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

2024-07-08

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通用4篇)

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 篇1

中国传统节日饮食礼:春节家宴怎么吃

春节期间,人们食用量较少,特别喜欢吃一些少油腻多清淡的菜肴。办家宴选用席谱时要荤素相配,冷,热,小吃兼顾。冷菜清淡不腻,可佐酒。热菜中既要有软熟、细嫩之菜,也要有香脆类的油炸食物。菜肴的色泽宜红、白、绿、黄相映,体现喜迎新春的情趣;口味既有甜、咸,又有酸、辣,搭配合理,使人感到滋味无穷。上菜程序亦有讲究,前人曾有总结:“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一般应先上凉菜后上热菜,炒菜中要咸的先上,其鲜咸突出,能开胃,刺激食欲;油炸、甜食类可在中间或上大菜之前上,因先吃油炸、甜食易使人肚饱和倒胃;酸、淡汤菜应放在最后,既可醒酒,也可解腻;小吃安排在饭后,以取特色风味调整味觉,增加口感。篇二: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中国烹饪不仅仅是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是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将春节称为元旦。过年原先在“腊日”,即腊八,后改为阴历年首日,即春节。民间风俗把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称为“过小年”, 是过“大年”的预演。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鲁迅先生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除了除夕,在接下来的正月初五,即俗称的破五节也会以饺子当作那一天食物。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传统的元宵佳节,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高潮。元宵节的主要吃食也叫元宵。在南方,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元宵的吃法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实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独特,宜于兹补。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

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角黍”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江浙一带还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高邮的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

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现在月饼则形成了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在江南水乡,还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擂圆是冬至的重头戏,“圆”意味着“团圆”“圆满”,与平日里吃的汤圆相比,临海人的冬至圆不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而且意味深长。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篇三:春节家宴菜谱

春节家宴菜谱

快过年了,春节做什么好吃的呢?中国吃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春节家宴菜单,以供参考。

家宴设计首先应从选料开始,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原料是做不出好的菜肴的,所以选料时要以鲜、活、净为标准。有了原料,接下来是配菜,因为巧妙的搭配以及切的形状大小、厚薄程度等都直接影响菜点的口感、质量。再接下来就是烹调,所谓“烹”即为加热,“调”即是调味。火候(火力的大小)是烹调的关键一环,调味是重要一关,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投料的先后、多少是否恰到好处,直接决定菜肴的好吃与否。最后对成品的点缀、装饰便是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

宴席的组成一般由凉菜、热菜、大菜、甜菜、面点、汤羹、水果等组成。根据各人口味、习惯的不同,以设计不同的家宴菜谱。不过要注意一点:原料尽可能不重复使用,口味也尽可能不要一样,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整个宴席的丰盛,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技艺的精湛高超。

春节家宴菜单:

热菜:

1,小笨鸡炖蘑菇 2,家焖黄花鱼 3,葱烧海参 4,青椒肉段 5,清蒸深海对虾 6,(某一道蔬菜)

凉菜:

1,家常凉菜(三乐饭店口味)2,(熟食拼盘)3,(干果拼盘)4,水果沙拉

主食:

白米饭、三鲜水饺

春节家宴热菜做法:

小笨鸡炖蘑菇

材料:

鸡、蘑菇(榛蘑最好或是其他干蘑菇)葱段、姜片、干红辣椒、大料、生抽、料酒、盐适量、冰糖 食用油

1.鸡肉剁成小块(传统东北做法鸡块较大,比较粗犷);

2.蘑菇去除杂质和根部,用清水淘洗干净,用温水泡30分钟,沥干待用,浸泡蘑菇的水过滤掉杂质以后待用;

3.炒锅烧热,放入2大匙油,待油烧至微微有烟时放入鸡块翻炒,炒至鸡肉变色,水分收干;

4,放入葱、姜、大料、干红辣椒,炒出香味; 5,加入蘑菇一起炒匀; 6,加入酱油、糖、料酒,将颜色炒匀,加入浸泡过蘑菇的水和开水(水面没过鸡肉即可)烧开;

7,加盖转中火炖30分钟左右,至鸡肉酥烂,汤汁收浓(中途要注意查看,防止鸡肉黏锅),最后用盐调味,装盘即可。

家焖黄花鱼

原料:黄花鱼(二十多一斤,真贵啊,买了两条,花了三十九块多,关键是鱼看着还不大!)

调料:酱油,醋,料酒,糖,盐,葱,姜,蒜

做法:黄花鱼洗净去鳞,去腮和内脏。新学的黄花鱼去内脏方法:去腮的时候把内脏从头部拉出,保持鱼肚子的完整,据说这样黄花鱼的味道保持的更好。这个手法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自己体会了,感觉很血腥很暴力。处理好之后把鱼身上斜着划几刀,抹上少许酱油,放一边备用。

葱一段,切丝。姜一小块,切片。蒜数瓣,拍扁(我喜欢放很多蒜,因为蒜会变得很好吃)。

锅内加油烧热后加入葱姜蒜爆香,加入黄花鱼,翻个面,依次加适量料酒、酱油、醋、糖和盐调味,加入150-200毫升左右的水,大火烧开改小火,盖盖焖15分左右,中间可以把鱼翻一下面,不翻也可以,因为翻不好的话,鱼肉就碎了。然后大火收干汤汁即可。

葱烧海参

菜谱配料:

水发海参500克,大葱段100克,大油25克,五香油25克,白糖10克,糖色适量,湿淀粉40克,毛姜水少许,料酒25克,味精5克,酱油25克,清汤适量。

制作方法:

1.将海参用旺而不烈的火燎到外皮焦枯、发脆,用刀刮去焦黑的一层,见到深褐色为止,然后放凉水中浸泡2天,待参体回软后,再行煮发,首次煮发5分钟左右,开肚掏出肠肚和杂质,用清水洗漂干净,软硬分开,软的浸泡清水中,硬的继续煮发,反复多次,全部煮发软为止,照此漂洗浸泡4-5小时即可使用;

2.用坡刀将海参切成一字条,把大葱切成3厘米的段;

3.把海参放炒勺中用开水氽一下,然后加入清汤、料酒、毛姜水,上文火煨一煨捞出后待用;

4.把炒勺放旺火上,倒入大油烧热,放入葱段炸成黄色捞出加入清汤、料酒、白糖、糖色、酱油、味精和毛姜水,烧开后撇去浮沫,然后将煨好的海参、炸好的葱段放入,汤再次烧开后,随即淋入湿淀粉勾芡,出勺加葱油,最后倒入盘内,葱烧海参即成青椒肉段

原料:

猪腿肉、淀粉、辣椒片。

做法:

1、腿肉切成小块,很小白勺想是禾中块,力口胡椒粉,料酒,少量生抽腌1会;

2、碗里放进大年夜量干淀粉禾口水,搅一搅,然后放着动一会,水再上,把上面白勺水倒掉落,留着下面白勺粉。(这是白勺编制,再搅拌肉里又加了些干白勺淀粉);

3、刚才白勺肉块禾口淀粉同化搅拌均匀,这里多力口点干淀粉才能保持黏度;

4、油锅烧热,小火,必然要小火啊!把肉挤成肉圆放进锅中炸到定型、发白捞出;

5、把油锅转中火再大年夜些,定型白勺肉段再下油锅炸,炸成金黄色捞出控油;

6、再取1个碗,碗中放少量酱油,料酒,白糖,盐,胡椒粉,葱姜蒜末禾口水淀粉搅拌均匀成芡汁;

7、锅里留少量油,先把辣椒片下锅翻炒至概况翠绿,捞出,再把6倒进锅中,搅拌浓稠后,大年夜火下肉段与辣椒,快速翻炒几下,芡汁均匀白勺裹在肉段上就好了。

清蒸深海对虾

主料: 对虾 300克

调料: 料酒 15克 酱油 25克 味精 2克 盐 4克 大葱 10克 姜 6克 香油 10克

制作工艺

1.将对虾剪去须、脚,挑出虾头内的沙包和脊背上的沙肠,洗净后在案板上; 2.大的切为4段(即头,尾各一段,中间切为两段),小的切为3段; 3.葱去皮,叶,洗净,切成段;

4.姜刮皮,拍松,一半切成片,一半切成末;

5.取琬一个,放入酱油、(转载于:中国传统节日饮食礼:春节家宴)醋、姜末、味精、香油,调成味汁;

6.将虾按原形装摆放在盘中,加入料酒、盐、味精、葱段姜片和少量鲜汤; 7.上屉用旺火、沸水、足气蒸10分钟左右取出,拣去葱姜; 8.上桌时蘸味汁。

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 篇2

关键词:传统建筑,传统与现代,分类,整体

传统建筑, 是先辈们积累下来的建筑, 在当时虽然没有把建筑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但几千年的历史总不会白白地浪费掉。老祖宗用他们的智慧成功地创造了我们中国的传统建筑。

1. 传统建筑中的上位建筑

上位建筑即建筑生成的基础。路易·康曾说:“一朵玫瑰成为玫瑰的愿望存在于种子存在之先。”在建筑中是说建筑先有存在的愿望, 然后存在。这个愿望就是上位建筑很生动的说明。

传统的上位建筑主要是从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去指导建筑生成。当然, 这些是自发的, 也就是说是很朴素的理论。从人的需求出发, 当建筑作为建筑第一次生成的时候, 它的形态是最自然的, 也最能反映人真正的需求。

传统的住宅形势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古代, 不论是官宅还是民宅, 都是以屋和院的形式存在的。在屋里, 人完成吃喝拉撒睡等最基本的行为。其余的多数行为, 如聊天、晒太阳、溜达等都在院中完成。这样的分法完全是从需求出发。因为人们需要抵御风寒, 也需要阳光、空气。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宅的定位。

中国传统建筑非常注意与环境的关系。首先, 是建筑适应环境。这在建筑选址上有很好的表达:“最好北面有山岭屏障阻挡寒风, 最好门前南面平原、耕作招凉, 最好水源顺驻, 最好远景悦目, 最好农地方屋终年都可以见到太阳。”当然, 最初纯朴的愿望最终被扭曲为风水。但这种对自然选择的重视在现今也很有指导意义。其次, 是建筑反映环境。在园林里, 任何一个亭台楼阁都不是随便放置的, 任何一个建筑都是为了使整体的环境增色, 这样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从自然出发, 然后又回到自然, 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环境观。

2. 传统建筑中的空间

空间是建筑活动的最终目的, 也即建筑的本质。也就是说, 我们做建筑就是做空间。中国建筑空间的特点主要有二:第一是空间的不定义性, 第二就是空间的历时性。

2.1 混沌空间

说中国古建的空间是混沌空间很有道理, 但混沌的不是空间的品质, 是空间的定义。中国的传统建筑只营造空间而不定义功能。

从大的类型上说无论是小到家宅、店铺, 还是大到寺庙、宫殿, 它们的单体建筑都是一种模式。矩形的平面, 柱网的建构, 空间类型也都是一样。再细到一个家庭的空间里, 这里只有按等级分的正房、厢房、耳房、罩房, 而不是按功能分的厨房、卧室。正房、厢房都有着一样的空间品质, 也都可以睡人或是用作书房等。这就是说, 中国的传统空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一间房, 可以是住宅里的, 也可以是寺庙里的;一间房, 可以做仓库, 可睡人, 也可以做书房;还是一间房, 儿童可以在这里做各种游戏, 可以引发出各种想象。一间房, 一间不定义功能的房, 反而我们会给它更多的功能, 把空间利用得更充分更丰富, 更有创造力。所以,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混沌空间, 有着很好的适应性与创造性, 又很方便建造, 是一种很成功的空间形态。

2.2 四维空间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的另一个空间特点就是线性与四维性。

一本书上讲空间分为硬空间与软空间, 所谓硬空间就是一个几何意义上的空间, 而软空间就是一种经历, 一种空间经历。也可以这样说, 硬空间是客观存在的, 而软空间是为了人而存在的。

人的存在方式不是静止的, 所以软空间也不是一个静止的空间。它是一种经历, 一个序列空间, 在纯粹的空间中加入了时间的部分, 这就是四维空间。

园林空间就是典型的四维空间。在中国的园林里, 空间的布置不是随意的, 任何一个景观不是单纯的景观, 它是整体中有机的一部分。当你走进任何一个好的园林, 你就走进了一个匠师为你安排好的流线中。对景欲扬先抑等各种手法的运用, 让你在行进中不断地感受空间给你带来的享受。你会发现每一景观在不同的时间会有着不同的感受。

同样, 对宫殿、四合院, 你细心地体会也会发现, 空间都是作为一种序列而存在的。人所留意到的不会是空间本身的界面, 而是一种感受。

总之,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偏重于序列, 单体大都是很简单的, 因为做建筑的人知道空间本身不是最神圣的, 而是为人服务的;建筑不是目的, 人的活动才是最终的目的。

3. 传统建筑中的建构

建构是建筑的表现形式, 是空间的载体。每一座建筑最终多是以建构作为表达的。

建构是现在的中国建筑与世界差距最大的部分, 然而, 在封建社会, 中国的建构是很成功的, 主要表现在建构的标准化和对材料性质的掌握, 而这恰恰又是现代中国建筑最薄弱的地方。

标准化是工业时代的产物, 它已实现在各个领域上。然而传统建筑的标准化只有中国真正地实现了。首先是构件的标准化。远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 就有“材”的概念提出。材是构件的标准, 构件的基本尺度。当一个构件的数据被准确地标出时, 那么, 这个构件的大小形态就定型了, 于是, 全国上下都可按照这个规范来营造。这样最直接的好处便是营造速度的提高, 也就是说, 在同一时期, 中国要建造同西方一样等级的建筑要省去很多的时间。同时, 构件的标准化, 也节省了人力物力, 也就是建筑成本。人们有了分工, 首先提高了效率, 然后就是空间的标准化, 空间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一个“间”字上。所有的平面都是由间来组成, 帝王的房子有九间大, 我们的房子只能有三间大。于是, 在中国, 帝王、将相、诸侯的建筑都就有明确的标准。这样, 在诺大的中国, 所有的建筑都有了规范。这是很难得的奇迹。标准化, 是中国传统建筑在建构方面一个很大的进步, 当时乃至拿到现在都是很先进的。

诚然, 现在的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好处, 并想发扬下去。但如何继承, 是滥用大屋顶还是把古建的形态用现代的材料、技术表现出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历史。所以, 中国的建筑也是封建社会的建筑。如今社会形态变了, 所以, 建筑也应该变了。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一直是建筑界重要的课题, 关于二者关系的不同观点有很多, 其中不乏对二者关系处理及如何把握的深层思考。我们也从不同角度领悟到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4. 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现有文章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有关创作手法大致可分为传统符号的运用、传统形制的运用和传统材料的运用。但是我们认为, 在传统文化的借鉴上, 并不是单纯采用某一符号、某种形制或某些传统材料, 而是要将几方面有机结合, 整体权衡, 把握适度, 才能产生出更好的设计思路。现将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创作手法作简练理性的分析, 力求对以后的建筑设计有所启迪。

4.1 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所谓符号即是用一种明确的信息单元来表达一些概念和具体事物内涵, 建筑中的传统符号则是通过一种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方法, 以某一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或造型来强调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真正尊重传统的建筑并不是简单的复古, 更不是传统符号的简单叠加和堆砌, 而是恰当地把握传统的神和意, 抓住其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4.2 传统形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形制, 常指器物或建筑物的构造和形状, 即形式上的模式。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要从整体上体现民族特性, 就需将传统形制通过各种原型进行演化、拼贴, 从而叠合成既具有时代精神, 又兼顾传统形制的新建筑。对传统的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的表层结构上, 而要通过多方面感悟, 从深层结构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从而构建新的建筑形式。

4.3 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上的应用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有一种, 便是材料上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各种新的高科技材料不断地呈现出来。新材料在新技术的配合下越来越体现出其不可否认的优越性。诚然, 现代材料取代传统材料的确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继承传统文化中也不失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历史的成功实例。但真正能够唤起人们历史情怀的, 不是简单样式上的模仿, 人们更愿追求其历史的真实质感, 来引起对传统的共鸣, 因此我们更愿意去运用传统材料来表达今天的东西, 同时也就建筑的出处提出一种暗示。在现代建筑中, 人们在材料的运用上, 不再片面地追寻新材料的时髦, 而是更加尊重其地域性和传统文化渊源。

结语

传统的简单“复制”并不难, 但尊重传统不是墨守陈规, 更不是盲目模仿。从某种意义上说, 传统是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中联系过去和现在的一种人文因素, 在建筑中我们需要考虑的还有未来的趋向。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不是单纯的组合或相加, 而是化合, 应把握传统的优势, 并把传统的符号、形制和材料系统地综合, 作为一个整体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产出新的东西, 这就是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 把起点放在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坐标上, 建构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 其实探究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为了区别新与旧、是与非, 我们珍视历史遗产是为了探索明天, 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宋照青.昨天, 明天, 相会于今天.建筑学报, 2001, 8.

[2]周柏华.发扬传统开创未来.建筑学报, 2001, 9.

[3]聂兰生.旧街中的新建筑.建筑学报, 2003, 7.

[4]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6.

[5]潘谷西.中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6]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1.

[7]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9.

[8]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9]张锦秋.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及今用[J].城市发展研究, 1997, (04) .

中国传统博物学的变迁及其特征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博物学,变迁,特征

“博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概念,围绕这个概念所产生的一系列著作和相关问题的讨论称之为“‘博物’之学”,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中国到底有没有“博物学”却是学界不断争论的一个问题。其实,中国到底有没有“博物学”就和中国有没有“科学”一样,不仅是事实问题,更是观念问题。何谓“博物学”和何谓“科学”一样,都需要对其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笔者通过梳理“博物”及“博物学”概念在历史上的源流变迁,试图找出其学术上的特征,从而明确中国有不同于西方的博物学学术系统,而且这一学术系统与西方博物学相比也有比较大的差异。

一 “博物”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何谓“博物”

从“博物”这一词语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出现的情况及其本来含义的分析,可以推源溯流,弄清“博物”概念的变迁在博物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对中国传统博物学和近现代中国博物学的渊源演变作出比较全面的判断。

首先,中国早期典籍中出现的“博物”一词,多指人博闻广见,知识丰富。现存最早可见的“博物”一词出现在《左传·昭公元年》中,用来形容郑国大夫子产通晓众物。《左传·昭公元年》云:“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1]卷四十一又《孔丛子·嘉言第一》中称孔子“博物”:

夫子适周见苌弘,言终退。苌弘语刘文公曰:“吾观孔仲尼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颡,黄帝之形貌也。修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成汤之容体也。然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抑亦圣人之兴者乎?”[2]卷上

《孔子家语·辩政第十四》中孔子亦称子产“博物”:

孔子曰:“夫子产于民为惠主,于学为博物;晏子于君为忠臣,而行为恭敏。故吾皆以兄事之,而加爱敬。”[3]卷三

其次,在现在的汉语词典中,“博物”的意思主要有四个:1.通晓众物。2.指通晓各种事物的人。3.指万物。4.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统称。其中第二个义项不常见,第四个义项指的是近现代博物学的含义,除去这两项,在中国传统的认识中,“博物”这一概念主要是一、三两项。前者之“博”为动词,作“多知”理解,为动宾词组。后者之“博”为形容词,作“多”理解,为偏正词组。而“物”皆作“事物”理解。从“博物”词语意义的分析入手,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对博物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从“物”的角度,“物”并不仅限于自然界的事物,而是包括了世间万物,除自然物外,还有人造物,甚至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物”有时还可以包括抽象的事件,就连“传说见闻”也可以作为“物”,这就是中国传统博物著作如《山海经》、《博物志》等时常包含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的原因。

其二,从“博”的角度,中国古代博物学著作撰写的宗旨就是为了拓展视野,增加见识,而非纯粹为了了解自然事物而对其进行观察研究。“博”主要指某些人(圣贤)知识广博,见识不凡。从中国传统博物学对博物的认识来看,博物重在指人而非物,博物是为人服务的。这一点就决定了中国传统博物学具有非常明显的人文性和实用性。

由此可知,“博物”一词首先出现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成为通晓万事万物的博学君子的代称。后来词义逐渐发生了变迁,成为万事万物的总称。到了近现代,它又成为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统称。纵观“博物”概念的变迁,发现它来源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是为人服务的,其中中国传统的博物的目的是“为人”,所以就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明显的实用性,万事万物都要为人所用;二是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所以中国传统博物学著作如《山海经》、《博物志》就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

(二)何谓“博物学”

“博物学”的概念历来众说纷纭,围绕这个概念曾经有过很多的争论。比如,中国到底有没有“博物学”?如何定义“博物学”?虽然已经有许多学者参与了“博物学”概念的探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看法。这个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博物学”概念究竟应指中国的传统“博物”之学还是西方的“博物学”。中国有“博物”,有许多关于博物的著作,却没有“博物学”的说法。现在的“博物学”概念是从西方“Natural History”翻译过来的,直译“自然史”,本来和中国的“博物”之学从学理上讲不是一个系统,但是现在一般都将“Natural History”译做“博物学”,这当然是又借鉴了中国固有的“博物”概念。两种文化传统的概念如今交织杂糅在一起,导致了这个问题变得非常复杂。今天如果单就西方传统或中国传统一端来论述“博物学”,显然都会有失偏颇。“博物学”这个概念在不同时期的定义也是变化的,必须进行严密的分析,对它在不同时期的概念分别进行考察,才能得出比较令人信服的结论。

1.西方博物学

西方博物学,英文为Natural History,一译自然史。它是西方近代科学的起源,西方的博物学又可以称为博物科学。吴国盛先生曾考证英语的“Natural”一词有两种基本含义,第一指“本性”,第二指自然物的集合。“Natural”的拉丁文表示“Natura”和希腊文表示“φúση”中也具有这两种意思,但在古希腊早期,原始的“本源”含义用的更多一些。英国学者柯林武德指出:“它(φúση)总是意味着某种东西在一件事物之内或非常密切地属于它,从而它成为这种东西行为的根源,这是在早期希腊作者们心目中的唯一含义,并且是作为贯穿希腊文献史的标准含义。但非常少见地且相对较晚地,它也富有第二种含义即作为自然事物的总和或聚集,它开始或多或少地与宇宙、世界一词同义。”[4]53近代“自然物”的含义逐渐取代了“本性”的含义,成为“Natural”的主要含义,所以在“Natural History”一词中的“Natural”是指“自然物”。“History”拉丁文表示History和希腊文“ιστορíα”都是“调查、研究、探询”之意,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原意是指对事物详细而具体的命名、描述和分类,后来“History”的含义逐渐缩小,成为现在的“历史”,“Natural History”中“History”使用的是其最初的含义,所以“Natural History”指“对所有自然事物的调查和研究”,它是西方近代科学的起源,西方的博物学又可以称为博物科学。

吴国盛先生认为:“博物学是对大千世界丰富多样的自然现象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的知识,在早期,它实际差不多涵盖了除数理科学之外的所有自然科学。像法国18世纪的博物学家布丰的44卷本《博物学》,不仅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的知识,也包括天文知识、物理学知识,属于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这个百科全书式的风格正是博物学特有的风格,我们中文称为博物学也含有博学的意思在里面。”[5]20他这里所说的“博物学”所指实际是“西方博物学”,这个定义并不能完全包括所有的“博物学”,比如“中国传统博物学”。

2.中国传统博物学

“博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概念,围绕这个概念所产生的一系列著作和相关问题的讨论称之为“‘博物’之学”,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中国到底有没有“博物学”却是学界不断争论的一个问题。其实,中国到底有没有“博物学”就和中国有没有“科学”一样,不仅是事实问题,更是观念问题。前文我们已经对“博物”、“西方博物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其概念在历史上的源流变迁。“Natural History”指“对所有自然事物的调查和研究”,在古希腊时期,博物学就是人类与自然界打交道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方式,与思辨性质的自然哲学不同,博物学面对的现象是自然界,其任务是对自然界进行尽可能多地了解,在了解自然的过程中探询现象和事物的一般规律及其个体差异,它是以人的直接体验和经验为依据,这就是博物学的传统。

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博物学”?如果不纠缠于“博物学”一词的有无,通过上文对“博物学”概念的分析,可以认为中国古代博物学的确存在,这在今天一般称之为“中国传统博物学”。 “中国传统博物学”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也有其特定的思想和学术体系。从时间上看,大致可以将其界定在从上古到1840年之间,在这期间产生的所有具有博物学特征的著作和思想都可以归入“中国传统博物学”的研究领域。此后虽然“中国传统博物学”仍然存在,但已经逐渐融入“近现代中国博物学”的范畴。“中国传统博物学”这一概念的内涵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学问,是儒家“博物”观念的产物,常用来形容人们所见所闻的各种知识的总汇。它既包括自然世界的知识,也包括社会生活的人文知识。“中国传统博物学”其实是一种“杂”学,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它的外延实际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学、工程学、动植物学、中药学和经学、史学和“小说家”之学中的部分内容。“中国传统博物学”的内容是比较纯粹的“国学”,虽然某些内容也受到了西方学术的影响(如明清时期西方科学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其著述体系和学术传承都是本土化的内容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认为中国古代具有“博物学”的原因。

3.近现代中国博物学

近现代中国博物学是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产物。它从根本上讲属于“西学”,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西学”,而是中国在“中体西用”思想的主导下,按照一定标准选择了西方科学的部分内容,然后经过中国化的再创造,使西方博物科学与中国固有的“传统博物学”逐渐融为一体。近现代中国博物学从根本上说是建构“新博物学”的一种尝试,虽然当时学者并没有提出这一名称,但其本质是一种融合了“中学”与“西学”的“新博物学”。中国在近现代对“博物学”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建立了真正的“博物学”学科,确定了具体的研究对象,并组织了“博物学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编著了多种“博物学”的期刊和杂志,还在中小学和师范院校开展了“博物学课程”。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新建构的“博物学”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虽然其研究的博物学方法和理论体系更多是来源于西方博物学,但因为经过了中国学者几十年的再创造,它已经变成了西方博物学(Natural History)与中国传统博物学融合后的中国本土的学问,和从印度传来的佛学中国化的过程非常相似。所以可称其为“近现代中国博物学”。

“近现代中国博物学”是在近现代“西学东渐”背景中产生的,是融合了西方博物学(Natural History)与中国传统博物学的一门学问。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自然界的事物,研究方法和学术体系主要来自西方博物学,但在研究对象和学术思想上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博物学的内容。“近现代中国博物学”不同于中国传统博物学最明显的特点是,它摒弃了传统博物学中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研究内容基本都是自然科学知识。

二 中国传统博物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博物学”和以“西学”为主体的近现代博物学相比,并不具有现代学科的体系。但它的内容却又具有比较明显的博物学特征。通过对中国传统博物学的源流演变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可以比较深入地解答中国近现代博物学是否存在的许多问题。

从中国传统博物学的演变来看,其学术体系的传承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传承脉络,就是从《山海经》及《尚书·禹贡》到张华的《博物志》,再到此后的两个系列的博物学著作。张华的《博物志》是传统博物学的代表之作。此后的传统博物学著作分为两个系列:一是《博物志》系列,除了张华的《博物志》外,还包括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明代董斯张的《广博物志》、明代游潜的《博物志补》、明代黄道周的《博物典汇》等。这一系列的著作名称多称“博物”,大多是对张华《博物志》的补充和发展。二是其他包含博物学特征的著作。这一系列的著作内容比较繁杂,囊括了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大致可分为六个方面:1.《尔雅》、《诗经草木鱼虫疏》代表的训诂学工具书。2.郦道元《水经注》、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所代表的各种地理方志。3.自汉代以来的禽鸟赋、植物赋、江海赋等文学作品。4.《齐民要术》、《救荒本草》、《野菜博录》等农业类著作。5.《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等中药学著作。6.《禽经》、《兽经》、《菊录》、《异鱼图赞》等动植物谱录类著作。

从中国传统博物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先秦到晋代,为中国传统博物学的发轫期。代表著作是《山海经》、《尚书·禹贡》、《尔雅》、东汉杨孚《异物志》等。这一时期的古人已经开始关注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开始有意识地将其分类整理并进行描述,但还不具备明显的“博物”意识。他们著述的目的或为解释地理知识,或为解释儒家经典中的名称,即孔子所说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6]。

第二个时期从晋代到宋代,为中国传统博物学的发生发展时期。代表著作为《博物志》、《续博物志》、《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证类本草》等等。这一时期的人们有了明显的“博物”意识,出现了以“博物”为名的著作,著述的目的是为了增广见闻而非解释其他作品。传统博物学的地位逐渐从经学、史学的附庸中独立出来。其中宋代的文化极其发达,随着印刷出版业的繁荣,大量的药学、动植物学和农学著作纷纷出现,博物学的发展逐渐兴盛。

第三个时期从元代到清中叶,是中国传统博物学的繁荣时期。代表著作为《广博物志》、《博物典汇》、《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等等。这一时期的博物学认识已经基本定型,就是传承《博物志》所开辟的传统。这一时期的博物学著作非常丰富,特别明清时期药学、农学、动植物学著作的数量急剧增加。

第四个时期清末的蜕变期。1840年之后,尤其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现代科学的涌入,中国传统博物学自然发展的进程被强行打断了。在西方现代科技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博物学吸收了大量西学的内容,从而变成了兼具中西博物学特征的近现代中国博物学。

中国传统博物学在其发展演变中,博物学思想除了纵向的传承,还有横向的相互影响。比如,自东汉杨孚《异物志》之后一直到唐代,出现了多种《异物志》著作。这些著作都对张华的《博物志》的产生具有一定影响。张华的《博物志》和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同为晋代著作,虽然二者在行文方式和内容上有比较大的差异,但在博物学思想方面却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 中国传统博物学的特征

中国传统博物学大多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分类体系,时常用描述性语言来表现各种各样的事物,其“博物”特征十分明显。和西方博物学相比,它还具有显著的人文性和实用性。其特征可分为五个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博物学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体系。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是包罗万象的综合性书籍。由于认识水平和著述条件的限制,早先的传统博物学者很难将所知道的一切知识囊括到一本书中,但他们的“博物意识”却驱使他们将所能搜集到的尽可能多的知识囊括其中。比如张华的《博物志》,内容很广、包罗万象,分类记载了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又如《山海经》,不仅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基本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自己所在的区域和物产文化的所有认识。

其次,各类著作的分类方法自成系统。中国传统博物学没有明确的外在分类标准,但各类著作本身有其自成系统的分类方法。比如张华的《博物志》,正文前为地理总说,正文分十卷,总为五部分。前三卷记地理动植物;第四、五卷是方术家言;第六卷是杂考;第七至十卷是异闻、史补和杂说。具体情况如表1:

从此表可以看出,全书的分类体系虽然不像西方的博物学著作那样规范有序,但也并不混乱,分类方法自成系统。全书按照多个标准分别进行分类,除了将自然界的事物按其名称和特征分类外,还将人名、文籍、服饰和传说传闻等也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分类,是一种“总分结合”的分类方法。全书总体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地理和动植物,地理中又分中土和外国,中土又分地、山、水、山水总论、五方人民、物产六部分。但《博物志》并没有按西方博物学著作那样按照“大类、小类”各类型分属的关系来排列,而是很自然地将各类项一一列举,甚至将山、水、山水总论并列,大小项的内容还会有出现交集。一方面,这种分类方法显然受到当时国人认知思维和著述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这种分类也完全符合当时国人对世界的认识。

第三,中国传统博物学对事物的认识大多采用描述性判断。比如《山海经》卷一《南山经》: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7]1

分别对这些植物和动物的名称、形貌、颜色和功用进行了描述。又如《博物志》卷三《异鱼》条:

南海有鳄鱼,状似鼍,斩其头而乾之,去齿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东海中有牛体鱼,其形状如牛。剥其皮悬之,潮水至则毛起,潮去则毛伏。[8]38

分别描写这些特异动物的名称、形状和奇异之处。当然,这些认识和判断在今天看来大多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这种描述性的方法却完全符合博物学研究的特征。

第四,中国传统博物学具有明显的人文性。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博物学著作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比如人物传记、典章制度、器用名物、历史传闻、神话故事等等。比如《博物志》卷一的“五方人民”,卷二的“异人”、“异俗”,卷五到卷十都是对人文知识的描述,占了整体篇幅的一大半。《博物志》卷十《杂说下》所记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见织女的传闻,是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原始资料: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滨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8]111

《博物志》记载这则传说并不是单纯的讲述故事,而是证实“天河与海通”的“事实”。

其二,博物学著作所说的自然物大多都是与人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换言之,就是对人有用的。如上文《山海经》卷一《南山经》中提到的“食之不饥”的草、“佩之不迷”的木和“食之善走”的兽。

其三,对物的描述往往掺杂在某人所经历的事件中。用一个故事的形式来说明事物。如《博物志》卷三《异兽》条:

汉武帝时,大宛之北,胡人有献一物,大如狗,然声能惊人,鸡犬闻之皆走,名曰猛兽。帝见之,怪其细小,及出苑中,欲使虎狼食之。虎见此兽即低头著地,帝为反观,见虎如此,谓欲下头作势,起搏杀之。而此兽见虎甚喜,舐唇摇尾,径往虎头上立,因搦虎面,虎乃闭目低头,匍匐不敢动;搦鼻下去,下去之后,虎尾下头起。此兽顾之,虎辄闭目。[8]35

对这种动物的说明完全是通过汉武帝的一个故事来展现的,而非单纯对动物体貌特征的描述。故事写得活灵活现,细致入微。“物”往往与“人”的经历联系在一起,通过“人”来展现“物”。这种博物学的人文性是西方博物学所不具有的。

第五,中国传统博物学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一方面,它有助于人们认识名物,丰富知识,广博见闻,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孔门诗教观念中就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一项。此后的许多博物学著作都多少具有这种功能。比如《尔雅》本身既是一部古代的词典,也是一部博物学著作。汉代的大赋包括了许多动植物的名称。如《江赋》、《海赋》记载了许多不同种类的鱼和海中动物。在当时,这些著作都曾作为教科书存在。《博物志》又说:

余视《山海经》及《禹贡》、《尔雅》、《说文》、《地志》,虽曰悉备,各有所不载者。作略说,出所不见,粗言远方……博物之士,览而鉴焉。[8]7

张华显然是将其作为其他著作的补充,为了使“博物之士,览而鉴焉”,所以其中叙述的关于自然物的知识和人文的知识都是为了使人增加见闻,提高自身修养的。这也是中国传统博物学著作囊括许多人文知识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博物学的内容大多是直接服务于人类生活的知识。比如地理志当中陈述的地理方位可以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博物学著作中许多直接就是人们食物、药物、衣物、器用的汇编集:如《救荒本草》、《野菜博录》是为了使人们在荒年能找到食物;《本草纲目》是中药典籍;《禽经》、《兽经》、《菊录》是有助于人们发展园艺、养殖畜禽、捕获猎物。从反面来说,与人们生活关系不大的事物,比如,山林中没有价值的杂草,就很少有人研究著录。这和西方博物学单纯为了了解自然物的性质而进行研究、从而总结自然规律的目的有很大差异。

第六,中国传统博物学与地理志有极密切的关系。《山海经》、《水经注》从题目来看,都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中却包含大量的博物学内容。张华的《博物志》开篇就先对中国的地理情况作了概述式的说明。又如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是记述广南西路(今广西)风土民俗的著作。此书共分志岩洞﹑志金石、志香、志酒﹑志器﹑志禽﹑志兽﹑志虫鱼﹑志花﹑志果﹑志草木﹑杂志﹑志蛮等十三篇,每篇各有小序。详尽记载了宋代广南西路地区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以及当地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习俗等情况。如《桂海虞衡志》中的《志禽》:

孔雀,生高山乔木之上。人探其雏育之。喜卧沙中,以沙自浴,汨汨甚适。雄者尾长数尺。生三年,尾始长。岁一脱尾,夏秋复生羽。不可近目,损人。饲以猪肠及生菜,惟不食菘。[9]

这段资料对孔雀的生存环境、生长情况和饲养方法都作了介绍。中国传统地方志往往将地方风物作其中一部分,而这些记载大多包含博物学内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传统博物学的这个特征来源于中国千年以来传承不衰的编修方志的传统。

虽然中国传统博物学按照今天的观点来看似乎很难称为“学”,但是不可否认它同西方博物学一样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体系,有自成系统的分类方法,用描述的方式来展现自然事物的特点。虽然中国传统博物学还包括一些芜杂荒诞的内容,但是就其特征而言,中国传统博物学天人合一的博物情怀、包罗万象的人文色彩也是西方博物学所不具备的。中国特有的“博物”学术系统的分合消涨、源流演变构成了中国博物学的变迁史。在对这种学术史的考察中,或许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发,比如中西思想观念中的“科学”应当作何理解,比如如何解答近代自然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兴起的“李约瑟难题”。博物学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它在人类历史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它也许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四十一.

[2][汉]孔鲋.孔丛子[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上.

[3][魏]王肃.孔子家语[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三.

[4]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M].吴国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3.

[5]吴国盛.反思科学[M].上海:新世界出版社,2004:20.

[6][魏]何晏集.论语注疏[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七.

[7]袁珂.山海经校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

[8]范宁.博物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38.

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 篇4

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的论述

在我国古代, 道、德原本是两个概念, 最初是分开来说的。道, 有道路、规矩的意思, 借用来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原则。德字最初的写法, 上面是“直”字, 下面是“心”字, 意思就是把心放得端正, 思想、行为合乎规矩。道与德含义虽有所不同, 但二者又是紧密相联的。道, 既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又是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万事万物合于道, 人的认识和行为合于道, 就叫着德。简单地说, 道是规律、原则, 德是遵循规律、实行原则并有一定成就。[2]

后来, 道、德两字逐渐连用。例如《礼记》中说:“道德仁义, 非礼不成。”又如《荀子·劝学》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可以笼统地说, 先秦诸子思想中的道德一词, 其含义同现在人们通常理解的含义基本一致。道德现在的含义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 以善恶标准评价的, 依靠人们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 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说得再简捷些, 道德就是做人的规矩。作为社会性的人, 必然会涉及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道德通过人的认识、实践、教育、宣传, 形成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如社会舆论、道义声势等) , 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 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还表现在, 它指导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为个人的人性人格发展提供真、善、美的标准, 使人树立内心信念, 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 促进自我人格的完善, 从而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 更好地协调与社会的关系, 这当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加强自我修养

我们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 “要广泛进行道德教育, 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 帮助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 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

从道德发挥作用的机制来看, 社会对个人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 通过教育的影响, 促使受教育者内心产生思想斗争, 从而逐渐形成内心信念, 固定为个人的道德品质, 再外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对受教育者来说, 道德教育是“外在的”, 是外因。道德教育要发生作用, 还是要通过受教育者自我的道德修养才能表现出来。假使有人不愿意接受道德教育, 不遵守道德规范, 也不在乎社会舆论的批评, 更没有良心的谴责, 那么道德的调整作用在此人身上便无效果, 就只能靠纪律的处分或者法律的制裁来发挥作用了。

因此, 在外在的道德教育灌输的同时, 强调内在的自我修养, 做到“里应外合”, 才能真正形成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表现为高尚的道德行为, 才能更好地发挥道德的社会作用。那么, 什么是道德修养呢?人们对“修养”一词从词源上作了多方面的考证和解说。有人说, “修”是指“切磋琢磨”, 有整治、提高之意;“养”是指“涵养熏陶”, 有培育、长养之意。也有人说, “修”是指修正错误, “养”是指涵养性情。这些对我们理解什么叫做道德修养都很有帮助。现在我们的理解, 道德修养就是一定的社会成员, 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教育自己、改造自己, 铸造自己的道德品质, 提高自己道德境界的一种道德实践活动。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内容, 是因时代不同、修养的主体不同而有变化的。但不论何种性质的道德修养, 有一点是相同的, 这就是道德修养具有主动性, 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来实行。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他在这里强调, 要做到“仁”是靠自己努力, 不靠别人。他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他还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论语?里仁》) 他认为只要个人主观努力, 就可以做到仁的道德要求。[2]

儒家思想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说:“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 是求有益于得也, 求在我者也。”他认为, 仁义礼智的道德修养决定于自己, 即“求在我者也”, 求就会得到, 不求就会失掉。[2]

只有经过个人的主观努力, 加强自我修养, 才能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成为个人的内心信念, 自觉自愿地去实施道德行为, 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稳定特征的个人品德。因此有学者指出:“不经过自我认识、自我成型、自我鉴定的培养过程, 堆砌起来的品德也是不巩固的。堆塑的雪人是洁白的, 但它经不起气温的变迁而会崩塌;水泥石是坚固的, 因为它通过内部的化合作用改变了物质结构本身。只有通过道德培养的内化作用而筑起的品德大厦才是钢筋水泥、经久难垮的。”内化了的道德就是个人的品德, 它对行为的约束力主要表现为自制力 (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 使人建立起内心的信念而自觉遵守道德, 它“比起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力、强制力, 才更为深刻、更为强大”。[3] 而这种内化的根本途径就是道德修养。

三、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

(一) 道德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礼记·曲礼上》就说:“鹦鹉能言, 不离飞鸟;猩猩能言, 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 虽能言, 不亦禽兽之心乎?”这就是说, 如果人没有“礼”的道德, 就与禽兽没有区别。“是故圣人作, 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 知自别于禽兽。”道德教化使人知礼, 使人知道自己与禽兽的区别。《礼记·冠义》中说得更加明确:“凡人之所以为人者, 礼义也。”

马克思主义也认为, 人具有双重属性, 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性应当是以社会属性为主, 自然属性为次。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共有的, 而社会属性只为人所具有。社会属性包括物质 (经济) 关系和思想 (意识) 关系。人除了物质需要, 同时也有精神需要。而道德就是人类较早产生出来, 并一直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一种社会意识, 道德修养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 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二) 道德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每个人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 就必须和其他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 从事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使有鲁滨逊式的个人, 也不能充分证明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生存。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要立足于社会, 就必须协调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道德就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儒家经典《大学》中说:“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中讲:“修身, 则道立”。《孟子》中讲:“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可见, 这是将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 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报负, 就要从个人道德修养做起。因此人们也就常说“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所以, 道德修养, 从小的方面来说, 它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养个人道德品质以及升华个人道德境界的根本途径, 从大的方面来讲, 它是公民道德建设乃至于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环节。

(三) 德可服人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为人们提供了“应当”和“不应当”的模式和标准, 以此来规范、约束、协调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 使人们能相互理解, 化解矛盾, 增进团结。高尚的品德可以赢得朋友, 受人敬重, 可以树立无畏的正气。

儒家经典《论语》中说:“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德不孤, 必有邻”。成语“德高望重”, 也将个人的声望与高尚的品德相联系。换句话说, 品德就是力量, 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现在中国每年都在进行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 正是用道德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 对普通人群进行感化, 然后能在不同程度上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道德品质, 从而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

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理论因其丰富的内容, 及合理内核, 对于今天中国的道德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现代价值, 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孔子与中国文化[A].孔子研究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

[2]姜法曾.中国伦理学史略[M].1版.北京:中华书局, 1991 (5) .

上一篇:奇特的小鱼五年级作文650字下一篇:2024年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 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申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