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共关系

2024-07-13

社会公共关系(共12篇)

社会公共关系 篇1

一、重释公共行政的内涵

(一)现代公共行政的局限性

现代公共行政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垂直管理、物化的官僚制与复杂性。

1. 垂直管理

现代公共行政的主要组成形式,就是韦伯的官僚制。这种官僚制是一种理想模式,是以权力分配作为支撑的垂直管理体系。权威和权力都位于金字塔的顶端,这导致了领导不必听取下层的意见和咨询就可以做出决策,导致了决策的不科学和不民主,带有浓厚的官僚主义。

2. 物化的官僚制

官僚制注重工具理性,强调专业化、技术化、去人格化,遏制人性,使官僚制一步一步走向物化。韦伯的官僚制成为了一台臃肿复杂的机器,而人成为了工具,只注重程序和规则而忽视结果,导致公共行政丧失了公共精神。

3. 复杂性

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机构除了要服务公众、谋求公共利益,还要顾及自身利益。正是因为自身利益的追逐导致机构愈加膨胀和复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笨重不堪。

(二)重释公共行政的内涵

全钟燮教授认为,为了理解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对公共行政的定义与看法,重释公共行政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公共行政进行解读。

首先是公众地位的转变。要从被动的客体转化为积极参与的主体。在以往概念中往往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置于公共行政之上,因而更多地强调工具理性,专业化和技术化,而忽视了公民的地位,认为他们只是被动接受公共服务。要以对话、沟通和协商为手段,鼓励不同背景身份的人参与到公共行政中来,重新建构行政管理理论。

其次是行政管理职责的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转向鼓励公民参与的促进者。政府应该为公民构造双方沟通的平台与话语体系,向公民采纳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行政管理者必须为公民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以保证他们能够顺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行政管理者超越现代公共行政的局限性,通过沟通和公民参与来构建更加富有意义的社会框架。

再次是公共行政要重新定位。应该变管理为合作,变统治为治理。社会建构主义并不否认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技术性,而是引入公民参与,沟通和对话能更好地实现公共行政的目标。在社会建构主义者看来,20世纪80年代,政府、公民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参与治理的公民群众通过对话与协商实现了对公共利益的正确判断。

最后是民主行政。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主张建立一种平行合作关系,通过对话、分享和开放式的交往分享社会权力。社会建构通过协商与对话凸显非科层制的合作治理形式,为推进民主化的治理进程提供了一个框架。

二、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

(一)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特征

1. 社会建构是一个框架

社会建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寻求对话和协商。公共行政不再单纯是政府部门的事,同时也是民众和非政府组织的事。社会建构框架下,鼓励多主体参与,实现公共治理的民主化。

2. 承诺通过民主过程来实现变革

社会建构承诺通过民主过程来实现变革,让公民充分参与进来,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公民的价值、思想和体验。此外,更加民主的公共行政能够使政府的行政管理具有更好的接受性,使得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够更好地得到推行,提高政策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

3. 社会建构过程鼓励着人们的参与和奉献

社会建构旨在推动公共参与,要求行政过程更加民主与公开,鼓励人们参与和奉献。只有如此,公共行政才能够更好地运行。

(二)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途径

1. 分权与权力分享

分权就是要把权力从中央层面下放到地方政府,使得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得以调动,进而培养能够积极参与公共行政的公民。在实际操作中,政府拥有非常大的权力。决策权往往位于金字塔顶层,处于下层的公务员和公民很难进入到决策过程中来,因而必须下放权力。否则,民主的社会建构就不可能实现。

2. 强化非主题讨论的实践

“民主的社会建构依赖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促进持续的互动和连续的关系,倡导批判和反思行动,强调包容姑息反对声音的真正对话与话语。”①主题性的讨论为公民更好地说出心声和意愿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因此,要把主题性讨论和非主题性讨论都纳入到公共行政治理的民主化进程中来。

3. 促进信心和信任

现代公共行政,由于其局限性,民众无法参与到公共政策的治理当中,因而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同时,部分行政官员的不规范操作,丧失了民众的信任。而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就是重拾公共行政伦理的精神,重塑官员的伦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让民众参与到公共治理中来,重新树立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三、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反思

首先,由于政府的封闭禁锢运行模式,使得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实际上很难参与或影响到决策过程;设若参与进去了,在一些紧急和重要时刻反而会延误决策。其次,公民是否愿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参与公共治理的意愿是否强烈,即便主观意愿强烈,政策参与过程中也还会受到客观环境、制度条件与领导意志的影响。再次,如何保证公民顺利参与,又如何保证其参与的真实性、所表达观点的可信性,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不同的治理主体来自不同的背景与环境、不同的利益团体,因而难免发生冲突与矛盾,关键是如何调和且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任重而道远,但是,坚信只要把握住社会建构的内涵,公共行政就能更多关注公共利益,为一般民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孙柏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公共关系 篇2

一、政府公共关系的构建

(1)媒体的功能。影响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媒介。因此,能否确保公共关系功能的实现,媒介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由于政府自身的特殊性质,使其一直处于社会公共关系之中,尤其是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政府应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如何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媒体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媒体在政府公共关系处理中的介入,能够帮助政府更好地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并且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

(2)单向传播媒介。在以往政府发展过程中,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报纸、电视以及广播,并且在政府公共关系中,这些传播媒介发挥重要作用,在传播信息、宣传方式方面,单向传播为政府公共关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虽然传播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报纸仍旧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在政府公共关系建立过程中,通过报纸进行宣传,也存在很多缺陷。例如,报纸实效周期较短,在编辑报纸过程中,会带有编辑的主观色彩,无法确保报纸的`客观性等等。

(3)双向传播媒介。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政府公共关系的形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相比于单向传播媒介,社会化媒体具有很多优势。例如,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机会逐渐增多,以及政府信息透明度提高。微博时代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提供了便捷,使人们能够及时关注政府微博动态。

(4)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是确保政府公共关系的关键,并且在建立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明确政府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因此,在政府公共关系开展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政府服务理念的重要性,服务理念能够为公共关系的开展指明方向。社会化媒体的实现,沟通是其主要媒介,相比于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能够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职能。

二、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公共关系优化策略

(1)转变观念。首先,在政府公共关系建立过程中,政府主体应转变以往观念,树立政府的服务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并且在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政府管理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经常进行交流与沟通。其次,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政府公共关系建立过程中,为使其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要求公共关系主体应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依据活动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媒介,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虽然能够让公共关系的传播获得良好效果,但是,在实际开展活动过程中,政府主体应注意表达方式,以增加亲和力。

(2)不断引进新技术。首先,政府主体应不断学习,能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一个新媒介的产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功能。因此,为充分发挥社会化媒体的功能,政府主体应熟悉和了解各个媒体之间的优势和劣势。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政府官员,大多存在网络恐惧心理,担心自己发表的言语,在网络运行过程中,会被恶意传播,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地位。因此,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政府官员应深入细致地分析社会化媒体的利弊,不断扩展沟通渠道,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积极主动地学习新兴传媒技术。其次,转变以往行政观念。社会化媒体的实现为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政府官员应认识到在线服务的重要性。例如,奥巴马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社会化媒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奥巴马进入总统最后竞选环节时,相关微博数据显示,他的粉丝已经超过了310多万,这为奥巴马的成功当选奠定了良好基础。

(3)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首先,政府主体应保持与人民群众交流的畅通性,确保政府公共关系的顺利开展,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经常进行沟通,政府主体能够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依据人民群众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解决对策。其次,社会化媒体的实现,政府能掌握社会舆论的主动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掌握社会舆论的主动权。政府在应对社会舆论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化媒体议程过程中,如果遇到不利于公共关系的社会舆论,政府应随时与人民群众交流,引导社会舆论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建立良好的网络氛围。最后,利用社会化媒体,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环境是人们生活中的虚拟空间,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利于社会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因素限制,社会化媒体存在的缺陷,会为网络环境带来消极的影响,通过利用用户匿名性特点,在网络中,传播不健康信息。例如,凤姐事件,使人们的审美标准降低。因此,在网络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公共关系能够指引其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建立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三、结论

通过分析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公共关系的优化策略研究,我们能够看出,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政府公共关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限制,政府并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的优势,进而影响政府关系的构建。因此,现阶段,政府主体应转变传统理念,熟悉和了解社会化媒体的优势,经常与人民群众交流,了解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从而建立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

社会公共关系 篇3

学校作为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其发展离不开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的支持,由此也构成了学校的外部社会公共关系网络。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校社会公共关系中的三个主要结点,即三类主要组织,包括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中介机构、社会性支持组织,其职能定位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脉络。学校与这些组织发生经常性的联系,希望结合其功能定位及合作关系,进一步厘清相互之间的关联,以期实现协同增效的愿景。

关键词

社会公共关系 组织架构 协作路径

一、学校社会公共关系的界定

学校社会公共关系,指的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学校与支持其发展的、产生直接或间接互动的系列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研究学校的社会公共关系,为的是将学校的外部关系纳入学校建设的范畴,最优化地利用教育资源,以促进相关支持组织对学校的认知、理解与支持,从而体现学校的社会职责。

随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深入拓展,学校作为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其社会公共关系越来越受到专业研究人员的重视,希望能够从学校的“外围视角”来构建学校持续发展的优良外部环境。上海市浦东新区在实施“优化教育公共治理,完善教育公共服务”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梳理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多元主体与学校之间畅通的合作渠道,以及相互之间的网络链接关系。显然,学校作为教育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有效处理并优化其社会公共关系,将对学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助推作用。

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学校发生必需的、经常性联系的组织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由于浦东新区学校数量多,所以根据区域划分为四个教育署,教育署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承担部分管理的职能;第二类是浦东新区范围内的教育中介机构,包括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教育发展研究院、督导室等业务指导机构,以及独立运作的教育类社会团体组织等;第三类是社会性、群众性支持组织,以家长委员会为载体的家庭,以及社区内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这三类组织从不同层面支持着学校的发展,也构成了学校社会公共关系中的三个主要结点。当然,学校还与民防、卫生、安全、工程等部门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联系,本文将主要讨论上述三类组织所构成的学校社会公共关系,见图1。

图1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公共关系组织架构图

二、教育主管部门为学校发展提供财物保障

学校的办学体制、教育环境、教育投资等维度对浦东新区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一定程度上的依赖关系,这也就决定了公办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形态和关系性质[1]。鉴于“庞大的教育事业”、“广阔的管理地域”、“多元的办学体制”等特征,自浦东新区成立之时就开始了以“大政府、小社会”为指导思想的探索[2]。2004年5月,教育局下设教育署,依地域成立了四个教育署。作为派出机构,教育署与教育主管部门是“同一层面思考、不同层面工作;具有主体性和主动性”,承担确保政府指令得以贯彻执行的职责,如服务、指导和交流等工作,但不涉及人事和财务工作[3]。教育署介于政府和办学实体之间,促进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运行及职能转变。

鉴于教育署的职能定位,学校与教育署之间的工作联系主要体现在管理服务与信息交流两个层面上。第一,是学校与教育署之间常规管理上的往来,教育署的科室依据工作内容做了划分,一是业务类的,包括学校业务和学生业务;二是管理类的,包括综合事务和党群事务,与业务类和管理类相对应的是业务科室与综合科室,同时也包括对学校相关工作的绩效考核。第二,学校将教育署作为一个有效的交流互动平台,署级层面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有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舞台,这种为学校发展提供的“贴近服务”的做法,赢得了学校的认可。比如第一教育署层面开展的“生活探究课程”的开发、推广应用,联合高校研究人员,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批进行。在对参与学校教师进行先期系统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已有的相关探究课程,由学校自主开发、设计、实施,并不定期进行署层面的交流展示。

经过十年来的具有开创性的实践探索,教育署的功能定位与服务范畴越来越规范、精致化,学校与教育署之间的良性互动也为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教育中介机构为学校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以活动内容与形式作为分类指标,教育中介机构可以分为多类,其中包括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根据浦东新区的实际情况,事业单位包括以业务指导为核心职责的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以教育督导指导为核心职责的督导室;而教育类社团组织则包括在区域内注册的多类组织。

1.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教发院)从事区域教育研究、开发和应用。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现内设机构为“四中心一室”,即教师发展中心、学校发展中心、区域教育中心、教育信息中心和办公室。学校内部职能处室的划分多与教发院各中心相匹配,建立直接的业务条线联系,以方便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比如学校的师训、教研、德育等工作与教师发展中心对接,主要是针对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相关职能。学校通过参与教师发展中心的相关活动,了解当下区域层面的师德修养、教学研究、学分认定等工作,并适时为本校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教育督导室是区政府行使教育督导职能的专门机构,并接受上级教育督导机构的指导。督导室所开展的工作包括综合性督导、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校园安全工作检查等。因此,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也与督导内容建立起对接,通过督导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共同破解学校发展的难题。督导是对学校整体工作及具体工作规划及完成情况的一种检查督促,学校与督导室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将对学校的规范、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学校及其他单位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事业单位为其提供的专项的业务指导,但是所开展的相关工作及活动,对学校而言相当一部分是“必修”的,而社团组织所开展的活动则更具有选择性。

2.教育类社会团体组织

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等教育中介组织是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型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浦东新区增加教育中介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围绕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以项目或其他形式开展合作,将最大限度地增进与学校之间的利益协调与良性互动,实现长期的共赢。

目前,浦东新区有多个注册的教育类社会团体组织,包括学前教育学会、教育学会等综合性组织,以及中小学体育协会、信息技术协会等条线组织。以浦东新区教育学会为例,学会成立于2007年3月,学会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浦东教育发展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进、委托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学校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及实际需求,参加学会组织的教学竞赛、学术报告、科学研究等多种活动,将参与这些活动作为学校内部工作推进的契机,以提升学校整体发展的品质。

四、群众性支持组织为学校发展提供资源服务

1.以家长委员会为主要载体的家庭、社区活动

随着浦东新区社会多元利益群体的出现、公民权利的增长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意识与能力的增强,以家长委员会为主要载体的家庭、社区参与学校管理、教学、志愿服务及监督等活动日益增多,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及教育职能部门的重视。

学校对家长参与工作的认识,应该基于共同的责任,进一步厘清双方合作的内容、方式、边界等,以家长委员会为载体,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制度,积极吸收有效的资源为“我”所用,特别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家长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等方面,实现必要的制衡和相互促进,实现家校社合作的“善治”状态。

崂山西路小学,是浦东新区一所普通小学,学校不仅组建了各个层面的家长委员会,还建立了“家校合作教育委员会”,从德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三个维度共同来进行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发展。从学校的组织架构可以看出,家长教育委员会、学校教育委员会、家校合作教育委员会是处于同一层级的,足见学校对家长委员会工作的重视与认可。同时,良性的协商合作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社区各类组织及企事业单位

浦东新区加强学校与社区合作协商工作的推进,让社区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相关工作中,目的是促使社区成为优化学校、家庭、学生学习的资源,发展学校与社区的伙伴关系,联系社区各类组织、企事业单位,调动社区资源,最终协助学校特色发展,共建“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学校向社区代表通报学校的常规工作、重要工作、安全工作等社区人士关心的重要内容,同时听取各方意见,使听证制度成为社区了解学校、评价学校并提出意见的重要平台。

学校的主动需求也是社区与学校合作的主要推动力。浦东新区花木中心小学因学生放学安全问题求助社区,社区首先聘请专业人员对花木中心小学的周边环境进行研究,制定方案,安排学生错时错位放学。同时,动员学校教师和家长作为志愿者同社区交警、城管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致力于校园安全。目前,花木社区在社区安全领域已形成“跨界整合、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共谋共建”的工作格局。

五、协作展望

一所学校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的客观条件,而学校与上述组织机构的关系,构成了学校主要的社会公共关系,而这种关系应该是相互支持、协同共进的。这样一种合作关系,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服务关系”,是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中介机构和社会性支持组织对学校发展的一种支持,而最终指向共同的服务对象——学生。而学校利用好这种服务与支持,也将对学校持续发展、特色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营造并维护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和舆论氛围,已经成为考验学校管理能力的一个重大问题。

随着浦东新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推进,学校自主发展及进取的空间明显增大,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拓宽特色化、高品质的发展路径,想必利用好校外“物质保障”、“专业服务”、“咨询评估”、“资源共享”这样一种资源供给与服务形式,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的外部呈现,开拓校本管理路径的新探索,也将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助推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在进一步优化其内外关系的基础上,自觉采取措施,维持与改善自身的社会公共关系状态,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并体现学校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段晋萍.学校外部公共关系管理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9).

[2] 许建山,李忠,等.浦东开发开放: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和对策[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社会公共关系 篇4

创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社会工程,需要有一个较长的不断克服各种不和谐因素、不断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化解各种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如果能够较好的处理各种矛盾,就能够顺利发展;如果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统筹和理顺各方面关系。这就需要借助健全的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来沟通、协调,以保证与时俱进,不断解决前进中出现的新问题,化解新矛盾。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政府公共关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促进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和谐。

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深入,企业与政府间更趋于平等。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既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向企业传播政府的方针和政策,传达政府的意向,消除可能发生的误解,又可以将企业发展计划、意见要求等有关信息及时地收集回来,以便政府及时地为企业提供服务。这样,就能使企业与政府相互适应、相互理解,既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又有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从而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有利于促进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和谐。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整个社会是一个存在着一套严密的工作网络和有序的工作程序的庞大的组织体系。各行业、组织、阶层均以政府行政系统为核心进行运作。和谐社会需要的是政府与其它社会组织和谐共处,良性运作,共担管理社会的职责。政府在处理这些关系时,通过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可以加强与社会组织的联系沟通。了解各社会组织发展需要,既有利于政府尊重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又可以更有效传达政府的意图,谋求他们的支持,促进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和谐。

有利于不同利益主体间关系的和谐。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各方面利益波动也比较大。从根本上讲,改革开放给全体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每项具体措施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带来实际的、相等的利益,甚至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会使一些部门和个体的利益受到影响。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社会局面就不能稳定,政府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通过有效的政府公共关系,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合理地调节各种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冲突,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

如何强化政府公共关系建设,关键在于要加强政府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公共关系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一方面扩大对外交流,加大对西方先进理论的引进,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理论;另一方面,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把在公共关系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现象作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保证政府在公共关系建设上健康、有序地进行。

增强政府公共关系意识。

只有增强公共关系意识,深刻认识政府公共关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才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政府部门应当明确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制定公共关系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公共关系活动,并积极筹建政府公共关系工作部门,争取把政府公共关系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加强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机制建设。

一是加强信访工作;二是建立领导部门和领导人深入基层、考察民情的机制;三是建立民意测验机制;四是积极开展公众建议征集活动;五是建立与社会团体的沟通与协商机制。

突出危机公共关系处理能力。

一般来说,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目的性、聚众性、情绪性等特征。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公共关系部门应该协助政府机构领导人处理好突发事件,并把它作为重要的公关内容。具体要求为: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危机意识;发挥传播优势,形成宣传合力;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变危机为转机的公关能力。

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领导人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面对这个理念,我们的政府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成为了当今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问题。本文将从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和谐社会的概念入手,谈谈怎样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我国政府 公共关系管理 和谐社会

正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领导人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面对这个理念,我们的政府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成为了当今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问题。本文将从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和谐社会的概念入手,谈谈怎样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

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一般理论在政府活动中的运用,是政府部门通过传播、塑造政府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的一系列活动。公共关系所处理的是一个社会组织与它的公众之间的关系,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因此,公共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政府也属于社会组织的范畴,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处理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对于各项政策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国家各方面事务行使着指导、管理、服务、协调、监督等职能。政府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运用各种传媒手段与公众进行相互交流,相互适应的社会沟通活动,以此争取公众的信任、理解与支持。这就是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政府的职能转换,政府公关已成为政府沟通内外关系的强有力手段,成为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二、“和谐社会”的理念

胡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同时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而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然而科学发展观的基

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国家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的重要任务。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也是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畴。小康社会的建设包含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谐社会相比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更为长远。

三、怎样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政府公共关系要追求的最终目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其中之一是“坚持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和谐社会服务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政府部门要转变管理理念,在强化公共关系意识的前提下,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点,一切以人为本,建立服务型政府,建立人性化的公共关系管理理念。同时,不断学习,提高政府人员的素质,做到一切为社会公众服务,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

2、建立适合发展的组织构架。在政府机构中设置统一的政府公共关系机构,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执政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要做到职责到位,分工明确。这样才能摆脱“踢足球”的不良作风,真真实实为老百姓服务。

3、实行政务透明制度。政务透明就是指政务公开,让公众能理解、信任和支持政府部门。实行政务透明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以保证政府信息来源的畅通;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设立政府公告栏;借助大众传媒,把政府的大政方针、计划方案等告知公众,并取得人们的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4、为民众提意见提供多种渠道,促进公众参政议政。政府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就需要对公众的意见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和措施。了解社情民意应把握好以下渠道:一是信访部门。二是建立领导部门和领导人深入基层、考察民情的机制,这样才会得到真实的信息,掌握可靠的民情。三是建立民意测验机制。四是积极开展公众建议征集活动。培养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可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五是建立与社会团体的沟通与协商机制。各种社会团体都联系着相当一部分群众,代表着一部分人的愿望和利益。由于这些社会组织的代表性和专业性,政府部门与其建立定期协商和沟通的制度,可以发挥他们参政、议政和政策咨询的作用。

5、建立专业的公关危机管理团队。政府要增加透明度,畅通渠道,充分发挥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因为危机管理的最佳途径是优化程序性决策从而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当代的危机公关管理团队的治理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变为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各方有序参与的合作集体;治理规范由过去单纯的国家法令变为法令、道德和社会及公民的自主一起治理;治理程序从仅仅考虑效

率变为公平、民主和效率等并重;治理的手段由过去单纯强调法治变为重视法治、德治和社会公民自觉自愿的合作相互补充。这样才能有效的应对各种公关危机,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强政府公共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事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政府公关主体自身认识不足;对公众有倾向性的选择造成政府公关的偏失;传播沟通渠道不畅等严重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树立并强化公关意识;理顺公众关系,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注重公共关系传播,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同时,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要求政府组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加强政府公共关系,营造和谐的行政环境,拓宽公众政治参与的渠道,防范政府组织风险和危机,增强政府的感召力,提高政府协调社会矛盾的能力,巩固执政的基础。我相信,只要努力以人为本,勤政思民,建立国际对话机制,纠正不正之风,我们的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体制将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社会公共关系 篇6

【关键词】儿童 亲子关系 社会化 家庭

一、古今中外亲子关系的发展状况

亲子关系原是遗传学中的用语,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一般归为父母与子女的之间的相互关系。亲子关系的形成,最重要的是靠血缘关系与法律关系两种。所谓血缘的亲子关系,就是指父母与自己亲生的子女之间的关系。法律的亲子关系,除少数外,一般是缺少血缘的关系,如领养子女。

二、亲子关系的主要类型

亲子关系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专制型。这类父母有一个顽固的观点是:孩子是我的,我有随意对待孩子的权利。

第二种泛爱型。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这类亲子关系较为突出,对孩子过度保护或做较多的限制。

第三种民主型。父母尊重子女愿望,但也不是没有原则。这种亲子关系下的孩子,比较独立、和善、易溶入社会。

第四种非正常性。父母离异、有继父、继母抚养或隔代扶养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相当普遍。

以上所列四种亲子关系类型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分别有着一定的利弊影响。

三、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他所处社会的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毕生发展心理学指出,社会化过程实际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儿童和青少年期是社会化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四、家庭为儿童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初的环境,家长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代理人,家庭对儿童社会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它可以满足儿童的早期需要。在儿童的早期生活中,有一个相对的毫无自助的时期。他们的饥渴冷暖等生理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家庭中的父母。在父母的保护过程中,他们对父母产生一种依恋感,以这种亲子关系为基础,父母可在促使儿童社会化中发挥着权威性的影响。

五、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孩子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亲子相互作用之中进行的。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缺陷,也决定着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之核心部分或基本结构,是在学龄前即人生的最初几年里大体上定型的。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亲子相互作用的产物。

另外,在某些亲子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冷漠的情形下成长的儿童,在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可能造成另外一种情形,那就是儿童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从外界---也就是区别于家庭的其他外界刺激,如学校,社区等等公共场合中,会让某些儿童在不自觉与自觉中摆脱家庭冷漠亲子关系的阴影,从而在社会活动中表现的活跃与积极。这是一种特殊的为了弥补家庭的不足而朝好的方面发展的重要的一个表现。当然,这也不排除其中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儿童本身的性格气质方面在遗传的天生方面具有乐观活泼的一面,只是在家庭中冷漠的亲子关系被压抑住而已。

六、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前提。

父母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 ,也是对子女影响时间最长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 ,潜移默化地对子女产生着影响 ,并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然而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 ,他们又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需要家长去了解和掌握并按照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 ,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指导。

(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石。

从发生学角度来看 ,0 —6 岁是婴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通过与周围的环境、人群和社会物体接触中 ,吸收形成着各种社会文化知识 ,发展着自己的能力、语言、情感、社会行为、道德规范、交往经验、人际关系和性情品质等。

(三)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从个体情感发生学来看:婴幼儿情感发生起源与父母的亲情性抚爱和家庭温馨氖围的熏陶。母爱是人的情感幸福的源泉 ,是维护肉体和精神健康的保证 ,而父亲也同样是婴幼儿积极情感满足的重要源泉之一 ,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保证。

七、培养良好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开展亲子教育 ,传播科学育儿方法 ,提高家长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 ,往往亲子关系不当的家长其本身的愿望都是好的 ,但由于他们不懂得正确的育儿方法 ,不了解子女的真正需要与真实水平 ,从而使教育与实际相脱离;这样既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又使亲子之间的关系僵化 ,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改善亲子关系 ,首先要使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 ,掌握一定的科学育儿方法 ,真正从子女发展的需要出发 ,学会做一名可亲可敬的称职的家长。

(二)利用亲子游戏进行亲情教育 ,改善亲子关系。

游戏是婴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 ,他们通过游戏学习并发展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所谓亲子游戏是指父母鼓励性参与婴幼儿的游戏活动 ,与孩子一起动手完成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 ,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使孩子乐于学习 ,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同时也使父母对子女更关心 ,更真切地感受和了解子女的内心需要 ,为家庭教育指引正确的方向。

(三)提倡“三亲、三和、四自”教育 ,改善家庭教育模式 ,实行亲情教育。

三亲是:距离要亲近、教育要亲切、关心要亲热;三和是:态度要和气、方式要和顺、交往要和谐;四自是;要让婴幼儿在自由自在中玩得开心 ,在自说自话中鼓励开口 ,在自作主张中逐渐开窃 ,在自由活动中给予开胃。通过这种教育模式的实践使人们感悟到 ,只有研究婴幼儿的心理需要 ,给予适当的满足 ,就能建立起亲密、亲爱、亲热的亲子关系 ,在教育上也能得到超常性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孟育群,李锦韬,张谦.少年亲子关系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申继亮,李虹,夏勇,刘立新.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

[3]陈佑兰.家庭教育[M].北京人们出版社,1985.

社会公共关系 篇7

社会管理主要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 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 如:政党、国家、公众、团体、经济文化组织等, 客体是社会系统、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其中联系物与中介渠道便是各种管理途径与方式方法, 正确有效的管理途径保证客体质的规定性和合理的结构, 使其能够正常地发挥功能, 能够不断完善发展, 从而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一个社会的管理不能仅仅靠制度, 制度仅仅制约人们的行为, 而不能制约人们的心灵;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相信任、谅解与合作, 不是以行政权威、法律和经济制约为前提的强制服从。

一、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公共关系“指团体、企业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相互关系”①。公共关系管理是动态的公共关系过程, 是公共关系管理哲学和管理价值观的体现:在追求公众与社会利益和谐发展的前提下, 以利益互动、真诚合作为基础, 通过群体心理技巧、凸显组织社会责任及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协调、监督机制, 把形成良性公关状态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到政策制度行为当中的活动。

公共关系管理的特征:第一, 以和谐友爱的伦理思想为依托。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 是以社会主义和谐观作为管理的最高伦理标准, 追求和谐, 以方逐圆, 消除摩擦;诚信友爱是群体交往、交流、沟通、理解的基础, 是人们在各种类型的社会关系当中存在的基本方式, 并且诚信、友爱、合作的良好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体交往、工作、生活的各种内耗和矛盾, 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和代价。

第二, 以为组织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公共关系是以社会组织为关系主体的一种关系形态, 在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而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存在着各种厉害关系和冲突, 并且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群体的互动和交往日益扩展和密切, 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组织, 通过公共关系管理, 构筑新的秩序与社会规范, 净化柔化社会环境和气氛, 使矛盾和冲突有效化解, 实现各种环境因素有条不紊地整合。

第三, 以真诚主动的态度为行为先导。真诚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基本信条, 是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态度, “真”是真心实意, 真实地传递信息, “诚”是公开、坦诚, 不隐瞒、不欺诈, 真诚应作为一种意识转化为管理者的内在习惯和行为准则, 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观察、挖掘四周的环境、事件的公关潜在价值, 形成高效创新的管理风格。

第四, 以各种公关技术为管理服务。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 公共关系管理需综合运用多种公关技术灵活处理、应对, 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公众关系管理, 组织形象管理, 媒体关系管理, 活动与行为策划, 舆论管理, 危机管理, 网络公关、风险沟通等基础公关技术, 也逐步使用一些前沿的公关理论, 如:公共关系战略管理与公共关系议题管理等。

第五, 以设计与执行旨在争取公众理解与认可的行动计划为中心。公众是公共关系管理的直接对象, 公共关系管理需要理解、信任公众, 才能取得公众对管理活动的配合与支持。公共关系管理评估公众的态度, 检验个人或组织的政策、活动是否与公众的利益相一致, 并负责设计与执行旨在争取公众理解与认可的行动计划。

二、公共关系社会思想方面的沟通、传播、聚合职能

人的思想信念的一大功能, 就在于它们总是成为人们心目中价值判断的“尺度”, 用以评判好坏得失, 权衡长短轻重, 使人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态度和方式。“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敬、互尊, 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仁”于现代文化, 是中国公共关系的宝贵遗产, 指导着各种具体公关行为, 是公共关系稳定、协调社会各方面的根本原则。公共关系管理以公众利益、社会利益至上为管理原则, 以服务公众和社会为其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和”是“仁”的延伸, “和”者营造稳定互利的人际关系。公共关系管理在复杂多变的公众利益面前, 不断调整组织的行为和政策, 以事实为基础, 围绕平衡理论进行, 向公众真实传递各种政策、经济、民生等信息, 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公众的心理感受, 最大限度地争取公众对组织的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公共关系管理应广泛通过信访、调研、网络互动、会见公众媒体代表、征集意见等方式, 与社会各个层面的公众进行平等、深入地交流。并注意对公众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 及时了解公众的各种需求, 探索公众的行为动机与行为趋势、公众的兴趣倾向, 将社会舆论、公众意见聚合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整体与部分协调、有序发展的主题思想四周, 充分运用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各种技术, 将主流、健康、蓬勃向上的精神如春风化雨, “润物细无声”般渗透在公众的思想与情感之中。

三、公共关系社会行为层次的协调职能

价值观决定行为, 行为受价值观的支配, 公共关系管理致力于社会塑造一种文明、高尚、纯净的价值观, 以调配社会公众的行为模式。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 大多数社会个体在私人交往、公共交往之中对其他社会成员怀有戒心, 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社会行为的偏差和偏颇。 公共关系学科内容有一个重要的版块:自身修养。 在某种意义上, 自身修养体现在一个传统文化的“礼”字。个体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往往反映其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和精神面貌。孟子曰:“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羞恶之心, 义也;恭敬之心, 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人有恭敬之心, 便能知礼、循礼、守礼。社会行为包括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公共行为, 个体由于承担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多重性, 在社会行为的选择中总会有许多矛盾和冲突的时候, 如何确定协调行为选择的价值观或者准则, 是现代公共关系的重要职能之一。私人领域内的社会行为:在每一种私人关系上, 按照某种适当的方式做事情, 按照物种人伦, 以礼为先, 建立在基础性的德行之上, 尊重长辈、母慈子孝、夫妻忠诚、朋友诚信、恪守诺言;公共领域内的社会行为:个体的行为不仅体现独立的自我, 又同时是社会的一份子, 所以个体的行为需与公共领域的整体利益相配合, 达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诚信为人、礼貌待人、文明行事、守法遵纪。

同时, 公共关系管理在社会行为层次上的协调, 要侧重于第一, 尊重、重视弱势群体利益。应多关注弱势群体, 加强与弱势群体的联系、沟通, 在社会最大范围内, 倡导社会成员行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与帮助, 通过媒体、举办各种活动等平台来宣传、鼓励服务和执法的天平向弱势群体一边倾斜。第二, 培养、加强服务意识。公共关系强调互利、双赢, 服务是公关行为的核心, 是善于运用平等协商的手段实施管理, 将执法和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社会管理人员需树立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成本意识、公平意识和多样化观念, 摒弃高高在上、冷漠的工作态度, 重视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在给公众带来实际利益的同时, 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由“重管制、轻服务”向“管制”与“服务”并重转变。

四、公共关系社会互动关系层面的调整职能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而个体是社会的最小单元, 个体与个体之间和谐的互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最小组成部分, 个体与部分之间和谐的互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构成, 个体与整体之间和谐的互动关系是和谐社会核心构成部分。

由于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资源、环境及人口压力日益加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通货膨胀、社会保障、养老、就业、医疗、教育、安全生产等较新的问题与矛盾, 这些问题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使得社会成员处于不同的利益群体, 致使社会成员之间产生对立、敌视、相抗衡的心理和矛盾行为, 需采取灵活、稳定、有效的方式、途径进行调节。和谐的互动关系需要文明、进步、高素质的公民群体, 需要每一位个体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君子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传统文化关于个体行为处事论述极为精妙, 现代公关继承精妙, 推出互惠、克己、适度、转换角度立场思考等中心理念, 公关工作的基本含义应是对关系相关方各方面的根本利益的增进和维护, 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维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大多数时候, 公共关系要求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因为社会整体利益的标准是符合各类公众根本利益的衡量标准。但在极少数情况里, 整体利益对个体利益也要作出妥协和让步, 因为和谐的互动关系是具有两面性和多维性的。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探讨, 公共关系致力于营造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第一, 创建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政府应广泛开展与社会各界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 推动“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 积极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与非营利性组织沟通与合作, 以真诚的态度, 扎实有效的策略充分发挥非营利性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与服务热忱。政府制定公关策略, 通过多种渠道, 建立多种亲密关系来宣传其公共政策、公共产品, 树立健康、良好的形象, 形成与社会最大程度的良性互动;第二, 创建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政府在公关平台, 公关技术的支撑下, 能够充分改善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1.尊重社会各层次的公众, 保障平等的利益表达权利。公众是多元化的主体, 利益亦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需关注不同社会经历的公众的话语权, 建立平等对话的平台;2.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巩固听证会制度, 完善信访工作程序, 积极对待新闻媒体, 善于通过互联网解读公众的心声;3.理性协调公众利益诉求。真诚面对公众, 不欺瞒、不躲避, 引导公众理性、正确面对自身利益与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统筹兼顾。当不当、非理性的公众利益诉求行为发生, 需及时处理、耐心疏导、细心协调, 争取化解对抗性的利益诉求方式。

五、公共关系社会氛围的塑造职能

社会的良好氛围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状态,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社会运行的理想状态。公共关系管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建立一种新型社会关系, 构建崭新、和谐的社会规范与社会秩序。公共关系通过信息搜集、文化传播、舆论监督、矛盾化解等主要职能在社会系统内形成自我调节机制, 使主客体间自觉、主动协调一致, 保持和谐发展。

第一, 公共关系推进文明、和谐道德体系的构建。道德体系是社会氛围的基础, 是社会成员可以依赖的重要的内在资源。公共关系管理以社会主义和谐道德观作为伦理标准, 构筑诚信、友爱与合作的良好氛围。第二, 公共关系维系与健全市场经济秩序。我国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深入, 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多元与复杂化, 高度的专业性分工合作, 使社会联系、社会交往大大延展, 竞争成为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 因而公共关系管理能够发挥交往规范、秩序的指导作用, 加强部门、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了解, 使局部能够与局部相协调, 局部能够配合整体, 大幅度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帆.品牌形象的塑造与公共关系的应用[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2008, (5) .

[2]See S.M.Cutlip, A.H.Center and G.M.Broom.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 8th Edd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UK) Limited, London, 2000, PP.221-226.

[3]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2) .

[4]周安华, 苗晋平.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 (第三版)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10.125-216.

[5]赵晓兰等.最新公共关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86-100.

社会公共关系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关系,公众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和谐社会在当今中国已成为一个最为抢眼的名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的一门新型管理科学, 是社会组织协调公众关系、实现组织与社会公众关系和谐的一种工作艺术, 是建立现代新型社会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现代公共关系的核心内涵和本质特征, 它以和谐社会作为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自己追求的最终目标。和谐社会需要卓越的公关支撑, 公共关系应以创建和谐社会关系为核心内涵,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诚信友爱, 推进社会主义

在中国古代, 人们就已经非常重视人的关系的研究和人的关系的处理, 强调和谐、大同。比如, 孔子说过“凡事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人生活在世界中, 总是生活在与他人的交往实践中。交往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 而诚信友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基础, 是人在社会中基本的存在方式。我们要构建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 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 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 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保证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 这就对全社会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共关系不是研究道德发展和道德本质规律的科学, 但道德问题不可避免的渗透到公共关系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伦理理论所阐述的道德观作为公共关系的最高伦理标准, 强调以人为本, 有主张公众利益至上, 公众利益优先、为公众利益服务, 在复杂的多变的公众利益面前, 不断的调整组织的行为和政策, 谋求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合作, 并把这种合作意识灌输给每一位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 这必然对组织与公众双方的和谐关系起到促进与维护的作用, 这在客观上必然构筑了诚信、友爱与合作的氛围。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在其公共关系工作中要以事实为根据, 对社会公众的利益高度负责, 向公众如实传递有关组织的信息, 同时向组织真实传递有关公众的信息, 能最大限度的争取公众对组织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

二、保证信息双向传播, 实现公平公正

组织信息与社会公众信息的双向传播与沟通是组织公共关系和谐的基础。我们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需要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反馈与沟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应满足社会公众对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就业等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的知晓需求, 同时有关部门还必须将公众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意见、看法及建议等及时地反馈给有关部门, 以指导后期的进一步工作的开展。实现信息真实、有效、及时地传播与信息的反馈和沟通, 对于促进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对于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的传播与双向沟通正是贯穿整个公共关系活动的主线, 是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畅通传播, 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的最重要因素。

从个人层面来说, 公关关系既提高了个人的素质, 提高了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由于人是复杂多样的,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难免会存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误解和问题。因此, 人们需要通过沟通、了解相互之间的想法, 达到求同存异, 这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从各级组织层面来说, 包括各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它们既是公共关系的主体,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它们的发展与否、发展的好坏与整个社会的组织问题息息相关。因此,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 充分处理好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 与政府机关的关系, 争取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及国家政府机关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共关系的信息双向传播与沟通是社会组织利用各种媒介将自身的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活动。

从政府层面来说,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积极开展政府公关, 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与沟通, 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开展社会公众工作、取得社会公众支持、增强整个社会凝聚力的必要途径。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沟通制度, 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 深入开展社会调查, 疏通信访、接待群众的渠道, 使大众的信息能够及时地反映上来。通过建立信息的双向传播与沟通, 可以增强党和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与公开性,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有利于把社会公众的力量集合起来, 使大家同心同德, 共同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有利于党和政府及时了解各种政策的社会反响, 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三、全员公关, 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普及公共关系信息传播与沟通和关系协调的意识, 使人人都具有沟通协调的能力, 懂得公关的艺术, 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推行“人人都懂公关、人人都会公关”的全员“公关”, 充分发挥协调功能, 减少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增强和谐合作, 使社会风气向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公关意识的树立和沟通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社会每一个组织的公共关系部门和公共关系人员做起, 依靠他们的宣传和以身作则, 在组织内部得以传播、提高组织的全员公关沟通协调能力, 同时在组织对外联络公众过程中, 继续宣传沟通协调能力的积极作用, 深入推广到全社会。

全员公关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对社会公众、社会团体的社会道德意识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能够使他们了解和谐社会的来之不易。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达到了自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稳定我们所获得的和谐社会, 并为子孙后代的和谐打下基础。

社会公共关系 篇9

一、当前社会公共需求变化的主要特点

(一) 公共需求领域不断扩展。

公共需求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的。经过3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我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并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 000美元向1万美元提升的阶段, 从国际经验看, 这一阶段也是公共服务需求激增、各种矛盾凸显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发展与转型的特定时期, 需求类型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人们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已呈现持续、全面增长特征。因此, 能不能满足人们日益迫切的公共需求, 是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更是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二) 公共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引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 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在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满足之后, 社会成员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旅游、安全等方面的支出远远大于基本的生存支出 (如基本食品支出等) , 开始由注重生活的量向注重生活的质方面转变, 开始关注和追求生活环境、文化教育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新需求, 公共安全、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已经成为需求结构的主体。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掌握社会公共需求变化的规律, 积极回应公众不断变化的公共需求,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创新, 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责。

(三) 公共需求意愿日益强烈。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我国需求主体不但日益扩大而且呈现出多元化。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把社会保障看成是生存的基本权利, 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对公共医疗、义务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公共需求日益强烈, 广大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已发展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之一。而中高收入群体则更多的是偏向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广大进城务工人员渴望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其基本公共需求日益强烈, 必然导致公共需求的直线上升;三是由于历史原因, 农村的公共需求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村居民基本被排除在享受公共服务的主体之外,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公共需求在各个领域都将被逐步激活, 广大农村居民开始成为公共需求的重要主体之一。

二、当前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虽取得一定进展, 但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相比, 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水平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公共服务供给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

(一) 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严重不足。

总体上看, 改革开放之初吃饭、穿衣等私人产品的严重短缺逐步成为历史, 全社会公共产品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这突出地反映在城乡居民的发展性消费支出比例明显超过生存性消费支出比例, 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公共安全、资源环境等这些公共产品的短缺成为社会的突出矛盾。近年来, 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投入总量上虽有明显增加, 但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以及占GDP的比重相对来说还是偏低的。比如, 我国教育支出的绝对数在明显加大, 但是相对比例却一直偏低。公共需求的全面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以及公共服务的不到位, 已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因此,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扩大公共服务供給, 满足基本公共需求, 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公共服务供给不但总量不足, 在资源配置方面也存在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领域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 社会发展成果还不能惠及全体人群, 公共产品供给有欠公平。

由于城乡水平地区水平差异较大, 公共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和中心城镇, 城市居民享受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以及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社会保障, 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较难享受。以教育为例, 义务教育人口的60%在农村, 却只有不到25%的资源用在农村, 一些不利于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在公共卫生资源方面, 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大医院, 农村和社区卫生发展缓慢。

(三) 公共服务方式较为单一。

公共领域的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长期以来, 由于行政改革尚欠完善, 公共领域的许多资源由部门所有、地区分割管理, 制约了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在运行机制上, 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现象较为严重, 特别是在一些竞争性公共部门, 缺乏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公共服务信息不透明, 造成公共服务效率低下, 影响了公共服务供给数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四) 公共服务质量不高。

从公共教育看, 基础教育普及以后, 人民群众已不满足于“有书读”, 更要“读好书”, 名校等稀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从公共医疗看, 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虽有扩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病负担, 但总体保障水平并不高, 特别是遇到大病、重病更是无法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从公共安全看, 公共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已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最关注的大事。科教文卫等公共产品的总体水平明显滞后于社会公共需求, 公众满意度不高。

三、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公共服务供給能否满足基本公共需求不仅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之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毕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只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朝着正确的改革方向, 持之以恒, 扎实推进,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会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一)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 成为改革发展新阶段的突出矛盾。适应公共需求深刻变化和全面增长的客观要求, 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基本需求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 经济建设型政府使得公共产品和服务严重短缺, 既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 又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重要的是要加快推动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 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 积极回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因此, 我们要从解决公共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突出矛盾出发, 及时确立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府转型, 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合理界定公共服务边界, 明确公共服务范围, 把与民生关系密切、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作为核心公共服务, 把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倾斜, 把管理力量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上, 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导作用, 为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增加公共服务投入。

公共财政是政府提供有效公共服务的基础。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重要的是要适应社会公共需求变化, 加快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财政体制。为此, 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以公共支出为重点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的范围和结构, 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 特别是要向社会低收入群体提供应有的社会保障, 让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同时, 要逐年增加公共服务方面财政投入的比例, 拓宽社会融资渠道, 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在服务供给方面的作用。此外, 要加强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制约, 提高财政运行的社会参与度, 逐步实现财政预算和管理的透明化、制度化, 保证公共服务投入真正落到实处。

(三) 改进公共服务方式, 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国外的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 单纯凭政府的力量,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公共需要。只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公共产品供给方式, 打破行政垄断, 实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 才能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

一是引入市场机制。面对公共服务供求之间的矛盾, 要扩大市场参与度, 允许私人部门介入提供或生产公共产品,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在西方国家, 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并驾齐驱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 并成为西方社会公共服务改革的组织保证。国际经验表明, 采取“社会化”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 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多中心治理结构, 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 不仅有利于拓展公共服务资源, 而且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是改革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一个重要载体, 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 大力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 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功能, 以有效地延伸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扩展公共管理的力量。

三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是政府服务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政务不透明是传统管制型政府行政的重要特点, 容易造成极高的交易成本和为政府官员提供“寻租”的机会。因此, 要加快建设透明政府, 完善政务信息发布制度, 切实保障公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知情权、表达权、选择权、监督权。

四是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将进一步简化政府事务运作的环节和程序, 促进政府业务流程重组与优化, 既提高办事效率, 又降低行政成本。只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管理方式, 才能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对经济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服务作用。随着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 政府公共服务将进一步贴近服务对象, 使公众更加及时地获得政府公共服务。

(四)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激发公共服务活力。

事业单位是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主体部分, 决定着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质量、效率。我国事业单位分布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诸多领域, 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牵一发而动全身。近年来, 事业单位改革虽取得一定进展, 但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中仍旧存在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事业单位改革要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 强化公益属性, 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事业单位改革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 统筹设计改革方案,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 加快推进分类改革, 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特别是在事业单位的基本制度、功能定位、机构分类转型、产权制度改革以及运行机制、监管体制、法律框架、政府角色和治理结构等方面要进行系统的配套改革, 建立机制灵活、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公益性服务体系, 强化社会事业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 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同时, 要制定奖勤罚懒的政策, 强化政府监管, 规范和约束公益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 保证其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五)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确保公共服务质量。

绩效考评作为一项重要的激励约束制度, 有助于落实政府的公共责任, 使政府更加重视行政活动的产出和结果, 更加重视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为此, 要加快建立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将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作为评价和考核干部的基本尺度, 充分发挥绩效评估考核的导向作用与激励约束作用。要建立多重绩效评估机制, 扩大公民和服务对象的参与, 大力开展公民评议活动, 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建立专门的社会评估组织对各级政府绩效进行科学的诊断和评估。要建立公共服务责任机制, 强化行政问责, 追究公共服务方面的失职责任。要加强绩效考评的宣传和引导, 形成科学考评政府绩效的良好社会氛围。只有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矛盾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公共服务质量才有保证。

摘要:面对公共需求的深刻变化,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为此,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积极回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

关键词:公共需求,公共服务,建设

参考文献

[1]迟福林.第二次改革[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2]王东京, 田清旺, 赵锦辉.中国经济改革30年政府转型卷[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社会公共关系 篇10

1“社会团体”的概念

在我国, 社会组织一般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是由企事业单位或者公民自愿组合而成, 并且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去开展活动, 为团体成员谋取利益的组织。其中包括了4种社团形式, 即专业性社团、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以及联合性社团等。社会团体作为一个自愿组合而成的社会组织, 具有很强的志愿公益性、互益性、非政府性以及非营利性等基本特性。其秉承着志愿的基本原则, 以公众利益为基本目标而开展活动, 并将志愿组织化, 其性质如企业将资本组织化, 政府将权利组织化等。作为当代社会群众团体的重要分支之一, 社会团体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具有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并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在时代变化的影响下, 社会团体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个为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的现代化组织。

2 社会公共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 综合环境影响

随着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 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上的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中国社会公共管理必然会受到国际这个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国内一些公共管理政策跟国际上推行的政策及法律产生诸多矛盾。这就意味着国内的公共管理政策要进行一些变革, 以迎合国际的相关法律法规, 使我国的公共管理政策与国际接轨。另外, 随着我国公民参与权利意识的增长, 团体内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内部矛盾也日趋严重。因此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矛盾进行及时的调解, 进而使社会内部更加和谐, 共同进步和发展。

2.2 创新存在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社会团体作为社会现代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社会建设当中, 社会公共管理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1) 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路径能够使社会内部更加和谐, 促进经济、政治、学术的齐步发展; (2) 对社会公共管理进行创新可以有效消除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使人们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一致的前进方向; (3) 社会公共管理的特征能够创建更加民主的法治社会, 依法治国, 使法律更加具有权威性。总之, 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可促使我国各行业更加快速地发展, 国民关系更加和谐。

2.3 政府管理需求

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能够有效促进政府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缓解政府管理工作的压力。社会团体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并成为政府与社会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在过去社会的政府管理模式中, 政府直接面向社会, 对于社会中的各类具体事项都要进行直接的管理, 没有社会团体在中间协调, 一来会使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 二来会让政府的管理任务加重。尤其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 事务更加烦琐, 单靠政府的力量是很难管理和操控的。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其工作可从中间担任沟通与协调的角色, 使政府的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2.4 时代发展需求

我国是一个推行社会主义的国家, 因此社会公共管理应该是全民参与的, 政府部门在公共管理工作中担任主要管理任务, 而社会团体则应发挥辅助以及协同的作用。在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时, 社会团体中的合法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全民参与管理的新格局决定了社会公共管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能够使非政府组织以恰当的方式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中, 为社会管理工作贡献力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收全民的力量, 才能将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同时, 这也能让社会团体中公民的合法权利与义务在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从而增强了我国人民的凝聚力。

3 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难点

3.1 社会团体成立困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群众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并不断提升, 各种社会团体也纷纷成立起来, 1989年我国还修订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并由民政部负责社会团体登记等相关管理工作, 如今有关管理体制已趋于固定。但是, 目前社会团体在登记管理制度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其成立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1) 成立数量受到严格的限制。相关条例规定, 成立社会团体必须先向行政区域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经审核批准后方可组织成立社团, 而缺乏显著社会作用或者业务类型的社会团体的组织成立申请极易遭到民政部门的驳回。 (2) 成立条件繁多且严格。对于社社会团体的成立, 政府设置了很多限制条件, 包括团员人数、财产总额以及聚会场所等。 (3) 审核标准不统一, 审批程序复杂。社会成立所提交的申请由2个部门审核, 标准不统一, 需要接受双监管考核, 审批程序复杂, 有时审批部门之间还会相互推诿, 社团成立申请获得批准极为不易。

3.2 日常工作运行困难

社会团体管理及监督工作会有业务主管机关参与, 社会的成员数量、任免、财务以及社会活动开展等相关情况均需接受该机关的干预及指导。而后者为政府下属机关, 因此虽然社会具有民间群众性,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政府指挥下展开各项运营工作的。而且政府还针对社会团体的管理制定了双重管理机制, 使社会团体的运作及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这一角度来看, 社会团体并没有真正自主掌握社团组织的运营权, 而是相当于政府部门的“社会工具”。致使其只能在政府指示下展开相关的社会公共活动, 对其“民族法制”“诚信友爱”与“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未能做到充分发挥, 进而偏离了去成立的意义以及预期发展。

4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路径探究

4.1 政府方面

4.1.1 转变管理理念

过去, 政府在社会团体管理方面大多时候持着刻意回避的态度, 不利于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政府部门应转变态度, 树立“大力支持、积极鼓励”的管理理念。在实践时, 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 (1) 政府部门应对社会团体组织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并给予充分的重视; (2) 合理定位社会团体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两者并非管控关系, 而应该是相互协作的关系; (3) 政府应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基础上给予社会团体自主运作以及自由发展的权利, 为其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进而实现社会团体推动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的真正价值。

4.1.2 加大扶持力度

当下, 我国正在积极打造“服务性政府”, 因此服务意识也成为众多社会团体的重要宗旨之一。公益活动便是服务意识的直接体现方式, 由于活动是非营利性的, 因此很多民间团体在运营过程中均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 极大地影响了团体组织的日常运营以及发展。对此, 政府可以加大对社会团体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 可以在社会团体开展活动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也可以建立长期资助机制, 定期给予社团必要的资金补助, 以支持社会团体的日常运作。以“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这个社会团体组织为例, 由于其组织实为维护全国人民包括海外侨胞的合法利益, 而在日常工作开展中, 可能会由于地域因素影响形成事务开展不便的情况。在此基础上, 政府部门便可提供通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以保证其团体在维持日常工作运行时还可进一步协助其公共管理的工作开展。此外, 政府部门还应支持社会团体参与政府公共管理事务。因为社会团体主要成员为社会普通民众, 能够更好地反映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 真实地反映民意。

4.1.3 完善法律体系

一方面, 对已有的社会团体相关法律体系作进一步的完善, 充分考虑并认真听取群众对社会团体成立、运作等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集合广大民众的智慧, 完善社会团体发展的一系列基本法规。再针对行政管理方面制订系统化的专项法规, 使社会团体日常运作及管理更加规范化。另一方面, 对社会团体主体资格相关法律法规作进一步完善, 我国民间社会团体数量较大, 登记要素高, 在运营管理方面受到限制较大, 管理秩序较为混乱, 自主性不高。因此应针对重要事项立法, 包括社会团体登记、政府同社会团体的关系等, 使重要事项管理机制更加明确、规范。

4.1.4 完善监管制度

政府应建立并完善社会团体良性竞争机制, 避免同一行业出现垄断性社会团体的现象。同时, 进一步完善相关税收管理制度, 公益性社会团体可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另外, 还要完善监督机制, 采取内部自律以及外部监督 (群众监督、政府有关部门监督) 相结合的途径促进社会团体的自律及其健康成长。

4.2 社会团体方面

4.2.1 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我国社会团体在初步组建和日常工作运作过程中, 是否具备战略规划性的管理理念对其团体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要想使社会团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工作中能够稳定、健康地持续发展, 则需对社会团体的前瞻性提出严格的要求。在满足此要求的创新路径研究中, 社会团体可树立战略规范性的综合管理理念, 不仅要找准在社会公共管理中自身团体的服务宗旨及目标, 并以此目标在内部达成共同努力的共识, 还要紧跟时代变化的脚步, 随着社会公共管理事务的不断变化对团体内部的制度进行革新和完善, 并需充分调动内部成员的积极能动性, 进而促进团体规模的不断扩大, 为社会公共管理事业构建更为完善的团体队伍。例如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其社会团体性质实为维护妇女权益。因此, 该社会团体应在开展促进男女平等目标工作的基础上, 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以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公共管理当中。

4.2.2 筹集团体日常开支资金

在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 为确保能够顺利开展其相关的社会公共活动, 其资金开支筹集也是尤为重要的工作开展目标。社会团体在此目标的驱使下, 可聚集分布于社会各界的公益资源, 筹款活动便是最为主要的资金筹集渠道。在开展筹款活动中, 其活动流程需经过系统且专业的规划, 并且需要对筹款对象明确表示其款项的用处、使用对象、使用期望结果等事项。筹办过程需加强对其专业性、规范性的管理, 从而才可保证其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 社会团体还需不断发掘、拓展各类合法的筹款渠道, 以维持团体日常工作的开展。

4.2.3 建立内部自律机制

在现阶段的社会公共管理工作当中, 反腐工作的开展正在不断深入, 而社会团体也应在此工作方向的指示下积极配合开展相关管理工作, 建立内部自律机制便是配合反腐工作开展的前提。在此要求下, 首先需要规范内部人员的工作观念, 在明确团体存在性质及内部部门工作内容的基础上, 严格制订并监督实施相关的自律制度。然后需加强与其他团体的沟通与合作, 共同制订针对社会公共管理工作中的自律规范。在此规范的制定过程中, 不仅需要明确其团体的责任义务, 还需要互相监督组织间工作开展中是否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最后还需面向政府、社会群众等组成群体开放问责渠道, 建议社会各群体积极参与到社会团体的工作监督当中, 进而可使社会团体在内部及外界共同监督的影响下做到自律、合法地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工作。

5 结束语

社会团体作为社会构成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公共管理当中不仅要起到协助管理作用, 还要积极地起引导作用, 鼓励全民参与到社会公共管理工作当中。虽然社会团体在现阶段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工作中仍然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开展难题, 但是只要我们积极转变自身管理理念, 探究创新路径, 相信一定能够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使社会团体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发挥高效的协助作用。

摘要: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对社会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目标。而在此管理过程中, 社会团体的力量是现阶段不容小觑的一股社会力量。但是由于社会团体在目前的社会公共管理当中仍存在着开展难点, 对社会全面发展还未起到真正的协助作用。因此, 研究社会团体对社会公共管理的创新路径, 可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分析了社会团体的概念及社会公共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并根据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开展难点提出针对性的创新路径建议, 旨在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奉献相应的协助力量。

关键词:社会团体,社会公共管理,创新路径,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刘袆蓝.社会公共管理效率及有效途径研究[J].管理观察, 2015 (15) :41-45.

[2]马自泉.微博舆论与社会公共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12) :154-155.

[3]虞瑛.社会公共管理效率及有效途径探讨[J].黑河学刊, 2012 (04) :18-19.

语言文化和社会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语言;文化;社会;教学;相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05-01

语言是一种特定文化中基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对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探求一直占重要地位,为了使我们有一个了解有关情况的方向,我把重点集中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上,以及语言、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

一、语言如何和文化先联系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这是一条不证自明的道理,如果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过去语言领域发生的事情,就可以找到更多的观点来支持这个观点,必须承认,自18世纪初以来,对语言的探究从本质上说要么是历史比较的,要么是结构形式化的;然而新变化在20世纪开始的时候出现了。无论在英国还是北美,语言研究都开始了人类学转向,这种传统的特征就是将语言研究置于社会文化的语境之中。在英国,马木诺夫斯基和弗斯是这一近动的先驱,而在与平行却有着独立传统的北美,人类学家马木诺斯基在新几内亚东岸的Frobriand岛进行田野调查时,观察到在这种原始文化中,一个词的意义在于很大程度依赖于他所出现的语境,或者说依赖于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语言环境。比如wade 一词。在本文化中,它既有英语中相当的用法,既指树的坚固的物质成分,也可更具体的指独木舟。独木舟是这些岛屿居民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在语言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个词的第二中释义有着极强的环境色彩和文化意味,对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外来者而言,可能不是那么容易掌握。又如eat 、crow 、吃鸭;被迫认错或收回前言;rubber-chicken circwit(在竞选中出席的味同口嚼蜡的巡回鸡宴)基于上例述的分析,一方面语言可以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是相对的,所反映的世界的认识也就不同。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中比喻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如下内容只是个人在国文化中的经历的几个小插曲,但是讨论的目的。

1、在美国文化中,当我们说get your hands dirty,并不意味着你做了一些体力活而需要去洗手。交际情况:美国预言家教授和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杨教授正在办公室里谈论教学和研究的关系。Tulai教授:从事研究意味着to get your hands dirty.

杨教授:喔不!我不是哪个意思。我那样说的是你在做什么?(you are engaged in doing something)或者“你在从事什么事情”

2、当说你have enough dumbbells,并不一定指你经常为了锻炼身体而拥有这种器械,交际情况:Goodell先生和杨先生的美国房东和杨先生正在打扫寓所,杨先生拍着地上的哑铃问:“先生,他们现在是否有用?”Goodell 先生:我想最好是把他们放到库房去,我办公室里“have had dumbbells”杨教授:是吗?你在办公室里可以联系哑铃?Goodell先生:当然不行了,我刚才在开玩笑。我真正的意思是我办公室里有许多愚蠢的家伙。因此,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有利于外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所学东西。

二、文化在语言研究中占什么地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像水门(watergate)时间这一的政治丑闻不断被揭露,一连串的衍生词语涌进了英语中。如:“Billygate”(大米门)都是这样的复合形式。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感到在对于由“门”(-gate)构成的组合形式和衍生形式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时,有必要考察这些新词涉及的语义,结构以及功能的发展情况,同时在进行构词研究时需要更多了解这些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yang 1997).在对这一现象进行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1、美国英语中,这个词缀有丰富的能产性;2、源于此的衍生词不可避免地暗含文化以上的贬损意义,即指“被揭发出来的高层丑闻”(Barncation and Barnhart 1981:2364),他们也就成了各种类型丑闻事件的同义词,不管是政治还是金钱的;3、在这种复合形势能产性的研究中,各种衍生形势(即换称发,功能转换发,词缀附加发)可以得到解释。基于这些发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假设性的结论:a、watergate 作为一个指称任何高层政治丑闻的隐喻贬义词将在英语中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b、他在造词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衍生形式,导致其结构的语言中的地位变得十分稳固。C、它的隐语意义将和该词一起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实际上,这种组合形式变得如此广泛,以至有些-gate 结尾的词已经走出了美国和社会,在其他文化中也用来指称政治丑闻。

三、语言教学中的文化

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确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而能够在另外一种文化中保持恰当的行为举止则更为困难的工作。考虑到这一点,同时认识到语言学习中文化知识的有益作用,本文简要讨论文化学习和语言教学的关系。

总体上说,我们再语言课堂上讲授文化知识至少有三个目的:

1、让学生熟悉文化之间的差异;

2、帮助学生跳出自身文化的圈子,从目的文化的角度考虑问题;

3、通过各种课堂练习,强调语言和理解文化的不可分离性。

浅析社会角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12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角色,失调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状态。从古至今, 从西方到东方, 人们对和谐社会一直都在执着地追求。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一句著名的哲学格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立和谐观”, 认为和谐是产自对立, 而不是产自相同的东西。

哲学家柏拉图也从毕达哥拉斯那里, 接受了万物按数的比例相互调适, 彼此补偿以达至和谐的信念, 他把和谐观运用到政治中, 就是指国家的各部分各尽本分, 互不干扰, 便可实现国家的正义。[1]柏拉图的思想观点就是把社会当作一个功能互补的体系来对待, 把社会视为一个系统的整体。

从孔子的“和为贵”, 墨子的“兼相爱”和孟子所描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太平天国追求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等等, 所有这些思想都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和谐社会”是全面系统的和谐, 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无矛盾的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也不可能做到人们之间无差别, 无分歧。按照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 和谐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贯通的稳定状态。

二、社会角色理论的内涵

“角色”本是戏剧中术语, 指演员扮演剧中人物。二十世纪20-30年代, “角色”概念被社会学者迁移到社会学中来, 统称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行为期望, 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2]任何社会成员, 都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 去担任这一角色, 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 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扮演有表达个体需求的需要, 也有社会的需要。

(一) 角色是人们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二) 角色是人们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三) 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四) 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角色和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 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 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没有另一方参与互动, 角色就无法进行。因此, 角色和互动构建了社会的运行。和谐社会的运行也就意味着角色和互动之间的协调。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交织, 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经常会产生矛盾, 遇到障碍, 甚至遭遇到失败, 这就是社会角色失调。[2]社会角色失调主要包括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四个方面。

三、社会角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社会发展不是自行演变的结果, 而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人是社会的主体, 人是社会发展的承担者和推动者, 在此种意义上, 所谓社会良性运行, 和谐发展, 也就是人类自身的良性运行。因此, 在人的发展中的任何层面出现了问题, 都会造成社会建设不和谐的局面出现。因此社会和谐取决于人的发展。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这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然选择。马克思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人自身发展的理想状态。当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时, 表明在他们看来, 只有个人发展和完善了, 人的社会才能和谐。离开人的发展的所谓“和谐社会”是没有的;只有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实现的和谐社会, 才是符合人类本性需要的和谐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个性、体力和各方面能力能够协调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的活动是自由自主的活动,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人的发展需要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出来, 个体能够真正从心底出发, 结合个人兴趣取向和社会需要去扮演角色, 这就是自由发展的体现。

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动态的角色扮演既不是自由的, 也不是顺利的。人们在承担了某一种社会角色时, 更多遇到的是社会或他人对于这一角色的期望。哪怕只是承担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角色, 都会感到社会对于这些角色的限制和要求。

因此, 从社会角色的维度出发看和谐社会, 应关注两个方面:

一是从个人和谐方面看, 影响自我和谐的个人因素很多。包括精神追求、需要层次、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等。

二是从社会和谐方面看, 社会的目的是使个体公民能够过一种有幸福感的生活, 因此要想达到和谐, 这就需要社会为个体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给予适当的政策关怀, 关注个体的角色变化, 尊重个人的价值选择和内心需求。

在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个人角色扮演关联度”问卷调查时发现, 人们对于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以及应该如何建设等问题并不太关注, 注重的是如何使自身角色扮演顺利, 所以导致大部分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不是充满信心, 相反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国家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涉及自身利益的方面。

总之, 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行, 和谐发展, 个人与社会, 具体说来, 就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角色自由与社会秩序、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 必须保持适度平衡。过分强调个人, 或者过分强调社会, 都会引发种种社会问题与不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处理的正确, 社会才能良性运转, 和谐发展, 个人也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参考文献

[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

上一篇:非财会专业下一篇: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