闹, 极为嚣张。闻一多先生见此情景, 怒不可遏, 拍案而起, 即席作了这篇讲演。当日傍晚, 闻先生参加《民主周刊》记者招待会后, 在回家的路上, 遭到特务的暗杀。经过这样一介绍, 这篇距今近70年的讲演那鲜明的立场, 爱憎的感情, 一泻千里的气势, 便会深深地叩击着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的感情世界泛起波澜。

三.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范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在把握了课文的感情之后, 通过范读, 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打动学生, 使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才会随着课文感情的起伏, 喜怒哀乐皆表露无遗, 从而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一位老师在介绍其教学经验时说:“我在讲解《老王》一文时, 当我以悲伤的语调讲到老王死去时, 有的女生抽泣地流泪了;当我以无比愤怒的情感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 有的男生愤然拍桌子;当我在范读《变色龙》一文时, 对奥楚蔑洛夫对狗的两种不同态度的语言, 采用了变换腔调的读法, 时而用盛气凌人的腔调, 时而用阿谀谄媚的腔调, 学生们听起来趣味盎然, 笑声迭起。”这样教师的情感直接感染了学生, 学生怎能不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地听课呢?当然, 在课堂上, 我们老师的范读要适可而止, 要多让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读, 学生毕竟是课堂的主人, 我们老师只是课堂的主导。

四.密切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和体验过的情感, 很容易被学生记忆和理解, 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讲解课文时, 可以依据课文内容,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唤醒学生的情感世界, 然后移情到课文中。例如, 《社戏》一文重在表达作者对少年时代美好生活的怀念, 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间诚挚情谊的眷恋。教师在讲解时, 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 然后引导学生将产生的情感移入课文中, 使两种情感在共同感情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课文的情感世界。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这虽是刘勰用来阐述艺术构思的特点和作用的, 但从中我们亦可悟出情境对情感巨大的诱发作用。而若要渲染情境, 音乐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孔于就曾“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在教学中, 我们不妨试一试。

意境欣赏中的情感教育引导 篇9

一、意境想象中陶冶情感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的再创造。读意境优美的词, 就要有丰富的想象, 在丰富的想象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几幅优美的移动画面:竹席怀情, 小船忆情, 雁鸣寄情, 托月献情, 把读者带入静美的意境, 融情于景, 读者可以在丰富的想象中分享词人对自然美的感受, 理解词人早期闲适的生活, 对丈夫的刻骨相思和夫君离别后难以排遣的离愁心绪。“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把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思念点染得生动、洒脱, 意境朦胧, 笼罩在月光秋意之中。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人物的形象和生活美, 在这美的意境中再现, 鲜明、形象、真切, 如在眼前。“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凄凉意境, 令读者与作者共销魂、齐断肠。苏轼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营造成美的意境, 通过情景的想象使读者真正理解词人夫妻如胶似漆的恩爱和对早亡妻子深切怀念之情。宋末元初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底, 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也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词中少年听雨的意境:春雨、歌楼、红烛、罗帐, 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心境;壮年听雨的意境:秋雨、孤舟、孤雁、西风, 是壮年漂泊离愁悔恨的心境;老年听雨的意境:夜雨、僧庐、鬓白、独自, 是老年凄凉感伤悲慨的心境。三幅听雨的意境是他少年浪漫、中年漂泊、晚年凄凉人生体验的写照, 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由此可以想象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膻变轨迹。朦胧而多姿的雨啊, 你凝聚了词人多少人生梦幻及幻灭的历程。

二、在意境联想中理解情感

理解意境需要想象, 理解情感更离不开想象。有了丰富的联想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脉搏, 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当时正值盛唐, 黄鹤楼下, 千帆竞发, 而诗中给我们的意境是:孤帆独影, 突出了作者只关心朋友船的心境。而再看下去, 显性的景观意象背后有一个隐性的视觉, 那就是“远”和“尽”。本来近在眼前的船帆渐渐远去, 变成了影子, 但眼睛还是专注着;越看越远, 越看越出神, 越看越发呆, 最后是“碧空尽”, 看到帆影消失了, 还是在看。这里动人的不仅是语言之内的意境, 而且是景之外的目光追随到固定。这个追随到固定的内涵, 就是情。这个景语才是深邃的情语。望着消失的孤帆, 已经够情深意浓的了, 可是还没有完:“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个“唯”字的意境, 反映作者心中只有长江在流, 只看到长江在流, 这里暗示着一双眼睛, 朋友的船帆越小, 越难以辨认, 越是专注, 专注到帆影已经消失了, 目光还盯着那一片空空的流水。离别忧愁到让他发呆了。这种意境给人联想的是:眼睛、心灵、感情是实实在在的。马致远的小令《秋思》的意境更为典型:“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写出九种事物, 如何从中领悟其意境呢?就得联想了。“枯、老、昏”, 描述“藤、树、鸦”的特征, 就有深秋晦暗的暮色里, 那枯藤老树上, 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上盘旋着, 小桥流水旁人家透出温馨的光亮, 乌鸦归巢, 家人团聚, 而苍茫的暮色里、瑟瑟西风中, 奔波在古道上游子尚不知投宿何方?这是一幅深沉悲凉的立体画面, 寄托了天涯游子孤寂无依的情怀与心境。通过联想, 读者不由自主地进入诗的意境, 对元代读书人地位低下的凄苦情感产生深切的同情, 对统治者轻视文化, 造就文化沙漠的痛恨。

三、意境体验中唤醒情感

诗歌教学要感受作品的意境, 以获得情感的体验, 心灵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意境具有体验性特征, 在感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 通过意境唤起个体的情感体验。意境的创设是作者对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创造的, 凝聚着作者的生命体验。读者在对作者意境还原, 既有作者创设意境, 又有读者对意境的理解与体验, 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交流。领会作者的意外之意, 境外之境。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其中的意境是孤独与悲切。作者内心的孤独、苍凉悲怆的心境, 一心报国杀敌的满腔热血, 却无用武之地的事实, 孤立无援, 苦恼而又盼遇圣明的心痛需要读者去还原、回味体验这种情感, 它是作者自己瞬间生命体的迸发和哀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其意境苍凉悲壮, 心境感奋与感伤, 作者当时既有建功立业的奋发之情、昂扬之志, 又涌动着失意之苦、难言之隐、无奈之情。我们能深切体验诗人“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 感悟诗人陷入既超脱又无奈的双重情感。体悟诗人豁达豪放的胸襟, 在人生道路上失意而不失志的人生态度, 理解所透出人尽其才方有社会价值的感慨。再如王维的《使之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美丽的塞外风光, 线条粗犷, 色彩醒目, 笔力苍劲, 视野开阔, 意境雄浑, 表现的意境为荒凉和苍茫, 使读者感觉到作者心灵的孤漠。一个“孤”一个“落”无不让人如身临其境, 体验诗人无穷无尽的情思。

作文教学的情感引导 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96-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注重情感体验、进行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丰富的情感资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唤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构建教学情境加强朗读,让每个学生得到完善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创设情境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有效方式,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情感体验。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是有助于学生形成情感体验的新举措。教师运用多媒体能根据课文内容选配合适的音乐,选取相关图片和视频音像使视听结合,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功能,将文本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从各个角度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具体形象的感官认识再读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二泉印月》一课,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的艰辛历程。学生由于受年龄限制,如果单凭教师的口头说教,显得苍白无力,无法理解文中阿炳对生活的热爱、对音乐的挚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渲染气氛,播放二胡曲《二泉印月》,让学生感受琴声的婉转动听,表达出阿炳对人生的思索。随着旋律的升腾,学生感受到了势不可挡的音乐力量,体会阿炳内心深处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音乐的力量是无限的,学生在二胡曲中感受到了音乐传递出的情感信息,把文本内容由“平面”变成“立体”,生动形象地再现文章内容,触动学生的情感,学习阿炳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角色朗读,感悟内涵

文本语言是作者表达情意的载体,教师在读出语言形象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进入情境扮演角色,通过熟读成诵抒发情感。小学生对角色表演兴致较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调整语气、语调,更加生动地体现出人物内心的活动。经过小组配合朗读,学生深刻领悟文章传递的感情和含义,不但能够达成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可以升华到情感的理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一课中,文章表现的是父母之间平淡朴素的真爱,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可能会把“爱”具体化,教师摘录文章最感人的“病房陪护”段落,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要注意读出爸爸妈妈互相体贴的“爱意”,朗读时要注意抓住重点词语,如把爸爸“边打哈欠边说”,妈妈“清醒含笑”的神态等细致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爱”就在平淡的点滴小事中。学生扮演一家三口的角色再加上“旁白”,分成四人一小组进行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注重对语气、语调的把握,深入体验文章的情感。学生在小组内朗读更加自由放松,感情投入更加充沛,他们在小组练习的过程,对文中的词语句子理解更加到位,情感体验更加深刻。

三、发挥想象,丰富情感

情感体验的升华需要想象和联想的助推,教师让学生在听读课文录音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体会语言文字透露出的深层次内涵,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时要围绕一个词语去理解,有时要根据前后文句子的含义理解,尤其是课文中省略的内容等,教师抓住文中的空白点,结合文本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不但丰富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烟台的海》一课,文章描绘的是烟台四季的海景。学生大多都是夏天到海边玩,印象中夏天的海更亲近,而作者却从“冬天的海”开始写,像“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巨浪拍岸的景象,尤其是“小山似的”巨浪,体会冬天烟台海浪的独特美。春夏的海面反而平静得多,秋天的海是充实而忙碌的,“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里还包含哪些忙碌的景象,可以一边想一边画出来,体会秋天烟台的海所孕育的收获。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感悟语言文字之外的意蕴美。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语文的感性特点,挖掘课文中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突破点,在语文课堂上调动起学生的丰富情感,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语文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作文教学的情感引导 篇11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发挥其高效的作用”。因此, 古诗词教学不但要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 理解诗的主要内容, 还要学生深入诗人的内心深处, 让诗人的美好情操犹如春雨润物般溶化在自己的血液里。

一.趣味故事启发情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每一首古诗词的产生既有特定的背景, 更有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如果学生不知古诗词的背景, 有时难以理解领会诗人的情感。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课堂上, 教师不妨用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 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古诗词产生的背景。

如教学《七步诗》这首古诗词, 课前我讲述了曹植写诗时的背景: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 曹丕当了皇帝以后, 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 想迫害曹植, 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 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 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非常聪明, 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 并当场念了出来, 这就是《七步诗》的由来。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 把曹丕比喻成锅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 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 煎熬锅里的豆子, 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曹植用这个比喻, 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 应该是骨肉情深, 真诚相至, 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 表达了内心的悲愤。这个故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作品的艺术境界中, 进而启发学生体会诗人作诗时的特殊情感。

二.诗词配画感悟情

古诗词配画是古诗词教学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手段, 想象力丰富是孩子的天性, 有时甚至可以超乎我们的想象。因此, 对于那些描写山川风貌、生活场景的古诗词, 我们不妨让学生想像画面, 绘制简笔画, 给古诗词配画。通过配画既可以挖掘诗中描绘的景物, 对古诗词的精华作一提炼, 一切跃然画中, 进而帮助理解诗意, 感悟诗境, 又能以视觉的角度去感受图画中的美, 产生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之情。

如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我运用简笔画的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在体会诗中有画的基础上, 通过想像让孩子们给这首词配画。孩子们充分抓住了“山、水、白鹭、桃花、鳜鱼、渔翁”等景物作画, 一会儿工夫, 一幅幅与古诗词配套的画就呈现在眼前, 词意也水到渠成, 无需多作解释。更妙的是为孩子们理解张志和为什么不肯回家作下了伏笔, 这么美的景色, 这么悠闲的垂钓生活, 试问有几人想回家呢?

三.音乐渲染激发情

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情感的体会有时很难把握一个度, 有时学生已经抓住了情感的关键词, 但是不能够真正地融入其中, 这就需要有一个适合的情境和氛围。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等媒体手段, 帮助学生架起遐想的桥梁, 燃起智慧的火花, 唤起情感的共鸣。

四.反复吟诵体验情

诵读是语文课堂永恒的主题, 只有让学生反复地读, 才能在读中有所感悟, 古诗词教学也不例外。从初读到细读到品读, 教师都要动之以情, 以教师的情牵动学生的情, 使学生情感的弦得以奏响, 使他们随同诗人进入诗境之中。

五.抓住诗眼品味情

精妙绝伦的名词佳句常常是古诗词文篇中点睛传神之笔。它们寄深意于一瞬, 寓丰富于单纯, 词炼意赅, 句凝理深。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为千古名句,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 是使动用法, 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 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能表达春风的到来, 却不能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在教学时, 我们就可以紧紧抓住这个“绿”字展开, 做好“绿”字文章, 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品味出春天的美。

六.合理想象深化情

孩子的想象能力是无穷的, 需要我们老师创设一个平台去激发。古诗词中很多画面不能重现, 很多言语我们无从考证, 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去填充, 只要是合理的, 符合当时的环境, 都是可以的。

如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友人分别时的不舍和凄凉, 体会到这杯离别酒的青涩, 我让孩子们想象当时劝酒时的情景, 他们会说些什么?有的说:“元二, 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聚, 我会想你的。”有的说:“朋友, 此去路上凶险, 一路上注意安全。”有的说:“请多保重, 早日归来。”有的说:“你要给我写信啊。”有的说:“你要提防小人陷害啊。”……悲凉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古诗词的情感表现了出来, 情感得到了升华。

七.拓展表演抒发情

情境对人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古诗词语言凝练, 意存高远,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文内涵, 创设情境, 充分凸示形象, 让学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再现表演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如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 我在最后拓展的环节引入了其哥哥张松龄所作的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反复诵读后, 师生分别以哥哥、弟弟的身份进行模拟表演, 让孩子们用词来回答。

哥哥:贤弟啊, 太湖水, 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弟弟: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哥哥:狂风浪起且须还。

弟弟:斜风细雨不须归。

哥哥:且须还。

弟弟:不须归。

哥哥:且须还。

弟弟:不须归。

这样的表演既是对词本身的吟诵积累, 又让孩子们深刻地感悟到了张志和厌倦了朝廷的争斗, 喜欢没有鱼饵的垂钓生活, 也进一步理解了他“烟波钓徒”的称号和心志平和的追求。

八.联系生活强化情

有些古诗词可能离孩子的生活很遥远, 也有些古诗词很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 像这一类的古诗词, 我们就可以启发学生以文悟道,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如教学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在最后体验思乡之情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 你们有亲人在外地工作、生活吗?你们思念他们吗?你们会以怎样的方式和你们的亲人联系, 表达你们的思念之情?孩子们纷纷说可以打电话、写信、寄贺卡、发邮件……教学《游子吟》时, 我让孩子们用具体的事例来说说妈妈对自己的爱。用自己的真实的事件去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情感, 这样原本遥不可及的诗人的情感就内化为了自己的情感。

九.小小练笔表达情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 古诗词教学在积累经典的基础上也要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服务, 因此在课堂中设计小练笔的环节就显得比较有必要了。基于情感的表达, 我们可以将其进行有机整合, 既可以使学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又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如教学林升的《题临安邸》时, 我让孩子们写一写你想对南宋的统治者说些什么?有的说:“腐败的昏君, 你醒醒吧, 不要再沉迷于酒色之中。”有的说:“可恶的统治者, 我恨你们。”有的说:“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看你们的百姓吧, 救救他们。”……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片诗情出墙来。只要我们好好把握字词间跳动的脉搏, 领悟诗文中流淌的真情, 学生们就会在诗中悟情, 在诗中育情, 在情中咏诗, 在情中爱诗。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创造生命的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

[2]樊新爱《古诗词文中的情感教育》陕西教育教学2009年第一期

[3]徐琼《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新课程 (教研版) 2010.12

[4]杨玉春《古诗词文教学中爱国情感的教育》江西教育2008年第36期

上一篇:监理控制目标下一篇:厚板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