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传播

2024-09-19

对台传播(共8篇)

对台传播 篇1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今年“两会”期间发表对台重要讲话时强调:愿意为台湾青年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也表示,为团结岛内基层民众、青少年多做工作。可见,加强两岸青年交流仍将是今后大陆对台的重点工作之一。“对台传播指的是大陆相关机构针对台湾民众进行的旨在加强两岸交流、增进两岸关系良性发展、促使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传播活动。”[1]总人口2300万左右的台湾,15到44岁的青年人口就近半,且每年年满20岁的青年人口达数十万,作为台湾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这一群体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他们也成为对台传播的重要目标群体。

目前,由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之间的各方面交流日渐密切、频繁,两岸青年之间的交往也越发紧密。但是,2014年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的产生,让外界意识到,台湾青年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做好台湾青少年受众的传播工作,提升对台传播有效性,就要研究这一群体的现状特点、心理特征,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台湾青年人特征分析

在台湾社会的认知里,年轻人大多对政治并不感冒,他们“以我为主”只关心自己的事情,也就谈不上有政治倾向。 直到2014年3月18日,台湾爆发20岁出头的学生“反服贸”,震惊两岸。这场动员了约40万人参与且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运动,将两岸各界的目光聚焦到他们身上。

同样在去年,台湾举行的“九合一”选举造成了中国国民党大败、民进党全胜的局面。两岸许多学者分析认为,台湾青年人或“首投族”(是指第一次参与台湾地区投票的年轻人, 依规定必须是年满20岁的居民)的投票倾向,成为影响此次县市长选举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台湾青年心里特征、价值观形成

那么,当今台湾青年人有着怎样的社会心态和价值观, 他们是对如何看待当前两岸关系?是什么原因主导他们的这些想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从成长背景来看,目前在台湾从20岁至35岁的台湾年轻群体,他们的成长是伴随着台湾经济快速发展、起飞,台湾经济实力日渐强大。台湾经济的起飞始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成为亚洲“四小龙”,实现“小康”;至上世纪80、90年代,台湾经济实力增强、步入富裕社会,这正是这些青年人成长的年代。他们所享受的安逸、富足的生活, 正是他们的父辈经过努力与艰辛创造的劳动成果。物质上的富足使得台湾青年人,不为金钱烦恼。同时,由于成长在台湾逐步进入政党轮替的时代,台湾青年人追求的是民主、人权、 公平、公正。

同时,这群台湾年轻人成长的教育背景,也正是李登辉、 陈水扁“统治”台湾二十年、宣扬“台湾独立”思潮下所接受的教育。他们在这样的教育、社会、政治环境下成长、熏陶,从而使他们“我是台湾人”的意识与认知越来越强烈,他们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自己的台湾身份,对“台湾和大陆属于一个历史共同体”的认识逐渐消失。同时,由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的加快、大陆经济后来者居上,并且呈大繁荣大发展的增长态势,他们恐惧台湾当局对大陆开放会直接导致台湾会在经济上过度依赖大陆,扼杀他们的生存空间。 在笔者采访过的台湾青年中,他们就经常感慨:“大陆人口多,市场大,在世界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反映出了台湾青年自卑及恐慌之心态。因此大部分台湾青年人选择维持两岸现状、不愿统一。

此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台湾经济的萎靡不振,加上内部不断上演的政治斗争、贫富差距迅速扩大、青年面临就业难、薪资低、房价高等系列现实问题。他们只想追求“工作稳定、家庭幸福、自由自在”的小确幸生活。

(二)台湾青年更倾向使用新媒体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及手机智能化的趋势下,台湾青年对于传统媒体使用率低,新媒体的便捷、快速及实时互动的特质,成为他们的首选。根据数据显示,在亚洲台湾青年所拥有的台式电脑的比例居首,因此。他们接受网络科技的程度,要远远高于亚洲的其它国家和地区。据调查,台湾网民比例高达七成以上,其中20到34岁的网民比例高达97.49% 。”[2]网络带给台湾青年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去年台湾爆发的“反服贸”中,台湾年轻一代就是用科技手段去完成公民社会的组织,并通过自己擅长的途径,来表达诉求。比如“反服贸”的台湾学生,除了用手机、电脑等来记录文字、拍摄影像资料外,他们还善于借助线上传播服务(ustream)、天空手表(skywatch),空拍飞行器等来进行现场的网络视频中英文实况直播。同时,他们还利用线上协作平台,实时发布最新的文字、图片,其传播速度堪比专业卫星转播。此外,台湾高校的一些学生,还在台湾立法机构外,搭建简易的新闻采编室,运用手机、Line来不间断的报道反服贸运动的最新进展。

二、对台传播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对台传播的主渠道就是广播。对台广播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特殊广播形式,在两岸军事对峙的年代,曾经是台湾受众了解大陆信息的惟一渠道。但是在面对新媒体的崛起、快速发展、台湾受众的选择日渐多元的今天,对台广播这一优势逐渐弱化,其对台湾青年的吸引力更是大大降低。

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大陆电视在台湾仍然无法落地, 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大部分也无法刊行,因此,目前在大陆对台传播媒体仍然以广播和网络为主。但是大陆传统对台广播在吸引台湾青年群体的吸引了非常低。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对台广播仍主要是调幅广播(中短波),虽然能够覆盖全岛, 但岛内受众70% 使用调频,只有30% 使用调幅,收听效果不太理想。其次,当下,大陆各地虽然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对台传播主体,但数量有限。比如,广播方面主要有笔者所在的福建东南广播,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海峡之声”、 “闽南之声”、“刺桐之声”等等;网络方面,有中国台湾网、华广网、台海网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针对台湾地区广播听众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台湾青年人收听大陆广播非常少,他们更多依靠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了解新闻信息的习惯转变有关。

三、提升对台青年传播有效性的四个手段

在两岸还未统一的特殊历史时期,对台传播曾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存在,其宗旨就是为实现两岸统一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因此对台传播应当加强对作为未来台湾中坚力量的青年受众群体的宣传,吸引台湾青年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增进他们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增强他们的认同感。

(一)广泛运用新媒体方便台湾青年受众参与互动

新媒体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现在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除了传统的收音机、电视、报纸、互联网,现在又增加了微信、LINE、微博等新媒体渠道,这就为广播、电视节目与听众大范围、深层次的互动提供了有效沟通平台。台湾年轻人接触、使用网络频繁,对台传播的媒体可以从新媒体的创新应用中寻找突破口。以对台广播为例,听众可以使用手机微信、微博等平台与节目主持人实现沟通、交流。这不仅可以使节目内容、风格更为丰富、活跃。同时也能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感,增强他们的现场感,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收听需求。这其中,微信的使用渠道更为有效。

自2012年腾讯微信(We Chat)在台湾正式开始推广,这两年微信活跃度呈现快速正成长趋势。根据腾讯公布的数据,微信在台湾的客户不断拓展、增加。其中,从2013年到2014年,在台湾使用微信的活跃用户增长了166% 。 台湾传播学研究生姚玫也曾做过一份调研分析指出:“若有大陆往来业务的台湾民众,微信是其最优先考虑的沟通手段,而那些即便没有联络大陆需要的民众,也有超过八成有尝试微信的念头。”可见微信在台湾的发展势头。笔者曾经采访过一位在台湾参加两岸茶文化体验营的大陆学生,他说,在台湾活动期间,两岸的几十名学生就已经互相添加了对方微信, 并建立了微信群。在活动结束后,两岸同学之间依然每天都活跃在微信上聊天,非常便捷。此外,笔者所在的福建东南广播电台也在去年推出了“东南广播”微信服务平台。与以往台湾老年听众打电话不同,有不少台湾年轻听友后来就透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在线收听、点歌,与主持人互动。这就为台湾青年人收听对台传播媒体拓宽了渠道。

(二)对台传播媒体应设置服务台湾青年的节目

对台传播节目的立足点是要本土化、在地化,要服务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所需。那么要拿什么来服务,怎样服务才有效呢。笔者认为,可以为台湾青年受众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台湾青年人面临就业难、薪资低等压力。求学、就业、创业也成为他们关心的话题。因此,对台传播要设置与此相关的节目。比如可专门开辟一个栏目,不仅介绍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求学等优惠政策,同时还可以设置听众问答,帮助他们答疑解惑。有民调显示,随着两岸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台湾青年对于到大陆就业的意愿也在不断增加。前往大陆就业在20到29岁年轻人眼中仍然是一项机会,愿前往大陆工作的比率由2011年的31% 、2012年的40% ,增到2013年的48% 。这就需要对台传播媒体进行更多、更细致的工作。笔者去年在“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北京夏令营活动中, 就遇到不少家长和子女对来大陆求学、就业感兴趣,但是对其中的相关政策、了解渠道一无所知。因此,相关此类的节目设置更能吸引住台湾青年人。

那么对台青年传播节目要怎么说?过去的对台传播往往代表官方,惯用意图宣传,将信息赋予了太多的政治意义和价值。既然对台传播宣传的重点目标是要争取青年受众,就要从传播者的身份、语言、主持风格等方面,想方设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要改变以往高高在上、单向灌输的生硬方式,以平实、自然、真诚、活跃、激情的风格,自信而坦诚地介绍大陆在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特点,像朋友聊天一样,说成就,也谈问题,让彼此熟悉,让他们感受大陆的发展与变化,消除对大陆的刻板印象和误解。对此,可以选择引起一些有活力、有激情的年轻主持人、主播,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这样也能真正做到扩大对台湾传播在台湾青年人中的影响。

此外,用同样的乡音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占台湾总人口80% 的“本省人”常用闽南话和客家话。为此,大陆许多对台广播媒体普遍加强了闽南话广播。福建东南广播电台就在招聘主播上倾向于会说闽南话的人。目前,本电台一些年轻主播还大胆模仿台湾青年主播的腔调,使听众感觉到大陆对台广播跟台湾的广播电台一样“熟悉”、“亲切”。不少台湾听众来反馈说,喜欢听这位主播的节目,“因为他的主持风格很像台湾主播”。

(三)对台青年传播应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吸引台湾青年 “登陆”

受长期台湾对大陆扭曲报道的影响,台湾青年普遍对大陆缺乏了解,存在误解。因此,在对台传播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媒体人,应当向台湾青年一代了解、认识大陆及其民众,为两岸的年轻人有效的沟通、交流担负起纽带、桥梁作用。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交流的日益频繁,关于两岸青年夏令营、体验营、寻根之旅、两岸互派学生等交流活动也热络频繁,这种实体的传播事实证明更有冲击力。比如由中国文化院、凤凰网和湾《旺报》等两岸单位共同的“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就是以两岸学生为主体的文化交流项目,他们每年分别在大陆、台湾各举办一期,邀请两岸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实地体验。在体验活动中,主办方还安排一名大陆学生与一名台湾学生住在一起,让彼此建立友谊。一名台湾学生在博文中写道:“八天的旅程,说长不长,却也足够让一群原本素昧平生的人们相识、相织彼此的未来人生。对于来自大陆的人, 曾经或多或少都抱持些既定印象与偏见,这旅程所带给我的心态转变,是当初始料未及。”笔者曾经也采访过两岸夏令营活动,一位台湾女大学生告诉记者:“看过之后,我还蛮喜欢来大陆,不过我的很多同学都不愿意来,因为他们对大陆不了解。”对台传播媒体如果多走进台湾青年当中,举办此类活动,那么不仅有助于扩大自身媒体的影响力、同时也也有助于吸引台湾青年来大陆走走看看,促进他们对大陆的了解, 消除误解,增强认同感,从而完成祖国统一的使命。

(四)注重青年受众反馈,不断调整对台传播机制

“反馈是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传播效果和引导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反馈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步骤,它对于提升传播的效果和舆论的引导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如果缺少这一环节,那么有效、持续循环的传播就被中断,相应的创博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有利于新闻传播者调整新闻价值取向,积极主动地向受众市场靠近。提升对台青年有效传播,应该注重青年受众的反馈信息,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研究,以便做到有针对性的传播。

台湾学者赖祥蔚曾在《大陆对台宣传策略之研究》一文中指出,大陆在对台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传播技巧、策略,同时,也忽略对受众的反馈,不能真正了解目标受众真实需求、不能真正了解台湾民情。由此,在如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之下,在两岸沟通交流便捷之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台湾青年受众的了解,服务于他们的需求,重视他们反馈的信息,定期或不定期针对他们的反馈进行市场调查研究,不断调整节目内容,使对台传播的各项服务更贴近他们的实际需求,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贴近他们的接受心里。在留住这些青年受众的同时,不断扩大青年受众队伍, 能做到有效传播。

对台传播 篇2

近日,江苏省大丰港二期件杂货码头两艘6万吨级货轮同时首次靠泊,正在卸载从印度尼西亚运来的5.8万吨红土镍矿和6.7万吨煤炭。这是二期码头投入营运以来两艘5万吨以上大型货轮同时首次靠泊二期码头。

大丰港是江苏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三大海港之一,二期码头建有5万吨(兼靠7万吨)级散货泊位和2万吨(兼靠4万吨)级件杂货泊位各一个,码头泊位配备了2台卸船机、3台门机、5000米 带式输送机等先进设备,单船卸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年吞吐能力达1200万吨。

随着大丰港二期码头的建成,对腹地的拉动和辐射作用日益凸现。近年来,大丰港坚持错位发展,以特取胜,在特色产业港上做足了文章。该港依托上海港、连云港大力发展集装箱,环渤海港口煤炭下水流向南方沿海,木材产业往港口等物流枢纽区域发展的实际,精心打造木材产业基地,石化新材料、油品产业基地,能源集散转化基地等,以特色产业推动港口提速发展。截至6月底,大丰港在煤炭、木材、建材、农副产品等货种的带动下,完成进出港船舶作业348艘,完成货物吞吐量158.60万吨,同比增长123%,完成集装箱1.63万标箱,同比增长15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00万元,在营运量上实现了飞跃性突破。

加快发展盐土农业 打造江苏沿海开发新亮点

月5日,大丰市委书记倪峰调研全市盐土农业发展情况。他要求,要把发展盐土农业、做强盐土农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充分放大自身特色优势,加快发展,全力突破,努力增强错位竞争实力,打造江苏沿海开发现代农业新亮点。倪向荣、陈湘珍、王周斌等市领导陪同调研。

广袤的沿海滩涂,是大丰市得天独厚的土地后备资源。资料显示,大丰市沿海滩涂基本上属于滨海盐土,盐土剖面上下含量比较均匀,较利于耐盐植物生长。加之大丰地处黄海之滨,属湿润季风气候区,沿海滩涂生物资源多样,物种丰富,有着鲜明的区域特色。在盐碱地上直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已在大丰市探路成功。这是大丰市打造高效农业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

调研中,倪峰首先来到丰收大地盐土农业展示馆。展示馆内,海英菜、海芦笋、绿菊苣等多个耐盐植物品种翠绿欲滴,生机勃勃。在认真察看了大丰市盐土农业发展沿革、新兴盐土农业发展成果的图展后,倪峰指出,盐土农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大丰市发展盐土农业,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特色优势明显,前景十分广阔。盐土农业,不仅包括种植业,还包括盐土养殖业、畜牧业及其加工业。展示大丰市盐土农业的发展状况,要突出“盐土农业”的概念,在介绍大丰市盐土农业发展史的基础上,充分展示大丰市盐土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发展以及盐土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凸显大丰市农业发展的区域竞争优势。

位于大丰港经济区的江苏晶隆海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目前大丰市发展较好的海水蔬菜规模生产企业,承担着国家863计划海水蔬菜科技项目。“现在有多少大棚?”“保鲜采取什么措施?”“产品销售情况如何?”倪峰一边察看海水蔬菜的长势,一边向企业负责人询问有关情况。了解到企业运行良好,产品畅销上海等市场,倪峰很高兴。他说,大丰市盐土农业发展在中央电视台6月2日《新闻联播》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企业要抢抓当前有利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建立产品研发、生产、深加工、市场销售的产业链,做出形象,做出水平。

在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后,倪峰指出,盐土农业发展工作,省委、省政府,盐城市委、市政府和大丰市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加快发展盐土农业,是大丰市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沿海开发特色产业的重要举措。全市上下要高度重视,聚焦园区,集聚要素,加快突破,真正使大丰市的盐土农业发展成为江苏沿海开发和江苏现代农业的新亮点,在特色竞争中异军突起。

倪峰要求,发展盐土农业,一是要做好规划。赶快启动全市盐土农业发展战略规划,抓紧做好港区盐土农业园区规划,要有生产示范区、加工区、研发区、观光旅游区、服务展示区、销售市场区等功能布局。二要启动项目。启动区要建3万平方米智能温室,3万平方米连栋大棚。要着力建设集服务、研发于一体的服务综合楼。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国庆节前有形象。三是科技支撑。要迅速搭建平台,招引一批领军人物等各类科技人才,建立盐土农业研究院和测试中心,为盐土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要争取牌子。年内争取一块国家级盐土农业基地牌子。五要争取项目资金。迅速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

调研中,倪峰还察看了江苏大丰“盐土大地”农业科技园选址。

大丰港加快建设江苏沿海特色产业港

江苏沿海开发正式确定为国家战略,盐城大丰第一次写进国家发展战略,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大丰全市上下倍受鼓舞、倍感振奋,主动策应沿海发展的新形势、新定位、新任务和新要求,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谋划、加速度发展,全力推进以大丰港建设为龙头的沿海开发,朝着“江苏沿海特色产业港”的目标阔步迈进。

港口码头建设速度加快

大丰港一期工程两个万吨级泊位于2005年10月建成通航,货物吞吐量逐年倍增。2010年3月,二期工程1个5万吨(兼靠7万吨)级的散杂货泊位、1个2万吨(兼靠4万吨)级的件杂货泊位正式投入营运。目前,包括石化码头、粮油码头、大件码头、滚装码头在内的三期工程前期各项工作正全面展开。到2020年,大丰港将拥有33个泊位,形成年吞吐量超亿吨的大港。

一类口岸开放不断扩大

大丰港一类口岸于2006年6月13日获得国务院批准,2007年9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已开通大丰港至韩国仁川港、釜山港、日本门司港、博多港和大丰港经上海至欧美等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至日本、俄罗斯的杂货航线,以及至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散杂货航线。200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00万吨,今年1-6月份实现货物吞吐量200万吨,同比增长158.6万吨,同比增长123%。2009年实现关税3.59亿元。

基础设施逐步配套

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322省道于2009年8月全线建成通车,临海高等级公路大丰段、疏港四级航道开工建设。临港产业园区配套功能不断提升。“三纵三横”的道路主框架已经形成,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和110变电所等一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经建成使用。海港新城启动建设。按照建成“20平方缸里,10万人口”的目标和“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模样,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加快推进海港新城建设,目前8平方公里起步区的道路框架初步拉开,五星级酒店主楼已经封顶,将于今年10月份竣工营运。

特色产业正在崛起

按照建设江苏沿海重要特色产业港的目标定位,大丰港坚持“沿海发展项目化、项目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园区化”,按照“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先行,产业招商,核心项目龙头企业支撑”的思路,全力发展风电装备制造、石化新材料、木材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热处理设备、冷温精锻、空压机和抛丸机等八大特色产业,一个产业一个园区,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木材产业园、石化产业园、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海洋科教城和港城建设目前都已完成规划编制和组织架构,正在开展基础设施大会战。目前总投资30亿元的金风科技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总装工厂将试生产,总投资22亿元的中电国际风力发电项目174台风机全部实现并网发电,总投资30亿元的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总投资10亿元的人造纤维项目已经部分竣工投产。今年重点安排临港工业项目50个,投资205亿元。其中竣工项目10个,总投资19.6亿元;新开工工业项目20个,投资103.5亿元。大丰港经济区拥抱“特色产业港”蓝色经济,不仅凝聚世人的目光,也将成为保增长、拉内需的一支新的生力军。

大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大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步入发展“快车道”,已成为加速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该市共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55家,出资总额58540万元,成员总数8.3万人,其中98.2%为农民。

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从行业分类上看,涉及行业众多,主要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等行业;从出资方式来看,非货币出资比重不断加大,截至今年上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总额中非货币出资额占比近50%;从出资额来看,有不少“大块头”,目前该市出资总额2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有102家,出资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有10家;从辐射带动作用来看,合作社辐射面不断拓宽,跨区域吸纳成员的趋势比较明显,如添寿禽蛋专业合作社,共有成员1220户,分布于南阳、万盈、大中等4个镇15个行政村。

大丰港:开发初显“黄金效益”

盛夏时节,黄海之滨的大丰,草木葱茏,生机勃勃。站在新落成的大丰二期码头上,远眺一期码头,大批集装箱堆放整齐,一台台门式起重机和桥式卸船机依次排列,吊起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巨大原木,5000米长的输送机正源源不断地运送着煤炭。纵目望去,鸣响汽笛的一艘艘巨轮进出港湾,满载着煤炭、木材的列车徐徐起程„„

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大丰港是承接长三角、特别是上海辐射苏中苏北的重要节点。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一年间,大丰港的开发建设全面提速。

大丰港一期工程建成通航用了近6年时间,而今年3月完工的二期工程,两个5-7万吨级通用泊位和两个2-4万吨级杂货泊位仅仅用了两年时间。目前,包括石化码头、粮油码头、大件码头、滚装码头在内的三期工程前期工作正全面展开。“争取再用10年时间,将大丰港建设成为拥有33个泊位,码头门类齐全、年吞吐能力过亿吨的东方大港,三年内要先达到5000万吨。”大丰市委副书记殷勇告诉记者。十年磨一剑。贫瘠的盐碱滩边勾画一座东方大港的框架,既积聚了跨越式发展的巨大能量,又激发了这块土地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的改变是精神面貌。过去这里是小渔村、小港口,现在从无到有建设大港,也唤起了大丰人的不竭斗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从省级机关到盐城挂职的王伟明过去经常来大丰,说起这种转折性的变化,感触尤深。

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大丰港的开发开放的热情更高了。大丰港招商引资不断凸显大手笔、大气魄。如组建木材、石化等产业招商局;设立上海、北京、无锡、苏州、福州等多个招商站;成立大丰港(香港)发展有限公司;在日本、韩国设立商务代表处„„市里每个月集中举行一次项目开工和集中汇办,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机制,重大项目实行每月会审,上上下下忙得像脚踩风火轮。

大港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已经显现。过去不值钱的盐碱地变成了聚宝盆,招商时的底气都足了许多。中国中铁港航工程局、中国诚通集团等央企大手笔加盟大丰港,这一年来,大丰的招商半径已扩展到了东莞、上海、杭州、苏州、香港和韩国、日本,以风电、木材、不锈钢产业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特色产业落户港口产业园区,并集聚了一批旗舰型企业,总投资30亿元的迪赛诺生物制药、投资18亿元的风力发电、投资10亿元的生物质柴油等项目已落户港区。

白纸上书写最壮美的创业画卷,大丰港既要建成产业港,也将建成一座生态港。按照全省沿海地区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大丰修编完善了海港新城规划,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海洋科教城、海洋产业研究院和港城建设目前都已完成规划编制和组织架构。在这幅蓝图上,以主城区与海港新城为核,由通港大道相连,特色园区次第排开的一个黄金海港正在加速崛起。

江苏省大丰港15万吨级航道

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8月20日下午,大丰港15万吨级航道工程技术研究专家咨询会在南京举行。市长陈平出席咨询会并讲话。咨询会由市政协副主席、大丰港经济区管委会主任倪向荣主持。国家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华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水科院、上海航道局、上海航道设计院等单位的院士和专家出席了咨询会。

陈平在讲话中指出,大丰港是盐城港的主港区,随着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提升港口辐射带动功能的需要,开展15万吨级水航道建设已显得十分迫切,举行专家咨询会,就是为了加快深水航道工程的前期工作,为工程建设指明方向、提供技术支撑,使工程技术方案更加科学、更加可行。他表示将认真汲取各位专家、教授的真知灼见,加快编制完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全力推进大丰港15万吨级航道建设。

据了解,中交上海航道设计研究院、南京水科院对大丰港15万吨级航道课题已展开了前期研究工作。江苏省交通厅已将该项目上报交通运输部,即将列入国家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

会上,中科院院士陈吉余、梁应辰,交通部总工程师蒋千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对15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专家们一致认为:大丰港岸线稳定,西洋深槽潮流动力强,航道条件好,投资风险小,15万吨级定位是可行的;目前,大丰港认真做好深水航道工程技术咨询是科学的,在西洋深槽西线航道合理布置深水码头泊位是可行的;最大的利用潮差和西线航道,分期实施,逐步通航15万吨级船泊,可充分发挥大丰港深水航道的社会经济效益。

大丰港大件码头项目通过省核准

昨天,从市港口管理局传来喜讯,大丰港大件码头工程项目在通过省发改委组织召开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后,又于近日获得省发改委正式核准。大丰港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节点和重要港区。近年来我市依托港口全力打造海上风电、临港重工和海洋工程基地。目前,金风科技、中电国际、龙源风电、大连船舶重工、大唐集团风电能源项目、象王港机、大型预制构件厂、联鑫钢铁、鼎天钢构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相继落户;随着石化码头的建设,大型石化企业也将陆续进驻大丰港区。大件码头的建设将有效地满足腹地大件进出的需求,为临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打造江苏沿海特色产业港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市从适应风电等产业发展需要,满足腹地大件货物水运需求出发,积极开展大件码头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已于前期开工建设的大丰港大件码头工程位于大丰港二期散杂货码头后方、石化码头与二期散杂货码头水域之间,建设1个5000吨级大件泊位和引堤、引桥、大件堆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码头泊位长165米,宽30米,总投资2.7亿元,计划于2011年上半年建成。

斗龙港成为国家一级渔港

日前,我市斗龙港国家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农业部批复。这次获得农业部批复的一级渔港全国共有8家,斗龙港将成为盐城继黄沙港之后的又一个国家一级渔港。

斗龙港是苏北重要的入海通道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重要群众渔港。2008年,我市启动斗龙港国家一级渔港项目规划,多次邀请各级水利专家踏勘调研。今年3月,农业部专家专程就斗龙一级渔港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论证。据悉,斗龙港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建设码头650米,停泊护岸350米,综合执法办证中心800平方米,港区道路1万平方米,开挖港池航道17.04万立方米,临时工程项目1项,配套给排水、消防、供电、照明工程及通讯设备等。总投资3213万元,资金来源中央投资1607万元。

为加快推进项目开发建设,三龙镇已成立斗龙一级渔港项目指挥部和开发公司,项目前期规划已完成,其它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我市举行吴王故里文化园规划方案评审会

7月21日,我市举行草堰镇吴王故里文化园规划方案评审会。市委常委李东前出席评审会。

草堰镇是吴王张士诚揭竿起义之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充分挖掘利用这一人文资源,草堰镇积极实施旅游兴镇战略,拟兴建吴王故里文化园。该园位于新204国道西侧,串场河东侧,占地200多亩,规划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规划建筑主要包括文化园旅游产品发展基地、张士诚纪念殿、盐街、本场人博物馆、盐课司历史展馆、百米艺术走廊、景观牌坊、张士诚雕像等,以仿古建筑彰显文化特色。

会上,规划编制单位汇报了草堰镇吴王故里文化园规划方案,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对规划方案提出了评审意见和建议。

麋鹿保护区获“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

近日,经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定、审核和公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称号。

自成立以来,麋鹿保护区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及科普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截至2009年,保护区的麋鹿种群数量已达1502头,约占全世界麋鹿总数的33%,成为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并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野生麋鹿种群数量为139头,在野外已经形成子三代。保护区为推动环保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昨成立

7月8日上午,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成立揭牌仪式在市公安消防大队举行。省消防总队参谋长陆长春,盐城市政府应急办主任李永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家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志坚,副市长戴刚,盐城市消防支队政委曹建平、支队长陆军等出席。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及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市公安消防大队组建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据悉,此举在盐城各县(市、区)中尚属首家。

仪式上,陆长春、吴家祥为我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揭牌,戴刚向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大队长王玉军授旗。王玉军表示,要切实肩负起新使命、新任务,全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全市应急救援整体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麋鹿保护区荣获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称号

在近日召开的首届中国低碳旅游建设峰会上,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的荣誉称号。获此殊荣的共有32家单位,全国2600多个保护区中也仅此一家。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终把保护麋鹿及其栖息环境放在首位,该区绿化率持续攀升,滩涂湿地得到有效恢复;麋鹿数量由1986年引进时的39头增长到现在的1618头,除麋鹿外,还有兽类12种,两栖爬行动物27种,鸟类315种,鱼类156种,昆虫599种,植物499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有32种。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儿前来栖息,东方白鹳、褐翅长脚鹬等鸟类也由候鸟变成留鸟。与此同时,保护区还把低碳旅游的理念渗透到景区日常经营管理的细节中,开展“低碳生活连接你、我、他”的生态科普宣讲活动,为保护区营造节俭、环保、自然的低碳旅游氛围。

我市落实《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工作受肯定

7月29日,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成志一行来丰,检查我市《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家宏陪同。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注重提升烈士事迹布展档次,主动挖掘史料资源,大力弘扬烈士精神;保证投入,加强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对各种文物和资料及时整理维修,科学制订预案,落实专人养护,美化陵园环境;落实措施,推进慰烈工程建设,新建烈士英名墙,迁移散葬烈士墓,整修烈士纪念塔;整合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听取我市相关情况汇报并察看市烈士陵园后,马志成一行对我市贯彻实施《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我市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实施慰烈工程,切实加强烈士陵园管理,进一步有效贯彻落实《革命烈士褒扬条例》。

我市全力织牢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网”

5月11日,我市召开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湘珍出席。

据悉,目前我市滩涂养殖面积约70万亩,有各类渔船近500艘,从业人员高峰期近2万名,加之作业分散、安全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等因素,给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会议要求,各镇、各有关部门和滩涂养殖企业要严格落实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抓投入、抓培训、抓保险、抓检查,切实提高海洋渔业安全保障水平。要紧紧抓住码头、船头、人头和滩头四个重点,紧紧抓住重点时段、重点滩涂、重点船只、重点企业四个方面,加大安全监管检查力度,及时排查和整改事故隐患。要深入推进紫菜养殖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人船安全。要加强安全管理,不断提高滩涂养殖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夯实海洋安全生产基础。要着力提升海洋渔业安全事故应急处臵能力。

知青题材电视剧《青瓦•红瓦》开拍在即

以大丰〃上海知青为原型,以知青垦荒为背景,讲述知青故事的30集电视连续剧《青瓦〃红瓦》各项前期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并即将开拍。

新形势下对台传播研究 篇3

关键词:新形势,对台传播,研究

当前是海峡两岸关系进入良好的发展时期,对台广播应与时俱进以满足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转变对台传播方式很重要。对台传播的目的是要尽可能地改变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态度与行为,营造对两岸和平统一有利的舆论环境。祖国大陆应抓住时机着力塑造独具魅力的大陆形象,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

1 当前形势

一般来说,就两岸传媒的互动而言,信息传播到达程度最高的是广播。不仅大陆的对台广播开展甚早,台湾当局也把对大陆广播当作第一要务。党的十八大结束后,香港中评社曾发表评论,认为从宏观角度来说,中共的两岸和平发展的大方向不会变,同时反独促统的政策也不会变。并指出,两岸关系要变,基本原因不在新一代中共领导核心,而在台湾。在此形势下,对台电视广播新闻既是两岸民众交流最直接的媒介工具,也是宣传大陆形象最直观的媒介,要充分发挥这一媒体的优势,让大陆的媒体真正走出去,实现两岸对话,将一个真实的祖国大陆展现在台湾民众的眼前,为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营造更和谐的氛围。

2 对台传播现状

2.1 对台传播与时俱进,定位越来越准确,越来越人性化

以大陆第一家对台方言广播——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为例,2002年为传播故土乡音,增进亲情,全天播出18.5小时的节目,推出关注海峡两岸及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评点时事风云的新闻性专题节目《海峡大视野》;探讨与思考海峡两岸带有共性的家庭问题,传播健康的家庭理念,弘扬中华传统优秀伦理道德的服务性板块节目《家和万事兴》;为听众与主持人的情感直接沟通搭起桥梁的交流互动节目《你我好时光》等。2004年,推出大型系列文艺节目《唐诗宋词吟诵鉴赏》,推出新闻性专题节目《新闻听透透》,深度报道新闻焦点关注新闻人物,展现祖国大陆的良好风貌。2006年,文艺节目与时俱进全新改版,《娱乐强强滚》和《你我好时光》合并创新为《快乐斗相报》。2008年,再次明确频道定位,强化受众意识,将闽南话频道更名为闽南话广播。新办客家话专题节目《客家天地》和娱乐类节目《好歌做伙听》,并整合《闽南大剧场》《闽台曲艺》和《闽南讲古》节目,开设文艺板块节目《戏曲大世界》,还引进闽南话协作网的兄弟单位节目,推出《有缘来斗阵》,增加节目的多元化。2011年,广播定位更精确,频道化运作稳步推进,文化宣传特色突出,整合《闽南语林趣话》《趣味念歌诗》等节目,推出文化板块节目《古厝新风》。

由上述内容可见,通过分析受众的趣味和欣赏水平,对台广播每年都会对节目、栏目、频率进行适时创新和改革,并针对不同受众群设置个性鲜明的节目,让其有更多的选择,这也可以看出对台节目的定位越来越准确,越来越注重人性化。

2.2 对台传播更具亲和力与互动性

大家都知道,人们只有对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东西才能产生共鸣,因此,作为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就要应进一步贴近听受众,以听众的声音作为指导工具而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人应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为己任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为己任。节目只有深入一线,了解受众的喜怒哀乐,才能与受众更好地进行互动,抓住受众的心。像《快乐斗相报》等节目就是受众与主持人的情感直接沟通搭起桥梁的交流互动节目。此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节目要变得有亲和力就还要要知道关注听受众的生活习惯和当下的潮流、热点,节目要亲和力就要众的生活习惯和当下的潮流。因此此,比如,2004年,海峡之声广播在点歌交友节目《你我好时光》中首次开通声讯、短信平台,拓展了交流沟通的渠道;2006年,文艺节目又全新改版,《娱乐强强滚》和《你我好时光》合并创新为《快乐斗相报》。

2.3 对台广播越来越系统化和专业化

情牵两岸,声传四海。海峡之声以真诚交流的理念、丰富多彩的内容、活泼多样的形式,受到两岸广大受众的欢迎及广播电视界同行的广泛赞誉,成为传播两岸新闻资讯、沟通两岸民众情感的空中桥梁。随着海峡之声几十年的发展,它也越来越专业化和系统化。通过对不同受众人群的定位,其广播已由两套增至五套,节目也由22个扩至115个,对受众进行细分化,做到不仅满足受众当下的需求,也尽力挖掘受众的潜在需求,不断给受众带来视听盛宴,走上了广播分众化系列化专业化的道路,同时,拜科技进步所赐,全台持续进行了六轮技术大改造,使得节目制作能力越来越强,制作团队更加精良。通过有深度的观察思考、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美的制作品质,让海峡之声越来越完善,频率更加专业化、节目更显对象化、栏目更具个性化。

3 对台广播建议

只有具体研究对台广播的目标受众,顺应时势,更新观念,准确定位,改进传播手段,才能使对台广播收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在此提出做好对台广播工作的建议:

3.1 提升从业者自我修养。

媒体从业者的素质决定着媒体以及节目的好坏,对台广播的从业者也不例外,时代和形势更需要他们对自己有较高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素养,以制作更优良的广播电视节目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需求。

3.2 细分目标受众。

在买衣服时同样的款式,有人喜欢红色,有人喜欢蓝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广播电视也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和各种网络新兴事物层出不穷。不同的受众,不同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圈,就注定他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不同,因此媒体应不断细分受众,有目的地研究目标受众, 为其提供相应的资讯、信息等。

3.3 好的设备是媒体发展的生产力之一。

因此媒体的技术设备也要顺应时势的变化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古人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在一些节目里可使用好的音效来烘托气氛,诸如笑声掌声等能拉近主持人与受众的心理距离,恰当应用很有必要。

3.4 应该加强对台湾文化的了解,不断更新观念,改进传播手段。

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语言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的文化印记和历史发展,它是劳动人民通过劳动凝结的智慧结晶。对台广播应抓好抓牢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制作更多独具特色的节目,满足受众的需求。

4总结

通过对海峡之声发展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峡之声在新形势下,在广播变革的大潮流中,以其独特的站位, 用现代传播理念打造对台广播,并走上了广播专业化的道路,一定会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起好助推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喻娟娟.关于播音主持人主持风格形成与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4,(7).

[2]李振彪.论播音主持人主持风格形成与创新[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8).

成都对台工作会议总结 篇4

3月31日,成都市对台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央、四川省对台工作会议精神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对台工作部署要求,传达学习了四川省委常委、成都书记黄新初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部署了全市对台工作。成都市委常委陈建辉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傅勇林主持会议。成都市各区(市)县分管领导及台办主任、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成都市对台系统情系台胞、服务台企、汇聚台力,推动了蓉台经贸合作,促进了蓉台文化交流,为成都科学发展、领先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成都工作站上了新起点,抓好对台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认真落实书记“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理念,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势,紧紧围绕成都市“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积极拓宽合作领域,深入推进人文交流,饱含深情做好服务,让在蓉台胞台商生活好、工作好、发展好,不断巩固深化蓉台交流合作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开创对台工作新局面,努力为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随后举行的全市台办主任会议上,成都市委台办主任戴浚对今年对台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拓展阅读:什么是两岸一家 亲共圆中国梦

第一,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同胞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这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是不可磨灭的。不论是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还是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两岸走近、同胞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没有什么力量能把我们割裂开来。

第二,两岸同胞命运与共,彼此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两岸同胞虽然隔着一道海峡,但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特定的心态。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熨平心里创伤需要亲情,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真情,我们有耐心,但更有信心。亲情不仅能疗伤止痛、化解心结,而且能实现心灵契合。我们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也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大陆形象展示与对台传播策略初探 篇5

一、塑造和展示大陆形象在对台传播中的重要性

(一) 塑造和展示大陆形象是对台传播的直接目的。

对台传播是大陆对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营造舆论声势、争取台湾民心,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供舆论支持和民意基础。而在对台传播中塑造和展示良好大陆形象, 有利于台湾同胞了解大陆、形成对大陆的正面认知, 增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更加客观地看待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更加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更加理解和接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二) 塑造和展示大陆形象是对台传播的核心内容。

对台传播的内容可以涵盖方方面面, 但是其核心内容应当是塑造和展示大陆形象, 包括繁荣发展的形象、和谐稳定的形象、维护祖国统一的形象、推动两岸交流的形象、善待台湾同胞的形象等。这是由对台传播的目标和任务决定的, 其它传播内容应当围绕塑造、展示良好大陆形象这一核心来加以取舍和编排。

(三) 塑造和展示大陆形象是影响台湾受众的有效途径。

随着两岸交流交往日益紧密, 两岸经济融合的步伐加快, 台湾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大陆, 台湾同胞个人的工作、生活乃至前途命运也往往同大陆息息相关, 台湾受众对大陆资讯的需求度和关注度不断提高。台湾《联合报》的民调显示, 台湾20到29岁的年轻人愿意赴大陆就业的比率逐年增长, 2013年达到48%, 而在校学生当中不排斥到大陆就业的超过六成;还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民众愿意让子女到大陆念书[1]。这些台湾同胞都希望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大陆, 这为大陆媒体在对台传播中加强对大陆资讯的报道、加强对大陆形象的塑造与展示提供了受众需要和心理基础。

(四) 塑造和展示大陆形象是改变台湾受众负面认知的迫切需要。

受制于岛内媒体信息的局限和参与两岸交流的欠缺, 一些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知非常缺乏, 甚至充满误解。根据台湾媒体近年来的民调显示, 台湾民众对大陆政府及人民的负面印象明显高于正面印象[2], 一些台湾民众错误地认为大陆还停留在非常贫穷落后的状态, 还出现过“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吃不起方便面”这种调侃和嘲讽。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这类负面认知显然不利于两岸交流的深化与拓展, 不利于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因此大陆媒体应当改进和加强对台传播, 逐步扭转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负面印象。

二、塑造和展示大陆形象的主要内容

(一) 繁荣发展的经济形象。

应当多角度报道大陆经济发展成就和现代化建设面貌, 展现大陆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与时俱进的经济政策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 体现文明现代的城乡面貌和日益富足的人民生活。除了GDP、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等统计数据和宏观报道以外, 在具体宣传中可重点报道重大项目建设进展、科技创新应用成果、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企业家经商之道 (包括台商) 、大陆惠台经济政策与两岸经济交流的新亮点等。

(二) 民主法治的政治形象。

大陆政治形象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要通过回顾性报道介绍中国共产党历史, 将党史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结合起来, 反映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性、合法性、正当性;介绍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方略, 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报道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政策, 反映中国共产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举措。要展示好大陆各级政府的形象, 反映大陆各级政府推动经济建设和城乡发展、不断改善民生的务实举措, 体现政府施政的执行力和高效率, 展现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形象。要报道好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 展现大陆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取得的新成就。

(三) 丰富多彩的文化形象。

文化形象是大陆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陆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是拉近两岸同胞心理距离的重要纽带。要报道大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 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大陆仍然深入人心、深入千家万户;报道大陆在流行时尚文化方面的热点和潮流, 反映两岸青年人的共同时尚追求;报道大陆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等领域的情况, 立体式反映大陆文化现象的丰富多彩, 体现中华民族文明成果的无穷魅力。

(四) 和谐稳定的社会形象。

要报道大陆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展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创业就业机制更加完善等方面的情况, 反映大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风貌。要深入社区和基层, 反映社区居民的和睦相处、守望相助, 体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面貌。要报道大陆各类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 体现志愿服务与人道主义精神。

(五) 文明守礼的民众形象。

个人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所处社会的发展水平与教育水平, 因此, 大陆民众的个人形象可以说是大陆整体形象的折射和缩影, 往往也能够给台湾同胞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大陆民众形象的塑造与展示从根本上讲有赖于大陆民众文明素养的提升, 特别是在境外包括台湾地区旅游观光时应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 通过一个个大陆民众的文明行为赢得台湾同胞的肯定与好感。从对台传播的角度而言, 大陆媒体应当积极宣传大陆开展文明道德建设的情况, 介绍大陆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对导游和游客加强宣传教育和规范约束的情况, 逐步改变大陆游客在台湾民众心中的负面印象。

(六) 专业客观的媒体形象。

对台传播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受众对大陆媒体本身的信赖感和忠实度。要表现出客观中立的媒体立场, 善于用客观报道手法表达观点和态度。要建立真实可靠的媒体信誉, 任何新闻报道都必须坚决贯彻真实性原则, 不能蓄意造假、不能凭空猜测、不能“合理想象”、不能添油加醋。要提供丰富及时的新闻内容, 尽可能全面详实地报道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 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反映新闻事件, 深入采访、认真观察、细心捕捉, 努力发掘独家新闻, 采他人所未采、言他人所未言。要呈现生动活泼的报道风格, 不断改进和创新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 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可看性。

三、塑造和展示大陆形象的传播策略

(一) 主客相谐。

主是指传播者, 也就是担负对台传播职能的大陆媒体, 客是指台湾受众, 谐就是和谐。主客相谐就是指大陆媒体开展对台传播, 传播内容应该让台湾受众能够理解、乐于接受, 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呈现一种相互作用、比较和谐的状态, 从而达成有效传播、有效反馈、良性循环。在向台湾受众塑造和展示大陆形象的传播过程中, 要实现主客相谐应注意三点:一是在对台传播的总体思路上要以我为主, 要掌握对台传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要积极宣传大陆对台工作的新理念、新政策、新突破, 使得大陆的涉台论述逐渐被台湾受众所理解和认同, 成为两岸关系中的核心话语和主流论述。二是要选择台湾受众感兴趣的大陆新闻题材。要把大陆想说的和台湾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考虑, 做到既符合对台传播的目标任务, 又适应台湾受众的信息需求。三是采取台湾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要研究了解台湾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 学习借鉴台湾媒体的报道方式, 用台湾媒体风格“包装”大陆题材新闻报道, 提高台湾受众的接受度。

(二) 求同释异[3]。

两岸既有共识, 也有分歧, 既有共同点, 也有差异性, 对此应当理性看待、准确把握, 既不能过分强调共同点, 也不能过分强调差异性, 努力在对台传播中做求同释异的工作, 逐步达到增同减异、聚同化异的目的。“求同”除了要展现两岸共同的民族血脉、历史文化和利益纽带之外, 还应当报道和讨论两岸同胞共同感兴趣的当代话题, 比如两岸共同面临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两岸青年人共同面临的求学、就业、婚恋等人生课题, 在报道中找准两岸同胞的联结点和共鸣点, 展现两岸可以互资借鉴的政策举措, 反映两岸同胞相似的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 反映两岸同胞都崇尚的热爱生活、拼搏进取、诚信友爱等共同价值观, 让台湾受众通过大陆媒体新闻报道感到两岸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从而拉近心理距离。“释异”就是要向台湾受众解释说明大陆与台湾的不同点, 包括因为历史原因形成的两岸在政治、文化、观念上的一些差异, 说明两岸的差异不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的事实;引导台湾受众理性看待两岸差异, 做到不以偏概全、不重异轻同, 逐渐增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接受度和对大陆形象的认同度。

(三) “眼高手低”。

“眼高”是指要站得高、看得远, 准确理解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对台政策, 准确判断两岸关系发展形势和台湾受众的信息需求, 准确理解对台传播的方向和重点;“手低”就是指要精选题材、放下身段、深入采访, 用具体鲜活的新闻事实来反映大陆各领域的发展成就, 反映大陆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和社会制度的合理性, 反映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向台湾受众展示一个真实的大陆、展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 帮助台湾受众读懂大陆、关注两岸、认同祖国。

(四) 叙事写人。

叙事是指要讲好故事, 写人是指要写活人物, 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总体而言就是要讲好人的故事、表现好故事中的人。大陆媒体记者在采访中应努力挖掘丰富生动的新闻故事, 通过讲好大陆故事反映宣传主题、展现大陆成就, 并在新闻报道中适当借鉴文学写作手法, 善于设置悬念、营造气氛、表现戏剧性场面;另一方面, 大陆媒体还应体现高度的人文精神, 在新闻报道中始终关注人、围绕人, 表现人的命运、人的精神, 突出人情味, 向台湾受众讲述大陆同胞的奋斗故事和喜怒哀乐, 展示一个个真实具体、鲜活生动的大陆同胞形象, 用人的故事来吸引人, 用人的感情来打动人, 反映大陆同胞的多彩人生, 折射出大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权的保障。

(五) 述评结合。

述是指摆事实, 是“用事实说话”的客观新闻报道;评是指讲道理, 是观点明确、阐述有力的新闻评论。在对台传播中、在大陆形象塑造与展示的过程中, 事实始终是最有说服力的内容。在具体新闻报道特别是消息写作过程中, 要秉持客观原则, 只叙述事实, 不加入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评论意见, 做到事实与观点分离。要尽量少用形容词、副词等修饰性字眼, 做到平实、准确。同时, 也不能忽视新闻评论这一重要新闻体裁。特别是对于两岸同胞的认知差异、对于台湾受众看待大陆的误解和成见, 单靠客观报道新闻还不够, 还要通过新闻评论加以阐释和分析, 用事实和逻辑的力量引导台湾受众正确看待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因此, 在对台传播的过程中, 应当述评结合、有叙有议、双翼齐飞、相得益彰, 既要摆事实, 也要讲道理, 通过摆事实让道理一点就透, 通过讲道理让事实的意义更加彰显。

(六) “软硬兼施”。

软是指软实力, 硬是指硬实力, 也就是说在对台传播中既要展示大陆的硬实力, 也要展示大陆的软实力。既要一如既往地展示大陆的经济发展成就, 还要广泛报道大陆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进展和成就。这些内容就是大陆的软实力, 应当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加以传播介绍, 让台湾民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大陆, 以更加平和、客观的心态来看待大陆。另外, 硬实力与软实力体现在新闻报道上就出现了“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划分[4], 硬新闻通常是指较为严肃的时政、财经类新闻, 而软新闻则指较为轻松的文化、娱乐、体育、时尚等新闻题材。在对台传播中对硬新闻和软新闻需要配合使用, 适应不同受众群体、满足多种信息需求。

(七) 择机处突。

“择机”是指选择合适的报道时机、策划有特色的宣传报道, “处突”是指处理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二者都有一个报道时机和报道方式的关系问题。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重大活动为契机, 打好宣传报道主动仗。大陆举办的各类重大活动, 比如奥运会、世博会、十八大、全国两会等, 都是塑造和展示大陆形象的好时机, 作为对台传播专业媒体, 应当积极报道活动盛况, 展示大陆的繁荣、开放、民主和法治。二是以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 策划主题宣传。特别是两岸中国人都重视的节日和纪念日, 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孔子诞辰日、辛亥革命纪念日、抗日战争纪念日等, 可以利用这些节日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来策划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宣传报道, 反映大陆在传承中华文化、洗刷民族耻辱、实现民族复兴方面取得的成就, 借节日和纪念日的氛围提升宣传报道的热度、强度和影响力, 提高传播效果。三是处理好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突发事件通常是指负面事件, 比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暴力恐怖袭击、严重刑事案件等。对于突发事件, 要在遵守有关政策纪律的前提下, 尽可能做到主动报道、全面报道、尽快报道, 向台湾受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新闻信息, 为大陆树立负责任、勇担当、有智慧、有能力的良好形象。

(八) 新旧互补。

“新”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 “旧”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对台传播中, 在大陆形象的塑造和展示中,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有优长, 应当各显神通、取长补短。新媒体要积极整合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 发挥综合平台作用, 提高传播整体效益, 同时提升自身原创新闻报道的质量, 在时效性、多样性和互动性上多做文章;传统媒体应当在保持以往优势的基础上, 主动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发声管道、丰富报道样式、争夺青年受众, 做到母媒体与子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硬。就对台传播事业整体而言, 则应从全媒体的角度来谋划大陆形象的塑造与展示, 对同一题材运用不同媒体、发挥各自优势、从多个侧面加以报道, 呈现不同风格, 广造舆论声势。

(九) 交流合作。

交流是指媒体机构举办两岸交流活动, 合作是指大陆媒体与岛内媒体开展合作。加强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是减少隔阂、增进了解、加深认同的有效途径, 也是向台湾同胞展示大陆良好形象的最直接方式, 所谓“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大陆媒体机构特别是承担对台传播职能的媒体, 对两岸关系发展形势有着更加敏锐的感知, 在台湾受众当中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有条件、有必要以媒体名义、依托媒体平台举办有媒体特色的两岸交流活动, 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台湾同胞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 提供更多的两岸话题让台湾同胞来想一想、聊一聊, 不断增进台湾受众对大陆的了解认识, 这对提升媒体自身的影响力也有帮助。同时, 大陆媒体也应当加强与台湾媒体的合作, 共同策划选题、组织报道, 借助台湾媒体来展示大陆良好形象, 使传播内容更容易为台湾受众所接受。

注释

1[1]中新网.民调:台湾年轻人愿意赴大陆就业比率逐年成长[EB/OL]. (2013-09-24) .http://www.chinanews.com/tw/2013/09-24/5314388.shtml.

2[2]环球网.台媒民调:台湾民众对大陆政府好感度略微上升[EB/OL]. (2013-08-08) .http://taiwan.huanqiu.com/news/2013-08/4222050.html.

3[3]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120.

对台传播 篇6

大众传播是福建对台传播的主力构成, 而其对台的大众媒介或传播媒介是对台传播渠道。笔者选取了福建地区的主流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站, 从节目/栏目的内容、受众、特色等方面分析当前福建对台大众传播体系的构成。

在福建省党报媒体对台传播中, 笔者选择了《福建日报》与《厦门日报》, 研究发现其对台栏目有“海峡”、“两岸新闻”等, 内容上以两岸来往的新闻报道和台湾当局的相关情况为主体, 例如台湾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情况, 信息量大且广度深。受众群体皆为机关人员居多, 在高等学历群体覆盖比例高。党报媒体在涉台传播中以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为主导, 坚持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方法、坚决反对“台独”等;同时, 党报的对台报道承担着双重使命:作为“信息平台”, 披露台湾当局以及两岸局势的相关情况;作为“喉舌”,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

在福建都市报媒体对台传播中, 笔者选择了《海峡都市报》和《海峡导报》作为研究对象, 其主办单位皆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在对台栏目中有“天下/海峡”、台海系列 (台海·观澜、台海·专题、台海·交流、台海·专题、台海·综合) 等, 其受众群体皆为大众市民, 其中《海峡导报》已具有台湾受众。都市报媒体在对台传播中贴近百姓生活, 关注台海热点, 关注两岸民生, 内容选取、形式表现上多元、活跃。

福建省广播节目在对台传播中, 选取了《海峡之声》、《福建新闻广播》、《闽南之声》、《厦门新闻广播》等广播频率。其中涉台栏目主要有台海新闻、海峡广角镜、景艳看台湾、夜航船、小薇看台湾、许诺看台湾等。其受众群体主要是城市打工上班族、农渔民、司机、学生等;另外, 广播信号覆盖台湾, 所以增加了台湾听众收听和交流互动;在传播特色上, 广播以发展的视角去关注两岸时局变迁。在设置话题时, 多从对岸听友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传播形式上鲜活生动, 将台湾受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植入节目。

在福建电视节目媒体对台传播中选取了《东南卫视》、《海峡卫视》、《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厦门卫视》电视频道作为研究对象, 其对台栏目主要有海峡新干线、海峡午报、海峡夜航、今日海峡、看东岸、两岸新新闻、两岸秘密档案、玲听两岸等。针对新闻类电视节目, 其受众范围广, 且大多播放时间段为早餐、午餐、晚餐时间, 各行各业均有;专题类节目的受众主要有两类人群:第一为对历史感兴趣的男女老少;第二为高端经济、文化圈人士。在新闻类电视节目传播特色上, 受台湾的电视新闻文化影响颇深, 互动性强, 能够抓住观众心理;在专题类电视节目传播上, 多板块展示, 节目形式超前多样, 让海峡两岸看到了昨天和今天。而且这些对台传播电视节目被放上了网络电视台, 通过网上渠道实现对台传播合理化。

在福建网络媒体对台传播上, 选择了《台海网》、《东南网》、《人民网福建频道》等网站或网络频道等作为研究样本, 其对台栏目有台海、台情。大多年轻、高端人群成为其受众群体。网络媒体在传播上能够接受两岸不同群体收视, 有良好的互动空间。在内容选取、形式表现上多元化和创新化, 更新速度快, 时效性高。

二、福建涉台传播优势

第一, 两岸“传播者”情深似海。由于福建与台湾一海之隔, 相离不远, 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福建的广播信号可以覆盖至金门乃至台湾本岛, 当地的民众基本上可以通过收听福建广播来了解两岸局势, 于是就出现了当年两岸互用广播对战的局势。

在福建涉台传播中, 媒体从业者是两岸传播的力量之源。近几年来, 福建与台湾记者多次联合采访, 为两岸民众献上精彩绝伦的报道盛宴。《厦门日报》与《金门日报》两家媒体联手, 结合两岸的重要时事热点, 不断尝试创新的大型同步报道。尤其是两报的10周年纪念特刊《串门》的推出是经过两报共同策划, 两报传媒从业者联袂采访,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报道。[1]

第二, 两岸“受众”同根同源。两岸“受众”在其中具有共同的意义空间。他们同根同源, 在情感、文化交际、宗教信仰上对彼此有认同感。在1860年以前的台湾, 岛外移民是当地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 有80%的台湾人祖籍来自福建。目前在台湾的福建同乡会有147个、宗亲会126个, 遍布台湾21个县市。[2]目前, 台湾民众口中的“国语”, 就是大陆现今一直使用的普通话。而台湾所使用的繁体字是我们先前沉淀和积累下来的文化, 大陆的简体字是繁体字简单化的表现形式, 所以也能被台湾民众读懂和接受。在跨文化传播中, 福建与台湾具有最大的共同的“意义空间”, 这为突破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 实现效果最大化奠定了基础。

第三, 两岸“内容”息息相通。台湾素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身上流淌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所以同根同源的文化是福建对台传播中一大重要优势。在明清时期, 众多福建人移民至台湾, 他们以家族、姓氏、同乡等单位共同聚居。他们扎根后依然会与福建原乡的家族、乡族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所以台湾极大限度地保留了福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在风俗上, 台湾至今还依然盛行的南音、高甲戏、梨园戏、莆仙戏、木偶戏、闽剧等均来自福建。台湾同胞信奉的神灵, 如妈祖、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临水娘娘等皆是福建传说中的人物。[3]同时, 从1979年开放两岸贸易往来至今, 不仅在经贸合作上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两岸民间交流也在不断深入、细化, 两岸关系日益走向成熟。随着两岸往来的加深, 在“内容”上联系会更加密切, 甚至成为相通的纽带。

三、福建对台传媒体系的传播现状

善于利用资源, 打造福建对台传播第一线。对于台海两岸的政经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珍贵新闻资源, 福建媒体通过四种方式进行资源的采集和利用。第一, 派记者团队常驻台湾报道台湾新闻, 并搜集岛内媒体关于福建的相关报道, 提出相关看法并报道;第二, 与台湾媒体共同打造在两岸播出的节目。例如厦门卫视《两岸新新闻》节目就是由厦门电视台与台湾中视、华视同步采编、同步制作、同步播出的;第三, 与台湾媒体互换资源, 例如《福建日报》与《中国时报》合作, 在本报刊上开辟“镜像台湾”专栏, 接收和编发来自对方发来的图片, 对方也以同样的形式接收来自《福建日报》的信息;第四, 借助台湾媒体平台传播海西相关新闻, 例如《海峡导报》就同台湾《民众日报》和《澎湖日报》进行合作, 每周由《海峡导报》提供稿件, 并在该两个报纸上“海西新闻”专版刊发。

善于引导受众, 体现大陆对台传播导向。福建对台媒体在对台新闻报道中不仅报道客观事实的存在, 更不避讳带有客观事实下的主观态度。例如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在播出涉台新闻时, 就慎重地挑选了角度和报道方式。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 媒体都会隐藏自身的态度;而在评论栏目《海峡夜航》里, 则直接与台海两岸的嘉宾连线, 让双方参与节目的探讨和议论。此时, 媒体自身的态度就明显表露了, 从话题的设置、挑选两岸嘉宾进行评论以及加上主持人的引导, 均带有媒体自身的态度和立场, 在面对两岸重大问题的同时, 凸显出媒体的崇高责任感。因为党性原则必须坚持, 所以福建对台媒体通过对栏目内容的精心制作, 很巧妙地完成了作为“耳目喉舌”的政治性工作, 同时也不违背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的新闻理想。

善于结合两岸民众收视习惯, 受众范围广。福建对台媒体在受众上覆盖整个福建省以及台湾岛, 乃至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国家和地区。受台湾电视文化的影响, 福建对台媒体在制作节目中大量融入了台湾元素。同时, 台湾独特的电视文化也渐渐影响着两岸民众。

四、福建对台传媒体系的现实问题

对于传播中的问题, 前《海峡两岸》制片人李峰说:“在对台传播领域, 主观臆断、观点先行、宣传说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4]

平衡报道的原则有利于对台传播节目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但福建相关对台传播节目在报道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纵观福建涉台传播节目, 笔者认为平衡报道的原则体现在:一是对事件进入深入浅出的报道, 意为“事实上的平衡”;二是在进行新闻评论的过程中要主张“主我”与“客我”相协调, 意为“观点上的平衡”;三是新闻报道的时间分配上主张平衡, 意为“新闻编排的平衡”。以《海峡新干线》栏目为例, 第一, 新闻播报时间远大于新闻评论, 单纯从时间上看, 报道已经失去了平衡;第二, 在大陆新闻报道上严重缺乏, 反而在台湾岛内的新闻报道多, 这使得节目中存在一边倒的倾向;第三, 事实和观点的失衡。《海峡新干线》的台湾新闻多是负面新闻, 以对新闻做出批评性的评论为主, 从而导致节目本身的事实和观点上的不平衡。

片面地回避矛盾也是福建对台媒体存在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 福建对台媒体至少回避了历史和现实两种矛盾。一是回避历史矛盾。台湾同胞因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 有着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和强烈的当家作主“出头天”的意识。以厦门卫视的《两岸新新闻》为例, 在新闻报道与邀请的台湾评论嘉宾进行评论时都不提及“台湾悲情”。所以, 福建对台传播媒体未能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二是回避现实矛盾。这个现实的矛盾主要是两岸经济增长的落差。近些年来, 大陆仍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矛盾依然存在。但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台湾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缓慢的社会经济增长相比, 这一矛盾凸显。福建对台媒体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现实落差, 所以在报道中回避或者淡化矛盾。

在福建对台媒体中, 党报、都市报、广播电视、网络媒体都背负着“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艰巨任务, 所以在对台传播节目中大方向与中央保持一致。但正是因为“保持高度一致”, 就会伤及媒体的公信力, 抹杀了媒体自身的个性。笔者观看节目时发现, 有对台节目在讨论涉台相关政策时只是单方面的宣传, 对存在的事实采用通稿的形式, 而不通过媒体自身的角度进行传播, 同时也失去了独立的视角, “监测环境”的职能。

五、福建对台传媒体系发展的策略

(一) 对台传播组织管理秩序化

在福建对台传播中, 组织结构上出现了同质化。例如, 福建对台机构有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共福建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海外联谊会、海外妇女联谊会、台湾同胞联谊会、金门同胞联谊会等, [5]无论是民间交往还是政府机构间交往, 组织上出现了职能类似的情况。其实在福建对台传播体系上, 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要对对台组织归口管理, 有尺度管理, 并且统一口径。也可以在现实环境的基础下, 设立专门对台传播的组织机构, 引领福建相关媒体在对台传播上循序渐进地发展, 带动大陆对台传播结构化, 规范化。

(二) 加入方言元素, 拉近受众距离

就目前而言, 福建大部分对台节目很少甚至没有采用过闽南语, 依然是采用普通话的语言形态出现在荧屏上。随着受众本土意识的逐渐加强, 闽南话节目符合越来越多的受众的需求。近年来, 在将闽南文化融合进入节目的方面, 为数不多的福建媒体已经走在了前列。例如厦门卫视的《斗阵来看戏》以舞台表演大戏或折子戏为主体, 通过主持人用闽南语介绍, 全方位展示再现闽南戏剧文化。另外, 厦门闽南之声《海峡新闻》栏目全程使用闽南语播报新闻。其实对台节目是可以适当引入闽南语作为报道语言, 比如在其中的某一环节设置闽南语新闻播报, 或者在新闻报道中引用“闽南语”词汇等。

(三) 转“宣传”为“传播”, 强化平等交流

在对台方面, 宣传被用于政治上, 是一个大陆向台湾单向灌输的传播行为。在对台传播中, 要尽可能淡化宣传意味, 强化平等交流, 才能逐渐改变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负面印象, 使福建对台相关节目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点是, 相关涉台节目应尊重新闻事实本身, 多站在两岸“平民”的视角而不是政治化的视角来报道新闻。比如国台办或者一些较为官方单位的新闻发布会, 可将这些发布会的主要内容、发言人的观点进行总结, 经过润色, 选取与民生相关的内容进行播报, 这样做让两岸受众更能接受。

(四) 拓宽传播渠道, 共建两岸对话平台

福建涉台媒体未能在台湾“落地”, 其主要因素来源于两岸政治。所以福建对台媒体找到台湾的媒体进行合作才得以有条件“落地”。因此, 在有限的条件下, 拓宽传播渠道才能有机会实现两岸媒介融合。笔者认为, 台湾虽然电视文化浓厚, 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网络传播才是真正打开两岸对话的另一高效渠道。所以, 在媒介融合视野下, 福建涉台传播媒体可以抢占网络平台, 可以通过建立栏目网站, 随时更新网络新闻, 并设立关于节目网站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Facebook等, 让两岸网友多渠道实现与节目的沟通, 同时也为两岸受众提供了对话的平台, 通过节目实现两岸同行, 互通有无。

注释

1[1]温金明, 张福财.厦门日报社对台交流合作再创新局面[N].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1-03-11.

2[2]章文秀.传承历史情系两岸——福建启动涉台文物保护工程[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01-02.

3[3]夏正妍.两岸同根“五缘”流长[N].华夏经纬网, http://www.huaxia.com/wh/whsd/2007/00714540.html, 2007-11-14.

4[4]李峰.李峰说台湾[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306-307.

对台传播 篇7

“议程设置”理论最先是由美国传播学家马尔科姆·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能够通过反复报道某类新闻内容,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大众媒介并不能决定公众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有目的地提供讯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左右人们关注的事实和意见。这两者间有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受众会因媒介宣传的议题而改变对事物的认识。[1]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也将会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而经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其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根据这一理论,传播学界开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重视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的大事关心焦点和对社会的认知,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介都围绕自身的议程设置功能进行了研究探讨。

对于调频广播而言,作为一定区域内议题的传播者,其伴随性、服务性和受众忠诚度,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传播区域内人们会谈论什么、关心什么和对关注问题的态度倾向。对台广播作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媒介,要想在拉近距离、增进认同、凝聚共识上有所成效,就要有效运用议程设置的手法,让受众倾向于关注和思考那些我们集中设置的议题,并按照议题确定的问题重要性、显著性次序,分配受众的注意力,进而影响受众心态。对台广播要以契合岛内受众实际心态的方式,对共同关注的问题,以适当的文化、旅游、民俗、美食、资讯等软性议题予以重视并集中报道,拉近距离、找到共鸣、争取受众,同时对需要表达的观点意图或尚有争议的议题,则通过话题显著性和轻重次序的调整,有目的地选择或淡化观点,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增进认同,达到逐渐影响公众舆论的效果。

二、关于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一档两岸交流节目为研究样本。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后简称“华广”)于2010年10月3日起与台湾南部某电台合作,在两岸同步播出一档以两岸交流为主题、以连线录制形式为主的广播节目———《快乐华广Easy Go》。该电台是岛内一家拥有全岛覆盖频率的广播播出机构,主要面向台湾中南部民众,以闽南话广播,经市场调查发现,其收听对象以25- 55岁的台湾民众为主。该节目时长60分钟,前30分钟通过邀请两岸嘉宾,探讨涉及两岸内容的热点新闻等;后30分钟介绍两岸的旅游资源、美食文化等。

(二)研究思路

大众传播是人类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大众传播系统包括传播者、讯息、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和反馈等基本子系统,各子系统的关系如下图[2]描述:

随着两岸关系互动态势的起伏变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祖国大陆对台湾广播传播的作用与地位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一些固有的传播观念、传播方式却没及时跟进台湾社会心态和民众需求的改变,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对台广播已有弱化的趋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华广联手岛内电台推出的交流节目,就是想用更灵活、更接地气的方式,创新对台广播内容形式,获取岛内受众喜爱。该节目每周在岛内南部电台播出,面对以政治娱乐化、娱乐八卦化、新闻故事化为叙事特征的一众台湾媒体,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根据台湾听众的收听习惯和反馈不断调整,将不适合他们的播出形式、节目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迅速、有效地改进为能被他们所接受并乐于接受的方式,摸索出了一条将祖国大陆对台政策、大陆民众的生活变化及思想观念更新等融入节目传递入岛的方法路子。

本文的研究以该节目的内容设置和四年来的听众调查报告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基础。通过对节目议程和调查报告的比较,找出对台广播节目的议程是否影响了台湾听众的公众议程、影响程度有多少、容易产生影响的环节是什么,总结出对台广播在议程设置功能上的有益经验与不足。但要说明的是,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理论上讲是针对所有媒体的总和,即整个媒介环境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站和节目,祖国大陆对台湾传播效果是长期的、间接的和潜移默化的,议程设置功能的实现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才能表现出来。

(三)研究方法

华广每年11月以听众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此为基础数据了解该节目在台湾中南部收听的情况,问卷采取随机抽样法、网上调查和电话随机辅助采访相结合的手段展开。2011年共回收100份有效问卷,2012年和2013年分别回收200份有效问卷,经过对数据的科学计算和交叉分析形成调查结论,部分结果引用岛内权威调查机构AC Nielsen调查数据,调查结果准确率在95% 左右。

考虑到广播听众在接受传播内容后消化吸收、进行问卷调查所需的反应时间,以及两岸电台跨海合作节目所影响听众的反馈均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发酵,本文议程设置的时间段基本在三年之内,即:通过研究两岸电台合作三年半的过程中,该节目对两岸事件的关注点和报道立场、视角,以听众调查报告作为评判指标,以此来判断传统媒体在对台传播中是否发挥出了议程设置功能,以及设置议程的成功程度。

三、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一)前期热点话题的设置及分析

节目从2010年10至12月“两岸热点话题”讨论共13期,话题的主要内容以两岸交流为主(9期),新闻事件发生地在大陆、台湾各2期,内容则基本平均涵盖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从2011年1至6月,“两岸热点话题”讨论共26期,话题主要内容依然以两岸交流为主(14期),新闻发生地则台湾比大陆多2期,这些显示出节目在起步阶段双方都在互相摸索,主持人之间、主持人和受众之间都在基本互相适应调整,初期的节目内容是以台湾听众更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为主,随后开始逐渐增加两岸经贸交流、社会现象等。

(二)受众反馈的基本内容及分析

表一

一是热点话题的强度可加强。在2011年上半年的听众调查报告中,对“两岸热门话题”的评价,多数作答者都同意热门话题确实能切中听众所需话题,也认同讨论主题将可以帮助自身更加了解两岸事务;但相较于对于主持人和热门话题的评价上,点选“同意”者或“非常同意”者,在各选项上都较少,可能显示出尽管热门话题的讨论是较容易引起听众兴趣的一环,但讨论强度可能还有待加强,要从多方面着手改善,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是节目风格还需调整贴近受众。由于节目采取两台主持人连线共同主持的模式,对于该节目的主持人整体评价,大多数听众对于两位主持人都持正面评价;另外,部分台湾听众向快乐电台反应,由于两岸普通话的发音、腔调不尽相同,当地听众普遍较不习惯听卷舌音的腔调,听大陆主持人的卷舌音比较不容易融入节目讨论中,理解较困难。

三是受众对大陆存有认知误区。根据2011年上半年听众调查报告中听众的意见整理、台湾快乐电台网站论坛留言及岛内媒体人士反馈,显示出节目刚在台湾落地播出时也遇到了很多不适应、不理解。特别是中南部基层民众对大陆认同感的缺失比较明显,这恰反应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传递造成两岸民众之间的隔阂误解。(见表一)

(三)分析民众心态调整议题设置

一是运用传播理论强化共同认知。任何传播的终极目的都是产生效果,要想让对台广播节目产生传播效果,首先要让台湾听众听得见、听得进。传播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受众有选择地接触一种媒介,且往往只选择那些能加强自己信念的信息,而拒绝那些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东西,人们通过大众媒介一般是加强自己已有观念,而不是改变其信念。[3]

二是结合岛内实际分析民众心态。根据岛内民调和学者研究成果,台湾中南部民众个性特点和政治行为与北部民众存在一定差异:相较于北部,南部民众乡土情感深厚,草根性强,比较重感情、重宗族、重地缘、重人际关系,农民阶级与劳工阶级的草根性格、本土性格、激情叛逆性格比较明显,“台湾主体意识”浓厚,“台湾人”认同较强烈。[4]在台湾广播电视长期遭岛内党政军势力垄断,沦为政治控制的工具的背景下,节目普遍欠缺客观公正,导致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发展现状严重缺乏真实了解,因此在收听、收看来自大陆的广播电视节目时,已经带着先入为主的刻板观念审视有关祖国大陆的一切信息,如果此时在节目内容设置上处理不当、口径把握上稍有差池、甚至个别用语使用不系,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以下是岛内关于“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的民意调查及结果。[5](见表二)

表二

(图表引自www2.nsysu.tw/wenchun/data/2.doc黄志呈《竞选期间选民投票领向之研究》)

三是适应民众心态调整播出内容形式。根据调查报告及网上听众的建议,两家电台及时沟通商议,在语速、口音、配乐等收听习惯上积极做出调整。从2011年7至12月,“两岸热点话题”讨论共26期,话题的主要内容继续以两岸交流为主(16期,比上半年多2期),新闻发生地台湾比大陆多3期,内容则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两岸文化交流、相同的民风民俗等方面,并尝试时事、历史等话题的引入(2期,分别是《两岸联手打击台湾跨海电信诈骗集团》和《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四)节目内容议题调整后收听反馈及分析

经过议题调整,在2011年下半年的听众调查报告中,对“两岸热点话题”的评价结果,共有88% 的听众认为两岸热门话题的讨论能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两岸时事、文化等,84%的听众认为节目主持风格和节目形态是他们收听该节目的重要原因。较上半年度之调查结果来看,正面评价有显著地成长,也显示出从下半年度开始,主持人针对节目形态及话题等所做的改进,是为听众所肯定、认同的,节目的主持风格和形态上较为切合台湾中南部民众的收听习惯。

2012年“两岸热点话题”讨论共53期,话题的主要内容继续以两岸交流为主(34期,比2011年多4期),新闻发生地台湾与大陆均为9期,内容则根据听众调查意见逐渐增加“职场”、“艺文”等话题,比如邀请大陆公务员探讨大学生到基层乡村担任村支书的职场经历、大陆艺术团体赴台巡演等。在2012年的调查报告中,多数听众对“两岸热点话题”持正面肯定的态度(非常同意、同意者皆占多数),说明即使节目形态小幅度改变但重要议题反复叠加,正面评价依然显著增长。在200份有效问卷中,有高达50人都希望热点话题的讨论能着重在“两岸经贸现况”议题上;其次则是“两岸人文风情”等,显示随着两岸经贸开放,经济议题正成为听众关切的重心。“两岸艺文活动”收听数据的走高,也意味着听众对文化产生兴趣。(见表三)

表三

还可看出随着两岸交流越趋频繁,台湾的听众群对于两岸人民切身之话题较为关心。而在2013年的调查问卷中,关于“该节目两岸热点话题环节,是否切中关注焦点”的问题,有165位、82.5% 的听友给予正面评价,认为很符合实际,切中了关注焦点,关注度和认可度持续走高。

其他数据也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对于“节目话题能否涉及两岸政治话题”的问题,认为“了解一下对岸民众的政治生活有助于更理解两岸关系”的听友占42% ;认为“不要涉及政治话题,太敏感或太麻烦”的占41.5% 。对于政治话题喜好与否乍看是势均力敌,但比照下一题,认为“现在这样挺好,现状不需要改变”的占54.5% ;选择“经济走近,政治走远”的又有30% 。看来听众认为对两岸政经时事的了解,将有助于其对两岸关系的理解,但仍希望以较无压力、较不沉重的轻松方式来接触这类议题。

(五)结论分析

综合2011年以来所做的四次听众问卷调查,可得出以下结论:

1.贴近受众心态需求是设置节目议程的重要导向

中南部地区听众样本始终保持高比率,呈现不断增加趋势,比率从2011年占70% 左右,拓展到2013年占82.5% ,这显示了节目在中南部的高收听率和受欢迎度,随着节目受众增加,有73% 的听众认为节目改变了他们对大陆的印象,84.5% 的听众收听节目后对两岸关系持乐观前景。这一统计结果验证了议程设置的观点———常常收听节目的听众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其个人观点也更容易受到媒体观点的影响。(见表四)

表四

2.重点议程的显著深化报道能够有效影响岛内舆论心态

考虑到广播传媒本身的性质和时长,对两岸话题的报道规模比较大,报道数量上共达到107期(截止2013年12月29日共播出169期),平均每月有2.7期话题是关于“两岸”的讨论,有关大陆的新闻事件一共有27期内容。而在四次听众调查报告中相当多听友对此类节目内容进行点评,这足以说明,大陆类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设置了听众的议程,使台湾听众开始从类似新闻事件中思考两岸的问题,这就达到了“议程设置”理论所界定的媒介功能———媒体不能影响人们怎样想,但起码能影响人们想些什么。

3.真实可信的正面议程引导终将影响受众思想认识

曾听过一位台湾资深媒体人说,台湾主流电视上的八卦、黑帮、奸情的新闻是促成纪录片在台湾蓬勃发展的原因,因为在电视中没有办法得到你想要关注的东西,得不到真实的资讯,本来应该是新闻里要提供的故事,但在主流媒体上、报纸上看不到。传统大陆媒体的言论往往被视为对台政策的风向标,但因为台湾主流媒体上及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已经使台湾受众产生了疲惫感和不信任感,他们急需一种可信和正确的引导力量来帮助他们判断和思考。而这一点正是传统媒体尤其是广播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进行有力的舆论引导的公众基础所在。

4.有效的互动和贴近需求是议程设置传播成功的重要因素

传播是信息的交流与分享,离开了受众,传播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而不能称其为传播活动。所以对台广播节目要想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必须克服大众传播反馈的缺点———间接、迟缓、零散等,而应该在节目策划阶段就主动全面地了解受众的构成、态度和需要,运用好话外音和潜台词,形式上无需刻意拔高或低就,贴近台湾“地气”,激发台湾听众的收听热情,使其增进对祖国大陆的认知和好感,给两岸关系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摘要:本文以一档海峡两岸电台合作的广播节目为案例,通过研究四年以来该节目的关注点和报道立场、视角,以听众调查报告作为评判指标,以此来评判传统广播媒体在对台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功能及其传播效果。

对台传播 篇8

两岸闽南话广播的交流已经拥有很长的历史了,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地方语广播开始,两岸媒体之间的互动已经持续了66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就将闽南话广播当作对台传播的重要方式,节目的设置大多都是针对台湾地区的受众。进入21世纪之后,福建地区的电台开设了专门的闽南话频道———“海峡之声”,这是新世纪之后,大陆对台工作的新举措。与此同时,央广的闽南话节目板块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在这之后,无论是福建地区的广播电台还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在闽南话节目的设立与创新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2009年11月22号,全国对台闽南话广播协作网成立筹备会在厦门成功召开,首批成员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东南广播公司、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漳州人民广播电台以及泉州人民广播电台,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闽南话广播业务交流合作的平台。2011年12月18日,闽南话广播协作网吸纳首批5家台湾电台加盟。从那时起,两岸闽南话广播开始在重大报道、品牌栏目、业务交流、年度活动等方面展开合作。如今闽南话广播协作网已经发展壮大成为10家大陆成员台和7家台湾成员台的两岸广播团队,成为“两岸一家亲”的媒体典范。

但是2014年台湾九合一选举之后,岛内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选举的结果将对2016年的台湾大选产生关键的影响,这一变化给下一阶段对台传播的工作增加了变数:从2014年3月份发生的所谓反服贸“太阳花学运”,到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大胜、但依然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我们依然可以体会到部分台湾人那根深蒂固的所谓“恐中、反中”心理;从台湾名嘴称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到台湾媒体制造的所谓大陆小孩在餐桌上便溺的乌龙事件,以及大陆新娘和大陆学生在台湾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我们也依然可以感受到部分台湾人对大陆人的情感隔阂。可以说,两岸从2008年开放交流以来,虽然经贸交流频繁,但是情感交流还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特地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要拉近两岸同胞间的心理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全国两会上表示,“大陆去台的以闽南地区为主,讲的就是闽南话。血缘相亲,文缘相承。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这些从全国两会上传递出来的信息,对于全国的闽南话广播的发展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如何在目前不断变化的两岸关系情势下,继续做好闽南话广播,真正达到“人未到,声先到”的成果,值得我们每一个闽南话广播人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二、地方闽南话广播对台传播的优势

(一)民族凝聚力增强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现代闽南话方言区人民的祖先是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入福建地区的。后来中原地区多次遭到战火的洗劫,加速了中原地区百姓的南迁,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东南地区已经有大量中原汉人迁入。在中原百姓与当地居民的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闽南话逐渐形成,最终形成了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方言体系。而东南沿海的人民自古以来就具备着积极进取的精神,生活地域的狭小,人口的众多促使很多居民放弃原先的耕种生活转而向海外寻找生机,到了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进一步推动了闽越地区的居民向东南亚迁徙。明清易代之际,又有大量的人口向这一地区转移,这又促使更多的人选择出海经商,谋求生计。与中原地区血脉相连的闽南人对中华文化有着极强的归属感,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心系故乡,始终牢记自己是华夏后裔。东南亚地区说闽南话的华人结有专门的圈子,出门在外的这些商旅正是依靠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深情。可以说,闽南话在海外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它更是一种身份的证明,一个将华夏子民凝结在一起的纽带。

(二)闽南话自身的语言魅力

闽南话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它的形成伴随着中原人口南迁的历史,由于闽南话开始形成的时期属于魏晋中古期,而福建地区特有的山地地形又阻隔了当地居民与外界的交流,所以闽南话得以保留一部分汉语在上古、中古时期的语音面貌。因此,闽南话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我国语言流变的重要依据。而独特方言的背后是闽南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这一地区的居民不仅仅只是结成了语言共同体,更形成了文化共同体。广播节目采用闽南话播报可以增强台湾人民的文化归属感,增强宣传效果。

(三)亲切自然的节目风格

在现在的形势下,广播媒体竞争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节目的收听率。从近几年我国媒体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使用方言可以提升节目的关注度。这与现代人的审美习惯有关,现在的听众大多不喜欢一成不变、中规中矩的播报,人们现在更倾向于选择亲切自然、贴近生活的传播话语。由于方言中带有不少的俗词、俚语和独特的声调,使用方言很容易就能拉近媒体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所以现在很多电视台会设立专门的方言节目吸引观众,或者在节目中适当地增加方言的使用量让节目更加生动活泼。采用闽南话播报节目对提升广播节目的收听率有着很直接的影响,闽南话独特的发音与词汇体系会对使用这一方言的人们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海外地区的听众来说,可以瞬间唤起他们对家乡的回忆,从而增强广播节目的传播效果。

(四)贴近生活的节目内容

闽南话作为一种方言,与其它方言一样具有亲切形象、质朴活泼的特点,如果广播节目采用闽南话播送的话,就可以使得节目形式更加灵活,播音员可以采用更加自然亲切的方式处理新闻的播报。闽南话的这种优势是普通话无法具备的,用普通话进行新闻播报往往是为了让更大范围内的人们了解新闻内容,但同时也容易把新闻节目形式严肃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节目的收听效果。为了提升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采用闽南话播送新闻很有必要。

三、地方闽南话广播对台传播中的问题

(一)体制难题

开办对台传播的闽南话广播节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一种是由政府划拨财政资金,还有一种是交由社团办理。当然,就算交由社团办理,由于广播电台宣传工作的特殊性,管理部门仍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如果由政府投入财政资金开办闽南话广播的话,闽南话广播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就会减少,但同时,节目播出的质量可能会不如预期效果,而台湾听众对于节目内容的真实程度也会产生疑虑。但是如果交由社团开办,为赢得更多的收听率,在市场竞争中获利,闽南话广播节目的质量应该会提高,但是有可能偏离应有的政策方向。这是摆在相关人员面前的两难问题。

(二)闽南话规范化

闽南话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完全统一的方言体系,作为我国七大方言之一的闽南话内部实际还包含了很多分支。地区与地区之间在许多字音和词汇的认识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而且闽南话的语音数量众多,如何将每一个闽南话发音字符化是摆在广播工作者面前的难题。采用闽南话制作广播节目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闽南话的规范化问题,但是由于闽南话自身的复杂性,要制定出一个让闽南话方言区全部接受的统一规范具有很大的难度。而对台传播工作需要相关人员考虑到台湾听众语言的特点,这又增加了确立闽南话广播语音规范的难度。

(三)受众市场定位不明确

从大陆已经开办了的闽南话广播节目的实际效果看来,当前的闽南话广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将听众群体做一个合理的划分。新世纪大陆的闽南话节目主要针对的受众人群是台湾地区尤其是台湾中南部的居民。但是由于中国大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对于中国信息的关注度有所提升。这就使得当前的闽南话广播在内容设置上存在着模糊不清的情况。为了更好地针对台湾听众进行传播,必须将不同的听众群体进行更为精细的划分。

(四)节目质量有待提高

大陆当前采用闽南话广播进行对台传播的时候还存在着节目制作的指导思想落后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了制作方言广播节目时的技术提升。目前,大陆的闽南话广播新闻节目存在着内容单一,观点保守的问题,这与台湾地区听众对广播节目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影响到了闽南话广播内容的可信度。

四、地方闽南话广播发展策略

(一)增强闽南话广播对台的文化传播力

如前文所述,闽南话之所以能够在对台宣传中发挥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闽南话背后的文化向心力。可以说,正是由于海外华人对闽南文化的心理认同使得闽南话可以起到巨大的凝聚作用。而在福建地区建立专门的闽南话播音频道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存与传承闽南文化,这才是发展闽南话广播最为关键的意义。因此,在策划闽南话广播节目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该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不要只注重单一的政策宣传,毕竟文化向心力比政策宣传在团结两岸同胞上更有意义。所以,政府要将保护和发展闽南文化作为发展闽南话广播对台传播的基础,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凝聚力与文化向心力为指导思想,将闽南话广播作为文化事业来建设。为此,国家需要优化全国闽南话广播的结构体系,形成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祖地乡音》这类节目为主导,各个地方广播节目为配合的闽南话广播体系,增强闽南话广播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完善当下的闽南话广播体系

广播事业归根结底还是要以语言作为媒介传达信息,而一种语言的影响力往往反映了使用语言的人群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近些年来一直在海外推广孔子学院的原因。同样的,英语现在仍然是全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这与西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密不可分。闽南话是海峡两岸的主要方言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东南亚地区,闽南话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不过正如前文提到的,闽南话系内部存在着众多的分歧,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闽南话播音规范。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闽南话的研究,尽早地确立一个闽南话播音规范,提升闽南话对台传播的影响力。

(三)创新适宜两岸年轻人的闽南话地方广播节目

在发展闽南话广播的时候要认清当下受众心态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陆的闽南话广播节目内容主要是针对早些年赴台或者走向海外的人群而制定的。对于这些老一辈的闽南人来说,闽南话就是他们的母语,闽南话广播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思乡的媒介。但是经过这么多年之后,许多居住于台湾的闽南人,他们与大陆的联系较之他们的祖辈更加复杂,维系他们与大陆之间的纽带不再只是情感,还包括了政治、经济等多样的联系。针对受众心态的变化,闽南话广播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做出新的调整。当下的闽南话广播应该更加注重闽南地区的地方特色的传播,节目所采取的风格也应该更加贴近受众人群的生活。增强节目对于现在台湾地区年轻人的影响力。

比如泉州广播电视台刺桐之声与台湾台南云嘉广播公司从2007年开始,通过互换两个小时广播时段的合作方式,成功进行了入岛节目传播。刺桐之声编辑人员特地在台南云嘉广播公司的《安安时间》节目中,设置包括两岸资讯、大陆风情画、爱拼才会赢、泉州风物、现代孝顺、励志故事等方面内容。节目同时设置了Call in、微信互动环节,通过与听众的互动,我们发现听众对于节目播出的内容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例如:有听众在听过《关心两岸》的资讯后了解到大陆各个地方都出台很多针对台商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这让他们有很大的兴趣深入了解如何到大陆投资,尤其是一些年轻一代,他们看到了大陆的商机,充满了创业的激情,他们也很关注《爱拼才会赢》,前辈到大陆创业打拼的经历,给他们很多参考和指引。也有听众听过《泉州风俗》后Call in进节目,惊讶于泉州语言、风俗竟然如此相似,妈祖、关帝庙、龙山寺等宗教文化同根同脉,《姓氏渊源》则让他们萌发了通过节目寻根的念头……可以说,节目Call in环节,搭建起了与台湾民众沟通的平台,得到台湾民众的踊跃参与,取得较好的传播报道效果。

五、结语

一种方言承载的是一方文化。闽南话在向海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人心的工作上能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利用闽南话广播增强对台宣传应该把传播闽南文化,创新节目内容作为重点,吸引更多的台湾年轻人收听节目,加强新时期两岸人民的团结与友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09.

[2] .祖群英.当前闽台文化交流的机制创新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4):90-94.

[3] .陈耕.闽南文化与台湾社会[J].东南学术,2004(增刊):180-181.

[4] .王成刚.唤醒文化认同,做好对台传播[J].中国广播.2009(9):14-17.

[5] .华夏经纬网.全国两会里的“台湾时间”[EB/OL].http://ww w.huaxia.com/thpl/tbch/2015/03/4306557.html.2015-03-10.

上一篇:非传统的安全观念下一篇:慢性病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