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文综历史

2024-06-11

北京高考文综历史(通用8篇)

北京高考文综历史 篇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解析】“为扭转这一局面”即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宋初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君主专制加强,故B项错误;设枢密院,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君主专制加强,故C项错误;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施行将兵法,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A

1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天文学(《授时历》);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清小说(《西游记》);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宰相制度;古代中国的商业——宋代城市的繁荣(扬州)

【解析】《授时历》只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部分,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的整体水平,故A项错误;《西游记》只是明代文学成就之一,不能代表整个明代文学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从全国范围看,唐代宰相大部分来自北方,这说明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故C项正确;扬州只是南宋城市之一,扬州城市繁荣不能代表南宋整个城市化水平,故D项错误。【答案】C

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考点】“师夷长技”思想——《海国图志》

【解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A项错误;“西业”、“里勃里先好司”、“勃列西领”等词汇体现出西方的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中涉及这些外来词汇,反映出它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故C项错误;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一、选择题

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 表性著作是()

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楚辞(《离骚》)图8

【解析】依据“韩赵魏”信息可知图片所示为战国时期,①是燕国,②是齐国,③是秦国,④是楚国,《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所著,故A项错误;《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孟子所著,故B项错误;《荀子》是战国时期赵国荀子所著,故C项错误;《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著,故D项正确。【答案】D 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数学(《九章算术》);罗马法

【解析】题干限定词是“东汉”、“大秦”(当时的古罗马帝国),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万有引力定律是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故A项错误;《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罗马帝国发展了罗马法,故B项正确;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但日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故C项错误;《春秋繁露》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代表作,《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故D项错误。【答案】B 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的集权措施(设知州)

第1页(共5页)

论基础的是康梁维新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 17.图9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墙上画作的风格仍然是传统中国的山水画,故①错误;风俗画中一些人物已经剪去发辫,反映出辛亥革命对民众发型的影响,故②正确;风俗画中已经开始利用电灯照明,反映出西方第图9 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中国照明手段的变革,故③正确;风俗画中人物仍然使用筷子,饮食方式仍然是中式饮食,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 18.“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将若干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与“大组变做合作社”不符合,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与“大组变做合作社”不符合,故B项错误;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故C项正确;中共八大确立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 19.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恢复高考制度

【解析】“文革”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这一“重大改革”意在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体现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故A项正确;1995年中国开始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方针,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A

2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①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 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联邦制)【解析】独立之初的美国实行松散的邦联,国家不掌握军队,无力平息社会动荡,故①正确;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自治权,故②错误;邦联制下没有制定统一的关税,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处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故③正确;邦联制下各州都可以发行货币,各行其是,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经济大权,统一发行钱币,有利于经济的有序发展,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

21.图10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

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 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

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考点】法国大革命

【解析】画中平民是第三等级代表之一,参

图10

第2页(共5页)

与新宪法的“打造”,说明第三等级中的平民并不反对制定新宪法,故A项错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故B项错误;满足中三个等级联合“打造”新宪法,合力制定新宪法,故C项正确;拿破仑法典是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制定的,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C 22.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

①废除哈里发制度

②进行军事改革

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实行教育改革 A.①②

B.②③

【考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凯末尔

【解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巩固了自身的封建统治,凯末尔改革废除哈里发制度,确立共和制,故①错误;阿里改革为了对外扩张,进行军事改革,凯末尔改革没有涉及,故②错误;阿里改革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凯末尔改革采取苏联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将资金集中用于工业化建设,故③正确;阿里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还选派青年去欧洲留学,凯末尔着手文字改革,都涉及教育改革,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C.③④

D.①④

37.(36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材料二

图16公元1400年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17公元1400~1800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

示意图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的兴起与发展(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解析】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美苏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中美苏经济上的对抗,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故B项正确;北约组织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不符合题中美苏经济上的对抗,故C项错误;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在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B

图18 公元1900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

图19 公元2013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对中国商品 路线和铁路示意图

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

(2)阅读图16至图19,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14分)

二、非选择题

第3页(共5页)

【考点】(1)西周的分封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

(2)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海陆丝绸之路;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3)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体用之争;辛亥革命;孙中山与三民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解析】(1)材料一提到西周时期的“天”,古希腊的主神宙斯,罗马的众神,反映出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周王认为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古希腊认为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古罗马认为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反映出各文明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西周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反映出各文明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解读方式一:分别描述四个阶段世界洲际贸易的概况,图16反映出1400年前,新航路开辟前各大洲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图17反映的是1400—1800年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开始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范围拓展;图18反映出19—20世纪,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图19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解读方式二:从世界贸易的范围、发展速度,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贸易中心的变化等三个方面,结合四幅图从总体上分析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

(3)“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学习西方的“器物”而不变革政治制度,推动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推动民主政治的进程和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把马列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1)共同: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示例1: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

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示例2: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如轮船、火车。20世纪90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1400~1800年间,中国和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3)学习: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果: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

第4页(共5页)

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40.(24分)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不断变化。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得出这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据材料 “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反映出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第二小问工党政府宣布实行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以立法的形式干预国家经济生活。

【答案】(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

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

(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8分)【考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内迁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分布不合理;“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归纳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过程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可得出先迁往武汉,后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

【答案】(1)原因:中国现代工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支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将工业内迁。

过程:抗战初期企业迁往武汉;武汉失守前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

41.(18分)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8分)【考点】(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英国“福利国家” 【解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第5页(共5页)方式:以法律形式推行社会保障;实行国家干预。

北京高考文综历史 篇2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生的空间概念相当模糊, 识图、用图能力特别是图史迁移能力极差。历史地图试题在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 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 应从基础年级开始, 抓实历史地图的教学, 顺应文科综合高考这一趋势。

一、让学生认识历史地图的特点和分类

历史地图种类繁多, 可分为反映某一时期历史地理全貌的综合性历史地图和反映某一方面历史内容的专题性历史地图;也可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上看, 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交通图等。正确把握并分析各类历史地图的特点, 对于正确读图和识图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加强识图读图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地图知识学习的指导, 培养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 找准历史地图学习感觉, 要“敢为人先”地严格要求学生把每个历史知识点与地理地图或历史地图形成空间对比, 以形成学生历史时间学习的空间意识、概念, 形成图文结合、时间与空间的完整结合, 全方位地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讲授涉及历史地图知识的内容时,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图文知识的相互结合, 并进行识图方法的指导, 诸如基本的识图常识和方法:方位判断、河流走向依据、战争示意、首都表示、物产指示、工业部门标识、地形地势、箭头所指和识别、图文颜色识别、图文知识特有的隐含 (教材中所没有提及的知识要素) 。诸如“鸦片战争形势图”可以找到台湾人民开始了近代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三大决战形势图”可以找到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等。

三是加强对历史地图的描、绘、填的训练, 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随着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的逐年推进, 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力度也在加大。加强学生对历史地图的描、绘、填的训练,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地图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而且也利于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是一种加强历史地图教学的有益尝试。

首先是要学会“描”地图。即在历史地图上有些重要的各种历史事物的线条或线性符号, 教师在授课时可要求学生把各条线和符号用不同的颜色描出来, 并特别注意某些线条的起点和所经之地。

其次是要学会“绘”的技巧。引导学生绘制历史地图, 教会学生绘制地图的方法 (主要是方格放大法) , 让他们掌握一些地图的地形特征和间距比例, 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多动手实践, 以此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再次是要进行“填”的训练。在教学中, 教师可采取边绘、边讲、边填等形式, 把所讲的内容落实到地图上, 并让学生适当地做一些填图练习。

四是注意相关历史地图的比较, 挖掘隐性知识,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对于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并以此作为考查知识深度的一个方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对历史地图强化了两类不同性质的比较教学, 一种是纵向比较, 另一种是横向比较, 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所谓纵向比较, 是将反映同一地区或国家不同时期的版图或同一事件不同时期变化的地图排列在一起, 要求学生分析不同时期的特征及其变化的原因。如通过对19世纪晚期、一战后、二战后不同历史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的情况历史地图的对比、分析, 学生便明白了不同历史时间德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和欧美大国对德国政策的变化, 也明白了三幅历史地图的形成原因, 从而把错综复杂、难懂的国际关系问题简明化、具体化。所谓横向比较, 是对同一时期反映不同历史现象的地图进行比较, 找到恰当的切入点, 进行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 指导学生结合主干知识的梳理对涉及地图知识的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 形成有关地图知识的体系, 并融入课本主干知识体系, 以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知识结构, 为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做好知识储备。

五是注意历史地图的地理、政治因素, 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由于历史地图的特殊功能, 它已经成为历史、地理、政治文科综合考试的重要载体, 因此, 我们在阅读区域地图时要考虑到该地区的历史政治因素, 在阅读历史地图时要考虑到它的地理政治因素。如学生普遍问到的“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为什么没有能持续发展而较早地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只要认真分析《新航路开辟图》、《欧洲宗教改革图》就可以找出答案:新航路开辟后, 意大利失去了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地位, 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意大利16世纪没有发生宗教改革, 未能突破天主教的精神统治;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等。

高考文综历史题选设 篇3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命题并非对高中学生所学教材每个章节或《考试大纲》所列每个考点等量齐观,而是有所侧重,考查主体内容,其80%以上的测试要点是直接测试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及其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主体内容即最能反映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起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作用、集中反映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过程的内容。笔者在进行专题复习辅导时首要就是抓主体知识专题的构建,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发展”作为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内容;把“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作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体内容;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体内容;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为中国现代史的主体内容;将“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主体内容;把“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作为世界现代史的主体内容。

二、选新观念设置专题

高考文综考试历史试题以问题立意为主,题目自然体现史学研究的新思想、关注新的学术成果,由于受时空限制,现行教材某些内容的观点可能陈旧落后,故在高考复习辅导中,在坚持以爱国为前提,以适应生产力发展与否为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问题,关注新课程标准,关注中外古今联系,如2007年笔者设置了

“中国历史上权力运行机制”、“中国主流思想的发展与演变”、“中外文明互补”、“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社会转型”、“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复习专题。

三、选区域历史设置专题

近年来,高考自主命题省市数量不断增多,我们若仔细研读从自主命题的各省市高考文综历史试卷,便不难发现试题或多或少地将高校选拔与地情、省情结合起来,如东北地区、上海地区、都江堰等,体现了“学以致用”、“关注家乡”的命题思想,突出了区域特征,故制订复习计划时,应适当安排区域历史专题复习.区域历史专题是以地理和空间概念为中心,把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政治状况、经济发展、中心城市、文化特点、国际关系、现实问题等内容联系在一起进行归纳、系统概括而形成的主体内容,在进行辅导中,注意把同一区域的历史内容从教材的各个章节中提取出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系统归纳。过去几年,笔者把注意力先后集中在西部开发、川渝滇黔、西藏、新疆、武汉、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台湾等地区。

四、选热点问题设置专题

热点即高考试题经常或某年可能涉及到的主题,它一直以来就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高考命题就是在专题和热点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是历史教育的一项目标,而高考文综历史命题与热点问题的结合往往是隐性的,因此,复习备考时需用历史的眼光考察现实问题的成因,解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分析时政问题,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即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研究,如对全球化、区域化的研究,对近代化探索的研究等;其次是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如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分析,对中美关系及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研究等;再次是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如对和谐社会、三农问题、水利工程问题、科技创新、台湾问题等长效热点问题的研究;最后是某年度中属于千、百、十周年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如2007年是我国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之年,对此,笔者设置了“古今中外话教育”专题,将中国历史上有关“人才培养”、“官员与人才选拔”知识及世界近现代史上有关教育的内容“红线串珠”,一一梳理,纵横联系,融会贯通,知识点则由零散的“点”汇集成“线”、“面”,构成有机“立体”,此专题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重庆卷)第37题不谋而合。再如明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之年,笔者现正着手构思,欲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理论引领、支撑,将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和改革、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世界近现代史上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梳理、整合,形成完整的“历史上重大改革”专题。

2002——2007年选设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专题方法探索实践让笔者深深体会到:复习专题的选择和设置应打破思维定势,从新视角、多层次、全方位进行思考,选主体内容、新观念、区域历史、热点问题设置为新的专题,不仅能建立知识、认识和能力三位一体的专题知识体系,又能让学生真正熟悉感知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知识—一运用历史知识的完整的学习过程,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

北京高考文综历史 篇4

杨宁一北师大教授,文综高考命题组历史学科负责人

1、学科知识是考试测量的内容,它既是考试测量的对象,也是考试测量的基础。考试测量的研究首先需要从学科知识出发。历史学科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和基本知识点等。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同时,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察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

2、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3、基本知识点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基本史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内容。在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起到两重作用。由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考试测量的内容之一,知识点本身就是考查的对象。同时,对能力的考查也离不开基本知识点的支撑。

尽管考试测量强调能力的考查,也有材料题等形式,不完全依托所学的知识点,但是必要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4、在考试测量中,试题所使用的基本知识点完全取自教材,论述题参考答案也依据教材,有时答案本身就是教材上的原文。

5、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但是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必修课程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第(3)部分要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第(1)部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至于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史实也就是基本知识点,从课标中得不出现成的答案。

6、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例如,在命题时,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或者打破材料题的界限,选择题和论述题也提供材料,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

7、考试测量固然是以能力为主,但是能力的考察也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托,同时知识本身也仍然是考试测量的一部分内容。因此,确定学科的基本知识点是必要的。其实,即使没有明文确定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的实际中也客观存在着一个判断:哪些知识可以考查,哪些知识不能纳入考查范围。

8、考试大纲做了较大调整,提出了四个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个目标是文科三科共同的,是按照考试思维过程编排的。作为历史学科,以前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9、在现行考试制度下,考试测量目标以往是、今后也应该是教学目标和高考考试测量目标二者的结合。因此,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也是今后考试测量的重要目标。

10、之所以提出全面把握考试测量目标,是因为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考试测量目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

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是没有疑义的,但对于它能否作为考试测量目标,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思想感情,是无法考查的。本文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借鉴以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考试测量目标之一的经验,应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能够考查的。例如,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去,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评分标准之一。

12、在实际命制试题时,需要从考试测量目标出发命题,有意识地实现考试测量目标,避免主观随意性。分析以往的各种类型的试题,可以看出是由于没有从考试测量目标出发命题,造成测量目标的遗漏。例如,材料题是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材料处理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但是近年来的材料题大多只是局限在简单的文字理解和提取信息上,几乎没有对史料本身的鉴别评价、史料和已有结论观点的比对等内容。高考考试说明中已经明确提出材料处理所要考查的几个方面,显然,造成遗漏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从目标出发命制试题。

13、高中新课标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例如,测量目标是通过测量手段来实现的,考试测量目标决定测量手段。当前,在考试测量内容和目标都有新的变化的形势下,测量手段也应该相应重新进行审视:现有题型是否能够充分实现测量目标,是否增加新的题型,如何有效的发挥现有题型的功能,等等。

14、进行高中新课标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需要有紧迫感。当前,只有部分省份进入新课标的实验,2007年才开始实施新课标下的高考,似乎改革不必那么急迫。但是,考试测量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必须同教学改革同步进行。而且,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考试测量的改革不是小规模的调整,变动幅度相当大,需要不断探索,才能积累起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此外,如果不是从现在起开始进行改革,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命题,势必与未来新课标下的高考严重脱节,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本文希望大家来共同关心新课标下的考试测量改革,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未雨绸缪,实现向新课标下的考试测量的平稳过渡。

15、要充分发挥题型的功能。为加强考查学生的能力,应该尽可能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如:选择题,提干尽可能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情境;非选择题注重与现实对比,重视对材料的评价,适当地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设问。

高考文综历史考试试题 篇5

图8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1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汉长安 B.唐长安 C.宋汴梁 D.元大都

14.“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图9 图10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19.“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

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

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

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

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 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④海外殖民掠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图11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

图11

A.16世纪前期在①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

B.19世纪初在②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C.19世纪中后期在③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20世纪前期在④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22.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A.邦联制 B.两党制 C.议会制 D.共和制

23.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7.(36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常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8分)

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10分)

材料三 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3)①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6分)

②教育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上述教育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0.(18分)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西高穴曹操(155~220年)墓 海昏候刘贺(前92~前59年)墓

墓葬位置 只符合部分文献记载(注:文献中关于曹操墓位置有多种记载) 与文献记载一致

墓葬形制和结构 与当时王侯级墓类似 符合汉代列侯墓的规制

出土器物 具有汉代特征 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

出土器物上的文字 “魏武王”(注:包括曹操在内,这一历史时期曾有三位“魏武王”) “刘贺”“海昏候臣贺”

目前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海昏候墓的墓主就是刘贺,但在西高穴墓的墓主是否为曹操这一问题上还存在争议。

(1)阅读上表,对比刘贺墓资料,说明西高穴墓墓主身份存在争议的原因。(8分)

41.(26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及答案 篇6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提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0分)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凛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做了怎样的探索?(10分)

(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6分。只列观点,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浙江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

12.A 13.D14.B15.D16.B17.C18.B19.B20.A21.A22.C23.C

北京高考文综历史 篇7

一、对历史时间的判断

历史时间是学习历史学科的基础,所以历史教师会让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历时间或者时间段。学生在考试时能否正确历史时间会严重影响到这道题的正确与否。如主观题31题提供1980年与1975年想比,我国粮食、棉花、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减少而总产量增加的材料,要求学生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这道题考查学生对1980年、1975年这两个时间的判断,1975年到1980年之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其重大决策就是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农村、城市经济体制。 这次改革主要是就扩大农村和城市的经营自主权,改变过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再结合材料1980年比1975年的经济作物的产量都在大幅度增加,说明了这次改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这次的改革并不是改变农村所有制结构,只是改变了经营方式,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并没有完成,所以C选项不对,从而确定正确选项A,即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又如33题,同样抓住“19世纪60年代”、“美国”就能够判断出这段时间,美国经历了历史性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南北战争,再结合材料发生的背景——美国南北战争,即能准确判断正确选项为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二、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这是历史时空观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Ⅲ卷历史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能力的考查。如客观题24题从周代与商代青铜器铭文的变化说明当时历史传承的发展,也就是历史学的起源与发展,25题汉承秦制说明汉朝政治制度在秦朝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27题明末江南农村的变化所反映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34题从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理解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等。又如主观题41题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相比近代英国济贫制度的发展等。

三、不同历史时空的比较

时空观不仅包括能够在特定时空下解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还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这次高考试题中主观题46题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严复的‘民智’主张。”材料中分别是“1895年”、“1905年”、“1915年”而这三个时间分别代表了中国三个重要历史时期“戊戌时期”、“辛亥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从这三个时期严复以主张开民智,宣传启蒙思想; 民智未开,主张改良;以民智未开为由,与专制妥协,三种不同主张, 不仅可以看出严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主张,不同心理,更能够推断出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历史背景的变化,人物心理的变化与环境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再如40题第1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涉及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空间历史事件的比较,而第二问要求考生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则涉及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历史事件的比较。

四、同一历史时空的分析

历史事件是在特定的时空下发生的,所以在分析、解释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的时候需要了解当时时空环境。就如2016年高考高考文综全国 Ⅲ卷历史试题41题,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提供文字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并提供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这道题就是典型考察学生时空观能力,首先要解决这道题关键点“清政府”、“1898年至1910年”、“自开商埠”,在这个特定的时间段清政府自开的商埠。其次,通过观察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会发现自开商埠基本集中于沿海,基本上挨着被迫打开的一些通商口岸。再次,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政治原因、经济原因。这个时间段是在甲午战后到辛亥革命前,帝国主义列强刮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仅增开中国通商口岸进行商品输出甚至是资本输出,而且还大大增加赔款,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化的国家。由于大量的赔款,清政府财政严重不足,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所以挨着列强开放的通商口岸,不仅是抵抗列强的入侵也是依赖外国列强的发展。通过清政府自开商埠的历史事件可以推理出其发生的背景、原因,这体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时空观念的培养。

北京高考文综历史 篇8

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课标卷历史试题与去年相比,总体来看是稳中有变,并呈现出不断创新和提高能力要求的命题趋势。

1.从题型来看,与去年基本一致,以材料构题,试题模式稳定。选择题与去年一样,没有逆向设问题,设问方式和类型稳定,非选择题40题设问稍有变化,由两问变成三问,试题设计上,材料由分散的段式材料变成一段单独完整的材料,主题化趋势更加明显。第41题的设计更加多元化,除了文字观点外还有图表信息。选做题依然脱离教材本身,命题模式不变。

2.从知识点的分布来看,2012年试题加大了对思想文化科技史的考查力度。全卷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科技三个必修模块。在必做部分的85分中,思想文化科技史分值49分,占57.6%,而政治史(16分)和经济史(20分)所占分值大体相当,从而改变了近几年高考偏重政治和经济,经济史过热的现象。从课标要求和教学实践看,试题只有相对均衡三个模块的知识点分布,才能充分体现每个模块的教育教学价值。此外,今年的历史试题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综合、联系、交汇以至模糊其界限的特征较明显,强调历史各层面交叉渗透、相互联系、综合认识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

3.从试题涉及中外历史和断代史知识点的构成比例看,试卷偏重中国史,侧重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部分。

总分值85分的历史必修部分,中国史52分(去年为57分),占61.2%(去年为67.1%)。其中中国古代史24分(去年为27分),分别是:24题,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十三州刺史(必修一·政治史)4分;25题,宋代市民文化(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6题,明清商品经济(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7题,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8题,明清政治体制(必修一·政治史)4分;29题,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必修二·政治史)4分。中国近代史20分(去年为22分),分别是:30题,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1题,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 41题,评析“冲击—反应”模式·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思想解放潮流”(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12分。中国现代史8分(去年也是8分),分别是:32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3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

世界史共33分(去年为28分),占38.8%(去年为32.9%)。世界史分为世界古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4分(去年也为4分),世界近现代史29分(去年为24分)。分别是:34题,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古罗马的法律(必修一·政治史)4分;35题,世界贸易·经济重心的转移(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0题,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三次科技革命(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25分。

选修部分4道题共60分,其中中国古代史15分,中国近代史30分,世界现代史15分(与去年基本一致)。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涉及,中国现代史与去年一样仍然有两道选择题,且涉及到50~90年代的经济。世界古代史仍然保持一道选择题,去年考查古希腊思想,今年考查古罗马法。世界近现代史选择题中涉及到经济全球化问题,世界近现代史的非选择题命题频率相对较高。

4.从试题难度来看,今年的历史试题没有偏题怪题,与去年的试题相比难度略有下降,尤其是客观题,延续了近几年通过新材料设置新意境来考查考生基础主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特点,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和欧美思维方式的长句,材料难度接近中等水平,表述方式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考查内容仍集中在一些长效热点上,如制度的变革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现代化与科技进步、近现代中外关系、经济全球化等。主观题中的第40题和第41题,文字的阅读量较去年明显减少,并且所给材料通俗易懂,问题也不难理解,只要能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即可正确作答。第41题难度的降低还表现在题干本身已经给出了材料的主要观点,并在括号内还有所提示(无论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而且相关知识考生比较熟悉,只要考生能有效组织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做到“论从史出”即可。从考试分数来看,今年高考历史科全省人均分较去年有明显增加,这也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今年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

5.从试卷价值取向来看,命题视野开阔,依托教材、立足基础,凸显学科主干知识。今年考题涉及的基本都是历史主干知识,中国史主要考查明清商品经济和政治体制、宋明理学、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等;世界史方面,主要考查了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城市化与三次科技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等。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标,由教材基础知识转向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由“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转向“内容源于书本,答案在于理解”。试题多以材料入题,问题出自材料而非教材,主要考查概念理解、材料处理、分析阐释和论证探讨等学科能力,考查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正确使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如第41题,要求考生运用史实、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证自己的观点。关注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突出时代性。试题突出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第40题渗透整体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以及现代化史观,以“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涉及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尊重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注重考查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相互碰撞与交汇,以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注重历史的借鉴功能,如第41题,就涉及近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碰撞与交汇。

6.从试题考查方向来看,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没有超出考纲范围和课本主干知识,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查。(1)从选择题命题来看,无论是材料还是题干都体现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深化和延展,虽然试题围绕某一阶段、某一部分历史知识、某一个或几个主干知识进行考查,但要求考生能把握历史各层面及其联系,对某个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和深层次分析,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试题题干均以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的形式呈现,每一道试题都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等基本能力。设问类型多是“反映出……”“说明了……”“据此可知……”等,“反映出……”的设问方式占大多数,可见选择题非常重视对历史本质认识的考查。

nlc202309011336

(2)从非选择题命题来看,问题主题化趋势明显,注重考查综合能力。如40题以“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由单独完整的一段材料创设问题,涉及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从设问角度看,仍然重视对历史背景的分析和历史影响的认识,要求考生紧扣教材,尽可能多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思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彰显。第41题与去年相比命题方向基本一致,渗透新史观,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问题涉及中国近代史模式这一重大的历史问题,该题要求考生有基本的史观意识、通史线索与史实掌握,重在考查学生阐述和评析观点、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选修试题相对简单,重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评价以及综合概括能力,完整深入理解材料内涵,获取信息是关键。今年选修四个模块的知识点的考查改变了原来完全脱离三个必修模块和四本选修教材的做法,考查的王莽改制、国民政府的宪政、凯恩斯与德国的赔款问题、道光皇帝的禁烟措施等,这些内容多少都与必修教材有联系。可见对整体历史和历史阶段特征的熟悉在高考复习中至关重要。在选修课复习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扣课本章节而不注意对完整历史线索的梳理和历史问题的整合是不明智的。

7.不回避社会热点,凸显时代性,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仍然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隐性介入热点问题,对热点问题不回避不追随,考查的角度基本做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强调关注现实、学以致用。如第26题、第30题实际都涉及到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结构、观念变化的关系,这实际上与我国当今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相关。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也是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周年,这些社会热点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第33题对“下海潮”现象的考查。第34题与法制有关。第35题可以联系到中国在东亚太平洋的崛起。第40题涉及到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主要涉及第二、三次科技革命、城市化等,该题实际上是在映射中国的城市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第41题涉及近代化模式,与当今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有一定关联,该题以历史材料隐性考查学生对一些重大热点问题的关注,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而且此题以“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交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国家经济发展这一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国家统一、振兴中华的崇高志向,渗透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选修题45题考查币制改革,可能与今天的中国金融货币问题有一定关系。

8.彰显新课程理念。这突出表现在:(1)试题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命题点向课外延伸。新课程高考强调“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命题理念,也就是说高考命题要从“以教材为依据”转向“以课程为依据”,即“脱教材考”。综观2012年全国课标卷历史试题,基本都是依据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如选择题,主要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没有单纯考查知识简单再认再现的试题。材料新颖,除文字材料外,还有图表材料,形式灵活多样。学生解答这种试题,仅仅依靠教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这种考查方式有利于学生摆脱对知识死记硬背的桎梏,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和方法,符合新课程理念。如第32题,该题通过西方人的评估考查1960年前后中国的时代特征。此题新颖别致。新课标教材都只讲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未讲“二五”计划,此题正好弥补这一缺陷。新课标教材只讲建国初期的国际关系,此题偏偏涉及50年代后期的中苏关系。做好此题必须运用所学知识对题干以及选项进行综合分析。(2)突出能力考查,学科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能力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题。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继续秉承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突出考查学生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概括和评价能力等。选择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问题,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非选择题综合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如第41题要求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该题贯彻新课改精神,考查研究性学习落实情况,考查了学生论述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以及对史学理论掌握的情况。

总之,今年的历史试题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史实”(创设情景)、“学科能力”(能力测试的四个层次)、“史观”(史学研究范式)、“现实”(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的有机结合,这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二、备考启示

研究高考试题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命题规律,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从高考命题特点来看,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给我们的复习备考至少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

1.适应新高考需要,更新史学观念。具体来说,就是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现有的教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复习中应多关注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历史问题以及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并从整体的、文明交融的角度去认识这些问题。在重视各文明单位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应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关系的整体史观。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构建立体式学科知识体系。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中涉及的明清商品经济和政治体制、宋明理学、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中国近代化历程、城市化与三次科技革命等无一不是学科主干知识,而且综观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基本都是学科主干知识。因此,同学们在备考中应该将其作为复习的重点。如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及重要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本质特征及其深层原因、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世界近现代主要国家社会政治变革、经济生活变迁、科技文化发展和国际关系调整及其纵横交错的联系和影响;中外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似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其背景的对比联系等。在复习历史主干知识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新材料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思考,这既有助于巩固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科能力。

nlc202309011336

历史知识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是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的。当下的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点到线,以线带面,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史实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形成专题,进而构建立体式学科知识体系。复习中注意做到:(1)抓“点”连“线”:“点”是指历史纵横联系的交叉点。如“世界市场形成”有四个点: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连“线”,即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上述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这四个点就构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样一条“线”。(2)铺“面”织“网”:铺“面”即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可以总结为:巩固政权(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恢复经济(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完成过渡(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民主法制建设(《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外交建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科教文化(“双百”方针、教育方针等)六个方面;织“网”,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构建“网状”知识体系。

3.在文明史观统领下,实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模块结合”。“古今贯通”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对现实问题用历史的眼光、从历史的视角去分析理解,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使历史学习更贴近时代,更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中外关联”是指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复习。近年学科内综合大题从这个角度命题的频率非常高。“模块结合”就是注重阶段特征,即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所反映的整体阶段特征。此外,注意宏观把握必修三本教材和选修四本教材,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有通史观念。适当加大中国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复习力度。

4.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事热点,关注周年历史事件。同学们在高考复习中应注意把握时代主题,关注社会现实。注意将历史现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养成关注、思考社会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既要关注和了解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也要关注身边的、生活中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小事。对热点问题要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思考,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综合运用学科间知识,注意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和观点。总之,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周年历史事件,有助于我们把握复习方向,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5.加强规范性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复习中要重视对各种类型材料的阅读训练,特别是对文言文、半文半白的文字、世界史译文及一些外交文献等材料的阅读训练,关注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切实落实好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为加强训练的模拟性,提高训练效果,最好采用高考真题进行训练,因为真题是最接近高考内涵的。真题训练重在揣摩高考真题的命题思路与意图,答题思路与技巧,同时,还应注意答题的规范性,以更好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责任编辑 赵玉渊

上一篇:市局党建工作例会汇报材料下一篇:扶余县人民法院:扶余县粮食局航运公司申请破产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