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事实思维

2024-08-06

反事实思维(精选5篇)

反事实思维 篇1

一、引言

反事实思维就是对过去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否定性的思维活动, 其典型形式是“如果当时……, 就会 (不会) ……”、“要是……就好了”。从字面意义来讲, 这一思维方式就是与已发生的事实相反。“如果他的状态好的话, 就已经通过这次考试了。”“如果她开车不要那么快, 那她也就不会发生这次交通事故。”

1982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Kahneman和他的同事Tversky首次提出了反事实思维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的相关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主要集中在反事实思维与情绪方面的相关研究。而国外的反事实思维研究是较为丰富, 但缺少系统的研究。本综述是以反事实思维在不同研究领域内的影响为主线, 综合论述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

二、反事实思维的产生机制和类型

(一) 产生机制

1.先天与后天学者们通过20余年的研究对反事实思维产生机制提出了两大理论:范例说 (Norm Theory Perspective) 和目标—指向说 (Goal-Directed Perspective) 。“范例说”是Kahneman和Miller在1986年提出的, 它是早期的产生理论说, 其主要观点是反事实思维的激发是自动化过程。而目标-指向说的观点与之恰恰相反。目标—指向说认为:反事实思维是由于个体在特定情绪、特定环境的情况下对以往经历过的特定事件进行的思考, 而不是一个自动化过程。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 可以有意识、无意识地控制反事实思维, 将它作为一种认知策略的工具并加以运用。

2.影响因素影响反事实思维产生的重要因素是正常性、结果的效价与替代结果的接近性、前提的突变性和前提的突出性以及一些动机性因素等。动机和目标都对反事实思维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1997年, Higgins提出的目标调节理论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认为:由于个体目标不同, 他们的反事实思维的方向就会出现一定差异, 目标对他们的反事实思维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而情绪对反事实也有重要影响。Matthew等人研究了态度影响反事实思维的现象。冯正直等对抑郁症大学生做了相关研究, 发现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反事实思维的数量源于对正、负性生活事件产生的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和合理性事件的性质。因为消极的情绪体验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反事实思维。

(二) 反事实思维的类型

根据前提的性质或构成, Roese等认为反事实思维可以分为三种结构: (1) 替代式 (Substitutional) ; (2) 减法式 (Subtractive) ; (3) 加法式 (Additive) 。近年来, 对基于同化效应的反事实思维的研究也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Markman和Mc Mullen引入了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 在其他研究者的分类基础上把反事实思维分为了四类:上行对比反事实思维, 下行对比反事实思维;上行同化反事实思维, 下行同化反事实思维。这一分类方法更为具体便于研究。

三、反事实思维产生的影响

1.反事实思维与情绪。反事实思维与情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后悔、悲伤情绪的探讨。也有的研究者在探讨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Roese把反事实思维按照功能分为两大类:即准备功能和情绪功能。情绪功能的含义是对于同样的事件结果, 不同的反事实思维产生不同的情绪。在某些情况下, 采用反事实思维会使个体产生更好的情绪, 例如:下行反事实思维则能使人意识到避免可能更坏的结果, 从而产生正面情绪。反过来, 情绪性控制动机也会影响反事实思维过程。如在负性情绪状态时, 有的会更多地思考事件可能产生的结果, 关注于上行反事实思维;而在正性情绪状态时更容易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Lewis提出的“自我和行为”假设是内疚和羞耻的差异是由于主体对该事件主观解释的焦点不同所致, 而不是由个体所经历的事件的性质产生的。后来, 许多研究者对此假设进行了验证, 但得出了不同结论。由此可见, 改变他的行为模式、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 进而帮助他解决问题, 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2.反事实思维与态度。态度影响反事实思维的内容和方向, 反事实思维同样可以影响态度。Matthew等人对态度影响反事实思维做了研究。实验者向被试者提供一个故事, 然后让被试者完成一份有关社会事件态度的问卷, 这一实验验证了态度与反事实思维的相互关系。

3.反事实思维与个性特征。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反事实思维。例如:神经质程度高的人更多的情况下会表现出上行反事实思维;外向开朗者更多的会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这可能与两类人的情绪状态和归因模式有关。Roese和Olson的研究表明, 高低自尊被试者对于相同的事件产生不同反事实思维, 高自尊个体容易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 而低自尊个体更多地会产生上行反事实思维。

4.反事实思维与推理。在较早之前, Hume和Mackie就已经对儿童的反事实思维与推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只是没得出一致的结论:二者会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是儿童的因果分析产生于反事实思维之前, 进而指导其反事实思维, 第二是反事实思维在因果推理出现前产生成为因果推理的基础。国内张坤对儿童反事实推理做了研究, 认为反事实推理可以预测心理理论的发展, 但是他总结认为由于任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 儿童反事实思维的表现有很大的不一致性。

四、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

总而言之, 研究者们推进了对反事实思维产生机制、影响反事实思维的因素和类型等本质性问题的研究。但是, 在反事实思维的影响方面研究不够完善, 存在较多研究结论差异, 主要在情绪和推理方面。除了上述差异外, 关于反事实思维和动机的关系, 目前的研究状况还存在差异。不少研究者认为:上行同化反事实思维会对个体完成某一任务的坚持性;产生负面影响, 而下行同化反事实思维则可以激发信心, 提高其坚持性。因此, 除了深入研究二者关系外, 在研究二者关系时, 应该进一步探索反事实思维的功能以便更深入的揭示反事实思维影响动机的机制。另一反面, 还应着眼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反事实思维产生机制的跨文化研究。反事实思维到底是存在跨文化一致性呢?还是跨文化的差异性呢?。当然,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我们中国人的反事实思维的特点、方式及形成机制, 提出中国人的反事实思维理论, 也便于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1]Byrne R.M.J.Mental models and counterfactual thoughts about what might have been[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2, 6 (10) :426-431

[2]Kahneman D., Miller D.T.Norm theory:Comparing reality to its alternatives[J].Psychology Review, 1986, (93) :136-153

[3]魏娟娟, 冯正直, 卢稳娜.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特点的初步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 (11) :1098-1101.

[4]Roese N.J.Counterfaetual Thinking[J].Psy-ehol Bull, 1997, 121, (1) :133-148.

[5]Markman K.D., McMullen M.N., Elizaga R.A.Counterfactual Thinking and Regulatory Fit[J].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2006, 1 (2) :98-107.

[6]Lewis.H.B.Shame and guilty in neurosis[J].Psychoanalytic Review, 1971, 58 (3) :419-438.

[7]Mattew T.C., Sean M.M.When Mutations Meet Motivations:Attitude Biases in Counterfactual Thought[J].Journal of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4, 40 (1) :65-74.

[8]Roese N.J., Olson J.M.Counterfactual thinking:A critical overview.In N.J.Roese&J.M.Olson (Eds.) .What might have been: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1995:1-15.

[9]Hume D.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7.

[10]张坤, 李其维.儿童反事实思维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 2006, 29 (5) .

反事实思维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 篇2

反事实思维在头脑中主要以条件命题(“如果…,那么…”)的形式来表征,包括前提和结论两部分。根据前提的性质,可以区分出三种反事实思维,分别是加法式、减法式及替代式。加法式是一种在前提中添加事实上未发生的事件的反事实思维。例如,在“要是当时早点起床就不会迟到了”这一假设命题中,前提“早点起床”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而是在事后回想时加上去的。减法式的假设与此相反,它在头脑中假定某个既定事件并没有发生,从而对事实进行否定和重新建构。例如,“要是不走那条路,就不会遇到塞车了”。第三类假设是替代式,比较少见,指的是在前提中发生的是另一个事件。例如,“如果以前努力学习而不贪玩的话,这次考试可能就及格了”。

反事实思维的产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目前的相关研究看,归纳起来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释,一个是个体指向内在的因素,一个是个体指向外在的因素。内在因素包括信念、人格等,外在因素包括关注点、社会适应等,具体影响如下。

一、个体指向内在的因素

(一)信念。

信念对反事实思维的影响表现在:人们为了避免产生对自己不利的反事实思维而坚持某种信念。有研究者(Justin K.,Derrick W.,Dale T. M.,2005)称,在进行选择测验时,大多数人在选定答案之后倾向于不改变他们的答案。为什么人们信仰这一策略呢?因为信念只是反事实思维产品中的一部分,在一个人应该坚持自己原来的答案时改变答案,相对于在应该改变答案时坚持自己的第一直觉而言,会导致更多的反事实的自我反责。也即是说,人们为了减少自我反责,潜意识地不去改变原来的答案,坚持“第一直觉是可靠的”的信念。

(二)人格。

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所产生的反事实思维的特点也不一样。Lawrence J. S.(1996)对防御性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的前事实思维(改变在结果出现之前的预期)以及反事实思维(改变在结果之后的“what might have been”)的心理模拟的研究,可以作为探讨人格特征对反事实思维产生影响的例证。

对于前事实思维与反事实思维,我们可以将对未来可能性的“推理”认为是前事实思维,如“如果我明年能中彩的话,我会买一艘快艇”,将对过去可能性的“推理”认为是反事实推理,如“如果我去年中彩的话,我就买快艇了”。

二、个体指向外在的因素

(一)关注点。

反事实思维的内容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关注点的影响。Roese N. J.等(1999)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反事实思维是由“失败如何被引发”激活的,而消极的反事实思维是由“失败如何预防”激活的;积极的反事实思维导致了对“引发”的关注并显示了原因的充分性,而消极的反事实思维导致了对“预防”的关注并显示了原因的必要性;沮丧激活了积极的反事实,而兴奋激活了消极的反事实。

(二)社会适应。

关于社会适应水平与生活质量对反事实思维的影响,Parker P. A.等人(2002)通过检验伴随着社会心理适应的反事实思维与一些通过注射树脂丰胸的妇女的生活质量的关系来说明这一问题。74名关心或者体验过丰胸带来的问题的妇女在研究中完成了反事实思维、社会心理适应以及生活质量的测量。结果表明,反事实思维与更多的社会心理适应困难、更多觉察到的丰胸相关的健康问题以及在生理健康范畴内更差的生活质量显著相关。

三、问题与展望

虽然国外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很多,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涉及反事实思维产生和作用的机制的研究不多,这可能会成为将来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目前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理论研究不多,特别是实证研究更少,国内心理学界对此还未足够重视。其实,本身在思维上,中国人与外国人存在差异,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比特在《思维地理》中主张,提倡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与倡导个人主义文化的西方,不只是社会关系不同,而且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那么在反事实思维方面,中国人是否又有自己的特点呢?这都值得我们关注。

摘要:反事实思维指在心理上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并表征其原本可能出现而实际未出现的结果的心理活动。反事实思维可以分为加法式、减法式和替代式三类。关注点、信念、人格特征、社会适应与生活质量等会影响反事实思维的产生。

反事实思维 篇3

一、反事实思维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1. 对青少年情绪的影响。

反事实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 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状态, 而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反事实思维的两种机制的中介作用而产生, 即比较效应和因果推理效应, 两种效应都会影响青少年的情绪反应。当我们将任何一个客体与某个标准进行比较时, 比较效应就产生了。例如, 如果某学生没通过考试, 他意识到假如当时他更努力地学习就会通过, 他因此会产生一种具有影响力的对后续行为存在因果联系的先前行为, 这种行为接着可能会增强后续行为的产生。这种结构是从社会比较理论中衍生出来的。例如, 把自己跟优秀的人比 (上行, 反之为下行) 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但也会产生积极的和有宣传效应的影响。此外, 反事实思维的因果推理效应对青少年的情绪状态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 上行反事实思维容易产生比较效应, 从而产生更多的负性情绪。此时, 我们就可以通过因果推理效应对这种负性情绪进行改善。可见, 反事实思维对情绪的调控作用主要受到比较效应和因果推理效应的影响。

2. 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对于同样的事件结果, 不同的反事实思维可以引发不同种类的情绪。上行反事实思维多引发负性情绪, 使人对未得到更好的结果感到后悔、内疚和自责;下行反事实思维则能使人意识到避免了可能更坏的结果, 因而产生幸运、庆幸和满足等正面情绪。准备功能指通过这种思维方式, 个体能够为将来做准备, 并改善自己未来的命运。此功能的作用机制以因果推理为基础, 准备功能通过在反事实命题中建构前提事件和结论的因果联系而得以实现。

二、反事实思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 增进青少年对反事实思维原理的认识。

由反事实思维的分类可知, 上行反事实思维使人想象未得到更好的结果而引发负面情绪;下行反事实思维则能使人意识到避免了可能更坏的结果而产生正面情绪。因此, 我们可以向青少年讲解有关知识, 并在讲解的过程中辅之相关的具体例子,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同时, 鼓励他们使用下行的反事实策略, 尽量避免上行的反事实策略。也就是说, 当青少年遇到他们认为后悔的事情时, 我们要鼓励他们把事情想象得比可能的结果更好, 而不是更差, 这样才能使他们不至于产生过多的负性情绪, 较快地调整心态。

2. 正确引导, 使青少年保持良好的情绪。

反事实思维具有情绪和准备功能, 能调控人的情绪状态, 也能使人从过去的事例中获得经验, 并为避免过失的重复发生而形成有效的计划。尽管反事实思维的前提和结论都是假设的,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反事实的心理模拟, 使青少年意识到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 汲取教训, 从而为以后采取相应行动以获得理想的结果奠定基础。反事实思维常常与情绪状态交织在一起, 情绪既是引发反事实思维的原因, 又是反事实思维的结果。负性事件往往引发上行反事实思维, 而上行反事实思维又强化负性情绪。这种负性情绪又进一步引发反事实思维, 从而使负性情绪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我们可以利用反事实思维引导青少年管理和调控其自身的情绪, 避免他们的负性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3. 积极实践, 使青少年正确应对各种心理问题。

反事实思维 篇4

2010 年4 月17 日,国务院发布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国十条”,随后北京于2010 年4 月30 日最先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明确提出从2010 年5 月1日起,限制家庭购房套数。这一调控政策也被简称为“限购令”。

学界对“限购令”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广泛研究。孙莹(2011)和刘旺平(2014)分别研究了天津和上海的商品房市场受“限购令”的影响情况。舒良峰和朱振宇(2012)对北京市和武汉市两市实施" 限购令" 的政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赵鹤芹(2013)分析了限购政策对南昌房价的影响。张跃强(2013)研究分析了黄冈市房价在实施“限购令”后仍然持续上涨的原因。徐丽林(2013)分析了区域因素对“限购令”的长期效果的影响。杜雨和陶丹(2012)利用多因素模型分析了“限购令”的经济意义。张慧(2013)也利用因素模型分析了限购令对上海住宅价格的影响。本文将研究“限购令”对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二、理论模型

自然科学研究中评估外部干预对个体的影响的基本方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挑选若干样本,分为两组,对一组施加外部干预,另一组保持不变,称前者为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 后者为控制组(Control Group), 两组数据的差值为处置效应(Treatment Effect),处置效应可用来衡量外部干预的影响。

经济学研究往往无法进行随机试验。为此学者们提出了“反事实分析”(Counterfactual Analysis)方法,基本思想为:“如果没有某项政策,那么经济变量的值可能是多少?”将经济变量的可能取值称为“反事实值”(Counterfactuals),充当控制组的作用;而同期真实观测到的数值就相当于实验组数据,二者的差值即处置效应就可用于评估政策效果。

如何计算“反事实值”是“反事实分析”的关键,Hsiao等(2010)认为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可以归因于少数公共因子,而公共因子导致面板数据中截面个体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以此构建反事实值,具体方法如下:一组面板数据中表示个体i在t 时刻受到某项政策影响后的数值,是其在t 时刻未受政策影响的数值,不妨假定个体i=1在时刻受某项政策影响,而其他个体未受影响,则实际观测到的数据是:

反事实值可以构造如下:

其中是样本中其他截面个体的数据。

面板数据中用于拟合的截面个体称为“拟合组”,为了找出最优的拟合组可以用以下方法:

(1)在N-1个截面单位中,任意挑出j个个体,根据拟合优度R2或极大似然值选出拟合得最好的一组;改变j的取值,重复进行这一挑选。这样可以挑选出若干个备选组合。

(2)利用AIC或AICC准则从备选组合中挑选一个最优的拟合组。

三、对“限购令”的短期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1、数据来源

北京市于2010 年5 月起正式实施“限购令”,而全国其他城市到10 月之后才陆续推出“限购令”,我们采用了中国35 个大中城市2008 年12 月-2010 年9 月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率月度数据,以拟合出2010 年5 月到9 月的北京市的反事实值,数据来源自中经网数据库。

2、最优控制组的选择

首先在截面个体中挑选34 组备选拟合组,其次利用AIC准则挑选出最优的拟合组。根据拟合结果,选定的拟合组包括的横截单位为天津、武汉、成都、杭州、上海、深圳、广州、长沙、西安、青岛、南京、南昌这12 个城市,数据选取时间为2008 年12 月-2010 年4 月。

3、拟合结果与处置效应

利用上述拟合组, 可以拟合北京市2008 年12月-2010 年4 月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率,图1 将拟合值与真实值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到拟合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根据获得的拟合方程,可以用12 个城市的数据构建北京市2010 年5 月-2010 年9 月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率的“反事实值”,并进一步获得处置效应的值,结果见表2。我们以处置效应的平均值作为政策评估的一个参考数值。“反事实值”与真实值的对比可见图2。

四、结论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实行了“限购令”,2010年5 月—2010 年9 月北京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45.27%, 对比同一时期的实际值的平均下降了42.35%。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10 年5 月—2010 年9 月北京市商品住宅的销售水平的下降几乎完全是由“限购令”引起的。可以看出“限购令”政策非常有针对性,在短时期内迅速抑制了商品住宅的投机需求,对房地产市场过热起到了降温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莹,罗新波,焦爱英.“限购令”对房地产市场和住房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天津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1,48.

[2]刘旺平,彭景一,孙依旻et al.限购令及新房产税条例对居民购房意愿的影响--基于上海调查数据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

[3]舒良峰,朱振宇.对“限购令”政策效果的比较研究[J].商业文化,2012(12).

[4]赵鹤芹.从二、三线城市看限购令的房价影响效应--基于南昌市的实证分析[J].科技广场,2013,1.

[5]张跃强.“限购令”下黄冈市区住宅价格上涨的统计研究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2.

[6]徐丽林,黄小春,吴晋宁et al.厦门限购令政策对商品住房价格影响--厦门房价静态分析[J].中国市场,2013,28.

[7]杜雨,陶丹.论“限购令”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性影响--房地产政策的宏微观经济效应分析[J].中国市场,2012,9.

[8]张慧.2010~2011年上海住宅市场调控中房产税、限购令等政策的若干思考[D].复旦大学,2013.

反事实思维 篇5

一、《扬州漆器》剽窃手段与事实简析

(一) 抄袭《漆器史》作者之亲见

《漆器》作者对漆器作品的描述仅一件为耳食, 其余全部抄袭《漆器史》作者对漆器的亲自考察。如:《漆器史》对汉代漆器铜件描写道:“漆艺与铸铜工艺的巧妙结合与多样手段, 是扬州汉墓漆器工艺的一大特色。天山汉墓漆奁的铜足, 铸成憨态可掬的小熊, 活像几个胖娃娃, 大腹咧嘴, 抚膝微蹲, 隆起的臂部正好是扣连漆奁的铜榫, 浑朴可爱, 简得隽永。”此器物的形态系笔者1980年在高邮天山汉墓发掘现场亲见, 其后此器并未陈列, 也并未见诸出版物。《漆器》抄袭为:“将漆艺与铸铜工艺巧妙结合, 也是扬州汉墓漆器工艺的一大特色。……湖西天山西汉墓漆奁的铜足, 铸成熊状, 大腹咧嘴, 抚膝微蹲, 隆起的臀部正好是扣连漆奁的铜榫, 可谓匠心独特。”无一句描写是自家语而且抄错, 把“高邮天山汉墓”错抄成“湖西天山西汉墓”。

此类例子比比皆是, 如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扬州平磨螺钿、软螺钿、雕漆嵌玉、骨石镶嵌、刻灰、彩绘勾刀漆器、雕漆、彩绘、漆沙砚、漆画等几十件代表作品的评析, 均为《漆器史》作者上世纪亲见亲感, 被《漆器》全盘抄袭或小加改动。《漆器史》对上世纪80年代扬州平磨螺钿、薄螺钿作品的评析, 都被《漆器》一字不漏不动地抄袭。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漆器》作者为掩盖其抄袭做法, 某些地方对所抄文字小做手脚:或叙述顺序略作颠倒, 或略增字减字, 由此, 往往将对的改成了错的。如《漆器史》评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扬州骨石镶嵌作品道:“1978年, 王登设计, 谢友芳、尤真、田恒久等30余名技艺人员制作的巨型镶嵌地屏《春色满园》, 高270厘米, 宽382厘米, 嵌斑斓的孔雀、盛开的牡丹、欢腾的群鸟、怒放的红梅。用400余片五彩贝壳包镶出孔雀圆转修长的颈项;60多千克象牙劈成薄片, 镂作孔雀数百根尾羽;翎眼用青金、绿苗双色套嵌。整个作品精工而无繁琐滞郁纤巧的弊端, 气势磅礴, 是扬州镶嵌漆器历史上最大最好的一件作品, 入选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漆器》不改则已, 一改就出了洋相:“制作者运用木胎包嵌、扎花……等多种技法, 用400多片五彩贝壳, 拼接包嵌出孔雀五彩缤纷的羽毛, ……以翡翠、红珊瑚、石决明等名贵材料作为牡丹蓓蕾和各种盛开的花朵。”其实《春色满园》根本没有运用“扎花”工艺;“翡翠”绿色, 不琢为花, 只琢为叶;“木胎包嵌”的说法也大可质疑, 既是“包”, 就只能是“镶”而不可能是“嵌”。《漆器》对上世纪90年代雕漆作品剔红大型对瓶《江天一览》的描述, 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抄《漆器史》, 唯一改动是:将制作时间无故拉长了半年, 并且轻易送给未出乡里的《江天一览》一顶“国宝”桂冠。

对近代漆器艺人的介绍, 《漆器》不是另起炉灶另讲故事, 而是连观点带材料全盘抄袭《漆器史》, 连艺人王东亮每天进富春茶社、“萧竹平又称萧聋子……连断简残篇上的虫蛀、皱折也能表现出来”等等细节形容, 全部照抄不误。对现代漆器艺人的描述亦出自抄袭。

经逐件点数, 《漆器》抄袭《漆器史》对亲见古代漆器精品的评述14件, 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漆器作品的评述29件, 对漆器艺人的评价与描述6人。《漆器史》出版前尚无网络, 电脑刚进入中国, 照相机尚是专业摄影家或富有者所有的物品。《漆器》作者作为“80后”, 既看不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漆器精品实物, 也看不到其图片, 却对作品、艺人详细描述到了“如数家珍”的地步, 岂非笑话!鹦鹉学舌, 无一句自家语, 可惜!

(二) 剽窃《漆器史》作者之创见

《漆器》中整段剽窃《漆器史》作者的学术创见。举例如下:

《漆器史》对扬州汉墓漆器的艺术风格总结说:“江陵、长沙汉漆与楚漆风格一脉相承, 延续了前后约500年的髹饰工艺繁盛时期;扬州汉墓漆器则于神奇浪漫的巫文化影响中, 有中原尊重客观的史文化的渗透, 比较接近造型洗练的秦漆体系, 又比江汉文化更见南方之秀, 清劲洗练的造型、腴润滑美的质色、秀美飘逸的长线, 不假浓妆粉黛, 自显风神秀骨……是此地细腻柔和的精神气质的物化, 清, 精, 雅, 健, 卓然一家, 自成风格, 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十分契合……扬州汉墓漆器品种有:……而以日用器皿出土最多。这些日用器皿, 基本不作雕镂, 造型洗练朴素, 挺健清劲, 胎质轻灵, 体量一般不大, 多圆筒形、方形。这是与扬州地区最为成熟、迄今独占一隅的薄木胎卷制工艺有关的。”《漆器》抄袭为:“如果说江陵、长沙汉代漆器与楚漆风格一脉相承, 是浪漫奇丽的战国漆器的延续, 那么, 扬州汉墓漆器则进一步继承了这一风格。同时, 糅合了秦代漆器造型洗练、实用性突出的特点, 并结合了汉文化的时代特征。……扬州汉墓漆器造型简练, 质色腴润滑美, 线条流畅飘逸, 卓然一家, 自成风格, 具有与扬州的自然环境、人文条件相契合的地方特色。……扬州汉墓出土漆器的品种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以生活用具中的日用器皿最多。汉代广陵漆器的造型特点是器型不大, 一般为圆筒形或方形, 胎体轻盈, 形体简练, 擅长制作小件物品。这与扬州地区发达的薄木胎卷制工艺是分不开的。”[1]后者重新组装了语句, 总结性观点与描写性语句则与前者雷同。

其他如《漆器史》对扬州汉墓漆器色彩的观点, 对扬州汉墓漆绘风格的概括, 对晚清扬州漆器艺术特点的总结, 对晚明扬州江千里漆器的艺术特点的归纳, 对晚清卢葵生漆器的艺术特点的看法, 对近代扬州漆器业未遭断绝的原因分析, 对扬州雕漆艺术的见解, 对上世纪80年代新生的“漆沙砚”的评价, 对古代漆画艺术及其与现代漆画的区别的探讨, 都被《漆器》作者抄袭或变相抄袭或胡编乱造以掩饰抄袭。如叙述晚明江千里, 莫名其妙地添加了一句“江千里留下了数千件漆器作品”。实际上, 江千里一年做3~4件薄螺钿漆器已属不易, 如何能够留下数千件漆器作品?再如叙述卢葵生漆沙砚, 莫名其妙地增加了两句:“漆砂技法还用以制作漆臂搁、漆壶、漆花盆、花架和观音、琵琶等许多种漆器”。漆砂粗糙, 只制漆沙砚, 如何能够制作漆臂搁等漆器?岂非胡说!

(三) 照抄而不懂工艺

《漆器》全盘照抄了《漆器史》对漆器工艺的描述, 有的地方稍施伎俩进行掩饰。略举数例:

《漆器史》以“胎料”、“漆料”、“油料”、“腻子”、“稀释剂”、“颜料”、“染料”、“镶嵌材料”、“嵌贴撒播材料”为段首, 逐段记录制造漆器的材料;《漆器》则以“胎料”、“漆料”、“油料”、“腻子”、“稀释剂”、“颜料与染料”、“装饰材料。装饰材料包括镶嵌材料和敷贴撒播材料”为段首, 分段记录制造漆器的材料。明眼人一看便知, 后者小施伎俩, 将前者最后四段材料合并为两段, 其余标题相同, 表述内容纯系抄袭。

《漆器史》以“色髹”、“画漆”、“刻漆”、“填漆”、“罩漆”、“雕漆”、“堆漆”、“嵌漆”为段首, 逐段记录漆器装饰工艺;《漆器》则以“色髹”、“画漆”、“罩漆”、“刻漆”、“雕漆”、“填漆”、“堆漆”、“嵌漆”为段首, 记录漆器装饰工艺。其实, 后者仅对前者段落次序小作调整, 而表述内容纯系抄袭。

《漆器史》对金银平脱工艺加以总结并对比汉唐制品道:“‘平脱’指平托出花纹的一种技法。用金银薄片镂刻成图案, 粘贴在打磨过的中涂漆面, 全面髹漆, 磨显出与漆面相平的金银纹样, 再经推光, 成为造价昂贵的金银平脱漆器。唐代金银平脱漆器从汉代金银文画漆器发展而来。唐制较汉制金银片大而厚, 片上毛雕纹理而不再勾画纹理。我国现存的唐代金银平脱铜镜, 有陕西省博物馆藏金银平脱天马鸾凤镜和金花漆背铜镜、郑州出土的葵花式金银平脱羽人飞凤花鸟铜镜、洛阳关林出土的金银平脱鸾凤花鸟镜等, 日本正仓院藏有我国唐代金银平脱花鸟八角镜和镜盒等不少金银平脱器皿。”《漆器》跳跃抄袭为:“金银平脱是将金银薄片刻制成各种人物、鸟兽、花卉等纹样, 用胶粘贴在打磨光滑的漆胎上, 待干燥后, 全面髹漆二三层, 再经研磨显出金银花纹, 使花纹与漆底达到同样平度, 最后推光, 便成为精美、昂贵的金银平脱漆器……唐代的金银平脱漆器脱胎于汉代的金银文画漆器。金银平脱使用的金银片比汉代的要大而厚, 镂刻较深, 纹饰较细腻, 纹样面积也较大, 且金银片只雕刻纹理而不勾画纹理……我国北方地区多有唐代金银平脱铜镜出土, 如陕西、河南等地出土的金银平脱天马鸾凤漆背镜、金银平脱镂金丝鸾衔绶带漆背镜、银平脱舞禽花树狩兽神仙纹漆背镜等。日本正仓院也藏有我国唐代平脱花鸟八角镜和镜盒、金银平脱琴等不少金银平脱器。”也就是说, 仅仅调换了《漆器史》的字句顺序, 内容与前者相同[2]。

《漆器史》202~238页在“漆饰十种”大标题下, 以“平磨螺钿漆器”、“软螺钿漆器”、“雕漆嵌玉漆器”、“骨石镶嵌漆器”、“刻灰漆器”、“彩绘勾刀漆器”、“雕漆漆器”、“彩绘漆器”、“漆沙砚”、“漆画”为题, 介绍了现代扬州漆器十大类装饰工艺及代表作品;《漆器》更改大标题为“艺术特色与装饰工艺”, 在此标题下的105~135页长达31页连续摘抄《漆器史》“漆饰十种”标题下文字, 只将前者“平磨螺钿漆器”、“软螺钿漆器”标题合并为“螺钿漆器”, 将前者“雕漆嵌玉漆器”、“骨石镶嵌漆器”标题合并为“雕漆嵌玉漆器与骨石镶嵌漆器”, 将前者“彩绘漆器”与“彩绘勾刀漆器”标题合并为“彩绘漆器与彩绘勾刀漆器”。

《漆器史》对平磨螺钿漆器工艺特点总结甚细, 《漆器》整个摘抄, 连漆坯刷浆灰以后“底灰收缩, 螺片突出底灰约0.02毫米, 正好留下髹漆的厚度”这样非浸润工艺有年不能了然的细节都照抄不误, 真是令人瞠目。

《漆器史》对扬州软螺钿漆器工艺、挖嵌螺钿工艺、彩绘勾刀工艺等都有全面的总结和细致的描述, 也都被《漆器》抄袭或改头换面地剽窃。关于“戗金”, 《漆器》在抄袭中添加了一句“成熟的戗金工艺也在这时候 (按:指汉代) 出现”, 却酿成大错:成熟的戗金工艺不是在汉代出现的, 因为汉代还没有出现成熟的飞金锻制技术。《漆器》还将“刻灰工艺”照片题为“勾刀工艺”, 可证其对漆器工艺全不了然。

(四) 篡改而致错误百出

为掩饰剽窃行为, 《漆器》作者不惜信口胡言蓄意篡改历史事实, 导致该书错误百出。试再略举错数例:

《漆器》说“周翥擅剔红”;说“晚清卢映之祖孙把扬州雕漆、嵌螺钿等工艺提高到了新的水平”;说“卢葵生将雕漆嵌玉漆器发挥到了极致”, 等等。只要稍微做一点田野调查、看一点传世作品、尊重一点历史事实就会知道:周翥只做“百宝嵌”, 从来不做“剔红”;卢映之制作的是戗金细钩填漆果盒而不是雕漆;卢葵生漆砚盒盒面多作浮雕镶嵌, 没有一件用平磨螺钿作法;迄今没有任何文字和实物能够证明卢氏作坊生产过雕漆嵌玉漆器, 遑言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笔者走访20余国, 逐国调查中国古代漆器藏品。《漆器》作者如果能够拿出“周翥擅剔红”、“卢葵生制雕漆嵌玉漆器”的古籍实证或是实物例证, 笔者可以立即向其道歉。更令人笑掉大牙的是, 《漆器》竟然将扬州“琢玉大师”、毕生在扬州玉器厂工作的“高毅进、薛春梅”列入“扬州漆器大师名录”。《漆器》竟然说东汉“密陀绘传入”, 尤其令人愤怒。“密陀绘”是我国漆工发明, 日本飞鸟时代亦即我国南北朝时代传往日本。《漆器》作者轻笔一挥, 就把发明密陀绘的专利送给了日本!200多年前 (时当清中期) , 正是“薄螺钿”漆器的盛期, 《漆器》竟然说“失传200多年的点螺工艺重焕光彩”, 把“薄螺钿”工艺的失传时间轻笔一挥就提前了百年!《漆器史》以“流风余韵”作为《近代扬州漆器》一节的标题, 《漆器》大笔一改, 说近代“扬州漆器产品在数量上和销售量上均超过前代”, “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请问, 战乱频仍的近代如何能够超越康乾盛世?《漆器》还武断地下结论说:“汉代扬州成为全国重要的漆器生产中心之一”。吾师张道一先生当年反复嘱我:慎下结论, 结论得拿证据来, 证据不单是出土漆器, 还必须有史籍记载, 或当地地下出土有作坊, 或漆器铭文有“广陵”等字样。《扬州漆器史》作为中国第一部扬州漆器通史、也是迄今唯一一部扬州漆器通史, 列出六点理由来论证扬州汉墓漆器大部分应是扬州当地制造, 同时说明, 扬州同时出土有“广汉郡”铭文的漆器, 对扬州汉墓出土漆器的产地, 目前还只能作出推论, “不管推论如何有理有据, 仍然必须借助记载或地下作坊、铭文的发现, 方能得出最后的确论”。面对自己的著作被抄袭得错误百出、史实被如此篡改的情景, 笔者像看到自己的儿女被拐卖, 事隔多年见面, 却见浑身疮疖, 心痛实难自已。

笔者以为,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俏佳人, 历史是坐在上帝那里看着今人的睿智长者。它距离我们是那么遥远, 又是那么切近, 只有行万里路调查、看万卷书思考、有着治史良知、能够拨开重重迷雾的学者, 才能够将历史看得真切。炒作不是历史, 更不是理论;抄袭已属卑鄙, 为隐瞒抄袭真相篡改史实更属犯罪。只有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原到当时语境之中加以评价, 才能够得出接近历史面貌的结论。嘉靖间吴人周柱, 顺应明中期以来工艺品极端装饰的风气, 率先把“百宝”镶嵌在紫檀等硬木器具上, 渐有做灰漆胎上的百宝嵌, 周柱成为开工艺品种之先的人物, 对扬州漆器的雕嵌特色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时群起仿效, 以至“今之镶嵌, 在在皆是也, 与周初制, 何天渊隔也”[2]。晚明江千里薄螺钿工艺把扬州漆器的雕嵌特色推向了极端, 以至家家仿造, 用功用料, 流于行滥。可见, 世间任何好事, 一趋时跟风就砸锅。清中期, 扬州漆器、漆家具大量贡御, 髹饰行业空前兴盛, 髹饰技艺也臻于极境。近代, 战乱频仍, 民生凋敝, 内地漆器生产大多陷入困境, 而梁福盛等37家扬州漆器作坊, 借扬州深厚的士大夫文化积淀和上海口岸的崛起, 内销的同时面向出口, 不仅延续了清中期扬州漆艺转向屏风家具等的传统、晚清扬州漆艺转向漆文玩与婚嫁贺岁漆器的传统, 更把产品扩大到园林陈设与外销家具。然而把梁福盛漆器放在扬州漆器历史的长河之中、放在中国漆器历史的长河之中去比较, 实在已经是强弩之末。其稿面贫匮, 装饰简单, 技艺水平难比周柱、江千里, 也难比卢葵生;其硬螺钿漆器以三角形、梯形零部件组成简单富有装饰性的构图, 比较宋元薄螺钿漆器, 倒退已经不可用道里计。那么, 梁福盛漆器缘何频频获奖呢?内部因素是:它是近代战乱频仍之中我国髹饰工艺延续未断的突出个案;外部环境因素是:博览会作为刚刚兴起的新生事物, 各国竞办, 各地趋之, 于是, 周柱、江千里、卢葵生没有拿到的奖牌, 梁福盛拿到了。时势造功名, “功”与“名”之间, 从来就不能划等号。大千世界, 芸芸众事, 莫不如此。如今重读拙著《扬州漆器史》对近代扬州漆器的评价, “它是明清漆器和现代扬州漆器的中介, 对扬州漆器的薪火传递、对扬州漆器清新洒脱的文人气息的延续起了接轨作用。尽管流风余韵, 不是当年光景, 其漆制屏风的艺术成就, 似又超过了清代”, 仍然是十分准确的。

(五) 图例指鹿为马

《漆器》作者说“《扬州漆器》有大量彩色插图, 还是有特色的”。图片匮乏的时代已经远去, 谁都可以在互连网与印刷品上找到图片。由于《漆器》作者不认识扬州漆器, 只好杂采书刊图片并且没有一张图片注明出处。全书共用非扬州漆器图片41张, 连封面3张彩图也无一张是扬州漆器。此等指鹿为马的低级笑话, 不能不说是对历史真相的亵渎, 给后世读者认知扬州漆器设置了重重障碍, 同时构成了对收藏漆器的各地博物馆的权益侵害。

《漆器》作者自称到过扬州漆器厂。笔者宁信其有。然而, 令笔者和读者心生疑窦的是:您为何不写在漆器厂所历、所见的21世纪情况, 却整段抄袭《漆器史》作者所历、所见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调查资料?呵呵, 谁都明白:外行去看了工厂也是白看, 去拍了照片也是白拍——脑子里一团雾水不懂工艺, 只好避开不说, 或放胆抄袭, 或篡改胡说。避开不说无妨, 放胆抄袭已属心黑, 篡改胡说则属害人害己。

(六) 且看是否通俗

《漆器》作者说自己的书是“通俗著作”, 所以没有加注释, 没有列参考文献。据笔者35年的治学生涯和一个甲子的阅读经验得知, 严肃的通俗著作是有注释、有参考文献的;不加注释、不列参考文献的通俗著作, 等而下之至少得在文中提及被抄原著出处。没有任何一部出版法规定, 通俗著作可以没有参考文献, 可以没有注释。再说, 《漆器》如果是通俗著作, 完全不需要按照“史”的纲目去叙述。而其全书目录一望而知为史书纲目, 均摘抄自《扬州漆器史》。再请看, 《漆器》的内容是否为通俗著作呢?如果是通俗著作, 完全可以讲自己所讲或讲故事。然而, 《漆器》正文大段抄袭《漆器史》中通俗读者完全不需要了解的史料, 如扬州漆器业合作化过程、体制分合与演变、产值利润、扬州漆器厂技术改造项目“合成底灰”、“U 7、U8改性快干黑推光漆”和“自控液压油路250型冷压机及配套机械”、“模塑粉热压成型工艺”、“斜壁形金焊接铝内壳过热蒸气干燥窑”等等。也就是说, 《漆器》对资料的选择, 只具备剽窃的特征, 不具备“通俗”的品格。全书没有另起炉灶讲出任何一个故事, 实因作者完全不了解扬州漆器的发生发展, 胸中全无“故事”, 当然无法放笔, 只能照抄。

(七) 剽窃数量巨大

笔者逐字对照两书, 《漆器》剽窃《漆器史》, 致使表述相同和基本相同的段组共计72处176个自然段。这部分低级剽窃的文字量达28817字, 已占《漆器》文字总量的40%。又, 全书改头换面、颠倒顺序等的高级剽窃文字量, 占全书文字总量的50%以上:减去篡改, 合计抄袭量达90%以上。然而, 《漆器》正文乃至“后记”只字未提被剽窃的著作《扬州漆器史》, 只于正文内虚晃一笔:“著名工艺美术专家、漆艺专家张燕女士认为, 扬州漆器的艺术特色, 可以用清、精、雅、健四个字概括……”为何羞答答不敢说明此话源自《扬州漆器史》?实因剽窃数量过大, 怕人对照, 怕人察觉, 不敢亮出被剽窃源头, “欲说还休”, 却没想到欲盖弥彰。其“后记”又虚晃一笔:“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张燕教授与扬州博物馆李则斌先生, 对扬州漆器的研究和推广不遗余力, 为此方面之权威, 成果斐然。文中对二位先生的观点多有借鉴和引用, 在此深致谢意!”《漆器》另有5%文字抄自扬州博物馆李则斌《汉广陵国漆器·序》, 羞答答不敢明说。“引用”的学术规范是, 在文中用双引号括起引用的内容, 并在注释中说明引自何人、何书、何版、何页。《漆器》通篇不敢提及《扬州漆器史》五字。因为全世界也不可能有人认同90%文字内容抄袭一本书能叫“引用”。这虚晃的两笔, 正所谓“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八) 目录透露消息

其实, 《漆器》全盘抄袭《漆器史》, 其目录就已经透露出了消息, 笔者正是从淘宝网销售该书所附目录中发现其抄袭秘密的。《漆器》共计五章, 章名、节名均在《漆器史》基础上小有合并或是鱼龙变化, 摘抄雷同的痕迹十分明显, 各章节内容都从《漆器史》对应章节中摘抄而出。现列表对比两书章节目录如下:

二、笔者对治学规范的认识和实践

笔者以为, 治学是有规范可循的。通版典籍大家都能引用。所以, 尽管《漆器史》所引方志古籍是笔者亲自查阅, 《漆器》所引方志古籍抄自《漆器史》, 笔者仍然对这部分文字忽略不计。再比如, 评述艺术作品必须写自己之所见, 哪怕只见过画册, 只见过照片。学问人人都能做, 前提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起步:在博物馆可写《博物馆藏扬州漆器》, 从事对外交流可写《扬州漆器在海外》, 从事挖墓野外作业的可写考古报告。切不要利欲熏心, 强不知以为知, 放胆剽窃, 写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治史则要坐冷板凳, 治工艺史必须有长时间的专业实践。新人也可以加入到治史队伍中来, 但必须从“微”做起:可使用成史资料注明出处, 可发现成史错误进行质疑, 可在前辈指导下对成史进行修改, 历几十年而知“著”, 方能自起炉灶, 自写新史。“史”不是“工程”能够催生的, 新史尚未怀胎足月的情况之下, 常例是请著作权人修改再版。如此, 文化才得推进。抄书只限于引用, 或是校勘译注。剽窃不是治学, 胡编乱造更属犯罪, 不但不能推进文化繁荣, 还会将文化推向穷途末路。

笔者1982年接受江苏省工艺美术公司委托, 开始《扬州漆器史》的调研写作, 历时13年而出版。为写扬州汉代墓葬漆器, 笔者查遍历年《文物》、《考古》、《文物参考资料》, 扬州博物馆逢有漆器出土就通知笔者到场观看;为写明清时期的扬州漆器, 笔者千方百计叩开一座座博物馆大门甚至叩开中顾委常委李一氓先生的大门;为写扬州漆器作梁福盛, 笔者走访了扬州几十位老人, 在扬州图书馆古籍部库房枯坐永日, 逐本查找方志。在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时代, 笔者动员全家和同事帮助誊稿, 四遍手抄稿堆如膝高, 索求到一张藏品照片, 比索求到一块玉璧还要开心……《扬州漆器史·后记》写道:“写言之凿凿的史书, 写原本空白、无人问津的冷史, 实在比砌房造屋难许多倍!不是要你几天累死累活, 突击一下完事, 而是几百天几千天地逼你, 挤你, 像挺过来八年抗战, 像领大一个孩子, 逼得你添出许多皱纹, 挤得你年华逝去, 在格纸上爬向了壮年!结识了多少人, 又疏远了多少人;多看了多少书, 又少看了多少书。一份作品目, 调研万里路;一节短文字, 走访几十人。学富五车未曾, 查富五车是实。抄书、搬书也许容易, 而写书, 必得去急功近利为淡泊名利, 去欲念熏心为六根清净, 苦亦不易, 乐亦不易!”庶几乎道出了笔者写此书的艰辛之一二。

至今天, 笔者已出版了前第一作者的著作17本、合著6本, 发表了300多篇论文、评论与散文, 形成了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并重、注重第一手材料、注重自身观点与独特感悟的多重证据治学风格。笔者的体会是, 抓牢田野调查与原始文献两头, 研究必定是原创;相反, 手头没有第一手资料, 自己没有从大量资料积累中提炼出观点, 著作和论文就必定空话连篇, 甚至沦为摘抄剽窃。1995年《扬州漆器史》出版之后, 关于扬州漆器的著作有:扬州博物馆《汉广陵漆器》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沈惠兰《扬州八刻》 (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版) 等, 作者间交换书籍, 相互切磋, 感情友好。笔者热忱期盼新人加入到治学队伍中来, 但请切记:莫走邪道!前车可鉴!

三、刹住剽窃邪风, 拯救中国学术

笔者了解到, 《扬州漆器》的二位作者系南京博物馆考古队工作人员。南京博物馆少有漆器收藏, 南京又少有漆器出土。这两个“79、80”后、原籍外乡的青年, 缺少漆器研究的人脉地脉, 缺少漆器资料的前期积累, 没有写过一篇漆器论文, 却面对利益诱惑铤而走险, 胆敢承担《江苏文化丛书》中的著书任务。他们是如何得到项目经费的?笔者打电话给丛书主编梁白泉先生。梁先生说:“小邵策划申请经费, 要我挂名当主编, 书稿出版之前没给我看, 书印出来也没给我看”。从梁先生电话中笔者得知:是南京博物馆邵某借老专家德高望重, 行“沽”副主编之名、“钓”课题经费之实。邵某作为实际承担主编任务的副主编, 对同单位两位外乡人不熟悉江苏文化、不研究漆器的专业背景应十分清楚, 但是其拿到课题经费快速成书赶评职称的功利目的, 还是使其直接导致了剽窃事件的发生。《江苏文化丛书·扬州漆器·后记》说, 成书“得到了南京市博物馆邵某先生的指点”。“指点”二字大可玩味!作为中年人, 邵某不指点青年人走正路, 却指点青年人干这号营生!从某种程度说, 《漆器》作者也是受害者, 害他们的, 正是那位幕后“指点”者。凭邵某资历、学历竟能钓来《江苏文化丛书》副主编之要位, 出大差池在他占此要位之时就已经露出端倪。《漆器》作者有邵某“指点”, 于光天化日下公然大肆剽窃如入无人之境、无法之境, 人们不能不思考当今学术环境到底出了什么毛病?

《漆器》已在网上销售千本贻害后世, 法庭“判定被告江苏人民出版社立即停止销售《扬州漆器》”以后, 江苏人民出版社无视法律尊严, 仍然在淘宝网、当当网销售《扬州漆器》。眼见历史真相为历史假象所篡改, 真学术为假学术所搅混, 学者万里调查惨淡经营的成果变为无效劳动, 作为毕生辛苦治学的学者, 我心欲碎, 我欲哭无泪。为匡正时风, 革除时弊, 笔者不得不横下心来, 耗时费力, 详细取证并写此论文, 愿借此文引发社会深思, 也引发邵某和《漆器》作者深思:年纪轻轻, 沉下心来做点正事好吧?请牢记此回教训, 从此改邪归正, 不要再做侵犯他人劳动、伤害他人精神、伤伦理损天良的蠢事。

当今中国, 反剽窃已经牵系着中国学术的生死存亡, 牵系着中国学术的前途与命运。笔者呼吁:刹住剽窃邪风, 拯救中国学术!笔者盼望:咱中国总归得有尘埃落定见精神、人人过自己本然生活的明天。

附:长北 (张燕) 著作目录

一.艺术学研究

《美学与艺术鉴赏》 (主编并撰文三章)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一版, 2003年二版;

《中国古代艺术论著研究》 (校勘、译注、解说、研究) ,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艺术史纲》 (上、下卷独立专著)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获2006~2009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国古代艺术论著集注与研究》 (校勘、译注、解说、研究) ,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 (独立专著) ,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二.漆艺研究

《扬州漆器史》 (独立专著) , 江苏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 获1997年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首届全国美术著作提名奖;

《漆画绘制工艺》 (独立专著)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1996年二版;

《<髹饰录>图说》 (校勘、译注、解说、研究) ,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 获2008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市委“第六届文学艺术奖银奖”;

《中国漆器》, 韩国首尔古都舍2009年版;

《中国手工艺·漆艺》 (独立专著) , 河南大象出版社2010年版, 获2011年“中国文联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

《<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项目)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总社2014年初出版;

《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辑?漆艺卷》 (工信部国家文化重点工程, 主编并九章中撰文八章) , 已出样书。

《中国最美·漆器》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项目) ,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承印, 已付梓。

《髹饰》 (中国科学院国家项目)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承印, 撰写中。

三.古建筑及其雕饰研究

《南京民国建筑艺术》 (主编并撰全部文字) , 江苏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 获2001年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优秀图书出版二等奖、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图书出版二等奖;

《扬州建筑雕饰艺术》 (主编并撰全部文字) ,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 (主编并撰全部文字) ,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南京卷》 (主编并撰全部文字) ,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江南建筑雕饰艺术·镇江卷》 (主编)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

四.随笔

《艺术人生》,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获2001年中国高等教育美育研究会优秀科研著作二等奖;

《飞出八咏园——求学问道的流年碎影》, 河南大象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五.合著

《中国名砚鉴赏》 (撰专论并相关作品鉴赏万言) ,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文化杂说》 (撰《中国漆器艺术史话》4万言) ,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器卷》 (中宣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承担全书纲目、拍摄计划的编制, 撰前言初稿与部分作品解说) , 河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民间美术大辞典》 (撰漆艺条目6万言) ,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卷》 (中科院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撰各地漆艺等7万言) , 河南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获2005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优秀出版物一等奖、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列入全国“三个一百”优秀书目;

《金陵特色文化》 (撰《青砖黛瓦的古代民居》万言) , 南京出版社2005年版;

《南京传统手工艺术》 (撰3篇万余言) ,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六.论文

发表论文、评论、散文等300余篇, 其中, 《扬州汉墓漆器研究》获1994年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长物志〉的审美思想及其成因》获2000年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为重庆出版社《〈长物志〉今译》选作“代序”。

摘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江苏文化丛书·扬州漆器》一书, 严重剽窃了江苏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张燕著《扬州漆器史》。其剽窃手段表现在八个方面:在对漆器进行形态描写上抄袭“张著作者亲见”, 在对漆器作品进行评价多剽窃张著作者创见;在对漆器工艺进行描述时由于不懂工艺, 篡改张著内容, 造成错误百出, 配图则“指鹿为马”……全书框架结构与《扬州漆器史》基本雷同, 总体抄袭的文字量达90%。近日, 此案已经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判决。这个轰动艺术设计界的事件, 只暴露出当今学术腐败现象的冰山一角。当今中国, 反剽窃牵系着中国学术的生死存亡, 牵系着中国学术的前途与命运, 需要学术界一切正义人士努力付诸行动。

注释

1[1]笔者状告《扬州漆器》剽窃笔者《扬州漆器史》一案,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于2013年11月7日作出判决, 判令“一.被告江苏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立即停止销售《扬州漆器》;二.被告于本判决生效起三十日内, 在江苏省省级报纸上刊登致歉声明, 公开向原告张燕赔礼道歉……;三.被告……一次性赔偿原告张燕包括合理费用在内的经济损失20000元。”

上一篇: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下一篇:卵巢肿瘤破裂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