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模式转变(精选12篇)
经济模式转变 篇1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模式
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可以按主导因素划分为以下类型[1]: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 资本决定模式占据着统治地位。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 中认为, 资本和劳动直接决定财富的增长, “很明显, 要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 必先增加资本, 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基金。要增加同数量受雇劳动者的生产力, 唯有增加那些便利劳动、缩减劳动的机器和工具, 或者把它们改良, 不然, 就是使工作的分配, 更为适当。但无论怎样, 都有增加资本的必要。要改良机器, 少不了增加资本;要改良工作的分配, 亦少不了增加资本。”[2]的确, 劳动和资本的高积累和高投入在英法等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推动了现代工业的起步, 但这种严重依赖资本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很快就由于资源短缺的限制而放慢了步伐, 并被技术决定模式所取代。
现代经济增长阶段的技术决定模式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轨迹中表现特别明显。比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 (Robert M.Solow) 提出, 在发达国家, 技术进步对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大大超出了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由于新古典增长经济学把技术进步作为外在因素考虑, 因此认为只要保证资本的积累, 所有的国家无论其初期的人均收入有多大差异, 最终都会趋于接近。原因是, 发达国家由于资本报酬递减而会导致增长不断减缓, 而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资本的回报率和经济的增长率相对较快。然而, 这一预测显然与现实不符, 一方面,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另一方面, 世界上富国和穷国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 反而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种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成为新增长理论, 即内生增长理论出现和成长的背景和契机。
知识经济增长阶段强调在经济的发展中, 知识和文化的积累以及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正是依靠知识和文化的积累, 依靠教育, 个人的素质才得以全面提高, 个人才能够以知识和文化作为基石进行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意, 并把这种创意融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 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事实上就是创意决定模式。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角度来看,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普遍创意活力的文化在这一经济模式中, 不仅仅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性原动力, 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在这一意义上, 文化艺术绝不是某种具有市场价值的资源或商品, 文化艺术是具有巨大外部性的公共品。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 即经济的增长日益与文化创意相关, 文化创意作为资源和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几个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与演进的脉络。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英法等国依靠海外扩张, 占有了大量殖民地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 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而美国日本等在一战和二战之后依靠技术的进步, 迅速崛起, 取代了英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这些发达国家都认识到了无论是资本决定模式还是技术决定模式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 它只是单纯强调经济的增长, 而忽视了人的最根本的需要。于是, 这些发达国家先后都开始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开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 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 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 创意经济现在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 并以5%的速度递增, 在一些国家增长得更快, 美国为14%, 英国为12%。2004年, 七大工业国中, 半数的工作人口在从事创意产业, 并且它的增长速度比传统服务业快两倍, 比制造业快4倍。
二、何谓文化创意产业
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上看, “创意产业”更多的侧重于个体的创意和知识产权的产业价值和属性;“文化产业”更多地强调文化作为整体的产业价值和属性。事实上, 个体的创意离不开作为整体的文化的涵养, 作为整体的文化必须通过个体的创意才能成为产业发展的有机要素。所以, 把“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概念整合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更为合理。这种概念的整合不是无聊的文字游戏, 而是能够促进我们对于这一新的对象形成明确的认识, 能够促进我们对它的发展路径和意义价值进行更好的把握。
经过整合后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内涵是指: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意, 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进而言之, 创意是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基础的, 对于中国当代而言, 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 也包括西方文化, 并且以当代意识为基础对二者进行批判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只有这种创意才是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对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言, 这种创意不能仅停留在创意阶段, 而是要使它传播开来并发扬光大, 这就需要使这种创意进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 以这种创意为核心, 形成新的产业, 或使旧的产业升级改造, 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由此看来,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追求经济的高速而稳定的增长, 而且追求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而且是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助推器。
三、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性
中国自从1949年建国以后, 事实上也经历了经济发展的这几个阶段。当然, 由于中国是后发国家,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路程, 所以, 在经济发展的各阶段中呈现出一种混合和压缩的状况, 很难以某一个时间点作为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志, 不过我们仍然大体可以看出这几个阶段的发展与演进轨迹。建国以后, 面对美国和前苏联两极争霸的国际形势, 势必要大力发展工业和重工业, 在百废待兴中, 只能依靠农业支援工业, 这可以看做是资本积累的第一步。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逐渐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开始大规模地利用外资, 使中国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把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然,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 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也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环境污染严重, 贫富分化加大。前者危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后者危及人与人的和谐。如果经济的发展只能是以此为代价的, 那么后果将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近几年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 就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经济的发展, 而且是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而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近几年来, 中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空前重视,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和措施, 其目的就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文化创意产业所承载的事实上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使命,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从毛泽东在建国后优先发展工业和重工业, 到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再到胡锦涛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 是符合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规律的。
当然, 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诸如体制不够健全, 市场机制不够完备;创意人才匮乏, 原创力不足;产业规模较小, 效益不够明显。但是应当看到, 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现阶段应该说还是一种战略性的产业, 它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贡献不能仅仅从直接的GDP的增加值来衡量, 而应该从对于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并因此带动传统产业、公共文化教育事业的融合优化, 提升内生经济增长能力的高度去认识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从战略的高度推进传统制造业与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 使高创意与高科技有机结合, 实现在制造中蕴育创造, 以创造提升制造的协调发展;建立作为公共品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私人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协调联动机制, 以优良的文化创意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强化文化创意环境的建设。
摘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增长阶段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意, 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它不仅追求经济的高速而稳定的增长, 而且追求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启明, 等.文化创意产业前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332.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315.
经济模式转变 篇2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以“快”为主,“快”在“好”之前。即在重视发展速度的同时把“速度”与“效益”即把“快”和“好”结合起来。依据“又快又好发展”要求,中国经济从1990年至2005年平均增速9.7%,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全球第11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4位。近3年来,增长又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经济速度。但也为多年来的“粗放型”快速增长方式付出了代价。能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好”字上做文章已成为当务之急。
又好又快发展是体现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中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在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求得发展的速度。“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
“好”在“快”前:体现中国经济增长思路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并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的约束。
“好”在“快”后:表明党和政府,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更趋准确,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经济的驾驭能力,更加成熟和科学。
从“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并不意味着速度问题对我们已经无足轻重。速度问题仍然十分重要。问题在于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经济增长速度应当是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础上的速度是增长的质量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能够稳定持续发展的速度是重大关系比较协调、人民得到实惠比较多的速度。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虽然只是“好”与“快”两个字顺序的变化,但含义十分深刻。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指导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从“快”字当头到“好”字当头,经历了一个实践深化、认识提高的历史过程。
经济模式转变 篇3
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早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八大公害事件”,已经暴露出了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生态破坏。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而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速,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代价开始逐步显露出来。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在同步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
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要求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原来资源粗放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转移为低耗节能的、以自主开发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发展,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佳发展效益。
二、环境保护拉动经济增长
环境保护既可能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也可能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它只是经济增长成本上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采取从源头预防废弃物产生和污染减排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环境保护投入可以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环境容量饱和后的环境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它必然改变传统经济成本价格结构和运行方式,从而改变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结构,但并不必然降低经济增长速度。2006年以来,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地方政府和企业响应度很高,这不仅没有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反而使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与循环经济发展快、要素配置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无关系。为了节能减排,节能技术和产品开发加快了,生产企业的单套生产技术设备规模的大型化正在对落后产能形成替代,技术效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和环境效率都大大上升了,污染排放下降了,但生产规模反而扩大了。在产能替代建设过程中,还形成对传统产业的大量新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三、切实转变生产模式保护环境
(一)努力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通过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使广大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认真执行公众举报、听证和信访制度,疏通人民群众关心环境的行动。
(二)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要注意扩大内涵生产。就是要改变热衷于“铺新摊子”的做法,致力于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挖掘企业的潜力:要改变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做法,致力于通过扩大企业的科技投入来实现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以质取胜;要改变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着力自主创新,克服“技术引进依赖”,是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四)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转变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破坏。这就带来了另一个转型: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首先,必须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如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等。其次,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其三,必须严格资源管理。特别是对土地资源,我国应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管理制度。重点是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坚持耕地“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程序,认真监督土地用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强化土地执法监察,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其四,必须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如严格控制高污染项目,淘汰高污染行业等。
经济模式转变 篇4
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 世界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 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据预测, 到2100年为止, 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 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同时, 由于地球化石能源资源有限, 随着消费量的剧增, 全球能源形势日趋严峻。从世界能源储量看, 在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和开采强度下, 煤炭可以用200多年, 石油可以用40多年, 储量有限。即使有新的能源储量被发现, 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也将越来越高。人类开采使用化石能源的速度呈现递增趋势, 1985-2005年, 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7%。据预测, 未来20年内, 世界石油消费将以近2%的速度增长, 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全球各经济区域中, 亚太地区需求增长最快, 供需矛盾突出。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在世界已探明储量中, 石油仅占2.7%, 天然气0.9%, 煤炭15%, 呈现“缺油、少气、多煤”的状况, 但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却分别高达4.2%、1.5%和33.5%。我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目前, 我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 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速仅为1.67%, 供需缺口逐年拉大, 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已高达50%, 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
基于上述因素, 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及国内的重视,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 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 (low carbon economy) 的概念。该白皮书从英国对进口能源高度依赖和作为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有义务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需要出发, 着眼于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提出了英国到2020年CO2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 到2050年减少60%, 以建立低碳经济社会的目标。白皮书要求通过提高资源的生产率, 以更少的污染获取更多的经济产出。
庄贵阳是我国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 他认为, “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 实施一场能源革命, 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付允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 (三低三高) 为基础, 以低碳发展为方向, 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 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等指出, 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 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 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 但实质上,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 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 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 (能源) 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刘细良强调现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人类自身对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一种理性权衡, 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性认知, 是一种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可持续经济, 是人类社会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 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
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 建立一种限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 目标在于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安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 能源消费持续增加, 清洁能源比重低
长期以来, 安徽作为“能源输出”大省, 为国家及其他省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能源消费较低。“九五”时期, 安徽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的比重保持在3%以上, 2000年达到3.5%, “十五”时期, 安徽能源消费占全国比重逐年降低, 由2001年的3.6%下降为2005年的2.9%。随着经济加速发展, 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扩大, 2004年以来, 安徽能源消费同比增速维持在8%左右。
目前, 安徽省能源消费中以煤化石为主, 占能源消费量的85%左右。地热能尚未得到勘探和开发, 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也不具有明显优势, 太阳能在工业领域的利用开发还没有起步, 秸秆能源利用技术不成熟, 农村沼气也没有得到全面普及, 只有水能和生物质能资源及少量的煤层气有一定的开发利用。安徽省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意见》中提出, 到2015年新能源利用量达到全省能源消费总量6%以上, 这一比例低于国际及全国水平, 与国内部分省市相比也较低, 反映出安徽省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
(二) 高耗能产业比重大, 工业领域节能减排任务重
安徽省工业的五大支柱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石化产业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 2009年, 五大产业煤消费量达到9305万吨, 占全省工业用煤的比重高达67.8%。2009年, 五大行业产值总量达到4746.4亿元, 占全省工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7%, 其中, 钢铁及电力产业为安徽3个千亿元产业, 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8.1%、9.3% (见表1) 。2006—2009年间, 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年均增长达到8%以上;2009年, 工业领域能源消费达到6905.32万吨标准煤, 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77.6%, 远远高于其它领域 (如图2) 。随着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石化等高能耗重化行业进一步发展, 安徽工业领域能源消费量将持续扩大。
与全国及周边省份相比, 安徽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高, 工业领域能耗利用率较低,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2009年, 安徽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100吨标准煤/万元,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3吨标准煤/万元) 。
注:GDP数据采用2005年不变价格,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
(三) 建筑、交通领域能耗压力大, 亟需“低碳”化发展
目前, 安徽建筑总能耗1812.8万吨标准煤, 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4.9%, 是能耗“大户”。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 能耗总量将持续上升;交通领域能耗占全省的比重较低, 但增速快, 2000—2009年交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1.11%, 远高于其他领域 (见表3) 。目前, 安徽交通行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比重维持在5%左右, 与全国水平基本持平。但随着安徽交通运输业发展, 交通能耗占社会能耗比重会进一步增加, 可见, 建筑和交通领域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四、安徽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策略
从安徽当前实际情况出发, 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才能较好实施低碳经济增长战略, 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一) 促进低碳社会的生产, 倡导低碳消费方式
建立低碳社会生产、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应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 大力开展低碳经济宣传活动, 积极倡导低碳的、节约环保的社会生产、消费方式, 使各阶层人群了解并认可低碳经济, 在生活中优先选择环保产品。企业应开发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的商品, 政府应将低碳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网络建设等各项公共事业发展中, 培养和提高“低碳领导力”, 摆脱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提倡环保、节能的生活理念。比如在建筑物的建设中, 推广利用太阳能, 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 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 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等。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 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 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 提高低排放量和环保车的使用, 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二)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碳排放量受产业结构的影响非常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实施低碳经济就是要发展低碳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从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变。安徽要实现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 对现有高碳产业进行低碳化改造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应结合实施钢铁、有色、化工、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突出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高碳产业,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调整优化三产结构, 发展低耗能产业和“零碳”产业。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积极推进旅游、金融、咨询和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 改善能源结构, 构建低碳能源体系
首先, 应大力推进洁净煤生产。推动煤炭节约集约化开发, 引导煤炭深加工和和贫煤综合利用, 提升煤炭从开采到利用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率和伴生物利用率。在高效洁净燃烧、气化液化、燃烧后净化处理等领域实施减排技术攻关, 减少烟气、粉尘等污染物排放。其次, 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炭和火力发电的生产和利用在安徽省能源结构中占到85%左右, 清洁能源开发十分有限。应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 同时, 安徽的山岳地区具备水电发展潜力, 丘陵平原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 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水能和生物质能。
(四) 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 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篇5
总体要求: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具体分析: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措施: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细化为:
1、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2、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3、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4、必须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
5、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6、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7、要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合理降低投资率。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措施:
1、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2、统筹区域发展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措施:
1、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大力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经济模式转变 篇6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培养质量 教学内容 “产学研”结合 改革措施
一、引言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以后,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立足于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高校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认真研究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转变教育观念是先导的理念,通过学习、讨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及领导的讲话等材料,明确教改的目的和指导思想,逐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懂得对人才培养要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尤其是加深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理解。在工业经济时代与计划经济体制下,过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过分强调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专业化的人才,强调专业对口。因此,在人才培养上造成理论知识学得过深、而专业面过窄,人文社科知识薄弱,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够。显然,面对已见端倪的市场经济时代,是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性和竞争性人才。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型的新形势,本科阶段的教育应由专业对口型向社会适应型转变。现代市场需要一大批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能把工程原理与那些超出技术范畴的经济、社会、法律、艺术、环境和伦理等问题结合起来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我国一般院校教育应坚持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有培养科学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等类型。与重点院校相比,由于一般院校的教学条件、生源质量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一般本科院校应主要培养面向地方或行业经济,为工厂、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培养具有现代工程师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与重点院校的本科人才相比,这些本科人才应具有更强的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更强的观念和动手能力、更强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周远清同志在面向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腳点”。我们必须重组和构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一是加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二要跟踪学科前沿,优化教学内容,反映现代科学的成果;三是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利用知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全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专业实践环节的加强和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的素质和社会综合能力。全面的素质教育在人才的培养方面着重表现在: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比较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技能、身体和心理品质。尤其是一般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中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工程素质(包括:工程意识、综合分析素养、价值效益意识、质量管理能力)。这些素质的提高并不能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而应着重体现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如在设计性实验、科研方法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工作中,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重研究过程、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科学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实验课和实践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好手段,通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设计性实验、科研方法训练,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例如,通过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方式推动物理课程教学创新;以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探讨建筑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和整体性;以组织参加全国数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抓手,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五、通过“产学研”结合,使学院与企业联系,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我国企业在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之后,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占据市场,从新产品开发到人才培养更需要借助高校科研、教学方面的力量,为其进行人才培训、科研攻关及进行合作新产品开发攻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高校培养的人才也同样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人才,要培养企业用得上、用得好的具有创新精神与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专业教师走出去,了解生产实际,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我院是全国惟一一所陶瓷专业高等学府,与全国陶瓷企业的关系源远流长。四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使我院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型陶瓷企业,许多大型陶瓷企业的总裁和总工都是我院的毕业生。这为我们走“产学研”结合办学的路子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我院材料工程和机电学院的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到企业去锻炼自己。三年来两学院的专业教师到广东、福建、湖南、四川等地陶瓷企业去进行技术服务达百余人次。一方面,他们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现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的攻关难题则带回学校让学生参与;另一方面,使我们的教师,尤其是没下过厂的青年教师了解了企业和社会,学会了如何去理论联系实际,锻炼了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他们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知识再也不是枯燥的“照本宣科”了,而是将生产实际中所见所闻融合进理论教学中,比如讲陶瓷产品缺陷,他们不再是讲定义,而是从原料、成型、烧成各个环节的原因深入去分析,甚至将从工厂带回的样品展示给学生,边讲边剖开样品进行分析,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
2.结合企业科研攻关难题,充实科技方法训练和活跃第二课堂
我们这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业教育层面上安排了4周的科技方法训练,由于专业教师经常下企业,除了现场帮企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外,还常常带回一些科研攻关难题。为了增强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采取课内科技方法训练和课外第二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指导教师将从企业带回的生产中提出的实际攻关课题,分解出一批小课题让学生在四周时间内完成,同时将专业实验室开放,让学生完成一个结合生产实际的小科研。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要设计出科研方案,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研实验,最后做出实验结果,写出一篇论文。此外,专业教师还吸收部分有兴趣并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到教师研究室中来,利用课外第二课堂的科技活动时间,将科技训练中所得出的实验结果进一步作深入研究,最终在教师指导下攻克企业提出的科研难关。当学生从实验室电炉中取出成功的新产品试样时都雀跃欢呼,一方面庆贺攻克难关,为企业解决了难题;另一方面庆贺自己有了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们都说这样的实验训练真正培养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对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有很大作用。
3.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能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实验基地,促进企业支持学校办学
我校通过和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从而较好地解决学生实习问题,使学生的实习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应企业要求还可派部分学生到他们那里去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课题。这种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既锻炼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又对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做出了贡献。通过与企业在不断进行“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使双方增强了互相了解与信任:一方面,学校在帮助企业攻关过程中了解了当代企业应该给学生传授什么样的专业知识,不断改革专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努力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实实在在有用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学校给予的科技成果转化给企业带来了效益,对学院的信任度进一步提高,而且从学生到企业实习及做课题过程中,企业趁机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有时也及时从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对学院教育改革包括课程设置等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我们专业建设及教学向满足与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由于企业也希望我们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有创新意识的毕业,自然也会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并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成才。
四年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在专业教育改革中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深刻体会到这条路子走对了。我院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一定继续保持“产学研”结合的传统优势与特色,进一步去探索“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道路,并让“产学研”结合在更多的教育改革领域中去促进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胡恩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1)
经济模式转变 篇7
关键词:经济转型,营销战略
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力量, 在经济转型当中, 环境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对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行为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从经济学视角出发, 对企业营销战略的研究与实践可以称为“转型营销”, 这是一种重视在经济转型当中企业营销方式转变的理论。企业应当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营销环境, 把环境所带来的压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从而适应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变化, 具体而言, 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营销战略模式的转换。
一、集约化营销战略
企业集约化营销战略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质量营销, 即将企业的质量经营放在企业的首要位置, 要从以前只顾盲目扩张的经营思路转变到注重企业内在实力的提升, 这种提升主要是在企业产品质量之上, 同时注重企业的资产质量。第二, 集团规模化营销, 即要求企业必须集中企业所拥有的优势资源, 进行协同作业, 创造出一种强大的合力, 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第三, 电子化营销, 即将以前传统的营销方式转变到借助当前发达的网络进行营销, 其关键之处就是要求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对网络营销进行合适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 以新的营销方式逐步代替传统营销。
二、低碳营销战略
在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当中, 低碳经济得到了广泛关注与推广, 它是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同时实现生态保护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也是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发展模式。低碳营销实际上是在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下产生的, 而哥本哈根大会则让不少企业与个人意识到了低碳营销的重要性, 它甚至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存。沃尔玛中国区总裁陈耀昌早在5年前就提出低碳超市的理念, 并将这种理念融入了沃尔玛的经营过程当中, 从而大大提升了沃尔玛的外在形象。依据低碳信息, 推动低碳技术的不断发展, 将这种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包装及销售当中, 构建绿色渠道, 推动绿色营销与服务, 从而实现真正义上的低碳营销。
三、社会责任营销战略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 想要赢得全社会的尊敬就必须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 可以说企业如果想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持续关注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 不少企业在转型时并没有注意到企业的社会责任, 著名经济学家赫兹说: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企业的核心战略组成部分, 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就需要从公民社会的层面来关注与推进社会责任的履行。
四、品牌营销战略
品牌营销战略要求我国企业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经济转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优化经济结构, 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是转变发展方式, 由粗略发展转换为内涵式发展。美国商业周刊曾经对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品牌进行了研究, 并罗列出了这些价值品牌的名单, 其中可口可乐这一品牌的价值达到700亿美元, 稳居榜首, 由此可见品牌给企业创造的价值远大于有形的资产。长期以来, 我国出口的大多是价格低、技术含量少的商品, 真正因品牌魅力而获得外国客户青睐的商品非常少, 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据有关数据统计, 2012年的全球500强品牌中, 中国的品牌只有19个, 美国的品牌有240个, 法国的品牌有45个, 日本的有41个,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经济、面积大国, 所拥有的品牌却还不到日本的一半, 这也是日本品牌每年所创造的经济利益远高于国际市场平均水平的原因所在。品牌的知名度代表着商品被消费者认可的程度, 拥有品牌就说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拥有了良好的信誉, 品牌商品一上市就会受到消费者的信赖, 因而品牌能够创造出良好的效益, 是一项无形的资产。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拥有价值较高的品牌, 才能获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五、科技营销战略
科技营销战略要求我国企业必须具备创新精神, 利用当前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断创新产品, 创造市场需求。我国一些传统行业, 比如制造业, 之所以生产效率低, 就是因为缺乏创新的理念, 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管理技术都比较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决定企业生存或淘汰, 因而企业应该抓住当前的机遇, 大胆实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 有若干个环节构成, 并不是有一个好的想法, 就称为创新了, 只有创新转换成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才称得上真正的技术创新。因而, 技术创新具体包括新想法的产生、新技术的研发、新技术的利用、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产生四个过程。概括来说, 技术创新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是技术研发和技术利用。技术创新是否成功主要是看新技术是否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商品是否能够很好的销售出去。技术创新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做好研发前的市场调查工作, 充分了解市场需求, 挖掘客户需求潜力, 组建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第二, 认真研究并制定技术研发的流程, 确定关键的研发环节, 结合市场实际逐步、分阶段的开展研发工作, 做好新技术转换成生产力的保障工作;第三, 制定有效的技术研发鼓励政策, 加大奖励力度, 调动员工参与研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严卫国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企业谋变之道[EB/OL].http://newssohucom/.2010-08-25
[2]何佳讯.转型经济与新兴市场背景中的品牌资产问题[J].市场营销导刊.2008 (4)
[3]刘海潮, 李垣.转型经济背景下竞争压力变化对企业战略变化的影响[J].管理工程学报, 2012 (1)
经济模式转变 篇8
2008年,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的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我国经济自此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本次金融危机来看, 我国一直以来所奉行的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其发展质量不高、效率低下、增长方式较为粗放, 单纯依靠资源投入、低人工成本、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饱受诟病, 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 为此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加以改革。
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和特殊组成部分的烟草行业, 其一方面为国家财政税收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在产、供、销领域的全行业垄断状态, 从而造成了其效率长期低下的弊端。为此,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对国内烟草行业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是出于顺应国内宏观政策趋向的考虑, 而更是为了使长期以来具有垄断性质的烟草行业更具效率, 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2 国内烟草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改革的深入, 趋于向好的经济形势也带动了烟草行业的迅猛发展;2009年, 全行业实现工商税利共计5131.13亿元, 较2008年增长12.23%, 而其中实现税费就占80%以上。与此同时, 在国家烟草专卖总局所提出的“严格控制、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下, 烟草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是烟草的出口量却得以提高, 2009年共实现卷烟出口357万件, 同比增长12.9%, 出口总值8.74亿美元, 同比增长18.26%。另外, 烟草行业近年来通过业内兼并重组, 使生产企业的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各企业基本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 烟草专卖的流通体制不断完善, 烟草制品的物流体系基本建立, 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的模式也已基本形成。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 烟草行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却也越来越突出, 全行业的高度垄断以及高度计划的生产经营模式制约了其生产经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烟草产业布局规划不合理, 产业集中度较低。就目前而言, 虽然烟草产业业内已经实行了并购整合, 但其行业集中度却依然较低, 占全球卷烟总产量1/3的同时其出口量却只占全球卷烟出口总量的1.8%, 而对比世界四大烟草公司 (Philip Morris、BAT、JT、TITC) 的年出口量就能更凸显出我国在此指标上的劣势, 上述公司超过70%卷烟产品用于出口, 英美公司甚至将所产生的全部产品都用于出口。由此可见, 国内烟草行业的进一步整合重组势在必行, 其幅度应更大、范围更广, 以此增加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
(2) 烟草产品技术含量低, 配送体系有待完善。首先, 目前国内各烟草生产企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够协调、统一, 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技术含量不匹配, 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缺乏协调;其次, 烟草生产的整体工艺流程不够顺畅, 先进设备的有效作业率较低, 而且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不够平衡,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最后, 虽然近年来烟草系统在自身物流体系建设及市场营销方面发展较快, 市一级专卖局基本都建立了相应的物流配送中心, 配套网点建设也初具规模, 但较之国外同行业企业而言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 烟草行业自身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从目前来看, 国内烟草专卖系统基本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确立了“数字烟草”这一发展目标和任务, 并明确了“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这其中包括业务、数据、应用、技术、安全、治理等方面的企业信息架构, 电子商务网站平台的构建, 数据中心、人力资源、资金监管、综合监管、一体化协同系统的具体规划等。但是, 这些信息平台的建设也并非一日可以构建完毕的, 而且还需要必要的人力资源建设予以配套, 因此必然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
3 国内烟草行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策略
(1) 推行科技创新, 转变发展模式。
从长远来看, 由于烟草专卖制度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 缺乏市场机制约束, 因此烟草生产者和卷烟生产企业必然缺乏内在动力, 其并不会为提高经济效益而从事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的行为。为此, 政府应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 从政策角度在烟草行业内推行科技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 促进结构升级, 由此来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2) 实施品牌延伸, 注重品牌定位。
由于烟草品牌的宣传通常会受到法律法规的种种限制, 因此其品牌的推广在这种状况下会遇到瓶颈。但是, 若采用变通的宣传方式, 如可通过其他行业产品的广告来增加烟草品牌本身的曝光率和接触面, 从而不断积累烟草品牌自身的品牌价值;此外, 烟草企业还可通过兼并非烟草企业的方式, 利用其附属产品展示其品牌和风格, 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
(3) 重塑行业格局, 完善企业制度。
尽管当前烟草行业内部已经实行了一系列的兼并重组, 其行业集中度不断增强, 但较国外同行业而言却还具有较大差距。就目前而言, 国内的卷烟生产企业依然比较分散, 企业单体产量不高, 市场结构不合理, 且存在严重的地域分割现象;为此, 上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卷烟生产企业的重组力度, 提高市场集中度, 努力打造一批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创新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集团。而在内部管理上, 烟草企业也应通过完善和推进相关制度建设以及采用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此来提高业内的整体效率。
(4) 尝试多元化经营, 提高经济效益。
以全球烟草业第一巨头菲莫公司 (Philip Morris) 为例, 该公司在稳步发展烟草业的同时, 也将触角伸向了其他领域, 目前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包装公司以及第二大啤酒生产商, 其业务领域涵盖烟草业、食品业、啤酒业以及金融服务业。由此可见, 国内烟草企业也应通过对国外同行业的积极借鉴, 重拾多元化经营理念;目前, 国内烟草行业的领军企业中烟上海公司, 其经营范围已延伸至烟草储运、印刷等配套产业, 并已涉足商业、物流、宾馆酒店、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 其发展势头较猛, 在业内尤其值得关注。
4 结 论
鉴于烟草行业经营管理的特殊性, 世界各国对其基本都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 因此其竞争机制很难被引入, 由此也造成了上述现状及其各类问题。但是, 政策的壁垒也为该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较为有利的保护伞, 国内烟草行业应以此为契机, 通过创新技术工艺、实施品牌延伸、强化内部管理以及多元化经营来推动自身经营效率的提高, 经济效益的改善, 并以此缩小与全球知名烟草企业各方面的差距, 同时为海外市场的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 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国内烟草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以及该行业实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以期可对此有所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烟草行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徐传谌, 王健男, 刘凌波.中国烟草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讨[J].知识经济, 2010 (15) .
[2]李汉洲.我国烟草产业未来发展模式的探讨[J].新闻三昧, 2007 (Z1) .
经济模式转变 篇9
中国在过去几年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我对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抱有信心。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年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但中国应对得非常成功。此后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在过去几年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世界经济不景气造成对外贸易不稳定因素增加。另外,中国自身正在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由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由拉动消费实现经济增长,这也可能造成经济增速放缓。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对中国而言具有相当大的挑战,原因是目前出口和投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较高,而消费的占比相对偏低,因此这种改变可能造成中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但总体而言,我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抱有信心。
中国经济年增速超过10%的高速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并且不太可能再现。这种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早期发展的一个阶段,不会出现在发展模式日趋成熟的现在。
除了外贸下降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挑战外,中国目前还需解决的是为刺激投资造成的银行信贷问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是前车之鉴。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此问题,并着手解决。我认为有关部门能够抑制金融领域初露端倪的泡沫,防范金融危机爆发。
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了解中国实际问题,对银行内部的问题有清楚了解,并且从西方的错误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
人们经常谈起中国会发生经济硬着陆,但这却从未发生。但我个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去年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比较温和的硬着陆,汽车和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均放缓。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是否会发生、何时发生,现在仍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中国的地方政府依靠售卖不断上升的资产获利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房价应该维持在民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地方政府应该兴建福利性住房,这不仅不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还会使财政支出增加。地方政府因此将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但不存在任何大规模的违约风险,中央政府可能会分担一部分地方政府负担,以规避风险。
股市一般被看做一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在中国却并非如此。中国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企业的实际利润并不高,大多数利润都流入了投资和出口领域,股市普遍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收益,而不是产出的增长。在5至10年后,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成功转变,企业利润会增长,一些企业将成为股民投资的优良选择。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大问题,一些民众购入多套房产作为投资,造成大量房屋空置。如果现在入市投资将承担重大风险。征收房产税是解决房价高企的有效方法,但必须循序渐进,以免造成市场崩盘。
经济模式转变 篇10
一、服务贸易是带来高附加值的贸易方式
服务贸易又称为劳务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的地方主要在于:服务是无形商品,国际服务贸易是国家间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其生产、交易、消费同时进行,服务产品具有不可储存性;货物贸易的监管手段主要是关税、许可证、配额等海关措施,而服务贸易的监管手段则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监管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相比货物贸易而言,服务贸易获取的附加值更高,是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方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东莞服务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
过去二十多年东莞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服装、玩具等轻工制造业,依托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在世界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正是由于把大量的社会资源用于发展货物贸易,使得东莞的服务贸易行业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2012 年东莞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 444.16 亿美元,其中一般货物贸易出口169.23 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661.51 亿美元,其他出口(即服务贸易出口)19.92 亿美元。可见,服务贸易在东莞的对外贸易额中所占比例很小,东莞的服务贸易远远低于货物贸易的比重,这与东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极不相称。分析原因主要在于:
1.服务贸易现有基础薄弱
目前,东莞的服务贸易工作尚未系统的开展,基础工作相当薄弱。一是东莞的服务贸易工作尚未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未像重视货物贸易和加工贸易那样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由于服务贸易工作涉及许多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如银行、保险、外管、旅游、电信、邮电、文化、信息产业、建筑、咨询等,没有统一的工作推进和协调机构,开展工作体制不顺,缺乏力度,协调难度大。二是东莞专门从事服务贸易业务的企业不多,除传统的国际货代企业外,经营其他服务贸易的企业较少,且经营范围狭窄。三是政策扶持力度缺乏。市政府应把服务贸易工作纳入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加以引导和推动。四是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中国加快了服务贸易立法步伐,但立法未成体系,许多领域还是空白,缺乏可操作性。五是熟悉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服务贸易能否构成竞争力,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充裕的高等要素及其优越的要素生成机制,其中高素质的人才至关重要。东莞大中专毕业生的外语能力和基础商务技能不高,从事服务贸易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较为紧缺。
2.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结构过于集中
东莞的服务贸易结构单一,对货物贸易的依赖性较强,在货物贸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同货物进出口直接关联的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即生产性服务贸易增长很快(如国际运输服务),形成了行业结构、市场结构和区域结构的不平衡。由于东莞的服务贸易交易在行业、市场、区域分布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东莞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且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同时,由于东莞市场多元化程度较低,服务贸易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
3.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贸易落后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的国际服务贸易,如金融、保险、技术咨询等项目发展迅速,而且技术含量和服务质量也越来越高,促使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新兴服务贸易中占据着主要地位。相比之下,东莞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贸易运输,极少部分分散在旅游、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由于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数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东莞发展服务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发展服务业为服务贸易提供了广阔空间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促进服务业出口快发展,扩大服务贸易,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并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解决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这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同时,东莞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保持东莞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而为扩大东莞的服务贸易出口奠定了基础。
2.发展服务贸易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东莞通过大力发展货物贸易,已为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和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东莞地处当今中国最具活力与发展潜力的珠三角地区,紧邻广州、深圳,距香港也仅百公里之遥,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东莞除了自己拥有吞吐能力雄厚的虎门港之外,还可以利用广州、深圳的港口和码头,具有有效配置国际资源要素的优势;二是产业优势,东莞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区域;三是体制和制度优势,东莞市领导大力提倡转变政府职能,追求务实高效的管理体制,努力为企业服务,使得东莞的民营企业活力四射。
3.新一轮服务业对外开放将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经济模式转变 篇11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湖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提出“四化两型”发展战略,大手笔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之年。国土资源工作面临保发展、保红线、保民生的多重压力和艰巨任务。
国土资源工作面临多重挑战和考验
从土地管理方面看,主要面临四重压力:
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未来10年湖南省只有8万hm2的用地空间。而“十一五”期间湖南省用11万hm2的土地支撑了3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翻倍。未来5年湖南省GDP将再翻倍,投资总量将达到10万亿元,即使考虑现有土地储备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提高等因素,仍需新增建设用地8万hm2以上,规划和年度计划缺口很大。
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增大。未来5年全省建设占用耕地预计在4万hm2,随着建设占用耕地日益增多、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日益减少以及开发成本不断提高,要完成4万hm2耕地事先补充任务,难度日益加大。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全省农村人均建设用地188m2,比规划确定的150m2的上限高出25个百分点。城镇人均用地面积达139m2,大大超过100m2的国家标准。城市平均容积率仅为0.4左右,低于全国0.51的平均水平。园区地均投资和地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
执法监管形势严峻。用地单位希望多用地、快用地、低成本用地的要求十分强烈,与国家控制用地总量、规范用地程序、提高用地成本的政策形成矛盾,非法占地用地现象屡禁不止,在招商引资中未批先用、超批准范围征用以及违法违规供地现象仍然存在,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领域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居高不下。
从矿产管理方面看,主要面临三大考验:
矿产开发秩序尚未根本好转。一些地方乱采滥挖、非法采矿现象时有反弹,超层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现象屡禁不止,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现象依然突出。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亟待提高。矿山数量多、规模小、采选冶技术水平偏低,采富弃贫、采厚弃薄等浪费资源以及无视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矿种平均资源回采率只有60%左右,综合利用率只有45%。
地灾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亟待加强。湖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19.34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91%,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占36%。矿山环境治理任务艰巨,全省约有16%的矿山(共1152个)曾因矿业活动引发过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矿业开发占用破坏土地2.3万hm2,矿坑排水影响破坏地下水系统,造成190万人饮水困难、1.2万hm2土地灌溉困难。
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四化两型”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的基础保障作用和宏观调控功能,统筹保发展与守红线、稳增长与调结构、优服务与严监管、惠民生与促和谐的关系,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要加大对资源国情省情以及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共识。要严格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和供需双向调节,以资源利用结构调整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以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确保“四化两型”建设和民生项目用地。加大用地指标争取力度,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尽量把湖南省的战略性重大工程纳入国家规划,挤进国家计划。加强省内计划调控,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计划安排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项目、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民生项目倾斜。进一步规范发展地产市场,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提高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
全面提升耕地保护水平。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履行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法定义务,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高效率、高质量实施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
切实加强地质工作。湖南省发展对资源有巨大需求,又有找矿的巨大潜力。要抢抓国家加强地质工作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入,稳定增加省内投入,有效引导社会投入,以发展急需、省内具有一定优势的煤、铀、铁、锰、铅等为主攻矿种,在南岭、钦杭、湘西鄂西三大成矿区域,部署一批整装勘查区,争取发现一批大型矿产地,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基地。完善政策、资金、信息等支持体系,积极推进境(省)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进一步加大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力度。继续对重点矿区、重点矿种以及乱采滥挖、超深越界、无视安全、破坏环境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维护良好矿产开发秩序。全力推进开发整合,积极推进资源深度开发和就地转化,做大做强一批探采、选冶、加工一体化的核心矿业集团,依据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矿业经济园区。
扎实做好地灾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预警预报、群测群防和应急处置体系,全面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险能力,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组织重大灾害隐患治理,严防群死群伤事件发生。严格落实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组织实施重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和矿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建设数字湖南。加快推进以一网(湖南省全球卫星导航综合服务系统)、一库(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一平台(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测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数字湖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构建全省地理空间框架和统一、权威、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全力维护群众合法资源权益。稳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程序,严格执行征地区片综合补偿标准,探索实行多元补偿安置模式,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坚持依法行政,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土地管理“一张图”工程,构建覆盖批、供、用、补、查全程的统一监管平台。加强卫片执法检查,完善重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约谈与通报制度。
加强国土资源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抓好班子建设、素质建设、行政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大力整顿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监督。
(本文作者系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此系作者在湖南省委经济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经济模式转变 篇12
一、新疆地矿单位转变工资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在上一个地勘行业发展高峰期中, 因市场供求关系, 资金源源不断流入地勘市场, 利润空间较大, 地勘单位职工工资水平普遍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台阶;但因历史延续以及自身体制的原因, 新疆大多数地勘单位目前的工资发放管理在大的层面上仍属于大锅饭体制, 在工资管理上真正与市场接轨的基本没有, 岗位工作中好、一般、差的表现, 在工资管理中差距体现不明显, 激励作用发挥效果有限, 难以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目前形势下, 地勘市场急剧萎缩, 如何保持职工收入水平, 只有在如何转变工资管理模式, 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发挥好激励作用, 不断提高效率上做文章。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下发后,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后势必降低职工原来的“身份优越感”, 增强事业单位人才的流动, 新疆地勘单位同样如此, 没有一个高效的激励机制, 真正的核心技术人才难以吸引、难以留任;一般较为平庸的工作人员因为在其他社会市场上没有优势, 在其它管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必将选择在地勘单位继续混迹;如此一来, 人才队伍建设就将难以满足单位发展的需要。新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经实施, 但笔者认为后期的改革还将进一步推行, 综合性地勘单位转制改企终必实施。为提前谋划, 在工资管理上提前转变模式, 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 使后期的改制有充分的基础铺垫, 从而缩短过渡期, 减轻改制过程中的阻力, 是一项急需实施的前瞻性工作。
二、新疆地矿单位转变工资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目前新疆地勘单位在新一轮的改制过程中, 事业单位的身份暂时均未改变, 在事业单位类别的划分中, 大多地勘单位特别是综合性地质队伍均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以及绩效工资制与前期所谓“带事业单位帽子、走企业化路子”的形式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在一定范围内工资发放管理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这使得转变工资管理模式具有可操作的空间。同时划归为二类事业单位后, 国家拨款只能占到用工成本的一小部分, 职工工资收入的提升主要靠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的利润, 职工旱涝保收的观念进一步淡化。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之后, 地勘单位职工向社会市场流动的隐性成本明显降低, 对于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将进一步提升, 转变工资管理模式, 引进企业化的市场经济薪酬分配机制将更容易得到职工的认同, 相对前期改革的阻力将明显降低, 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冲突相对较小。
三、转变工资管理模式的几大原则
具体的工资管理模式有千般变化, 每个地勘单位的实际不同应区别对待, 如何转变现有的工资管理模式, 简而言之就是要真正的做到与市场经济接轨。笔者认为要转变管理, 应注重以下几个原则。
1. 要打破级别制, 破除论资排辈现象。
施行动态工资制, 真正做到按贡献分配;在薪酬分配方面, 不能过分强调平衡, 不能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享受现在的工作成果。
2. 分配体制要充分体现向一线职工特别是一线核心技术人员倾斜的原则。
地质行业本身属于艰苦行业, 一线职工的工作环境条件极端恶劣, 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效率, 多出成果。
3. 注重薪酬分配依据量化的原则。
薪酬的激励作用要点在于它的公平公正性, 而真正的公平公正在于依据的量化。这方面笔者在自身单位主要推行了机关科室工作素质货币化、绘图实验测试单价计件制、地质项目分块竞聘承包制, 抓要点和关键, 如安全、质量等, 并放权二级内部管理。从实施效果看, 明显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效率, 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4. 长期激励机制与工作成果的挂钩原则。
地质工作特别是找矿工作的成果往往是相对影响较为长远的, 随着市场程度的不断扩大, 对于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不仅要立足当下更应着眼长远, 工作成果带来的长期效益应与核心技术人员的贡献及长期收益相对应。
参考文献
[1]冯云.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