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树立论文

2024-05-11

培养树立论文(共12篇)

培养树立论文 篇1

前苏联教育家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如果教师有威信, 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这对教师的学识、人格, 特别是教师的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师德不仅会影响学生, 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无数赞誉和光环都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职业是伟大而神圣的, 教师的工作是任重道远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中所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 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 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 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观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摄制的九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片《师德启示录》后, 不禁令人感叹从古至今, 师德楷模们为我们竖起的一面又一面的师德旗帜。在教师的丰碑上留下一串串人们熟悉的名字及其不朽的事迹!感叹之余, 笔者在思索中国古代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德教先行, 修身为本”。这就是从古到今的师德楷模们之所以成为楷模的重要原因, 在弘扬师德, 塑造师魂的今天, 这一古老的道德命题仍在闪烁其智慧的光芒!

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强调德治, 即把道德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重视培养社会个体成员的道德品质, 更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 明确地提出了“德教为先”和“修身为本”的命题, 其内含的珍贵历史遗产就是, 相信人的善良品质基本上都是后天产生的, 因而人不仅可以教化, 而且必须教化。“无教”之人和野兽差不多, “有教”之人个个可以成为像尧和禹那样的“圣人”。在“以德治国”的今天所倡导的“爱国守法, 明理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要求, 与中国古代的“德教为先, 修身为本”的道德命题都是在强调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在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 “德教为先, 修身为本”也是全体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当前, 教师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变革会发生一些变化, 甚至产生一定程序的迷茫和混乱。面对清贫的教师生活, 能不能经得住金钱与功利的诱惑, 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与考验。每日三省吾身, 自觉地进行思想约束, 以便及时发现不符规范的行为, 避免犯错误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职业修养首先要“慎独”。在许多情况下, 教师的职业活动是单个进行的, 教师是否“慎独”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自觉在“隐”和“微”处着手, 只有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自觉进行师德修养, 才能成为师德高尚的合格教师。

作为人类思想与文明的传播者, 教师应当主动接受挑战, 担当起重任。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 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

面对21世纪, 教师更要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怎样深刻领会《纲要》《规范》, 并不断丰富扩展其内涵, 将其深化升学, 落实到师德建设中去, 促进教育事业的腾飞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过去我们常说,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 现在我们应说, 教师至少要有一杯“活水”, 这一杯“活水”主要该来自于不断的读书学习。社会在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新生事物不断地涌现, 知识老化的周期在逐年缩短, 这需要教师不断地读书学习, 同时, 出版的新教材增添了许多新知识, 教师要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当今的教育理论已否定了传统的“一次读书教育”的观念, 需要教师不断读书学习。一个人的生活是一个无止境的读书、学习和完善的过程, 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这需要教师不断地读书学习。而现今有些教师除教科书之外, 不买书也不看书。这些教师闲余时间多, 读书时间少;地摊文字读得多, 贴近课堂的书籍读得少。教师不读书, 就不能及时了解有关科学及其他学科的目前成果和发展趋势, 不能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 用最新的思想观点和科学成果教育启示学生, 在教学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被动。随着教育的发展、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读书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良好习惯, 不仅知识分子爱读书, 干部、工人、农民等也和书本越来越亲近了。书籍应像衣服、饮食一样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作为教师, 一定要走在大众“读书潮”的前头, 做好读书的表率, 要具有追求知识的紧迫感、危机感, 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 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 把握各种读书学习的机会, 让书橱和自己的头脑一天比一天充实。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旁征博引、得心应手,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在教师严谨治学精神的感召下才能健康成长。

师德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 影响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教师如果没有过硬的教育艺术, 没有过硬的职业素养, 何以培养出高质量高品质的学生呢?江泽民同志曾提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学校无小事, 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 事事做楷模。因而, 教师的形象必须是精雕细刻经得起研磨推敲的;教师的形象必须是近乎完美的, 或者说是追求完美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要求教师做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然而, 某些教师却抱怨师德要求和教师行为规范束缚了他们的身心发展, 限制了他们的许多自由。殊不知, 教师不仅是“人”, 而且更是“人师”!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我们知道, 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 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具体体现。在教育中, 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 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 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 既是师德的规范, 又是教育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 教师是社会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大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师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有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师德具有示范作用。教师所雕塑的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 陶行知先生曾阐述真正的教育是要“以人教人”, 让学生耳濡教师的“理”, 目染教师的“德”, 以师为模范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师德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教师的道德标准是社会向教师提出的行为准则, 是调整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等人际关系的准绳, 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基本要求和概括。要明确这一标准, 就应认真学习与教育相关的各种法律条文及规则要求, 积极付诸实践, 锻炼意志。一个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坚定意志和行为, 以行促知, 以行激情, 以行练志, 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所以, 职业道德意志力是内化的重要保证, 而要锻炼意志, 只有在实践中积极克服不良的惰性心理障碍和不求上进的个性心理障碍, 自觉地抵制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道德行为。

师德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教师只有先洗净自己灵魂中的污垢, 才能留给学生一片清净的天空。教师在学校要有师德, 在社会生活领域也应具备遵守社会公德, 成为家庭美德的模范, 遵纪守法。要做有道德的人, 要经常抓好人生的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师德工作。常言道:“琢玉首先要爱玉, 育人首先要纯洁。”高尚的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 是教育教学的一种巨大力量。

一名优秀的教师, 首先应是一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楷模。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把只教知识的教师称为“经师”, 把既教知识又育人的教师称为“人师”。当前, 在某些教师心中, 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只重智育而忽视其他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可以说, 不重视师德修养的教师, 就是一个素质欠缺或不合格的教师。

师德修养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职业道德和一般人所具有的社会公德等范畴。值得重视的是, 教师要注重人格修养。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学生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教师首先要注意平时自己是怎样展现于学生面前的。教师的人生理想、工作与治学态度、为人处事、行为举止, 乃至平时的音容音貌这些有形的表现, 无不流露着人格的魅力, 同时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我们所以强调人格魅力的作用, 是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有研究表明, 教师的人格修养中, 精神是振作还是萎靡;兴趣是广泛还是狭窄;性格是有序还是杂乱无章, 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

从教师的责任和作用来看, 加强师德修养有助于实现以德育德和教书育人的目的。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和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 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所以说, 教师的思想品德不仅是作为公民的一般要求, 而且还是教育的特殊需要。教师的思想品德在德育过程中的感化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的人格力量尤为突出。教师的人格力量, 就是要把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通过自己的个性、言行体现出来, 并且深刻地影响学生。要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21世纪人才, 教师首先就要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师德修养是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 它需要我们积极探索, 深入研究, 勇于创新, 从而使教师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以爱学生为前提, 以教书育人为目的, 所谓“教书育人”, 就是教师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以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是一种开发学生智力、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创造性劳动, 这是人民教师的天职, 也是人民教师的光荣。

人们常常把教师的工作比喻成春蚕和蜡烛, 照亮别人, 毁灭自己, 毫无半点怨言, 这正是千百万教师的精神写照。是什么力量在支持和激励着他们呢?是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的崇高道德和高度的教育责任感。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和鲁迅先生“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奶”的高尚师德, 正体现了教师的献身精神。教师一方面要献出知识, 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

教育兴则民族兴, 而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事业, 要多一点热情, 多一点微笑, 多一点和风细雨, 多一些正面教育引导, 为社会培养道德健全的人、有高尚人格的人。

培养树立论文 篇2

【摘要】法治的要义是“普遍守法”与“良法之治”,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律素养是实现法治的基础。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树立法治理念,培养公民法律素养。首先探讨法治的内涵及法治的特点。其次探讨切实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通过政府推动或政府主导,促成四个条件、坚持三个原则、两条标准,走好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后探讨在树立法治理念基础上,培养公民法治素养。略论作为公民,不同职业职位的公民的道德修养、法治素养修炼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关键词】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律素养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073-0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课题。树立法治理念和培养公民法律素养,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治的内涵和特点

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是现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战略目标――摒弃人治实现全面法治。“法治”不仅是我国社会重大的学术理论命题,也是重大而急迫的社会实践课题。实现中央提出的社会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法治是基础是前提。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至理名言:“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阐述的就是法治。名言彰显法治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普遍的守法。其关键点不仅是老百姓要普遍服从法律,国家权力掌控者也要守法。计算是否普遍守法的办法,不能用简单的数字方法,比方说社会上有100人,99人服从就是普遍的服从,关键要看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是否守法。普遍的守法,要求立法者、国家治理者都要守法,带头守法。我们的法治总跟“国家”联系在一起,“依法治国”不是单治老百姓,包括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循规蹈矩,法治也要依法治“官”。第二是“良法之治”。“良法”,用简单的办法评价,首先法律的条文、语言要规范,也就是法律的外在方面、形式上看上去“良好”,格式形式表达方式要好。同时法律在内容上、实质上表达出来的意图、精神、宗旨、目的也得好。良法是形式和内容的融合,外在和内在的统一。

比如现行《婚姻法》,普遍认为该法在2001年修订通过时,是个比较好的法律规范,该法把当时社会出现的婚姻法律问题特别是离婚问题也作了全面规范,并且广泛征求了公众意见。但是现在仍然面临修改,比如如何对待“闪婚”(这个词不能直接写进新的修正案,因为形式上不符合法言法语表述规范)问题。“闪婚”,今天认识对象明天就结婚,“闪婚”常常带来“闪离”,一旦感情不和就离。离婚时涉及财产房产分割,如果是按揭购房,婚前一方以个人名义买房子,钱没还完就结了婚,婚后双方共同还贷,另一方在离婚时主张分割房产。目前《物权法》规定以在房管部门登记的产权为准,如果还贷是以另一方的收入为主,而产权登记却不是还贷方,甚至房产证具名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有过错,离婚时如果简单依据《物权法》规范将有失公平。再如,在“闪婚”期间又怀孕,而男方不知道,女方以此主张多分割财产并保障其胎儿享有权益份额。面对这些情况,法律要表现“良好”,规定的条文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要好。内容上要体现公平正义。以前的法律没有细致规定,《物权法》、《婚姻法》条文相对比较简洁。新的需要调整的法律关系频繁出现,法律也要做适当的调整修改。当然,法律的原则也可以指导判案,比如公平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以及过错责任承担、尊重公序良俗等,可以内化为法官自由裁量的法则。

法治彰显两条基本原则,呈现两个基本标准。中国的法治建设,也必然注重这两条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仅有这两条还不够。笔者认为,还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探讨法治的内涵和特点。

(一)领会法治的内涵

首先,法治是治国的方略,是社会调控治理的基本方式。过去我们曾简单认为,法律是治国的一种工具。千百年来,儒家讲治国、平天下,封建统治者要靠“德主刑辅”、要“明德慎罚”,都把法律和道德当作治国的工具。今天讲治国谈法治,也认为法律是治国的工具,这是儒家的观念,是封建时代的逻辑。现在的法治,提到“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县”,甚至还在图书馆、在学校,提“依法治馆”、“依法治校”等等,不是说这些管理、治理都要完全靠法律,提法律是管理或者治理的工具不科学。因为在家的问题上,在社会组织的管理、治理上,在国家的治理上,不是单靠法治。法治指的是一种治国的方略,是一种社会调控的基本方式。比如在幼儿园的管理上,给小孩讲法律,他们难以听懂;依法治幼儿园,也仅是针对幼儿园的管理行为。社会调控需要多种手段,而不仅仅是法治一种。理解法治树立法治理念,首先要明确,法治并不绝对万能,它是治国的方略和基本方式。

第二,社会主义法治强调依法办事原则。依法办事可以从两个方面探讨。

一方面,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首先依据法律处理个人事务、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而不是首先依据别的规范。法律的原则、法律的精神和法律的具体规范已经涵盖社会生活的主要和基本的方面,道德的、纪律制度的精髓大多被固化为法律规范或法律的原则、精神。我们过去习惯上根据个人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处理事务,办事寻求“找关系”。美国当代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字,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关系型社会。在不少外国人眼里,中国被看成一个“关系型”社会。曾经流传一个笑话,说卡马乔(音译)要到中国当男足主教练,他来中国之前不太了解中国的情况,就找米卢给他指点一二。他问米卢,在中国想和球迷处理好关系,应该怎么做?米卢说,你最好与球员处理好关系;他说我怎么样才能不被球迷骂呢?他说你最好与媒体处理好关系;他说如何才能进世界杯呢?米卢说,这个不好办,那你得跟上帝处理好关系。这个笑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关系社会”的状态。因此,中国社会要全面实现依法办事还任重道远。另一方面,也是相对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依照法定程序办事。程序是法律规定的行为过程,是行为的顺序、步骤、方式和时间限制。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要求,按照这个要求处理法律事务就是依法办事。作为当事人、作为老百姓常常不了解办事程序,尤其是办理公共管理事项的程序。比如向政府提交一项经营申请,申请人可能不了解办事的规程。申请人有权要求掌握公共权力、承办管理事项的主体(管理人员)事先告知,管理人员应当一次性告知办理事务的全部程序。这是公权部门特别是政府的义务,政府不履行义务不按程序办理就是违法,违反程序法。在法治理念之下,程序违法该行为无效。从程序上看,法治要求政府必须带头依程序办事。

第三,法治是一种良好的法律秩序(法律秩序与法治秩序有着内在的关联)。法治是通过法律实施、法律治理而呈现的一种良好秩序。有了法律、法律程序并不一定呈现良好法治状态。秦朝时期有法制,社会也有秩序,但这样的秩序不能够与现代的法治相提并论。因为秦朝的法律秩序是建立在“严刑酷罚”的基础之上,违背了平等、人权等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当时的法治缺乏良好的价值基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皇任用李斯为宰相,重视法律的作用。不仅秦始皇,其祖先也重视法家思想,秦孝公曾经重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于秦国的法制是靠强大的专制统治、严厉的刑罚建立起来的,尽管秦朝建立强大的统一的帝国并形成了一套法制秩序,但并未带来民众拥护,相反,这样的法制反而导致民众的反抗。评价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义的重要原因就是反对秦朝的严刑峻法,刘邦灭秦。《汉书》、《史记》记载,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就是杀人要偿命;伤人伤害人,致伤人的身体;盗,就是偷抢钱财;要根据其犯罪的情节施以相应刑罚。秦朝,自商鞅变法到秦始皇时期,秦律三千,大辟八百,连死刑就有八百种,老百姓苦不堪言。刘邦的法律简约,条款不多,忌繁琐而与民休息。汉初的统治者无为而治,后来的汉文帝、汉景帝也如此,创造了汉初的兴盛时代。所以,现代意义的法治不同于封建法治,是一种平等自由民主的良好秩序状态。

法律不一定都是良法,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法律,深受其价值观和历史局限的影响。二战后在“纽伦堡审判”上,战犯曾依“恶法”为自己的罪行辩解,但是经过辩论,法庭认为,纳粹德国的法律是反人类的不人道的,“不正义的法律不是法律”,对战犯应当予以严惩。善法为法,恶法非法。法治需要善法而不是恶法。

第四,法治代表了某种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就是某种有价值规定性的、特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就是法治秩序。我们的社会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化。中国的传统社会,主要靠礼仪、道德维系社会关系,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社会十分推崇仁治德治,人们的生活方式靠道德维系。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把中国传统社会描述为“乡土社会”,这样的社会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亲缘性的,社会相对封闭,大家是亲戚关系、熟人关系,注重道德崇尚礼仪。而在工业社会、城市化社会,一个新的城市小区,邻居之间大多互不认识。现代社会、城市化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陌生。现在的社会正从传统“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转型。要正确对待陌生人,比如在家里,父母告诉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在学校,老师告诉学生不要相信陌生人带路,警察告诉市民,不要相信陌生人推销的广告。正确与陌生人交道,谨慎而不排斥。

陌生人社会是不可避免的,陌生人社会中彼此互不认识属于正常。陌生人社会要靠法律来维系基本的人际关系,继续沿用亲疏关系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将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的社会生活。即使有关系,法院检察院有熟人,打官司也不是靠关系,法律最终靠得住。现代社会,要有与陌生人友好相处的观念,这也是一种法治观念。

第五,“法治”融入了多重意义的社会观念和理想。我们谈法治的时候总是蕴含一系列的观念,离开了这些观念,法治就不是法治,甚至是孤立的法律专制。法治跟多种社会观念、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这些观念包括人权、自由、平等、民主等等。民主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民主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法治。秦始皇的时候有法治,属于不民主是专制。这些观念还有理性、文明、诚信、合法性等等。现在的社会,这些观念并不缺乏,但有些方面还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完全适应,或者程度不是很高存在一定局限性。社会主义法治应当呈现为更高层次的观念和理想。

(二)理解法治的特点

法治具有其标志性的特点,法治的实现必然呈现其相应的秩序状态。

第一,法治状态下,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主要的社会关系都已纳入法治轨道,受到法律制约。法律居于所有“社会规范体系”的主导地位。传统社会主要是道德规范主导,现代社会主要靠法律规范主导。社会主要靠法律统治,不是靠少数精英及其行为范式来统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方面都纳入法治轨道。就像中国加入WTO,入世后的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就会有形无形受到“世贸规则”规制。WTO规则不单是经济类的法律规则,也是政府、企业以及公民处理相关法律关系的规则。

社会生活及社会关系纳入法治轨道,通过法治实现社会的整合。社会整合涉及到意识形态、政治观念、利益矛盾、行为冲突、信仰思想等方面的整合,整合是实现社会生活稳定的重大举措。各种思潮、各种观念在社会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信教的,还有信邪教的,意识形态复杂化。需要社会整合,以维护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实现社会整合,尤其需要法律的治理。比如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意识比较复杂,行为方式也颇具特点。老师给学生讲课,学生的秩序并不井然,课堂状况并不理想。有上课吃东西的,有来回走动的,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类似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社会上更多、情形更复杂,各种各样的观念、思潮、意识、行为出现。现代社会的整合靠强权、靠权威、靠威权领袖已经不行了。要实现有效的社会调控与社会治理,得靠法律。当前社会尤其需要法治――有效的科学的法律治理。

第二,法治所要求的法律,应当是建立在尊重人权、人民主权基础上,并能保护和促进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秩序、社会进步基础之上的法律。法律首先要建立在民主机制之上,同时能够保障人权,保障公民权利。现代国家的法治以人权保障作为衡量国家法治程度、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民主与法制建设,注重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权。2004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将依法保障人权写进宪法,2009年4月,中国政府着手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作为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行动规划,对于全面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保障与促进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受到民众欢迎与支持。这也是法治建设的成就。

保障人权,就要尊重并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要特别注重保障社会公平,法治要公平。我们过去过分强调效率,片面追求效率,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结果造成社会不公正不公平凸显,垄断利益集团、官商勾结严重侵害国家社会利益。中央高层明确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各项政策、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上正在努力实现社会公正,法治社会追求公正与效率的统一。

强调法律保障人权,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尽管现在的人权状况还不能尽如人意,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中国的人权必将呈现良好状况。

法治要求具备一整套凝结并体现人民公意的宪法和法律,这样的宪法、法律高于任何个人意志。法律至高无上,不是权威至上领袖至上。立法,制定政策必须经过民主的程序产生,不能由少数人“拍脑门”立政策、“关门立法”,法律与民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立法应当首先征求民众意见,而不是看重利益集团代表和官僚代表的意见。立法、修订法律已经越来越注重通过“听证会”、网络征询等方式征求民众意见、采纳民众建议。

第三,法治状态下,一切公共权力都源于法律,并且得依法律而行使,法律能够有效制约国家权力,防止权力失控与嬗变,国家公共权力保障一切法律主体的平等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因民族、种族、语言、肤色、宗教信仰、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情况特殊而有所差异。权利和义务的差异可能表现在非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差别,这种非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差别,也只能因其从事的行业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平等权为例。曾有媒体刊载,2003年,湖南某地招考女性公务员,当地当年的公务员录用体检办法规定,女性妇科检查要求“第二性征发育正常,乳房对称、无包块,外阴无炎症、溃疡、肿瘤,无子宫脱垂,为合格”。很显然,这条规定带有明显“歧视性”,后来因群众异议予以废除。法治是承认差异的,但这些差异不应当成为就业“门槛”,不应当成为歧视条件。法治强调平等,有些职业在就业条件上有差异,这个差异应当是必须的合理的,就业机会应该向社会公众开放,体现机会平等的原则。法律的“人人平等”高于任何个人的意志。

第四,法治秩序下,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皆为合法的或准许的。对于公民及非公权力主体,凡是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禁止的,即为许可。法律规范,有授权性规范,就是可以做什么,享有什么权利和自由;有义务性规范,依法履行法定的义务;还有禁止性规范,规定当事人不得为一定的行为。凡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被禁止的,对公民来讲意味着有自由、有权利,即“法无明文规定禁止的,即为自由”。相对应,对于国家公权力机关,“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可为,即为禁止”。这是很重要的法治原则。

第五,法治秩序下,公民的权利、自由和获取权益机会,无充分理由、非经正当程序不被剥夺,一切非法及不正当侵害都必须给予公正、合理、及时的赔偿补偿。首先是自由权利不受非法侵犯,无充足理由、非正当程序不被剥夺。权利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剥夺人的自由权利,你得有正当合法理由并依程序办理。警察要把一个犯罪嫌疑人带走,根据法治原则,得依据正当的理由和程序,讯问过程也必然遵守法定程序。个别警察办案不依程序,很蛮横。警察对犯罪嫌疑人说,你跟我们走一趟!嫌疑人问,凭什么要跟你走?警察说,你跟我走一趟就知道了!嫌疑人说,怎么走一趟就知道了?警察说,你干了什么不知道?那好,你到那儿就知道了!这是个别警察惯用的手段。按照现在的《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则》,警察办案有严格的程序规则。首先要求办案得有两名执法人员,要明确告知身份并出示执法证件,要说明办案的理由,带走的理由,涉嫌什么犯罪行为,并按规定将相关事项告知嫌疑人的成年家属。犯罪嫌疑人被讯问、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也是法治的要求。

第六,法治状态下的法律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同时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纵观世界法治相对完善的国家,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都不言而喻,法律都具有其崇高的权威性。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全面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主要依靠政府推动或者政府主导,这是一条基本经验。当前法治建设比较稳妥的做法仍应依靠政府的力量,相信党能带领我们有序推进法治。西方的法治大多不是政府推动型,考察发现,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主要是靠社会力量自发促成,是自生自发的,主要靠社会自治逐步成长。中国的社会发展,秦汉以来都是政府主导型、中央主导型带动。纵观中国历史,社会改革改良(非革命活动)如果缺少政府有力推动,国家就可能出现不稳定,出现停滞、倒退甚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靠政府推动的,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有一本书《中国1978-2008》,介绍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成就,社会巨变天翻地覆。我们有幸经历这个时代,见证这个过程。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主要靠政府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也必然如此。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笔者赞同要促成四个条件、要坚持三个原则、坚持两条标准,走好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首先,要促成四个基本条件,一是促成广泛社会自治。社会自治就是让公民让社会组织主动地自觉地依法依规治理我们自己的社会。由社会主体自主推动社会进步,这个过程要有法治的维护。这个过程促使自然的人转变成社会的人,要求每个人是独立的、平等的、自由的,具有自主的意志。社会的发展不但要靠每个独立、平等、自由的人来推动,而且要靠享有权利的社会组织来推动,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推动社会的有序发展与良性运作,社会组织在法律范围内的活动受到保护,不被非法干预。二是促成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这是经济条件,市场经济不能是官僚经济、更不能是利益集团的垄断经济。三是有宪政和民主政治,特别是民主政治,政治上得有民主,民主是法治的前提。这是政治条件。四是有理性的文化。理性文化首先要求文化要宽容,同时要体现科学精神,反对愚昧和盲从。

其次,要坚持三项原则,分别是“良法之治”的原则,普遍守法的原则和依法办事的原则。前面已述及不再展开。

还要把握两条标准,一是法律至上,法律具有崇高的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威;二是法律必须是良法,是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良法,而不是权威自封的良法。

最后是坚持一条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搞法治建设,要坚持具有“三个代表”属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培养公民的法治素养

我们进一步探讨公民应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树立法治理念,并进而通过培养训练达到较高的法治素养。我们身为公民,职业岗位不同,实际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有所差异;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其道德素质、法治素养也应当有差异化要求。

对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公民,其法律素质的要求,不仅应当具备普通公民的法律素质,必然还要具有高一层次的、与其公职岗位相适应的法律素质。如果是警察,就应当熟悉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知识;熟悉并熟练运用警察法、公安机关关于警察录用、基本素质考试考核、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等规章制度的规定,在执行公务中严格依法办事,不滥用权力,不失职渎职。

作为领导干部,除应当具备普通公民和一般公职人员的法律素质,还必须具备与其领导职务相称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尤其应当具备宪法意识、掌握宪法知识,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具有依法决策和依法治理的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作为普通公民,应当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第一,要对社会主义法治有比较全面的科学的认识,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观;第二,要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强化依法办事意识;第三,要树立程序法治观念,遵守法治程序,按程序办事。比如依序排队、买票、乘坐公交车,就是最简单的按程序办事;第四,养成良好的法律习惯。作为一般公民可能没有多少程序法律知识,但遇事首先想到的是法,想到要依法办事,这就具备了基本的法律素养。遇到事情首先想到法律想到规则,知道依法维护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知道哪些是允许做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应当做,哪些禁止做;这样,我们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法治习惯,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局面。

参考文献:

培养好集体 树立好班风 篇3

培养好集体,树立好班风,是班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也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起点,这也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最深刻的体会。那么这项工作如何开展呢?我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一、确立全班的奋斗目标,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好的班集体,都是一个人人争当"三好"学生,使班级成为先进班的共同奋斗目标。我也不例外,一开学,我根据"尊师守纪,勤奋学习"的校风,结合我班实际,向全班学生明确提出我班的奋斗目标,必须形成一个"文明向上、好学、团结"的班集体。为此,我经常利用班队活动课和其他可以利用的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文明班评比条例,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抓起,如学生的仪表衣着、出勤情况、清洁卫生、作业缴交、课堂纪律、成绩考察等等,并且坚持不懈地一抓到底。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班级工作开始走上正规,全班学生都为这个目标团结奋斗,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二、挑选和培养班队干部,形成班集体的核心

班集体是有组织有领导的。只有把全班学生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地形成集体。而要把全班学生组织起来,就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挑选和培养班干部,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我每接一个班都认认真真挑选和培养班队干部。中、低年级选班干部的时候,大多是选女同学,选成绩好的、选最听话的学生,但是这样的学生又往往是谨慎有余,活力不够,能力不强。因此,我非常注意培养男同学,注意培养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如我选一位性格浮躁、好动的小恩同学当值日生,当时科任老师不同意,但我认为小恩同学虽有以上的缺点,但我从跟他的谈话中,发现他有很多优点:上进心强,听从老师的教导,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乐意为班上、为大家服务。所以我选了他,并鼓励他把值日生当好。工作上给予他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他的自信心和工作能力,在班上树立他的威信。渐渐地,他由一个大家认为浮躁、好动、不够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变成了一个爱集体、关心同学、听老师的话、成绩优良的好学生。

其次是精心设计好班级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工作。坚持做到"四个一":①每人一计划,开学初,人人制定一份学习计划。②每天一表扬,每天抽出五到十分钟时间表扬班内一天或当天的好人好事。③每周一评比,一周来凡是品德、学习、劳动等方面表现较突出的同学,都能得到小红花三朵。④每月一活动,根据每月制定的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队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我、健康成长。这样,班内很快就出现了人人讲文明、自觉遵守纪律,个个争做好事的喜人局面,真是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三、开展互助友爱,互帮互学的活动

我经常这样启发教育学生:在一个班里,每个人在思想、学习、生活上总是会遇到困难的,总是需要别人帮助的,只有在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中,大家才会感到温暖,才能较快地进步。如班上的小志同学学习基础差,我指定同桌的小丽同学每天辅导他。在小丽同学的热心帮助下,小志同学的学习成绩很快赶上来了。再如班上的小明同学不慎摔伤,我便叫两个同学轮流照顾她,每天扶她到厕所大小便。因此,家长都非常感激,对我说:"你们班上的学生真热心。"

在每年期末复习期间,为了使后进生赶上去,我要求班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都要主动关心和帮助后进生,还采用学生之间"结对予"的好办法,组织先进帮后进,先进的同学意识到自己帮助后进生的责任,大都主动去找自己帮带的对象,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互帮互学,由于后进同学感到了集体的温暖,从而逐渐产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向好的方面转化。过去的学习比较后进的小华、小婷同学,在同学的帮助下,发奋努力,他们在期末语文、数学成绩都得了90多分。一件件互助友爱、互帮互学的好人好事,有力促进了班集体的团结向上。因此,我所带的班级的学习成绩居同级前列。

四、树立榜样,推进后进

班上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必须先有典型的形象和榜样的力量,后进生的不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因为没有良好的行为规范作指导,没有优秀的榜样带路。我们作为班主任,除了自己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外,班上还要树立典型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后进生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例如:我常常把自己的學习过程告诉他们,鼓励他们只有认真学习,争取优异的成绩才有出路。班上树立了东东、乐乐两人的典型形象,在班会课上经常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后进生感到学有榜样,行为规范。后来班上的小佑、小铭等经常不完成作业,甚至讽刺打击进步同学的做法也改变了。不仅会完成作业,且书写也认真了。但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可能是一、二次的思想教育就能做好的,往往会出现反复、甚至多次反复。但我没有因此就认为"朽木不可雕",而是耐心地帮助、教育他们,时时借助榜样的力量,推动他们上进。

以上这些都是班主任必须做到的,也是培养好集体,树立好班风不可缺少的因素。今后,我要继续努力探索这方面的学问,把工作做得更好,使学生在优秀的班集体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陆文香.《浅谈班主任工作经验--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2011

树立阅读观培养阅读法 篇4

引导学生阅读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全方位阅读法

要求学生从课题读起, 课文、注解、思考和练习题全面认真的阅读。借助字典和词典扫除拦路虎, 对课文的思路、思想内容、写作背景、写作特点、作者的情感和语感等有初步认识。这种读法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人们看一个景物首先习惯于放眼望去看其全貌, 获得全局形象。看一个人首先注意的是他的整体形象, 而且以之为标准, 作出评价。而不是也不会首先去注意其某一个局部。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说过:“倾国宜通体, 谁来独赏眉。”只有把握住全局, 才能正确理解局部, 只有做出高度准确的综合, 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 在把握了全局的前提下, 才能理解好各个部分的思想意义, 才好对各个部分在艺术上的得失作出评价。

二、意识同步阅读法

这就是对课文的画龙点睛之处, 引导学生认真细读、揣摩、探究, 使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意识沟通, 产生同步意识流向。如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下火车, 去买桔子的那段情节:“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 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 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 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拍拍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 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读后引导学生思考: (1) “我赶紧去搀他”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怎样的感情? (2) “一股脑儿”四个字在此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3) “似的”是否可以不要? (4) 父亲在这里时的两句话, 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5) “我的眼泪又来了, ”此时“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当你的亲人替你背着行李送你上学时, 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意境构想读法

作者往往把人们的喜怒哀乐之情完全融于景物之中, 以景代言, 以景衬情, 产生了情景交融的意境。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结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的“孤帆”、“远影”、“碧空”、江水等景物构成了雄浑壮阔的景物画面, 融合了满腔惆怅别情, 造成奇特的意境, 浓烈的艺术氛围。教师若善于引导学生融情于读, 传神于读, 以读来传递作者的意图, 以读再现作品的意境, 可使学生对课文从意会到神会。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写道:“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的场景描写, 学生读后倍感亲切, 可引起对童年的神往。鲁彦的《听潮》中“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 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月光和玫瑰的神雾那样轻柔;又象微风拂过琴弦;象落花飘落在水上。”这是大海落潮时静穆壮丽的画面, 读后看引导学生就“如果当你站在大海边可听到什么声音?嗅到怎样的气息?看到怎样的情景?产生怎样的感想?”进行思考, 这样做, 可使学生在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过程中, 进入意境, 与作者产生共鸣。文学作品的语言有它的表露性, 也有它的含蓄型。功底深厚的作家, 往往把深沉的思想, 蕴含在无穷的语言中, 歌德说:“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 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应该善于从人物动作的细节, 从作者精心描绘的画面景物中, 去挖掘丰富的潜台词, 去探索作品的真谛。

摘要: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选好激发点, 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读的作用在于声音和意义的结合, 增强语感。读的反复实践可以加深理解, 具体领会作品独特的艺术性。读是阅读指导的准备, 它本身也是一种具体的阅读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 (查阅字典词典解决生字词) 、动脑 (思考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阅读课文, 既是学生对课文的外部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把课文的思路、思想转变成自己的思路、思想的过程, 又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对课文知识进行融化的过程。

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 篇5

培养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随着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技能人才的价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科技支持,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历史任务。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看,人们对知识技术的掌握和积累使人类逐渐走出了刀耕火种的时代,而走入了今天的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而正是由于无数人才对知识技术的掌握、应用和发展,才使人类成为地球上万物的主宰,能上天入地和下海,能够创造出古人甚至前人没有想过的惊天动地的奇迹来。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是由人总结和创造出来的。最初,人们由大脑简单支配下的体力劳动变为逐渐掌握和使用机器,即体力劳动被脑力劳动所取代,也就是人们能力的提高,即才能的提高。在经济系统中,人才是一种资源,是一种抽去了“力”的含义的“人力资源”。在生产活动中,人的付出通常需要“力”的付出,而才则表现出“力”在质量上的不同,人力的差异总是表现为才能的差异,一般说来,高质量的劳动所含的力的成份往往是最少 的。所以在人力资源中“才”才是其真正的内核。生产劳动中,人的“经济价值”取决于其拥有的才能的价值,“按才能付给报酬”已被社会所接受。

才能之所以应当在经济系统中决定个人的收入,是因为客观的经济环境对它产生永久的需求,同时才能又被其载体所绝对地占有,无法轻易转让,成为一种自有资本。由于才能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源而具有了经济价值,那么获得才能就成了获得财富的唯一正当途径。当今和未来“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非人才莫属,资源的争夺,将越来越表现为对人才的争夺。对每个人来说,“成才”是获得经济报酬的最正当的途径,成为有才能的人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也是每个家庭对其成员所期盼的,但才能往往不是生来就有的。虽说人天生是会有些差别,但人才的形成,就其本质来说,是他自身劳动和他人劳动的共同结晶。大家都知道,人才成长离不开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在条件是由个人刻苦努力和注意在劳动中积累经验形成的。外部条件即周围人是否给予人才培养锻炼成长所需的外部环境。人人都想成才,家家都“望子成龙”,但事实上却有很多不能成才。所以人才成长是内外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但是内外因的相互作用是在实践活动中才构成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就谈不上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但我们又不能直接得出实践就能成才的结论,因为一般来说人人都参加了社会实践,但并非人人都能成才。首先 人才的劳动实践必须是有效及必须要按照客观的规律办事,确立正确的科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成功,最后成才。再有一个人要想成才,要想比别人具有某种优势素质,必须付出比一般更多的有效劳动,做出更大的、更刻苦的努力。付出的努力越大,他的素质就会越高,成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做出的成绩也就会越大,个人的社会价值就会越高,回报就会越大。所以说,人才并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塑造的,并且将要贯穿于这一“成才”过程的始终。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人才呢?通常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才”意味着出众,意味着不可多得的能力。过去我们把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统称为人才。这些人不论他们的能力、水平和创造的成果,都要比一般人高出一筹,即比常人创造的社会价值高。这些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人才而被社会广泛接受呢?归结其实质就是他们这些人在品德、智能、技巧、创造性,尤其是经个人不断的实践、不懈的努力,使得他们在实际水平和实际成果等方面都要高于一般人。也就是说,他们都具有一种或几种“优势素质”,这种优势素质就是杰出。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关键看他是否具备某种优势素质,具备并发挥了的是显人才,具备了优势素质而尚未发挥的就是潜在的人才。

树立良好学风培养技能型人才 篇6

【摘 要】文章就学风的概念和内涵、中职学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全面阐述,并就加强中职学校学风建设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学风 重要性 建议 技能型人才

一、学风的概念和内涵

(一)学风的概念

学风是一个范围很广的话题。从广义角度看:所谓学风,一般地说,就是对待理论与实践的立场和态度。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实践、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思想感情和立场来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严格地说是一个学风问题。因此,学风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从狭义角度看:所谓学风就是学界或学校的学习研究之风。是求真务实,还是弄虚作假;是理论联系实践,还是唯本唯上;是脚踏实地,潜心研究,还是急躁浮夸,急功近利。这些不单纯是一个学术层面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深层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问题。本文所谈的学风,仅指学校的学习风气,既有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研究型学习,也包含学生的传授型学习,但更多的是传授型学习,这是中职学校学风的主体。

(二)学风的主要内容

学风是对待学习的立场、方法和态度,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否明确?为什么学?为谁学,学什么?这是一个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标的原则问题。

2.学习态度:是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学,还是马马虎虎、一知半解地学;是严守校纪,诚实守信,还是不守校规,弄虚作假。

3.学习精神:是刻苦钻研,勤学好问,还是轻率浮躁,得过且过。

4.学习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多动手,勤思考,常应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还是唯书唯本,死记硬背,眼高手低,书本中修理,教室里制造,只能动口不能动手。

5.学习氛围:是一个校纪严明、健康向上、学习热忱高、公德意识强的学习环境,还是一个纪律松弛、不思进取、不良习气滋生的场所。

(三)学风、班风、校风三者关系

学风是学生对待学习的立场、方法和态度。班风是指一个班集体所呈现的氛围和班貌,包括班级学习氛围、早操、晚自习、课堂纪律、考风考纪、团队精神、公德意识、班级文化、学生行为习惯和文明准则规范等。班风的好坏对学风的形成有直接影响,良好的班风能给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生活环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班级正气上升,学习气氛浓郁;不良的班风会使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熏染,不思进取,集体意识涣散,学习气氛淡薄。校风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学风、班风是构成校风的基础,是校风的主体部分,对校风起决定作用。良好的校风又能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三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

二、树立良好学风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一)当前中职学校生源状况

中专教育已从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教育、学历教育转向职业教育、普及性教育。近几年其生源状况令人担忧:学生整体文化基础差,养成教育缺乏,文明素质较差,公德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人生目标模糊,少诚信,重功利,贪实惠,图享受等。如何使中职学生成人成才,学风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二)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随着电子、机械、汽车、数控、化工等一批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崛起,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显得十分紧缺。虽然我国是人口大国,但尚不是人才强国,“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极不合理现象在许多地方普遍存在。近年东南沿海出现的“用工荒”现象清楚地说明了我国人才结构极不合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仅是我国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的根本体现,也是现代化建设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

(三)树立良好学风的重要性

学风是学校的风骨,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良好的学风能使学生学会自强、自尊、自律、自爱。“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尚重视学习环境的选择与营造,我们今天更应该重视学风建设,为中职学生营造一个学知识、学技能的良好氛围。

三、树立良好学风的措施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

学风建设是当前中职学校的一项中心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评价、教学质量。在中职学校生源状况不良的情况下,加强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保证。因此,学校领导要把学风建设当作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教务科、学生科等职能部门都要结合实际制定计划,精心组织,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务求实效。

(二)突出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主管,是综合课程老师,是学风班风建设的谋划者、决策者、组织者和执行者。班主任的垂范作用,是树立良好学风的关键。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班主任要做到举止文明,仪表庄重,乐学好问,遵纪守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各方面做学生的典范与楷模,使他们学有榜样,做有约束。

(三)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学习上要认真刻苦,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勤学好问。要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掌握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知识,掌握技能的关键。

(四)细化准则规范,注重制度落实

培养学生情商 树立健全人格 篇7

关键词:情商,情绪,挫折,意志

情商是相对智商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对他人情绪的驾驭、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不断激励自己和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 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科学研究表明, 情商是比智商更重要的一个商数。

当代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投资和开发, 甚至认为智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孩子的一切, 把智商看作是孩子成才的唯一条件, 忽视了孩子的“信心”“乐观”“毅力”“兴趣”“与人合作”等非智力因素的情商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关注学生情商培养, 树立学生健全人格, 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值得探讨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那么,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情商呢?

一、引导学生有效控制不良情绪, 营造良好的心境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既可成为行为的内驱力, 又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情绪能使人的行为积极, 也能使人的行为消极。学生情绪不稳定, 容易使心理失去平衡, 长此以往可能心理失调, 导致生理、心理疾病。中学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 处于过渡时期。许多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 经常被悲观、忧郁、孤独、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困扰, 导致学习没兴趣, 精力不集中, 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为班主任, 应引导学生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 营造良好心境, 开心快乐生活。

首先, 要面对现实, 坦然接受。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 关键在于要学会如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恢复心理平衡。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称心, 抱怨、忧虑是毫无用处的, 不妨面对现实, 坦然接受。比如在考试时遇到难题, 心慌只会让自己更加于事无补, 可通过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 潜意识里为自己暗暗加油。

其次, 合理宣泄, 释放感情。如果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 不能及时得到宣泄疏导就会消沉甚至于会致病。宣泄的一般方式如大哭一场、打场篮球等, 也可以向父母、老师、朋友倾诉, 从他们那里得到安慰。正如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 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 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第三, 寻求帮助。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 不妨向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寻求帮助, 不仅能得到安慰, 还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增强抗挫折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这一名句之所以千古传诵, 就是因为它提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磨难的人才会大有作为。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弱, 经不住挫折考验, 面对挫折消极悲观、轻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重者会导致心理障碍, 影响身心健康。心理研究表明, 承受挫折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一样, 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可在班级开展挫折教育讲座, 开设心理咨询室等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挫折心理;号召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使参与者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涩, 使之身心得到锻炼, 增强竞争和拼搏意识;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挫折教育情景, 寓挫折教育于日常教育中, 培养他们驾驭挫折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 使学生明白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唯有备足资本,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积极参与平等竞争, 战胜挫折, 才能成功。

三、树立远大的志向,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首先要学生立志。没有目标, 就没有奋斗的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确定自己有能力完成的近期目标、学期目标等, 并且督促学生能天天坚持, 引导学生学会自查和同学之间的互查, 力求养成习惯, 意志就在习惯中磨炼出来了。另外, 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吃苦的准备, 要有恒心。可利用班会课, 组织学生学习古今中外凭借顽强毅力, 最终取得巨大成就的优秀事例, 比如:中国的张海迪、美国的盲女作家海伦·凯勒等, 学生可从这些伟大人物的事迹中明白要想成功, 必须要有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意志。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篇8

一、错误的翻译观念

学生对翻译及翻译学习的错误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翻译的目的。

很多学生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实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 把翻译学习等同于技巧的学习, 以为掌握翻译技巧就具备了翻译能力。由于存在这种错误认识, 学生片面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字面对等, 常造成死译、硬译, 且把翻译技巧当作公式记忆, 但在练习翻译时发现, 并不是简单套用这种机械转换的公式就能得出准确、通顺的译文。

2. 评价标准。

尽管在传统翻译教材中对翻译标准提供了多种说法, 但“信达雅”及类似的标准占主导地位, 这些说法基本都以“信”或“忠实”为首要准则。这种评价标准在学生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而多数学生对“忠实”的理解就是字面对应。此外, 在语言表达方面,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翻译时喜欢用大词、难词及复杂的结构以显示自己词汇丰富, 语法掌握得好, 认为使用的大词、难词越多, 句型越复杂, 译文质量就越高。受这种观念的指导, 本来通过常用的词汇、简单的句型就可以将意思表达清楚的情况下, 学生却选择用长句、从句和生僻词汇进行翻译, 结果常常适得其反, 导致译文冗长, 甚至晦涩难懂。

3. 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翻译教学忽视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在学生心目中, 原文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 译者则处于从属地位, 完全是被动的。这种错误的观念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造成学生缺乏质疑精神, 盲目接受原文的全部内容, 很少会考虑到原文也可能存在错误。在错误观念的影响下, 学生把自己当成实施语言转换的机器, 养成了“拿来就翻”的习惯, 还没弄清原文的写作背景、目的、读者及译文的预期功能、目标读者等信息就着手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便敷衍了事, 不做调查研究, 以这样的方式练习翻译, 能力必定难以提高。

4. 外语能力与翻译能力的关系。

很多学生认为懂外语就可以做翻译, 把外语能力与翻译能力划等号。学生以为如果外语能力过关, 再学习一些翻译技巧, 就可以胜任任何翻译工作, 因此有的学生对翻译课不够重视, 有的学生则把翻译学习的过程变成了语言学习的过程, 重心始终停留在语言层面。

二、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针对上文所述的错误观念,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予以纠正, 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首先, 让学生清楚翻译的真正目的。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现象, 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真正目的。换句话说, 翻译的目的在于沟通。如果译文的读者看完译文后不知所云, 那意味着沟通失败, 翻译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 教师还应告诉学生, 翻译技巧对译者的帮助是有限的, 仅凭技巧无法做好翻译。其次, 让学生知道评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信达雅”并不是评价翻译的唯一标准, 尤其对非文学翻译而言, “信”或“忠实”往往不再是翻译的首要标准。在非文学翻译实践中, 译者可以根据文本类型、目标读者、译文预期功能、客户的要求来确定翻译策略, 评价译文的标准通常看译文是否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实现了其交际功能。此外, 在语言表达上, 教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帮组学生摆脱炫词汇、炫语法的心理, 使学生意识到大词和长句的频繁使用反而会弄巧成拙, 给译文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把简洁作为追求的目标, 在翻译时尽量选取简洁的表达方式, 避免冗长和累赘。再次,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着手翻译前, 先要了解原文的写作背景、目的、对象及译文的目的、读者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确定翻译策略。在阅读原文时要带着批判的眼光, 原文也可能出错, 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 对于出现的错误不应视而不见, 照搬到译文中, 能纠正的要尽量予以纠正。对于原文中不懂的地方, 如涉及文化背景或专业知识的地方不能一带而过, 凭自己的理解翻译, 而要通过调查研究扫除对原文在理解上的障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还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最后, 让学生清楚外语能力不等同于翻译能力。要做好翻译所应具备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包括: (1)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不单是指外语能力, 母语能力也同样重要。也就是说, 扎实的双语功底是做好翻译的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重视母语水平的提高。 (2) 调查能力。实用翻译涉及领域众多, 译者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但不管掌握了多少专业知识, 在翻译中也难免遇到不懂的内容, 这就需要译者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调查, 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在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这个庞大的资源库进行调查, 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并将查询过程中了解的新知识积累起来, 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判断能力。分析判断的对象小到单词、词组, 大到句群、段落。通过分析原文的语言逻辑、文化背景和文体修辞, 梳理原文句群、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明确整体布局, 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原文传递的信息, 辨明原文的语域、语体, 把握原文总体的修辞特征。无论对于透彻理解原文还是确定译文的表达形式, 分析判断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需让学生意识到分析判断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四、结语

正确的翻译观念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翻译水平的真正提高, 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如分析判断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正确的翻译观念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然而纠正错误的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反复强化正确的认识, 以期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ane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9.

[3]申连云.中国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的缺失[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1) .

[4]王银泉.非文学翻译:翻译教材建设和翻译教学的思维转向-对国内近年来相关翻译研究的解读[J].外语届, 2009, (2)

培养树立先进典型的实践与思考 篇9

一、培养树立先进典型的标准

(一) 树立的先进典型要有时代性

时势造英雄, 也为先进典型的塑造涤荡出新时代的特征。典型必须具有时代赋予的先进性, 但先进应当如何体现?标准又是什么?首先, 他应该是思想上先进, 对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了解、支持的先导者。其次, 他在本单位应该是理论上先进, 对单位各项工作流程、工艺运行, 熟记于心, 经常参与本单位各类科技公关和技术革新。再其次, 他应该是本部门和小组的领军人物, 或者说是本团队的灵魂人物, 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有着一呼百应的魅力。

(二) 树立的先进典型要有广泛群众基础

先进典型本身就是普通员工, 既有百姓大众的共性, 又不乏异于大众的特性。坚持从基层选典型, 始终把广大干部“满不满意、服不服气、认不认可”作为评树典型的重要依据, 使选树的典型既见人、又见事、更见精神。2012年江汉油田到处传颂着杨克红的名字——杨克红20载誓言无声, 20年无怨无悔, 倾其所有救治身患重病的小叔子, 悉心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 她的事迹感动着油田10万职工家属, 引发全国近30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同时2013年她也荣获首届“感动石化”人物。让广大干部职工感受到了先进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更大激发学习先进, 争当先进的积极性。

(三) 树立的先进典型要真实可信

在培养选树先进典型时, 要做到实事求是, 不溢美、不浮夸, 造成“高、大、全”, 普通员工早已经不在认同“高、大、全”式的先进人物, 先进人物也有缺点、也有不足、也有遗憾, 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们要摒弃假大空的形象塑造, 回归人物本真, 力求塑造人物既要平凡朴实、又要饱满生动, 注重凭实绩树典型, 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 支持实干, 运用朴实语言阐明深刻道理, 以平凡小事凸显崇高品格, 力求内容真实准确, 细节饱满生动, 事例合情合理, 评价适度恰当, 以求典型塑造靠得住、过得硬, 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考验。

二、培养树立先进典型的实践

(一) 积极搭建平台, 为典型的涌现创造条件

作为一个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 要紧密联系群众、全面了解、掌握本单位员工的思想状况、队伍建设的情况, 擅于用敏锐的眼光、独到的视角, 在员工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发现让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 从共性中挖掘个人的个性, 及时发现和掌握本单位的先进典型人物。不仅如此, 还要积极寻找工作需求与培育典型的结合点, 提高生产工作于典型挖掘的吻合度, 依托“身边的榜样”“最美一线员工”等评比活动, 通过技能比武、评星挂牌、现场交流等形式, 发现了一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先进典型。如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钻井队工长向朝银, “油田十大高徒”的物资调研员黄丽萍, “成长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录井专家章海勇等一大批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先进典型, 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岗位, 但都是先进典型, 都起到榜样的作用。

(二) 深度探寻、整理、总结典型事例

典型能够树立, 在于其与众相同, 却又与众不同, 有能引起公众共鸣的共性, 也有值得公众效仿的特色。特色是什么, 大众效仿什么, 都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典型的总结, 要脱离空洞的材料堆砌, 也要摒弃教条式的肤浅理解, 我们要从人物的日常言行中入手, 对其生活工作内容有敏锐的洞察力, 从细微处见品格, 在鲜活的言行中挖掘闪光点, 从而进一步攫取更深刻的内涵, 然后对这些闪光点和深层次内涵进行系统地研究梳理, 真正把实践上升为理论, 把典型特色上升为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经验。

(三) 加强宣贯, 让先进典型成为本单位学习的榜样

一是注重宣传立足点, 讲求宣传实效。立足于可信、可敬、可学的原则, 提炼好典型事迹, 用平凡岗位上的事迹, 实事求是地开展宣传, 从而贴近普通员工, 让员工确实感到典型就在自己身边, 典型的事迹能学得上, 比照自己的工作去做得到。二是讲求宣传的效果, 能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激励员工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 使积极的个体效应转化为群体效应。让全体员工“听有兴趣、学有热情”, 提高示范引导的效果。三是开展各类讨论会、座谈会、征文活动, 让全体员工对身边典型事迹谈感受、说想法、表决心, 把源于自己身边的有血有肉、生动鲜活, 真实感人, 朴实亲切的先进典型, 去认同、去学习、去实践, 真正起到以点代面的效果和作用。

三、先进典型“热”以后的“冷”思考

(一) 先进典型树立后, 往往会出现宣传前热后冷

先进典型在选树表彰之初, 各级部门积极利用宣传刊物、座谈会等载体, 典型进行宣传。使新树立的先进典型, 在短时间内成为关注的对象, 感受着他们带来的动力。但是一段时间后, 关注程度可能迅速下降, 使得这些刚刚树立起来的先进典型, 在员工的视野内变得模糊, 让先进典型的示范动力不能有效转化为持久的内在动力。

(二) 以人文关怀为着力点, 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关心爱护

为防止先进典型“昙花一现”现象, 油田建立健全培育先进典型的长效机制, 坚持用感情关爱典型、用事业培育典型、用待遇激励典型。在精神上, 做到贴近思想引导, 贴近先进典型的思想、情感需求, 加强交流沟通, 定期对先进典型人物进行走访。在待遇上, 油田领导班子带头肯定先进典型, 坚持政治上重用, 经济上重奖, 优先解决职级待遇, 优先安排晋升, 优先组织外出学习、培训, 对先进典型给予物质奖励, 不让先进当“盆景”。在管理上, 细化管理, 建立党组直管、分管领导八小时内跟管、家属八小时外协管的立体化管理模式, 利用评议卡、廉政卡、绩效卡对先进典型的工作、思想、生活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适时交任务、定目标、提要求。这样, 也有助于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优良社会氛围的形成。

(三) 推进学习先进典型的长效性, 培养他们成为常青的老典型

典型在受到表彰后的一段时间里, 大都作为各部门的重点培养对象而给予诸多关心。“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些选树的先进典型, 没有能与时具进, 成长为持久的老典型, 成为了“昙花一现”的先进典型。荣誉既是对以往工作的认可, 也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所以, 当选树成功一个先进典型以后, 组织更要加大引导和教育, 让他们把获得的荣誉转化为, 自身成长的动力, 把组织的认可和期望作为继续努力前进的方向, 做一个不断有新业绩、新贡献的老典型。

企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需要典型充分发扬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培育、选树先进典型, 带动员工发起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风潮, 释放出先进典型强大的战斗力, 以此推动企业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参考文献

树立起创新人才培养的自信心 篇10

然而,就在全国教育系统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破解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题的同时,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我们的教育体系之所以没有培养出富于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不行,或者我们的文化不行,甚或是我们的社会制度不行。这“三个不行”的言论经常出现在一些论及创新精神或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章中。这些文章在论辩中所采用的证据往往是不充分的,证明过程在逻辑上也存在很多漏洞,其结论折射出悲观和失望的情绪。

开展创新人才培养,首先需要树立起教育自信。当前,尽管我们整个基础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掣肘,教育过程中重知识轻认知、重分数轻素质、重掌握轻应用等现象还比较突出,但是,比起30年前来说,基础教育系统无论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教育条件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先进的学校、优秀的教师早已开始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服务性、问题解决和项目导向制的学习都得到了广泛的试验和推广,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宽广。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都有一大批校长和教师为了学生的自主、全面、多样和可持续发展在辛勤劳动和不倦追求。那些认为中国教育体系不支持创新人才培养的人对于当前中小学校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缺乏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其次要树立起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富于创造的活力,对于创新有着强烈的愿望和不可遏制的推动力。《易经》中关于世界变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创新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儒家思想中对社会和人生伦理性的追求为创新指明了价值方向;道家思想中对自然和人生关系的沉思以及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创新提供了思想图式和思维工具;各个民族历史上层出不穷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等演绎着一幕幕创新的历史大剧。那种认为中华文化缺乏创造性基因,因而孕育不出杰出创造性人才的观点是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是没有出息的文化悲观主义的观点。

培养树立论文 篇11

一、创设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大胆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鼓励送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课堂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其创新精神

在现今学校教学中,注入式仍然充斥课堂。学生只能在教师的主导下,以书本知识为依据去认识、记忆既定的答案,而教师也是以此为依据去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课堂上很少有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的余地。这种状况不改变,创新精神培养就无从谈起。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鼓励学生用科学的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去面对学习中的疑问,教导学生敢于摆脱传统习惯、思维定势,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要敢于向教师说“不”,向教材说“不”,向权威说“不”,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根据克拉克的说法,爱因斯坦就“根本不尊重权威”。毕加索也说:“我强烈地反对一切东西,我强烈地认为,一切东西都是敌人。”在小学里,他“故意”不守纪律,为的是被关进一个小房间,在那儿他能够做他希望做的事——绘画。事实上,一切伟大的突破性创新都来源于蔑视传统和现状的“反叛者”。我们的教育应从小培养学生的这种宝贵的科学怀疑精神,在怀疑中逐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科学地解决问题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创造热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我教你学”,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遵循学习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我认为,智慧的教师应会“投其所好”,在备课设计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组织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抓住一切时机用各种恰当的方法引导、启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欲望;调动学生“好知”“乐知”的情绪,从而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并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活动要尽可能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多开展一些“一对一、兵帮兵的结对子”等活动,提问的面要尽可能宽一些。此外,还要注意精讲多练,尽量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练习,提供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创新意识是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实践,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力的非智力因素,实现创新素质系统各要求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形成精湛的创新技巧,取得创新的实际成果。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轻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而轻视社会实践,使学生动手能力十分低下。正如杨振宁教授所指出的:“中国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感受、思考发现、探索锻炼,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学习了“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环境现状,分析产生的原因,要求学生为摆脱困境保护环境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当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实际,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教师要认真做好指导工作,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使学生无所适从。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的培养,而学校课堂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教给学生创新方法的主阵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电教站)

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与培养 篇12

一、有关创业教育概念的阐述

(一) 创业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11月于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 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地位, 又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能够在特定时期自主创业的个人。广义的创业教育, 即开发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素质和提高创业能力。而教育学视域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健全大学生的思想品格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是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独特功能的一种特殊教育,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可见, 创业教育的内涵包括创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二) 创业意识的概念。

创业意识是一种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想要改变现状的精神和态度。它的形成, 不是意识的冲动或凭空想象出来的, 它是人的能力、素质、社会关系、个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内化表现。创业意识不是空洞的理想, 它是人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内驱动力,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 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提出都有着它的必要性。创业意识集中表现了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 它支配着创业者的创业态度和行为, 规定其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和力度, 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

(一) 很多大学生对大学生创业认可度还不够高。

创业认可度在这里是指大学生对实施自主创业的认可与否, 以及强弱程度, 它是创业者开展自主创业的心理前提。由于政府、高校在鼓励大学生实施自主创业方面的宣传不够, 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理解甚至根本不认可自主创业。另外,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大家普遍认为创业风险大、成功率低、即便创业成功以后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保障性弱等原因, 很多社会组织及家庭并不认可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另外,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未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内化创业教育理念。

(二) 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比较低。

创业意愿是指大学生的创业设想和打算, 也可以说是创业愿望。大部分学生倾向于理性创业, 希望毕业后先就业, 待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再尝试自主创业。但也有部分学生比较盲目, 实在找不到工作了, 才想去创业, 将创业看作找不着工作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后路, 更有甚者宁愿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 也不愿意自找门路, 进行创业。

(三) 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准备不足。

马云在谈及大学生创业时曾表示:创业会历经各种各样的困难, 比尔·盖茨、杨致远有名气, 模仿他们的人, 不成功的太多, 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在创业之前, 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 承受失败、各种挫折和委屈的能力。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准备普遍不足。很多大学生从未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过认真规划。部分大学生有考虑过创业方面的问题, 但是很少有抓住创业的机会。部分学生对创业的艰辛和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挫折缺乏认识, 抵御风险的意识还不够强,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 对创业主客观条件的评价分析。

实施自主创业须具备很多条件, 也受多方面因素制约, 既有主观方面的, 如个人的开拓精神、创新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 也有客观方面的, 如资金、专业等。主观方面, 很多大学生对创业的艰辛和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挫折缺乏认识, 承受风险能力差,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客观方面, 当前创业的外部环境需要调整和改善。

(五) 创业实践。

很多创业成功人士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他们在校期间大多是“不安分”的活跃分子, 从事过这样或那样的创业尝试或实践活动, 虽然很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 但正是这种创业“热身运动”, 为他们后来创业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实际上, 很多有创业愿望的学生或者忽视创业等实践活动尝试, 或苦于没有实践平台而难以施展自己的创业梦想这就导致一些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降低很多。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对策建议

(一) 政府方面。

一是政府要创造有利条件, 优化创业环境。提供政策保障,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实施鼓励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更优惠政策, 尽量简化各类行政审批程序, 为大学生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 并在场地、项目、技术、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特殊的优惠, 确保大学生创业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强创业指导, 为其提供必要的企业经营管理、企业融资、投资风险等方面指导。完善融资体系, 畅通融资渠道, 政府可以联合银行、高校和企业设置大学生创业基金, 对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帮扶。继续实行大学生创业申请贷款的相关政策, 在此基础上, 研究制定更优惠的措施, 尽量降低贷款准入门槛, 简化审批程序。三是政府要牵头组织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 积极探索和开发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其它培训项目, 充分利用和挖掘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 将其中的部分职能转入高校, 由高校来承担大学生的创业培训认证工作, 也有利于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二) 高校方面。

1. 积极推进高校教育模式改革。

积极推进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 培养能够适应竞争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因此, 教育模式急需向素质教育、创业教育转变。将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不仅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 还要渗透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教育者应该善于发掘学生个性的特殊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 培养其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素质与能力得到提高的基础上, 自觉树立起创新创业意识。同时还要理论结合实际,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项目大赛、参加SYB等培训项目, 让学生在实践中开拓创新。

2. 设置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创业教育相关理论还不够成熟, 缺乏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因此, 高校应加强理论研究, 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是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 如创业学、创业教育之类的课程, 集中介绍有关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将其列为必选科目,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丰富学生的创业学识;二是有针对性地新增一部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 如创业意识学、创业社会学;三是将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渗透到各个学科,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

3.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大学生创业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 主要任务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 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 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 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 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高校应注重与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组织、企业合作, 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 建立大学生校级创业基地, 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要把学校科技园、软件园、产业园、产学研基地以及重点实验室、实训中心等现有条件利用好, 同时加大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合作, 充分利用政府高新区孵化基地、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平台, 联合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和孵化平台, 积极支持和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

4. 要建立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当前高校普遍缺少专业化的创业教师, 严重影响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发展。高校要解决这一问题, 当务之急是要立足于学校培养, 把有潜力的青年教师送出去学习培养, 特别是要送到企业去挂职锻炼, 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 努力打造一批“双师型”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同时, 要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三) 大学生个人方面。

大学生一是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培养, 主动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重视和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充分利用各种机会, 主动学习创业知识, 增强创业意识, 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二是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应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将创业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相结合。要积极参加学校等部门组织创业项目大赛活动, 积极申请学校等部门的创业项目申请, 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机会。要主动向有经验的创业人员取经, 还应积极开展创业尝试和实践, 可以申请入驻学校创业工作室, 可以单独或合伙开小店铺, 如淘宝网店等。

(四) 家庭方面。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 切不可忽视家庭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环节。父母应转变传统观念,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精神动力。受传统观念影响, 很多父母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创业。很多大学生也都是因为家庭的阻力, 放弃创业的道路。顺应时代的发展, 父母应当转变观念, 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 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创新意识等, 让孩子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尽量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有条件的家庭, 父母还可以为子女创业提供经验和社会关系帮助, 帮其出谋划策, 指导其创业。

四、结语

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顺应我国就业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促进大学生高质量的创业发展, 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个人多方面结合起来, 把握好机遇, 共同担当和履行好自身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姜尔岚.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2] .杭州网.马云:我不鼓励大学生创业, 除非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EB/OL]. (2008-12-02) [2013-9-28].http://www.hangzhou.

[3] .程宇昌, 温乐平.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上一篇: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下一篇:无为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