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

2024-09-18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精选7篇)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无剖宫产指征初产妇, 采用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后对分娩产生的系列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初产妇 (无剖宫产指征) 2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产妇平均分为B1组 (观察组100例) 与B2组 (对照组100例) 。B2组:产房常规分娩;B1组:专人全程陪伴分娩。对比B1组与B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 在自然分娩率方面, A1组产妇高于A2组产妇非常明显 (P<0.05) 。在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以及产后出血量3方面, A1组产妇低于A2组产妇非常明显 (P<0.05) 。结论 针对初产妇选择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 可以显著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 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 有效缩短产妇产程, 成功凸显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分娩,产程时间

以往医院的产房主要实施倒班制进行相关工作, 采用此种方法只能对产妇实施分段管理, 给产妇的内心状况以及对产妇产程的观察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最终给产妇的分娩带来了较大的影响[1]。为了能够有效将产时护理质量提高, 针对我院收治的初产妇 (无剖宫产指征) , 对其采用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后, 在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产妇产程以及提高护理质量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200例初产妇 (无剖宫产指征) , 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产妇平均分为B1组与B2组。全部为单胎、足月、头位并且无内外科以及临床未表现出产科并发症的产妇。产妇的最小年龄为23岁, 最大年龄为33岁。孕周最短为37周, 最长为41周。对比B1组与B2组产妇的一般资料, 表现出均衡性 (P>0.05) 。

1.2 方法:

针对B2组产妇主要按照产房常规完成分娩, 针对B1组产妇, 选择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完成分娩。对比B1组与B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分娩方式、产妇产程时间以及产后的出血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3.0完成数据库的建立, 利用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 利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 以P>0.05为不存在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B1组与B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

见表1。

从表1能够得出, 在产妇阴道分娩率以及剖宫产率两方面, B1组低于B2组产妇明显 (P<0.05) ;在顺产率方面, B1组高于B2组产妇明显 (P<0.05) 。

2.2 对比B1组与B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针对B1组产妇, 第1产程: (5.46±1.25) h, 第2产程: (0.61±0.04) h, 总产程: (6.56±1.27) h;针对B2组产妇, 第1产程: (8.31±1.23) h, 第2产程: (0.87±0.07) h, 总产程: (8.87±1.30) h。在第1产程、第2产程以及总产程3个方面, B1组与B2组差异显著 (P<0.05) 。

2.3 对比B1组与B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情况:

在B1组的96例 (自然分娩+阴道助产) 产妇中, 产后出血量 (156.49±25.22) m L, 在B2组的68例 (自然分娩+阴道助产) 产妇中, 产后出血量为 (186.75±11.57) m L, 多于B1组产妇非常明显 (P<0.05) 。

3 讨论

3.1 B2组方法:

产妇临床表现出宫缩 (规律) 情况后, 待产妇子宫口开大 (2 cm) 后进入到待产室, 相关工作人员在产房实施8 h工作制,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待产室以及产房对产妇产程进行观察以及接生工作, 助产士按照常规对产妇产程进行处理[2]。

3.2 B1组方法:

产妇临床表现出宫缩 (规律) 情况后, 将产妇送入到待产室, 选择沟通能力强、专业水平高以及充满爱心助产士针对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分娩, 直到产妇完成分娩后, 对产妇进行2 h的观察无异常后, 将产妇送回病房[3]。助产士在工作的过程中, 应该坚持以产妇为中心完成相关工作, 为产妇创建舒适、安静以及安全性较高的环境, 并且需要对其人格以及具有的隐私权给予尊重。针对产妇的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进行全方面的评估, 对其进行相关分娩知识的宣教。在第1产程需要使产妇明确疼痛的相关知识以及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 确保产妇能够充足休息, 避免过多的消耗自身体力, 在胎膜未破的前提下应该适当进行运动, 合理进行排尿, 在宫缩间歇时间, 进行食物 (容易消化并且富含营养) 以及水分的补充, 确保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具有充沛的体力以及精力完成分娩。针对产妇需要进行示范, 使其了解在分娩的过程中躯体放松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呼吸技巧, 帮助产妇完成更衣以及擦汗等步骤, 并且需要对产妇的腰骶部进行按摩[4]。向产妇讲解当前分娩的情况, 树立产妇的信心, 使其能够主动配合。在第2产程需要使产妇能够由当前宫缩的情况学会如何屏气用力, 要求助产士需要对其给予更多的鼓励, 并且针对产妇诸多的生理需求 (擦汗以及饮水等) 有效进行满足。完成分娩后, 给予产妇祝贺, 对其给予更多的称赞, 使产妇内心滋生一种成就感。此外, 要求助产士需要对产妇的子宫进行按摩, 对产后出血量进行观察。

总而言之, 针对初产妇选择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 在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 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缩短产妇产程等方面, 表现了显著价值, 成功凸显专人全程分娩护理模式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滨霞.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J].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1, 18 (9) :176.

[2]李捷.产科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28) :7001.

[3]马汝霞.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电子版) , 2013, 13 (4) :378.

[4]黄清姐.产科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2) :265-266.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待产妇,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4例, 观察者患者最小年龄为22岁, 最大年龄31岁, 平均年龄25.3岁, 孕程最短为37周, 最长为41周, 其中32例患者为初产妇, 12例患者为经产妇;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为21岁, 最大年龄32岁, 平均年龄26.1岁, 孕程最短为37周, 最长为41周, 其中31例患者为初产妇, 13例患者为经产妇;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及助产, 观察组患者行全程陪伴分娩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产程时间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 (±s) 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数据展开t检验, 组内数据展开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对比

观察组44例患者中36例患者为顺产, 占81.82%, 6例患者为阴道助产, 占13.64%, 2例患者为剖宫产, 占4.55%, 对照组44例患者中18例患者为顺产, 占40.91%, 7例患者为阴道助产, 占15.91%, 19例患者为剖宫产, 占43.18%, 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44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现象, 占4.55%, 对照组44例患者中9例患者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现象, 占20.45%,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44例患者中无一例新生儿发生窒息现象, 对照组44例患者中4例新生儿出现窒息现象, 新生儿窒息率为9.09%,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2.2 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第三产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且观察组患者的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具体见表1。

3 讨论

分娩是多数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 其主要是指自母体中以新的个体出现, 即胎儿脱离母体以独自存在的个体出现的使其及过程[1]。分娩主要包含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为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为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即为胎盘娩出期[2]。确保产妇在分娩期间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 使患者掌握相关分娩知识, 顺利分娩, 同时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是产科工作的重点。然而, 由于缺乏对产妇产前健康教育的重视, 多数患者缺乏对分娩的认识及信心, 使得剖宫产率不断增加, 不仅对产妇产后的体质恢复产生严重的影响, 同时还极易导致产妇及围生儿出现宫内窘迫等并发症[3]。因此, 临床上必须要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来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

全程陪伴分娩是指产妇自准备分娩到产后结束期间, 在助产护理的帮助下完成分娩的过程[4]。该过程中助产护理对产妇的心理、生理、情感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及护理, 从而有效的消除产妇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 从而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5]。因此, 我院为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 降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现象的发生率, 对44例产妇行全程陪伴分娩护理,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管理措施如下。第一,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我院为提高护理质量, 促进患者自然分娩, 对产科全体护理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并组织其对分娩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 同时在实践运用后还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要求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对护理经验进行交流、讨论, 从而确保护理人员充分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第二, 服务管理, 医疗机构要尽可能的为产妇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 同时待产室及分娩室必须要配齐相应的设备, 且尽可能在室内设置洗手间、沙发、茶几、电视等设施, 为产妇营造家的感觉, 从而有效的增强产妇的安全感;此外, 应合理的对分娩床与待产床进行隔离, 从而有效的降低产妇的恐惧、焦虑的情绪[6]。第三, 在实际的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中, 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使产妇了解分娩的相关知识, 同时还要使产妇明白不良情绪对分娩的影响, 并且要及时给予患者帮助和鼓励, 逐渐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使其以最佳状态进行分娩, 从而有效的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

本次研究表明察组患者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44例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第三产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且观察组患者的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这就说明将产科全程陪伴的分娩护理应用到产房护理管理中, 可有效的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 减少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现象,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农桂玉.妊娠合并艾滋病13例分娩护理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 (中旬刊) , 2011, 17 (9) :76-77.

[2]黄清姐.产科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2) :265-266.

[3]黄碧萍, 陶艳玲, 万海霞.风险管理在产房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7 (3) :223-225.

[4]肖艳, 刘焕娟, 吕洪梅, 等.浅谈全程陪伴分娩模式的应用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12) :54-56.

[5]邱雪娟, 龚祖康.规范化、规模化分娩镇痛的护理管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 (9) :213-214.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分娩产妇60例, 数字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30例, 均为健康产妇, 其中初产妇36例, 经产24例;年龄22~45岁, 孕周3 7~4 2周, 身高1 5 2~1 7 3 c m, 平均身高 (161.2±2.3) cm。两组产妇在基础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产房常规分娩护理方法, 由护理人员正常轮班开展护理工作。研究组产妇采取助产士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 产前对产妇开展分娩知识讲解, 合理评估产妇生理及心理状态, 产妇需保持充分体息, 不可过度消耗体力, 保持合理营养摄取, 对产妇每个产程对应的自身呼吸配合等技巧进行合理指导, 胎儿娩出后对产妇进行指导确保其正确对婴儿进行哺乳, 促进宫缩, 适当活动, 减少并发症等。

1.3 疗效判断标准[2]

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质量, 检测产妇分娩后2 h出血量及疼痛程度。疼痛情况应用国际上常用的描述疼痛量表 (VRS) 评估, 得分越低显示疼痛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在分娩后, 出血、产后异常、新生儿窒息几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在产妇产后2 h内研究组产妇出血量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分娩对于女性是一种较为自然的, 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生理过程, 有的孕妇在分娩前会产生一定恐惧感, 因为对整个产程并无较为明确了解, 因为了解此过程存在一定疼痛, 导致产妇产生消极心理情绪[3]。长时间过度紧张导致产妇体内茶酚胺分泌水平上升, 极易导致宫缩、产力、血管收缩等出现异常情况, 由此引发宫缩乏力, 增加分娩时间, 导致新生儿发生异常, 有的还会使得母婴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经临床研究发现, 家属陪伴对产妇存在一定支持作用, 但家属陪伴并无法明显提高生理改善效果。而且在分娩进展中, 疼痛感会持续加剧, 因为无分娩经验往往导致分娩产生一定困难。有的家属往往出现焦虑心情, 导致产妇不良心理情绪更为严重, 由此放弃自然分娩而选择剖宫产[4]。在临床中采取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护理方法, 助产士具有较高职业道德, 良好心理素质及专业化医疗知识, 对于产妇分娩具有良好协助作用[5]。分娩时, 助产士对产妇实施合理心理指导, 使之了解自然分娩优势, 增加其分娩信心。而且应注意严密监测产妇机体变化, 如有异异常常需需及及时时处处理理, , 确确保保分分娩娩顺顺利利完完成成, , 降降低低患患者痛苦, 增加自然分娩率, 降低剖宫产率[6]。经本文研究可知, 研究组产妇出血率、产后异常率、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分娩完成后2 h内平均出血量、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之, 全程陪伴护理对产妇分娩具有较为明显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陪伴护理对产妇分娩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60例分娩产妇, 数字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轮班制度, 研究组采取助产士全程陪伴护理, 分析对比两组分娩质量、产妇出血量及疼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产妇分娩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娩完成后2 h内出血量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全程陪伴护理明显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利于胎儿健康, 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全程陪伴护理,分娩,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花兰.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4) :221-222.

[2]王素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 2013, 34 (2) :336-337.

[3]梅晓芳, 明雅焜, 李丽芳, 等.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11, 32 (1) :7.

[4]彭小男, 马凤兰, 吴贤珊, 等.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对分娩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 (20) :112-115.

[5]罗静.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 (4) :210-211.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月~2016年10月, 我院选取110例健康孕产妇,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55例, 年龄22~34岁, 平均年龄 (27.4±2.8) 岁,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 (40.1±1.6) 周;观察组55例, 年龄21~33岁, 平均年龄 (27.2±2.9) 岁,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 (40.2±1.6) 周。两组产妇各临床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全程陪伴分娩护理, 具体护理方法为:

1.2.1 第一产程护理

(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分析, 在此基础上, 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计划;受到宫缩、阵痛等刺激因素的影响, 产妇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 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积极加强护患沟通, 及时地借助于鼓励性的语言、握手、眼神接触等方式为产妇树立信心, 以缓解其不良情绪, 增强其依从性, 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健康教育:在第一产程前, 产妇需要避免平卧位, 要多走动, 其目的在于促进胎头下降, 为第一产程做好准备;产前鼓励产妇多饮水, 及时地变换体位, 饮水后及时地排尿;护理人员要借助于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产妇讲解基础知识如产程进展、注意事项、宫缩的作用等, 以提高产妇的认知水平, 缓解其紧张等不良情绪[2]。

1.2.2 第二产程护理

(1) 持续性心理疏导:产妇在产程中会伴有疼痛现象, 再加上宫缩的影响, 产妇难免会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要主动加强护患沟通, 给予产妇以鼓励、理解和安慰, 以及时地给予其持续性的心理支持, 从而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确保产程的顺利进行。 (2) 健康教育:可结合产妇实际情况为其选取自由体位, 引导其交替使用深慢呼吸, 也可以为其轻柔地按摩腰腹部, 其目的在于帮助产妇放松, 缓解其疼痛, 这也有助于保留其体力[3]。 (3) 饮食指导:在产妇宫缩间歇期时, 及时地为其提供易消化食物, 及时地补充营养, 以便产妇有足够的体力。 (4) 产程观察:护理人员要对产程进展情况密切监测, 并要注意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以便及时地发现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宫缩时, 要教会产妇深吸气等方法, 以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

1.2.3 第三产程护理

(1) 病情监测:产后2 h是产后出血的多发时间段, 注意对产妇阴道出血量密切监测, 并要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和会阴伤口情况。与此同时, 注意对宫缩强度和产妇宫底高度、血压、呼吸、脉搏等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 (2) 健康教育:耐心地为产妇讲解产褥期基础护理知识如会阴护理、母乳喂养、子宫复旧等。产后及时地告知产妇新生儿的性别、体重、出生时间等信息, 以缓解产妇的顾虑。产后2 h, 若产妇无异常表现, 尽早地实现母婴接触。 (3) 心理疏导:产后, 产妇会觉得受到了丈夫及家人的忽视, 这常常是产后抑郁的前兆, 所以, 产后心理疏导尤为重要。要加强护患沟通, 及时地疏导产妇的不良情绪, 给予其心理支持, 在产妇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自然分娩29例, 剖宫产28例优于对照组4 6例, 9例, 观察组的产程时间 (1 0.4±1.4) h、产后出血量 (75.5±10.4) ml优于对照组 (14.1±1.5) h、 (95.0±11.5) 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为产妇配备专职助产士, 给予其专业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 有助于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 能够给予产妇家庭式的关怀, 可以有效地缓解产妇在围产期的负面情绪, 有助于拉近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 提高信任感和安全感, 以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有助于增强产妇的依从性, 使其可以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 可以有效地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全方位地改善产妇的预后生存质量[4];此外, 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也能够增进产妇对于分娩的认识和了解, 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 对于维护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均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自然分娩情况、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 这说明给予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可提高自然分娩率, 缩短产程时间, 减少产后出血量,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析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我院选取110例健康孕产妇,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55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护理, 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自然分娩情况、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给予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的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临床效果,产后出血

参考文献

[1]赵立娟.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产后出血分析[J].河北医药, 2015, 37 (14) :2236-2237.

[2]田阳阳.产时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对孕妇进行助产护理的价值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 (9) :112, 105.

[3]高惠, 温晓丽.用产时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对孕妇进行助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8) :86-87.

导乐陪伴护理模式对分娩的影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1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460例,均为单胎、头位、初产,年龄20~33岁,孕周37~41周,无妊娠合并症,临产时均无剖宫产指征。将孕妇随机分成导乐组230例,对照组230例,两组的年龄、孕次、孕周及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导乐组孕妇宫口开大3cm进入产房后即由一位有经验的助产士全程陪伴,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持续的心理、生理和感情支持,讲解有关的分娩知识,调节呼吸方法,转移注意力,松弛肌肉,减少恐惧紧张,建立正常分娩的信心[2,3],从协助分娩直到产后2小时。对照组按传统助产士交接班模式工作,由轮班助产士按常规进行产程观察及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导乐组与对照组分娩方式的比较

导乐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导乐组胎吸或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导乐组与对照组产程时间的比较

导乐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导乐组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导乐组与对照组分娩并发症的比较

导乐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分娩时一个自然而又复杂的生理过程,产妇能否顺利分娩,除了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等因素外,更易受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方面的影响[3]。相当数量的产妇是从各种渠道了解有关分娩时的负面诉说,害怕和恐惧分娩的一切过程,怕陌生的环境、怕疼痛、怕出血、怕发生难产、怕胎儿畸形、怕自己或胎儿有生命危险,致使临产后情绪紧张,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心理状态。据统计,大于90%的产妇有恐惧、焦虑感[4,5]。焦虑是分娩期不良的心里反应,它与宫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有显著的相关性[6]。而导乐陪伴分娩是由陪伴助产士向其宣教分娩知识,使其了解分娩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及应对措施,让产妇知道宫缩痛时如何进行放松疗法[7],减轻或消除了产妇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整个分娩过程。我们的研究发现,导乐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导乐组胎吸或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导乐分娩对顺利分娩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研究表明,导乐分娩在助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导乐可以缩短产程,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8]。导乐陪伴分娩模式的优点还有:(1)导乐陪伴分娩采取一对一工作模式,避免产妇在待产过程中因需熟悉多名助产士而产生恐惧心理[9,10],也避免一些助产士将产妇推延到下一班而导致不良情况的发生。(2)导乐陪伴分娩增加了助产士的责任心,保证产程观察的完整性及连续性,有利于及时发现产程中的异常情况并给予及时处理。(3)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由陪伴助产士给予心理及生理方面的支持,指导准确的呼吸、放松技巧[11,12],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使产妇由被动变主动,提高了分娩中的耐痛阈[13],从而顺利完成分娩。

导乐分娩为产妇提供一对一服务护理,产程中陪产助产士主动与产妇交流,让其了解整个分娩过程,随时倾听患者诉说感受,并进行启发引导,以增加产妇的信心,从而调动产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潜能[14],主动配合助产士,顺利完成分娩。此次研究提示,导乐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和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同时,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增加了助产士的责任感,最大限度保证了母婴安全,同时使产妇感受到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温暖[15],让整个分娩过程在充满关怀、鼓励的氛围中进行,使产妇在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对分娩充满信心的状态下,完成分娩的全过程。所以导乐陪伴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导乐陪伴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460例,随机分为导乐组和对照组2组进性研究分析。结果:导乐组较对照组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了产程,减少了胎儿窘迫、新生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论:导乐陪伴护理模式可以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及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产科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分娩方式。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 篇6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 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100例。研究组年龄22~34岁, 平均27.3±7.6岁;孕周37~42周。对照组年龄23~35岁, 平均27.9±6.3岁;孕周37~42周。二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全程护理模式,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

1.2.1 评价方法

采用自编产妇心理护理效果评分表评估患者心理护理效果, 从产妇入院待产至分娩后72 h, 逐项评分。同时对母乳喂养率、新生儿体温、睡眠、及黄疸发生率进行比较。

1.2.2 统计方法

用SPSS12.0进行统计, 以P<0.05 (双侧) 为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1.2.3 分娩全程护理方法

在接到产妇入院待产通知后, 科室指定专门护士, 作为该产妇的责任护士, 对产妇进行分娩全程护理。分娩全程护理从接到产妇入院待产通知开始, 一直到患者分娩后三天为止。分娩全程护理护士并不取代科室其他护士工作, 只是与其他护士协同工作。

1.2.3. 1 分娩前护理

责任护士要主动热情接待产妇, 介绍病区及产房环境, 解释分娩全程护理模式的规范,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观察, 对产妇的心理与生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模型演示, 让产妇对分娩生理的过程有一个大致了解, 消除紧张害怕心理;这样有利于产妇对分娩过程进行配合, 树立起正确的生育观和良好健康的分娩行为, 充分作好迎接即将来临的分娩的心理准备。

1.2.3. 2 产中护理

产时由责任护士陪伴, 提供一对一专人护理, 按照导乐式分娩程序进行指导。持续给予生理上的护理和心理上的指导, 随时提供产程进展中的情况, 尽最大可能满足家属与产妇提出的合理要求。在宫口开全后, 责任护士亲自把产妇送到分娩室, 一直陪护产妇, 在分娩过程中, 指导产妇正确地进行配合, 包括如何屏气、呼吸、用力等, 接产时责任亲自上台助产, 让产妇在亲切和信任中主动配合完成分娩。责任护士可以通过表扬鼓励性语言来指导产妇如何应对疼痛及不适, 如何使用产力, 如何配合分娩, 从而给临产妇心理支持。

1.2.3. 3 分娩后护理

鼓励产妇在2 h内自行排尿, 指导产妇合理饮食, 以防便秘, 促进产后恢复。每0.5、1、2 h为产妇按摩子宫1次, 以防止宫腔积血。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 尤其是注意新生儿的皮肤及脐部护理:每日脐部换药1次, 防止脐部感染, 若有特殊情况时可增加换药次数, 防止出现并发症。帮助产妇尤其是年轻的初产妇, 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在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断脐, 清洁皮肤, 在分娩后30 min内让母婴裸体皮肤接触;新生儿产后要尽早建立有效的吸吮[1]。产后2 h把母婴送回病房, 并做到母婴同室, 教会产妇正确的喂奶方法。在产妇出院前, 要根据每一位产妇个体实际情况, 适时做出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

2 结果

2.1 二组产妇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1) 。

2.2 二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比较 (见表2) 。

2.3 二组新生儿体温、睡眠、及黄疸发生率比较 (见表3)

3 体会

不少产妇, 尤其是初产妇, 对分娩过程不了解, 对医院住院环境有恐惧感, 无新生儿的照顾经验, 分娩后要立即适应做母亲的角色, 这是一份心理应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能否顺利度过应激与产妇自身的个性、家庭支持、对分娩的认知等相关。有研究发现, 产妇对住院有心理负担的占82%, 在分娩中有恐惧感占98%, 希望有人陪伴占90%[2]。在分娩的过程中, 产妇的心理状态以及分娩时用力等配合正确与否, 会对分娩结果造成很大影响, 若能在分娩整个过程中, 给予产妇全面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可以使孕妇疼痛等不适症状减轻, 消除紧张害怕心理, 产妇能主动控制和参与分娩过程, 对保障母子健康平安起到积极作用。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发展过程人们对生育、健康及医疗保健需求变化, 妇产科护理模式势必随现代护理发展趋势作出相应调整[3]。

我们根据产妇的需要, 开展了分娩全程护理模式,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产妇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 科学育儿的理念也得到落实, 纯母乳喂养率由90%上升到98%, 新生儿黄疸、体温过低发生率明显下降。我们认为, 在产前对产妇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包括乳房护理, 使产妇对母乳喂养有更科学的认识, 能更好地落实母乳喂养。同时, 在产后30min即让母婴裸体皮肤接触, 一是有利于母婴情感的沟通, 而且新生儿有效的吸吮, 能刺激产妇大脑中释放足够水平的催乳素, 促进初乳的分泌, 从而在生理上提供了母乳喂养基础, 在心理上形成情感的依恋, 使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早期母乳喂养, 可以使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降低, 保持正常体温, 有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

摘要:目的 探讨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采用分娩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产妇满意度、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率、新生儿体温、睡眠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黄疸人数 (40人vs55人, χ2=4.51, P=0.034) 、纯母乳喂养 (98人vs90人, χ2=5.61, P=0.017) 、低体温 (3人vs11人, χ2=4.92, P=0.027) 、安静睡眠 (96人vs82人, χ2=10.01, P=0.002) 、产妇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人数 (72人vs61人、24人vs18人、4人vs21人, χ2=13.3, P=0.00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在产科应用, 有利于提高产妇的满意度、新生儿安静睡眠率和母乳喂养率, 降低新生儿黄疸及低体温发生率, 值得推广。

关键词:分娩,全程护理模式,产科

参考文献

[1]武华玲.早吸吮的观察与分析.齐鲁护理杂志, 2000, 6 (1) :18-19.

[2]徐斌, 王效道.心身医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0:120.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 篇7

关键词:初产妇,全程陪伴,分娩助产

产科是综合医院中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 如何为产妇创造舒适的分娩环境、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成为产科工作人员的重要课题。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等严重的并发症在逐渐减少, 同时多种护理模式得到创新与应用[1]。为此,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初产妇进行分析, 采用全程陪伴分娩助产护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初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经过超声检查后证实为单胎、头位妊娠, 同时排除严重妇科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3例。对照组年龄21~30岁, 平均年龄 (25.7±1.8) 岁;体重49~55 kg, 平均体重 (53.1±0.4) kg;孕周37~40周, 平均孕周 (38.2±1.0) 周;观察组年龄20~32岁, 平均年龄 (26.0±2.2) 岁;体重48~57 kg, 平均体重 (54.5±0.7) kg;孕周36~39周, 平均孕周 (38.5±0.7) 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助产方案, 观察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方案, 在分娩过程中观察产妇和胎儿的情况, 对产妇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鼓励支持。具体操作如下。

1.2.1 介绍分娩知识。

在分娩前, 护理人员要向产妇告知分娩过程的操作情况, 让产妇了解检查活动和治疗的意义, 从而增加产妇的主动性, 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 能够积极配合医师的操作, 缩短分娩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 护理人员要和产妇进行积极地交流, 了解产妇的心里想法, 帮助其疏导不良的情绪, 通过讲解成功案例的形式来消除紧张、焦虑。

1.2.2 产程指导。

倾听产妇的疼痛描述, 指导产妇学会使用缓解疼痛的技巧, 常用的例如呼吸调节法、注意力转移法等。在产妇子宫收缩时, 指导产妇全身放松, 收缩初期使用胸式呼吸, 呼吸速度由慢加快;宫口全开时指导产妇用力。辅助产妇选择舒适的体位, 自由体位能够保证胎儿的纵轴和产轴一致, 在胎儿自身重力的影响下, 增加胎头对宫颈的压力, 从而加强宫缩、缩短分娩时间。

1.2.3 支持鼓励。

对于初产妇而言, 准备工作往往做得不够充分, 在分娩过程中会出现种种意外事件和问题。对此, 护理人员要让产妇正确理解宫缩带来的疼痛, 知道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适当使用宫缩素等药物, 使用言语和动作对产妇进行支持和鼓励, 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1) 对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定, 产后1天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总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2) 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 (3) 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 从总产程、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新生儿Apger评分四个方面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上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 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分娩结局

观察组产妇总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少、疼痛评分低、新生儿Apger评分高, 和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在诸多产后并发症中, 产后出血具有发生率高、病情严重的特点, 数据调查显示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尤其初产妇一方面对分娩知识欠缺, 加上疼痛、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很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对自身和胎儿都造成伤害[2]。为此, 加强围产期的护理措施, 密切关注产妇的血压、呼吸、阴道流血量等指标, 积极配合医师的工作, 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

传统的交接班助产模式具有较多的缺点, 容易导致产妇的护理服务质量不佳, 使得分娩难度增加[3]。全程陪伴模式则弥补了传统模式的缺陷, 中心和重点在于一对一的整体护理, 一方面增强了产程的连续性、完整性, 优化了产妇和胎儿的监测工作, 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另一方面, 护理人员能够通过语言、动作来支持鼓励患者, 以此增强产妇的信心, 促进分娩的进行[4]。与此同时, 该模式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使医患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43例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率达到95.3%, 高于对照组的79.1%。顺产率为69.8%, 高于对照组的37.2%;剖宫产率为18.6%, 低于对照组的48.8%。另外, 产妇的产生时间缩短, 出血量减少, 疼痛评分和新生儿Apger评分更加优化, 表明提高了母婴结局, 和宁玉萍等人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5]。综上, 初产妇采用全程陪伴分娩助产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 能够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改善分娩指标, 使母婴有良好的结局,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秀荣.全程陪伴分娩对初产妇身心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 2010, 01 (16) :20-21.

[2]黄林敏.全程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影响的研究进展[J].才智, 2011, 13 (06) :279-280.

[3]冯志兰.全程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 2010, 07 (01) :603.

[4]钟文娟.助产士全程陪伴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04 (17) :105-106.

上一篇:吸收式制冷机组下一篇:社会公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