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的安全观念

2024-09-19

非传统的安全观念(共12篇)

非传统的安全观念 篇1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饱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精髓, 但也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思想观念。如何以科学的思维判断武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客观现象, 如何以一种人文情怀考量武林人的非理性是决定武术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从科学与理想信仰的角度思考武术传统观念中的非理性, 将有助于对武术文化的理解认识, 更有利于推动武术的发展。

关键词:武术,文化,传统,反思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武林人在习武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民族传统价值思维范式的影响, 从而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一种价值观念或者理想追求。诚然, 这些传统武术观念的主体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运动文化的魅力, 带动了武术历史发展的进程, 值得我们珍视和流传, 但其中不乏也有一些逆时代进步的思想, 而值得我们深思。时至今日, 武术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而发展问题的关键则是观念和意识, 它潜存在武林人的内心之中而根深蒂固。为了武术的昌盛, 同时也为了武术精神的发扬光大, 本文特在传统武术观念一隅之中尝试做了一些反思。这种反思不针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 它是站在武术前途与命运的高度, 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尺度来衡量。只有这样, 反思才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1 反思“徒弟胜不过师傅”

“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和优势。国人自古至今一直遵从着“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观念, 这是“德”的一种体现。当晚辈面对长辈, 晚辈不能说“不”的现象依然扎根于现代中国人的脊梁之中。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影响十分深重。在武术领域中, 武林人仍然承袭了这种观念, 将师徒看作父子。正是如此, 在技术方面, 尤其是在攻防格斗方面, 武林人似乎默认了一种观念——徒弟永远胜不过师傅。对于师傅而言, 如果徒弟胜过了师傅, 师傅也就没有脸面去教授徒弟, 同时也没有脸面去面对周围的朋友与众人。在这种强大的“面子”观念笼罩下, “徒弟胜不过师傅”似乎也就有了存在的土壤。武技是以技艺为主体, 西方人注重的是技艺的高下, 徒弟胜不过师傅是理所应当的, 只有师傅胜过了徒弟, 徒弟才肯向师傅学习, 否则, 徒弟将另觅他人。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故事, 西方人在向中国人学习功夫之前, 总要向师傅挑战, 师傅干净利落的身手使西方徒弟心悦诚服。当然, 洋学生在挑战的过程中, 也是比较讲求方式的。他们有时并非直接挑战, 而是较为礼貌的表达一种“不服气”。张文广先生在他的《武术生涯》一书里也曾提到过类似的事情。“在学员们练习时, 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大个子走上前来对我说:“你来教我吧!”我马上感觉到, 他这是要试试我的功夫……‘你父亲真行, 他的技术动作反应真快, 借劲使劲, 摔得那个外国人口服心服。’”[1]

如此看来, 在中国以及在西方, 师傅胜过徒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师傅胜过徒弟以后的事情就很少有人思考了。随着年龄的增长, 从生理角度来看, 师傅逐渐衰老, 而徒弟逐渐进入壮年。从技术而言, 尽管师傅具有丰富的经验, 但由于生理的因素, 其技艺将大打折扣;徒弟却在师傅丰富经验的教导下, 其技艺逐渐成熟起来。这个不争的客观事实为徒弟胜过师傅铺垫了基础。但由于“德”对国人深重的影响, 使国人养成了知恩图报的习惯, 由此武术界形成了“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徒弟技艺高, 莫忘师傅劳”观念。这是武术界的优良传统, 值得赞美, 同时也值得流传。但在这些观念潜移默化的渗透中, 徒弟们本已萌发的锐气削弱了。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言, 徒弟永远不应向师傅挑战, 如果徒弟真的这样做了, 那么它就是千古的罪人, “大逆不道”的叛徒。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 谁还能有“徒弟胜过师傅”的想法呢!“众所周知, 一个人的运动生命是有限的, 或长或短, 巅峰期一般都在青壮年时终止。”[2]“徒弟胜过师傅”的观念并不在于对搏中真正的战胜师傅, 其目的在于它能够激励徒弟们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意识, 进而推动自身奋发向上, 积极进取;同时它也激励师傅们有一种敢于让自己徒弟超越的意识和气魄, 真正的做到荀子所言的“青出于蓝, 而胜于蓝”。没有这种观念和气魄, 武术将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当然, 让徒弟和师傅进行比武较量并不符合实际, 同时也不符合我国的道德传统, 但武林人在观念上应该有这样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就此连带的一个问题就是“天下第一”。武林人的一个梦想就是“武功盖世”、“天下第一”。当然这个“天下”是在什么样的范围暂且不考虑。但武术人却要追求这个天下第一, 不仅仅是第一, 而且还要永远的第一。这种“永远”的思想甚至是比武生涯从来不应有失败。如果失败一次, 似乎“天下第一”就会永远不复存在。这种“天下第一”的理想追求反映了武术人一种心态, 追求完美, 并且是一生的完美。但人世间并没有“完美”,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如果有“天下第一”, 它也仅仅是一种暂时的。就西方拳击擂台赛, “拳王”是永远的, 每年可能会产生, 但拳王的头衔挂在哪一位拳手身上则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看到了拳王阿里, 我们又看到了拳王泰森, 我们还看到了拳王霍利菲尔德。因此, “天下第一”只能是武林人心中的理想, 但拥有理想的同时必须敢于面对现实。早在明代, 著名的军事将领戚继光就总结出这样的至理名言“既得艺, 必试敌, 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 当思何以胜之, 何以败之, 勉而久试。”[3]

2 反思“武功速成”

武术经常被国人称为“武功”或者“功夫”, 既然是功夫, 它必须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意志的磨练。但我们经常会听到武功速成的宣传。一则曰他的功夫好, 二则曰一个月就可以获得正果等等。如果学生是这方面的天才, 这种讲法也就罢了。但凭一般人的身体能力和智力水平, 能否达到这种速成的水平是受到质疑的。功夫的获得是学习和实践积累的结果。虽然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会有跳跃式的发展, 但从量变到质变之间还是具有一段距离。没有量的积累, 质变的产生就会受到阻碍。从武术套路的演练角度, 它需要体悟套路中的技法、招法以及运行节奏和精神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初学者而言, 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复杂信息全部接受过来, 并将其处理得十分完美, 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从武术对抗而言, 对抗讲求攻防的速度、力量和时机。一般而言, 速度和力量受先天影响较大, 在较短时间, 其水平不可能获得跳跃式的提高。此外, 对于含金量极高时机把握而言, 没有长时间的磨练同样也是不能够掌握这种绝妙的真谛。正是由此, 我们才看到了中国散打王擂台争霸赛中拳手之间“杂乱无章”的对搏, 即便他们经过了三年、五年的训练, 对于变幻莫测的招法来说, 把握良好时机仍然非常困难, 这也是短时间训练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对于禀赋尚佳的选手而言, 在武术散手方面集中训练一至两年, 就有可能在比赛场上取得不错的成绩。对于这样的现象, 我们需要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在竞技场中, 对抗双方本能具有的能力是关系对搏胜败的关键因素, 如果一方在动作的速度、力量以及身体反应三方面占有优势, 那么他也就占有了胜利的先机。因此, “禀赋尚佳”与“一般”并没有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那么“尚佳”选手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一般”选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的能力。另一方面, 在同一段时间内, 禀赋尚佳的选手能延长训练的绝对时间, 即相对延长单元训练时间、增加训练次数, 这需要他们付出比一般选手更高的代价。如此以来, 我们并不否认加速武功成熟的可能, 但它需要付出常人难以忍受的代价, 它需要在别人休息的时间、娱乐时间进行超常的训练, 只有这样武功才能获得进步。武术的深奥与博大已是众所周知, 深奥与博大的背后是长期探索和磨砺的考验, 短期之内, 必然不能获得至纯的“武功”。总而言之, 武功没有捷径可言。

3 反思“武林神功”

“以一当十”是武林中啧啧称道的神功, 无论在影视剧作之中, 还是在武林人流传的故事里, 它都是最精彩的一幕。如果仅仅是为了艺术表现, 也就不值一谈, 但恰恰在我们的生活中, 人们却不时地期待着“以一当十”。“以一当十”真的能够发生吗?从竞技比赛中, 我们便能了解一二。一对一的对抗性比赛经常会出现难解难分的局面, 不分胜负的情景比比皆是, 不用说以一对十, 就是以一对二都将难以想象。如果说“以一当十”能够成为可能, 那么这种可能就是对“十”的极度弱化, “十”之中的任何之“一”都与前者的“一”相差悬殊。程大力也曾用“再厉害的职业篮球明星也不可能在场上单独对付五个一般的篮球爱好者”[2]来例证这种由来已久的观念, 这与本文殊途同归。

我们也曾听说过这样一种“神功”, 将麻雀置于掌中, 麻雀却飞离不走, 其原因在于, 手掌通过“听劲”, 将麻雀飞离瞬间两足下蹬之力化解掉了。姑且不谈化劲, 对这种神功的解释就很难令人信服。从力学的角度, 麻雀是否能够飞离手掌的主要作用力是麻雀拍打翅膀产生的上升力量, 而不是麻雀的两足对手掌的蹬力, 没有翅膀的麻雀永远不会飞离手掌。另外, 我们再考察松化足蹬之力。达到化解足蹬之力, 需要极其灵敏的感觉和反应速度, 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随时产生反应来控制足蹬力量的强弱。这是多么精微的一种运动, 我们在颠簸的汽车上控制一杯盛满的水, 都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 控制麻雀足蹬谈何容易?在现实的世界中, 我们恐怕找不到这样的神功。

那么, 武术界真的就没有了“武林神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竞技场中, 打败一名对手不足为奇, 但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能够打败所有对手或者是绝大多数的对手, 这就是一种“神奇”。在武术套路演练中, 精彩的攻防动作以及身法运用, 能够让在场的“观众”瞠目结舌, 势收而景尤存, 这同样是一种“神奇”。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功夫称为武林“神功”。这样的“神功”并不是神话, 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习武者无数个日日夜夜勤学苦练的成果, 同时也是习武者的顽强意志战胜苦痛的结果。这些“神功”的背后可能是辛酸苦辣的磨难, 可能是伤痕累累, 可能是无形的巨大压力与精神折磨。他们战胜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苦痛, 他们用平凡的技艺创造了人间的不平凡。这就是武林中, 武林人真正能够找得到, 看得见, 摸得着得“武林神功”。

4 反思“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武术界经常运用“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二个词语, 并且多数人将二者对举而用, 以区分二类事物。武术以“传统”之特性彰显其个体魅力, 有些武术人将“传统”视为“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动不得!”也有些武术人认为“传统”应该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其中更为值得思考的是对“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的理解。将二者对举而出, 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传统武术”不是现代的武术, 或者让人理解为过去的武术。理解“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 其关键是如何理解“传统”二字。张世英认为“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 单纯现在的东西还不能叫作传统, 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相对地说, 传统都有其原本, 原本是传统的初发言行 (所谓初发, 当然也只有相对的意义, 实际上, 初发也有其先行的形成过程) ……”传统之所以形成和发展, 或者换句话说, 传统之所以能成为传统并继续成为传统, 就因为传统又从新的参照系中吸取营养、壮大自身, 亦即对传统自身作新的解释的功能。这样看来,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论题, 但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 二者均属于现代的范畴, 即“传统武术”包含于“现代武术”的范畴之中, 但并非是“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对立而区别。传统武术遵循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 通过形式与内容的渐进演变,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如果传统不属于现代, 它必然被社会遗忘, 甚至被社会遗弃。张世英也认为如此:对传统的解释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要紧的是第三层含义, 即对传统意义和价值的评判。所以对传统的新解释, 其关键在于新的、现在的参照系, 也可以说, 对传统意义和价值的解释就是指传统在新的现在的参照系之下的意义和价值的评说, 即使是我们平常谈论的原本在其发生的当时的意义和价值, 实际上也离不开新的现在的参照系的角度, 那种追求绝对原本的意识是不切实际的。武术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武术在现代社会生存繁衍, 是因为武术符合时代的要求, “和弦”于时代变化主韵律, 在现代社会中彰显出传统中的人文本性。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朵奇葩, 它象征着华夏民族, 同时也象征着饱育儒、道、释思想的东方传统文化, 它属于体育, 但又不同体育, 它是一项运动, 但又不仅仅是一项运动, 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武术较之其他体育运动项目, 更具有一种民族风格, 更具有一种文化气息。“武术区别于其他民族类似项目的民族特色, 乃是其本身已经寓含的人文追求”。为此, 武术应当从人文精神的考察中才能找到自己的最佳角色——武术必须与时俱进、牢牢抓住能够在现代社会体现价值与意义的三个核心内容:健身、艺术审美以及攻防技击。

由此看来, 现代武术只是从时间角度审视武术的概念, 以此对现代武术进行区分, 则以“近代武术”、“古代武术”等时间角度概念武术为宜。从概念的本质而言, “传统武术”既属于“近代武术”、“古代武术”同时也属于“现代武术”, 它是时间概念武术的交集。

5 结语

行文将止, 反思依存, 一种忧虑袭入心间。对武术传统观念的部分虽然具有不合理的因素, 虽然有些已经被“神化”, 但它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不能轻易地将其抛弃。这些不合理的甚至是“神化”的思想, 可能是无数个武林人心中的完美、甚至是一种“信仰”、理想或者追求, 抹煞它如同抹煞了武林人的希望, 但武林人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 认识到什么是完美与理想, 什么是现实。宗教与科学的对立, 并没有影响两者的并肩行走。在科学发达的“西方”, 人们信仰着宗教, 但却从事着科学。武林人为什么要放弃对武术完美的虔诚与追求呢?但武林人必须用理智的自信和力量撑开武术现实的一片天地, 从而让世界尽享武术带来快乐!

参考文献

[1]张文广.我的武术生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146-147.

[2]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5:145-147.

[3][明]戚继光.马明达点校.纪效新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307-330.

[4]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321.

[5]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322.

[6]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326.

[7]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02:326-327.

[8]乔凤杰.对儒道释思想的武术人文考察[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70.

非传统的安全观念 篇2

略论阴阳观念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阴阳是从古至今中国人极为普遍的一种思维观念,它散布在传统文化的`诸多层面,是形成中国文化独特风貌的重要元素之一。文化,就其广义而言可分为表里二层,其表是可见可闻的文化形态,其里则是无形的价值观念系统。而在任何一种文化的表里形态之下,往往还有一个更为深在、也更为隐蔽的特定的体验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

作 者:潘皓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刊 名:青海社会科学 CSSCI英文刊名:QINGHAI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分类号:G05关键词:

一节课,颠覆传统的教学观念 篇3

一、我们不是在上课,我们在讲故事

【教学片断】

导入:师生共同观看2015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视频片断。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上一节阅兵中的数学故事课。我想,上完今天这堂课,你再看阅兵的时候,感受一定不一样……

师:这堂课,我们分享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破解‘51之谜”,第二个故事“为了神圣的那一刻”,第三个故事“当坦克踩上俄军的脚跟”。

一直以来,数学课被冠以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头衔,究其原因,数学课以理性思考为主,缺乏趣味性。在《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一课中,华老师以大阅兵为背景,围绕阅兵中看到的各种精彩瞬间产生思考并引发成三个有趣的故事,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上数学课,使数学课变得有趣,耐人寻味。

二、我们不是在讲故事,我们在解决问题

华老师《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一课,将数学问题嵌入故事,使原本平白直叙的数学问题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色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多了许多乐趣。

1. 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片断】

师:三军仪仗队派出51名女仪仗队员首次参加受阅。怎么会是51名?想象一下,可以怎样排?

生:我认为可以5人一排,排10排,还有一人是领队。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认为有两人是领队,剩下的49人排成一个7×7方队。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认为每排17人,排成3排。

华老师提了一个简单的队列问题,因为51的特殊性,使学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队列方案,并且每一种方案都有理有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2. 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教学片断】

PPT出示:旗手脚尖到将军脚尖6米,将军脚尖到第一排士兵脚尖6米,后面14排士兵都是前一排脚跟到后一排脚尖0.9米,士兵脚长0.3米。

师:你能不能出画出线段图?

生:

师:根据线段图,你能不能独立算出方队的长度。

(师巡视学生解题过程,发现学生中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答案,于是要求学生离开座位,相互交流,讨论这题到底怎么算。)

师:谁来说:“我刚开始是怎么错的,现在是怎么想的?”

生1:我原来是这样想的:(6+0.3)×2+14×0.3+13×0.9=28.5米,多算了旗手和将军的脚长。

生2:我原来是这样想的:6×2+(0.9+0.3)×14=28.8米,多算了一位士兵的脚长。

生3:我原来是这样想的:6×2+(0.9+0.3)×(14-1)=27.6米,少算了一位士兵的脚长。

师生小结:6×2+0.3×14+0.9×(14-1)=27.9米。

当华老师将计算方队长度所需数据呈现给学生后,学生在独立思考完成计算时出现了多种错误答案。于是,华老师当机立断,让学生离开座位相互讨论,讨论完毕后再进行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华老师指名了几位刚开始算错讨论过后又算对的学生,并要求他们按照“你原来是怎么想的,现在是怎么想的,原来错在哪儿?”的模式进行交流汇报,着重让学生找出自己的错误原因,增强了学生的反思意识。

三、我们不是在解决问题,我们在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片断一】

师:为什么一排士兵是17人?不是18人?三军仪仗队每排有17人,英模部队方队每排有25人,为什么每排人数都是单数?

师:张部长告诉我,每排人数是单数,就有一人在正中间,整个队伍从前面看上去,具有左、中、右的对称美。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真奇妙。

【教学片断二】

师:为什么“旗手脚尖到将军脚尖,将军脚尖到第一排士兵脚尖都是6米,不是7米?”

生:士兵跨一步是75厘米,如果间隔是7米,除不尽;如果间隔6米,算出来正好跨了8步。

师:旗手过了正步线,再过8步,将军到了正步线。将军过了正步线,再过8步,第一排士兵到了正步线。将军喊口令“向右看”是一个四拍,士兵喊口号“一、二”是一个四拍,合起来正好是八拍。间隔6米,正好走了8步,8步正好是一个八拍。如果不是整步数跨过去,阅兵还美吗?

华老师通过“为什么每排士兵人数都是单数?”和“为什么旗手脚尖到将军脚尖和将军脚尖到第一排士兵脚尖都是间隔6米?”两个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对称美和节奏感都与数学有关,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华老师通过《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一课,不但巩固了学生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引发了学生无限的思考与想象,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又让学生获得了“数学源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有数学的地方就有美”的深刻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江苏】

传统图书馆的观念变革 篇4

一、由“以图书馆为中心”向“为以用户为中心”转变

在图书馆和用户的关系方面,传统图书馆是以图书馆为中心,图书馆查找和利用文献,接受图书馆员的各种服务是用户利用文献的主要方式;而数字图书馆完全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是指按照用户需要来组织资源和服务,包括提供联结相关资源和服务的能力。

以用户为中心还意味着需要按照用户的期望和要求来设计方案,其设计的根本目标和评价标准是能否提高用户信息利用能力和效率。在国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美国康奈尔大学设计数字图书馆时,对用户需要进行调查的事例具有代表性。

199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A·Mann图书馆在向数字图书馆方向转变时,图书馆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用户调研,用户的建议归纳如下:希望该馆进一步扩大数字信息资源的内容,如增加更多的资源;尽可能多地提供全文资料,包括重要期刊和参考工具书的全文,应该包括图片和图表,提供视频、音频、图像和多媒体资料;使该馆的网络应该为更多人服务,如对地理位置分散的用户服务;探索创新性的传递选择,如卫星传输,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数字图书馆向公众开放;提高学生用户的使用水平,如让所有学生都参加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使用与存取的课程和培训;提高课堂教学对资源的使用,如通过网络传递教学辅助材料、试卷、与课程有关的软件和数据库以及多媒体等;增加新的界面特色,如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偏好,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保留用户个人化的数据库使用目录文档;支持多种平台,使跨数据库检索更加容易并能同时存取多个数据库,使数据传输更加简便,确保系统能指引“未连接”的资源,诸如印本资料和尚未网络化的资源等;增加文献传递特色与功能,如提供内部文献传递服务、提供可能的馆际互借位置、连接商业性文献传递服务机构以及提供按需扫描等;加强对用户的帮助,如教会更多的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系统,提供联机交互帮助,用户界面应在资源选择上提供“智能”帮助,参考咨询馆员应能提供指导,允许用户通过类似公告板的设备互相帮助等。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要求,一方面反映了用户对数字图书馆功能和服务的希望;另一方面也表明数字图书馆如果要获得成功并让用户满意,就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人力和技术要素。

二、由“以文献为中心”向为“以信息为中心”转变

传统图书馆以印刷文献作为主要的物质基础。作为记录人类文明与文化的重要载体的书刊文献在图书馆中的存在将是长期的,特别是古籍文献,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在信息社会,一方面,数字信息资源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传统图书馆的部分馆藏印刷文献也面临着数字化转换问题。在数字图书馆时代,数字信息的数量将会超过印刷文献,数字图书馆的“馆藏”主要是数字信息资源。

数字图书馆是以信息为中心,这里的信息是指“全信息”,即不仅是书目信息,还包括全文信息、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扩展、存贮技术和信息压缩技术的进步、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越来越多,学者和专业人员迫切希望从图书馆获得最新信息和最有用的信息,因此要求图书馆提供联机目录、期刊论文目次页、索引、文摘、电子参考工具书、百科全书、书刊的全文数字信息资源以及声音、图像、动画、三维图形等等。数字化图书馆的核心任务就是满足用户需求,所以必然要以信息为中心。

传统图书馆以文献为中心的观念首先体现为图书馆组织结构的“文献化”;其次体现为图书馆服务的“文献化”,对文献的描述和服务都停留在文献这一物理单元层次和实体上,难以灵活开展多形式的信息服务以充分满足用户需要,更无法充分展示图书馆的能力和智力内涵。从以文献为中心到以信息为中心的转变,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必然要求,而且对信息的理解要更加全面,要认识到信息载体、信息类型、信息来源和信息传递方式等方面的多样化。

三、由“以拥有馆藏为中心”向“以提供信息存取为中心”转变

传统图书馆的核心要素是通过购买、交换、接受捐赠等方式获得书刊文献,从而拥有馆藏文献实体。从强调拥有馆藏到注重信息存取能力的转变,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时,不需要必须拥有某种形式的文献载体,因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外部的各种数字信息资源,更需要的是信息的使用权,即图书馆的存取能力或提供的可存取性要比实际拥有重要。二是馆藏拥有是衡量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图书馆只有实际地拥有文献实体,才能提供用户借阅和复制。在数字图书馆时代,相对于馆藏实际拥有量来说,对其他图书馆和外部信息资源的存取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特征是广泛的可存取性。与传统图书馆“拥有馆藏”相比,数字图书更倾向于选择“存取信息”,并作为其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字图书馆这一特征也正是知识管理的体现,即数字图书馆尽可能节省用户的时间并帮助用户准确地查找到合适的资源和使用途径,为用户提供选择性存取,同时关注数字信息资源存取的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洁.阎蓓.传统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冲击下的生存与变革[J].津图学刊,2002.4

非传统的安全观念 篇5

李卓丈《《《《《《《《《《《《《《《《《《《<《《《《《《

近代以来,家族制度间题是日本重要的道德间题、政治间题和法律问题,日本人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经济生活都被置于“家”的观念的束缚之下,可以认为,近代以来日本的成功与失败,都与日本传统家族制度及家族道德有密切关系。“君臣一家”、“劳资一体”、“企业一家”的观念,便是日本传统家族制度与家族道德在日本人的政治关系及经济关系中的突出反映。本文拟对日本传统家族制度的特征及其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一日本传统家族制度的特征

在日本历史上,家族制度与家族道德曾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强烈影响。随着平安时代末期以后日本脱离汉文化圈影响的倾向日益明显,其家族制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所谓日本传统的家族制度,是指在家族结构、家族道德等方面都具有本国的特点的家族制度,它在幕府时 代产生并不断巩固,在德川时代达到顶峰。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民法》,的制定,给它注入新的生命力,这种曾经盛行于武家社会的封建家族制度被推行于全体国民,成为此后一直到1945年战败为止日本国民家族制度与家族生活的准则。

具体说来,日本传统家族制度最具特色之处有以下几点: 1.重“家”而轻个人。在日本人的家族制度与家族意识中,永远伴随着一种观念,这就是“家”。这种“家”是“依托于祖先之灵、纵式的、连续的观念式存在”,¹也就是说,在以婚姻、血缘为纽带的具体的家族之上,还有“;家”这个“超越个人的生命、祖孙一体的永远的生命体”。À不管家庭成员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出生、死亡、结婚、分家等),这种 观念上的“家”都保持其统一性而存在下去。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生儿育女的具体家族不过是“家”的现象形态,即使家庭成员在肉体上全部不存在了,或被除掉户籍,也并不意味着“家”的消失,它在观念上依然存在,因此,也就有家族再兴的可能。由此可见,日本的“家”比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具体家族有着更深的内涵,它除了组成“家”的人员之外,还包括作为居住的房子和家产(如土地、山林等)以及为维持家业的生产手段和埋葬祖先的墓地等。这些东西被作为“家”的古往今来的整体,在人们的心目中比实际生活在这个家里的具体成员更为重要,正因为如此,象征这种超家族的“家”的家徽(家的标志)、家 系(家的名誉)和家号等受到日本人的格外重视。毫无疑间,对于家庭成员来说,立于个人之上,支配个人的“家”是第一义的存在,一切为了“家”,“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便是人们的行动准则。为了“家”的延续和兴旺,家族内实行严格的家督½继承制,即由一人(一般是长子)继承家业和家长权,同时,也继承大部或全部家产,长子以下男性成员可以在结婚之后建立分家,并从本家领受一部分家产,但没有要求财产的权力。家庭成员的婚姻、从事职业、居住地的选择等都要服从“家” 的利益,并由家长来决定,他们所处的被管辖和服从的地位,决不会因成年和才华的增长而有所改变。这种重家而轻个人的情况同样反映在家长身上,在“家”的观念下,家长就象是一场接力赛的选手,他的任务是接过父祖手中的“家”的接力棒,再传给子孙乡被认为是“家”的一时的代表和家业的管理者。家长实际上也是为了“家”而生活,所以,他的品德和才能相当重要,在日本历史上,让不称职的家长隐居或与无能不才的继承人断绝关系的事例并不少见。由此看来,在日本的家族中,至高无上的是家长权而不是家长,故有人将日本的家族秩序称作“家的父家长制”。¼

2.重家名而轻血缘。由于“家”是超家族的,所以,在日木人的家族中,血缘关系并不是构成家族的唯一纽带,模拟血缘关系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于两种目的,首先,是为了“家”的延续。由于在日本人的家族中不仅以父子关系为核心,更强调祖孙一体,所以,自永久不灭的“家”的观念产生后,“家”的延续便成为家族成员的头等大事,断嗣意味着“绝家”。为避免这种家族最大的不幸发生,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在没有男性继承人的情况下取养子而代之,或是在只有一女儿的情况下招婿进门,让其继承家业。为了传家名这一根本目的,作为家业继承人的养子从上门开始就要放弃自己的家系而改称养家的姓。有了养子,养家解除了后顾之忧,养子本人也无须感到难堪,外人更不会因此说三道四。在日本人眼里,家名和血缘孰重孰轻,日本人选择的是前者。其次,是为了家业的经营。一些家族中往往雇佣一些使用人,让他们参与家务和家业的管理,他们被视为家庭的一员,并与主人保持终身的主从关系,有的人甚至还能成为家业继承人。所不同的是,他们无须改变自己的姓氏。在这一点上最为典型的是德川时代商家的“奉公”制度,奉公人从10岁左右起进入主家作丁稚(学徒),一般要经过20多年的时间才能成为店员。其间,奉公人的衣、食、住及教育都由主家负责,俨然是主家的一个成员。到了店员这一级,主家便根据他们长年“奉公”的功绩,给他们资金和作为商家标志的“暖廉”,让其作为本家的一个支店独立经营,称为“别家”。显然,这种主从关系与模拟血缘关系互为表里的“奉公”关系己远远超出单纯的契约关系,并使阶级关系混淆不彰。在整个封建时代,将主从关系模拟为家族父子关系的作法成为「l本的一种普遍的社会习惯,人的性格的捧角被磨光了,习惯于以服从为本份,这一点极大地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3旧本家族道德中的孝与恩。对于父母的孝是中日两国家族道德的核心,但是比较起来,日本的“孝”与中国的“孝”在内容上又不完全相同。在中国的孝道中,单方面强调亲权,要求子女绝对服从父母,而在日本的孝道中,还有“恩”的内容,即子女的孝就是报父母的恩,孝是以恩为前提的。这种以恩为基础的孝的说教在德川时代就已流行,在日本近代的儒家道德教育中又被进一步提倡。如在作为小学教育指导的《幼学纲要》的第一章“孝行”中这样写道:“天地之间,无没有父母之人,自其最初受胎、生诞,至于成长之后,其恩爱教育之深,莫如父母, 常思其恩,慎其身,竭其力以事之,尽其爱敬,子之道也。”½对孝道的反复宣传和强调是当时中小学修身课的重要内容。子女的孝的义务的根据,是父母对子女有恩,因为父母对子女有恩,子女就负有报恩的义务,这就是日本家族道德中孝的伦理。那么,父母的恩包括哪些内容呢?最普遍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养育之恩”,此外,还包括为子女成家,让子女立业,也就是说将家业与家产传给儿子,由于家督继承人在众兄弟中居优先地位,他也就是格外宠受到父母之恩,所以要比他人更尽孝。“持孝行乃人伦之最大义”夕孝的内容除了尊敬父母,对父母恭顺、服从这一

根本的孝之外,还有要立身出世,扬家名于天下;赡养父母;为继承和发展自祖宗传下来的“家”而生儿育女。表面看来,父母的恩与子女的孝是互为条件的,仔细分析起来,生养子女,抚育其成人,帮其成家立业,只不过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世界古今皆如此,而在日本人的家族道德中,却被作为一种恩而反复强调,要求人们知恩、报恩夕以尽孝作为回报,实际上是以更隐晦的办法强调家长权,让家庭成员心甘情愿地去服从家长的统治。所以说,在恩的外衣包藏下的日本的孝与赤裸裸的要求绝对服从的中国的孝,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中国人来说往往是被迫与无奈,而对于日本人来说,则多了几分主动与自觉。父母与子女间的 这种终生的恩与孝的关系使得在“家”之内形成一种永久的恩义关系,即本家对分家有庇护之责任,有永久的恩情,分家永远对本家有报恩的义务。恩与孝的观念也同样渗入日本人的社会生活中,武士团首领与武士,领主与臣民间的“御恩”与“奉公”的关系是日本封建主 从关系的牢固基础。再联想到现代社会日本人的伦理观念中,十分重视“恩”和“情义”、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就意味着“我对某人负有义务”¾这一点,恐怕也是从家族道德中的恩与孝观念演化来的。综上所述,对于大多数日本人来说,“家”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的存在,也是他们终生为之奋斗并终生受其辖制的精神的存在,它基于血缘而成又不唯血缘,“家”的利益至高无上,成员个人微不足道。在家的观念下,日本人的家族结构往往以超现实、超血缘、超阶级的“复合大家族”的形态出现,所以极易被利用和扩大,从而服务于某种目的,长期的家族生活的熏陶,也使日本人能够接受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家族化。事实证明,日本近代以来,在所有的人群集中的、被日本人称作“场”的地方,如村、如企业、如学校、如国家,都是一个被扩大了的“家”。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国家伦理中的“君臣一家’夕和企业道德中 的“劳资一家”与“企业一家”。二家族传统与“君臣一家”

所谓“君臣一家”是近代日本统治者极力鼓吹的家族国家观的核心,它利用传统的“家”的原理,将国比拟为家,将君臣关系比拟为父子关系,是直到战败为止日本统治阶级控制民众的有力工具。明治维新后有两大事件为家族国家观的形成推波助澜,一个是“民法

典论争”,一个是《教育救语》的制定。所谓“民法典论争”是明治维新后就民法的颁布与实施,围绕着是维护封建的家族制

度,还是对其稍作改革,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间题,’在法学界展开的一场激烈的论

战。为了建立、健全近代法制,明治政府从1870年就开始了民法的编纂工作,经过各种周

折,直到1890年才正式公布(史称“明治旧民法”)。它参照了法国民法,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出男女平等及削弱家长权的进步性,它一经公布,便引起轩然大波。以东京大学法学部教

授穗积八束为代表的“延期实施派”对这部民法最强烈的指责就是它具有个人主义、自由主 义倾向,破坏了日本家族制度的“固有的美风”。如他在《民法出则忠孝亡》一文中宣称, “我国乃祖先教之国,家制之乡,权力与法皆生于家”,指责民法“先排斥国教,继而破灭

家制”,“视三千年之家制为敝履”。¿穗积八束等人明确地将国体问题与家族问题联系在

一起,并提出“权力与法皆生于家”的理论,不容对作为天皇专制主义基础的传统家族制度

产生任何动摇。“民法典论争”最终是“延期实施派”取胜,实质则是作为明治政权主要支

柱的官僚、大地主、政商、藩阀的胜利,造成“明治旧民法”夭折,’代之以1898年开始实施 的维护和肯定封建家族制度的“明治民法”。“民法典论争”是家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充分暴

露和表演,通过这场论战,不仅奠定了传统家族制度在日本近代史中的法律地位,也奠定了 家族国家观的理论基础。

《教育救语》的制定,是家族国家观形成的标志。明治维新后不久,教育界在“文明

开化”口号下实行的欧化主义教育就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责。1879年,天皇的侍讲、儒学者元

田永孚以‘怪旨”的名义,发表了《教学大旨》,批评学校教育“轻视仁义忠孝,徒洋风是

竞”,主张“自今以后,基祖宗之训典,专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以孔子为主”。À此后, 尽管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与干涉,并采取了将过去的在学校各门课程之末的修身课改列

为各门课程之首、编写解释儒家道德的《幼学纲要》,作为小学教育指导等措施,但是,元

田永孚倡导的以儒家道德教育为主的教育方针受到坚持文明开化的一些“开明派”的反对, 并引发了一场包括思想家、教育家参加的“德育论战”。明治维新以来的自由教育政策和尊

重实利、偏重智育的倾向并未即刻改变,因此也就出现了在小学学了六七年的学生,不知君

臣是指何人的情况。Á1890年初,一些地方官员上书首相山县有朋,指责那些“从美国回来 的学士”“主张极端的西洋派学说”,致使文部省的政策偏重于智育,其后果,“将紊乱社

会秩序,终将危及国家”, 要求大兴德育,增加伦理修身课的时间。于是,在山县有朋的

¿宫川透等:《近代思想论争》,青木书店1963年版,第77页.À唐泽富太郎:《教科书的历史》,第105页.Á石田雄:《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未来社1964年版,第32页.信夫洁三郎《日本政治史》:第三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18灭,7JI}} 一

界历史1993年第4期

亲自策划下,1890年10月,公布了明治天皇亲自签署的《教育效语》。《教育救语》将以“孝

父母”为首的浸透了儒家道德的十多条规范作为臣民应守的德目,将儒家道德与近代资本主

义社会的伦理道德混杂在一起,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皇的权威,’为持续多年的“德育论战” 划上了终 _ lf.符,是明治以后意识形态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如果说在“民法典论争”和《教育救语》公布之前,以忠孝为核心的儒家道德教育政策

只是在学校中部分推行着的话,那么,自“民法典论争”与《教育救语》公布后,’这种儒家

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方针,而且由学校推向全社会,成为日本国民精神生活的主

要内容。在甲午战争中,经过日本统治阶级的大力宣扬,忠君爱国由过去只是学校儿童的口

号,发展为“铭刻在人们心底”的巨大精神力量,全体国民作为“臣民”团结在作为“民之

父母”的天皇周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使得当时的统治者更加认识到家族国家观对

于长期生活在家族社会的日本人来说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因而,进一步加强了家族国家观

在教育、思想、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运用与推)b。如1904年,文部省首次编纂了国定修身教

科书,1911年又进一步修订,书中充满了忠孝一致、君臣一家、忠君爱国的家族国家伦理道

德的内容。尤其是在法西斯军国主义专制体制下,‘对家族国家观的宣传和鼓吹愈演愈烈,致

使日本国民陷入以“忠君爱国”为号召的战争狂热之中。

所谓家族国家观就是将政治权力与家族父子关系等同起来,实现了天皇(君主总家长)对国民(臣民、家庭成员)的统治的国家伦理观,它是在传统的家族制度基础上派生出来 的,因此,家族关系中必须遵循的一切伦理道德同样适用于国家关系中。首先,鼓吹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将国作为家的扩大。东京大学教授、哲学家井上哲次

郎在其所著《救语衍义》一书中赤裸裸地宣称:“国君之于臣民,犹如父母之于子孙,一即一

国为一家之扩充。” 既然,国是家的扩大,那么,天皇自然就成了总家长,所有日本国民则

是天皇的“赤子”和“臣民”,天皇与国民的关系“义为君臣,情为父子”,“一国之国君

指挥命令臣民,无异于一家之父母以慈心吩咐子孙。”。这种鼓吹的目的,就是要求国民象

侍奉父母那样去服从天皇的统治,使天皇专制主义统治得以顺利实现。官僚学者加藤弘之曾

夸耀这种君臣之间的父子式关系“非中国和欧洲之君民可比”,事实正是如此,这种将政治

权力与家族关系等量齐观的作法,不能不说是日本人的一大创造。其次是鼓吹忠孝伦理道德。由于人们将国与家等同起来,所以,忠孝一致也就成了人们 的道德准则。“一切为了家”的观念被引入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变成对夭皇的绝对服从。

“个人对家之观念的厚薄关系到人民对国之观念的厚薄,爱家之心能成爱国之心,孝亲之心

是爱国之心的基础。”À持孝行是人伦之最大义,那么忠君爱国则是“臣道之第一义”,子

敬父母的人的自然的感情被服务于维系君臣关系,因而极具蛊惑性。所谓忠君爱国就是要无

条件地、抛弃自我地绝对服从国家和天皇,直至奉献个人的生命。以“君臣一家”相标榜,以忠君爱国相号召的家族国家观在维护天皇统治和日本军国主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三卷,第298页.@¾石田雄:《明治政治思想史研究》,第164页.0明治43年固定修身教科书高等科,石田雄:《明治政治思想史研究》,第13页.日本传统家族制度与日本人家的观念

______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义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使人们淡漠了阶级观念,安于统治和服从,并积极奉公—许多人都是自觉自愿地投入‘怪战”。他们不知天皇专制主义统治正将他们一步步推向灾难与毁灭,对天皇的迷信和崇拜达到难以置信的程度,以至于在战后民主改革

时,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现“天皇是胜过二十个机械化师团的战斗力量”,并将其依然作

为“刺激国民忠诚和爱国行动的中心”而保留下来。¾“君臣一家”的观念造就了日本人愚

昧的忠诚,使战前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较为顺利地推行了对外侵略政策,其结局,不仅害了别

人,也害了自己,这是日本民族有史以来的最大悲剧。三家族传统与“企业一家”

近代以来,与意识形态领域里推行以“君臣一家”为核心的家族国家观的同时,“企业

一家”、“劳资一家”也是在日本企业界盛行的口号。所不同的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的失败,宣告了家族国家观的彻底破产“君臣一家”,受到唾弃,而“企业一家”、“劳

资一家”则经过改头换面被保存下来,形成堪称“日本式经营”的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核 心。

日本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压榨和剥削,并不亚于老牌资本

主义国家,工业化时代的工厂只不过是欧洲工业革命时代的那种黑暗的、地狱般的工厂的变

种。劳动条件苛刻,工人工资低,而且没有保障,造成工人不等契约期满就中途逃跑,因而

出现劳动力的高度流动性,曾作为德川时代商家经营灵魂的终身雇佣思想被彻底抛弃。同

时,急速的产业革命浪潮使得文化技术基础薄弱的后进国家日本自然而然的发生人才不足。

这些情况使得资本家频频哀叹,过去的工场主与职工间“亲睦协和恰如家族师徒关系渐渐消

失”,“雇者、被雇者的规律紊乱”。¾资本家不得不正视工人的频繁移动造成熟练工人严

重不足的现实,逐渐认识到留住一个有能力的工人,比让他们逃走并另雇一个人更为合算, 因而不得不改变策略,重新拾起已被抛弃的德川时代商行的家族主义经营思想,用家族式的

“温情主义”掩盖对工人赤裸裸的剥削。

从明治末年起,一些大企业就推出了家族主义的经营方针。纺织行业的大企业钟渊纺织

在当时的舆论对纺织业劳动条件恶劣的强烈指责下,学习美国和德国一些大企业的经验,率

先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劳务管理的措施。如建立乳儿保育所,设立职工卫生基金;建立注意箱

制(即由从业员就各种困难、问题向公司方面投书,然后由公司予以解答和处理),开办学

校,进行从业员的企业内教育;发行旨在勾通劳资双方感情的社内杂志,进而于1905年创设

了由公司和从业员共同出资、以救济从业员为目的的“钟纺共济组合”。钟纺的创始人武藤山

治将这套管理体系称作“大家族主义”,他认为“吾国家族制度与西洋不同的美点在于各人

按其能工作,皆基于温爱之情,其中充满尊敬与牺牲精神,即使如何思想过激者,在家族内

也不得抛弃温爱之情”,“把一家内每个人之间亲密关系推广于社会,任何人也感到满

¾井上清:《天皇制》,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4页。

倔江保藏:《日本经营史中<家>的研究》,临川书店昭和59年版,第96页。76世界历史1993年第吐卿l 足”,@因此,他提倡将存在于家族间的温情实行于雇主与被雇者之间。钟纺的“大家族主

义”曾被作为日本式劳务管理的典型和样板,它同日本铁道院于明治末年提出的“国铁一

家”的口号一起流传下来,至今对日本企业经营有着重大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以“大家族主义”、“国铁一家”为代表的家族主义经营受到日

本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原因是世界规模的经济危机使工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劳资纠纷不

断发生,还因为此时财阀企业已确立了垄断优势,随着大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

提高,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对工人队伍的稳定和熟练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企业对熟练

工人的激烈争夺中,资本家已经意识到除招雇徒工在企业内自己培养外,没有别的办法解决

人才来源间题,不得不把德川时代商家培养店员的“子饲” 制度运用到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中。许多企业都设立了旨在培养熟练工人的见习工制度,见习期满则雇为正式工人,这些

“子饲工人”逐渐成为职工队伍的主体。为了稳定现有职工队伍,也开始出现了定期提薪、发奖金、企业内福利的作法,从大正年间到昭和初年,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已经在大企

业中形成惯例。与此同时,随着国家观中“君臣一家”观念的日益膨胀,企业方面也加强了

对“劳资协调”的宣传,连当时的全国性工会友爱会在创立之初也推行“劳资协调”的方

针,主张“劳资宜相亲不宜相背”,“两者的关系如鱼水,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圆满发展事

业”。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大正年间的工人运动。

自1937年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全国各行业都被纳入战争体制,在工厂企业界里推行的

“产业报国运动”将“劳资协调”进一步发展为“劳资一家”。每个工厂都要成立“产业报

国会”,以厂长或社长为会长,资本家、职员、工人都是其会员,要求人们发扬事业一家、家族和睦的精神,尽职尽责,为国家和战争服务。在产业报国联盟纲领中宣称:“我等产业

人,确信产业是资本、经营、劳动三者的有机的结合体,事业者以至诚当经营指导之任,谋从

业员的福利,从业员忠实尽其职分,举劳资一体、事业一家之实,以期产业之健全发展。”国

在这里,资本家变成了“事业者”,资本家、职员、工人都成了“产业人”,成了没有身

分差别的“劳动者”,阶级的概念被彻底抹杀了。从表面上看,“劳资一家”与“劳资协

调”都是强调劳资双方的一致,而实际内容并不相同。“劳资协调”是承认劳资双方的对立

关系,’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达成双方的和解,而“劳资一体”从根本上否定劳资双方的对立

关系,强调资本、经营、劳动三者是个有机体,因而,不仅更受资本家的欢迎,而目更具蛊 惑性。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以后,作为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封建的家族制度被废

除,但是,在企业中以“劳资一家”、“劳资一体”相号召的家族主义经营却与日本人的传

统家族道德一样,并未因一纸法律而消声匿迹。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巧妙地运用日本人的

家族传统与家族道德,将战前日本人的“一切为了家”的观念和家族主义经营传统移植到现

间宏:《日本的经营》,日本经济新闻社昭和53年版,第91一92页.意即自己培养的人.德川时代商家的使用人一般都是在很小的年纪进入商家,按照丁稚(学徒)、手代(助理店

员)、番头(店头)、大番头(掌柜)的阶梯向上升进,终生为主家服务,称为’子饲”制度。

间宏:《日本劳务管理史研究》,御茶三水书房1978年版,第78页。

掘江保藏:《日本经营史中<家>的研究》,第6。页.日本传统家族制度与日本人家的观念

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劳资之间结成“命运

共同体”,人们将它称作“集团主义经营”或“公司主义经营”,被誉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

发展,在国际竞争中以优取胜的“秘诀”,日本人对此也颇引为骄傲。不论是战前的家族主义经营,还是战后的“集团主义经营”或“公司主义经营”,其共

同点都是将传统的家族制度原理和家族道德运用子企亚的经营管理。基于日本人的家族传统

和家族观念,企业也可成为以人伦关系组合的大家庭,最高经营者社长、厂长就是家长, 所有从业人员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在这个家庭中,“父”与“子”的关系和经营者与从业

员的工作关系掩盖了资本家与工人的阶级关系。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是家族主义的,具体说

来,在雇佣关系上,实行终身雇佣制,一旦被雇入某一企业,只要没有严重损害企业名誉, 只要不对如父亲般的经营者进行反抗,企业就不会轻易解雇工人,这样,不仅增加了职工的

安定感,也增强了对企业的忠诚心,同时,使企业有了稳定的职工队伍。在工资制度上,实

行“年功序列制”,如同在封建式家庭的兄弟姐妹中要严格遵守长幼之序,日本的企业不仅

在用人上实行明显的论资排辈,而且职工的工资也要根据在企业内的连续工作的工龄来决

定,这种工资制度是“属于终身雇佣制或叫做‘企业一家’的经营制度中最基本的体制”。@作

为家族道德中“孝”与“恩”的观念的延长,在日本的企业中除了要求职工的服从和忠诚, 也提倡企业的经营者讲究“恩情主义”,实行企业内福利制度,对职工的住宅、休假、婚

丧嫁娶、生老病死等各种家庭事务加以关心,乃至对职工家属、子女统统给予福利待遇, 这些都被视为经营者“恩情”的表现,使企业更带有家族色彩。在劳资关系方面,推行家族

主义意识形态,宣扬有了企业的繁荣才有从业员的幸福,要求大家在企业这个“命运共同

体”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对企业经营者的反抗被视万最大的“恶德”。总之,“劳资一

家”的实质就是将雇佣关系和劳资关系家族化,变劳资双方的根本对立为协作。它最突出的

作用是赢得了工人与企业方面的通力各作,雇佣关系稳定,使企业很少面临欧美那种大规模

工人斗争造成的困境,能够建立并实现长期事业发展规划。也就是说,日本的企业从工人的

忠诚中获得了极大好处,毋宁说这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以“家”为核心的传统家族制度,不仅是战前日本人家族生活的准则夕也直

接左右着日本人的人伦关系、伦理道德、思维习惯和行动方式,“家”的观念是日本人意识

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君臣一家”、“劳资一家”这种日本特有的政治关系、经济生活、社

会生活家族化的情况正是在日本传统家族制度与家族道德基础上产生的。它虽在一定程度上

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一也是导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日本民族几近

毁灭的重要的思想和社会根源。经过战后民主改革,“君臣一家”已不复存在,而“劳资一

家”仍然伴随着日本人的传统家族意识和家族道德存在于企业管理当中,并作为处理劳资关

系的根本指导思想至今发挥着令世人瞩目的影响。〔本文作者李卓,1954年生,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日本史研究室讲师〕

质疑传统投资观念 篇6

买房子就是投资

很多人说他们买的房子是自己做过的最好投资,这一点也许没错。不过,即使房产是项不错的投资,它也和传统意义上的投资不同。

和许多投资一样,你拥有房产的收益体现在两个方面:升值和收入。如果房产由你自己居住,那收入体现为“假设租金”,因为你住在里面其实是免收租金的。

这种假设租金能体现出很大一部分房屋的价值。不过,你并未得到任何现金来使银行存款不断增长。事实上,每年你反而要付出很多钱,如房产税、维修费用、家庭财产保险和抵押贷款等。

同样,虽然你的房产可能升值,但你口袋里可能并未增加很多现金。

金融市场是摇钱树

与房地产相似,金融市场常被视为赚钱机器之一。然而,大多数金融’市场投资者根本没赚到钱。

假设你拥有一个股票和债券配比平衡的投资组合,年收益为6%;从中减去2%的投资成本,则收益降为4%;再扣除252的所得税,收益降为3%。如果通货膨胀率也是3%呢?以实际收益来看,你根本一分钱也没赚到。这些错误的投资决策,再加上成本影响、税收和通货膨胀等因素,投资者的窘迫处境可见一斑。

投资组合要注重配比

经常有人为投资组合中的配比问题苦恼不已,比如新兴市场的股票该占多少,垃圾债券该占多少,或大型股该占多少,或如何配置特定投资的比例。正确的回答是:只要理性分配,其实结果都差不多。

这样说吧,如果你通过一个投资组合较为多元化的共同基金投资广泛的市场领域,那你可以很自信地说,未来30年的平均收益应该是不错的。而且从30年的跨度来看,各个对应领域的投资收益应该区别不大,如本土股票和海外市场股票之间,中期政府债券和中期企业债券之间等等。因此,你不必为大型股、小型股、海外股、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其它市场投资之间的配比问题烦恼。实际上,坚定信念才是关键。

也就是说,无论你把投资组合中海外市场的占比设为15%还是30%,从30年的跨度来看两者的收益区别并不大前提是你在30年中始终遵循既定的比例。其间的风险是:如果你过于贪心或过于害怕,从而加大或减持海外基金,其结果就会是失去了该投资的长期收益机会。

年龄越大越要避免风险

传统观点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你应该把投资重点转到债券上,股票也应选择那些能定期支付红利的成熟公司。这种观点现在巳时过境迁。

谁说年纪越大就越要避免投资风险?退休后,我们的投资组合中要有不少债券,这个观点没有错。但当人们退休时,他们已有很多年的投资经验,行事不太会受股市波动的左右。结果就是:一个30岁的人把60%的资金用来购买股票的话,他可能因股市动荡而坐立不安;但一个70岁的人也如此投资的话,则能处变不惊。

同样的道理,退休人士不应该转而购买蓝筹股,因为这样他们会被套牢在一种类股里。诚然,蓝筹股以稳健安全著称,但如果蓝筹股连续10年表现不佳,退休人士一定希望自己当初选择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将投资组合分配到多元化的各种类股之中。

打破传统不如突破观念 篇7

一、简单的诱导启发不符合教学规律

李镇西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嬗变,那就是“从‘讲’到‘不讲 ’”的 “突破 ”,他拿食物喂养形象地解释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填鸭式”,第二种境界是“诱导式”或“启发式”,第三种境界是“共享式”或叫“分享式”。 他正是以第三种境界构建武侯实验中学的民主课堂。

回顾自己的课堂,虽然已经告别了“填鸭式”,但更多的还是传统的“启发式”或者叫“诱导式”,虽说没有将食物硬填进学生肚里,但老师的引诱词绞尽脑汁,诸如:告诉学生眼前的食物多么有营养,同时是多么可口。 其用意可想而知,是为了打动学生,激发其食欲,使他们垂涎三尺,最后争先恐后地获取食物,再狼吞虎咽地吞下去。

我们总觉得学生能力与潜能不够, 便一手为学生预设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甚至预设好结果,启发学生按我们的预设一直往下走,走到我们预设的结果上;我们总不顾学生原有的基础与个性,举着“共同提高”的旗子,勒令学生必须这样,一定要那样;我们总是对学生“关爱有加”、“爱生如子”,一副标准式家长的模样,“我可以这样, 你却不能这样, 我能那样,你怎么能那样呢? ”我们把学生的学习日程安排得“井井有条”,嘱咐学生按部就班,就连早晚自习也分一、三、五学这个,二、四、六学那个;“师生交流”环节的确是在关注学生,还学生民主,可实际中却往往仍是老师掌控,学生不能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稍有越轨,教师便巧妙地“呼叫转移”。 传统的“启发式”教学看似我们在行动上并不专制,但思想上分明是学生主宰。

二、变“教”为“学”是理想的教学境界

“李镇西民主改革记录 ”, 清晰地阐明了新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那就是“变教为学,教必须服务于学,甚至服从于学生的学”,“围绕学习和学生设计,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 这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李镇西课堂教学的巨大“突破 ”。

也许是李镇西的“突破”精神感染了我,也许是民主课堂的魅力吸引了我,前两天复习《电解质》一课,在复习电解质含义时,我便还权于学生,大胆来一次突破:第一步,自己看书中“注释 ”,理解记忆词义 ;第二步 ,提出 “注释 ”中及文章中还难以理解的词语,同桌交流,再不会老师点拨;第三步,同桌互动,你问我答,交换进行;第四步,课代表检测10个易错词语,看谁掌握得最棒。 四步之中,大家热情很高,四步下来,我只提了要求,点拨三个词语,“突破”了以往的“诱导启发”“谆谆告诫”,可效果果真不一样,连最不爱学的李佳同学都一个没错。我一脸自豪,连连鼓掌,学生信心倍增,还跃跃欲试。

回想从前,同样的课,同样的内容,老师非得亲口讲上几遍方可放心,才觉得对得起学生,才觉得对得起良心;现在想想,真有点多余,占用了学生多少宝贵时间,耽误了多少学生提高能力。 由此看来,课堂上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权给学生多么重要。 能够“突破”传统的“启发式”教学也多么难能可贵。

三、打破传统不如突破观念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创新。 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 要再讲 ,否则就是 浪费时间 ,学生能发 现的 ,教师不要点明,否则会限制学生的发展。 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 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习展示的平台。 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 事实证明,只有多次成功的人才能真正达到人生的成功。 “让成功成为成功之母”是时代的主流。

你不放权给学生,不敢放开手中无形的线索,不但见不到理想的课堂,相反会见到糟糕的,甚至令人遗憾的后果。

非传统的安全观念 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的注入, 人们对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在当代美国社会表现尤为突出。婚前性行为、离婚、婚外恋等现象冲击着传统的家庭观念。电影《云中漫步》通过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展现了传统与现代家庭观念的碰撞, 大力弘扬了家庭责任感、忠诚等传统家庭观念。抛开唯美的画面、动人的情节, 我们想就影片所展现的家庭观念做简要分析。

2 剧情介绍

电影《云中漫步》描述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二战结束后, 退伍兵保罗·萨顿回家。妻子贝蒂一心爱财, 对丈夫十分冷淡。保罗找工作途中, 结识了维多利亚·阿拉贡。她向保罗倾诉了自己的遭遇:怀孕后被男友抛弃, 不敢面对思想保守的家人。保罗决定帮助维多利亚。他们以夫妻名义来到了葡萄园。两人渐生爱慕之情。但家庭的责任使保罗最终选择离开。然而妻子早已心有所属。解除了婚姻束缚, 保罗重返云乡。意外的火灾烧毁了整个葡萄园。当所有人绝望之际, 保罗找到了象征着家族意义的根。故事圆满大结局!

3 美国家庭观念现状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美国人的家庭观念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婚前性行为, 离婚率上升、婚外恋……充斥着美国社会, 也冲击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影片以“点”的方式间接展现了一些美国现代家庭的状况。

3.1 婚前性行为

维多利亚出生于一个经营葡萄园的墨西哥家庭, 是女大学生, 却因与教授有染而怀孕, 后又被抛弃而离校返家。

“在性解放、性自由的口号下, 十几岁的少年视婚前性关系为一种规范。1987年在美国的一次全国调查中显示, 52%的女孩和66%的男孩赞成在十几岁时发生性关系。”[1]由此可见, 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对婚前性行为持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进而影响到婚姻观念。

3.2 婚外情

“据美国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 几乎半数的已婚男人承认他们拥有外遇。他们所注重的是获得快乐而活跃的性生活, 对一夫一妻制则表示出不满。”[2]

贝蒂的背叛间接体现了一些美国人对婚姻家庭的不重视。他们对不受压抑的性关系的渴望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3 离婚率增高

“美国的离婚率在二战末期与战后初期的40年代里形成了第一个高峰, ……到80年代初期形成了第二个离婚高峰……1981年, 美国的离婚数达到了最高峰……”[3]另外, “美国一些社会学家预言, 根据目前的情况, 美国80年代初建立的婚姻有一半将会以离婚告终。”[4]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载文评述了美国离婚问题的各方面情况。在这个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国家, 物质财产富有, 人的精神空虚。维系婚姻家庭的也仅是冷冰冰的金钱关系, 人们为钱结合, 为钱离异, 没有什么道德、感情、义务可言, ……从中也可窥视美国青年一代在婚姻家庭问题上价值观的变化。”[5]

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加上失业带来的压力, 引发了一些人的功利心态。除此之外, 生育、抚养及养育子女的费用也在持续上涨。贝蒂所代表的一部分美国人, 由于现实的压力, 又不愿努力获得幸福, 最终选择了金钱, 背叛了婚姻!

4 传统的家庭观念

影片以浓墨重彩烘托了美国社会期望和倡导的传统家庭观念。导演精心策划, 演员倾心演绎, 加上剧情的推进, 使得这一观点得到了极好的升华!

4.1 家庭责任感

保罗是一个对家庭极具责任感的丈夫。通过这一形象, 影片刻划出了美国的传统好男人的形象。

美国婚姻的传统模式是“以生儿育女、支撑家业为宗旨的”[6]。

贝蒂的冷漠, 保罗的深情款款, 使两种不同的婚姻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妻子一心渴望金钱, 家庭观念的淡薄让人感到痛心。而丈夫以家庭为中心, 对家庭充满眷恋和尊重。也正是出于对家的爱, 保罗没有抱怨, 承担起养家的重任。

保罗代表着更多拥有传统家庭观念的人——不逃避现实, 选择责任!

4.2 对家庭的忠贞

尽管贝蒂背叛了家庭, 尽管保罗和维多利亚的感情发展很快, 但保罗对家庭保有一份忠贞。

白天, 保罗和维多利亚在家人面前佯装亲热;夜晚, 同屋不同床, 同床不乱。葡萄园里用篝火驱赶寒气的劳动中, 二人距离越来越近。但感情的发展也仅限于此!

云乡的生活深深地吸引着保罗, 这正是他在战火硝烟中所梦想的。爱情之火在他们心中燃烧, 但保罗选择了责任, 最终离开。

在婚外恋盛行的时代, 这样的坚守让人感动!

4.3 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我想有个家”。梦中, 孤儿院的废墟, 玩具的残骸, 战争使保罗内心惊恐不安。只有家庭的温暖才能拯救他。后来, 梦中出现了维多利亚和孩子。保罗心灵的选择不言而喻。一个孤儿真的渴望有个家, 而那个家也只有婚姻能带给他。

冷漠的妻子与和睦的大家庭, 通过对比, 影片突出表现了家庭的温暖。慈祥的妈妈和奶奶, 幽默和蔼的爷爷, 固执但却善良的父亲使这个孤儿充分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更加剧了他对家庭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美国人所向往的家庭的温馨!

4.4 家族的根

影片结尾, 大火烧毁了葡萄园。保罗找到了一段葡萄树的根。云乡重生了。那不再只是普通的根, 那是生命的根, 是这个家族每个人的根, 更是通向幸福的根!影片结尾再次强化了家族之“根”的概念!

4.5 家长制

维多利亚的叙述表现出这个家族的家长制和家庭观念。他们视未婚先孕为耻辱, 希望维多利亚能拥有门当户对的婚姻。因此, 父亲不满女儿的作法, 也不愿意接受这个假女婿。

结语

“重视婚姻、顺从父权和夫权、保持婚前贞洁和婚后忠诚等准则, 被认为是生活实践和个人道德方面的一种完善、健全的规范。”[7]虽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但我们相信, 人们会把那些好的传统观念沉积下来并一直发扬下去, 这也正是影片《云中漫步》所要展现给世人的!

参考文献

[1]孙建利.摇摇欲坠的家庭--美国未来家庭的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1994, 90 (1) :36.

[2]同[1]

[3]张敏杰.离婚:中国和美国的比较[J]浙江学刊.1997, 107 (6) :55

[4]同[1]P35

[5]一切为了金钱--美国离婚问题面面观[J].青年探索.1984, 2:41

[6]甘世凤.美国婚姻制度新趋向--契约婚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 1:29

非传统的安全观念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装饰纹样,现代设计

当人们谈到现代设计艺术的时候, 总会想到西方设计的种种优势, 尽管我们为优秀的东方传统艺术而骄傲。然而人世间也有奔涌千年的沧海、照彻古今的明月、四季华茂的常青树、永久流淌的不老泉, 这就是吉祥符号。它是记录那些表达吉祥幸福的纹样、图案或文字。

吉祥观念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渊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在原始社会后期, 原始先民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崇拜, 创造出他们认为魔鬼们害怕的形象, 作为氏族的保护神, 于是图腾出现了。图腾的实体是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甚至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形象。因此, 图腾是宗族的祖先, 同时也是保护神, 继而有了图腾圣地、图腾仪式、图腾物、图腾色彩、图腾音乐、符号图形等。这一点与当今现代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内容:企业精神、行为规范、企业标志、吉祥物、标准色、象征图形等在形式上惊人地接近, 与现代企业所追求的员工凝聚力和互助精神品牌个性也是一致的。长期以来, 我国人民始终追求吉祥美满的生活方式, 古时以祭祀为“吉事”, 祭祀之礼为“吉礼”, 称善者贤人为“吉人”, 帝王卜居之地为“吉土”, 好日子为“吉日”等。某些动物、植物以及图样被约定俗成地作为美好意义的象征或符号, 于是这些纹样便包含了相应的吉祥观念。吉祥观念主要包括:纳福迎祥、驱邪避恶、多子长寿及喜庆如意等。中国传统中的吉祥物繁多, 有龙、凤之类的吉祥动物;有松、竹、梅之类的吉祥植物;还有如意礼器之类的器物。表现形式最多的是以图案、纹样形式出现的吉祥图案、纹样、图式, 表达了人们追求的各种美好愿望, 以至于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从形象或装饰意向的角度来看, 吉祥图案分为动物纹、祥禽瑞兽纹、植物纹、人物纹、风景纹、几何纹等。这些吉祥图案一般不是对自然属性的摹写, 更强调理性观念的形体, 具有特定的象征寓意。表现手法大致可归纳为谐音、寓意和符号三种:

1.谐音:即借音而述意。如“金玉 (鱼) 满堂”——金鱼和金鱼缸;“平 (瓶) 安如意”——花瓶中插着玉如意。

2.符号:如“万”字不断头, 唐武则天在长寿二年采用, 有吉祥万福之意, 延伸绘出各种连锁花纹, 意为绵长不断, 富贵不断头之称。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历史地向客体渗透, 致使那些与人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客观对象逐渐固定化为观念的替代物, 成为特定的符号。

3.寓意:借一件物体或一组画面暗喻美好的事物。如:“四合如意”——由四个云卷状的如意头组合而成的图案, 象征事事如意, 四合即四方之意;“万事如意”——由两只玉如意和万字格底纹组成的图案, 万字格寓意万事等。

吉祥观念的本质

在一定意义上说, 艺术的内容就是观念。装饰纹样的吉祥主题, 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 它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镜子, 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包括了人生的各种需要和方方面面。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美学观念, 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 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 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 以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 借物抒情, “以形写意”, “形神兼备”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在传统图案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 都表露出我国人民那种“善始善终”的处世哲学。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不重“写实”重“传神”, 不重“再现”重“表现”, 提升为“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 是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

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吉祥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 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因此, 在现代仍然有着传统吉祥观念的痕迹。如:北京2008年申办奥运的标志没有对传统造型直接借用, 而是运用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 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 标志不仅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风采, 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在建筑领域里, 1982年落成的北京香山饭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贝聿铭在香山这个原清代皇家园囿中没有搞琉璃瓦大屋顶, 他是把江南民居、传统庭园中许多装饰元素与现代形式融合于一处。当然, 中国传统建筑中除了能作视觉符号用的形象成分外, 凝聚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中国传统的观念、意识、心理方面的因素, 也被吸收进新建筑中来。

如何正确理解具有中国特色设计实质与精髓, 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设计文化需求, 为我国现代设计注入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活的生命力是业内人士们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中国传统艺术中, 不可能全盘照旧也不会全部中断和丧失, 它经历的应是一个扬弃过程。随着新颖的现代材料出现, 观念和情趣不断更新, 世界交流和融通飞速发展, 如果不能大胆否定与当今时代不合拍的传统, 那么我国艺术设计将会远离时代精神, 现代设计应该把吉祥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其中。老子崇尚自然, 讲究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 注重理想浪漫的“神似”及“情”与“理”的交融。这样的观念也启迪着我们现代设计, 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 打造新的民族形式, 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 从而传其“神”, 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 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 把吉祥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吉祥物图典》, 刘秋霖,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

[2]《中国传统图案大观》, 班昆,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9月第一版.

非传统的安全观念 篇10

人类所有的话语方式, 归结到“喻说方式”上, 不外有四种:隐喻、换喻、提喻和讽喻。其中换喻和提喻都与隐喻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比如, 摄影是一种提喻, 但摄影同样也强调隐喻, 尤其是纪实摄影, 更是把“真不真”、“像不像”等作为评判的标准, 强调到了极端 (用标头、不干扰被摄对象等) 。而讽喻则是反隐喻的, 是颠覆和拆解隐喻的。观念摄影或新摄影的关键, 其实并不在于其“观念”以及“新”, 而是在于其运用了反隐喻的以讽喻为主的修辞方式。传统摄影 (尤其是纪实摄影) 更强调图象字面义, 即影象的真实感, 与所谓现实之间, 构成的是一种隐喻性的关系 (当然其中也不乏讽喻的元素) ;而观念摄影则嘲弄、戏拟真实, 更多使用图象的引申义, 与其说它与现实还不如说它与其他相关文本之间, 构成的是一种讽喻性的关系。此种摄影文本可以与其相关文本 (社会文本、历史文本、广告文本……) 之间互为文本、交相戏拟、彼此颠覆, 从而置身到一场无远弗界无始无终的意义的自由嬉戏中去。

试分析一下, 王庆松的这张《跟我学》作品, 主题是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 当今世界, 媒体行业发展日新月异, 竞争日趋激烈。媒体的数字化、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趋势对所有媒体都构成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王庆松这张作品由王庆松本人扮演教师拿着教鞭在偌大的黑板上指着上边的密密麻麻的海量词汇, 其中包括非典、盗版、大减价、文化大革命、威尼斯双年展等古今中外历史发展脉络的关键词。所有内容汇聚在一起表明了中国真的向世界开放, 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把中国真实的社会现象呈现给世界, 如盗版, 如文化大革命。同时也让中国了解世界如威尼斯双年展, 这样可以做到中西文化交流, 黑板上还标有英文单词更是说明了这一点。但是这张照片密密麻麻的中英文词汇, 布满了整个黑板, 课桌前坐着一位朴素的教师从视觉效果上观看时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的。

通过王庆松的《跟我学》的摄影作品可以看出对于观念的表达———所有内容汇聚在一起表明了中国真的向世界开放, 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把中国真实的社会现象呈现给世界。但是艺术摄影不管有多少主观处理, 依然不能很好地表现观念。因为作为理性的观念,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媒介, 都是很难完整、准确表达出来的, 即便是文字, 因此观念的表达, 其趣味就是在不断的完善和探讨的过程中, 而不是依靠一种或几种媒介就能传递清楚的。往往越是艰深的观念, 越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空间, 也就越是需要更多的媒介进行全方位的阐释, 才能在人类思想的里程中逐步走向更高的境界。

因此, 观念摄影往往不是给出一个答案, 而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指向, 让观众自己去悟会。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 这也符合审美的需求。如果一幅照片或者一组照片把什么都说清楚了, 观众的参与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照片的艺术魅力也就荡然无存。

二、传统摄影与观念摄影

传统摄影, 就是用传统相机 (胶片机) 拍摄来的照片称为传统摄影。要在暗室里冲洗底片等等。传统摄影当中各种艺术形式已经用尽的时候我们不妨借鉴一下观念摄影的拍摄方式, 借助演员在照片中扮演的角色来提高观众对画面的思考问题的层次, 同时又给与观众一个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但是, 我认为观念摄影每幅照片或每组照片用真人扮演角色对传统摄影有个很大的借鉴, 也就是说传统摄影有必要把照相机当做摄影机来使用, 用不同景别的照片来表现一个电影故事, 这样就增加照片的可看性和连续性, 当每组照片的每张照片拍摄时也需要用光线构图拍摄角度等电影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这样照片也像电影一样讲述着故事, 这不断增加照片的可看性, 而且给摄影者提供了创作依据, 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摄影构图的目的是运用画面的形象生动有力的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 把生活中一般的、个别的、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艺术整体, 传达某种思想和感情。这就是摄影构图摄影艺术基本任务。使观众通过画面这一“窗口”, 了解时代、社会、生活, 从而得到某种启迪。传统摄影是靠构图拍摄角度和景别、光线、色彩来构成的完美画面, 但是, 光线的运用景别的选择等各种艺术形式都被摄影家们或摄影工作者们用尽。所以, 现在一幅好的照片不光是前期拍摄而是需要大量的后期制作, 受后现代主义影响把拼贴技术用在照片的合成上, 但是, 这些摄影工作者们还不满足拼贴技术给他们带来的新的视觉效果, 还在寻找新的突破口。

观念摄影的出现使传统摄影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视觉效果得到最大体现, 照片中的演员扮演各式各样的角色, 使照片增加了可看性, 所有经过照片观看的人们都要停留脚步细细的观看照片中演员扮演的角色, 时而使这些观众产生惊讶的目光。如果不是这些真人演员扮演照片中的角色可能不会吸引观众们的眼球。

以上四张作品是观念摄影师王庆松的作品。这四张照片表达一个主题———中西文化冲突, 其中第一张照片很明显的就把作者的主观意念表现出来, 照片中主要表现一群解放军向麦当劳旗杆进军, 其中还有个别解放军身负重伤, 这更进一步表明西方的垃圾食品、垃圾文化已经完全侵占了中国的饮食市场, 在国外, 麦当劳是最便宜的食品而在国内吃麦当劳却成为人们的高尚食品, 同时, 也为谈情说爱的人们提供场所, 而这些青年人不去光顾中国的名吃名店, 而是只知道去麦当劳、肯德基, 说明了西方饮食已经完全占领了中国市场, 这也正也符合美国文化帝国的策略———文化殖民。所以王庆松拍这组照片就想表现中国人一定要抵制美国的文化殖民的倾向。要敢于向这些国外饮食文化挑战, 保护中国的饮食文化不被侵犯。这就是讽喻的体现。

观念摄影除此之外还需要强烈的色彩低沉的影调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比如说以上这组作品, 都是以绿色为基调, 主要是以解放军穿着绿色迷彩服构成画面的主基调。

再比如说照片中的士兵穿着色彩极强烈服装构成了画面的主基调。同时, 又以深灰颜色作为背景衬托着军服的色彩是那么的醒目, 那么的色彩鲜艳。以往的传统摄影照片拍摄目的是为了生活中记录美好的瞬间, 宣传中表现某某产品的优势, 新闻当中用于报道最真实的新闻事件等, 而今传统摄影不光是为了这些题材服务。而今发展方向是为电影故事叙述服务, 他们用一张张组合的照片拼贴在一起可以讲述一件件类似电影、电视剧的动人的故事, 这比以往的新闻专题摄影的几张照片说明一件新闻报道的拍摄的照片数量要多上好几倍, 这也是图片发展的新形势。也给大量的摄影工作者们提供一个创作思路, 当然, 用照片来讲述故事也需要构图、景别、光线、色彩等艺术形式。如果加上传统的艺术元素, 摄影的发展新阶段要远远超过观念摄影现在的艺术成就——只是停留在给观众以思考的空间。

三、总结

目前观念摄影发展将近十年了, 还没有超出他们最初的发展阶段。俗话说的好“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十年的发展还是原地踏步的话, 那他的生命力已接近灭亡。甚至观念摄影虽然属于后现代主义艺术范畴的分支, 但是, 他的艺术成就远远比不上现代主义艺术成就。如先锋派、表现主义都为后期的摄影发展提供了依据, 而且相互借鉴艺术生命延续至今, 如表现主要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 夸张被摄主体扭曲的嘴脸, 至今还在应用此方式, 而观念摄影只是借助演员或模特来扮演他照片中的角色, 其他的对传统摄影或艺术其他门类都是如此。本人同时希望观念摄影师们认真的研究一下光圈和快门的配合及其他摄影技术给创作带来的无限乐趣, 虽然演员扮演是图片摄影的一大突破, 但是, 如果加上他的摄影技术会锦上添花, 所以说, 图片摄影发展可以成为用一张张照片讲述着动人的故事, 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 照片也可以搬上电视屏幕或银幕。

总之无论是传统摄影还是观念摄影彼此都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不断的创作, 他们之间求同存异, 相互影响, 相互借鉴, 以便于在各自的领域里有新的突破。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观念摄影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剖析, 通过具体例子与传统摄影进行对比, 分析出观念摄影与传统摄影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并为传统摄影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观念摄影,传统摄影,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益福, 张益福摄影教程 (第二版)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1]张益福, 张益福摄影教程 (第二版)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林韬, 电影摄影应用美学,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9年[2]林韬, 电影摄影应用美学,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9年

[3]王传东夏洪波, 观念摄影,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9年[3]王传东夏洪波, 观念摄影,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9年

[4]马良, 独特的视界, 浙江摄影, 2010年[4]马良, 独特的视界, 浙江摄影, 2010年

非传统的安全观念 篇11

关键词: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66—02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世界观,是以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模型和列宁、斯大林领导实施的苏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为基础的。它像一块巨石一样支撑着整个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为以后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稳固的基础,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①。

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所有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固定在既定的“平等”、“公有”、“配给”等“一大二公”的经典计划经济空间中发生和进行,这是一个绝对的、既定的、排斥变化的空间。在这样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发生的一切变化,都用另外的一个维度即社会性质的术语——“姓资还是姓社”来加以描述。社会主义似乎成了绝对的、与空间无关的、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事。在这种绝对的时空里,社会主义世界的元素就是阶级和政权,在社会主义理论中则把它们处理为革命和斗争。

这个模型在20世纪初的苏俄以及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中国大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列宁为首的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这种理论解释了苏俄的社会运动和中国的社会运动的基本性质,并各自领导自己的人民,夺取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巨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这些巨大的成功,使得20世纪中期以前的人们,确信自己所理解和信奉的传统社会主义,确实是一个既定的、庞大的、正确的系统,它遵照马、恩、列、斯、毛所揭示的定律而运行,这些定律似乎是自然和社会的基本定律,从而可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不证自明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不变的理论。

然而,过了不到一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发现了新的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意识到、并且承认自己所理解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的局限性,还证明了所谓社会主义的许多性质并不是绝对的真理。比如:集體化运动、计划经济体制、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等。这就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体制和模型,不能再一成不变地成为所有社会主义理论的模式。随着我们越来越深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内部,我们就被迫放弃那些越来越多的、被我们所熟悉的社会主义的日常语言的形象和概念,因为这些日常语言已不再适合于描述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现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几乎完全是由邓小平开创起来的。他坚信社会主义有一种内在的生机,他用毕生的精力寻求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统一发展的基础。他一开始是为科学和知识分子寻求一个与社会主义相共融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倡导和坚持改革开放,统一并完善了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结构。同时他又促使社会主义时空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当代命题……由此而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完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并于1999年写入中国的国家宪法。

按照邓小平理论,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判断是非,不再仅仅只会用单一衡量法——非此即彼;选择方法,不再忌讳姓资还是姓社……所有在传统社会主义理念下通用的评价标准和测度,都失去了绝对的意义。党和政府的所有行为也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运行。实践出真知,这个本来产生于传统社会主义而又被我们自己僵化否定了的基本原理,再度成为描述一切社会现象的语言要素。

时空,这个本来是用来描述自然现象的基础性概念,实际上也是描述社会建设时代背景的标志性概念。因此,当它们从“战争与革命”被推进到“和平与发展”时,引起了我们对描述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整个框架的改进。其重要结果之一,就是认识到计划与市场,不过是社会建设中经济运行的两种不同模式。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有计划,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不能有市场?在当代中国,最合适的方式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中的关键,就是抓住和突出了“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无论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描述的社会主义现象和事实完全置身于现实中的中国大地时,就必须考虑中国国情,这对致力于“主义的结合”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尤其如此。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就意味着:在“稳定压倒一切”重要口号下,以“变本加利”面目出现的“官本位”、执政权贵等“新权威主义”不再有合法空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置于现代社会的相对时空,完全抛弃了绝对的时空概念。不仅所有的尺度,包括时空在内都是相对的,过去伟大,不意味着今天必然伟大,过去光荣,不意味着今天仍然光荣,过去正确,也不意味着永远正确,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赢得事业,赢得人民,赢得世界!

可以说,在世纪之交,在本世纪的前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一些与改革开放有关的现象,是无法用马恩列斯毛的既有理论来解释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工具去深入地探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性质及发展方法和途径。发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认识了GDP、绿色GDP、人均GDP;发现了科学的社会文明形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我们追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我们从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但是,事实证明,这些规律是很难被认识、了解、接受的。发现它们靠了一大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和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以及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的卓越领导团队。其中尤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最为著名。他们在各自的时代,打破壁垒,突破僵化,与全体中国人民和所有帮助和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人们一道,齐心协力,迎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最灿烂夺目的时代。

我们不会忘记,当人们首次接触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无穷动力所致的新奇而出乎意料的现实时,都感到无比的兴奋。每当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得到的就是一个悖论:传统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论阐释与现实社会的脱节!越是想把它搞清楚,这种似是而非的情形就越严重。经过30年的实践后,人们才开始接受这种事实:这些矛盾性属于已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但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所固有的结构,即今日中国所特有。并认识到只要用一般的、被固定化了的、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传统俗语去描述这些现象,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悖论。即使是在完成了科学发展观的表述之后,要理解和正确地解决这个悖论仍然是十分困难的。我们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就开始学会以正确的方式提出问题,而这,对于以往社会主义者的想象具有摧毁性的作用。

变革的世界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标志的。这种发展,如前所述是从邓小平开始的。他发现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搞上去了,精神却垮了”也不是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闭关自守,搞不成社会主义”;同样不要“四项基本原则”也搞不成社会主义,……我们把这一切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他敢于主张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可以采用其他国家证实了的可行的发展方式,但是这是一条充满问题的、艰辛的探索之路,没有什么前车之鉴。

最终,这种主义与现实的矛盾,是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解决的,即对“两个凡是”的思维方式的僵化思想基础的本质实在性提出了疑问。在僵化思维的水平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不是存在于确定的事实上,而是显示在某种既定的理论方针和主观观念上。社会主义建设也不是在确定的时空中,以确定的方式进行,而是具有某种“人为的倾向性”。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表述方法就是:那是错误的。实践才是檢验和发展真理的唯一正确的标准!社会主义的所有方面都可以用这个标准来检验和修正。传统社会主义无法肯定地预言某一具体的国家、某一具体的社会主义实践,它只说有可能发生、有可能是往什么方向发展。每个国家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与时俱进。

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代替了传统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解决了许多长期困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难题。从此,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不断地推进了30年。就在这30年,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就在这30年,中国共产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推动中国经济以世界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地发展起来;就在这30年,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促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代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注释:

①苏俄:1917—1993;中国:1921—1976年以前。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2007.10.15。

参考文献:

[1]F·卡普拉著.物理学之道.灌耕编译.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非传统的安全观念 篇12

一、儒家文化是中国儒商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儒家文化, 对中国人的思想、言行、处世方式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比拟的。五行百业, 仕农工商、长期以来都把儒家学说作为修身养性的根本, 从骨子里自觉信仰、身体力行。关于什么是儒商, 没有准确的定义, 有人认为, 儒商是指较高层次的知识分子, 他们从事商业活动, 因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大大高于传统商人, 有经济头脑和思辨能力, 是经营有方、取财有道、遵旧守法、走正道的商人;还有人认为儒商的内涵应该包括守信和重义、仁爱和竞争、修身和报国这样一些内涵。综合起来看, 儒商应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1) 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影响较深, 形成一套经商道德观念; (2) 以儒家教义为指导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之道, 经营活动中的货物买卖生意洽谈, 无不浸透着儒家文化。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谈判活动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谈判者思想观念的指导作用方面。那些擅长谈判的高手,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树立正确的谈判思想, 掌握科学的谈判方法, 形成严谨的谈判逻辑思维和推导能力, 可见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的谈判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具体体现在儒家教义对谈判者思想行为的规范方面。

二、儒家教义对谈判者思想行为的规范

从孔夫子到汉儒, 所提出的儒家教义虽然说法不同, 但主要的内容基本是一脉相承的。汉代大儒董仲舒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他把儒家的教义归纳为“五常”, 即五项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仁、义、礼、智、信, 这五项普遍法则实际上就是儒商经营之道的基本准则。

1. 仁。

在儒学中是指与人为善, 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中国人所说的“和气生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体现了仁的处世价值。中国的儒商非常推崇经商活动中的“仁术”, 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大儒商白圭就明确地提出“仁术”, 总结出一套治生 (即做生意) 的经验, 而且还研究和形成一套经商理论。后人称之为白圭的“治生之学”。“仁术”的经营之道体现为“薄利多销”的原则, 取争适时, 不一味与人争利。白圭也在春秋诸子百家中成为独树一帜的“商家”。

2. 义。

儒学的一句名言是“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体现儒商的基本义利观。在义和利的问题上, 首先要讲义, 符合义的就去做, 不符合的, 即使一本万利也不能去做。损人利己的更不可以做。但并不是说凡是利都不能取。孔子就说过:“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管子·禁藏》称:“其商人通贾, 倍道夜行, 夜以继日, 千里不远, 利在前也”。汉代大儒董仲舒更是明确地把儒学的义利观表述为“天之生人也, 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成其体, 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 体不得利不能安。体莫贵于心, 义于人大于利”。在经营中把义看得比利重, 是中国儒商的基本准则。在生意的洽谈和买卖中, 他们当然会遵循这一基本准则。

3. 礼。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 崇尚礼尚往来。礼的原义指等级宗法制度, 后被引申为待人接物的一种友善态度。对人尊重, 相处时相互爱护面子。人们为人处世时尚且如此, 在商务往来、业务洽谈中这种行为准则自然更为重要了。

孔子自己也说道:“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同时君子还要努力约束修炼, 使自己的言行完全合乎“礼”, 修成“君子相”。从日常饮食起居, 到丧葬社交等, 都要符合礼的要求。可见儒商在谈判中, 讲究以礼相待是相当重要的。

4. 智。

董仲舒认为, 仁重于智, 智重于勇。中国历史上的大儒商管仲, 就是以智经商的典范。管仲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经济思想理论, 先秦的经济名著《管子》中对此有详细记载。其经济思想不仅涉及一般的微观商业经营问题, 还有许多宏观经济思想。这些思想竟然可以与两千多年以后的西方宏观经济学创始人凯恩斯媲美。故有人称管子为东方凯恩斯。在《管子》一书中, 更有许多管仲经营谋略的记载, 体现儒商以智经商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描述管子经商的“货如轮转, 候时转物;取什一之利, 十年三聚千金”。这些都是儒商以智经商的体现。

5. 信。

也就是指诚信。孔子说:“人无信, 不知其可也”、“君子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轻诺必害信”。管子十分讲究以诚经商, 他认为“不行不可复”, 欺骗别人只能是一次, 第二次人家就不相信你了。所以对于治生商品的质量、价格、交货期, 以及借贷往来, 都要讲求一个“信”字。我国传统上历来提倡“诚工”、“诚贾”, 商人不诚, 尚取一时, 终至瓦解。成功的商人, 多是商业信誉高的人, 在经商谈判中, 商人们讲求承诺的信用。

中国的传统观念产生于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经济条件, 几千年来延绵不绝。但这种观念不应仅是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为准则, 它的许多“精华”具有普世价值。直到今日, 在商品经济在大潮中, 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成熟, 国家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足, 垄断与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商业活动中相当普遍, 难以建立有效的社会经济秩序。我们面临一个经济转型的时代, 传统美德不应被抛弃, 诚信缺失不应当被接受。人们呼唤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归, 它们应融入现代文明商人的灵魂, 指导他们经商活动, 在谈判中处理好与合作对方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林可济:中西哲学源流[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年出版

[2]贺飞雄:儒商时代[M].远方出版社, 1996年出版

上一篇:4-噁二唑下一篇:对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