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培养模式(精选12篇)
大学生培养模式 篇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 我国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能力培养到90年代初的素质教育, 再到现在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突出创新教育, 短短二十年, 进步神速, 但要真正全面落实, 尚待艰苦努力。
然而, 据统计, 现在我国拥有在校大学生1000多万, 从事创新研究的130万人, 仅占总人数的9%, 有成就的40万人, 占从事研究的30%, 而35%的大学生学习兴趣有偏颇, 对不同学科产生不同的情绪波动, 不能正确认识不同学科对于知识结构的重要作用; 21%的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不顺心和焦虑;在学习中遇到失败和挫折感到难堪和自信心降低的比例为18%和24%。大学院校1800余所, 有较高研究设施和水平的有300余所, 约占总数的17%, 基本具体创新研究的有800余所, 约占总数的44%;大学生课程总共多少学时, 用于创新研究的多少学时, 占总学时的百分之多少…… 这些数据表明现在大学生创新情况不容乐观, 还需要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对其培养。
2 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科学而完整地阐述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各种因素, 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比较多, 既有社会文化、外部环境、教育水平等外部因素, 也有个人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等内部因素。但总结起来, 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1 理念观念的束缚
教育理念僵化。高校要尽快实现由 “承传型”、“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更改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
2.2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单一是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目前教学手段应该由灌输式向应用式的双向教学方式转变, 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研讨班、讨论小组、案例教学、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学技术落后
先进的教学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可以优化配置并重新整合学科课程, 从而以全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效率最大化。
3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创新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它要求高校在教育思想、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教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考试和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各个方面的广泛参与和综合行动。
3.1 确立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从以往的“知识型”“应用型”人才向“创新型”“创造型”人才进行实质性的转变。这是新世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科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高校创新教育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以成才为目标”的理念, 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各项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改革, 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2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发展科学创新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和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 建立更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 必须开发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新型课程体系。
(1) 在教学内容方面, 首先重视站在科技加速发展及其综合化、整体化的时代特征的高度来更新学科内容, 注意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 帮助他们跟上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在课程设置方面, 要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文理渗透, 重视“通识教育”, 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以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2) 改革教学方法。教师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外, 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选择性要求, 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创精神,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3) 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是创新的根本, 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创新活动应多种多样,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如通过对经济运行、技术改造、基础理论面临的各种问题的了解和参与, 通过对一些著名科学家的访问和交流,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和讲座等, 使学生了解创新需求、思考创新方法、提出创新设想, 从而逐步形成自觉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3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应改革教育方式, 变“应试”为“应知”。在考试内容上, 不仅要考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 还应包括一定比例没有标准、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学生自己创见的题目。同时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 理论与实践结合, 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
3.4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其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 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 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善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
3.5 创设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建立各类科技活动及创新团队
在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中, 以各种创新团体为培养点, 通过各类创新科技活动, 从实践和实际行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3.6 开放教学
高校应积极开展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建立校际关系, 互派研究生和访问学者, 进行科学研究与合作。
3.7 营造广泛支持的社会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只是高校的责任, 整个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都责无旁贷。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要加大科研和创新经费的投入, 要建立以科研为基础, 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 要用政策引导和法律保护, 在宏观上营造出有利于创新、鼓励创造发明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后备力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大学生创新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校应抓住发展机遇, 确立现代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积极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强.中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比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2 (1) :56-58.
[2]陈晓琳.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经济, 2008 (3) :149-150.
[3]郑德明.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6 (3) :26-29.
[4]向学杰.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EB/OL].ht-tp://news.gzu.edu.cn/News/200812/25309.html, 2008-12-10.
[5]赵川平.对在学生创新品质培养的认识[J].高等农业教育, 2000 (6) :65-66.
[6]黄永华.刍议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32-35.
[7]马陆亭.如何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教育报, 2006 (10) :112-113.
大学生培养模式 篇2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陆晨晨1,王 良2(1.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2.中共黄山市休宁县委党校,安徽 黄山 245400)
摘 要: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指导性、它是一个过程范畴,具有过程性和标准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问题,归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即市场需求和在校学生的矛盾、课程结构,专业设置不合理、各高校培养模式定位不清和教育实践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给予了解决办法。
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探索 篇3
【摘要】本项目主要研究FSC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以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例,通过文献查询和实地调查,从社会,大赛主办方,以及参赛车队(学校)自身三个层面对FSC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归纳得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初步理论。
【关键词】创新创业;竞赛;三圆环模型
如今,国内大学生竞赛活动日益繁荣。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仅教育部确认的全国性竞赛就多大二十多个,涵盖各个专业,而其他的省级竞赛项目更是多如牛毛,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参加各种竞赛。
但是如此多的竞赛是否都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培养呢?学生的投入和收获是否匹配?如何辨别这些竞赛的利弊?以及如何将高校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向纵深发展是我国目前竞赛项目遇到的“瓶颈”。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起源于国际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目前FSAE已发展成为由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中国等15个国家举办的20场赛事所组成,并有数百支来自全球顶级高校的车队参与的青年工程师盛会。
中国自2010年开始引进FSAE赛事,即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ormula SAE of China)。FSC发展迅速,多年来比赛规模不断扩大,2015赛季,已有超过80个高校的100多支支车队报名参赛。
FSC大赛组委会下设:大赛执委会秘书处:主要负责大赛筹办和运行;规则委员会:主要负责大赛规则的制定;裁判委员会:主要负责比赛过程中各项竞赛项目的评分;宣传推广与奖项委员会:主要负责比赛的宣传。大赛组委会各部门分工合作,负责组织协调比赛的进行。
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各个车队配备指导老师两名,设队长一名,经理一名,其可根据车队需求设置副队长和设计总监等职位。
各个车队的队员需要自主设计制造一辆能够持久运行的赛车。在赛车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每个车队需要按时完成组委规定的各项文件指标。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首先是昆仑润滑油和易车公司冠名赞助这个比赛,大部分车队也有自己的冠名赞助商,如江苏超力集团连续五年赞助江苏大学方程式赛车队。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企业对该比赛进行支持,他们为车队提供技术、资金、材料、软件等方面的支持。
除了汽车行业,相关媒体也对这项赛事大力宣传,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会对这项比赛进行报道,另外还有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新浪新闻、搜狐新闻等大量媒体关注报道,每年报道该比赛的媒体多大100多家。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所有参赛队伍中感觉自身运营差的只有14%,虽然没有其他竞赛项目的数据作比较,但是就个人参加其他竞赛的直观感受,我认为这样的一个比率是比较低的;另外我们可以看到83%的车队感觉自己的运营并不是很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说明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虽然相对发展的比较完善,但是依然可以更优。通过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各个车队对影响车队发展的因素最看重的分别是学校支持(31%)、资金(24%)和团队管理(22%)。
通过综合分析,企业对这个比赛的参与度非常高,其中被企业冠名的车队达到总参赛队伍的73%,而且根据访谈的结果,只要是冠名赞助商,其出资额不低于10万。各车队赞助商数量平均值: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平均每个车队的赞助商有20个,这相对与其他比赛来说企业的参与度相当的高。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拥有强大的组委会。大赛的组委会各个部门分工明确。拥有完善的规则;拥有大量的企业支持;拥有强大的媒体资源。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每个参赛车队学校都会配备大量的经费、工作室和车间。学校的各种实验室都为车队的队员开放,他们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各种实验,如发动机标定、风洞试验等。
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将影响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对人才创新创业培养的因素总结归纳为三个:
1.团队因素。包括学校的支持、团队人才素质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
2.组委会因素。包括组委会的执行力、完善的规则以及专业并且公平的评审。
3.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支持以及媒体的关注。
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培养模式的研究,使用演绎法得出了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竞赛项目三圆环模型:
三圆环模型主要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分三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层面,所有的竞赛都应该建立在社会的需求上,这里的社会需求是比较广泛的社会需求,包含学校、公司、政府、社会公益等。例如节能减排大赛就是建立在企业、政府和社会公益的需求之上;互联网+大赛也是建立在政府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需求之上。一个好的竞赛项目一定是建立在一个全面的市场调研结果上的,这样才不会和企业背离,不和社会背离,这样的竞赛一定能够吸引足够的媒体关注。
然后是组委会层面个,组委会是一个重要环节,衔接了社会和学生,是一个裁判的角色,是竞赛公平公正的标尺。
最后是团队层面,包括学校的支持度,人员素质以及团队的管理。
建立该模型的目的有两点:1.为新竞赛项目的成立提供理论依据;2为已有竞赛项目进行自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该模型在使用的时候如果是建立一个新的比赛项目,需要从社会层面到团队层面进行建设,然后从团队层面到社会层面进行审核。如果在进行现有竞赛项目的诊断的时候,只需要从团队层面到社会层面逐步进行分析改进就可以。
该模型由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人才培养模式演绎而来,由于本人资源和知识技能限制,目前除了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能够用其来证明的竞赛只有“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该模型只是一个比较初级的模型,有许多不足,希望有能力可以把该模型推广到更多的竞赛项目中,并且将该模型不断完善推广,希望以后可以看到各个竞赛项目使用该模型进行自身分析改进,新的竞赛项目可以以此作为理论基础进行开展。
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模式探讨 篇4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及特征
媒介素养, 又可称为媒体素养, 媒体素质等, 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中, 指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养。媒介素养的内涵较为广泛, 一般的认为其内容包括早期的屏幕教育、图像素养、电视素养, 以及后来的视觉传播、视觉意识与批判性观看技能。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络的普及, 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和网络素养也包括其中。1992年在美国召开的“媒体素养领袖会议”曾就媒介素养做出了统一的定义:公众使用、分析、评估各种媒介信息, 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该定义包括三个层面, 即获取信息的能力、解读信息能力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媒介素养的培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因此, 可以将媒介素养的培养过程可分解为四个层面:媒体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引导学生理性的认识大众传媒;在媒体制作等媒体实践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媒介的传播本性决定了媒介素养教育天然地具有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素质的特殊作用。第一、二个层面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尤其训练对媒介传达的信息的批判思维能力。媒介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大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大众传媒讯息, 不会因媒介的使用而被沦为大众媒介或讯息的奴隶, 达到对媒介的正确使用将成为其发展的一种动力。
(一) 训练逻辑思维
媒介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素质, 弥补其在学习能力和信息批判能力方面的不足, 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者在传授关于媒体和媒体系统的知识的同时, 锻炼学生的媒体使用能力, 即运用媒体、操作媒体的能力, 包括单方面接受媒体的使用能力和与媒体互动的使用能力。经过这种系统化地学习和训练, 大学生掌握了新的媒介手段, 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就更多了, 有助于自身知识结构的丰富和完善。本课题的调查数据显示, 80%的学生除了接受学校安排的课程, 课余时间均有利用网络等媒体自学的经历。如有的学生成为校报通讯员, 大学四年从事新闻记者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新闻业务知识和较高的媒体制作技能。较为典型的案例是一名艺术类毕业生, 通过电视、网络搜集相关教材和信息, 自学了管理学、营销学和一些软件使用, 自己创业, 开了一家公司, 为同年毕业的校友提供工作岗位。这说明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媒体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完全可以通过媒介, 使得自身素质紧跟社会的需要。
(二) 培养批判思维
媒介以各种形式承载和传播着社会发展的信息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其无所不包的特性, 使得媒介环境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使媒介环境清晰可见, 从而让学习者能带着批判的眼光走进媒介、研究媒介和使用媒介。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电视、网络、手机的娱乐功能, 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不理解媒介, 而被其娱乐功能所蒙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青年学子就会了解媒介发展的历程和内部运行规则, 媒介的经济、社会、文化意义, 并结合具体的媒体实践, 进行具体分析。
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媒介教育的首要内容, 媒介素养是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 可以说, 媒介素养是批判性思维与媒介文本解读的结合, 即通过对媒介文本的分析实现批判性解读, 这种能力无疑将有助于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媒体社会。
(三) 启迪创新思维
不断地创作新的信息产品, 是媒介的生存法则。媒体创作能力是媒体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它是指媒体使用者对媒体内容进行技术处理或者内容増改的能力。它包括两种不同的创作形式:一是对媒体内容的革新能力, 这些能力是指根据已有程序, 在已设定的媒体运作程序中、或者在已有的媒体系统中对媒体内容的革新;二是创造性革新媒体的能力, 这一能力与美学有关, 这一能力完全可以越过媒体交流系统之外, 可以创作新的媒体形式。显然, 大学生在丰富的媒体实践活动中, 其创新思维素质会得到切实锻炼和提高。
在本次调查的学生当中, 凡是参与过校报、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实践的同学, 他们在新闻采写, 编辑制作过程中, 对媒介都有切身的感受, 认识到创新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 创新是基于对行业或专业的充分理解, 创新是一次次失败过后的彩虹, 唯有创新才有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 使得他们在考研、考公务员、应聘企业过程中, 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四) 锻炼沟通与交流素质
媒介的出现在于人们有交流的需要,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实质上是人的沟通与交流。新媒体诞生后, 媒体的即时互动功能不断增强, 沟通与交流的特性更加凸显。在媒介教育中, 无论是知识技能的训练, 媒体批判意识的培养, 还是媒体创新, 都是为了更好的交流。
在媒体知识的传授中, 学生了解了媒介的传播功能, 自然会树立沟通交流的意识。在技能的培训、媒体制作等环节, 学生自然地要学会团队合作。例如, 报纸、电视节目、网络新闻等, 从发现新闻、采写稿件、编辑、校对到发布, 这是一个系统的流程。任何参与其中的个体, 都会接触到其他的人, 这就必然需要学生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 准确地理解他人, 积极地与人合作, 如此学生的沟通交流素质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锻炼。在媒体批判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必然要涉及到媒体的生产和传播特点、媒体与社会各方面是如何沟通与交流的。经过一系列的培养与锻炼, 帮助学生克服与人交流的障碍, 使其在进入社会后能够与他人进行平等有效的对话。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及实践
媒介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具有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性质, 因此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的竞争力, 就是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应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所有环节中去。
(一) 教学方法环节———让大学课堂成为开放性的互动教学
多媒体技术早已经进入了大学课堂, 但是媒体意识并没有真正融入课堂。媒体的本性是交流和沟通, 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封闭模式, 教师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 以吸引学生的关注, 媒体某种意义上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板书。这是因为我们教育中的知识观没有更新, 依然固守知识传承、积累的观点, 追求着永恒的客观的知识, 而忽视了知识的不断更新, 一切知识的产生都有其文化的、社会的原因和背景。老师应树立新的知识观, 认识到知识的多样性、文化性等特点, 发挥媒体的交流功能, 适时让学生与老师互动起来, 让大学的课堂呈现一种开放性的知识和思想的交流的景象, 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特别是自学能力和信息批判能力。
(二) 课程设置环节———全方面推进媒介素养教育
媒体素养教育在我国仍然处于第一层面, 即跟进技术进步, 及时教给学生所需的基本媒体知识和技能。媒体制作、媒体批判、媒体创新等层面并没有全方位的教育普及。这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高校应该开设媒体素养公共课, 让非新闻专业的学生接受媒体素养的系统教育, 同时利用第二课堂, 给学生创造丰富的媒体实践的机会。例如,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校园媒体的制作, 或者参与校外媒体的制作,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扬州大学成立大学生新闻社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这个新闻社吸收了10多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和近300名非新闻专业的大学生, 规模比较大。学校邀请媒体从业人员给他们开讲座, 集体授课讲课。以校园媒体为基础, 涉及报纸、广播、电视媒体, 同时积极与校外媒体接洽, 从而给这群大学生们搭建了一个较为开阔的媒体实践的平台。
(三) 考核方式环节———建立多元的
考核评价体系。
受传统的知识观和教学方式的影响, 大学依然主要是凭借一张试卷评分。学生的成绩事实上不能满足时代和市场的需要:学习潜能、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并不能通过学校给予的分数看出来。而一些教师迫于学生的就业压力, 会给予较高的分数, 这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也不利于市场的人才选拔。以考试评价大学生的方式亟需改变。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即以学校评价为主, 社会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例如, 一名学生在某家媒体参与了半年的实践, 他的评价项目应包括在校期间的课业成绩, 参与实践活动的内容、次数和时间, 学校和用人单位分别对学生进行的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的分类素质考核, 最后一项是学生自评, 应以报告的方式详细记录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所作所为, 所思所想。这样一份评价更能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 也给大学生以鞭策, 让他们早早认识到仅仅学好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三、结束语
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对于高校教育界来说还是较新的课题, 媒介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 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需要共同努力、共同探索, 值得我们对其深入研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迅速的国家来说, 媒介教育的影响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它关乎到信息时代和媒体时代的国民素质。我们需要更新观念、探讨理论、摸索方法、总结经验, 来大力推动符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此外, 媒介教育的实施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部分, 还需要整个国家教育大气候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志安, 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 2004 (5) .
[2]、董云飞.媒介教育——当代大学生教育的新课题[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7) .
[3]、张艳秋.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J].国际新闻界, 2005 (2) .
[4]、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 1997 (1) .
大学生培养模式 篇5
上海乡村医生队伍将有“新鲜血液”注入。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区县定向培养乡村医生,首批45名大学生即将毕业,分赴浦东、金山、青浦、奉贤、崇明等区县的乡村卫生室,从事医疗、预防等工作。
要让郊区居民“小病不出村,就近能治病”,乡村医生肩负重任。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郊区设置1700余所村卫生室,乡村医生4000余名,长期以来存在数量不足、学历偏低、年龄老化的问题。从学历来看,乡村医生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2.57%,多数为中专及以下学历。3至5年内,上海将有近半数的村医退休。
为加强本市乡村医生的培养,起,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郊区定向培养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乡村医生方向)学生。此举在本市高校首开先河。校党委书记贾万疟硎荆骸跋绱逡缴是城乡医疗卫生网底建设的主体,培养乡村医生是解决看病难的重要路径。作为医学院校,我们应在乡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探索。”20,学校在该专业招收春季、秋季班两批学生,、招收了秋季班学生,目前学校该专业学生共282名。学校通过高考、面向郊区定点招生,定向培养,该专业学生均与所在乡镇和区县卫生局签订委托培养就业意向。
高校大学生骨干队伍培养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以人为本;建设;培养
大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是大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大学生骨干队伍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会、班委会及社团骨干成员。他们是广大学生中的中坚力量,在同学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是活跃在大学校园里的一支生力军,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架构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根据学生工作实践以及学生工作的基本发展趋势,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研究大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模式:
一 明确具体目标,遵循骨干队伍培养基本原则
大学生骨干队伍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群体,它的形成和发展相对自成体系。只有明确这个群体的培养目标与原则,才能形成系统的、全面的培养理念和具体实施策略,才可能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队伍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目标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关心和信任学生骨干,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过去,我们往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把学生骨干当作被动的执行命令的“机器人”,因而学生骨干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骨干以不同形式参与到学生工作中来。在学生骨干例会、工作总结会上,我们要启发他们针对每项活动、每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深入了解学生骨干需求,关心他们的发展。对于学生骨干,一方面我们要严格管理,耐心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爱护,通过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和掌握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得老师与学生骨干之间建立起平等、信任、合作的良好关系。
第三,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为学生骨干提供锻炼的舞台。在学风建设、班风建设、文明宿舍建设、纪律教育、公德教育等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可以将一些学生活动的筹备、组织工作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地分配给主要的学生骨干,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骨干的特长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因此,通过建立学生骨干培养平台,提供学生骨干锻炼岗位,鼓励和支持学生骨干在课余时间积极从事相关社会工作等多种措施,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全面提高其综合实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骨干队伍提出的新的要求。
二 制订选拔标准,组建高素质的学生骨干队伍
大学生骨干的选拔工作,是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在选拔学生干部时,要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好思想素质、学业成绩和群众基础等重要衡量标准。通过采用选举、推荐、竞聘、自荐、任命等多种形式公开进行选拔。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选拔机制,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杜绝各种违规事件的发生,在选拔过程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坚持标准、全面考察、任人唯贤。
大学生骨干队伍选拔的具体标准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学习勤奋刻苦,专业基础较为扎实,在学习上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二是人品良好,人格健全,思想素质好,在广大学生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在活动中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四是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不计较个人的名利与得失,热心为集体、同学服务,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五是法律意识较强,遵纪守法,诚实正派,有忍让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六是有较强的身体和智力条件,能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使工作和学习互相推动,相得益彰。
三 加大培训力度,发挥骨干队伍模范表率作用
大学生骨干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学院与系相结合等多种形式。除了利用开办党校、团课等培养方式外,还要加强对学生会、班委会以及社团的具体指导,不断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参与具体的工作中注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逐步实现自我提高,这样才会使更多的同学得到切实的培养和锻炼,从而提高其政治理论修养和工作业务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大学生骨干作为团队领袖,必须具备勇于进取的气质,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大学生骨干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培训,规范他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发挥其在学习、遵纪等方面的榜样作用;老师还应鼓励大学生骨干在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帮助他们制订出合理的计划方案,鼓励和指导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引导大学生骨干树立成才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大学生骨干要积极参与,并且要树立“争先创优”的意识,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广大同学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只有不断地拓展培训方式,加大培训的力度,大学生骨干队伍才能永保先进,才可能在各方面发挥模范表率作用。
四 完善考评机制,加强骨干队伍的管理与考核
科学的考评机制是加强大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院系要结合实际制定出量化的考核指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奖励机制。全面客观地对学生骨干的工作及表现给予公正的评价。
考核内容应包括:政治表现、学习成绩、工作业绩、参加培训等方面的情况。考核结果应及时向学生干部所在系的团总支通报,并记录在学生干部工作档案中。凡考核评价为优秀的学生干部,在综合测评中给予适当加分,并作为评选校级或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的后备人选,在推优入党、推荐就业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在考核中,对不称职的学生干部,要通过组织程序及时撤换;对无视校纪校规违反组织原则和规定,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干部,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总之,加强大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大学生骨干对高校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大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是各高校学生工作发展形势之所需。各高校应从培养目标;选拔方式;培训制度;考评机制等方面入手,積极建构大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和培养的立体网络与实施策略体系。但也应意识到,大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经过认真调研、分析,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教训,最后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只有这样,大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才能稳步推行,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篇7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改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对付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结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人类的过去和现在离不开创造,人类的未来更离不开创造。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高等教育应在注重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突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和职场竞争力。
一、我国大学生生创新能力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主要体现在社会对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和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而对于人才供应方——许多高校来说,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却没有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很多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许多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比较多,既有社会文化、外部环境、教育水平等外部因素,也有个人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等内部因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在对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相关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分析原因如下。
1、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也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去创设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2)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
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也较敏捷,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其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3)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
许多大学生已经产生了一些灵感,但由于学生缺少创新的技能,这些灵感也只是短暂的,缺少横向联系。
(4)有创新的热情,但独特的创新目标不明确
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其创新目标不够明确。
2、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多年来传统思想倚重于知识传承,把传承性教学置于中心位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欠缺批判思维,欠缺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许多高校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学对象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教学成果达不到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最后,专业实习难以有效开展。许多高校采取短期实习学校尽量安排,长期实习由学生自己解决,基本导致实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差。
三、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提高
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适应性,培养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锻炼创新能力。
(1)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某些科研课题或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任务,去思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从而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2)主动搜集相关信息,在周末或假期做一些兼职或实习工作,深入生活实际,开阔视野,增加对社会需求情况的了解;
(3)多了解一些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从中汲取营养,总结经验,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
首先,注重课程设计的实用性与灵活性。创造力的提高要以必要的知识为基础,而知识结构的优化是提高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条件。高校必须具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开设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课及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应用课程。
其次,优化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应增加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以使学生在在实际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
最后,建立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便利。同时,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便利以及导师专业辅导。
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良好沟通与合作
应当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主动走出校园,在市场中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建立多个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展企业界与学院的良性互动关系,既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公司和商界的运作,从而不断通过实践来充实教学,又可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学生、教师环节的相关措施的同时,学校及社会各界也应参与进来,更好的实现对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正国.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5.(3)
[2]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 2006,(3)
[3]辛雅丽.关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认知比较研究[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3,(7).
[4]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
大学生培养模式 篇8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两阶段式,实践创新,能力模式
当前, 中国的经济形势和模式的转变, 对高学历人才, 特别是基数较大的本科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实际大学工科生教育培养并不符合现代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因此, 大学工科教学模式要进行改革。本文中经总结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经验, 加之现代市场要求及工科生培养的特点, 对工科生的两段式实践创新能力模式构建进行探讨。
一、卓越工程师的形势与任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学科。目前, 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冶金、电力、电子、轻工和纺织等行业。仪器仪表行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倍增器”, 对各行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拉动作用, 对仪器仪表行业人才的需求也一定会日益紧迫。惯性器件及系统是每一个军事大国必须大力发展的尖端行业, 目前各有关学校所培养的这方面专业人才的数量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还远远不能适应。鉴于我国能够进行陀螺导航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的院校十分有限, 远远满足不了航天、兵器工业发展的需要, 2005年国防科工委组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院校进行充分论证, 建议重点建设一批国防特色学科专业, 以满足国防科学技术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较高人才培养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被批准为国防特色专业, 但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依然存在一定矛盾,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招生规模。
全国范围内仅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及我校等少数几所院校进行陀螺仪表及测控技术的教学。同时鉴于相关专业学生培养经验、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学习陀螺仪表及测控技术的实际招生数十分有限, 以我校为例, 每年招收的人数仅60多人, 远远满足不了精密测控及陀螺导航企业发展需求。
2. 培养模式及质量。
大多数招收本专业高校依旧沿袭着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往的这种教学模式, 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 相关实践经验学生掌握得特别少, 导致毕业后的学生到企业就业还需要先进行相关岗位实习培训。特别是本专业的实验与毕业设计等过程往往需要进行惯性系统的一系列实验, 而大多院校是不具备这类条件的, 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学习一些书本知识, 这无疑加大了人才培养质量与实际要求间的矛盾, 也延长了人才培养的周期。
二、两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我国教育部指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面向工业、面向未来及世界的, 依据社会当前的实际工程需求, 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其相关素质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要符合我国教育强国、增强自主创新力、发展新型国家发展战略, 同时结合我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的学科建设体系, 凭借五十多年来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方面的办学经验及优势, 结合我校自动化学院教学条件及师资队伍, 瞄准我国导航仪器及测控技术领域, 依据自动化测试测量及高精度导航仪器的实际需求, 联合航天科工集团、中船重工、兵器集团的研究院、设计院及相关企业, 重点培养项目设计与建设、生产运营与管理、新产品与新工艺的研发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卓越工程师, 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及整体素质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培养
1. 学校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设有“导航技术”和“测控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测控技术与仪器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部门的测量与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及其他信息获取、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企业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测控技术与仪器行业发展需要, 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工程相关了解,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实验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关运用及创新能力等等。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
四、培养学制与培养模式
根据该专业分层次的人才需求特点, 这次试点工作是培养具有应用型及设计型的卓越工程师, 等具有一定的经验后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向更高层次转变时, 会考虑进行研究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现阶段中, 学生在校学习4年, 学校采用“3+1”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所谓的“3+1”也就是大约花费三年的时间来进行相关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等等的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大约一年的时间进行相关实践学习环节, 如工程实践、专业实习或是专业课程设计等等。通过这种教学模式, 毕业后的学生可以直接到企业就职或选择继续深造。为实现符合学校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目标, 实施“创新推动、打造品牌”战略, 重点培养出“思想品质好, 辨识能力强, 掌握核科学知识”的创新型人才, 打造一流的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结合自动化学院的“宽视野、厚基础、能力强、素质优”的具体要求, 将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的认证标准作为参考标准, 以我校刚修订的20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框架, 学校与企业通过结合企业发展及生产的需要, 一起订制出相关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包括两方面, 首先是基础教育, 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作为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的首要条件。其次是专业教育课程, 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和掌握精密测控及陀螺导航领域的知识跟技能。
五、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践效果
在对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后, 取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校厂联合培养的方式。其中,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现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生物医学工程”5个本科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1年获得教育部批复, 成为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是经国家计委批准创建于1963年, 现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直属企业, 是中国第一台硒静电复印机诞生地, 是国内第一家实现“863”重大项目的企业, 通过了中国新时代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国家一级计量单位, 具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资格证书和一级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证书。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运行三年, 在大学工科生的培养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1级本科生作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对象, 其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更加实效, 创新与动手能力也显著加强, 在参加国家和省市的各类电子设计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除此之外, 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同样搭建起了学校同企业间的科研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卓越工程师创新基地, 对于企业生产发展的技术性问题可由学校跟企业共同申报相关的国家级、省级或者市级科研项目, 成为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技术水平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杨华.工科研究生“两段式”实践创新培养基地的建设[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4) :15-17.
[2]王永利, 史国栋, 龚方红.浅谈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9) :57-58.
[3]王永利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江苏高教, 2011, (2) :137-138.
[4]朱金秀, 范新南, 朱昌平, 江冰.电气信息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10) :129-131.
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篇9
(一) 存在将创业视为就业辅助的错误认知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实力评价标准, 就业率为主要的评价指标, 因此,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 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被视为重中之重。很多学校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促进就业, 在该种指标压力下, 不少高校单纯地将创新创业看做是就业的辅助, 鼓励引导高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显然, 其出发点是错误的。因此, 导致其在此认知下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并没有切实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而是基于高校的就业率标准或就业指导的要求进行活动的开展。他们通常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混为一谈, 狭隘地认为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实现自我就业, 进而简单地将创业者转变为就业者提升高校就业率, 或促进大学生创业帮助其他学生实现就业等, 严重偏离创业教育目标。
(二) 专业学科与创业创新教育过于分离
对于大多数的高校而言, 高校的教育目标宗旨就是向大学生传授其所需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而近些年, 各级高校与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更加重视, 大部分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学科研究建设之中, 并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 甚至开始有个别引领的高校开始了创新创业与专业学科建设的深度衔接。但是, 相对目前国外大部分高校来讲, 我国依旧处于专业学科与创新创业教育过度分离的状态, 其渗透性较差, 大部分依旧将创新创业教育看做一门独立的必修课, 因此学生从开始难以构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认知, 而将其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割裂开来。在日常学科课程教学环节中, 创新实践范围过于狭窄, 难以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基础的创新创业实现理念上的一致性, 严重制约了高校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和开拓。因此, 不少高校积极进行了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如采取小组讨论、实战演练、实习锻炼等。
(三) 创新创业课程中实践部分严重不足
对于大部分高校大学生而言, 他们是未来社会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其创新创业能力的状况将决定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走向, 因此, 需要有效地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而该能力或技能需要有效的量级的实践操作得以提升和优化。尽管近些年高校重视创新创业课程, 但是对于该课程的实操部分的重视力度仍然不足。因此, 若要有效提升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需要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广泛给予学生创新实践的平台和机会,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实习模式, 引导学生及时地将学校所习得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之中, 或者及时地与企业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 避免学生理论知识脱离实践等问题。或者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假期实践锻炼平台, 广泛开展创新与实践教育相融合的校园实践活动。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园区, 让大学生有一定的创业环境与氛围, 切身感受到市场的竞争压力与气氛;引进实体项目, 营造创业环境, 使大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感到浓浓的创业气氛, 为今后创业积累足够的经验。
(四) 将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混为一谈
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发展较为缓慢, 同时我国不少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混淆, 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针对学校的学生精英, 而非全体大学生。随着各地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不断科学和完善, 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局限于部分精英人才, 以及创新创业并非就是创办某一企业或成立一家公司, 从而拓宽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视野。创新创业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进行创业思维的培养、创业意识的塑造及创业精神的追求等。将培养极富挑战性、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具有开拓创新思想的综合性人才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 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作为关键, 使得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俱进, 在今后竞争中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二、提升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策略
(一) 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层面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 进展和发展较为缓慢, 因此, 需要强化科学合理的事物发展的意识认知。应在教育相关职能部门, 乃至整个社会相关部门的协同下通力协作, 来改进和完善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换言之, 就是有效地将社会各个组织的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通力协作, 齐抓共管, 杜绝孤立地开展创新创业相关事务, 进而发展一支执行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服务引领队伍, 加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认知层面的引领导向作用, 进而提供有利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的优质服务与条件。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其一, 准备阶段。该阶段要集中精力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训练, 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确保创新创业活动执行者具备足够的知识理论和实践储备。其二, 初始阶段。社会组织或高校等应给予创业者足够的支持, 包括资金资源、人脉资源及其他政策服务资源等, 提供相对较为宽松和适宜的创业创新环境, 并做好后续针对性的服务指导等工作。其三, 发展成熟阶段。这个时期主要的任务是对创新创业者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查、探访询问, 引导他们健康发展。高校应将他们在实践中的感悟与教训及时回馈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 促使大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应注意的经验和教训, 从而少走弯路。
(二) 改革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课程
创新改革高校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 主要目标就是引导大学生明确创业创新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进而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和实效性。目前, 高校的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后置性与延迟性, 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目标宗旨, 难以引导大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方向, 弱化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有效性。创业教育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能够促进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是将教育理论思想转变成教育实践的最优途径。目前, 我国高校创业课程的运作模式主要为:一是嵌入式。即将创业创新教育全面深入地纳入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中, 并且全面评估、权衡校内外、课内外的创新创业课程活动的开展效果。二是渗透式。在当前创新创业相关学科建设的过程中, 充分地将创新创业理念渗透到专业知识之中, 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对本专业的知识理论进行衔接创新, 或有效引入到课程的实际教学活动中, 譬如低级阶段设置专业基础内容, 如开设《创业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等创业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塑造创业理念, 培养创业精神;中高级阶段设置实践操作课程, 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动手技能, 如KAB (了解企业) 、SIYB (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 等;高级阶段开设相关实战演练课程, 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 培养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
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是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 也是教师参与活动系统指导学生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团队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教师在其中可有效地选取合适的学习资源,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创造热情。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门集实践性与综合性为一体的课程, 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胜过千篇一律的理论知识讲解, 更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技巧。所以, 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很高。当前, 高校实施创新创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打造一批优秀高素养的教师团队。在师资培养上, 要注重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 打造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团队。专职团队应有讲解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兼职人员应有专业教学能手、校企业家、社会成功人士等。高校应该重视对外校名师专家的邀请, 以弥补本校师资力量的不足。强化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 全面熟悉与了解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最新相关信息。
(四) 组织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要使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顺利实施, 高校要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教育活动的宣传工作, 为学生开创积极主动、热情洋溢的创业环境。例如, 采用校园网站、校广播站、公告栏等媒介宣传相关成功人士的创业经验和教训, 让学生了解创业的相关过程;通过微博互动为大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 让他们彼此敞开心扉, 交流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与此同时, 学校应定期举行创业技能大赛等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做好强有力的支撑。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 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 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许敖敖.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思考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 2000 (4) .
[2]张武升.创造教育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教育研究1999 (8) .
[3]冯建军.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学刊, 200 (4) :15-17.
[4]董世洪, 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2) :64-65.
[5]周合兵, 等.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8) :4-7.
[6]张莉, 等.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3) :170-172.
铁路企业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篇10
一、新入路大学生的特点
1. 头脑不清醒, 缺乏对成才之路的认知。
现在的铁路大学生, 多为80、90后, 对铁路基层站段的认知比较浅薄, 以为大学生就是坐办公室从事技术性或管理性工作, 到现场锻炼只是走过场、摆样子, 根本没有做好到现场的准备。到现场后, 不能适应基层现场的工作环境, 认为作为大学生干一线生产工作太屈才, 不是踏踏实实在现场认真学习, 了解现场作业, 夯实业务基础, 而是讲报酬, 讲得失, 寻找便捷成长途径, 脱离了铁路企业大学生成才的正确方向。
2. 重理论轻实作, 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大多数铁路专业院校仍在采用“以学科教育为主, 专业联系职业;以理论教学为主, 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 缺乏对大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致使铁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现场实际离得较远,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样在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就很差。主要表现为:心中没底, 不敢处理;根本不会, 无从下手或没有头绪, 程序错乱。
3. 随遇而安, 缺乏岗位角色的溶入意识。
许多大学生,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认真地进行规划, 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基层现场的工作环境, 怨天尤人, 放弃了对更高层次技术岗位的追求, 只求过得去, 不求过得硬, 躺在原有的知识和学历上“睡大觉”, 难以深入钻研。更有甚者, 缺乏敬业奉献精神, 比较看中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 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时光。
二、大学生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1. 基层站段的车间、科室领导对大学生的培养不重视。
大学生进入铁路基层站段初期, 都是安排大学生去不同的车间、科室见习一至两个月。绝大部分车间、科室领导把见习的大学生视为可以免费使用的劳动力, 利用他们的文字功底和电脑应用基础方面的强项, 直接安排其在本部门打杂、做秘书, 并不安排他们深入现场学习专业技能, 致使大学生在见习期间学不到应有的专业技术知识。
2. 大学生的培养跟踪机制不健全。
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人事部门没有对他们指定指导教师, 未建立评价追踪机制, 不能对大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致使无法对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等进行客观分析, 更谈不上协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 大学生的管理使用制度不完善。
在对大学生进行岗位分配时, 很少考虑专业、能力方面的问题, 而是搞一刀切, 哪里需要人, 就把大学生都放到哪里去, 甚至是很偏远的地方。这种状况引发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的不满, 导致其情绪低落、工作业绩一般, 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三、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1. 加强思想教育,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到达铁路基层站段后, 采用座谈、讲坐、参观等方式, 使其对铁路行业的现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 激发其作为铁路人的自豪感。最主要的是让他们对将来的工作岗位、工资收入进行了解, 减少其因主观幻想与实际存在差异而引发的失落感。
2. 增加互动和交流, 及时调整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身边的典型、榜样做“正能量”引导, 使其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用铁路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的工作行为。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规章制定、职工教育等管理工作, 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与重大事件的讨论与决策, 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从而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 关注大学生的工作过程, 提高他们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目前到铁路工作的大学生, 大部分都是背井离乡, 虽然踌躇满志, 但初次踏入社会, 不能及时调整适应同事之间的关系, 难免会出现“心理断乳期”。因此, 要定期与他们进行坐谈、沟通, 掌握了解其思想动态和成长情况, 帮助解决生活、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
4. 摒弃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 重塑大学生的成才观念。
建立健全专业技能奖励制度, 对通过相应等级专业操作技能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津贴和待遇, 激励大学生注重提高个人技能素质, 促使大学生对设备构造、工作原理、运行维护、技术软件等项目进行深入钻研, 提升大学生操控设备、管理设备的能力, 推动大学生由单一理论型向理论技能型人才的转变。
5.“因岗施教”“因人施教”, 多角度实施大学生培养方法。
大学生入路后, 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测评, 按照“专业相通、知识相近、兴趣相似”的原则对非铁路专业的大学生, 来实施“回炉再造”。对铁路专业的大学生, 倡导他们深入现场、更新思路, 使基层专业岗位成为大学生开阔眼界的“工厂”, 最大化地激发人才潜能、最优化地搞好人力资源配置。同时, 采取横向交流、纵向交流、技术交流、管理交流等形式, 使其形成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特征结构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工作中要敢于向大学生压担子、提要求、下任务, 有针对性地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驾驭专业知识的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6. 完善大学生的培养跟踪机制
对于大学生的使用和晋升, 要有一个清晰的评判标准, 并引入竞争和绩效评估机制, 为具有管理潜质和技术专家潜质的大学生压担子、铺路子, 有针对性地将这些“新鲜血液”注入到最需要、最关键的岗位, 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满足其成就感, 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 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在大学生早期培养工作中的责任, 对在大学生早期培养过程中不负责任的车间、科室领导进行严格考核, 为大学生早期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大学生培养模式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改革
宁波大学地处浙江东部,该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社会经济快速提升,民营企业活跃发达。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及勇于进取的民企精神对宁波大学这样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宁波大学确定了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围绕“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要求,学校自2000年起。在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及运行和保障机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从2007年起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由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科技竞赛、人文素养和思想素质教育、品牌讲座、社团活动、理论与人文类竞赛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二课堂活动整合形成,包含了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计划、人文素养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等五个子计划。
一、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思路
1培养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要因地制宜,紧贴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作为地方性的高校,学校把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牢牢根植于浙东文化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文化土壤和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当中。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需求为导向,培养造就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兼备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培养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文化素养是基础,创新创业能力是核心。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创新创业能力。为此,在不断完善前一阶段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前提下,学校通过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整合,形成较为系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原来分散的第二课堂活动整合为包括科研创新训练、创业训练、科技竞赛、人文素养提高和职业技能培训等五方面的完整计划,以学分制形式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生毕业所必备的能力和技能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3培养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模式创新是最有效的途径。突破高校闭门培养的局限性,创新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模式。重视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探索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协同合作、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政府创业园区、企业研发基地、基层实践场所等为科技文化活动的广阔天地,提高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目标
根据近几年对学生的跟踪调查,我校浙江籍学生占76%,毕业生约90%留在浙江或东南沿海工作。生源与就业去向决定了我校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内涵要求。我们认识到,作为地方学校,宁波大学要实现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就必须“立足地方,注重特色;深化改革、创新模式;搭建平台、体现主体;整合资源,形成互动”。
“立足地方、注重特色”:准确把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注重培养具备地方文化基因和区域独特精神风貌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发挥模式创新优势,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协同合作培养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机制。
“搭建平台、体现选择”:以“把成才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大学校园、实践基地、创业园区、研发中心等为平台,为学生提供菜单式项目,使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整合资源,形成互动”:整合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职业技能培训、学术讲座、校园文化等第二课堂活动,形成“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赋予学分。在教师岗位聘任中明确指导任务,并加以考核,以此调动师生参与这项计划的积极性。
因此,我校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载体,确立了“培养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兼备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训练,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具备独立或协作开展科技研发服务地方的基本能力,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明显的浙东文化精神,社会适应性强,在职业生涯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管理运行
学校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度,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分块实施、突出特色,构建了以项目负责制为基础的组织管理及运行体系。
学校、学院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负责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工作,教务处、宣传部、团委、学生发展与服务处\学生工作部、科技处、社科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按工作分工具体实施各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使该计划的实施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学院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各项校级活动,根据学校委托承担面向全校的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全面规划和组织开展院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计划的实施形成了系统化的工作程序:(1)相关职能部门按工作分工,负责制定各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管理细则,经学校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颁布实施。(2)各项目负责部门,根据各项目组织实施管理细则,组织项目具体活动内容的设计,形成每学年(或每学期)的具体项目实施计划,编印项目指南,并在“宁波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网站和校园网上公布。(3)各学院组织学生选择项目,并做好初审工作,汇总学生选项情况后报各项目负责部门。(4)各项目负责部门审查、确定学生选项情况后,在“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站和校园网上公布。(5)各有关职能部门或所委托的学院根据确定的学生选项项目,具体实施对项目的组织、检查、评估和考核,并根据项目管理和学分认定细则对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成绩记载与学分认定。(6)各项目活动结束后,由项目负责部门将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成绩及学分认定材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教务处),教务处进行成绩和学分的最终认定,并负责记入学生学籍档案(成绩管理系统)。
所有训练计划的项目实行课程化管理,每学期流动开设,学生可充分考虑个性特点、能力和特长,以及职
业发展规划等,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训练内容、形式、过程等进行多层次选择,以真正体现“把成才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从而形成学校、学院、学生互动的创新创业训练机制。
四、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条件保障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师资队伍、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协同作战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学校在经费投入、基地建设、奖励制度等方面给予支持。
1学校每年安排预算经费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项目活动进行资助,以保障计划的运行和“宁波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2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纳入学校每年对职能部门和学院的考核指标中,并根据成果情况设立相应活动的优秀组织奖,用于奖励组织、管理单位和获奖学生所在学院。
3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室和科技产业公司等,并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吸引其投入建设。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参与政府创业园区建设,探索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园区,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提供基地。
4制定了《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宁波大学关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决定》、《宁波大学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认定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管理政策。
5从2007级本科生开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学分,本科生至少要取得4个创新创业学分是毕业的基本条件。
五、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改革的初步成效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深化“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制订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开设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艺术等文化素质类选修课程113门,建立了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14门文化素质课程被省立项资助,56门文化素质课程被学校立项资助。在教材建设上,结合学校优秀教材建设,以立项的形式,资助建设了一批文化素质教育“精品教材”,主编出版文化素质类教材近50本,有11个文化素质类教材建设项目被省级立项建设,在第一课堂突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
2打造系列“精品讲座”,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展思想道德、社会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技术等各类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提高学生道德、文化、科技等水平,形成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政府和企事业领导主讲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论坛”和宁大师生“讲述宁大人自己的故事”等一批精品讲座。“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已超过了100期,先后邀请了韩启德、杨叔子、何祚庥等30多名院士和冯小宁、梁晓声、高震东等20多位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做讲座。该系列讲座被《中国教育报》称作“道德教育的品牌”,2007年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级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论坛”以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为目的,为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搭建桥梁。
3促进校社、校企联动,发挥全社会参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尤其是海外宁波帮捐资助学、造福桑梓的感人事迹和人物,开展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教育;组建各类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与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镇海口海防遗址博物馆、余姚市河姆渡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共建了160余个校外实践与人文教育基地,为文化素质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聘请企事业单位专家、工程技术、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文化素质教育教授,开展“百名厂长经理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与社会的结合度。
4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了大学生电子设计创新基地、软件设计实训基地和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创作实践基地等10余个省级实践基地,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法律诊所等4个校级实践基地;通过科研立项、参与教师科研、开展创新型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形式,形成以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学科专业参与培养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学生创业实践初显成效。
5实施“精品社团”和“一院一品”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实施“精品社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科技、文艺、体育竞技、社会服务等四大类型为主的学生社团格局。白桦林话剧社获得“浙江省十佳学生社团”和“宁波市优秀学生社团”的称号,学生越剧社、心理学研究协会获得了浙江省优秀学生社团称号。
启动校园文化“一院一品培育与认证计划”,培育学院文化品牌项目,树立文化素质培养的品牌意识。
反思型学生的培养模式 篇12
(一)构建反思性课堂,播撒反思种子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播种思想的田园,更是培养反思型学生的主阵地。课堂中,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作业、每一个活动,都透露着学生个体的学习风格与个性特征。把“反思型学生”培养的要求落实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反思行为寻常化,就是给“反思型学生”提供了适宜的气温与土壤,有利于学生反思意识的生根发芽。
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温故导新、探索交流、反思运用、感悟拓展等四大环节。
1.温故导新。
学习新知之前,指导学生学会结合每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回顾、反思,收集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如与新知关联的旧知识有哪些,学习新知还要用到哪些方面的知识等。通过知识间的纵向对比,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比较与反思的意识。
2.探索交流。
一节课中,最重要之处就体现在对新知的探索与交流这一环节上,这也是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探索过程是学生个体不断地对知识、方法与自我认识进行自我协商、对比与反思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则是学生群体之间互相协商、对比与反思的过程。通过这样不断的协商、对比与反思,冲动型学生往往会慢慢沉淀、锐变,最终迈向反思型学生的群体;而原本偏向于反思型的学生,也更容易在这样的学习与培养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好的方法,并且更善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3.反思运用。
新课之后的小结,是学生反复比较与提炼的成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了及时梳理与归纳,之后的知识巩固与强化更促使学生在练习中养成及时反思、善于运用的良好习惯。
4.感悟拓展。
课的最后,往往是学生思维与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给学生留一个舞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反思本课收获,发表学习感想,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往往会带给学生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气,这也是培养学生反思意识与习惯的最好契机。
(二)创建反思档案,促进反思生成
如果说课堂是播撒思想的土壤,那么档案就是智慧凝结的温床。创建反思档案,让反思智慧跳跃在字里行间,然后再通过沟通对话,敞开心扉,让个性化反思智慧飞扬于群体之间,那就变成了“展一人心路历程于群体,集多人智慧于一人”了。反思档案的方式有撰写成长足迹、抒写成长故事、撰写反思日(周)记、自警日(周)记、值日(周)总结、制作学习小报等。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一天(周)之后,稍事驻足,与家人、老师、朋友一起歇歇脚、聊聊天,读读以前的作文、听听过去的朗读、看看以前的作业、比比过去的自己,回顾走过历程,盘点收获的果实;跟家长、老师、同学掏掏心窝,敞开心扉说一说、写一写,“晒晒”自己在学习、做事、生活等多方面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以及学习中的收获与感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惬意的满足。在这过程中,学生对走过的道路、收获的果实、错失的时机等进行一次全面的审视、检查与整理,学生自然学会了反省自我,领悟了学习与交往的真谛,从而促进了反思型学生的生成。
(三)营造反思氛围,养成反思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小小自我警示卡”,使学生学会自省;通过建立“会诊卡”,使学生学会自“治”;通过制订“日程表”,使学生学会自“理”;通过训练学生冥想,让学生浮躁的心沉静;通过训练整理贴身物品,教会孩子有条理。还可以训练学生以自律克制废话,以自信克服胆怯,以交流治疗封闭……总之,通过各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反省,使之在认识水平、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生活体验等方面发现改变,变主观臆断为客观待人处事,变自我中心、受不得委屈为能替他人着想、考虑别人感受,变自私狭隘为宽容关爱,变软弱为坚强,变痛苦中萎靡不振为逆境中奋发向上,变抱怨不满为知足常乐,最终使学生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四)开展反思性主题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学生名言征集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生活真谛,使生活智慧自然凝结其中;开展班徽征集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班级特色,培养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组织学生制订班级公约,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团队的优点与不足,增强规则意识;组织“成长”征文比赛,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成长历程,体会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让学生放飞梦想,大胆翱翔;组织问卷调查,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发现自身成功之处,也勇于刷新自我;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个群关系,培养关爱之心,形成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开展各种感恩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获得的爱,从而懂得感激与关爱、尊重与体贴;开展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能引导学生反思祖国文字的纯粹,品味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则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孩子健康的生活。正像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我们要带领孩子走进自然,探究自然的奥秘;走向社会,体验角色的责任;融入生活,领略生活的真谛;参与劳动,感受劳动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