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知识产权保护观念(精选4篇)
树立知识产权保护观念 篇1
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我是机电工程系15级三年制机电2班的学生李静静.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就包括我们在校大学生,因为我们年龄和经历的限制,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做出一些违反纪律和法律的事情,同时,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容易受到侵害。
五月份以来,我系开展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在其间讲到了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的法制建设,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法律教育,使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这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我国法制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同学们,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我们常常讲要遵纪守法。可见,遵纪是守法的基础。违纪和违法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此,我特别向同学们提出两点建议:
1、认真学习《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国家法律法规,用校纪校规约束自己的行为。爱护校园内的一切公用设施;例如:安全出口指示牌,若因为被故意破坏而发生意外,破坏人要承担道德的和法律的责任,后果严重的要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我们大家知道,法律是一把双刃剑,他既规范和约束我们的行为,同时也是我们的保护伞,当我们在校内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被敲诈勒索时,应及时告诉父母或者老师,甚至可以打电话报警,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头脑一定要清醒,千万不能“一时失足成千古恨”,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应真正做到“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当文明学生,做守法公民,时刻以道德和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言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权,共创和谐、美好的校园。
谢谢大家!
机电工程系2015级三年制机电一体化技术(2)班
李静静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篇2
做好新时期教育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千年前古人尚有这样的认识,而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难道没有这样的思想观念吗?新时期,倡导我们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观念,目的是要我们不断壮大自己,因为我们的工作有别于其他工作。“传道、授业、解惑”是传统教育中我们的任务,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美、老诸方面发展的合格的人才。作为教师我们固守“一桶水”的专业基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课程在不断变化、教学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视野越来越开阔,“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再加上学校的统考监测,我们是否感到外在的压力?因此,材料当中教师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当然,教学中需要教师无私奉献,需要这种“苦教”的精神,但是不提倡教师“蛮教”。现在提倡有效教学,就是针对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想达到有效教学,就必须吸取新鲜血液,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而要做到这些,老师们必须走进先进的教育理论、走进专业引领,深入课堂,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时间模式。我们知道,教学是双边活动,尤其是新课程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老师得动一番脑筋,费一番功夫,但前提是教师必须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只有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比如,读课文,不同的人在指导学生读的时候,方法就不一样。5月16人在银川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小学教学研讨会”时,特级教师贾志敏就很有一套。比如读课
题《卖鱼的人》,他指导学生读时,强调要读得轻、快一点,而且重音不同,强调的成分不同。著名特技教师支玉恒老师在教授《最珍贵的东西》一文时,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学生在读中走进了文本,在教师的指导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在充分地朗读基础上深刻理解了“最珍贵的东西”,搭建了与文本的直接对话的平台,所以,才会有学生精彩的辩论,才会有“教材”带给他们的深深反思,而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也是这样,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作用呢?像材料中的老师只能说是反复的教教材,根本没有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作为我来讲,要想改变目前的教学状态,就必须努力学习,跟随时代的脚步,力争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不是守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做井底之蛙,而是从井底跳出来,用心去认识这个社会,从社会中汲取营养,壮大自己。
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篇3
——整理网络文章而来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往往站在成功的前列,而不会利用时间的人则通常与失败为伍。帮助孩子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就会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并将成功牢牢握在手中。
家长可以发现,有些孩子常常是一边吃饭,一边玩耍;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完,心里又想着另一件事情;做事总是杂乱无章,缺乏条理;在家坐下来学习时,往往不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找学习用具,剥指甲,上厕所,喝水,等等。这是孩子时间观念不强的表现。磨蹭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毛病。它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跟孩子的性格、能力及家庭教育方法失当有关。孩子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很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这时候,爸爸妈妈如果不加注意,就会让孩子养成“拖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这种坏习惯会根深蒂固。那怎样让孩子增强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呢?
一、提高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对孩子智力发展的一个有益补充,是对孩子自立能力的训练,是孩子成长的一项内容。但现在的父母事事包办,使孩子丧失了许多本该属于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从而导致了孩子能力的弱化,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所以,家长应给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的事情帮着做”。在孩子做不好时,父母不要急着帮忙或轻易责怪,以免孩子丧失自信,形成依赖感,而应鼓励孩子在不断尝试中学习、锻炼、进步。
二、增强时间观念
孩子年龄小,时间对孩子来说非常抽象,所以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脑海里没有时间观念。有时大人在旁边心急如焚,孩子深处其中却坦然若之。所以,家长可以在平时与孩子交流时,明确的使用时间用语,帮孩子树立对时间的初浅认识;也可尝试让孩子在一分钟内做事,体验时间的长短,或与孩子一同游戏,并在规定的时间嘎然而止,训练孩子的时间行为,让孩子意识到“规定的时间作规定的事”。
1、要建立严格的作息制度, 教孩子做事情学会计划。家长要为孩子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对起床、就寝、吃饭、做功课、自由活动、做家务的时间都要做出具体的规定,并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孩子养成按照时间表作息的习惯。
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养成时间观念的前提。
要想让孩子合理地利用时间,就得让孩子学会检查自己的时间运用状况。在日常生活当中,爸爸妈妈可以要求孩子每天把自己的时间运用情况记在日记本上,每月分析自己时间运用的规律,找出浪费时间的地方。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减少时间浪费。
2、训练孩子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许多孩子在学习开始时,总要收拾书桌,整理书包,把书拿出来,放进去,再拿出来,再放进入,浪费很多的学习时间。因此,家长要让孩子遵循一条原则:立刻开始学习,不要拖拖拉拉,一般来说,如果孩子能习惯于毫不迟疑地投入学习,往往会觉得时间过得快,不但学习效率高,还会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使孩子更乐意泥塑。另外,要使孩子的生活条理化,如学习用品放置条理化,日常生活用品摆置固定化等,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有理的习惯。这样,浪费的时间会大大减少。
3、让孩子养成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学习经常中断,或拖拖沓沓,既浪费时间,双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不要轻易打扰,不要随意叫正在学习中的孩子去买东西、倒垃圾、看电视等,努力让孩子养成学习时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孩子的书桌上尽量不放平日他最感兴趣的非学习用品。家中不要有太多的噪声,要给孩子提供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爸爸妈妈也不要陪读或监督,只需在孩子学习结束后进行检查,一是看孩子是否按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二是看孩子完成的作业的质量如何。如果孩子已经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爸爸妈妈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孩子没有按规定去做时则必须给予应有的惩罚。
4、教孩子科学的统筹方法,指导孩子按照任务的轻重缓急安排学习顺序。统筹方法是从全局出发,全面考虑事情应该如何安排才能提高效率,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要做的事情的重要程度,他们的事情往往是由爸爸妈妈和老师来安排的。这是造成孩子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一大原因。
事实上,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才有可能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爸爸妈妈可以指导孩子每天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序排列顺序,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重要而紧迫的事情,如考试、测验;
第二类是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如完成家庭作业;
第三类是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如提高阅读能力;
第四类是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不做。
如果孩子能够按照这个顺序来安排学习任务,可以保证把重要的事情都完成,把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
5、让孩子学会利用点滴时间
时间十分珍贵,许多人都知道珍惜大段的时间,但却会忽略很多点滴的时间,比如坐车等车的时间,打饭排队的时间,约会等人的时间等。这些零碎的时间积累起来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利用这些点滴的时间能够完成很多事情。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利用好这些点滴时间,不要浪费每一分钟。
6、教孩子有效利用黄金时间,学会高效地学习。
每个人都有一个生物钟,每一个人的生物钟都不完全相同。有的人在早上记忆力好,看两遍单词就能够记住,而有些人是晚上睡觉前脑子清醒,看什么东西都过目不忘。同样的时间段,一个人心情愉快时就会记东西快,情绪低落时就会记不住东西。让孩子注意观察自己这方面的特点,掌握自己最佳的学习时间,然后把最重要的知识放在最佳的时间里去记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一个孩子来说,一天内有四段高效的记忆时间:
第一段:早上6至7点,适合记忆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内容。
第二段:上午8至10点,适合记忆大量基础理论知识。
第三段:下午7至9点,适合进行综合性知识的记忆。
第四段:晚上10至11点,适合记忆精确性高、容易出错的知识。
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有些人早上学习效率高,有些人晚上学习效率高。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注意观察自己的特点,掌握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然后把重要的学习内容安排到最佳时间里去学习。
三、开展竞赛游戏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行为是后天习得并通过不断强化而巩固下来的。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磨蹭的习惯,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开展一些适合孩子的充满趣味的竞赛活动,以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愿望,锻炼孩子的能力。如:孩子穿衣特磨蹭,就和他开展“穿衣”比赛,让孩子通过不断练习,逐步提高速度。
四、运用同伴效应
孩子通过与同伴交流、嬉戏、玩耍,可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所以,家长应多让孩子与那些性格活泼开朗、做事速度快的伙伴交往,有助于发挥榜样效应,使孩子开阔视野,并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清楚地了解自己,从而不
自觉地用交往的规则来调节自己的言行,保持和强化那些受群体接纳的优点,改变和摒弃一些坏习惯,这种“调解力”是纠正孩子磨蹭毛病的一剂良药。
五、给孩子一定的玩的时间
爸爸妈妈必须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比如,有的爸爸妈妈要求孩子每天放松一小时。在这一小时内,孩子可以玩、听音乐、休息等,不管干什么,爸爸妈妈都不去干涉,等孩子情绪比较稳定和愉快,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时,就会比较愿意开始较长时间的艰苦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高职教育要树立新观念 篇4
——心得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专业学科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非常明显,从而形成知识一体化和综合化。这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探索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顺应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积极加快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一、市场观念
高职教育要想办出特色,要想办出生机和活力,就要立足区域,面向世界,着眼当前,面向未来,研究市场,面向现代化,把高校当成一门独立的产业,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多形式的办学方式,向经济社会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加大自身改革调整的速度,走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前列,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解放思想、创建特色
就是要继续做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工作,把我们有认识统一到创建有特色的高职学院上来。解放思想必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以必须统一思想。只有解放思想,帮可能解决好高职学院“姓高、姓职、姓特”的问题。“姓高、姓职、姓特”、这是一篇大文章,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是一个开篇。解放思想要解决“定位”问题,面对我们所处的形势,对自己要有正确的定位,要有生存
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不能一味地自我感觉良好;要转变对教育、对职业教育有传统观念,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产业性质,树立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和效益意识。
三、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把高等教育视为获得某种身份与地位的手段,把高等教育当成终极教育,认为接受一次大学教育就受益终生,造成培养出的人才只“专”不“博”。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信息社会日益发达的今天,以前的那种“专才”很难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现在,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是为了获得一种资格,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知识、很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观念上,更强调通才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方法,使学生知道学习是“生命延续、事业进步”的第一需要,走向社会具有触类旁通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信息社会不断学习的要求和市场经济职业变迁的需要。
四、以人为本、质量第一
所谓以人为本:从办学目的来看,我们办学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是搞素质教育,是培养具有工程学院鲜明特色的“四具有”有人才(具有正确有价值取向、良好有信息素养、过硬有专业能力、积极的生活态度),是要提升人才竞争力。办学必须讲效益,但树立效益观点并非以赚钱为目的,不是为办学而办学。人办学的主体来看,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
我们办学,从宏观的方面讲,是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议现代化建设培养专门人才;人中观上讲是履行国家事业机关职责,完成政府和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从微观上讲是全体教职工事业所在、谋生手段。
五、树立“人力资源共享”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制约下,许多方面都没有真正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教师职业的“终身制”严重影响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作为大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始终处于科技前沿,才能担负起教学任务。但在大学校园,社会上的“分流”、“下岗”、“聘任”等机制似乎并未对大学校园有所冲击,其俨然“世外桃源”,“铁饭碗”依然坚固,“大锅饭”仍然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益不高的问题亟待解决。在“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影响下,教师管理的方法是身份管理,一个教师的职称就决定了他的各种待遇,至于他有无履行应有的职责并不重要。比如许多教授实际上在承担副教授甚至讲师的工作。教师的身份带有很强的“官本位”色彩,如不破除,一是不利于择优、竞争上岗;二是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只有破除教师管理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实施岗位管理,才能建立起一个公正、竞争、开放、效益、法治和多样化的教师聘任制度。这样,教师既可以被一个单位聘用,也可以被几个单位同时聘任,使用人单位能够面向全社会聘任所需要的教师,实现全社会的教育人力资源共享。
六、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观念
一所名副其实的高职院校,不但要在科学文化发展上有重要的地
【树立知识产权保护观念】推荐阅读: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07-24
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06-16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10-25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08-13
正确树立五种观念 切实增强党性修养10-17
树立就业新观念 不断提高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07-11
现时代树立人文精神比树立科学精神更重要06-19
品牌树立07-28
树立方法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