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事实见面材料

2024-10-15

错误事实见面材料(通用11篇)

错误事实见面材料 篇1

台湾刑法总则明文规定了犯罪故意的概念:“行为人对于构成犯罪之事实, 明知并有意使其发生者, 为故意。行为人对于构成犯罪之事实, 预见其发生并不违背其本意者, 以故意论。”由此可知, 台湾规定的“认识内容”为“构成犯罪的事实”。而由大陆刑法总则关于“故意犯罪”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的结果,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因而构成犯罪的, 是故意犯罪。”, 可引伸出大陆刑法“认识内容”的概念:“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的结果。”可见, 台湾刑法中的认识内容是一个形式概念, 大陆刑法中的则是实质概念, 并侧重于要求行为人有对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认识。笔者以为, 在具体个案中, 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是通过犯罪构成事实来确认的, 二者并不具备实质差别, 只是大陆的表述更具政治色彩。但两岸学者在具体认识内容上存在分歧。两岸学者都认同具体认识内容包括行为、结果犯中的行为结果、结果犯中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某些犯罪中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在内的犯罪客观方面诸客观事实特征;而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行为性质以及是否为具体认识内容上意见相左。从行为人对这些因素的认识是否影响构成犯罪的事实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笔者以为, 犯罪客体和行为性质是具体认识内容, 主体不是具体认识内容。两岸通说都将对认识内容的错误认知分为法律错误和事实错误。法律错误在所不问。事实错误, 又称构成要件错误, 是指在故意犯罪过程中, 行为人主观上认识的事实与客观发生的犯罪构成事实不相符合。

两岸通说对事实错误有不同的分类。大陆学界通说按事实错误的具体表现形式将事实错误分为五类: (1) 客体的错误。即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 却侵犯了另一种客体。 (2) 对象的错误。 (3) 行为实际性质的错误。 (4) 工具的错误。 (5) 因果关系的错误。有学者指出如果对客体错误作广义理解, 则很难区分它与其它类型的事实错误有何区别。不宜将客体错误单列为一种事实错误。也有学者提出行为实际性质的错误既不是事实错误也非法律错误, 是一种独立的错误形态。台湾学界通说则根据事实错误是否在同一构成要件内, 将事实错误分为具体事实之错误与抽象事实之错误。具体事实错误, 指在同一犯罪构成要件性质内之不一致。一般包括三类: (1) 客体错误。即行为人误认攻击的对象。 (2) 打击错误。即行为人攻击手段的失误。 (3) 因果历程错误。即因果流程不在行为人的设想或操控范围内。抽象事实错误, 指不在同一犯罪构成要件性质之不一致。一般包括“以无为有”和“以有为无”两种关于犯罪成立要件之错误与所知重于所犯、所犯重与所知两会总关于刑罚轻重要件之错误。在台湾学界, 因果事实错误是否归属于事实错误也有争议。

两岸对事实错误的处理方式也有不同。台湾学界由于早期深受日本之影响, 向来处理事实错误的主要见解有具体符合说、法定符合说及抽象符合说。大部分学者认为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理论上相对完善, 主张以二者作为事实错误的处理原则。从台湾的实务相关判解中, 可得知, 关于客体错误, 系采法定符合说予以处理, 即行为人主观上所认识之事实与客观上现实发生之事实, 如其法定罪质相同者, 在罪质重合范围内不阻却故意, 罪质重合范围外部分, 则阻却故意;如法定罪质不同者, 亦阻却故意。关于打击错误, 则系采具体符合说, 即行为人主观上所认识之事实与客观上显示发生之事实, 具体上不一致时, 即阻却故意。关于异种构成要件错误之类型, 实务似采抽象符合说, 即行为人主观上所认识之事实与客观上现实发生之事实在构成要件上纵属相异, 因其整体犯罪事实终究系一定犯罪之意思而发生, 即有抽象之符合, 在轻罪限度内, 不阻却故意;关于因果历程错误之处理, 实务似非采错误理论, 而倾向与依因果关系理论处理。大陆理论界并未对事实错误的处理原则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性概括, 学界主要有五种观点:罪名符合说, 法定符合说, 兼采说, 主客观相统一说, 危害社会结果说。虽各具特点, 但在复杂的实务问题上都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况。实务上, 司法机关通常强调“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即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之唯一根据是主客观相一致的犯罪构成, 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罪。

综上, 笔者认为, 两岸关于犯罪故意之事实认识因素的规定各有千秋, 也均存在需要完善之处, 两岸刑法学界有加强交流之必要。

参考文献

[1]赵秉志著.新刑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2]赵秉志主编, 蔡墩铭校订.两岸刑法总论之比较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8.

[3]靳宗立.刑法之传承与变革[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7.10.

[4]林东茂.刑法综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事实材料类 篇2

【材料呈现】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三十岁到四十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是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是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材料分析】

这则材料谈到了一个社会现象,但重点落在最后一句话上:“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所以立意时应围绕“位置与行为”的关系来谈,才是准确切题的。以下题目就精准地抓住了材料的核心:有为方有位,有位更有为;行为影响位置;行为决定高度。也可以反弹琵琶,拟定题目为“位置决定行为吗”。

【作文误区】

有的同学大谈特谈环境对人的影响,立意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造就人才”;有的同学认为是他们的性格或习惯使然,谈“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成就人生”;有的纠结于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体现的不同的经济实力,谈人生的差距进而提出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立意为“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甚至还有的谈“书中自有黄金屋”“手机的利与弊”……

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在于,同学们只注意到材料列举的现象,没有分析这些现象体现的问题,只看到了材料的表面,就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得出结论,没有抓住材料的实质。写作时就事论事,绕来绕去都在一个思维层面上兜圈子。

【走出误区】

阅读材料不要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更不能没有依据地想当然,随意替换材料中的关键词,而应学会剖析材料的内在联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找准最能表现材料本质的意思,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错误事实见面材料 篇3

高考作文素材,有关气节的作文素材,内容包括高考作文素材名言以及相关气节的事实材料,供考生学习参考。

「名言」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良将不怯死以荀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坚心如铁石,不谄亦欺。——孟郊

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房玄龄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苏轼

在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頣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海瑞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老舍

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古希腊谚语

在命运的颠中,最可以看出人伞兵气节。——莎士比亚 「事实」

⒈苏武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国汉朝人。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行。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 表达敬意。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⒉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来是个文官,可为了反对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那时候,元朝派出大军,要消灭南宋,文天祥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召募起3万壮士,组成义军,抗元救国。有人说:“元军人那么多,你这么点人怎么抵挡?不是虎羊相拚吗?”文天祥说:“国家有难而无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我力量虽然单薄,也要为国尽力呀!”

后来,南宋统治者投降了元军,文天祥仍然坚持抗战。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不久,他兵败被俘,坚决不肯投降,还写下了有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变的决心。他拒绝了元朝的多次劝降,终于实现了舍身取义的理想,慷慨就义。多少年来,文天祥的救国精神,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3.1925年5月,闻一多忍受不了“金元帝国”对黄种人的歧视,提前一年结束“流囚 ”生活,先后在北京、南京、武汉、青岛等地任教。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国立临时大学从长沙迁往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得闻一多一面教书,一面关注时局的发展。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云南地方当局调动武装特务军警,冲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校园,残酷镇压爱国学生,死4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得知惨案消息后,悲愤已极。在“一二.一”惨案座谈会上,他严正指出抨击“一二.一”暴行比之于当年的“三.一八”惨案,是“黑色恐怖!”闻一多还带领家属子女赴烈士灵堂祭奠,并亲书“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联。他撰写的《“一二.一”始末记》镌刻在四烈士墓园的石壁上。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反动当局利用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复员北上,进步力量减弱的空隙机会,企图一举摧毁昆明的爱国民主力量,特授予云南省警宪特务部门以“于必要时得便宜处置”之权。

7月11日夜,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上午,在云南大学至公堂召开李公朴先生遇难经过报告会。闻一多毅然前往参加。开始报告会没有安排他发言。当李夫人在报告李先生被害经过泣不成声时,混入会场的国民党特务乘机捣乱。此时,闻一多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的演讲》。强烈谴责国民党特务杀害李公朴的罪恶行径。

当天下午,闻一多又赶赴《民主周刊》社,参加民盟为李公朴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在会上,面对台下特务威胁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坚定地表示“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几小时后,在返回西仓坡宿舍途中,惨遭国民党特务多人狙击身亡,年仅48岁。

⒋外交部原部长长李肇星,巧妙回答了很多来自记者的难为人的问题,很好的维护了中国的尊严。例如:美国有位老太太责问:你们中国为什么侵略西藏?李肇星知道她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李肇星就答:你们路易斯安那州19世纪才并入你们美国的,而我们中国西藏13世纪就并入中国的版图了.您看,您的手长在您的胳膊上,能说您的胳膊侵略了您的手吗?

错误事实见面材料 篇4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体干警大会,主要是宣布市支队对хх县交警大队主要领导的任免决定,新领导同大家见见面,表个态。刚才,市交警支队的领导宣布了市交警支队对хх县交警大队主要领导的任免决定,并代表市交警支队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хх县交警大队的工作和近五年来取得的成绩,给我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市里这次对хх县交警大队领导班子的充实调整,是在深入考察、全面了解、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从全市的大局出发,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是完全正确的,充分体现了市里对хх县的关心,对хх县交警大队领导班子建设的关爱与支持。对市里的人事安排意见,我们表示坚决拥护,对市里的关怀和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хх交警大队全体干警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市里的决定上来,用坚强的党性和真抓实干的政绩来拥护和支持市里的决定。

由于工作的需要,这次хх同志交流到хх工作,хх同志在хх工作期间,认真履行职责,团结班子成员,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与同志们并肩战斗,脚踏实地干好每一项工作,善于开拓创新,……对хх县的交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衷心地祝愿他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业绩。同时,也希望他能及时地为хх的发展传递信息,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хх的交警事业。

同志,他政治素质强,理论功底扎实,年纪轻,学历高,知识面广,思维敏捷,富有创新意识,充满工作活力,既有多岗位锻炼的经历,又有扎实的基层工作基础,……希望他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虚心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老领导、老同志学习,向长期在хх工作的各级干部学习,深入实际吃透县情,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深入基层掌握真情,努力做到决策求实,作风务实,工作扎实,上对县委负责,下对хх人民负责,争取不负众望,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

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对县交警大队全体干警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要求真务实,执法为民。组织上把你们放在这个岗位上,是信任又是重托,一定要把组织的信任化为勤奋工作、为民服务的动力,忧民忧之忧,乐民乐之乐。要在全体干警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踏踏实实干事,尽心尽力履职,把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也是为维护xx的社会稳定和建设“平安xx”建功立业。

二要履行职责,增进团结。做好xx的工作,发展是根本,团结是保证。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团结出干部。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客观事实反复证明的真理。面对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唯有团结奋斗,安定稳定,才能不辱使命。同志是交警大队的“班长”,大家能在一起共事,既是机遇,也是缘份。交警大队领导班子和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讲原则、讲党性、讲大局、讲政治,做到襟怀开阔、光明磊落,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同志团结共事,共挑重担,相互尊重,扎实进取,并紧紧依靠和发挥全体干警的作用,处理好与各方面关系,加强与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共同把xx交警的各项工作做好。

三要廉洁自律,清廉干事。交警大队的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坚持廉洁自律,自重自强,树好标杆,决不以权谋私,决不奢侈浪费,决不弄虚作假,管好自己的家属、子女和身边的人。坚持原则,公道办事,勇于负责,敢于同一切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全体干警也要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养,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

同志们,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县委和市交警支队的领导和指导,有以xx同志为“班长”的团结协作,有全体干警的同心同德,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把xx的交警事业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谢谢大家!

错误事实见面材料 篇5

这个过程不但要历尽波折,还要克服种种障碍。“以一种过去解决相似问题起过作用的策略,即使对解决新问题并不恰当,但人们仍然会继续倾向于使用它,这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障碍,阻碍了人们运用能使问题解决的新策略。”①克服障碍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就是在克服种种障碍的过程中,完成思维的全部活动。

有一点应该强调,许多障碍往往不是出在对象本身,而是出在关于对象的认知上。就是说,思维的障碍往往不是在对象本身,而是在对象以外。比如,新闻的根本问题,即新闻的观念问题,障碍就不在新闻本身,而是在对新闻的理解上。可以讲,新闻不是障碍,障碍存在于关于新闻的理解之中。

在思维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著名的试验,叫“邓克尔的盒子问题”。

试验是这样的:给被试者四种材料――火柴、几枚图钉、几支蜡烛和一个纸盒子,目的是要制作一盏壁灯(要求蜡烛垂直地放到墙上),一种方法是将这四种材料摊开来摆放;一种方法是将前三种材料放到纸盒里。出人意料,就是由于材料的摆放方法不同,影响了问题的解决。

后一种方法由于三种材料都放在盒子里,盒子就没有被看作是解决问题的材料,而是被看作盛装材料的工具。但是,第一种方法由于没有将盒子作为盛装材料的工具,被试者很快就将其视为了材料――作为了蜡烛的平台,被钉在了墙上,解决了问题。

这个试验给了人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当材料被放入盒子里时,明显地限制了人们对盒子的利用,就是说,盒子不像是被利用来解决问题的材料,即:不是解决方法的一部分,而是另一部分;不是盒子限制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看待盒子的功能和作用。

(盛装材料的工具)这种限制,就不是出在问题本身,而是出在关于问题的理解上,出在我们解决问题时思维的障碍上。在我们思维时,盒子的工具作用遮蔽了盒子的材料功能,盒子的习惯定义限制了盒子的新的作用。一句话,盒子的观念成了盒子功能的牢笼。

这个试验,让我联想到了关于新闻的思维。

这个问题说来很大、很复杂,我只想就新闻的观念谈上一点儿。我发现,关于新闻的观念,有许多说法,许多定义,但归拢起来都少不了这样三个关键词:(1)新近(2)事实(信息)(3)报道(传播、传布)。

以我所见,这三个关键词,就像是三个盒子,不但限制了我们的思维,也拢住了我们的思考。当然问题不是出在三个概念本身,而是出在概念以外,确切地讲,出在我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诠释上。对概念的解释不是概念给予我们的,而是我们给予对象的。也可以讲,装进“盒子”里的东西不是“盒子”决定的,而是我们决定的`。是我们限定了“盒子”的功能,而不是“盒子”限定了自己的作用。

新闻是新近的信息,新鲜的事实,不然就不叫新闻。这是字面上的理解。深入想一下,新闻一定不全是新近发生的,有许多是已经发生,新近出现的。严格地讲,时间概念上的发生和出现是同时的,但新闻概念上的发生和出现往往是异时的,10点钟的事,10点10分出现在新闻中,就不能说发生和出现是同时的。

这当然不是抬杠,而是为了说明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新闻不是历史,但新闻离不开历史,就如今天离不开昨天一样。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新闻与历史对立起来,二者仿佛仇人一般,其实,二者是一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新闻现生于历史,新闻的血脉是历史血脉的一部分,割断历史就是割断了新闻的生命。我们对新闻的传播一定是带着历史影子的新闻传播,而不可能是新闻事实本身的传播,脱离历史的新闻是不完整的新闻,也是不存在的新闻。新闻的含义,不应该只是新闻事实本身,而应该是历史背景下的新闻事实。就是说,不是事实的报道,而是关于事实的报道。

其实很明确,任何一个事实,一定是在关系和联系中的事实,这个事实才具有意义。否则,孤立的事实没有意义(当然,孤立本身也无法构成事实),分离历史与新闻的关系,就是在抽取新闻的精髓和含义,割断意义的联系,没有意义联系的新闻,就不是具有意义的事实。

我们总是要用时间的概念来区分历史与新闻的个性,似乎这样才是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但是我们却恰恰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时间是一个过程,一个承前启后、流动不拘、无法割裂的过程。此时为新闻,彼时为历史,此起彼落,才是一个完整的时间过程。否则,有此起无彼落,一定不是一个完整、真实的时间过程,就像有上坡无下坡一样,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事实婚姻问题 篇6

2001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婚姻法》作出的修改,并不是颁布新的《婚姻法》,而是对1980年《婚姻法》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且这次修改并未涉及到主要问题。所以现行的《婚姻法》仍然是1980年《婚姻法》。

其次,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五条明确规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以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根据以上规定不难看出,婚姻法修改后,男女双方于1994年2月1日以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并且有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按事实婚姻处理;男女双方于1994年2月1日以后符合结婚实质要件并且有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受理案件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关于财产问题,如果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将该同居关系认定为事实婚姻,则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法夫妻关系,故财产问题应当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具体意见》。如果人民法院将该同居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

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双方在同居生活期间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民法通则中的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婚姻法修改前,对于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我国采取有条件承认双方具有夫妻关系:

1.双方或者一方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办理;2.1986年3月15日以前双方以夫妻名义同居,群众也认为双方具有夫妻关系,双方或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如果起诉时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如果起诉时双方或者一方不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应当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

淘事实证明 篇7

如果要问最近有关房产的信息什么最火,那就是有关任志强“保障房大跃进论”,他的言论在圈内饱受批评,很多人圈内人或是所谓砖家大肆批评,无论谁说什么,事实却是最能证明问题。

最近媒体报道个新闻:5月13日,石家庄市首宗配建保障房地块因投标者人数不足而流标。此前,广州、杭州、成都等地推出的配建保障房地块,也大多以底价成交。

“开发商最先考虑的是利润和股东利益。拿配建保障房地块前,我们会先测算拿地后的利润,考虑项目的回报周期,如果利润过低就不会去拿。”一上市房企高管表示。

所谓无利不起早,商家本身就是为了利益才出来做生意的,空口白牙人家根本就不相信。

北京是全国较早在商品房用地中,配建一定比例保障房的城市。随后,效仿城市逐渐增多。青岛市明确规定,新增建设用地规划为住宅的,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配建保障房。

兰州规定,今后的商品房建设项目必须按5%~8%的比例配建保障房。江苏、四川、福建、湖南、广州等地均提出了保障房挂钩商品房用地的规定,配建比例普遍在3%~10%。

地方政府积极推出配建保障房地块的举措,似乎并没有引来开发商的热烈响应。

如果要问最近有关房产的信息什么最火,那就是有关任志强“保障房大跃进论”,他的言论在圈内饱受批评,很多人圈内人或是所谓砖家大肆批评,无论谁说什么,事实却是最能证明问题。

最近媒体报道个新闻:5月13日,石家庄市首宗配建保障房地块因投标者人数不足而流标。此前,广州、杭州、成都等地推出的配建保障房地块,也大多以底价成交。

“开发商最先考虑的是利润和股东利益。拿配建保障房地块前,我们会先测算拿地后的利润,考虑项目的回报周期,如果利润过低就不会去拿。”一上市房企高管表示。

所谓无利不起早,商家本身就是为了利益才出来做生意的,空口白牙人家根本就不相信。

北京是全国较早在商品房用地中,配建一定比例保障房的城市。随后,效仿城市逐渐增多。青岛市明确规定,新增建设用地规划为住宅的,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配建保障房。

兰州规定,今后的商品房建设项目必须按5%~8%的比例配建保障房。江苏、四川、福建、湖南、广州等地均提出了保障房挂钩商品房用地的规定,配建比例普遍在3%~10%。

事实婚姻的处理 篇8

事实婚姻的处理应把握如下要点:

1事实婚姻关系具有婚姻的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凡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的,实际是确认其婚姻关系有效。即事实婚姻关系双方当事人具有夫妻身份,彼此间的关系适用婚姻法关于夫妻权利义务的规定,如互负抚养义务;双方所生的子女为婚生子女;互有配偶继承权等。

2审理事实婚姻关系的离婚案件,如果双方未补办结婚登记,在处理上应与合法婚姻有所区别。首先进行调解,调解和好或撤诉的,确认婚姻关系有效,发给调解书或裁定书;经调解不能和好的,只能判决准予离婚,而不能像合法婚姻那样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为标准,还可以判决不准离婚。这种区别划清了合法和违法界限。

3事实婚姻关系离婚时,子女的抚养、财产的分割及对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等问题,适用婚姻法的有关规定,注意照顾妇女和儿童的权益。

【相关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20011225]

第四条 男女双方根据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补办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规定的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算。

(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1篇实务指南)

第五条 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2篇实务指南)

第六条 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张享有继承权的,按照本解释第五条的原则处理。

论法律事实 篇9

法律是由权利和义务所构筑而成的逻辑规范体系,然而,一切权利和义务,进而,一切法律规范,都可以还原为事实问题。因此,法律事实是纯粹法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自表面看,似乎纯粹法理学除了研究规则,便不涉及任何意义上的事实问题,从而它只是一个法律社会学的问题。我们认为,其实不然。因为任何法律规则都不过是既成事实的语言(文字)表达而已。法律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法的本质”,规则存在于事实当中,而不是相反。因此,我们存在的事实决定着我们的法律选择,同时,我们的法律选择只有作用于我们的存在事实中时,才真正具有意义,否则,规则只能是僵死的。因此,正像语言分析学说必须涉及语义-语言与事实的对应关系(所指)那样,以规范分析为使命的纯粹法理学同样要涉及法律规范的所指问题。这一问题就是法律事实。

一、法律事实的含义

通常,我们对法律事实置于法律关系理论中,从而法律事实成为法律关系得以产生的前提和原因。这样,对法律事实的如下解释似乎就顺理成章:“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实必须是法律所规定的,只有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才能引起法律后果。另一方面,法律事实的概念又反映了法律调整受到具体社会生活情况和社会事实的制约。”这样,法律事实在法理学中缺乏应有的研讨,法律事实也只能是人们研讨法律关系时的副产品。

然而,必须说明的是:至少存在四种意义上的法律事实,其一是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尽管在实在法的范畴体系中,该种事实也许尚未经过法律的调整,因而也不可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然而,它自身却在预示着法律,预示着规则。因为我们知道,归根结底,法律只是事物关系的规定,而不是相反,法律反倒成为事物关系的规定。虽然在法律主治的现代法制背景下,我们经常地被一种倒果为因的假象所迷惑,以为事物关系乃由法律所规定,但这种假象自身也在表明另外一种真实:只要实在法大体上反映着事物关系的规定性,那么,事物关系也就同样会大体上接受法律的安排。但无论如何,法律不能代替事物关系的规定性,相反,法律必须要被事物关系的规定性所规定。

其二是规范事实。法律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事实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法律规范自身也构成为一类“法律事实”,法律规范就是独特的法律事实。如前所述,法律是社会事实之规定性的规范表达。但是,一旦法律从社会事实的规定性中被抽象出来,并且通过文字符号得以表达,那么,以文字符号被抽象和表达的规范本身就成为一种符号事实,规范事实就是把自然或社会事实的规定性构织进由语言所构造的法律符号中。所以,当我们说规范事实时,也就是在说表达为法律的语言事实或者符号事实。恰恰是这种符号事实的存在,才能使相关更多的主体交往事实被纳入到法律调整过程中。尽管法律规范派生自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事实,但一当其从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事实独立出来,则意味着它是一种独在的社会存在,意味着我们在研究法律事实时必须关注作为规范而存在的法律-这种“法律事实”本身。

其三是引致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狭义的法律事实。严格说来,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一种事实结果,而引致它们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则是原因。进一步分析可知,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间有时体现为纯粹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因自然现象或者不可抗力现象等事实所引起的法律关系之间,明显地体现为因果性存在关系;但是,它们间的关系并不总是那样特别分明地体现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因果关系是模糊的。特别是在主体行为和法律关系之间,由于主体行为本身是法律调整的对象,主体行为永远置于法律关系(要么“对人的”、要么“对世的”)之中,因此,作为原因的法律事实(行为)和作为结果的法律关系之间事实上又处于一种互为原因和互为结果的状态。然而,无论如何,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与法律关系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同时,该种法律事实仅仅是法律事实的一种,它并不能全面地代表法律事实的概念。当我们仅仅以之作为法律事实时,显然有嫌对法律事实的理解过于简单化。

事实作文400字 篇10

记得那天是星期天,天气十分炎热,烈日当空,树上的知了热得不停地“吱吱吱”叫,好像在抱怨着天气叫着“热啊热啊”,我背着书包,走路去上兴趣班,路上的路人无一不抱怨,我也不例外,我的书被用力拉了一下,转头一看,是一个上气不接下气的小男孩,看起来,像六岁,身上有着一些灰尘,衣服不仅有泥点,还有些破旧,裤子上还有一些补丁,鞋子上满是泥,手上少了一些泥巴,两只大眼睛在看着我。

本来,因为天气热的缘故,我的心已经不好了,刚才,被小男孩那泥手一拉,我的新书包被印上一只醒眼的,看见那穷酸的样子,我就断定阿是一个小乞丐,可看着他那天真的样子,我只好压抑着心中的怒火,问:“怎么了”那男孩气喘吁吁地问:“大哥哥,你……你是不是……掉了……什么?”我下意识地一摸口袋,“啊!我那两百块兴趣班学费不见了!”我不禁叫道。“大哥哥,你看!”男孩一边说一边从口袋中拿出两张带着泥迹的百元大钞,递给我。我接过钱,楞了一下,男孩又笑呵呵地对我说;“哥哥,你走得可真快啊,追你的时候我还摔了一跤。”说完他还没等我道谢就埋头跑了。

大论文——论事实婚姻 篇11

浅 论 事 实 婚 姻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婚姻的立法上,一直采取婚姻登记制度。但对事实婚姻如何认定其法律性质;是否予以法律保护;在多大程度上给予保护,一直是困扰司法实践的一个难题,受到了从业人员和立法者的高度关注。本文根据我国事实婚姻现实情况、中外各国关于事实婚姻的态度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形势,如何从法律上对事实婚姻进行保护等,简单的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 键 词】事实婚姻、法律婚姻、婚姻关系、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的成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对婚姻成立的方式,有事实婚姻和形式婚姻两种,形式婚姻则又分为宗教婚和法律婚。现代国家基于婚姻本身应具有公示意义,大多数采用法律婚,以利于社会对婚姻关系的确认和保护。

我国立法上一直采取婚姻登记制度。但由于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男女双方未履行结婚登记程序,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婚姻现象,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称为事实婚姻。

事实婚姻一般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仅缺形式要件;二是,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均不符合的事实婚姻。但是,关于事实婚姻的概念,在我国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在我国,事实婚姻通常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而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亦认为其是夫妻关系的,被有条件地确认为事实婚姻。”①也有的学者认为:“所谓事实婚姻是指具备结婚实质要件或欠缺结婚实质要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亦认其为夫妻关系的客观事实。”②

在习惯上,我们认为一对男女在共同生活中,双方互尽夫妻之权利和义务,在事实上形成了婚姻关系,只是没有履行法定结婚程序的婚姻,可称为事实婚姻。

我国在1994年2月1日前所形成的事实婚姻给予承认,在1994年2月1日后,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事实婚姻则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我国不承认事实婚

姻的效力,是对事实婚姻法律效力的评价,并不否认事实婚姻的存在。同样,承认事实婚姻的存在不等于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有人认为1994年2月1日以后我国不再存在事实婚姻,其实是混淆了婚姻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婚姻关系成立与效力之间的关系。我国不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是对事实婚姻法律效力的评价,并不是否认事实婚姻的存在。同样“承认事实婚的存在不等于肯定事实婚的效力。‘存在’与‘肯定效力’是两种不同概念,前者属于意识范畴,后者属于意志范畴。”⑤

由于受旧的封建传统、旧习俗的影响,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举行婚礼便得到承认的结婚习惯,至今仍广泛存在。尽管我国从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实施以来一直强调结婚必须进行登记,才能确立夫妻关系,但社会实践证明事实婚姻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事实婚姻在我国长期大量存在,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事实婚姻甚至占当地婚姻总数的百分之六、七十。”③而我个人认为,在城市中碰到、看见,有人举行婚礼或在马路上撒着鲜花的婚车时,大众首先想到的是有人结婚,而并非男女双方是否已经在相关部门登记。由此可见,事实婚姻为大众所承认,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根深蒂固。

关于事实婚姻的特征:(1)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必须是男女双方异性的结合,同性之间不能成立婚姻,只能是同居,这是由婚姻的自然属性所决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中不排除一些男女,开始是同性同居,后来做了变手术就成了异性,从而缔结婚姻。但《参考消息》在“市长颁发证书,总统建议禁止”一文中报道“在2003年11月美国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作出裁定禁止同性结婚违反了该州法律,使得该州必须从2004年3月17日开始为申请结婚的同性恋伴侣颁发结婚证。2004年2月初美国旧金山市市长曾为一对同性恋者颁发了结婚证。”这种婚姻有违伦理,是婚姻关系中的极个别现象,是非曲直还有待人类历史去证明。(2)男女双方必须有共同生活的行为。没有同居生活的不能构成事实婚姻。而“法律婚”只有当事人进行了登记,不管当事人是否自愿,有没有同居生活不影响其婚姻关系的成立,重形式而轻实质。(3)男女双方的这种同居行为必须是以夫妻名义进行。这是成立婚姻关系的前提,也是事实婚姻与同居、通奸、姘居及包二奶等非婚姻两性关系的根本区别。后者不以夫妻的名义,也没有缔结婚姻的目的。(4)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这是事实婚姻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其与法

律婚姻(登记婚)的最大区别。事实婚姻有符合实质要件的,也有不符实质要件的;有有效的事实婚姻也无效的事实婚姻。登记婚姻也一样,有一些当事人虽然取得了结婚登记,但由于各种原因有符合实质要件和不符合实质要件的两种。例如当事人隐瞒有关事实而骗取的登记,登记机关违法登记、审查不严将不应给予登记的给予了登记等,同样存在有效或无效的法律婚。只不过法律婚注重婚姻的社会属性,当事人只要进行了登记,即使不同居生活,不以夫妻名义,也没有夫妻之实,法律上也承认其夫妻关系,重形式而轻实质。事实婚则注重婚姻的自然属性,要求当事人应以夫妻之名行夫妻之实,重实质轻形式。

综上所述,概括我国的事实婚姻,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事实婚姻注重的是婚姻的自然属性。要求当事人应当以夫妻之名共同生活,有夫妻间相互抚养,互尽权利义务之实,重实质轻形式。法律婚则与事实婚相反,重形式而轻实质。当事人只要进行了登记,即使不同居生活,无夫妻之实,在法律上却也承认其夫妻关系。

根据相关规定,对于1994年2月1日之后符合实质要件的事实婚姻,要想得到法律的承认,只有补办。这是对事实婚姻法律效力的放宽,只要补办手续仍然是承认其法律效力的。但婚姻法第八条,有关补办的规定,实际操作性并不强,手段和方式过于单一。特别是对于已经闹到法院的事实婚姻当事人来说,补办并不可行。因为结婚登记需要是双方完全自愿的,但既然已经到了离婚的地步,又怎么还会去补办结婚?

假如说根据婚姻法解释

(一)中,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补办了结婚登记,但是其补办的目的是为了离婚,那么其补办的效力又何在,又有什么意义呢?再假设,如果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双方都自愿去办理结婚登记,那又怎么区别这是补办,而并不是一桩新的婚姻登记行为呢?因此,我们不能回避事实婚姻这个问题,应当从正面对事实婚姻的效力予以规定。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及国情的不同,事实婚姻在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其名称、性质和法律上的对策也不尽相同。但对于缺乏婚姻实质要件的事实婚姻,外国法一般均以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对待;对仅缺形

式要件的事实婚姻,则采取不同的态度总的来说有如下三类:

1)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认为婚姻应重事实而轻形式,以利于夫妻关系

稳定,罗马法中的时效婚、英美的普通婚姻即属此。我国的台湾和澳

门地区也均承认事实婚。

“在我国台湾,虽然结婚应当进行登记,但结婚登记并不是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仅产生推定婚姻之效力,如果当事人已经举行了民法

所要求的公开仪式,即使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其婚姻仍然有效成立;

反之,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当事人不具备民法所规定的公开仪式,即使已经办理了结婚登记,其婚姻关系也无从成立。结婚登记的效

力仅为程序上举证责任的转换,对法律所规定的结婚形式要件并无

影响。”④

2)不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认为结婚为要式行为,不具备法定形式要件的婚姻无效。

3)相对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即法律为事实婚姻设定某些有效条件,一

旦具备了这些条件,事实婚便转化为合法婚。

由此可见各国关于事实婚姻的态度不尽相同,但从现代各国的立法发展趋势来看,正在逐步由不承认主义向限制承认主义和承认主义的方向发展,重事实而轻形式的思想越来越被更多国家所接受。

在我国,事实婚姻因其未履行结婚登记程序,属于程序违法婚姻,但并不等于无效婚姻,根据我国《婚姻法》第8条规定应当属于效力待定婚姻。对此婚姻法解释

(一)明确规定:补办登记的按合法婚姻对待,从法律角度为事实婚姻当事人提供了一种补救的措施,同时也强调了婚姻登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未补办登记一律不承认其法律效力,按同居关系处理。但同居关系处理并无法可依,无形中漠视了社会现实和事实婚姻,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我认为我国应根据现实状况,有条件地进行承认事实婚姻法律效力的必要性。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实行婚姻登记制度,但事实婚姻仍屡禁不止并没因此而减少,不承认事实婚姻则显得不合实际,本质意义不大。而有条件的承认事实婚姻法律效力有利于完善婚姻家庭制度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

展,减少大量因为未补办登记事实婚姻关系无法可依的状况。

我国历史上是长期实行仪式婚制的国家,人民群众普遍重视结婚仪式而轻登记,许多人并不了解结婚登记的重要性,认为结婚仪式是必须要办的,而办理登记手续则是可有可无。大量未登记便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当事人,其婚姻关系和夫妻身份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的认同。因此,有条件的承认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更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显得更为至关重要。

有条件的承认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可以减少违法婚姻发生,有利于对婚姻弱势群体的保护。世界许多国家都承认事实婚姻,可她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主和法治程度都比我国发达。因此,在强化婚姻登记制度的同时也不能以牺牲事实婚姻为代价,而是如何做到实事求是的对事实婚姻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完善,而不是谈虎色变,一律不予承认。

对欠缺实质要件的事实婚姻,应从事实求是的原则出发,根据其所欠实质要件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按照《婚姻法》的规定,不符合实质要件的事实婚姻主要有如下几种::违背男女双方意愿所形成的事实婚姻。:未到法定婚龄所形成的事实婚姻。:重婚所形成的事实婚。:近亲事实婚姻。:有禁止结婚疾病的事实婚姻。

除以上不符合实质要件的情况外,事实婚姻在具备了一定的形式要件或外部条件时,应当予以承认。而对于同居期间已有子女出生的,不管其同居时间的长短都应当视为合法婚姻关系,这有利于对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并且子女都已出生了,若不承认其夫妻关系,也不符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能给一些心怀恶意的人占了便宜。

综合上述,由于受传统文化因素的制约,我国对事实婚姻先采承认主义,后采不承认主义,以期切合中国的实际。两种主义各有其道理,但也有欠妥之处。采承认主义,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着重于对事实婚姻当事人权益的保护而不利于国家对婚姻秩序的管理,从而对当事人无视婚姻登记制度的行为过于迁就和放纵,客观上无异于使婚姻登记制度形同虚设。采不承认主义,完全否定事实婚姻的效力,过于重视婚姻的形式要件而轻视当事人的婚姻幸福,从形式看似乎强化婚姻登记制度的功能,但其在客观上无视中国的社会现实以及传统习俗对婚姻家庭的积极作用,反而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且会遗留下大量的社会问题。两种态度都有顾此失彼之缺陷。

因此,我认为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形势的发展,在司法上应对事实婚姻采取有条件的承认其效力,对符合婚姻实质要件的当事人,只要其具备一定的形式要件,在承认其效力的同时也应对其违反法律有关规定的行为予以一定的制裁。这样既保护了事实婚姻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又能促使当事人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在立法上应建立起事实婚姻自动转正制度和有效性确认制度,使事实婚姻能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获得合法婚姻的法律地位。从而在我国建立起以登记婚为主,事实婚为辅的婚姻制度,以实事求是的解决我国事实婚姻普遍存在的现实。

【参考文献】

①巫昌祯主编:《婚姻与继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修订第2版,第134页。

②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851页。

③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7页。

④于海涌作:《中国事实婚姻法律地位研究》,见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从》总第18卷,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3月第1版,第383页。

上一篇:古诗文中写雪的句子下一篇:超经典相声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