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

2024-09-19

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通用12篇)

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 篇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同志说,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 当前一般观点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多种文明形态中的一种, 它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作为前提条件,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作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作为内涵, 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文明这一说法的提出是我国在展发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正式写入了党章, 并且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这彰显出我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威望的攀升和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2)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生态文明观将有效地指导中国未来的长效发展,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 生态文明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蕴含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将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和谐、美丽的城市人居环境的形成, 使城市真正成为社会安定文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活繁荣、市民风尚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生态城市。

(3) 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在现代社会中,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的一种, 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 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三、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1.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需求

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环境保护, 不仅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它需要全社会的鼎力合作, 是需要几代人不断努力推动向前发展的。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加强其生态文明教育, 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不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

大学生是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他们的思想意识应该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理念应该融入他们的思想意识, 成为其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不同于传统的以人和社会为中心的道德理念, 它要求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的利益, 这种对自然的保护要上升到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层面, 不只主张人与人在生存和发展上的平等, 更主张人与自然的生存平等、利用平等和发展平等。开展对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其生态道德观念和意识的养成是当代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3.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当前的环境危机进行深刻反思后所形成的人类文明的新形式, 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超越, 它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更为高级的形态。

生态道德, 生态思维方式以及生态实践能力是建设生态文明新现代的人才所必备的素质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 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设, 加大生态文明力度, 以提高全体师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1.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张步伐的加快, 导致高校需要兴建更多的硬件设施, 如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办公楼, 等等。为了建设基础设施, 高校不得不大搞建设, 校园的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受到面积的限制, 有的高校不得不在校园内见缝插针, 建筑物的排列和放置变得愈发不合理, 楼间距变小, 采光度大大降低;校园内的绿化被大量的破坏, 取而代之的是坚硬的水泥地。过度的扩张最终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环境和资源紧张问题。同时, 高校的迅速发展也使高校周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差。高校的大量学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吸引了很多的经营者在学校的周边扎根, 其中就包括很多非法经营的商户, 各种违法违规现象现象屡禁不止, 这不仅严重地侵害了学生的利益, 而且造成了很多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隐患。

2. 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够强

高校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加深, 很多同学对于很多观念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字面上, 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比如,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自身需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但是具体到绿色消费观念需要如何实际操作, 如何正确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却非常模糊。绝大多数学生对“情人节”“圣诞节”这类节日如数家珍, 但是对于“世界无车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却知之甚少。

3. 生态环保的政策与法律有待完善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生态文明实现的制度保证。目前, 在生态方面, 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以有效地保护生态资源。比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二十多年来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发挥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随后以《刑法》为后盾建立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森林法》《土地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 等等在内的保护生态资源的法律体系。但是, 仍然解决不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所以, 我们还要加大立法力度, 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与此形成对照的就是高校的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 所以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撑。并且, 在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国家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关注和互动, 没有形成一致的规范性的文件, 这些都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五、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1. 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1) 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使高校的闲置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比如, 每到寒暑假, 高校学生离校的时候, 可以将高校的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 更好地服务社会。有很多高校需要的资源存在重叠性, 可以尝试在相同区域内的几所高校进行联合互助, 形成对如图书馆等某些特定资源的共享。倒不是说几所高校共用一间图书馆, 而是在方便学生的前提下, 对于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中的资源共享。

(2) 美化校园环境, 为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应充分展现科学发展的理念, 其从宿舍、食堂、绿地的规划和周边街道环境的建设以及校内各项设施的安装都应该具备“生态”的内涵, 给学生营造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生态环境, 使置身其中的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的陶冶, 激发高尚的环境道德情操, 养成良好的环境文明行为习惯。

2. 加快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构建生态教育体系

(1) 高校应该把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工作的重点。高校要将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培养方案之中, 加快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鼓励学生将生态意识融入生活并用生态思维解决问题。

(2) 高校教师要把生态价值观渗透入日常教学中, 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模式。在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教师是重要载体, 他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把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以身作则, 培养着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的习惯。

(3)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提高生态文明的知行转化能力。高校中学生是主体, 是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也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 他们良好的生态素养, 更是我国逐歩走上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的关键因素。

3.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支撑

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制订完备的、有实效性的制度去落实各项具体要求, 通过制度来规范行为, 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1) 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 明确决策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引进人才, 发扬民主;组织高效的管理队伍, 负责全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安排、监督执行、考核评价工作, 将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具体落实到人, 责任到人。

(2) 制订绿色环保的人才培养方案, 把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大学生”作为高校发展的目标。

(3) 建立完善的生态评价考核体系。制订考核指标, 将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人, 将生态效益作为对二级学院或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 建立市场化的资源使用标准, “多消费多支出”, 培养大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刘丽娟.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效生态文明建设[D].合肥:安徽大学, 2012.

[2]高青.浅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24) .

[3]范玲俐, 焦锡岩.浅谈生态文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信息, 2011 (26) .

[4]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的和谐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

[5]李朝源.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D].济南:山东大学, 2010.

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 篇2

斗门区乾务镇中心小学 邓桂昌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多年来,我校重视生态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下面把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建生态校园,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抹绿意、一片阳光、几缕清风、几声鸟鸣……”漫步乾小,你会发现乾小的校园是“路在树中,校在林中,人在景中”,你一定会被这“花园式的建筑、生态式的学校”所吸引。校园内芳草葱茏,绿树流云,生机盎然,到处洋溢着和谐、欢乐的气氛。生态校园的精心打造,让乾小更绿、更美,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1、把创建与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有机结合自新校开学以来,乾小就确立了和谐教育的发展特色。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不断追求人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和谐发展。通过激活各个有效的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以打造省、市绿色学校为目标,倡导建设绿色校 1

园、环保校园、人文校园,努力营造“绿色育人”氛围。学校于2004年通过市绿色学校的评估,2006年成为广东省绿色学校。

2、充分利用校园,不断拓展生态校园建设

乾小校园之美,不单在于良好的布局,和谐的建筑格调,还在于整体优化的绿色环境,是绿色之美和建筑之美的有机结合。学校领导层并不满足于既成的现状,而是精心设计校园的每一处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把校园打造成“智慧、艺术、富教育化的高雅乐园”。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建设了护栏、弯曲的校园小径,补种了数十棵大树(榄树、凤凰树、大王椰子树、大叶榕树等)和十多种花卉,购置了环保垃圾桶。多年来,聘请专业员工进行管理。我们用一流的规划、一流的水准,打造出一流的育人环境。

3、深化主题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在建设生态校园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人本因素。我们注意把爱护环境、珍惜资源作为养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每逢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地球日、无烟日,通过主题班会、环保课、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板报、绘画等,不断深化主题教育。提倡师生自己动手,美化校园。每天,面积达100亩的校园清洁卫生全部由学生完成,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环保责任感也大大地提高。每年,学校都开展“我与小树共成长”活动,提高学生环保的责任心。六年级毕业班学生离校时所种的“毕业林”,让学生对母校一草一木都有了一份留恋。学校还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箱,开展环保时装设计及表演大赛、“环保小卫士”等评选活动,深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全校师生有绿

色意识,懂绿色知识,过绿色生活,享绿色成果。

4、打造绿色校园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所好学校、一所成熟学校、一所优质学校,必须是“以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为引领”,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乐园。我们的设想是让校园的每一处都充满育人的氛围,都能让师生怡情、养性,归根到底,就是要创建“美化、净化、绿化、教育化、艺术化”的校园物质环境,真正让校园成为“花园、学园、乐园”。

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努力还校园环境以完整的自然和人文含义,寻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结合。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有目的地塑造成教育学生的“老师”。雕塑、名人塑像,充分显示了“处处育人”的风格。警句格言、中国文化选粹等,让学生在随处可见的审美活动中提升情感。走廊上琳琅满目的学生获奖书画作品,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学生处处都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学校围墙还绘上了体育健儿的风采,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培育师生精神风貌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漫步校园,那温馨的提示语让美丽的校园变得如此灵动: 草坪上——“别踩我,我怕疼!”“谢谢你对我的爱!”…… 厕所里——“请别让我流泪”“请珍惜一点一滴”……

这些温馨的提示语以儿童化的语言多角度地提醒学生,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无言地纠正着学生的不良行为,达到环境育人的整体效果。

我们竭力赋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丰富的生命力,并努力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从而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5、创建“节能型”校园

我校办学规模大,运作成本高。学校以建设文明校园为目标,要求全体师生有责任、尽义务以实际行动去爱护环境,促进人本生态校园建设。

我们着力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的校园。现在,学校建成了绿色网页,安装了监控系统,构建了网上资源交换平台——FTP系统,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与沟通,大大减少了文印耗材。

我们大力倡导绿色文明新风尚。学校注重把师生的生态文明转化为具体行动,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扔胶袋,随手捡起垃圾,拒绝“白色污染”进入校园等行为,均成为了师生们的自觉行为,教师和家长们也为创建“无烟学校”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各年级开展节能竞赛,办公室空调温度设定为26度以上,对每月用电量较少的办公室,学校实行奖励。就连卫生间的冼手盆,学生冼手用过的水,也被设计成用来冲冼小便处尿槽。

优化育人环境,建设生态校园,造就了乾小和谐发展之路,也成就了乾小发展的辉煌。

二、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校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

示范市”。围绕市委的战略决策和甘霖书记视察斗门讲话精神,我校今后在创建生态文明校园中,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校园,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校”的目标,通过“观念创新、师生共享、机制保障”,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学校建设。

一是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建设。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不断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主题教育、学科渗透、社会实践,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建立“生态、绿色、道德、生命”的生态行为。

二是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建设文明校园。生态文明也是文明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学校园林生态化,师生活动环保化、环保行为经常化”,不断植绿护绿、美化校园,同时,要把生态校园建设转化为学生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参与创建的自觉行为,使校园环境更优化,育人成效更加明显。

三是重视生态制度建设。不论是环境建设与管理、办公效率的提高与效能的降低,还是校园资源的运用,都实施责任监管机制。

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篇3

贾庆林在贺信中说,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发展生态文化,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有利于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贾庆林指出,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的成立,符合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希望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持“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生态文明”的宗旨,深入挖掘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宣传生态文明观念,创新生态文化形式和内容,促进生态文化的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刘延东在致辞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和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回顾近一百多年来的人类发展历程,人类社会在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导致生态危机最重要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就是生态文化没有得到传播和普及。因此,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要充分发挥协会的宣传教育作用,大力传播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协会的示范引导作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实践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协会的理论创新作用,逐步建立内涵丰富、充满活力的生态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共建生态文明的强大力量。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致辞中说,成立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是林业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行动。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重要功能,在解决生态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肩负着十分重大的使命。成立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是构建林业三大体系的重要步骤,是建设现代林业的战略举措,是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协会是由国内从事生态环境建设、经营、管理、研究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一切关心和有志于推动中国生态文化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协会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林业局。协会会长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慧担任。

协会宗旨是: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业务范围包括: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传播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组织开展生态文化领域的理论研究,推动成果应用与示范;定期评选“中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定期举办“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繁荣生态文化产业,丰富生态文化产品;开展生态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各种生态文化交流活动,组织生态文化业务培训,出版生态文化宣传刊物。

为传播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在成立后的第二天就举办了首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原党组成员、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作了题为《弘扬生态文化共建生态文明》的主旨报告。

江泽慧在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与强调人征服自然的工业文化根本不同,生态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弘扬生态文化,关键在于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生态文化能正确指导人们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之间的个体利益关系,能科学地协调好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整体平衡关系,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其次,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努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绿色生活”是将先进的生态文化理念融入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和全部社会生活的一种文明生活方式。它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自身做起,带动家庭,推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维持生态平衡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要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引导、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 篇4

一、佳木斯大学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现状调查

对于佳木斯大学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查的方法来了解佳木斯大学学生对于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程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得了了比较准确真实的数据。通过对于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发现, 理工类学院的学生中10%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高校校园文化, 只有3%的学生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理念, 78%的学生不了解佳木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容, 但经过调查的学生几乎都认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很有必要。文史类学院的学生中50%的学生对高校校园文化比较了解, 但90%的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不是很深入, 余下的学生都能基本阐述出生态文明理念的部分内容, 并且了解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和内涵, 80%的学生认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

由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 理工类学科的学生虽然都很重视高校校园文化的的发展建设, 但对于实际该如何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内容不甚了解, 这可能是由于理工类学院通常的教学内容中较少会涉及到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 所以生态文明内容也就很难被理工类学院的学生所关注。文史类学院的学生由于其学科特性的原因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重视和支持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文史类学院的学生与理工类学院的学生的不同, 在实践项目的访谈中体现得更加明显。通过访谈的方法询问一些学生, 了解到他们心目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他们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 访谈中文史科学生心目中认为校园文化应该多元、包容并且和谐, 这样也能使学生更加适应校园生活。这与生态文明所倡导的和谐共荣是一致的。但是当问起生态文明的内容, 学生并不是很了解, 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只听过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并不知道具体代表了什么含义, 就更不用说参与到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了。特别是理工科学生, 理工科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内容的了解不比文史科学生, 只有少数环境地理科的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内容有比较高的理解。除此之外其他理工科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内容的了解程度就捉襟见肘, 都表示不太了解。访谈中有一少部分学生了解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并且也知道近年来我校为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一些努力。但也并不是很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理念和它对学校和学生的内外在作用以及校园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访谈中发现的问题其实不能归咎于学生, 主要是因为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比较晚, 学生对其理解也并不是特别深刻, 但是访谈中也能发现学生对于其发展还是有比较大的信心的。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内容和内涵也是提出不久, 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还不是很普遍很深入的理解, 但这也说明了我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不足。不过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了学生对于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前景是有信心的。学生提到了校园文化应该和谐, 我们认为这也侧面反映出了学生认为校园文化中应该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因为生态文明理念中, 和谐是一个重大的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理念中包含有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和谐共荣发展。学生希望校园文化中更多和谐可以理解为学生支持校园文化中加入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

生态文明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仅要靠全体师生的努力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直接表现, 其重要的意义不言而喻。关于佳木斯大学的校园环境, 我们通过硬件设施统计, 来调查佳木斯大学校园文化的环境现状, 通过实际对佳木斯大学1区A、B、C、D院的实地考察, 调查结果显示:佳木斯大学绿化覆盖率为A院35.8%, B院47.8%, C院21.6%, D院25.2%, 总绿化覆盖率为25.8%;体育运动场所12所、教学楼15栋、寝室楼19栋、办公楼2栋、草坪18块、校医院1所、食堂6个、国际饭店1所、教辅场所13所等。另外校园内植物的种类也不是很丰富, 数量也不多。由此能看出佳木斯大学目前的绿化情况不是很理想, 总绿化覆盖率只有25.8%, 远远低于校园总面积。我们认为绿化面积占有校园总面积的50%以上为优等, 25.8%的绿化覆盖率远远低于优等水平。应该适当的增加绿化植被和增加植物的种类。但增加的同时要注意佳木斯大学的自然地理条件引进合理的植物物种一定要符合实际, 因为植物的生长是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种植植物将事倍功半。佳木斯大学的教学和教辅场所比较多, 但通过调查发现在这些场所中并没有任何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 这说明我们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的建设还很不足。草坪有比较多被破坏的情况, 说明了部分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是很高, 需要我们宣传和深化的生态文明内容还很多。

二、具体对策

通过上述的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查我们比较清楚的了解了佳木斯大学的基本情况, 并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们采访了一些专家, 让专家也想出一些对策, 并将这些建议提交给了佳木斯大学的高层领导、学院的中层领导和基层教师, 他们对我们的建议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进行了指正, 对某些建议的可行性也进行了考量。通过此次的调研我们了解到综合性大学在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遇到了许多问题, 但这些问题大都是可以克服的。

综合性大学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 其与普通的高校有着很大的区别, 不可同日而语。由于综合性大学学科覆盖广, 专业种类繁杂导致学校内的学生对于校园有着不同的需求, 所以对于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建设, 不能单一的在校园文化中生硬的加入生态文明内容, 应分文理科根据不同实际来制定具体措施和计划。

理工类学院的学生其生态理念的发展比较滞后, 这也是由于在大学的课程几乎全部属于其专业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没有渗透生态文明的内容。所以对于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和认识不足, 对校园文化改进的建议也比较单一没有过高的要求。对于理工类学院的学生学校方面应该在其课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有关于精神文明健康的课程诸如生态文明建设等, 使学生的的思想理念有所提高, 使理工类学院的学生也积极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文史类学院的学生比较于理工科学院的学生有着更加合理意见和看法, 文史类学院的学生思想活跃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这些学生对于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对于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调查问卷为《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调查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调查表》。选自基金项目研究报告。

摘要: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后人类新的文化伦理形态。高校是社会的缩影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高校的校园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社会的文化气氛和潮流走向。因此校园文化在现代高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构建生态文明内容是很有必要的。而高校本身又有所不同, 各有其特征和差异, 综合性大学更是如此, 其构建生态文明校园文化的过程也不能简单的单一添加, 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和具体实际来构建。本文以佳木斯大学为例, 希望给其他高校一个借鉴和参考。

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 篇5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为此作为一名大学生要为生态文明作出一份贡献,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借鉴和吸收中西方文化中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从人类文明范式的角度去反思工业文明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理论上,.要把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思想加以总结提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在实践上,要把生态文明的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目前这个阶段,生态文明的建设应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现代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身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建设生态文明。

首先,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其次,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第三,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第四,虽然泡泡糖是小朋友们十分喜爱的糖果,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但是,千万不要乱扔咀嚼后的胶基,因为它会到处乱黏。在吃的时候,可以先将它的包装纸收好,用来包裹吐出来的胶基,然后,再将它扔到废物箱内。第五,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尤其不要吃人类的益友——青蛙,因为1只青蛙1年内大约能吃掉1.5万只昆虫,其中主要是害虫。

第六,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第七,离开房间时,关上电灯并且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的电器插头。第八,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没有必要使室温超过18℃,如果你觉得冷,可以多穿一点衣服。

第九,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管它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但它的耗电量只及普通灯泡的一小部分。

第十,用密闭容器代替塑料包装物来储藏食物。

第十一,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

第十二,请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第十三,节约用水,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第十四,园丁应施用有机 肥料,如混合肥和粪肥,避免

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因为它们会渗入泥土,危害水源。

第十五,开车时减速行驶,这样耗油量小,还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十六,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文化生态文明的守望者 篇6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关山阻隔的黔东南,十里之外,风俗迥异,形成了无数的“文化孤岛”。黔东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返璞归真十大旅游胜地”之一,正是因为其遗存有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文化。这种文化的神秘之处在于,时至今日,仍然有一些民族的身份难以认定,只能称之为“少数族”、“待定民族”。比如,同样是苗族,按服饰分,有“红苗”、“青苗”、“花苗”;按服饰的长短分,有“长裙苗”;“短裙苗”;按居住地分,有“东苗”、“西苗”,按汉化程度,有生苗、熟苗,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古有所谓“百苗图”,此“苗”与彼“苗”之间,往往只隔几个山头。再比如,离从江县城只有几公里的岜沙,他们虽是苗族,但他们崇拜树神,肩背火枪,男子用镰刀剃去四周头发,留下中间的头发挽结成髻,称之为“户棍”,终身留存。如此种种,又与其他苗族截然不同。

从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开始,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努力就一直没有停止。为了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曾经付出了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现在好了,当我们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并努力保护这种原生态文化的时候,这些原住民却在强势文化的影响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普遍而言,在苗乡侗寨,传统的服饰只在逢年过节时偶尔穿戴,侗族大歌是侗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现在会唱的人越来越少;木鼓舞是苗族文化的艺术奇葩,现在玩的人也少之又少。哭嫁、对歌、踩花山、行歌坐夜,黔东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幸好,有包括潘年英在内的有识之士,基于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和热爱,主动对本民族文化进行着积极的保护、开发、宣传、推介、传承,这种行为,就是“自觉”。这种“自觉”,体现在文学上,就是文学自觉,体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自觉。

青山绿水的生活固然诗意,却在黔东南土生土长的潘年英,他对生活在大山中的少数民族的渴望,那种希望改变现状,过上富足的现代文明生活的向往感同身受;很多从事社会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从保护原生态文明出发,希望黔东南的原住民能够坚守自己的传统,作为人类学家的潘年英,当然也深表赞同。这彷佛是一个悖论,其实不然,潘年英提出,“真正的不变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他在田野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在我们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让当地居民坚守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既不公平,也不可能。他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要让黔东南的少数族群充分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多种文化比较中确定自己的文化坐标和价值,从而自觉主动地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实现“文化自觉”。

通过潘年英的新著,我们可以发现,他的真知灼见,都来自于他丰富的田野考察实践。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研究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专家,甚至亲自操刀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官员,他们的规划或者决策,却有不少是出于闭门造车。因此我想,他们可以看一看潘年英的这本新书,也许在他们内心的灵魂深处,会有一点点的触动。

(李甲杰,湖北省文联,干部)

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 篇7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出发, 通过传授生态环境基础知识, 从而引导、启发受教育者树立生态道德意识, 形成生态道德情感, 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的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由此可见,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一)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 注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正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 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1]因此,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法律保障制度的支持, 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

(二)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高校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高校育人育才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德育的内容比较传统、单一, 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开展, 却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育内容。在这种德育内容缺失的情况下, 某些人对生态环境缺乏深刻的认识, 导致自身生态意识淡薄, 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甚至做出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 引发一系列生态危机。因此, 高校德育应该对现有的德育内容进行重新审视, 在德育中增加并强调生态道德教育, 促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 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 促使大学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三)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大学生朝气蓬勃, 个性较强, 某些人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容易忽视外界事物的存在价值, 因而对自然、社会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 不懂得如何正确地与自然相处。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推行生态道德教育, 通过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认知, 使学生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 有利于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 它紧紧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 把生态道德意识植入人的头脑中, 并内化成人的道德品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注重学生的生态科学知识教育。

生态道德教育应在生态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受教育者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而使学生形成牢固的生态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因此, 高校对学生进行生态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是基础的。从基本知识的角度, 要强化大学生的生态和环境科学基本知识教育、生态和环境系统基本规律教育、群落与生态系统基本生态过程教育。生态学不仅是一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规律、阐明生物发展进化与环境适应的学科, 更以一种整体和系统的思维方式, 向我们描述生命在地球上的生存状态, 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2]。在生态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恰好能够在获得生态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不知不觉地把生态学知识转化为生态道德知识, 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

(二) 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教育。

生态观念是人们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是非、善恶、荣辱的判断和评价, 它以一定的善恶评价为标准约束人的生态行为, 从而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观念具体表现为:科学的消费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技术生态观念。其中科学消费观念包括生态消费、适度消费与可持续消费三方面的内容, 是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的关键。可持续发展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3], 这是我国对可持续发展最直接的解释。此外, 我们推崇一种技术生态观念, 在发展科学技术时要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而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危害生态环境。

(三) 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 在处理生态道德关系、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的心理体验。哲学家休谟曾说:“没有道德情感, 就没有道德行为, 只有当下的、直接的情感才能激发意志, 产生行动。”[4]因此, 培养生态道德情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没有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感的支持, 就不会产生履行生态道德规范的道德需要, 也不会产生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包括以下两方面的任务:

1. 稳定并强化已有的生态道德情感。

一个人的生态道德情感是具有不稳定性的, 面对现实中复杂、繁多的环境问题, 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 甚至对自己之前的正确认识和行为产生怀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 大学生应该积极地、经常性地参与到各种生态实践中, 逐步积累自我的体验, 慢慢形成稳定、鲜明的生态道德情感。

2. 改变那些与生态道德不相符合, 甚至相抵触的情感因素。

由于某些大学生的个性较强, 情绪倾向比较明显, 对事物的认同感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形成时间。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 某些人往往只重视自身的感受, 忽略并漠视周围的环境及其他生命体的存在, 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破坏生态环境、伤害其他生命体的行为。一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铺张浪费、乱扔乱丢、奢侈腐化的行为折射出他们的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情感。要改变这种情况, 需要清楚意识到自身的错误, 通过更多的生态理论学习、实践体验逐渐培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

(四) 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指导。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加强行为上的指导, 只有落实到行动上的生态环境保护才是衡量一个人生态道德素质的标准。我国政府批准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论述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行为, 界定为: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 并承担保护子孙后代, 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 人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 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 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5]。以上内容不仅规范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行为, 而且为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教育提供了现实、有效的指导。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所建设的德育体系, 所提供的文化环境、所推崇的价值观念、所熔铸的行为模式, 等等, 构成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境, 它们对学生的学习行为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所以要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学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重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 健全生态道德教育机制。

生态道德教育不是单一、简单的,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通过优化学生的课程设置,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才能健全生态道德教育机制, 有效增强教育效果。

首先要优化学生的课程设置。这要求学校把生态伦理知识与德育课程相结合, 将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专业学科中。学校不仅应该把生态道德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中, 还应该在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中普遍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如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学等学科教育, 对文科学生进行环境伦理学、生活与环境等学科教育, 并在全校开展多种有关生态环境的公共选修课, 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生态课程, 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 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缺乏一定的师资力量, 因此学校应培养一支专门的教师队伍进行深入的生态道德理论研究, 经常性地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 并在教师之间营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 让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 共同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创新。只有培养教师健全的生态道德人格和较高的生态道德素质, 才能发挥好教师在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的龙头作用, 为学生树立标榜, 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学习。

(二)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生态道德教育只有通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更深刻地获取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知识, 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保护环境的重要责任。

在课堂教学中, 科学的、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知识。单纯的“填鸭式”知识灌输, 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反而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抗拒感, 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吸收。因此,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讲授有关生态问题的知识时, 播放相关新闻视频、展示反映生态危机的图片,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并提出观点。还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引导学生主动探讨自然规律。此外, 在各种专业的学科教材中, 可能或多或少存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但这些内容并不明显,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生态德育因素, 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三) 构建校园生态文化, 营造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氛围。

首先, 合理的校园规划、整齐的教学建筑、干净的校道走廊、大面积的草木绿化等看似毫无感情的物质环境, 其实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行为。因此, 要营造环境优美、人文与自然和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其次, 要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的生态校园氛围。高校要在校内进行广泛的生态文化宣传, 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例如在校园各处的宣传栏张贴关于环境保护的海报, 开展环保主题征文比赛, 制作关于生态环保的主题广播节目, 建立绿色生态校园网等。此外, 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 利用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大力宣扬在环保和节约资源方面的先进典型, 曝光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 营造学生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 增强学生的生态情感体验。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态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生态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野外考察, 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校外的一些森林公园、生物园等生态园林观察各种动植物的现状, 了解其生存的环境条件;组织城市学生进行下乡务农实践, 让学生了解关于生态农业的知识, 并能亲自体验;开展创建绿色校园活动, 提倡学生的环保行为, 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绿化, 组织好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处置、废旧电池分类回收等工作;开展环境文化节, 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爱护环境等行为。

四、结语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意识、情感和行为, 能够促使大学生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为了更好地落实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国家和高校都应该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 并为生态道德教育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只有促使生态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才能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 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社会与现代化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局.二十一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297.

[2]雷毅.生态伦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269.

[3]慕海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J].中国共产党, 2004 (9) :16-18.

[4]大卫·休谟.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1:274.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途径探索 篇8

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新技术革新给人类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 异常严重的生态危机也与工业革命相伴相生, 人类过分强调自身对大自然的摆布和宰治, 扭曲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关系, 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工具理性使人类对自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控制, 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可控制的新困境。面对现实的危机和困境, 人类开始重新认识自然, 理性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的概念应运而生。

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内具有共同指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治国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而大学生是时代的生力军, 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他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理应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不高、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生态文化修养缺失等现象, 使得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积极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促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界定和逻辑考察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通过高校教书育人的平台,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价值观以及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 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化素养。针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包括生态文明认知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等。

生态文明教育所隐含的逻辑是一种纠错逻辑, 人类试图降低姿态, 适当回归自然、一定程度上与自然万物齐平, 尊重自然规律, 提倡保护自然环境和其他物种, 以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与自然的主奴关系有所改善, 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生态文明教育绝不仅仅在乎自然生态, 同时更在乎社会生态, 这使生态文明教育不再是远离人类个体的、只关乎自然环境或其他物种生存的事情, 而是同时关乎人类整体和人类个体的生存发展和生存意义。

3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探索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加强生态文化的修养,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化为环保的实际行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的新要求。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文明素质有待提高的现状, 使得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途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从教育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

3.1 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

在课堂上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可以开设生态文明知识的相关课程和定期讲座,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 这些课程不仅仅是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简单描述, 更要注重大学生的生态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认识及生态伦理的教育, 并将生态文明课程所学的知识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大局相互关联, 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给予大学生关于生态文明知识最科学、最理性、最严密的分析和讲解, 拓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面, 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提高他们的生态文化素养。通过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 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环保习惯, 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自觉意识转化为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这是高校德育的新要求, 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所在。

3.2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刻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及活动的主要空间和环境, 学校能否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至关重要, 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中, 受到周围浓厚的生态文化的熏陶, 自身的生态文化修养潜移默化会有一定的提高, 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也会相应提高, 因此, 高校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感化学生, 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生态文明的气息, 置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为此, 高校应积极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态环保活动, 如生态文明知识讲座、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播放有关环境保护的影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行动等等, 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和规模, 提高生态文明活动的质量, 培养大学生自愿参加生态文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将生态文明意识努力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体验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融入校园文化, 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使“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生态文明”等观念深入人心, 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3.3 加大监督和奖惩力度, 增强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

为了更好地让大学生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高校应加大监督和奖惩力度, 设立监督机制, 体现惩恶扬善的威慑力, 以此激励大学生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减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破坏行为。目前高校的约束机制还仅仅停留在舆论监督的层面, 没有强制的措施和机制进行监督和管理, 为此, 高校可以在校园和班级的公示栏中设立专门的监督一栏, 对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实施监督, 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监督, 形成人人保护环境的管理机制, 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站、班级板报、校报等形式, 对在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能源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鼓励。长此以往, 乱扔垃圾、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破坏花草树木等不良行为, 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加大监管和奖惩力度解决。在新加坡, 哪怕是随意吐口痰警察都要处以高额罚款。大学由于种种限制性因素, 虽不可能像新加坡这样做, 但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力度, 奖惩手段和教育手段并用, 让人和环境之间更加和谐。

3.4 积极投身生态环保实践, 提高生态文明践行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认知的过程, 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最关键的也是要通过实践完成, 因此,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最终落脚点是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高校应当多组织一些生态环保活动, 加大活动的频率和规模、增加活动的可行性和趣味性、提高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 提高生态文明的践行能力,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合理的消费观念, 不奢侈, 不浪费, 不攀比;坚持勤俭节约的理念, 倡导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养成健康的、绿色的生活习惯, 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随手扔废弃物, 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不践踏草坪, 垃圾分类处理, 夏天室内空调温度打到26℃以上等, 坚持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为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结语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是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局, 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高校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更应该成为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弘扬生态文明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中流砥柱。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各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积极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途径,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将生态文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15.

[2]王民.环境问题及测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3]刘建伟.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09, (5) .

[4]谢红晖.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报) , 2008, (6) .

[5]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 2007, (2) .

[6]崔建霞.公民环境教育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7]杨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 篇9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的实施路径, 因此, 政府、社会、学校、大学生都应该思考自身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 即必须做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全域、全程和全部环节进行, 必须能够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和教育等各种有效手段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

一、注重顶层设计, 形成制度化的教育理念

生态文明充分展现了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 人类意识到自然界给予人类的不仅是环境等物质财富, 更重要的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对于大学生而言, 生态文明教育应当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通过学校及社会的各种学习及宣传渠道将生态文明教育贯彻下去, 使得大学生不仅是“社会人”, 而且是“生态人”。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形成制度化教育的理念。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乃至技术发展模式。对于政府而言, 应通过立法, 努力使生产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变, 大力限制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技术落后产业的发展。应当树立这样的理念, 发展的目的不在于GDP的增长, 而是要保护生态, 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使得经济发展与人类生活相适应。同时政府可以从科研项目审批、社科基金申报、经费报销等方面,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课题给予倾斜, 并进行一定的政策鼓励, 对于较好的研究成果积极推广采用。

对于社会而言, 应通过制度化的参与, 使得大学生走出校园, 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社会要通过大学生的有序参与来推动实现生态文明, 满足发展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通过强化生态文明的精神理念来带动和引领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同时, 媒体是大多数人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 媒体的宣传推广, 意味着研究成果容易得到更大范围的认知与认可。媒体可以对相关调查研究的进展关注、对生态文明建设遇到的困难予以报道, 让更多人认识与了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对于高校而言, 针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不足, 对于一些基本的生态文明常识还不能掌握的现状。高校各部门必须齐抓共管, 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从世界观、伦理观、消费观、成才观及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实施系统有效的引导, 实施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平等观教育, 生态责任观教育, 生态消费观教育。

二、狠抓主题教育, 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内容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之心。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生态文明的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人类在已往的历史中, 在经过了最初的蒙昧状态之后, 已经走过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过程。今天, 文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生态文明的阶段。这意味着当代大学生要意识到今天文明水平来得不易, 人类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赐, 要对大自然有感恩之心。

大学生是社会的人, 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单独存在, 必然要与自然、社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外界连接在一起。如果大学生不知道感恩, 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从外界所获得的恩惠, 那他就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但是,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 它需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大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精神, 这种精神会指导具体的行动。

心理学家认为, 病态人格或人格障碍者往往是由于缺乏爱感和内疚感, 导致不关心他人, 没有责任感, 无法与人交往, 无法实现社会化过程, 而成为道德上贫乏、淡漠甚至于冷酷的人。感恩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应该成为主题教育之一, 大学生要把人类文明的成果看做是自然界和人类和谐共生的结果, 把大学生感恩的动力化为不断朝着生态文明目标奋斗的行动, 促使大学生抵制各种诱惑和干扰, 坚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 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 进而塑造完美的人格。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之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 在于全面提高全体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由于缺少日常实践的机会, 急需通过参加生态文明的实践来增长才干。整个生态文明的实践过程中, 可以培养内部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 同时也是提高沟通能力的好机会。通过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 使大学生形成从“生态”角度看待问题的行事风格, 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更多的时候是思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 在未来如何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 应鼓励大学生参加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社会调查活动。这包括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综合调查等多种方法。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社会调查的目的是引导他们向社会学习, 提高认识、分析及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 培养他们在生态文明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健全条件保障, 打造常态化的教育形式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建设。对于教育者而言, “实际地体验怎样想, 怎样做才有益和才有效的基础上形成思考与行动的模式”[2]。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理论提升, 体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高校要切实重视生态文明教育, 要像重视“两课”一样, 要让生态文明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积极开展理论研究, 通过组织理论研讨和征文活动深入挖掘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丰富内涵;要组织形势报告会, 组织编著适合大学生需要的生态文明教材, 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水平。从高等教育的内容来看,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高校的教师要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贯彻生态文明的内容。同时加强科学研究, 对这一关系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给予科学地回答, 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作为我们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支持大学环保类社团开展活动。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 各高校环保社团分别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比如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土地日、世界臭氧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等机会, 各高校环保社团分别进行生态环境现状教育。但是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环保类社团在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活动尚有提升空间。高校环保社团应经常举办一些座谈会、研讨会, 开展生态文明知识问卷调查, 组织生态文明知识竞赛, 举办环保知识培训班, 举办环保展览等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进大学生活的各个层面, 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生态文明相关评价体系不仅要研究, 更要经过充分的实践来检验其科学性。高校应在课程设置、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方面形成合力, 努力营造学习研究生态文明观的良好氛围。同时应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 从而检验教学成果并反馈于评价研究。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建立评价体系。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 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如男生与女生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角度不同、生态知识背景不同, 不宜采取完全相同教育教学的方式, 我们应充分考虑群体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四、结语

总之,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在实际调研基础上, 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培养途径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 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把生态文明观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学习、生活、评优、就业各个环节, 形成全社会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的良好机制。

摘要: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认识, 在高等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其实施路径, 可以从注重顶层设计, 形成制度化的教育理念;狠抓主题教育, 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内容;健全条件保障, 打造常态化的教育形式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18.

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途径 篇10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学校和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也越来越注重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宣传和教育, 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

1、课程设置缺失

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及时反映当今世界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忽视了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生态文明观教育, 缺乏时代性和前瞻性。如今, 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 大多只是停留在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转换和交流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 他们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生态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上, 忽视了把潜移默化的生态文明观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教学活动中。

2、理论实践脱节

由于教育观念滞后、教学内容“老旧死”、教育形式僵化等多方面的原因, 使得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并不理想, 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活动, 二是注重实践活动忽视理论知识。无论哪一方面都限制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换和行为的进步。目前, 虽然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课程在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有涉及, 而且也逐渐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但由于社会各方面没有形成合力和传统教育方式的根深蒂固, 生态文明价值教育只停留在表面, 并未发挥真正的作用。

3、功利倾向明显

近年来, 随着社会和就业压力日趋增加, 一部分高校教育逐步向专业化和功利化过度, 使得教育失去了育人的真正目的, 而成为人们追求利益,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 传统高校教育仍将知识技能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准则, 忽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 忽视对学生形成良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同时, 传统高校教育只是片面的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 局限于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问题的政治价值层面, 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必须服从人类的利益和需要, 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伦理道德关系, 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引导。

4、社会环境熏染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样就要求社会能够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而当前, 社会对于生态文明观的宣传和教育不够重视, 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体制机制, 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同时, 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背景下,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缺失极为明显, 具体表现为对生态文明政策、制度了解不够和对生态文明观建设的必要性缺少认识。

二、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综合国力提升的前提, 更是将生态意识渗透到实践活动, 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使用和开发, 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如资源能源紧缺、物种锐减、水土流失、生态系统退化等等。很多人认为, 只要对自身生存有力, 对其他存在物所采取的任何掠夺行为, 都是合乎道德的。同样有一些大学生更是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事不关己。因此,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 必须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价值理念, 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2、综合国力提升的前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前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 而高科技手段的熟练运用成为影响竞争结果的重要因素。国际经验表明, 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把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技术放在优先位置。要大力推进生态科技进步, 就必须先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适应较快, 是掌握当代科技知识的主要群体, 只有大学生重视生态价值的创造, 生态道德意识的进步, 才能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与自然共存互动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进而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3、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和文化的进步, 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重视, 因此,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生态文明要求人们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首要目标, 抛开眼前利益,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从而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大学生正处在信息化、现代化时期, 能够深刻地理解和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价值, 可以更好地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表率作用, 而且, 大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和意义, 更有利于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社会各界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最主要的目的是建立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通过增强大学生的生态认知和生态意识, 以培育大学生的生态行为。

1、增强自律意识是基础

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就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 只有使大学生树立生态道德意识, 把对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才能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才能把道德责任和生态责任统一起来。首先, 大学生必须在学习中充分理解和认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意义, 从而培养自己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其次, 要充分学习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基本常识, 这是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的前提和基础。最后, 大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且培养自身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 这样才能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学生只有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 才能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

2、丰富课程体系是关键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 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想用自然、享受生活, 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首先, 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求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的教育体系, 是对现在高校教育内容和学生自身素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其次, 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有效的行动中, 把绿色理念和绿色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整个教学、科研和日常生活中。从以往经验来看, 书本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而大学生在实践中能更好的体验和培养对自然的情感。因此, 要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各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 尽快开展和丰富生态环境课程和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3、完善监督机制是保障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做到实效性, 将教育转化为社会普遍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行动, 必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健全生态文明监督机制和科学的生态考评体系。首先, 加强生态文明法律保障机制, 完善和健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 同时,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执法监管, 必要时加大处罚力度, 要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其次, 政府要强化生态环境管理职能,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 强调建立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重要性, 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考评体系。最后, 教育部门应该贯彻生态环境教育制度, 严格要求高校必须把绿色教育课程设置为非环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

4、营造良好氛围是关键

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需要拓展途径, 加强社校联动, 使社会和学校形成合力, 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第一, 学校和社会要相互配合, 社会在大力宣传加强生态保护教育的同时, 学校也要在教学上增加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使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进行;第二, 学校和社会要大力倡导绿色消费观念, 并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渗透健康的消费观念, 强调适度消费, 这样才能培养大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第三, 在学校和社会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爱护环境的良好传统, 努力营造热爱自然、爱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而大学生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必须加强对其生态文明观的教育, 使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得以强化, 生态情感得以培养, 生态理念得以树立。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 而且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因此, 必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 进而使大学生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情操,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高晓钟, 陈朝阳.论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J].生态经济 (学术版) , 2008 (10) .

[2]仲晓婷.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8 (03) .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2-11-18.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分析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分析

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已成为延续人类生存的必然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全体社会成员都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对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现状,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情况,有助于高校更好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实践,以便于引导大学生们作为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更好的投身于共建生态文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一、调查过程和方法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文明教育措施,本课题组对安徽新华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方式,以网上调查为主,对安徽新华学院内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分别展开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61份。问卷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的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方面设计了22道题目,题量适中,有层次性和一定的代表性,难度一般,基本能反映调查对象在生态文明意识上的现状。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呈现出“责任意识强、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特点。

(一)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强,但忧患意识不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普遍认同,在对“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谁的职责?”问题回答时,80.06%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只有5.54%的学生认为应是政府责任,这说明大学生们能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众参与,明确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但是忧患意识不高,在“您对当前我国的生态资源环境状况有何看法?”问题调查结果分析中,有62.33%的学生认为“有些担忧但不影响平时生活”,仅有24.93%的学生表示“十分担忧”。

(二)大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的渠道广泛,但知晓度不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生态文明知识11.08%的学生“非常了解”,62.05%的学生认为“一般了解”,22.71%的学生“基本了解”,4.16%的学生“完全不了解”。虽然学生们自视甚高,但实际上在对“生态文明的内容”“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这些问题的调查中,学生的正确率并不高。调查结果还显示当前大学生们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的渠道广泛,如表1:

这说明生态文明教育也在多渠道渗透,学生们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了,同时网络媒体等现代宣传方式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三)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践行度不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参与热情高涨,大多数都能对“节水节能、双面打印、剩饭剩菜、垃圾分类、践踏草坪,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日常行为调查作出环保生态的选择,但在对“您认为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回答时又会出现表2所示情况:

这说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及时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在需要扔垃圾而周围又无垃圾桶时84.49%的学生选择“先拿着,找到垃圾桶后丢掉”,说明学生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律性还是有的,但作为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者,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面对社会中的生态问题时没有起到传播、引导和模范先锋的作用。当发现生态问题时,13.02%的学生愿意主动找政府机构反映问题, 8.59%的学生表示可以联系媒体曝光,49.31%的学生选择“只会和周围人抱怨一下”,更有29.09%的学生选择“视而不见”,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动参与意识不高,在对与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生态行为往往会采取消极态度面对,所以提升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几点建议

综合调查结果,为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笔者建议:

(一)高校应开设系统的生态文明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

59.56%的学生认为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举措之一。当前,高校在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上多数是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部分专业课程建设中也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笔者建议高校可以继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承担起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责任,可以将“五位一体”的奋斗目标中“生态文明”部分的内容单独拿出来,做专题设置,系统设计生态文明相关内容,结合当前社会中的生态问题,有针对性的介绍。也可以开始专门的生态教育选修课,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系统教育,提升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

(二)组织生态环保社团,多渠道多形式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调查中有72.85%的学生认为参与生态环保社团组织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举措之一。在安徽新华学院的社团中青年志愿者协会下设环保社,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环保行动,但参与人数有限,活动范围不广,活动形式单一,笔者建议高校中可以积极鼓励,支持组建专门的生态环保社团,制定完善的社团活动及管理制度,使生态文明宣传具体化、规范化。学校更可以利用生态环保社团的力量开展一系列的专题生态实践活动,也可以开展讲座,举办废物再回收利用的环保作品展,开展节约水电、节约资源的倡议活动,给树木悬挂“爱心牌”、开展“栽植感恩树”等活动、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发动更多人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坚定共建生态文明的决心。

生态文明的实现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的工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高素质的群体,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行为是引领社会大众的风向标,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践行度任重而道远。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的日益重视,社会对生态文明的日益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美丽中国”将会绽放出华丽光彩!

参考文献:

[1]赵业丽.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分析[J].科教导刊.2014-31.

[2]刘经纬.赵晓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模式与途径研究[J].教育探索;2006-12.

[3]申秀英.徐美.刘春腊.刘沛林.提升当前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对策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4]罗先诚.钟业喜.江西省高师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1-04.

[5]俞白桦.关于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1.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研究”(SK2012B236)研究成果。

大学生态文明校园文化 篇12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 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目前,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探索,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要求, 实现绿色发展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 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 如何与时俱进,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这将直接影响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 并对全国高校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1.1 区域内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意义

加强区域内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既是对江西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 也是对江西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既是对江西经济社会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洞察;既是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 也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成果。

1.2 区域内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区域内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对党执政兴国理念新发展的认识;有利于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宣传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更好地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有力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2.1 部分院校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 教育效果不佳

目前, 区域内高校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类学校, 无论是与生态建设紧密相关的专业还是其它人文社科及理工类专业, 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都较为欠缺。高校普遍缺乏目标长远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规划, 教育内容仅停留在自然科学的生态学课程和形势政策宣讲教育的层面上, 生态人文教育内容缺乏, 且教材内容陈旧, 没有充分反映现代文化的创新;有些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仅仅依靠共青团组织的宣传和志愿者层面的活动。这些不全面、不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 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和自觉性,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教育成效也有限。

2.2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生态文明教育领域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任何教育都不能靠单方面的力量来完成,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亦是如此。由于对生态文明认识的缺失, 导致了学校、家庭、社会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合力,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很难与外界进行渗透与配合, 导致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及教育理念出现凝滞现象, 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 接受保护、治理生态环境的实践技能的教育和训练也很少。

2.3 大学生群体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存在差异, 生态文明意识教育难度大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 不同群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看法差异较大。有一部分学生的生态意识、道德意志和行为较好, 能积极投身生态环保实践;有的同学则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离自己很遥远, 关系不大, 最多只要不乱扔垃圾、不随便吐痰等等就足够了;有的甚至还肆意践踏校园草坪, 随意攀折花草树木, 连随手关水关电的基本行为习惯都没养成。不同群体间的认识差异, 加大了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难度。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3.1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

生态价值观, 就是一种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发展观。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 主要目的在于让区域内大学生认识到:生物、生态和环境的多样性神圣不可侵犯;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生态和环境的实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类离不开自然界这个良好的生存家园。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来讲, 要站在全局的高度, 把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到关乎人才培养质量, 关乎国家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 不断加强青年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3.2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并内化为实际的生态环保行动。因此, 区域内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科专业特点,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十大新兴产业, 调整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积极创建和巩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业教育教学和实习及就业创业与道德教育活动基地, 自觉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高校课堂教学与课外素质拓展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大舞台, 切实加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 使区域内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和胜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从而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当代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虽然有所增强, 但他们在创新创业技能、消费方式、生活模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仍与现代生态文明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 高校应树立整体教育观念, 构建全面系统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突出和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开设有关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人文素质课程, 将生态环境素质列入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要求;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和增强大学生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技能和本领, 做好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渗透和开展生态文明特色教育。

3.4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大力建设高校大学生环保社团组织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和普及。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中, 作为大学生自己的组织——高校环保社团和志愿者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 各高校环保社团经常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诸如大学生环保夏令营、生态体验、低碳消费、义务植树、环保宣传等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生态环保实践行动, 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 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并有利于提升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因此, 区域内高校要不断重视和加强环保社团和志愿者组织的建设, 同时要重点扶植和打造一部分有实力、有潜力的社团,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担当者。

3.5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继续广泛深入开展省情教育活动

近些年来, 江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面向全省大学生开展了以“热爱江西、建设江西”为主题的省情教育系列活动, 卓有成效, 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江西、认识江西, 把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激发了大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青年大学生是江西建设和发展未来的生力军,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要继续广泛深入开展江西省省情教育活动, 努力把丰富的省情教育资源转化为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奉献的生动教材, 让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促进广大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6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区域内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要以项目化管理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组织大学生在社区、学校、公园等地广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咨询”等活动, 组织大学生大力宣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宣传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在学生党、团支部中开展共建活动, 通过“党、团支部——村、街道”结对子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总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以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指针, 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 本着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着重研究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如何着力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视角, 努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要培养更多生态文明建设人才[N].中国绿色时报, 2008-12-22 (001) .

[2]程爱民.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科协论坛, 2008 (9) :139-140.

[3]李永兴, 魏延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商界, 2008 (3) :220.

上一篇: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下一篇:业余训练中的逆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