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问题论文

2024-07-09

事实问题论文(精选12篇)

事实问题论文 篇1

一、事实行为是否也属于违法行为

按照台湾学者对行为的分类, 事实行为、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均属于适法行为, 但由于违法行为的后果也是不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而由法律直接规定产生的, 这与事实行为的特征完全相符, 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事实行为在范围上应是指非表示行为即除法律行为和准法律行为以外的任何行为, 它既可以是合法行为, 也可以是违法行为。那么事实行为与违法行为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违法行为一般包括侵权行为、债务不履行行为以及违反法律规定之行为。本文将以侵权行为为例, 看看事实行为与侵权行为之间到底有何区别。首先我们看侵权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侵权行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行为, 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2、侵权行为有法定的构成要件, 而事实行为在法律上也必然有构成要件问题。二者间有着如此多的共性, 一些学者便主张依事实行为理解侵权行为的性质, 认为禁止性规范应:“着重违法行为之事实行为价值, 以禁止其行为为目的”[1]我国大陆学者王利明也认为事实行为有合法的, 也有不合法的。他认为:“从事智力创造活动, 拾得遗失物、漂流物等属于合法的事实行为;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则属于不合法的事实行为”。[2]对事实行为与侵权行为的关系的分析表明了这样的道理:事实行为与违法行为具有共同的基本内涵、一般特征和内在联系, 两者间的区别是在同一类概念之下子项之间的区别, 而它们与法律行为乃至整个表示行为的区别却更为根本[3]。

事实行为与违法行为确实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但依照传统民法理论, 事实行为属于合法行为, 与违法行为处于极端对立的两极, 但现实中又存在一些行为如将偷来的他人材料进行加工, 表面上这是一个侵权行为, 但加工者又可以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权, 取得所有权的行为显然是一个合法行为。这样一来事实行为似乎真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既可以是合法行为又可以是违法行为但台湾学者为何又将其归类到适法行为中呢这是因为事实行为的根本属性乃是法定效果性, 即直接根据行为结果产生法定的后果, 合法性根本不是其构成要件, 但若一旦加入违法因素, 它便会转为违法行为, 或者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 “对于适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分类, 并不是基于不同的行为, 而是基于不同的归责种类, 因此同一行为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 ”[4]这样一来, 对事实行为与违法行为二者之间的关系便更容易把握, 这也表明, 非要在性质上判断侵权行为这一违法行为是否为事实行为, 意义只存在于臆想而不在规范之中。

二、先占的性质

先占是指以所有的意思, 先于他人占有无主的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事实。关于先占的法律性质, 学说见解不一, 主要有三说:

第一, 法律行为说。

此说认为法律既然要求先占人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标的物, 而该所有的意思即指取得所有权的效果意思, 故先占是一种法律行为。

第二, 准法律行为说。

此说认为先占属于以意思为要素的准法律行为中的非表现行为。因先占非属于实现私法自治的制度, 故它仅属于法律对于一定的意思行为, 承认有取得所有权的效果的制度。第三, 事实行为说。该说认为先占中的所谓“以所有的意思”, 非指效果意思, 而是指事实上对物有完全支配、管理的意思。基于占有无主动产的事实, 法律遂赋予占有人取得其所有权的效果, 故先占属于事实行为。

以上三种学说, 笔者不赞同的是第二种观点, 但对于先占到底属于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笔者认为仍有研究的必要, 理由是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从行为人有无行为能力这一点上来看便可看出对先占的定性将直接关系到先占人能否直接取得无主动产所有权的问题。如果将先占定性为法律行为, 那么一个6周岁的小孩捡到一个无主的动产, 他将无法直接取得其所有权, 而将其定性为事实行为, 结论恰好相反。

那么先占到底是属于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呢, 学界通说认为先占属于事实行为, 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先占属于意思证明。所谓意思证明是指一种能产生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 它不是由一个或数个意思表示构成, 而是由一个单一的意思证明 (无表示于外的意思) 所构成。其目的在使行为人所希望的法律效果发生, 以此与事实状态相符。[5]台湾学者黄立认为先占应该属于意思证明, 即除了意思表示外能够产生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 他认为先占中“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的动产属于法律行为中的效果意思, 只不过这种意思它不需要向他人表示出来, 也没有所谓的受领人。

对于先占性质的争论点主要是在对“以所有的意思占有”的理解上, 笔者觉得对此理解不应拘泥于文字上, 还得从明确物的归属、最大发挥物的功能、维护社会秩序等多方面来考虑, 笔者赞成大部分学者的观点认为“以所有的意思”可理解为是事实上对物有完全支配、管理的意思, 只要物处于某人的支配范围, 不妨根据经验事实推定占有人有取得占有的意思, 这种意思既不能创设法律效果, 也不是法律行为意义上的意思, 在学理上被归为自然意思或事实意思, 即在法律上并不特别品质要求的意思。[6]因此可以得出, 先占属于事实行为, 只要占有人对于无主物有客观上的管理支配状态, 便可推断出其有自主占有的意思。总之, 将先占认定为事实行为, 可以避免某些无主物一直处于无主物的状态, 从而使得人类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三、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自从法律行为制度产生以来, 事实行为似乎注定要成为其配菜, 民法学界对事实行为的研究一般也只是停留在其与法律行为的区别上, 对于二者为何会分立以及存在哪些关联却很少提及, 本文将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一全面的分析。

(一)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分立之理由

从法律行为产生的历史背景我们知道民法上乃先有事实行为后有法律行为, 那么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又是如何分立的呢事实行为之所以与法律行为分立, 表面上看, 是由于法律行为被开发成民法的主要内容;实际上, 则与法律行为之设计有关。人类的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可划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政治国家生活领域, 二是市民生活领域。民法调整的是市民社会的权利义务关系, 其本质属性在于私法自治, 私法自治的核心就是个人可以自主的决定自己的社会生活, 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然而, 属于当事人自治的那一部分, 如果任由当事人做出决定, 不免引起混乱, 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这样一来立法者便设计出法律行为制度, 一方面, 它肯定了当事人能够通过法律行为制度自行安排自己的私权法律关系, 另一方面又要求当事人的行为要符合民法设计之法律行为的各项要件。“总之, 为使私法自治不致脱轨, 民法乃设计出法律行为, 又因法律行为另有其独特之要件规定, 遂而导致法律行为自事实行为中分出, 亦即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分立。”[7]

除了上述原因外,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分立还有其经济原因, 即信用经济的产生是导致二者分立的前提条件。在简单的商品经济时期, 主要采用物物交易的方式, 标的物的交付与意思表示融为一体, 当事人并未意识到一个简单的买卖实际上是由设立权利义务的 (法律) 行为与履行义务的 (事实) 行为两个行为构成。只有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才产生了在一项交易活动中约定 (诺成) 行为与实际履行行为相分离的要求, 此时设立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行为与履行这些权利义务的事实行为在时空上相才得以分离。

(二)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主要区别

通说认为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 旨在发生私法上效果的法律事实, 从其定义以及二者分立的理由大致可以概括出二者具有以下区别: (1) 法律行为在本质上仍属于事实行为, 只不过其被立法者精心设计过, 即法律明确规定了其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事实行为是未经立法者的刻意塑造, 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法定的行为便会产生法定的后果 (2) 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 本质上是行为人欲设立一定的法律关系, 是实现私法自治的重要工具;而事实行为并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并非为了设定某种权利义务关系, 只要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某种行为法律便赋予其一定的法定后果 (3) 由于法律行为是经过立法者精心设计的, 因此民法专门为其设置了意思表示和行为能力的规定;事实行为属于非表示行为, 因而民法关于意思表示和行为能力的规定不能适用。 (4) 法律行为依行为人自己的意思表示内容而发生效力, 而事实行为仅依法律的规定而直接发生法律后果, 行为人有无意思表示一律不予考虑, 事实行为的效果是立法者预先通过利益衡量的方法直接进行干预的结果, 有时可能与当事人的预期正好相反。 (5) 事实行为的客观性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是某种事实构成行为, 它在法律上必有构成要件问题。与事实行为不同的是, 法律行为的本质不在于事实构成, 而在于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自愿决定了法律行为是否有效, 这与事实行为的构成规则是截然不同的。

(三)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联系

通过二者的区别可知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属于两类性质不同的规范, 同一行为在相同的语境中一般无法同时既属于事实行为又属于法律行为, 因此二者在适用上也是择一关系, 如契约是法律行为, 埋藏物的发现、无因管理属于事实行为。但如果我们的将视角投入到生活事实之行为的动态发展过程, 并取构成要件的视角, 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还有并存的机会, 这使得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除了上述显著地一些区别外还存在着某些关联, 具体来说有某种关联:

1.并存协力关系

(1) 在事实行为的框架内, 我们能够看到法律行为的身影。以无因管理为例, 虽然它是典型的事实行为, 不适用法律行为的相关规定, 但其管理他人事务之行为, 可以为法律行为, 如管理人为了修补本人的房屋而向第三人购买建材的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买卖行为, 当然该购买建材的行为遵循的是买卖合同, 与无因管理无关。再如, 管理人将生病的路人送去医院, 并为其办理住院手续等一系列的行为乃属于法律行为。无因管理发生后, 法律行为仍起作用, 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将其管理的行为只能借助行为向本人转移管理事务结果的权利。因而可以说事实行为规范针对的是无因管理本身, 由它催生的行为可以是法律行为, 此时事实行为规范与法律行为规范并存。

(2) 在法律行为的框架内也存在着事实行为。在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德国, 动产所有权转移除了物权转移的合意外, 尚需交付公示所有权的转移, 交付乃是为了保护交易当事人以及当事人以外不特定第三人的利益, 交付这一行为能够产生公示的作用。也就是说所有权要发生转移除了当事人达成物权合意外还需完成物的交付。交付在此是事实行为, 交付的目的是为了让外界知道存在所有权转移的事实, 此时转移所有权的合意已经充当了法律行为, 否则同一法律效果就会有两种法律行为作为原因事实, 结果只能给法律解释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1]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利明.民法新论 (上)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6.

[3]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4]黄立.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5]黄立.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6]常鹏翱.事实行为的基础规范[J].法学研究, 2010 (1) :48-62.

[7]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事实问题论文 篇2

【关键词】事实婚姻 《婚姻法》 妇女利益保护 社会性别理论

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明确规定结婚必须依法履行法定程序办理结婚登记,但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男女双方未进行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事实婚姻现象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屡禁不止,并且成为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难题。

社会性别理论和事实婚姻

社会性别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中,它以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为目的,以社会文化对于性别差异的影响为关注点,旨在改变社会发展中长期对女性歧视的社会现实,实现男女实质上平等的一种理论观念和学说。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体制化、规范化的构建下,所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性别特征,及与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等领域中的作用和机会的差异。生理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结构方面的差异。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同时并存、客观存在。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影响两性地位的并非生理性别而是社会性别,男女两性迥异的心理、行为、价值判断、性别观念、分工,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男娶女嫁等等差异,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社会文化及其制度造成的。社会性别概念被不断诠释、传播和运用,并在方法论上找寻出一种全新的研究两性关系的视角和分析观念,即社会性别理论。

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我国《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关于事实婚姻的规定及现实,存在着表面上看似乎对男女两性均公平正义的规定,实际上却忽略了女性在事实婚姻中的权利,造成女性法律与社会地位不能得到与男性同等保护的社会现实。尽管我国关于事实婚姻的法律规定并没有歧视女性的初衷,但实施后却产生了歧视女性的后果,关键在于对长期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男女两性的传统地位和性别偏见缺乏社会性别分析,因此有必要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我国《婚姻法》及司法解释中关于事实婚姻的规定及实施后产生的效果,尤其关注对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的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寻求适合男女两性事实婚姻的立法对策,提出修改完善现行婚姻法律规范关于事实婚姻的具体建议,以促进婚姻家庭领域实现性别公正。

从社会性别视野看我国事实婚姻存在的问题

注重婚姻成立的形式,忽视了婚姻的实质。我国《婚姻法》注重婚姻成立的形式,《婚姻法》第八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这维护了婚姻的严肃性与法律性,强调结婚登记的婚姻才是合法婚姻。婚姻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以结婚登记为法定的婚姻形式要件只是婚姻得到社会认可的方式之一,而社会习惯却承认基于传统习俗举行结婚仪式而成立的事实婚姻。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没有配偶的男女只进行结婚登记,如果采取隐婚形式不公开其夫妻关系的,很难对其婚姻状态进行把握,不利于社会大众婚姻意识的培养和社会大众对婚姻的监督。婚姻的实质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而缔结的,具有公示的夫妻身份的两性结合。”而我国《婚姻法》强调只有进行婚姻登记的婚姻才是合法婚姻,忽略了婚姻的实质。如果男女双方具备了结婚的实质性条件没有进行结婚登记,虽然不具备结婚的形式要件,但举行结婚仪式邀请亲戚朋友参加,具有公示其婚姻状态的效果,在法律上仍按同居关系对待显然是对社会现实的漠视,不符合婚姻的实质。

注重补办登记,忽视了妇女的婚姻家庭权利。《婚姻法》第八条还规定:“未办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5条“对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法院应当区别对待: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这种先结婚、后离婚的制度设计从逻辑上讲可谓无懈可击,但其实施的效果令人怀疑。一方面,当同居关系将要解除时,事实婚姻中的男女双方当事人为解除同居关系却要先履行缔结婚姻关系的程序,这在心理和感情上均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如果恶意一方不想补办登记,以此为借口解除同居关系,这显然对另一方当事人不公平。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处于恶意一方往往以男性居多,特别是那些在财产上占有优势的一方,从实际情况看主要也是男方,为了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拒绝补办登记就可轻易达到目的,造成处于弱势多为女性一方生活更加艰难。女性在同居期间因流产、生育等原因造成身体虚弱,同居关系解除后,因抚养幼儿无暇工作,生活不能自立却无从得到法律的救济,事实上助长了性别歧视。

忽视了在刑法上的意义,不利于女性权利的保护。事实婚姻在刑法上的意义,就在于事实婚姻能否构成重婚及重婚罪的问题,即事实婚姻与法律婚姻以及事实婚姻与事实婚姻的重叠是否构成重婚罪。事实婚姻能否构成重婚、重婚罪,关键在于事实婚姻的效力,但婚姻法与刑法对事实婚姻效力的认定标准不一。在婚姻法中,依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5日《〈婚姻法〉司法解释

(一)》第4条:“男女双方根据《婚姻法》第八条规定补办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规定的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算。”和第5条的规定,从1994年2月1日后,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在一起,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即使具备结婚的实质条件,也不再承认为事实婚姻,只有按照《婚姻法》的第五条的规定补办结婚登记,才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如果事实婚姻的一方当事人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在一起或结婚登记,再去为前一个同居关系补办结婚登记完全不具有可能性,这样的话,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的男女,同居发生在1994年2月1日后,由于不再承认其为事实婚姻,当然就不会构成重婚,更不会构成重婚罪,而在司法实践中重婚绝大多数是事实重婚,这样就会使刑法重婚罪的规定形同虚设。但在刑法中,依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12月14日颁布的《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发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定罪处罚”。按照此解释,有配偶的人在婚外与他人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就构成事实婚姻,当然就构成事实上的重婚,应按重婚罪处罚。这样就出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事实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的法律效力发生冲突的现象,在婚姻法上不承认是一种婚姻关系,而在刑法上却认为是重婚关系,显然是矛盾的,并且使司法实践中对于重婚与重婚罪的认识发生偏差,相当一部分重婚、重婚罪不能认定,重婚、重婚罪的当事人得不到法律的追究。

从社会性别视野完善我国事实婚姻制度

实行婚姻登记与仪式婚结合制。我国从1950年《婚姻法》颁布实施以来,一直强调结婚必须履行结婚登记程序,才具有婚姻的效力,但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举行婚礼便得到社会承认的事实婚姻仍然普遍存在,特别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大量存在。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和与此相关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事实婚姻只有补办登记才有婚姻的效力,没有补办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而同居关系如何处理,法律没有做出任何规定,只能造成大多数事实婚姻当事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因此,笔者建议应顺应民风民俗,实行婚姻登记与结婚仪式双轨制,以结婚登记为主,以结婚仪式为辅,在强调结婚登记的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承认仪式婚的法律效力。

改变事实婚姻中子女的称呼。自1994年2月1日以后,我国事实婚姻没有补办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在没有补办登记的事实婚姻中所生的子女,按照法律规定为非婚生子女。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从表面上看,非婚子女与婚生子女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且承担同等的义务,但实际上非婚子女称谓本身就隐含歧视,如果不从法律上消除这种歧视,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歧视就更难消除。因此应修改《婚姻法》第二十五条,改变非婚子女的称呼,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都改为子女,这样从称呼上改变对非婚子女及母亲的歧视。

用事实和逻辑考虑问题就是启蒙 篇3

有人写我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不是,我现在的生活比大部分人好许多,没有说别人没有医疗保险,我放弃医疗保险。在五十年代,人们非常理想主义的时候,也确实想过。比如说1958年,我和陈先生都在国外,听说国内炼钢,我们不能参与,想到将来共产主义建设成功了,少了我们的参与,觉得非常遗憾。1959年又听说国内吃不饱饭了,物资非常匮乏,我们就坐不住了,我和陈先生以及另外的同事,坚决向领导要求回去和祖国人民同甘共苦,觉得我们在這个时候在国外那么养尊处优,吃得那么好,心里非常不安,这是非常真诚的。过了不久,我们真的调回去了,不是因为领导觉得我们应该回去挨饿,而是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和苏联吵翻了。回来之后真的吃不饱饭,眼睛浮肿。我们也是主动要求下放到农村,差点饿死,有一次晚上他被饿晕了,正在看水,掉下水沟,那个水沟不深,但是他爬不上来,没有力气,正好有一个老乡看到把他救了。

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从来没有问过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只觉得跟大家一块挨饿是一种光荣。那个时候信息也不灵通,我们一个是什么都不知道,另一个是完全深信不疑,什么自然灾害、苏联捣乱撤走了专家,其实只要稍微用脑子想一想,撤走专家最多会影响工业,怎么会影响农业呢,农村又没有苏联专家?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往这块想过。

所以,愚昧到这样的程度,那就是全国人民都愚昧。当然,那个时候有不愚昧的,以彭德怀为首的右倾分子不愚昧,但是他们被压下去了。

所谓启蒙,就是说你只要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或者了解事实的真相,就可以不这么想了,但是当时就想不明白。

但是从那个以后,比如否定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等大讨论,是一次比较大的启蒙运动,可惜这个也很不彻底,启了又蒙,蒙了又启,刚刚看到一点亮光,然后又说不对,不让说了。

我所说的启蒙,不用太高深,一个是把事实弄明白,不在谎言里生存;还有一个是用逻辑来考虑问题,什么事情是不合逻辑的?现在有很多主流媒体所讲的事情,逻辑是不通的。用事实和逻辑来考虑问题的话,考虑清楚了,就变成了启蒙。启蒙也不是那么神秘的一件事情。

我国事实婚姻法法律问题实证研究 篇4

所谓的事实婚姻,其指的是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或欠缺结婚实质要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周围群众也认为其为夫妻的客观事实[1]。可见,与法律婚姻相比,事实婚姻是法律婚姻的相对应概念,其虽实现了婚姻双方意愿一致性,但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因此一旦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问题,则无法受到法律法规的认可与保护。

对于事实婚姻而言,其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结婚男女双方都满足结婚的实质要求,例如符合一夫一妻制、双方都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双方都选择自愿结婚等条件;其次,与法律结婚不同,事实婚姻未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相关程序进行登记结婚,因此在结婚形式要件方面相对欠缺;第三,事实婚姻双方应在主观上满足创设夫妻关系的要求,若双方未创设长久稳定的夫妻关系而共同生活,则不符合事实婚姻的要求。

二、我国事实婚姻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21世纪社会民众熟练掌握的网络社交平台,如QQ群、微信群、微博等形式调查,目前我国事实婚姻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现状,具体有[2]:(1)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理念等因素影响,我国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着事实婚姻的情况;(2)在事实婚姻分布年龄段方面,目前在不同年龄段都普遍存在着事实婚姻的情况;(3)国内事实婚姻普通体现在婚姻纠纷问题之中。

导致我国事实婚姻广为盛行和普遍存在的原因诸多,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在我国特别是偏远农村等地区普遍存在着传承传统婚礼习俗,并已根深蒂固于百姓心中,这种偏重于仪式婚礼的模式,造成事实婚姻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2)国家颁布的《婚姻法》在部分地区未起到充分监督制约作用,造成人们在婚姻法律方面观念相对淡薄,成为事实婚姻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偏远地区事实婚姻现象突出;(3)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再婚现象普遍,而其婚姻形式也是以事实婚姻为主,进而伴随其而产生的法律纠纷问题也日益显著,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团结。

三、事实婚姻法律问题案例分析

(一)事实婚姻案例

原告:李某某,女,年龄55,自由职业;

被告:赵某某,男,年龄56,自由职业;

原告代理人:李某,男,年龄59,自由职业;

原告李某某与被告赵某某于1981在北京打工时认识,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通过举办结婚仪式后开始同居生活,并分别在1985年和1988年生育两个儿子,1990年生育一个女儿。目前,原被告三个子女都已成年,并各自组建家庭独立生活。

原告李某某系重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无法独立生活,被告赵某不履行夫妻间的扶养义务。因此,原告李某某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与被告赵某某离婚,对夫妻财产进行均分,并要求赵某某返还工款及其经济帮助金80000元。本事实婚姻案例中,李某系原告李某某的哥哥,是原告李某某的监护人。

(二)案件分析

德州市陵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李某某系不能辨识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原告李某某的监护人李某作为法定代理人进行案件诉讼,符合法律规定。

原告李某某、被告赵某某虽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1981年即开始同居生活,至2004年6月2日双方已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属事实婚姻。

原告李某某因患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被告赵某某不履行夫妻间的扶养义务,现原告李某某请求离婚,符合法律规定,应予以准许。

原告李某某要求被告赵某某给予其80000元工款及经济帮助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结合本案实际,法院认为被告赵某某给予原告力某某30000元经济帮助金为宜。

(三)案例法律意义

本案中第一个焦点问题是原告李某某和被告赵某某婚姻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益。本案发生时间为2015年11月,根据根据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记办法》规定,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如同居时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可见,原告李某某和被告赵某某结婚行为属于事实婚姻,其合法性效力等同于合法登记的婚姻。

本案中的另一个焦点问题是原告李某某的哥哥李某,是否能代为提起离婚诉讼。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可能会因疾病或外力损伤而出现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状态。在离婚案件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论是作为原告还是被告,原告李某某因患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被告赵某某不履行夫妻间的扶养义务,原告李某某的哥哥作为监护人代为请求离婚,符合法律规定,应予以准许。

四、完善我国事实婚姻的建议对策

(一)针对我国事实婚姻现状问题,应不断完善国内事实婚姻制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婚礼习俗以举办传统婚礼仪式为主,但这种事实婚姻与我国法律规定的事实婚姻相应的效力不相符;另一方面,事实婚姻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因此,对事实婚姻采取有条件的承认也是与社会现实相符的。

(二)充分借鉴国外在对事实婚姻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事实婚姻相应的法律效力予以承认,特别是保护事实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及儿童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在制定事实婚姻法时,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严格界定事实婚姻的条件,并赋予其一定的法律效力。

(三)应充分规范事实婚姻的认定标准,确定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为婚姻法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应大力普及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以案说法,完善和加强婚姻登记机构的建设,简便婚姻检测程序,凭身份证结婚等措施。

(四)针对社会中老年人事实婚姻行为发生数量的增多,国家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尊重老年人意愿的基础上,引导老年人婚姻行为合法化,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明确老年人事实婚姻中各种法律关系,对于维持当前老龄化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五、结语

总而言之,事实婚姻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其法律效力的赋予至关重要。应不断建立健全事实婚姻制度,使得事实婚姻被法律追求正义的价值理念,并赋予每个人应得的权利。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事实婚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障事实婚姻双方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冶联凤,杨宝嘉.对我国事实婚姻制度的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5).

[2]戴国勇.对事实婚姻认定和处理法律要件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

事实问题论文 篇5

一、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和适用问题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而在现实的劳动就业市场中,劳动力供大于求,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义务,往往不愿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就业压力大的状况下,为抓住就业的机会,往往也被迫放弃订立书面合同的权利,从而导致事实劳动关系的大量存在。审判实践中,对事实劳动争议案件由于法律规定的缺乏,理论界又没有展开深入的研究,成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难点问题之一。

(一)事实劳动关系界定及其表现形式

何谓事实劳动关系?目前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是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未继续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有的认为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既无劳动合同又存在着劳动关系的一种状态;有的认为是一种形式要件不合法而实质要件均合法的劳动关系;还有的认为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虽然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是双方已经在事实上形成了劳动给付关系。

实践中,事实劳动关系实际上是相对于劳动法中劳动合同所调整的劳动关系而言的,界定事实劳动关系必须把握劳动合同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实质。因此,事实劳动关系应当是指相对于劳动合同所调整的劳动关系而言,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或变更劳动关系时,不符合劳动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但双方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形成隶属性的劳动关系状态。

理论上一般认为,事实劳动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无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二是双重劳动关系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三是无效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但实际上,对无效劳动合同法律已有明确的规定,审判实践中,是按照劳动合同无效来进行处理的,并没有按照事实劳动关系处理。而双重劳动关系尽管我国劳动法原则上不承认其合法性,但实践中仍然是按照双重劳动关系来处理的。因此,审判实践中,所指的事实劳动关系主要是无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无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一般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始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另一种是原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以书面形式续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仍然在原单位工作。

(二)目前实践中对事实劳动关系的审理依据1、1992年3月3日原劳动部办公厅给吉林省办公厅的《关于全民合同制工人合同期满后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问题的复函》,是在我国最早使用事实劳动关系这一法律术语的规范性文件。该文件认为事实劳动关系不符合法律规定。

2、1995年施行的《劳动法》第9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该条尽管没有明确事实劳动关系,但也没有否定其效力。

3、目前,实践中处理事实劳动关系较为直接的依据是,原劳动部在1995年8月4日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1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行政部门应予以纠正。用人单位因此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按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

[1995]233号)的规定进行赔偿”。同时,该《意见》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 1

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不论是否订立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符合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均应受理。这两条对事实劳动关系案件的劳动仲裁提供了法律适用依据。

4、2000年10月 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通知将“事实劳动争议”案由明确列在第一部分合同纠纷案由中的第三十九款劳动争议案由之中,对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事实劳动关系案件,提供了依据。

5、2001年4月 30日施行的《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也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如果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同时,该《解释》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该司法解释对确定履行或解除事实劳动关系提供了依据。

从上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内容来看,其承认了事实劳动关系是一种劳动关系,即将事实劳动关系明确列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但是总体上看,调整事实劳动关系的规定依然缺乏,并不能解决困挠着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用人单位能否随时解除合同以及是否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等问题。

(三)对解除或终止事实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问题

1、对自始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提出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请求经济补偿金的问题。《劳动法》第28条规定了由用人单位提出并协商解除合同、非因劳动者过失而解除合同,以及因经济性裁员解除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问题。另外,根据《劳动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如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支付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解除合同后,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应给予惩罚性经济补偿金的问题。因此,对自始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提出解除时,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实践中多数认为在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有关部门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可供参照的情况下,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我们认为,应当支持。其理由是:其一,导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原因是由于用人单位不懂法的过失或规避法律、钻法律漏洞而逃避责任的故意行为造成的。在当前劳动就业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劳动者为保住工作岗位,不敢坚持要求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二,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已经明确将其列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相比,前者只是没有形成书面合同,欠缺法定的形式要件,存在着形式上的瑕疵而已,而实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2、对原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然在用人单位继续工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以书面形式办理续订劳动合同手续,之后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请求经济补偿金的问题。2001年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施行后,针对《解释》

第16条的规定,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曾就关于此种情况下的事实劳动关系解除是否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请示,2001年11月2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复函答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认定为终止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但该函只回答了这种情况下终止的劳动关系是事实劳动关系,却没有回答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所请示的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及怎样支付的问题。此后,湖北省

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工资处就此问题,又请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该司作了答复。其内容是:在这种情况下,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并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之规定处理。即按以下三种情况处理:①如果劳动者因本人原因提出终止该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金;②一方提出终止该事实劳动关系,并与对方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满1年按1年计算,最多不超过12个月的工资;③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劳动者不同意的,视为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不受“12个月”的限制),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这个答复成为了实践中适用的依据。在一些地方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对这种情况下的事实劳动争议案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都予以了支持。但还有一些地方的仲裁机构和法院仍然没有给予支持。

2004年9月30日《人民法院报》刊登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第22条,对这种情况下的事实劳动争议是否给予经济补偿金的问题,规定为用人单位提出解除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尽管这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但表明最高法院已经注意到司法实践中适用不一的情况,并明确了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

实际上对这个问题,如果认定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对劳动者而言,是极不公平的。前面已经阐述,是否续签书面合同的决定权在用人单位手里,若用人单位签了书面合同之后,提出解除时还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反而,不签书面合同,提出解除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那么用人单位为了自身利益更多地会选择不签书面合同而规避法律对劳动合同形式要件的规定,逃避责任。

二、关于工伤保险的认定及适用问题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在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产业危害,即工伤。当前,工伤事故比较频繁,直接影响和冲击着安全生产及经济的发展。在人民法院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工伤保险赔偿纠纷居于突出地位,因此,正确适用工伤保险的有关问题,十分必要。

(一)关于工伤认定的有关问题

1、工伤认定的程序

我国对工伤实行的是无责任补偿原则,并建立了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单方负担。在劳动者发生事故伤害后,要进行工伤认定,依照程序确定是否属于工伤。首先,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一方提出申请。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其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的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适当延长。

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到事故伤害的劳动者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的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其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以及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鉴定书)。再次,劳动行政部门受理后,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

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者或者其直系亲属和用人单位。最后,当事人对劳动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以及提起行政诉讼。

实践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在审理工伤赔偿案件中,时常发现未经劳动行政部门工伤认定的情形,对于未经工伤认定,且当事人对是否构成工伤有争议的案件,仲裁委员会不能作出工伤赔偿的裁决,法院也不能作出工伤赔偿的判决。对这些案件的审理,在仲裁前置程序中,应中止审理,并告知当事人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若在诉讼中,应以当事人未经工伤认定程序,且认定是否构成工伤是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职权为由,驳回当事人的起诉。

2、工伤认定的范围

根据2004年1月1日施行的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劳动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④患职业病的;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有些事故伤害虽然与劳动者所从事的本职工作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但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仍将之视为工伤: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③劳动者原在军队服役,因战争、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书,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对于上述认定或视同为工伤的情形,审判实践中,最难以操作的是关于“机动车事故伤害”和“突发疾病”的情形。对这两种情形的界定认识不一。

关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的问题。我们认为,“上下班途中”,应指劳动者的其住所(或包括临时住所)到工作场所内的途中,以及劳动者中途顺便为单位购买或寄发物品的途中。“上下班”既包括劳动者在法定正常工作时间的上下班,也包括其加班加点的“上下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既包括劳动者因其他机动车事故造成的伤害,也包括劳动者乘坐的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伤害,还包括劳动者自己驾驶的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伤害。关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为工伤的问题。我们认为,对“突发疾病的”应包括各种类型的疾病,而不能以所发疾病与工作有无原因为判断。对“48小时”的计算时间,应当以医疗机构抢救时的初次诊断时间为起算时间。

3、劳动能力的鉴定

劳动者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后,劳动者及其直系亲属,或者用人单位应当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并及时送达给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用人单位或个人对该鉴定结论不服的,在15日内可以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劳动者及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对于工伤待遇的项目与数额有着重要影响。

(二)关于工伤保险待遇的问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因工致残的或劳动者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和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就医交通费和住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等一般性工伤待遇外,还根据其伤残等级的不同,分别享有以下工伤保险待遇。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以下逐级递减2个月的本人工资,至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2、伤残津贴。伤残等级为一至四级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以下逐级递减5%。伤残等级为五至六级的,且用人单位难以安排适当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等级为七级以下的,不享受伤残津贴。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等级为五至十级的,经劳动者本人提出,可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4、一次性因工伤亡补助金。劳动者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有权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外,还可领取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一次性因工伤亡补助金标准为48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5、劳动关系的保留。劳动者伤残为一至四级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伤残为五至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为七至十级的,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期满可以终止。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三)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问题

1、工伤保险赔偿与雇佣损害赔偿的主体适用问题

2004年5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雇佣损害赔偿的规定。同时,第12 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之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上述两个条文是在规定雇佣损害赔偿的同时,明确雇员(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只能请求工伤保险赔偿,而不能请求民事赔偿。因此,要做到正确适用,必须正确区分两者的主体适用问题。

关于工伤保险责任主体的范围,根据2004年1月1日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以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从权利主体角度看,凡是各类企业的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不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管劳动者的用工形式如何,用工期限长短,也不管劳动者的身份是临时工、农民工,还是合同工都享有工伤保险的权利。

关于雇佣损害赔偿关系的责任主体,《民法通则》因受当时的计划经济的影

响,没有确定雇佣责任。在我国最早明确雇佣关系的责任主体范围,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5条规定的,即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佣的人员在进行雇佣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

从上述规定分析,工伤保险的责任主体范围与雇佣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范围有重叠之处,即均包含“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由此可见,最高法院关于新的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11条、12条所确定的雇佣关系,是比民诉法若干意见第45条所规定的雇佣关系的责任主体范围还要小,它排除了“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因此,我们在适用工伤保险赔偿和雇佣损害赔偿时,应当明确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的,按照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程序进行工伤保险赔偿。

2、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适用问题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人身损害,同时又构成工伤的,如何处理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问题。受到伤害的劳动者能否既请求民事赔偿,又请求工伤保险赔偿?有无请求秩序先后之分?能否获得双份赔偿?对这些问题,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有的认为劳动者只能选择其一获得赔偿;⑥有的认为可以都选择,但先选择已获赔的范围,在后选择中确定赔偿范围,应减扣;⑦还有的认为可以都选择并获得双份赔偿。⑧我们认为劳动者既可直接向侵权的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请求民事赔偿,又可向用人单位请求工伤保险赔偿,即可获得双份赔偿。

其理由是:(1)根据2004年5月1日施行的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2款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该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第三人的侵权行为而请求侵权民事赔偿。若劳动者符合工伤认定的范围,根据2004年1月1日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就有权请求工伤保险赔偿。上述司法解释和《工伤保险条例》并没有就此情况明确了排斥性规定或选择性规定。(2)工伤保险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适用的实体法律不同,其请求权不存在竞合。工伤保险赔偿所依据的实体法是《劳动法》和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而人身损害赔偿所依据的是《民法通则》,两者分属不同部门法的请求权救济方式,这不同于同一部门法上产生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请求权救济方式。应当依照各自实体法的规定处理。(3)最高法院针对审判实践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出现的新情况,于2004年9月30日在《人民法院报》上刊登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第29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受到伤害,在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又请求用人单位依法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该条明确了双份赔偿的规定。

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 篇6

关键词客观事实 法律事实 形式理性

对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界定和二者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种审判方式的改革,成为理论界和实物界讨论的

热点问题,因此,对两者及其关系的界定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涵义

概念的科学界定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就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关系而言,我国学界和实务界在用语和对用语的界定上仍然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既反映了对有关问题的不同认识,也妨碍了认识的统一。

对于客观事实,比较容易理解,一般的来讲就是指人的认识所反映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和事件。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件和行为,法律事实是按照法律的要求,用证据支撑起来的事实,是指的以法律调整范围为基础,通过立法加以设定以及通过执法、司法程序所认定的事实,

二、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相互关系

对于二者的基本关系,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两者关系的界定基本上都是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以司法实践过程中将案件发生时的事实通过诉讼活动确定为法律上的事实来考查和讨论两者的关系。其主要论点如下:

(一)客观事实是法律事实的基础

即在诉讼中需要查明的事实,都属于案件当事人争议的对象或者与案件当事人的争议有关,需要在诉讼过程中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认定,而在诉讼中通过诉讼过程中相关活动认定后的事实就是法律事实。因此,客观事实是法律事实的

(二)法律事实是客观事实的再现或者反映

法律事实是通过法律手段对客观事实的再现或者反映。认定法律事实的法律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审判程序规则、证据规则和法官的认识(心证),均属基本的法律手段。换言之,认定法律事实有三种基本手段,即审判程序规则、证据规则和法官心证(内心裁量)。

由于法院都是在客观事实发生以后再认定事实,这种认定也只能是尽量的事实复原。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性,法律事实对客观事实的“再现”或者“复原”也存在着局限性和主观性,两者既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法律事实必须以客观事实为追求目标

(三)法律事实必须以客观事实为追求目标

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认定事实的审判程序、证据规则以及其他法律手段,都是以追求客观事实为目标。一种审判程序和证据规则是否合理,要看其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认定的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相一致。可以说,当今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审判规则和证据规则,实际上都是人类为在诉讼中最大限度地发现客观事实而创造的

科学手段,是发现客观事实的历史经验积累,也是人类优秀的科学文化。

三.对“以事实为根据”中“事实”内涵的探讨

通过上面对两者定义和两者关系的论述,可以看出二者在审判实践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司法原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已向基本要求,是我国多年来司法实践的科学总结。

那么,“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应该是客观事实还是法律事实,成为学界近几年来争论的焦点。有人主张这里的事实应该是客观事实,有人主张应该是法律事实。主张应是客观事实的学者的理由如下:1.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认识,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客观存在进行认识,最终形成自己的意识。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审判人员可以通过诉讼活动对客观事实进行认定2.客观事实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必然会在客观世界里留下各种痕迹,这位法院查明客观事实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3.我国司法机关有党的坚强、统一的领导,有广大具有社会注意觉悟的群众的支持,有一支忠于人民利益、忠于法律、忠于事实真想、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司法干部队伍,这是查明案件事实的有力组织保证。基于以上观点,有学者认为,“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应当是客观事实,法官的职责就是查清客观事实,并以此作为定案的依据。认为应当是法律事实的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这两种观点的交锋,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即“以事实为依据”中的事实应该是法律事实。之所以笔者认为应以法律事实为事实,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对案件事实的查明属于对过去事实的认定,是客观事实转化为当事人和法官主观认识的事实。诉讼证明属于历史证明,是对过去发生的事实予以证明,在证据裁判原则之下,诉讼证明是运用证据来证明过去发生的案件事实。过去发生的案件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原本的证据可能已经灭失,人们不可能像自然证明那样通过对条件的控制反复再现,任何侦查、推理工作都无法以科学实验的方式重复事实的全部经过。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司法实践中对客观事实的追寻有一定的障碍,在对案件的认定上只能以法律事实为依据。

(二)诉讼当事人的干扰因素的存在,也为寻找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对案件的陈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本着对自己有利的原则进行的,所以在诉讼中在对案件陈述的时候有可能只陈述对自己有利和对对方不利的事实,或者将对自己不利和对对方有利的事实加以隐瞒或者不予陈述。加之办案人员自身认识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客观事实难以达到与原本同样真实的效果。

(三)就程序法本身的而规定来看,对事实的认定也应以法律事实为根据

诉讼法中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时间都有具体的相关规定,这就是说不能为寻找案件的客观真实而无限制、无之境的进行下去,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得出相对真实的结论。同样,在诉讼证明过程中,当事人主张、证明事实与法官认定、采用事实均受制于诉讼证明的价值、原则和规则。这些价值追求和原则规则一方面维护真实的实现,另一方面为维护更高的价值利益而不得不放弃或限制某种真实。

对于我国一些学者将客观事实作为定案证据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我国证据制度中形式理性观念的缺失有着很大关系。我国向来实行的是罪恶纠纷观,因此倾向于要求“按本来面目”来认识违法行为或查明违法行为,在对民事纠纷的处理过程中,很容易与“完全按照认识或反映客观真实具

有重大价值”的价值联系在一起。这就造成了在诉讼过程中人们对真实情况的努力追寻,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为追求实质的真实而不顾程序上的要求,忽视了形式上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而形式理性观念要求所有旨在规范对案件真实情况进行查找的程序规范,都必须得到遵守和实施,而不论这种遵守和实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就是说,不论是审判者还是控辩双方,都不能为寻求客观真实而无限制的进行诉讼活动。因此,在严格的形式主义的限制下,诉讼活动所认定的事实显然不能等于案件的本来面目。客观事实的揭示过程处处受形式理性的制约,不再是绝对的客观真相,而只能是服务于诉讼或仲裁的解决争端目标的法律事实。因此,对于审理过程中的事实应当是法律事实。

综上,对于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在二者的关系界定清楚的情况下,应当认识到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应以经过诉讼程序确定的事实即法律事实作为定案的事实。

参考文献:

邵明.民事诉讼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何家弘主编.新编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解析事实婚姻 篇7

在任何国家和地区,无论广义或侠义上的事实婚姻关系都是存在的。各国法律依据本国的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对此采取的处理原则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是承认的主义,就是法律对于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的事实婚姻给予承认。法律中要求的构成事实婚姻关系的条件为当事人结婚的能力与目的、同居事实以及夫妻身份的公示性。英美的普通法婚姻即是如此,其于具备了形式要件的法律婚姻有同等的效力。第二类是不承认主义,即法律不承认任何形式的事实婚姻。法律对结婚形式要件的规定十分严格,不具备形式要件的事实婚姻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现行的日本法律即是如此,结婚如不申报登记,男女双方当事人不产生夫妻的权利和义务。第三类是相对承认主义,即法律为事实婚姻设定了有效条件,条件具备的事实婚姻法律予以承认。条件包括法定的同居年限、法院的确认以及补办法定手续等。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大多如此规定,具备了条件的事实婚姻与合法婚姻有同等的效力。

事实婚姻是人民法院在处理婚姻案件时,时常会遇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修正后的《婚姻法》从积极的角度重申了办理结婚登记的必要性,应当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和完善登记制度等工作,解决事实婚姻的问题。特别是事实婚姻一般都存在于农村或偏远地区,文化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加之存在登记工作不便利、登记收费名目繁多等问题,如果简单地把未办理结婚登记就一律视为无效婚姻,是不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现实的,特别是对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保护十分不利。法律应当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事实婚姻的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才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循序渐进,尊重客观现实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现实是,事实婚姻的弊病是客观存在的:一、直接影响着登记制的执行;二、容易造成早婚、近亲婚、疾病婚的不良后果;三、为重婚提供了条件。修正后的《婚姻法》第8条的规定,是从积极的角度重申了办理结婚登记的必要性,督促那些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举行了结婚仪式或已经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男女,尽早补办登记,以使自己的婚姻行为合法化。但需要说明的是,补办登记的规定,并不表明中国承认事实婚。不论何种情况,只要当事人不进行婚姻登记,法律就不能为他们提供与合法婚姻关系同等的保护。

我国目前对事实婚姻的民事效力完全否认,从形式上看或许对违法行为起到了遏制作用,但是实际上明显是行不通的。社会的秩序需要符合社会的事实,当法律规范与社会现实产生严重的脱节时,法律的规范指导作用就根本无法发挥。在当代社会,许多国家对事实婚姻的立法理念从不承认主义向承认主义或相对承认主义发展,我国在这样无法回避的现实情况下,只能正视这个问题。建议我国在未来婚姻法修改中引入西方法学对结婚要件中公益要件和私益要件的划分。无效婚姻欠缺公益要件,可撤销婚姻欠缺私益要件。我国宜采用其他地区做法,符合婚姻有效要件应承认其婚姻效力;对违反婚姻有效要件的,认定为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

参考文献

[1]马忆南.婚姻家庭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以事实来说“富强” 篇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课程基本理念)。品德教材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内容来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非常丰富的。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课程目标(节选):“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坠崖建设的伟大成就。”……可以说,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内容每一条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关。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身边的变化”是主题单元“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中的一课,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购物票证的收集和认识,使学生了解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以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如何让学生认知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何有机地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如何感受祖国的富强和自己的息息相关,如何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笔者做了如下探索。

一、调查走访拓宽了教学时空,感受历史的印记

课前,教师提供了一张调查表,指导学生就30多年前人们日常生活物品供应的情况,采访自己家的老人,并把采访内容记录下来。课堂上,学生就自己调查来的内容进行了反馈。有的学生说:听老人说,家里一个月供应28斤大米,我爸爸是劳动力,家里通常都不够吃;有的学生说:油也少得可怜,爷爷说,烧菜的时候只能用一点点,汤面上漂点油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有的学生说:我还打听到,那时候一家一个月只能供应半斤糖,一瓶酱油,有时候还买不到,这些怎么够用呀?还有的学生说:我还听奶奶说,那时候买东西是要票的,买粮食要粮票,没有粮票还买不到呢。

虽然学生们没有经历过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但是他们能七嘴八舌地将从大人那里获取来的信息和同伴一起分享。这些鲜活的故事、资料的重现都让学生感受着祖国走过的脚步。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或是相机出示课前预设的图片:一斤肉,二两油,三尺布,或者引导学生算一算,肉,每人每月二三两,平均到每天、每顿的份额又是多少?充分交流后,抛出问题:你挨过饿吗?过这样的日子,你有什么感受?

提升学生的认知并不是通过浅显的汇报,也不是论事的发表个人的意见,而是通过不断变化的方式,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结合自身的身体活动去感悟其中的道理。学生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国穷,家贫。

二、探究研讨激发了思维火花,体验政策的意义

教师展示琳琅满目的票证,引出小组讨论的话题:仔细看看这些票证,你有哪些发现?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有哪些看法?

有的学生说:这些票证使用的地区不同,有全国通用的,也有的只能在一个地区使用。那一个人要出差怎么办?有的学生说:这些票证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有用来买粮的,有用来买布的,连小学生早餐都有专门的票;有的学生说:每张票面上,可以购买的数量也不一样,如这张全国通用的粮票可以购买十市斤的粮食,那张地方粮票可以买五斤粮,还有这张保温瓶票只能买一个保温瓶;也有的学生说:这些票证上的时间不一样,有1966年,还有1987年。就也表明票证时代持续了好多年;还有的学生说:我还发现票面上还有“遗失不补,过期无效”的字样,看来,一定要细心保管好,如果一不小心弄丢了或者过期了,该买的东西买不到,这日子怎么过呢?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总是给人们留下历史的见证。课堂上呈现的多样票证,给学生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学习过程以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大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对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一个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凭票供应呢?大家自由购买不就行了吗?学生们纷纷反驳道:东西都让有钱人买了,其他人吃什么呢?如果有人囤积粮食的人,坐地涨价,人们又买不起,那不就饿死了吗?大家没有吃的,没有穿的,社会不就乱了吗?用票证控制着起码能够保障大多数人能买到粮食。思维碰撞总能撞出多彩的火花。教师通过总结再次明确:凭借这种对社会资源和产品凭票供应方法,把有限的产品有计划地分配到单位和个人手中,这是一个国家处于某一时期,在生产力低下、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保证社会和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一种有效的措施,对社会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活动中,学生初步了解到国家的计划供应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生活需要的,也就是说,计划经济政策是为了保证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三、对比反思跟进了生活经历,深化“富强”的内涵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新老照片,让学生畅谈身边还有哪些变化。有的学生说:瞧,计算机更新最快了,从老式的台式机到笔记本,到现在的平板电脑,越来越好用;有的学生说:现在咱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鸡鸭鱼肉到各种海鲜,有时候我都不知道吃什么好?有的学生说:社会在发展,科技在发展,就拿衣服来说,面料款式越来越多,我妈妈的衣服堆满了整个衣橱;也有的学生说:我们的交通工具在变化,火车都提速了,从南京到北京只要4个小时;还有学生说:联系方式也发生着多样的变化,和远在国外的朋友也能天天通过网络视频聊天。

学生生活经验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在他们成长的岁月中,因为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有着对社会不同的认知。从身边的变化说起,提取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大家进行交流,能适宜激发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适当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包括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水平。在交流中,教师也通过图片介绍城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变化:深圳,古时候流放犯人的地方,解放后也是一个边陲小渔村,在成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后经过多年建设一跃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些地区的变化和发展。再加上本地的变化,学生在对比与反思中,说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话题:国兴,家富。

富强,并不是泛泛而谈;爱国,也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渗透不能用说教来完成,事实比说教的力量大很多。“身边的变化”一课罗列的三个片断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域,加强了对生活感知的深度,其中蕴含的道理也不言而喻。

述评反事实思维 篇9

反事实思维就是对过去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否定性的思维活动, 其典型形式是“如果当时……, 就会 (不会) ……”、“要是……就好了”。从字面意义来讲, 这一思维方式就是与已发生的事实相反。“如果他的状态好的话, 就已经通过这次考试了。”“如果她开车不要那么快, 那她也就不会发生这次交通事故。”

1982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Kahneman和他的同事Tversky首次提出了反事实思维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的相关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主要集中在反事实思维与情绪方面的相关研究。而国外的反事实思维研究是较为丰富, 但缺少系统的研究。本综述是以反事实思维在不同研究领域内的影响为主线, 综合论述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

二、反事实思维的产生机制和类型

(一) 产生机制

1.先天与后天学者们通过20余年的研究对反事实思维产生机制提出了两大理论:范例说 (Norm Theory Perspective) 和目标—指向说 (Goal-Directed Perspective) 。“范例说”是Kahneman和Miller在1986年提出的, 它是早期的产生理论说, 其主要观点是反事实思维的激发是自动化过程。而目标-指向说的观点与之恰恰相反。目标—指向说认为:反事实思维是由于个体在特定情绪、特定环境的情况下对以往经历过的特定事件进行的思考, 而不是一个自动化过程。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 可以有意识、无意识地控制反事实思维, 将它作为一种认知策略的工具并加以运用。

2.影响因素影响反事实思维产生的重要因素是正常性、结果的效价与替代结果的接近性、前提的突变性和前提的突出性以及一些动机性因素等。动机和目标都对反事实思维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1997年, Higgins提出的目标调节理论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认为:由于个体目标不同, 他们的反事实思维的方向就会出现一定差异, 目标对他们的反事实思维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而情绪对反事实也有重要影响。Matthew等人研究了态度影响反事实思维的现象。冯正直等对抑郁症大学生做了相关研究, 发现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反事实思维的数量源于对正、负性生活事件产生的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和合理性事件的性质。因为消极的情绪体验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反事实思维。

(二) 反事实思维的类型

根据前提的性质或构成, Roese等认为反事实思维可以分为三种结构: (1) 替代式 (Substitutional) ; (2) 减法式 (Subtractive) ; (3) 加法式 (Additive) 。近年来, 对基于同化效应的反事实思维的研究也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Markman和Mc Mullen引入了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 在其他研究者的分类基础上把反事实思维分为了四类:上行对比反事实思维, 下行对比反事实思维;上行同化反事实思维, 下行同化反事实思维。这一分类方法更为具体便于研究。

三、反事实思维产生的影响

1.反事实思维与情绪。反事实思维与情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后悔、悲伤情绪的探讨。也有的研究者在探讨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Roese把反事实思维按照功能分为两大类:即准备功能和情绪功能。情绪功能的含义是对于同样的事件结果, 不同的反事实思维产生不同的情绪。在某些情况下, 采用反事实思维会使个体产生更好的情绪, 例如:下行反事实思维则能使人意识到避免可能更坏的结果, 从而产生正面情绪。反过来, 情绪性控制动机也会影响反事实思维过程。如在负性情绪状态时, 有的会更多地思考事件可能产生的结果, 关注于上行反事实思维;而在正性情绪状态时更容易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Lewis提出的“自我和行为”假设是内疚和羞耻的差异是由于主体对该事件主观解释的焦点不同所致, 而不是由个体所经历的事件的性质产生的。后来, 许多研究者对此假设进行了验证, 但得出了不同结论。由此可见, 改变他的行为模式、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 进而帮助他解决问题, 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2.反事实思维与态度。态度影响反事实思维的内容和方向, 反事实思维同样可以影响态度。Matthew等人对态度影响反事实思维做了研究。实验者向被试者提供一个故事, 然后让被试者完成一份有关社会事件态度的问卷, 这一实验验证了态度与反事实思维的相互关系。

3.反事实思维与个性特征。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反事实思维。例如:神经质程度高的人更多的情况下会表现出上行反事实思维;外向开朗者更多的会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这可能与两类人的情绪状态和归因模式有关。Roese和Olson的研究表明, 高低自尊被试者对于相同的事件产生不同反事实思维, 高自尊个体容易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 而低自尊个体更多地会产生上行反事实思维。

4.反事实思维与推理。在较早之前, Hume和Mackie就已经对儿童的反事实思维与推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只是没得出一致的结论:二者会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是儿童的因果分析产生于反事实思维之前, 进而指导其反事实思维, 第二是反事实思维在因果推理出现前产生成为因果推理的基础。国内张坤对儿童反事实推理做了研究, 认为反事实推理可以预测心理理论的发展, 但是他总结认为由于任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 儿童反事实思维的表现有很大的不一致性。

四、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

总而言之, 研究者们推进了对反事实思维产生机制、影响反事实思维的因素和类型等本质性问题的研究。但是, 在反事实思维的影响方面研究不够完善, 存在较多研究结论差异, 主要在情绪和推理方面。除了上述差异外, 关于反事实思维和动机的关系, 目前的研究状况还存在差异。不少研究者认为:上行同化反事实思维会对个体完成某一任务的坚持性;产生负面影响, 而下行同化反事实思维则可以激发信心, 提高其坚持性。因此, 除了深入研究二者关系外, 在研究二者关系时, 应该进一步探索反事实思维的功能以便更深入的揭示反事实思维影响动机的机制。另一反面, 还应着眼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反事实思维产生机制的跨文化研究。反事实思维到底是存在跨文化一致性呢?还是跨文化的差异性呢?。当然,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我们中国人的反事实思维的特点、方式及形成机制, 提出中国人的反事实思维理论, 也便于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1]Byrne R.M.J.Mental models and counterfactual thoughts about what might have been[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2, 6 (10) :426-431

[2]Kahneman D., Miller D.T.Norm theory:Comparing reality to its alternatives[J].Psychology Review, 1986, (93) :136-153

[3]魏娟娟, 冯正直, 卢稳娜.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特点的初步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 (11) :1098-1101.

[4]Roese N.J.Counterfaetual Thinking[J].Psy-ehol Bull, 1997, 121, (1) :133-148.

[5]Markman K.D., McMullen M.N., Elizaga R.A.Counterfactual Thinking and Regulatory Fit[J].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2006, 1 (2) :98-107.

[6]Lewis.H.B.Shame and guilty in neurosis[J].Psychoanalytic Review, 1971, 58 (3) :419-438.

[7]Mattew T.C., Sean M.M.When Mutations Meet Motivations:Attitude Biases in Counterfactual Thought[J].Journal of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4, 40 (1) :65-74.

[8]Roese N.J., Olson J.M.Counterfactual thinking:A critical overview.In N.J.Roese&J.M.Olson (Eds.) .What might have been: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1995:1-15.

[9]Hume D.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7.

如何准确运用事实论据 篇10

一、叙述事例要概括,要有侧重。

议论文中的记叙要求具有针对性和概括性,有的学生因不会围绕论据展开分析论述,就“理不够、例来凑”,为把字数凑足,便不吝笔墨地叙写事例,不管所叙内容能不能为证明观点服务,更不懂得删掉与论点无关的细节。议论是为了“以理服人”, 所以议论中的叙述应为证明观点服务,语言要精炼、概括。

如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论点,文章 《诺贝尔》 中关于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有详细叙述,我们不能因为材料合适,就照抄全搬,而是要围绕论点,合理压缩剪裁、大胆取舍。因此可以将故事概括为:

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的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二、叙述要有定向性。

定向转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历和事件经过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需要的再创作。为了观点的需要, 定向转述要选择恰当的角度或口径, 转述有关事件,为议论提供依据,使叙述的材料与观点一致起来。定向转述关键在定向上,同一个材料,服从于不同的议论观点就有不同的方向、 角度的转述,就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如 《水浒传》 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原文是1400多字的故事。作为小说,作者抓住人物语言、 动作、神态等方面的人物个性特点, 来刻画林冲“忍”的性格和“武艺高强”的人物形象。为服从议论的需要,则有不同方向的转述。

1定向转述示例

如茅盾的 《谈 〈水浒〉 的人物和结构》 中,为了证明 《水浒》 故事发展的“前后勾联”“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特点,茅盾这样定向转述:“要说比武了,却又不比, 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 (洪教头方面) 半假 (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

茅盾只用了70来字就转述了这个比武的故事,抓住故事发展的三个波折点:不比、假比、真比,这样的定向转述 有力地证 明了 “ 摇曳多姿 ” “错综而富于变化”的观点。

2定向转述示例

毛泽东在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为了论证“战略退却”是 “为了保存实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的观点, 也援引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故事。 他是这样定向转述的:“《水浒传》 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 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毛泽东用了不足50个字定向转述了这个 故事 , 紧扣 “ 退让 ”, 突出 “退让 ” 后的胜利 , 有力地论 证了“战略退却”的必要性。

通过有指向性、针对性的叙述, 可以使论据有的放矢地为主题服务, 有力地证明观点,从而使中心突出、 观点鲜明。

三、围绕论据要合理分析。

如果写作中只是把事例罗列出 来,而不能结合论点将事实论据中的精髓内涵挖掘出来,使得事例总是游离于主题之外,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那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价值。因此,我们还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对事例的分析论述。

1.抓住根本,紧扣材料。

习作中一旦按照论点所限制的要素完成有侧重的叙述之后,恰当的分析论述就显得格外重要。有的同学在写完事例之后,马上就会写到“没有 ……就没有……”“就是因为……才有……”“这就是……的作用”,这是典型的不分析事例只下结论的表现。要克服这一弊端,就必须针对事例,认真分析其人其事的来龙去脉、 前因后果,以使主题与事例之间相互照应。另外,一旦确定要用事例证明什么,就要围绕其根本来展开议论, 决不能拖泥带水。如在分析“秦朝的灭亡是由于施行暴政”时,只应侧重秦朝施行暴政的内容,至于“秦朝如何崛起,百姓力量如何强大”等内容就可完全忽略。

2.一分为二,辩证分析。

习作中有些学生由于个人见解认识的局限性,有时分析问题总是显得片面、用绝对的眼光,或一味肯定或全盘否定,而忽略其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状态,结果使所选事例缺乏说服力。我们必须牢记,针对事例要考虑到其具体的条件,并通过一定的语言加以表现,为自己的观点留一定的余地。

述评反事实思维 篇11

关键词:反事实思维;发生机制;情绪;推理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20-02

一、引言

反事实思维就是对过去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否定性的思维活动,其典型形式是“如果当时……,就会(不会)……”、“要是……就好了”。从字面意义来讲,这一思维方式就是与已发生的事实相反。“如果他的状态好的话,就已经通过这次考试了。”“如果她开车不要那么快,那她也就不会发生这次交通事故。”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Kahneman和他的同事Tversky首次提出了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的相关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反事实思维与情绪方面的相关研究。而国外的反事实思维研究是较为丰富,但缺少系统的研究。本综述是以反事实思维在不同研究领域内的影响为主线,综合论述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

二、反事实思维的产生机制和类型

(一)产生机制

1.先天与后天学者们通过20余年的研究对反事实思维产生机制提出了两大理论:范例说(Norm Theory Perspective)和目标—指向说(Goal-Directed Perspective)。“范例说”是Kahneman和Miller在1986年提出的,它是早期的产生理论说,其主要观点是反事实思维的激发是自动化过程。而目标-指向说的观点与之恰恰相反。目标—指向说认为:反事实思维是由于个体在特定情绪、特定环境的情况下对以往经历过的特定事件进行的思考,而不是一个自动化过程。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可以有意识、无意识地控制反事实思维,将它作为一种认知策略的工具并加以运用。

2.影响因素影响反事实思维产生的重要因素是正常性、结果的效价与替代结果的接近性、前提的突变性和前提的突出性以及一些动机性因素等。动机和目标都对反事实思维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1997年,Higgins提出的目标调节理论(regulatory focus theory)认为:由于个体目标不同,他们的反事实思维的方向就会出现一定差异,目标对他们的反事实思维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而情绪对反事实也有重要影响。Matthew等人研究了态度影响反事实思维的现象。冯正直等对抑郁症大学生做了相关研究,发现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反事实思维的数量源于对正、负性生活事件产生的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和合理性事件的性质。因为消极的情绪体验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反事实思维。

(二)反事实思维的类型

根据前提的性质或构成,Roese等认为反事实思维可以分为三种结构:(1)替代式(Substitutional);(2)减法式(Subtractive);(3)加法式(Additive)。近年来,对基于同化效应的反事实思维的研究也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Markman和McMullen引入了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在其他研究者的分类基础上把反事实思维分为了四类:上行对比反事实思维,下行对比反事实思维;上行同化反事实思维,下行同化反事实思维。这一分类方法更为具体便于研究。

三、反事实思维产生的影响

1.反事实思维与情绪。反事实思维与情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后悔、悲伤情绪的探讨。也有的研究者在探讨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Roese把反事实思维按照功能分为两大类:即准备功能和情绪功能。情绪功能的含义是对于同样的事件结果,不同的反事实思维产生不同的情绪。在某些情况下,采用反事实思维会使个体产生更好的情绪,例如:下行反事实思维则能使人意识到避免可能更坏的结果,从而产生正面情绪。反过来,情绪性控制动机也会影响反事实思维过程。如在负性情绪状态时,有的会更多地思考事件可能产生的结果,关注于上行反事实思维;而在正性情绪状态时更容易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Lewis提出的“自我和行为”假设是内疚和羞耻的差异是由于主体对该事件主观解释的焦点不同所致,而不是由个体所经历的事件的性质产生的。后来,许多研究者对此假设进行了验证,但得出了不同结论。由此可见,改变他的行为模式、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帮助他解決问题,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2.反事实思维与态度。态度影响反事实思维的内容和方向,反事实思维同样可以影响态度。Matthew等人对态度影响反事实思维做了研究。实验者向被试者提供一个故事,然后让被试者完成一份有关社会事件态度的问卷,这一实验验证了态度与反事实思维的相互关系。

3.反事实思维与个性特征。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反事实思维。例如:神经质程度高的人更多的情况下会表现出上行反事实思维;外向开朗者更多的会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这可能与两类人的情绪状态和归因模式有关。Roese 和Olson的研究表明,高低自尊被试者对于相同的事件产生不同反事实思维,高自尊个体容易产生下行反事实思维,而低自尊个体更多地会产生上行反事实思维。

4.反事实思维与推理。在较早之前,Hume和Mackie就已經对儿童的反事实思维与推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只是没得出一致的结论:二者会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是儿童的因果分析产生于反事实思维之前,进而指导其反事实思维,第二是反事实思维在因果推理出现前产生成为因果推理的基础。国内张坤对儿童反事实推理做了研究,认为反事实推理可以预测心理理论的发展,但是他总结认为由于任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儿童反事实思维的表现有很大的不一致性。

四、已解決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

总而言之,研究者们推进了对反事实思维产生机制、影响反事实思维的因素和类型等本质性问题的研究。但是,在反事实思维的影响方面研究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研究结论差异,主要在情绪和推理方面。除了上述差异外,关于反事实思维和动机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状况还存在差异。不少研究者认为:上行同化反事实思维会对个体完成某一任务的坚持性;产生负面影响,而下行同化反事实思维则可以激发信心,提高其坚持性。因此,除了深入研究二者关系外,在研究二者关系时,应该进一步探索反事实思维的功能以便更深入的揭示反事实思维影响动机的机制。另一反面,还应着眼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反事实思维产生机制的跨文化研究。反事实思维到底是存在跨文化一致性呢?还是跨文化的差异性呢?。当然,研究目的在于探究我们中国人的反事实思维的特点、方式及形成机制,提出中国人的反事实思维理论,也便于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1]Byrne R.M.J.Mental models and counterfactual thoughts about what might have been[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2,6(10):426-431

[2]Kahneman D.,Miller D.T.Norm theory:Comparing reality to its alternatives[J].Psychology Review,1986,(93):136-153

[3]魏娟娟,冯正直,卢稳娜.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特点的初步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1):1098-1101.

[4]Roese N.J.Counterfaetual Thinking[J].Psy-ehol Bull,1997,121,(1):133-148.

[5]Markman K.D.,McMullen M.N.,Elizaga R.A.CounterfactualThinking and Regulatory Fit[J].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2006,1(2):98-107.

[6]Lewis.H.B.Shame and guilty in neurosis[J].Psychoanalytic Review,1971,58(3):419-438.

[7]Mattew T.C.,Sean M.M.When Mutations Meet Motivations:AttitudeBiases in Counterfactual Thought[J].Journal of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4,40(1):65-74.

[8]Roese N.J.,Olson J.M.Counterfactual thinking:A critical overview.In N.J.Roese&J.M.Olson(Eds.).What might have been: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unterfactual thinking,1995:1-15.

[9]Hume D.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7.

[10]张坤,李其维.儿童反事实思维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29(5).

浅析事实婚姻的效力 篇12

关键词:事实婚姻,效力,同居关系

事实婚姻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习俗, 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指“未办理结婚证登记手续的男女双方, 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两性结合”[1]。由于传统的婚姻观的束缚造成不登记婚姻, 同时, 由于现代人新的婚姻观念也使登记婚姻的数量减少, 因而造成现实生活中从过去到现在, 事实婚姻的比例都很高, 而且还将长期存在。对于这一不可回避的问题, 立法对事实婚姻的效力认定有其明确的必要性, 而现阶段的《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对此规定的并不完善。

一、新《婚姻法》及《解释》 (一) 对事实婚姻的效力认定之缺陷分析

(一) 《解释》 (一) 第4条存在缺陷, 给当事人规避法律提供便利

《婚姻法》第8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 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 予以登记, 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 即确立夫妻关系。未经办理登记的, 应当补办登记。”但对补办登记的, 其婚姻效力如何认定, 立法设有明确规定。对此《解释》 (一) 第4条规定:“男女双方根据婚姻法第8条规定补办结婚登记的, 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实质要件时起算。”这就表明, 男女双方以夫妻名义同居时, 可以有一方或双方不符合法定结婚条件, 如未达法定婚龄、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重婚等, 只要补办时符合了, 就给予补办。一方面, 这势必降低了结婚登记制度的严肃性, 使当事人认为先结婚后登记也同样可以达到法定婚的效果, 而且会给某些当事人留下钻法律空子的机会。另外, 法律对此类推适用补办登记的话, 也应区别对待:对于同居时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 给予补办, 发给结婚证;对于同居时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 补办时双方同居已达一定年限或生有子女, 且双方均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 给予补办, 发给结婚证;其他情况应按同居关系处理。另一方面, 如果一方或双方在同居时未达法定婚龄, 而申请补办登记时已达法定婚龄, 通过补办, 取得结婚证, 之后一方起诉离婚时, 若涉及财产争议, 处理时还应区分“同居时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时的同居关系”及“符合时的婚姻关系”来分割财产, 不利于司法实践,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实例。

(二) 《解释》 (一) 第5条规定的“不补办结婚登记的则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不科学

《解释》 (一) 第五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8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 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 应当区别对待:1、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 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 按事实婚姻处理。2、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 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 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 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这条规定显然是不科学而且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的。

首先, 违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未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当事人双方到法院起诉“离婚”之时, 法院却以“补办结婚登记”为受理的前提条件, 而在当事人未请求“离婚”时, 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双方补办结婚登记——法律也不宜赋予作为行政机关的婚姻登记机关以权力主动去调查和指令[2]。这条规定本身就有违事物的自身发展规律。另外, 若当事人不补办结婚登记, 婚姻法就不会承认这段婚姻, 而以同居关系处理。

其次, 与刑法对事实婚姻的认定标准不一。在刑法中, 构成重婚罪的既可以是合法婚姻的当事人, 也可以是事实重婚的双方当事人。对此刑法并没有要求事实重婚的双方当事人补办结婚登记手续, 却仍然对其判处重婚罪, 不会因为未补办结婚登记而不以重婚罪论处。“从而陷入了民法中无婚可重、无婚可离, 而刑法中有婚可重、有罪可判的尴尬局面”[3]。

再次, 与婚姻法“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冲突。当事人起诉离婚时,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双方意见不和, 包括是否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 或是其他一些不可能补办结婚登记的情形, 如一方死亡, 变成植物人等, 此时双方很难就补办结婚登记达成一致意见, 或根本不能再补办结婚登记, 毕竟结婚登记时需要双方自愿并亲自前去办理的。这就使得同居关系中的当事人一方, 尤其是不想负婚姻责任的强势一方, 当然不会去补办结婚登记, 且有足够的空间逃避该条规定让其落空, 而对另一方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一方造成不利———得不到依婚姻法按离婚取得的合法权益。因而婚姻法的立法本意———允许补办结婚登记从而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实现。从对女性以及子女的保护角度而言, 女方与子女的利益往往会受到更大的损害;从物质角度而言, 即使是事实婚姻, 女方也往往为“事实家庭”付出了更多的心血, 投入了更多的劳动, 而这种劳动并不能在市场交易中体现出它的价值, 因为其价值是附属于其家庭成员的收入所得的。若在离婚的情况下, 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投入, 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为双方共同共有;而如果简单地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女性这部分劳动可包括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显然就被忽略掉了;从精神角度而言, 有过一段不为法律所承认的事实婚姻, 对女性来说, 无论是当事人自身受到创伤还是从社会看待他们的目光角度, 都会造成精神伤害。

最后, 与我国事实婚姻的客观现状及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国情不符。“事实婚姻在我国普遍存在, 且其比例较高, 达到了30%”, [4]如未进行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未发生纠纷, 也没有产生“离婚”诉讼、或者产生了“离婚”诉讼之外的“家庭暴力”“家庭债务清偿”等纠纷, 对未发生纠纷的, 法院则无权主动干涉和督促他们去补办登记, 那么他们的同居的这种事实又该如何定性, 具有何种法律效力?依据现行法是按同居关系处理, 而这种处理方式却未能对当事人提供合理的保护;产生其他纠纷的, 法律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另外,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与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存在很大差异, 少数民族有其自身的习惯因素, “在西部乡村各少数民族意识中, 人们总认为仅有履行法律手续, 办结婚证并不足以使婚姻生效, 必须按照各自所属民族特有的一套习惯法律程序来举行某种仪式的婚姻, 他们才能认可其效力”[5]。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结婚时大部分都不进行结婚登记。如果按《解释》第5条的规定, 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婚姻”都一律按同居关系处理, 这显然是与我国的国策及立法的宗旨相违背的, 既不能达到优待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利益的目的, 也不能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选择。

二、完善事实婚姻效力立法的构想

(一) 从立法上明确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

对我国事实婚姻效力的立法完善, 首先要从立法上明确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在法律的范围内, 不能将凡是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的男女两性结合都当成事实婚姻。应当明确构成事实婚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对事实婚姻的认定和处理必须以法律的要件为基础。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情势, 笔者认为应符合以下要件:

1.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都具有终身共同生活的目的。这是事实婚姻的内在特征, 也是与同居关系的区别。

2.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应当具备公开的夫妻身份。双方不仅具有夫妻内在生活的一切内容, 而且在外部形式上其夫妻关系也为社会所承认, 具有公信力。

3.事实婚姻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它直接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 这是事实婚姻违法性的主要表现。对结婚形式要件的违反, 是事实婚姻与法定婚姻的明显区别。

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 我们才能从法律上认可其为事实婚姻关系, 否则视为同居等不正当两性关系。

(二) 细化对事实婚姻效力的制度安排

在我国现阶段事实婚姻还将长期存在的情况下, 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及实际情况, 对事实婚姻附加一定条件来认定其效力, 笔者认为应作如下细化:

1.对于未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 若同居时以符合结婚实质要件, 且达到一定年限以上 (如2年、3年、5年) , 群众也认为他们是夫妻关系的按法定婚姻对待;补办了结婚登记的, 发给结婚证, 其婚姻效力溯及至双方同居时。

2.对于未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 若同时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 但没给对方后代和国家的计划生育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且双方同居达到一定年限 (同上) 或生有子女, 应该按法定婚姻处理;若补办了结婚登记的, 发给结婚证, 其婚姻效力溯及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时, 对其之前的可按同居关系处理。

3.对于起诉“离婚”至法院的, 一方同意补办结婚登记, 而另一方尤其是强势一方在无正当理由拒不补办的, 只要双方同居时符合法定婚姻的实质要件, 则按法定婚姻处理;在财产分割及补偿上比照婚姻关系来处理;若同时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 则比照《解释》 (一) 第五条规定的原则处理。

对于不在上述几种范围之列的其他男女之间的同居情形, 根据实际情况, 按同居关系、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来处理。综上所述, 针对不同的情况, 对事实婚姻进行不同的认定, 不仅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也不会损害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对事实婚姻附加合理的条件予以承认, 有利于司法实践, 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情势的。

“事实婚姻在我国长期存在, 且发生率也较高, 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的婚姻形式, 近年来还有上升的趋势”[6]。这一方面是传统习俗的遗留, 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形式。在法律对事实婚姻效力的认定还不完善时, 我们应从实际出发, 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和既存的事实, 引导和规范人们选择生活的方式。同时, 我们期待民法典的出台, 寄希望于立法者在婚姻家庭编中制定单独的章节或条款来调整事实婚姻, 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对事实婚姻效力的认定提供合理的处理方案。最后, 我们要加大法制宣传, 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 引导人们正确选择婚姻形式, 使事实婚姻由大量存在到少量存在, 到最后人们都选择法定婚姻, 从而逐渐消灭事实婚姻, 达到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许晶.事实婚姻概念及效力的质疑与分析[J].长春师范学报, 2003, 24 (1) .26-27.

[2][3]吴爱辉, 何霞.论我国“事实婚姻”制度的双重矛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25 (3) .180;179.

[4]段凤.简析新《婚姻法》对“事实婚姻”制度的双重矛盾[J]兼论《解释》4—6条[J].当代法学, 2002, (9) .63.

[5]刘淑芬.当代少数民族地区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J].贵州民族研究所, 2004 (4) .11—12.

上一篇:紫砂造型艺术与鉴赏下一篇:活检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