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2024-07-01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精选8篇)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篇1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心得体会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心得体会

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一决定具有重大意义,是为人民共和国长治久安、为中华民族万世开太平的重大举措。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积累了丰富成果:坚持党领导一切工作,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经受了实践考验,已经逐步成熟。

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越来越认可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越来越强。中国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伟大斗争,需要把自己的制度优势发挥好、巩固好,使之更加成熟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而不是向着其他方向成熟定型。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成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我们进一步建构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领导的民主集中型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十分明显,是能够持续推动中国进步和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而这一制度和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因为它具有形成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源泉、根本政治保证、根本思想路线、根本组织原则以及干部制度。

新中国7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繁荣昌盛、创造发展奇迹的70年,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巨大成就的70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围绕社会主义社会的治理问题不断探索,最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取得重大成果和重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坚持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领导,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建立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生态保护制度和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由此带来的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是新中国70年社会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成就的集中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需要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需要通过治理效能来实现和彰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创造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但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还面临一系列来自国内外的现实挑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以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在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领导是最鲜明的标志。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这个最本质特征更加鲜明地体现好,把这个最大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好。因此,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必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同时,中国共产党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保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统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一是强化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二是提升党在国家治理能力中的引领地位,增强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篇2

一、国家审计、社会保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一) 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定义

2011年7月, 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对国家治理的内涵做出了科学的概括, “国家治理就是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 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 确保国家安全, 捍卫国家利益, 维护人民权益, 保持社会稳定, 实现科学发展”, 同时提出了“在国家治理中, 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 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 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织部分”。

(二)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国家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 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是实现国家良好治理, 推动深化改革, 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主要在防范预警、揭露问题、监督落实、推动完善和促进优化等方面发挥作用, 同时这也是国家和人民赋予国家审计的重要责任。

(三) 社会保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社会保障审计作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子系统, 依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有效、促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 是国家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国家良治的重要途径。因此社会保障审计要在此背景下实现创新和发展, 必须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的目标和任务开展审计工作, 进一步发挥社会保障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社会保障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理念, 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到整体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建设的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安全的“稳定器”, 是实现国家良治的重要依托。社会保障审计通过审计监督, 揭示现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存在的现实问题, 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 进而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促进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和资金监管机制。

(二) 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落实

民生政策贯彻落实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的现状和效果。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出现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分化日趋明显等问题。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博弈中, 各地出现了国家民生政策贯彻落实打折走样, 安民、惠民、利民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国家审计机关作为独立的监督部门, 通过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审计, 及时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或乱作为等问题, 促使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认真执行国家的各项民生政策, 确保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 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障项目的作用效果

民生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 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和谐稳定, 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治理的目标和重点, 也是社会保障审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保障审计作为维护民生的重要手段, 通过审计监督职能, 查处问题, 分析原因, 找准对策, 近些年不断加大了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和社会保障项目实施效果的跟踪评价, 确保了国家各项民生政策切实惠及于民, 社会效益落地有声,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 进而推动实现国家良好治理。

(四) 有利于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有效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较为多元化, 除财政资金投入外, 还包括从个人、企业筹集到的资金, 属于政府管理的公共资源[2]。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上依然存在着挤占挪用、损失浪费和效益低下等不同程度的问题。社会保障审计正是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完整, 以及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风险, 维护了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 切实发挥了国家审计在社会保障资金安全管理方面的“防火墙”作用, 有效服务于国家治理。

三、社会保障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途径

(一) 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性的审计力度

社会保障审计工作应更好的发挥国家审计独立性优势, 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规范管理和深化改革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 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的审计力度, 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和立场揭示、分析、评价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性缺陷和问题, 将揭露问题与促进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此, 社会保障审计工作要加强审计工作的前瞻性, 把揭露社会保障制度缺陷当作重要的工作内容, 在全面掌握社会保障工作总体情况、管理现状和落实情况的基础上, 着力关注社会保障领域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束缚、制度性问题、结构性矛盾和管理性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并从促进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维护社会保障资金安全的高度, 提出可行性审计建议, 切实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建设性功能作用, 促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二) 加强对违法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

民生问题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最密切相关的问题, 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社会保障资金更被称为人民群众的“养命钱”、“救命钱”, 但是现阶段, 社会保障领域依然存在着损失浪费和贪污腐败等问题, 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制约着社会保障政策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保障资金效益的发挥。因此, 社会保障审计应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加强对民生项目和民生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 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资金的审计力度, 把揭露和查处社会保障政策贯彻落实和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损失浪费、滥用职权、牟取私利以及经济犯罪等问题作为社会保障审计工作的抓手, 进而维护国家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完整, 通过审计监督充分发挥社保审计对国家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 加强对社会保障项目实施绩效的评价力度

从国家治理角度, 社会保障资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程度, 因此社会保障资金绩效评价审计是现代社会保障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 是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3]。因此, 加强社会保障绩效评价审计工作是进一步提升社保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突出作用的重要突破口。社会保障审计工作应在全面把握社会保障总体情况, 梳理发现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融合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大背景, 对社会保障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总体的绩效评价。目前社会保障绩效评价审计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 需要在审计工作中进一步积极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整、合理、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价审计方法和指标评价体系, 通过对社会保障项目和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效益性、效果性、效率性不佳等方面问题的深入分析评价, 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以实现国家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 促进提高国家民生政策的落实效果。

(四) 加强对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引导力度

近些年, 随着国家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倾斜力度, 社会保障政策已惠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 社会保障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在迅速发展, 但多部门数据信息联网、信息沟通核对机制等方面还不够健全, 不断出现社会保障资金被套取、骗领、冒领, 管理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骗取保障资格享受待遇等问题。在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程度较高, 各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的现实情况下, 社会保障审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 积极探索先进的数据审计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 充分利用外部数据关联技术和多维数据分析技术, 检查社保经办机构业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通过对社保、财政、公安、房管、车管、公积金、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等多部门信息数据的集中整理、关联比对分析, 高质高效的发现保障资格核定和社保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骗取套取等问题, 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审计效率效果和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冠琦.国家治理和社会保障审计[J].科技经济市场, 2011 (10) :56-57

[2]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基于国家治理的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 2012 (1) :12-15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篇3

【关键词】国家治理;审计;保障;经济发展

国家审计,也被称作为政府审计,审计工作因为在监督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具有委托经济职责的职能,它代表着国家进行社会化治理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在被委托监管责任的前提下,审计工作成为国家经济监督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环。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当前社会需求密不可分,所以其发展程度受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双重作用的影响。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1.国家审计体制存在漏洞

目前,我国正在执行的审计制度具有行政属性,因此存在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独立性较弱。 审计单位在当地政府以及上一层政府审计单位的管理下,无法切实实现独立监督的权利;其次,审计工作的关键和目标存在问题。 由于国家审计工作与国家的行政中心联系密切,政府职能部门工作内容丰富多样而且复杂多变,继而导致国家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和达到标准都相对模糊,在执行审计工作上没有形成长远计划;第三,有当地审计单位受到当地政府机构的支援,于是出现了从双重领导制度演变成当地党政领导为主的单一化领导制度。

2.我国审计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

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其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弱。在信息科技化的今天,每个人都需要及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知识,做到应与时俱进。但是由于审计部门的工作量较大,审计人员顾不上学习或参加专业知识培训。而且审计工作本属于社会化行为,它依附于社会存在,在我国目前已有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时,在具体执行职能工作时,权利大于法律的问题依然凸显。所以,在审计人员的思维定式中,多少也还侥幸的存在听命于权利而不用遵从法律的想法。

3.国家审计的效率低下,效果不甚理想

在国家审计工作进行中,需要强化对事前的监督管理,做到提前预防,但这样做会在无形中加大审计的工作量,继而降低工作效率,对其法律责任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在早前的审计监督工作中,基本上都是按照事后监督的流程来执行的。审计要想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严格执行过程监督的制度,积极加入到监督战略和安全政策的制定中,还要参与到民主法治革新与构建中,但并不是直接对重要决策和制定过程起决定作用。

二、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建设中作用

1.进行国家审计能力建设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提到公众参与度。体现国家审计的协调性、合理性、公开性,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审计工作的积极性,开展参与式审计模式,最终得出的审计结果需要向社会公示,切实实现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双方的共赢。比如可以多开办“以审代训、审训结合”的财政审计提高班;或者还可以制定激励和惩罚机制,提高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其次,要加强监督服务。要加强国家审计的监督和服务,国家审计不仅要依法审计、依法处理,而且要帮助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和体制,加强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以提高国家对经济社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预防和抵御功能。

2.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作用

第一,能有效促进公共财产安全高效。严密保护公众财产,严禁贪污腐败等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工作中坚持执行绩效管理方法,对国家审计做好完备预算,全面减少资产沉淀,使资金得以流动,以实现最大化效益为目的,合理高效的运用财政资金。

第二,能及时曝光国家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风险。要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力度,密切关注财政、金融、民生、国有资产、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地方性金融稳定等情况。

第三,有力推动和完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农业、工业、社会保障系统、教科文卫事业等工程的重点公共资金的审计,坚持执行全面监察,跟踪审计资金流向的每一个环节,一定要从根本上保障群众的利益。根据加强对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大气、水等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情况的审计,探索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惠民和资源、环保政策落实到位。

总之,由于国家审计的职能有别于其他政府部门,与其他审计方法也有所不同,使得国家审计能对社会建设的所有专项资金,以及各个单位全面监督检查,将其实地发挥其制约和推动作用,并能公正公开地对国家建设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维护社会公共财产的安全,在我国各项事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保护和保障作用。同时,还激励审计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能够有力地促进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篇4

课堂教学要兼顾学生需要和国家需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取向发生改变,为满足对综合人才的需要,教育的目标也随之改变.本文从关注学生心理建设观点为出发点,兼顾学生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培养多角度、全方位观察问题的习惯和独特的观察视角的能力.

作 者:于绍军  作者单位:杭州学军中学,杭州,3100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6) 分类号:G420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需要   国家需要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篇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这个总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有重大指导作用,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就如何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作如下解读。

一、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一)了解治理

“治理”是上个世纪末兴起的新政治概念,它不同于“统治”的概念;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治理体制和治理行为主要体现国家的工具理性,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政治体制下,无论谁上台执政,都希望自己治下的国家有良好的治理。“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是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变革的重要特征。从政治学理论看,统治与治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区别。其一,权威主体不同,统治的主体是单一的,就是政府或其他国家公共权力;治理的主体则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其二,权威的性质不同,统治是强制性的;治理可以是强制的,但更多是协商的;其三,权威的来源不同,统治的来源就是强制性的国家法律;治理的来源除了法律外,还包括各种非国家强制的契约;其四,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统治的权力运行是自上而下的,治理的权力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但更多是平行的;其五,两者作用所及的范围不同。统治所及的范围以政府权力所及领域为边界,而治理所及的范围则以公共领域为边界,后者比前者要宽广得多。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其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国家治理能力=制度执行力=改革发展稳定能力+内政外交国防能力+治党治国治军能力等

·找到关键:治理能力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特别是干部素质。

·把握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

·坚守原则: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国家治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打好基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层面。

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就是党领导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这些构成了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依托。

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它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更进一步说,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体系,分别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有效的国家治理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样。这三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即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动态的和整体的 制度运行系统。

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能力,也就是制度执行力。这种能力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治理能力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特别是干部素质。提高治理能力关键是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建设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国家治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依照我国宪法,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党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担负着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使命,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必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国家治理涵盖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党的建设,而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层面。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 3 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一是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二是依法治理,加强法制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三是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四是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新的政治理念。它表明我们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从实践上说,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应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势必要求在国家的行政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预算制度、监督制度等重要领域进行突破性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什么?

三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将更好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我国将进一步摆脱传统人治社会的影响,大踏步走向现代法治社会。

·我们将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人类社会制度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一个目的

·总起来说,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能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衡量制度好坏、政权优劣的最重要标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制度执行力,靠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本身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表征。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至少有五个标准。首先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它要求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和规范的公共秩序;其二是民主化,即公共治理和制度安排都必须保障主权在民或人民当家作主,所有公共政策要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主体地位;其三是法治,即宪法和法律成为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权力;其四是效率,即国家治理体系应当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其五是协调,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制度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从政府治理到社会治理,各种制度安排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协调,密不可分。其中,民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所在。5 所以,政治学家也将现代国家治理称为民主治理。

二、为什么要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党提出的全新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为什么要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新境界:我国的改革,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是对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改进: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制度和法律执行不力密切相关。

三是对我国社会转型这一时代要求的回应:我国正在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农村社会向工业、城市社会,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也就是从“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型。

社会主义是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没有成功的经验,只能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有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出现**局面形成了鲜明对照。这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

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主要是国家制度体系还不完善,法制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还比较突出,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还不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社会参与、群众自治程度还不高,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制度和法律执行不力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正在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农村社会向工业、城市社会,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这种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长期农业、农村社会形成了深厚的“人治”传统,而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则以“法治”为主要特征;如果说“熟人社会”难免是“人情社会”的话,那么“陌生人社会”则必然是法治社会。就是说,我国社会转型已经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任务,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 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的改革,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要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注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1980年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尽管还不完善,但是无论如何总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他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又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着眼点和着力点都是要改革和完善国家各方面制度。读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涉及“制度”的内容何其多,可以说通篇都在讲制度、讲体制机制。也就是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整体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建设的新阶段。

三、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的能力?三中全会的决定已经提出了总的指导思想、全面改革的路线图和重大的战略部署。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 8 革专题研讨班17日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 9 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我在这里特别想强调以下六点。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治理体制的改革属于政治改革的范畴,比起其他改革更具有政治敏感性,更容易使人们畏首畏尾,解放思想尤其重要。《决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里所说的“永无止境”不仅指时间的维度,也包括空间的维度。从时间上说,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从空间上说,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政治领域,特别是治理领域。判断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制度和政策,应当看它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民主,10 人民的自由幸福,社会的公平正义,看它是否有利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只要是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新观念和新实践,都值得重视和探索。反之,凡是束缚社会政治进步的体制机制都应当破除。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国家的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系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必须从总体上考虑和规划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从中央宏观层面加强对治理体制改革的领导和指导。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门,以及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是我国现行治理体制和公共政策的致命弱点,它们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应当加强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研究,分阶段制定国家治理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任务表。一方面,要站在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超越部门和地区利益,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挣脱既得利益的束缚。另一方面,既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草率从事,应当广泛讨论,从长计议,避免短期行为。

第三,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可贵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许多好的治理改革因为没有上升为国家制度而被中止,或者仅在小范围内实施。应当系统地总结各级政府的治理改革经验,及时将成熟的改革创新政策上升为法规制度,从制度上解决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动 11 力问题。

第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我们从来主张要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当然包括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方面的许多进步和成就,其实也得益于向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例如,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听证制度”、公共服务中的“一站式服务”、责任政府建设的“政府问责”制度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我们应当具有当年邓小平同志引入市场经济那样的胸怀和胆识,站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活力为目标,认清世界发展潮流,立足中国国情,大胆借用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五,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最重要的还是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有两个基本因素影响着国家治理水平和效益,即治理者的素质和治理的制度,这两者都不可或缺。但比较而言,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因为制度可以改造人的素质,可以制约治理者的滥权和失职。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既有“破”又有“立”。一方面,要像全会《决定》所说的那样,“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健全和完善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制 12 度。

第六,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良好的国家治理,制度是决定性的,但治理者的素质也至关重要。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官本位观念和官本位现象是影响治理者素质的重要因素。官本主义是长期支配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其实质是官员的权力本位,它与建立在公民权利本位之上的现代政治文明和现代国家治理是格格不入的。改革开放35年后,我国的民主法治取得了重大进步,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现代核心政治价值日益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有权就有一切”的官本主义流毒在现实中还大量存在,在一些领域和地方官本位现象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三中全会《决定》正式把“破除官本位观念”列为改革的重要任务,可谓切中要害。一方面,我们要对广大公民特别是各级党政官员进行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政治价值观的教育,培育公民意识,破除权力崇拜,牢固树立公民权利至上的观念;另一方面,要依靠制度来遏制官本位现象和维护公民权利,在将官员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同时,用制度来构筑保障公民权利的长城。

《决定》指出,“到二O二O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换言之,在7年内要初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其艰巨性可想而知。实现这项艰巨的战略任务,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坚强的领导和果断的措施,同样也需要宽广的胸怀、高度的智慧和正确的道路。13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必须超越任何组织和群体的局部利益,而以中华民族和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着眼点;不仅要集中全党的智慧,还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不仅要有政治精英的参与,也要有普通民众的参与;不仅要依靠党组织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更要严格遵循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基本方略。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制度,也没有一成不变、可以终结历史的制度模式。任何制度都需要改革创新,僵化和停滞只会窒息制度的生机。现代西方国家的制度体系是经过几百年发展才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但已经是弊端丛生,这些弊端近些年正集中地暴露出来,使之面临严峻的变革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在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既是我国发展进步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一个根本成就。伴随着中国的成功,中国发展模式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西方一些人虽然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经济成就,却不愿意认可中国的制度,他们把中国制度的影响力视为最大威胁。

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一样,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形态之一。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创造和建设更先进、更优越的社会制度,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推进 1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既积极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又决不照搬别国制度模式,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着伟大的创造力,我们一定能够探索建立起适合自己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同时为人类制度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自信!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篇6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治理是指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管理和服务,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国家治理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对完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审计长关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科学论断的提出,为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重视并广泛讨论。本文以国家审计通过何种机制和何种基本路径参与对国家的治理为切入点,探讨国家审计如何推动完善国家治理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期以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一、国家审计在服务国家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一)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公共权力,国家治理主要通过对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用,实现提供公共产品、配置公共资源、管理公共事务等目标。从政治治理角度看,国家审计就是一种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制度安排,通过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对政府的相应公共责任作出公正评价,从而制约权力的过度使用。在各种监督机制中,国家审计有其特殊的优势,如国家审计部门无任何经济管理职能,不参与任何管理部门的经济管理活动,具有独立性;审计监督内容取决于委托人或授权人的需要,审计内容具有广泛性等。法律赋予国家审计独立的监督权,客观地对各级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以及相关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并通过公开审计结果公告,关注责任的落实,加强政府透明度建设。服务国家治理是国家审计的内在要求,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国家治理机制的完善。当国家审计监督能切实发挥作用时,能显著提高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二)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经济治理

审计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监督功能。阎金鄂认为,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其内在的职能是经济监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的有效性取决于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资源配置的基础是真实有效的信息。信息失真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将引起投资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使交易费用越来越高昂,最终导致交易的停顿。如果政府长期高支出和低效率,必然严重浪费公共资源,影响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经济层面的信息风险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进而在宏观层面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秩序和健康发展。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工具,运用自己的独立地位,对于市场中资源配置的突出问题,摸清情况,查找问题,充分披露和反映其真实性、有效性和公允性,从而维护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审计通过降低市场信息风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有效地推动完善了经济治理。

(三)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社会治理

面对“以人为本”的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形势,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民生的改善实际正是一种公共受托责任,它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工具必须帮助政府实现此责任。审计应围绕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关注与民生相关的重大问题,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监督。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主要途径,社会保障审计的基本职责就是对政府社会保障预算执行情况及其效果进行审计监督,将预算与决策的关系有机结合,重点关注政策的执行效果,促进国家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维护人民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从而推动完善国家的社会治理。

二、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机制:信息披露

在审计的不同发展阶段,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关于审计本质的不同观点,包括查账论、方法过程论、审计监督论、经济评价论、代理论、信息论、管理决策服务论和免疫系统论等,其中又以审计监督论、免疫系统论和国家治理论这三种基本观点为代表。国家审计参与、介入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和服务,推动国家治理的完善,必然要通过某种机制加以实现。笔者基于上述不同审计理论视角,将与国家审计完善国家治理机制相关的理论基础分析如下:

(一)审计监督论

审计监督论的基本前提是受托经济责任观,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并报告其履行状况的义务。审计基本理论认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重要条件或首要前提,审计的本质是“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与评价”。审计监督论认为政府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为委托人(人民)提供公共财政审计服务,监督受托人(政府)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监督论认为审计是国家财政的“经济卫士”,是经济监督和经济控制的工具,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监督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随着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拓展,国家审计功能向政府绩效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环境审计、宏观审计、审计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以及审计权的有效发挥等拓展。因此,当服务国家治理已然成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时,国家审计的目标就应包含服务国家治理,并充分发挥审计功能。

由此可见,依照审计监督论,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授权人的授权,独立检查监督对被审计人(如财政资金或公共资源的管理者、使用者)的受托责任,并将检查结果向审计授权人进行报告,披露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此完善国家的治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审计,要实现授权人赋予的功能,其基础机制就是将审计相关信息向授权人披露。

(二)免疫系统论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篇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的提出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不断普及深化, 能逐步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础。在这一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中, 人民群众对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理解会更加深刻, 愿意并积极投身到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事业中。在现代化国家治理实践中, 人民群众的实际政治参与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的理解也会更理性稳定。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要求人民群众具备现代化治理理念, 对“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要素有正确理解。普通民众对国家治理理念的理解不同于专家学者, 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的普及化对其宣传中的技巧、方法提出了较高要求。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 既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治理的真实期望, 又具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简单、凝练的方式对这种理念做了归纳, 既继承了深入影响国民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又适应了当下中国的发展现实,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 既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也奠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基础, 有助于形成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局面, 形成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合力。

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 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 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1]国家治理历经了国家统治、国家管理再到国家治理的发展。在这个历程中, 既有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汲取, 又有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的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价值层面的支撑,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层面的体现和追求目标。现代化的治理理念是推进国家现代化治理进程中应遵循的标准, 其中“民主”与“和谐”原则, “法治”与“公正”原则,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重要理念。国家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治理理念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就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使国家治理主体能依法治国,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国理政效能。[2]

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不是各个维度现代化治理理念的简单加总, 而是各方治理理念在互相促进下共同追求治理目标的一种整体性价值融合。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非是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一一对应, 而是三个层面的相互支撑, 各个理念之间的互补互助。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 是政治理念现代化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国家治理要处理一系列涉及复杂公共利益的公共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国家治理与其要应对的公共问题性质与特征之间不断契合的过程。公共性是国家治理理念的显著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的价值指导, 决定了公共性是必须具备的重要特质。无论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 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性, 都是对人民群众美好愿景之回应, 反映人民群众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共同美好的期盼。这种共同性要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能够适应法治社会自身成长的要求, 能够适应现代文化发展的要求, 能够适应生态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不断适应及反作用中, 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完善贡献出自身力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内容之间的交互统一性

要实现“富强”的目标, 必须依靠一套科学的治理方针政策及有效施行, 依靠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和现代化国家治理工具。“民主”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价值支撑, 是社会主义原则的本质体现。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 强调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国家治理中的沟通协商, 公民合理权益的保障, 这一切同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所要求和提倡的。“文明”不仅包含有形物质财富, 还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科学发展观及“五位一体”治理理念, 都对物质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非常重视。中国自古至今一直就有“‘中为大本, 和为达道’的社会伦理”[3], 马克思也说“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和谐”既汲取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同样融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现国家、社会的和谐, 维护好公共秩序, 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由”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 形成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 提高并不断完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 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追求的“平等”不仅仅针对某个阶层, 而是面向全社会的一视同仁。“公正”是维系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缺少了“公正”的治理理念, 阶层对立等敏感问题就会接连不断出现, 社会就容易出现碎片化趋势。“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养成知法、守法、尊法的价值观,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律、弘扬正气的价值观也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的题中之意。

“爱国”是每一个公民应具有的民族情感, 是从个人层面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敬业”属于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公民敬业, 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公务员敬业, 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顺畅运转提供保障;执政党敬业, 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组织保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民诚信,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诚信, 有助于增强国家的政治合法性, 丰富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的内涵。“友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 少一些颐指气使, 多一些友善, 有利于凝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向心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之间的差异性

1. 二者在具体目标之间的差异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目标是让人们能够养成深刻的社会主义道德自觉, 形成可期望的道德状态, 在全社会构建起道德文化的“长城”, 而不至于屡屡发生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不是道德洁癖, 没有向人们提出“有心为善便是恶”“不为圣贤, 便为禽兽”的高道德水准。其阐发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入了解之上, 为人民群众设定了可以达至的道德水准。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的具体目标, 是为了实现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 始终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具体目标。再者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伴随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而不断发展完善, 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的提出及进一步完善, 必将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能力提高的进程。

2. 二者在受众侧重点之间的差异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全体人民群众, 有明确的涵义和表达形式。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不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至今没有明确表述。但基本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 比如民主、法治等已是人民群众的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是软文化, 却是建设社会主义大厦的“硬钢筋”, “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 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4]其效果的形成, 要靠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每位群众的身体力行。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同样也面向人民群众, 但它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有更高要求。“政党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工具”。[5]在中国, 共产党是执政党, 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科学理念治国理政,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是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治国理政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必须具备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的能力。

3. 二者在实施路径之间的差异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三个层面有所交集, 并非孤立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离不开宣传教育, 离不开榜样力量, 同时要依靠法律法规的助力作用。理论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要求;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保障。[6]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又可以细化为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理念三个层面。三个层面相互交叉,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要借助于一整套技术工具, 有着高度的公共性和复杂性。例如, 国家治理中执政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解;政府治理中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建构与转型;社会治理中在政府主导下NGO对治理活动的实际参与等, 都对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实施路径建构的品质提出很高要求。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必不可少, 二者既存在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 又有区别性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者内容之间具有交互统一性;同时, 二者在具体目标、受众侧重点、实施路径之间还存在差异性。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之间的关系, 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化国家治理理念,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杂志, 2012 (23) .

[2]魏晓文.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互促进[J].政治学研究, 2014 (02) .

[3]姜义华.构建我们自己解释历史的话语体系[N].人民日报, 2015-2-4.

[4]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12) .

[5]罗杰·希尔斯曼, 著.曹大鹏, 译.美国是如何治理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327.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篇8

为什么我们在这个阶段要提出来重构这样一个公私权的关系呢?它实际上是上层建筑的公共权力和我们经济与社会基础之间的私权力这样一个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要对其进行重塑?我认为这里大概是有我们这样一个社会发展阶段,新的社会矛盾所决定的。那么,所谓的社会阶段,我们应该客观地承认中国已经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已告别了物质匮乏的阶段。也就是说,我们早先的时候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生存问题,到现在已基本实现了,有了一个新的提升。有数据可以证明,比如,在2014年年底,我们的人均GDP要换算成美金的话,应该是在7000多美元,如果要是大家觉着不服气,觉着里边有水分,我们要进行打折的话,打20%的折可以吧,我们仍然是在人均5000多美金。那这里,我们可以与2012年做一下对比,2012年世行有一个关于世界各国中上收入国家的一个门槛线,这个门槛线是多少呢,是人均4085美元,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说我们达到了这个水平。

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矛盾问题呢?在以前的物资匮乏阶段的时候,社会的主要矛盾大家都知道,是那一种我们物质产品的生产供给,不能够满足我们需求之间的这样一个矛盾。但是,现在我认为不是这样,我认为它是我们广大社会成员对于参与的这样一种欲望、这样一种热情和我们所能够提供的这样一种参与的条件不足之间的矛盾。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生活条件都有很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的“拿着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新的社会矛盾必须要重视。既然这个新的社会矛盾是存在的,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参与这三个非常重要的选择之间进行一个调整。也就是说,它们的权重需要调整,社会管理目前里看不如社会服务,社会服务尤其不如社会参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一届新的中央,我们的中央政府比较智慧地提出来要国家治理,要社会治理,要推进治理的现代化,因为这是一个战略的转型。

治理的关键词里,一个是参与;第二个是协同;第三是共治。其中,参与是关键中的关键,治理理念的提出又预示着我们中国政府的这样一个模式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从我们过去党委、政府为核心的这种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这样一种关系向公权力和私权力合作共治的方向来调整。那么,在这个划时代的伟大的实践贯通的过程当中,我们执政者的一些政策导向,还有一些实践的导向还存在着与我们这样一种治理目标的追求相抵触、相冲击的地方。比如在社会组织发展的方向上,在推进社会组织的这样一个大力发展上,在社会建设的方向上,在简政放权、职能转变上,在政策分开去官僚化、去行政化方面,还有在我们的党社关系、政策关系这些方面,都值得我们去反思。

如何来获得治理的有效性?治理的有效性就是说有效的社会治理需要有效的社会参与,有效的社会参与需要社会力量的成长,社会力量的成长需要公权力来让步空间。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目前的这样一个治理体制以及我们治理的这样一系列的安排,叫做“党委领导、政策指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这中间我们都知道哪些是强势,哪一些是短板。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领导体制,所谓领导体制作为领导来讲,包含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叫做仇之恨之;第二种领导是叫做为之惧之;第三种领导叫敬之远之;第四种领导叫不知有之。那么,现在的领导体制,是在哪个位置上,我认为,对于整体的治理体制,这里边我们需要很好地去进行反思。现在,大家能够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就是说顺水行舟、不理自行的是什么,是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而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一块显然不是我们熟悉的,是我们的短板,包括法制保障也是。因此,我们需要在反思的基础上寻求一个新的目标。这个新的目标是什么,就应该是走向大社会自治。

大社会自治核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政府、大社会的问题。关于小政府、大社会大家都说得很多很多了,但是在这个地方我有我的理解。我认为,这个小政府、大社会是“三少三多”,第一少第一多就是政府自己花钱要少,政府为社会花钱要多。目前来讲,大家可以考量一下,我们是不是符合这个标准,如果觉得这个标准是对的话,我认为目前还达不到。比如这个自己花钱要少,现在不是很少,至少我们现在的行政开支占到我们的公共财政的这个比例在2006年最后报出来的时候,是18%多,接近19%,按照国际社会的这样一些统计标准,应该再加上技术科技的支出,去年我们技术科技的支出是4.4%,总共就是23%多了。还有,我们现在庞大的行政开支,比如村委会、居委会这块,现在大概有工作人员281万,这281万人那都是靠财政养着的,我们叫补贴。财政补贴,一个人补贴多少,就山东潍坊沂蒙山区,三个村委会的人,每个人一年补贴两万。上海市补贴多少呢?如果就按照两万块钱一年的补贴,已经达到了652个亿。按照这个计算,就是行政开支都应该超过25%。而其他国家一般是在10%到15%,土耳其是个例外,25%。可是,我们为社会花了这许多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的几大公认的社会保障项目、社会服务支出才达到35%,但这在其他国家,它最低也是50%,一般是55%,为什么我们的差距这么大?

第二少第二多是什么,就是政府亲力亲为要少,让社会承担事情要多。在目前看来,我觉得我们也得积极地努力,包括我们现在行政审批改革简政放权,包括我们职能转变、激发社会活力做得很多了。但是,比如说目前一些权力机构,它们正在挤压着社会。一些似是而非的中介组织在欺骗着社会或者叫混同社会,这个都有的,环评、水评、能评、安评、灾评等都是和权力机构、管理机构穿着连体裤的,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有一个,一些官办、群团取代社会组织,群团是社会组织吗?这个问题是很值得严肃讨论的,我在这里不敢枉讲,但是如果把这个东西就当做社会组织的全部,我认为是不妥的,而且现在大有这种潮流之势。这个问题就是关于小和大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官僚社会组织是有编制的,是有官方职能的,是花财政钱的,是有级别的,说到底它就是一个政治组织,就是政府的二政府组织。这个问题如果要是你说成为社会组织的话,你要做很多的改革工作。

nlc202309051827

第三少和多是政府机构编制要少,社会自主数量要多。目前来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政府改革和包括大部门制改革,但是我们现在发现的问题在哪儿,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我们现在的公共权力和行政权力,包括政治权力无所不在。那么,我现在可以这么说,我们现在不是《宪法》的四级政府,也不是现在实际当中的五级政府。我们现在是六级政府,这个问题确确实实值得我们去反思。所以,这是我们的目标,应该走向大社会自治。反过来,我们的自治数量大家都知道,万人拥有的社会组织在国际当中一般是10个,有一些发达国家都20—50个。现在上海的自主治数量、组织数量应该是万人拥有8个左右,这个数据已经是领先的了,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在其他地方,如宁夏、浙江、青海、江苏、福建等都到不了这个数字,全国平均也就是4个左右。所以,我们社会的自主治数量还太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第一个举措,要扩大社会空间,政府必须要让位。我认为,政府空间定位要确立,对政府而言,这不是政社不分,而是要政社合作。政府管什么,政府是管出钱的、是管政策的、是管监管的。而社会是管什么的,社会是出人的、出力的、出智慧的、出参与的、出服务的。对党委的空间定位也要恰当,不是党社不分,而是以党助社。尤其是在一些基层治理当中,在一些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当中,我们党委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认为非常值得很客观地去评价。我们大家都希望把它做得更好,但是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去做,值得我们去好好地思考。比如一个居民委员会,一个物业委员会,它有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我们作为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性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竞争,应该是进入这样一个意识程序当中去。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关于社会立法,社会立法意义要正确,不是依法治社,而是依法护社。要善法、良法和好法,如果达不到这种法的条件的话,还不如不立。现在争的轰轰烈烈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机构社会组织管理法,这目前暂时需要放下,前两天公安部的部长关于境外社会组织的情况作了分析,首先做了充分的肯定,但是这个境外社会组织法出来之后,我是参加过三次协商的,我们确实看到里边有一些问题,境外社会组织,应该是说我们有国民待遇的这么一个原则才行,应该维护我们改革开放的形象,应该去立足于激发各种社会力量,保护境外来华的社会组织它们的活力才行。

第二个举措,是激发社会活力。一个是用社会改革来激活,主要是官办组织要改革,对事业单位体制不要改革,对于社会组织的管理要改革。目标是要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就像当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样,现在需要这样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再一个就是用政策支持来激活。还有一个就是用自治参与来激活,现在自治是很值得我们往前推动的,特别是在基层治理当中,到底怎么来治理,这是一个问题。我觉着现在我们围绕着社区治理、基层治理有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概念不清、方向迷乱,不知道什么叫社会基层治理,也不知道什么叫社区治理。第二个问题就是鸠占鹊巢、替人做主。比如在一个社区里有好多的组织,有政府的社工站、有党委的组织、有社区服务中心、有志愿义工组织,、有物业组织、有业主会、有居委会。因此,必须在这些组织当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要处理好辅体和主体的关系。谁是主体,谁是辅体。第二,要处理好共治和自治的关系。哪些是需要共治的,哪些需要自治的。第三,要处理好工具和目的的关系。谁是工具,谁是目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不计成本、任性服务。打着公共服务的名义和社会服务的名义去任性服务、无限服务,这是错误的。第四个问题是,过度管理、泛化政治。

第三个举措是培养国家公民。我们现在搞社会治理,搞国家治理,搞基层治理,急需培养公民意识。我们现在要想治理,我们就要拒绝奴民,就要拒绝臣民,就要拒绝私民。什么是奴民,是奴隶的奴;臣民,是相对君而言的臣;私民,就是那些“关起门来朝天过,老婆、孩子热炕头”,在公共空间里与我无干,抱着绝对不管的态度。而国家公民应该具备奉献的境界与素养,需要对权力与主张有认识,知道其价值,需要有责任和参与的能力,需要坚持与妥协的分寸与原则,需要律己与约束的修养与自觉。公民是国家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根基,过分地极权会诱致公众的依赖,懒惰、偏狭、功利、自私、失去,导致社会的刁民化。而这个公共治理能培养公众的自立、奉献、自律、责任、信任、秩序,并促进社会公民化。

(马庆玉,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上一篇:赠惠山僧惠表,赠惠山僧惠表苏轼,赠惠山僧惠表的意思,赠惠山僧惠表赏析下一篇:焊接钢结构监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