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公共关系

2024-06-07

媒体公共关系(共12篇)

媒体公共关系 篇1

在当代,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在获得新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体系的支撑下,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以各种新的媒体形态出现。新媒体的“新”不仅是媒体形式的创新,也是媒体和受众关系的新时代的开始。

公共关系一直离不开与媒体的合作,与媒体互动密切。从这个角度讲,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公共关系是一种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发展,可以直接促进公共关系扩展新领域。

媒体和受众关系新时代的开始

新媒体改变的是传播介质和路径,这一改变带动媒体运作的各个环节都相应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从而呈现出许多跟传统媒体不同的特点。

更加平等自由,公众参与广泛。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把社会看作是具有自由平等权的个人,依据其个人意愿和基本利益而按照协商民主方式达到共识的途径所建构起来的,这一点在新媒体表现得相当明显。在现实社会中的层级明显、条块分明、身份固定、主流意识形态显著等特点,在传统媒体上影响直接,但是在新媒体上不再那么明显或者直接。

一切都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重构,多元和歧义无处不在,公众的参与越来越广泛。以此次伦敦奥运会为例,在涉及羽毛球消极比赛的问题上,如果在过去,公众只能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了解,并仅仅停留在关注的层面,没有机会和条件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次则通过各种网络直接参与投票、发言,表达个人的意愿和好恶。由一个个小众形成的舆论影响,并不次于全国性的大媒体。

以个体为中心,张扬个性。在新媒体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利用新的媒介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说的话有道理和一定的社会支持度,一个人的观点也可以成为社会主流观点。同时因为新媒体的作用,以往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甚至会彻底变得无效甚至反传播。个体成为媒体的中心,在人人网、Facebook等SNS社交网络上,互联网生动地表现为个人为中心的复杂、精彩而模糊的社区。人人网的创办者陈一舟曾这样声称,“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互联网,那我觉得web2.0是以人为出发的互联网。”以个人为核心的关系网络是互联网的新浪潮,实际上这一浪潮在新媒体上也普遍到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点上,在新媒体上表现得更为清晰。由此新媒体也更为注重对特定人群的细分,不再大而化之,更加重视直达特定的个体和群体,碎片化、分众化趋势越来越突出。

普遍追求迅捷,即时消费信息。新媒体使信息的采编、发布效率大大提高,体现了时效性强、信息海量等优势,缩短了信息发布所需的时间,信息传播更为快捷,而且更为低廉,甚至在新媒体世界里,信息免费成为通行的公认原则。比较而言,传统媒体则相对滞后,以报刊而论,需要采写、编印、发行等环节,信息必然会有一定的滞后。新媒体则可以突破这个问题,满足人们普遍追求快捷的需求。

与此相应,人们即时消费信息的心态更为明显,一段精彩的文字往往没有一组普通照片关注度高。这既是新媒体的精彩所致,也是新时代的特点而致,如被称为新新人类的年轻一代,不再顾忌逻辑思维和反思等严谨、系统的理性活动,只注重当下立即可以达到欢乐目的的感性活动,把视觉提到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首位。

重视互动,不断整合。新媒体的互动体现在媒介机构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也体现在受众之间的互动。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媒介面向受众的单向传播模式,新媒体以一种点对点的传播而存在,个体的话语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这一点与公共关系的某些特性是相似的,都是以真实为基础的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进行传达、监控。在新媒体中,不同媒介之间实现整合,即使传统媒体,也受此影响出现了整合。电视台同时也创办自己的视频网站,主流报刊也办有自己的网站,主流网站也有很多电视视频,不同媒体之间泾渭分明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呈现着媒介混合的特点。

新媒体对于公共关系的影响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为组织或个体的生存、发展努力创造最佳软环境的工作,讲求创造成功的人和环境、和谐的人事气氛、最佳的社会舆论,以赢得社会各界的了解、信任、好感与合作。为了达到这样一个“人和”的境界,公共关系一直离不开媒体的合作,与媒体互动密切。从这个角度讲,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公共关系是一种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发展,可以直接促进公共关系扩展新领域。积极思索、感知新媒体的影响,把公共关系这样一个较为传统的工作放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构建新的沟通的体系和方法,无疑尤为重要。

借助新媒体提升公关效果。新媒体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传播介质和途径的创新,表现形式更多样,传播方式无孔不入,对受众的细分更为到位,将受众按不同需求重新排列组合成为可能,所以无论从公关预想受众与实际受众的重合度而言,还是从公关效果的有效率而言,借助于新媒体,公共关系都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重视个体,注重交互,发掘个性。公共关系需要突破传统路径,增加新媒体下的点对点互动和多点的传播。注重交互性特点,在公共关系之中重视大众的参与,人人都是媒介,不仅如过去一样看重媒介的传播,还要关注大众的参与和反馈,将公共关系由单一的传播关系变成了组织和组织之间、组织和大众之间的交互式关系。在直接面对复杂受众的时代,公共关系必须从力图保持完美形象的范围里走出来,不再追求完美,而是致力于塑造和宣扬个性形象,从完美之中走出,积极发掘个性。

主动出击,加强“粘性”。主动出击,吸引受众,富有感染力,是公共关系的需要,也是新媒体的一个特点。如人人网的陈一舟所言,人人网作为新媒体,“产品粘性是关键”。公共关系当然更需要丰富“粘性”,同样需要激励自由平等的参与精神,同样需要主动分享,从对他人有益、有趣之中获得关注,同样需要建设更为具有透明度、信任、联系、分享的环境。

提供迅捷的高价值信息,追求细节。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公共关系也需要注重以迅捷的信息取胜,从速接受受众的不同标准,即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推进,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公共关系受到的评价,直接和所提供的信息相关,“无信息不公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为此细节也极为重要,每一个信息点都可能被受众获悉,在每一次公共关系策划和行动中,都要追求任何有意义的细节,重视每一个细节的影响力,即使无法使细节有力服务于主题,也要至少保障细节不致引起负面作用。

保持灵活性,注重开发衍生价值。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拥有更广泛的运作空间,意味着对公共关系有着更广阔的价值。但是新媒体的创新性与不成熟性同时存在,只有灵活运用,才会为公共关系带来更多的空间。新媒体之下的价值体现,也自有其特点。传统媒体依赖从发行收入到广告收入,再到衍生收入的发展过程,获得价值增长,而新媒体不是这样,因为信息免费成为主流,一般则把衍生收入作为突破口,随着市场的成熟与受众规模的扩大获得价值体现。这一特点提示公共关系需要注重发掘衍生的价值,积极重视间接的作用。

媒体公共关系 篇2

1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性

1.1内容与载体可分离

新媒体时代的作品内容可以发行到任何一种载体上,纸质出版物不构成主要产品,而意识到内容与载体的可分离具有革命性意义。在此背景下,媒体的核心任务不再是为单一端口生产内容,而是树立媒体品牌,编辑部也可以实现更进一步的采编分离,产品内容也将更容易与新载体融合。

1.2发布者与接受者互动性增强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典传播方式断裂,“刺激-反应-控制”的理论不再有效。受众能够参与到沟通过程中,甚至还会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发布者,信息的反馈和交互更加及时有效,公众在公共关系中的地位获得很大提升。

1.3聚合具有共同偏好的人群

新媒体时代,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表达其个性化的需求,接收个性化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找到共同兴趣社群以及共同兴趣用户,强化网络新媒体的聚合性。新媒体打破了以往传播点对面的形式,形成了点对点、点对群式的传播,每一个社群都具有自己的意见领袖。

1.4媒体传播渠道拓宽

论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辩证关系 篇3

关键词:广电媒体;新媒体;借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9-0145-02

一、报纸已被新媒体绑架

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传播平台已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新媒体数量不断增多,类型不断扩展,目前,全国有80多万个网站、1000多种网络报纸、2万多种网络期刊、300多种手机报刊。新媒体从业者的数量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采编人数。时至今日,各种媒体相互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媒体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新媒体的采编和运营中。

新媒体的日嚣尘上,无疑给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对于报纸来说,究竟会不会消亡受到各方的关切,各种探讨之声不绝于耳。2014年7月下旬召开的全国新闻纸市场信息交流会透露,全国71家用纸量大的报社用纸量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同比上年总用纸量减少7.7万多吨,下降10.1%,预计2014年全年的降幅为9.5%。国内西南、西北、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六大区域新闻纸用纸量分别下降20%至10.3%不等。2014年上半年国产新闻纸价格创下近20年来的最低点。中国报业协会秘书长罗会文分析认为,新媒体的冲击是导致传统报业媒体广告、发行、印刷等等主业持续下滑,从而使新闻纸需求量明显下滑的主要因素。

为应对挑战,各大报纸已经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作为地方报纸来说,它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心打造的电子版媒体主要是将内容从一个平面搬运到另一个平面,无法与国内新浪、网易、甚至新华社等综合性的网站抗衡。现实情况来看,它们目前的网络营业收入不尽如人意,无法成为地方报纸营收的主战场。业内人士总结认为,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自己办的网站,但绝大多数网站的影响力和赢利水平都远逊于报业集团的其他子媒体,报纸在网站方面的产出远不能和投入相对应。尽管如此,各大报纸仍然无法舍弃网络电子媒体,无论是作为未来传统媒体发展趋势的一种提前介入,还是作为挽回读者的一种方式,它们还得坚持做这笔“大投入、小产出”的买卖。

对此,杭州报业集团总编辑赵晴给出的解释是,“纸媒在现有变革时代下,在新媒体迅速成长时代已在逐步接近天花板,我们不是赶时髦办一个网站,而是为了延长纸媒生命周期,解决纸媒未来遇到的严峻形势,未雨绸缪。即便以后纸媒遇到较大冲击时,仍有品牌性媒介支撑。[1]”

二、广电媒体优势仍在

对于广电媒体来说,是否也得像报纸一样被动地将战线转移到电子网络媒体?个人认为,网络媒体并不是广电媒体转型发展趋势,因为2亿多户家庭的客厅生活不能没有电视,事实上,电视仍然是家庭文化休闲娱乐的主阵地。对曾经辉煌过的电台来说,私家车的兴起给了电台第二次发展的春天,车上听广播已成为众多车主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地级市来说,私家车至少以十万级来计数,这还不包括的士和公交车,庞大的收听群体成为电台节目的忠实粉丝。

在如此良好的市场基础下,许多广电媒体也纷纷开办自己的网络媒体,希望在网络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成效如何值得探讨。对于央视、省级广电媒体来说,依托自身强大的节目生产能力,配上其他综合类信息,给自办的网络媒体添加了丰富的内容,即使这样,其人气指数仍然有限,并没有成为所属的广播电视创收的主流平台。事实证明,传统的广电传播方式仍然是大众消费的主流。

在此情况下,市县级广电媒体创办的网络平台资源有限,因投入不足,内容单薄,形式呆板,更加难以吸引人气,就像地方报社办的门户网站一样,互联网海量信息让报纸网站在信息资讯提供上的替代性很强,报纸网站提供的本地信息,优势不够明显,难以吸引网民。

很显然,希望让广电媒体与其自身的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力并驾齐驱并非易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传统媒体必然会遭遇挑战。面对异彩纷呈的新媒体,传统媒体如果立足市场需求,做到术业有专攻,仍然能占有一席之地。基于众多的客厅和汽车受众群体,以声音和图像见长的广电媒体需要的是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提升节目品质,并依托特定的传播渠道,服务好所能覆盖的受众群体,以此迎接新媒体的挑战。

三、广电媒体仍然需要借力新媒体

话虽如此,不依赖新媒体不等于不利用。新的传播手段迎合了时代发展需要,也能与传统媒体相辅相融。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传统媒体来说,有效运用新媒体已不仅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扩大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的战略选择。在“人人皆媒体”的世界中,第一手信息往往来自微信、微博,作为传统的广电媒体自然需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的功能获取第一信息来源,确保自己第一时间站在本地区新闻第一现场,这是“新闻立台”的需要。

除了获取信息,广电媒体自办的网络媒体或者注册的微信、微博可以成为节目与受众之间交流互动平台。广电媒体许多节目或栏目需要吸引受众参与,传统的电话、信件等参与方式已难以满足需要,有了网络平台,受众可以更方便地第一时间参与互动,提升节目收听、收视率,筑牢广电媒体的市場地位。这才是网络媒体真正提升传统广电媒体影响力的价值所在,否则,广电自办网络媒体极有可能被沦为摆设。

北京青年报旗下的北青网总经理徐建曾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反对传统媒体办网站,即使要办,也一定以网站为主体,而不是按传统媒体的想法办网站。用新媒体互动传统媒体,给传统媒体增加功能,扩大读者覆盖。[2]”

如何借力新媒体?广电媒体远不止创办网站和开展节目互动这么简单,信息社会瞬息万变,给传统媒体有效渗透新媒体提供了众多机遇,许多中央级的大媒体正在向“全媒体”进军,除了网站、公交移动电视、IPTV等平台,还有时下最热门的智能手机终端等。尤其是手机电视、手机社区等新媒体的兴起离不开内容提供商,作为资源丰厚的广电媒体不仅自己可以参与这块市场的开发,也可以依托其他机构建立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内容服务。比如杭州报业集团在传统报业竞争格局无法打破的情况下,借力互联网、户外媒体、手机、电子阅读器等其他新兴媒体,提升自身竞争力。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认为:“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发展的过程中,要统筹协调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使用和依靠传统媒体资源,使丰富的内容资源在新媒体的技术平台上能够多次发布、复合使用,实现内容的增值服务,实现两种不同形态媒体的相互作用。[3]”

广电媒体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壮大自身的产业,还有待于不断探索实践,但有理由相信,在媒体大变革中,广电媒体立足自己的特色,以不变应万变,生产出更加优质和丰富多样的数字化视听产品,并通过合适的新媒体终端,服务大众,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倩,周瑜.精耕细作与资本运作——全媒体发展两种战略路径分析[J].中国记者,2010(10).

[2]陈国权.报业竞争与新媒体征程——北京篇 之新媒体需要新思维—北京报纸网站发展思路解析[J].中国记者,2010(8).

[3]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之路[J].中国记者,2009(11).

新媒体与公共关系 篇4

1、信息崛起不排队

郭德纲曾引用俗语“此处不留爷, 自有留爷处, 处处不留爷, 老子上铁路”。这话看似粗俗, 但却恰说明了新媒体时代的另一个特点, 即, 信息崛起不排队。在传统媒体时代, 媒体平台的等级和机遇几乎决定了任何一个公关事件的命运。当众多艺人为了登上央视春节晚会舞台而在幕后杀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当“潜规则”乃至“钱规则”大行其道下的官方平台被无耻控制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向信息排队低头, 即, 信息在发布者和控制者那里要经过排队, 而排队后的结果直接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 不能看到什么;重视什么, 忽略什么。

这种所谓“议事日程”式的模式在当今新媒体时代被无情打破。并不是说“议事日程”不存在了, 而是它的掌控者变了, 权力被消解了。如今的权力掌控存在于信息发布者与接受者的契合关系中, 而媒体的决定性在逐步退却。信息的崛起速度和规模终于逐渐跳出队列话模式, 开始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央视春晚欢迎我, 于是火了小沈阳;不要我就在自己的剧场演出, 于是火了郭德纲;联剧场都没有我就在网络上努力突破, 于是火了《老鼠爱大米》;网上也没有什么特色我还可以仿照主流自由发挥, 于是火了山寨文化。

2、个性比完美更重要

说到发掘个性, 与之相对的就是保持完美。如把传统的公关核心归纳为“保持完美形象”的艺术, 那么新时代的公关则是“塑造个性形象”的艺术。这主要是由于, 当信息传播深广程度不断提高, 整个时代处于毫无秘密可言的时候, 任何一个形象的出现都必须面对自身需求大相径庭甚至水火不容的复杂受众群体。于是, 取得完美形象的难度就逐渐加大, 乃至由可能变为几乎不可能。同样一档节目, 譬如众所周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尽管主办方投入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人力物力, 实际效果也的确赢得了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支持率, 但仍不能摆脱有少数人不满意甚至是非常不满意的结果。古人云“萝卜白菜, 各有所爱”, 这句民谚简明地告诉我们想要取得所有人的喜欢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 公关必须从力图保持完美形象的范围里走出来。

那么, 既然我们不能准确知道有多少人喜欢我们的形象, 更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的形象, 就不如把经历放在尝试上以杀出一条血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改变自身属性, 用个性来向受众提出问寻“你们喜欢吗?有多少人喜欢?”倘若得到的效果另我们满意, 我们就认为公关是成功的;如果效果不理想, 我们可以迅速改变战略, 选择新的形象策略来再次挑战市场。

二、新媒体时代的公关策略应原则

1、细节决定胜败, 看重每一个细节的作用

如上文所述, 新时代的“无信息不公关”导致每一个信息点都可能被受众获悉, 从而我们必须假设全部的信息能够被受众掌握, 才能立于不败。在每一次公关策划和行动中, 都不能忽视每一个细节的影响力, 要力争使整个行动中的每一个细节服务于主题, 或至少不起负面作用。

2000年末当时的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正在积极寻找新任主帅, 以开展备战2002年世界杯的任务。此时在中国足协制定的计划中, 聘请一位外籍主教练是已经确定的事情。然而, 在锁定的若干目标中, 足协官员一时难以抉择。此时, 前南斯拉夫人米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他的一个举动使他最终成为中国足球队主帅。隆冬的北京大雪纷飞, 而米卢在他一次乘车前往同中国足协官员会面的路上看到街旁清洁工正在清扫街道。于是, 为表现与中国人民的友谊, 他主动下车, 与清洁工亲切交谈并帮助她打扫街道。这一举动自然引来了媒体的关注, 此后的一段时间, 有关米卢扫雪的照片和报道频繁出现在各体育节目中。于是, 米卢在中国球迷中积累了非常好的印象。最终, 在个人能力相差不多, 薪金要求又不相上下的情况下, 足协选择了米卢出任国足主帅。

2、大胆树立个性, 有人喜欢不怕骂

我们说细节决定成败并不等于追求形象的完美, 而是追求任何有意义的细节的作用最大化。然而, 正如前文说, 完美的形象在这个时代是不存在的,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维护自身形象的没有缺陷而裹足不前。相反, 可以认为, 任何东西只要有人喜欢就有人骂, 反过来只要有人骂也一定有人喜欢。可以这样认为, 重要的是没有一个方法是万全的, 也没有一个方法事实上不是一种投机。

德云社的成功近年来有目共睹。他们的成绩使得一度濒临消亡的相声艺术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把传统艺术的巨大经济价值挖掘出来, 使得传统艺术可以自我发展壮大。可以说, 德云社的成功因素很多, 但除了他们自身在艺术专业领域的建树以外, 成功的公关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郭德纲为首的德云社在公开场合一再树立自己“与主流风气不和, 追求相声本真和回归”的言论基调。这一言论从根本上说就是公开向中国主流相声界的各种不良风气、潜规则以及思想主张叫板;而后, 他们又进一步扩大了打击范围, 将言论矛头直指整个社会存在的各种黑暗、潜规则, 特别是制度的弊端。可以认为, 德云社的这些做法, 就是一次成功的公关策划。这次成功的树立个性为核心的公关运作是根本不把负面意见放在眼里的。于是, 各种各样的官司和口水战此起彼伏, 但正是在这种不断的争议和攻击中, 德云社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 尽可能地把正面影响做大, 实现了一个公关奇迹。你可以认为德云社是不考虑负面影响, 也可以认为他们是充分估计到了负面力量的能力限度, 但无论如何他们敢于树立个性, 敢于面对各种指责和漫骂, 充分说明了他们的魄力。

结论

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探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的公共关系特点得到针对这些特点的公共关系应对原则。全文结论为, 针对新时代新特点, 公共关系应向细节化, 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摘要: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 着力探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的公共关系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的公共关系原则。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关系,信息,形象

参考文献

[1]《新媒体与公共关系》, 媒体论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

[2]李靖:《新媒体时代下的社会公共关系策略》, 《成功营销》, 2008年。

公共沟通与媒体策略 篇5

4“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又叫守门人,由美国传播学者库尔特卢因提出的概念,用以说明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的控制作用。大众传播在新闻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在每一个传播环节中,都从超过可能传送的新闻信息中进行选择,控制信息的流量与流向,直接影响受传播者对信息的接受与理解,传播者也就成了“把关人”。“把关人”理论说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足、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只能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把关过程说明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而进行的取舍规则和加工活动: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及社会文化等多种要素的制约,与媒体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由优先人选,优先得到传播:媒介的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然有记者、编剧个人的活动、但“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舆论领袖

这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其特点是: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等级关系,广泛分布在社会各阶层,影响领域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大众传播信息接触量大。舆论领袖在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过滤作用。

*知沟假说

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卡茨曼、蒂奇诺提出。核心观点是:尽管大众传播可以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但在现存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下,由于经济富有者能够比贫困者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和知识,因此大众传播越发达,富有者和贫困者之间的“知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知沟”假说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新闻媒介

是指以传播新闻信息符号为主的物质载体,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媒介是泛指所有新闻信息的媒体,既包括大众新闻媒介,也包括人际传播中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等载体。狭义: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

*大众媒体

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指在大众传播活动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媒体与舆论相互间关系(3)

舆论是公众的意见看法。公众的意见看法是一定历史背景下,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1媒体要反映舆论 美国政治学家J 布莱士在其《美利坚民主国》一书中认为,报刊有三个重要功能;作为事件报道者和讲解员的功能;作为政治主张代言人的功能: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的“测风标”功能。

2媒体要引导舆论 面对驳杂的舆论,媒体不是被动地反映,而是要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用正确的思想去影响舆论,改变舆论中错误看法。

3形成舆论 媒体在一定特定时期,在传播新闻事实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舆论、调查等多种形式,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从引起民众的讨论兴趣,并进而形成社会的舆论热点。*党管媒体

我国,媒体的所有权是国家。执政党对媒体拥有管理权。这就是“党管媒体”、“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具体来说,媒体的负责人由地方党委任命。媒体的资产所有权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由于政府不拨款,媒体的生存依赖于商业广告,所以媒体又表现出商业广告特征。从所有权看,我国的媒体确实是国有体制。但从媒体的商业运行看,我国的媒体又具有产业特征。所

1以,有人认为,我国的媒体具有宣传性和商业性的二元特征。也有人认为,从政党和政府角度看,媒体是喉舌;从社会系统运作看,媒体具有相对独立的系统;从信息经济形态看,媒体又是产业。所以,我国媒体呈现出三元特征。

政府新闻议程设置原则(7)

一、新闻性原则:围绕热点、引导关注1无论政府新闻议程设置多么强势,必须正视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主体的地位,尊重它的相对独立性、稳定性以及新闻报道规律。2政府新闻议程设置必须考虑其终点-受众,应准确把握和高度尊重公众舆论运动和形成的规律。

二、目标性原则:主导舆论,凝聚人心

三、工具性原则:政府主导、服务中心

四、整体性原则:总体规划,具体策划

五、示范性原则:形成范例,规范议程这条原则是指,政府在组织、影响媒体报道中,要注意新闻议程设置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并注重针对不同新闻宣传目标的议程设置,总结出不同情况下的范例,使政府新闻议程设置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六、灵活性原则:信息把关、有增有减

七、情感性原则:弘扬主流、以人为本

*政府新闻宣传策划

指党政机关为自身工作需要,综合运用新闻宣传资源,以求最佳宣传效果二进行的富有创意的思维活动和运作方式。(1争夺社会舆论主动权2赢得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导权3增强新闻宣传工作影响力)

政府新闻宣传策划的原则(4)1宣传价值第一的原则 2重视受众需求的原则3“用事实说话”的原则 首先要注意“新颖性”,要寻找新近进行的行政活动和发生的社会事件寻找新的经验和新的问题,寻找同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一定关联度,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成为焦点、热点以及当前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能对实际工作和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其次,要注意“真实性”,行政活动和社会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第三,要注意“关联性”和“互动性”,选择新近发生的、鲜为人知的、群众欲知的有重大意义的行政活动,行政政策、工作内容和社会事件,并关注新闻宣传与新闻事件的变动关系。4可行性原则 ?(题目对吗)Qp政府新闻宣传策划的对象分类(b)

一、政策主体分类

以策划的主体为参照物,可以分为党委宣传部们(政府新闻办)的策划和其他党政机关的策划。

作出这样划分的目的在于界定党委宣传部门(政府新闻办)与其他党政机关在新闻宣传策划方面的智能和分工,并明确两者的关系。

相对而言,党委宣传部门重于宏观、中观新闻宣传策划,如对本地区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地区(城市)形象、政府形象、舆论调控等进行新闻宣传策划,对一个阶段的最大宣传战役进行策划,对重大社会事件和自然灾害进行应对性新闻策划。

其他党政机关侧重于围观新闻宣传策划,主要是对本部门的重点工作进行宣传策划和对本部门的工作失误进行应对性新闻策划等。

二、策划对象分类

以划对象为参照,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策划。

宏观:即战略性策划,包括中心工作、地区形象、政府形象的宣传策划等。这类策划主要是“定位性”的设计策划,中心工作的宣传策划设计地区的产业优势、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发展环境、发展步骤等方面宣传设计和整体安排。

地区(城市)形象宣传策划主要是根据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责任特点和现实优势来设计,以城市标志、旅游景点、名人效应、展会论坛等具体具体载体来推介。

城市形象宣传策划主要是根据政府的性质、职能和主要任务来设计,通过政府机关和领导者的媒体形象来展示。战略性策划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独特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因此,既要高度重视富有个性的设计,也要基于落实到林林总总的新闻事件的传播上。

中观:即战略性策划,是确定一个时期的宣传基调、宣传中心和报道规模,并对宣传报道的阶段和报道的力量作出安排和部署,其目的是安排新闻宣传工作的整体活动,以高效率的投

入工作,形成持续性、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态势,形成强势舆论。这类策划主要围绕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选题和设计,属于“定调性”策划。包括专题宣传策划、重大典型宣传策划。微观:新闻事件的宣传策划,主要是针对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政府活动、行政行为和社会事件的宣传价值、新闻价值作出判断,对宣传报道的社会反映作出预测,并在宣传报道的角度、报道形式、报道时机、报道规模等方面作出一系列的安排。这类策划属于“定题”性宣传报道策划。包括重要会议、领导观察调研、突发性事件、节假日纪念日报道策划等。

三、策划目的分类

引导型策划,是指制定一定时期、一定阶段的宣传报道重点,要求媒体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或某一社会事件进行有目的宣传传播,以唤起社会的关注,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的。应对型策划,是指行政事故或重大社会事件已经发生,并已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为防止和减轻负面信息对党政机关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面进行的新闻宣传策划。

创制型策划,是指党政机关为积极、强势干预社会生活需要,有目的地策划可激发媒体报道兴趣、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行政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

四、策划时机分类

以策划时机为参照物,可以分为可预见事件的策划和不可预见事件的策划。

可预见事件可分为“显性”可预见新闻事件和“潜性”可预测新闻事件。

“显性”可预见新闻事件是指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必然要发展的事件,对这一类事件要抓住时机,早策划、早安排,切实打好主动仗。

“潜性”可预测新闻事件是指按照事物的发展趋势,有可能要发生的事件,对这一类特别是在群众中讨论、可能生成社会热点问题的,要提前预测,提前策划,引导和调控好社会舆论。不可预见性新闻事件是指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对这类事件,政府机关要审时度势,及时策划,适时发布公告信息,把握舆论的主导权,稳定民心、稳定社会。

五、策划功能分类

新闻报道策划,是对行政活动、行政工作的最新动态进行宣传报道的策划。

宣传教育策划,是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普及,以及群众急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知识传播而进行策划。

交流论坛型策划是应用电视、互联网、电台等载体,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让政府和群众发表各自的主张、观点,增进共识而进行的策划。

政策服务型策划是以媒体为载体,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信息包括法规文件、职责权限、行政程序、办事流程等定期发布出去而进行的策划。

*政府新闻发布 指各级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多种大众传播方式公布其政务活动,发布有利于公民实现其权力的信息资源。

*政府新闻发言人 指那些由政府及其下属机构所任命或指定的新闻发布人员,其职责就是政府或本机构责任范围内的重大事变或现实问题,或急性新闻发布会,或约见记者,提供相关的新闻事实,阐述政府立场、观点,介绍政府已采取或将要采取的对策措施,并作为政府或机构的代表回答政府的提问。

“政府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制度”的理解

1从宏观方面说,新闻发言人是新闻发布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政府信息传播制度的组成部分。2从微观方面说,它之所以不是自然人,是因为其背后有一套机制在支撑。新闻发布工作主要由信息采集、发布策划、发布实施和发布反馈等环节构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工作机制加以保证。同时,由于新闻发布工作的内容复杂,工作量大、绝非新闻发言人一力量所能完成,需要为其配备助手,甚至建立一个以新闻发言人为核心,各司其职、分工配合、相互协调的专门工作机构,而这也需要相应的机制加以保证。

政府新闻发言人三种来源

1主管领导,如有的地方要求出任新闻发言人必须是该部门的“二把手”2办公室秘书长和办公室主任之类的“总管式”人物。3宣传部门的负责人

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形式(b)

1例行新闻发布会 是由政府设立相对固定的新闻发言人,定期将政府所做的重要决策,通过的重要决定及近期工作安排及时向社会各界进行发布,说明就某个事件、某个问题政府所持的立场和采取的措施,并就国内媒体和公众关系的问题作出回答。

它是国家存在、国家发布正义声音的象征,能够及时、迅速地表达国家的立场,设置国内或国际议程、指导人们的认识,引导国内或国际舆论。主要的两种形式:a以新闻发言人的名义,定人,定时、定点举办新闻发布会b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定期邀请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或发言人介绍有关情况。

2重大活动新闻发布会 指在重大活动之前、之中或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特点是:有充分的准备和材料,具有宣传、动员、推广的性质,也有树立活动组织者形象的目的。新闻发布会往往和组织活动相配合、活动的内容也是新闻发布的内容。

3宣传性新闻发布会 指一级政府或政府部门就做出的重大的决定、方针及人事变动、会议、制定的重要计划或即将发生的其它重要(他中能达)事变,临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是政府表明立场和对今后工作的公开宣布。

4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

突发事件因为具有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又因为它的复杂、敏感,涉及人民的生活、社会的安定,甚至重大的国际关系等特点,因而成为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讲求时效性是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的核心。同时,新闻发言人要注意以人性化的方式表现出对事情的关心,对受害人的同情和关怀。

5首脑新闻发布会

是由国家元首、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政党领袖作为新闻发言人,发布相关的新闻或阐述对某一问题的立场。

6网络新闻发布会

危机新闻处置中常把握的几个问题(6)

一、认真制定新闻预案1关口前移,重心下移2突出重点、构建体系3立足现实、充实完善4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

二、建立健全领导机制1确立领导体系2明确协调中心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4建立上下沟通机制

三、牢牢把握报道主动1切实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以对党。、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2彻底转变对突发事件多报不如少报,少报不如不报的错误观念,树立及时报道、引导舆论的意识。3不断提高新闻处理水平,认真研究新闻处理技巧和艺术,研究怎样报道于我有利,做到不失良机,不限于被动。4坚持以我为主,以正面为主,以事实为主的“三为主”原则,这是准确把握舆论导向的最基本原则,只有正确的引导舆论,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

四、有礼有节的对待记着 有礼就是以人为本,尽可能提供方便。主要体现在:1服务要周到2服务态度要好。有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管理好记者采访。1确定采访媒体和记者资格,只有资格和身份得到确认的记者方可进行采访2限制记者活动范围,一方面为保障记者的安全,另一方面是确保处置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三是对海外媒体在我国境内采访活动实施管理。

五、冷静处理媒体炒作1主动与媒体就事件进行沟通2使得进行冷处理3适时进行正确宣传,将事态向有利方向引导

六、高度重视网络影响1提高危机新闻处置时效2利用互联网扩大正面影响3丰富信息发布的内容4注意跟踪网上反映,了解舆论动向,有针对性地做好后续的新闻处置

*政府形象

政府在行政过程中体现出的行为特征、精神状况、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和施政业绩等,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和感知,从而形成总印象和评价,即政府形象,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认定,又

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

政府形象设计原则(4)

1、导向性原则 它作为政府有目的的形象建设活动,不然会对政府行为产生鲜明的导向作用。

要求所有的政府行为,包括所有的政府决策、所有的行政措施、所有的政府部门和机构、所有的政府人员,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形象建设的目标,自觉把自己的意见和行动纳入目标导向上去。

2、针对性原则 它必须要有强烈的针对性,针对政府的行政目标,针对政府的行为过程,包

括行为过程中已经出现的偏差甚至过失。

3、持续性原则 政府形象设计的过程性和长期性,决定政府形象设计是一个持续的延展活动

过程。一方面,形象设计本身有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开展前期调研,经周密论证,然后提供整个计划和具体方案,另一方面,行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动性,也需要不断强化、充实、丰富、完善甚至适当调整原有计划。

4、可操作性原则

新闻监督的特点、意义、原则、方法

意义

一、人民群众行使人民权利的重要途径

二、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具有调节社会的功能

1、震慑歪风邪气2预警社会危机3缓释社会情绪

四、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1以大局为重的原则2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原则3实事求是的原则4平等公正的原则5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展开的原则

接受新闻监督的原则和方法

一、闻过则喜,过而能改 闻过则喜,就是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失误、过错就感到高兴,就意识到别人在帮助自己查找出薄弱的环节;过而能改,就是知道自己失误和过失之后,马上就出台措施,通过实际行动加以改正。

二、不纠缠细节以免弄巧成拙。

三、自爆工作不足,赢得工作主动

四、及时公开真相,切忌粉饰过失。

五、不说无可奉告,主动配合支持。

六、抵制不良行为,依法维护权威

特征:1真实性 是新闻监督的首要前提,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新闻监督的真实性要求新闻舆论揭露和反映的每项具体事件,以至每个具体细节都要有事实根据,必须如实地反映人们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及事件的面貌,而绝不能杜撰虚构、捕风捉影、夸大缩小,或者妄加评论

2指导性 它是一种非强制性监督,不具有任何约束力或强制性,只具有指导性。它是通过反应舆论、影响舆论、促成新的舆论来起作用的,而在这些过程中都具有倾向性和指导性,新闻舆论机构通过控制新闻舆论影响公众对问题的判断,影响公众的取向。

3及时性 新闻监督在实施中,不存在种种环节和层次,只需要经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反应就能形成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效果。因此,与其他监督形式相比,它具有及时性的特点。

4广泛性 庞大的监督主体通过媒体传播,对一切公共事务、社会思想、道德风尚和涉及公民利益的社会现象实施监督,并在广阔的空间内把监督信息传达给广大受众、新闻舆论监督的这种特征是其他形式不具有的5公开性

新闻监督的公开性,要求党和政府通过新闻舆论工具公布决策意图和决策过程,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使党和政府通过新闻舆论工具了解人们对其指定的决策的不同看法,从而使决策程序与内容不断完善。新闻监督的公开性,要求党和政府通过舆论工具公布其行为准则及有关规定。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媒体出现的变化(4)

1媒体在事业形式企业管理双轨制下运作,它像一般企业一样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独立地承担一切刑事、民事责任2曾处于中国传统媒体核心的党委机关报刊逐渐边缘化,与都市报动辄几十万的发行量相比,党报发行不景气,社会影响力也受都市报的冲击3媒体承担的舆论监督作用日益突出,人们对媒体批评、质疑政府部门的工作逐渐习以为常,舆论监督稿件

甚至成为很多媒体吸引受众的重头戏。4尽管中国的所有媒体都宣称他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公众利益服务”,但是,新闻专业专业理念的衰退,正逐渐失去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约束力,其突出表现是新闻失实日趋严重,媒体开始面临自己的诚信危机。网络媒体挑战与对策

一、网络管理媒体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1西方敌对势力的网上渗透威胁我国意识形

态安全。2错综复杂的网上舆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3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拦截和处理有害信息的难度不断加大。

二、依法管理,从行政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

三、加强网络文明和道德规范建设

四、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管理机制。1树立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

2把握管理重点,解决突出问题。3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4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管理机制。

政府与媒体协调的原则(b)

一、服务原则1政府要主动向媒体提供信息服务。2政府要依据新闻规律组织媒体宣传服务。3政府要善于调节好本级媒体与其它媒体的服务关系。

二、平衡原则

1政府要实现与媒体的信息对称 政府与媒体各自掌握信息,由于信息渠道的不同,往往处于不对称的状态,该状态一方面导致了政府对媒体可能进行的政务信息报道策划不了解或了解不充分,不能及实地进行有针对的解读或校正媒体信息。另一方面,媒体也不掌握政府某项工作的全面信息,以至于产生误读和偏差,在传播上给政府造成不利影响。

政府通过与媒体的协调,是两个信息渠道的信息能够碰撞、校正,信息内容上达到对称和谐,不仅使媒体的报道进一步精准,提高媒体的权威性;进而有利于政府有针对性地披露消息信息,主动引导舆论。

2政府要实现与媒体的换位思考 媒体对社会事物的看法和评价有着特定的视角,这一视角与政府立场时常是不一致的。这是因为政府决策是一个博弈过程,选取的是相对优化的方案,取大利而置小弊;而媒体诉求大多是理想化的,追求尽善尽美,对现实的困难认识不足。政府与媒体要进行换位思考,一方面政府要了解媒体从抓受众眼球出发的新闻选题和理想化思维逻辑,避免脱离群众立场的分析和解读;另一方面,媒体要从政府解决问题的立场出发,面对现实分析和全面评价政府工作,坚持部分事实服从整体事实的新闻观。

3政府要实现与媒体的话语重合4政府要实现与媒体的结论统一

三、合作原则 1搭建宣传平台,将政府主张转化为媒体的价值目标。2搭建活动平台,将政府意志转化为媒体的社会责任。3搭建友谊平台,将政府支持转化为媒体的发展资源。

四、多赢原则 1通过媒体强化责任,共同维护和扩大公众利益。2通过媒体影响大众,公共维护和提升政府形象。3要通过媒体服务大众,公共确立和巩固媒体影响。

*政府官员新闻素养

文学与媒体互动关系刍议 篇6

媒体时代,在消费需求与机械复制技术的双重挤压下,文学艺术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发展危机。许多学者对此表示了忧虑:“文化工业引以自豪的是:它凭借自己的力量,把先前笨拙的艺术转换为消费领域以内的东西,并使其成为—项原则,文化工业抛弃了艺术原来那种粗鲁而又天真的特征,把艺术提升为一种商品类型。”①的确,艺术的商品化,已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然而,正如古语所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艺术的商品化使得文学艺术进一步世俗化、边缘化的同时,也使它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文学的品类与样式,文学的作者与载体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气象,文学已经充塞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泛文学时代已经来临。

文学的媒体化

媒体物质形式的变化对文学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从口语媒体到印刷媒体,再到如今的电子媒体,随着媒体工具的变化与扩展,文学从大众化到精英化,再到今天的世俗化、生活化与媒体化,文学的版图与镜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口语文学时代,文学的物质载体是语言,它由语音和语义构成,语言转瞬即逝的特性,决定了它只能是简短的、形象的和易于记诵的。其文学形式也不够多样,多以神话和史诗的形式出现,其内容多叙述本民族的起源、重大历史事件和塑造英雄人物。因此,它又是高度“历史化”、生活化了的。印刷媒体的出现使文学得以以书面形式保存,其创作也更为从容,内容向抽象性、含蓄蕴藉性方向发展,读者有着更为广阔的阐释空间。当代,电子媒体的出现,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同的传播媒体与符号方式构造了人类不同的感知结构,并由外而内地修正了文学的谱系与生态……”②不仅一大批新兴的文学样式如电影文学、电视文学、网络文学、广告文学与手机文学等相继涌现,而且一大批边缘文体如通俗歌曲或歌词艺术、休闲文化艺术等也浸透了更多的文学性因素。

与文学形式变化相应的是文学思维方式的变化。媒体的变化改变的不仅仅是文学的物质手段或工具,而且是整个文学媒体技术支持系统所形成的媒体环境,新的媒体环境成为文学建构艺术世界的重要逻辑依据。文学媒体由语言到文字再到电子、数字的变化,文学的思维方式也经历了从线性到复合再到集成的清晰变化过程。语言的易逝性、难以复制性,使得文学单线、顺向的特征非常明显。文字的可存储性、组合性使文学思维有了可自由支配的空间。到了数字化阶段,文学创作成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过程,文学的媒体成了马良手中的“神笔”,不仅可以将一个个数字符号转换成文字,而且可以转换成声音、图像、图片、动画与表意符号等的多媒体组合。借助更先进的硬件与软件,网络媒体还可以将它们与嗅觉、味觉与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官相连通,从而达成审美通感。在此媒体环境下,语言媒体与文字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思维方式显然难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文学文本也将从原来的听觉形式、视觉形式演变成集视、听、触、感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多媒体文本,传统的文学性因素与媒体因素之间的比例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媒体元素成为审美元素直接进入文学的审美层次。

媒体的文学化

在文学媒体化的同时,媒体的文学化也在加速着它的进程。每天翻阅报纸,你会发现充斥其中的新闻故事、新闻报道、人物访谈遗留有文学他用的痕迹;打开电视机,你会发现根据各类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在各电视台热播,各种比赛的评委席上活跃着文学嘉宾的身影;许多颁奖典礼的颁奖词写得文采斐然;许多产品的广告词极富魅力;就连人们日常的信息沟通——短信,也有声情并茂的一面。在这个媒体化时代,文学的外借与被挪用,使得一切都像文学,又一切都不像文学,媒体改变着文学,文学也在悄悄改变着媒体。

媒体文学化的路径很多,最常见,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根据各类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它们不仅占据着各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而且占据了电视播出的大部分时间,有些电视台还有专门的电视剧、电影频道,如中央电视台的第六、第八频道。各省级电视台有的走电视剧之路,有的有专门播出电视剧的频道。除了播出电视剧和电影,还有其他类型的文学或文艺节目,如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电视评书、读书时间等。

随着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媒体自身的不断发展,媒体向文学取经越来越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广,不仅文学作品被直接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而且被变换成各种形式进入各种媒体。最近几年走红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就是电视节目对文学成功嫁接的一个典型。在题材内容上,它以文学作主打,据笔者统计,在《百家讲坛》2006年全年播出的346期节目中,文学类达165期,与文学相关的有40余期,合计达六成。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文学支撑了《百家讲坛》这座巍峨大厦。在具体操作上,它利用文学的故事性及悬念设置等方法来吸引观众。比如刘心武对《红楼梦》进行探秘式讲解,易中天将《三国演义》进行故事式拆解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主讲者的选择上,它很注重口才,主讲者多像讲故事的高手,很注意故事的跌宕起伏,起承转合。可以这样说,是文学造就了《百家讲坛》的今天。

有论者指出,媒体对文学性的推崇,对文学法则及小说叙事策略的移植是力争仿真,甚至以假乱真。本人并不这么看。文学不仅可以在媒体内容中大显身手,而且其叙事手法与语言修辞等也同样可以在媒体节目的建构与具体操作上一展风采,这是当代物质技术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一个必然趋势。没有文学悬念的运用,《新闻调查》栏目的收视率可能要打折扣,没有文学手法与文学语言的运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也很难成为一场精神与艺术的盛宴。

文学与媒体互动的思考

在这个电子媒体急速膨胀的时代,文学与媒体互动与融合的趋势日益加剧,已经很难以传统的视角来对二者进行清晰的界定与分析,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值得人们做深入探讨。首先需要人们认真思考的是关于文学的定义问题。究竟什么是文学?以人们目前的阅读经验来说,可能觉得什么都像文学,又什么都不像文学,电视、网络、报纸与广告等都蕴涵着越来越浓的文学因子,而文学则越来越向娱乐化方向靠拢。文学的品类划分,文学的创作与消费,文学的内涵与形式之间的界限,文学与其他媒体之间的关系等越来越模糊。“谁决定、谁判决,且以什么资格确定什么东西属于文学?”③固守原有观念已经不合时宜,到了对文学进行新的诠释的时候了。

关于媒体文学化所引发的问题。关于媒体的文学化,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媒体支配下的消费时代中,文学艺术逐渐被边缘化、消费化,在消费规则的驱使下,它往往以削平深度、淡化意义的方式来迎合大众趣味。然而,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姑且不论文学与媒体结合所带来的种种新的可能,仅就文学的商品化、消费化来说,它对文学及其创作者又何尝不是一个刺激与转机,否则我們又如何解释旧时代鸳鸯蝴蝶派小说的走俏,当今新武侠小说和新言情小说的流行?另一方面,严肃文学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张承志、张炜们仍然坚守着阵地。媒体文学化对文学来说问题与生机并存,侧重哪一方面都可能产生误解,需要冷静客观地加以分析。

文学与媒体结合的方式方法问题。文学究竟如何与媒体结合才能达到令观众或读者满意?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如何都难调众口。值得欣慰的是,传媒受众正走入分众与细化时代,这为媒体的多样化探索提供了契机。媒体与文学的联手也的确制造了一些传媒“神话”,塑造了一些传媒明星,每一次成功尝试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感觉、新的口味、新的经验,乃至一种新的范式。当然,仍然存在一些批评的声音,且不无道理。这又牵涉到节目定位、受众目标、批评标准与指向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对其进行评价,应采取新的观念,信息化的视点,以发展的眼光具体分析,把文学置于媒体文化视域中进行考察,才有可能开启一扇新的视窗,发现一个新的支点,拓展一片新的天空。

结语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的极大丰富,各种媒体的融合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在这个背景下,文学被整合进入其他媒体当中是多元形态的媒体环境下,文学寻求出路的所在,也是其他媒体借助文学提升自身品位的一个有效途径,两者的有机结合当能开辟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注释:

①霍克海姆·阿多尔诺[德]:《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张邦卫:《“后工具时代”与媒体的诗性诉求——兼论媒介的文学基因与审美质素》,《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6月第21卷第2期。

③雅克·德里达[法],赵新国等译:《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作者系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高校新媒体公共关系策略研究 篇7

当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的办学环境也发生了巨变,诸多潜在风险存在较大爆发概率,很多高校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很多突发舆情事件是无法避免的,这也让部分高等院校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显得有点捉襟见肘。比如在规范办学方面、学术研究方面等负面危机不断,各种负面新闻通过新媒体扩大了事件的影响,严重损害了涉事高校的公众形象。实际上,此类事件的瞬间大范围传播,与裂变式传播的各类新媒体密不可分。故而,不少高校对新媒体危机事件愈加重视,希冀在萌芽阶段就能将危机消除,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高校公关关系为主要内容,以新媒体视角为突破口,希望有所裨益于相关专业人士。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所在。

一、新媒体趋势研究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系统,那么高校就是其中一个开放型的子系统。因此,需要根据高校子系统和社会大系统的关系和作用,以科学的组织和管理措施,促进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对校内外环境的适应。在这种背景下,高等院校的媒介管理和新闻宣传面临严峻的挑战,势必要对新媒介生态的演变做出反应和应对。

广义上,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新媒体:时间、技术、社会。时间上更近的可以被称为“新”的媒体,相对电视网络是新媒体,相对报纸电视是新媒体;从技术角度说,具有价格更低、传播更广、应用更强等特性的都可以被认为是新媒体;从社会的角度说,新媒体之所以新,最重要的是社会作用的革新。但必须指出的是,新媒体作为一项技术,本身并不具有改变社会的能力,反而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新媒体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原因。作为一个口号,比如“新媒体改变一切”,将新媒体作为主语,是不正确的,改变一切的是使用新媒体的人们,是移动互联网上广大的网友。

(一)新媒体的类型

“互联网终端的移动化,网络技术获得更深入的发展,各媒体之间在网络上融合得更加紧密,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新媒体使得人们更方便地随时获取信息”[1],本文根据新媒体的互动性、虚拟性、社交性等特征,对新媒体类型进行了梳理归类。

(二)新媒体的特征

“我们研究传播,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2]。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有四大特征:一是互动性。传统媒体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新媒体却能形成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传播方式因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二是即时性。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快”,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生产流程,新媒体可以做到第一时间发布,甚至是第一时间发起直播。三是广泛性。新媒体形式多样,每个参与者都能通过平台自由交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四是多元性。新媒体日新月异,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也日渐多元。

(三)新媒体的趋势

新媒体时代的诞生,使每个人都可能创造奇迹。新媒体时代,亦是赋权给消费者的时代,从未来看,它有以下四种趋势:第一是碎片化。碎片化是移动互联网的特征,特点是专业、精细、特色加个性。第二是全媒体时代。广播没有颠覆报纸,电视也没有颠覆广播。所有的媒体未来只有一种形态,就是社会化媒体。第三是垂直细分受众。比如从消费、心理、行为这几个角度去细分受众,发现真正的受众特征,从而形成与消费者的“亲密接触”。第四是价值扩张。媒体会出现拟人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会输出价值观和影响力,有这种个性化的标签,新媒体才能走得更远。

二、高校新媒体公关研究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新媒体的日新月异,让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变化多端”,给高校公共关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媒体的“变化多端”,使信息源和传播手段都无法事先确认,其运行规律较难把握,那么如何才能科学面对和引导新媒体舆论?这一切都成为高校新媒体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因而高校新媒体公关也随之兴起。

(一)新媒体公关的定义

在目前,新媒体公关的定义有以下几种:第一,是指在新媒体的表达渠道里进行形象塑造,为高校公关提供媒介传播的策划思路。第二,新媒体公关就是利用新媒体处理“公共关系”。移动互联网时代,“社群”越来越成为一个凸显的概念。如何找到与高校有关的社群,找准自己的新媒体定位,确立自己的新媒体策略,从而与目标社群,或者说目标受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增强高校社会影响力,就是新媒体公关的应有之义。第三,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公关是传统公关的延伸,也是传统公关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它以移动互联网为传播手段,从而开展相关公关活动,进而提升高校社会形象、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高校新媒体公关的对象

从本文给出的相关定义可以看出,高等院校新媒体公关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高等院校自身,二是各种新媒体,三是社会公众。在这个关系链中,公关主体自然是高等院校,公关客体是社会公众,公关中介是新媒体。

新媒体公关的客体,也称为公关对象,是指与新媒体有接触可能,并能利用新媒体作为媒介与其他个体或组织发生各种关系的对象。本文讨论的公关客体主要是指为高等院校提供宣传传播渠道的新媒体形式。目前,这类新媒体主要有微博、微信、微视频、论坛、社交网站等。因为新媒体形态仍在进化,这就使得新媒体公关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也都有其自身的方式和特点。

(三)高校新媒体公关的特征

由本文论述可以得知,新媒体拥有诸多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特征,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危机公关也注定会出现许多“新”变化,新媒体核状散发式的传播模式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以及意见的形成。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如不能及时发声,新闻主体的声音极易被淹没,造成信息冗余和信息浪费。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越是著名,越有可能被关注、被评论、被批评。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之下,信息能够横向转移、自由流通。由此,新媒体已然成为公众和媒体获知敏感或危机事件的第一渠道,甚至成为舆论危机爆发的主要源头。

(四)高校新媒体公关的趋势

新媒体已然成为高校舆论危机的主要来源。当下,互联网已非单纯的媒介工具,而是自成生态,进而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沟通交流的平台,每时每刻都不可或缺。目前,国内各高校都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高等院校任何可能出现的危机都会遭遇无限放大,导致连锁反应,直至引发大范围的恶性传播。在国内,网络技术和网络数量一直在飞速发展,网民数量也在飞速增加,新媒体舆情对真实世界的影响力正在扩大,许多此前屡被忽视的微小问题,在过去的媒介形态下,可能根本无法形成热点。新媒体时代彻底颠覆了这一传播规律,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任何小问题都有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信息变异,每个传播者又是信息加工者。于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真相与谣言齐飞”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成为正常的社会现象。新媒体的特点是覆盖广、传播快、更新快,某些事件一旦成为热点,马上就会占领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再加之其他媒体的接力传播,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席卷全国的舆论风暴。

三、高校新媒体策略研究

对于高校管理而言,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演进,高校对自身发展也要做相应调整。社会环境是常变常新的,也必然会对身处其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产生深远影响。有鉴于此,高等院校在当今时代已不能以“象牙塔”自居,而应该主动地去拥抱社会变革以及媒体生态的变化。面对新媒体,高校的新闻宣传也需要相应发生变化,形成自己的舆论引导风格,建立健全新媒体组织,从而突破局限,抛弃思维惯性,迎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一)新媒体正面舆情引导

正面网络舆情引导的五大策略。一是顺势而为、二是善于借力、三是客观真诚、四是快速反应、五是多方造势。新媒体传播,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传播的“人格化表达”。首先,要找准一个定位,要打造出一个以人为本的传播风格;其次,要整合资源,建立高校自身的信息产品生产车间,知道自己的受众、短板和优势,知道自身内容的源泉在哪里;再次,要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在互动上要注重参与感,在表达上注重人格化传播,在语言上要适度变新,跟得上社会流行词汇;最后,要逐渐形成自身的品牌传播形象,要做到用心沟通,以服务取胜,要做到各方链接,以新鲜议题设置取胜等。微博和微信都是以社会化媒体的形态出现的,传播方式则是独特的“裂变式”,媒介影响力更以“指数级”的速度扩张。在这种背景下,高等院校应该全力拥抱新媒体,比如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将其打造成为高校向外界传递信息、与外界互动的综合资讯平台。

(二)危机公关与新媒体传播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既有信息传递的快捷多元,也有舆论内容的真伪混杂”[4]。新媒体,既是正面舆论信息传播的阵地,也是负面信息传播产生的温床。新媒体,或者说自媒体的一大特征就是人人都可以发言,这种发言不像传统媒体存在审核等流程,更可能的是传播者本人的再次加工和“添油加醋”,网民容易“把歪曲性的想象力所引起的幻觉和真实事件混为一谈”[5]。此外,微博、微信等的出现让新闻传递进入“秒”时代,也为流言传播营造了机会,不实信息可以在瞬间到达每一个人的手持终端,甚至以弹窗新闻的形式跳出来,使人防不胜防。另外,面对新闻竞争加剧、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局面,在策划、炒作之风的影响下,一些新媒体操作者缺乏社会责任感,或是被某些利益所驱使,或是为了博取更多网民的关注和点击,不但乐于搞标题党,还喜欢耸人听闻、捕风捉影、移花接木、追求轰动效应,甚至没有猛料就自己造“猛料”,早就把新闻真实性的底线抛到九霄云外了。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危机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瞬间爆发性,一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三)新媒体危机公关应对策略

“危机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考验,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社会责任是检验企业声誉的试金石”[6]。目前常见的危机公关策略有:利用搜索引擎遏制负面信息传播;利用公关资源消除敏感信息;根据事件性质制定针对性解决策略,进而利用公关彻底平息事件;媒体监测,及时快速处理相关问题,消除敏感信息产生的温床。这些手段看似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治标不治本,甚至有时候会酝酿成更大的危机。因此,媒体公关成为重中之重,任何信息屏蔽技术都是饮鸩止渴,以纸包火。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比较适用的公关原则有以下几个:勇于承担责任原则;第一时间真诚沟通原则;速度第一原则;系统运行原则;权威证实原则。

四、高校新媒体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和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对于高校的新媒体公关而言,新媒体团队建设显得迫在眉睫与刻不容缓,同时也是公共关系处理专业化的必然需求。

(一)新媒体团队类型

一是师生团队。这个团队由学校新闻传播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组成,可以对学校传播的正面信息进行评论、转发和点赞。这个团队有以下特色,一是人员数量多,二是身份多元,三是语言风格多样,四是可以形成有效的引导,五是彼此信任,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优势互补。

二是专家型团队。在这方面有些高等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其本身就有新闻传播系或新闻传播学院。可以抽调部分专家学者组成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委员会,对相关宣传的定位、方向、策略等进行充分讨论并制订详细方案。同时,高等院校还可以将学校的明星教师、明星学员等打造成“大V”或“网红”,使其成为高校传播的形象代言人,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网络公关公司。公关公司就是所谓的公共关系公司,由职业公共关系专家专门为客户提供公共关系维护的智力服务。这种团队的主要作用是新闻策划、新闻发布、事件策划、事件执行、论坛营销等。公关公司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他们非常熟悉传播运作的手段,洞悉社会舆论的好恶,同时也有较为广泛的人脉。此类公关的特点是效果快,花费资金较少。可以通过新媒体定时定量发布学校的正面新闻、软文、口碑营销等信息,保持高校在网络平台上的信息更新频率。

(二)建立一体化团队整合模型

一要提前策划。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一定要围绕自身重要工作进行,简单地说就是要满足高校教书育人的需要。即通过舆论引导为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核心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要制订年度方案等中长期宣传规划,在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传播活动。二要增强团队协同效应。要在高校各部门之间建立横向链接的工作团队,使内容更加贴近学校发展核心,更好地凸显宣传价值。三要理顺传播层次,注重立体传播效果。因为地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互联网的地域发展也因之显得非常不平衡。在当前的背景下,立体传播应该成为高校新媒体传播重心。比如,把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发布的新闻同时也在其他媒介上进行传播,这样就能形成传播的立体化,从而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新媒体团队一体化建设

要进行新媒体团队的一体化建设,必须有清晰的工作目标。高校新闻宣传部门要切实履责,牵头成立横向新媒体宣传团队,并指定一名主要负责人。其工作目标就是要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积极宣传高校正面信息,同时注重对网络负面舆情的监测、判断和应对,并随时保持与目标受众的互动,构建高校内外良好的舆论环境。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新媒体一体化团队,主要是团队成员的选择。要整合新闻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网络红人、职业评论家等,利用他们的知名度与话语权,使其成为团队公信力的根本。有条件的高校,要依托高校自身新闻宣传力量,组建自有专家团队。与此同时,要建立良好的新媒体沟通机制。在对外发布信息时,一定要做到同一个话筒,一定要避免团队成员表达不一,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情况出现。

新媒体团队有以下几种沟通方式:一是校内办公平台,可以在此平台建立信息分享专栏,及时共享学校信息;二是新媒体工具,比如微信群、QQ群等,及时地通报舆论发布和应对情况,以便准确应对;三是自有微信公众号或官方微博,整合学校各院系、各部门的最新信息,要统一口径、统一发布和监测。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新媒体以风起云涌之势,迅速颠覆了传统媒体的运营模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让整个世界的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纵深和多元。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存在也让整个舆论场变得更加多元,人们可以听到更多来自事件亲历者、观察者的声音,新媒体之间,也通过自发的传播特质,建立起高度协同的互动式传播。

然而如前文所述,新媒体传播也带来了很多传播问题,新媒体在让舆论场变得多元的同时,也让舆论场变得“浑浊”。在此情况下,高校新媒体要在理念上树立一体化理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形成舆论空间意识;在内容上,要力求分众互动,细分受众,贴近受众,与受众互动;在技术上,要实现运用融合,增强新闻宣传和新闻产品生产的新优势,利用微博微信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在资源上,要强化拓展延伸,打造新闻宣传和新产品的新优势;在生产上,要追求专业创新,形成新闻宣传和新闻产品生产的新影响,做到保持专业权威,快捷精简传播,多媒体化呈现,从而在新媒体时代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为高校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形态多变,正极大作用于高校的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高校公共关系维护工作,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高校公关危机

参考文献

[1]秦小建.全媒体时代下关于广播新闻编辑模式的分析[J].新闻传播,2012(8).

[2]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9.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3.

[4]陈淑文.浅析新媒体时代是孕育流行文化的温床[J].新闻研究导刊,2015(6).

[5]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0.

媒体公共关系 篇8

1 侦查与媒体的离散效应

1.1 媒体对侦查把脉失误, 导致自身定位偏颇。

(1) 侦查活动具有秘密性, 而媒体则对新闻具有天然的追逐狂热。为了实现侦查的目的, 必须对相关的侦查措施、调查进展进行保密。而部分媒体并没有重视这一点, 单纯地从传播效应的角度对其进行挖掘报道, 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侦查活动的有序进行, 甚至破坏了警察应有的形象,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二者的冲突和不信任。

(2) 侦查具有程序性, 而媒体则过分行使其自由解读的权利。侦查是国家专门机关依其职权,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的活动, 是法定的刑事诉讼程序之一。而任何一项制度性规则都是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的, 它本身或许是难以理解的, 但从整个法律运作的层面看必然有独特的价值。那么, 如果单独从个体的角度进行研判往往会有可供酝酿不满和异议的空间, 不少媒体正是由于不理解或刻意忽略侦查活动的合理程序性规定, 没有从整体利益的角度进行考量, 而孤立地按照传媒的规律进行报道, 通过与公众的简单共鸣, 放大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抵触。

(3) 侦查活动具有法律性, 而媒体的资本性动因干扰了侦查权的合法行使。侦查权是法律赋予侦查机关的权力, 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 它的合法行使理应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尊重。而在商业化和产业化的推波助澜下, 媒体的资本性动因在很多时候成为主导力量, 丢失了应有的法律素养和操守, 让那些完全合法的侦查行为遇到阻力和障碍, 割裂了侦查和媒体共赢的基础。

1.2 侦查机关对媒体有“过敏反应”, 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1) 侦查机关转型不彻底, 在媒体分享话语权的互动过程中反应迟钝。现代民主政府的转型是大势所趋, 各级政府由全能型、管理型向有限型、服务型转变。而在转变过程中, 侦查机关在很大程度上囿于神秘、庄重、权威的自我定位, 而对媒体共享信息资源的强势要求缺乏心理预期, 从而对媒体虽有瑕疵但符合新闻规律的报道不够宽容, 容易造成二者的冲撞。

(2) 侦查机关审慎、被动的信息披露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壮大的媒体需求。新闻是媒体的生命, 因此对具有话题性和关注度的侦查活动的报道是符合其自身追求的。但是由于侦查机关欠缺信息分享惯例与实践, 媒体不得不通过其他的途径来满足其并不过分的价值期许。而在这样的情况下, 新闻的客观性、全面性则难以得到保障, 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 又恶化了媒体与侦查机关的合作。

(3) 侦查机关不注意沟通机制的建立, 没有形成与媒体常态化、低成本化的资源流通。缘于侦查的特殊属性, 在相关信息的交流中侦查机关确实占据着主导优势, 在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畅通平台方面负有义务。然而在现实中, 由于没有建立实质意义上的专门机制和专业舆情分析, 因此即使是有利于树立自身形象的新闻也难以快速传播, 更遑论复杂的危机公关的处理, 使各种不实的新闻有了扩散的土壤。

2 侦查与媒体的耦合效应

(1) 根本法则契合, 侦查与媒体在行为中有共同的规范底线。侦查是强制性的法律行为, 为避免其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犯, 侦查活动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在客观的法律事实基础上行使职权。同样, 媒体的职责是搜集和分享信息, 只有保证宣传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才具备吸引社会关注和引导大众舆论的道德基石, 进而才有获取利益的底气和可能。因此, 即使侦查和媒体在各自特性、处理方式上有所区别, 但由于有共同的基准线, 二者的游戏规则是一致的, 不存在根本的对立。

(2) 历史使命趋同, 侦查与媒体在方向上有相似的价值标杆。侦查权是刑事司法职权, 其根本任务是查明犯罪事实, 确定犯罪嫌疑人, 为之后的起诉、审判提供准确的参照, 最终实现社会公正和人权保障的和谐统一。媒体作为现代民主社会的“第四权力”, 以信息平等享有、新闻自由传播的形式, 践行着自身的价值使命。所以, 作为民主社会基石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被侦查和媒体共同铺垫, 而缘此路径行进的二者, 也有共同的发展空间。

(3) 现实利益互补, 侦查和媒体在角力间有一致的动力诉求。侦查是一项复杂的刑事司法活动, 它的有效运转必须得到公众和社会的支持, 而媒体则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力。通过媒体客观、正面的报道, 可以沟通侦查机关与公众, 消除误解, 打造良好形象, 实现侦查活动的效益最大化。而从媒体的角度思量, 通过对侦查等热点新闻的报道, 将显著提升其品牌价值, 扩大影响范围, 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 从效益最大化的动力出发, 媒体与侦查也有广袤的合作土壤。

3 侦查与媒体和谐发展的建议

(1) 警务公开, 让侦查由“黑匣子”变成“玻璃屋”。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即透明度原理, 具体内容是信息模糊带来猜测, 带来尝试性行为;信息明确, 便于相关人员做出行为选择, 便于监督。因此, 侦查机关应实施“门户开放”政策:法律没有命令禁止的侦查行为, 应当全面、及时地予以披露, 从而在源头上消灭随意猜测、妄加杜撰的空间。而对于法律确有规定应当保密, 也应当对利益相关方做出合理的解释, 并耐心地倾听对方的意见, 而不应当简单粗暴地以“国家秘密”为万能挡箭牌, 增加媒体对侦查机关及侦查活动的质疑和抱怨。

(2) 警媒沟通, 为侦查和媒体创建共同的话语体系。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就是信息沟通。侦查机关和媒体是两个维度内的活动者, 二者在利益支点、思考角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小的差异。那么, 为了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二者必须充分考虑对方的特点, 通过相互的了解, 消除原有的鸿沟。从侦查机关的角度, 应当对媒体予以充分的尊重和宽容的接纳, 要站在媒体的立场上, 满足其对新闻的需求, 化解侦查机关和媒体的信息不对称。从媒体的角度, 应当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理解侦查工作的特殊性, 提高自身从业者的专业化程度, 保证报道的真实性, 提高媒体公信力。

(3) 抓近涉远, 用长远规划来改变侦查和媒体对彼此的态度。所谓“抓近”即着手于平时努力, 而“涉远”则要求着眼于长远打算。警媒冲突从根本上来说, 是民众对具体侦查行为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怀疑, 而在这一刺激点的作用下, 媒体试图通过对新闻的爆炸式宣传来谋求公众的支持, 进而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侦查机关则尽量降低媒体的这种放大效应, 维护正常的秩序和稳定, 那么在这样一个互博的过程中, 各自超出法律规定的行为就不可避免了。所以, 解决侦查和媒体矛盾的根本点在于树立整个社会对侦查机关和侦查行为的尊崇和信仰, 理解和支持侦查机关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进行的活动。

伴随这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 媒体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舆论监督、民主参与的政治功能得到了显著的强化。作为政府重要的执法部门, 侦查机关必须以高度的智慧、十足的诚意进行自我的提升和主动的交流。通过正确地运用警察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 努力研究实现合作共赢的方法, 从无到有, 从粗陋到精细, 抽打这只陀螺的技巧必将愈发完善。

摘要:新形势下侦查和媒体的双向互动将进一步加速, 侦查机关应当利用警察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 对侦查和媒体的复杂关系进行准确把握。为了取得侦查和媒体的合作共赢, 必须尊重二者存在的差异, 而在存在交叉点的空间内进行挖掘, 建立侦查和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关键词:侦查,媒体,离散,耦合,和谐

参考文献

[1]孙娟.警察公共关系理论和形象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

[2]尹伟中.警察伦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

[3]马建刚.人民警察意识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媒体公共关系 篇9

一、新媒体时代企业公共关系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在于传播个体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任何形式“随心表达”。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不仅是媒介传播形式上的创新, 更多的是企业公关人员和消费者之间沟通新时代的开始。而且传统媒体时代强调的是少数精英的媒体,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每个个体的声音都会受到主流舆论的压制。而在新媒体时代, 人类的传播行为应该说是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在新的公共关系环境中, 每一个传播个体都有机会利用微博等新兴传播媒介发表观点, 只要你的观点具备成为社会主流舆论的潜质, 无需宣传推广也给被公众广泛转发。新媒体时代给了企业公共关系新的发展前景, 在传统媒体时代, 传播平台的规格和等级将直接影响到公共关系的命运。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不同传播媒介之间形式的限制, 使得公关效果只取决于公关者与公众之间的契合关系中, 降低了传播平台的限制因素, 开启了公共关系的“自由发声”阶段。

二、新媒体时代企业公共关系的新策略

作为新媒体时代重要的网络传播媒介之一——微博, 在极短的时间内, 微博已经成为汇聚民意、反映民情的重要通道, 也成为了政府宣讲政策, 改进公共治理的新平台, 并成为推动突发事件、公共议题乃至社会运动的重要力量。同时, 各个企业之间为了抢占微博平台市场, 纷纷开始官方微博, 以高频率的微博发声, 不断扩充企业微博的粉丝数, 率先锁定用户群。

对于微博, 学者们主要关注其表现方式和社会效果。学者们注意到微博对传统传播学理论如“把关人”、“沉默的螺旋”等的冲击, 微博具有碎片化、快速化、多样化、融合化的传播特点, 其传播方式主要是“裂变传播”和“多级传播”。因此, 如何利用微博的碎片化、快速化、多样化、融合化的传播特点, 将企业文化进行“裂变传播”和“多级传播”, 增进企业的曝光度, 进而增进企业的产品利润,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是企业公共关系建设探讨的首要课题。

主要说来, 利用微博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可以带来如下益处:

1. 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提升企业的

凝聚力。因为不论商场环境如何改变, 最终企业要想取得成功, 必然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尽心尽力, 所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 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关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企业公关人员而言, 在树立公共关系意识的前提下, 通过微博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微博文化, 关心员工的物质利益有无得到保障, 更要关心员工是否对企业信任、是否对企业有信心和依恋感, 从而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结合起来, 促使员工以企业为家,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同时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2. 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扩大品牌知名度微博是企业扩大品牌

知名度的重要有机部分, 其微博推广过程既有一定的独立性, 又与整个社会舆论的大环境有着充分的联系。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 合理利用微博进行宣传推广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 必须要在前期文案上做足功夫, 认真调研, 灵活运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企业的核心品牌价值观传递给公众。

3. 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处理各种危机一个企业在不断发展成

熟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各种危机事件, 企业的负面言论、危机报道同样会出现在微博中, 而微博规模庞大的用户数和较高的使用频率使得企业的负面内容得以在虚拟网络中迅速蔓延, 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甚至会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 因此对危机的预警和及时处理是企业公共关系工作者利用微博开展公共关系的重要工作内容。

通过微博开展公共关系活动, 不仅可以满足公众群体的质疑需求, 处理各种危机, 又可以不断壮大企业微博的用户群体, 扩大其品牌传播能力。伴随着公共关系的成长历程, 企业公共关系随之而逐渐成熟起来。这种公共关系的成长历程, 就是对公众利益的认同过程, 每当公共关系遇到挫折或者是停步不前的时候, 它都能从公众那里发现自己错误的原因, 从而改正、成长。因此, 企业通过微博开展公共关系活动, 是增强企业员工归属感、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以及迅速处理企业危机的有效方式。

三、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 微博等新兴媒介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的方式。可以说, 每一次电子技术的进步, 必将会给商业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微博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优越的传播特性不仅使企业的公共关系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而且还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向着更为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其高效的互动与信息的即时性传播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与传统的企业网站宣传手段和宣传方式不同的是, 它们还实现了富有生命力与扩展性的多对多的交流方式, 而这也将成为今后增加企业软实力的最佳途径。

摘要:企业公共关系的构建必然离不开传播媒介, 企业公共关系是依托于传播媒介来发展的, 但是由于新媒体时代的诞生, 给了公共关系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在新媒体时代需以全局的高度、长远的角度制定正确的公关战略, 开展科学的公关方案, 实施有效的公关传播, 通过新媒体传播双向对称信息能有效的建立良好的企业公共关系, 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营造出宽松的内外部环境。

关键词:新媒体,企业,公共关系,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宁.政务微博与政府的传播管理—以广东省三个政务微博为例[J].上海管理科学, 2012年8月, 第34卷 (第4期) .[1]张宁.政务微博与政府的传播管理—以广东省三个政务微博为例[J].上海管理科学, 2012年8月, 第34卷 (第4期) .

[2]张宁.官员个人微博:一种政府公共关系角度的考察—以三个政府官员个人微博为中心[J].现代传播, 2012年第7期[2]张宁.官员个人微博:一种政府公共关系角度的考察—以三个政府官员个人微博为中心[J].现代传播, 2012年第7期

媒体公共关系 篇10

公共关系 ( Public Relations) ,是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的管理活动。其本质就是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的过程。

公共关系有三大要素: 组织、公众和传播。其中的传播是公共关系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也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核心所在。自从公共关系诞生直到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三大要素中的组织和公众虽然也有相当大的变化,但真正促使公共关系不断变革与更新的最关键动力,还是连接两者的传播技术的发展,亦即传媒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变化,其中当然也包括公共关系。

2 公共关系与传媒

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1952年,两位现代公共关系学大师斯科特·卡特里普 ( Scott Cutlip) 和阿伦·森特 ( Allen Center) 合作出版了被后人誉为公关“圣经”的《有效的公共关系》,他们认为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一个互动的过程,并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公共关系模式: 强调“双向沟通、双向平衡、公众参与”的双向对称模型[1],“双向传播与沟通”既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也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但在实际的公关工作中,大公司以及政府机构刻板、僵化的科层体制,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上的滞后,对公众单方面宣传灌输为主的传播模式,一直在限制和阻碍着双向对称模式的真正实现。直到20世纪80年代电话开始普及,90年代手机开始普及,尤其是21世纪初互联网开始普及,各个时代中不断创新的新媒体,不断地冲破以往传统媒体在时空上的限制、语言上的障碍和国界、民族、种族间的壁垒,越来越迅速、直接、透明的信息传播与传递,才让公众与组织有机会真正实现名副其实的双向对称沟通与互动。所以说,现代公共关系的兴起与新媒体的崛起交织,共同影响着公共关系的变迁及走向。

3 新媒体的含义

“新媒体”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 CBS) 的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 ( EVR) 商品的计划,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一词。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 ( Communications for all,by all) 。”这个定义主要强调了新媒体传播主体的广泛性,不是某些人,而是所有人[2]。从概念的角度来看,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旧”而言,比如书籍相对于人际口头传播是新媒体,报纸相对于书籍是新媒体,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于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于电视是新媒体。现阶段,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个性化信息为传播内容,以多向互动为传播模式的传播介质[3]。其中,以普及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的无线互联网以及先进的4G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媒体,则是当今时代最“新”的新媒体。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以传播为核心、重在沟通的模式和方法,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与沟通的平台和载体,两者因为一个天然契合的根本属性———双向、互动的传播与沟通,在如今这个互联网信息时代必然的“邂逅”了。

4 新媒体的特点及对现代公共关系的影响

传播有五大要素: 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接收者、信息传播的内容、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接受者的反馈。对于新媒体,其不断地更新主要表现在信息传播的渠道、内容和反馈上,尤其是由于渠道的变化,使得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对于信息的传播,其原则就是越快、越直接、越透明,就越好。人类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直朝着这个方向推进着。新媒体就是目前人类最先进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前所未有的迅速、直接、透明,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

在新媒体中,以个人为核心,用户对信息的接收和发布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信息不再是简单的你发我收,而是主动定制和过滤,用户之间的交流也大大增多。新媒体为平权、双向的公共关系取代控制、单向的公共关系传播提供了技术可能,并日益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新平台。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利弊同在。除了传播内容中真假好坏并存、混杂难辨外,越快、越直接、越透明的信息传播,也逼迫所有组织不得不更加的反应迅速、敏锐警觉,而且必须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危机的预案准备和培训演练,这也给现代公共关系带来了必须变革的强大理由。

下面以互联网 ( 包括以4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平台) 为例,分析新媒体普遍具有的显著特点以及对现代公共关系的影响:

4. 1 快

信息传播速度快。地球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情,借助互联网的光速传播,可以在几分钟内传遍全世界。相比旧媒体报纸杂志必需的排版印刷发行和广播电视必需的前期准备、后期制作与定时播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赐予了每个人整合记者、编辑、主持人于一身的机会,使得第一时间来自一线现场的报道大大增加。任何事件或危机一旦发生,短则数十秒、长不过几分钟之内就会被亲历者或旁观者拍摄、上传、分享,进而传播开来,信息传播的迅捷度和透明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极致。

4.2 易扩散

传统的权威媒体不再完全垄断信息的发布权,中国大陆最常用的新媒体中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让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再加上互联网无比快的传播速度,“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的连锁效应让信息以几何倍数的级别迅速扩散。

结合以上两点可知,新媒体下的公关主体更加透明,其私密性大大减弱,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被大大拉近。除了专业的传统媒体记者外,所有用户甚至组织内部成员都有可能成为其秘密的爆料者或危机的引爆者。古语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组织的正常运作一般都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一旦出事了 ( 发生了危机) ,真假混杂的消息迅速扩散便会加倍甚至是夸大渲染危机的破坏程度,“火上浇油”式的给公众带来更大的焦虑、惶恐等负面心理刺激,也给组织带来远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和处理难度。

4.3 内容丰富

如今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在性能和功能方面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与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相媲美,以往在电脑上能展现的资讯信息,便携的移动媒体都可以呈现,而且更加方便、生动、简洁、明晰,其内容包罗万象,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交互式体验等,可谓丰富之极。

新媒体可承载的丰富内容,给现代公关带来了多元化沟通与互动的更多机会,多种多样的手段、模式、平台可以组合出更加新颖、生动、吸引人的营销与宣传方式。技术上的进化总是超前的,但只是基础,应用上的施展才是价值所在。公共关系与新媒体的契合,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是当下创意策划人员施展才华的最火热领域。

4.4 互动性强

以往媒体重在单方向的“宣传”,因此传统公关在本质上就是“操纵舆论”和“制造同意”。对于大众而言,他们可以享受的权利是沉默与反对,但他们的反馈要么被忽视,要么就被审查过滤掉,要么就非常的缓慢才能传递到。新媒体的出现,一大特色就是受众可以避开传统通信渠道的制约以及层层审查的限制,终于可以比较直接、安全地联系到发布者一方。而且在互联网上,各种交互模式或互动平台,也让公众前所未有地参与到信息传播的系统中,公众在公共关系中的地位获得很大提升。每个人都可成为自己的发声筒,在微博、微信、贴吧、论坛、博客、拍客上,原创、转发、评论,赞同、支持、反对、否定,投票、评选,请愿、召集等,各种话题、观点、意见、情绪、思潮、主义甚至是行动也前所未有地在纷繁的碰撞中热烈地互动着,热闹非凡也庞杂之极。

组织所面对的一个大众群体变成了无数个个体,他们不再总是统一或集中的发声,而是更多随时随地地自由表达。对于组织而言,公关活动的难度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大。但也正是新媒体,才能让公共关系中理想化的“双向对称模型”得以真正地落实,真正的实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 通与互动”,这也是公 共关系的 终极形态。

4.5 可选择性大大提高

“把关人”理论清楚地表明了传统媒体属于精英掌控,内容的制作完全都被少数精英们垄断,公众只能被动地被宣传被灌输。内容要么单调乏味,要么是有企图的精挑细选,要么看似丰富实质大多重复,即使有了可以随意换台的选择,可选范围仍是非常有限,还是跳不出精英们设置的框框。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终于可以自主地选择要看的内容和时间,甚至自己也可以成为制作者与发布者。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虽然传统媒体仍然把控着很多内容的制作权和信息的报道权,但其以往对信息“暗箱”式的筛选过滤手段已经受到越来越大的质疑和冲击,更加迅速透明的新媒体不断地在赢得大众越来越多的信赖。

在拥有了更多选择权的公众面前,组织的地位必然有所下降,但能否真正认识到这点并主动积极应对从而做出改变的组织却并不多。仍有很多组织放不下传统媒体时代居高临下的身段,妄图以旧有的舆论操控甚至刻意隐瞒、故意欺骗等手段对待公众,却在新媒体天生的快速、直接、透明、可选择性强的优势下,最终仍难逃脱被揭露揭穿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的反面教训结局。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真实真诚,新媒体的普及,才真正迫使组织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共关系的本质,进而“返璞归真”。

4.6 信息泛滥,虚假信息多

如上所述,新媒体中的信息发布者大大增加,信息来源也大大增多,加上极易扩散的传播渠道,使得如今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信息时代”,但也是“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的时代。每天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很多内容对人来说都是可有可无或无用无效的,其中还有不少是虚假、甚至对人有害的信息。面对着鱼龙混杂、好坏并存、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人们越来越能感受到淹没在泛滥的信息汪洋之中被狂轰滥炸而无法明辨、无所适从、无法自拔、随波逐流的困惑与烦恼。

而且,海量的信息也让监管的难度大大增加,相对更自由且可匿名的发表言论,负面信息也同样获得了广泛传播的各种机会,不可控性越来越大,对于监管方甚至很多时候也是无能为力或无法有效应对,只能“一刀切”式的封、禁、删。满天飞的各种谣传、谣言、虚假信息、情绪化言论、恶意中伤、诽谤攻击对企业与社会组织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也是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发生公关危机时。还有媒体本身之间的竞争,为了吸引眼球,增加访问量或流量,而不惜制造虚假甚至是耸人听闻的新闻,记者们似乎人人钟爱“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条,对爆炸性新闻孜孜以求,使得埋藏在组织内部中的危机隐患被触发的概率大幅度增加。

4. 7 普及广但也有限

新媒体普及数年,涵盖人数巨大,但仍未覆盖所有人群。以中国大 陆为例,来自中国 互联网络 信息中心( CNNIC) 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5年1月) 调查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 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 9% ;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 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5. 8% ,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4]。可见,仍有超过一半的中国人没有经常地使用互联网,传统媒体仍然是他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新媒体主要在城市尤其是白领、学生群体中普及最广,随着时代发展,也必然会涵盖更大范围的人群。由此可见,新媒体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而独立存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优势依然突出,而且很多传统媒体也都完善地搭建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在竞争中保持着一定的优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更应是互补而不是替代。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发展为公共关系创造了新的传播环境与方式,其鲜明的特点既给公共关系带来机遇和契机,也同时带来威胁和挑战。其利弊共存的两面性,犹如一把双刃剑,扬长避短是原则,优势劣势如何转化关键还是在于人为,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5 新媒体下现代公共关系的应对策略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真实真诚与互惠互利,基本方法是沟通为本; 新媒体则是人类目前最先进、快速、直接、透明的沟通互动方式,公共关系的根本特征与新媒体的特点不但不相排斥反而非常契合,两者在这个信息时代必然地相遇、合作、发挥作用也是水到渠成。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现代社会的任何组织在公共关系工作与活动领域中都不得不接触、参与、运用以致再也离不开新媒体了,新媒体也迫使组织必须重新思考公共关系的本质意义,重视沟通互动的基本方法,回归真实真诚的基本原则。

面对新媒体普及不可阻挡的趋势,下面就组织的现代公共关系如何应对略做探讨。

5. 1 改变观念

思想观念主导行为举动,若要真正地利用好新媒体,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尤其是组织的管理层和领导者。领导者必须首先深入认识新媒体的重要性和特征,以积极的态度去接纳新媒体,主动学习与新媒体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要有勇于改变、敢于变革的魄力; 在运用新媒体时,要扩大胸怀,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姿态,以更加亲切、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公众中的每一位成员。

5.2 专业化运作

在新媒体时代,组织必须要组建专业的团队专门负责与新媒体有关的一切,其主要负责人必须要是组织最高管理团队中的一员,或专任或兼任,因为这样可以直接与最高管理者沟通,便于更迅捷地将企业高层的决定传达给公众,也便于更及时地将公众的反馈舆情传递至企业高层。尤其在发生危机时,可以及时调动组织的人、财、物资源积极应对,权责明确,实施有效,执行有力。对于如企业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网店、手机APP等具体的新媒体平台或客户端,必须要专业策划设计、专人维护更新与服务客户,人员或特招或培训,一定要专业化运作,着力打造精品; 此外,针对新媒体平台的各部分主要负责人以及组织的新闻发言人,都要落实到具体人上,制定岗位手册,明确责任权力,规范工作流程,规定奖罚机制; 且组织必须做好应对公关危机的预案,其中要包括危机发生时新媒体平台所应做的一切,平时有系统的培训和演练也是必需的。

5.3 重视个体

如前所述,新媒体时代,公众分散成为众多的个体,可以独自发声,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影响力都不容小觑。因此,组织必须重视每个相关公众个体与组织有关的一切信息,包括他们或明确直接或隐晦间接的意见表达、好坏征兆与变化趋势,而且要做到动态、持久地关注。虽然这样收集信息内容会变为海量,工作量剧增,难度前所未有的大,但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或工具,以及不断更新升级的硬件基础,数据是更加真实、全面的,分析结果也是更加深入、透彻的,比如现在最流行的“大数据”解决方案。这也是公共关系基本职能之一“信息收集、环境监测”的全面升级,为其他公共关系基本职能更好地实现与发挥铺垫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公众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公关营销与活动要更多地转向个性化服务。要充分了解公众使用新媒体的行为特点,比如人们看新闻大多只看标题、对评论更感兴趣的特点,对图像更敏感、更喜好的特点,对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公信力、信誉度问题,对视频中插入广告的容忍度问题,对手机流量的敏感度问题,单手或双手操作触屏手机的习惯性等,都需要做深入了解。再有,在对公众更加细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特征的人群采用更加契合、有特色、人性化的个性化服务,着力提高每个个体的满意度,不能忽视任何个体的感受与反馈。尤其要重点培养长期忠诚的资深粉丝或意见领袖,充分发掘利用庞大用户群体的内在价值。比如有意地引导他们为组织发声,鼓励支持甚至资助他们主动或自发地开展各种能提高组织知名度或美誉度的活动; 在发生公关危机时,以他们为主要切入点、突破口或关照对象,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5.4 占据主动

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理论”仍然有效,组织仍可以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尤其是对于企业,反而可以绕过传统媒体的限制,摆脱旧有传播方式的束缚,建立新的更直接的沟通渠道,有效施展自己的话语权,求得舆论平衡。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各层面对信息传播的监管与审查,有力地打击谣言与虚假信息,主动地保护自己的声誉,维护自己的市场地位。企业本身在信息传播上也要更加慎重、灵活、敏锐,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大胆尝试,善于创新,敢于突破,占据主动,引导舆论。

5.5 微博

目前时下里最火热的新媒体平台当属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几乎所有的企业包括很多社会组织以及政府机构都开设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在我国主要是新浪微博的人气最旺、最具影响力。企业微博可以与自己的公众直接沟通交流,有原创,有转发,有评论,有解答,有投票,形式多样,直接迅速,公开透明,几乎没有门槛限制。虽然微博内容有最多140字的限制,但可以插入图片化的长微博,或网页链接,灵活方便地扩充内容,还可以插入视频音频,包罗万象,丰富之极。其中微博名字后面加蓝色V字的属于新浪机构认证,政府、媒体、校园、企业、网站等官方账号均可申请。对于这样的企业微博,新浪特别为其定制了与访问用户相关的专业后台数据统计与分析服务,如粉丝的性别、年龄、地域、职业、收入、关注喜好、转发评论的特点与规律等,为企业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摸清自己的客户公众群体提供了更加真实的数据以及直观 ( 图表) 和颇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为企业做好公共关系活动与营销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微博运营的最关键之处在于人气,但不只是以粉丝数量为指标,因为目前微博上充斥着大量的无效“僵尸粉”。提高微博人气也无外乎两点: 一是自身内容要有特色能吸引人。原创为主,适度转发,勤于更新 ( 但不要刷屏) ,内容精练,用词谨慎,紧跟社会热点与主流价值观; 二是宣传微博本身也要卖力、恰当、巧妙。商业伙伴或竞争对手都可关注,亦敌亦友,微妙互动,平衡关系,广结善缘。企业领导人若能单独开博更好,拉近公众,减少神秘感,更加亲民,更有魅力,因为企业领导者形象也是企业整体形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企业微博也是官方网站的最有效延伸,它与公众更为接近,互动更多,解决矛盾冲突时效果更佳,尤其是发生危机时,企业微博已是公众最关注的信息发布窗口。企业微博如今已经成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CIS) 一个举足轻重的代表和缩影,也是企业一个重要的展示橱窗和组成部分,它就是企业在互联网大社会中从事社交的角色扮演者。

6 结 论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以及基本职能,其实都与新媒体有着天然本质上的契合,它们的相遇既是必然也是必须。初期阶段的磨合会有很多阵痛,利弊同在,威胁、挑战与机遇、契机并存,关键在于人为,但最终必将牢固地绑定、无缝地渗透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新时代的公共关系终极理想形态。

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所带来的是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平台,其实它已不是那么新鲜,而人类的智慧却能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发掘和创造更新的模式、套路与规则,不断地改变着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方式,也不断地催促和倒逼着公共关系的更新与升级。稍微的思想停滞与行动延迟,就会被落后相当之远,尤其一旦遭遇公关危机,一直以来隐藏在体制内的顽症痼疾或领导者观念上的守旧,故步自封就会在危机爆发中被彻底、无情的曝光。人似乎总是在惨痛的教训中醒悟,才能认识得更加彻底,但这总不是上上策。所以,无论是公共关系,还是企业乃至所有组织的运作,都还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地调整适应,不断地尝试突破,当然也是成功与失败的不断交织,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在乱花迷人眼的变幻更替、兴衰起伏中,稳坐金字塔尖,成为翘楚。

参考文献

[1]课昆智,娄拥军,林炜双.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郭慧.新媒体在我国企业公共关系中的运用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3(16).

[3]盛晓晨.新媒体在现代公共关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J].科技信息,2010(10).

浅析司法公开与媒体监督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司法公开;媒体监督;法制建设;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一、司法公开的概念及意义

关于司法公开的具体含义,最高法院明文界定为六个方面,即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和审务公开。更加透明的司法显然还需要过程性司法信息公开,需要六大环节的整体化公开。

司法公开是贯彻群众路线、满足群众需求的根本要求;司法公开是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建设的强力抓手;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公正、实现司法廉洁的有力保障;司法公开是适应司法国际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

二、媒体监督与司法公开的和谐对立的关系

(一)媒体监督来源于媒体的自由,媒体的报道本身具有感性评价高、崇尚公开的特点

媒体监督又以其所独有的开放性与广泛性,从而呼唤起公民的自我监督意识,这样使得司法监督不再向以前那样不可触及,进而搭建起了监督桥梁,使公民对司法的认识和了解更加进了一步。

媒体监督使我国的司法监督体系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促进司法公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媒体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也会不断的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媒体监督与司法公开的和谐关系

媒体监督与司法公开所追求的价值是一样的,即都是司法的公正,以及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现阶段媒体监督促进公开化又有了几个新方面表现形式:

1.媒体监督促进立案公开

社会上的一些事件往往都是最初由媒体热议,而使得司法机关介入,从而进行立案调

查的。这使得大量民众参与,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导向,使司法机关迫于压力不得不介入调查改善了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更加促进了司法立案公开。

2.媒体监督利于审理公开

网络的普及使得部分法院通过网络直播庭审过程的方式公开审判过程。网络直播庭审过程使得大量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监督庭审过程,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使正义能够以一种看的见的方式被实现。

通过审判活动的公开进行,司法公正更加透明度,使得审判权力滥用得以预防,地下交易得以杜绝;同时媒体监督还可以使法院的审判权正当行使,不被滥用,以免其背离公共意识的特性,出现司法恣意的不良现象。

3.媒体监督促使判决公开

2013年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正式开始实施。判决上网不仅可以增加司法的透明度,也是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而且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对提升法官的素质和办案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判决上网,是司法系统迈向透明化的重要一步,也是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良好形式,希望判决公开成为司法改革的突破口,成为公众行使权力、监督司法的理性通道,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三、共同探索优化司法公开与媒体监督之间关系的对策

(一)积极强化司法公开的主动性

司法机关应当积极主动推行司法公开,在司法活动过程中全方位落实立案公开、审判公开、听证公开、执行公开、程序公开。揭下司法机关的神秘面纱,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成从被动公开到主动公开的华美转型。

(二)人民法院应当切实保障司法权威

各级人民法院及审判人员应加强培养对于来自媒体、大众的舆论压力的适应性,明确自身职责,牢固树立职业独立意识。明确审判人员的权力和责任,加强审判组织内部的制约和监督,促使审判组织更为权威地行使审判权利。

(三)积极营造良好新闻舆论的监督环境

健全的监督环境,是新闻媒体有序,高效,合法,公正的行使监督权利的前提。为了提高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水平,新闻媒体应该配合专门的法律事务人员,积极同司法机关沟通,避免对审判活动产生不必要的重大误解,同时,也可对即将发表的文章进行审查,防止可能影响司法独立或者侵权的报道流向社会。当然新闻机构中的专职人员可以在不影响司法独立的前提下,通过正当的途径指导对案件的报道活动。与此同时,规范媒体介入司法的行为,对于正在侦查、起诉或审理的案件,以及尚未作出终审判决的案件,传媒不得超越司法程序抢先报道,更不能发表具有倾向性的评论,对司法机关的审判活动施加压力。对于报道的案件进行评论时,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对司法人员进行恶意的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不得故意捏造事实歪曲报道,否则应承担法律责任,只有传媒自身廉洁自律,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监督水平,那将更加有利于营造一个健康健全的有序的舆论监督环境。

(四)积极树立媒体正确价值导向

广大媒体一般都是从自身情感出发,对事件进行道德判断,若判断有误会使司法与民众之间产生误解,树立正确的媒体价值导向尤其重要。我们必须明确媒体监督对象的范围、对报道事件的认定程度、信息来源的合理性等方面,更加规范地引导媒体工作,促进司法公开与媒体监督和谐共同发展。

四、结语

新形式下,群众的司法需求多了,我们要根据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群众需要的司法服务。但无论什么样的司法服务,本质的要求是相同的,那就是一定要司法公开、公平、公正。如果背离了这三点,我们的司法服务就会走形变味。司法公开不仅能彰显正义,还有助于形成舆论监督来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司法公正。希望合理正当的媒体监督能让司法之门向全社会敞开,让更多的百姓感受到阳光的照耀。

参考文献:

[1]2004年12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在全国首次在网络上直播了通惠家园噪声污染纠纷案的庭审过程。2013年12月1日,人民法院网还开通了专门进行庭审直播的“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

作者简介:

栗亚楠,女,河北沧州人,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民事诉讼法2013级硕士研究生。

媒体公共关系 篇12

进入21世纪,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企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 而信息时代带来的最具明显特征就是新媒体的广泛出现和运用。为此, 本文针对新媒体给企业公共关系带来的新特点、新变化、新挑战, 重点论述了新媒体和企业公共关系的含义、特点、现状和原因, 并就企业在公共关系中如何运用新媒体提出了策略, 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在社会公众面前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和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新媒体及公共关系概述

1、新媒体的含义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67年, 美国CBS (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 的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 (电子录像) 商品的计划, 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一词。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 (Communications for All, by All) 。”这个定义主要强调了新媒体传播主体的广泛性, 不是某些人, 而是所有人。从概念角度来看, 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传统媒体的“旧”而言的, 比如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 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 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现阶段, 新媒体是指基于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的各种媒体形态。

2、企业公共关系的含义

公共关系 (Public Relations) , 可以理解为一个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是静止的, 而是动态的, 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公共关系是非物质的, 是一种思想活动,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到一个重要的纽带作用, 企业通过公共关系的桥梁作用, 利用新媒体的特殊手段, 协调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相互关系, 使组织适应于社会公众的要求, 有利于组织的成长与发展。

新媒体在我国企业公共关系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近几年, “新媒体”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迅速发展, 为企业公关关系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然而由于受到传统媒体的根深蒂固的影响, 我国企业在“新媒体”面前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在新媒体中开展公共关系认识不足

由于企业在传统媒体中开展公关活动时间较长, 对新媒体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认识不足, 在开展企业公关关系时, 往往首选传统媒体方式, 传统媒体费用高、覆盖面窄和信息量小等局限性导致了公共关系不能有效开展。另一方面, 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正确的公共关系理念, 缺乏服务社会公众的意识, 对社会利益、社会责任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上。

2、与新媒体不能有效沟通

一直以来, 中国企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始终保持低调务实的作风, 与媒体沟通不足, 信奉“少说、多做”的思想, 特别是在“新媒体”面前, 往往出现不愿意沟通、不敢沟通或不能有效沟通现象。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以及信息混杂的危机性, 这样容易造成企业在事件或危机面前错过解决的最佳时机。2008年的“美的事件”充分证明企业沉默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3、不能正确认识新媒体传播信息的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步完善, 执法监督力度正在逐步加大, 使企业违规的空间越来越小, 从最近对直接牵涉到老百姓安全和健康的食品行业的监督, 到最近的“毒奶粉”“毒饮料”“毒大米”等, 政府监管部门的检查和执法力度在逐步加强, 企业无论是主观故意还是无意过失, 都使得企业出现危机的概率加大。

我国企业公共关系中新媒体运用策略

美国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 而决策的前提正是信息”。一旦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的地位, 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大量的问题, 如何趋利避害是摆在企业领导者面前的一个难题。那么企业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来开展公共关系。

正确利用新媒体的沟通导向作用是关键

1、充分利用网络媒体

近年来, 互联网日益呈现愈演愈烈的势态, 它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同时与媒体、记者、编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一旦发生危机, 可以良性的与媒体人员沟通交涉。

2、有效使用公告栏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 网站公告栏具有稳定、即时更新和发布信息量大等特点, 企业可以有效使用公告栏, 采用介绍、讨论、展示等方法, 全方位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密切关注网络世界虚拟社区对企业的正负面评论及意见,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突发事件和不利消息, 使良好的公关形象得以建立及延续。

3、采用多元化传播策略

身处信息大爆炸和个性化突出的矛盾时代, 企业更需要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 利用整合营销传播走多元化的传播策略, 以其即时、灵活、多样等特点影响观点不一的受众。除了常规的广告、销售推广、可以结合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CIS) 、观念公关、危机公关、线下活动。专题推广及包装设计, 成成一条全方位联动一体的整合行销传播策略, 不仅在公众心中树立了负责任、有实力、正规范的企业形象, 也增强了企业自身的传播硬实力。

(二) 科学运用新媒体开展战略公关是根本

1、重视与公众媒体的双向沟通

利用传媒这一沟通桥梁, 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媒介传播关系, 企业需改变“媒体是老虎”的传统观念, 要做到快乐并有策略的与媒体打交道。要奉行四海媒体皆是客的待媒体之道, 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外部媒体关系, 使企业在新媒体面前能够从容面对。

2、运用网络传播来发展新的公关媒介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企业可以借助网络将信息瞬间公诸于众, 受众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并发表评论、反馈甚至直接对话, 随时随地的与企业进行互动, 获取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在电子商务发展时, 要建立“内外兼修、以外向型为主”的发展策略, 建立新型的公共关系模式, 将新型的公关模式与机遇电子商务下的ERP、CRM相互整合, 重新界定其他外部公众的价值。

3、悉心研究新媒体

建立专门的公关部门是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不仅从观念上重视媒体, 更需要视与媒体进行经常性沟通为日常工作, 使企业能够洞察先机, 防患于未然。企业应该借着事件前期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时机, 利用媒体引导公众舆论态势, 着实加大当地主流媒体对企业的正面报道, 进行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的再塑, 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企业是一家非常有实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从而做到引导公众的目的。

(三) 建立健全企业公共关系危机预警机制是保障

1、建立预警机制

要关口前移, 做好事前预防工作, 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 请有关专家、媒体共同来研究预防和应对计划, 做到未雨绸缪, 要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媒体合作平台。

2、利用传媒引导公众

危机发生时, 要冷静处理, 迅速成立应对危机的规范小分队, 在最短时间内搜寻一切与危机相关的信息, 构思一个相对严谨负责的公众说法, 并挑选一个可靠、有经验的发言人, 将有关情况告知社会公众。

3、寻找商机重塑品牌形象

发生危机时, 企业应大量做企业品牌形象的宣传, 以此寻找商机, 谋求发展, 转危为机。即使公关危机得到了妥善处理, 但危机结束后, 企业需要在重建媒体与公众关系上面下功夫。

上一篇:后现代绘画下一篇:安全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