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安全生产观念

2024-11-12

树立科学安全生产观念(通用9篇)

树立科学安全生产观念 篇1

树立科学安全生产观念 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生活质量,文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强,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如何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如何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有效实施,如何将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一线,将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是当前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安全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中间梗阻”的现象,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检查不落实,考核不过硬,使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形同虚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虽然早已家喻户晓,但实际上是喊得多、落实得少,叫得响、行动迟缓。应当说,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明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配套,技术标准规范,企业内部的安全规章制度比较健全,为什么安全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呢?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关键是各项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其表现主要是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制度没有落实到位、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投入没有落实到位、培训没有落实到位,如果不把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落实到基层,1那么再好的政策、再严的法规、再全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想要实现安全生产也只能是一种幻想,因此,要真正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抓好落实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理顺关系;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

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工作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在“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方面做了扎实工作。一方面,积极认真开展“三无”活动,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 安全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行为,规范各项管理措施,采取“多层次、低重心”的管理手段,将工作的中心下移,放在生产一线的班组,开展从管理层到执行层多层次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员素质。结合生产实际需要,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形式,增强安全意识,激励职工钻研专业技术,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结合各阶段安全生产特点,加强了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安全生产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

安全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要根据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过程监督的转变,实现单位、班组、个人三级安全目标。

安全监督管理,应突出强调敢抓、敢管、敢考核。我们要十分注重“以人为本,重在教育和预防”的原则,注意发现、表彰安全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总结和推广安全管理中的好做法,积极探索安全管理的新路子,激发和保护了班组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违章作业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形成了有效的生产流程安全监督机制。

五、树立“每天从零开始”的安全管理理念

零就是一个句号的放大,昨天的工作做好了,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只能说明过去,今天和以后怎么样,又得从头开始。“每天从零开始”,短短六个字道出了安全工作的真谛。

“每天从零开始”,包含着对安全工作“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既要管好各个生产环节及各个生产要素;又要采取切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哪个环节管不好,什么时候放松,都有可能出问题。有了这样的危机感,才会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去抓,每个环节毫不放松地去管。

“每个从零开始”,包含着对安全工作居安思危的责任感。安全总是相对的,一段时间内抓紧了,可能就做好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又可能出现新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也可能出现松懈。这样居安思危,就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和防范,做到“未雨绸缪”,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每天从零开始”,包含着对安全管理的科学态度。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做好安全管理特别是防范事故发生,必须善于从新的实践中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找到新办法,走出新路子。这是一项全新而紧迫的课题,更需“每天从零开始”。作为领导干部及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此应当有高度的使命感,善于从新的管理实践中发现新规律、总结新经验,推动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严格奖惩兑现,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树立科学安全生产观念 篇2

1. 树立正确科学的教师观。

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教师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忠实执行者, 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我们教师最重要的工作, 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就是我们所说的“教书”, 我们老师也称为“教书匠”。现在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这一切, 在教学任务上赋予传道、授业、解惑以新的内涵, 要传授知识、要传授做人的道理, 要解知识之惑, 要解立身、成长之惑;在教学方法上, 从以前的灌输到现在的民主、开放、多样、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地位上, 从过去是学生的中心、主宰到现在是学生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职业意识上, 要从过去的蜡烛、春蚕只照亮别人到现在的太阳既要照亮别人又要提高自己照亮自己。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教师不但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 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提高理论修养, 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生发展成长需要的一切知识。

2. 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生观。

以前我们教师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我们怎么教, 他们怎么学, 我们把知识拼命的往学生的脑子里灌, 使学生成为了被动应付的没有丝毫个性的人, 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 学生成为一个个的书呆子, 很难适应社会。现在我们必须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不是被动应付老师的容器和机器,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生的特长去进行教学, 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 了解学生的需要, 面向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面向学生周围生活的环境, 面向学生生存的现实实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人人成材, 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

3. 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观。

以前我们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上永远是主动的, 我们怎么教, 学生怎么学, 我们怎么说, 学生怎么做, 学生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做不到的就不是好学生, 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一切, 不能有自己丝毫的自由可言, 学生在师生关系上永远是被动的, 更谈不上自己的个性发展了, 你有个性那就是标新立异, 和老师唱对台戏, 这样的关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呢?没有任何创新、没有任何个性, 没有任何独立的人格, 能适应复杂的社会吗?有人说,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就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必须在教学地位上,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在伦理关系上, 坚持民主、平等、尊重的原则, 教师是学生提高觉悟的导师、教学活动的导演、释疑解惑的导航。师生之间是平等、团结、互助协作的关系。克服在教学上围着教学转, 在管理上围着教师要求发展的老路子转。做到从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到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转变。

4. 树立正确科学的教材观。

以前我们教师是教“教材”, 按照教材去教教材, 去照本宣科, 书上怎么说, 我们就怎么教, 教材成为我们手中的唯一武器, 教材中一些落后的数据、知识也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现在我们教师必须面向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面向周围生活的环境, 面向社会的现实实际, 结合教材进行教学, 把从教材教师出发转到从学生需要出发,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 而在教学生学”, 把以前的以教材、课堂、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问题情景、活动、学生为中心, 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了解现实、面对现实的能力, 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 要以教材为基础, 积极寻找学生学习中知识内容与能力训练思想教育的结合点,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5. 树立正确科学的目的观。

树立开放的科学教学观念 篇3

一、树立开放的教学时间观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因此,教师要打破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生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起点、动力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通过学习过程再生成新问题,以推动学生打破课堂40分钟时间的限制,开展课后的后继性探究活动。

例如,在《种子的发芽》一课教学时,课前要求学生观察:绿豆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如何才能让它发芽?上课时,让同学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绿豆种子的样子,用尺测量种子大小,然后画出简图,标上数据。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交流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生成了新的问题:绿豆种子多少时间发芽?发芽后怎样变化?每个变化需要多少时间?从哪个地方开始变化等,让学生课后继续研究,并认真做好记录。这个教学环节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也能保证教学的效果。

二、树立开放的教学空间观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教师要尽一切可能提供,创设条件,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设施,引领学生有目的地去接触,使学生懂得知识的获取不仅源于书本,而且大自然本身就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场所。

三、树立开放的教学过程观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过程是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而不再是教师照本宣科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或自找学习伙伴共同探究,把选择学习方法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不再搞“一言堂”,而是把交流的机会还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电磁铁的大小》一课时,当提出“电磁铁磁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后,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于是出现了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与缠绕线圈的多少,与铁钉的大小粗细等有关系的种种猜测,这时,教师并没有像分配任务一样,直接指定哪些同学做哪个实验,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自主选择同学组成小组,然后自己设计一系列活动——验证猜测,最后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全班性的交流。又如在《一杯水的观察》一课的教学中,当提问“你有什么办法知道水是怎样的?”后,学生提出了有“用嘴尝、用手摸、用鼻子闻、用眼睛看”等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观察,当观察完汇报时,再对“用手摸”这一环节应该放在第几步进行讨论,得出科学结论。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研究结果,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树立开放的教学内容观念

新课程标准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因此,教师不能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而要打通课本世界与课外世界的联系,放眼于学生眼中的科学世界,把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中,让教学内容更具体、更鲜活。

五、树立开放的教学资源观念

当今,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仅靠课本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探究科学奥秘的渴望与追求。因此,我们要借助网络、广播、电视、图书馆,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利用和整合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

例如,在《恐龙时代》一课教学,教科书上只提供简单的图片和一大段枯燥的文字,这些根本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大胆利用网络,构建了一个恐龙时代网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画面更生动,有声有形。教学时,先提问“你们想研究恐龙的什么问题?”然后学生自主组合小组,选择小组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在《恐龙时代》网页上浏览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样。同学们不仅获取了恐龙的有关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能力。可见,利用网络这一教学资源,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六、树立开放的教学评价观念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最终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传统的教学评价——单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等排队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而开放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是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就是不仅看课堂上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互帮互助情况、课前资料准备情况、课堂发言情况等。具体评价内容见下表: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在学习、研究、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实践开放式教学,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树立科学安全生产观念 篇4

一、刻板的传统工作模式,如何实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机制、制度、作风、形式、方法的创新,使之与时代的节奏合拍,是当前企业安全管理干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提出企业安全管理干部应树立的七个新观念。

【关键词】安全管理 新观念 企业

一、安全社会化的观念

传统的企业安全管理对行政组织的依赖性很大,但是在新时期,企业的结构、企业的组织、企业的人群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许多“单位人”成了“社会人”,社会阶层的演变又带来了新领域的不断扩大,这些新情况的出现,迫切需要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和手段由企业向社会化的转变。

如何有效地开展企业安全工作?要克服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存在的工作运作指令化、工作关系单向化、工作主体首长化、工作形式简单化的倾向。在组织机构设置上,要紧紧围绕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安全专业人员的功能。如在大型企业集团设置安全处,在集团下属经济实体设置安全科,在经济实体的车间中设置安全员,形成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网络。同时在企业的生活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置专兼职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使安全工作社会化。

二、成本效益的观念

安全管理干部也要像企业其他技术人员一样,学会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处理好安全管理中成本与效益的关系问题,做到以较少的投入产生较大的效益,特别是安全工作的社会效益。在企业安全管理干部的配置中,要重点考虑什么人用在什么职位上最合适,做到人尽其才。在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安全管理人与事的配置要做到“能级匹配”、“能岗对位”,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同时,安全管理者的任用前还要确立适度的风险意识。正如投资风险与利润成正比的市场规律,安全管理工作也有相似之处,有的人能力非常突出,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用这种人风险与效益的关系比较大,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去控制变异系数,分散、化解用人风险。

三、注重人性的观念

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要大胆引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努力摸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安全工作艺术、方式和方法。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这样一个群体中,靠单纯的物质奖励和简单的精神鼓励已经不能适应人性化管理的要求,必须采取多维的激励手段,比如,针对高级职称人员自身特长,要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使他们在安全管理中有所作为,体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实现“尊重激励”;对青年安全干部要注重满足其个人成就感的需要,实现“成就激励”;在日常的安全工作中,还可以通过公开肯定下属的成绩,共同承担责任等方法,实现“宽容激励”;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竞争激励”;通过适当的批评,实现“批评激励”等,以多维交叉的手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生产、安全双赢的观念

在企业传统的安全管理中,往往较多地强调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能量,以实现事业发展的目标。在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应该树立生产、安全双赢的理念,由人及物,使人与事相得益彰。具体地说,就是要广大安全管理干部认识到“不懂经济的干部就是不全面的干部,不关心生产的安全干部就是不称职的安全干部”,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干部服务经济、服务生产的工作水平。同时,把企业安全工作渗透到生产工作中去,通过经济建设、生产运行实践来锻炼安全干部,使安全与生产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克服为安全而安全的自我循环的做法。

五、职工公认的观念

“职工满意不满意”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标准。要确保“职工公认”就要重视建立一套“职工公认”的安全工作机制,确保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工作条件、工作过程、工作环境等环节中始终处于职工的监督之下。你在安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职工自然心知肚明,你在安全工作过程中一心保护生产力,关心他人的安全与健康,职工也会密切配合,自觉接受。把“职工满意不满意”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实乃安全管理观念的重大转变。

六、创新服务的观念

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这一观念,必须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得到加强。首先是企业安全管理干部自身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应对新时期安全管理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对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投入问题等,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正确认识,确立安全管理的新思路。其次是在继承安全部门坚持公道正派、实事求是等优良作风的同时,不断培养新的作风。通过工作作风的创新来塑造安全管理干部的新形象,通过服务意识的创新来不断实践“三个代表”,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就是服务生产力,这是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

七、学习优先的观念

江泽民同志号召要创建学习型社会,对企业来说,也要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企业“管人”的安全干部,必须具备更高的安全素质,就需要重视自身学习,使学习成为安全管理干部的终身任务。在学习中,尤其要在安全基础理论上下功夫,把理论转化为安全工作思维方法和安全科学精神,提高安全科学理论素养和安全素质的修养,还要围绕企业当前安全生产,广泛摄取国际国内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发展的前沿信息,使企业安全管理干部的自身素质符合国际化的要求。参考文献:

树立大人口观念 篇5

建立协同化信息共享应用机制

---留凤关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

留凤关镇位于凤县西南部,秦岭腹地,紫柏山下,由原南星镇、三岔镇、温江寺乡撤并而成。全镇总面积657.2平方公里,辖23个村107个组,总人口2.1万人。去年以来,我镇建立起“敞开式办公”的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了人口信息资源的协同化共享应用机制,为进一步用好建好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有益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规范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一厅式”服务流程,实行人口信息初审制度。镇社会公共服务大厅在为群众办理各项社会事务工作中,同步审核相关人口信息,减少群众办事环节,方便高效。同时,采集登记有关人口变动项目,并及时录入全员人口信息库。

二是依托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一厅式”办事和相关部门基层工作人员协作配合,建立完善全员人口个案信息协同采集机制。加强基层计生专干、协理员、户籍民警、社区服务队伍的协作配合,加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的协同采集,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一致性。

三是依托凤县政务办公平台、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信息平台,加强部门人口信息共享应用、比对纠错,全面提升全员人口数据质量。经调查,我镇数据库人口覆盖率达到99%以上,人口信息更新及时率和基础项目准确率达96%以上。

四是面向社会,创新应用。我们利用全员人口信息库为教育部门提供3至5岁幼儿名单,为人社部门提供死亡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分布名单,为老龄部门提供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等个案,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人口基础信息决策导向作用,为党委政府做好参谋助手。同时,减轻基层工作量,提高办事效率。

截至目前,共接待群众700余人次,办理各类证件80余本,出具证明200余人,政策咨询500余人次,受到群众好评。

树立正确观念 增强治理体系 篇6

增强治理体系

作者:

2011年4月28日,安徽一名17岁的高中生通过网络找到黑中介,千里奔赴湖南郴州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事后他获得了2.2万元,有了这笔钱,他终于买到了刚上市的苹果手机iPhone4和平板电脑ipad2。但是,回家后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在父母的一再追问下,他只好说出了自己卖肾的事。2011年7月11日,公安机在接到报案后抓捕了组织卖肾的中介人员和实施肾移植手术的医护人员。经调查审问,此次肾移植共获利人民币20多万元,除了男孩获得了2.2万元以外,其余的钱为黑中介和黑医生护士瓜分。后经医学鉴定,肾摘除手术给男孩造成三级伤残。

这个新闻经外国媒体报导后随即引起了美国和印度人民的热议,在一片热潮中他们都在议论中国人虚荣攀比的心态,同时也在质疑和指责中国的治理制度与体系。

此次事件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与热议,是因为它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在处于发展阶段中多数中国人的一个虚荣攀比的心态。综观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形态,中国人会有这种心态也不足为奇,甚至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人在伴随国家发展的历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心态。由于我们国家遭受了痛苦的百年屈辱史,在近代发展中又经历许多挫折才得以发展起来,所以导致我国在物质方面还处于相对缺乏阶段,因此现今大部分国人几乎把物质看成是衡量成功的标准。这种观念无时无刻充斥在我们身边:中国的大多数父母花大价钱送子女去接受高等教育就是希望子女将来能赚更多的钱;大部分女性在择偶时优先考虑的是男方有没有房子和汽车;在一些家族中只要有人拥有万贯家财,不管他是以什么方式赚的钱也不管他获得过什么杰出的成就,他总会被认为是光宗耀祖的榜样。在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以物质衡量成功的观念使很多国人产生了许多扭曲的心态,其中虚荣攀比的心理越来越膨胀,很多人都迫切去用奢侈品去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与成功。

从美国与印度人民的议论的差别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社会发展状态的确会很大程度影响人们的观念与心态。美国是一个物质发达的国家,所以美国群众对于这个中国少年的做法大部分抱以不理解、惊奇和嘲讽的态度;而印度也是和中国一样物质处于相对缺乏的国家,所以印度人民大多是表示同情与理解的态度,甚至有些印度人民还支持赞同这种做法并揭发他们国家现在有很多人去卖器官以求生计的情况。

除了物质相对匮乏,贫富差距过大也是造成国人虚荣攀比的主要原因。富人想得到更多穷人的羡慕与穷人划清界限,而穷人又不想被别人看不起,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去购买奢侈品来显示自己的财富与社会地位,所以国内才会频频出现炫富事件还有工薪阶层拼死拼活购买奢侈品的现象。例如前段时间网上出现的郭美美在微薄自晒自己的名牌包包,豪华跑车;数位煤老板为自己的子女斥巨资举办奢侈豪华的婚礼;著名作家郭敬明在微薄晒出自家豪宅的豪华装修等。这都是国人盲目炫富的不良现象。

虚荣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心态,适度的虚荣心态可以激励人们去良性竞争,努力工作,刺激市场经济的增长,但是过分的虚荣心会导致社会出现许多不良的现象扰乱社会的安稳。因此在建设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需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去解决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一起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富强的美好家园。

中国少年卖肾事件不仅揭示了国人虚荣心膨胀的现象,还暴露出了中国治理体系与力度缺失的事实。人们由此事件发现在中国黑市交易人体器官竟然这么随便,经过深一步的调查才得知中国进行人体器官的黑市中介十分猖獗,它们在业内已经协商形成了一整套强大而细致的业务体系。再调查其他国家人体交易的情况,才发现相比与发达国家,我国有关人体器官买卖行为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漏洞,缺乏打击力度。而且通过调查以往的人体器官交易事件,我们发现我国相关机构监督力度不严,并没有采取较多具体的措施去严厉打击这种非法交易人体器官的犯罪行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重心都偏向了发展经济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社会病态和政府部门对一些问题忽视而导致的后果。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后遗留下来的问题,趁这些问题还没有到严重的地步之前,我觉得政府应该醒悟去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如今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去致力减小贫富之间的差距,引导大众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而且我们还要去多多关注社会民生问题采取措施增强我国的治理体系与力度,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去打造一个更加安稳美好的未来!

树立正确观念增强治理体系

作者:

2011年4月28日,安徽一名17岁的高中生通过网络找到黑中介,千里奔赴湖南郴州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事后他获得了2.2万元,有了这笔钱,他终于买到了刚上市的苹果手机iPhone4和平板电脑ipad2。但是,回家后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在父母的一再追问下,他只好说出了自己卖肾的事。2011年7月11日,公安机在接到报案后抓捕了组织卖肾的中介人员和实施肾移植手术的医护人员。经调查审问,此次肾移植共获利人民币20多万元,除了男孩获得了2.2万元以外,其余的钱为黑中介和黑医生护士瓜分。后经医学鉴定,肾摘除手术给男孩造成三级伤残。

这个新闻经外国媒体报导后随即引起了美国和印度人民的热议,在一片热潮中他们都在议论中国人虚荣攀比的心态,同时也在质疑和指责中国的治理制度与体系。此次事件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与热议,是因为它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在处于发展阶段中多数中国人的一个虚荣攀比的心态。综观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形态,中国人会有这种心态也不足为奇,甚至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人在伴随国家发展的历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心态。由于我们国家遭受了痛苦的百年屈辱史,在近代发展中又经历许多挫折才得以发展起来,所以导致我国在物质方面还处于相对缺乏阶段,因此现今大部分国人几乎把物质看成是衡量成功的标准。这种观念无时无刻充斥在我们身边:中国的大多数父母花大价钱送子女去接受高等教育就是希望子女将来能赚更多的钱;大部分女性在择偶时优先考虑的是男方有没有房子和汽车;在一些家族中只要有人拥有万贯家财,不管他是以什么方式赚的钱也不管他获得过什么杰出的成就,他总会被认为是光宗耀祖的榜样。在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以物质衡量成功的观念使很多国人产生了许多扭曲的心态,其中虚荣攀比的心理越来越膨胀,很多人都迫切去用奢侈品去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与成功。

从美国与印度人民的议论的差别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社会发展状态的确会很大程度影响人们的观念与心态。美国是一个物质发达的国家,所以美国群众对于这个中国少年的做法大部分抱以不理解、惊奇和嘲讽的态度;而印度也是和中国一样物质处于相对缺乏的国家,所以印度人民大多是表示同情与理解的态度,甚至有些印度人民还支持赞同这种做法并揭发他们国家现在有很多人去卖器官以求生计的情况。除了物质相对匮乏,贫富差距过大也是造成国人虚荣攀比的主要原因。富人想得到更多穷人的羡慕与穷人划清界限,而穷人又不想被别人看不起,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去购买奢侈品来显示自己的财富与社会地位,所以国内才会频频出现炫富事件还有工薪阶层拼死拼活购买奢侈品的现象。例如前段时间网上出现的郭美美在微薄自晒自己的名牌包包,豪华跑车;数位煤老板为自己的子女斥巨资举办奢侈豪华的婚礼;著名作家郭敬明在微薄晒出自家豪宅的豪华装修等。这都是国人盲目炫富的不良现象。虚荣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心态,适度的虚荣心态可以激励人们去良性竞争,努力工作,刺激市场经济的增长,但是过分的虚荣心会导致社会出现许多不良的现象扰乱社会的安稳。因此在建设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需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去解决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一起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富强的美好家园。中国少年卖肾事件不仅揭示了国人虚荣心膨胀的现象,还暴露出了中国治理体系与力度缺失的事实。人们由此事件发现在中国黑市交易人体器官竟然这么随便,经过深一步的调查才得知中国进行人体器官的黑市中介十分猖獗,它们在业内已经协商形成了一整套强大而细致的业务体系。再调查其他国家人体交易的情况,才发现相比与发达国家,我国有关人体器官买卖行为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漏洞,缺乏打击力度。而且通过调查以往的人体器官交易事件,我们发现我国相关机构监督力度不严,并没有采取较多具体的措施去严厉打击这种非法交易人体器官的犯罪行为。

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 篇7

1 我国目前的住房消费观念误区

住房制度的改革以及住房信贷政策的放开让许多居民圆了住房梦。但由于居民消费心理的不成熟, 目前存在着一步到位、超前消费、偏爱房产及买涨不买跌等不理性消费行为, 而这些不理性行为所产生的需求则进一步拉动了房价的上升。

1.1 过分看重“自有产权”的观念

由于传统“富而置地”观念影响, 居民将“有房住”和“拥有住宅”区分开, 在租房住和买房住的选择中, 90%的人会想办法购买住房产权。从情感上来说, 在大部分中国人心里, “家”不仅是有地方住, 还包含精神寄托。很多人觉得只有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心里才踏实。目前, 在购买住房的刚性需求中有不小的比例是由于结婚、孩子读书等原因产生的。我国传统观念中婚姻一向是和房子紧密相连的, 结婚要准备好的第一件事就是房子, 有了房子, 心才能安定。同时, 由于我们目前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安排, 也让不少人为了孩子上学而买房。另外, 从经济上来说, 租房所要的租金也不少, 到头来房子还不是自己的, 尤其是在房价、房租不断上涨的趋势下, 让人觉得租房在经济上不划算。

1.2 一步到位的观念

一步到位观念就是购房者希望通过一次性购买住房解决终生居住问题。一步到位的购买者认为:买房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买套不满意的, 住着也不舒服, 不如咬咬牙买套好的,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前享受, 另外也少了许多搬家的麻烦。甚至有部分人, 在子女还小甚至刚出生时就早早的为其购买住房。前些日子, 搜房网推出了《2010年重庆春季购房消费调查问卷》, 截至4月8日共有10899名网友参加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 在接受调查的群体中首次置业者超过一半, 达到了58.76%。超过40%的市民首选9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 其中选择15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选择5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的不足15%。由于网民大多是年轻人,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年轻人购房喜欢一步到位。

1.3 超前消费的观念

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负翁”、“房奴”现象就是超前消费特有的产物。自从“中美两个老太太买房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后, 我国居民 “量入为出”的观念开始转变, “超前消费”的步子迈得又大又快。购房者为购买一套属于自己产权的住房, 不仅把自己的存款花了, 把亲戚朋友的钱借了, 而且还把自己的后半辈子抵押给了银行。2009年年末, 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已经超过34平方米, 这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及居民收入水平相比, 整个国民财富的累积水平在住房消费上已经超出了现在居民的富裕程度。消费者不仅在住房面积上追求宽敞, 同时在居住环境、房屋装修方面也过于追求“舒适、高档、豪华”。住房消费观念由“居者有其屋”向“居者有佳屋”转变, 导致住房消费出现了一种非理性化的超前消费倾向。

1.4 用房产来保值增值的观念

房产确实兼具 “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目前股市不景气, 投资渠道缺乏, 没有开征物业税, 城市化进程加快, 在房价上涨及通货膨胀的预期下, 不少人通过购买房产来实现自身财富的保值升值。尤其是在我国住房改革完全货币化以后,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经历了几番疯狂的上涨, 这种房价上涨带来的巨大“财富增值”诱惑着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为买房竞折腰。不少先富裕者, 在手头盈余资金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渠道时, 纷纷将眼光转向了房产市场, 出于对未来房价走高的预期, 希望获得稳定的租金回报和升值回报, 于是把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温州炒房团、山西炒房团都是例证。《深圳蓝皮书:中国深圳发展报告 (2007) 》显示, 深圳的投机性购房占到了58.42%。许多二次或多次置业者购房目的大多也是投资或投机。但是, 我们必须的理性的看到, 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并不健康, 高房价里的泡沫有待挤出, 并且我国目前很多商品房的使用寿命只有30多年。如果居民利用银行贷款来投资的话, 房产并不是很好的投资品种, 在贷款利率较高、物业服务费、住宅功能贬值、经济贬值的综合作用下, 投资住宅房地产可能会血本无归。国内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香港房地产市场、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都证明了这一点。

2 我国目前住房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对住房具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 儒家文化又是以“家”为核心的文化, 而维系“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则是住宅 (有私有产权的房屋) 。没有住宅就没有“家”, “家”是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所, 因此, 人们可以倾其所有去购买属于自己的住宅, 年轻人结婚一般都要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这是儒家文化圈国家国民的特殊消费习惯。有土斯有财, 就是这种文化的口头表达方式。以前人们说一个人一无所有就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可见住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2 住房需求在过度压抑后的释放

计划经济时代, 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下, 单位和政府建房很少, 以至于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5平方米降至1978年的3.6平方米, 出现了许多住房困难户。住房消费商品化市场化后, 人们可以自己掏钱选购所需住房, 对大面积住宅的渴求瞬间可以变成现实, 于是长期被压抑的住房需求得到猛烈释放。

2.3 财富增值的诱惑

近年来, 房价节节攀升, 房价上涨所展示的巨大升值空间诱惑着人们争相购买房产。国土资源部《2009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报告》披露:2001年全国城市住宅价格均价为2017元/平方米, 2009年为4474元/平方米。从这个比较保守的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间房价已翻了一翻。从我自身买房的经历来看, 房产的增值空间更是巨大, 2006年年初, 笔者在上海浦东内环边上买的一处房产是9600元/平方米, 目前, 该小区的房价已涨至30000元/平方米。房价的快速上涨让人不得不望房兴叹:存款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越是等待, 越是买不起房子。房产所展示的巨大升值空间不仅让有刚性需求但购买力欠缺的人们千方百计想办法凑首付, 争取早日当上“房奴”以免为下一波的房价上涨埋单, 而且更加强烈诱惑着那些手头有闲钱又没有更好投资渠道的人们竞相购买房产以期获得财富的保值增值。

2.4 超前消费的过度宣传

在房改初期, 为了改变中国人“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 鼓励居民用信贷购房, 一个关于中美两个老太太购房的故事流传甚广。故事的大意是: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30年的钱, 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 临终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后面的问题就是:你觉得两个老太太哪个更幸福一些。此后的十几年, 这个故事被房地产商和银行顶礼膜拜, 改变了一代中国人 (尤其是年轻人) 的住房消费观念。很多人利用贷款住上了自有产权的房子, 中国的房地产信贷市场也因此蓬勃发展起来。这个故事用人人皆向往的“幸福”来倡导超前消费, 但却没有提及超前消费的前提及后果。要享受“超前消费”带来的幸福是需要有条件的, 其前提就是你有能力并有意愿还完贷款。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保障程度较低的今天, 面临着随处可见的失业、疾病等意外, 又有多少人能保证自己有能力还完二三十年的贷款呢!另外, 如果房价不是一直上涨, 而是暴跌的话, 又有多少人有意愿去还贷款呢!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给了我们这方面的警示。

2.5 盲目攀比的推波助澜

所谓攀比心理, 是刻意将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 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攀比之风在我们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时候、任何一个领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原有的只要能够居住就行的那种居住环境, 而是向着更高更好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不少消费者在买房时并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需求, 流行什么就追着买什么, 本来两夫妻住着90平方米的房子刚好适用, 却偏要四处筹钱换成140平方米的大房子;本来家里人多需要更多的房间却非要选择客厅大卧室少的“气派户型”;本来住在市中心方便自己上班、孩子上学的却为了身份的象征跑到郊区买别墅。所以, 小房换大房, 低档的换高档的, 有房的想投资更多房产赚钱, 人们的这种攀比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房价的上涨。

3 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

科学的住房消费观念应该要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要能积极引导居民的住房消费向良性循环发展。纵观目前的住房消费行为, 确实存在一些不理性的消费行为。而住房作为重要的消费资料, 应该建立一种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才符合当前的实际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要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 首先要正确意识到以下几点:第一, 社会在发展, 居住的品质、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延伸。十年前购买的豪宅, 在今天看来可能是很普通的住宅, 甚至是不合流的住宅。第二, 人的一生, 在不同的阶段, 其收入水平是不断变化的, 能用于住宅支出的能力也是变化的, 相应的对住宅品质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第三, 家庭人口数量、结构也是变化的, 你可能由两口之家变成三口或四口之家, 然后又变回两口之家。家庭人口变化, 会促使你对住宅的要求发生变化。第四, 现代社会人才流动频繁、加速, 人们往往要异地就业、异地转换工作。意识到了以上几点, 在我们购房的人生规划中, 就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梯度购房。

所谓梯度购房, 要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年龄、收入来确定自己的住房消费层次, 不要盲目追求住房高消费;同时, 消费的形式也可以按照自己收入的增长逐步由租赁到自用再到投资转变。就是在一个房地产市场中, 购房者根据自己的收入及需求, 先租后买、先买旧后买新、先买小后买大、先买普通后买高档、先投资创业后安家养老的购房理念。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它的含义,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踏入社会, 这时他首先用租房的形式解决居住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工作踏上正轨手中也有了一些积蓄, 这时候可以考虑买上套五六十平方米的二手房先安个家, 这样结婚用房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再过几年孩子长大了而你的收入也可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这时你就可以卖掉旧房子, 根据自己的能力买入一套居住舒适度相对较高的住宅, 面积大一些、房型好一点, 这时你可以说拥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家”了。若干年后, 也许你已经成了一位“金领”级的人物, 这时你就有资格和能力考虑一下你个性化的居住需求了, 这可能会是一套高档的复式住宅甚至是一座别墅, 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居住梦想。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美国人平均一生换7次房, 很多美国人在30岁、40岁、60岁时会按不同的收入情况和需求特点购置不同的住房, 从普通公寓到连体别墅, 再到更高档的单体别墅。在国外成熟的房地产市场, 都经历并演绎着一个“梯度消费”市场。有的人一生可能永远租房而不去买房;有的人多次置业、异地置业, 不断调整自己的居住环境。人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决策自己的置业计划, 市场很自然地形成了“梯度消费”特色。

另外, 梯度购房消费观念不仅与个人成长规律相适应, 也与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相适应。目前我国住房供应体系是商品房主要面向中高收入家庭, 特别是高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主要面向较低收入的困难家庭。当我们收入较低时, 我们可以先申请廉租房,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财富的积累, 可以由购买具有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向商品房甚至高档商品房过渡。

这种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居民来说, 既能让我们“有房住”, 又不至于让我们由于超前消费背上过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 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避免房价的暴涨暴跌;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社会公平来说, 可以避免由于房价涨跌所造成的穷人的财富向富人转移的现象。总之, 梯度购房消费观念有利于我们个人的身心发展, 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百度文库, (2010-3-2) .http://wenku.baidu.com/view/df7090956bec0975 f465 e236.htm.l

[2]欧阳洁.“认房不认贷”配套措施:需实现购房信息共享[N].人民日报, 2010-5-24.

[3]张平石, 祝平衡.住房消费观念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 2009 (1) .

树立“断舍离”观念 篇8

【摘 要】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了“断舍离”理念,其概念非常简单,“断”就是购物时三思而后行,只买必需的物品;“舍”就是收拾没用的破烂儿,缩小喜好的范围;“离”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通过对物品进行整理和舍弃,达到让自己心情愉悦的目的。“断舍离”适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树立“断舍离”观念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

【关键词】断舍离 思考法则 实践方法

一、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新型主张。“断”,就是让购物的入口变得狭窄;“舍”,就是让收拾的出口变得宽广;“离”,就是让人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断舍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你的生活能够流动起来,不再停滞在旧物的堆积当中。

二、为什么要树立“断舍离”观念

我们的生活需要“断舍离”,心情更需要“断舍离”。所以想要生活更美好,我們必须要树立“断舍离”观念,清理生活中的负能量,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为什么囤积的东西越来越多

(一)在这个物质过度泛滥的社会,我们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尤其是当我们没有时间,或是没有伙伴一起去购物的时候,网购便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各种软件、各种网站,它们能让你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二)无论是上街购物,还是网购,捡便宜心理和折扣的陷阱让我们的东西越来越多。为了让人失去理性地“买买买”,商家可是想出了各种方法。比如,一年当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庆祝的日子,每当到了这些日子的时候,网站上就会推出各种活动——满100减20、满200减50等等,而我们在面对打折商品这件事上也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

四、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一)逃避现实型

这类人通常是工薪阶层,他们不仅限于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里工作的人员,还有在私营企业里的务工人员、低层职业经理、长期农民工。他们每天都把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在工作上,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如加薪、升职等等。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没有过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更没有多余的空档来收拾屋子。

(二)执着过去型

这类人通常是比较保守的类型。他们很怀念过去,对于他们来说,过去的东西承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他们的生活历程,看到那些东西,会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自己在这个空间存在过的痕迹。说到底,终归还是心理缺乏安全感,缺乏接触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勇气。

(三)担忧未来型

这一类的人我们并不能说他们有任何的错误,也许我们自己也是这其中的一员。这类人是典型的会为自己考虑的人,为自己以后可能遇到的危险做好一切万全的准备。

五、掌握“断舍离”思考法则

(一)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迁就别人的时间,否则就会导致自己的时间过分流失,想做的事情做不好,不想做的事情却做了很多。我们应该准确评估当前的形势,协调好自己和别人的时间,不要做逃避现实型的人。

(二)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了解当下的含义

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对于物品的购置要富有主见,不能随波逐流,看到别人都买,于是自己也想买,却没有考虑自己需不需要这个东西。如果自己不需要,这个东西就完全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所以,为了不让物品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我们要具有选择的智慧。

(三)理清“扫除”的整体概念

在断舍离里,“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我们每个人都会定期整理自己的房间,在中国传统中,春节前,每家每户都会打扫自己的房屋,顺便也会收拾出一些不要的东西。可见,“断舍离”观念的雏形其实在很早就存在于中国人民的心中。

(四)关注不扔东西造成的损失

我们在舍不得扔掉东西的时候,应该仔细想一下这个东西对于我们是否还有利用价值,如果没有利用价值,留着它对于我们来说就等于留着一个废品,而废品只是在给我们的生活增加负担。如果我们还在怀念它之前的价值的时候,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因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物体本身的价值已经转换为了使用价值,而我们正是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行使了它的使用价值,所以在扔东西的时候,不要犹豫。

(五)将周围人卷入“断舍离”的漩涡

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有句话是“字如其人”,其实,一个人的周遭东西如何,是真的可以反映这个人的生活习惯的。如果我们周围的东西杂乱无章,别人进来一看就会发现我们是一个不会整理自己东西的人,连自己的东西都无法整理,是没有办法做好其他事情的,所以这很容易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们不要觉得麻烦就不整理,其实觉得麻烦的原因只是因为你没有开始,如果开始了,就会慢慢喜欢上整理东西。

六、“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一)提高收拾动机

收拾动机的提高,对于我们来说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收拾动机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一个由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决定的抽象无形的东西。想要提高大家的收拾动机,首先应该让大家学习如何能够更好的、更高效的生活。只有提高了大家生活的积极性,才有可能提高大家享受生活的积极性。所以我们现在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悦纳自己、接受生活。

(二)一切从扔东西开始

对于东西,我们不能不舍得,如果不舍,我们又怎样才能得到新的东西呢?正所谓“有舍才有得”。所以,认真观察我们的周围吧,看看有什么东西是不需要的,如果不需要的话,就要敢于舍弃,不要把它变成我们生活中的废品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号召起周围的人——断舍离。

【参考文献】

[1]黄伊凡. 山下英子:幸福需要“断舍离”[J].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2014(08).

[2]黄淑文.断舍离,与喜欢的物品相亲相爱在一起[J].生活教育,2014(05).

[3]山下英子,吴倩.断舍离[J].中国对外贸易,2014(04).

[4]山下英子,洪逸慧.断舍离,让心情轻盈到不可思议的人生整理术[J].博览群书,2014(03).

树立全球观念 展示大国形象 篇9

树立全球观念

展示大国形象

一、热点扫描

1.系列外长会议:中国——东盟(10+1)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东亚峰会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谁去外长会等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2015年8月4日起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中国——东盟(10+1)外长会时提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三点倡议”。

(一)南海地区国家承诺全面有效完整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积极探讨“海上风险管控预防性措施”。

(二)域外国家承诺支持地区国家上述努力,不采取导致地区局势紧张和复杂化的行动。

(三)各国承诺依据国际法行使和维护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行自由。

2.减贫与高层论坛:2015减贫与高层论坛2015年10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3.习近平访美:2015年9月22日至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9月2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经过36年发展,中美两国利益交融空前密切,合作基础更加坚实,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两国关系越来越具有全球影响和战略意义,确保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合乎两国人民愿望,顺应国际社会期待,契合时代发展潮流,两国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肩负责任更加重大。习近平主席此次美国之行为中美关系发展拓展了思路,增强了动力,带动“跨越太平洋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访美期间,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第一要务,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愿同各国一道,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开创中美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中美两国人民幸福、为世界各国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4.联合国发展峰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9月26日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强调国际社会要以2015年后发展议程为起点,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习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并留言:共守和平共谋发展。习近平指出,国际社会应该以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权威和作用,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潘基文表示,中国是国际社会重要成员,是联合国议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中方长期以来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对促进国际和地区问题的妥善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5.南南合作圆桌会: 2015年9月26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由中国和联合国共同举办的南南合作圆桌会,承诺未来5年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 100”项目支持,并强调,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关系不可动摇的根基。6.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 2015年10月14日至16日是,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会见了出席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的外方主要代表时指出,欢迎在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实现共同发展。

7.巴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2015年11月13日晚,法国巴黎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惨重的人员作废。世界各国纷纷谴责恐怖袭击,向法国人民表示支持和慰问。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法国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向法国总统奥朗德致慰问电。习近平主席指出是,中国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愿同法国及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

8.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 2015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9.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七届部长级会议:2015年11月17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闭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APEC21个经济体部长讨论了如何在“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的主题下,扩大亚太区域的触角和影响力。会后11月19日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 共促亚太繁荣》的重要讲话,强调亚太是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我们应该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运用亚太经合组织这一重要平台,推进合作共赢,让亚太继续引领全球增长。10.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2015年11月24日至25日是,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中国苏州举行。习近平会见中东欧国家领导人;李克强出席“16+1”领导人圆桌会议、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强调中方愿同16国一道,共同编织“16+1”合作的锦绣画卷。

11.巴黎气候大会: 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参加了巴黎世界气候大会,向全世界宣布了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45%到50%的目标。并指出,中国历来言必信、行必果,我们将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中国愿在信息公开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12.上合组织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2015年12月14日至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郑州(河南省)举行。李克强总理主持会议。经上合组织成员国协商,本次会议主要议题为“研究上合组织框架内经贸、投资、金融、交通和人文合作的现状、前景和发展措施。”

13.约翰内斯堡峰会:2015年12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在南非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启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的主旨演讲,承诺中国在未来3年将同非洲国家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并给予非洲600亿美元资金支持。

14.亚投行成立与开业:2015年12月25日,历经800余天筹备,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2016年1月16日,亚投行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他指出,倡议成立亚投行,就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推动完善现有国际经济体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建设性举动,有利于促进各方实现互利共赢。15.习近平访问中东三国:2016年1月19日至23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塞西、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鲁哈尼邀请,对中东三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为和平而来,为发展而至,为和解而呼,受到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

16.政府工作报告阐述外交理念: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与各主要大国协调合作,建设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地区国家持久和平相处、联动融合发展。深化南南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合法权益。建设性参与解决全球性和热点问题。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不懈努力。

17.中国严打暴恐活动: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

二、考点链接

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2.世界是开放的,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来发展自己。

3.世界格局多极化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4.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既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了许多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当前经济环境,趋利避害,谋求本国快速发展。

5.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世界并不太平,同时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也有所影响。

6.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集中主要精力,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抓住机遇的本领,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能力。7.竞争中有合作,竞争合作求双赢;

8.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9.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0.我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11.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 13.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4.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15.青少年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培养全球观念。

16.要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既平等的对待其他国家的公民,尊重他们的国家制度和文化,又要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提高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树立当代中国公民的形象。17.青少年需要善于学习,不仅要学习外来文化,还要宣扬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18.“大国关系”的推进: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化解矛盾和分歧,维护两国人民的良好友谊;有利于加强两国经济、文化等的交流与互鉴,为两国关系夯实民意基础等。

三、中考预测

从初中高衔接的角度看,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不容忽视。尤其这一年来,国家领导人频繁开展外交活动,习主席讲述“中国故事”,阐明“中国机遇”,提出“中国方案”,表达“中国态度”,在国际社会刮起一股“中国风”。无论是在提振世界经济的重大议题上,还是在治理全球气候变化的公开讨论中,习近平主席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为破解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出满满的“正能量”。所以,2016年中考本部分一定为必考内容之一,选择题和主观题的呈现方式都有可能,相比较而言,涉及主观题内容的考察的可能性更大。会以中国广泛外交为载体,考察学生对于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的全方位认识与思考,以及当今的国际形势的理性认识。当然,也可能涉及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辩证态度。

四、模拟训练

(一)生活情境辨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年,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出席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开展了不少外交活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参与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国际事务。对此,你支持的看法是()

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我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④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快速超越世界上其他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2015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发表讲话,系统、深入阐述中国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和主张,倡导各方合作应对挑战,共同挖掘增长新动力。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①我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②我国为世界经济发展做贡献

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我国认同强权政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都位于古丝路沿线。2015年7月在乌法峰会上,参会领导人几乎异口同声,赞赏并希望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战略对接。我国倡导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

①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交流合作

②创设良好环境,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在2020年实现

③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的影响力

④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4.法国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枪击事件接连发生。这表明()①恐怖主义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公害

②反对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世界不可能实现持久和平

④危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习近平主席在向法国总统奥朗德致慰问电时指出,中国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愿同法国及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这()

A.表明中国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B.是因为中国是恐怖主义的最大受害者

C.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D.反映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6.近年来,恐怖袭击事件在世界各国“上演”。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恐怖主义已经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发展。遏制、打击恐怖主义,世界各国应()①团结一致,加强合作

②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理解恐怖袭击者的无奈,学会换位思考

③加强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④全方位引入西方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7.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中国——东盟(10+1)外长会时提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三点倡议”。可以看出()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②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③国际反华势力势不可挡

④我国是一个军事强国,有能力抵御外敌入侵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8.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9月2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强调国际社会要以2015年发展议程为新起点,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这表明()①我国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③国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是世界上最负责任的国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9.2015年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②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③扩大对外开放,谋求互利共赢是促进中国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中国的发展决定世界的发展方向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0.2015年9月22日至25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中美两国就经贸投资、网络安全、南海、人权、人文交流以及落实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阿富汗重建、应对气候变化、维和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加深了彼此了解,达成重要共识。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这有利于彻底消除两国存在的分歧和敏感问题

②双方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社会发展

③ 中美两国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没有分歧

④增进两国人民友谊,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生活问题解析

11.听中国声音 树中国形象

材料一

2015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超过190个国家的领导人将齐聚巴黎,讨论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科学家们警告道,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上升,那么我们将会跨过比工业革命之前上升2摄氏度的门槛,并造成毁灭性的不可逆转后果。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首次参加了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立场与中国行动备受瞩目。向全世界宣布了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45%到50%的目标。并指出,中国历来言必信、行必果,我们将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中国愿在信息公开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1)从材料一中,你能看到召开本次气候大会的必要性吗?

(2)你认为,巴黎气候大会上的“中国声音”在传递哪些讯息?

(3)你认为中国承诺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45%到50%的目标,能够实现吗?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

12.加强交流互动 谋求合作共赢

材料一

2015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贬值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推进改革创新,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11月21日,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八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东盟十国领导人与会。李克强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共同主持会议,与各方就中国一—东盟合作、地区发展进行深入讨论,达成广泛共识。

阅读热点材料后,某校九年级一班的学生发起了以“倾听中国声音,促进合作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1)[材料收集]同学们很希望能及时了解世界动态,倾听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发出的声音。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或途径去获得资料?

(2)[理智思考]人类的共同发展为什么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合作?

(3)[活动策划]请你设计两种合理的主题活动形式。

(4)[我的发言]假如要你做主题发言,请你写一份主题发言的提纲。

13.维护国家利益

展现大国形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015年11月22日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届东亚峰会时,就各国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提出五点倡议。我们相信,中国与东盟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共同维护好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1)中国完全有能力、有智慧,维护了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你认为这个信心源自哪里?

(2)请你谈谈中国为什么要坚持通过友好协商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有关争议?

14.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相关新闻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关注。中美双方宣布2016年举办“中美旅游年”。旨在扩大和塑造两国之间的旅游交往,为赴对方国家的游客提供高质量旅行体验。

中国文化部将与美国多家公共和私营文化机构合作,在美开展“跨越太平洋——中美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内容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思想、民俗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等。(1)如果你有机会参与“中美旅游年”活动,你将如何与美国朋友交往?

(2)美国朋友邀请你欣赏当地艺术表演或体验民俗文化,你会接受邀请吗?为什么?

(3)回顾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交往,“合作”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词。请你就这一话题谈谈你的认识。

热点专题

树立全球观念

展示大国形象

【参考答案】

一、生活情境辨识

1—5:A D C B C

6—10:D A A C D

二、生活问题解析

11.(1)当前全球气候不断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及人类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世界性气候难题。

(2)角度点拨: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国际形象、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

(3)①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方略,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技创新,开发绿色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鼓励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⑤全体人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⑥我国重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等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2.(1)上网查询;观看电视新闻;阅读报刊杂志等。

(2)世界是开放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之一,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必须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因此,世界各国各地区必须携起手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努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谋求国际经济合作,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

(3)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网页设计;专题板报;主题报告会等。

(4)当今国际形势概述;设计国际和平日的意义;简要阐述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在中国积极开展外交,参与国际事务的背景下,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等。

13.(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统一、艰苦奋斗;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14.(1)要不卑不亢,维护好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也要尊重外国朋友的信仰和风俗习惯,理解并接受他们待人处世的不同方式。

(2)会接受。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当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会使我们更快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加强了解,会交上更多的朋友。

上一篇: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的教案下一篇: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民族学校减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