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点优秀作文

2024-06-27

原点优秀作文(通用10篇)

原点优秀作文 篇1

原点优秀作文

老家在大兴安岭的山区。原始的森林,厚实的土地,湛蓝的天空。原生态的一切哺育着当地乐观,淳朴的北方人。

那里是个不大的小镇,经济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只有一条从远方延伸过来,又向远方延长出去的铁路。而留在那里唯一的记号,就是矮小,破旧的火车站。暗黄色的泥墙,淡红色的墙根,一张残破的蛛网挂在房檐下瑟瑟发抖。

火车呼啸着从一头驶来,在灰白的站牌边停下,零散地下来几个陌生的面孔,

随着接站的人吵吵嚷嚷地簇拥着离开。砖红色的车头也拖着墨绿色的车厢“呼哧,呼哧”地缓缓挪走。

站台重又变得冷清,周记,地面的砖缝中,顽强生长的几株狗尾巴也懒得再摇一摇,旁边的山麓上,隐约传来狗的吠叫。

炽热的骄阳炙烤着大地,灼热的气流使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而不真实起来。踏上枕木,沿着铁轨延伸目光,通向天边的.铁道在遥远的地方汇成一个交点,在气流的作用下摇晃着诱惑着每一个人。

铁道的尽头还是铁道吗?可能是未知的世界,当然也可能只是一个点。两条平行的直线真真切切地在眼前交汇成一个原点,于我实在是件奇妙而又有趣的事。在炎炎夏日里给了我蠢蠢欲动的诱惑和充沛的精力。

山的后面是山,当然也可能是海。只要不停的翻越,总能看见天高海阔的吧!

远处那小小的一点蕴含着那么大的魔力,它能释放庞大的火车,也能在另一边把其吞灭。在我眼中,火车就是往来于两个原点的班车,带走或送来现实和幻想;失落和;和死亡。

于是,我朝着天边的原点走去,妄图抵达边缘的尽头,触碰不可知世界的亚特兰蒂斯。,

可是,如果那是一个圆,这尽头又在何处?

可望而不可及的原点,一如的孩子追逐的天上的虹,我走几步,它就后退几步;我追的越快,它逃得越快,几乎要落荒而逃了。

终于体力不支,瘫坐在铁轨上。它也停下来,像是乐于欣赏自己捉弄的失败者的丑态,并乐此不疲。

远处,一个黑点缓缓靠近。终于显现了它的身影,却是一条野狗。它“沙沙沙”地踩着铺路的碎石蹒跚而来,身上毫无光泽的灰暗毫毛胆怯而疲惫的贴在身上,身体两侧显出根根肋骨,随着呼吸微弱的扩张,鼻子贴着地面,沿着铁轨像是在寻找着什么。经过我身边时还夹起尾巴,讨好的看了我一眼。舌头无力的耸拉着,滴着白沫,眼角黄色的污垢更衬出它的疲劳。

可它并未停下,只是佝偻着瘦小的身子,又迈着细碎的步伐走远了,渐渐消失在另一边的原点。

那黑瘦狼狈的流浪狗,它也是在寻找远点吗?可它却明明从原点中走出,又走回原点里去啊?!可怜的野狗,永远的奔突在寻找的路上,结果却踏上了迷失自我的不归路,在两条无限延长的平行线上分裂了自己的肉体和精神,永不相交了。到死也无法知道交点就在自己脚下,而这原点已经在千万次的寻找的迷茫中成为了真正的海市蜃楼。

我猛然惊觉,自己不就如那只被我可怜的野狗一样,失落了自我,在寻找自我原点的路上。两条平行线没有交点,正如一个圆环没有起点。可是谁又能明白两条平行线其实到处都有交点,而一个圆环其实哪里都是起点呢?

我放松地走下铁轨,沿着一条风景优美的小路走回了家。身后,夕阳西下,平行的铁轨缓缓交成一点,一切的一切重又变得真实起来,破碎的蜃影零散地撒了一地虚光。

我而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因为我知道,从现在起,每个落脚点都是原点。

原点优秀作文 篇2

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它告诉我们, “情动”是“辞发”的基础, “情动”源于“心动”, 一切“辞发”皆源于“心动”, 有“心动”才能更好地“辞发”。

在作文时, 一切外在的感觉都要归结到内在的“心动”, 也即“心”的感受。可以这么理解, 作文的原点不是外在的感觉, 而应该是内在的“心动”;也可以说, 从“心”开始, 才是作文的真正“原点”。“心动”能力强, “辞发”水平才更高。女孩子“辞发”能力普遍比男孩子强, 就是因为女孩子比男孩子更敏感, “心动”能力强。我们找到这个原点, 并且沿着此路径前行, 才能让学生的作文越写越畅达。

一、现状:作文未必知“心”法

从“心”开始, 是作文的原点, 这个理念不是所有的教材编写者、执教者都能够深刻地意识到的, 当然也就更谈不上真正做到从“心”开始, 即使无意识中做了一点从“心”开始的工作, 也因为缺乏成长路径而终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 无序练习“心”不够

试看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上册八个单元习作文题 (大意) :习作1《随意写》, 习作2《我的自画像》, 习作3《看图写文》, 习作4《写一处风景》, 习作5《给动物设计名片》, 习作6《写一种文具》, 习作7《编玩具故事》, 习作8《研究古诗》。这八个单元的习作, 其体例安排找不出明确的逻辑关系, 可以说, 无序、随意。起始阶段这样的作文有几篇能够引起学生“心动”呢?几乎没有!我们再看习作1《随意写》的习作提示:“从今天起, 我们就要开始习作了。习作并不难, 只要你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让人看明白就行了。”提示中有“把想到的写下来”, 似乎像要从“心”开始了, 可是至于怎么想、想什么, 还是没有说明白, 对三年级学生初写作文而言, 要求显得空洞。

(二) 原点打转乏路径

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里, 从“心”开始的作文成长路径有着比较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第四学段“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表达力求有创意”。显然,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意识到作文要从“想象”和“感受”, 即从“心”开始;但我们的教材编写以及执教者落后于课标要求, 没能够快速跟进。虽然部分意识到从“心”开始的重要性, 但也只是在原点打转。比如, 三年级上册习作1《随意写》, 让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到小学毕业六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习作7《给老师写一封信》, 仍然是让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虽然学生身心都在长大, 但要求却没有“长大”, 看似宽松无限制, 实则是编写者看不到从“心”开始的成长路径, 作文大多还在原点打转而已。

二、深思:原本无“心”向明月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可能是误读了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个要求:“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并且抵制抄袭行为。”为了达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的要求, 教材编写者就尽量编写学生能够耳闻目睹的“作文”, 可能以为看到、听到、闻到、嗅到、触摸到那才是实实在在的, 写出来才不虚假, 才真实;而一味地用心“想到”, 难免不真实。其实, 一切外在感觉到的, 只有通过内在“感受”“想象”到才能够起作用, 没有内在的“心动”, 一切外在的感觉就等于零。“心”若死了, 良辰美景都是虚设。那么, 是不是用“心”“感受”“想象”到的就是虚假的呢?显然这是误区。赤诚之心必然忠于外在感觉, “心”是“诚实”的, “感受”“想象”到的就是“真实”的;否则, 就是虚假的。如此看来, 把“心”管住, 才是“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的必要条件。正是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从“心”开始的重要性, 作文教学也就难免会出现至少如下两种尴尬局面。

(一) 无序练习, 导致无能

我们的作文没有认识到从“心”开始才是原点, 才是王道, 于是, 许多材料安排都是在“心”之外打转转, 且又缺乏练习递进序列, 深浅不能适度, 如此造成现状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 浅一次来深一次。结果就是, 练来练去, 作文能力几乎看不到提高;即使提高了, 也可能不是作文训练的结果, 而是课内外阅读形成的综合素养叠加后自然提升的。

(二) 仅在原点, 造就“侏儒”

当然, 不可否认, 不是所有的作文都没有从“心”开始;但是即使从“心”开始, 也不知以后怎么办, 这就有问题了。因为, 随着学生身体的成长, “心”也要“长大”的, 还要学生回到从前, 显然是不合理的。比如, 我们一味要求学生“写真实”, 想到什么事情就写什么事情, 一定要忠实记录, 三年级如此, 六年级也如此。殊不知, 三年级学生内心真的忠于事情外在的真实;而六年级学生的内心可能就不会仅仅忠于事情外在的真实, 而要探求事情内在的真实了。这个时候, 你还要求学生回到三年级那个状态上去, 岂不造就了“心”的侏儒吗?

三、探索:“心”有灵犀一点通

那么, 从“心”开始的作文如何入手?入手以后它的成长路径又是怎样的呢?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由此带来对现实生活 (世界) 的由表及里的认识, 我们试着进行抽引推求, 探索出从“心”开始的作文教学一般有如下三条发展路径, 其中有重叠, 有交叉, 也属正常。举例论述如下。

(一) 从现场走向非现场

从“心”开始的作文教学, 首先要从此情此境出发, 让学生能够把此情此境中“我”的心理叙写到位, 然后由此走向深入, 模拟彼情彼境, 共同感受, 及时体验, 再让学生把心理感受逼真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教会学生透视生活表象, 深入生活内核, 当学生达到这一层次时, 也就不再需要借助情境, 只凭心理透视, 就能够再现生活场景了。

1.现场心理叙写。

当学生还不明白什么叫“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时候, 就不需要解释, 只要学生在此时此景中反应出来就可以了。比如, 刚进行过测验不久, 试卷出来了, 教师故意作生气状走进教室, 开始报分, 每人都少报一项作文分。然后让学生写出听到这个分数的心里感受;接着再报出每人的作文分, 再让学生写写加上作文分后的心里感受。因为现场刚经历过, 刚想过, 一切想法都还在, 真正达到“怎么想就怎么写”的境界了。

2.模拟体验叙写。

当学生离开此情此境也能用心想象的时候, 就可以让他们模拟彼情彼境, 共同感受, 及时体验。模拟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意识到这就是现实生活, 要求学生感觉到位, 拿空杯子也能表现出喝醋的感觉来;其次, 一定要表现出生活逻辑来, 这就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心”到才能“演”到。

3. 生活创新叙写。

当学生能够自如模拟彼情彼境, 进行合理体验创作时, 就已经学会用“内眼”看生活, 即能够透过生活的表象看到生活的内核了。此时, 学生也就不需要再借助模拟情境感悟生活了。只要语言激发创设情境到位, 学生照样能够创造出很有“心”意的作品来, 这时的作品会如鲁迅所说:“所写的事迹, 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 但决不全用这一事实, 只是采取一端, 加以改造, 或生发开去, 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学生已经学会合理虚构的时候, 为什么不允许呢?只要教会学生区别“虚构”与“虚假”即可, 二者的界限就在是否符合生活逻辑常识。

(二) 从现实走向非现实

从“心”开始的作文教学, 还可以起点在现实, 终点却走向了非现实——一种被包装了的更高级的“现实”。这种更高级的现实, 必须依托心灵感受力的提升, 否则是无法做到的。

1.我“心”察“物”叙写。

现实世界对学生来说, 常见但不够留心, 因而熟悉又陌生。作文教学就是要激起学生的内心需求, 把“心”紧紧地贴到“物”上, 这样, 内心经历一波三折, 感受必然深刻。

2.我“心”转“物”叙写。

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以“心”察“物”, 学生就可以推己及物, 站在“物”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此, 学生不但能够体察“人”性, 也善于理解“物”性, 写作时就能够恰当地把人的情感带进物的世界, 并结合物性特点恰当地表达。

3.“物”“我”互通叙写。

当学生有能力并且想更有创意地表现他所认识的生活的时候, 我们就不妨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 然后在作文中转换生活, 使生活本质依然是真实的, 但面貌全然不同, 让人读来更觉新鲜、深刻。

(三) 从个体走向非个体

从“心”开始的作文教学, 还可以起点在自我心理体验, 中点推己及人的他者心理体验, 最终达到“我”即“人人”、“人人”即“我”的情感自由投射境界。

1.“我”的心理叙写。

“我手写我心”,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做的, 就是把外在的信息尽量放大, 使学生内心感受更强烈, 写出来的作文才更有激情。

2.体验他人心理。

“我手写我心”还容易一些, 但如果写他人的心理, 会怎么样呢?在大致相同的情境中, 一般应遵循“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的原则。学生掌握了这一原则, 换位思考, 一般不会出入太多。

3.“我”即“众人”叙写。

当学生能够自由叙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体验他人的心理时,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由进行“童化”小说之类的创作了。此时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写到谁, “我”就是谁。让学生的情感在不同角色之间穿越、切换。这样的体验因为新奇、刺激、有趣, 学生会乐此不疲地坚持下去。

四、愿景:随“心”所欲无所惧

从“心”开始的作文教学才是真正关注生命、关注“人”本身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评价也要能够真正从“心”开始, 让一切感官接收到的外在信息都能成为丰富学生心灵的有机营养, 让学生随“心”所欲不逾矩而又无所惧, 促进学生内心的情感细腻起来, 作文的内容丰盈起来, 进而推进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

(一) 随“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开始的作文教学提倡随“心”所欲, 可以写实, 也可以合理虚构;但也有一个底线:无论如何写, 可以颂扬真善美, 但绝不可以相反。

(二) 随“心”所欲无所惧

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样, 学生才能够在“心”的视界里自由作文。

摘要:本文从作文无序状态进行原点探讨:一切外在的感觉都要归结到内在的“心动”, 也即“心”的感受, 因此可以说, 从“心”开始, 才是作文的真正“原点”。进而寻绎出基于原点的作文成长路径, 即从现场走向非现场, 从现实走向非现实, 从个体走向非个体, 最终达到作文随“心”所欲无所惧的最佳状态。

关键词:作文原点,成长路径,抽引推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1) .

[2]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1 (5) .

作文教学要回到原点 篇3

一位偏爱理科的学生又一次因为作文没交而被我叫到办公室。他没有丝毫的悔过之意,反而问我:“为什么要写作文?现在写这样的作文将来有什么用?”他的追问道出一个令人忧虑的现状,不少学生对作文的认识存在偏差,而这也折射出我们教师对作文的认识。很多时候,我们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各式各样的作文教学法,勤勤恳恳地精批细改一叠叠的作文本,却忘了对作文作一番本体性的思考:作文的原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作文?作文应该写什么?作文该怎么写?套用2011年广东卷的高考题目来说,我认为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也应该返璞归真,“回到原点”。

一.作文动机回到“原点”,从“考试需要”回到“生命需要”

为什么要写作文?我曾经在学生中间做过一次问卷调查,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写作文?”选择项有四个:①为老师写;②为考试写;③为了得到老师表扬和同学的羡慕写;④为自己的倾诉需要写。结果百分之七十五的学生选择了前两项。

从文字、诗歌的起源看,作文就是为了表达、沟通。人天生具有自我表现的欲念,当他们对生活有了某种体验、感受或产生某一思想认识时,他需要有一种方式向这个世界袒露胸怀、展示才智,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并借此与他人进行精神或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这种方式主要就是写作。巴西著名作家若热·亚马多曾说:“我写作,首先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要和一种不可战胜的欲望。”这种把写作当作生命活动的一种需要,一种别样的形态,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是我们今天作文教学值得关注的理念。

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有关作文本源的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长久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写作需要,而把考试与分数作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硬性”写作需求。所以,作文技巧的操练成为作文教学的主角,获取高分是作文教学最为“势利”的终极目标,写作成了一种玩弄文字技巧的游戏。正如一位高中生这样形容他的高考应试作文体会:“作文的结构是规定的,只要填进去就行;事例就那么几个,变着法子用;开头结尾就背诵的那么几段,看情况套着用。”长此以往,难怪学生作文兴趣减弱,主动性差,作文常常是言之无物。

写作应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应是生命活动的一种需要。因此,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用饱蘸情感的笔抒写内心的真实感受,与他人沟通并建起共同的感情桥梁。古代早有“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显然“心声”“情动”当是作文的发端,作文的原点。

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促使学生“情动”,如何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写日记,写随笔,少命题,少限制,多尊重。教师要珍惜保护并引导学生说心里话,说真话,这是生命的冲动。也许他们的“话”不成熟或太片面,但可以与他们的生命一起成长。写多了,手写熟了,兴趣来了,作文就成了生命的内在要求而不再是外在的负担。以生命触发出的作文,或许才是真正的高分作文。

二.作文内容回到“原点”,从“去现实化”回到“生活化”

叶老说:“作文不外乎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

作文应该写什么?毫无疑问,作文应该写真实的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作文活动的精神品质,即生活是作文之源,也是作文之本。古人所说的“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中的“心声”“情动”都缘于生活,作文内容的原点毫无疑问当是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真实生活,学生的作文不是在名人堆里打滚,就是“变相背诵”别人的佳作美文,或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在作文中产生了“去现实化”的现象。

学生习作片段:

你微笑的脸,自信而刚强,柔和而不屈,有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潇洒。怪不得,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终于成就了你,那位以一张永葆微笑的脸化屈辱为力量,化鄙薄为斗志,“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人。极刑之下见勇夫,因为《史记》,你留给世人一笔最大的财富;因为微笑的脸,你留给了我们永远的崇敬。(话题:脸)

乍一看,恐怕大家都会惊叹这位学生丰富的积累,斐然的文采。但留心细读,就会发现这华丽的表面背后是为了完成某个话题而说的言不由衷的套话与空话,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细致入微、刻骨铭心的感受则严重缺失。这样的作文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一代人的情感品质和思维品质,他们会永远活在“假大空”的世界里。这样的作文教学没有教会他们写作,倒是教了他们投机取巧的生活态度。作文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赚取那个高分而累死古人误了今人?

作文如做人,最必要最可贵的是真诚,说真话,抒真情。“真”的标准是符合他的生活经历、处境、人生经验、学识修养、年龄等。作文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活成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真实地记录自己。二是让孩子活在真实的生活里,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记录生活。写好与自己有关的真事,写好发生在身边的琐事、热事,留心生活中的大事,学会由“小我”上升到“大我”。这不是简单的作文操练方法的转换,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回归,更是思维品质甚至是做人品质的回归。

“生活就是作文,作文就是做人。”回到原点就是以手写口,手口相应,言行一致,哪怕表达得粗疏一些,议论得浅薄一点,但这是一个真正的起点。难度很大,但值得我们每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语文老师去做。

三.作文言语回到“原点”,从“言语程式化”回到“心灵的外化”

一篇好作文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味,这就涉及到作文的言语。那么作文言语应该如何运用?

作文言语要讲究文采讲求规范,这是作文活动的形象品质。“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是文章要讲究辞章华美、语言生动、句式灵活、意蕴丰富,具有文学特色,所以,“作文的言语是肉”。如果一篇文章瘦骨嶙峋就会面目可憎,因此作文教学中语言训练至关重要。语言能力的培养始终应是学生作文教学的中心目标之一。

但是有的教师受应试作文机制的影响,割裂了作文内容和言语形式之间的关系,机械地理解“有文采”,认为词句漂亮、行文美丽就是有文采,在教学中片面强调言语技巧。有的老师指导学生背诵名篇佳句或精彩的开头、结尾,写作时机械地拼凑,以至作文中充斥着浮华的言辞、俗套的句式,作文教学活动也成了程式化的言语训练。更有一些所谓的专家推波助澜,到处推销他们的写作“独家秘笈”:一个诗意的题记,一个夺人眼球的开头和结尾,一段华美的抒情,写议论文要正面例子与反面例子兼用……结果少数学生和老师热衷于这样的投机取巧。于是乎,一些词不达意、牵强附会的题记、后记漫天飞,一些拿腔拿调却空洞无文的“文化散文”随处见。

如一学生议论“等待”:

在漫长的生活路途中,我们只有明白等待花开的道理,才能在时间的长河的边上发现一棵“四叶草”。在每一片叶子的脉络上都镌刻着等待的印记,褪去浮华,蓦然回首,才发现因为有了这样的等待,生命之花才分外地美丽。

表面的华丽难以掩盖其内在的空洞无物,看似“才气式”的表达却难逃将话题硬性套用于某种文字的嫌疑!

上面的案例暴露出我们目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许多学生认为好作文就是要有华丽的辞藻、优美的句子,很少去关注、思考语言背后的表达目的是什么。作文教学的起始点是对生命的点化和润泽,是对生命的体悟。只有当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有了刻骨铭心的独特的体验,并自由地、有目的、有个性地把这种体验表达出来,作文才真正成为“心灵的外化”。这样的语言,才显出真、显出实,显出生命之活力,而非照搬照套、人云亦云。

如学生随笔片断——《病了》的开头部分: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病了。——感冒而已。

记不清上次生病的时间了,突发而至的感冒让我有些郁闷。生活就是这样,突然会给我一个“惊喜”,就像写这篇文章,写着写着笔没水了,中途我换一支笔,继续写。

透过窗外,雨点淅淅沥沥。这样的天,的确是适合生病的,因为病了的人不会乱动,所以就静了。就像我现在这样,泡一杯热水,边喝边写,我想在热水冷却之前,将文章写完,但时间不等我,那便算了。

人静下来了,便会想很多,而我现在的确有这种感触。……

从“裸色”的语言里,从沉静的叙述中,读出了一个因生命冲动而静思的人,真实而形象,具体而可感。

语言是内在精神的外化,追求语言应该从内在情感出发,作文对语言的追求是为了一个“意”,而不是为语言而语言。“意”在,再纯朴的语言也会显现它的生命力;“意”没有,再华丽的词藻也是“哗众取宠”,“买椟还珠”的蠢事不可重演。

王根丽,语文教師,现居浙江常山。责任编校:王 玲

回到原点满分作文 篇4

回到原点满分作文1

风筝的原点是轴线,在轴的牵引下它才能飞上蓝天。即使有再大的风,它都不会害怕,因为它的根在原点,永远都会有那么一个依靠支撑着它,告诉它没关系,累了随时可以回到原点。

而我想说的是:你,就是我的原点。

小时候,你是原点,我是动点。

当我抬起迈向人生的第一步时,是你用你那温暖的大手牵引着我。即使跌倒了一次又一次,即使并不是一路顺利,但你仍在不远处迎接着我,等待着我,直到最后傻笑着钻进你的怀里,被你赞扬着,被你抱着在怀里安然入梦。当时的我内心是那么地温暖,仿佛你就是那大树,会永远给我荫庇。

当时的我们是一条线段,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逃离出你的视线,总是被你呵护着,捧在自己的手心。

长大后,你是原点,我是动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对我的态度变了,不再是柔风细雨般的无限呵护,而是将我放在离你不远处的某一点,静静地观察着我。当我在路上遇到挫折甚至跌倒的时刻没有一次大手再来将我扶起,而你总是带着严肃的神情,而你只是对我说:“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够一直陪着你的,没有别人,而只有你自己。”最后,我只能含着泪自己爬起,不知不觉,我竟没有发现自己长大了,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羽毛未丰的小鸟,也许下一秒,就能自己飞上蓝天。

当时的我们是一条射线,你可以让我走远,但我和你却仍有着联系,那一点不会断开,即使我走得再远,都不会找不到方向。

而如今,你仍是原点,我是动点。

在夜晚来临的时刻,皎洁的月光从窗口泻入,照在我的脸上,清冷无比,就如同我自己的心境一般。此时的我独自在空空的房间里望着残留着你的痕迹的一点一滴,泪无声地落下,落在地板上,好响,好响……

一阵铃声响起,我拿起话筒,一看,是你……

你告诉我,无论身在何处,你心里都不会忘记我,因为我是你生命的全部。

累了,随时可以回到你那……

回到原点满分作文2

小时候,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有父母的陪伴,悉心的照料,让我活着像问实力的花朵。刚开始的求学之路,心里满是恐惧与不安,面对着一张张陌生的脸,稚嫩的小手死死地拽着父母的手,不愿意放开。因为父母的劝导和鼓励,我有了信心。渐渐地有了形影不离的伙伴。

儿时,拥有亲爱的父母、一同玩乐的伙伴,仿佛这就是我的幸福,我完全沉浸在了那充满幸福的梦了。那是简单的幸福。

可是,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我的美梦醒了,取而代之的是喧嚣躁动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烦恼涌进了我那承受能力有限的大脑,渐渐地我失去了儿时那简单的幸福。因为自己迷失了方向而感到不安。

不能与父母像往常那样谈话家常,朋友间复杂的感情,还有我无法理解的现实社会……这一切都让我原本简单的幸福变得不再简单,甚至已经找不到幸福的定义了。

然而带我走出那迷雾的是蝉。来无影去无踪的蝉兄在盛夏的树缝间悄无声息独享阴凉,不聒噪、不恼人,餐风饮露,乐过神仙。看着它在树上这般享受,心里不禁感叹:简单的幸福不正是来自于简单自在的生活吗?

在这个物质最丰富而精神最贫瘠的时代里,每个人长大后,肩上都背负着庞大的未来,都在为一种不可预见的`“幸福”拼斗着,然而我们在奋力追求“幸福”的时候,我们却不知道我们正遗失着真正的幸福,我们都忘了,幸福是单纯的。

抬头望着干净的蓝天,这广袤的蓝,让我原本浮躁的心变得安静,蝉兄和蓝天让我在层层迷雾中找到了一点点的光,让我醒悟了,这就是喔接下来的路——回到原点。回到那最初寻找幸福的路,我试图拾回我遗失的真正的幸福。

我知道即使世界在变,但是父母爱我的心不会变,知心朋友依然是我最珍惜的人,因为他们知道我要的幸福是是什么。

这是一个只有人教导我们如何成功,确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多以我们一定要选择“自己”,而不是“大家”。我们需要认清自己。

当世界一直往前奔跑,我选择回到原点,寻找最初的我。

回到原点满分作文3

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回到原点满分作文4

据称,一个在野地里走夜路的人,在没有星星和月亮,四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希望向一个方向行走,却最终发现,兜了好大一个圈子,还是回到了原点。也就是俗称的”鬼打墙”现象。当然世界上不会有鬼,科学上早有解释::因为人的左右脚力度不同,步距不同。看不到参照物,只凭自己感觉,早晚要“被”回到原点上来。

今天在这里不是讲科普。我没有那个资格;但我确实发现,在人生奋斗几十年之后,竟然产生了“被回到原点”的感觉。不过有时又会觉得,似乎连原点也回不了:不知道这个原点在什么地方。

从前的大学毕业生,刚出道时工资每月五十多元。好在当时物价很便宜:米粮每斤一毛多;有机蔬菜约三四分钱一斤;土猪肉八九毛一斤,一般鱼类也是每斤二三毛。“五毛”这个概念在当时已经是相当豪爽的代名词了,河蟹当时也不过是这个价钱。

对比之下,吃,价格是今天的三十分之一;行,每月公交月票才四元,相当于今天的五十分之一;穿,一件普通点的也就几块钱,相当于今天的二十分之一甚至不到。至于住,分配的房子不用钱;没能分配的,租房也很便宜:公租每月几元,私人租也不过十来元,只相当于今天租价的千分之几。水费几分钱一吨,仅为今天的三十分之一。而医疗和普及教育,基本免费。

记得上中学时,班主任经常教导我们:“不要只知道把自己与外国横向相比,更应该懂得进行纵向比较。想想过去再看看现在,才能亲身体会到今天生活比起过去有了多大提高。”虽时光已经过去几十年,但老师的这些教导今天仍如雷贯耳。

今天工资确实到手部分也有好几千,相当于当年同一等级工资的三四十倍,但经过这样“纵向对比”后,整个人反而成了泄气的皮球——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太失败——艰苦奋斗几十年,竟然“回到原点”!

也有少数人为“回到原点”而欢呼雀跃。不过他们的那个原点是在八十年前,一个只属于少数人的世界。

原点真的回得了去吗?当年清新的空气、无污染的河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安全的食品、被强拆的西关老屋,还可以再回来吗?

回到原点满分作文5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伫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赵龙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在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赵龙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的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仿佛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球球不见了!”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中,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里,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网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老屋的墙壁上。这一个“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回到原点作文 篇5

我曾听说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在19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泰铢贬值,有两个泰国商人都因此血本无归,毋庸置疑,在这一时刻,他们都各自回到了人生的原点,那个一无所有的原点。商人甲在得知自己辛辛苦苦熬了数十年才拼出来的事业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的几天后,他毫无留恋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商人乙在知道这一噩耗后,首先冷静地告诉自己:“只是小意外,只是小意外……”然后他在没有任何人陪伴的日子里,乐观地面对生活,在别的地方打工打了几年后他赚回了创业的本金,并重新建起了一家新的企业,刚开始他每天都只有自己一个人低声下气去求那些大公司与自己的公司合作,但是又过了几年后,经过他的努力与认真,所有人都看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那些大公司也开始纷纷地找他合作……最后,商人乙不仅通过不懈努力赢回了自己的事业,而且还重新组织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听过这个故事之后,我的感触很深。我们在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意外,导致我们回到了人生的原点,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是要象故事中的商人甲一样绝望地自终;还是要象商人乙一样在困难中崛起呢?我想我会选择在困难中崛起。

如果我象商人甲一样,仅仅因为失去了一切回到了原点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的话,那样的我就象根本没有在这个世界存在过,面对别人也有份面对的困难,别人选择了前进,我却止步不前,别人名留青史,而我却没有被任何人记住。那样的我是多么的可笑阿!反之,如果我象商人乙一样在困境中站起来,努力的跨出去,绝不停留在那个让人颓废让人堕落的原点,那么我即使没有得到很崇高的评价,我也没有愧对自己的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相信每一个份成功都是由坎坷和努力拼起来的,任何一件事都不会一帆风顺,想要做好每一件事,就只有努力不懈和乐观豁达。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有艰苦的付出就一定会得到累累硕果。所以,为了不愧对自己,为了做一个成功的人,我必须努力。

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够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够弹奏出世间的绝唱。”也许我们没有天才的头脑,没有天赐的智慧,我们只有靠着坚定不移的毅力才可以走到人生的巅峰,在巅峰时刻一下子掉回了原点后,我们难以接受。但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想到泰戈尔的这句话,我们要坚强地站起来。这样我们至少还可以用我们不异于常人的能力在常人中脱颖而出,可以创造出天堂的力量,可以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高一作文回到原点 篇6

白驹过隙,原点是新的开始,或是旧的离去。亦喜亦悲,若回到原点我们可以放肆地去寻找当初许下的梦、做过的、走过的每一步、每一处风景都可值得好好品味,或甜或苦,都是我们所到过的。

如果真的回到原点,你会想起什么呢?可惜时光只会向前流逝,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勉强赶上时间的步伐,剩下的人大多都是在后面紧追着时间。毕竟我们生活在这快节奏的时代。你若想停下来休息会儿,可能本在你后面的人会拼尽全力奋起直追,冲到你的前面。那该多可悲啊!想想我们在原点所播种下的梦想,正一分一秒地消失,你难道一点也不会感到惋惜吗?好不容易挺过那么久,就这样那么甘心地回到原点吗?

趁着还能朦胧地看见前方的路,要继续消沉下去吗?你现在需做的就是努力站起来,继续跟随着时间的步伐追逐吧,或许就追上了呢,那也不是不可能的!至少我们没有放弃!至少我们曾经努力过!作为一个普通人,或多或少,我们需要一个努力的过程。

在追寻梦想的路途中,时而快乐,时而悲伤,时而彷徨,时而无助。但有些人便放弃了原有的梦想,另辟蹊径找到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方向。一个新的原点,成就亦不凡,或许也很是平淡。或许只是当初一不留神遗漏了某些重要的东西,才导致又回到原点,寻找那遗失的记忆。若重新回到原点,那你便需要更大的勇气来面对新的原点的,陌生,亦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走出一段不凡之路。

原点只是人生道路上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带着我们来到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欣赏到另一种美。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屈原曾说过的”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时不待我,现在我们也快要离高考越来越近了,然而有些人还拿不定主意,到底是要给自己的高中生活画上美满的句号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呢?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你们去完成的,趁现在还年轻,我们为何不去拼一把呢?正如所说的爱拼才会赢,那些在高一刚开学就放弃了自己的高中生涯,你们有想过去拼吗?大概都会说,曾想过表示学不来,太难了,本想不读高中被逼来的,那既然已经踏过高中这条河,我们就得继续尝试摸索前方的路,也许坚持下去,我们又会收获到另一种味道。

一汽丰田“回归原点” 篇7

与全年50万辆的预期相比, 一汽丰田截至8月共售出32万辆汽车, 64%的计划完成率没能达标, 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这一数字仅为24.1万辆, 完成率还不足50%。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速的减缓, 一汽丰田并非唯一承受着销售目标重压的汽车制造商, 但与别的汽车制造商相比, 丰田的压力要大得多, 因为他们同时还不得不应付来自母公司丰田汽车的种种负面传闻, 这令这个组建不足18个月的管理团队面临大考。他们不得不试图在没有任何一款全新车型的2010年, 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改款车和促销策略重树市场信心。

9月26日晚, 一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田聪明在北京公布了卡罗拉改款车型12.38万-19.98万元的全新价格体系, 这距离该公司发布新款锐志只过了一周时间。增加配置和降低售价成了两次发布仪式的共同主题, 三个月前才投放的改款普拉多和花冠也同样如此。

看起来, 丰田打算起码在性价比上“回归原点”, 这一指标是在卡罗拉上市当晚被多次提及的字眼。“新卡罗拉得到很好的强化, 而部分车型价格还有所下调, 极大提升了卡罗拉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田聪明说。

但在行业分析师看来, 一汽丰田此举其实是为了稳住丰田汽车不断下滑的市场售价。“价格持续下跌十分可怕, 这加重了买家的观望情绪, 而新款车型能转移关注的焦点, 对稳定价格秩序最为有效。”一位分析师称。

卡罗拉受挫

除了花冠以外, 一汽丰田的主力车型在今年8月都没能逃过同比销量下挫的命运。支柱车型卡罗拉共卖掉13343辆, 比2009年8月减少了7%, 受上海大众途观的冲击, RAV4的降幅接近8%, 而皇冠销量缩水四成至2115辆, 盖世汽车网提供的数据这样显示。

在去年5月才接掌一汽丰田的新经管会 (在一汽丰田销售公司的架构中, 经管会直属于最高决策层董事会, 负责公司日常业务处理) 高管们尤其没法接受卡罗拉的业绩不振, 其与凯美瑞并称为丰田发迹史上的明星车型, 对一汽丰田的意义不言而喻。

“自诞生以来历经44年的革新换代, 丰田COROLLA连续33年获得日本国内汽车销量冠军, 截至2009年底, 全球销量累计超过3600万辆, 成为当之无愧的家用轿车NO.1。”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松木秀明称, COROLLA系列在一汽丰田, 乃至丰田全球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一汽丰田成立的7年间, 累计售出180万辆汽车, 而包括花冠和卡罗拉在内的COROLLA系列多达86.5万辆。”田聪明告诉记者, 该车型支撑着一汽丰田销量的半壁江山。

受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影响, 卡罗拉的明星光环开始褪色, 其月销量在9000辆至1.6万辆之间剧烈波动, 先后被北京现代悦动和上海大众朗逸、上海通用科鲁兹以及一汽大众新宝来超越, 甚至每每使一汽丰田被挤出中国十大轿车制造商的排行榜。

一汽丰田的高管们希望以增加配置、并用CVT无级变速器取代陈旧的4速自动变速箱来扭转卡罗拉的颓势, 他们还新增了2.0升版本, 试图反击大众强劲的1.4升涡轮增压引擎。然而, 主动安全配备的吝啬再次成为卡罗拉的软肋。相比全系标配ESP车身稳定系统的一汽大众速腾, 卡罗拉显然没打算在安全性上挑战对手, 其1.6升及1.8升主力车型都未能提供这一装备。

争夺定价权

当经销店等来新款卡罗拉时, 其旧款车型的市场促销幅度已经高达3万元。

“在6月份汽车销售开始放缓的时候, 经销商们为促销纷纷加大折扣力度并推出了更多激励措施。但这些促销措施, 再加上今年余下时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前景黯淡, 促使一些顾客推迟了购买计划, ”丰田驻北京的发言人Hitoshi Yokoyama公开表示, “他们期待更多的折扣。”

丰田品牌的汽车在中国变得廉价, 对这家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而言难以接受, 他们更愿意采用变相的促销方式。

今年7月3日-9月30日, 一汽丰田针对旗下主力车型卡罗拉开展了“零负担”购车活动, 贷款购车的用户可享受零利率、零月供等车贷优惠, 而全款购车的用户能免费得到一份汽车保险。他们甚至为9月30日前购买一汽丰田任何新车的买家延长保修期至3年或10万公里。“当然这也是一种促销手段, ”丰田中国总代表服部悦雄说, “我想这样会使用户对丰田售后服务的评价提高, 并对促销起到积极作用。”本月1日, 一汽丰田宣布将这一激励政策延至年底。

这种方式显然不如现金让利那么有效。“因为推出新款卡罗拉的计划, 公司要求缩小减价幅度, 不少本来已决定买车的消费者放弃了购车计划。”一位该品牌经销商告诉记者, 一汽丰田希望以适度的价格调整换得市场定价的主导权。

利润换销量

价格震荡同样在冲击着丰田大规模召回的“震中”—北美市场。丰田汽车对8款2010年车型提供5年期零利率贷款, 并对9款车型提供500-3000美元的现金返款, 还向老客户提供了2年免费维修服务。3月份丰田汽车向美国购车者提供的平均补贴达到了创纪录的2743美元。相关调查显示, 丰田今年在北美用于现金优惠、零利率贷款以及经销商奖励等的投入将高达10亿美元, 以期拉动销售。

“需求的萎缩正在让丰田回归其正常的品牌价值, 而这是一场全球范围品牌溢价策略的调整。”北大营销管理专家薛旭教授说。

对田聪明而言, 眼下利润和销量如同鱼与熊掌一样难以兼得。

与旧款相比, 7月在长春车展投放的新款花冠主力车型的降幅均超过1.1万元, 9月19日发布的7款新锐志售价区间在20.98万-32.68万元, 指导价亦比老款锐志降低万元。

“牺牲利润、力保销量的策略势在必行。”一位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一旦50万辆的销售计划落空, 一汽丰田面对的将是库存积压、产能放空、员工闲置, 以及年初确定的零部件采购合同无法消化, 这对经管会是比销售利润更为严峻的考验。

在今年的前8个月, 中国乘用车市场同比累计增幅达40%, 而一汽丰田的官方数据显示, 其32万辆销量的增幅为27%。“我们虽经历风雨, 却收获成长。”田聪明说。

随着汽车市场销量增速的减缓, 一汽丰田并非唯一承受着销售目标重压的汽车制造商。

微软回到原点 篇8

在微软洽购雅虎事件告一段落之后,微软平台和服务部总裁Kevin Johnson的离职似乎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Kevin Johnson早在1992年就加入微软,这位有着16年微软职业生涯的老员工曾经和鲍尔默一起在微软的销售部门并肩奋战,一直是鲍尔默的心腹,甚至曾经被认为是比尔·盖茨的接班人之一。在2005年,微软将其原有的七个部门合并为三大部门,Windows和在线业务部门同时并入到平台产品和服务部门,Kevin Johnson也在此时被委以重任,担当Windows和在线业务部门的联合总裁。

当时,鲍尔默说:“通过将软件经验和服务经验合并在一起,我们将更好地迎合客户由于数字化生活和新的工作方式所提出的挑战。”然而,Kevin Johnson所领导的平台和服务部门虽然承担着微软转型的重任,但处于亏损的状态。而洽购雅虎作为Kevin Johnson战略中的一颗棋子,却也并未取得如期的效果,KevinJohnson所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

重组

时隔三年,微软在证明了Windows业务所遭遇到的挑战以及在线业务的失利之后,不得不重新做出选择,回到原点——将微软旗下核心部门“平台及服务部门”(PSD),分拆为windows/Windows Live及在线服务两大部门,直接向微软CEO鲍尔默汇报。于是,KevinJohnson的离职成为微软转身的一部分。

在微软的历史上,类似这样的结构调整,并不是多大的新闻。微软一直在对旗下的两条线:视窗业务与在线业务——进行动态的调整。这两条线有时候平行,有时候交集在一起。因此,如今微软重新分割Windows/Windows Live及在线服务两大部门,也将不会是两条线变化的最终版本,而也只是这个动态过程当中的一部分。

Windows和在线业务部门的分分合合,也从微观层面折射出微软的焦虑。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微软在线服务业务部门营收为8.43亿美元,运营亏损为2.28亿美元,去年同期运营亏损为1.71亿美元。同时,微软在视窗业务方面面临着空前的威胁。尽管微软已经售出了1.80亿份Windows Vista,但这个新的操作系统依然饱受诟病,这无疑也为苹果等公司开启了一扇机会之门。

于是,微软决定分拆视窗和在先服务业务。“新的组织架构将具有更多的敏捷性,分别瞄准两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鲍尔默说。

Johnson的离开可被视做微软在互联网业务失利的自然反映。目前微软的互联网业务前景并不甚明晰,在Google逐渐巩固其在互联网业务的市场地位的同时,微软却逐渐失利,而联合伊坎竟购雅虎股权的失败无疑也为微软的在线业务蒙上了一层阴影。

正如高科技产业独立分析师沙琳·李表示,“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一直对Windows Live、MSN和Windows之间的区别感到困惑。这些产品没有产生协同作用。”将平台和服务部门拆分为两个部门对微软来说也许是个好的信号,这表明微软的互联网战略更为清晰。

持久的战略

“雅虎是一个战术,而不是战略。”日前,在一封写给微软员工的宣布平台与服务部门重组的内部邮件中,鲍尔默如此说道,“我们希望加强搜索市场的份额,为广告主创造更大的空间,雅虎将帮助我们更快的达到目的。但无论有没有雅虎,我们都将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

鲍尔默无疑是在重申一直以来都在强调的“软件+服务”架构,如今,这个战略已经成为微软前行的指南针,视窗业务与在线服务并行不悖的两条腿走路,按照既定的方向运行。所以无论是洽购雅虎,还是将Windows和在线业务部门重组,微软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其在线业务这一条腿的力量,为日渐衰落的另一条腿——Windows寻求支柱。

鲍尔默的邮件也暗示,洽购雅虎股权的短暂失利并没有影响到微软的长期战略。微软在在线业务方面的投入依然不遗余力。就在竟购雅虎陷入僵局的时候,微软在最近的公司业绩分析会议上宣布,将对互联网服务业务追加数亿美元投资。鲍尔默在这次会议上用一张幻灯片指出,对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投入会一直以目前占据微软营收的5%到10%的比例进行,直到微软获得更为重要的市场份额。

除了继续加大投入,微软也在寻求新的在线业务的经营方案。7月25日,就在宣布微软洽购雅虎结束的当天,鲍尔默宣布,微软将加强与Facebook的合作,在Facebook当中使用微软的在线搜索技术及收费胜链接,作为微软互联网广告的必要组成部分。

终结windows

当然,微软并没有顾此失彼,在加强在线业务的投入的同时,微软也在传统的视窗与操作系统领域寻求跑得更快的 “新拐杖”——但即将在2010年面市的Windows 7并不是终点。对微软而言,Windows 7也许只是解决WindowsVista目前所遭遇到的坎坷的润滑剂。

目前,微软已经展开了一个名叫“Singularity”的项目,据称能解决目前操作系统所遇到的各种缺陷。微软并没有公开“Singularity”更多的详细信息,但作为这个项目中的一部分——“Midori”操作系统,也许透露了一些细节。“Midori”是一款非Windows的、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操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本地应用和硬件配置,旨在为Windows被淘汰做准备。

有意思的是,“Midori”项目的总领导人是曾经被传言的比尔·盖茨的又一接班人Eric Rudder。致力于研究微软的记者Mary Jo Foley在其著作《Microsoft 2.0》中透露,MidoriE经被置于微软首席研究与策略官Craig Mundie的策略羽翼之下。负责此次Midori的研发人员都有着多年的经验和很高的职位头衔,他们扎根于自己的所在地,正在像过去那样兢兢业业地编写代码。

虽然微软并没有公开“Midori”的面市日程,但显然这将是一场漫长的充满风险的、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精力的研发之旅,同时对于微软来说无疑是一个痛苦的“自残”行为,因为微软不得不打破沿袭了23年的Windows传统,重新切割原有的核心产品线,来一次浴火重生。

回顾微软在历史上夺取市场地位一贯的行事风格,我们发现:微软只有在产业方向清晰时,才会一举投入力量,占据霸主地位。但如今,这种一贯的“后来者居上”的思维模式,在微软的互联网服务领域,是否能取得一如既往的胜利?

原点叙事作文 篇9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彩,渗透下来。它越过窗户,充满了整个屋子。你瞧!它在和书桌上的那只钟表低语。那只表静静地立在那里,无论他旁边高大的台灯怎样笑它,它都一言不发地立在那里。

我凝视着这只钟表,秒针在走着,一秒钟走一个小格,每走一步,它瘦弱的身躯就颤抖一下,从原点,一直到终点。你看!它从零出发了,走着,走着,它似乎从来不觉得累。你听!滴答,滴答,它一边走着,一边哼着小曲。每一秒钟它都在奋进,从来都不停歇。我在心里暗暗为它加油,希望它越走,越离胜利近了一步。从原点,到3,到6,再到9,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它就要到达12——胜利的终点。“滴——”表响了一下。5:00了。我却惊异地发现,那个秒针到达终点,也没有停下,重新开始旅途。

原来,它的终点,就是原点,要想到达终点,就要从原点开始,到达了终点,就回到了原点,就要再往终点去努力。如此循环往复,那么钟表再怎么努力地走着,也难逃于回到原点的无奈。

可是尽管它意识到这一点,还是永不停息地往前走着——那是它生命的意义。

我们也许被世俗迷惑,以为道路走得越远越好,可是我们最终要回到某个最初的本源——原点。这不是一种退缩,更不是一种无谓的前行,那是一种圆满,一种坦然,一种永不停歇的希望。生命的意义,太过玄妙,很难让人看清楚。我只能说:生命,有时像个圈,奋斗到了最后,还是会回到原点,但我们还要顺时针继续走下去,因为每一次回到原点,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思想的升华。

那个钟表一直在走着,带着一丝希望与惆怅。这注定是一场漫长的旅行,因为这场旅行,没有终点。

没有人知道钟表究竟转了多少圈,没有人看到钟表的快乐与忧伤。它的汗水和泪水,都藏在心中,让它即使回到原点,依然不畏一切,努力前行。

★ 回到原点六年级作文

★ 中学生《原点》作文700字

★ 回不去的原点作文1200字

★ 回到原点的诗歌

★ 高考优秀命题作文:回到原点

★ 让一切回到原点美文

★ 《回到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

★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

★ 高考以回到原点为话题的作文精选

回到原点中考优秀作文素材 篇10

——题记

冬季的早晨,到处都是银装素裹。大地失去了盎然的生机,留下的只有寂静的白雪。但是!听!“啾—啾——”百灵鸟的歌声想起来了,告诉人们春天的到来。春雷响遍世界,春雨洒遍大地,春风吹遍人间,万物回到春天的原点。

田径场上

“加油,回到原点,我们再跑一次。”

体育考试即将来临,为了练我们的爆发力,我们正在不断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田径场上那几个奋力拼搏的青年背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加油,回到原点,我们再跑一次。”体育老师说。于是,我们站回原点,练习着田径。

回到原点,田径场上的回到原点,我要努力,跑出自己最好的成绩。

舞蹈室里

“加油,回到原点,我们再跳一次。”

庆“5。1”的联谊活动即将来临,为了让舞蹈表演更加精彩,我们正在舞蹈室里不断练习。舞蹈室里那几个少女在汗水的浸透下的舞姿,实在令人感动。舞蹈老师对我们说:“加油,回到原点,我们再跳一次。”于是,我们再次起舞。

回到原点,舞蹈室里的回到原点,我要努力,跳出青春最美的舞蹈。

空地里

“加油,回到原点,我们再骑一次。”

学习骑自行车的苦可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完的。为了学骑自行车,不知要摔倒多少次。摔倒,站起来,回到原点,再骑一次,这几个动作不知重复了多少次。“努力,回到原点,我们再骑一次。”妈妈对我说。于是,我又回到原点,重新再骑一次。

回到原点,空地里的回到原点,我要坚强,摔倒了并不可怕。

校园里

“努力,回到原点,我们再拼一次。”

九月的新芽爬上了树梢,和风徐徐,一个新学期又到了。走进久违的校园,一切都是崭新的。我知道,我的学习生涯又开始了一个篇章。“加油,回到原点,我们在拼一次。”校长对我们说。人生能有几回拼,我要加油。

回到原点,校园里的回到原点,我要拼搏。

青春的战场要拼搏,青春的战场要努力,青春的战场要奋斗,回到原点的那一刻,要记住,自己曾经奋斗。

听!鸟鸣的声音,花开的旋律,它们共同诉说着:万物回到原点。

上一篇:分数的再认识1教案下一篇:小学诺如病毒防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