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诗歌教学

2024-09-23

我与诗歌教学(共14篇)

我与诗歌教学 篇1

我与诗歌同在

息烽县第一中学高二(5)班 赵泽华

再回首,往事如风。而我心依旧。在白驹过隙的日子,我与诗歌同在,犹如友谊同在。

诗歌是能源,供给我“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毅力与勇气;诗歌是翅膀,让我如鹰击长空般的翱翔天际;诗歌是月亮,在黑夜指引我光的希望;诗歌是音乐,载我横渡生活的海洋……我与诗歌同在,它化为我生活及至生命的元素,在有限的生命里,我要用诗歌谱写生命的华章、纪念我的挚友。

我与诗歌同在,无不是像古人一样耐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抱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信念,才达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我与诗歌同在,以诗歌会友。中学时代,我认识了L,诗歌是他的最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他的志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他的信念。几乎每个黄昏,我们都如影随形,倾诉心声,畅谈理想,要做一代风流人物。而如今我们各怀理想前进。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时代,想起一样令我斗志昂扬。

我与诗歌同在,用诗歌弥补那曾经缺少的欢乐和美好,用诗歌完美心中的夙愿,用诗歌谱一曲青春之歌,用诗歌诉说美丽的故事……

我与诗歌同在,在寂寞的日子,我与L习惯了生活的距离,却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吟唱中拉近了心的距离。诗歌给了我们激情与动力、信心与坚强。

我与诗歌同在,在秋的季节,用诗歌美化秋的悲凉,用金黄的希望装载落叶的沧桑。秋的日子,满院落叶,只等秋风来扫;枯枝的灵魂,只等秋雨的洗涤。各有等待,各有所求。而我只等秋风秋雨涤荡,然后孕育新的生命,新的青春。不再为秋伤感,虽然“无边落木萧萧下”,但却“不尽长江滚滚来”。

我与诗歌同在,喜欢用“凝寒独自开”去装点生活,在银装素裹的世界去品尝“独钓寒江雪”的高雅。再煮酒一杯,对酒当歌,激活生的希望。我不再迷失在未来的路上,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与诗歌同在,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 我与诗歌同在,她是友人; 我与诗歌同在,她是恋人……

我与诗歌教学 篇2

《我与地坛》 (节选) 是一篇份量很重的文章, 不是因为篇幅长, 而是因为它那沉甸甸的思考、沉甸甸的感情及沉甸甸的语言, 带给人的是心灵的震荡、思想的启迪, 能够给学生以思想的冲击、情感的洗礼、哲理的升华。刘锡庆先生在《中国当代散文欣赏》中谈到, “从‘情感———性灵———心灵———生命体验’这不同的层面, 散文已超越了‘实’生活而进入了写‘虚’的精神的‘内宇宙’”。“散文中的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也就和作者生命中的‘独特性’息息相关。它可遇而不可求。”“这个层面作者做的是生命运动。”“《我与地坛》是一篇很优秀的‘生命体验’的散文。”这是作者对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自己残疾以后的心路历程的回顾, 是回忆, 是自省, 它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 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这对于当代少年如何正确对待生死问题, 如何对待自己的生身父母, 如何提高心理素质, 着意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克服脆弱,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避免过激行动等等, 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定位

如果按照一般的教法, 先明了文章的结构, 再逐层分析, 势必使文章内容变得支离破碎, 对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冲击会大大削弱。因此, 在教学定位上, 我采用“主问题”的提问策略, 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样, 思考生命, 感受亲情就成为学习本文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可通过品味诵读文中重要语段, 来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为此, 在教学处理上, 我打破通过划分结构来把握文章内容的传统做法, 而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阅读全文。

这三个问题是:文章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地坛?一个怎样的我?一个怎样的母亲?设计这三个问题, 目的在于打破文章层次的界限,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 更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 了解文章的主旨。此外, 我还要求学生围绕“地坛”、“我”和“母亲”这三个元素,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供课上交流。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实施上, 我围绕这三个问题来组织教学。第一课时, 我在介绍了作者的基本情况后, 布置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预习, 并随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感想, 同时要求大家根据这三个问题就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 感受课文的重要环节。第二课时, 我带领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探究。

“主问题”引领, 师生合作探索

在讨论中, 学生发言踊跃, 这当然得益于课前充分的预习。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 我就学生围绕这三元素而产生的疑问进行了整理:

师:这里的确是他思考问题的地方, 他和这地方有不解之缘, 然而在他和地坛之间还有一种我们所不曾体察的缘分, 下面就让我们结合课文来探讨一下。我们看看课文对地坛的描写有什么特点?学生筛选相关信息。

师:正是因为时间的洗礼, 它变得荒废了, 所以才很少被人记起。同学们再想一下地坛的情况和现在的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生:现在的地坛很破落, 很少被人记起, 与作者残疾后的生活一样。

师:对, 两者有着相同的境遇, 可谓是同病相怜, 这才演绎出后面的内容。可就是因为两者的遭遇相同才使作者把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交给了地坛。他在这园子里究竟想了些什么?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个疑惑来探究作者的思想轨迹。

生:他想了关于死的问题, 还有为什么出生和该怎样活的问题。

师:问题我们已经找出来了, 关键是作者如何解决这几个问题。

学生质疑2:是什么启示作者走出困境, 解决问题的?

师:看文中关于景物的描写, 透露着什么信息?地坛虽荒芜但又怎样?

生:地坛虽荒芜但并不衰败。

师:歌德说:“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 你就得为世界创造价值。”这句话对史铁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文中你又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生:史铁生现在是身陷困境。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该怎样活是他要面对的一个大难题。

师:地坛启示着史铁生, 古园显然落败了, 但它仍然有着不可改变的东西, 而那些又是重要的、极其关键的。还有就是他的母亲, 那是一个坚强的母亲, 她可以承受一切痛苦, 从不畏惧生的压力, 所以作者被感动了, 决定要做一个身残志坚的人。

“主问题”回归, 让学生感悟、升华

师:史铁生在人生绚丽多姿的岁月, 遭受了命运的重击。十几年之后他再一次获了生的动力, 并成为我国著名的作家。是哪些因素促成这一转变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 归纳为三个因素:自己的思考, 地坛的启示, 母亲的影响。又回归到课前提出的三个问题。作者常到地坛思考人生的问题, 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律动的地坛给了他生的启示、生的力量;母亲面对厄运坚韧隐忍的生活态度, 让作者有了生的勇气。如果说地坛解决了作者是生是死的问题, 那么, 母亲则解决了他如何生的问题。

在讨论中, 学生深受启发, 他们了解了另一种人 (残疾人) 的生活轨迹、思想轨迹, 从而明白了健康健全的可贵, 深深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意义。

师:我们都知道认知生命是从经历苦难开始的, 史铁生对于生命的追问终于有了一个答案, 那就是:人生就是一场舞蹈, 一场围绕着欲望旋转的永恒的生命之舞, 当我们投入到这一场永不终结的生命之舞中的时候, 所有的对不幸的超越便成为了必然。有了这样的思想, 我们便会用一种平和的眼光看待苦难。

史铁生的母亲用苦难的钝铁配制成爱的钥匙, 终于开启了残疾儿子封闭的心锁。这就是母爱, 最伟大的爱!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史铁生的另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 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 以“母爱”为话题,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四.教学效果

我与诗歌的关系很暖昧 篇3

答:事实上,许多人说我“双成功”,我都不能认同。我绝对不是“装”,我一直处在一种无法摆脱平庸的焦躁中,处在一种功利取舍的两难纠结中。我无法尊重自己的世俗角色,又不甘退居到自己的文学身份里去。我是个矛盾的人一一毫不客气的说,我们这一代人就是矛盾的一群。1980年代过于人文,过于浪漫,后来的20多年过于市侩,过于现实。我们不得不承受了这种时代落差。青春时代培养出来的理想情怀,却是用来迎接和承受高度物质化、庸俗化的现实。我们这一代软弱地顺从,无奈地接受,很怂地改变了人生方式,却改变不了内心,所谓僵化的硬外壳里,配置着奔腾的主板,这样一台不伦不类的机器而已。但几十年来,有谁没有过无数自我抗争、纠结不清的不眠之夜?兄弟,你有没有过?反正我有!

什么是“成功”?我认为大家通常所说的成功,只是世俗的成功,功名利禄一些可以被他人量化的物质而已。我有时候也为这种成功沾沾自喜,但是这种自得情绪非常短暂,通常就是流星,连划痕都很浅,很虚。这是我一直离不开阅读和写作的原因。真正的成功是你的内心认同自己的处境和发展势态,你的人生状态和精神状态是和谐的,你比较忽视他人的审视。这个“成功”,看起来简单,却很难达到。这需要超脱物质,抑或拒绝精神。可我的内心被诗歌时代钙化了,又被物质时代感染了,我是个与功利结婚过日子、又长期与诗歌精神暖昧着的人。好在,我不孤单,我的前后左右,这样的“小伙伴”比比皆是,不是吗?

问:第一次听您这样犀利的表述自己,听得我心惊肉跳,的确你对我们这一代诗人的本质看得很透。我似乎无法直面这个话题了。还是来点轻松,谈谈你的小说吧。近年来,您以长篇小说《依偎》《亢奋》等一批作品,荣获“亚洲青春文学奖”(韩国)等一系列国际国内重要文学奖项,可喜可贺。我从多方面了解到,《依偎》出版后深受青年读者,特别是大学生读者的喜爱,并成为了目前各大书店的畅销书甚至是脱销书。能否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本小说的内容?

答:《依偎》讲述了一个24岁年轻男人和一个32岁成年女人的情爱故事。失去身份证明和行李的年轻画家栾小天,在遥远的雪国亚布力思,被一个名叫安芬的酒吧歌女“收留”了。他和她相爱了,忘记了身份,地域和年龄这些俗世事物。他们在茫茫雪野中结伴探险,在野外的星空下做爱,在狭小昏暗的度假村露台上讲述他人的善良与罪恶,和自己的初恋遭遇。轻松浪漫的男欢女爱只是表象,愈接近故事的真相,也就愈逼近他们的痛苦与屈辱一一男孩初次遗精的创伤,女孩初次来潮的隐痛,以及青春期少男少女在冲动的欢爱之后,引发的一连串凶险遭遇,甚至导致一桩凶杀案的发生。通篇小说,因为只有这两个人的相处,没有第三个人来打扰,没有任何繁琐事务来干预,所以他们在纯净如雪的环境里诉说、认同,使得两个年龄悬殊、身份悬殊的人,在短短的几天里,达到身体与灵魂的无缝交合,也使得他们的故事,能够专心和深度地叙述。小说的结局,更是让人大惊失色一一原来,这是两个游走在死亡边缘的灵魂,在极其孤独的生命末端,偶然相遇,并迅速相爱,结伴走向永远不再孤独的黑暗。

这是一部只有15万字的小说,字数不多内容却非常厚。媒体认为这是一部在文字世界里,把爱的本质写到极致的精彩小说。该作品发表后引起热烈反响,获得韩国一一亚洲青春文学奖、中国金陵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优秀作品单项奖等数项奖励,其韩文版被亚洲青少年联盟列为“亚洲青少年必读推荐图书”,是韩国最大连锁书店教保文库的畅销作品;英文版行销英、美、澳等多个国家;在国内,《依偎》已经目前有人民文学、江苏文艺的三个版四次加印。

问:听说您当年上大学是免试的?那么您就是那种在中学时代因为文学创作成绩突出而被大学免试录取的“文学特招生”吗?

答:1980年代是一个令人留恋的年代,不光体现在文学艺术上,也体现在教育上。教育体制有一个侧门,一些创造型早慧生,可以从此破格进入大学深造。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文学早慧生是其中的幸运者。那时候的大学也比较纯粹,不像如今充满了可怕的潜规则。只要你确实早慧并有可观的成绩,就有大学录取你。我当时幸得安徽大学和南师大两个著名学府所抛的橄榄枝,后来参加一个全省性的作文大赛夺冠,在领奖现场被南师大的领导约见,确定免试进南师大中文系学习。如果是今天,一个人的文学再出色,不去拼高考,都无缘大学。作家不是大学培养得了的,但作家必须上大学,因为上大学是一个人成才和成人的最正常权利和途径,也是一个人在深深学府中感染书生意气的最好机会。上过大学跟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在后来的人生中机遇是不一样的。谁都不想带着一种遗憾走进自己的未来。

问: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招收文学特长生的情况,据您掌握,当年都有哪些中学生文坛上的精英分子被幸运地招收为“文学特招生”?目前,您们当年那批“文学特招生”还有谁活跃在文坛上啊?

答:1990年代初期我曾经在接力出版社的《中外少年》、江苏少儿社的《少年文艺》和贵州人民社的《少年人生》等杂志上写过一系列这方面的纪实文章,《少年风流意正酣》《我不可离开你》等,对那个时代的少年作家做了深度报告。著名作家、中国青少年问题研究首席专家孙云晓先生尤其關注1980、1990年代的校园文学,他也有许多这方面的报告文学。这个群体,我在这里无法详尽列举,只举我身边同龄幸运儿。比如,我的中学母校海安中学,跟我差不多年份免试进入大学的就有:小海,至今活跃在诗坛上;杨劲松,现在是中国娱乐界著名策划人。而我进入南师大读书时,同时在校的特长生还有少年作家范紫江、万冰、殷丽萍三人,邻校南京大学还有刘梦琳等天才少女诗人,他们都是我前、后届的。几十年过去了,仅仅就文学而言,有的人是行星,有的人是恒星,有的人则是流星。据说大部分人已经放弃。我想说:只要曾经拥有,何必天长地久,文学,我们爱过了,也拥有过,都是人生的一件美事。

nlc202309090921

问:能回忆一下当年您主持的文学社组织过哪些文学活动吗?《杏林》杂志是一种什么样的刊物?哪年创刊的?创办了几期?哪年停刊的?

答:我进入大学的时候,学校有一个随园诗社,处于涣散的状态。我和何平是当时写诗最好的学生,可是这个社不让我们进入。这个诗社设置了很多“领导”,有一次我们去学生会社团部向诗社的杂志投稿,看见诗社的一位“领导”正在打他女朋友,那个女孩捂着脸在里面哇哇哭。我们掉头就离开了,从此与这个诗社决裂。随园诗社很快倒闭了,在学校校长和几位著名的文学教授的亲自干预和支持下,南京师大贻芳文学社成立,为一百多位会员提供发表作品园地的《杏林》杂志创刊,这个刊名是校长、著名文学家谈凤梁先生亲自起名和题写的。我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几年,这个文学社和杂志都还活跃着。1990年代中期我调离学校,后面的情况不得而知。近年我被南师大聘为兼职教授,我想回去关心文学社和杂志是否依然存在,如果还在,我会用实际行动支持他们。

问: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那其实不仅是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是整个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我在想,那种由诗歌带动的文学盛况,恐怕只有宋代可以与之媲美。人的青春期就是诗的年龄,诗的年龄适逢诗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种下诗的情缘,从此一辈子会活得很诗意一一这当然也未必一定是好事,中国社会越来越现实,这与我们的1980年代设计的未来偏差太多,因而我们成了矛盾的一代。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革命生涯”。

答:1980年代中期,我在中学读书,成立了一个跨地区的庞大的学生诗歌创作组织一一苏中中学生诗社,编印诗歌刊物《清波》。其中的骨干成员,后来大多散布到全国各地高校,成为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大学生诗人的重要组成力量,比如北大的张小健,北语的邓荣成(溶澄),南师大的何平,华中理工的何桂香(圭襄)等等,以及我本人(那时叫笔名晓波)。我在南师大读书的时候继续组织诗歌活动,其中策划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了南京大学生诗人联谊会,许多重要的大学生诗人参加,比如被誉为天才少女诗人的刘梦琳,她那时在南京大学读书,还有南大文学社的社长霜梅等,都是我们的重要成员。我还参加了南京大学组织的大学生诗歌创作比赛并得奖。后来,我在南师大组建了以老校长吴贻芳先生名字命名的贻芳文学社,以杂志《杏林》团聚了大批学生诗人。当时的校长谈凤梁先生是著名的中国文学专家,我这个学生文学社长竟然可以经常直接到他办公室“汇报工作”,学校还拨出专项经费供我们开展活动、办刊使用。

问: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是如何积极参加并狂热表现的?

答:在大学的后几年我基本上淡出了大学生诗人这个圈子,原因是那时我已经把自己的创作调整到青春文学和小说上来了。安徽有个老作家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我的诗歌好是好,就是不够纯粹,诗歌里面隐含的情节多,故事化倾向严重。他建议我写小说。我觉得他点到了要害,从此对诗歌有些敬畏。大学后期我迷恋外国文学,除了谈恋爱,大量时间都浸泡在图书馆的经典里,诗歌的活动几乎不参加了。简单的说,就是一一在大学生诗歌运动最狂热那时代,我已经冷却了。

问: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人们最热衷的一件事是诗歌大串联,您去过哪些高校嗎?和哪些高校的大学生诗人来往比较密切?

答:南京大学和我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隔两条马路一个巷子,这两个学校都是百年老校,人文传统很深厚,那个时代当然也是校园文学活跃的两所高校。两个学校的诗人大部分活动都是一起策划和开展的,在南京大学,我认识了刘梦琳、霜梅和南江。有一阵子,我很烦躁,突然想出去走走,于是以诗歌的名义,一个人背着背包上路,坐了大半天公交到了淮南,找到诗友李军,跟他畅谈了一夜。我们想编一套青春诗歌大系,李军还拿到了臧克家老人的题词。第二天,我怀抱着李军送给我的一只搪瓷斗牛,上路去了合肥,继续着我的“诗人流浪”。在南师大随园读书的几年,我也接待了很多像我这样妄图背着诗稿走天下的校园诗人。比如江小鱼,景旭峰。同城的叶宁、葛亚平也经常过来玩,我多找几只饭盆,与何平一起带他们到食堂吃饭,在闹哄哄的人群里挤来挤去,抢一两个小炒菜,有时候再要一瓶啤酒,坐下来动作很大地吃饭和谈论诗歌话题。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的跟我失去联系了,比如刘梦琳,再也没有消息,我至今仍很牵挂她;有的依然密切交往,比如葛亚平,他现在是艺术圈的大佬,我疲惫的时候,经常到他43楼高空中的办公室坐一坐,一起回顾我们坐在南师大肮脏拥挤的宿舍里说文解字的好时光。

问: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的得失是什么?有什么感想吗?

答:我觉得20世纪80年代虽然物质上很贫乏,但是在记忆中的形象和情感十分丰富。因有诗歌和诗歌相关的活动,我们的青春充满理想、激情和爱。在我后来的人生中,我遭遇过各种坎坷,也幸会了无数的幸福,但无论出在什么人生境况,我都保持着那一份诗歌青春的高傲。1990年代之后的20年,中国社会在向物质化迈进越来越疯狂,诗人姿态受到的鄙薄很多,人们一度对诗人的藐视如同对小丑一样,因为诗歌和诗人不是这个社会追逐的物质资本。我一度也离开诗歌很远,为生活和职业发展奔波。当我披着劳顿的星光回到家里,安静下来,一些青春时期的美好词句会蹦出来,让我顿时得到舒缓,安静,甚至超脱。诗歌安抚和麻醉了我们在外面受到的苦痛。新十年我又开始零星的写诗,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二部诗集《沿着爱的方向》。40岁前后我遭遇了一场事业上的坎儿,有一天我从故纸堆里翻出我学生时代的一个抄诗歌的本子,我看到了已经发黄的纸面上,抄写着一首诗《相信未来》,那一刻,我真的激动得热泪盈眶。诗歌的力量看起来是绵薄的,实际上是深厚的。这种力量一直在悄悄的鼓励我,支撑我。我想,我们忙碌的并不是简单的生活,我们忙碌的是人生的去处,是心灵的归属,至少我们这一代人无法超越精神关怀,无法完全堕入世俗的碎碎中。我们要尊重自己内心的方向。这个方向,是那个青春时代为我们确定的,几十年调校下来,并没有叛经离道多少!至少我是这样。我们不是要当诗人,要把写诗作为职业,我们是迷恋诗歌赋予我们的那份热情和美,我们愿意终身与之暖昧,哪管物质的流言蜚语如何喷薄。

我与诗歌同行作文 篇4

我最难忘的活动莫过于欣赏古诗了,我欣赏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山行》。远山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面对这么优美的诗句,我是这么欣赏的:这首诗描写山中漫游季所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风景,怡人秋色的向往。此诗将我们带入了一大片的枫叶林内。看!那经过寒霜考验的枫叶是多么的美丽,显示出不是春光而是胜过春光的旺盛生命力。所以,黄生在他的《唐诗摘抄》中曾说过:“诗中有画,是一幅秋景山居图。”

说起古诗,我可就刹不住车了。在外婆家附近有一条人工制作的瀑布。小时候,每次去外婆家时,妈妈都会教我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这样,古诗慢慢融入到我的生活里。

现在,我已经会背很多首古诗了,春节到了,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其乐融融地吃团圆饭时,我不禁吟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清明节当我们怀着怀念先人悲伤的心情去扫墓时,我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秋节,阖家赏月时,我望着明月脑海里浮现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碰到困难时,我总会告诉自己:“没关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看到如诗如画的西湖时,我张口就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沫总相宜。”当看到雄伟壮观的黄河时,我不禁想起:“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当看到满湖荷花开得正好时,我情不自禁地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学会了诗歌的分类方法;我明白了要怎样读诗;我懂得了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我还学会写短短的儿童诗哩!可以说,这次综合性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我与酒以及父亲诗歌 篇5

我的父亲年轻时,很能喝酒。我不是吹牛。

他说,酒可壮胆。于是,他壮着胆一路走来。

我一直以为,我继承了父亲的本领,包括胆。

以为只要我付出一点点,便可以与酒成为极好的兄弟。

而实际上,却成了陌生的熟人,就好比我和五年前的同事。

一个人的时候,我还是会想念酒的味道的。可是我不喝。我怕醉。

我也没有天分品味其中的哲理。关于胆的哲理。

生活是需要酒的,尤其是男人,像我这样的男人。但是我不喝。

酒之于男人,正如女人需要化妆品一样,沾上便是另一个人。

我想成为另一个人,在黑夜围攻一个美梦的时候。

父亲就成为了另一个人。不过,他是在与酒分别之后。

父亲成为了另一个人,在我想与酒成为极好的兄弟的`时候。

我和父亲还没有来得及碰杯,父亲就卸下酒劲,与病为伍。

父亲的胆哪里去了?在医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在路上?

原来,父亲的日子斟满了沧桑,如烈酒,饮之伤身。

我的酒杯盛满了父亲的酒话,句句透亮,砸在地上,也铿锵有力。

我想把这杯酒以及父亲的一生喝下去。可是我不敢,我怕醉,我怕一醉不醒。

醉了,没有人抚;醒了,没有人收拾吐得一地的胡话。

我与酒还是做不成好兄弟,始终有一个距离,近于我与父亲的距离。

不过我记住了父亲的一句话:酒可壮胆。

不管这一路有多少妖魔鬼怪,我也要像父亲一样,壮着胆子走。

我与众生共苦乐诗歌 篇6

慈悲的,笑看众生的佛呦

请收回我的沙弥戒;

我要捧着那盏锈迹斑斑的青灯

去看看怎一个欢乐迷人的尘世!

瞳孔中涣散着来来往往

我一定要给你看——

那些比灯火更光明的

沾满灰尘的笑容;

它们的沉重希望

藏在你袈裟也盖不住的地方。

灯影摇红,残钵盛满了炮火,

我要为他们的宁静诵经

只有泥泞的眼眸中没有霓虹

而他们那些糙损的.手掌,

是我见过最虔诚的经文。

即使归途天寒地冻,

我也要向你描绘这尘世平凡的一角;

漫天飞舞起洁白的雪花

落在每个纯净与不纯净的角落。

我与诗歌教学 篇7

认识自我与高中作文教学的整合, 就是要通过课文或材料引导学生发掘与自己、家庭、同学、学校相关的作文素材, 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 反思自己及他人体验的具体生活情境, 认识环境与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 完成自我的成长, 拓展素材的宽度和挖掘文章立意的深度。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1) 联系相关课文或展示有效唤起自身生活经验, 反观自我的材料 (作文或图片) 。 (2) 结合该课文或该材料, 老师提出的关于自我认知方式和自我个性发展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3) 展示作文技能训练要求,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与材料有关的作文。 (4) 批改作文后展示学生优秀或问题作文。 (5) 讨论分析作文中呈现的同学对自我认识的差别及作文技能的优缺点。 (6) 结合讨论结果修改自己的作文。

而在实施该整合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应注意的事项: (1) 引发对自我认识的反思的方法要有效, 例如提供优秀图片、发放触动心灵的例文。图片、文章有好坏优劣之分, 看一幅优秀图片、读一本好书便是开启一扇窗, 通过这扇窗, 可以洞见人生和历史。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作品, 是一种自我认识的有效训练。 (2) 认识自我的反思要有价值指引, 使学生作为人类的一员真正体会到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局限、在社会生活中肩负并实现人的使命。 (3) 认识自我需要一个可以展开“真诚”、“自由”、“开放”对话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是促使个体经验反省所必须的。只有在这种氛围中, 学生才能撕破一些生活的伪装直面自己的存在经验, 才能毫无恐惧地呈现、表达和反省自己的存在经验, 才能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 从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视界, 为筹划新的生活做准备。

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强加于学生, 以“灌输”和“绝对化”的“教条”代替学生的思考和体验。例如学生代表发言, 内容如果显幼稚、不理智, 老师也不能打断, 粗暴否定, 请他讲述得出这样结论的理由, 这样, 才是真正的对话交流。 (1) 学生达到一定高度的自我认识有困难, 老师需要结合各个单元的文章涉及的有关自我认识的内容, 提供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例如粤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涉及的自我认识的主题是对自我的肯定、以及战胜困难后对自我能力的认可, 单元作文训练就可以设计与此相关的话题作文, 并向学生提供自卑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产生挫折的原因和应对挫折的办法。 (2) 借助同学间的讨论, 多元的解读自我和自己周围的世界, 接纳他人更接纳自己。事实上, 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提升, 无不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是一个借助他人认识自我的重要环节。 (3) 如果展示的材料是优秀作文, 涉及某类作文技能训练, 要有讨论学习的环节。而且刚开始时每次训练的内容设定在两项以内, 然后逐步增加。

以下是我关于结合反思与父母的关系进行作文训练的一项实施课例:在学了老舍的《我的母亲》后, 用两周三节课时间, 借助阅读与父母的关系相关的同龄人作文, 范文一《母亲, 我不要您的“不”》, 通过对三位学生作文的反思方式和展现人物个性的技能的讨论, 达到两个目标: (1) 正确认识与父母的关系, 以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2) 有效掌握通过情节、细节刻画人物个性的写作技能。高一的学生中, 对自我的认识很清晰、中肯的同学相对较少。前面范文一《母亲, 我不要您的“不”》中, “我”清楚自己日后要独自面对困难, 母亲不可能指导自己一辈子, 在进入人生的青年阶段时, 母亲应该鼓励儿子尝试独立面对困难和选择。这样的认识高度, 能达到的同学比较少。自我认识高低决定了一篇文章的立意高低, 我解决的途径是:提供一定的心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因为认识自我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 给学生讲述相关的内容, 会对提升他们认识自我的能力有帮助。我就展示心理学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方面的知识, 了解这样的社会科学理论, 学生的自我认识就有了方向和指导标准。我任教班的学生在期末考记事作文中过半数的同学选材能展现人物个性, 大部分的同学文章情感真挚, 反思比较深入, 例如懂得感恩, 以寻求沟通的方式来改善与身边的人的相处, 肯定自己的努力是事情成功的关键等。

从需要完善角度看, 自我认识的科学序列有待深入实践来确定。从发展的方向看, 在高二的作文训练, 认识自我与高中作文教学的整合应该由反思自己和身边的人拓展到反思自己生活的社区、社会, 然后再拓展到对比反思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J].

那一天,我与佛修行诗歌 篇8

那一天

我一袭素锦,心净如泉,抛开红尘杂念

迈过世间尔虞我诈的海岸

走过情缘牵扯的桥梁

踏上通往佛门圣殿的石梯

看腻现世人情俗物之际

毅然决然,择静而栖,遁入佛门,脱洗凡尘

/

我跨越佛门的高槛,放下荣辱

卑躬屈膝与佛同心

盘膝而坐,木鱼嘅嘅、喃喃佛语经歌的殿堂

双手合十,虔诚、信奉、梵行

渡一片丹心,诵一段真情

祈福故人安好,祈愿亲人平安

/

那一天

我入住青灯古寺,与山而眠,与佛同檐

远离灯火阑珊的街道,远离灯红酒绿的繁华

一心向佛,一心浅修

香火盛旺如炉,青烟袅袅飘浮

疲惫焦躁己久的心,仿佛

得到佛恩赐的一滴圣水,润华生命之光

/

我踏遍青山人未老,唯独此处风景好

山川溪流,景色如画,水月同瑕

晨有钟声,暮有更鼓,夜有心灯

禅房俪舍,淡茶素食,麻衣布衫

生活有律,修身养性,心平气静

平凡,不失生命气息;简陋,不失人生真理

/

那一天

我与佛修行,看着铜炉默默燃烧的一柱香

忽明忽暗的点缀,彰显着它生命的`光辉

细想,芸芸众生的生命

何尝不是与它相似,日以继夜在燃烧

生命不分贵贱,每个生命都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生命不分贫富,每个生命都是一场无限的商机

/

我在佛前,与众生平等,手捻一柱香火

轻声细语,默默祷告一个与你有关的愿望

不是要与你“生死相依、永浴爱河”

也不是“若有来生再续‘’

更不是“天长地久”爱你“一生不变”

只盼你现世“幸福安康、相夫教子”

/

那一天

我结束这场短暂的修行

走出寺门,一步回首,两步回眸

佛说;“别离不恋相聚欢,若有缘何倶离别苦

你终是凡俗家子弟,本该回归红尘

相聚注定有离别,这是命的定数

脚踩黄土,头顶青天

让你我与诗歌交朋友 篇9

像一只翩翩振翅的蝴喋,吸引着我好奇的眼睛;像一曲跳跃的乐章,吸引着我去歌唱;像故事的扉页,吸引我去阅读它的故事永无结……诗,我课外生活的亮点;诗,我童年那幻想般的美妙;诗,我多年的伙伴,我与诗歌交朋友作文。

小时候,我自己在家一遍又一遍的读·背着诗句,爸爸总是对我说:“不要这样背,要去理解这诗的意思。”可我总是听不进去,就像一阵风“呼”吹过。我只知道这是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完成了就是了。我现在才知道我那时是错的,因为每一句诗都有着一个深深的`含义,都影藏着诗人的七情六欲。让我想去感受他们的七情六欲,就这样我与诗歌结下了永久的朋友,我常常把诗歌编成一首又一首的歌,让我心中有一种激动也想自己写一首诗。于是我提笔写了:

夜 空

入夜,

天空中的宁静,

让我心旷神怡,

只听见大自然风吹草动的声音。

半夜,

天空中的日月星辰,

让我回忆起了过去,

在我心中永远抹不去。

深夜,

天空中的云彩色彩斑斓,

深情而又神秘,

只有夜空能绘出哦!

它让我无比沉醉。

我想,这就是诗吧!

我很兴奋,我能写诗了·我拿着这几句短短的话,到处炫耀,到处朗读,我希望别都认同,认同这就是诗,这就是我的诗·

当我兴致勃勃的拿给爸爸,他笑,除了笑,再也没有其他任何语言,我急了,“这是诗吗?”或许是他怕打消我的积极性,他对我撒谎了,中学生作文《我与诗歌交朋友作文》。

“这是诗,诗就是这样的。”

这短短的几句诗,短短的几句话,让我爱写上诗·爱读诗·爱背诗。

很久以来

我——

就喜欢诗的语言,

简洁与凝练,丰富与婉转

文字间——

浓缩着生活的芳香与甘甜

很久以来

我——

就喜欢诗的语言,

常常感慨于——

它能把一件繁琐的事

叙述得那么深邃与细腻,

恢宏与绚丽

情至深处——

涌动的是心底里最纯真的情感

很久以来

我——

就喜欢诗的语言

无论是古体诗

还是近体诗

抽象派

还是朦胧派

字里间都蕴含着——

自由与奔放

热情与澎湃

那如火似焰

如哭如泣

多姿多彩的

诗啊——

似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似彩虹斑斓的梦

点缀着——

我美丽的人生

在诗里

我品尝人间百味

酸、甜、苦、辣、咸

既然来了——

我就笑纳她的丰富与磨难

笑纳她的挫折与苦难

笑纳她的丰盈与灿烂

在诗外

笑看人间百态

走过的是无悔的脚印

留下的

是憧憬明天的璀璨

愿感悟——

汇成潺潺的溪流

我与诗歌教学 篇10

1 感受其整体

要想更好的融入诗中的意境, 就得从整体把握。

一首诗是完整的。诗人在创作时, 其思维是前后呼应、紧密联系的, 这就是在学习诗歌时要感受其完整性。但是它的词、句之间联系松散, 画面景物之间有时不用词语粘接, 诗行里有跳跃转换, 形成艺术空白。在这一基础上, 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 理解、补充和丰富其内涵。然后把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一首好诗的所有元素如艺术空白、韵律、语言、形象等都是为诗人旨趣服务的, 所以在教学中应灵活地将诗的相关元素纳入到理解诗的旨趣这一环节上来。

2 与作者对话

诗歌是诗人对自我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 所以要想真正的理解诗歌的寓意, 就应该了解诗人是在何时、何地、何种心境来完成作品的。

伟大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整个画境一片孤苦清冷, 陡升一片寒意。柳大诗人为何此时是如此心境呢?《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这首小诗, 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 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 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 表现了他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在诗歌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使学生的主观意识深深地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 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诗眼是指可统摄全篇或使全篇生辉的字句。许多优秀诗作往往别具诗眼。由这些诗眼可窥全诗精髓。

3 反复诵读

教学诗歌, 更应重视诗歌的朗读教学因为诗歌感情容量大, 遐想自由, 意境深远, 叙述事件简练集中, 主观色彩浓烈, 韵律和谐, 节奏感强, 这些特点适合朗读, 而且, 朗读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音乐美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就可以把诗歌的内容思路、语言、都转化为自己的, 就可以逐渐进入创造性的审美境界。

首先要学会美读。美读是带有审美、欣赏性质的朗读。它不仅是感受、理解和鉴赏读物的有效手段, 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美读的创造心理机制涉及整个心智活动, 关键是要“以意逆志”、“设身处地”, 体验到作者的写作心理。

其次要懂得对诗歌的欣赏。课文欣赏包括对课文美的感受、体验、发掘和批判, 是一种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相交融的心理过程。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课文进行体味认识, 以期发掘课文内在意蕴, 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4 教师引导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师生是教学的统一体。教师引导的艺术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最重要的条件。

4.1 感受语言美

教师用优美的语音把诗意表达出来尽量在语言上给学生以美感。用优美的语音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兴趣。

欣赏是诗歌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在这个环节中,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要读出字词句与诗人的情怀。让学生在品析字词中, 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 这样在教学中, 不仅帮助学生发掘了诗句中的语言美引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在语言表达上仔细推敲, 选用最恰当的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4.2 感受画面美

古诗中许多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融合了绘画的特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才能受到美的感染, 获得美的熏陶。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句具有永恒的魅力, 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幅画面是茫茫大漠孤烟直上, 另一幅画面是滚滚黄河边, 鲜艳夺目的太阳斜斜的挂着, 显得分外的圆。

这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孤烟落日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 而且把自己因受朝廷排挤而深入大漠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中, 但又不给人哀愁悲伤的感觉。确实是意境雄奇, 耐人寻味。不愧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啊。所以, 不妨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想象, 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画面, 往往能将自己投身于具体情境之中, 获得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感知。

4.3 感受旋律美

诗歌大多讲究押韵, 具有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 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 字音的响沉强弱, 语流的疾徐婉转。这样, 才能心神合一, 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诗教学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乐的手段, 选取与课文的色彩、节奏等审美意象相和谐的音乐, 使二者完美的结合, 就会用美来滋润学生的心灵。

4.4 感受意境美

意境, 是指诗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揣摩意境, 既要把握诗人抒发的感情, 又要理解这种感情是通过什么事物来表现的。诗歌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 表达感情。形象是诗的本质。

“诗贵言境, 以境表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诗歌,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揣摩诗歌的意象, 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美。

白居易《暮江吟》,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铺”字也显得平缓, 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 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 江水缓缓流动, 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 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 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 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 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 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 描容绘形, 令人叹绝。

诗歌往往“情景交融”, 没有古老的景, 更没有孤立得的情。诗中的景不是一般的景, 是含情的景;诗中的情不是一般的情, 是景中情。因此, 我们在教诗之时, 紧扣情和景, 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的感受。

摘要:小学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主成部分。本文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探析如何使小学生在学习诗歌中真正的感受到诗歌的美。

关键词:诗歌,教学,感受

参考文献

[1]郡贡祥.朗诵艺术谈.

[2]小学教学全书语文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

[3]张良田.教学手段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86.

[4]王松泉, 王相文, 韩雪屏.语文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25.

我与现代诗歌的疏离作文500字 篇11

中国有一时曾经流行过朦胧诗派。很兴盛的样子。但我却读不来。我读过致橡树、双桅船,是很有名气的诗人舒婷写的,但没有什么感觉,至今也没有记住一句。不喜欢现代的朦胧诗。但对唐诗里的朦胧,我还是非常喜欢的。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可谓朦胧,我喜欢。李商隐的君门难进之辞,隐晦、朦胧,但我能读出清冷的美感和诗意。去图书馆读杂志那阵,我也曾翻看过诗刊,但多半我都不能欣赏,所以我很少读诗。所读的一点点,一般也都是在其它刊物上偶尔看到的。喜欢的记了下来,有的一首诗里只记下几句,说明我只喜欢这几句。而不喜欢的呢,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记忆和印象了。

泰戈尔的两本诗集放在家中很久,我也没有认真去读。20xx年我去南方漫游时,随身带有泰戈尔的一本诗集。我以为泰戈尔是世界公认的大诗人,诗歌艺术不成问题,有时间应该很好地去读一番。培养一下对于现代诗歌的兴趣。但直到南方之旅回来,我也未培养起对诗歌的兴趣。那本诗集,在南方的旅馆里我也只是翻翻而已,回到家后又成了陈列品了。现在恐怕早已又蒙了一层灰尘了吧。

我与诗歌教学 篇12

询问他是不是在奔跑的时候迷失在雾霾里

他说这个春天让他脱颖而出

通过奔跑他脱离了霾的纠缠

但是他还是沮丧,无法提着自己的四蹄离开地心

他说对于一匹马,其实不能只看到奔跑的姿态

扬起的四蹄是为了展示自己

掀起的尘土会增加霾的.浓度

通过奔跑给人看到速度和激情

他说奔跑是为了离故乡越来越近

远方有一片耀眼的炊烟吸引着他

让他快速逃离春寒的蹂躏

他愿意与绿色一起冲破死亡

他说:他愿意与主人一起回到故乡

掀开虚伪的颜色

那里有一条流水潺潺清澈到底的小溪

回到他童年的绿色草原

《我与地坛》教学实录 篇13

师:史铁生是一位不幸的作家。正当生命最灿烂,活得最狂妄的季节,命运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双腿残废。他一时被命运击昏了头,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于是在他家附近的地坛,这个荒凉、冷落的古园,便成了他“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听课文朗诵。切入第三段。

师:读第三段,完成填空,分析史铁生心理变化历程:

双腿残废后,找不到出路,失魂落魄,焦躁不安,地坛曾经富丽堂皇(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富丽的玉砌雕栏),经历了四百年的风雨后,如今破败了,但园内的草木依然茂盛得自在坦荡,太阳依然亘古不变,园子显得很沉静,他从中看到了时间的流逝与永恒,历史的沧桑与悠久,心灵渐渐平静下来。

师生共同完成填空,把握史铁生心理曲线。

辅导与思考: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说,当我们不幸的时候,不能再好生忍受生活的时候,一颗树会对我们说,平静,平静,瞧着我!那么地坛要是能说话,它会对史铁生说些么呢?如果你是地坛,你会对史铁生说些什么? 生1:平息心中燃烧起来的对命运之神的怒火。生2:人是在挫折中不断长大的。生3:你将从我身上感悟到些什么呢?

生4:人生难免有我这样破败的时候,但自然总是生生不息。

生5:对着空空的裤管,我希望你能对他说:没有你,我依然能站起来。

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要把自己的身心都放到文章中去读。我们再来读一遍第三段。

师:史铁生残废之后,焦躁不安,失魂落魄,悲观失望,他从有四百年沧桑历史的地坛中,从苍劲的古柏树身上,从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中,从亘古不变的太阳和宇宙里,读懂了生命的真正意义,获得了灵魂上的安静。失魂落魄的史铁生的内心世界已趋于平静,这就具备了细心观察园中的昆虫草木的心理基础,加上他又不能自由活动的生理原因,因此,园中的一只昆虫,一片叶子,一滴露水,都能深深地感染他,打动他。

下面学习第五段:先读书,找出中心句。然后分小组问答,再举行全班问答。比一比,看谁问得精彩,看谁答得精彩。学生分小组互问互答。全班交流。生6:(1)为什么说忽然间什么也找不到了? 生7:既是遭遇不幸,更主要地是被击昏了头。生8:“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两个“世界”如何理解? 生3:前一个指“现实”,后一个指逃避现实的“精神世界”。

师:没有同学回答,解铃还须系铃人呀,你说说你自己的理解吧。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 篇14

“我与母亲”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体悟到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讨论母亲在史铁生心目中的形象,要求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对于讨论,学生向来是很喜欢的。热闹地讨论之后,学生也能踊跃发言。基本上,学生都能从原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但是,学生对于母亲的形象,仅仅只是说“对儿子无私的、伟大的爱”。抓住这点之后,无论找到什么句子,都是说明了母亲这样的形象。

学生能找到关键的句子,这很好。但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还是不够的,不能从某一个具体的句子出发来分析人物形象,这是我需要去引导的。

“我与地坛”部分,在讲到第7段的景物描写时,不必过于纠结每一个景物有什么特点,主要要联系上文“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这句话。从整体把握,尽管古园荒芜了,但古园中的有些景物,如落日、雨燕等依然安之若素,以此来揭示作者得到的感悟,即无论外在环境怎样改变,我们都要安然自适地生活下去。

上一篇:乏味的暑假暑假七年级日记下一篇:书法小组的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