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考能力培养

2024-06-05

小学生思考能力培养(精选12篇)

小学生思考能力培养 篇1

一、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 获得数的概念, 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 反过来, 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 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 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 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 每认识一个数后, 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 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 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 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 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 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 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 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 这样做, 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 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 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 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 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 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 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 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 可以设置情境, 激发兴趣, 让学生主动去探究, 去发现. 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 小兔子要请客, 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 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 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 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 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 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 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 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 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 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 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发现了, 即从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 第一盒凑成十, 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 或者从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 第二盒凑成十, 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 学生从动手操作中, 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 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 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 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形成数的概念, 领会计算方法以后, 还必须通过及时的、充分的练习, 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 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 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 尽可能使每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 同时又便于教师及时检查. 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 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名同学口答的练习形式, 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 并统一涂色要求. 例如, 教师出“9-6”的卡片, 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3”卡片做答, 学生人人动脑动手, 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查. 我们还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出示的一些算式, 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然后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把数字卡片贴在相应算式上, 这种练习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四、练习要有针对性, 更要帮助学生发现计算中的规律

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 还可以是一些不同题型的计算题, 如直接写出得数,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在圆圈中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 在方块中填上合适的数……在不同的题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很多计算题都有它的规律可循, 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 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计算的速度, 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例如, 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2-2, 7-7, 9-9, 10-10, 13-13, 4-0, 6-0, 8-0, 0+2, 3+0, 11+0, …先让学生计算, 算完后思考, 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 怎样分? 你的理由是什么? 在分类的过程中,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 学生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 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这些规律.

五、开展竞争, 形成技能

开展竞赛符合儿童年幼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年龄特点, 竞赛中, 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

“数学接力计算”比赛, 分组进行, 每组人数相等, 各组竞赛题相同, 开始各组由第一个计算, 接着交给第二、第三……直到做完为止, 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学期结束前, 还可以出示这一样一组口算抢答题:

9 +2 + 18 + 6 + 25 + 7 + 3,

5 + 4 + 57 + 4 + 62 + 5 + 8.

通过教师的点拨, 让学生初步知道像这样的连加题也可以“凑成十再相加”, 同时又初步渗透了加法交换律, 这样的竞赛题有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一定要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 而这些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计算, 也不是学生不懂算理, 而是因为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 这表现为:抄错数, 看错符号, 等等.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 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 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也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 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解题, 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这里还要重视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 以免出现因为看错题目而算错的现象. 当然, 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 坚持不懈, 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小学生思考能力培养 篇2

摘 要:本文作者对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谈了几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认为,激发兴趣、创造机会,让学生想交流、会交流、交流好,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学生能熟练地解题,就以为达到了教学目的,却忽视了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最后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思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是语无伦次、毫无条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教学实践。

一、培养自信,激发学生数学交流的兴趣

1.及时评价,让学生乐于交流。

自尊与自信是孩子发展的力量源泉。师生之间民主、愉悦、激励的氛围,以及生生之间合作、融洽与平等的关系是讨论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交流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有亲历成功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又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便会增强,从而会更加努力、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给予价值取向的指导,使学生从老师的信任和赞赏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潜力,产生学习的自信,从而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思考、发现、疑问,充分地激发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兴趣。

2.允许出错,让学生敢于交流。

“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都能够体面地坐下来”应作为课堂教学原则来恪守。课堂应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场所。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评判、急于给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二次成功”的机会,给弱势群体充分思维的时间,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多给学生一些类似于“你能够举手发言已经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了”“你再深入的想一想,一定会找到答案”的鼓励性语言,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从而产生“要交流”的兴趣,“敢交流”的自信,达到“会交流”的效果。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数学交流的途径

1.教师主动设问,让学生有交流的机会。

语言是人和人交往,以及个体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工具,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和语言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多动口,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日积月累、不懈地训练,就能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应经常问学生,用的是什么图形的教具,是怎样贴图形的,讲了什么内容,怎样进行回答,等等。

2.学生主动质疑,让大家有思考交流的素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才能思,辩才能明。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动口,在疑难处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无疑能使学生拓展解题思路,年终总结达到思想的开放性。如果我们能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3.结合实践,交流操作探究的发现。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往往要依靠具体事物作为思维的支撑。没有操作支撑,绝大部分学生很难进行定向有序的思维活动;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直观到抽象的,其思维过程要借助直观的形象来引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地利用教具、学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动手、动脑、动口,有效地提高他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教师在数学课上应针对学生抽象水平较低的现象,重视实践操作,通过直观演示和教具的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节中,推导数学公式是难点,比较抽象,如利用教具进行演示,便会一目了然: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这个三角形面积的两倍,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然后提问:“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能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这时,再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进行实验,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就能回答出上面的问题了。再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剪出任意大小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再量量各个三角形的度数,算算三角形角的和是多少度?通过量、算,初步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性质。此时,学生特别想知道是不是各种形状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教师就要把握这一最佳时机,让学生剪下角拼一拼,看能否拼成一个平角,通过剪、拼,学生进一步印证结论。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把结论讲给同学听,讲给教师听,只要讲得清楚,大家听得明白,就应给予肯定。借助学具练口语,有利于交流的进行和知识的提升,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数学交流的习惯。

三、注重指导,让学生学会数学交流的方法

1.交流发现要完整。

清晰有序、头头是道地说话,不但能给听者留下较深的印象,而且能使说者的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思考问题要有根有据,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尽量做到简单明确,便于表达。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的数学知识都呈现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信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呈多样化,因此,不少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做得干净漂亮,但若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路说一说,却往往不能完整、流利地表达。针对这一现象,就应从训练学生的口语基础入手,从培养数学交流能力入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指导他们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完整地表达出来。如教学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两步应用题:“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教师就要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指出做纸花用11张后留下的部分和做小旗用去9张的部分,把中间小问题讲出来,尽量让多个学生讲,使学生的内在思维能力转化成口语。

2.交流发现要有准确。

在训练学生有头有尾地说话,能完整、连贯地把话说清楚的同时,我们还要指导学生说准确。例如,“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有的学生可能脱口而出“2”,也有的说“2份”,答案虽然对,但语言不准确。如果养成好的说话习惯,就能完整地回答出:“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只有多练习,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想说、会说、能说、说好,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才会变得更有逻辑性。

3.适时追问,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根据教学的目标与交流的实际,教师适时地加以追问或补问,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交流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同数位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敏感地抓住有关信息进行追问或补问,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激活学生的思维,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研究,发展学生深层次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宽度和深度就能得到不断提高。

“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学生数学交流的过程反映的是他们的思维过程,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发展,将会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数学交流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交流”,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吴小萍。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研论坛。

[3]刘德宏。重视语言训练培养思维能力。中小学教学研究。

[4]张秀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实践与研究。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篇3

关键词 独立思考 能力培养 主体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会盲目地接受他人灌输给自己的观点,他们总是要质疑外来的信息,要根据自己的观察、经验和推理来评价外来信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

生活中,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家长绝不代劳,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也不能由教师直接帮着解决,可降低难度让孩子试试,其关键是不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

教育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展开合情合理的联想。要教育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想,要比不想好,想得不对,没有关系,这是在求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随着错误想法的修正,新的认识由此产生,新的知识也就获得了。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数学问题,既不轻易放弃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也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学会对自己的解题策略与学习结果作出适当的评价。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独立探索的,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一点尝试成功的机会。如果学生什么都不去想,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那么学生将难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

要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但课堂上总有一部分思考问题速度快、爱发言的学生。教师不要急于请他们发言,并且适当制止他们的举手行为,这就为多数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创造了独立思考的氛围。实践证明,这样并不会挫伤爱发言的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不急于请他们发言并不是不让他们发言,只是有个停顿的时间。

在教学思考题“第一个篮子里有15个梨子,第二个篮子里有7个梨子,要使两个篮子里的梨子同样多,怎么办”时,学生很快想到从第一个篮子里拿出4个梨子放到第二个篮子里,除此之外就想不到其他方法了。于是我提示学生,只变化一个篮子,也能使它们同样多,怎么办?这时课堂上静悄悄的,学生思考片刻后,终于有十几个学生想出了其他方法,这时,我示意有结果的学生保持安静,再给没想出来的学生一点时间,果然,举起的手越来越多。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答案,分外高兴,并且很有成功感。

三、营造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评价氛围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引领下进行思考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这不能只通过分数来评价,而应该通过开放性、激励性的评价,激活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具体在课堂上的实施,可主要采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及师评等形式。

在学习长度单位“分米、厘米和毫米”这一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內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以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上课时再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同时提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之后,让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评价,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采取的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同学通过自己的不同方法所掌握的新知识却是更加巩固的。有的学生找来家里的盒尺,有的利用平时用的尺子和三角尺,指出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有的就利用自己熟悉的东西估算出大概是多少厘米或多少分米;有的拿来2分硬币告诉大家它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激励性的评价,课堂上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学生会在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奖赏”。通过教师适时的赏识激励,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功感,从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养成善于求异与质疑的习惯

对于不同的见解,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并鼓励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创新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质疑中前进。在学生求异与质疑的过程中,老师及时引导以免学生钻牛角尖,要指导并训练学生把通过各种途径学来的知识,整理成自己的规律性知识、经验、能力和方法。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在生活中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标新立异,培养他们勤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质疑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学习。有疑才有思,质疑是良好习惯,是积极学习的表现。我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并为学生质疑问题创造机会。

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的关键,也是数学教学的传统。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思维驰骋的天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 篇4

一、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许多有识之士也对在大、中学生中推行创新教育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来说, 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从学生的就业前景看。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为主, 而我们在教学目标设置上, 还是采用了传统的模式, 理论课程占据比重过大, 而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相对缺乏, 许多课程的设置与市场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这直接的后果就是毕业生在就业时竞争力普遍不足, 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这一现象如不尽快加以改变, 将影响学生的就业形势。

(2) 从历史发展来看。许多国家的经验都说明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近百年来美国在经济上的高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与其注重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创造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并于40、50年代得到迅速的发展和重视。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更关系到全民族的发展和振兴, 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在这方面应是责无旁贷的。

二、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由此可见, 创造性绝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 它是我们人类本身的属性。

与智商不同, 一个人的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创新能力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潜能, 要有效地开发出这些潜能, 个体的兴趣和动机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内驱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因素, 首先,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们相信自己有创新能力, 有能力受到他人的尊重, 有能力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其次, 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永远保持好奇、质疑、探索的自觉意识;最后, 要形成一种自由的空气和民主的氛围, 允许不同意见存在, 这是保持创造力的源泉。

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实施创造性教育, 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掌握运用创造技法和培养创造的个性心理品质等途径来实现。

三、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学校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职业院校, 要做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教育观念的创新

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学校要加强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努力营造出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和环境。首先, 应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真诚地与学生平等交流与交往, 给学生一种平等的心理氛围;其次, 建立学问民主气氛, 创建宽松、开放、民主的校风、班风, 使学生能愉快地进行独立思考;第三, 鼓励个性与创新, 教学中应增大学生选择的自由度, 还学生以主体地位, 以实现个性、爱好及独立意识的发展。在考虑培养目标时, 应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应在各类学生中开设创造学相关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要注重这方面的引导和宣传, 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 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以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及其能力为前提。高职院校要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舆论宣传, 创造出人人想创新、比学竞争、奋发向上的舆论氛围。

2. 教育内容的创新

教育内容的创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

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方式有: (1) 删繁就简, 由浅入深。教材上有些材料比较难懂, 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问题, 需要对教材内容作大胆的删减并更换易于学生理解的问题来启发学生。 (2) 重组教材, 明确思路。针对知识密度不平衡、问题设置不够系统的教材实际, 教师们要结合教学实际通过教材重组, 大胆取舍, 使教学思路更加明确。

3. 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教师来说, 方法的传授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这也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思考。教师在教学中, 在每节课上给出一道创造性思维的题目供学生讨论, 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创造性题目的训练, 锻炼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中应强化技能训练,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技能训练, 不仅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促使高职学生技能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更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之后, 如果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本事”, 将会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而且学生自己也有这个愿望。在整个教学计划进行到一定程度后, 应适当安排些与实际相联系的课题、课件或生产成品, 有条件的还可以下到相关企业参与生产, 以检验自己实习技能的掌握水平。没有条件则可以因地制宜, 课件设计实用化、趣味化。

4. 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

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是创新教育的保障。

在强调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 对传统的考试模式也要作相应的变革, 实施“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要改变传统单一的理论考试模式, 采取多样性、灵活性的考核形式, 注重形成性考核, 注重平时的作业、实践实训、调研报告等环节, 弱化理论考试的比重;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测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制度, 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引导教学朝着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 真正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凤云, 苑成存.创造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嘉兽.创造的魅力[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3]杨乃定.创造学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4]张楚廷.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小学生思考能力培养 篇5

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因为语文不仅仅是认字读文,还要理解词语意思以及文章整体内容和中心思想,通过阅读解答各种习题,帮助增强技能训练。对于其它学科而言,小学语文是一把打开大门的钥匙,没有小学语文这把开启大门的钥匙,学生今后很难顺利的进入其它学科大门之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课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满足孩子的趣味、探索需求出发,丰富多彩的内容更容易达到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从内容上起到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从而为今后继续深造打下基础,还有另外一方面的作用,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是最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雏形,为正确学习做事提供理论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即使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三观意识,至少能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从而让学生有一中积极学习、正确乐观的良好学习状态。

二、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有效方法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不竭源动力。小学语文是比较浅显易懂而且有感情色彩的科目,更容易满足小学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学习兴趣是所有学科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寻新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徜徉在各类学科的海洋里。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述故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自然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培养学生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也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最好途径。因为小学语文和生活最贴近,这是小学语文的优势所在,是其它课程无法比拟的。小学语文没有数学这类课程的抽象,学生学习数学往往感到吃力和畏惧,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小学语文和生活紧密相关,可以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互动中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通过学生的这种兴趣和关注,可以将很好的学习方法在无形中灌输给学生。在传授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学习的热情,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能力都会得到全面提升。这些技能恰恰又是其它所有学科所必须掌握的,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其它学科的学习才能游刃有余。小学语文教学正是帮助孩子早日学会这些技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之路积累经验。

三、情绪调控是学习各类学科的前提,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篇6

【关键词】数学思考 思考数学 数学教学

要认识“思考数学”和“数学思考”这两种思考方式,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数学?《小学教育学》这样定义:“数学是来自现实世界的科学的抽象。所以它反映现实世界是深刻完整的”。“该学科的设立,是为了使学生适应生活的环境,使他们获得数量的正确观念,以解决生活中关于数量的问题”,又提到:“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逐步掌握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处理方法。”可见,数学教学并不是为了解答更多的数学题,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应在于掌握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处理方法,以解决生活中种种实际问题。

一、走近“思考数学”和“数学思考”,认识“数学思考”的内在

“思考数学”是专一的,它是一种纯粹的指向数学活动本身的、特有的思维水平,是一些人需要学习或研究更多的数学时而产生的思维活动。对他们而言,能否进行或怎样进行思考数学非常重要。这些人在我们社会中占了一小部分。

“数学思考”是普遍的,它直接指向学生与数学相关的那些一般的思维水平方面的发展。在《标准》中定义:“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

思考问题,能够从中发现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从中看出,这是大部分受教育者在生活中真正要面对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让人人都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一个公民都在一定程度上学会数学的思考。“数学思考”才是数学学科的最终目标,它使学生的发展

是可持续的,真正体现了“小学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这一特点。正是由于它的重要性,在《标准》中规定:“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并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目标。以保证学生均衡、可持续发展。”“数学思考”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二、“数学思考”的具体化目标及其实现的途径

“数学思考”的具体化目标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统计观念、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意识。这些对所有的未来公民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这些内容也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

1、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标准》中指出:必须在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和图形描绘世界的过程中,用数学的语言去刻画世界,去发现隐藏在具体事物背后的一般规律,来实现这一目标。

(1)明确什么是数感与符号感。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到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符号感的主要表现是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化;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

(2)数与符号本身是抽象的,应通过具体的情境和事例使学生在现实背景中感受和体验,从而把握数感和符号的具体含义。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联系学生身边具体、有趣的事

物,尽可能地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与符号感。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机会,经历“从具体事物—学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学会用数学的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符号经验。

2、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这一目标是在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便在生活中帮助学生能够借助图形去进行思维。

(1)“空間观念”的意义:与我们关系紧密的莫过于生活着的这个空间,生活中各种实物都有自己特有的空间形象。了解、把握空间能使孩子们更好地生存、创造,可以说,没有空间观念,就谈不上任何创造发明。因此,培养空间观念,对学生的创造与社会实践是十分重要的。“空间观念”的主要内涵有: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2)重视学生经验,重视生活原型,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潜藏着许多的空间知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应重视利用这些资源。在认识、了解和把握实物的基础上,通过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实现实物与相应的图形的相互转化。

(3)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动态的教学显得更为重要。由于这方面的内容不像其他知识那么系统,缺乏严密的逻辑性,“灌输”式的传授更不起作用。

(4)空间观念在发展过程中是逐步形成的,各阶段的着重点也各不相同。低学段的学生应以直观感知、积累经验为主,多让学生接触丰富的图形和实物,在探究活动中,形成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到中高学段,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这时的重点应在培养学生的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基础上,从形状、特征、方位、关系等角度认识图形或实物,从而理解空间,把握空间,从直观到抽象发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3、发展统计观念

统计的意识和方法应当是每个公民所必备的,数学教学是在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的。

(1)首先要明确统计不是计算平均数、画统计图。统计观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能够对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由数据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2)统计强调的是亲身经历。应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作为一个生活者投人到运用统计解决实践问题的生活中,积累生活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使学生体会到、感受到统计对决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要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就有必要让学生明确统计在现实中的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1]叶立群.小学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小学生思考能力培养 篇7

关键词:小学教育,启蒙,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所有数学教育者的共同任务, 对于小学生而言,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仍未开始形成, 思维能力亦是处于较低水平, 一切都有待于教学者去引导、培养. 小学数学教育能对学生产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使其学会思考. 思考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与进步的原动力, 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即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产生思维活动, 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使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去看待及解决问题. 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小学数学教育的成败与否,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教学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重视思考氛围的营造

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基础知识的传授, 思考的前提是学生具有思考的愿望, 想要进行思考, 这是无法通过知识讲解与一般的教学活动达到的, 应为学生创设适合思考的情境与氛围, 让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 引导他们进行相互交流, 思考问题. 在这种氛围中, 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状态, 学生可以将产生疑问与进行思考的过程与教师进行探讨, 作为教学者, 应当有耐心与包容力, 细致地引导学生, 对在思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鼓励, 而非直接说出结果或对其进行嘲讽. 小学生具有孩子活泼的天性, 要让他们发挥积极性进行自主思考必须掌握正确合理的方式, 切忌使用强制的态度, 这样不仅难以使学生学会思考, 还有可能使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畏惧与厌倦.

二、创设益于思考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数学是将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解决的问题一般比较简单. 提出问题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 如何选择一种最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方式是每个教学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富有挑战性与趣味性的情境更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多种角度看待问题, 在不断尝试与探索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逐渐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三、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小学教育面对的对象是年龄较小, 缺乏经验与知识、能力的孩童, 因此, 不能采取使学生完全独立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合理地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进行“方向与位置”的内容教学时, 教学者应当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空间感, 在学习了这部分知识之后, 小学生能产生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东西相对、南北相对”上, 让学生在生活中仅根据一个方向就能辨别出其他方位则比较困难, 此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指出教室中的这四个方向, 让学生自主思考, 得出其为顺时针排列的规律.

思考需要启发, 思考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因此, 在教学相关内容时,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 不直接将已经证实的结论告诉学生, 而让其自己动手操作, 在此过程中进行思考, 得出答案. 例如在进行关于圆周率内容的教学时, 若直接告诉学生圆周率约为3.14, 让学生直接带入计算, 则学生对这个结论就仅仅停留在识记的阶段, 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因此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大小不同的圆周长与直径进行测量, 然后填写表格, 对二者关系进行猜想, 并且通过各种方法进行验证, 学生在进行长时间的讨论与论证后得出基本的倍数关系, 而后教师再进行“圆周率”概念的引入. 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记忆更为深刻, 也有助于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研究

温故而知新是中国古人提出的拓展学习的妙方. 在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教学后, 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复习, 在此过程中, 可以针对知识内容的特点提出具有深度与较强思考性的问题, 引发学生产生不同见解, 形成争论的局面, 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出真理, 产生求知的欲望.

例如在进行圆周长相关内容的教学之后, 学生充分理解了圆周长的含义, 这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圆周长与什么有关当学生通过思考与计算得出可能与直径有关时,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一直让许多数学家为其着迷, 两者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 达到训练思维能力的效果.

五、设计开放性问题

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少不了做题练习, 在布置练习题时教师可针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适当添加一些具有研究性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练习, 让学生进行探索思考, 得出最佳解决方案.

例如:45只小猫要渡河, 有三种竹筏子, 大竹筏子每次可以渡10只小猫, 需要三个人合作看管;中竹筏子每次可以渡8只小猫 , 需要两人合作看管 ; 小竹筏子每次可以渡5只小猫, 只需要一人看管. 请问:怎样安排小猫是最佳方案?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怎样可以最快渡河, 哪种方法需要的看管人员最少, 等等. 通过这类题目的练习, 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进行思考, 最大限度地减少思维上的限制, 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总之, 数学是一门对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 小学数学教育中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当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项, 采取多种手段与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与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翟菲菲.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青年文学, 2009 (14) .

[2]肖自荣.怎样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新课程学习, 2011 (5) .

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思考 篇8

一、培养自信,激发学生数学交流的兴趣

1.及时评价,让学生乐于交流。

自尊与自信是孩子发展的力量源泉。师生之间民主、愉悦、激励的氛围,以及生生之间合作、融洽与平等的关系是讨论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交流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有亲历成功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又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便会增强,从而会更加努力、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给予价值取向的指导,使学生从老师的信任和赞赏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潜力,产生学习的自信,从而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思考、发现、疑问,充分地激发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兴趣。

2.允许出错,让学生敢于交流。

“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都能够体面地坐下来”应作为课堂教学原则来恪守。课堂应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场所。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评判、急于给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二次成功”的机会,给弱势群体充分思维的时间,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多给学生一些类似于“你能够举手发言已经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了”“你再深入的想一想,一定会找到答案”的鼓励性语言,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从而产生“要交流”的兴趣,“敢交流”的自信,达到“会交流”的效果。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数学交流的途径

1.教师主动设问,让学生有交流的机会。

语言是人和人交往,以及个体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工具,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和语言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多动口,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日积月累、不懈地训练,就能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应经常问学生,用的是什么图形的教具,是怎样贴图形的,讲了什么内容,怎样进行回答,等等。

2.学生主动质疑,让大家有思考交流的素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才能思,辩才能明。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动口,在疑难处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无疑能使学生拓展解题思路,达到思想的开放性。如这么一个问题:“一筐桃子和李子共410千克,李子比桃子的三分之二多10千克,桃子和李子各多少千克?”学生往往会错误地列式为:。假如学生能够说出:谁和谁比,比的结果如何?谁多谁少?怎样变化才能使李子和桃子的2/3一样多?那么问题就清晰了。如果我们能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3.结合实践,交流操作探究的发现。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往往要依靠具体事物作为思维的支撑。没有操作支撑,绝大部分学生很难进行定向有序的思维活动;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直观到抽象的,其思维过程要借助直观的形象来引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地利用教具、学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动手、动脑、动口,有效地提高他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教师在数学课上应针对学生抽象水平较低的现象,重视实践操作,通过直观演示和教具的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节中,推导数学公式是难点,比较抽象,如利用教具进行演示,便会一目了然: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这个三角形面积的两倍,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然后提问:“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能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这时,再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进行实验,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就能回答出上面的问题了。再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剪出任意大小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再量量各个三角形的度数,算算三角形角的和是多少度?通过量、算,初步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性质。此时,学生特别想知道是不是各种形状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教师就要把握这一最佳时机,让学生剪下角拼一拼,看能否拼成一个平角,通过剪、拼,学生进一步印证结论。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把结论讲给同学听,讲给教师听,只要讲得清楚,大家听得明白,就应给予肯定。借助学具练口语,有利于交流的进行和知识的提升,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数学交流的习惯。

三、注重指导,让学生学会数学交流的方法

1.交流发现要完整。

清晰有序、头头是道地说话,不但能给听者留下较深的印象,而且能使说者的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思考问题要有根有据,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尽量做到简单明确,便于表达。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的数学知识都呈现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信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呈多样化,因此,不少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做得干净漂亮,但若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路说一说,却往往不能完整、流利地表达。针对这一现象,就应从训练学生的口语基础入手,从培养数学交流能力入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指导他们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完整地表达出来。如教学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两步应用题:“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教师就要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指出做纸花用11张后留下的部分和做小旗用去9张的部分,把中间小问题讲出来,尽量让多个学生讲,使学生的内在思维能力转化成口语。

2.交流发现要有准确。

在训练学生有头有尾地说话,能完整、连贯地把话说清楚的同时,我们还要指导学生说准确。例如,“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有的学生可能脱口而出“2”,也有的说“2份”,答案虽然对,但语言不准确。如果养成好的说话习惯,就能完整地回答出:“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只有多练习,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想说、会说、能说、说好,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才会变得更有逻辑性。

3.适时追问,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根据教学的目标与交流的实际,教师适时地加以追问或补问,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交流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时,有这样的题目:“在573、306、230这些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学生一一回答后,教师追问:“为什么都是3,表示的意义却不一样?”这样的追问或补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同数位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敏感地抓住有关信息进行追问或补问,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激活学生的思维,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研究,发展学生深层次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宽度和深度就能得到不断提高。

“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学生数学交流的过程反映的是他们的思维过程,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发展,将会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数学交流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交流”,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摘要:本文作者对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谈了几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认为, 激发兴趣、创造机会, 让学生想交流、会交流、交流好, 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 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交流能力,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吴小萍.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研论坛.

[3]刘德宏.重视语言训练培养思维能力.中小学教学研究.

[4]张秀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实践与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篇9

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维果茨基 (Vygo tsky) 认为, 思考反映的是人的一种内在语言, 而不仅一种内心活动, 对学生来说这直接影响其数学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美国著名数学家Grouws认为, 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就是学生抽象化的数学思维以及学生运用这种思维处理各种数学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 数学思考能力包括两点, 首先是学生有数学方面抽象的思考能力, 其次是学生在遇到学习中的数学学习难点时有针对性地运用这种能力, 使这种思考能力转化为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当然, 良好的数学思考能力不但能解决数学问题, 在遇到其他问题时也能派上用场。

二、学生数学思考的方式

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对提高其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 然而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是通过思考方式起作用的。大体来说, 学生数学思考的方式分为四种, 分别是抽象思考、形象思考、统计思考和推理思考。

(一) 抽象思考

数学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其明显的抽象性。一般来说, 抽象思考主要分为定量思考和符号思考。定量思考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用数量来思考问题, 不但能用数学方法检验数学问题, 而且还能对问题的数量关系十分明了。在小学的数学学习当中, 学生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 数学符号对数学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符号思考也是一种重要的抽象思考方式。经常用符号思考的方式能大大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二) 形象思考

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经常会强调学生要有形象思考能力, 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也在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形象思考主要是学生能直观地来思考抽象的数学问题, 任何学科都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 像数学这种高度抽象的学科也是这样。形象思考方式就是要求学生能将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或者学习中遇到的其他内容或者问题, 这样一来就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了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 统计思考

统计思考就是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统计数据进行思考, 这种思考的过程当中往往会伴随着概率的存在。学生使用统计思考方式不但使得学生有能力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推理, 而且假如没有现成的数据, 学生也有能力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 使得数据能够为学生所利用。统计思考能力使得学生更加尊重事实,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容不得马虎和大意, 统计思考方式就是让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从数据出发, 以具体的数据为依据。统计思考能力要求最多的是学生要懂得数据的重要性, 在数据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 推理思考

合理推理和演绎推理都是重要的推理思考方式, 是指学生通过某一个问题推出其他部分问题或者全部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推理当中经常会遇到假设, 先假设某种情况然后再运用演绎法进行推理, 当然很多情况下这仅仅是学生的一种思维, 并不是每个数学问题都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推理思考, 完成严格的假设、分析、概况以及相关的代数式。比如学生遇到一道简单的选择题时, 虽然这道题学生可能并不会做, 但是那些推理思考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会联想到以前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并能够从概率的角度对选项进行排除, 最后仍然可以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就是学生推理思考能力的充分体现。学生的推理思考能力融入到做题过程当中, 并不是说学生每一道题都要严格按照推理步骤进行直到最终得出结果。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一) 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人的创造性和思考能力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更容易得到提升, 而当人在压抑和恐惧的环境下就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 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 因此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数学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如果让一个学生回答问题, 其出现“卡壳”时不要一味地责骂或者批评学生, 要顾及学生的积极思想, 对学生说譬如“你前面回答的很多错, 再想想”。对心智年龄比较小的小学生来说, 这种方式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是不愿意思考, 一部分学生担心自己回答错了或者“想错了”老师会批评自己, 自己也会在班级同学面前丢脸。数学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二) 精心设计问题, 培养学生积极的思考习惯

传统的教学一般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下就是教师在单纯地讲, 而学生也仅 (下转38页) (上接33页) 仅是听, 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而新时期的教学更加注重在课上和课外的互动性, 互动的关键就是数学老师设置的问题。在课堂上, 数学老师向学生提问问题并不是刁难学生, 而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思考习惯, 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教师在提问问题上要注重可行性和新颖性, 提问的问题其难度要在学生的能力之内, 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 问题要新颖, 让学生感觉到之前自己并没有遇到这种问题, 这样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三) 要重视知识迁移, 激发学生思考欲望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 在数学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 数学当中有很多定理或者定义, 学生只需要理解透彻这些定理或者定义就能够变通, 只要遇到考察这一类知识点的试题都能解决, 这就是一种知识的迁移能力。比如说, 在给学生讲授“相向而行”的相关试题时, 要引导学生联想到“逆向而行”的相关试题, 这些都是重要的知识迁移能力, 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样一来, 学生再遇到考察同一个知识点的问题时就能够灵活地运用, 这也就达到了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目的。

(四) 优化课堂练习, 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

课堂练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培养和提高数学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数学学习当中学生一般都要经过不断地做题才能深化对相关定理和概念的理解能力, 但是课堂时间有限, 学生的练习大部分都是在课下完成, 在实际当中很多学生都是边学习边做与学习没有关系的事情, 这样难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 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上也大打折扣。因此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更加重视优化课堂练习,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 不但要注重课堂练习的形式, 更要注重课堂练习的内容, 在课堂练习试题的选择上多选择一些开放型和实践性的题目, 并且各种类型的题目要穿插着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思考 篇10

学生从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不适应, 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学生由少年向青年时期过渡的阶段, 不善于独立思考, 习惯于具体形象的思维, 而且在记忆方面, 机械记忆大大强于理解记忆, 他们习惯于照老师讲的、书上写的去模仿套用解题, 而不善于分析思考。针对上述特点, 教学中应注意逐步过渡, 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教材, 培养兴趣。开始阶段, 讲得多一点, 注意引导, 逐步放手。注意教给学生一些适合于高中学习的方法。

高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初中的数学。新学科是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此除要做好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衔接工作, 把学生自然地带入高中学习的轨道外, 还应特别注意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由教师讲为主, 到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过渡。

初中生学习是以听讲为主, 要从有兴趣自学到习惯自学, 需要一段时间, 分三步完成, 不能操之过急。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在于增长才智, 让学生明白自学的重要意义。自学是时代的要求, 教师应该使学生愿意自学。

谈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篇11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笔者在听有些教师的公开课时常发现合作探究的热闹表面掩盖不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缺失,学生在回答教师的发问时,答案拘泥于课本,拘泥于所谓“标准答案”。为此,笔者深刻感受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1,从时代发展需要角度。现代社会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就学生而言,他们在校学习只能获得今后工作所需知识10%左右,其余90%要靠今后在工作中自学。因此,中学政治教育就需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获得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2,从新课程改革需要角度。新课程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当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性,不善于独立思考,原因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的实施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3,从高考题角度。传统的主观性试题。一般考查考生的理论功底和推理能力,不是在“归纳”上下功夫,就是在“演绎”上下功夫。而综合探究题显然突破了这一思维定势,考生必须有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综合探究题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贯彻课改精神,引领研究性学习,这就更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4,从哲学内外因关系的角度。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教育活动要想有实效,必须激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自主能力这个内因。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

第一,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因此,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让政治教学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

第二,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把一讲到底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转换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开发学生潜能为教学本位的基点上,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成为政治课学习的真正主人。

2,树立榜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专家和学者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学有成就的事例,如亚里斯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从而说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班会课上,让不断取得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具体做法作详细讲解。从学习的角度说明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传统教学环境过于强调秩序,课堂过于沉闷,必须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的氛围。这方面。梁丰中学李景华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向学生提出“三个欢迎”、“三个允许”的具体要求,即“欢迎提意见,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理解”和“允许讲错答错,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创造欲和创造尝试,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

4,应善于设问激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应善于设计一些发散性的、没有惟一答案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怀疑。教师可以用台湾的陈龙安先生提出的“十字口诀法”帮助学生学会提问。“十字口诀法”具体地说可以概括为以下10个问题,即①“假如”的问题,要求学生对具体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②列举的问题。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事物或资料,越多越好。③比较的问题,就两项或多项资料特征的关系比较其异同。④替代的问题。⑤除了的问题,针对原来资料或答案,鼓励学生能突破常规,寻找不同的答案。⑥可能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展望的了解。⑦想象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想像力于未来的事物。⑧组合的问题,提供学生一些资料,要求学生加以排列组合成另外有意义的资料。⑨六w问题,利用英语中WHO(谁)、WHAT(什么)、WHY(为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HOW(如何)作为发问的题目。⑩类推的问题。

5,教师讲解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否则,看似讲透,实则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观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无法形成。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以利于知识迁移;而对于一些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对比以及区别和联系,对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等,可以给学生留出余地,以激发学生自己去钻研思考。

6,传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地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与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游离于获得和运用知识这个过程之外,而是贯穿、渗透在这个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只告诉学生结论,而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联系。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学会正确地思考,逐步构建起思想方法的体系。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作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组织学生就一些问题展开辩论,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提高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某些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助于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7,正确运用课堂评价机制。“生活在赞美声中的学生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批评声中的学生学会了指责。”因此,对于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赞赏,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注意正确引导,要求学生在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时,论据充分,有理有据。对于有偏颇的观点,教师适时予以点拨,使其澄清认识,提高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实行鼓励性的评价。另外,教师要注意实行延缓评价。应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急于让学生作出反映,也不要对学生急于进行评价。教师还要注意,评价不能“一刀切”。新课程提倡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要求评价标准能切合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

8,通过社会实践。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真正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就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去“中流击水”,去培养能力。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篇12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快。造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欠缺、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有着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原因。从大环境看,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了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没有把职业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 导致了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出现了当前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状况。从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看, 也有着多方面的问题。

1) 高职教育大而不强。近年来, 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 学校数量、在校学生数有了显著增加, 并且已在向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 即质量和效益方面转移, 但还有相当部分高职院校仍重视做“大”而忽视做“强”。

2) 教学组织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在观念上仍然存有学科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 课程教材仍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传统课程观、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

3) 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环节薄弱。实验、实训、顶岗实习是获得直接的经验知识, 训练职业技能, 形成实际工作能力, 养成积极的职业态度等重要环节。这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界, 多年来一直将实践课程称之为“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在观念上并没有把它当作一门课程, 在实际工作中就影响到学生职业技能的系统训练和能力的发展。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提出把加强所谓“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来, 不少学校大量增加了实践课程时数, 有的已占40%~50%, 有的专业还要多, 这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但是, 实践课程时数的增加并未取得相应的预期效果, 其原因主要有:第一, 观念上的局限, 人们在传统上笼统地将锻炼所谓的“动手能力”作为实践课目标;第二, 课程结构的“刚性”, 实践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分段开设, 造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张皮”的现象。因而, 仍然未能够解决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不能得到系统训练的问题。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践的对策

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努力实现从教师的外在教育向学生的内在追求转化, 从理论教育向实践锻炼拓展。这就要求职业能力培养必须贯穿于学生实践的全过程。

1) 校内的实验、实训、实习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依靠校内的实训场所。加强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培训中心建设, 改善校内实践环境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要不断增加对校内实训场所的资金投入, 按企业生产环境的要求建立实训基地。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 要认识到更新实践教学理念,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是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实现从重硬件建设向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的工作新思路转变, 建立一系列规范的实验、实训和实习制度, 引入企业生产管理的相关要求, 使学生感受到浓厚的职业生活气息, 领悟到较真实的职业精神。为了增加学生专业实践的时间, 实验、实训基地在课余时间应向学生开放, 使学生在自主选择实验、实训项目的过程中, 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和提高。

2)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强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内容实施不同的实践方案,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一是顶岗见习。有学期内轮流顶岗见习和假期顶岗实习两种。高职院校各教学部门要主动与社会联系, 在各类企业建立实训基地, 根据它们的业务需要每学期派出若干批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见习;要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生产实习, 使学生既能得到校内老师的教育, 又能得到校外行家的指导。第三学年, 要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使学生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二是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 大胆引进企业,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 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探索校企双赢的合作路子, 使学生在全真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背景下, 轮流参加实质性生产、经营和管理, 做到产学结合, 工学交替。

3) 课外实践活动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补充。课外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对学生的锻炼和影响也是极为广泛的。在组织学生课外实践时有意识地引入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 实现职业能力培养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和延伸。要积极探索职业能力培养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一是技能性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专业课老师的作用, 实施“专业导师制”, 要求专业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或学校某一专业方面的技术维护, 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技能竞赛, 组织校内“技能节”活动,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技能性实践的积极性。二是专业性的课外实践活动。专业导师将“全真”或“仿真”的课题布置给学生,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愿望选择某个项目, 然后进行设计和制作, 学生作品成果由学校以“实作展”的形式进行展示, 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技术、和适应职业环境的能力。三是素质拓展性的课外实践活动。学校要组织文化艺术节, 科技下乡, 志愿者服务队, 心理素质拓展营等实践活动, 并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开拓、创新、团队、诚信、奉献、敬业等职业精神, 全方位培养学生走向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进取意识和沟通能力。

上一篇:工具关系下一篇:《控方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