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回归

2024-05-27

四个回归(精选3篇)

四个回归 篇1

第一, 回顾本源的教育, 首先是回归常识。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好的学校, 什么是理想的学校?这个问题今天已经变得格外模糊不清。

上海有一位老教育家叫李辛未, 他讲过一句话, 我们学校是上学校, 而不是上宾馆, 校长要像校长, 而不是像老板。今天我们很多的学校, 校长甚至连自己的老师都不认识了, 著名的中关村三小, 有6500个学生, 是一所超级小学, 却因为贪腐大案闻名一时, 他们非法集资达到一个多亿。所以, 什么是好的教育, 什么是学校需要搞清楚。

第二, 回归教育规律, 按照人才培养规律来办教育。所以尽管我们今天对创新型人才、对创造性成果、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追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 口号越来越高, 但是我们意识到我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遥远。因为我们已经把这些最基本的教育准则、教育规律和原则置之脑后, 比如我们自古以来的教育智慧“循序渐进”这样的概念已经在我们生活当中消失了, 我们希望一个儿童三岁就开始学新东方, 甚至一两岁就开始学, 六七岁最好就能游过海峡, 这些教育已经成为残害儿童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一句蛊惑人心的口号叫“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此我写过一篇文章, 我的观点是起跑线上的争分夺秒只有对刘翔是重要的, 而对一个孩子,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比赛, 晚三五秒甚至晚三五年, 没有任何重要性。

第三, 回归现实, 或者说回归问题。理想、教育方针、教育政策, 包括创新型人才, 虽然都是从宏大的高远的理想出发的, 但如果不从解决生活当中的具体问题出发, 将导致不是问题导向的实用主义或者经验主义的政策, 让口号越来越响, 而离现实越来越远。事实上, 今天的教育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 如果不得到实际的解决, 不进行实际的面对, 我们创新的口号就只是一个无源之水。

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也面临特殊的、前所未有的重大现实问题, 首先我们教育对象已经完全改变了, 80后、90后, 他们与他们前一代学生是完全不同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公布的一个调查, 35%左右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 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学习的专业没有兴趣, 你怎么可能希望他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或者取得创造性的成就呢?可惜学习自由这种概念在高校改革当中还没有提到应有的议事日程。同时很多调查显示, 相当多的学科专业, 或者说“用非所学”的问题相当严重, 尤其是那些结构性的过剩的长线专业, 如果很多学生明白我毕业之后根本不会从事这个行业, 怎么指望他们努力学习呢?

第四, 回归学校, 回归学生。我们的研究80%—90%都是为政府服务, 真正为了教师和学生的研究少之又少, 而国外高等教育的研究主体是为教师服务, 为学生服务。回归到学生本位, 教师本位, 建设这么一个高度的价值基础, 对高等学校而言, 仍然是一个高的目标和很遥远的理想。

(作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选自《今日教育》2012-1)

四个回归 篇2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华侨中学 郑国成经典,从字面上来说,就是经久和典范的作品,面对e时代,读,还是不读?如果读着,读出了个汉服唐装,读出了个范进、孔乙己,那这样的假读和死读不要也罢;如果不读,我们又怎么回答“我是谁”,又怎么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语境中感知“似曾相识燕归来”?笔者认为,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读一读经典,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三思而后行,过慢一点的生活,别有一番滋味。但人生苦短,经典多多,我们又该如何进行经典阅读呢?对此,笔者主张经典阅读应倾向于四个“回归”,即回归本心,回归诵读,回归生活,回归多元。通过回归之旅,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广博学问,通畅文章,读出经典的不老传说,读出经典的前世今生。

一、回归本心

我这里说的本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品本心,二是学生本心,三是认知本心。

1.回归作品本心,淡化他读。对于经典,无论他人是正读、反读、戏读、秘读,我们都要回归到作品本心,自己去拿来,去实实在在地读,消化吸收,活学活用。比如在讲完《论语十则》之后,我们就可以结合于丹的《论语》心得,引导学生去看《论语》原著,让他们和真正的《论语》来一次亲密接触,不管这样的接触是投缘的还是不合拍的。我们必须让学生意识到: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论语》,《论语》的精华需要你自己去感悟。以“学而时习之”为例,教参的解释是“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但也有人把它翻译成“学习而不断地操练”“把自己的主张,坚持不懈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等等,对于诸子争鸣,我们该如何取舍?为了升学考试,当然应以教参为准,但我还是建议学生自己去读原著,读出自己的《论语》心得。

2.回归学生本心,尊重选择。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仅就经典而言,也是浩如烟海,读什么?怎样读?仍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把经典阅读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经典进行阅读,喜欢自然风物的去看《昆虫记》,喜欢玄幻旅行的去看《西游记》,喜欢儿女情长的去看《石头记》,喜欢社会万象的去看《官场现形记》,只要他们能从中感受到经典阅读的乐趣,得之心而寓之手,我们又何必硬要他们跟着指令的感觉走呢?毕竟,经典阅读应以学生自身的内驱力推动为主,而不该是外力强制的结果,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嘛。

3.回归认知本心,激发兴趣。认知的过程是一个由少到多,从易到难的过程,阅读亦如是。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二忌:忌大部头,忌深奥难懂。一到寒暑假,一些教师就给学生开了四大名著、四书五经的书单,对这我是不提倡的,殊不知这样的大部头著作,我们教师自己看了都头疼,现在让学生去硬啃,不是犯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戒律了么?还有像《红楼梦》这部书,刘心武先生对它揭秘,周汝昌先生给了新解,但《红楼梦》之猜想,仍有待专家们继续深耕细作。自然地,对于学生,我们的要求就得放下,浏览即可,识记“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葬花”等几个经典故事即可,无需层层加码,使得学生在红楼一梦中空误了美好的青春时光。很高兴地看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选择的经典作品《伊索

寓言》和《昆虫记》,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让学生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智慧和生命的关爱,这对于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无疑是有益的。

二、回归诵读

经典的东西,常读常新,故经典作品要朗诵,要精读,要探究,多管齐下,使之鲜活起来。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东西,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熟读之后背诵起来,虽然他们一时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原因有二:一者朗诵可以培养学生对经典的语感,这样对他们以后的经典阅读有建设性的作用;二者经典的东西,一时半会儿不明白没什么关系,它的精妙之处在于你以后成长过程中某一瞬间的顿悟,早一点背诵积累,多一点人生体验。比如《论语十则》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背诵之后的感觉可能不是很深,但在某一天,当你因一道数学难题而抓狂的时候,这时你的同桌过来帮你答疑解惑,并捎上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来帮帮你吧”,你一定会像被电了一样,感觉到经典女神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

2.经典阅读,力求精炼。比如以《孟子二章》为切入点读《孟子》,以《狼》为切入点读《聊斋志异》,以“龟兔赛跑”“农夫和蛇”“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等故事为切入点读《伊索寓言》,由点到面,追源溯流,从而走近经典,了解经典,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3.探究发现,其乐无穷。在经典阅读上,除了感知,我们还得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真切地去感受一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超然境界。例如读完曹操的《观沧海》之后,我们大可以围绕“与曹操面对面”这一主题,让学生搜索一下初中语文课本中与曹操有关的内容,还有网上的,并进而梳理分析,“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曹操,这样的经典阅读可就不同凡响了。因为有了探究,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开阔了,不但书中的《龟虽寿》《杨修之死》《出师表》得以聚集围观,而且网上易中天的《品三国》以及毛泽东对曹操的评价等也一起清亮了他们的目光。更为重要的一点,在对经典作品进行探究性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比较分析,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对经典来上那么一点点的怀疑精神,己读渐现,他读不过是浮云。

三、回归生活

经典之阅读,说到底还得归根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对“我”来说,生活包括外生活和内生活,相对地,经典阅读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外界为观照物,反读经典;一种是以自身为观照物,切读经典。

前不久,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引发国人追问;近日,国务院踩“刹车”,给中国高铁降速。这一连串的事情纵观下来,不正很好解读了《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所说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这一句话么?欲速则不达,生命为贵赶超为轻,真希望我们的官员以此为鉴,闲余之时好好读一读《老子》,戒骄戒躁,沉下心来,为人民多干一些实事好事。又如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新闻,从而引发了国内新闻界不大不小的达芬奇家具事件,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诚信之缺失,正好也可以在《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得到印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企业呢?现实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以现实生活为镜反读经典,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学生来说,引导他们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来进行经典阅读不失为高效之举。比如学习方面,有学生平时语文小测粗心大意,批评时他老说“没问题,以后会好的”,但事实是小错仍不断,结果到了大考时候成绩像瀑布一样哗啦啦。此刻,让该生切身重读一下《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相信其会对“讳疾忌医”这四个字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吧。当然,对于经典,我们有必要告诉学生,课堂的阅读是永远不够的,只有走出课堂,面向自然,走进社会,拥抱人生,才有可能明明白白它的心。

四、回归多元

信息时代,经典阅读在方法和内容上可不拘单一走向多样,在角度和价值观上也可改唯一标准为多重标准,让经典不远人,可触摸,暖人心。

1.阅读方法和内容的多元。对于经典,传统的大部头纸媒体长时间阅读,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可以向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电视剧阅读、活动阅读、微型(口袋书)阅读、快速阅读方面进军,不管规矩不规矩,只要能达到“我的经典我做主”就行。举例来说,当代学生的课余生活已经被“上网冲浪”占据,不出门就可以遍览群书已不是梦想。同时,网络文学简介与电子版图书的流行,也使得学生在选择阅读经典时有了更便捷的方式,因而在经典阅读时,他们更倾向于快速的浏览。对此现象,我们应以接纳和引导为主,而不是子曰式地强调“回归原典”。

2.角度和价值观的多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经典的阅读,一言独尊和一说独大只会让人感觉“凄凄惨惨戚戚”,唯有兼容并蓄方可百花争艳。《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为此,在经典阅读上,我们就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当广开言路,耐心倾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回归快乐,回归自我,回归成长。于丹感悟《论语》《庄子》,王立群解读《史记》,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演义》,钱文忠说《弟子规》,讲的也无非是他们的一家之言,而真正的经典之味,则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用一生去体验、去发现。所以说,要加强学生的经典阅读,我们就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尽可能多地涉猎、走近并接受经典的同时,积极对经典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多价值的判断,从而找到“我”心目中的经典,并与之快乐相伴。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是民族之魂,且常读常新、永读不厌,它可以使我们对这个世界、对我们自身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并最终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于丹说,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她本人的“心得”只是提供一种阅读方式,希望千心万心皆有自己的所得。易中天说,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所以,对于经典阅读,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四

四个追问,让阅读教学理性回归 篇3

追问一:学生学到了什么?——清简目标

这其实就是教学目标及落实的问题。我们知道,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 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 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它既是文本解读的着眼点, 也是教学的出发点, 还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目标面面俱到, 贪多求全, 教学效果必然不理想。教学目标定得越庞杂, 教学任务越难完成。

一位教师在《每逢佳节倍思亲》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 既展示了汉字从甲骨文到如今的演变过程, 又播放了人们爬山的视频;既拓展想象人们如何兴高采烈, 又角色替换写出王维孤独时的心理活动;既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又想把古诗意思一一解说;既积累背诵思亲诗句, 又仿照课文改编古诗《杂诗》……一堂课热热闹闹, 容量大, 节奏快, 看似精彩, 实则学生收获寥寥, 能全部吸收的只有极少数优秀生, 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望而生畏, 教师展示的是个人的功底, 放大的是自己的能力, 课是上给听课教师看的, 学生本体给忽略了。

王荣生教授认为:“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 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那么, 一节阅读课上学生到底该学到什么?

1.夯实语文的“根”

童年是成人的根基, “字词句段篇, 听说读写思”是语文的根基。“根之茂者其实遂, 膏之沃者其光晔。”阅读教学要“营根固本”, 就像植物生长必须要有根的维系、有水的滋润一样, 语文教育也应深扎“根”, 广吸“水”。只有这样, 语文教育这棵历经沧桑的古老大树, 才能在课改的大潮中根深叶茂、郁郁苍苍。怎样营根?语文课程的特质告诉我们, 语文教学既要抓“语”, 又要抓“文”, 要让学生言意兼得, 不可偏废。读书感悟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的传统经验, 是人心与文心的融通。读书写作是深化根系的重要途径, 诸如“能读千赋, 则能为之”, 在生活中进行语文课程的实践, 要通过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空间来深扎学生文化的根。

2.习得阅读的“道”

“道”就是方法, 是能力, 是规律。掌握了阅读方法就拥有了阅读的能力。因此, 发现学习的规律, 掌握学习的方法, 才是学习的本质, 掌握读书方法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 比如, 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用笔圈画出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有感触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透过文字的表面意义想象背后的意蕴等。这也是伴随孩子们一生的东西。

3.培植文化的“味”

文化的“味”就是在阅读中丰富文化的积淀, 感受文化的力量, 进行文化的实践、创造与传播。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阅读教学就要引导学生透过言语形式, 准确而优雅地在听说读写中得到语言文化的实践、创造与传播。以《夹竹桃》为例, 朴实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厚重的神韵, 依然如季羡林先生之品格。仅仅读一文是不够的, 通过广泛搜集阅读季羡林的生平资料, 学生边读就会边悟出“物”、“文”、“人”的相似之处, 季羡林像夹竹桃那样安静从容地开、始终如一地开、锲而不舍地开、顽强不屈地开……物、文、人虚实相生, 浑然天成, 我们更能体会到的是先生那份挚爱生活的真诚、朴素。因为教学不是告诉, 而是一种激活和唤醒。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发学生读进去, 读开去, 浸透语言文化的力量。

追问二:学生是如何学到的?——简化过程

这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 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 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能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 那么学生通往这个智能的途径是什么呢?

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雾凇》一课给我们很好的启迪, 教学从检查预习开始, 到默写词语“水汽、雾气、霜花、遇冷凝结”, 到理解默写词语的意思, 用连贯的话说清“水汽、雾气、霜花”之间的关系, 再从课文中找出雾凇形成的句子, 抓住四个关键词, 细细品味、积累、背诵, 整个教学过程以读懂课文为主, 没有时髦的跳跃式讲读, 没有热闹的小组合作, 有的只是普普通通地一节一节地读好课文, 读懂课文。不是华丽和精制, 而是朴实无华、扎实有效。在这个过程中又是踏踏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 让学生受益匪浅。从中我们得出简化教学过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起点

这里的起点指学生学习基础的起点。学生进入课堂, 面对文本, 不是一张白纸, 教师的教学不能零起点, 在通过交流、检查等了解学生的起点之后再进行教学。学生的起点在哪里, 就该从哪里出发, 让每一步教学都有含量、有质量, 减少虚假的为了精彩而故意绕弯的开场白, 像薛老师一样干脆利索, 与学生的自我学习寻找到最短又最佳的对接点。

2.精简板块

板块即教学的几大环节的设计, 板块教学清晰明朗。板块的教学不是平板式的, 更多的是层进式的逻辑关系。层进式板块教学由简单到复杂, 由浅入深, 符合学生认识、接受、学习事物的一般规律。

以薛法根老师教学为例, 他设计了几大板块: (1) 学习字词; (2) 读懂课文; (3) 积累背诵。板块教学以学定教, 删繁就简, 确立了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读、悟、习的语文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与教材语言、情感、形象、思想相互联系、相互融合, 达到共振, 进入新的学习境界的过程。因此, 板块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构建联系的能力和自觉联系的意识, 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板块”是比较集中而又相对独立的,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因文、因人而异, 不应陷入统一呆板的程式化倾向。如诗歌类的板块教学基本遵循“读题目, 读作者, 读诗句, 读背景”等基本框架, 习作类的教学倡导“命题激活、贴近现场、虚实相生、具体指导”等板块。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教学板块, 不管板块怎样变, 但万变不离其宗, 这样的教学就进入了澄明之境。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 就应该让课堂不断显现出层次推进的态势, 积极落实板块式的整体框架, 立体设计教学过程, 化繁为简, 削枝去叶, 目标集中, 板块清晰, 才能使训练得以落实。

日常教学中任何问题的复杂化都是因为没有抓住最深刻的本质, 没有揭示最基本规律与问题之间最短的联系。停留在表层的“复杂”上, 必然会离问题的解决越来越远。抓住了本质之后, 教学就会举重若轻。

3.自主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 读读、想想、说说、写写才是最为朴素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潜心会文, 师生对话交流, 才是最本色的语文教学形式。一堂好的语文课, 首先要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上下功夫, 突出“读味”;在品词品句、咬文嚼字上下功夫, 突出“品味”;在圈点批注、读写迁移上下功夫, 突出“写味”。尤其要注意的是要想方设法把“写”挤进课堂。如拟写一个标题、概括一段意思、续写新的结尾等。因为阅读时动笔可以防止关键信息在口耳相传时的遗忘和流失。边读边写, 读因写而深化, 写因读而丰富。

追问三:每个学生都学到了吗?——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 秉承的是“对每一个孩子成长负责,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职业态度和专业操守。面向全体, 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标指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对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目标精准、内容精选、板块精简的课堂上应当人人达标。

事实上, 很多时候, 所谓的“课堂达标”是教师与部分优生的精彩对话与展示, 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真实情况, 加上检查缺乏整体性和针对性, 久而久之, 后进生就形成了。有的教师运用“检测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那么, 对于当堂练习不达标的学生“如何辅导”、“怎样过关”?河南永威学校的课堂“四清制”就是面向全体最好的探索与实践。课堂达到“人人清”, 所有的检测反馈都从后进生开始。薛法根老师也曾因为一个孩子默写“遇”错了, 让孩子自己来改, 错了, 又改, 再描写, 直到会为止。“堂堂清”、“人人清”保障人人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与提升, 能力宽裕的学生可以进行阅读、预习、运动等其他方式的学习。“堂堂清”的方法有很多, 教学落脚点的训练也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吸纳、内化的过程与能力。课堂没有弄清的, 课后有自查、互查、组查、教师抽查等方式, 永威的小组合作捆绑制保证优生深化学习, 后进生跟得上, 走得稳。“堂堂清”的检测形式也同样有练习、口答等多种形式。

面向全体还要把握好个体与全体的矛盾, 平衡时间分配, 全面调控课堂。这与教师的个人素养是分不开的, 放开心境, 潜心研究, 赏识学生, 做到面向全体就不远了。

追问四:用多长时间学到的?——追求高效

怎样算是高效?陶行知先生早就倡导:“凡做一事, 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 去收最大的效果。”高效课堂的价值不言而喻。追求高效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理念。

不向课前延伸, 不向课后延伸———“永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最高效的教学方式。永威的实践证明, 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师生课前的宝贵时间, 而且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紧张、高效地学习, 当堂达标, 课后有选择地做其他事情。而我们日常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一篇文章, 学生课前20分钟预习, 课堂40分钟学习, 课后作业再花费30分钟, 遇到需要背诵的课文甚至需要的时间更多, 教学在读读、背背、写写、默默、练练的不断循环往复中来回折腾, 学生哪还有什么学习劲头, 哪还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 去厚实自己的文学素养呢?追求高效是必行之路。

高效表面看起来是时间问题, 其实更是与教师的精心备课准备、钻研教材的能力、把握课堂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高效是建立于教师厚实的教学底蕴中的。立足本土, 因地制宜, 不搞形式, 精心备课, 让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超常地释放出来,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学生的灵感生发出来, 课堂精彩起来!

【四个回归】推荐阅读:

理性回归07-18

立足回归05-14

回归算法05-15

回归方法05-24

回归真实05-26

回归05-30

回归检验06-06

回归简约06-20

本色回归06-25

稳健回归07-28

上一篇:机插质量下一篇:成绩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