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共需要

2024-09-18

社会公共需要(共9篇)

社会公共需要 篇1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 就整体的城市化水平而言,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尚不足百分之四十, 这与发达国家百分之七十的从城市化比例而言, 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城市化的进程在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下去, 这场城市化建设的运动无疑也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 这个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无疑也是最为复杂的。

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建设, 因为在建设过程中面对同样的问题和相似的解题思路、建造方式,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相互拷贝, 城市的面貌越来越雷同。为了满足城市各种功能的需要, 我们不得不进行规划, 把城市划分不同的区域;为了解决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我们不得不考虑城市成本的节约和合理;为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 节约有限的土地, 我们选择让城市越长越高, 并似乎无限的扩张。我们厌恶雷同的城市, 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对城市的要求, 不仅仅是物质上的, 还有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诉求。我们隐约的觉得城市化不应该仅仅是拷贝已有的城市, 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城市的建设因该与人的情感维系密切的关联, 成为具有特殊的地域、文脉、人文关怀的建设过程。

当然, 合理的规划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它能够满足城市基本的功能需要和相对长远的发展空间需要, 但是同时我们如何让一个城市具有品牌形象和独特的魅力?让居住、生活和工作在城市里的人有深刻的认同感、自豪感、幸福感?让外来游览、参观, 短期旅行的人对这座城市有鲜明独特的感受?让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真切体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公共艺术”的出现让我们找到了解题的良策。公共艺术以放置于公共空间的个别化的、标识性的、节点化的空间价值标识物以及相应的节目性多样化活动来体现一座城市的价值和独特魅力。

事实上, 公共艺术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引入我国了, 至今已有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从早期的大规模以城市雕塑和壁画形式为主流的城市美化运动, 到今天部分艺术类院校一开设有相关专业或课程, 有关公共艺术的国际和国内研讨交流也越来越多。然而, 从真正时间的结果来看却是不容乐观, 绝大部分依然仅仅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 而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并不等同于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是否具有“公共性”是衡量“公共艺术”和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的艺术品的标准, 也就是说“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要求和体现。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有其丰富的内涵, 具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方面是, 公共艺术实施放置的空间的公共性, 即放置实施于公共空间。从之一点来看, 似乎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的艺术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实际上两者却又深刻的差别。真正的公共艺术要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市民对于功能性的要求、与整体环境的设计协调统一等诸多因素, 并最大限度的满足或是调和所有人的喜好和需求, 而不仅仅是一种自作主张的带有不透明性和强迫性的美化装饰;另一方面,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着重体现在整个艺术创作从策划到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公众参与与决策, 而这一点也正是公共艺术区别于一般公共空间的艺术的根本所在。每一个使用公共空间的公众对于从公共艺术实施的资金来源以及它如何运作?选取什么样的艺术家?什么样形式的作品?如何选取?如何决策?等一系列问题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和发表见解和合理要求的空间和权利。因为, 公共空间相对于个人空间而言, 对于每个进入并使用它的人体现出开放性和平等性, 而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 (包括艺术的部分) 同时也具有了强迫性, 即不论你喜欢与否, 都必须面对它。因此, 好的公共艺术是充分融合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协调、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充分的大众参与与决策的, 并最终体现了这一区域公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的产物。

也正是因为公众的广泛性深入性的参与, 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并不仅仅是雕塑和壁画等形式的作品, 它可以是园林小品、公共设施、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甚至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文化庆典……, 总之, 公共艺术不是一种固定的艺术形式, 也不是一种思潮流派和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 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1最终, 它将成为这一区域具有地域性、普适性、前瞻性、场所性和独特性审美的鲜明标识;是这一区域地域文脉传承的标志和象征, 同时也是构成和体现一座城市的特殊魅力的重要节点之一。正是因为公共艺术的设置, 使得公众公民意识和公民意志得到觉醒和体现, 公共空间变成了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城市才融入了公民生活的血液, 有了灵魂, 有了魅力。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 我们的公共艺术从策划到实施绝大部分因为不具备这样的公民广泛深入的参与与抉择的特性, 因而, 充其量只能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而已, 甚至很多根本就是景观厂家批量生产的所谓景观产品。更重要的是决策到实施的不透明也滋生出各种利益关系和腐败。

在祖国飞速崛起, 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 我们生活在城市的每一个人越来越强烈的呼唤越来越多的、真正的公共艺术作品来丰满我们的生活, 来体现我们是城市的主人, 我们与城市一起生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要求我们的国家应该重新审视和重视公共艺术, 充分考察世界各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实践, 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 以公开透明的制度为保障, 明确公共艺术项目的资金来源和相应的操作机制;其次, 加大各种向公众推广和宣传公共艺术, 切实提高公共的认知程度和参与热情;第三, 要求我们具有公众意识的优秀的公共艺术策展人和公共艺术家带领广大公众创作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公共艺术。至此, 让我们的城市与公众的生活发生关联, 变得与众不同, 充满活力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公共艺术基本理论》马钦忠.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第一版.

[2]《公共艺术的时代》孙振华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

社会公共需要 篇2

曾蕾李春媚朱剑昌

摘要: 本文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入手,阐述了公共基础课必须坚持教学改革、必须依据专业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寻与专业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以为专业课服务为宗旨,树立服务的理念,淡化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专业课;基础课,课程改革;工学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1-3]。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5],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是我院基础课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公共基础课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6-8]。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因而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然而,由于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我部是学院公共课与基础课的教学部门,下设数学、物理、化学、文献检索4个教研组,承担了全院的应用数学、数理统计、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原理、文献检索等十几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多年以来,始终以教学工作及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素质教育为基础,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一体,教学科研相结合,同时坚持为专业教育服务、为素质教育奠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我部非常重视开展公共基础课教研活动,在公共教学部的全体教职员工中树立并强

化“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意识,强化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理念,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一、积极开展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改革。

1、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9],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我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严谨务实,积极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我们根据学院课程设置的状况,认为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为专业课教学服务,根据专业课的设置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全体教师要从全局出发,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摆正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对公共基础课设置改革达成共识:拥护学院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改进公共课课程设置

我部应根据行业、企业需求,推进落实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坚持教学以技能为中心,专业课、文化课教学为技能课教学服务,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应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及时调教学内容和整课程设置。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面对实际,讲求实效。

3、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公共课教师要与专业教师积极沟通交流,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专业所需要的能力结构,详细了解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了解该专业学生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基本能力素质,充分认识自己所授课程对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作用,寻找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和知识需要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调整。这样既可以把学生从枯燥的公式、概念、抽象理论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出在哪门专业课中能够用到这些知识,在什么实践环节中能够用到这些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等更加合理,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增强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做法的效果。

4、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

步入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存在着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问题。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不仅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也是公共基础课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学生入校第一学期的课程大多是公共基础课,所以作为一名公共基础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观念,鼓励学生热爱所学的专业,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另外,公共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刻苦学习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便学生能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

5、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专业技能奠定基础,重组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

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专业技能奠定基础是公共基础课的主要功能。基础课教学,要以为专业课服务为宗旨,淡化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调整教学内容,搞好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衔接,使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配合好专业课教学。

要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授课计划,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要与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对与专业知识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基础知识坚决舍弃。在讲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指明在哪门专业课中能够用到这些知识,在什么实践环节中能够用到这些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使基础课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我部公共课的教学方面,四个教研室都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强化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意识,收到了很大成效。

化学、物理、数学教研室通过开展数学、物理和化学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原则,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以实践课程促进对理论课程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从事专业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

化学类课程是部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化学知识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构建了一个知识平台,对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医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化学课与专业课联系得非常紧密,如药物检验、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卫生防疫、营养学、生物化学等课程,都要用到大量的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知识。化学教师

要对与化学相关的专业课有所了解,明确专业课需要哪些化学知识,什么地方需要什么化学知识,明确化学知识讲授的深度和广度。真正本着“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安排化学课教学内容。使化学课的教学内容真正与专业课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感受到了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达到了化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物理学科在为专业课服务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很多专业打基础,如在护理专业方面,按摩,电疗磁疗,热疗等都需要用到电磁学,打针输液要用到流体力学相关知识,医学射线在医学方面涉及广泛。

数学学科为专业课服务体现在:数学在医学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极限可以运用到医药学上,计算某一时间的血药浓度的计算,导数可以计算某种药物注射后达到最大浓度经历的时间、血药农度和时间的关系。常微分方程可以计算药量随时间变化的速率,信息技术系、工商管理系、生物工程系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等专业系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

不论在任何一门公共课教学中,我部应始终坚持“工学结合,服务就业,服务专业”的宗旨。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重点来设计课程方案和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毋庸置疑,将打破原有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借鉴“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与专业教学目标相结合,探寻更加符合高职学生需求的新型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目标,更好地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服务,充分彰显公共基础课在高职领域中的生命活力。

二、存在不足:

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1、教材使用方面的限制使公共基础课讲授的知识与专业课的实际需要脱节。公共基础课教材大多是统编教材。比较注重教材的适用范围,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考虑各行各业的特点,考虑各行各业的需求,所以教材内容多是基础性的东西和共性的东西。这样的教材没有行业特点,不能完全照顾到各行业的需要,没能很好地起到为专业课搭建知识平台的作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衔接不紧密,公共基础课讲授的知识与专业课的实际需要脱节,二者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由于对 “必须、够用’为度”认识上的模糊和公共基础课讲授的知识与专业课的实际需要脱节,导致教学内容没有行业特

点,没有明显的职教特色。

2、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及时更新,教学水平需要提升,然而我部公共课教师长期缺乏外出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无法及时了解到其他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的先进经验,长期的封闭必然导致教学观念的和教学方法的滞后,因此我部建议学院能够加强公共课教师培训,积极为公共课教师提供更多机会外出学习,提高公共基础教师的教学水平。

3、由于对 “必须、够用’为度”认识上的模糊,学院各专业对公共基础课不重视,在各系的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地位越来越低,课时数急剧减少。尤其是数学类课程。因此我认为学院要加强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和关注程度,盲目删减数学教学课程或课时是一种对学生极不负责的态度。各专业都应该开设一定学时的数学课程,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强学生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红,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功能的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24No.3(76)2008:61-65

[2] 宋秋前 潘爱珍, 高校公共 基础课教学有效性调查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第5期:18-20

[3] 刘利平梁玉芹 廉诗红,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多维度探究[J], 基础教学研究,2009(5)13:105-108

[4] 朱莲, 关于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定位思考[J],教育园地,2010(3):36-38

[5] 侯利平,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科学定位[J],职业圈,2007年第21期(73):131-134

[6] 张友惠, 谈公共基础课改革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1):4-6

[7] 邱俊海,公共 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效对接[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O卷第3期:39-41

[8] 金朝跃,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多模块教学的整合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20)10:28-30

社会公共需要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危机,管理

近年来, 我国应对各种公共危机所暴露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危机事件如脱缰之马呈现高频次、多领域发生的态势。怎样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政府预防公共危机的能力

危机预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平时采取的预防措施消除危机的隐患, 从而避免危机发生;二是通过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制度准备、物资准备和技术准备为 (未来可能发生的) 危机的爆发设置层层“屏障”, 建立各种“防火墙”, 提高整个社会抵抗危机的“免疫力”, 一旦危机爆发, 就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从容应对, 从而避免危机扩大, 防止危机升级和失控, 尽可能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

二、强化政府公共危机预警和预控的能力

危机预控和危机预警的关系。从相同之处来看, 它们都是发现危机征兆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危机管理措施。从时间顺序来看, 危机预警在前, 危机预控在后, 因为必须首先发现有关危机的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传递、分析、确认, 然后才可能采取预控措施。可见, 危机预警是前提, 是基础, 而危机预控是对危机预警的理性反应, 是危机预警的必然延续。危机预控对危机预警有很大的依赖性, 没有危机预警提供及时准确的危机信息, 危机预控就不可能实施, 更谈不上效果。因为, 如果人们没有及时发现危机信息, 或者对危机信息判断错误, 认为不会引发危机, 自然就不会采取预控措施, 就会造成危机突然爆发, 或者危机迅速扩大, 这时, 当然也就失去了进行危机预控的最佳机会, 危机管理职能立即进入应急处理阶段。相反, 没有危机预控, 危机预警的作用就不可能充分发挥, 因为危机预控是危机预警的一个主要目的, 危机预警的很多措施, 就是为了尽早、尽快发现危机信息, 以便给危机预控留下更大的空间, 就是为了使危机在大规模爆发前将其有效控制, 从而避免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可见,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无论是印度博帕尔邦的毒气泄漏事件, 还是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 都是由于预警机制和预控机制的缺失, 造成危机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大规模爆发, 进而演变成一场巨大的灾难。

三、增强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能力

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 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 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 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危机管理程序, 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 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 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一) 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 人们的生存与安全受到威胁时, 便会陷入极度恐慌之中, 为了减轻或消除心理上的紧张与压力, 人们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获知与危机有关的信息。杜绝谣言的产生、避免发生群体性的社会恐慌, 惟一的办法就是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 及时、全面、准确地告诉公众事实的真相,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二) 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将危机控制在最小范围

政府必须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 这种意识是指对处于萌芽状态危机事件的一种敏感性, 缺乏这种敏感性就会贻误危机处理的最好时机。危机发生时, 政府应立即投入到危机的处理中,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解决危机, 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冲击降至最低点。

(三) 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中枢系统和强大的应急救援队伍

公共危机种类很多, 危机的应急处理千变万化, 没有一个高效的、统一的应急指挥中枢系统和强大的、多元化的应急救援队伍, 就很难战胜突如其来的危机。

(四) 政府要发挥其行为的规范导向功能

社会学有一个“紧急规范”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 在紧急状态下人们的行事规则容易受最先行为者的带头作用的影响, 从而形成“紧急规范”, “紧急规范”一旦产生, 就会对其他人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

(五) 建立一套高效的情报收集和信息管理系统

在危机的应急处理阶段, 信息搜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信息识别, 以及信息发布等同样非常重要。因为危机爆发时, 信息量就会猛增, 各种信息都会按照各自的渠道迅速传递, 而且应急处理时间紧迫, 任何错误的决策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 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情报收集和信息管理系统, 并建立一整套信息搜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信息识别、信息汇报和信息发布的制度, 使政府和公众对信息的了解和把握既快速, 又准确, 既丰富, 又有序。

四、加强政府公共危机评估、恢复和救济的能力

(一) 吸取经验教训应该制度化

从人类历史来看, 危机总是存在的, 旧的危机战胜了, 新的危机又会不断出现, 要一劳永逸地消灭公共危机, 那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的任务, 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更好地战胜危机。综观世界, 凡是兴旺发达的国家, 都是善于战胜危机的国家,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凡是发展较快的时期, 就是战胜危机较好的时期。而要战胜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危机, 关键是要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我们的危机管理体系。我们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不能客观评价危机, 总结经验教训可有可无的不良倾向, 使吸取经验教训的工作制度化。

(二) 危机后的救济应该更加人性化

在非常状态下, 为了应对危机, 往往会对一部分人的财产、健康、甚至生命造成损失或者伤害。危机过后, 政府或造成危机的责任者应该对受害者进行补偿或赔偿。危机后的救济应该更加人性化。这样, 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而且适当加大危机的成本, 还有助于引起大家对危机的重视, 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防止危机反复发作, 愈演愈烈。

(三) 恢复常态必须法治化

社会公共需要 篇4

【热点关注】

就在近来多个省份宣布除夕当天高速公路“不免费”之际,黑龙江省传出消息,称该省“拟定了省内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细则,预计除夕中午起即可实行”。一位黑龙江省有关部门了解情况的人士证实此消息:“何苦大过年的还让人交钱呢!”(1月9日《京华时报》)

【热点解析】

今年除夕不放假,所以高速公路是否免费也就成了很多人关心的消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省份都已宣布不免费。在这样几乎清一色收费的大环境下,黑龙江的免费无疑很让人期待。而“何苦大过年的还让人交钱”的大白话,质朴得如同村言巷语一般,让人备感温馨,也让这个即将实行的免费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表面看来,这句话受到好评是因为其很接地气,通俗易懂,实际上在这背后,其实更是免费政策的人性化。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过年的意义其实就是团聚和欢乐。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今年,想想明年,抒发些美好的祝愿,享受节日的美好。所以对奔波在外的人来讲,过年的首要任务就是回家。在这个时候,如果能享受到“免费”回家的小优惠,无疑是让人很开心的。

公共管理说到底就是为民众服务,让民众满意。如何让民众满意,其实也是一句大白话,民众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可是长期以来,在很多管理者的思维中,却习惯于把权力看得高高在上,把公共决策搞得复杂难懂,似乎越深奥,也才越可以显示出管理的水平。几天前有个新闻,山东对一些到期的高速公路延期收费,给出了一二三四诸多理由,看起来头头是道,可实际上却一条也站不住脚。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不想放弃收钱而已。

试论公共艺术在城市需要中的产生 篇5

1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

有人说公共艺术是景观设计的一个分支, 更趋于人性设计的艺术, 那到底何为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一种具有“人情味”“public”的艺术。“人情味”是指设计以人为本, 为人类精神所存在。“public”该词源于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研究: “publicite” ( 法语) 借用到英语里, 在英语中的意思是指“公众的”、“公共的”、“公开的”。其概念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 1) 公众性的艺术。设置场所是公共的, 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 ( 2) 大众性的艺术。该艺术的对象具有普遍适应性, 既可以是非特定的、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 又可以是特定地域、场所的市民大众。 ( 3) 反映公众意识的艺术。公共艺术的作品 ( 包括由多种载体或媒介构成的艺术性景观、公共设施和其他公开展示的艺术形式) 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精神及社会公益性质, 它反映社会公众意志及精神追求。 ( 4) 具有代表性, 受公众推举的艺术。艺术的立意、艺术品的遴选、设立及管理机制具有广泛的公共参与性和代表性, 并接受公共舆论的评议和监督。

2 公共艺术的特性

不是所有的艺术都可以叫做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具有以下特性:

( 1) 亲民性。任何公共艺术的产生都是以人为价值核心, 以城市公共环境为对象, 以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形态的。它为社会公众而作, 把人的精神理想作为基点, 将人类与社会环境融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 设计中具备了“人文主义”气息, 最后公共艺术的展示的决策者也是公众, 因此设计具备了公众的亲民性。

( 2) 开放性。公共艺术的开放性是指公共艺术的活动场所的开放性。公共艺术的场地大多都设置在公园、人多的广场、有特色的街区、车站等开放型空间中。

( 3) 通俗性。公共艺术的作品必须被不同审美层面社会成员所接纳, 满足他们不同的认知。公共艺术的展示需要面对不同社会层次、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公共艺术具有通俗性, 但不是指作品就十分老生常谈、庸俗, 而是该设计更容易让社会各个层次的公众所接纳。该艺术是以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为艺术创作的出发点, 它更强调审美的公共性, 强调作品与环境、与公众的亲和互动。

3 公共艺术在城市需要中的产生

人们物质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 公共艺术便成为人们追求精神需要的一种产物。社会的发展, 就需要这样的艺术产生。国内第一批公共艺术的产生发生于深圳。深圳是一个经济发展飞速的城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雕塑家随机选择了在1999 年11 月29 这一天, 深圳的18 位不同行业的普通人做为模特进行翻模, 然后做成雕塑, 反映了在深圳这座城市里所生活着的各行业各阶层的人物和那一天所定格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事件、数据等。作品中的这18 个铜像, 来自不同的阶层, 其中有外来求职者、打工妹、中学生、银行小职员、退休老人、儿童、服务员、医生、工程承包老板、股民、保险业务员、抱狗的女人、公务员、港商、清洁工、设计师等, 雕像与真人的高矮、大小、外貌、衣着、装扮等几乎完全一致, 形态传神逼真, 个个栩栩如生, 每个人物雕像旁边都有一个铭牌, 上面记录了该人物的真实姓名、年龄、职业、原籍贯、何时来深等个人相关信息。该作品充分体现出历史的真实性和设计的平民化。这18 个雕塑的产生, 在深圳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和共鸣, 其原因就在于这样的艺术以前国内很少有, 且这样的艺术很贴近生活。随之, 各大城市都开始模仿深圳, 做了很多这样贴切人心的公共艺术。如成都的春熙路街头雕塑《擦肩而过》1 ( 如图1) 等等。这样的艺术, 不仅充分体现了人性的情感, 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 中国新旧社会历史的传承, 以及展现城市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都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艺术在城市需要中产生, 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也为市民大众的生活品质增添了色彩。

4 结语

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 历史文脉的传承, 以及展现城市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都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艺术在城市需要中产生, 大大提升了市民大众的生活品质, 提高市民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拓展整个社会的审美文化教育。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公共艺术在当下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目前国内的公共艺术还只是其他国家的“拿来主义”2, 盲目的参照与借鉴欧美公共艺术的做法必将带来城市文脉与场域氛围的流失, 我们必须从公共艺术的整体性出发, 将公共艺术融入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中, 认真去探讨和研究, 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

1四川雕塑艺术院院长谭云设计。喻意春熙路“从历史中走出, 向未来走去”。

社会公共需要 篇6

1 基于就业需要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改革的必要意义

第一, 以改革谋发展是改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困境的主要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党和国家为了尽快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数量,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学校办学规模。虽然, 高职院校的基础条件得到了提升, 但是却忽略了教育教学质量, 尤其是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 其近年来不断被边缘化, 课时数量大幅减少, 学生的能力水平日渐下降。但是, 由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 增加了工作人员涉外的可能性。这样一来, 社会就业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要不仅没有降低, 反而要求更为严格, 两者出现了不协调现象。为了满足我国的就业市场需求, 提高我国对外经济的竞争力, 高职公共英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坚持以就业需要为导向进行完善, 就成为了其困境得以解决的必然要求。

第二, 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了高职公共英语必须基于就业需要予以改革。进入新世纪, 我国教育部就颁布了适用于高职院校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其中明确指出了公共英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涉外工作能力, 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水平, 坚持与实际相连。2000年到09年之间, 教育部门还对这项制度进行了完善, 目的就在于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此外, 在相关课程的设置上也进行了改革, 将公共英语教学分为基础教育和行业教育两种方式, 更为注重教学内容与行业诉求的契合度, 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2010年—2020年, 国家还提出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基础,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针”。根据国家的以上相关规定, 不难看出国家在高职公共英语人才的培养上愈加重视就业的导向作用, 坚持基于就业需要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改革就势在必行。

2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情况与就业需要之间的距离

2.1 教材方面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础, 是教师和学生所要遵循的参考依据, 教材问题是导致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情况与就业需要不相契合的重要原因。

首先,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材内容大多比较笼统, 没有做到与实际相连, 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后, 很难将其真正的得以运用, 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情况就更少。这样一来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的知识水平也不符合就业岗位的需要。

其次, 教材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联系程度不够。据调查了解到, 目前很多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依旧沿袭以往的模式, 文理科、工科等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教材基本一致, 无法突出职业特点。

2.2 学生方面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教师进行教学的目的也是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但是目前的很多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自身能力与未来就业的紧密关联, 没有充分了解公共英语课程的重要作用。

首先, 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我国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 教育部门在具体规定中曾明确指出了高职院校入学者的基本英语掌握要求, 对单词数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 由于考核力度和检测水平的不完善, 都使得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远远低于国家的相关标准。市场上的很多用人单位也指出学生公共英语的掌握情况不够, 知识基础薄弱, 词汇量少等缺陷。

其次, 学生缺乏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经调查统计发现, 在所有科目中, 学生对英语的厌倦程度最高。即便很多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学校在学生的培养中没有为其创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再加上英语学科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不仅要会写、会读, 还要具有扎实的语法功底和表达欲望, 就使得很多学生对英语具有厌学情绪, 学习积极性不高。

2.3 教师方面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主导作用, 他们的素质能力以及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造成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与就业需要之间的差距,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与教师有关。

第一, 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做到与高职英语的发展速度同步, 他们没有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和中职院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只是把讲学当做了一个结果, 没有注意到社会对学生的实际需要, 知识内容的讲解相对肤浅, 不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

第二, 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方法是教学的主要策略,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手段。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与学生的实际内在诉求也不相适应。另外, 还有很多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依旧在采取灌输式的学习方式, 没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课堂授课中也没有坚持新设备的创新应用和活动教学法, 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第三, 教学任务过重, 自身的能力水平不够。据调查了解到, 很多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不只是教一、两个班级, 他们要给至少4、5个班级进行授课, 且班内人数大多在40个左右。这样一来, 教师的教学经历就会被分散, 教学任务过于繁重, 没有时间进行集中学习, 导致科研力度不足, 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提高。

3 基于就业需要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改革对策

从上述内容中, 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高职英语基于就业需要背景下实施改革的重要意义, 并明确了解了其在具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弊端, 并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对其进行改革就成为了必然之举。

3.1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基于就业需要进行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 想要改进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就要坚持教师观念的转变, 让他们意识到基于就业需要进行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其在课堂授课中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明确他们的实际诉求。具体来说, 有三方面要求:

一是坚持调研市场。教师在教学方案确定之前一定要多做市场调查, 明确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真正需要, 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二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基础知识教育。我国教育部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 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方针, 要确保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有效达到这项要求, 也要坚持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完善, 重视词汇、语法、实际应用等方面的要求, 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底;三是, 加强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想要基于就业需要进行教育教学, 并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明确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的巨大作用。所以,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不能只针对英语进行教学, 要促进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更有针对性。例如, 教师在对学习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 就要在课堂词汇教学中加入Fermentor (发酵罐) 、gene manipulation (基因操作) 等词语, 从而加大其与学生专业的契合度。

3.2 教材的选取要适应社会就业需要

我国在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了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职场交际能力为目标, 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水平, 教材的选取也要遵循“实用为本, 听说领先, 重在应用”的原则。对此, 高职院校在教材的把握上要注重实用性和时代感, 要以工作中的实际语料为基础蓝本, 并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就做出了表率作用, 他们的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的《新职业英语》, 做到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融合。

3.3 坚持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 改进教学手段

基于就业需要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专业能力, 还要具有高尚的素养, 能够逐步改善教学中的不足, 并利用先进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要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 探索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另外, 教师还要不断改进以往的单一教学策略,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并采取例如讨论法、活动法、表演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完善, 在教学过后还要给学生以准确的评定,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教、学、做、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主义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完善, 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要求, 高职公共英语的传统教学模式势必要予以革新。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平稳就业,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一定要根据市场上的就业要求给予改革, 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并完善教材内容和教学环境, 从而做到教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 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作铺垫。

摘要:众所周知, 高职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 能够顺利实现就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教学手段相对呆板, 无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不符。针对这样的现象, 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必须予以革新, 从社会实际情况入手, 完善教学内容。该文就结合目前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现状, 简单阐述一下如何基于就业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就业需要,高职教学,公共英语,改革对策,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茜.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17-20.

[2]邓金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定位的再思考——高职公共英语与学生专业和谐结合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1) :126-127.

[3]吴寒, 黄奕云.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34-60.

[4]林宇飞.基于岗位能力要求的职业英语输出型项目教学改革[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5) :139-144.

[5]杨勤.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 2013 (13) :142-143.

[6]杨修平.基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高职英语课程教改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 :91-96.

[7]宋梅梅.顺应高职教育发展深化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20) :90-93.

幸福需要社会保障 篇7

其实,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幸福的梦想。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作为“升斗小民”的我们憧憬着各式各样的幸福, 无论年龄、无论身份、无论学历高低。我们关心着每一天的柴米油盐和房价高低, 关心着事关生老病死的各种“风吹草动”……

如今, 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越来越“金碧辉煌”, 然而由于生活压力的日渐增大, 民众心中的那份幸福感却难以用“强烈”一词来修饰。可喜的是, 国家和政府开始把“让民众感受到每一个幸福的瞬间”当做最大的命题。

可以说, 社会保障与处于经济发展当中的我们息息相关, 更和在生活中的我们密不可分。关注社会保障, 其实更多的也是关注我们自己。

保障是民生之福, 而幸福更需要社会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 “幸福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然而, 当我们仍在追逐着社会保障带来的温暖, 当我们期待着“鲜艳”的社会保障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以民生福祉为出发点的国家和政府显然没有停步, 依然在兢兢业业地念着“幸福”的经。

社会公共需要 篇8

(一)现代公共行政的局限性

现代公共行政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垂直管理、物化的官僚制与复杂性。

1. 垂直管理

现代公共行政的主要组成形式,就是韦伯的官僚制。这种官僚制是一种理想模式,是以权力分配作为支撑的垂直管理体系。权威和权力都位于金字塔的顶端,这导致了领导不必听取下层的意见和咨询就可以做出决策,导致了决策的不科学和不民主,带有浓厚的官僚主义。

2. 物化的官僚制

官僚制注重工具理性,强调专业化、技术化、去人格化,遏制人性,使官僚制一步一步走向物化。韦伯的官僚制成为了一台臃肿复杂的机器,而人成为了工具,只注重程序和规则而忽视结果,导致公共行政丧失了公共精神。

3. 复杂性

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机构除了要服务公众、谋求公共利益,还要顾及自身利益。正是因为自身利益的追逐导致机构愈加膨胀和复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笨重不堪。

(二)重释公共行政的内涵

全钟燮教授认为,为了理解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对公共行政的定义与看法,重释公共行政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公共行政进行解读。

首先是公众地位的转变。要从被动的客体转化为积极参与的主体。在以往概念中往往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置于公共行政之上,因而更多地强调工具理性,专业化和技术化,而忽视了公民的地位,认为他们只是被动接受公共服务。要以对话、沟通和协商为手段,鼓励不同背景身份的人参与到公共行政中来,重新建构行政管理理论。

其次是行政管理职责的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转向鼓励公民参与的促进者。政府应该为公民构造双方沟通的平台与话语体系,向公民采纳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行政管理者必须为公民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以保证他们能够顺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行政管理者超越现代公共行政的局限性,通过沟通和公民参与来构建更加富有意义的社会框架。

再次是公共行政要重新定位。应该变管理为合作,变统治为治理。社会建构主义并不否认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技术性,而是引入公民参与,沟通和对话能更好地实现公共行政的目标。在社会建构主义者看来,20世纪80年代,政府、公民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参与治理的公民群众通过对话与协商实现了对公共利益的正确判断。

最后是民主行政。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主张建立一种平行合作关系,通过对话、分享和开放式的交往分享社会权力。社会建构通过协商与对话凸显非科层制的合作治理形式,为推进民主化的治理进程提供了一个框架。

二、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

(一)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特征

1. 社会建构是一个框架

社会建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寻求对话和协商。公共行政不再单纯是政府部门的事,同时也是民众和非政府组织的事。社会建构框架下,鼓励多主体参与,实现公共治理的民主化。

2. 承诺通过民主过程来实现变革

社会建构承诺通过民主过程来实现变革,让公民充分参与进来,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公民的价值、思想和体验。此外,更加民主的公共行政能够使政府的行政管理具有更好的接受性,使得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够更好地得到推行,提高政策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

3. 社会建构过程鼓励着人们的参与和奉献

社会建构旨在推动公共参与,要求行政过程更加民主与公开,鼓励人们参与和奉献。只有如此,公共行政才能够更好地运行。

(二)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途径

1. 分权与权力分享

分权就是要把权力从中央层面下放到地方政府,使得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得以调动,进而培养能够积极参与公共行政的公民。在实际操作中,政府拥有非常大的权力。决策权往往位于金字塔顶层,处于下层的公务员和公民很难进入到决策过程中来,因而必须下放权力。否则,民主的社会建构就不可能实现。

2. 强化非主题讨论的实践

“民主的社会建构依赖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促进持续的互动和连续的关系,倡导批判和反思行动,强调包容姑息反对声音的真正对话与话语。”①主题性的讨论为公民更好地说出心声和意愿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因此,要把主题性讨论和非主题性讨论都纳入到公共行政治理的民主化进程中来。

3. 促进信心和信任

现代公共行政,由于其局限性,民众无法参与到公共政策的治理当中,因而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同时,部分行政官员的不规范操作,丧失了民众的信任。而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就是重拾公共行政伦理的精神,重塑官员的伦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让民众参与到公共治理中来,重新树立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三、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的反思

首先,由于政府的封闭禁锢运行模式,使得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实际上很难参与或影响到决策过程;设若参与进去了,在一些紧急和重要时刻反而会延误决策。其次,公民是否愿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参与公共治理的意愿是否强烈,即便主观意愿强烈,政策参与过程中也还会受到客观环境、制度条件与领导意志的影响。再次,如何保证公民顺利参与,又如何保证其参与的真实性、所表达观点的可信性,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不同的治理主体来自不同的背景与环境、不同的利益团体,因而难免发生冲突与矛盾,关键是如何调和且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任重而道远,但是,坚信只要把握住社会建构的内涵,公共行政就能更多关注公共利益,为一般民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孙柏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社会公共需要 篇9

1 官僚制与中国行政发展

官僚制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和体制,早已存在,但对其进行的系统分析却起始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韦伯看来官僚制具有准确性、稳定性、严格的纪律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在纯粹技术层面上,官僚制具有优于其他任何组织形式的优越性,是对工业社会中大型而复杂的组织进行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成了现代公共行政的组织基础。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所处的现代化阶段与工业化国家所处的现代化阶段在发展程度上不同,政府与社会的基本格局不同,但与西方各国在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背景却是相似的:(1)经济全球化导致东西方各国对本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竞争能力的重视。(2)信息技术使得民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缩小,公众对建立灵活、高效、透明的政府的要求被提上议程。(3)过分强调工具理性已经不能适应行政发展的需要。(4)私营部门长期处于竞争环境中,他们不断创新管理方法。面对日益变化的世界,管制型政府已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企业家政府最终也令西方民众抓狂不已,随着对“法治型政府”、“学习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旨在克服官僚制弊端的政府模式正呼之欲出。

2 价值重构

行政发展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困境与理想,因此,对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相当困难的。但是,我们能够深刻感知当前行政发展作为一个朝向更高目标的正向制度变迁过程,具有的明确价值诉求和目标导向性———发展,本身是源于人类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价值在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和对人类福祉的改善。

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遇到发展困境,以行政改革为主要手段的行政发展成为各国清除经济社会的发展障碍、走出发展困境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存在诸多不足,核心是把政府机构改革放在首位并持续推进,使政府工作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1]。因此,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行政发展战略仍然离不开对官僚制的反思,科学客观地认识官僚制及其官僚制的局限性,对我国的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重新认识官僚制

官僚制作为政府管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国家的成长,社会组织规模扩大、社会公共事务日益增多和复杂化,大规模的行政管理压力推动组织的官僚化趋势加速发展,直至“在当今社会,科层制已成为主导性的组织制度”[2]。其原因正如韦伯所分析的那样:官僚制比建立在血族关系和个人忠诚基础上的其他组织形式能够更有效率地协调大量个体的多样性活动。随着理性、大众民主和复杂的劳动分工的成长,组织的官僚化日益占据统治地位是不可避免的趋势[3]。

官僚制在纯技术上的优越性使其满足了现代国家(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要求,成为政府的基本组织形式,也符合了现代社会的理性精神。但是,仅仅凭借“技术理性”并不足以令传统官僚制流芳百世,因为“官僚制在工具上的合理性与其价值上的非理性基本上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即工具理性程度越高,其价值理性就越低”[4]。在倡导的人文关怀的当今世界,唯有对其进行价值改造,方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增进福利。

2.2 输入公共精神

官僚制对工具理性原则的推崇主要体现在它只注重组织系统活动的效能和技术可能性,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对“制度”“章程”的遵循。在中国,也曾经由于对理性官僚制的盲目崇拜而导致的“重规则,轻人权”的案例时常发生,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只因拆迁人员手中持有2001年6月生效的《城市房屋管理拆迁条例》,暴力拆迁有了法律的保护,便可以所向披靡。从形式上讲,当事人认为是有据可依,按条例办事,与韦伯官僚制中的形式合理性如出一辙,但是在追求形式合理性的过程中摒弃了正义、人权等价值理性,酿成悲剧,发人深省,因而,在追求形式合理性之前,应对良善动机进行回归,始终秉持良善的价值取向。

公共精神孕育于现代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之中,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依归的一种价值取向,包含着对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目标的认肯与追求。在公民社会崛起的今天,公民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已日益清醒,并且与行政主体共同成为中国行政发展的主体,因而公共精神的培育和普及十分必要。

3 用公共精神改良官僚制

行政发展目标有其社会价值和政治意义,即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最终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改善人类的福祉。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目标也在于此。但是如今许多“非理性”因素在中国官僚体制中仍发挥着非常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关系网现象、权威主义等等。当然,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剖析当代中国行政的发展阶段及具所处的生态环境,我们发现,中国的行政发展面临着官僚制不足的困境,现代理性精神缺乏、经验行政大行其道,党政二元行政负面影响较大,可以说,现时的中国行政体制正处于官僚制不足的阶段。因此,努力建构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官僚制,应当成为中国行政发展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的主题。

3.1 客观认识官僚制的理性精神

理性官僚制是工业化的产物,是适应工业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工业社会中它又反过来发挥着主导且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它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保障,它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这在经济大萧条以后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了基本的公平感和平等感;它提供了工作[5]。可以说,建立官僚制是工业社会对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当今中国正处在以发展工业经济为特征的多层面现代化进程中,这必然带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引发系列矛盾和冲突。尤其是历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政治上的巨大变化和市场机制使传统政府组织内部的种种积诟暴露无遗,似乎为摒弃官僚制带来了良机。而事实上,这恰恰是官僚制不足的后果。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应该立足于中国自身的环境和现实。历史发展的实践表明,现代官僚制是适应工业社会的最有效率、最为理性的行政模式。

3.2 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

高新技术的发展加深了社会的复杂程度,“只有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掌握足够的信息而做出熟悉情况的决定”[6]的时代一去不返,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公民渴望的是一种开放、包容的行政组织。正是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国的行政发展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历程,而不是仅限于韦伯官僚制对形式理性的单纯追求,这个中国特色,就是结合中国国情,赋予行政改革以公共精神的价值色彩。

中国行政发展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促进民主社会所拥有的基本价值:自由、秩序、正义、公民利益和公共利益等。公共精神及其所蕴涵的这些基本价值是公共行政的理念支点,发扬和弘扬公共精神是政府得以维系的前提条件。否则,政府就可能堕落为追求私人利益的手段,陷入行政管理实践的误区。

3.3 加强现代行政文化建设

加强现代行政文化建设,首要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扬传统民本行政文化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法制和民主精神的培育,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伦理规范。还需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性伦理文化资源,形成中国特色的“公共伦理”观念以及现代中国人的现代“公共人格”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加强全民族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公共理性”水平和法治化程度。

3.4 提升整个社会的公民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主要有两方面内涵:一方面,公民意识的核心是主体意识———道德主体意识和法律关系的主体意识。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主要承担者都是公民,道德的实施、法律的适用都需要公民意识的高扬;另一方面,“公民意识”是德法兼治的平台。现代社会是一个“公德主导”的时代。“公德”不同于“私德”,一是由于它是“社会人”所应当具有的道德,其基本要求不只是出于仁爱之心,而主要是出于对他人合法利益和人格的尊重,并突出表现为对规范的尊重和对调节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公共规则”的尊重;二是由于它所依据的是普遍主义的原则,要求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必须无例外的遵循公共生活的规则,履行与自己的权利相对应的义务。这是现代社会实现人类福祉最大(下转第106页)(上接第64页)化的保证,与中国行政发展的终极目标相一致。S

摘要:中国行政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人类的福祉,而官僚制在改善人类福祉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并成为工业社会乃至当今社会最主要最广泛的组织形式。但是官僚制单纯的形式理性已经难以适应多元价值观重叠的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共精神对其进行价值重构,这要求客观认识官僚制的理性精神,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加强现代行政文化建设,提升整个社会的公民意识。

关键词:行政发展,改良官僚制,价值改造,公共精神

参考文献

[1]祝小宁,等.公共管理的现状:问题、挑战及对策:2009公共管理国际会议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9(12).

[2][美]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3]Martin King Whyte.Bureaucracy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TheMaoist Critique[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3,38(2).

[4]王威海.韦伯:摆脱现代社会的两难困境[M].辽宁出版社,1999:24.

[5]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3,15.

上一篇: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下一篇:练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