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安全

2024-08-22

传统安全(共12篇)

传统安全 篇1

跨国公司与中国公司的合作与竞争给我国宏观经济层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为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面对跨国公司的全面进入,应当限制或者排斥他们在中国的发展,还是应当积极引导,发挥他们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这里的关键还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全球视野和未来意识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传统经济安全 与全球经济安全

人们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感到担心,其主要理由是如果中国各个产业被跨国公司渗透甚至控制,那么就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自力更生”和“自成体系”的经济更安全。其实,这是中国过去被西方封锁时代形成的传统安全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一直被西方封锁。20世纪50年代,中国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基础。然而,由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使得两国关系破裂。1960年苏联单方停止援助合同,导致大批在建工业项目和科研项目终止。这一特殊的历史经验使得人们担心,外国人深深介入中国经济,如果一旦撤走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我们应该看到,时代已经变了,中国与外国经济交往的条件不同了。当年苏联援助我国是单方面提供技术,从中国撤出对苏联影响不大。当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是一种互相依存、互利共赢的合作。如果从中国撤走,既损害了中国经济,同时也损害了跨国公司自身的利益。

在全球经济发展新时期,我们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经济安全观来看待今天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合作。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互相依存、互相促进。随着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中国企业与各国企业相互渗透与合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必然影响已经全面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的利益,进而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过去的“自力更生”、“自成体系”的思路不仅不可能完全实施,而且也没有必要。通过和平的、公平的市场交换,我们可以从全球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绝大多数资源。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在股权相互渗透、资本全球流动、经济相互依存的条件下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事实上,由于与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利益越来越重要。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越来越关注和维护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和平稳定关系。

据多个媒体2007年9月28日报道:在多个对华贸易提案即将进入美国国会议事日程之际,微软、沃尔玛、花旗等160家美国跨国公司和行业协会联手致信国会,呼吁避免采取专门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措施。信件强调说,如果采取诸如提高关税这样一些报复性的举措,只会导致弊大于利的结果。

30年的经验表明,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互相依存,反而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安全与稳定。

显然,我们应当从传统经济安全观,上升到全球化时代经济安全观。在全球化时代,与“自力更生”、“自成体系”的经济相比,与全球经济互相渗透和互相依存对中国的经济更安全。

外资企业不是外国企业

外资企业是中国企业一个重要的方面军。

从所有制来看,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大方面军。外资企业是中国企业的一部分,把“外资企业”等同于“外国企业”是不对的。

外资企业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它们不仅具有中国企业的法律地位,而且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经济体系。这些企业创造了中国约1/3的工业产值,提供了全国超过1/5的税收,雇佣了2000多万员工。国家统计局历来把外资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纳入国家经济统计。

更为重要的是,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最积极的企业群体。外资企业引进技术中国引进技术总额中约占50%,外资企业出口约占中国全部出口60%,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8%是外资企业实现的。以一批著名跨国公司为龙头,在中国形成了一条又一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显然,外资企业作为最具有活力的企业群体,大大加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实力。如果中国企业群体不包括外资企业,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大打折扣。换言之,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度会大大下降。

我们不能把外资企业等同于外国企业,把外资企业并购国有企业视为被外国人控制。因为并购国有企业的外资企业或并购后成立的外资企业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中国企业。

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你说安全不安全?按一些人原来的观点也认为是不安全的,因为被私人控制了。民营企业早期也没有被看作是“自己”的,但现在人们就不这么看了。

外资企业是中国企业一部分,外资企业并购内资企业是中国企业之间的商业行为,不应当将这种商业行为意识形态化,进而渲染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而且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还没有一个行业真正被外资企业垄断。

市场份额大不等于垄断,人们所批评的垄断其实是一种限制竞争的行为。一些人说某某领域被外资“垄断”了,其理由是这个行业各个外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达到很大比重。

这种判断有两点失误。首先,同一行业内的外资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不应当把一个行业所有外资企业加在一起作为一个市场竞争主体来作判断。第二,市场份额集中是垄断的条件,但不等于垄断。因为垄断是市场竞争主体运用其市场优势地位限制竞争。判断是否垄断主要看这个企业是否运用其优势地位限制竞争。从我们的调查看,目前有少数行业确实存在某个外资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度高的情况,但还没有真正形成垄断,即这个外资企业利用其市场份额集中的优势限制竞争。从目前看,一个外资企业还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对中国某个产业的垄断。

不能把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困难就上升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这样做往往会使某些企业以国家经济安全为名行企业保护之实。

整合全球资源 经济更安全

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证明,正是由于对外开放,中国经济深深融入全球,中国经济安全度大大提高。

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与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转折点相吻合。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期,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方面,中国恰恰都处在世界的前沿。

开放的系统能够不断从外部吸收能量,从而有效地维持系统动态平衡,进而促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发展。一个国家也是一个系统,只有不断从外部吸收各种资源,把这些资源同自身资源整合,才能使自身经济更加有序化,结构不断优化,反之则被边缘化。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相互依存度不断加大,为各国获取经济资源带来了新的途径,那就是以自己的优势经济资源换取所缺少的资源,以保障经济安全。

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利大于弊。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发挥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方面,不能一味地防范、限制跨国公司。被动防范与主动整合是两种不同的战略,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根据全球思维、全球视野,变被动的防范为主动的竞争与合作,积极吸纳整合跨国公司带来的资源。

正因为顺应潮流,融入潮流,我们才抓住了世界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机遇。中国成为吸纳全球资源最多、最及时的发展中大国,在世界大国崛起史上增添了崭新的一章,中国经济的安全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摘要:30年的经验表明,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互相依存,反而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安全与稳定。

传统安全 篇2

曾翠清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非传统安全”的兴趣不断增强,本文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兴起入手,分析其内涵和特点,认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协,提出“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合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 内涵和特点 国际安全合作

一、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兴起

非传统安全问题自古就有,或者说人类诞生后首先遭遇的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即如何战胜大自然以确保人类的生存。到后来人类才在不断地征讨过程中相互残杀。从那时起,人类就主要关注如何防范本民族、本部落被外族吞灭,即主要是关注古典式的传统军事安全,而对那些非军事性质的灾难往往视而不见。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的两份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于转折点》,是人类第一次“自觉”地意识到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存在,也是第一次“以坦率的形式提出了不是一个国家或人民,而是所有国家和所有人民面临的选择,从而迫使读者把他们的眼界扩大到实际性问题的范围” ;并认为“现在世界的首要问题从本事上将不是党派政治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生存死亡的根本大计”,“除非以全球观点和顾及长远的观点从事世界范围的合作,否则,想根本矫正世界状况和人类前景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所有人的命运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命运最终都取决于如何解决整个世界总问题”。不过,当时这两份报告主要是预警了人类社会可能面临的非军事性灾难,而且,报告列举的不少问题还不完全是国际社会面临的现实威胁。

然而,进入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非军事性灾难已成为国际社会实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可分为三大领域的问题,即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问题,社会与自然之间的问题和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在社会与社会之间,除了防止战争与和平的传统安全问题,还有克服落后并保障经济发展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社 会与自然之间的问题和人与社会的问题则基本上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前者又包括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如环境污染(大气层的保护、水域的保护和土壤的保护)、保护生物物种多样化问题(动物群种的保护、植物群种的保护)和保护基因库问题,社会对自然界的开发问题,如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和能源开发问题,自然界的新的全球性客体的保护性开发问题,如宇宙空间的开发问题和世界性大洋的开发问题;后者如人口问题、教育问题、健康保护问题、当代条件下人的适应问题、不同文化的发展及其相互作用问题、保障社会稳定以及与各种反社会现象的斗争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显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非传统安全的内涵和特点

就安全观念而言,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都属于综合安全范畴,是综合安全概念的两 个基本方面。相对于传统安全来说,非传统安全的内涵和影响更为多样和复杂。传统安 全主要指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高政治安全问题,如国防问题、领土纠纷、主权问题、国家 之间的军事态势等。这些问题事关民族、国家与政权的生死存亡,因而向来被认为是安 全中的核心问题。非传统安全则是指传统安全问题之外的其他安全问题。这些问题过去 一般被界定为所谓低政治安全问题,如经济安全、恐怖主义、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毒 品走私、跨国犯罪、艾滋病传播等。

除上述差别外,非传统安全威胁还有一些区别于传统安全问题的特点。目前,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有以下显著几个特征:

1、跨国性: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从产生到解决都具有明显的跨国性特征,这些安全性问题往往不是某个国家单独具有的问题,而是关系着全世界全人类的整体利益。比如环境安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形成环境安全威胁的因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本土范围内环境破坏及其所引发的各种安全性问题,其二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威胁因素。正是因为生态威胁的国际性特点,有些人便提出国际环境干涉理论,认为一个国家不能以主权来保护境内的环境破坏,还有的人提出联合国应加强环境维和功能,提出“应当代表国际社会集结军事力量,防止环境变节行为,或者是执行国际环境法,也就是实行环境集体安全。”

2、主体的不确定性:由于造成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非传统安全威胁又往往不是来自于一个具体的确定的主权国家,它常常是由非国家 主体如个人、组织或集团等主体所为。这就是使得主权国家在消除非传统安全隐患时往往不能明确其威胁的来源,国家行为往往更多的是带着某种不确定的手段进行。如袭击美国制造“911”事件的基地组织,前无踪后无影,为消除恐怖威胁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3、转化性: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如果非传统安全问题处理不好,使问题激化,反而会使非传统安全演化为依靠传统安全——军事手段来解决的安全问题,甚至变为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进而阻碍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如,以色列对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冲突的重要根源之一;2002年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美伊战争便是因恐怖主义而引发的新的战争形式;近年来,日本和韩国对中国因环境污染致使我国酸雨飘落到他们国家而引起对我国的环境政策的不满,虽不至于上升为传统的安全威胁,但这一非传统的安全问题的背后却潜藏着传统的安全隐患。

4、动态性:非传统安全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往往因个别问题在社会上占不同地位而形成不同主导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如,9.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作出战略安全调整,将打击恐怖主义作为目前美国对外政策的侧重点之一,反恐成为当前各国团结协作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些新的病原体的出现,防治传染性疾病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某时某国的主要的安全隐患,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非典”战争便是例证。

5、主权与协作并存性: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是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对象,因此,主权国家在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上拥有自主权,但非传统安全在解决时又不完全是某个主权国家单方面的事,它往往又和国际社会相互联系,只有共同协作才能最终得到解决。如,流行于我国的“非典”型肺炎,这种传染性疾病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场全球性的抗击“非典”战争。

三、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跨国性、突发性和传播迅速性等特点,因此,它的破坏性极大,从多方面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首先,非传统安全问题直接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在传统的安全范式中,安全的主要内容是保护国家不受外来军事威胁。这种以军事为中心的国家安全范式 反映了政治现实主义的理论假设,即民族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最重要的角色,始终居于国际舞台的中心;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权力和斗争中国力(武装力量)是获取、维持并扩大国家利益的最重要手段。在这样的安全框架内,国家安全主要是指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安全。虽然作为整体的国家安全是传统安全关注的主要对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整体的国家安全只是传统安全的主体,实际上,国家作为一个安全综合体可能会受到军事、政治、外交等传统冲突的威胁,同样也有可能受到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危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发展乃国际社会的核心问题,虽然小规模和地区性的军事冲突仍然时有发生,但危害国家安全和阻碍国际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将不是军事的冲突而主要是来自各种各样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其次,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诸要素的安全将构成威胁。国家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国家安全具体来说是通过这些要素的安全表现出来的。国家要素的构成是复杂的,它至少包括领土状况、边界特征、人口规模、资源多寡、经济技术的发展、民族同质性、社会结构程度、政治稳定性和国民士气等。因此,国家安全实际上就是指组成国家诸要素的安全。当然,所有的国家要素在军事打击下都存在安全威胁,但是,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小或者不存在的情况下,是否意味着国家就处于安全状态呢?现实的国际形势恰恰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因为对于大多国家和民族来说,尽管不存在军事威胁,但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艾兹病和SARS等,同样使这些国家感到威胁就如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典型的是美国,冷战结束后,它从来没有受到任何国家的军事威胁,但恐怖袭击却伴随着美国冷战后的十年,正是一种因安全受到恐怖威胁的恐惧,使美国政府在“9?11” 恐怖事件之后出台了诸如“先发制人”的战略和“预防性战争”的理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国家可以用传统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手段来维护,但是,信息时代的国际互联网络突破了传统的领土、领空、领海的地理边界,为民族国家构筑了一个无形的“信息边疆”,而脆弱的“信息边疆”不仅给一些国家利用“信息位势差”输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以达到推行信息霸权和谋求霸权利益的目的,而且,也方便了恐怖分子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实施网络恐怖袭击。至于作为构成国家的活的要素 4 ——人口——的安全更是在任何时候都受到威胁,尽管战争作为影响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已经成为历史,但各种威胁从各个层面危及着人的安全。

再次,非传统安全问题引发传统的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从而威胁国家安全。严格地说,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没有绝对的界限,两者相互渗透许多军事安全问题往往是通过使用非军事手段来解决的,而不少非传统安全问题可能会演变为或引发军事冲突。例如,巴以之间的争端由来已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争夺水资源。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问题,但在严重缺水的中东地区,水资源却有战略性意义,于是,这种非传统安全问题不仅从国际问题上升为国际关系问题,而且也引发了传统安全冲突。由于以色列长期以来主张将“控制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受任何政治、军事的压力,自由地达到水的源头”作为国家安全政策之一,而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戈兰高地、黎巴嫩南部的占领来实现其对该地区水资源的控制,这长期以来成为巴以、叙以、黎以之间冲突的一部分。同样,印度与孟加拉国也因印度为了改造干旱地区拟将流经境内的国际河道进行人为改道而遭到孟加拉国政治抗议。又如,恐怖主义本来是一个非传统安全问题,但是,“911”事件后,在“基地”组织问题上,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与美国较劲,最后,双方兵戎相见,塔利班政权被彻底摧毁。实际上,国与国之间因资源、疾病防治、民族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而导致的政治、外交乃至军事冲突并危机一国的安全,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举不胜举。

此外,非传统安全问题对转换中的世界秩序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由于非传统安全的兴起,国际关系领域形成了一种与过去的“权力政治观”相异的“问题政治观”(issue politics),并且围绕着发展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形成新的国家间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冲突仍然存在,但在“问题政治领域”里,为了解决“问题”,国际冲突已让位于国际合作。非传统安全问题使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凸显,并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国家间的关系将以合作为主。特别是“911”事件爆发以后,国际社会已深感恐怖主义乃国际社会的公害,而当今网络化了的恐怖主义早已遍布世界各地,单靠某个国家已无法摧毁这股邪恶势力,所以,世界各大国以“9?11”事件为契机走上了全面合作的轨道。另一方面,非传统安全的兴起促使一些大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利益而调整其国家安全战略,从而使国际新秩序在建设中多了一些变数。例如,在冷战结束后,在遭受恐怖主义的屡屡袭击之下,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就突出强调美国安全面临的“新威胁”,包括一国不稳定的外溢、恐怖主义、非法毒品交易、国际有组织犯罪、难民、环境问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为此,从克林顿政府到布什政府都出台了从战略高度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战略文件,其中包《反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战略》、《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国土安全国家战略》和《反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等。布什政府还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和“预防性战争”的理论。这些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并为美国新保守主义进行国际干预和建立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加剧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紧张关系和刺激军备扩张。

四、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合作的发展方向

非传统安全问题给各国和国际社会提出的挑战使国际安全合作面临许多新问题。直至不久前,国际安全合作一直以应对和解决传统安全威胁为主。这种安全合作在应对非传 统安全问题时,其安全理念、合作形式与具体措施都有许多不适应,至少需要在四个主 要方面进行调整和更新。

1、国际社会需要树立新的安全观念,更加注重共同安全。迄今为止,许多国际安全合作一直处在一些旧安全观的影响甚至支配下。在国际安全的新形势下,旧安全观在应 对威胁与挑战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旧安全观一般只注重国与国之间的传统安全问题,因此往往以国家为单位来划分敌友界限,合作成员国相互间常以结盟等方式搞集体防卫或集团安全,注重以威慑、遏制等手段来制约潜在对手。这种安全观习惯于从 “零和”游戏出发来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安全问题,经常以牺牲他国的安全利益来实现部分国家自身的安全,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这种安全观与合作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安全领域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尤其是难以适应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超国家、超地区特征要求重新认识国际安全合作。由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出现的许多威胁都不是仅针对个别国家的,而是大多数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因而非传统安 全威胁使各国在安全问题上的共同利益增多了而不是减少了,为在国家之间培育共同安 全意识提供了客观基础。因此,国际安全合作要加强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一个重要前 提是应在安全观念上淡化排他性的安全合作,强化共同安全,通过加强国家间的对话与 协作,建立防范和解决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安全新体系。

2、国际社会必须从共同安全出发,切实推进和发展合作安全。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 是对全人类的挑战。应对这样的威胁,没有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是不行的。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无法单靠自身的力量应对这类问题。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九一一事件后,美国的对外战略调整虽仍带有一些单边主义色彩,但布什政府同样也认识到加强同其他国家合作的必要性。这为美国同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许多大中小国家改 善关系提供了契机,使大国关系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成为可能。有关国家应注意保持和维 护国家之间的这种合作势头,逐步使其机制化、规范化,加强合作的效力,以便更好地 应对各国共同面对的各类安全问题。

3、处理当前国际安全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应特别注意标本兼治的原则。大多数非传统安全问题如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生态问题、高危传染性疾病等,根源极其复杂,靠任何一种单一措施(如军事手段)都不能有效地解决,而必须依靠多种措施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有效治理。例如,在反恐问题上,国际合作的实际效果至少取决于三类措施的相互配合:

(1)是打击措施,即以强制手段摧毁目标明确的恐怖主义组织和网络。军事手段在这方 面可能会起某种主要作用,但也常常离不开司法、安全、情报、金融等部门的通力协作。

(2)是防范措施,即对仍处于隐蔽状态的恐怖主义组织的活动加以预防和限制。在此,军事手段不起主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国际和各国内部依据实际情况,在司法、社会治安、情报和金融等领域采取综合防范措施。

(3)是治理措施,即从源头上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滋生因素逐步削弱、转化和清除。这主要依赖于国际和各国内部的社会政策,军事等强力手段在这方面只具有次要作用。首先要减少和改变当前国际秩序中的不合理因素,特别是解决全球化进程中南北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改变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负有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发展中国家也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自身的内部治理。其次要努力促成一些地区冲突 问题获得公正解决,从政治上减少诱发国际恐怖主义的因素。再次,还要从文化和思想上遏止国际恐怖主义。当前的反恐斗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场思想斗争。当前国际恐怖主义泛滥,不仅是由于恐怖主义组织网络庞大,更重要的是因为恐怖主义正在作为一种文化在世界范围 内蔓延。当代恐怖主义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一种斗争手段,而且在精神上被赋予某种使命感,在道德上被赋予正义色彩。不在思想文化上清算恐怖主义,就无法铲除恐怖主义的网络,因为这种文化能够不断衍生新的恐怖主义组织。这种状况与西方文明特别是美国文明未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同世界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密切联系。因此,反恐需要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在文化方面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政策。

(4)国际安全合作还应增强综合安全意识,注意防止各类安全问题特别是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安全问题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不断加强,各种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综合安全的意义日益突出。加强综合安全意识,目的在于兼顾各种安全问题的保障,避免或减少某一类安全问题引发另一类安全问题的可能。国际安全合作应注意避免走偏,要努力促使各类安全保障措施相互促 进,尽力避免各类安全威胁相互转化。当前强调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意义,并不意味着传统安全问题不重要了,反之亦然。目前,特别容易引发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问题相互 转化的因素之一是武器扩散问题。武器扩散本来是传统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与国际恐怖主义因素联系起来,也成为非传统安全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应对这个问题,要对其在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领域中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既要充分重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恐怖主义分子之手的严重后果,也要注意在具体应对措施上维护和遵循有关国际准则,要防止借此推行国际霸权主义。

参考文献:

1、《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中的非传统安全研究》 刘中民,桑江

2、《正确认识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 陈志

3、《“非传统安全”解析》

传统肉制品安全现状分析 篇3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逐年增多,影响范围逐年增大,引起社会群众和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例如瘦肉精事件、广东温氏腊肠事件等,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传统肉制品是中国人民饮食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需求,传统肉制品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传统肉制品的安全现状进行梳理,提出解决传统肉制品问题的相关建议。

我国传统肉制品安全现状

传统肉制品供应链的安全现状。(1)养殖环节。经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基本呈现出“整体稳定,趋势向好”的发展态势,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近几年不断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大部分是原料的问题,如“双汇瘦肉精”事件。涉及原料的安全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畜禽的养殖环节。在我国,兽用抗生素在兽医临床和动物饲养方面应用广泛、不可或缺,但是,在畜禽的饲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盲目随意用药、长期过量使用等情况在少数地区比较突出,使用禁用抗菌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为快速谋求暴利的养殖场(户)使用禁用兽药、违禁药物,在饲料中添加禁用的添加剂的现象已成为行业的潜规则。(2)原料来源安全性。部分传统肉制品已经发展成企业,例如腊肉、烤鸭等产品,具有一定的规模。企业相关资格证明与设备齐全,具有自主检测的能力,关于传统肉制品企业的监管工作比对个体参与者更容易开展。

个人为主体的参与者,在原材料的选购时,没有相关设备检验原材料是否合格;大多数不验证供货者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证件、也不会要求提供原料肉的检验检疫合格证书。原料肉多来源于个人或农贸市场,原料的质量与安全得不到保证。一旦发生食品问题,很难追查溯源。作坊式的个体经营,生产环境及条件差,质量安全隐患高。在生产和销售阶段,全凭业主的个人意识,随心所欲,监管困难。

生产阶段。在生产阶段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比较严重,如屠宰机械化程度偏低,除却已形成规模的企业,大部分肉类经营者,工艺落后、设施简陋,配套的肉制品检验水平更是落后。

在加工过程中,如腊肉制品一般都使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护色剂和防腐剂。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GB2760明确规定腊肉等传统的鹅肉制品的最大使用量为0.15g/kg,但生产者为保持肉制品的色泽,会大量的而使用亚硝酸盐。

大多数的生产者还处在古老落后的手工操作状态。一般的传统肉制品生产者不具有肉制品的质量管理能力、也没有配备检验的设备、不具有对原材料购进检验工作及对终产品的自检能力,成品肉的质量检验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

法律。肉类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直是食品监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国家各部门对肉类制品的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牲畜屠宰行业管理和发展长期积累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传统肉制品的原料主要是畜禽,法律方面同样适用于目前形成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等法规为主体,从食品的生产源头到加工销售,最后到餐饮消费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为更好地监控中国食品的安全奠定了基础。

肉制品的监管体系。《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对生猪定点屠宰场大进行了规划设置,另外还适当地上收审查确定生猪屠宰场的权限,为了加强监督,增加了生猪定点屠宰场名单公布和备案制度。此外,在少数民族地区牛羊的屠宰的统一管理已经开始。宁夏回族自治区早已出台了牛羊屠宰管理办法,对于牛羊定点屠宰场项目也已启动。

肉制品质量安全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动物的养殖和防疫、屠宰后生鲜肉的加工、贮运和销售等众多领域。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多环节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分段分类监管”模式,实行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体制。但我国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食品安全标准旳不完善、交叉监管协调不力等问题。

关于解决传统肉制品问题的建议

完善传统食品监管的立法工作。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传统食品的法律法规,需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传统食品的定义,界定传统食品的范围。

设立传统食品的准产许可制度,对传统食品的生产者严格审查其经营资质,尤其是对作坊式的个体经营的原材料选购、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从业人员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科学规定传统食品的质量标准,形成原材料、生产环境、工艺、销售、流通等环节的质量安全标准,便于监管部门对传统食品监管的合法合理化。

加强政府部门对传统食品的政策支持。传统食品是伟大劳动人民智慧与经验的结晶,种类繁多,营养价值很高。加大传统食品的宣传力度,使公众充分了解传统食品的内在文化底蕴和营养价值,使传统食品走出国门,扩大国际影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政府在积极推进宣传传统食品过程中,要对企业给予财政、税收、技术等发面的支持;加大传统食品的研究开发力度,鼓励传统食品的创新和提高传统食品工业化;为传统食品的生产者提供质量安全监测设备,确保个体经营的食品的安全。

在肉制品行业引入HACCP管理体系。HACCP体系运用食品工艺学、微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质量控制和危险性评价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对整个肉制品的食品链(从食品原料的种植/饲养,收获、加工、流通至消费过程)中实际存在和潜在的危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找出对肉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控制点(CCP),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及纠偏措施,在危害发生前就控制它,最大限度地减少那些对消费者具有危害性的不合格产品出现的风险,实现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的有效控制。

在肉制品的整个食品链中引入HACCP管理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肉制品的而质量与安全,减少危害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危害因素;企业建立和实施实施HACCP体系并获得认证,对于出口企业,则表明已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的基本条件;节约管理成本,HACCP是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重在预防危害发生,从而可减少企业和监督机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

完善多元化监管方式,加强传统食品的安全交流。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传统食品安全大数据库。积极调动群众、食品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力量,不断强化食品安全交流等机制。加强传统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是指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及时有效地与大众进行沟通, 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与社会公众加强风险交流过程的透明度。面对食品安全事故,政府部门也应及时、客观地发布可靠、科学的信息,防止个别媒体借机炒作;信息公开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可以减少公众对风险评估结论的质疑,增加了风险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传统食物的丰富文化底蕴及其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传统肉制品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是食品行业创新的主体,但其安全现状与存在的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统肉制品的健康发展。因此,解决和完善传统肉制品的安全监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牛珊(1991—),女,河北邯郸人,河北经贸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传统知识视野下我国文化安全研究 篇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定义的传统知识是基于传统产生的文字、艺术和科学作品, 表演、发明、发现、外观设计、标志、名称和符号, 保密信息, 以及一切其他工业、科学和文艺领域里, 根据传统创新和创造产生的智力成果。其具有如下特征:传统知识的传统性。传统知识是基于传统而产生的, 其并不是出生于现代社会, 并且是随着环境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传统知识的这一特征也深刻地表明了传统知识的本源性是基于传统而不是新的智力创造。传统知识的整体性。传统知识并不是其所包含各个要素简单的总和。现代知识是经历了精确地数学和物理计算而得出的有科学性的知识体系, 它也适应了现代社会分工协作和高速有效的发展要求。传统知识的地域性。美国蒂格尔印第安人有一句箴言:“创世之初, 上帝就赐给每一个民族一只陶杯, 人们从这个杯子里汲取生命的滋养。”大自然把不同构造、不同面貌的环境赐予了不同的民族, 多样的环境滋生出了多样的生态系统, 多样的生态系统哺育了多样的文化。[1]传统知识的群体性。传统知识由其产生的部落或是社区的全体成员共同完成的, 并且是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共同努力完成的。

从保护范围可将传统知识分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传统科技知识、传统标记;从用途出发可将其分为实用型传统知识、艺术型传统知识和艺术实用两者兼具的传统知识。

二、传统知识与文化安全的关系

结合相关学术理论, 我们认为文化安全是一国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前提下, 本国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威胁, 并且可以保证本国文化的完整与特色。传统知识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且传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安全是以一国文化为基础的,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一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其文化就更具代表性。

传统知识对文化安全的作用表现为:首先, 从保护形式和途径来看, 传统知识为文化安全提供了一个法律保护的路径。传统知识通过法律的途径对我国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进行保护。就目前的国际环境来看, 法律是最有效, 也是认可程度最高的一种保护形式。其次, 从经济利益理论上讲, 传统知识的各种形式出现在现代社会, 是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来看, 经济的效益必然会推动着传统知识的繁荣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传统知识是基于传统而产生, 其自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会带动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最后, 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使一国之中增加更多的文化形式, 文化的多样性无疑是为保护文化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传统文化可以增加一国之内公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我国传统知识所面临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 传统知识的生存面临种种危机。如传统医药知识方面:目前, 中医药的价值已经得到全球很多国家的认可, 并且也有相关的科学实验也证明了中医药价值的科学性, 我国更是拥有数量巨大的动植物药材, 这些都是我们的极大的优势。然而由于我国的中药材长时间的是粗加工, 自然环境条件的急剧恶劣使得中药材资源的不断减少, 制药行业水平低, 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在国际上的处境相当不利。[2]

再如民间传统技艺方面:随着经济的向前发展, 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却陷入了危机, 有以下原因:第一, 传统的民间技艺需要长时间地培养和练习, 这与现代社会追求高效的理念相冲突;第二, 传统的民间技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了, 这也使很多的民间技艺后继无人;第三, 现代观念使得人们对于传统技艺表现出了轻视和不尊重。随着岁月流逝, 许多技艺成为绝响。此外, 生物多样性方面也面临挑战: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国外财团或国际垄断集团的侵蚀正使我们逐步失去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地位。在现有法律框架下, 我国通过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进行广义的传统知识保护, 但这些制度并未针对传统知识进行特别规定, 传统知识的专门立法工作也相对缓慢。

四、保护传统知识的应对措施

(一) 传统知识的保护模式

国内学者讨论的有三种模式: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原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中扩大保护, 将传统知识纳入其中;国际立法及国际合作。关于在原有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上扩大保护的模式, 虽然在制度上有着种种的兼容性, 但还是有很大的缺陷存在。例如, 传统知识不能满足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所要求的有完成发明的日期、一个或多个发明人的身份、相关产品的限定参数及有限的保护期等等;国际立法及国际合作模式则存在其有效性必须要以国内立法为基础, 只有当国内的相关立法达到相对完善的时候, 国际合作或者区际合作才会产生实际保护作用。因此, 我们建议采用第一种模式, 即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二) 传统知识保护的制度设计

1. 确立保护标准:

参照WIPO对传统知识概念的界定, 应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来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知识概念, 在此基础上再予确立传统知识的立法标准。

2. 明确传统知识的主体:

如何确定具体的传统知识所有人是一个难题。我们认为应当分类讨论:第一种是传统知识被特定的个人所持有。例如某种治愈经验或者某种仪式特定的主持人。这种情况下确定的持有人还需要满足是这个社区内的成员, 以及致力于社区传统知识的保护、发展和宣传;第二种是传统知识被社区成员所共同掌握。例如社区成员都熟知的通过草药进行的家庭治疗方法。这种情况下确实很难确定由哪个主体来代表这个社区成为传统知识的所有人。我们认为由当地的政府或者由社区选举出一个集体对这项传统知识进行管理。当遇到国外主体对传统知识进行不法侵害时, 国家也可以成为传统社区的代理人来保护传统知识。[3]

3. 完善名录体系:

根据前文所设想的传统知识的标准, 可以我国的行政级别体系为基础, 建立一个纵向的名录级别体系。具体可以分为四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 把各种类型的传统知识都予以囊括, 同时通过合理配置资源, 更加有效地保护我国的传统知识。

4. 建构传承制度:

传统知识的发展以及价值的体现都是要通过不断地传承进行。因此, 传承制度对于传统知识的生命力有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传统社区不能保存他们的土地、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那么, 所有这些法律手段也将不足以防止传统知识的消失。”[4]传承制度的关键是要能够保护传统知识的生存环境和传统知识的持有人。我们认为需要相关的行政力量的介入, 通过对传统社区发展相关政策的扶持以保证传统知识的延续和发展。

5. 建立事先告知同意与利益分享制度:

事先告知同意、利益分享机制在《生物多样性公约》有所体现。WIPO将生物遗传资源包括在传统知识的范围之中。因此, 建立传统知识保护制度时我们可以利用该条款建立事先告知同意制度, 该制度设计也可以促进不同地域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推动传统知识的国际立法的进程;而利益分享机制的目的在于保护弱者的利益以及促进人类的持续发展。

摘要:传统知识是一种“知识财富”, 其通过各种形式予以表现;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传统知识与我国文化安全的关联性分析, 提出完善我国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路径, 以增进文化软实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关键词:传统知识,文化安全,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欧阳志远.“上帝”的陶杯——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宋才发.WTO规则与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M].WTO规则与中国法律制度改革[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177.

[3]杨明.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J].法商研究, 2006 (1) :118.

3月份是我校传统的安全教育月 篇5

3月份是我校传统的安全教育月,每年我们都要针对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因为学生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学校的头等大事。今年3月份,我校以《可就可》上级文件为依据,开展了以“珍爱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的中学生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开展了此项活动,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学习和育人环境。现将具体活动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制,精心组织

为了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辛国君校长为组长、学校中层领导和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校园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辛国军全面部署并督促此项工作的开展,总务处具体负责学生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教导处负责与当地派出所联系,对学校的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团委和班主任具体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上放学乘车情况的调查统计。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具体,为此次活动的扎实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统筹协调,合理安排

要确保安全,关键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这次,我们以中学生交通安全安全主题宣传教育为活动重点,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路上上学、放学交通安全教育。

1.利用国旗下讲话和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3月11日,辛校长利用晨检时间面向全体学生作了关于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的广播讲话,在讲话中辛校长向学生明确提出:“严禁私自驾驶机动车,严禁租乘农用三轮车上、放学,住宿生每周上放、学必须由家长亲自接送”。在3月29日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上,团委书记孙文广利用升旗仪式又面向全体师生做了一期题为“增强安全意识,让我们共建平安校园”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旨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当日下午,全校师生又进行了一次应急疏散演习,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也为他们积累了宝贵的应急经验。此外,“凌柏之音”校园广播站还利用每天中午的播音时间,开设生命教育专栏,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系列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利用班会、团会和体育健康课程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预防交通事故伤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还利用办黑板报、挂条幅、张贴宣传标语等宣传工具和召开主题班会、团会等途径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3.提倡走读生步行上学,并由班主任对学生上、放学的乘车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统计,严禁学生租乘农用三轮车、自驾机动车和骑三无车辆(无刹车、无铃、无牌照)上放学,为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班级对上述情况统计后统一报学校登记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核实情况,落实工作。

4.警校合作,共保校园平安

为确保校园周边环境稳定安全,教导处和总务处协同当地派出所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认真清理,从而确保了校园门口秩序井然,此外每天上放学,校园门口都有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对门口交通进行疏导,以确保无拥挤堵塞现象。

三、加强督察,长效管理

作为一次有效的教育手段,尽管本次活动已结束,但学校并没有放任自流,而是把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法制意识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把它结合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我们还把本次活动和打造“平安校园”结合起来,对活动中取得的成果进行细化深化,并定期进行检查、总结,将发现的隐患及时消除。

尽管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我们也看到校内外的交通设施还不够完善,家长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还不够到位,个别学生重视程度不高等情况存在。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重视交通安全工作,及时解决交通安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我校交通安全工作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安全走路,安全骑车”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深化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为载体,集中开展多种多样的交通安全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

朝阳县瓦房子中学

从索马里海盗看非传统安全 篇6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 索马里海盗; 国际治理

一、非传统安全

长期以来,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国家、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传统安全主要是政治、军事安全,威胁国家传统安全的是战争。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维护国家军事安全为宗旨,主要依靠自身军事实力来获得有利于自身安全的外部环境。

冷战结束后,安全问题发生了变化。新的安全威胁不断出现,而且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例如:恐怖活动、跨国犯罪、毒品泛滥海盗猖獗等。这些问题不仅仅在某一个国家而是溢出国界,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存发展的严重隐患。

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于传统安全的概念,它是指战争之外的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的特点有:1、非传统安全价值主体的多层次性。非传统安全强调多层次,它把人的安全、国家的安全、区域的安全和全球的安全结合起来,并突出人类的安全是最终目标;2、非传统安全的合作性。非传统安全认为国际社会是世界各国和人类共有的,安全是共同的、相互的、综合的。3、非传统安全的突发性和扩散性。非传统安全是潜在的、不可预知,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是不容易被发现不被关注。然而一旦爆发其后果是相当严重,会引发一些连锁反应并迅速扩散,最终有可能导致全球性的灾难。4、非传统安全治理的综合性和长期性。

索马里简介

索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二十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有化政策的过激,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其经济严重困难,而且连年的战争给索马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目前索马里已有110万难民,而且难民的还在不断增加。国内的粮食价上涨,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难民生活度日如年、饥寒交迫,这些基本问题导致了暴力活动的增加。

2006年10月,美国政府支持埃塞俄比亚出兵入侵索马里,并推翻了当时的索马里政权,建立了由美国支持的索马里过渡政府。但是由于该政府的能力有限不能解决国民最迫切的基本生活需求,控制不了全国的局势,其能力仅能维持首都摩加迪沙,因此索马里全国大部分地区就陷入了没人管理的无政府状态,形成武装割据先后出现了几十支武装力量。

二、索马里海盗的出现

国内难民生活非常困难,再加上暴力活动的频繁,所以海盗成为他们解决生存问题的一种途径。因为有了广大难民的支持与加入,海盗活动越来越频繁,势力也在不断壮大。其次,海盗活动的投入非常少,只需小船和枪支、通信等设备,而劫持的是巨额财富。海盗每劫一船平均可获得100万至200万美元的收入,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国内的无政府状态,对于海盗行为没有任何的惩罚,使其更加无所畏惧。

索马里海盗组织编制“健全”,设立“舰队大帅”、“少帅”和“财政官”等职位,海盗对其人员实行严格的管理,对外自称“索马里海军陆战队”;武器装备先进、训练有素。索马里海盗出击时往往配备卫星电话、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通讯器材,拥有自动武器、火箭筒等;擅长“子母船”战术。

索马里海盗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各国的海上运输,而且2008年以来索马里海盗频繁活动给全球带来很大的损失,全球每年因海盗问题直接损失达250亿美元。索马里海盗的猖狂导致海盗问题现已成为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三、国际治理

随着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的不断升级,国际社会对索马里海盗的打击也逐步加强。欧美派出军舰对该海域进行巡逻,近年来中国、印度等国家也尽其责任对该海域经过的船只进行护航。北约国防部长达佩斯会议2008年10月10日决定要在印度洋保持军事势力,“保护向索马里运送救济物资的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船只”,派遣意大利、美国、英国、希腊、土耳其军舰各一艘,德国两艘一共7艘战舰共赴索马里开展行动。俄罗斯也派出“无畏”号护卫舰奔赴索马里执行任务。2008年10月16日,印度国防部宣布,向亚丁湾部署1艘海军舰艇展开巡逻,日本也考虑派遣海上部队。肯尼亚参与打击海盗,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运送粮船。联合国2008年10月7日一致通过1838号决议,这是安理会自2008年6月以来通过的第二份有关打击索马里海盗行为的决议。呼吁关心海上安全活动的国家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通过采取部署海军舰只和军用飞机以及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合作等行动,积极参与打击索马里沿岸公海的海盗行为。

但是,打击海盗以等国际犯罪行为的国际合作仍然存在一些法律障碍。有些国家担心国际合作会侵犯主权,一些相邻的沿海国家本来就存在着主权和海洋资源的争议。部分国家关于海盗和恐怖主义的概念及其打击方式存在争议,这些造成国家间的合作以及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的困难,所以国际打击虽然有所行动可是效果甚小。

国际治理效果不佳并屡屡受挫,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主要原因是采取的方式不正确——用传统的方式解决新时期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复杂,其范围在扩大涉及大多国家甚至全球,当我们去解决这些新问题时就要求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因为非传统安全问题是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之间协商、共同努力并通过和平的方式去解决,并不是某一个国家、几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可以单独完成的。

(作者简介:韩 洁(1987.8-),女,汉族,河南省永城市人,硕士,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中国外交应对 篇7

面对以上中国正在面临的一些非传统安全威胁, 仅靠军事手段难以保证国家安全, 国家必须通过军事手段以外的途径来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外交、国际合作、国际制度等手段注重以合作求和平, 是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最佳途径。中国外交的目的是维护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努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有利的外部条件, 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冷战结束后,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面对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断上升的新情况, 中国顺应新的安全形势, 多次呼吁建立新的安全观, 即在安全问题上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原则, 同时积极实践新安全观。在新安全观的基础上, 结合国际形势的发展, 中国政府近年又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理念, 和谐世界理念是对新安全观的丰富和发展, 它的基础是共赢思想, 即互利互惠的思想。非传统安全威胁是多国或世界所面临的共同威胁。非传统安全影响下的国家安全, 需要国际社会互利互惠、平等合作来解决, 因此, 和谐世界思想是指导中国外交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有力武器。

中国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国际合作机制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或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合作, 如联合国、东盟和上海合作组织。还有一种合作为中国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合作, 最主要是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非政府组织虽自身尚不是公认的外交主体, 但因其广泛的跨国群众基础, 掌握的丰富资源, 在塑造外交议程、影响外交决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成为外交主体需要关注的外交客体。它们既是外交主体的交往对象, 也是官方外交执行者可以借助的对象。世界上比较大的慈善基金会资金比较雄厚, 对中国的一些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借助作用, 中国应积极争取。作为全球化一大驱动力的跨国公司也具有非政府组织类似的地位, 也可成为中国外交的交往对象和借助对象。

与此同时, 中国政府也历来重视经济外交,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 外事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近年来, 中国政府加强了与WTO、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 特别是加大了与当今世界最富影响力的八国集团 (G8) 的对话。我国开始逐渐有选择性地参与八国集团的多种会议议程, 重视加强参与与合作, 努力增大参与的主动权和发言权, 并积极开展与大国的多方位务实合作。在应对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 中国通过参与全球救市行动、提出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建议、参加国际金融峰会 (G20) 等行动, 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世界和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环境, 以尽快摆脱危机, 并增加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发言权。

中国外交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尤其在当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 外交这一国际交往的和平手段显得更为重要。但我国外交过去长期集中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高级政治”中, 而对环境问题、恐怖主义等所谓的“低级政治”关注较少, 这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性质有关联。当前中国外交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加大了研究和关注力度, 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总体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笔者认为, 中国外交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时可从以下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首先,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跨国性特点使得单靠一个国家应对这些威胁往往收效甚微。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 注重外交、国际制度、跨国协调等非军事手段的运用。一国不仅需要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合作, 也需要与非国家行为体进行合作, 甚至在应对某些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应让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主导作用。然而这就会涉及主权让渡的问题。对此, 中国外交应该学会如何灵活应对, 既谋求国际合作, 又维护国家利益, 但基本底线是要做到切忌过分夸大非传统安全问题对整个国际关系理论的冲击程度。当今世界, 国家仍旧是最重要的安全主体,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来说, 是西方西化和分化的主要对象, 中国面临着现实的传统安全威胁。国家主权对当前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过程中, 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国际合作不是没有界限的, 防止安全问题上合作的无界限原则, 可能会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安全需求层次与西方国家不同, 应警惕非传统安全问题背后的陷阱。安全在世界各国是不均衡发展的, 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对于安全的需求层次也是不同的。要清醒地认识到, 发端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非传统安全观和议题设置背后隐含着西方国家的利益诉求, 中国对非传统安全既要有足够的重视, 也不能被西方的安全议题和价值取向牵着鼻子走。

最后, 中国可以利用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来增强外交影响力, 改革开放30多年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有学者认为, 中国应从自身实力地位已经变化了的角度出发, 考虑国家宏观战略利益目标和对外政策的有效性。国家实力的提升并不一定代表外交影响力的提升, 中国必须找到提升外交影响力的途径。可以说, 非传统安全问题为中国外交力提升提供了契机, 中国应利用这一突破口, 增强外交影响力。面对新的国际形势, 应及时调整中国对外战略, 这将有利于国际格局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 中国可考虑以提高国际战略信誉为外交首要目标。为此, 中国可考虑承担与自身综合国力相一致的国际责任, 同时增加中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的份额;主动对国际冲突进行斡旋, 无论成功与否都应体现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关心与参与;主动就控制金融危机、控制气候变暖标准、联合国改革方案、多哈回合谈判和太空非武器化等全球性问题提出建议。对此类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积极应对是提升中国外交地位的一个较好的方式。

在全球性问题的多发时期, 在安全问题多元化的今天, 非传统安全问题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契机, 而国际合作又为中国外交提供了舞台。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 不仅别国, 就连中国自身都要求提升外交进取性, 参与更多的国际规则制定, 积极推广中国的外交理念与主张, 如“和谐世界”、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新秩序以及当前金融危机下中国提出的金融体系改革主张等, 从而达到提升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程度、推动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加强国际社会的法力基础等国际秩序改革方面的目的, 为中国的长远发展和世界的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 非传统安全问题是一把“双刃剑”, 其危害的国际性特点给国家之间相互借重与合作提供了许多契机, 有助于实现国际合作。同时, 非传统安全威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因跨国性问题和国内问题转变为国家间矛盾, 造成国家间外交和政治摩擦, 甚至导致经济制裁、军事冲突, 乃至大规模的战争与冲突的事例也不在少数。这反映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对此不能掉以轻心。中国在快速发展中自身的利益诉求常常与一些国家的要求或期待不符乃至冲突, 尤其在非传统安全问题上, 中国常常受到西方国家和媒体的责难, 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不利于中国的发展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如何在处理非传统安全问题上趋利避害, 是中国外交需要加以认真研究的课题。比如, 中国的能源外交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但却给许多国家带来了恐慌, 而中国能源的巨大需求和追求能源的急切心态确实对国际能源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不稳定因素。“中国能源威胁论”一度炒得很热, 这自然不利于中国的国际形象, 而一些国家趁机哄抬能源、矿物价格的做法也对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 如何更好的开展能源外交, 值得进一步研究。再如达尔富尔问题, 中国在此问题上的态度遭到了欧美许多国家的责难, 有的政客一度扬言要抵制北京奥运会, 部分非政府组织借此干扰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如何用西方国家和民众听得懂的语言解释说明中国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和中国所做出的努力, 以得到这些国家和民众的理解和认同, 也是外交部门和外交官需要研究的问题。

总之, 在当前国家仍是最重要的国际行为体的时代, 中国外交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没有外交的参与, 非传统安全问题不可能真正解决。同时, 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新形势、新问题, 也要求中国外交自身在战略、思想、理念和行动等方面都必须做出积极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随着现实中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加大以及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信只要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定义、根源、表现、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并考虑到中国自身发展变化的特点, 从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外交的影响和与外交的联系方面通盘考虑, 中国外交一定能够遏制和解决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 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并最终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摘要:科技革命及全球化给世界带来巨大财富和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外交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时必定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中国外交应对,启示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基欧汉, 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

[2]王逸舟.中国与非传统安全[J].国际经济评论, 2004 (12) .

[3]朱峰.“非传统安全”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4) .

传统安全 篇8

更改BIOS相关设置(CMOS Setup Menu)前,BIOS会要求确认密码。我们可以利用TPM改善BIOS密码安全度和存储方式。首先介绍一下实验平台:我们使用Intel HM55 Chipset的Calpella Platform作为实验平台,BIOS搭配使用PhoenixBIOS。其中TPM芯片使用最常见的Infineon TPM芯片。BIOS是烧录在Flash Rom上的一个软件,Flash Rom可以使用Firmware Hub接口或者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接口连接到PCH(Platform Control Hub)。本实验平台使用SPI接口挂在PCH上面。

1 传统 BIOS 加密存储方式

大多数个人电脑BIOS都提供了BIOS密码的功能,BIOS密码有以下几个作用。可以设置CMOS密码,避免使用者更改开机顺序或设备参数被修改;权限管理;开启特殊功能,工业电脑需要隐藏特殊IO设备。

不同的BIOS Vendor也会提供不同的密码加密安全保护方式,但多数比较简单。常见的BIOS Vendor有Phoenix,Award,分别对他们的加密方式说明。

Phoenix BIOS对密码的加密方式是使用CRC-16-IBM(Cyclic Redundancy Check)作为加密的方法,无论密码的长度为多少都加密为两个Byte长度的确认码存放在CMOS里面。密码验证方式是将输入的字符串用CRC-16-IBM加密后,再比较加密后的验证码是否相同。Award BIOS对密码的加密方式更为简单,仅仅对输入的键ASCII Code做累加而已,Award BIOS也提供加强加密的方式,但仅是将ASCII Code转换为ScanCode。验证时将输入密码累加后和加密后的验证码比较是否相同。

2 改善 BIOS 加密和存储方式

由上面可知传统BIOS密码加密方式都非常简单,安全性很低。我们可以使用TPM芯片提供的功能来改善这部分。Infineon SLB9635 TT 1.2芯片提供TPM_Sign(1024 Bit RSAKey),TPM_Sign(2048 Bit RSA Key),TPM_Seal(2048 BitRSA Key)和TPM_Unseal(2048 Bit RSA key)四种不对称加密指令。我们使用TPM_Seal执行加密,使用TPM_Unseal进行解密,实现在BIOS中对BIOS Passward使用RSA加密。我们利用BIOS中保留的未定义的用于扩展的中断服务来扩展新的BIOS TPM中断服务,加入如表1中断服务,并使用这两个中断服务去替换掉原来BIOS Password接口的加密解密函数。

在调用INT 1Ah(AH)=BBh,(AL)=08h时,由ES:DI输入如图1结构的参数。当中断服务启动,BIOS会在扩展的TCG_Seal函数去建立的指令结构,并将Password值填入In Data结构中,最多20个Byte,不足20个Byte的部分使用0x00补满20个Byte,并使用OSAP(Object Specific AuthorizationProtocol)建立EncA uth和Pub Auth认证。再对TPM下个TPM_Seal指令后,TPM回传如图2的信息块。中断服务通过DS:SI将TPM回复信息回传给呼叫函数。

其中TPM_STORED_DATA结构为加密后资料存储部分,结构如图3,在实验中输入16个Byte长度的Password,提取出的TPM_STORED_DATA结构的数据。

需要解密时则调用INT 1Ah(AH)=BBH(AL)=09h函数,由ES:DI输入如图4结构的参数。

中断服务启动后,BIOS会在扩展的TCG_Seal函数去建立新的控制指令结构,并将ES:DI带入的TPM_STORED_DATA参数填入结构中的InD ata,BIOS建立ParentA uth和Data Auth认证和DataA uth Handle编号。在中断服务中BIOS再透过TPM运算即可回传解密后的明文密码,中断服务通过DS:SI将输出结构体回传给调用者。

3 结束语

传统安全 篇9

当前, 互联网规模迅速扩大, 网络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各种网络功能也日趋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下, 一旦出现网络安全事件, 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将日益严重, 维护和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当前,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网络安全, 纷纷调整战略, 出台各项政策提高防护应对能力。应该说, 在网络化生存的社会状态下,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应地, 制网权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

当前网络安全形势和特点

1. 江苏省网络基本发展情况

江苏省是中国公用通信网和互联网等基础通信网络最为发达的省市之一, 据《江苏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统计, 截止2010年底, 江苏省互联网网民数已达3306万人, 网民普及率为42.8%, 手机上网用户数已达3626万人。另外, 公用通信网方面, 截至2011年6月, 江苏宽带接入用户数已达1124.64万户, 全省电话用户已达8813.31万户, 移动互联网用户4384.86万户。

2.网络安全的基本状况

当前, 在政府相关部门、互联网服务企业、网络安全企业和网民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状况总体平稳, 但仍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互联网骨干网各项监测指标正常, 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但域名系统仍然是其薄弱环节;政府网站安全防护薄弱, 被篡改、挂马等事件频发;金融行业网站成为网络钓鱼、不法分子骗取钱财和窃取隐私的重点目标;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针对性的病毒攻击将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公共网络环境安全方面, DDo S攻击、手机恶意程序日益泛滥, 木马和僵尸网络依然对网络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网络失泄密事件频发等等。

从江苏省互联网应急中心接收和自主监测的网络安全事件情况看, 2010年, 江苏基础网络运行总体平稳, 互联网骨干网各项监测指标正常, 但仍然存在较多安全隐患。而政府等重要信息系统和公共网络环境安全形势较为严峻。

随着三网融合、IPv6、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试用和推广, 微博、网上社区等新应用的普及, 新的安全问题将不断出现, 未来网络安全形势将更加复杂。

当前网络安全的

非传统化特点

较之传统电话网络注重设备自身可靠性、处理能力、冗余线路、封闭式管理等不同, 在开放网络环境下, 外界的众多安全问题不断延伸到基础公用网络, 使得基础公共网络领域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影响, 网络安全呈现新的特点。

跨境化:2010年, CNCERT监测发现共近48万个木马控制端IP, 其中有22.1万个位于境外, 前三位分别是美国、印度和我国台湾。另据统计, 2010年在我国实施网页挂马、网络钓鱼等不法行为所利用的恶意域名半数以上在境外注册。总体上看, 跨境网络安全事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国际网络安全合作需进一步加强。

动态化:近年来, 网络安全问题始终处于快速发展变化的过程。恶意代码变种激增, 窃密木马不断演变升级, 网络攻击手法、规模、对象持续变化, 网络安全技术对抗将不断升级;随着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凸显。

虚拟化:在网络虚拟化环境下, 与传统电话网安全不同的是, 攻击更多的是针对软件漏洞, 针对应用缺陷, 一旦被不法侵入, 即使硬件设施完备也于事无补。在攻击过程中, 攻击者很容易隐藏自己的行踪, 很容易能够变化攻击形式, 给事中防御和事后追踪溯源带来很大困难。

产业化:病毒木马已经形成制作、木马播种、流量交易、虚拟财产套现等诸多环节, 俨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称之为黑色产业链。雇用黑客对第三方商业或个人网站进行攻击, 已发展成许多黑客牟利的一项常规业务, 而这一行为被称为黑客“拿站”。

复杂化:运营商网络IP化以后, 网络基础设施复杂, 各种设备、线路和相应的支撑、管理单元有机互联, 强调业务的连续性和体验一致性, 具有全程全网的特点。对电信网络某一部分的调整或改动 (包括实施各项保护措施) , 可能影响整个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现网上各代技术、业务、设备共存, 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另外, 相较一些外部门的信息系统平台只是大网上的一个点、出现安全问题影响是局部的、个别的而言, 一旦大网 (公网) 本身出现安全问题影响面就会很大。这些都给基础网络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复杂度。

近期网络安全趋势

预测及对策建议

1. 网络安全趋势预测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 近期江苏省网络安全形势将更加复杂, 可能呈现以下特点。

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针对我省互联网基础设施和金融、证券、交通、能源、海关、税务、工业、科技等重点行业的联网信息系统的探测、渗透和攻击将逐渐增多。

黑客地下产业将更加专注于网络钓鱼、攻击勒索、网络刷票、个人隐私窃取等能够直接获利或易于获利的攻击

江苏政府主管部门、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用户应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从各自职能和能力出发, 发挥不同层面的作用, 上下联动, 共同提高互联网网络安全水平。

方式;大型商业网站将成为攻击的热点目标。

网络安全技术对抗将不断升级。恶意代码的变种数量将激增, “免杀”能力将进一步增强;窃密木马将不断演变升级, 木马投放方式将更加隐蔽和具有欺骗性, 木马抗查杀能力将更加强大;网络攻击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对公共互联网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影响;为躲避处置和打击, 网络攻击的跨境特点将更加突出。

随着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凸显, 手机恶意程序数量将急剧增加, 其功能将集中在恶意扣费、弹出广告、垃圾短信和窃听窃取方面, 手机用户的经济利益和个人隐私安全面临挑战。

网络新技术、新应用蓬勃发展, 随着三网融合、IPv6、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试用和推广, 新的安全问题将不断出现。

2. 网络安全对策建议

为有效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维护互联网安全, 保护网民权益, 江苏政府主管部门、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用户都应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从各自职能和能力出发, 发挥不同层面的作用, 上下联动, 共同提高互联网网络安全水平。

加强网络安全立法工作。解决当前网络安全立法层级低的问题, 加强高层次立法。加大网络犯罪惩治、量刑力度, 尽快出台打击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的司法解释, 形成有效震慑。适应新技术、新业务发展, 提高法律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进一步加大网络安全行政监管力度。抓好《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域名系统安全专项应急预案》、《木马和僵尸网络监测与处置机制》和《互联网网络安全信息通报实施办法》等网络安全相关政策文件的落实, 在继续做好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安全监管的基础上, 重点加强对增值电信运营企业的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安全保障和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等工作机制, 并在软件安全标准规范、漏洞检测和处置机制等方面加强管理。金融、证券、交通、能源、海关、税务、工业、科技等重要联网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保障工作。高度重视我省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管理。

各重要联网信息系统单位、互联网企业等应提高自身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提高抵御外部攻击入侵的能力, 加强对关键敏感数据的保护力度。加大安全投入, 培养网络安全队伍, 建设必要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 提高应急处置和联动能力。

广大网民要提高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认识及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做好个人计算机和手机的安全防护, 养成良好的安全上网习惯, 避免访问不安全的网站或安装无法确定安全性的软件。国家工作人员要提高保密意识, 严格落实保密规定, 防止发生网络失窃密事件。

1网络刷票是指利用代理和不同账号等手段突破网络投票系统限制, 采用非公平的方式为某投票选项投票, 以获取利益的行为。

传统安全 篇10

某热电厂装机容量2×50MW, 配备库容量5万t干煤棚一座, 干煤棚两跨共装设4台QD5-100通用双梁桥式抓斗起重机, 每个抓斗起升重量为16t, 设备年操作小时数约为1700h。电厂自投产以来, 桥式抓斗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 抓斗在升降和开闭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交流接触器触点粘死情况, 极易造成桥式抓斗起重机操作失灵, 严重影响了桥式抓斗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和工作效率。同时, 检修人员也需要为桥式起重机频繁更换交流接触器触头, 造成检修工作量大大增加, 检修维护费用也同步上升。

2 原因分析

交流接触器是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它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 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 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具有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 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交流接触器的触点通常由银钨合金制成,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交流接触器触点粘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过负荷; (2) 触头质量不良, 发热严重; (3) 灭弧性能不好; (4) 设备维护不到位。

热电厂桥式抓斗起重机交流接触器配置如下:大车电机15kW2台, 由交流接触器控制, 型号为CJ12-100, 小车电机7.5kW1台, 由轮控制器控制, 抓斗电机75kW2台, 由交流接触器控制, 升降控制交流接触器型号为CJ12-250, 开闭控制接触器型号为CJ12-250。根据以上交流接触器选型配置情况及粘死触头分析, 造成桥式抓斗起重机升降和开闭交流接触器触点经常粘死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升降及开闭交流接触器的选型偏小, 其额定电流只有运行电流的1.5倍, 由于升降和开闭交流接触器在运行操作中需要频繁动作, 其运行中通过的电流大大高于额定电流 (较接近于启动电流) , 虽然在启动回路中串联了启动电阻, 可大大降低了启动电流, 但运行中实际流过的电流也接近于2~3倍的额定电流, 本例中桥式起重机升降及开闭用交流接触器电流为250A, 电流明显偏小; (2) 交流接触器触点质量不好。桥式抓斗起重机使用的交流接触器触点材料为普通合金材料, 触点没有银钨合金类导电性更好的材料, 造成触点运行中导电性能差, 发热情况严重; (3) 设备环境较脏, 对灭弧栅工作也略有影响, 触点起弧也容易烧坏触点。

3 改造方案

真空接触器是利用真空灭弧室灭弧, 用以频繁接通和切断正常工作电流, 通常用于远距离接通和断开中、低压频繁起停的6kV、380V交流电动机。真空接触器具有以下性能特点:真空接触器的主触头以真空为灭弧介质, 因为电弧不外露, 不需要灭弧罩;真空接触器使用寿命长、体积较小、重量轻、噪声低、无污染、安全可靠等特点。CJ12-250交流接触器与CKJ5-250真空交流接触器参数比较情况如表1。

从表1中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来, 真空交流接触器与传统交流接触器在性能和体积上都具有较大优势, 其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安装也方便, 非常适宜在起重机设备等粉尘较大环境比较恶劣的场所使用。真空接触器是动铁芯垂直位移结构, 动触头位移量比较小, 不易直接撞坏线圈。接触器主回路触头在真空泡内, 触头通断不会产生弧光放电烧损触头, 使用寿命比CJ12交流接触器长。

根据以上分析, 提出以下桥式起重机控制设备改造方案: (1) 对桥式抓斗起重机升降及开闭交流接触器进行改造, 其它大车控制接触器不作改动; (2) 以真空接触器替换交流接触器进行改造; (3) 考虑接触器电寿命情况, 真空接触器选型以2~3倍额定电流来进行选型, 本次改造选择真空接触器型号为CKJ5-400型; (4) 加强设备防尘处理, 改善接触器工作环境。

4 运行情况

桥式抓斗起重机设备交流接触器自改造以来, 未再出现因接触器触头粘死造成操作失灵情况, 设备安全操作得到可靠保障, 能够适应繁重工作任务。同时, 检修人员也从频繁更换交流接触器触头的高负荷检修工作中得到解脱, 降低了检修费用, 实现安全、经济双丰收。

5 结语

协力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新挑战 篇11

大约1000年前,中国的思想家张载就将有志之士的社会良知概括成“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这充分反映了先贤们所特有的崇高理想与深沉的使命感。进入21世纪,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霸权主义、局部战争等传统安全威胁仍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而9.11恐怖事件、非典疫情及印度洋海啸灾难等都表明,非传统安全威胁正日益凸显,并与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这些来自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和挑战,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提出新挑战

关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内涵和外延,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看法,但各种不同的解释、看法也存在许多共性。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各种场合谈到“非传统安全威胁”,明确提出“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之一。中国已经与东盟、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等就开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尝试,并于2002年5月在东盟地区论坛上提交了《关于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中方立场文件》。

这里我主要依据中国政府发表的文件,并参考学术界有关研究成果,就“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含义试作一个仅供研究的解释,即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于军事、政治和外交等传统安全威胁而言的,指除此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包括恐怖主义、贩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病、海盗活动、非法移民、环境安全、经济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

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危害不可低估。9.11恐怖事件夺走了近三千人的生命,超过了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中的阵亡人数。另据不完全统计,仅2004年全球发生的较大规模的恐怖事件就导致2900余人死亡、8200余人受伤;现在全球死于艾滋病的人每年高达250万~350万;1974年~2003年的30年里,全球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造成至少200万人死亡、1.8亿人流离失所,而2004年12月印度洋大海啸导致近30万人丧生,给有关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仅斯里兰卡一国就达到13亿~15亿美元,占其经济总量的6.5%。

由此可见,尽管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看上去不像世界大战那样硝烟弥漫,但其危害程度有时并不亚于一场战争,已经构成对世界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相比,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分布范围和危害方式具有一系列鲜明特点,因此有的外国学者称之为“新威胁”。概括起来,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非传统安全威胁超越了传统安全以各国疆界为主的地理空间,具有突出的跨国性。首先,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本身就属于“全球性问题”。如地球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等,都不是针对某个国家或某个国家集团的安全威胁,而是关系到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其次,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如在东亚、拉美先后爆发过的金融危机,始于一个国家,而最终波及整个地区,而且随着其不断扩散,其危害性也逐渐积聚、递增,以致酿成更大危机。再次,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行为主体呈“网络化”分散于各国。如以“基地”为核心的国际恐怖组织就分散在全球60多个国家,其结构呈网络状,彼此并无隶属关系,但联系紧密、行动灵活。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跨国性使各国面临的挑战有别于传统安全的威胁。

非传统安全威胁超越了传统安全主要限于军事领域的样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传统安全的核心是军事安全,主要表现为战争及与之相关的军事活动和政治、外交斗争。非传统安全威胁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的范畴。首先,大部分非传统安全威胁属于非军事领域,如能源危机、资源短缺、金融危机、非法洗钱等主要与经济领域相关,有组织犯罪、贩运毒品、传染性疾病等主要与公共安全领域相关,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主要与自然领域相关,这些都不是传统安全所关注的领域。其次,某些非传统安全威胁虽具有暴力性特征,但也不属于单纯的军事问题。如恐怖主义、海盗活动、武装走私等虽然也属于暴力行为,并可能需要采取军事手段应对,但它们与传统安全意义上的战争、武装冲突仍有很大不同,而且单凭军事手段也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多样性仅靠单一手段难以根治。

非传统安全威胁超越了传统安全威胁由矛盾积聚到冲突爆发的渐进方式,具有强烈的突发性。传统安全威胁从萌芽、酝酿、激化到导致武装冲突,往往会通过一个矛盾不断积聚、性质逐渐演变的渐进过程,往往会表现出许多征兆,人们可据此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然而,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却经常会以突如其来的形式迅速爆发。首先,不少非传统安全威胁缺少明显的征兆。有关资料显示,1990年以来全球有100多起影响较大的恐怖事件,都是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发生的。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艾滋病,到近年来的疯牛病、口蹄疫、非典、禽流感等,当人们意识到其严重性时,已经造成很大危害。其次,人类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水平还有局限。如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灾害,其发生前并非全无征兆,但由于人类在探索自然方面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而全球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对灾害的早期预警能力。此外,金融危机、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并非源于某个确定的行为主体,其威胁的形成过程也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使防范的难度明显增大。

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相伴而生,具有明显的互动性。当前,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转化。首先,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是传统安全问题直接引发的后果。如战争造成的难民问题、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等。其次,一些传统安全问题可能演变为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恐怖主义的形成,就与霸权主义所引发的抗争心态,领土、主权问题导致的冲突和动荡,民族、宗教矛盾形成的历史积怨等传统安全问题有着密切关联。再次,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可能诱发传统安全领域的矛盾和冲突。如恐怖组织谋求获取核、生、化等高技术手段,就会涉及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的互动性,使看似相对孤立的事物常表现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不能简单地对待和处理。

复杂深刻的历史背景

非传统安全威胁早已有之,并非一个全新的问题。但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却是近年来的事情。除了由于冷战格局瓦解,世界大战爆发的危险降低,人们开始更多关注早先被冷战掩盖住的一些问题之外,近年来连续发生的9.11事件等重大恐怖袭击,东亚、拉美金融危机,非典疫情传播,乃至印度洋大海啸等,都进一步引起各国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高度重视。

如何看待和审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成因,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几千年来,中国的古圣先贤在关注国计民生、天下大势问题时,提出了许多充满东方智慧的人文思想,成功解决了许多复杂重大的问题,对我们至今仍有重要的启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贯传统就是推崇“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世间太平、“天下大同”。当某种现象成为社会的毒瘤,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时,中国古人会将此归结为某个方面的失衡,主张将恢复事物间应有的“和”作为化解危机之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我认为,非传统安全威胁之所以由潜在、局部的问题,演变成全球性的现实威胁,有其复杂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成因,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国际政治秩序长期的不公正,引发更多矛盾和危机。中国古人主张“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家之间应平等相待、和睦共处。《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也要求,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一律平等。但历史上形成的国际旧秩序,长期存在严重的不公正问题,成为诱发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要原因。近代以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压迫和剥削,至今仍遗留下很多历史问题,造成一些地区的热点纷争,导致冲突和动荡,为恐怖主义滋生提供了温床;当前,仍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推行霸权主义,在反恐斗争中奉行双重标准,从一己私利出发,严重忽略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从而引发一些弱势群体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抗争。国际秩序的严重不公,就可能结出像恐怖主义这样的恶果。

二是世界经济发展长期的不平衡,造成更多不安全因素。中国先贤历来认为贫富差距悬殊是导致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根源。中国古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孟子讲过:“大贫则忧,忧则犯禁”。经济全球化在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差距,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西方学者贡德·弗兰克在其名著《白银资本》中曾指出,1800年时,西欧的人均收入水平为260美元,美国为213美元,发展中国家当时平均水平约200美元左右,印度为160~200美元,中国为228美元,各国收入水平差距不大。但200年后的今天,美国人年均收入已超过四万美元,而最不发达国家只有300多美元,不到美国的1%。另据有关统计,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在过去40年间增加了一倍,全球不发达国家已从1971年的25个增加到目前的49个。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导致部分国家的极端贫穷和落后,催生了相关国家部分民众的绝望心理和铤而走险的心态,为恐怖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也促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削弱了其应对危机,抵御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和跨国犯罪等威胁的能力,并导致难民和非法移民数量的急剧增加。

三是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长期失谐,导致更多环境安全问题。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重视环境安全问题。著名的圣人大禹曾下令百姓在春季不得伐树,夏季不得捕鱼,其目的就是保护生态平衡。但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走的就是一条“先建设、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年来,广大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类似问题。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研究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明显提高,强度明显增加。20世纪60年代时,全球每年发生自然灾害100次左右,现在则达到每年500次以上,提高了四倍。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谐,已经威胁到人类整体的安全。

四是国家间联系的迅速发展与国际危机防范机制建设不相匹配,使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难以得到及时遏制。20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这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有利条件,但也导致经济和金融风险时起时伏,跨国犯罪日益猖獗,传染性疾病传播范围和速度明显增大。尽管国际社会为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进行了不少努力,但目前看,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国际防范机制。一旦在某个国家、地区发生危机,国际社会成员就会“一损俱损”,出现“多米诺”式效应,影响到更大范围,而且导致类似的危机反复发生。例如,过去20多年里,世界各国发生过100多次金融波动、震荡和危机,其中不少次都波及全球,但至今仍未能真正建立起一个防范金融危机的国际机制,致使金融安全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共同面临的世界性课题

中国古代思想家讲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们今天来研究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点和成因,目的是为了共同探求有效的应对之策。尽管国际社会在反恐、卫生防疫、防灾减灾、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非传统安全威胁成因复杂,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被消除,而且有的还可能呈现上升势头,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切实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各国人民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园,仍然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

更新安全观念。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武力不能缔造和平,强权不能确保安全。只有树立全新的安全观念,才能应对日益增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近年来,中国倡导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不仅适用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也完全适用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旧安全观把安全几乎等同于军事安全;而新安全观主张安全是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在内的综合安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是一个系统工程,单凭武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旧安全观以牺牲他国的安全利益来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突出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的利益,把安全看成是一场“零和游戏”,你赢我输、你得我失;而新安全观主张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追求“双赢”和“多赢”。

旧安全观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采取强化和扩大军事同盟的做法,排斥异己,到处树敌;而新安全观主张通过各种多边安全机制、多边安全论坛、双边安全磋商,以及非官方安全对话等渠道,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协商化解矛盾,以合作谋求安全。

旧安全观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新安全观则主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发展求安全。

总之,只有树立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等新的安全观念,才能妥善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

加强安全合作。面对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单个国家的行动往往难以奏效,国际合作才是必要和有效的手段。近年来,国际社会在加强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挑战方面取得不少成果。上海合作组织于2004年1月正式启动地区反恐机构。中国与东盟先后签署了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联合宣言》和《谅解备忘录》,中日韩与东盟于2004年1月同意建立打击跨国犯罪的合作机制等。今后,国际社会应继续加强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多边对话与合作,并进一步加强在金融风险防范、卫生防疫、防灾减灾方面的机制建设,建立起更为完善的早期预警机制和危机管理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类灾难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提倡标本兼治。消除非传统安全威胁,既要着眼于当前,又要标本兼治。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彻底消除贫困和落后,才能最终铲除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滋生繁衍的土壤。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积极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应该更多地关注和考虑广大贫穷国家的需求,尤其要下气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步伐,尽快缩小日益拉大的南北发展差距,让世界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把解决贫困问题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防范和抵御各类经济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兼顾两种威胁。我们不能因为强调非传统安全威胁,就忽视传统安全威胁。应该看到,对许多国家而言,尽管非传统安全威胁明显上升,但传统安全威胁仍是当前所面临的主要威胁。这是因为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由领土、主权、民族、宗教等矛盾引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仍时起时伏。因此,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关系。

传统安全 篇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在不断的延伸,人们对于信息安全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对于信息安全的定义[1]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信息安全也可以包括其他属性,例如真实性、可追究性、不可抵赖性、可靠性”。我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给出一种信息安全定义[2]是“信息安全是通过实现一组合适控制获得的,控制可以是策略、惯例、规程、组织结构和软件功能,需要建立这些控制,以确保满足该组织的特定安全目标。该特定目标表现在对信息系统、信息自身及信息利用中的保密性、可鉴别性、可控性、可用性4个核心安全属性的保护上,即确保信息与信息系统不被非授权所掌握、其信息与操作是可鉴别的、信息与系统是可控的、能随时为授权者提供信息及系统服务;具体反映在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4个层面上”。文献 [3-11] 分别从保护信息安全属性、信息安全目标管理、风险管控、信息系统过程和控制等角度对信息安全进行了定义。

综上所述,尽管从世界范围看,信息安全概念的定义、描述普遍对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a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即CIA达成了共识,但是尚未形成统一的信息安全定义。分析原因,一是信息安全自身在不断的发展;二是信息安全是复杂的,不是独立的存在;三是信息安全是包括技术和管理的综合体。因此,现有的相关定义多数适用在传统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领域,只能归并是某种狭义信息安全定义。本文重点对电力工业控制系统(Electric Industry Control System,EICS)信息安全的内涵进行分析研究。

1 狭义信息安全和广义信息安全

1.1狭义信息安全

狭义信息 安全(Special Information Security)的定义描述或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必是唯一的。但是,狭义信息安全定义应该包括适用范围(Scope)、保护对象(Objects)、安全目标(Goals)、安全属性(Attributes)、安全机制(Mechanisms)这些基本要素。

本文提出狭义信息安全的一种形式化定义,即

其中,SIS代表Special Information Security;S代表Scope;O代表Objects;G代表Goals;A代表Attributes;M代表Mechanisms;∩为交集符号。

适用范围(Scope)可以限定于时间(Time)、空间(Space)、国际(International)、国家(Countries)、地区(Regions)、 政府(Governments)、 行业(Industries)、企业(Enterprises)、个体(Personal)等,可以形式化表示成公式(2)

保护对象(Objects)可以是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可以是物理(Physics)、网络(Network)、主机(Hosts)、应用(Applications)、数据(Dates)等信息系统不同层面;也可以具体是机房(Computer Room)、不间断电源系统(UPS)、防火墙(Firewall)、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办公自动 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等,可以形式化表示成公式(3)

安全目标(Goals)可以来源于法律(Laws)、法规(Regulations)、标准(Criterions)等相关要求;也可以来源于安全需求(Security Requirements)、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要求等;也可以具体是安全等级保护(Classified Protection)的要求、网络安全审查(Cyber Security Checks)的要求;具体的安全目标即可定性的描述、也可以定量的表示;可以形式化表示成公式(4)

安全属性(Attributes)包括机密 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a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可控性(Controllability)、合法性(Validity)、实用性(Practicability)、占有性(Possessive)、唯一性(Uniqueness)、不可否认 性(Non Repudiation)、可管性(Tube)、可追溯性(Traceability)、生存性(Existence)、稳定性(Stability)、可靠性(Reliability)、特殊性(Specificity)等,可以形式化表示成公式(5)

安全机制(Mechanisms)包含安全 管理机制、安全技术机制以及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结合的机制;可以是加 密(Encryption)、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数据交换(Data Interchange)、业务流填 充(Traffic Padding)、路由控制(Routing Control)、公证(Notarization)、可信功能 模块(Trusted Functionality)、安全标记(Security Label)、操作检测(Manipulation Detection)、安全审计跟 踪(Security Audit Trail)、安全恢复(Security Recovery)等,可以形式化表示成公式(6)

1.2广义信息安全

从概念上,广义信息安全(General Information Security)是相对狭义信息安全的,广义信息安全既是所有狭义信息安全的集合体,又是在狭义信息安全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展;从宏观上,广义信息安全不仅关系信息系统(含信息)及其直接拥有者自身,还关系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甚至全球安全,广义信息安全图形化表示如图1所示。

2 EICS 与传统 IT 系统信息安全差异分析

文献 [12] 所指的电力监控系统,如电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等都是典型EICS。EICS在电力系统应用全景如图2所示。

文献 [13] 从系统特征的角度对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y Control System,ICS)和传统IT系统安全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性能要求、可用性要求、风险管理要求、系统操作、资源约束、通信、变更管理、管理支持、组件寿命、组件位置方面的典型差异。文献[14] 从建设目标、体系架构、故障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比。传统IT系统CIA原则,即保密性的优先级最高、完整性次之、可用性最低的要求已不适用于ICS,按照文献 [13-17],对于C、I、A 3个安全属性,ICS应采用AIC原则,即可用性的优先级最高、完整性次之、保密性最低。

文献 [13] 中提出ICS独特的特性,包括对安全性的重视、一个需要的实时响应、非常高的可用性、可预测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文献 [18] 中也强调了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文献 [19] 在对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研究中,提出了智能变电站需要构建一个以评估为基础,以策略为核心,以防护、监测、响应和恢复为技术手段和工具,以安全管理为落实手段的动态的多层次的网络安全架构,用来确保变电站内信息以及各种资源的实时性、可靠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文献 [20] 对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提出了未来智能电网的网络时延和网络稳定性应作为一个研究工作内容。文献 [21] 讨论了互操作性问题,由于智能电网由各种通信网络和系统组成[22],因此它是一个互操作的系统,而互操作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献 [23] 讨论智能电网中通信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提出智能电网中通信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将会是一个主要问题,并根据智能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情况,将智能电网的网络安全划分为组件安全、协议安全和网络安全;文献 [24] 讨论开放性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开销可感知的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框架和最佳网络设计3个方面,其中包含信息时延、信息出错、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和高效率以及在智能电网网络基础设施的设计和优化中应当考虑如可靠性、安全性、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25]以及成本等多种因素。

从电力系 统实际应 用分析,首先,EICS具备ICS的特点;其次,EICS在电力系统中分布广泛,在发、输、变、配、用、调六大环节的数据采集与监控以及过程控制等方面均有应用,直接作用于电力一次系统,已成为电力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安全关系电力生产安全;第三,电力系统自身是关键基础设施,而且电力通常被认为是相互依存的关键基础设施发生中断的一种最普遍来源。关键基础设施高度互联并且以复杂的方式互相依存,包括物理的连接和一系列信息和通信技术。在一个基础设施的一个事件通过级联和不断升级的故障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他基础设施。

在信息安 全防护方 面,不同于传 统IT系统,单一的安全产品、技术或解决方案已不能充分保护EICS,文献 [13] 描述了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深度防御战略,并给出推荐的深度防御架构图。深度防御战略是一种采用不同的重叠的安全机制的多层防御战略,希望实现将某一种安全机制失效造成的影响最小化,这种战略深入考虑对于系统可能的攻击。我国电力监控系统一直以来坚持“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安全策略,针对电力监控系统提出了总体防护方案,包括安全防护总体框架结构等;针对调度、发电、变电、配电分别提出安全防护总体逻辑结构;针对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DCS)等,EICS提出了更为具体的逻辑结构要求,整体上构建了一套有效的纵深防护体系。

目前的EICS越来越多 的使用智 能电子设 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RTU)、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Sensor and Actor Networks,SANET)、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和高级计量 架构(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等,EICS向着智能 化发展,向着机对 机(Machine to Machine,M2M)、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 T)、信息物理 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人机物三元世界进化融合。因此,EICS信息安全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基于现行纵深防护体系,向“主动实时动态防御”策略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基于对上述文献的分析以及EICS实际应用情况分析,提出EICS与传统IT系统信息安全的主要差异。

1)电力工业控制系统是典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2)电力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目标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其安全防护要求基于电力系统一次设备的控制需求,体现于二次系统所实现的功能、性能以及安全性。

3)电力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属性按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即可靠性、实时性、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同时关注可预测性、可控性、互操作性以及服务质量。

3 EICS 信息安全内涵

在IEC62443中,针对工业控制系统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保护系统所采取的措施;由建立和维护保护系统的措施所得到的系统状态;能够免于非授权访问和非授权或意外的变更、破坏或者损失的系统资源的状态;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能力,能够保证非授权人员和系统既无法修改软件及其数据也无法访问系统功能,却保证授权人员和系统不被阻止;防止对工业控制系统的非法或有害入侵,或者干扰其正确和计划的操作”。文献 [26] 采用了IEC62443中的定义。

从狭义信息安全概念,本文给出电力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内涵。

1)适用于电力行业,具体应用在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调等生产环节。

2)保护发电 厂计算机 监控系统(Computer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CSCS)、变电站自动化系统(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SAS)、配电自动化系统(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DAS)、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SCADA、EMS等电力工业控制系统以及构成系统的组件、协议、网络等组成部分。

3)防范电力工业控制系统受到破坏,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4)确保电力工业控制系统实现可靠性、实时性、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同时满足可预测性、可控性、互操作性以及服务质量等。

5)在系统全生命周期,采用适当、有效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机制,通过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达到安全与成本的平衡,以保证安全目标实现。

4 结语

上一篇:食品和农产品下一篇:业务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