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系强度

2024-08-14

社会关系强度(精选12篇)

社会关系强度 篇1

一、复习引入

1. 请两位学生上黑板分别写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教师点评后随即提出问题: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物、生成物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一般学生都能回答出: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有机物和氧气,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二氧化碳。

2.教师提出问题: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既有叶绿体也有线粒体, 那么发生在叶肉细胞中的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该如何比较呢?

多媒体展示图1。

二、图形比较

1. 利用叶绿体和线粒体间CO2的变化图, 可直观地反映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比较的关系;

由于图1仅表现出CO2 的变化情况, 图形简洁, 便于理解,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讨论图1, 得出图2的结论;如果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分析和表达, 教师可以选择图1中的一个图形为例进行讲解, 再让学生比较分析出如图2的结论。

2.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如果以 O2 的变化量表现出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对照图1该如何画图呢?请学生尝试画图;然后教师点评并用多媒体展示图3。

3.教师指出:植物在呼吸作用时消耗O2 产生CO2 , 光合作用时吸收CO2 产生O2 , 因此可将图1和3合并为一个图, 即图4 (多媒体展示, 加深理解) 。

三、知识迁移

1.多媒体展示图1和图5, 请学生讨论、分析图5中A点、B点、AB段、BC段分别对应图1中的哪个图?

由于对图1有了较好的理解, 对照图5学生不难分析出:

A点:光照强度为0, 只进行呼吸作用, 对应图1-④;

B点:既不从环境中吸收CO2 , 也不向环境中释放CO2 , 对应图1-③, 即光合作用强度 = 呼吸作用强度;

AB段:向环境中释放CO2 , 对应图1- ①, 即光合作用强度 < 呼吸作用强度;

BC段:从环境中吸收CO2 , 对应图1- ②, 即光合作用强度 > 呼吸作用强度;

2.对照图6, 教师引入并分析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概念, 并可适当举例引导学生分析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的变化;

3.对照图6, 教师引入并分析净光合作用、实际光合作用概念, 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得出结论:

实际光合作用 = 净光合作用 +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CO2 实际固定量=环境中CO2 吸收量+呼吸作用CO2 释放量

四、知识拓展

多媒体投影图7和图8

对照图6的结论, 学生可得出:

光合作用O2 实际生产量=环境中O2 释放量+呼吸作用O2 消耗量

光合作用有机物实际生产量=有机物积累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

五、习题巩固

多媒体投影:

例题:以测定的CO2 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光照相同时间, 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 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通过习题练习, 可深化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 笔者没有直接展示、分析图5, 而是依次先展示图1、2、3, 是考虑到图1、2、3相对简单, 学生相对容易分析、理解, 这样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 笔者通过经典习题的巩固练习, 既检验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又巩固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社会关系强度 篇2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对于公式 导过程.

要知道推

2、能够熟练应用 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不同角度认识电场、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体会自然科学探究中的逻辑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前面几节的内容是研究描述电场的各个物理量,本节内容是研究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注意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电势差是跟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相互联系(如下图),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场力与电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关系之间的内部逻辑.教师在讲解时需要把握其内部联系. 教法建议

本节课是通过分析推理得出匀强电场的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的,教学中重视启发学生联想,分析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要使学生不仅知道结论,并会推导得出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正确应用结论. 教学过程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

一、课题引入: 教师出示图片:

讲解:场强是跟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相联系的,电势差是跟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相联系的.那么场强与电势差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以匀强电场场为例来研究.

问题1: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中,正电荷q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沿电场方向移动到B点,已知A 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d,分析电场强度E与电势差 之间有什么关系?

AB间距离为d,电势差为,场强为E.把正电荷q从A点移到B时,电场力 所做的功为 .利用电势差和功的关系,这个功又可求得为,比较这两个式子,可得,即:

这就是说,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场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如果不是沿场强方向的呢?(学生可以进行讨论分析)

如图所示(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解AD两点间电势差仍为 U,设AD间距离s,与AB夹角,将正电荷从A移动到D,受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右,与位移夹角,故电场力做功为,所以 .利用电势差和功的关系,比较这两个式子可得 .d为AB两点间距离,也是AB所在等势面间距离或者可以说是AD两点间距离s在场强方向的投影.

关于公式,需要说明的是:

1、U为两点间电压,E为场强,d为两点间距离在场强方向的投影.

2、由,得,可得场强的另一个单位:

所以场强的两个单位伏/米,牛/库是相等的.注: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强场.

二、例题讲解(具体内容参考典型例题资料)

三、教师总结:

场强表示单位电量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而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表示单位电量的电荷在这两点间移动时电场力所做功的大小,由于力和功是互相联系的,所以场强与电势差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非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要复杂的多,但是电场中两点间距离越小时的电势差越大,则该处场强就越大.只能是定性判断

教后记:

1、这节课的重点就在公式的理解,特别是在d不在场强方向时如何处理。

社会关系强度 篇3

磁感应强度是中学物理电磁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磁感应强度与通电导线和电流的定量关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人教版)既没有安排学生实验,也没有列入课题研究,而只是通过一个演示实验观察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定性关系,最后说用“分析了很多实验后”总结得出了公式:B=F/IL。公式中B—磁感应强度、F—导线受到的安培力、I—导线中的电流、L—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

高中物理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物理规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此实验设计遵循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与要求,设计了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磁感应强度与通电导线和电流大小的定量关系。

我们知道,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为了研究电场的强弱,我们可以引入一个试探电荷,研究此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静电力的大小,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试探电荷的电量和其在电场中的位置,从而得出了电场强度是取决于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并给出了电场强度定义。

本实验的设计思想类比于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前面的学习使我们已知,磁场的最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和电流有力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磁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来研究磁场的强弱。但是,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单独的N极不能存在,任何磁体在磁场中静止时所受合力都为零,因此不能通过测磁极在磁场中所受的力来研究磁场强弱。磁场除了对磁体有力的作用以外,对通电导线也有力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测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来研究磁场的强弱。

为此,我们先引入试探电流元的概念:很短的一段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与导线长度L的乘积IL叫做电流元(类似于研究电场时的试探电荷)。

二、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

以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科学的探究活动中构建科学新概念。通过测定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力的大小和电流强度与位于磁场中导线长度的关系来研究磁感应强度和二者的定量关系。

2.实验原理和方法

实验中明确“垂直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线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在磁场中垂直磁场方向放入一段直导线,通过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用里传感器测出通电时导线所受力的大小;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导线中电流大小和位于磁场中导线长度与磁场强弱的关系。

3.实验器材

两组磁性不同的磁铁(每组至少三对异名磁极),相同轻质直导线若干条,铁架台,直流电源,开关,灵敏电流计,滑动变阻器,绝缘细线若干,连接导线若干。

4.实验装置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与电流成正比,与位于磁场中的导体长度成正比。

混凝土标号与其强度之间的关系 篇4

混凝土是脆性材料, 没有屈服点, 也就没有屈服强度。只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标准。长期以来, 工程界一般都认为混凝土的标号与其对应的抗压强度是相等的。也正是因为这个观念, 近些年来, 我国混凝土桥梁出现了较严重的裂缝问题, 尤其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普遍出现的箱体开裂和跨中过度下挠等病害。虽然从设计、施工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 但实施效果并不明显, 目前施工中的桥梁或竣工运营不久的桥梁仍然有不少裂缝存在。

2标号与强度的大小比较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混凝土的抗压极限强度, 应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块, 在温度为20°土3℃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 经28天养护, 用标准试验方法所得的抗压极限强度。对于混凝土标号,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明确规定:设计标号共9个等级, 分别是75、100、150、200、250、300、400、500、600。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 用得较多的是200、300、400三个标号等级。为了使混凝土的强度与标号统一起来,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又补充说明:混凝土试压块的试压结果作为核算该结构或是构件混凝土是否能够达到设计标号的依据。

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要求, 通常会选定一定的混凝土试配强度。且R配>R标+tσ0

其中:R配表示混凝土的适配强度;R标表示混凝土的标号强度;σ0表示施工单位的混凝土标准差的历史统一水平。

对于t, 一般取1.645, 其强度保证率为95%。当按上式对试配强度计算时, σ0取规范推荐值, 混凝土试配强度较设计强度提高了30%。即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较混凝土的标号, 会有30%的富余。

此外, 根据混凝土的标号, 我们也可推算其他几种强度。

轴心抗拉标准强度:Rb L=0.5 (R23) × (1-Cv) 13;

弯曲抗压标准强度:Rbw=1.25×0.7Rba。

其中, R为混凝土的标号, Cv为差异修正系数。

3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是一个非均质的复杂多相体, 其强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水泥的细度, 是一个很重要但又经常被忽略的一个影响因素。

当前混凝土是按强度进行设计, 对混凝土质量的最终标准主要是强度, 促使混凝土生产者对水泥品质的要求也是强调强度, 强度越高的水泥被认为质量也越高。如此的发展造成了近年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日趋普遍, 同时也造成了同一标号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不同的现象。

从1979年至今, 我国对水泥标准进行了3次修订。修订的结果是促使了水泥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水泥质量的提高。但与过去的水泥旧标准的相比, 新的水泥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 ”、国家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 ”要求,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 (以比表面积表示) 不小于300m2/kg, 却未规定水泥颗粒细度的上限值。目前的实际情况是, 水泥生产厂商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降低水泥中熟料的组成比例, 将水泥颗粒磨细到远超过下限值的细度;或者将原本强度等级不合格的水泥进一步磨细, 以满足强度等级的要求, 也使得实际生产中水泥细度远超过规定的下限值。根据有关研究部门的统计数据, 目前桥梁工程广泛采用的42.5级、42.5R级、52.5级水泥的比表面积500~700m2/kg之间。

水泥颗粒过细, 虽可提高水泥早期强度, 但对混凝土早期性能及中长期性能也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泥颗粒过细, 使水泥早期水化热过分集中。桥梁工程结构一般体积、尺寸较大, 水泥颗粒过细将导致水泥水化速度加快, 早期水化热过大且过分集中, 使混凝土结构早期易于产生温度差异裂缝, 从而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和长期耐久性。新的水泥标准中, 增加了熟料C3S和C3A的含量, 而水泥中C3A的3天水化热量分别约为C3 S的3.7倍和C2S的17.7倍, 7天水化热量分别约为C3S的7倍和C2S的37倍, 过细的相态以及过多的C3A组份, 使得水化热集中显现更加明显。

2) 水泥颗粒过细, 使得混凝土早期干燥收缩变形较大, 更容易产生早期收缩裂缝。水泥颗粒愈细, 需水量愈大, 从而导致水泥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增大, 混凝土更容易开裂。

3) 水泥颗粒过细, 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快, 但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潜力小, 相当于混凝土强度的“拔苗助长”。水泥颗粒相对较粗, 在满足28天龄期设计强度的同时, 混凝土后期的强度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现行有关混凝土桥梁结构规范可靠度设计指标是通过对旧规范容许应力法或破损阶段法设计经验校准的基础上建立的, 从而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而水泥颗粒过细, 虽然3天和28天龄期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等级需要, 但实际混凝土中长期强度增长幅度趋小, 使实际结构安全度大大降低。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的负面影响还包括:随着水泥颗粒比表面积的增加, 混凝土徐变也随之增加, 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利;随水泥颗粒比表面积的增加, 与相同高效减水剂的适应性变差。为增大流动性和减小流动性损失需要掺加更多的高效减水剂, 不仅增加施工费用, 也可导致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增加。

因此, 选择合适细度的水泥, 对保证混凝土的标号强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4总结

由于社会发展, 国家关于混凝土强度方面的规范也经过了若干次的修改。经过比较分析, 分别从量上和质上了解了混凝土标号与强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混凝土的标号值并不等于其强度值, 实际的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值较其标号值要大30%, 弯曲抗压标准强度约为其标号值的0.857倍。同时由于水泥强度也市场化, 水泥细度也发生了变化, 除去其他因素的干扰, 同样标号下的混凝土就会有不用的抗压强度。通过分析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得知选择合适细度的水泥可以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标号强度。

参考文献

[1]吴历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集料对力学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 2001.

[2]Odd·E·Gjorv.High Strength Concret[J].Advances in concrete Tcch-longy, CANMET, 1992.

[3]GBJ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S].

社会关系强度 篇5

一、教学目标

1.定性掌握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2.定量掌握匀强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分析 .场强方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2.U=E·d——d为沿场强方向两点所在等势面间距离。

三、主要教学过程

场强是跟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相联系的,电势差是跟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相联系的。那么场强与电势差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以匀强场为例来研究。

前面讲过,沿着电场线方向,也就是沿着场强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从图中可以看出沿AB、AD、AC方向,电势都在降低,但沿AB方向距离最短,即降低得最快,而AB方向即为场强方向,可见场强的方向是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1.场强方向是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我们再来研究场强和电势差的数量关系。设AB间距离为d,电势差为U1,场强为E。把正电荷q从A点移到B时,电场力qE所做的功为W=qEd。利用电势差和功的关系,这个功又可求得为W=qU,比较这两个式子,可得W=qEd=Uq,即U=Eq。这就是说,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场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如果不是沿场强方向的呢?例如 AD两点间电势差仍为U,设AD间距离s,与AB夹角α,将正电荷从A移动到D,受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右,与位移夹角α,故电场力做功为 W=Eqs cosα,s cosα=d,所以 W=Eqs cosα=Eqd。利用电势差和功的关系,W=qU,比较这两个式子可得U=Escosα=Ed。d为AB两点间距离,也是AB所在等势面间距离或者可以说是AD两点间距离s在场强方向的投影。

2.U=Ed。U为两点间电压,E为场强,d为两点间距离在场强方向的投影。

3.由U=Ed,得 E=U/d,可得场强的另一个单位:V/m。

所以场强的两个单位

伏/米,牛/库是相等的。注: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强场。

匀强电场 E=200 N/C,UAC=5V,AB间距离多少?

UAC= Ed

匀强电场电场线与AC平行,把10C的负电荷从A移至B的电场力,做功6×10-8J,AB长 6cm.求:(1)场强方向;(2)设 B处电势为 1V,则A处电势为多少?(3)场强为多少?电子在A点电势能为多少?

-8

(1)将负电荷从A移至B,电场力做正功,所以所受电场力方向沿A至C,又因为是负电荷,场强方向与负电荷受力方向相反,所以场强方向应为C至A方向。

(2)由W=qU

U=W/q=6×10-8J/10-8C=6V

即AB两点间电势差为 6V。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B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U=UB-UA,UB=1V,UA=UB-U,UA=1V-6V=-5V,即A点的电势为-5V。

(3)由B向AC做垂线交于D,D与B在同一等势面上。UDA=UBA=U=6V,沿场强方向AD两点间距离为

/0.03m= 200V/m。

(4)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

E=qU=(-e)×(-5V)=5eV(注:计算电势能时要带号运算。)

一个10-5C的电荷从电场外移到电场内一点A,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0.006J,则A点电势为多少?如果此电荷从电场外移到电场内另一点 B时,电场力做功是 0.002 J,则AB两点间电势差UAB为多少? 如果有另一个电量是 0.2C的负电荷从 A移到 B,则电场力做正功还是负功,大小是多少?

(1)正电荷在场外时电势能、电势均为零,从场外移至A点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增加,即在A点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为正,A点的电势也为正,又因为W=qUA∞,所以

UA∞=W/q=0.006J/10-5C=6×102V,U∞=0,UA∞=UA-U∞,UA=6×102V

(2)W=qUAB,UAB=W/q=0.002J/10-5C=2×102V。(3)将10-5C的正电荷从A移至B时电场力做正功,如果将负电荷从A移到B,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对负电荷做功为负,大小为

W=qUAB=0.2C×2×102V=40J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池相连,当二极板间距离减小后,则二板间的电压U和电场强度E,电容器电容C及电量Q与原来相比

[

]

A.U不变,E不变,C不变,Q不变 B.U不变,E变小,C变小,Q变小 C.U不变,E变大,C变大,Q变大 D.U不变,E不变,C变大,Q变小

因为平行板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联,所以两板间电压不变。根

d减少,E增大。根据两板所带电量Q=CU,U不变,C增大,所以所带电量增大。正确答案为C。

聚焦品牌强度 篇6

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管理指标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企业经营者对于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理解与实践,多半仍停滞在以财务数据为主导的思维里。即使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单一财务维度的数据早已不足以解释与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很多管理者仍然对于非财务性指标采取拒绝或是不值一哂的态度。当然,这种以财务指标为一切的想法并非中国企业家独有,现代管理起源的西方国家亦然。不过,关于财务数据无法帮助经营者充分掌握企业发展方向的现实,西方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讨论。1951年,通用电器首席执行官拉尔夫·柯丁诺(Ralph Cordiner),还为此成立了特别工作队,希望为通用电器管理层重新制定一套更为完善的管理绩效指标,帮助最高管理层充分掌握通用电器在市场竞争中所必备的优势能力与超越对手的关键因素,比如产业趋势和科技创新等。然而他的努力最后仍屈服于资本市场对财务的重视而未尽其功。到了70年代和80年代,由于“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与“顾客满意度”被公认为不可或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非财务性的绩效指标才稍微撼动了以财务为主的管理思想观念。

其实,1988年Interbrand的第一次品牌价值测量工作,正是为了帮助客户回应资本市场的一次恶意收购。在核心方法论几经修正与完善后,今天Interbrand的品牌价值测量技术,不但在资本市场的心目中有了专业、公正的地位,对企业来说,更有着超越单纯财务绩效的管理意义。更为准确地说,Interbrand的品牌价值测量,其实就是一套以财务语言为表征,融合了资金运用效率、业务模式思考,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关键绩效管理仪表盘。当企业在基础效率管理的数据上(如现金流、库存流转天数、订单完成率等),加上品牌价值管理的总体目标,就能合理地平衡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确保企业在财务增长的同时能稳步强化核心竞争力,往永续成长的道路迈进。

针对财务聚焦经济附加值增长

品牌价值作为企业管理指标的优越平衡性,来源于计算的三大基础:(1)财务收益;(2)品牌作用力;(3)品牌强度。而在分析财务收益时,经济附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是最为核心的基础。

测量经济附加值(EVA)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企业运营的真实效率。在单纯的营业利润概念上,经济附加值的计算,更加入了资金机会成本的考量,进而相对完整地测量了企业的生产力与资产运用的效率。其实,资本市场早已把经济附加值作为衡量一家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标准。

而对于管理者来说,虽然这组结果性的数字无法告诉他们到底产品或服务出了什么差错,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它们却能指引企业针对低附加值的部分,深入问题核心,再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特别的行动。同时,通过经济附加值指标,我们能够清楚地界定那些附加值特别出色的产品或特别高效的生产环节,让我们从中学习,有进一步提升的机会。此外,企业更可以通过标杆法(benchmarking),与标杆企业的表现对比,找到自我改善的方向与目标。

思考品牌作用力优化业务模式

近年来市场上掀起了一场关于“破坏性营销”(disruptive marketing)与“破坏性业务模式”(disruptive business model)的大讨论。英特尔模式的成功、苹果在全球市场的攻城略地传奇以及H&M的迅猛崛起,不断被人歌颂与研究,是许多企业主急于深入理解的课题之一。其实,品牌价值的“品牌作用力”指标,就给了管理者一个探索自身业务模式优化可能性的方向。

所谓的“品牌作用力”,就是顾客在做出购买决策时,品牌直接贡献于购买决策的百分比。每个企业的品牌作用力并非“生而平等”,即使是产品、服务、销售通路完全相同的两个品牌,品牌作用力也会因为经营重点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而当经营者开始专注于自身品牌作用力提升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对企业自身所处的产业链与顾客接触点的全面检视。通过这样的努力,往往能激发出破坏性的思维,有可能突破现有的运营模式。当初,英特尔作为一个中央处理器的制造商,将产品作为元件卖给电脑厂家,就是因为它积极思考如何增强英特尔的品牌影响力,才终于发展出了“Intel Inside”模式,让这个贴在电脑上的小标签,成为家喻户晓、人们购买电脑时必看的标志。

聚焦品牌强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为生并在市场上克敌制胜的根本。然而,就如同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激烈讨论,单纯的财务指标,其实无法充分展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完整状态,管理者必须深入每一个部门的细项关键绩效指标才能有效掌握。但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采用这种巨细靡遗的方式审视每一个部门的细项关键绩效指标的做法是不太现实的。而品牌强度的10个测量指标,则可以帮助企业高层管理者,通过言简意赅、直白清晰的方式,充分描绘企业核心竞争的轮廓,以及在市场上的发展状况。

品牌强度在Interbrand的模型中,聚焦于10个关键指标:真实性(Authenticity)、品牌清晰度(Clarity)、内部重视度(Commitment)、反应力(Responsiveness)、保护力(Protection)、一致性(Consistency)、相关性(Relevance)、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存在性(Presence)、理解力(Understanding)。这些指标围绕品牌承诺的方方面面,而品牌承诺对于成熟的企业而言,也就等同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认知与表现。

在提到品牌强度时,人们的第一印象会倾向于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外在衡量指标,但其实不然。其中大半都与企业内部管理有关,它们能够督促企业上上下下全身心投入,努力实践品牌对于顾客的承诺。它们同时不断地提醒管理层,必须聚焦企业的远景,重视社会责任,避免因为过分追逐短期财务利益,而忽略了企业永续经营,有违回馈社会的初衷。当然,品牌强度的指标模块也重视对外在环境的监测。除了标准的知名度、渗透率、使用率、满意度等指标外,更是加上了对现代人媒体使用习惯的理解、口碑传播的方式、顾客整体的品牌体验、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对顾客内心需求的深度探索。事实上,许多国际领先的成功企业,如三星、惠普等,都已经开始通过品牌价值管理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2010年最佳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终于发布了,在我们为入榜品牌喝彩的同时,我们衷心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企业主更为理解这一组数字背后的积极管理意义与协助企业迈向永续成长的坦途。因为Interbrand相信,唯有将品牌与业务策略的核心合二为一,才有成就伟大企业与品牌的可能,而伟大的品牌拥有改变世界的无穷力量。

混凝土养护与温度、强度的关系 篇7

关键词:混凝土,养护,温度,强度

随着水泥及混凝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 高性能混凝土、早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及预拌混凝土等的广泛应用, 在各方面重视混凝土质量的同时, 许多施工单位却对混凝土的养护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而产生种种不良的影响, 使其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干缩变形和自收缩变形都较大, 混凝土开裂事件时有发生, 甚至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而且一旦发生问题, 人们的着重点大多都是放在混凝土本身质量问题方面, 而往往忽视了养护因素造成的影响。

1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混凝土的正常凝结、硬化, 因为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硬化需要一定的湿度和一定的温度, 而且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 而养护是水泥水化及混凝土硬化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 混凝土养护不好往往会前功尽弃。混凝土浇筑成型后, 必须对其进行覆盖浇水, 以满足混凝土表面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湿润状态的要求。与此同时, 为防止养护水的急剧蒸发, 还应用塑料薄膜、麻袋片或草袋等材料加以覆盖。然而, 混凝土的养护不仅只是浇水, 还包含有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为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足够充分的湿润状态, 以满足水泥水化的需要;二是要保证混凝土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 能保持有合适的最高温度、合适的内外温差及其合适的表面与环境大气的温差, 同时还要有适当的降温速率和升温速率。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 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 (如曝晒、气温骤降等) 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

2 混凝土养护方法及分类

2.1 标准养护

指混凝土试件拆模后及时放入温度为20±1℃、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标准龄期为28天 (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

2.2 同条件养护

指混凝土试件拆模后放置在与工地现场构件同一条件下养护, 按日温度逐日累计温度达到600℃天时所对应的龄期, 负温不算, 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 累计天数也不超过60d。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204-2002, 附录E: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

2.3 自然养护

指混凝土试件拆模后放置在露天温度 (+5℃以上) 条件下, 混凝土表面覆盖, 浇水养护或结构平面上使混凝土在潮湿条件下强度正常发展的养护工艺。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12h以内应进行养护。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 严禁人在上面行走、安装模板支架, 更不得作冲击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2.4 保湿养护

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是以新型可控高分子材料为核心, 以塑料薄膜为载体, 粘附复合而成, 高分子材料可吸收自身重量200倍的水分, 吸水膨胀后变成透明的晶状体, 把液体水变为固态水, 然后通过毛细管作用, 源源不断地向养护面渗透, 同时又不断吸收养护体在混凝土水化热过程中的蒸发水。因此在一个养生期内养护膜能保证养护体面保持湿润, 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90%, 有效抑制微裂缝, 保证工程质量。

2.5 蒸汽养护

常压下蒸汽温度45℃左右。 (属于施工速度或外部条件要求) 压力为1个标准大气压, 蒸汽养护可使掺混合材料水泥 (如外加剂、粉煤灰、硅粉等) 的28d强度提高10~40%。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 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 灌筑结束4~6h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 (2) 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3) 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 最大不得超过65℃, 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 (4) 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2.6 蒸压养护

压力≮8个标准大气压;温度>174.5℃目的就是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发挥, 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的要求, 还有就是不受外部环境温度影响施工。

3混凝土养护的其它要求

(1) 混凝土拆模后可能与流动水接触时, 应在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前采取有效保温保湿措施养护, 养护时间应比上表规定的时间有所延长 (至少14d) , 且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75%以上的设计强度。养护结束后应及时回填; (2) 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 应按冬季施工处理。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 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此时, 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 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 (3) 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不得低于5MPa; (4) 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方可拆除, 或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大于20℃时拆模, 拆模后的混凝土亦应及时覆盖, 使其缓慢冷却; (5)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时, 方可撤除养护措施, 此时, 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 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 (6) 混凝土养护期间, 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 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 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5℃, 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大于20℃。

4现浇混凝土关系 (见表1)

注:本表自然养护指在露天温度 (+5℃以上) 条件, 砼表面进行覆盖, 浇水养护或在结构平面上使砼在潮湿条件下, 强度正常发展的参考数据。

5 掺有外加剂、掺和料的混凝土养护

掺加早强高效减水剂0.8~1.0%的混凝土拌合物, 坍落度可增大10cm以上, 减水率可达12~20%, 常温下3d、7d的强度比普通混凝土提高15~40%左右, 混凝土终凝时间比不掺加外加剂的提前了1~2h, 28d强度增加不明显, 混凝土抗压、抗折、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耐磨性、抗渗性、耐久性等都有所提高, 可节约水泥10~20%。另外, 外加剂的掺量应按供货单位推荐掺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掺有外加剂、掺和料的混凝土,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养护期间要及时洒水, 严防表面失水。

6 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是否妥善, 决定了混凝土成型后的品质, 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养护这一环节对混凝土的最终性能及品质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因此, 加强混凝土成型后的养护是提高混凝土质量, 保证混凝土工程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是提高混凝土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S].

[2]GB/T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社会关系强度 篇8

本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得出公式U=Ed, 即在匀强电场中, 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 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间的距离的乘积, 并进而得出:不沿场强方向两点间的电势差的求法。然而, 教材 (粤教版选修3-1) 对该点的求法却没有涉及, 而学生却往往又会将不沿场强方向两点间的电势差误当作沿场强方向的情况去处理、去求解。究其原因, 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上述内容时, 对“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这个前提条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对它的认识又只有通过与“不沿电场强度的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又怎样求”的情况进行对比才能得到强化!所以,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分两步走:第一步, 在匀强电场中, 选取沿场强方向的两点A、B, 让学生探究A、B两点间的电势差U与场强E的关系 (如图1) , 紧接着让学生练习两道题:

[练习1]如图2, 在匀强电场E中, E=100N/C, 沿场强方向A、B两点相距20cm, 求UAB

[练习2]如图3, 在匀强电场E中, E=100N/C, A、B两点相距20cm, 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A.2000V

B.20V

C.以上均不对

第二步, 在练习2的基础上, 很自然地引出:那么不沿电场强度的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又怎样求呢?再让学生探究, 并指出:这时的d表示这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二) 投石问路、引导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中, 公式U=Ed的结论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而“发现”得出。但是课堂探究最忌一大二空, 忌让学生在漫无范围、完全自由随意的状态下去“探索问题”, 那实际上是一种耗费时间的低效教学行为。上课开始, 先引导学生回忆旧知: (1) 什么叫电势差?公式怎样? (2) 求电场力做功有哪几种方法?绝大多数同学能从 (1) 问的回答中变形出W=q U并能回忆起力学中学过的功的公式W=FS或W=FScosθ, 然后设计情境:将一个正的点电荷q沿着场强的方向从A点移到B点, 你能求出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吗?这样学生在求功的过程中就自然能够主动地“发现”出U与E的关系了。而且也为放手让学生进行第二步的探究 (不沿场强方向时的情况) 作了铺垫, 学生此时还能设计出类似的情景去探究U与E的关系。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才是一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认知活动, 才是新课程改革所真正提倡的!

(三) 直观形象、化解难点

本节教学的另一个内容是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教材上是通过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来推出电场线一定垂直等势面的, 这对学生来说其实有点抽象。可在教学中做这样的处理:借学生第二步探究得出的结论U=Ed (d表示这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顺势创设情景: (如图4)

1.

在匀强电场E中, 沿场强方向取两点A、B, 他们之间的距离为d, 则UAB=?

2.

.过点B作电场线的垂线, 在垂线上依次取点C、D、F点, 则UAC=?UAD=?UAF=?

3.

.由此能想到什么吗? (CDFB面是一个等势面) , 那么等势面和电场线之间有何关系?这样不但直观形象、容易理解, 而且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自然顺畅, 容易形成知识链。

(四) 娓娓道来、逐个击破

教材在得出:在匀强电场中, 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 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间的距离的乘积U=Ed之后随即转换得出E=U/d。如果也按这个节奏进行教学, 则不利于学生接受。因为这里有太多的知识点堆积, 学生对“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还没有深刻地理解, 对“不沿电场强度的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还不知道怎样求, 还有场强的两个单位的一致性的的证明, 求场强的三种方法的比较等等。在教学中, 等学生将U=Ed公式巩固, 并借助U=Ed引出了等势面—观察等势面—画等势面—分析等势面之后, 再将变形式E=U/d延迟引出, 进而证明其两个单位是一致的, 并引导学生比较求场强的三种方法, 这样教学知识更加系统, 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五) 融会贯通、升华应用

在学生比较了求场强的三种方法之后, 让学生做如下练习:

[练习]如图5, 相距10cm的两块平行金属板A、B, 接在10V的直流电源上 (A板接电源的正极) 在两板之间的中点P有一带电量为1.0×10-2C的带负电微粒, 求它受到的电场力?

变化1:如果该微粒静止于P点, 则其质量多大? (g=10N/kg)

变化2:如果只将两板间的电势差增大为20V, 该带电微粒将会怎样?能求得哪些结果? (讨论探究, 尽可能多地求出)

变化3:此时, 若两板之间另有一个半径为r, 密度为ρ的带电油滴, 恰能处于悬浮状态, 能求出该油滴带有多少电吗? (引出:元电荷的测定———密立根油滴实验)

混凝土强度损失与高温作用的关系 篇9

对于高温后混凝土的损伤程度或强度损失度,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一定的研究,由于地区性和实际情况的差异,我们特进行此项试验。本试验对C30和C50混凝土在承受100、200、300、400、500、600℃高温后的宏观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

1 实验情况

(1)试验用原材料

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实测3d抗折强度为4.08MPa、抗压强度为22.3MPa、28d抗折强度为6.56MPa、抗压强度为46.4MPa,其富余强度产多。

砂:中砂偏细,细度模数为2.52,含量为2.0%。

碎石:粒径为5~20mm,压碎指标为11.6,针片状含量为14.8%。

(2)试件形成

通过实验,确定出C30和C50混凝土的合理配合比(见表1),按比例配料,机构振捣,震动台振实1〜2min后,表面抹干,静停12h后拆模,送至标准养护室(20+2℃,湿度100%)养护28d后取出,一个月后进行高温处理。

对于同一种强度标号的混凝土,每三个试件为一组,放入高温电阻内进行加温处理,保持10℃/min的匀速加温,达到规定温度(依次为100,200,300,400,500,600℃)后,恒温2〜3h,打开炉门冷却1h后,取出试件位置于室内,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约20℃)。观察其表面的宏观变化及其抗压、抗拉强度的损失情况,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高温作用后砼的宏观变化

(1)宏观实现现象(见表2)

(2)高温后的抗压强度变化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最重要的一项性能指标。它常作为设计的主要参数,也常用作评定一般混凝土质量的指标。并且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其他各种强度及性能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用抗压强度的大小来估计其它强度及其它性能,根据试验数据,可得混凝土在高温作用后的强度变化曲线。

在高温作用下,混凝土内部发生着大量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冷却后混凝土强度逐渐降低,C30混凝土抗压强度在200℃以内下降不多,300℃左右变化较明显,从400℃开始显著降低C50混凝土抗压强度在200℃以内几乎无变化,300℃左右稍有下降,从400℃开始急剧降低,其强度下降曲率较C30混凝土剧烈得多。

(3)高温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由于混凝土受拉时呈脆性断裂,破坏时无明显残余变形,所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常不考虑混凝土受拉。但混凝土抗拉强度对于混凝土抗裂性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结构设计中确定混凝土抗裂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构件裂缝增大得多,故混凝土抗拉强度在结构中的作用大大提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持续下降,特别是在400℃以后下降较为剧烈。这是由于400℃以后在混凝土内部产和产生大量裂缝,而这时的拉应力远大于压应力,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裂缝迅速扩展,使结构更易破坏。

2.2 强度下降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内部结构等因素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因此高温后的混凝土强度下降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骨料的影响

在常温至200℃左右的温度范围内,普通混凝土中的内料强度基本无变化,也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温度继续升高,由于组成其矿物万分的热膨胀不同,在400℃左右,砾石发生爆裂;500℃左右,花岗岩(硅质骨料)发生爆裂;硅酸盐骨料在600℃分解成CaOCO2。

骨料的爆裂必然导致混凝土强度的下降,不同骨料的热稳定性其差异导致了在升温过程中的抗压强度的不同。

(2)水泥浆体影响

常温下C-S-H凝胶结构完整密实,Ca(OH)2非常整齐完整。在200℃以内,主要是混凝土中毛细水和凝胶水的蒸发,形成孔隙,这对整个结构没有大的影响。当温度升至300℃时,还伴随着结晶的丧失,因此其内部结构较常温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水泥石孔隙率增大,出现少量微细裂缝,结构变统松,并且,水化产物出现了轻微分层,但骨料结构尚未发生变化。温度达到400℃以后,C-S-H凝胶开始脱水分解,此时排除的主要是层间的水和化学结合水,Ca(OH)2大量分解,导致水泥石结构破坏,使混凝土强度进一步明显降低,同时,随着大蒸发水的蒸发,较高的加热速度能够引起混凝土的表面剥落,从而使混凝土暴露在火中,造成混凝土的过早破坏。

另外,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内部结构越密实,同等温度下其导热性能越关,温度变化越大,水分散发越困难。因此,从400℃开始C50混凝土强度的下降较C30要大得多。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100℃〜600℃高温试验,对其强度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200℃以下时,混凝土强度几乎无变化;在300℃左右混凝土强度变化不大,且强度等级越高,影响越小;400℃以后强度下降非常明显,且强度等级越高,幅度越大。同时,抗拉强度损失要大于抗压强度。

(2)高温后,混凝土骨料的爆裂和内部结构的变化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从400℃开始,混凝土骨料开始出现裂纹,从300℃左右,混凝土内部孔隙开始变化、增多,结构也出现微裂纹。这与混凝土宏观强度下降相符。

参考文献

[1]马忠诚.火灾后钢筋砼结构损伤与抗震恢复[D].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1997.

[2]徐或,徐志胜,朱玛.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强度与变形试验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

新兴企业知识网络中最优关系强度 篇10

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 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 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对于转型经济中的新兴企业而言, 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外部新的知识, 并和自身内部已有的知识有效地结合来应对环境中的机遇和威胁。由于每个行为主体都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 企业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对组织学习、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有效地促进个体间的知识传播。

对于关系强度的研究, 早在1973年Granovetter[1]就首次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 将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并通过四个维度来界定强关系与弱关系。Uzzi (1997) [2]在研究产业集群时, 把集群内部的交易关系划分为市场性关系与嵌入性关系两类。Nooteboome和Gilsing (2004) [3]针对创新网络提出了关系强弱的定义, 分别用六个指标来描述关系的强弱程度。Cowan[4]对知识网络通过仿真发现, 小世界网中的知识传播速度中等但可以达到最高的网络平均知识水平, 并且主体间知识水平差异最大, 主体间知识水平差异与网络平均知识水平的比值最小。在其另一篇文献[5]中通过仿真发现并非在所有产业中空间聚集都是有利的。只有在隐性知识居多的产业中, 当网络的集群系数较大时, 才会导致较高的知识增长率。国内学者研究方面, 吴绍波和顾新[6]对知识链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强度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关系强度的影响因素。蔡双立和刘捷[7]研究了组织合作关系强度的柔性调节问题, 构建了基于组织正式程序调节的动态关系强度管理模型。蒋春燕、赵曙明[8]对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组织学习影响组织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张兵和王文平[9]在保持非正式知识网络结构小世界特性的同时, 基于关系变动策略改变关系强度分布进行仿真研究, 发现改变关系强度分布能够极大地提高网络均衡状态下的知识流动效率。

本文拟把关系强度引入新兴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中, 通过组织学习, 在企业的知识协作网络中建立一个关于关系强度的知识效用函数模型, 考察企业为了获得最优的知识效用, 最优的关系强度是怎样的?以及哪些因素影响关系强度的强弱?

2 模型

2.1 理论描述

在组织学习领域, 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是相互补充的, 企业必须同时进行这两种学习过程。利用式学习以精炼、执行、效率、和选择为特点, 是在组织当前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旨在全面充分利用组织已有的知识;而探索式学习以发现、试验、冒险和创新为特点, 倾向于脱离组织当前已有的知识, 旨在开创全新的知识领域。

而社会关系网络对组织学习的不同类型产生作用, Hansen[10]指出, 弱关系对搜寻全新的知识最有效, 而强关系则对传递现有的知识最有效。由于保持弱关系的网络成员彼此并不是十分熟悉, 背景领域也大不相同, 并且从结构上来说相对自由, 这为探索式学习创造了大量的机会, 能更容易脱离已有的常规知识去搜寻或实验全新的知识[8]。而强关系最大的优势体现在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方面, 并且从结构上来说是不自由的, 这有利于成员彼此之间进行传递、交流, 并达到共享, 企业往往只能遵守既定的规则加以充分利用, 从而促进利用式学习[8]。

2.2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对于企业的知识我们从知识宽度和知识深度这二个维度来考察 (如图1) , 每根柱条表示企业的一类知识域, 横轴表示知识域的多少, 纵轴表示企业的每类知识域的利用程度。知识宽度与探索式学习获取知识密切相关, 探索式学习的本质就是对各种各样新知识的搜寻和发现, 这些新的知识大大扩充了企业的知识宽度存量;知识深度与利用式学习获取知识密切相关, 利用式学习的本质就是把当前的知识精炼、标准化和常规化, 从而充分地利用它们。另外, 知识宽度存量越广, 探索式学习所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重合的概率就越高, 就越能促进利用式学习, 从而越容易把新知识转化成企业自身的知识, 而被企业所利用。

(1) 各类变量定义

(2) 知识效用最大化的最优关系强度

uij表示企业i与其他企业j建立关系所获得的知识效用,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形式表达其函数形式:

uij=[xi+ (1-rij) δijxj]α[yi+rij (1-δij) ηijyj]β (1)

其中, xi, xj, yi, yj>0, 0≤rij, δij, ηij, α, β≤1。

上面的表达式中, δijxj表示新兴企业i与企业j在知识宽度上的差异, 由于关系强度rij越弱, 就越能为企业带来探索式学习知识, 所以新兴企业i在知识宽度上从企业j获得的探索式学习所带来的新知识为 (1-rij) δijxj; 同理, δijxj表示新兴企业i与企业j在知识宽度上相同的部分, (1-δij) ηijyj则为与企业j在知识宽度上相同部分上的知识深度的差异, 用rij (1-δij) ηijyj表示建立强关系新兴企业i所获得的利用式学习知识。

uijrij=0可知, 新兴企业i与企业j联系时, 知识效用函数达到最大时的关系水平为:

rij*=βα+βxi+δijxjδijxj-αα+βyi (1-δij) ηijyj (2)

α+β=1, 则最优关系强度

rij*=β (1+xiδijxj) -αyi (1-δij) ηijyj (3)

假设rij∈ (θl, θ) 表示企业i与企业j建立弱关系;rij∈ (θ, θh) 表示新兴企业i与企业j建立强关系。其中θl为建立弱关系的下限, θh为关系强度达到的上限。

则当β (1+xiδijxj) -αyi (1-δij) ηijyj<θl时, 表示企业i与企业j不建立任何关系;

θl<β (1+xiδijxj) -αyi (1-δij) ηijyj<θ时, 企业i与企业j建立弱关系;

θ<β (1+xiδijxj) -αyi (1-δij) ηijyj<θh时, 企业i与企业j建立强关系。

对最优关系强度表达式进行分析, 可得到如下结论:

rij*δij=-βxiδij2xj-αyi (1-δij) 2ηijyj<0, 可见 r*ijδij是反向的关系, 即随着知识宽度差异率的不断增大, 关系强度是不断减小, 当超越某一点时, 新兴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探索式创新知识的获取。

rij*xi=βδijxj>0, 所以r*ijxi是正向的关系, 即随着企业自身知识量宽度的不断增大, 新兴企业越来越倾向与别的企业建立强关系, 进行利用式创新知识的获取。

rij*ηij=αyi (1-δij) ηij2yj>0, 可见r*ijηij是正向的关系, 即随着新兴企业i与企业j知识深度差异率的不断增大, 新兴企业越来越倾向与别的企业建立强关系, 进行利用式创新知识的获取。

rij*yi=-α (1-δij) ηijyj<0, 可见r*ijyi是反向的关系, 即随着自身对知识利用的效率不断增大, 新兴企业越来越倾向与别的企业进行探索式创新知识的获取。

rij*α=-yi (1-δij) ηijyj<0, 可见r*ijα是反向的关系, 即随着探索式学习获取知识的弹性系数不断增大, 新兴企业越来越倾向与别的企业进行探索式创新知识的获取。

rij*β=1+xiδijxj>0, 可见r*ijβ是正向的关系, 即随着利用式学习获取知识的弹性系数不断增大, 新兴企业越来越倾向与别的企业进行利用式创新知识的获取。

(3) 考虑成本时, 最优的关系强度

对于在知识协作网络中的新兴企业i来说, 它要使总的知识效用和达到最大, 即:

maxui=j=1nuij=j=1n[xi+ (1-rij) δijxj]α[yi+rij) 1-δij) ηijyj]β (4)

假设关系强度rij与成本cij满足:cij=ei+drij, 则新兴企业i建立于各个企业的成本为:

ci=j=1ncij=ei+dj=1nrij, ij (5)

则新兴企业i对成本最小化和效用函数最大化有一个偏好问题, 喜好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知识效用函数和成本函数设置权值分别为li和1-li, 分别表示新兴企业i在与其他企业建立关系时对知识效用函数和成本函数的相关权。

根据上面的两个式子, 可以得到企业i的最值函数

max[liui- (1-li) ci]=maxli{j=1n[xi+ (1-rij) δijxj]α[yi+rij (1-δij) ηijyj]β}- (1-li) dj=1nrij (6)

式中, 0≤li≤1, xi, xj, yi, yj>0, 0≤rij, δij, ηij, α, β≤1, d>0, α+β=1。

[liui- (1-li) ci]rik=0可知, 新兴企业i的最优关系水平分布满足:

[xi+ (1-rik*) δikxk]α[yi+rik* (1-δik) ηikyk]β[βηikykxi (1-δik) +βηikykxkδik (1-δik) -αxkyiδik-rik*ηikxkykδik (1-δik) ]= (1-li) d/li (7)

图2给出了在一些具体参数下满足上述时的最优关系水平r*ikδik, ηik, xi, yi变化的趋势。图2 (a) 中, ηik分别取0.1、0.5、0.9, xi=yi=10;图2 (b) 中, δik=0.1和0.5, xi=yi=10;图2 (c) 中, ηik=0.5, δik=0.5, yi=10;图2 (d) 中, ηik=0.5, δik=0.5, xi=10;其他参数取值分别为xk=10, yk=10, li=0.5, α=β=0.5, d=1。

由图2 (a) 可以得出, 当δik超过一定值之后, r*ik随着δik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随ηik的不断增大, 对于相同的δik值, 关系强度r*ik倾向于增强, 同时r*ikηik的增大而出现下降速率变缓。

在图2 (b) 中, 当ηik超过一定值之后, r*ik随着ηik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随δik的增加, 关系强度r*ik倾向于减弱, 同时r*ikδik的增大而出现上升速率变缓。

图2 (c) 中, 在两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知识宽度和知识深度时, 当企业i知识宽度存量xi较少, 越倾向与企业k建立弱关系。当知识宽度存量xi达到一定值之后, 关系强度r*ik随着它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 企业i倾向与企业k建立强关系来获取利用式学习带来的知识。

图2 (d) 中, 在两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知识宽度和知识深度时, 当企业i知识深度存量yi较少, 越倾向与企业k建立强关系。但是很快随着yi的增加, 关系强度r*ik呈现下降的趋势, 企业i倾向与企业k建立弱关系来获取探索式学习带来的新知识。

同时, 对企业i的最优关系水平分布式子进行变形可得:

uik=[xi+ (1-rik*) δikxk]α[yi+rik* (1-δik) ηikyk]β= (1-li) dli[βηikykxi (1-δik) +βηikykxkδik (1-δik) -αxkyiδik-rik*ηikxkykδik (1-δik) ] (8)

由于uikrik*>0, 即知识效用函数随着关系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所以在考虑有成本情况下知识效用函数并未达到最大, 相比不考虑成本时的情况, 企业倾向于减小关系强度。

3 模型结论

3.1 不考虑成本约束情况

关系强度与知识宽度差异率、自身对知识利用的效率、探索式学习获取知识的弹性系数是呈反向的关系。而关系强度与企业自身知识量宽度、与别的企业知识深度差异率、利用式学习获取知识的弹性系数呈正向的关系。

3.2 考虑成本约束情况

①当两个企业知识宽度差异率很小的时候, 关系强度大, 新兴企业倾向与别的企业建立强关系;但是随着知识宽度差异率的不断增大, 关系强度变小, 新兴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建立弱关系。

②当两个企业知识深度差异率很小的时候, 新兴企业倾向与别的企业建立弱关系;但是随着知识深度差异率的不断增大, 关系强度变大, 新兴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建立强关系。

③若新兴企业开始时知识宽度存量较少, 越倾向与别的企业建立弱关系。

④若新兴企业开始时知识深度存量较少, 越倾向与别的企业建立强关系。

⑤相比不考虑成本时的情况, 由于知识效用函数并未达到最大, 表明新兴企业减少了与别的企业建立的关系强度。

4 结束语

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考察新兴企业建立最优关系强度的各种影响因素, 对新兴企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新兴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转型经济的特殊环境, 在组织学习过程中, 如何确定关系强度, 获得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所带来的知识, 显得尤为重要。为使知识效用达到最大, 应分析企业自身对知识利用的效率、企业自身知识量宽度, 以及建立关系企业之间的知识宽度差异率、知识深度差异率。只有这样, 才能在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中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有利于新兴企业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Granovetter 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8) :1360~1380.

[2]Uzzi 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 (1) :35~67.

[3]Nooteboom, Gilsing V A.Density and strength ofties in innovation networks:A competence andgovernance view[J].Ecis, 2004, (1) :1~44.

[4]Cowan R, Jonard N.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diffusion of knowledge[J].Journal of EconomicDynamics&Control, 2004, 28:1557~157.

[5]Cowan R, Jonard N, Ozman M.Knowledgedynamics in a network industry[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Social Change, 2004, 71:469~484.

[6]吴绍波, 顾新.知识链组织之间合作的关系强度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2:113~118.

[7]蔡双立, 刘捷.组织合作关系强度的柔性调节:客户关系动态管理的艺术[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10:71~76.

[8]蒋春燕, 赵曙明.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与绩效的关系: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江苏与广东新兴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06, 10:90~99.

[9]张兵, 王文平.知识流动的小世界——基于关系强度的观点[J].科学学研究, 2009, 9:1312~1321.

线结强度知多少 篇11

为避免屡屡断线窘态,进口及本土开发业者不断改良钓线品质,一盒盒号称史上最强的钓线不断推陈出新。但究竟哪家线好?哪家线差?亦是众说纷纭。到底谁好谁差,还得看您自个儿的需要才成。拉力值再强的线,若碰上不懂线结奥妙的人,一样变成烂线一条,信不信?

线结的好坏如何判断?这有点难以用文字说明,请各位发挥一下想象力:欲拉住两端将一条线崩断,可能您的手已刮破、烧伤(摩擦生热)而该线却仍然丝毫不动。但若先在线上随便打个结,然后用力拉扯它,该线可能就立即被拉断。这是由于线体本身在打结处遭受挤压而变形,原有的强度遭到破坏而导致的。

若线受到不当的挤压,原本的外观一定会产生形变,使拉力值大幅下降。而尚未受此伤害的部份(线结以外)却仍旧保持一定水准。若受到超过它所能负担的外力时,断裂会发生在哪?一定就是那原本就遭受破坏的位置。所以经常遭遇八字环上下方断线的钓友,是否应该检讨一下您的线结呢?以下,让我们来看看经过测试最强的线结绑制法。

社会关系强度 篇12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 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首先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国内学者分别把它们译为“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Polanyi认为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会的及与他所要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即隐性知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 (Ikujiro Nonaka) 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 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

二、战略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很多, 社会情景因素能够通过对知识源、知识的接受者产生作用从而影响知识转移活动, 本文主要讨论社会网络领域的联系强度这一社会情景因素。而隐性知识传播的特点是接触性传播, 因此本文认为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如图) :知识源与接受者。知识转移的方式。联盟中企业成员的接触率。企业在联盟中的参与程度。针对隐性知识转移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笔者引入社会网络领域的强连接和弱连接概念, 认为强连接和弱连接对知识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三、联系强度对联盟内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

1. 联系强度的概念

联系强度、网络聚类以及网络规模等网络特点对知识转移都有影响。这里我们主要考察联系强度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Granovetter最早引入了网络“强度”的概念, 并将关系分为两种类型:强联系和弱联系。Burt认为, 强联系是指个体之间情感密切的联系或者频繁互动所形成的联系, 弱联系是指主体之间比较松散的联系。判断联系强度的标准有二条:联系频率和感情方面的接近程度。

2. 战略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企业间联系强度

在联盟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企业成员之间虽然互相保持着合作关系, 但是在不同的阶段联盟成员各自所需要的资源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在不同的阶段它们所持有的知识转移意愿是不一样的, 因此各个企业成员之间相互建立的联系必然有强有弱。本文认为, 在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中, 强联系和弱联系两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其作用不仅依赖于这种联系本身的特点, 还取决于所转移知识的特征以及发生知识转移的环境。

(1) 强联系、弱联系在联盟隐性知识转移中的交互作用

首先, 具有强联系的企业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互动频率, 因此它们之间有更多的知识交流, 通过高频率的知识交流, 能够加深企业之间相互了解的深度和广度, 相对容易的获得彼此之间的信任, 由此能够获得对方大量的信息和知识, 并且较为容易理解并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强联系间会形成共享态度、主张、以及信念, 提高企业间知识的深度沟通、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交换, 提高企业对网络中其他企业相关领域的知识吸收能力。一般情况下, 强联系所转移的知识以隐性知识为主。

从所转移知识本身的特征来看, 隐性知识本身的模糊性、高度潜入性、复杂性以及系统的无序性等特点是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隐性知识的特点必然决定了知识转移的动机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联系的两个企业成员间有着更为频繁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相互之间产生相应较高的信任和较强的合作意愿, 这在知识转移方面就表现为较强的知识转移的意愿。隐性知识的转移需要参与方大量的交互作用, 而强联系本身就具有频繁互动、联系密切等特点, 因而, 强联系积极的影响着隐性知识转移。

然而, 有研究表明, 企业成员之间的持续的长期的强联系, 彼此之间相互熟悉、深刻了解逐渐可能转变为这样一种情况:各自所获得的大多数是同质性的知识, 知识的有效性难以保证。因此本文认为在联盟内部, 除了存在一定的强联系之外, 还有必要存在一定程度上松散的弱联系。这种弱联系网络在战略联盟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联盟成员企业必须意识到只有强联系或者弱联系中的一种, 企业都不可能获得大量的知识来弥补本企业的资源缺口。联盟成员应该考虑如何在强联系和弱联系之间达到较为理想的平衡。通过建立弱联系, 突破强联系的束缚, 使联盟内所有成员之间顺利展开相互沟通与合作, 实现了交流与联系。因此, 弱联系促进了联盟内部隐性知识的广泛传播, 保证了企业创新所需知识的有效程度。

(2) 隐形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成员的动态变化

根据以上分析, 把联盟内部企业成员之间的联系强度加以抽象, 笔者认为战略联盟中企业成员之间的联系强度应该抽象的呈现如下一个自由活动状态:即联盟内成员企业之间若试图建立强联系, 那么处于强联系状态的企业慢慢移动到相对“近”的位置, 若是弱联系状态, 那么处于弱联系状态的企业慢慢移动到彼此相对“远”的位置;在此基础上, 本文用联盟内成员企业之间位置的改变象征性的描述联系强度的改变, 因此, 所有企业在联盟中处于“游离”状态。本文所谓的距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即企业成员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 意在表现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成员的联系强度的适时变化。为了满足不同阶段企业成员之间所需要获得知识的侧重点不同, 为了避免持续的强联系造成的知识流动的局限性、以及知识获取的垄断性, 为了促进联盟内知识在更大范围的扩散, 为了平衡强联系和弱联系, 笔者认为, 联盟成员企业在联盟中根据自身知识的需要、知识的属性以及发生知识转移的情境自由移动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Szulanski, 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pecial issue) , 1996 (17) :27~44

[2]Burt, R.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Granovetter, M.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8:1360~1380

[4]高展军李垣:战略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6, 3

[5]张建华:KM中隐性知识管理策略研究.情报科学, 2006, 5

上一篇:满族文化遗产下一篇: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