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基层医学模式

2024-10-19

转变基层医学模式(共6篇)

转变基层医学模式 篇1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既要精于医学技术, 又不能荒于人文。但一些学校片面重视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 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学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 对社会缺少责任, 对生命缺乏关爱, 对病人缺乏同情。能否将人文素质课程融入医学专业教学, 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人才的关键, 也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医学模式

一、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 要求医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综合观察分析病人、疾病和健康人群, 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与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以及医学自身的问题。医学虽然具有极为鲜明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但作为一门人类生命的学科, 与社会是密切联系的, 人文社会色彩突出, 因为在医学领域, 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概念、临床决策的过程, 还是从对患者的关怀, 都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医学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能否将人文素质课程融入医学专业教学, 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人才的关键, 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另外, 随着大量科学技术手段渗入医学, 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这些医学本身的内在要求和产生的问题, 决定了在医学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缺失及成因分析

目前, 医学专业院校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课程、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较差, 人文素质缺陷是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误区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医学技能型人才, 其人才培养规格具有鲜明的实用性、职业性和社会性。因此,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 有些教育者认为,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只要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在未来的岗位上能胜任工作就达到了教育目的, 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3年的学制, 增加了在校期间专业教育的难度, 一些院校偏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和提高, 挤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一些学生也受使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认为到高职高专院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 没有必要学习其他知识。因此上专业课时认真听讲、完成作业, 而在人文素质课上多采取应付态度。因此, 片面强调“就业教育”会使学校工作偏离了人才培养这个重心, 并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缺失、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差。

2.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滞后

医学高职学生重视的是专业技能学习, 过分的职业化教育导致人文教育旁落, 人文素质的培养被边缘化甚至削减。从课程设置来看, 目前, 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差强人意, 且以意识形态教育类的课程为主, 只强调其工具性、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 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许多院校对人文课程的设置原则上重视, 实际上轻视或忽视, 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普遍存在人文素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学时偏少、分量偏轻的问题。教学内容也缺乏与医学教育、实践的结合, 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特别是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师较少, 大部分教师上课缺乏知识性、趣味性, 人文精神缺乏和淡薄, 教学评价单一。加之教育周期短, 大多数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突出专业技能训练, 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专业一边倒”的现象, 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失衡”以及人文素养的低下, 使医学生难以适应社会, 难以适应时代。

三、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实现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在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必要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可以弥补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1. 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

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深入研究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 在课程体系改革与调整上突破、削减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 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加强医学前沿理论和人文选修课设置。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使学生在成才中成人, 把“就业”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 旗帜鲜明地倡导职业人文教育。

2. 完善医学人文课程

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有必要对目前的课程体系加以完善。课程结构应涵盖文化基础、人文、医学科学等类型。同时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 有助于医学生了解医学的社会内涵, 学会客观评价某种医学技术和某些医学现象的价值。在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中将人文素质培养运用于医学实践中,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了医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 有助于医学生真正做到“精医术、懂人文”。

3. 提升教师人文精神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 有着很强的向师性, 老师的言行修养极大地影响着年轻的一代。加强职业人文教育, 关键在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这里包括传授医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和传授人文知识及传播人文精神的教师。因此,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哲学观。一要不断夯实专业教师自身的人文功底; 二要求人文课程教师多学习和了解医学知识, 寻求更多的医学和人文的契合点, 从而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4. 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

(1) 加强人文方面图书的建设, 规范经典文化教育

向全校师生推荐经典文化教育书目, 包括《诗经》《论语》《孟子》《庄子》等典籍, 以及《史记》《汉书》《楚辞》《全唐诗》《红楼梦》等传世之作。同时, 结合世界读书日活动, 积极开展大学生读书节和书香校园等活动, 从而营造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 形成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促使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修养、品行道德、职业气质。

(2)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专题讲座

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讲座, 探讨人文素养、人际交往等的内涵。结合现实生活, 以国学与人文的内涵为切入点, 以经典的诗文为依托, 结合现实生活, 通俗生动地为广大师生诠释了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谛, 使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站在学术的平台之上。

(3) 利用网络和校报开辟交流平台

随着大学业务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校报和校园网上为广大师生开辟“读书圈”和“读书论坛”等专栏, 定期举办经典导读和好书推荐活动, 交流研讨、整理回复论坛中的问题。同时, 鼓励师生进行有关经典文化教育的研究活动, 为师生的研究成果提供发表的平台, 为师生学习、诵读、欣赏、研讨经典文化提供有效的帮助。

(4) 开展校园社团活动

以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为宗旨, 广泛组织各种社团活动, 在校园内形成“经典文学场”,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各级各类的比赛为契机, 积极开展征文、演讲、诵读、书法、歌唱等活动, 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转变基层医学模式 篇2

思考题:

1.试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的影响?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行业重大的创新与变革,医患沟通却是一条通向现代医学模式的新途径和桥梁,它的新意和科学性就在于真正开始触动了心理和社会因素来协助诊疗和保健康复等,它是更优化的医学模式。它的意义还在于有一个医患双方都欢迎的操作性较强的实施平台和方法,一个围绕患者与健康为主题的新的医学“游戏规则”,已在我国开始逐步建立、推广应用。以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原则为导向,构建一套全新的科学的医患沟通体系,以适应新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需求。

(一)确立新的思想观念

思想决定行为。医患沟通的构建,首先需要正确的思想观念的构架,对科学实践医患沟通极为重要。我们应从现实医疗工作出发,确立下面五个方面的思想认识。

1.以人为中心——医院的新宗旨:近十年来,我国许多医院和医疗机构为了适应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需要,纷纷向社会宣布医院的宗旨,如“一切为了病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病人至上”等等,将医院全部工作都围绕病人展开。所以,为了真正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我们应该更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宗旨,确立医院以人为本的全新宗旨:“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医患一体——医务人员的觉醒:医患沟通,首先要实现医患双方真正的理解。怎样才能到达这样的境界呢?医务人员首先要建立“医患一体”的思想认识。所谓医患一体,即人人都是患者,人人都是医者。总之,医患一体的观念是医患沟通的核心观念,说到底是一个字:人。医患都是人,医患沟通就是人与人的沟通、人与人的理解、人与人的体谅、人与人的信任、人与人的尊重、人与人的合作。

3.沟通共享——医疗体系的“神经和血液系统”:我们都知道,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对于人机体的健康生存和发挥功能至关重要,同理,医患沟通就如医疗体系中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一样重要。一方面在发挥着信息收集、分析、综合、传导、传递、反馈并以优化的信息来领导、管理整个机体的功效;另一方面,在发挥着机体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产生、更新、流通、交换、储存等功能。它表明:只有沟通,才能共享。

4.医疗活动有市场特征——医学实践的新规则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社会“游戏规则”,人们以自己的各种劳动(产品)和资源作为商品来互相交换,来维系社会的运转。医疗活动是一种极为复杂并且需要很多相关资源支持的社会行为,其中凝聚了无数人的劳动价值。不管医学自古以来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和义务,也不管今天我们在讨论医疗卫生的公益程度如何,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我们处在全球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经济运行规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细微之处。所以,今天的医疗活动有着显著的市场特征。

(二)更新机制和制度

医患沟通的主体是医患双方,但主导是医院和医务人员,因此,从更

直接更有效的角度出发,医疗机构的医患沟通可从最薄弱、最可行的环节入手。

1.强化医疗机构医患沟通职能建设

(1)领导重视:应该说领导重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关键。我国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一般都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的领导班子是个集体。近几年来,国家卫生部和省市卫生厅局都在积极推动医患沟通工作的开展,各级医院领导对医患沟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进行了各种宣传教育,并在医院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主动自律,优化服务,医患沟通初见成效。

因此,还需要各级领导对医患沟通给予更高的重视,要坚持重视下去,常抓不懈,不能仅仅为减少医患纠纷而开展医患沟通,更不能为防止患者和媒体“干扰”去重视医患沟通。领导重视的重要环节在于,一方面要让医院中层领导也高度重视,能够落实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给予医患沟通建设必要的人、财、物,确保医患沟通成为医院常规工作中的重要组成。

(2)强化职能机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医院的职能机构基本设置为:医务处(科)、科教处(科)、人事处(科)等等,没有专设医患沟通方面的职能部门。而在国外许多医院里,则有相应的职能部门,如患者关系部、公共关系部等。我国的医务处作为医院最重要的职能部门承担了医疗质量管理、综合医疗的组织协调、处理医患纠纷、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等工作,但由于医疗业务相当繁重,医务部门人员的工作重心放在了质量管理、处理医患纠纷及协调医疗工作方面,不能有效地主动开展医患沟通的各项建设,医患关系的处理处于被动状态,总是当“消防队员”去“救

火”。

随着近几年医患沟通的开展,我国一些医院也设立了相应的职能部门,如医患沟通中心(部)、医患关系部等,专门职能机构的成立标志着医院医疗行为模式开始更新和完善。这非常重要,它表明医院已把医患沟通(关系)作为医院重要的日常工作,并且有专人来加强建设。建立医患沟通的职能机构,取何名称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一个工作班子来对内和对外开展高效的工作,要有若干人全身心地投入这项工作。

(3)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医患沟通职能机构后,最重要的是如何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主动地开展各项医患沟通的建设。如果仅仅是把医务处解决医患纠纷的职能简单移植过来,仍然被动的当“消防队员”,代表医院与患者及家属谈判索赔等事宜,那么,这个职能机构设立的意义就不大了,而且,还会给人以不诚心沟通,为了应付患者和社会的印象。

医患沟通职能部门的工作中心应该是什么呢?首先,要否定被动的沟通模式,推行主动地沟通模式。不能整天忙于各种找上门来的医患纠纷事务中,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构建本单位医患沟通的科学规划与职责。职能部门的核心即在于此。

其次,要组织和引导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研究、实践并总结医患沟通的规律,实际上,本单位和外单位发生的每一个医患纠纷的案例都是极好的教材和研究对象,只要用心去探索,就会不断有新的经验积累和理论上的进步。

第三,要建立起以医院和医务人员为主导的全方位医患沟通制度。对医院内,应实施诊疗全程医患沟通制度,即从门急诊、病区、手术室、实

验检查室、出院处等各科室,从工作态度、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对社会,应实施开放式医患沟通制度,即面向社会,主动与社区、学校、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密切的联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医学咨询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

(4)加强评估考核:如果我们确实把医患沟通作为行医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作为医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作为医学模式更新的突破口,并建立了新的管理职能部门,那么,我们就十分有必要对这项特别重要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核。

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看,任何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都是评估和考核。科学的评估和考核需要科学的评价标准,只有科学的医患沟通评估标准,才能引导和规范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的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目前,我国广大医务人员才刚刚起步探索医患沟通的基本经验,国外也没有适合我国的现成经验和理论,所以,我们还未能制定出医患沟通的评估标准体系,也没有医患沟通的专项考核。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在政府和社会的推动下,明显加快了医学模式转化的步伐,医患沟通的评估标准会很快产生,考核机制也会应运而生。

加强医患沟通的评估考核工作,需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评估的重点应是自我评价和改进,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即自下而上的路径;考核的重心应是对下级检查和督导,以考核促进整改,即自上而下的路径。所以,医疗机构应自觉对内开展医患沟通的评估建设,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患沟通的专项考核工作。

2.优化医疗和服务制度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有哪种规矩就成哪种方圆。医疗和服务制度规范的优劣决定了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行走线路与行为方式,决定了面向外界的形象。如果制度和规范是科学、严谨、人性的,那么,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形象就是科学、严谨、人性的;如果制度和规范是随意、松垮、冷硬的,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形象就是随意、松垮、冷硬的,即便有少数优秀的医务人员,也不能改变医院的整体形象。没有了好形象,就阻挡了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所以,当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出现后,我们的医疗机构就应该积极地适应她、顺应她,要把过去陈旧的医疗和服务制度及规范进行全面的梳理,看看哪些是不科学不严谨不人性的东西,要将它们修正完善,使之成为推进医院发展和医务人员向上进取的源源动力。如南京市卫生局在2006年制定了关于医院实验室检查结果“同城互认”的规定以及“药房托管”的医药分家具体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优化医疗服务的过程,得到社会和患者的好评。

3.重视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医院文化应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也是以病人为主的文化,她反映出医院的发展战略、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经营理念等。

医院文化内涵的深浅决定了医院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医院的兴衰。医院要生存、发展、进步,在医疗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有优秀的医院文化为基石。医院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提高,使医院在激

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就要不断重视和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改革的深化。尤其在现代,医院文化建设已成为一个医院发展的核心部分。

重视医院文化建设,首先应该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并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医务人员认同并自觉遵守和奉行其信念和行为准则,使医院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要消除陈规陋习、树立新风、勇于创新,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医院文化建设从更深的层面上说,也是人的素质的建设,它通过对人的文化精神素质的培养和塑造,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并使个人的发展与医院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医院文化的核心特征应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现代医院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将人的发展视为目的,而不是把人作为工具来看待,这是医院价值观的根本性变化。以人为本,对内,要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千方百计地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创造性。因为对人创造潜力的发掘和对人的创造才能发挥,永远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内容和最重要标志。对外,要遵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珍爱生命,关心病人,以病人的需求为服务导向,尊重病人的人格。

4.积极参与政府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改革

医学是社会性的,医院是实施医学的主体,承担着其它部门和行业难以替代的社会责任。所以医院是政府下属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医疗卫生单位。虽然医院不具有法定的行政职能,但客观上却在许多方面执行着政府的卫生法规和有关国家政策,发挥着一定的卫生行政职能。中国医疗卫生

事业的改革相对于迅速发展的国家经济显然是缓慢了,这其中的因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

但是近几年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如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构建、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低水平、广覆盖”的农村及社区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推行、药品招标改革、病人选医生制度等等。这些无一不与医院和医务人员密切相关。可以说,国家医疗卫生的全面改革和发展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医院和医务人员对改革方针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完全取决于改革的措施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转变基层医学模式 篇3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将进一步强化目前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 相应地如何增进医学生对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理解与领会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紧迫任务。借鉴于国外医学教育模式, 加强为国内传统学科配置中不受重视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与精神病学学科教学比重, 有条件的院校增设以往所忽略的行为医学等课程是为目前主要应对策略。然而因有关学科发展基础不足与现有课程资源实质的缺乏, 以及局限于单一学科知识及对教科书作为教学材料片面强调, 来教学过程中对本有密切联系内容之间割裂与冲突, 导致最基本教学目标-建立整体人的视角不能融入到学生临床思维参考框架中发挥作用, 甚而因学生们感觉不到其同临床工作的关联, 而流于形式, 虽强以为继但不能医教研、教与学相互促进。因此以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为指导, 结合各自具体情形, 进行必要的探索性尝试理应成为有关教学人员的基本任务之一。

二、课程统整———一种尝试

(一) 课程统整的概述[1]

上个世纪初开始出现的统整 (Integration) 概念并非出于世俗实用主义考虑对课程进行新的安排, 而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设计。在不受制于传统学科界限情形下, 聚焦于知识实际应用并围绕一定主题将过去零碎散乱的课程作一番重新组织, 以达成培养“带得走的能力”的教学目标。课程统整包含四个主要部分:经验、社会、知识与课程设计统整。由于前两者涉及更基本的教学内涵, 而本文中的统整只限服务于目前临床医学教育领域, 以推进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课程构建为目标, 因此侧重于知识的组织与运用以及围绕此而规划课程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或议题。

(二) 具体操作考虑

目前国内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与人相关的教学内容散在于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精神病学以及部分院校开设的行为医学教学内容内, 这些教学部门归属不同一级、二级学科 (心理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 , 尽管学科内容存在交叉, 但并未产生相加或相乘效应, 反而因学科基础和教学目标差异, 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与回应等而带来概念与实际应用上的混乱。尽管近40年来出于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的不满, 出现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PBL) 和以器官系统定位的课程体系, 但这些课程设计仍然是建基与传统医学模式, 而对新的医学模式推进与改善作用有限。这些年受临床实务中医患关系冲突的影响以及社会思潮对人文传统的呼唤所影响, 对于人文医学教育内涵讨论热烈, 但理念上的重视并不能取代实务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有时甚至会对具体临床学科内涵把握与学科发展带来错误认识, 尤其像精神病学这些与人相关学科与意识形态领域纠葛前鉴犹未远。此外近年国内受一些老的医学家们带动, 行为医学学科影响日益增加。相当多医学院校已经或正在打算开设行为医学课程[2]。然而一门课程的设置与发展除了受限于教学理念、学科构成性质等外, 相关教学条件和参与者的情况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学科的塑形。因此深切理解教学目的和具体教学目标, 根据具体情况, 不局限于学科间的壁垒, 进行一些科学的探索与尝试将更有益于达成教学目的。

目前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原动力始于对医学学科现状与本质的反思。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 学科体系日益庞大, 割裂的传统医学教学体系中必须建立增强与人的行为相关学科教学比重以促进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树立人文关怀的基本理念、建立整体人的视角。具体操作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规划:1.校情分析, 一般医学院校本身存在多学制和多性质学员并存, 有些本身具有试点性质如双语班等。选择如七年制或双语班作为教学尝试, 只要学校层面加强督导和严格定期核查, 应该不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就相关学科基础而言, 可以仿照人力资源管理SWOT分析法考察所涉学科长短处、优缺点等, 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学资源, 安排教学进程和实现教学目标。2.学科统整的幅度可以根据前述情况分别尝试学段统整、学域统整和学科统整。临床医学教学本身存在一定的次序和阶段性教学目标, 而即便是精神病学这一临床学科分支也与其他临床学科知识体系和工作方式方法存在差别给与人行为相关学科统整带来不至于影响全局的便利性。根据目前临床医学教学要求, 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基础学习、医学基础与临床桥梁学科学习、临床学科学习以及临床实习。在基础学习阶段, 增加心理学与社会学有关内容, 并让学生一进入学校旧接触病患及其家人, 以尽早与临床医学相联系而加强基础医学学习的目的性, 提高教学效果。在桥梁课程学习阶段前开设医学导论类课程, 注意医学实践特征, 开设行为和社会医学课程以加强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与疾病过程中作用的认识。在临床学科学习阶段除了学习精神病学传统内容外, 注意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技能学习。此外吸纳其他临床学科医务工作者承担部分相关课程教学以加强学科间的水平综合[3]。

三、有效教学角度看学科统整[4]

教学是为了完成一定教学目标以实现教学目的的人为设置的活动。教学必须是有效地, 即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而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教学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关注教学效果) , 因为这是教学活动存在的价值所系。目前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增加学生对于人的行为知识与技能, 超越局部器官系统生理与病理状况认识, 从整个人的角度看待健康与疾病发展与转归, 因此能否实现这一医学模式的内在化就是考察有效教学的目标。这要求临床教学人员应以此作为评价有效教学维度之一, 不断的反思, 关注教学效率和教学过程, 并不断注意引入评判指标科学衡量教学效果。

与人的行为相关学科统整是建立在这些学科在增进对人的理解方面有其共同的科学旨趣。由于临床医学培养的是未来以人为主要工作对象临床工作者, 如何理解人的一般与特殊处境下的行为与内在反应, 促进健康相关行为等实际的知识技能是第一位的, 因此因学科壁垒而导致知识的割裂与分离除了增加混淆和漠视, 满足于日常通俗认识, 不可能增进特殊处境下人的行为知识的积累与提高。所以根据这一主题和话题进行学科整合符合科学发展要求, 也有益于这些具体学科知识增进。

四、课程资源开发角度看学科统整[5]

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落实及课程整体实施的基础与保障, 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不仅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 更取决于教学人员对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实施某种程度上就是指特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过程。根据一般认识, 课程资源广义上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狭义上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课程资源就其本质就是课程的来源和构成要素,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 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和活动性课程资源。

与人的行为相关学科进行统整就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目标基础上对于相关课程资源的认识和开发。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其卓越就在于对流俗的超越, 他们不会受制于医疗环境的专科化、机械化, 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习惯于在整体的人系统的角度去思考和进行医疗决策。因此围绕人的行为知识与技能打破学科界线, 形成新的教学体系从课程资源角度来看更符合实际情形中的优化, 而有利于临床医学工作者成长。课程资源的概念还提示这些学科统整不能局限于某一学科内的知识分化与组合, 而应真正围绕特定目标与主题进行整合, 包括传统的教学资源, 才能实现真实意义上的统整。

五、几点思考

传统学科设置有其源始目的以及存在价值, 然而设置后的学科存在不免要涉及生存价值与经济、权力等争执。因此学科统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往往不是问题所在, 谁来组织, 如何整合, 整合后的课程计划与原来学科关系, 课程整合是否会危及学科存在等等实际考虑决定着一些教学课程设置的变革实施。存在的价值在于其合理性, 教学单位的学科存在取决于实际生活中学科本身价值和生存状态。如一些临床学科不会因为教学设置的变动而危及其实存。但是有些学科在某些特定教学单位的存在要依靠额外的措施维系[6], 此时教学人员的价值就在于根据其在教学作用中发展趋势主动地进行变革才能显明自身的价值, 至于统整后的组织与实施应取决于实施本身的开展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目的。

对于临床医学学科而言, 普遍缺乏变革部分源于医学学科保守主义对于核心内容 (治病救人) 的维护, 因此学科统整这样变动自然应该慎重以免流于形式。不过不管是心理学科、行为医学与社会医学, 还是精神病学, 在国内医学院校存在基础原本较为薄弱, 而且相对独立, 因此就对于人的整体性要求这一目标来统整相关学科, 学科本身的阻碍并非主要问题。关键在于课程资源能否灵活多样应对这样课程结构不稳定, 教学难度大, 以及远期效果不肯定等情况。因此尝试与探讨是必要的, 局限于一定范围, 加强学期、学年评估和改进, 并不断增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补给是其达成目标最大保证。

摘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能从整体人角度看待健康与疾病。原有课程调整比重、新开设一些相关学科或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等是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由于学科基础不足、课程资源缺乏以及割裂的教学内容带来混淆等效果欠佳。本文基于课程统整, 提出可以尝试将关于人的行为学科在临床教学全过程中做必要的整合, 以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整体人,行为,课程统整,医学模式

参考文献

[1]Beane JA.著, 单文经等译.课程统整 (第一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9.

[2]杨德森.中国行为医学的生存与发展之路[J].上海精神医学, 2009-2.65-67.

[3]梅人朗编译.把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融入医学本科生课程[J].复旦教育论坛, 2004, 4:81-85.

[4]吴晗清.论有效教学的原则、操作及其管理[J].教学与管理, 2009, 5:3-4.

[5]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3.101-105.

转变基层医学模式 篇4

医学工程(以下简称“医工”)部门工作模式由“维修”为中心转变到以“设备安全质量管理”为中心[1],确定了医工部门在医院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医工部门工作管理职能,推动了医工学科发展。传统的医疗设备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以下简称“质控”)是医工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设备电气安全强检、质控计量、检测标准等,涵盖医疗设备采购、应用及保障过程的质量控制[2],都是医工部门工作的基础。而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迅速发展,为适应患者需求增长和医疗环境竞争的需要,医院医疗设备年均投入增幅会持续上升,医疗设备“硬实力”已逐渐成为医院“核心竞争力”之一。医工部门需要改变角色,转变工作模式,不仅要注重器械质控等微观细节、应用层面工作,还应参与宏观医疗、计划论证管理,为医院建设决策提供更多客观、有效的参考依据,逐步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支撑部门之一。

在医院自身发展过程中,医工学科搭建了临床专科与工程的桥梁,如生物芯片、神经工程、生物医学影像及纳米医学等[3],充分发挥了对医疗、保健、科研及教学的支撑作用。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这种“桥梁”作用,突显出医工部门的效能,集中体现在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4,5]、科研效益及示范效益等以“综合效益为中心”的一系列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做好这些指标的分析评估,在决策论证时,从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医疗设备负效益、过剩效益及效益不均衡的现象出现,监督临床合理使用设备及质控开展情况,使得综合效益[6]突出的医疗设备合理“浮出水面”,为确保医院核心竞争力、提高整体医疗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论证意见。因此,医院医工部门工作的基础是器械质控,而进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围绕“综合效益为中心”的关键绩效指标分析。这一工作模式的转变,符合现代研究型医院建设要求,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本文根据部分医院调研后的管理案例,提出了具体的分析方法。

2 综合效益分类

医疗设备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医院的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加强管理,调动科室参与设备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合理使用、创新应用医疗设备的奖励机制及效益较差设备的强制调配机制,将进一步激发临床主动参与设备效益评估的主动性。

2.1 经济效益

根据折旧类型,医疗设备分为5大类,包括基础设备、骨干设备、支撑设备、科教设备及质控设备。其中基础设备为参与临床医疗、保健的常规设备;骨干设备为医院重点引进、经济效益显著的医疗、保健设备;支撑设备为临床必需的但效益不显著设备,如消毒、输血及病理等设备;科教设备为实验室科研及教学设备;质控设备为医疗设备计量、维修、保养等必需设备。上述所有设备均纳入成本效益管理,参与成本折旧,以保证经济效益的客观、公正,但折旧方法因地制宜,现将其中一种模式介绍如下:

(1)折旧原则

医院根据设备实际运行情况,一般,基础设备折旧年限为3~6 a;骨干设备折旧年限为2~5 a;支撑设备为6~8 a;科教设备为3~6 a;质控设备为3~6 a。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加速折线法等。鼓励成本扣除单元科室(以下简称“科室”)加速还清效益好的基础及骨干设备折旧成本,鼓励科室间合作共享应用设备,如果比预期提前,将酌情进行奖励。支撑设备由参与应用的科室共同分摊,以弥补收费较低的问题。科研设备折旧成本须由科室课题经费的设备项目支出,如果课题经费的20%不足以支出设备折旧,暂不考虑配置或将已有设备调配给院内其他符合条件的科研单位使用;如果科研设备用于临床医疗、保健并能取得对外医疗收费,科室可申请由临床收费分摊设备折旧成本。医工质控工作量要记入科室成本,质控设备折旧记入医工质控部门成本。对于其他与设备折旧年限有关的特殊情况,科室提出申请,由医工管理部门组织论证报批后执行。

(2)奖惩办法

如果科室申请比预期提前1 a完成设备折旧,当年奖励纯效益的10%;比预期提前2 a完成设备折旧,连续2 a每年奖励纯效益的15%;比预期提前3 a完成设备折旧,连续3 a每年奖励纯效益的20%。科室间合作医疗共用设备,可在1 a后,按使用设备时间分次均摊折旧成本,按照参与比重进行收益分成。如果科室设备综合效益较低,无法按期完成设备折旧成本扣除,将对科室通报批评并酌情在目标管理考评中扣分,并将该设备调配至其他科室使用。如果科室设备使用率较低或存在闲置,医院将收回该设备并调剂使用,并对科室责任人通报批评并酌情在目标管理考评中扣分。对于隐瞒或泄漏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等信息的科室或个人,一经查实,将通报批评并在目标管理考评中扣分。

2.2 社会效益

对于技术先进、能够满足救治需要、可填补空白、社会认可度高的支撑设备,社会效益突出,虽然投入后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但能够满足特殊救治需要及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较高的价值,所以需要评估其外部的间接社会效益[7]。其评价要素包括:患者救治率、患者满意率、设备认可度、人才孵化率等。

例如,部分医院使用或研发的手术导航系统,技术含量及成本较高,但可从根本上实现提高术中定位精度、减少手术用血量、控制并发症及缩短患者病程等目标,而且还形成了一支代表医院医疗水平的先进术式及设备应用团队,促进医院微创手术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同时,手术导航系统可作为一个接受国内外参观培训的窗口,社会影响广泛,对医院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涉及骨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妇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及心内科等专科的手术及疑难病例手术预演讨论。如果解决了上述4个问题,且患者满意率较高,可增加医院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2.3 科研效益

对于具备科研专项平台、转化医学作用、拔尖人才领衔的实验设备,科研效益突出,虽然成本高、医疗的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显著,但可以有科研产出或设备效益,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重大科研课题立项、科研成果申报、新技术和新业务开展等。同时,也要考虑科研设备中配置不合理、科研课题经费收益率为负的设备现象的存在,不同实验室分别引进同型、同价值的检测设备,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影响效率和使用率;同一个实验室,因为设备配置存在“跟着课题走、跟着专家走”的现象,科研产出效率不高;科研效益好的实验室,设备“吃不饱”,科研效益差的实验室“吃不了”,因此要分析科研效益。

例如,部分医院开展肿瘤核素药物开发、生物型人工关节、肿瘤生物治疗实验等,都需要配置小动物实验设备,包括:小动物X线机、小动物CT、小动物荧光成像系统等,形成跨专业、成规模、互为补充的实验平台,但这些基础设备经济效益不显著;磁导航介入血管造影设备可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微血管介入手术,但此类特殊手术患者需求少,80%用于普通造影,因收费标准不统一,医院可能要负担高额成本,其主要原因是设备功能与临床实际应用能力及环境条件不配套。这些都需要综合评估科研效益,有效整合医院现有实验室,按照“把住进口、逐步瘦身、集中建设、专管公用”的原则,筹建开放式实验平台,调配共用低效益设备,统筹合并低效益实验室,挖掘现有科研设备潜力,充分发挥科研设备在医、教、研中的作用。

2.4 示范效益

对于保证基础医疗规范、安全必需配置的设备,如急抢救、消毒、输血、病理及医工质控计量检测等设备,示范效益突出,虽然投入较大、经济效益为负、科研效益不突出、社会效益需进一步挖掘、医疗风险最高,但仍然要持续合理投入,因为上述设备是临床医疗安全和诊疗水平的基础保障。广泛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对诊疗高风险、使用高频率的设备定期组织检测校准,防止“带病”运转;加强上述医疗设备配置前科学论证,示范效益好的设备先立项、示范效益低的设备缓立项、示范效益差的设备不立项;做好医疗设备日常维护及预防性维修,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维修成本。

例如,部分医院论证空气净化设备、急诊侧翻多功能病床、床单位消毒设备、病理显微切割系统、组织脱水机及显微镜等,无法考虑经济效益,但可以挖掘科研效益,还有远期的社会效益,结合临床工作量,给予特殊医疗补贴,保证医疗安全。

3 综合效益评估

分类医疗设备的综合效益评估,为医疗设备管理及配置决策提供依据,鼓励督促科室充分应用现有医疗设备,改变部分医疗设备配置档次高但利用率较低、应用层次较低的现状,同时发掘医疗设备预期功能及研发潜力,以器械为纽带加强学科间的协作交流,使医护人员方便快捷地享受医疗设备创新应用带来的益处,主动关心参与医疗设备创新应用,提高医疗设备综合效益。

3.1 关键绩效指标(KPI)

掌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研效益及示范效益之间的矛盾与统一,综合评估,对于不同医院、不同设备,四者权重不同,关键是考量“综合效益”的观念,应将其统一到综合效益关键指标上,包括:平均住院日、诊断符合率、患者救治率、患者满意率、感染率等医疗质量和效率指标;设备计量覆盖率、质控合格率、利用率、收益率、成本回收时间等设备指标;人才孵化率、操作资质合格率、考核合格率、标准知晓率等人员指标。这些指标部分实际上是临床医疗安全指标,也是医院各级管理部门关注的指标。如果我们考虑到把这些指标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到我们的设备管理上,则评估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见图1)。

3.2 可行性分析

综合效益评估,不是牵强附会,硬把医疗指标拉到设备管理上,而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眼前不考虑,将来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医疗问题牵出设备管理问题。从我们调研的管理案例可知,一切设备管理最终都是为了医疗安全。只要分析足够精细,就会发现设备管理最终也会统一到医疗管理上,而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显著。例如,新建一所门诊大楼,就医流程必须考虑设备检查条件要求,环境通道必须考虑设备安装场地要求,抢救治疗必须考虑设备共用存储要求,特殊检查必须考虑设备辐射安全等,因为这些都需要考量综合效益最大化。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信息化支持,如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与PACS、HIS的接口等,以保证医工工作数据挖掘客观、公正、透明。例如,部分医院经常碰到专科是否能引进代表新技术的大型设备问题,如心脏CT、血管超声、肝脏DSA、术中核磁等,应该首先得到围绕这台设备的KPI数据支持,包括:设备诊疗计价收费成本、检查工作量、诊疗覆盖范围、诊断符合率、平均手术前住院时间、科研经费到位率、操作人员资质数据、患者满意度及投诉数据等。综合这些信息,可以根据医院承担的医疗任务不同,权重上述指标,最终可以得到一份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论证方案。

4 结束语

强化管理意识,施行以关键绩效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设备综合效益评估与跟踪机制;定期利用信息化手段分析KPI,并公布综合效益最优与最差设备情况,及时调配纠正利用率低或负效益设备;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科室在设备使用上相互合作、资源共享,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益,可以从根本上促使医工部门与临床科室的关系发生微妙转变,变被动为主动,使设备管理规范、透明,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综合效益,巩固、发展并提升医工部门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目的:为适应医院快速发展需要,提出医学工程管理工作模式向“综合效益为中心”转变的思路。方法:从医学工程部门涉及的学科建设、监督管理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按照“分类管理、综合评估”方法,分析“综合效益为中心”对医院管理的重要作用和贡献。结果:以“综合效益为中心”医学管理工作模式的关键绩效指标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科研效益指标和示范效益指标。利用信息化数据支持,可以实现该模式。结论:根据医学工程学科工作模式转变要求,综合效益为中心的医学管理工作模式可巩固医学工程学科在医院的地位和作用,并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医学工程,综合效益,医疗设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企业资源规划

参考文献

[1]周丹.临床工程学科工作模式转化[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3):1-3.

[2]戚仕涛,汤黎明,王羽.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验收检测实践与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14-15.

[3]万振,刘铮强,吴太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临床中的创新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8):118-119.

[4]王忠明,张兵,刘立洁,等.加强医疗设备全程管理着力提高设备经济效益[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2):78-81.

[5]陆庆生,湛军三,米永魏.医院医疗设备综合效益的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6):153.

[6]孔秋枫,房燕玲,汤志卫.大型医疗设备综合效益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18(6):73-74.

转变基层医学模式 篇5

关键词:医学模式,制约,转变,促进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医院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大医院逐渐成为行业“航母”, 占据着医疗市场的制高点, 中小医院据守着基层医疗的阵地, 而中小型综合性医院的制约因素较为突出[1]。

医学模式

定义:所谓医学模式就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

医学模式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共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个阶段。 (1)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认为人的健康与生命是上帝神灵所赐, 疾病与灾祸是天谴神罚。 (2)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应用自然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思维方式。 (3) 机械论医学模式:以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批驳了唯心主义的生命观和医学观, 并把医学带入实验医学时代, 但它简单地把人比作机器, 忽视了生命极其复杂的一面。 (4) 生物医学模式:认为每种疾病都必然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 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或物理的特定原因, 找到治疗的手段。 (5)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 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2]。

制约中小型医院发展的因素

制约中小型医院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力量不够:在中小型医院, 由于医院规模、政策福利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等方面都不及大型医院, 使得一些专业人才不愿到中小型医院工作, 导致医院人才缺乏, 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被及时带入。 (2) 知名度不高:中小型医院的人才欠缺, 各种诊疗设备相对落后, 在患者人群中的知名度较差, 使得患者在选择就诊医院时往往忽略这些中小型医院而去知名度高的大医院。 (3) 设备仪器不足:由于资金困难, 加上政府投入越来越少, 使得中小型医院的一些检查或治疗设备较为落后, 从而导致诊治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不满意, 给患者造成不好的印象。 (4) 就医环境欠佳:在一些中小型医院, 由于资金缺乏等因素的影响, 使用的还是一些较老的医疗用房, 内部环境差, 居住舒适度较差, 使得一些患者不愿住院或住院后会很快出院。 (5) 患者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 患者对中小型医院的设施水平已不满足, 纷纷到大城市大医院治疗。 (6) 私营医疗机构迅速崛起:民营医院、个体药房如雨后春笋, 使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造成了大病到大医院、小病到个体或民营医院的局面, 把中小型医院逼进了夹缝中, 给中小型医院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3]。 (7) 交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来, 随着交通的发展, 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 以前患病时只能够选择就近就医而无法快速地去到较远的一些大医院, 现代交通的改善使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去到较远的大医院就医, 从而增加了他们的选择, 也是造成大量患者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述原因导致中小型医院发展越来越困难, 且其容易受到民营医院的冲击, 所以寻求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而医学模式的转变就是中小型医院举足轻重的一条发展道路。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中小型医院发展的促进

医学模式的转变, 体现了医生对待患者态度的改变, 从只注重患者的生理病理改变过程过渡到对患者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环境的共同关注, 从更高层次提出了对人的尊重, 不仅关心人的身体, 还要关心人的心理;不仅关心患者个体, 还要将患者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考察, 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

中小型医院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 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就更为重要。大型医院就诊的患者多, 医生工作繁忙, 接触每个患者的时间相对减少, 从而引起患者被关怀感减弱, 最新的医学模式在他们身上不能被很好地体现;而中小型医院患者相对较少, 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关心和了解患者, 也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人是有惰性的, 喜欢去熟悉的环境, 看病也是一样的。如果医生能熟练应用最新的医学模式, 将每个不同的患者都当成自己的亲属, 在病案上尽心尽力, 勤于沟通, 将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 对每项检查的目的详尽告知, 让患者每分钱都花得放心, 在生活上关心患者,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心尽力帮助他们, 那么患者就会将你当成自己的亲人, 他们相信你能帮助他们, 不但自己生病会找你, 甚至他们的亲戚及朋友生病也会介绍他们去找你, 从而打响了你自己的名声, 也提高了医院的声誉, 而且也从根源上减少了医疗纠纷。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 医院的收入也会增加, 不但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医院也有更多的资源发展硬件及软件设施, 从而提升医院在社会中的地位, 增强自己的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患者, 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若要使现代医学模式成为中小型医院发展的促进动力, 有以下几个途径: (1) 创新体制机制, 形成合力, 发挥现代医学模式的整体作用: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从本质上说是医院党政的公共政策在其中发挥着决策、推动和引导的重要作用。同时, 医学模式的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 并不是仅有医院或者医疗部门的参与, 它需要社会中各个单位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2) 创新传播方式, 更加重视发挥现代传媒载体作用: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中, 现代传媒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们通过传媒所传播的内容来认识社会中各种现象和实物, 它对人们的认识和思想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获得知识和信息, 它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信息获得途径之一, 所以, 在医学模式的转变中, 要把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心理医学模式转变速度的新引擎。 (3) 结合思想教育, 充分发挥医院文化约束功能: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离不开文化约束这一功能。医德医风、职业道德、行风建设是医院文化约束功能的主线。医院通过观念文化、道德文化、制度文化对医院职工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制度文化对全院职工的行为起着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是一种硬约束。而观念文化、道德文化则为软约束。医院通过这些文化约束来加快医务人员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速度。 (4) 综合运用经济硬实力和现代医学模式两种作用:现代医学模式对医院的促进离不开硬实力的经济基础, 这方面医院需做大量工作, 如创建文明城市窗口单位、新建住院大楼和门诊医技大楼、改善原有的住院部住院环境、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新区医院规划等, 为现代医学模式的医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使现代医学模式促进医院发展, 就要依托医院经济等各方面的硬实力, 使二者互为支撑, 相得益彰, 在区域竞争与合作中掌握主动权。

现代医学模式对中小型医院的发展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需要让我们的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医学模式的转变, 从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对医院的发展形成助力。

参考文献

[1]朱旭荣.浅谈中小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5, 10 (6) :54.

[2]刘雅好.医院管理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转变基层医学模式 篇6

1 基层卫生服务医疗需求情况

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结果表明, 以2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等指标来衡量,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需求正在不断上升, 特别是农村乡村两级卫生组织, 年住院率以每年近1倍的速度增长, 说明在基层社区, 卫生服务需求是很大的。但是,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配置情况却不容乐观, 绝大多数病患首诊选择往往不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因为多数人认为基层社区服务机构医生的技术水平不够, 这也是阻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如何培养一批能够留得住, 用得上, 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扎实的医学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2 注重医德教育

随着近年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 我们提出了以德树人, 加强素质教育的医学人才教育目标, 这也是我校的一个办学特色。

3 加强校地共育建设, 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实践性强是医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应用型卫生人才的重要环节。学生入校后一头扎进医学知识的海洋中, 对人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患者全面的理解非常匮乏[1]。因此, 我们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真正的临床医疗事业中, 按照基层医疗需求培养人才。我校和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形成了教学附属医院的关系, 便利的交通为学校和医院合作提供了条件, 我校教师在医院顶岗从事临床工作, 学生到医院见习、实习。这样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样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 这种医院-学校-医院的培养模式, 可以成为专科层次医学院校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4 完善教学质量体系

4.1 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十分重要, 医学院校的教师要有自己的特色, 与普通本科院校有很大区别, 那就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 同样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理论知识。

4.2 调整课程体系

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需求为前提的, 因此根据需求培养人才是我校的目标和宗旨。改变传统单一的纯理论教学, 在原有传统教学的基础上, 增加健康教育能力、社区卫生保健和预防干预能力多样化课程模式。教学模式由单向教学较变为双向教学, 学生不只是听课的主体, 更是提问的主体, 在双向互动中使传统封闭式教学变为开放式教学。

4.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医学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键是人才的质量, 医学质量认证是权衡一所医学院校医学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借鉴多所本科医学院校的质量认证管理方案, 循序推进其在专科院校的运行, 以此保证我们培养的医学人才是真正的用得上、留得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需要的医学人才。

社区卫生服务不同于医院医疗服务, 其要求社区医生为农村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社区综合卫生服务[2], 但是专科层次教育并不表示要降低教育的门槛。因此, 我们要尽快调整医学教育目标, 使医学院校教育的重心放在医德、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的培养上, 注重基础教育, 强化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各种技能的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3], 从而满足广大基层医疗单位的需要, 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孙静, 叶孟理, 张曼, 等.适应新农合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陕西教育, 2011, 1 (2) :110-111.

[2]蒋培余, 沈志坤, 陆永良, 等.浙江省首批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全科医学教育, 2011, 14 (7) :2121-2122.

上一篇:商业浪潮下一篇:全文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