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原点策略

2024-09-24

回归原点策略(共10篇)

回归原点策略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是新课改实施以来, 对于其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 选择教学策略等理念, 都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应试教育仍占据着课堂的重要地位。

课堂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当今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讲授“重点”知识, 学生却心不在焉;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 学生却不感兴趣;教师感到课堂很活跃、很顺畅, 学生却感到不快乐。为什么教师煞费苦心, 学生却不懂教师的心?我们常常抱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愿开动脑筋, 究其原因, 固然有学生的因素, 但是教师在课堂内设置的问题真的符合学生的需求么?教师所讲的内容, 真正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么?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和有识之士都提倡让语文教学回归原点。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怎样回归原点、营造一个有价值的课堂,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经过努力实践, 笔者对回归原点的语文课堂提出了一点自己的建议, 在此求教于同仁。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它首先是语言、书、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激活学生,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 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喜好与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组织教学, 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师生间的对话, 且要考虑多层面的接触, 争取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诚然, 一个好的课堂应当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 现在需要学习什么, 未来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样的课堂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 从教学语言到环节设计, 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 给学生最好的成长空间。

二、挖掘学生阅读求知的潜能

许多教师都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始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然而, 面对这个语文教学的第一常识, 很多语文教师视而不见。身边有些教师将讲读课文变成了一连串的提问, 问题问完了, 课文也学完了。这样下去, 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课文都不能读通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真正的阅读不但不会耽误考试, 反而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他对于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 要求是很高的。对于课文, 要达到“透彻理解”的程度。他强调:“要教会学生读书。”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可以多读书, 兼学教材;多写随笔, 少做练习;学生多读, 教师少讲。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应重视阅读, 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让他们在读中悟, 读中思, 读中品, 使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堂内读书的方法有很多, 如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默读、朗读、写读等。教师要营造读书的氛围, 争取在课堂上使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把握, 语感得到培养, 记忆力得到增强, 让学生沉醉于阅读。

三、带领学生走进教材

教师的教学能力, 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上。教材是教学的媒介, 是一个引子, 是一个例子。对教师而言, 它是施教使用的材料;对学生而言, 它是学习的材料。《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充分挖掘资源,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理解水平, 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 可以采用“调、联、扩、删”等方法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 并注重教材与学生经验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和融合,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使深奥的知识浅显化, 抽象的原理具体化, 根据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同时, 教师也应有对教材深入挖掘和延伸拓展的能力。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适时进行深化, 从“旧文”中挖出“新意”, 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同时要走出课文, 把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或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人或事引入课堂, 变有限的教材为无限的教材,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为教材是有限的, 课文提供的知识也是很少的。学生窥一斑未必见全豹, 如果只是就课文讲课文, 即可能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

语文课堂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如果能够深入挖掘课文内容, 联系生活延伸拓展, 给语文一个大的背景, 那么, 知识必然能点燃智慧的火花,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进而充分发挥教材中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价值和思想的教育价值, 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信任学生, 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陶行知先生曾说:“孩子不但有力量, 而且有创造力。我们要钻进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往往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会产生多元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教学不只是一种讲授, 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与感悟。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 通过启发、讨论、对话、读书指导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在“导”上下工夫。课堂上要围绕相关联的、有价值的话题展开平等的碰撞交流。其实, 对有价值问题的巧妙设计,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思维快感和对语文的兴趣, 且常常会闪烁出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

好的课堂, 一定是生命之间的相互感召、相互唤醒。思无涯, 让学生的思维自由起来、活跃起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学论》中说:“一个不言而明的事实是:为了保证自由和理性能够很好地传承, 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界定教育的本质、方向及其目的。不管是环境的改变还是知识的更新, 都为每一位教师设置了某些关碍, 但也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笔者认为,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回归教与学的本质, 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使语文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互动的平台。

回归原点 篇2

【关键词】室内设计;设计原则;室内空间设计

引言:

现代的室内设计处在一种迷离的状态,有一种追本逐末的倾向,华丽的装饰,昂贵的材料,更像是在堆砌材料,没有将材料的语言融入设计,没有将空间的使用者—人的感触,生理、心理的感受考虑进去,只在在乎形式,胡乱拼凑•••或许,我们该从这种状态走出来,深刻的了解下,研究下什么是室内设计,也尝试着探析下什么是室内设计的本质。

1 从设计到室内设计

首先,设计真正具有当今“设计”的含义是到18世纪“Desgin”的含义才被限定在艺术范畴里面。在古汉语中的“设计”一词指的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如:《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赂遗吾左右人,…重相设计。”元代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运筹设计,让之张良;点将出师,属之韩信。”因此这个设计并非属于艺术范畴,但是这确实符合人类普遍原则即“最小努力原则”,所以这成为了设计的心理学来源。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从最初的采摘野果,捕鱼到打猎所发明出的“武器”等,它们所体现的都是人类身体向外的延伸,同时也是体现出了人类生理上的缺陷。此外,人类心理上的也存在“缺陷”,比如:懒惰,贪婪,胆怯,追求省时,追求更舒适、更方便等。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新的发明创造,新的设计都是在满足人的生理机能的延伸,同时也在满足心理机能的延伸,因此设计的目的最终都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物质性因此是设计的基本属性。因需要而产生设计产品或设计空间,这都体现了人们对功能性的要求是在第一位的。

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大致按空间形式分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等。我们现在所谈的就是室内设计。

2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二次创造。建筑最初的功用就是用来挡风遮雨,作为人类的居住的地方。室内设计就是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空间是由界面围合而成,界面由地面、柱梁、墙体、顶棚构成。对室内进行设计,就是在“笼子”里追求自由。室内设计包含了四个内容:一是空间设计,即是对建筑提供的室内空间进行组织调整,形成所需的空间结构;二是装修设计,即对空间围护实体的界面,如墙面、地面、顶棚等进行设计处理;三是陈设设计,即对室内空间的陈设物品,如家具、设施、艺术品、灯具、绿化等进行设计处理;四是物理环境设计,即对室内体感气候、采暖、通风、温湿调节等方面的设计处理。

从设计的起源发展来看,它的功能性是居于首位的,即对于室内空间的设计是应当放在首位的。空间设计必须是室内设计的本质,室内设计的其他内容才可以附着在空间设计的基础上有所延伸,才能通过装修设计陈设设计形成风格,才能通过物理环境设计使人在室内空间生活的更加舒适。我认为室内空间分为“实空间”和“虚空间”,实空间是形成空间的必要条件,而虚空间则是人们活动的空间,因此用实空间塑造出适宜人工作生活休闲的虚空间,形成有流动性的、人们比较习惯的生活轨迹的虚空间。

从室内设计目的的角度上讲,它是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所处的环境和相应的标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整个社会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同时,它还是功能设计和形式设计的结合,因为室内设计广泛的涉及到艺术与建筑的各个领域,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因而室内设计就像一个整体系统一样统筹着艺术设计,施工工艺,人机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色彩、灯光、陈设、材料学等等一系列的要素或者子系统。

整体性就像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样,整体由若干部分构成,但整体并不是部分的简单堆积,也不等同于其部分的总和。整体不是先于或脱离其部分而独立存在,也不是部分的简单叠加或堆积,而是由相互联系着的各个部分,以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室内设计是由具体的设计要素构成的,如艺术性、空间、自然要素、情感要素、陈设、光、色、材料等等,只有构成室内设计的要素之间处理的和谐,才能达到整体性,从而满足人们物质的和精神的要求。这种整体性在室内设计思维体现在,做设计时首先应是对室内空间的规划,设计好空间的动向,然后进人体各种尺寸对空间动向的各种尺寸进行测量等等,体现的就是艺术形象的思维和科学的逻辑思维融合后的整体思维。

3 室内设计的一些原则

从室内设计的目的性中,我们可以得知,室内设计是为生活或工作在其中的人而设计,所以,以人为本成为最重要的原则,在功能和尺度及氛围上必须以人为本,还要符合经济原则‘形式追随功能’这一著名的口号最早由19世纪美国雕塑家霍雷肖•格里提出,由此我参考前人的理论研究,根据自己的理解梳理出了室内设计的其他原则:

3.1 室内设计必须满足该空间属性中人的需求,即:功能性原则。包括满足与保证使用的要求,同时还要保护主体结构不受损害,对空间中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尽量提高空间的使用率,不浪费空间;

3.2 室内空间设计必须满足人们的对空间的心理需求,即:安全性原则和人文关怀。无论是墙面、地面或顶棚,其构造都要求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符合计算要求,特别是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的节点,更要安全可靠。在三面维和的空间中,平面、立面和顶面的界面处理必须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使得空间中充满人情味。

3.3 可行性原则:之所以进行设计,是要通过施工把设计变成现实,因此,室内设计一定要具有可行性,力求施工方便,易于操作。

3.4 经济性原则: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性质不同和及用途确定设计标准,不要盲目提高标准,单纯追求艺术效果,造成资金浪费,也不要片面降低标准而影响效果,重要的是在同样造价下,通过巧妙地构造设计达到良好的实用与艺术效果。

3.5 室内设计中包含了对室内空间中“实空间”和“虚空间”的设计,在“实空间”中强调功能性原则,但是在“虚空间”中,更需要强调的是人的心理空间的设计,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对于精神的食粮日益重视,因此对空间的设计要遵循环境心理设计原则。

3.6 人工作生活于室内空间,并在室内空间内度过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因此室内必须是健康的,即:生态设计原则。人都有贴近自然的心理,在此需要将自然的要素引进室内,同时在使用材料上要运用有害物质少的环保材料,使得室内真正的成为生态空间。

3.7 留给人们一些发展空间,为人们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留出发展的余地,即: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这里的“可持续发展”不是说物质上的,而是,人工作生活在这个空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心理、生理必然会发生变化,会产生其他的心理、精神生活,及需要更深层次的精神生活,因此在“虚空间”中必须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才得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4 结语

慢慢的梳理自己对室内设计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然后去寻找不同答案。对室内设计本质的探讨更多的是促进我站在学科发展史的角度上去寻找答案,也许最终的答案并非自己想要的,但是查阅资料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才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设计概论》,田春,吴卫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

[2]《室内设计系统简论》谢华,中国知网

[3]《中西美术比较》,孔新苗,山东美术出版社

回归原点策略 篇3

一、穿新鞋、走老路,过于形式化

在当前,一提起新课改,农村中学的老师都能说上几句行话,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但是这些新课改理念一旦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只是摆摆架子,走过场而已,注重形式而没有实际内容。如有的老师上课时把学生座位变为“方阵座”就以为变成了自主讨论学习;有的老师整堂课师生一问一答就以为可以叫做师生互动。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实质改变,那么实施新课改只能是“涛声依旧”。

二、英语课堂滥用表演

参加活动听的几节课几乎每位老师都用了表演法,其中有一人执教7A Unit 8AFashion Show时,居然让学生纯时装表演,这简直是弄巧成拙,不仅没给教学增色,反而让教学费时。表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编、演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及创新精神,还让课堂“活”起来。然而,这一方法的应用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三、对学生的评价千篇一律

《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可是,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评价却慢慢变了味:方式单一,语言含糊,不论对象,不分是非。当学生答完问题,老师就是“Cheers!”“Very good!”“Great!”“Wonderful!”这些语言。这又未免过于形式化了。难道所有的回答都应这样肯定?都值得这样评价?其实,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首先应细化。“Very good!”好在哪里?是语言表达清楚,还是对问题分析得透彻?其次,评价应根据对象、场合来使用。对成绩差、自卑的学生,应多给一点;对处于优势的、骄傲的学生,应适可而止。因为适时的激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而过分的表扬会导致学生骄傲。最后,当学生答错时,应及时指出、纠正。《课标》提倡以积极的评价为主,但并不是说有错不改,而是方式应委婉些。

四、教学媒体的运用走极端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地区的学校教室都配置了电子白板,全县统一下发备课课件,部分教师上课只是简单地点击smart board,缺乏对文本的理解和针对性的班级训练。学生对英语课本内容的掌握只停留在图片文字认识层面上,在听力和知识迁移上有很大的障碍。

五、忽视学生的双基训练

只图课堂气氛活跃,忽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有的英语课堂,学生连本课的生字和词组都没有掌握,课文还没有会读,教师就用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不着边际地free talk;有的课堂教学不以本课的话题或任务为依据,不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忽视“双基”的落实。

针对上述原因,如何改变目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进一步提高效率,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加强英语教师课改的后续培训,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教师是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学校要加强英语教师的业务学习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认真落实校本培训和集体备课,多学习与英语课程相关的学科知识。我认为,但凡名师,课堂教学高人一筹,并不是花样多,而是他们令人折服的引导方法和深厚的语言功底。用富有诱惑力的语言把学生引进文本,用出神入化的语言把文本上的文字变成富有情感的活生生的语言。我认为,这种语言不是一下子通过听几节课,看几本教学杂志就可以学来的,它是一种个人文化修养的积淀,值得我们终生去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质量

英语教师必须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时下,课堂教学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对于我们想学习又不知从何学起的人来说,每一位老师的课都体现着新课改的理念,于是今天模仿这个,明天又追随那个,到头来,反倒不知道该怎样上课才好。教师上课不能千篇一律,要依照不同班级的学情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单词、背背课文、讲讲语法,天天如此,不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英语,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们应该运用精讲多练、善导自学、激发兴趣、师生和谐的课堂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刻苦钻研课标,认真钻透课本,熟读教参要求,不惜花时间精心设计授课计划、方法和步骤。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多让学生说英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必须创新,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而教学又有它自身的规律,课堂教学应保证三实:真实、朴实、扎实,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夯实基础、凸显能力:

1. 加强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充分利用学生手头的同步听力与阅读材料,每天听一段,每周读3—4篇英语阅读材料。不管是成功的老师,还是优秀的学生,深厚的知识素养都来自大量阅读。课堂上只教给读的方法,课内外以潜心阅读为主,教师要做的除了方法指导外,就是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这样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会循序渐进,效果更明显。

2. 加强领读训练

从外出学习听的课来看,名师们上课都没有什么翻新花样,而是注重读的训练,从领读单词、拼写、句子的朗读到课文的听读,教师通过读把文本上的铅字变成鲜活的、富有感情的语言,变成和学生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学生在一次次领读中走进文本,获得知识在脑海中的时间会长久些。

3. 细致做好培优补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争取大面积提高

众所周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学困生,我们应该满怀热情地关怀爱护他们,决不能嫌弃排斥。大部分差生具有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只要老师查明他们成绩差的原因和知识的缺漏情况,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主动去关心他们,亲近他们,不厌其烦地辅导相关方法和技巧,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克服自卑感和压抑感,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差生是可以进步的。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三、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要学好英语,仅仅靠45分钟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足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练习,以听说读写为中心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课前的导学案要起导的作用。让学生怎样去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达到什么效果?教师必须很清楚,学习单不能是做了几道题就算完成预习任务。可以预习语音知识、词义、语法知识、文化背景等等。预习后,学生一定要写下预习小结,简单分析得与失。学生可以利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朗诵,唱歌、猜谜语、演短剧。还要求学生学会用英语写日记或周记,教师批改后,将写得好的日记、周记刊出在黑板报或墙报上,这样做一举两得,学生既可以互相学习,又可以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让经营回归原点 篇4

西方舶来的各种管理工具,也并非放之天下而皆准,有些仅是某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适应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规模、财务体系、战略规划而在实操中渐用渐改的不成熟模式。在世界经济风起云涌的今天,除了最朴素的经营思想,没有万用经营定律,同时“企业也不是新理论和新工具的试验场”,舍本逐未的一切经管思潮,即使能创造短期奇迹,也无法禁受复杂市场的万变考验。

事实证明,复杂滋生费用,程序减缓效率,管理分散经营注意力,繁复的组织架构有时只是一个空架子,不能解决经营的实际问题。具有丰富教学及实践经验的华南理工大学陈春花教授,以新著《经营的本质》为企业经营管理删繁就简,用朴素的视角、简单的理论拨开迷雾,指引人们重新解读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营案例。书中指出经营的基本元素只有四个:顾客价值、合理成本、有效规模、具有人性关怀的赢利,只有让经营回归原点,深刻理解经营的本质,重新从经营四元素出发,企业才能重新聚焦为顾客创造价值。该书旨在帮助读者认清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在两点之间求证最短距离。

在经营的概念已被鱼目混珠的今天,有必要重新理解经营的含义。陈春花教授理解的经营为“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一个尽可能大的附加价值,再用附加价值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这里的价值指的是顾客价值,需求指的是顾客需求,陈教授的一切经营思想皆是围绕为顾客创造价值展开的。书中认为,惟有当企业的创造能够与顾客的需求相匹配的时候,企业的经营活动才有意义,才有可能产生资源溢价,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创新均应围绕为顾客创造价值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经济的温室效应期已经伴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被逐步瓦解,但不幸的是当西方国家已经率先启动体验经济的时候,中国企业仍未从商品经济时代走出来。个别走在发展前列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的企业,其服务理念却陷入“用服务弥补商品质量不足”的误区,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悲哀。很多企业,投入售后服务、产品营销的资金越多,企业的顾客满意度和利润率却不增反降。书中一处示例,一个手机生产厂家有着“良好”售后服务系统,他们在三个月内为顾客免费提供了五次大修、小修服务,并且手机取送全部上门、随叫随到,但顾客最终却选择了用脚投票,发誓再也不会买这个厂家生产的任何一款手机。这并非顾客对企业缺乏忠诚度,而是企业的几次售后服务都没有为顾客创造价值,服务弥补不了手机质量的缺陷,不仅企业自身增加了经营成本,也给顾客带来了潜在损失。如果企业不专注于创造客户价值,提高产品质量,任何补漏的售后服务均没有意义。

作者在书中着重讲述了被人们赋予了过多内含的战略、营销、产品、服务、价值链、品牌的本质。这里任何一个单独的概念,都足以铺展成洋洋几十万字的著作,但作者却用精炼的文字轻易就瓦解了很多大部头著作精心构筑起来海市蜃楼。

例如,作者引用任正非的一句话“让一线来呼唤炮火”传达一个最朴素的经营理念,优势资源应集中于最贴近顾客的场所,现地现物地解决顾客实际问题,为顾客创造价值。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住往将优秀员工调离一线,让他们在远离顾客的地方从事管理工作,直至他们完全看不见甚至忘记了顾客的存在,而在一线服务顾客的员工手中却没有任何可以调度的资源,没有任何自由裁量权为顾客灵活机动地解决问题。往往一件事关顾客利益的“小事”却需要经过漫长的程序,最后才能将冷冰冰的处理结果反馈给顾客,在这过程中是不断流失的顾客满意度。值得注意的是,一位顾客的不满往往比流感传播的速度还要快,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负面信息,由失去一位顾客开始,企业失去的将是一个顾客群,甚至一个区域市场。

“环境的不确定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但是总有企业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可以获得发展和持续。能够超越环境,自己决定增长和持续的企业一定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者。”回归经营的本质,纠偏企业发展轨道,这并非高深难解的企业生死命题,只要企业管理者扫除经营中的各种“迷障”,回归经营的回质,用减法理顺内部管理,用加法创造客户价值,以顾客满意为导向,专注于客户需求,经营只事关判断和行动。

让儿童习作回归原点 篇5

一、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原点内涵

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原点是什么?可以从3个层面来理解:

1. 习作教学的目标原点

小学低年级写作要求是写话,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到了高年级也只是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 习作教学的对象原点

习作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双手去书写自己最具个性的作文。习作,是自我内心表达的需要。

3. 习作教学的功能原点

习作是一种交际工具,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活动,是与他人交流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习作教学不单是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文字来表达,更应该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学生主动有目的地生活实践,包括在实践中丰富情感、体验,包括学习、探索如何表达,包括通过表达来服务生活,包括表达交流后自我满足的体验等,这些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我们不能奢求,孩子在每一个阶段的习作都是精美的作品,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只要他们在习作这条路上不断进步、不断成长,那么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收获作为一个作者的幸福感。

二、儿童习作回归原点的对策

那么,如何让儿童习作回归原点?

1. 遵循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体会:许多意想不到的语句会从孩子的口中不经意地流出,使你对他刮目相看。比如,孩子会对着天上弯弯的月亮说:“妈妈,那片指甲真大。”会歪着脑袋问:“爸爸,天上有条银河,我能到银河里游泳吗?”“爸爸、妈妈,我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等等。确实,许多东西不是非得教他后他才知道,因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有关研究表明,3~4岁为儿童词汇量迅速增长阶段,4~5岁为言语交往异常活跃、发音明显准确阶段,5~6岁为词汇和句子质量显著提高阶段,6~7岁为讲述内容丰富生动、讲述层次明显清晰阶段。同时3~6岁的儿童其掌握词汇量的情况大约分别是1700、2500、3000和3500”。这说明,作为母语,儿童在入学前后已经有相当厚实的口语基础。他们有言语表达的愿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能够轻松地运用语段讲述一段话,说清一件事,正确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们应该遵循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提早让孩子动笔写。

有人可能会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学生只提出了写话的要求,通常的做法是一年级写一句话,二年级写几句话,三年级开始写段,四年级以上才成篇作文。要求刚入学儿童写作文是否要求太高,会为难我们的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美国教育家格雷夫斯早就有过实验,他认为,只要有思想,孩子们就一定会本能地使用“写作”这个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在开始上学的时候就认为自己会写作;而认为自己会阅读的孩子则只有百分之十五。”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认为儿童入学前就会讲故事了,讲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事物,在内容上是他们自己的东西。他要把自己喜爱的故事、自己的见闻、自己的意见讲给别人听,并且尽量设法让别人听懂他的意思,这就是他的口头“作文”。所以他积极性很高,用手势,用半通不通的句子,用表情,总之,用一切办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既然儿童有了这种需要,就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书面表达。因此赞可夫认为:“从一年级起就可以让学生写小作文;不要写别人的思想,而要写儿童自己的思想。”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

人都有展示自己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儿童更甚,诚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童真无忌,儿童是最真实的生命体,他们总是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很少会掩饰自己。同时,只要有可能,他们什么都想尝试一下,总是尽可能表现出自身的存在,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也是我们需要珍惜并加以充分利用的一种教育资源。如何让孩子们在踏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以表达促写作,从而达到以写带读、以写促读的目的,这是作文教学回归原点的关键。

2. 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

学生不写怎么能学会写?这个道理跟学游泳是一样的,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学生最好最广阔的语言实践场地就是大自然,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

孩子的灵性需要自然的滋养。“自然主义课程论”的倡导者卢梭设计的课程大部分都是在大自然里进行的,他甚至认为“受了15年教育以后,对于生活有了一定的准备才能到腐化的城市去而不受污染。”的确,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美妙的事物,能带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给人以启迪,是孩子们成长的好课堂。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能获得体力的锻炼,经验的积累,智力的发展,情操的陶冶,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带孩子们去野外,尤其是春天,要带领孩子们找春天,画春天,颂春天,写春天,唱春天,让孩子从小爱自然、爱生命,从一棵小草一片绿叶中领会诗意,感知生命。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的语言丰富而灵动。

比如,描写阳光的:

阳光照射在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片树叶上。阳光真暖呀!阳光就像我的影子,不管我走到哪里,它都跟到哪里。阳光真可爱呀!阳光闪闪亮,有人说:“阳光比金子还珍贵。”是的,没有阳光就没有生命。

今天,阳光灿烂,妈妈把我的被子晒了晒。晚上钻进被窝,哦,好香啊,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

描写树叶的:

今天,天气阴沉沉的,天空中飘着凉凉的小雨,西风一个劲地吹,把树上的黄叶吹落下来,地上到处都是树妈妈的孩子,树妈妈一定很伤心,我想对树妈妈说:“树妈妈,别难过,等到明年春天,你的小宝宝又会回到你的怀抱的。”

如果我是一片树叶,我会随风飘呀飘。飘到草地上,给小毛虫作个摇篮。飘到小河里,和小鱼小虾游戏。飘到小朋友的耳边,轻轻地说:“小朋友,别贪玩啦,快回家做功课吧!”

描写天气的:

前几天春娃娃和乌云吵架了,一连哭了好几天,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得带伞,好麻烦哟。今天,春娃娃终于露出了笑脸。春娃娃笑了,我们也笑了,享受阳光的日子可真好啊!

今天天气太冷了,好像天也结冰了一样,下午下起了大雨,是不是太阳公公冻得感冒了呢?直流鼻涕。

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引导学生找寻生活语文教学的撞击点,挖掘其中的素材,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学中,我们也一直把在生活中找寻教学素材作为教学的一种理念。为了促使学生养成有计划地积累的良好习惯,形成丰厚的人文积淀,我们还特别重视在生活中观察积累,并设计了观察感悟卡,引领学生真实地记录生活,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选取部分学生的观察感悟卡如下:

观察对象:蜘蛛

我的发现:我发现我家门口的草地上有蜘蛛,而它时常在树杈上织网。今天风很大,蜘蛛织的网一下子被风吹破了,可它毫不气馁,继续爬上枝头开始织,又被风吹破了……就这样,蜘蛛一直在网上织啊织啊,等黄昏我再去看,它已稳坐网上等猎物“自投罗网”。

我的感悟:做人不就应该像蜘蛛吗?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怎么可能成功呢?我要像蜘蛛那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努力,面对失败毫不气馁,决不轻易放弃,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老师的话: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更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袋,因为你能从观察自然中获得启示,获得进步的力量!

观察对象:川德火锅的伙食房

我的发现:川德火锅伙食房就在我家小区门口,每当我走过小区门口时,就能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只见火锅店的员工把买来的土豆、猪肚肠、鸡鸭等生菜放在地上,然后往盆里倒满清水后开始清洗,洗下来的杂碎放在地上,引来了苍蝇在上面嗡嗡地飞,真是太脏了!

我的感悟:我觉得川德火锅店的员工不应该在小区门口洗菜,一来给进出的行人、车辆带来了不便;二来门口灰尘多,容易落在洗好的菜上;第三破坏小区环境,影响市容。希望他们能够改正,这样我们的城市才够格评上文明城市!

老师的话:你能关注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很好。老师建议你,给城管局打个电话,如实反映你发现的问题,如何?

用感悟卡启发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热爱生活,感悟生活,从自己熟视无睹的生活中挖掘写作源泉,有意识地扩充自己的见闻。在品味与提炼中,学生的观察敏锐了,情感丰富了,思考生活的能力在逐步提升。

重视生活的积累,不仅是学习语文本身的需要,更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因为,这些积累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我们应当确立这样的理念:生活第一,而不是作文第一,让儿童有更多的自己的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特别重要的是儿童自己支配的闲暇生活,否则,“原点”会贫瘠而枯涸。

3. 用儿童的立场去评价学生的习作

激发表达的欲望,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情动而辞发”。我们来看看这篇只有107个字,但却获得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的文章,静静地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妈妈回来了(郦思哲)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其实,这个孩子的习作很朴实,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华丽的词语,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强烈的真实情感,这就是孩子的心里话,这就是孩子的表达特色!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习作,要多一些宽容,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要多一些尊重,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要多一些自由,不要用条条框框去约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避免“挤出”老气横秋、千篇一律的“美文”,孩子们才能达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的自由写作境界,孩子们才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思维写出充满童真童趣的习作来。因此,要回归作文的原点,一定要改变成人化评改习惯,让作文回归儿童化。

李肇星在《儿子三岁》中说,儿子常常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比如,“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我有两条腿,太好了。”又比如,“大海为什么不停地喊呢?”“有的浪跑得太远,大海叫他们回来。”“为什么许多字不认识呢?”“它们没告诉我它们的名字。”……儿童总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童心,总是把我们导引到一个新的视域、一个新的高度;教育,如果轻慢了、忽略了、挤压了童心,那绝对是无用的,而且是有害的。

总之,儿童是习作教学之本,我们要遵循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让他们放松心情,觉得作文好玩;放开思维,天马行空般自由;放低门槛,降低评判标准。唯此,儿童习作才能真正回到原点。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呼唤回归原点 篇6

首先, 小学语文教学要回归儿童的原点。语文课堂要真正以人为本, 站在儿童的立场, 常用儿童的视角审视教学内容, 反思教师教学的行为。一切忽略儿童的存在和感受的教育教学行为终究是低效的、盲目的, 甚至是徒劳的。目前的课堂, 学生仍是被动接受, 一言堂, 一刀切, 齐步走。我们经常忘记了到底是谁在学习?人之无存, 何谈育人?不要把10岁左右的孩子都当作神童和天才, 他们当中至少90%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孩子, 智力一般, 家庭一般, 最需要的是基本的兴趣、习惯、知识、能力。小学语文学科评价比较模糊, 质量检测的尺度往往把握不准, 存在范围过广、挖掘过深等现象。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不是采矿, 教师不能当自己是钻机, 不知疲倦自以为精神可嘉, 误人子弟却全然不知。

其次, 小学语文教学要回归学科的原点。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的整合本无不妥, 可是过度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跨学科的整合, 明显提升了难度系数, 教师的简单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负担。多年的“应试教育”又使我们习惯于用理科教学的方式来类比语文教学, 讲解和做题仍然是惯用的主要方法, 而把大量阅读和坚持练笔的重要任务抛到课外, 忽视了语文学科的自身规律。就小学语文而言, 不就是学习基本的写字与阅读、说话和简单的习作吗?可是小学语文学科却承载了太多不属于语文范畴或处于语文边缘的内容, 甚至承载了一些非小学的内容。教师一节课下来, 累得气喘吁吁, 再问问学生的感受呢?恐怕没有多少人问过。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那么一堂课的评价为什么不能听一听他们的心声呢?语文教学迷失了原本的学科定位, 成了一块不折不扣的鸡肋。

第三, 小学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的原点。如今是各行各业跨越发展的社会时期, 同时也是个比较漠视常识、忽略规律的年代, 甚至有人还会取笑持常识观点的人不懂创新, 不会制造看点。小学语文教学就已经流派纷呈, 作为草根的“小语后生”自不敢质疑这些多由名师领衔的流派, 但我以为不妨先概括和落实为“生活语文”再说。所以怀旧情结四起, 民国课本一时走红, 民国习作也受到热捧。倒不是说现今时代还要使用民国老课本, 只是现时的语文教育摒弃了操守, 失去了淡定和从容。语文和生活都是教科书, 语文教师不能把教材看成是对教学内容的硬性规定, 它“无非是一个例子”。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来教学生学语文, 一定要把学生引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为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归写作原点,摆渡语言之舟 篇7

一、作文原点的流失日趋严重

习作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环境与经历, 即使是作家, 也不能靠闭门造车就能创造出经典的著作。习作应该是自然、生活与个体的心灵相互体验产生的美妙情感, 并以自己的文字丰富生动地表达。可当我们直面现在学生的习作现状时却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 生活经历的流失愈演愈烈

我们的学生是在象牙塔中长大的, 几年前, 曾经有一位四年级的家长得意地告诉我, 她的女儿背下了描写一年四季景色的范文, 作文考试无论考到哪一个季节, 都能应付自如。我感慨不已, 她的孩子是从书本上死记硬背四季, 而没有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孩子长时间地生活在四角房间里, 甚至没有时间也没有情趣去感受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 他们麻木地写着“秋天真美啊”, 却从来没有感受到秋天的果园此时正孕育着成熟的秘密, 他们的生命也正如果实一样可以交换着生命的密码。只有自己有了经历去写作, 才能写出自己眼中的世界, 自己心中的故事。在国内, 好几次媒体报道, 高考作文中出现了谎言, 例如为了写出自己如何克服困难, 竟然编造在一个事故中失去一条腿, 或编造从小失去母亲。这种现象让我们痛心疾首。单一的生活方式, 势必造成了生活经历的流失, 而导致习作原点的偏离。

2. 自我语言的流失悄无声息

当孩子无米可炊时, 家长便向书店求救, 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各种作文范本, 做家长的恨不得买回后都藏到孩子的脑子里, 可是孩子这类标准的作文读多了, 会找不到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写着写着, 总写得和别人的一样了。题材一样, 思想一样, 主题一样, 表达的语言也一样。与其如此, 还不如少买作文书, 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给孩子玩耍的时间, 参与家庭劳动, 多和同学交往, 相信他们不但会寻找到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而且更会有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我们的习作训练应该让孩子学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不是重复别人的话。

3. 生命情感的流失不容忽视

习作的意义应该是生命情感的真实表达, 它就如一个你找到了另一个你, 文字寄托着你的真实情感, 每一个生命的瞬间都是不可复制、转瞬即逝的, 但文字是脚印, 留下了你的生命足迹。阅读它, 就如同看见过去的自己, 触摸自己的心灵, 看到最真实的生命轨迹。经常有家长问我, 好作文的开头、正文、结尾怎么写才是标准。我想, 如果习作都能这样一一按标准来写, 那么习作的过程, 和操作机械的过程有什么区别?更为可怕的是孩子的作文和机器生产的产品有什么区别?文字是内心的一汪泉, 而不是量身定做的服装可以标准化, 对于孩子来说,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帮助孩子观察事情, 体验生活和大自然, 鼓励他们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而不是急着为他们设置标准。

有首写百灵鸟的诗说:“百转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自然, 人鸟也同理, 只有放开孩子的手脚, 打开捆绑他们思维的锁链, 遵循习作的原点, 打破常规作文教学的模式, 与多彩的生活相融合, 记生活之事, 抒体验之情, 才能真正把习作的过程当成生命表达的过程。

二、呼唤原点的意义

1. 唤回生活真实的体验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真正接触过户外的大自然, 教师教他认识书本上的动植物, 教他们什么是鸟类, 却从来不带他们到野外观察自由飞翔的鸟;教他们什么是植物的茎、叶、果, 却不领他们去观察一棵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活的植物;教他们动植物有什么作用, 却从不教他们欣赏大自然的美, 那么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是死的知识, 永远不能触及或打动他们的心灵。我们的习作也正是如此, 学生的习作应该是自然与心灵的产物, 而不是一种模式、一种套路、一种规章, 只有尊重作文的原点, 才能真正去思考该怎样打通学生与生活的链接, 去发现、去经历、去体验各自的内容, 唤回生活真实的体验, 畅写真实丰富的文字。

2. 唤回生命真正的价值

没有生命力的文字, 即使再丰富的表达顶多也是苍白的喋喋不休。真正能触动人心的, 往往是有灵魂的文字。读者爱读的, 往往是能与生命发生共振的文字。文字能够圣化成物, 而穿越时间, 成为经典与永恒。没有真实情感的文字, 必然是浮光掠影。呼唤与遵循作文的原点, 就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 不矫揉不造作, 不夸张不越界, 不偏离不浮华, 我思故我写, 写作是我生命表达的自由方式, 是我情感世界的唱片, 跳动着我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 牵动着我细腻的秘密, 探索着生命的本质。

三、守护写作原点, 摆渡生命之舟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 一切都将变得非常简单。”做任何事情如此, 那么习作更是如此, 当我们守护了写作的原点, 就会找到打通文字与内心的路径。习作回归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心灵, 文字即是他们生命的缩影, 浓缩了他们的旅程, 文字即是他们生命的镜像, 放大了他们内心的细节。他们的生命之舟徜徉在文字之海, 享受着表达的温情。

1. 走进生活密林, 丰富习作素材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它离不开生活。”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水, 泉涌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是, 学生天天在生活, 却往往感觉粗糙, 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没有敏锐的捕捉能力, 这时教师就要通过巧妙的引导, 让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习作的素材, 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

例如, 有一次我和学生聊起, 我们天天走着路, 穿越过平湖的大街小巷, 那你有没有留意过一条你自己熟悉的路, 你追寻过它的历史吗?它也有着自己的生命结构, 或许就在这条路你目睹过一些感人的故事, 甚至自己经历过难忘的事情, 在你心里, 去一个地方不止这一条路, 但是你会情不自禁地选择这条路, 如果让你给这条路取个名字, 你会取个什么名字。我也告诉孩子, 在我记忆深处, 一直有一条小路在我心里延伸着, 它狭长而幽静, 我从7岁开始沿着这条路去上学, 一直走到了16岁。春暖花开, 冬雪寒冰, 在这条路的尽头, 会永远站着我的父亲, 远远地, 我就会看到他等待我回家的身影……我的话语, 打开了他们的生活的过往, 勾起了他们的回忆。课后, 他们有的查找资料, 有的询问家人这条路的前身与当下相比较有什么变化, 交上来的作文, 都把自己观察到的, 体验到的或是想到的都写了出来, 很真实, 很感人, 有的写到了曾在这条路上和妈妈一起看过瓜灯, 有的写到了城南路的历史, 以及希望有关部门铺上盲人道……我边看边想, 遵循了习作的原点, 就该如此, 回归生活, 寻找素材之源。

2. 关爱生命发展, 真情展示原生态

作文教学难, 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冲动和兴趣, 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他们而言, 确实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真诚地去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发展。因为尊重了他们的生命需求, 我们的学生才能做到生命原生态的表达, 即没有任何扭曲和约束, 没有任何遮掩和伪装。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童言无忌、童真可贵。

例如, 在一次语文课上, 突然教室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只绿色的昆虫爬上了一位女生的书桌, 大家都非常好奇, 好些男生伸长了脖子, 此时原先设计的阅读教学被打乱了秩序。但是学生就是这样对变化充满好奇, 我想既来之, 则安之。既然学生对这位不速之客这么感兴趣, 何不把阅读教学课改为自然生成的习作课呢?于是我让学生放下书本, 过来仔细观察昆虫的外形, 猜测它真正的名字。我还请了科学老师一起过来和学生进行研究, 现场打开教室的网络, 查找它的资料, 它的真实身份终于被揭开了, 原来它叫豆蛾。这天, 虽然阅读教学的课程被打乱了, 但是学生一篇篇生动的文章也诞生了, 那真是原生态的创作, 字里行间流露着他们对生命的感动与欣喜。

原来, 它还有自己的名字, 叫豆蛾, 现在它还是幼虫, 主要吃大豆与绿豆。它昼伏夜出, 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连云港地区, 它还是一道美味佳肴, 叫灌云豆丹。既然它来到了我们的教室, 是与我们冥冥之中有着不解的缘分吧, 胡老师和我们一样, 尊重它的到来, 还为它安了家, 小豆蛾呀, 你就在这里和我们朝夕相处, 做好朋友吧。

这些文字, 都是学生没有经过教师任何习作的前期指导, 完全是自发地抒写出来的, 我庆幸自己那天没有做一个扼杀生命的冷漠之人, 而是友好地善待这位不速之客, 并尊重了学生的创作原点, 给予了他们自由的时间与空间, 才保护了他们真性情的流露, 真性情的创作。

3. 鼓励多维开放, 创意表达生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要求我们在紧扣学生生活的基础上,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 改进作文命题形式, 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因此, 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 要让学生言之有物, 挥洒自如, 就要放开学生的作文思路, 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话可写, 对于作文的命题不能搞“一刀切”。只有这样, 学生的写作思路才会宽泛, 在写作时才会眉飞色舞, 才会写得特别有劲。

(1) 开放命题, 创意表达。讲到开放命题, 我也曾尝试过类似的作文训练, 如设计一些带有“ () ”类型的作文题目, 如我对“ () 的了解”,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事物或一个国家。这样的作文, 目的在于让他们进一步开扩视野, 多了解社会, 多了解世界,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积累更多的文化。我给学生的时间是两个星期, 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 有描写美国军事方面的, 有描写西欧风土人情的, 还有描写某一个国家国旗知识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的, 等等, 可谓千姿百态。我读后不禁感慨万千:谁说学生的能力有限, 你瞧, 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2) 开放文体, 个性表达。学生到了高段, 在阅读教学的学习中, 已经学过了小说、说明文、访谈录、议论文、儿童诗、词等不同的文体。在课外阅读中, 肯定也阅读过散文、小品文、小说等更丰富的文体。阅读的过程, 也是不断吸收、借鉴、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多形式地表达, 亦是遵循了创作的原点。

例如, 到了十月, 便是秋的季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 我和学生尽情观察, 享受秋之旅。我安排四堂体验课, 分别是秋之声 (聆听秋雨、落叶、秋虫、果农笑声) 、秋之美 (到学校的小花园踏秋、赏秋) 、秋之思 (鉴赏关于秋的诗歌) 、秋之韵 (欣赏关于秋的乐曲) 。四堂丰富的体验课上下来, 学生对秋天不仅有了观察与认识, 而且更有了文化的熏陶, 我让他们以秋为主题, 可以写诗歌, 可以写散文, 可以写童话, 可以写绘本, 可以在文字上方配上精美的插画。学生很感兴趣, 跃跃欲试。尽管与大师的文学作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他们充满了创作的欲望和成就感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4. 弹性习作时间, 呵护心理需要

学生作文时要像安徒生童话中那个敢最先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那样, 不但有敏锐的观察力, 更需要有强烈的如实表达的欲望。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只有当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 并在情绪高涨时, 才能产生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 才能产生出使儿童作文具有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反之, 学生对写作毫无激情, 不感兴趣, 自然只能敷衍塞责, 即使勉强成篇, 这种“强扭的瓜”又怎能甜呢!

回归原点探寻有价值的课堂 篇8

一.语文教学的原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陶行知曾说:“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原点”的“原”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最初的、开始的”的意思, “原点”就是“出发的地方”。强调教学回归原点, 那么原点究竟在哪里呢?

魏书生老师说:“别说什么课改, 讲什么课改理念, 实际上一点也没改!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更好地从根本上看教育而已。其实,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是最好的教师的榜样, 他的做法就是教育的经典。”窦桂梅认为语文教师要有三重境界: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学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他们都大力提倡让教学回归原点。

归根结底, 教学, 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的素养, 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 它是教学的终点, 更是教学的原点。教学的本质说到底就是教与学的问题, 我们应关注“教”与“学”这两个朴素的问题。关注“教什么”和“学什么”, 关注“怎么学”和“怎么教”。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的解惑, 才更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更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

二.语文课堂脱离原点现状

课堂是教学质量的保障。现在课堂教学老师花大量的时间讲授“重点”知识, 学生却心不在焉;老师设计了“很好”的问题, 学生却不感兴趣;老师感到课堂很活跃、很顺畅, 学生却感到不快乐。为什么老师煞费苦心, 学生却不懂老师的心?我们老师常常抱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不愿开动脑筋, 究其原因, 固然有学生的因素, 但是老师在课堂内设置的问题迎合了学生的需求了么?所讲的内容真正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了么?很多时候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教学目标程式化

新课标从三个维度设计了语文课程目标, 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确定, 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实施和评价明确了方向, 因此课程目标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然而教学目标又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课堂内, 很多老师就将教学目标视为圣旨, 无法更改, 不能从课堂的实际出发。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内如果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一味的去完成教学目标, 那教学活动就会变得僵化, 学生的主动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位老师在教《阿房宫赋》之前就将所设定的目标向同学展示了一下, 其中一个目标是:掌握“毕、构、杳、员、族”等文言词语, 了解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及文言句式。老师按照先文言实词虚词解释后课文理解这样一个顺序逐节讲解的。当讲到“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这句文言现象时, 老师叫学生回答这句的特殊用法, 学生是这样回答的:“那长桥卧在水面上 (象蛟龙) , (可是) 没有一点云彩, 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 (像彩虹) , (可是) 并非雨过天晴, 怎么会有虹霓产生?这句极言宫殿的奇特。”老师对学生的答案并没有作出肯定, 而是批评道:“文言现象和课文翻译、理解能混为一谈么?对着书下翻译来读, 谁都会?”她这样的回应体现了老师在应对课堂突发状况时不能随机应变, 而且她只注重字词这样一个教学目标, 学生的最后一句“极言宫殿的奇特”是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升到了课文理解的层面, 学生动了脑筋, 却遭到老师的否定。就是因为教师拘泥于课前预设的目标, 甚至只是其中一条目标, 未能站在全文角度处理问题。

(二) 教学内容应试化

这里的教学内容应试化指的是:在语文课堂内, 教师脱离社会发展需要, 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 只为应付升学考试来设置课堂教学内容的行为, 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长此以往, 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 逐渐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有位老师在教学必修一《西地平线上》时,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对三次落日的描写, 运用了哪些手法, 从修辞与描写的角度分析?学生开始研读文本, 各抒己见, 气氛活跃。但是后来老师用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做了拓展延伸, 坐在后面听课的我听到最后一排同学小声议论“现在就拿高考题目给我们做, 真把我们当考试机器了啊!”本来活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死气沉沉。这种课堂内容应试化倾向明显, 给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因此, 教学内容的应试化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

(三) 教学方法注入化

虽然新课改明确提出, 要让学生在课堂内占主导地位, 但是很多学校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教学方法仍存在注入化现象, “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它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相对立, 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 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向学生灌输知识, 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现象在课堂内最突出的表现是教师以讲授、提问为主, 他们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一位老师讲授《父母的心》这篇文章, 在讲到作者川端康成时, 她说:“同学们了解川端康成么?”没有等学生回答, 她又忙说, “下面老师就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介绍一下。”这位老师课前准备工作很充分, 一边讲着, 一边用精美的课件展示出川端康成的简介, 使学生一目了然。毋庸置疑, 这位老师的讲述很生动, 但教学是注入式的, 完全没有给学生一点自主思考的机会, 学生的思维也就停滞不前。长此以往, 这样的教学课堂会消磨掉学生的学习热情, 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 最终导致他们的厌学情绪滋生。

因此, 课堂内, 脱离原点的教学无处不在, 面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应当及时走出这些不能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的误区, 在教学过程中, 回归原点, 营造一个有价值的课堂,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三.回归语文教学原点的策略

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脱离原点现象的分析, 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 这些因素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阻碍。针对这样的情况,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激活学生,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它首先是语言、书、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回归原点的语文课堂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 教师要带着学生走进教材

《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 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 以“枣核”为线索, 同时又用“枣核”设置悬念, 用“枣核”推进悬念, 用“枣核”揭示悬念, 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故土紧紧连在一起, 枣核虽小, 却在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位老师在教萧乾的《枣核》一文时以《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的歌词导入, 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走进教材, 融入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之中。老师经过一系列的研读, 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以“请同学们将你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体验写下来, 作为祝福感言送给美籍华人朋友, 让海外游子倾听来自故国的美妙乡音”这样一个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材的内容在这个环节得到了很好的升华, 真正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并且能够产生共鸣。

语文课堂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如果能以点带面, 对课文内容作出相适应的挖掘、引进和延伸, 把语文放在一个大背景下, 那么, 知识必然能点燃智慧的火花, 必然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能充分发挥教材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价值和思想的教育价值, 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 教师要挖掘学生阅读求知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说:读书, 读书, 读书!然而, 面对这个语文教学的第一常识, 很多语文老师视而不见。现实中许多老师将讲读课文变成了一连串的提问, 问题问完了, 课文也学完了, 这样下去, 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课文都不能读通顺。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他强调, “要教会学生读书”。“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语文教学应重视阅读,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 让他们在读中悟, 读中思, 读中品, 使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堂内读书的方法有很多, 如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默读、朗读、写读等等。老师要营造读书的氛围, 争取在课堂内就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把握, 同时语感得到培养, 记忆力得到增强, 让学生沉醉于阅读。

孙双金是情智教育的领衔人, 《走进李白》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专题。为了体现李白的“仙、儒、道、侠”等特点, 孙双金在这一专题的教学中选择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秋浦歌》这三首绝句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以“李白是仙”为主题, 用故事来串联和推进。孙老师在教学时, 内容精彩纷呈, 时刻闪烁出创造的智慧, 尤其是对学生吟诵这一个细节的处理更是让人佩服。就比如在走进第一首诗《望庐山瀑布》时, 孙老师泛读后让学生齐读, 之后请学生站起来朗读, 运用“我看到了一个小李白”和“这位女李白诵得多柔和”鼓励式的语言对他们的朗读进行了评价, 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欣赏完这幅宛如仙境的图画后, 又让学生理解性地朗读课文, 评价语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升华, “‘你的嗓子真好听, 已经把我带到了半空中了’, ‘把我带到了九重天, 还没到九重天’”两句评价语与绝句内容得到完美的结合。他重视了从感知性读到理解性读这一过程的过渡, 这样使读书这一环节有了新意, 也让学生真正地沉醉在读书中了。

课堂内, 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读, 还学生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 更要注重读书方法的运用,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读书的乐趣。

(三) 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 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喜好与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喜好去组织教学, 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师生间的对话, 且要考虑多层面的接触, 争取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在教学中有些老师对某些话题很顾忌, 特别是表现爱情主题的文章, 老师总怕触动少男少女的情思, 对此话题总是避而不谈。但是在学生的心中, 总是对此类话题充满了好奇, 老师的刻意躲避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致下降, 以至于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在课堂上, 老师应该运用巧妙方法引入这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又能够巧妙的送走这些话题并且能够留下余香。听过一个老师讲授《致橡树》, 她以“关于爱情, 有人希望爱得腾云驾雾, 爱得天翻地覆, 爱得轰轰烈烈, 爱得迷迷糊糊;有人歌唱在爱的路上牵手走过春夏秋冬, 在相敬如宾中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爱其所爱, 无怨无悔, 联系歌碟内容和诗歌内容, 谈谈你的感受”这样一个形式让学生自主讨论, 老师引出了学生早恋的现象并且进行了适时的引导, 既符合了学生的需求又起到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一举两得。

诚然, 一个好的课堂必须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 现在需要学习什么, 未来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样的课堂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 从教学语言到环节设计, 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 给学生最好的成长空间。

好的课堂, 一定是生命之间的相互感召、相互唤醒。思无涯, 让学生的思维自由起来, 活跃起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学论》中说:“一个不言而明的事实是:为了保证自由和理性能够很好的传承, 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界定教育的本质、方向及其目的。不管是环境的改变还是知识的更新, 都为每一位教师设置了某些关碍, 但也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 课堂教学就是要回归到教与学的本质上来, 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使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这才是生命的课堂, 有价值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的艺术》,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年版, 第178页。

[2]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版, 第163页。

[3]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182页。

让教育回归原点 篇9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下称省实附中)给出的回答是:格源。格,“格物致知”之格,推究之意;源,“本源、根源”之源。格源教育,即回归本源、还原本色的教育。教育的原点是人,教育应该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省实附中所坚持的理念,朴实无华,却在教育生态不复沉静的今天,更显珍贵。

引子:站在教育的原点办教育

2016年3月,第四批“广州市特色学校”名单出炉,省实附中赫然在列,对于一所民办中学来说,这是来自“官方”的肯定。

2005年,省实附中迎来第一批学生。学校作为引领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成长、成才的学子,他们的评价和感悟,更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2015年,在省实附中十周年校庆时,2008届初中毕业生朱潇然写给母校这样一段话:“感谢附中,在那三年教会了我去包容不一样的世界,去咬牙为梦想坚持多一秒,去挑战每一件会让自己无怨无悔的事。现在,我依旧在努力坚守着在附中养成的本心,为着不让自己后悔的人生奋斗着。”

省实附中给予莘莘学子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有心灵的涵养和生命的成长。这些,都得益于省实附中十一年来在教育领域的悉心耕耘。2014年,学校凝练出“格源”教育思想:教育的原点是人,教育必须为人的存在和发展服务;2015年,学校提出“美、爱、责任”的核心价值观。十一年来,学校迈出的每一步都踏踏实实。

我们看到,校史馆陈列着学校历年来的众多“第一”:第一批新生注册,第一批老师报到,第一批学生开学,第一次升旗仪式,第一届科技节,第一次毕业典礼……让我们目不暇接的,还有省内第一家较大规模的展品丰富的校园科技馆,世界第一家饶宗颐图书馆……

我们看到,现在,省实附中正在创造着另外的“第一”:中考700分以上的学生数连续四年全市第一,700分以上的班级数全市第一,各科满分总数全市第一。近年来,高考从18%的重本率提升到35%,本科率从62%提高到90%。

这些,不是为了单纯证明省实附中在广东教育的影响,在民办教育的地位,而是为了在成绩和数据之后,探寻学校发展的动力与轨迹:在教育改革的时代大潮中,在民办教育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的交织中,省实附中何以能够在优质教育资源聚集的珠三角创造自己的历史?

上篇:格教育本源,立足生命成长创建特色课程

在西方国家,课程的原意是比赛时到达目的地的跑道。在教育过程中,“跑道”如何建设,直接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省实附中将格源教育思想渗透进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以充分尊重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为本源,在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实践了一条素质教育的校本途径,搭建了实现格源教育的快速跑道。

一脉相承的课程体系

从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教育需求,而学校,就是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最合适、最及时的教育。省实附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创建了面向不同阶段学生的校本特色课程。

在初中,省实附中设计了面向每个学生的艺术教育、体育健康、科技教育、生活教育、心理教育和生态教育等6个方面的校本教育,统称“生命化六育”,以实现艺术陶冶人、体育健康人、科技发展人、生活培育人、心育愉悦人、生态影响人的目的。

高中格源课程则是在“生命化六育”的基础上开发而来,着眼于培养“具有人文心的科技人”。 “人文心”是指具备“美、爱、责任”之心,“科技人”则是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具有科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

一应俱全的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的最灵活之处,就是能在国家和地方课程建设的统一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省实附中的“生命化六育”,可谓内涵丰富,比如,“2+X”的艺术教育,“2”指每个学生在音乐方面必须学会一门乐器(如竖笛)、在美术方面必须学会制作一件陶艺,“X”指通过素描、水彩、书法、管乐、舞蹈、合唱等艺术选修课或艺术社团帮助每位学生再培养一项艺术爱好特长;“1+X”的体育教育模式,“1”指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学会游泳,“X”是根据每位学生的爱好特长,培养游泳之外的另一项体育运动兴趣。同样,科技教育、生活教育、心理教育和生态教育也都设置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选修和必修课程。

高中“格源”课程是阶梯型课程,主要涵盖科学原理与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科学态度与精神等学习领域。从层次与发展方向的角度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两个层次。基础性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在高一开设,属于普修课程,以必修为主,包括《科技史话》《近代科技与学科》等八个模块;拓展性课程则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属于专修课程,以选修为主,主要在高二开设,包括《理科拓展》《工程科技》等五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学习潜力进行任意选修,所有学生在每学期的每类选修课中都要自主选择一门。

一以贯之的课程目标

省实附中的特色课程,虽然面向不同阶段的学生,课程内容也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其目标指向却是一致的,就是既让学生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素养,又兼具国际视野,成为闪耀“美、爱、责任”光彩的现代人。

无论是初中的生命化六育,还是高中的格源特色课程,都遵循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个性、兴趣与潜能的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所搭建的快速“跑道”,让一批批学生走出学校,走出广东,走向了国际舞台。2010届毕业生“环保达人”陈晓彬2013年9月登上联合国舞台,代表中国青年提出了多项促进环保的议案,其中有两条更被列入大会的《青年宣言》(合计14条),由联合国向全球发布。2015年,省实附中学子在中泰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中夺得两个金奖和一个银奖,在第二届中韩青少年艺术节中夺得两个金奖和一个银奖。三年来,富有创新精神和科技意识的学生们在航空航天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建筑模型、无线电测向、桥梁制造、车辆制造、实体机器人、生活小发明等科技竞赛中共获得国际级奖项85人次,国家级奖项258人次。

同样,格源课程也让学校脱颖而出。2015年3月,省实附中被评为“广州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4月,高中“格源”特色课程获得广州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重点立项。

下篇:还教育本色,基于教学本源打造原生态课堂

“原生态”本意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和谐。在教育教学改革“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褪去表面的繁荣景象和浮华热闹,聚焦原生态的课堂,这是教育应为之事,却又是难为之事。省实附中的“原生态课堂”是基于教学本源的课堂形态,反对以教师和教材为本的功利化课堂,追求课堂教学真实、自然的状态。

教师的原生态发展

在省实附中,各教研组形成了“格物穷理,团结崇善,求实创新”的精神文化。学校通过营造共同学习的文化氛围、优化共同学习的组织结构、探索共同学习的管理行为、创新共同学习的有效平台、制定共同学习的评价制度和奖励机制,实现了教师和谐的、自然的原生态成长。

面对民办学校师资流动性大、差异性大等特点,省实附中一直推行集体备课,遵循“统而不一”的原则,“统”指在规定时间内,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评价相同,“不一”则要求教师对资源进行二次加工,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特色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另外,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着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编制“课前、课中、课后”校本练习。通过学案的编写,进一步增强了教师选题、命题、解题的专业能力,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每学年都组织真实、扎实的“三课”活动,即经验丰富的教师上“研讨课”,刚上讲台的教师上“上岗课”,正在成熟的教师上“优质课”。“三课”活动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刚上讲台的教师学习教学模式,按照模式上课,从而熟悉模式;正在成熟的教师总结经验,归纳自己的教学特色,从而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经验丰富的教师反思、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凝炼自己的教学思想。

教学的原生态生成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原生态环境,教师应针对课堂的具体情况生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情境。

教学过程贵在自然、本色、真实,它需遵循教育规律,又要时刻避免模式化与僵硬化,方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生命的成长。2013年,省实附中开展了基于不同课型的建模活动。各学科根据自身不同的学科特色、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阶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也因而走向鲜活而富有生命力。同时,学校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将培优扶弱工作落实到课堂,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形式和教学生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在常态的、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去适应这种变化,是省实附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在基于微课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探索,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原生态成长

原生态课堂是“生本”的课堂,学生的成长,是缓慢、自然和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通过最优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省实附中一直坚持课堂教学不仅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时刻注重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学校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引导学生及时解决学业上的问题,要求教师分层布置书面作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做。同时,常常布置一些个性化的动手实践类作业,如高一年级寒假没有任何书面作业,要求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与小发明,开学初进行展示和评鉴等。

省实附中认为每个学生都各有所长,不能单独从一个方面去评价学生,而应综合各方面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学校的各类积极分子和各类“星”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只要对学生有激励作用,能帮助其成长,学校便毫不吝啬。另外,省实附中非常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把学习态度、作业情况、上课表现等纳入评价体系,评价范畴由认知领域扩展到生命全域,促进学生完美的心灵塑造与健康的人格培养。

结语

省实附中的格源教育一方面始于学校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另一方面,它又与广东实验中学的格致文化和办学主体“广州昊源集团”的文化精神不谋而合。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这是教育亘古不变的准则。多年来,省实附中反对功利化教育,时刻谨记从教育的原点出发,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探究教育本源。

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教育是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这正是省实附中一直痴心在做的事业,一直坚守的教育之魂。

(本文图片由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提供)

回归原点策略 篇10

在数学上, 座标系统的原点是指坐标轴的交点, 引申开去, 原点可指事物的源头, 也可指事物最本质的内容。“阅读‘原点’”有两层意思。首先, 它强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本根地位, 回到“原点”就是要把语文阅读作为一个最根本的任务。文学, 始终把刻画和探究人性作为永恒而深刻的主题, 语文课的目的便在于“人”———解放人, 充实人, 提升人!这门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 它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基于这一点,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最重要的, 读, 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广泛的吸收, 其目的在于充实精神生活、丰富人生阅历、提升道德境界。具体来讲, 可以领略作品中的自然科学美、社会科学美。其次, 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阅读回归其本真的面貌, 即阅读的原点。由此, 回归阅读的原点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教学中将阅读过程完整地还给学生, 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 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推进了对当下阅读教学方法的反思;而在教学中回归阅读的原点将有助于确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本根地位。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感觉、体验、理解、察悟, 包括语感, 这种能力的获得不仅需要大量的阅读, 而且需要对所读之物的深切领会。后者就是古人所说的“涵咏”。在中国数千年的语文传统教学中, “涵咏”一直为学人所强调, 朱熹有云, “学者读书, 须要致身正坐, 缓视微吟, 虚心涵咏, 切己省察”, 而这种对文本所表达内容的深切领会源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和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 没有个性化的阅读, 就可能磨灭那种“涵咏”的会心之感。

目前国内对阅读的相关研究侧重于对各种阅读方法的分类和比较。阅读往往被分为闲暇性的、理解性的、积累性的、评点性的、探究性的、发展性的, 如此等等。这些分类五花八门, 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解题技巧性分析, 甚至沦为考试方略, 从而遮蔽了阅读的本来面貌, 背离了阅读的原点。

什么是阅读的原点?什么是阅读的本来面貌?现代心理学和哲学表明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对信息的接收过程, 而是读者和作者、和读物之间的交流。认识心理学证明, 阅读过程实质上是读者对信息的攫取、加工和重组的过程, 因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操作、检索、提取、交换和使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都发挥了重要功效。除了心理学, 现代哲学, 如诠释主义, 也表明阅读是一个再度诠释的过程。读者并不是对作者的思想进行还原, 而是通过阅读与之交流, 进而达成共识;通过交流, 读者往往能获得作者潜意识中的信息, 从而比作者本人更了解他的作品。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给学生讲一篇作品不如学生自己阅读一篇作品有收获, 给学生讲一课鉴赏技巧不如让学生探讨作品某一部分的收获大, 所以, 将阅读过程完整地还给学生是阅读教学回归“原点”的第一要务。

如果要将阅读过程完整的还给学生, 那么就必须明确学生, 即读者是阅读的主体。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心理学表明, 学习不是灌输的过程, 而是学生基于其已有的认知图式, 借助他人的帮助, 通过与他人的对话而实现意义的建构,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而教师只起到了辅助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 学生处在整个阅读过程的中心, 阅读是读者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未经阅读前, 只是一个多层次的语言框架, 其间的‘空白’, 有待于学生去发掘、填补和阐析”。从发现的角度看, 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因此, 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来主宰自己的思维活动, 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 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因此, 国外把文本阅读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 学生每天必须阅读, 课堂教学是建立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的, 师生双方对文本有了个性化理解然后进行对话, 使教学过程不是单向的传输, 而是以学生为主的双向交流。思想如果长期缺乏表达的机会, 就会慢慢钝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少看到精彩纷呈的创意和激烈的思想交锋, 这源于中国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我们的教学遮蔽了阅读的本来面貌, 使之成为单向的信息灌输, 从而削弱了学生的能动性。

纠正当前把中小学阅读教学作为应试考题“拉练”的错误做法, 急功近利的结果是事倍功半, 使得学生阅读“缩水”、“远离经典”, 阅读能力下降, 甚至厌恶阅读。而回归“原点”, 有助于培养阅读兴趣,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升语文能力, 为终身学习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奠基, 同时能够内化阅读感知, 提高内在修养。

常态下的阅读是阅读的初级阶段, 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原点”, 从思维上来讲, 只是一种了解、大概, 但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状况,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求理解、自致其知, 这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正如叶圣陶所说:“阅读是自己的事, ……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 培养真能力。”

2.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教育家一致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建立和强化语感的基本途径。语感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 语感能力的提高是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关键, 因而语感能力在语文素质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读、多用、多比较,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语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的语文教育思想, 他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是养成一种习惯, 养成了这种习惯“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4.鼓励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的学习不应仅限于课堂, 而应延伸到课外。阅读原点的回归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推动他们的课外阅读。

课堂上阅读的文本只是“一掬水”, 课堂之外, 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教学性阅读固然重要, 但相对而言, 它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而在课外, 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经典、名作, 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好书, 或应读、可读之书等, 有更充裕的时间阅读经典一流名著, 和“大师”直接“对话”。

5.要建立阅读教学常规, 规范学生阅读行为。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加入到阅读教学之中, 抓好“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首先, 通过读课文粗知作者的思路;第二, 通过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第三, 通过读课文初识文章的框架。待从部分回到整体时, 学生的认识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对全文也有了深刻的本质的理解。

文学鉴赏应力求创新, 注重情感投资, 这是一般阅读基础上的深度阅读, 即阅读创新。这是回归阅读“原点”的任务所在。

阅读创新就是读者对阅读对象作主观审视, 进行创造性、批判性理解, 从而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因为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 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 完美的阅读过程绝不是读者的被动接受, 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阅历和知识储备等对作品进行领悟、理解的过程。

1.用“心”去读, 以我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中的人物之心相会、交流、碰撞, 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 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 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 品味作品的意境, 思考作品的意义。回归阅读“原点”, 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处展开大胆想象。

2.在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经验、情感和生活理念。文学鉴赏没有标准答案, 没有固定的模式、套路。一切都产生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悟。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回归阅读“原点”, 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多元化的思考。

3.要拓宽生活空间, 丰富人生体验, 培养个性才华, 提高审美情趣。走出“学校—家庭—宿舍”三点一线的禁锢, 走向社会的广阔空间, 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中学习。“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无限空间。回归阅读“原点”, 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处展开大胆想象, 对文章微瑕或疑误进行置疑。

阅读过程中, 师生互动, 可使阅读产生效果, 以到达“原点”的境界。

这中间除了提出专题、收集资料之外, 重要的是合作探究与交流评价。合作探究是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资料信息后, 由学生针对阅读信息进行切磋, 分组讨论, 让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 以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从传统语文教学中被动地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 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专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 将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优秀学习品质, 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

上一篇:大通湖区下一篇:朗读教学与语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