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培养

2024-12-11

审美心理培养(精选11篇)

审美心理培养 篇1

在审美活动中, 审美心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一方面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由浅入深的、由局部到整体, 由外部形象到内部实质再到深层意蕴的审美把握, 使对象的审美价值在审美主体中得到一定的体现;另一方面, 审美对象的价值也不断影响着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和审美心理结构。因此可以看出审美活动是一个主体与对象的往返交流的过程, 也正因为如此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对于审美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审美心理定势就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之后审美对象对主体心理结构影响的一个具体体现。大家都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会有人说要突破思维定势, 要有所创新, 那么审美心理定势与思维定势有相似之处。前者是属于心理上的, 指有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1]也就是说人们在感知一定现象或事物时心理已有一定的准备或趋向性, 提前在心理已有一定蓝图或范本, 在这种状态下形成自己的心理结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如在卖衣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觉得某, 种颜色对于自己是适合的, 穿上是美丽的, 我们在购物时就会倾向与这样的颜色, 这就是心理定势, 它变为一定的内驱力, 制约和引导我们的行动。那么何为审美心理定势呢?在《审美心理学导引》当中是这样定义的: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审美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审美心理活动的准备活动。即按一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态度的定向思路进行审美创造和欣赏。他揭示了具体审美活动感受之前的特殊心理状态情况。[2]在本文当中我是运用这样的概念定义的。在审美创造活动中这样的审美心理定势表现的是十分明显的, 如在文学作品当中有很多作家的风格是不同的, 像赵树理因其生活环境是他对于农民的生活有很深刻的体验, 在审美创造的过程中, 一种朴实的风格就体现了出来。而像李白这样喜欢狂放和自由的人, 他在创作时就倾向与豪放派的风格, 这与他的审美心理定势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这种心理定势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如有的人在选择家居装修时就会有不同的风格体现, 有的人喜欢华丽的洛可可式的, 有的人就喜欢典雅素朴的, 还有人就喜欢具有浓郁中国风的家居设计, 这就是一定审美心理定势所起的作用,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了审美的个性化, 才会让我们审美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审美心理定势也有其自身的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定向性, 整体性和个体性。定向性在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了, 因为首先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是带有一定方向性的, 这样的方向性带引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对于某一种风格的作品就会爱不释手, 对于其他类别的就很难再喜欢, 从而就会选择某种审美行为模式, 所谓的“戏迷, 影迷甚至歌迷等都是审美心理定向性的反映。如现在生活中很多人对韩剧的评判不一, 有的人对其评价很高喜欢看, 而很多人就不爱看, 更喜欢看美剧, 其实单从审美心理来看这也是审美定势的作用, 它决定了审美主体的行为方式。个体的审美心理知觉思维经验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散布在主体的头脑中的, 而是被加以组织, 被神经系统的各个“司”所管辖的。审美心理定势将审美主体对于审美感觉, 知觉等等相关的概念组织成一个系统, 外界对于当中审美主体心理的一个刺激都会被纳入审美心理定势这一系统, 在后继的审美活动中都会使主体纳入一个心理结构。如一个非常喜欢蓝天的人, 他的关注点就会集中在蓝天上, 因此他就具有十分丰富的关于蓝天的审美经验, 心理就会形成对于蓝天的心理定势。这时, 当他接触客体对象时就会和蓝天相联系, 在视觉上可能就会喜欢清澈湛蓝的颜色, 在听觉上就会喜欢一些天籁之音, 在言语上也会有一些蓝天的味道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审美心理定势的个性化特点, 因为并非人人都喜欢蓝天, 它仅限于某个人或某群人, 首先它取决与本来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 不同的审美个体在心理上具有不同的定势, 有如人各有一面, 因而在审美感受上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有人喜欢绘画, 有人喜欢音乐, 有人喜欢舞蹈。在喜欢音乐的人当中, 有的人喜欢摇滚, 有的人喜欢爵士, 还有人喜欢HIP-HOP。喜欢舞蹈的人当中, 有的喜欢拉丁, 有人喜欢古典舞, 有人喜欢现代舞, 这都是审美心理定势的个性化体现。

在了解了审美心理定势的定义和特点之后, 作为美育研究者就会想研究审美心理定势对于美育有什么作用, 能否利用它更好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呢?但是通过搜索中国知网发现其中研究审美心理定势与审美能力培养之间关系的文章还没有, 但是有审美心理定势对于审美创作等影响的几篇文章, 可见到目前为止大家似乎还未注意到同样作为心理机制的审美思维定势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怎样的影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传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什么样的。审美能力的定义我还是引用杜卫在《美育论》中的定义, 他认为:“审美能力是成功的从事审美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3]马克思说过再美妙的音乐对于不会欣赏音乐的耳朵也是无用的。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很好地进行审美活动首先就要培养自己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在《美育论》中作者将审美能力界定为审美形式感, 也就是一种体验和领悟审美对象形式意味的特殊感受力。[4]审美能力具有表现性, 创造性, 它其实就是一种理解力。众所周知,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要在大量的练习积累之后, 那么审美心理定势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这一良好的基础上加上各种艺术等美育题材的培养, 审美能力应该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在《人生价值的弘扬———当代美育新论》当中指出了审美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 而一般能力教育有助于特殊能力培养, 在一定条件下致力水平高的受教育者比一般智力者接受美育的效果要好很多, 同时特殊能力的培养又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因此要充分利用审美心理能力的提高, 有意识促进这一效应像向发展一般能力迁移。[5]由此可以看出审美能力的培养要迁移到其他能力的培养, 如智力等。当然还有其他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方法, 如从感性出发, 通过情感体验的中介环节, 达到理性的高度, 理性蕴含在感性之中。还有通过艺术熏陶来培养审美能力, 阿恩海姆认为视知觉是一种积极的活动, 并不是简单的将外物复制下来, 视觉对外物的捕捉必然引起相应的精神反应。[6]当然培养审美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 在这就不详细阐述了。

我认为可以在认真研究审美心理定势充分了解它的相关内容后发现它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样作为心理机制, 培养良好的审美心理定势, 让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有一个好的准备状态, 在面对审美客体时, 配以主体良好的审美能力, 知觉概念清晰透彻, 对对象的形式等把握准确, 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相信主体的美感和审美水平会进步很多, 也就使美育有了一个完满的目标结果。审美心理定势, 可使欣赏者进行有效的审美知觉的选择, 为艺术想象留下广阔的空间, 同时促进美感更迅速, 更有效的到来。因此, 认真的研究审美心理定势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具有极大影响的, 对于美育来说可以说又找到了一条使其更有效实施的途径, 让美育在培养人的能力这一方面站的更稳, 更牢靠。当然, 这一理论的相互关系还需要联系相关的实际才能更好的实施, 这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继续更深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2]皮朝纲, 钟士伦著.《审美心理学导引》[M].成都: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96页, 第198页, 第201页。

[3][4]杜卫著.《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第179页。

[5]赵伶俐著.《人生价值的弘扬——当代美育新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86页。

[6][德]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页。

审美心理培养 篇2

论审美心理过程及其特点

审美心理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即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和审美弥散.而审美心理特点包括直觉性、个体性、情感性、自养性和创造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价值.

作 者:曾耀农 ZENG Yao-nong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刊 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年,卷(期):15(3)分类号:B83-0关键词:审美心理 过程 特点 人格

审美心理培养 篇3

艺术设计是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产生的,它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品是一种纯粹的审美,它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一种特点决定了设计的审美自由性。艺术设计的美应提倡自由,自由的审美体现在功能完善的产品上才是完美的设计。作为设计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将审美运用到设计中去,与时俱进地对美充分理解、贯通和运用,努力达到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艺术设计审美心理审美体现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56-03

艺术设计在研究美本身的同时,还有受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把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置于艺术设计创作中。设计师是审美创意和体验的阐释者,设计作品的接受主体便是审美体验的二度阐释者,且其二度阐释的价值绝不在艺术创作的价值之下。没有接受主体的参与、发现、响应和评估,任何艺术设计活动都是潜在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接受者不仅是艺术设计价值的发现者和评估者,而且还是艺术设计信息的反馈者。

一 当代艺术设计的审美心理

(一)审美心理特征

接受美学的重要人物曼.瑙曼指出,文学(艺术)不是凝神冥想着接受者的消费对象,文学(艺术)使社会上“活动着的”主体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来。创造性审美思维不仅设计师必须具备,对进行二度创作的审美接受者而言它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创造性审美思维依赖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艺术设计审美接受主体的最主要心理特征,并且体现在自主性、自律性、期待性等方面。

接受主体的自主性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接受权利的意识,是对外部依赖性的一种扬弃。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觉的有意义的个体经验的获得.是通过知觉主体对刺激信息作出解释的过程。这种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特点,如主体的动机、情感、观念等都影响着当前刺激信息的取舍。因为艺术设计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既有实用功利目的、又要追求美的活动,所以审美知觉主体总是依照自己的目的主动地、有选择地去审视对象。

艺术设计品之所以能给接受者以美感,主要在于接受者自身的心理自律性。这里的自律是同他律相对的,它标志着审美接受主体的自愿态度和自由心态。外在的东西如果不被内心的逻辑所自觉认可,永远是外在的。只有当艺术设计作品充分引发和活化了接受主体自律性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过程,使设计图像本身成为他凝神观照的独立对象,审美接受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心灵获得愉悦和自由的审美活动。接受者对艺术设计的规律和符号意义懂得越多、理解得越透,从作品中获得的美感就越强烈。

既然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是自主的、积极主动的,那么,接受者会积极地要求设计作品的审美内涵接近于自己的反应水平,或者把一种更高的审美期待的要求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对接受者期待心理特征的阐释构成了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界”理论。具体到艺术设计的审美上,接受者的期待心理即是指在接受设计作品时并不像传统理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被动的反映,而是以“期待视界”为基础的积极参与。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心理不仅会随设计家创作和社会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和更新,而且常常会由于这种期待的强烈表示,影响到设计家及其审美设计活动的本身。比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自1908年起设计并产生了一种坚实的黑色T型汽车,这种汽车当时很受欢迎,几乎占领了整个汽车市场。但这种汽车色彩单一,造型设计上也没什么变化,与消费者追求时髦或流行的心理完全不相适应。随后,通用汽车公司为满足人们个性化消费的期待心理设计出不同色彩和多种造型的“雪佛莱”汽车.很快获得了成功,打破了福特汽车公司独霸汽车行业的局面。

(二)审美心理图式

在艺术设计审美活动中,图式可理解为审美主体接受外在刺激和做出行为反应之间的概念结构,是艺术设计审美主体接纳、吸收外界信息刺激,使之成为自我意识一部分的心理过程,是审美主体自主、能动地作用于外在物体信息的某种行为(物理的或心理的)的心理表征。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全部奥秘都根源于审美主体在接受艺术设计品时业已存在着的一种独特的、先在的接受心理图式。那么,审美心理图式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构成来体现对接受反应的具体影响呢?无疑,一切内化了的心理因素都是活生生的变量,诸如情感、认知经验、意志意愿、心理定势等心理因素都会影响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深度和方向。

情感作为审美心理要素,不仅在审美创作上,而且在审美接受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但能激活审美主体的接受能力,使接受主体保持高度觉醒的状态,并能尽快地最佳地捕捉到或选择到有意义的设计符号信息。还可以补充审美对象信息表达的不足,对不完全的设计符号信息进行补充、补偿和重新组织,使设计品更具意义和价值。一定的认知经验是构成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前提。几乎每一种艺术接受活动中,我们都可以追踪到接受主体对于特定样式的艺术对象的经验反应痕迹。认知经验、情感和意志等在审美活动中经常发生有机组合作用,便会形成个体的或集体的审美心理定势。当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定势在艺术设计作品中得到证实、强化时,接受美感和愉悦之情也就应运而生。艺术设计要充分了解和利用接受对象的审美心理定势,在人们愉悦的接受中顺利达到设计的目的。

(三)审美心理倾向

艺术设计审美接受主体的自主性、期待性、自律性以及审美接受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了审美主体在接受设计品的过程中有着较明显的心理倾向。艺术设计由于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性,其接受主体审美接受时不会像对纯艺术品审美那样受情绪情感的支配和影响;无论是家电设计、服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其设计品是否有利有用、是否经济有效,都会对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选择心理倾向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会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惯例经验,强化或弱化、接受或拒绝、肯定或否定艺术设计品的审美要素乃至整个作品。如对色彩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则形成了对色彩好恶的惯例倾向。审美接受心理倾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发展的趋向。一般来说,艺术设计接受者的审美心理发展会自然而然地趋向于更美、更新的设计品。尤其是年轻人,求新、求异、求变和追随流行时尚,是他们突出的审美发展趋向的心理特征。

nlc202309031936

艺术设计者只有深入体察和把握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倾向和心理图式,尤其是把准当时的社会大众情感流向的脉搏,才能积极主动地设计出符合人们所期待的作品,并进而引导新的潮流,以不负设计的、审美的21世纪的艺术设计家创造美的使命。

二 当代艺术设计的审美体现

大自然内在的秩序严密而神奇,人类自古以来就在依赖自然、效仿自然习惯。艺术设计家们在追求、领悟大自然秩序感的同时,探索出许多形式美的规律与法则,为设计的审美表现提供了可贵的理念、方法和经验。

(一)艺术设计中的美学法则

美学法则在艺术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人的主观心理感觉与客观物体形态对应的结果,同时又不断地推动着艺术设计向前发展。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既要继承前人积累、提炼的美学法则,更要勇于革新、勇于创造,追求对时代把握的深度和高度,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努力探索未知的视觉领域,使美学法则不断丰富和革新。

1 艺术设计的加减乘除——配置美

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从其表现媒介来看,主要是通过空间、造型.色彩、材质和肌理等基本要素来共同组成整体的。这个充满了表现力的整体,既具有适合使用的良好功能,也表现出对审美价值的追求。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都是设计师反复推敲、反复试验的结果。一个设计活动要经过作者思维的飞跃和升华。经过一番加、减、乘、除的配置与润色,才能充分体现设计师的构思,传达设计作品所蕴含的信息。

古今中外干差万别的椅子,最能充分说明配置美中加、减、乘、除四者的关系。英国设计师麦金托什设计的高背椅,以直线和方格为主要构成形式,强调夸张地处理椅背;清代硬木家具中的扶手椅(图1)富丽华贵、雕饰复杂,细部处理考究,它们都类似做加法。相反,明式座椅古朴典雅、结构严谨,造型简练、挺拔,单纯而轻巧,如同减法处理;丹麦设计师维纳尔.潘顿的S形塑料悬臂椅(图2),去掉无谓的装饰,强调最原始的功能,简约而明快。中世纪意大利主教座椅用繁复的象牙浮雕装饰,耗材与功能不甚相关,体现了当时工艺文化和工艺美学的某些特征;无独有偶,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座椅尤其是明、清两代的九龙宝座椅(图3),蜿蜒伸张的雕龙和下半部的须弥座,充分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二者都类似做乘法。荷兰风格派赫里特,里特韦尔的作品——红黄蓝靠椅,用水平、垂直的框架和平板构成纵横的线条并穿插跳跃的色块,以新材料、新结构寻找出新形式;日本设计师仓俣史朗充满新颖理念的“勃朗琪小姐”椅,是以透明的亚克力材料灌模成形,并在其中放入许多红色的玫瑰花,使本无生命的花朵永远绽放,漂浮于透明水晶之中。这两款摩登家具类似除法处理。

配置美的关键在于分寸的把握,通过一些细节的调整和处理,赋予作品一种气氛、意境和格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造型及结构的配置美在艺术设计中有突出的重要性。有机主义建筑家们设计的建筑往往生机勃勃,尽管有时外表简约,但各部分的配置十分丰富,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和建筑的造型,组成重叠和横竖交错、极富变化的构图,使建筑的形体更富有情调而又生动活泼,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

(2)色彩的配置好比是对艺术设计作品的化妆。和谐的色彩配置能突出个性,造成新奇而富有现代趣味的心理感受。色彩在视觉形式中,识别迅速、记忆深刻,具有先人为主的视觉效果,它是吸引眼睛注意力的诱饵。如红色调上飘带式的可口可乐字体己成为令人难以忘怀的视觉图形。色彩的配置关系在现代设计中几乎无所不在,色彩具有的表情有时甚至胜过形状起的作用。但色彩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像噪音一样直接影响人的情绪。所以,参考色彩物理学常识,结合色彩知觉心理学来组织、调和色彩,在配置中极为必要。

(3)合理地使用、搭配各种材质,产生配置美,会使设计标新立异。在中国西藏几座著名寺院的大殿屋顶都采用鎏金铜瓦。墙体结合石、木、土、茴麻等不同材料,使整个寺院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多姿。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屋顶上方仿月桂树叶雕塑成一个镀金的球形,与墙面局部的平叶饰及大门两侧圆形灌木丛相呼应,由各种材质、色彩、装饰手法相交替配置的立方体和球体构成了建筑物的主旋律,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该艺术流派的主张、观念和风格。

2 艺术设计审美表现的基础——张力

德国美学家康德分析崇高有“力的崇高”和“量的崇高”,即审美风格形态给人“力”和“量”的美感。具有崇高性的张力,对于形式的完整美是一种技术手段,是模仿自然、描写自然、超越自然的一种手段。形式张力转化为艺术精神,就会给人心灵带来震撼。

在视觉传达中,有动作张力、形状张力和形式张力等,同样,在明暗、色彩和线条中也存在着张力现象,并由此导致不同的表现性。一个点和一条线都具有能量,将这些能量联结在一起赋予想象力和主观性,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诱惑力、感染力和冲击力。有时候张力也是一种夸张,中国京戏的化妆(图4)和服饰(图5)明显带有这种张力特点。

张力的作用在于提高美的程度,加强视觉识别性,减弱庞杂、繁琐的部分。设计师必须将他想要传达的信息如密码般编入张力之中,并能够复制在各种媒体上,且被拥有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所理解所接受。当今社会,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商战中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成功的设计会拯救濒临经营危机的企业,使之步入欣欣向荣之道。所以,设计作品能让人一目了然地识别它,记住它,信任它,喜欢它,是至关重要的,而设计中的张力因素则是不可忽略的焦点,它有着特殊的存在意义。

(二)艺术设计中形式个性的体现

1 形式法则的独特运用

艺术设计是将信息进行复杂加工及程序化处理的一个运用形式法则的独特过程。设计者的任务是将种种信息在自己的脑海里进行加工整合,借助本身的直觉能力去发掘与构筑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并且予以视觉化的具体表现。

建筑巨匠柯布西耶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已针对现代设计的形态提出了多项构想与预言,认为新时代建筑的形态应是当代思想的反映,它必须具有简洁而静寂的秩序感,成为能够代表工业文明的一种空间设计。这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跨出了关键的一步,促成了后现代设计思潮的萌芽和发展。加拿大设计师威尔斯,科茨曾说过:“时代的社会性决定了那个时代的艺术。”他设计的收音机,吸收了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大胆地在扬声器护罩上镂雕成日出般的造型,调节器围绕着扬声器呈半圆形排列,新颖而精美,是体现现代性的最佳设计之一,充分反映了作者所倡导的设计理念。20世纪30年代掀起了一股流线造型的风潮。在艺术设计中广为盛行,如汽车、火车、飞机、船舶以及建筑等方面都有类似的设计思想。可口可乐瓶子(图6)的设计赋予无生命的塑料材料以生命般的魅力,被拟人化处理后的瓶子,似乎有了丰满的胸部和纤细的腰身,整体上呈现为富于变化的曲线,它是形式法则独特运用的典型代表。各种流线型设计之所以时至今日仍经久不衰,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这就是标准化前提下的多样和统一。

2 个性的张扬

“衣服穿在外面,但必须用心去体会。”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让我们自然想到日本时装界精英三宅一生,他的褶皱装系列(图7),正是其张扬个性理念的最佳诠释。他的作品摆脱以往的设计常规,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将褶绉所形成的自然之美升华为新的欣赏价值,把这一新概念、新思维传达到人们心中,达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北美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作品明显不同于传统模式,打破了正统建筑四面直角形式的羁绊,代之以边界模糊的集合,对材料、形式、造型充满创新精神和想象力的运用。使建筑极具原创性和鲜明的个性。代表作古根海姆博物馆(图8)采用昂贵的钛金属作外墙的包裹材料,脱离功能的实用性,走向表现主义至上的道路。正是设计师的这种别出心裁,才使西班牙的毕尔巴鄂成为了国际旅游的一个热点。

三 结语

设计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一场颠覆视觉惯性的革命,用新的甚至是叛逆性的表达方式挑战陈旧的审美观念。但标新立异绝不等同于哗众取宠,成为经典的,必定能经得起岁月的淘洗,这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作品。对既往的视觉模式、思维定式的冲击,需要冲破的不仅仅是设计者自己的心理惯性,还有保守势力。视觉惯性的根深蒂固在于它是很多人所固守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民众的宽容态度及较高的审美修养,可能会造就一个设计家创意的诞生,既契合于最高的审美规律,又能满足民众的热切期待。

审美心理培养 篇4

声乐演唱, 既要精确的展示作曲家的意图, 又能在再创作中创有个性和新意, 人的审美是天生的, 这种“度”不易把握, 只能是歌唱者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解决的。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是音乐再创作之本。音乐也是一种文化, 如果把它孤立起来不与其它文化相连, 那么, 再美的声音也成了物理音响, 人们常把有文化缺陷, 声乐技法较高的人称其为“匠”就是这个道理。

一、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声乐演唱艺术中, 对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 然而对想象力的培养和克服心理的紧张感是与声乐演唱艺术的再创作紧密相关的。在声乐演唱实践中已说明, 演唱者的想象力越广博, 情感的表现越丰富。想象力越深入, 情感表现越深刻动人。演唱者可以通过歌词内容的想象产生情感, 情感的深入又可失去原来的想象。因此, 如果说是由歌词内容的感染产生了情, 不如说对歌词内容的想象产生了情。

凡是从事声乐演唱的职业人员, 必须登台面对观众进行表演, 然而, 许多演唱者大都不同程度的紧张、怯场甚至恐惧, 有些技术较高的演唱者也常常紧张、怯场。这主要是演唱者自身心理状态失衡或心理反常引起, 人们俗称心理素质有问题。

这种心理状态是声乐演唱艺术再创作的最大障碍, 有相当一部分演唱者, 由于始终没有解决紧张这一心理障碍, 造成终身不能登台独唱, 可见, 解决心理紧张状态的重要性。音乐界人士为克服舞台心理紧张状态, 提出许多方法。其实, 在演唱技艺达到一定高度后, 再经过大量的演出实践的磨练, 这是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法。值得提出的是, 演唱技艺还没有成熟的演唱者开始阶段要多上小舞台排练和演出, 尽可能地做到为不同观众演唱。在增加演出的过程中, 选择曲目本着先易后难有把握的演唱加强演出信心。在演唱技艺较成熟, 舞台经验较丰富时, 就可登上大舞台了。大舞台对演唱者的技艺和演出经验要求更高更严格, 还需要多登舞台演出, 像在世界上有名的大歌唱家, 每年的舞台演出都达百场以上。长期的舞台实践使他们在舞台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再创作, 不同场合不同观众的强烈反响, 常激发他们的灵感, 创作自己都未想到的良好艺术效果, 这都归功于演出实践。最后, 对于紧张问题应辩证的看待。紧张故然给演员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声乐界的人士普遍认为, 所有的歌唱家在舞台上都有紧张感, 但他们登上舞台后, 演唱自然放松、歌声感人, 丝毫也看不出紧张状态。这是因为大歌唱家的这种所谓紧张, 实际上就是一种集中思考。

二、审美素质的培养

审美, 即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对审美素质的培养, 实则是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人们欣赏声乐曲的演唱时, 欣赏者只感受到声音的美, 就此已感到满足, 这是审美能力低层次的表现, 有的欣赏者不但能感受到声音的美, 还能感受到深情, 这是审美能力高层次的表现, “情”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情”感染人, 鼓舞人, 教育人的根本, 前文已经提到的“情”是从声乐表演角度来阐述的, 现是从审美角度来阐述的。从审美的角度来看, 声乐演唱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 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就是要抒发情感, 通过情感交流这个纽带, 把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紧密相连, 让声乐艺术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审美效应, 声音本身是没有形象的, 但和歌词结合化为歌声后, 就可通过审美联想, 审美想象等心理活动, 产生特有的艺术形象, 这种艺术形象的实质就是情感宣泄。相反, 若是没有情感的歌唱, 即使音唱得再准、声音再好, 也只能是一种浅层次的音响, 无法使听众进入应有的境界。凡是艺术都有表达情感的功能, 但是表达的材料和方式不同。具体到演唱者, 是以头部和胸部的各腔体为材料, 以气息通过腔体的振动发出的乐音, 是物理性质的声音, 这种乐音一旦与“情”完美的结合, 这才是供人审美的艺术。

歌唱的“情”来自歌词的内涵, 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情”是对客观事物有感而发, 由于那些具有审美价值的声乐作品都把对生活深刻的感受, 把歌词融化到情真意切的音乐语言中, 因此, 为演唱者提供了表情达意的特定空间。但演唱毕竟是二度创作, 对声乐曲的情感表现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对音乐美的再创作, 演唱者的情感表现必须具备真实的品格和适度的表达, 真实是演唱者的情感必须发自内心, 而不能虚假和造作, 适度是演唱者的情感表现, 必须与声乐作品所要求的情感基本相一致, 这里的“基本”指的是适度而不能完全一致, 否则演唱者就没有再创作的余地。情感在声乐曲中属内容范畴, 前文提到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因此声乐演唱的再创作, 首先应关注在情感方面。

三.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事任何专业都需综合素质的培养, 综合素质包括前文提到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 当然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质等。下文提到的综合素质是指其对声乐演唱艺术再创作有关的几个问题。

声乐演唱艺术需要高超的技艺, 这是培养从事声乐专业人员的前提, 只有具有高超的技艺才能, 使声乐再创作得以充分的发挥, 同时声乐演唱再创作也需对声乐技艺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了新的作品的要求, 需要提高和调整演唱方法, 这也使得演唱者在演唱技艺方面更加完善, 并能适应演唱多种风格和体裁的作品。

专业声乐演员必须培养音乐的耳朵, 既使有好的耳音, 但对音乐之耳的要求, 不只是判断音高和节奏是否准确的问题, 而是能辨别出好声音来。然而, 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有标准的, 需知正确声音的概念是对耳朵长期训练得来的, 我们的耳朵必须对细微的变化有辨别好与坏, 对与错的能力, 这是一个声乐初学者是否能成为音乐家的重要条件, 吕湘先生对音乐之耳有一段精彩的比喻, 他说“例如你学英文, 哪个发音是好的, 好在哪儿, 只有你整天听, 听上两年英国人说话, 你耳朵里有听觉积累, 再听就有了标准, 有了辨别能力, 你就知道哪个对, 哪个不对了”这就告诉我们培养自己的音乐之耳, 听多了, 看多了就自然对声音的好与坏产生正确的概念。

重视对音乐基础课的学习, 其中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等, 前两者是学习各专业基础之基础, 这里不必多加论述, 和声、作品分析虽属作曲技术理论, 这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学好的, 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声乐演唱者都有钢琴或管弦乐队伴奏, 这些伴奏是烘托情感的重要手段, 假若演唱者的演唱没有乐器伴奏, 在一般情况下是大为失色的。

中外音乐史对演唱者来说, 是紧密相连的, 我们每唱一首声乐曲, 特别是歌剧中的咏叹调, 都要查看音乐史, 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社会生活和心境, 以及时代风格等方面, 这些虽是音乐之外物, 但实际上这会使歌唱者对作品的理解和再创作是极为重要的, 有修养的歌唱家都具备音乐史方面的知识, 他们的演唱不但技艺高超, 同时在表现时代风格、作曲家的个性, 思想情感等诸多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现, 都很准确、到位。

结束语

漫谈“心理距离”与审美体验 篇5

先来谈谈距离的设置。美感的态度是审美的前提,采用一种美感的态度去观赏事物和艺术,就能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布洛举了一个著名的雾海行船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在大海上遇到大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极为伤脑筋的事情,会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可是如果抛开那些由于危险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把注意力集中在周围景色和风物上——环绕着你的是那仿佛由半透明的乳汁做成的看不透的帷幕,它使周围的一切轮廓模糊而显现出一些奇形怪状的异常美。不同的体验源于观赏视角的转换,后一种审美体验的产生源于“距离的设置”。有了恰当的“距离”,也就有了美感。只要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没有实际利害关系,审美主体不受物役,就能完全把握审美对象,产生诸如“雾里赏花”的审美快感,这就是“心理距离”的作用,可见审理心理距离是艺术的共同因素,是一种审美原则( 见《美学译文》第二期布洛: 《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 。

再来讲讲“距离的二律背反”,也称距离的内在矛盾。“距离产生美”,距离是审美的前提,距离的丧失也就意味着美感的丧失。但是,审美距离本身具有矛盾,有了距离未必产生美,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不会引起美感,所谓“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不即不离”“恰到好处”才是合适的审美心理距离。一方面,距离太近会有丧失美感的可能。比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久居之处无美景”,我们每天看见的事物较难引起美感,这是因为它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太近,“我”与“物”之间是“差距”。朱光潜说:“近而熟悉的事物往往显得平常、庸俗甚至丑陋。但把它们放在一定距离之外,以超然的精神看待它们,则可能变得奇特、动人甚至美丽。”另一方面,距离太远,“我”与“物”之间是“超距”,则会使人对事物漠不关心,打动不了人们的情感,同样也就不能引发人们的美感。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和我们有距离的事物都能和人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引起人们的美感。布洛的审美距离绝不意味着“自我与对象之间的联系被打破到与个人无关的程度”。相反,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越是“切身”,越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兴趣,越能得到我们的理解,也就越能产生美感。这就是布洛的“距离的二律背反”,它是布洛“心理距离说”的核心。

最后来说说“距离的变化”。对于一般美学原则来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他认为审美距离是不断变化的。而此“距离的变化”有三层含义:首先,审美距离因审美对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就艺术欣赏而言,“距离”最近的是戏剧,因为它用极具体的方法把人情世故表现在眼前。这最容易使人离开美感世界而回想到实用世界。于是,就会有戏剧的“分享者”——观众,设身局中而不能自拔。布洛曾给出的典型事例是,一个素来猜疑妻子不忠实的人在猜忌中观看《奥赛罗》时,把戏中的情节与自身生活经验相比照,这样,他和对象间的“距离”太近,结果他只能自伤身世,而无法体验对象的美感。其次,审美距离因审美主体保持“距离”的能力不同而不同。朱光潜认为,艺术家保持“距离”的能力最强。在艺术创作时,艺术家由于能够从切身的利害中跳出来,因而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并且让读者理解自己的情绪。第三,同一个人在审美状态中的“距离”是会变化的。比如,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安德列同娜塔莎结识前后, 由于心境不一, 同是看到了老橡树, 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安德列在结识娜塔莎之前, 由于心境不爽, 看到了老橡树, 感到它冷酷无情、僵硬丑陋, 那干枯的树枝像是折断的脱皮的手指头; 可是, 后来他结识了娜塔莎,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似乎青春的活力在他心中复苏了。此种心境下, 他又看到了老橡树,所看到的是“暗绿嫩叶的华盖, 如狂似的站在那里”, 老橡树太美了, 成了青春的象征。

布洛认为,在创作与欣赏过程中,作品与欣赏者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需要保持在一个适中的程度才能确保欣赏的效果。而且适中的距离因人而异,受个人自身内在条件影响,包括主体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观念、性格气质以及兴趣爱好、欣赏水平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有的是先天形成的,有的是后天通过教育培养、社会规范养成的。同时,适中的距离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尽相同的,并且同一个人同一次的欣赏过程中,随着对作品理解的深入、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体情绪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适中的距离也会有所变化。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和我国美学范畴中的“入出说”,虽然两种审美原则不能划等号,却也有暗合之处,其实质都是对世界的审美态度,在审美体验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 诗人对自然人生, 须入乎其内, 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故能观之。”这里所说的“出”,就是设置心理距离,“出”就能对生活进行审美观照, 并能获得最大的审美享受。

美学界历来对“心理距离说”的科学价值是有争议的。有的学者认为它并非真正从心理学出发而得出的研究成果,只是对审美心理的一种直观性的描述或设定。有的学者认为它只强调了美的主观性,而忽略了美的客观性;只强调了审美的非功利性,忽略了审美的功利性。我认为,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免不了带有一些片面性。如果用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来解释美的本质,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美是由主观的“心理距离”造成的,因而不是客观的。这无疑是错误的。在我看来,美是客观的,但审美心理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心理距离说”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人们如何获得审美态度的问题。因而,如果我们用“心理距离说”来描述并解释审美体验,即说明客观的美在主体具有何种态度时才会显现出来,则是可取的。那么,在艺术创作过程和欣赏中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的“不即不离”的境界呢?我认为既要求作为欣赏客体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品上下功夫,又要求担任欣赏主体的读者在文化、艺术、道德等修养上下功夫。

nlc202309082141

(一)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为规避粗鄙的自然主义和难解的荒诞不经,通常会采取一些艺术手法来缩短或扩大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以获取“不即不离”的最佳审美效果。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核心观点之一,是把“距离”推远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法。艺术陌生化的核心是要颠倒人的习惯,使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所为的客观事物陌生化,用以改变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东西,使这些客观现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重组,进而得到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现实性极强的小说,其中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一件件,一桩桩,就像生活本来的面貌一样。从艺术上说,也许曹雪芹正是考虑到他的故事太普遍、太平常、太现实,说不定有的读者会把它与真实生活混同起来,所以小说一开篇,作者先编造了一个“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一块大石头和在此经过的“空空道人”的虚幻故事,对于书中主人公贾宝玉,也让他一生下来口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有字迹的玉。实际上,作者是以这样的陌生化的手法,令读者惊奇,使读者在读小说时,既能随宝黛的足迹进入大观园的艺术境界,又能清醒意识到自己是在读小说,从而获得一种审美所必需的不即不离的最佳的心理距离。

诗意化原则在艺术创造中的巧妙运用,是制造心理距离行之有效的艺术处理方法。众所周知,在写实的作品中,如果作者对淫秽的、恐怖的一类生活进行过于直露翔实的描写,那么“距离”必然就会太近,使欣赏者不能进入美感世界而直接进入实用世界,从而引起人的实用欲望或现实情感的激荡。诗意化的手法则相反,使用这种艺术处理即使在写淫秽的、恐怖的一类生活时,也可令欣赏者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而不会从美感世界退回到实用世界。《西厢记》中张生初和莺莺定情的词是这样的:“软玉温香抱满怀,春至人间花弄色,露滴牡丹开。”这里写的是男女交媾,照理说是“距离”再近不过的生活了,最易引起人的淫欲。但王实甫却把这男女交媾的事用优美的形象、抒情的语句以及和谐的韵律来表现,于是读者完全沉醉在这美好形象的意境中,而不想词句以外的事。不难看出,诗意化的原则不但在诗歌体的创作中,而且在散文体的创作中得到广泛运用,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制造适当的“距离”。

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化原则是使欣赏者保持适当距离的有效手段。一方面, 它运用多重假定性, 在欣赏者心中引起种种幻觉, 使你恍然置身于矛盾交织的现实世界之中。它把光秃秃的台板变成风浪滔天的湖水,把一个手持宝剑的人变成一师劲旅;另一方面,它的一招一式又时时提醒你,这是在演戏。于是,艺术的幻觉使你专注于舞台上的人生, 而置实际的人生于脑后,同时演戏的意识又使你不至于混淆了舞台人生与实际人生。这样, 欣赏者就在艺术与人生之间拉开了距离, 保持着不即不离的关系,因而步入艺术欣赏的胜境。

“幻中求真”艺术处理也是缩短距离的常用手法。在一些描写非现实人事、情景的作品中,作者为了避免太过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而造成无法产生共鸣的情况,则往往在描写中加入人们普遍能够感受到的真情实感,来缩短距离。比如《西游记》《聊斋志异》所写人、事、景、物,大都“怪诞不经”,应该说这“距离”是够远的了,但荒诞中有真实,幻想中有情理,从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象征手法在艺术创作中日益受到重视,也归功于它能缩小“距离”。如《老人与海》中,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悲剧,不仅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强大,而且暗示着人类命运的艰辛。还有如高尔基的《海燕之歌》、卡夫卡的《变形记》等都运用了象征意象,赋予作品深刻的寓意,开拓了读者联想、想象的空间,从而获得真正的审美享受。

应该说,在文艺创作中设置距离的方式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当然,艺术家采用这些艺术手法并不一定是出于设置距离的考虑,而仅仅是创作的需要,但却在无形中为欣赏者心理距离的产生埋下伏笔。艺术家的创作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作了铺垫,但要获得“不即不离”的理想效果,欣赏主体的因素也至关重要。

(二)

康德说:“一个自然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美则是对一个事物的一个美的表象。接受美学认为,对艺术来说,作品并不是完成了的事实,一个完整的审美欣赏过程并非止于作品。审美的实现需要欣赏者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最终完成。审美主体会以自己的视角审视作品,经过个性化处理后的作品可能与作者创作的本意不完全一致,原因在于其中溶入了欣赏者个人生活、情感体验和审美经验。

马克思说: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艺术与审美距离离不开情感的激荡和趣味的觉醒,同时审美主体不得不了解审美对象的特性和意蕴。对于一首诗、一幅画、一段乐章,我们如果没有足够的了解、经验的碰撞和意趣的同步,那么情感的共鸣就无从谈起,更无法欣赏,其结局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把费谢尔的《无题》拿给不懂得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人看,那他可能只会看到怪诞变形的图案和扭曲线条的错杂而一头雾水;把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拿给不懂得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人看,那他也许只能看到圆形和方形的杂乱拼贴而不以为然。只有被初恋深深伤害过的人才会真正地欣赏和体会Jay《轨迹》中略带哭腔的深情唱法和凄美旋律渲染的唯美氛围,只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虐心爱侣才能深刻感受“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肝肠寸断和无尽悲怆。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经验越丰富,便越能融入艺术作品,越能发掘创作者的想要传达的欣喜从而更好地欣赏。审美主体自身经历的不同,欣赏的角度和获得的美感也不同。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在情侣看来是对心爱之人的惦念;在悼亡的游子看来则是世情冷暖的感慨;对于在古代文学方面有才情的人而言,因为他深谙东晋张华的《博物记》中鲛人对月垂泪和干宝《搜神记》中人鬼恋情中女主化烟而去的典故,在他看来这两句诗反映了良辰美景的伤逝和无奈;对于研究宗白华美学的人而言,他一眼便看出《锦瑟》诗中的“烟玉珠泪”营造的是美学上的“空灵”意境,这种空灵之美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展示的是超越时空的莹洁灵魂。

nlc202309082141

对于美感经验,一方面我们要忘记现实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不能与生活经验分离;既要忘我投入,又不能忘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优秀的欣赏者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好距离的矛盾,在审美欣赏中得到完美的演绎。明代汤显祖创作了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之一的《牡丹亭》。设想一位生于传统家长权威背景下的女子,她追求自由恋爱却遭到家长的阻碍和逼迫,不得不放弃真爱,只得与父母选定而自己不喜欢的男人结婚,饱受痛苦,让她来演这部戏,一定能比别的女子更能了解杜丽娘的境遇和情感。戏剧中的故事越和她的既有经验相符合,她的体会便越深刻。从常理来说,她肯定更能欣赏《牡丹亭》。然而事实不尽如此,和自身相仿的故事情节,最易勾起她自身处境的回忆,她会忘记此时正在演戏,忘记品味剧中角色的言行而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她确实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动,然而这种波澜来源于现实的哀怜,并非来自于品味戏剧的美。事实上,她已经无法保持适中的心理距离。假如她能保持住距离,把《牡丹亭》作为艺术来欣赏,尽管以身世的经验来体会,却不为身世所动,不通过戏剧来抒发自己的悲愁,那么她欣赏《牡丹亭》就比别人更透彻。艺术的期望是靠近些以增进了解,保持住距离使美感不被现实经验所压倒。

那么,如何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才能做一名合格的艺术欣赏者呢?

首先,要努力提高艺术修养。文学理论指出,产生心理距离的条件主要来源于作品本身的优秀和欣赏者自身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等。《艺术美学》指出:“假如一个人不具有能听懂音乐的耳朵,能看懂绘画的眼睛,能读懂文字的心灵,他就不能被称为艺术鉴赏的主体。”也就是说,在文学艺术鉴赏中,一个人的艺术修养是实现艺术鉴赏的关键因素。一个缺少起码的文化修养的人,即使让他看“距离”再近的作品,他还会觉得“距离”太远。如果一个人缺乏应有的艺术修养,难以产生必要的心理距离,这样是很难走进文学艺术中去,更难以感受文学艺术的意蕴,难以获得审美享受的。正如鲁迅所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因读者不同而有种种,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这实际上不是从艺术的角度去读《红楼梦》,而是把自己的道德观、世界观等投射到作品中,心理距离消失,带上了直接的功利性。这样,难以用审美态度去观照文学艺术作品,难以真正进入文学艺术作品,即使进入文学艺术作品,也难以感受文学艺术的意蕴和美。

其次,要着力提高鉴赏能力。正如前文所说,无心理距离就是把生活与艺术等同,而心理距离太远欣赏者又无法实现有效欣赏。一名合格的鉴赏者既要走得进又要出得来。在艺术欣赏中,“走得进”,就是带着审美情感进入作品,直接感受人物,与人物对话,感悟人物的情感意蕴;“出得来”,就是不被作品中人物所拘,不停留在作品中,不把自己与作品人物等同,不硬去充当一个角色。从美学的角度说,如果被角色所拘,就是产生了功利;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如果被角色所拘,失去欣赏应有的态度,就不是艺术欣赏,或者说不能实现真正的艺术欣赏。正如鲁迅说过,文学作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就是“因为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一个角色”。走出作品,用理性对作品进行审视,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审美的超越。同时,还要能做到动情而不迷情。“情感是艺术的生命。”在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总是在激发和调动欣赏着的情感。只有“当欣赏着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线相交或基本一致时,才能实现主客体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实现文艺欣赏目标。“动情”,就是在欣赏作品时必须投入情感,这样才能保证获得艺术欣赏效果;“不迷情”,就是欣赏者不被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所迷惑,保持着一种清晰的意识、理性的控制,自我没有丧失。

再次,要致力实现有效鉴赏。文学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它是作家艺术家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艺术体现,是作家艺术家对生活的高度提炼的体现。也就是说,文学艺术不等同于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混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事件时有发生。在中国,一位战士观看戏剧《白毛女》,当演到罪恶滔天的黄世仁压迫杨白劳一家时,因义怒到了极点,竟向扮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忘记了台上是演戏,出现了“开枪式的鉴赏”。出于阶级情感,他无疑是一位好战士,但从艺术欣赏角度来看,他并不是一位好观众。就国外而言,一位军官在观看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时,当演到奥赛罗听信伊阿古的阴谋,用双手掐死了他美丽善良的妻子苔丝德蒙娜时,军人拔出枪,打死了扮演伊阿古的演员威廉·巴支。军官醒悟后,当场自杀。事后,人们把他们埋在一起,立下一座墓碑,上面刻着“最好的演员与最好的观众”。著名作家王蒙说过:“文学既是一个热情投入的方式,又是一个拉开了距离的方式,保持某种客观的心态。”因此,在文艺鉴赏中,欣赏者只有对文艺作品保持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审美态度。这样,才有利于走进文艺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中,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享受。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心理距离作为审美态度,它有超脱实用、功利目的的一面;但同时并不等于完全割断与生活、实际功利的联系,并不等于彻底排除与主体情感的联系,而是两方面有机统一的结果。它不仅存在于欣赏活动中,也存在于创作活动中,是主体自主性、主观能动性的体现,需要将其置于欣赏、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加以考察,在主体的自主性审美中获得“不即不离”的美感体验。

审美心理培养 篇6

一、鼓励想象和创编

利用童话进行教学, 儿童听过童话后, 有了对童话内容体验的强烈的表达欲望, 想把自己对童话的理解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 这时教师要鼓励儿童畅所欲言, 对于儿童的奇思妙想一定不要随意否定。教师可以根据童话开头提供的线索, 鼓励儿童展开想象继续编构故事。如在阅读《狼和小羊》的故事中, 我们可以启发儿童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帮助善良的小羊逃脱凶恶的狼口呢?通过对故事的引导, 孩子们在教师一环一环的启发下, 兴高采烈地投入到想象中去, 续出了形式多样、童趣盎然的故事。这些故事续编活动, 不仅利于儿童理解童话内容, 更有利于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儿童将原来的故事情节进行改写, 编成一个与原故事相关而内容完全不同的故事, 如《龟兔赛跑》中, 请儿童思考“乌龟和兔子又进行了第二次赛跑, 你预计这次谁会是冠军呢?为什么?”鼓励儿童续编出一篇内容全新的童话。教师在指导儿童创编童话的过程中, 可以先让儿童编出一句或一个段落, 也可以视儿童的能力鼓励他们编出完整的童话故事。在创编活动中, 不要随意打断儿童的创作, 尽量保持儿童创作的流畅性, 这样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 使他们真正进入到童话的世界中来, 也许同时会孕育一个个小作家呢。

二、注重游戏与表演

游戏既是童话的基本美学特征, 也是童话教学经常利用的活动组织形式。在幼儿园中, 许多游戏都是以童话内容和情节为素材的, 比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老鹰捉小鸡、拔萝卜、一网不捞鱼等等。游戏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活动, 用游戏的方式来设计、组织童话欣赏活动, 让儿童边玩边听故事, 在尽情玩耍的同时感受美好的童话世界, 在童话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是童话欣赏与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表演是童话阅读活动中常用的另外一种方法。在熟悉童话内容的基础上, 组织儿童进行角色表演, 使儿童在参与的实践中产生新奇的角色体验, 从而走进作品意境。在表演前, 老师要帮助儿童拓宽思路, 熟悉童话内容, 把故事的角色与内容和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当孩子扮演着童话中的某一角色时, 他们不但可以获得真切的审美感受, 而且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记忆力、语言表现能力、创造力、表演能力,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等。在童话表演活动中, 孩子们是积极的参与者, 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故事情境中, 获得了美好享受, 得到了心理满足。

三、培养倾听与领悟

师生共同聆听配乐朗诵, 或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 很容易把儿童引入一种美妙的童话世界。在“听”的过程中, 尽量让儿童养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在凝神倾听中他们会特别投入, 常常会被作品所感染。对于儿童来说, 聆听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必要途径。在“听”中他们会为遇到大灰狼的小羊担心, 会为战胜大灰狼的三只小猪欢欣鼓舞, 会对狠毒的皇后恨得咬牙切齿, 会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而流泪, 从而进入一种美妙的审美体验。童话审美活动是比较适宜生成式教学的, 给予儿童充分体验的时间和空间, 让儿童直接和童话对话, 让童话本身的生动情节、有趣人物和优美语言把孩子们牢牢地抓住, 使孩子们真正走进童话, 领略童话的魅力, 获得独特的体验。童话在人的整个一生中起着启蒙和奠基的作用, 它用自己多彩多姿的美学形态和内容为儿童建造起一幢美学大厦, 使孩子们在充分享受文学的乐趣, 尽情遨游神秘世界的同时, 发展其知、情、意、行, 培养最初的道德情操和审美体验。充满体验的童话教学,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情感涵养与精神成长的需要。

总之,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它应该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起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兴趣的培育过程中提高对学生审美心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J].幼儿教育, 2009, (1) .

[2]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的课程教育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 2008, (4) .

审美心理培养 篇7

1 健美操培养美感应注意的问题

健美操教练过程中美感的培养有它的心理特征和美学特征, 这也是培养学生塑造美的基础。美感转化成自我陶醉、自我享受, 被感知者认同, 并转化为感知者的行动, 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这在健美操教学中值得老师高度重视。

1. 1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

心理学研究认为: 人的审美心理是感知感受和感动三个不同的心理层次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审美的心理结构, 呈现出从初级层次到高级层次, 由浅层感触到深层感悟的递进式模式。尽管各阶段中人的审美心理状态不同, 但人的各种心理活动都不是孤立发生的, 而是一种整体的活动, 所以教师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 系统研究、区别对待, 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在不同的心理活动阶段, 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促进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 2 健美操动作的选编要注意 “四美”

健美操动作的选编必须在艺术美、形体美、自然美、科学美上下功夫, 使每一个动作或某一段动作都是一个美的艺术整体, 并对开发学生的智力, 发展学生的体能, 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以及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有益, 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 使动作与思维一致。敏捷灵活、矫健多姿, 富有热烈、奔放的节奏和韵律, 展现形体美和精神美的高度统一, 使教和学的过程中力与美、灵与肉浑然一体, 使学生练习过程变成自我陶醉过程、欣赏过程, 如果教师编排符合以上“四美”, 加之循循善诱和启发, 就可以把动作的美展示给学生, 并会引起学生强烈的美感。

1. 3 健美操要选配健康的音乐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 音乐的好坏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有很大影响, 因此选配的音乐必须是活泼向上的、健康有益的、符合学生心态需求的、并有较强时代气息, 课中教师应反复地让学生听音乐, 并向学生解释音乐的寓意, 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这也有利于学生在动作过程中创造美感、陶冶美的心灵, 从而以心灵美激发出形体美的更深感受。

1. 4 注意教师和学生的形态美

形态美是由人的举止、表情、仪表、服饰等美感表现出来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形态美相互感染, 尤其是教师的形态对学生的形态有巨大的影响和牵引作用。比如: 健美操教师若是体态臃肿, 那么他的任何讲解对学生也都是无说服力, 所以就体形而言, 教师必须刻苦练功, 保持健美的体形, 举止言谈要高雅, 应具备一个表演艺术家的风度, 通过自身的修养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

2 健美操中美感的特征

2. 1 心理特征

2. 1. 1 美感中的感性认识

美感的认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 美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感性形象, 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与面貌, 进而通过视听触产生感知即感性认识, 如观看健美操表演, 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单个或成套动作进行综合思维, 产生整体印象并进行综合评价, 在大脑中产生感性认识和美感效应。

2. 1. 2 美感中的情感

美感作为一种认知活动, 它的另一特征就是具有情感体验,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如果被健美操的音乐、节奏、服饰以及流畅的线条、飘逸的舞姿、强健有力的动作所吸引, 那么感知者便会进入角色, 使之对感知对象产生情感、体验, 这种体验伴随着人体本能的情绪和感受, 这好比一个人看戏, 看伤悲剧, 看到悲伤处会随之悲伤、落泪; 看喜剧, 看到高兴时哈哈大笑, 这都是情感体验进入角色的结果。

2. 1. 3 美感中的想象

美感中的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 是在想象中实现的, 想象越活跃, 情感体验也就越丰富, 精神上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越丰富, 越能把握对象的实质。

2. 2 美学特征

2. 2. 1 音乐节奏美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 它通过音响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健美操选择的音乐多为摇滚乐、迪斯科等, 在节奏感极强的音乐伴奏下增添了健美操的艺术色彩, 使动作节奏与音符节奏统一, 而乐曲的旋律又提高了乐曲本身的感染力, 加强了健美操动作的表现效果, 使人观之悦目, 听之悦耳, 兴趣盎然。

2. 2. 2 形象服饰美

美的服饰是提高健美操审美效果的积极因素, 它有助于提高运动者本身以及观者的美学意识和审美能力, 健美操表演中干练的着装首先就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 一种美的享受, 漂亮的动作配以合适的服装更显现出健美操的清新与自然。

2. 2. 3 动作与曲线美

健美操的核心是多姿多彩动作的组合, 用形体的多关节运动呈现的各种运动曲线, 以其协调舒展、刚健有力、准确灵敏给人以美感, 各种肢体的多关节、多方向、多幅度的动作, 不仅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 更有很大的艺术观赏价值。

2. 2. 4 神态与整体美

常言道: “形美感目、意美感心”, 这是因为只有从神态上、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美才能使形体表现出形神合一的美, 个体的美只有与整体相结合, 才能产生出浑厚的美、和谐的美, 健美操个人表演是形与意的统一, 集体表演是整体信念的统一, 使个人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美的享受和美的陶冶。

2. 2. 5 创新动作新颖美

美育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任务, 除了激发学生的鉴赏美和感受美以外,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健美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项目, 发展之快令人瞩目, 之所以深受大家的欢迎, 是因为它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创新的动作, 新颖别致符合人的心理追求, 人们在创新当中感受到新的动作为健美操不断地添充新的内涵, 也正因为如此健美操才有较强的吸引力。在教学中, 以多练习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品鉴, 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创造和审美能力,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在启发学生美的知识在健美操中的运用, 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积累丰富的表现美的内容, 提高学生在健美操动作的创造中的品评和借鉴。

3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的途径

3. 1 教学的环境要美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 教学周围的一切环境可以作用于人的感官, 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干预教学过程, 优美的教学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易提高学习的兴奋性。健美操教学不能忽视创造环境美, 如呈递画一些点、线或径直带学生到草坪上去上课, 让学生体验自然的气息等, 使学生一看就有跃跃欲试之感, 特别是结合动作的结构, 画点、线, 比如前后的进步与退步, 左右的点地与侧出等, 可画出不同距离的点, 便于控制学生的步幅, 使学生在联系过程中体验到健美操动作的规格美, 教学环境的布置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表现欲, 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使人与自然更完美地融为一体。

3. 2 教师要研究教材, 挖掘美的内涵

教师课前必须吃透教材, 善于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 并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理性美、科学美、动作技术的艺术美, 并细心品味、反复推敲, 调动自己的经验把教材中的美的因素融化在教案中去, 并在教学中及时听取反馈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师生共鸣, 创造出最佳的塑造美的情境。

3. 3 加强直观教学

想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建立学生正确的动作概念, 在课前可欣赏和看教学视频录像, 教师的第一次上课过程要演示成套动作, 使学生产生一种追求和向往的想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环境的要求, 除了运用完整、分解、正面和镜面对比示范外, 教师应坚持带领做示范, 使学生在教师的反复模仿中掌握动作要领, 效仿、体验教师的动作美。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号召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创造美的动作, 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积极引导, 并及时地给予表扬, 或让其带领练习。

3. 4 教学过程、结构要体现美

健美操教学过程的美, 众所周知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丰富的创造性的活动, 和谐的教学结构, 如教师的组织教学和讲解示范, 学生的模仿练习等一系列教学过程都必须环环紧扣、严密合理。教师规范、漂亮的示范和耐心地讲解, 使学生受到美的启迪和教育, 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 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提高锻炼能力。

4 结论和建议

健美操是一种集音乐、动作和人体为一体的美的运动, 在锻炼过程中时而能激发人的创造美的欲望, 从而享受得到美。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视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 教师还要不断挖掘教学中美的素材, 最重要的是应该注重自身的提高, 增强美学修养, 不断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 从而更好地实现健美操的教学目标, 并为学生树立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形式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 首先从实际出发, 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美育引导, 寓美育于健美操教学之中, 发展学生创造美、感受美、鉴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达到美育、体育双丰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则删.青春健美秘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1.

[2]魏纯镭.健美操[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3]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影视受众的审美心理浅析 篇8

一、电影审美心理活动的本质

(一) 审美经验产生审美心理

审美经验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人在实践活动中, 特别是在审美活动中, 积累大量关于外界事物的知识和经验, 审美时, 一旦受到审美对象的信息刺激就会调动有关的经验记忆, 并产生联想, 立即作出审美的反应。比如在审美活动中再现型想象就是审美经验起作用。由于审美经验的参与, 对美的欣赏常常无需思考而直接作出判断。

(二) “存动”心理

人类对生命的原始崇拜古来有之, 希望能完整保存生命的流逝。这种心理由于条件所限而逐渐演变为对事物变化过程的真实描绘和记录。如古人用壁画来记录农耕场景或战争场景等。这种原始的艺术创作正是出于人心本能的心理诉求——对于事物运动状态的真实描述, 也就是“存动心理”。

展现事物的动态过程比再现物体静态的形状和色彩更为重要, 因为基本的生物反应是对事件变化过程的反应, 而不是在观察静物时的反应。

(三) “似动”现象

人们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物体运动, 是由影片上一系列略有区别的静止画面产生的, 这种运动叫动景运动。电影活动的原理是心理学的似动现象, 我们说过这个似动现象早就存在, 不是电影发明了似动现象, 而是用似动现象的原理造出了电影机器。在没有这个机器以前似动现象早就存在, 在有了机器之后, 手动依然可以造成的似动现象。

(四) 造梦过程

观众坐在电影院里或电视机前似乎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实质上却有着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由于观众意识到自己是在“看电影”的现实中, 另一方面又让无意识领域沉湎于虚幻的影像中, 因此电影受众的深层心理机制创造了一种像做“白日梦”一样的虚幻的现实。梦属于形象思维, 但却是潜意识中发生的形象思维。在潜意识中, 有没有逻辑思维呢?有人说有。但既然是潜意识, 那就起码不会是意识层面的逻辑思维, 否则就不叫潜意识了。

二、电影审美心理因素的分析

影视审美鉴赏, 实际是一个主动和被动心理相融合作用的过程。从哲学中分离出的美学, 提供给人类一种改造自然、发展自身的必要武器。而审美主体审美过程的心理曲折轨迹的展露, 笔者认为, 观众欣赏影视作品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感知

观众在欣赏电影作品的过程中, 对该作品有一定的感知, 这是其产生心理活动的基础环节, 是观众对电影作品综合情节的具体认识。观众所感知的存在, 再进一步告诉我们被感知的都是存在的。起码在感知的人那里是存在的。而电影所做的就是创造这样的存在。打破时空的连续, 把虚幻的片段, 剪接成一个能被感知为存在的故事。把不完美的世界, 剪接完美。

(二) 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联想

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联想, 指的是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由于接触到一件事物而由此同另外一件事物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状态。观众不仅要调动审美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现象、情感、理解等心理因素, 在自己的心灵中“复活”影视作品的艺术形象, 而且还要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艺术修养、形象记忆等来丰富、补充、延伸、扩展艺术形象。

(三) 观众对影视作品产生情感

情感, 是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所结成的关系的反映和评价, 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 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一部热播的影视作品之所以能够唤起观众的激烈讨论甚至争论, 这正是由于观众的审美习惯和艺术观点发生了碰撞所致。人们对生活总是怀揣着一种感情, 这种感情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认识, 也来自于我们的情感体验。

(四) 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理解

理解, 是在感性基础上所渗透的对影视作品对象本能的理智把握。也就是说, 在我们观看影视作品时, 往往会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来整体理解并把握整部影片。这种过去的生活阅历会长期停留在受众记忆中, 并左右其对影片特性的掌握。受众通过屏幕上的外部刺激来调动自身内部的记忆储备, 从而进行思维活动和情感交流。

从这个角度来讲, 电影是要刺激观众记忆并产生交流, 因此,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 其语言表达不能脱离人们的记忆范畴, 一旦违背了观众的感知经验, 就会与观众之间产生理解鸿沟, 使观众的主动观影变为被动接受, 造成理解影片的障碍。

三、影视审美心理的双重性分析

(一) 影视审美心理的直觉性

影视艺术鉴赏是鉴赏主体观赏影视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作为一种高级、复杂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同艺术创作异常复杂的心理因素一样, 蕴藏着极其奥妙的心理规律, 观众观赏影视时具有突出的整体直觉性, 影视的感人魅力不仅仅在于演员表演是否出色, 场面是否壮观, 音乐是否悦耳, 片头如何, 结尾如何, 中间某些镜头的处理又如何, 而在于从更高的层次上去把握它们, 即对影片的整体把握之中。

(二) 影视审美心理的发展性

1. 集体无意识

在探索观众深层心理时, 既需要把观众视作个体存在, 又需要把观众视作群体存在, 因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 影视作品本质上不仅表达了创作者个人的心理诉求和情感欲望, 同时也反应了社会广泛存在的深层心理诉求, 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现。艺术家的创作冲动和激情都是来自于他的无意识冲动, 而艺术并不是艺术家个人的创造, 而是集体造化的结果, 是集体无意识成全了艺术家的悟性。

2. 定向期待

从哲学的高度上说, 影视艺术对于人的感性满足和感性解放, 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肯定自我的现代方式。观众正是通过银幕世界和荧屏天地来直观自身。而且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 总是从原有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趣味出发, 按照自己的审美心理去同化电影, 呈现出审美趣味的某种趋向和定势, 这就是影视观赏中的定向期待。

大众的审美心理倾向与当今中国社会的特定文化语境息息相关。在当代中国, 经济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社会大众开始了对个性解放和本我快乐的追求, 过去那种视享乐为羞耻的观念已经让位于享乐无罪的逻辑。正是这样使得我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不断提高, 整个世界的电影文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著.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鲍燕蓉.影视审美心理探源[J].《电影评介》2009年18期.

[3]葛春颖.类型片与影视受众的接受心理[J].《商业文化 (学术版) 》2009年11期.

[4]刘莹.从审美需要看影视观众的期待心理[J].《电影文学》2009年15期

论民族审美心理与视觉认知 篇9

一、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性

民族审美心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拥有不同的历史和地理环境,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基础造就了具有自身族群面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这一切代表着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精粹,体现出各民族对待世界的具体差异,在审美方面,不同族群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起着重要的文化支配作用。

中国有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其视觉认知方式直接建立在这一烂熟的文化基础之上。中国人对空间的文化理解最先来自对汉字的学习,汉字是成熟的文字符号,这一符号系统既与中国人的空间观念保持着开放的联系,又有表述意义与观念的丰富手段。所以,中国人一开始就在识字上下工夫,学生习字,开始不一定知道怎么用,他们从临摹开始,通过读、写、背来学习与熟悉这一符号系统,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与汉字相匹配的视觉认知方式。以国画为例,学生通过大量临摹经典作品来认识与熟悉国画的语汇系统,而从小对书法的习练也融汇在其中,最后体现出的视觉创造方式与视觉认知方式是一致的,它同样也对其他视觉传达方式产生了普遍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信息传达领域的各个方面。而与中国比邻的日本,由于历史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日本有与中国视觉表达方式一致的地方,同时也保有其本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其本土设计师的作品没有冲突和高潮,其中往往渗透着冷淡的平和感与极端的生活体验。这些作品流露出的“寂静”、“精微”、“感伤”与“简约”,成为日本设计的典型风格。例如,设计师佐藤晃一的海报《新音乐媒体》(如图1),画面色彩沉静,白与青构成朦胧、微妙、素淡的画面色调,显得寂静而优美,几何秩序化的纹样简洁而单纯。作品体现出纯净的日本绘画节奏,散发着日本民族浓浓的“和风”与禅意。这种视觉传达方式符合日本民众的基本视觉习惯,可以在审美上引起共鸣,并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视觉心理的满足感,使得民众在解读视觉符号时能够轻松而准确接收设计师传递的文化信息。如果这些视觉信息放在追求内容充实、气韵生动、观念祥和、色彩得体的中国受众面前,受众则会因为审美差异,无法对海报的表达形式产生全面的认同,也就限制了招贴画传递信息的准确度。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跨区域的视觉传达设计要讲究视觉信息的有效性,必须照顾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上具有的文化差异,从受众相通的审美心理和视觉认知机制出发,将视觉表现置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实现激发受众视觉兴趣、感染受众精神世界的视觉传达目的,以完善的视觉传达方式完成文化交流,促进产品流通。

二、民族审美心理差异导致对视觉传达信息的不同认知

不同民族对图形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历史早已证明,对色彩、形状的把握会随着观看者的民族与文化背景而变化。就是说,一个族群能轻松识别的符号,对另一个族群来说就可能是困难的,更不要说完全把握和记住它们。在视觉传达过程中,任何一种图形或符号的意义都会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而变化。美国学者弗朗兹·博厄斯曾论述过这一现象:不同部落的美洲印地安人所赋予某些基本图案的各种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变化会引起人们对纹样的意义做出不同的解释,这种不同的解释反过来又会作用于纹样,使纹样发生进一步变化。[1]这还是在同一大的族群中出现的变化,更何况不同的民族之间。

同一视觉符号在人们的认知上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现代心理学将其归因于受众的民族文化心理定势,而心理定势就是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基本内涵。心理定势不是受众具体的心理体验,而是受众对某种体验的文化准备性与倾向性,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因此,人们在辨别一个图形时,总是自觉地将它与记忆仓库中储备的同类和相近的事物比较、归类,以寻找其文化“位置”,确定其性质,明了其含义。正因为受众的民族心理定势存在差异,同一视觉信息就引起了受众的不同审美感受,产生了不同的意义。

以龙为例,龙是中国文化中典型的观念形象,它身上集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因素,不论在文化认知还是生活习俗方面,它都是华夏民族最习用的象征形象之一,所以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自居。而在近代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文化信息传播的以讹传讹,龙被翻译为dragon,在西方文化中,dragon作为“海洋中恐怖的生命”,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将它视为恶魔的象征。民族审美心理和视觉形象的差异性在这一传播过程中纠结为一团,使双方受众既误会了西方的dragon,更误解了龙的形象。显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也依旧在产生误导作用。

不同民族对色彩具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通常是先声夺人的要素。其视觉传达效果甚至更优于图形和文稿。人们通常认为,色彩与情绪的关联具有相对稳定的共通性,如白色代表纯洁,红色代表热情,黑色代表庄重、肃穆,黄色代表和谐、温暖,绿色代表生命、大自然,蓝色表示宁静等等。但是每一种色彩既与现实世界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对应关系,又与不同的民族文化观念血脉相通,从而体现出其精神情感特征。色彩语言作为一种沉淀了民族文化与审美追求的视觉符号,在视觉传达过程中往往表达一种约定俗成的视觉观念。正如不同民族的文化规则和道德风尚促成了民族成员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又反过来制约着民族的审美习惯,引导着民族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方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是“炎黄子孙”,黄色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象征,黄色也是皇帝专用色。在古罗马时期黄色也被当做高贵的颜色,代表着财富和权力。在东南亚各国,由于佛教的关系,黄色地位极高,它代表着神与佛头上神圣的光圈。但在基督教中,由于黄色是出卖基督的叛徒犹大衣服的颜色,而被视为庸俗低劣的下等色,黄色往往与不忠联系在一起。英语中黄色也暗指妒忌、怯懦和败坏等含义。黄色又是落叶的颜色,因此在埃及人、马来西亚人、阿拉伯人、巴西人等民众的民族审美心理中认为它是不幸和丧葬之色,在他们看来黄色是死亡和再生的标志。同一种颜色所具有的不同含义皆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这既影响着他们的历史,同样影响着他们的现实生活。

因此,针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做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色彩的选择要首先考虑其文化含义,要尊重其历史传统,要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当可口可乐进入阿拉伯市场时,了解到可口可乐的品牌标准色(红色)在阿拉伯人民的审美习惯中并不受欢迎,它是一个限制色。为了适应阿拉伯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引起阿拉伯民众对产品的反感,特地把其传统的红色包装换成阿拉伯民众喜爱的绿色,适时地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使成功的设计有力地助推了预期的市场效应。

在信息传播方式上,不同民族也各有不同的习惯方式,这与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有一定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用语言交流时,并不是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某一族群的成员之间有他们共同的话题,也有他们自己的攀谈方式,这与族群的思维模式、思想信念和价值体系密切相关。例如东方人往往由于阶级关系的影响,在语言的使用上倾向于含蓄和婉转,其交流过程有很多暗示和推测的成分。在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上也是如此,图形往往简洁而寓意丰富。

如图2所示,此为设计师靳埭强为澳门回归所设计的海报。画面单纯、简洁、空灵,寓意深刻。莲花寓意圣洁、吉祥,也是澳门的象征。花瓣落在水面之上,与中国成语“叶落归根”不谋而合,寓意着澳门回归祖国的怀抱。水墨元素构成的圈圈涟漪实际上是由两个套叠在一起的两个“9”组成,取自佛语“九九归一,终成正果”,它们同时又共同组成了一个中文“回”字。这些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形象和富有中国民族审美趣味的元素在不断强化和暗示着澳门“回归”的概念,充满了象征意义。海报中富有诗意的视觉语言带有浓重的中华民族心理投影,中国观众也似乎很容易接受这种委婉而富于象征意义的设计作品。但如果让西方人来观看这幅海报,则会对画面中充满隐喻和暗示的视觉符号感到费解,因为他们缺少对这一文化背景的理解与认同。因此,设计作品的传达过程一定要注意其传播面与传播对象,要针对受众而设计。这是现代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最终要求。

三、结语

各民族内部都有相对稳定的交流系统,其中,民族文化的规定性无处不在。通常,任何族群都会亲近与自己相同或相近的文化,文化差异越大,交流就越困难,就容易产生排斥感。每一民族都会依照自己的文化,选择和创造他们所喜欢的视觉形象。视觉传达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与依靠语言进行抽象概念的传达不同,其对符号的使用还要考虑形象传达的感性因素。设计作品中的具体形象要注意设计师和受众双方的视觉思维和视觉经验,其文字信息、视觉形象、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都包含着不同的文化与审美判断。要在国际视野下构成一个完美对接的话语系统,进行顺畅的信息传递,必须关注目标受众的文化心理,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以恰当的方式,向受众准确传递信息。如果没有受众的积极响应,再强的视觉刺激也无法在他们的脑海里产生视觉意义,更谈不上文化信息的传达。

事实上,民族审美心理在视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并不仅对受众而言,对设计师来说也是如此。鉴于人人都有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从设计思维到设计表现再到设计成果,每一个设计师实际上很难彻底超越那种内在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与生俱来的基本影响,设计风格的民族性往往会自然流露。作为一名国际化的设计师,有时需要有意识地消解设计对象中潜在的民族情结,在针对特定民族、国家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必须认清自己固有的民族审美意识和文化习惯,尽可能考虑对方民族不同的视觉认知习惯。在当代设计中,象征、隐喻、借用等表现形式已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手段,这使得视觉信息往往更具符号性。设计师与受众的心理定势和审美体验要置于同一平台,反复衡量,精心选取受众认同的符号载体,其内在的文化意义才能得到正确理解,传达方式才能为广大受众所接纳,从而实现完美地设计阐释。

参考文献

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体会 篇10

通过学习梁一儒先生的《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我将通过中国人对艺术美的把握,和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审美倾向, 做出几点总结。

关键词:审美 心理 气韵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25-01

我们在研究中国人审美心理时,经常借鉴中国文人留下的诗词、笔墨字画、歌曲、雕塑、石刻等文化遗产,我们知道,各门艺术传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含的,从美术的角度上来讲,中国人审美心理最独特的表征是民族审美特征。

中国自古以来常有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等等为代表的,表达爱国情怀的古典诗词。而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把玩笔墨时,常会字画不分离,在几句诗词旁,总有那么几笔或潇洒浓彩,或淡雅勾勒的配画。逐渐字画走到今日,继承传统与创新已是经久不衰的课题。对于中国画,我们没有如同对西画的极端判断,甚至有架上绘画死亡的论术,我们仍坚持保留中国画的艺术本质,“笔墨等于零”的说法,在无条件限制下始终不能成立。中国画凝聚了中国千年传统精粹,是东方思想的综合体现,在美术格局开放的当今,虽极为重视艺术家的创造性,独特性,但总脱离不了“外师造化,终得心源”的中国画作画法则。

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作品和贾又福先生的中国画都极度且典型地展示了中国画的风韵。他们突出了特殊的画面构图,用笔奔放、随性,画面具有极强的当代感。但不可忽视的是,无论是西方引进的绘画方式,还是历经久远的中国画当代绘画,中国画家都不约而同地拥有着水墨情结,画面具有明显的书写性,这是中国绘画的突出特点。我们经常讨论一个话题,如何让中国的画家在发展许久的西画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发展路线,让我们可以同西方画家站在同一高度谈艺术。那则必须避免“日本人学毛笔字到中国来参赛引起的尴尬”。所以,我们融入自己的文化,仅仅利用西画的材料媒介,表现国人思想。

在中西绘画的对照中,我们看出,西画在引进至中国后,能较快且较好地被中国艺术家吸收借鉴的画派,当属印象派。细细剖之,我们发现,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审美倾向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东西。中国著名画家李可染得益于印象派的主要是逆光描写,他结合从伦勃朗绘画中吸收暗中透亮法的同时,又用逆光法使自己的山水画面貌为之一新。

气与韵的渲染,讲究直觉感悟之美。先秦哲学上的元气论把“气”看作统摄自然、社会以及人的生理与心理的一种原始力量。“气”是一种没有规定性的物质。“韵”即“神”,是艺术品的灵魂,是艺术品带给观者的感受。“气与韵”告诉观者艺术品是有生命的,是活的。

在中国,艺术的主导方向是写意。中国的写意并不脱离写实,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写意艺术体系强调艺术家的主体性格,重视艺术家自己的主观感受,在语言表现上讲究形神兼备、以形写神以至以神写形,不拘泥于形似和不拘泥于对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写意体系的艺术在情与理之间更重视情,甚至常常刻意追求似有非有,将错就错的特殊效果。

中国画家赵无极的作品与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作品都透露出艺术家用“气”书写“韵”的特点。作品不拘小节,却在细节处精益求精,画面松弛有度,对光色的渲染,让人体会到如中国的太极般柔中带刚的魅力,一些不经意的留白或笔触充满了写意性,令人赞叹。

学习梁一儒先生的《审美心理学》,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轨迹。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到,中国式审美引导着中国式艺术发展,不求刻意的描摹,但求直觉带给艺术品的随性之美。中国式的绘画亦渗露出“虚”胜于“实”,空白处更有意味。令人神往。好的艺术品,无论生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出自哪个人种的人之手,总有它成功的必然性。我们强调绘画的民族性,这是我们审美情感的根,所以我们倾向于展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从文明的诞生之时,中国的绘画艺术就开始了它的轨迹,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此又怎会不成功呢。

参考文献:

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篇11

任何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各学科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音乐美学、审美心理学两个学科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同时也是两个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音乐美学、审美心理学发展进入到正规轨道之后,那么就需要突破传统研究限制,实现音乐理性认识,产生学生情感共鸣,塑造人格魅力。作为审美心理,实际上就是在主体内部反映出现了知、意、情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心理形式的有效影响。审美心理包含了审美意识、审美需要以及审美经验三个部分,审美意识不仅包含了审美理想以及审美观念等;审美需要则包含了对音乐审美的爱好以及需求;审美经验则是审美过程中的感知经验、理解经验以及联想经验等。从目前调查研究来看,大学生缺乏音乐感知能力,这就使得学生听觉器官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很难激起情绪反应,直接影响学生创新性思维。现代大学生对流行音乐充满兴趣,久而久之产生流行音乐的依赖心理。大学生生活阅历以及情感体验相对较少,使得学生音乐联想能力相对较差。

二、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对策

1. 提升学生音乐审美心理感知能力

在审美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听觉感官,利用音乐作品来提升学生审美敏感性。作为人类重要的感知器官,听觉、视觉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基础,同时对学生审美心理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视觉与听觉之间的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生理感官,提升学生审美意识,提升学生审美直觉。如果学生缺乏审美直觉能力,那么无法进行审美活动。但是音乐欣赏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认识到音乐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音乐这个感知对象,提升自身认知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假设没有音乐,学生无法形成对音乐的实践仍是,无法深入体验音乐实际内涵,了解音乐情感,更加准确感受音乐艺术影响,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2. 提升大学生艺术现象能力

作为一种综合性审美心理活动,音乐欣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感受中,联想是非常常见心理现象,在审美欣赏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艺术语言、媒介符号方面存在着的差异性,音乐艺术审美受到多种原因限制,使得联想能力以及现象能力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在联想过程中,需要感受英语营造的形象,有效把握作品方面的动态变化,了解作曲家创作构思以及创作表现手法,有利于更好的欣赏音乐作品。在审美感受中,见情生情非常重要,所谓见情生情,实际上就是由于对象造成情感反映的审美主体,受到相关条件刺激促使人们回忆过去生活经验以及过去思想感情,属于联想中的一部分。与绘画、文学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音乐表达更加明确、更加具体,更加容易理解,但是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以及音乐辨别能力。所谓审美想象,实际上就是在音乐感知以及音乐联想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这样能够构建出新的音乐形象,这个审美想象的心理行为就是审美心理。作为创作性心理活动,想象与联想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联想则是想象的重要基础,想象也是联想的升华,联想与想象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3. 提升学生音乐欣赏判断能力

在音乐鉴赏与音乐判断过程中,需要借助音乐审美相关经验,音乐审美经验直接的影响到审美判断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直接影响到音乐审美愉悦程度,同时也直接的影响到音乐审美价值。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审美经验非常重要。学生具备丰富审美经验,那么音乐识别能力越强,那么音乐鉴赏能力更加,音乐判断能力更强。艺术修养对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与审美主体实践能力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因此,需要重视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丰富人类本质力量,鼓励学生积极了解音乐艺术特性,实现学生在音乐规律性体验以及音乐规律性感受,通过某种作品欣赏经来提升学生审美感受。在音乐作品认知中,大多是利用主观音乐经验完成,渐渐形成心灵悸动以及精神震撼。在音乐作品鉴赏以及音乐作品判断过程中,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对错之分,也并没有符合事实的辨别。所谓音乐鉴赏力需要结合音乐审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提升综合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属于人类特有的能力,审美者需要在原有审美基础上来提升审美体验,随着欣赏者欣赏作品数量日渐增加,欣赏者艺术感受以及艺术判断能力也会不断增加,有利于提升学生审美愉悦以及审美鉴赏能力。

结语

现代大学生学业、就业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促使人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生需要利用音乐审美活动来缓解学生精神方面的压力,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社会之间的有效调整。由于学生在审美能力以及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促使学生更加追求感官刺激,提升学生审美追求以及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素质学生健康人格,为学生营造更加积极的精神追求。大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但是由于音乐认知方面的影响促使学生不具备审美能力,缺乏感知能力,现象力也非常的缺乏,学生很难了解音乐实际内涵。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音乐艺术内容丰富,打破了听觉、视觉以及知觉等方面的限制,有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构建大学生健康音乐心理审美结构。

参考文献

[1]于小妹.当代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

[2]侯捷.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J].青春岁月,2013(09):193-193.

上一篇:衔接连贯式下一篇:活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