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2024-09-18

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精选8篇)

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篇1

0 引言

高技能工人是熟练地掌握某项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能进行技术革新的技术工人。赣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型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就必然要依靠大量的高技能工人。高技能工人的紧缺必将会严重地影响企业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高技能工人的培养对于推动开放型经济大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研究背景

通过对高技能工人队伍的进一步调查表明,高技能工人的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知识更新速度慢;队伍的培养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高技能工人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政府加大力度立法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努力突破高技能工人的培养瓶颈,实现一种长效机制,使政府、企业、院校真正地联动。

2 培养模式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高技能工人已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明星、劳动模范,而应该是在扎实的基础理论武装下的操作能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当今在培养高技能工人时首先要从专业理论知识做起,只有熟悉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发展、有突破,才能解决现场工作中的专业技术难题。针对目前高技能工人队伍里工人素质相对较低、队伍结构不合理、工人年龄趋于老龄化、薪酬结构不合理、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等问题,提出以高职教育创新工学结合、企业多元化及以激励机制为突破口的高技能工人的培养模式。

2.1 高职院校创新工学结合

当今职业教育主要有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局限在专科层次,本科以上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因此,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高职院校教育,加快高职院校的教育步伐,只有这样才会与社会需求统一步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工人培养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基地,在高技能工人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工学结合即为教育与生产活动相结合,首先是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结合,强调过程的结合;其次是教育部门与产业界或院校与企业的结合、合作,强调对象的结合。

2.1.1 高等职业教育纳入产业集群规划

依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型经济大发展下的发展要求,完善产业集群构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和企业的紧密联系。在同一产业集群中,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共享教师和技术专家等人力资源,共享实验设备和实训条件。

2.1.2 建立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专业群

根据培养壮大产业集群的需要,高职院校认真制订专业建设规划,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专业建设,建立以精品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2.1.3 建立校企融合式实训基地

充裕的实训资源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的物质基础。校企融合是工学结合最有效的途径。企业与学院联合办学,选择性地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既面向院校又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实行人财物的深度融合,校企双方交叉兼职、专业共建、师资互通、资源共享,实现生产与实训一体化。

2.1.4 完善“双师素质”队伍建设机制

让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网络;鼓励教师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把企业的能工巧匠请进校园,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

2.2 企业多元化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仅靠廉价劳动力生存的企业将会丧失竞争的优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就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以获取核心竞争力。这必然要求高度重视高技能工人培养的重要性,将高技能工人培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2.2.1 重视培养工作,创新培养内容

围绕市场竞争和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养,稀缺人才加紧培养,一般人才有计划分层次培养的原则,长期分批开办任职资格培训班、能力提高班,创新培训内容,帮助工人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开展复合型技能人才培训,为技能人才队伍的发展提供“快车道”。培训中,加强管理,对培训人员的出勤率进行严格考核。

2.2.2 整合资源,建立培训基地

强化技能人才的实际操作技能,整合培训资源,与技工学校形成合力,建立实际操作培训基地;加大培养费用的投入,培训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师,建立一流的培养设施,建立一流的培训管理模块。

2.2.3 开展技术竞赛活动、定期表彰

围绕科研、生产实际开展岗位练兵、技术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速高技能人的培养,一方面促使操作人员努力学习岗位操作技能,立足岗位成才;另一方面,利用报纸、电视台进行宣传,定期召开表彰会,对选拔出的优秀技能人才进行宣传鼓励和表彰,增强高技能型产业工人的成就和荣誉感,使更多的技能人才早日脱颖而出。

2.3 完善激励机制

在高技能工人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中,要努力发挥工人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打破权力本位和身份本位的限制,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将技术能力作为人才能力的重要方面加以考评。加强高技能工人的培养,应建立完善的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相结合、薪酬与业绩相适应、薪酬与技能水平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2.3.1 营造自主环境

优厚的待遇对于企业留住和引进人才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营造高技能工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自主环境,激发高技能型产业工人的创新活力。重视加大对作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力度,评选把技能人才纳入其中,对获得技能大师、技术状元、创造先进操作法者及对在生产活动中和技术革新、改造及创造发明中作出贡献的高技能型产业工人给予重奖。使他们在治疗、住院等方面享受同级科技人才的同等待遇,定期进行体检,定期组织进行疗养等,提高高技能工人的福利,营造宽松、自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2.3.2 科学设计薪酬制

薪酬是人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薪酬制度是诱导人才行为因素集合与企业目标体系最佳的连接点,即达到特定的组织目标,员工将会得到相应的奖酬。薪酬制度一经建立,就应严格执行。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还应随着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薪酬水平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薪酬待遇的提高对于改善工人生活质量、肯定工人工作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稳步提高待遇,对特殊岗位、工种给予特殊补贴;实施以绩效考核为依据的薪酬制度,严格按工作的绩效进行考评。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生理需要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所以在激励高技能工人的过程中,要给高技能工人设计一套科学的薪酬体系。

2.3.3 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创造互相交流,到大专院校、高级技工学校学习,出国深造的机会,为高技能工人培养提供更多的事业发展平台。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和成果发布会、成果技能展示会,创造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学习和学术氛围。以高技能工人发展的角度,在制定的政策当中,给高技能工人创造机遇,创造发展的资本。

3 结束语

高技能工人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科学技术能否真正地转化为生产力,也是企业产品质量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的关键,影响着经济发展能否高质量运行。高技能工人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规律,高职教育创新工学结合、企业多元化及以激励机制为突破口的高技能工人的培养模式为探索高技能工人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为加快高技能工人队伍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路,对于赣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型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鞠学东.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化工,2011,(4):17-20.

[2]杨雪芳.论技能人才的培养与职业教育改革[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

[3]王丽.我国技工短缺的经济学分析[J].市场论坛,2004,(8):29-31.

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篇2

从利用财政政策,发展小型高科技企业与跨国公司及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几方面,论述了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有关问题,以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作 者:陈明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辽宁,锦州,121000 刊 名: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4 26(3) 分类号:F120.3 关键词:小型科技企业   跨国公司   财税体制改革  

★ 转变教学模式 服务生物教学论文

★ 护理模式转变与护理教育的研究论文

★ 王教我想对你说五年级学生作文

★ 作风转变心得体会

★ 转变作风建设 范文

★ 转变工作作风自查报告

★ 转变作风对照检查材料

★ 思想转变作文

★ 有关转变作风心得体会

网络经济下经济增长模式分析 篇3

1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1.1生产要素的差别

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 知识、信息是网络经济的主要资源。传统经济下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土地、劳动、资本。这些都是有限的资源, 所以实现这些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传统经济学中研究的主要问题。而在网络经济中, 信息和知识实际上是不可穷尽的, 人们可以不断的创造知识和获得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经济的增长可以实现持续增长的目标。

1.2边际收益递增

在传统经济学中, 我们认为随着每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 其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的增加是逐渐减少的。例如:假设当资本的投入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劳动投入比例的增加, 每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出是不断减少的, 劳动的生产函数曲线随着劳动的增加呈水平状。经济学家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一个最优的投入比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 劳动与资本间逐渐偏离最优比例, 所以呈现出边际要素递减的生产函数。

在网络经济下, 这种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却不再成立了, 反而呈现出相反的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这是因为在网络经济中信息资源成了主要资源, 由于信息资源可再生和可重复利用的特性, 对其生产者无竞争性而对其使用者无排他性, 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快、变化大、生命周期短;而且需求往往是由供给创造的, 产品受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现象。

1.3产品的差别

与传统经济中的产品不同, 信息产品由于其获得的途径相对容易, 所以产品使用者可以很方便的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产品, 就以网络经济最典型的经济行为“开发软件”而言, 新软件推出后, 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在网上下载到它的破解版本, 特别在中国由于对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还不是很健全, 盗版现象更是非常常见。信息产品非常类似于传统经济中的公共物品。它们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得其产品使用者存在“搭便车”的可能, 对于软件等网络经济产品, 传统的销售渠道很难成功。另外, 软件、设计芯片、铺设光缆等信息产品需要高额固定成本, 但是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一旦产品研发出来后, 多一个消费者还是少一个消费者, 几乎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变化, 也不会对价格产生影响。也就是说, 在网络经济中, 生产第一份信息产品的成本非常高, 但此后产品的边际成本甚至可以接近于零。这些特点也与“公路”、“路灯”之类的“公共物品”相似。信息产品可以说是一种准“公共物品”, 它具有“公共物品”的许多特点, 这种产品出现的“盗版”、“盗用”现象非常严重, 而“盗版”的横行泛滥毫无疑问会影响人们创新的积极性, 对社会发展造成明显危害。

2网络经济中的经济增长

信息技术是网络经济下经济的增长的动力, 在20世纪后半叶中, 世界产业结构经过了三次重组。自此信息产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产业;信息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部门, 改造着传统产品;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产业群体的形成和转化。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提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面貌, 促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信息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优化资源的配置, 以及优化生产的流程, 从而提高劳动的生产率。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智力工具, 如计算机、网络和各种软件, 特别是因特网, 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

在网络经济下, 生产函数中知识和信息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并且生产函数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 边际收益递增的特性。由此可以发现网络经济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内生增长模型非常相似。

2.1内生增长模型

内生增长模型把知识看做一种资本, 知识是经济生产中的一种重要投入——无论是它生产的产品与服务还是它产生的新知识。在索洛模型中, 储蓄引起暂时增长, 但资本收益递减最终迫使经济达到稳定状态, 在这一稳定状态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 相反, 在内生增长模型中, 储蓄和投资可以导致持续增长。

2.2网络经济中的经济增长模型

网络经济下的经济增长, 由于网络经济下呈现的规模收益递增和边际收益递增的特性, 根据内生增长模型, 在网络经济下, 信息和知识是其主要生产要素, 由于信息和知识可以由人们无穷尽的创造, 所以不存在资源的有限性问题, 同时由于信息和知识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并且规模收益出现递增的情况。

假设如下生产函数, Y=Ia (a>1) 其中I表示信息和知识, 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本。a表示信息和知识这种生产要素投入所能带来的产出的比例, 由于边际收益是递增的, 所以a大于1。新的知识和信息的出现一般会使得a增大, a越大表示知识越先进和信息越有效, 所能带来的产出越多。在这个生产函数中, △I=sY-δI, △Y/Y=△I/I=sIa-δ。只要sIa大于δ, 经济就会呈现出持续增长。由于知识的创造是无穷尽的, 所以我们可以保证sIa永远大于δ, 这个模型中关键的决定因素就是保证知识的不断创造和积累。知识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的独立因素, 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 知识积累是网络经济下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这个经济增长的模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和信息的创造, 在网络经济下, 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通信和数据发掘技术等, 都可以保证不断的提供有效的信息。大学等研发机构则可以不断的创造知识, 所以在网络经济下能够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知识和信息的创造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源, 卢卡斯将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重点地投射到人力资本上。舒尔茨将资本划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态。卢卡斯则进一步将人力资本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他认为, 特殊的、专业化的、表现为劳动者技能的人力资本者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所以教育成为网络经济中的最重要环节, 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和学术水平的高低, 以及整个经济体中高学历人才, 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的多少成为网络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

网络经济真正实现了经济由粗犷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化的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从依靠劳动和资本不断投入的传统方式转变成依靠知识和技术的投入的新型方式。分别表现在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与第三次产业的发展之中。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第一次产业步入集约化轨道的鲜明标志是科技对农业的改造, 使农业的增长不单纯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增长率, 而且还要依赖于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和贡献率。第二次产业也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得到了改造, 逐步地脱离了以自然资源消耗为主的高投入、大批量的生产特征, 并使之步入了集约化的轨道。这具体表现在: (1) 计算机和网络在生产中的运用使生产模式发生了变革, 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要素生产率。 (2) 科学技术和知识与生产的融合, 提高了资本、土地和资源等使生产要素的利用程度, 降低了它们的投入量。此外, 第三次产业方面, 网络经济扩大了其领域, 又给予了它强劲的推动力。网上销售、虚拟商店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方式。

3结论

网络经济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 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的解释, 表现在生产要素方面, 知识成为了第一生产要素, 从而人力资源成为非常重要的劳动力, 生产力中起积极作用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隐含在其内的信息与知识的份量急剧增大, 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了公用的或专用的重要劳动工具, 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信息技术和教育被人们最为关注。边际收益递减理论在网络经济下也不再成立。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 经济出现全球化, 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 技术相互运通, 逐步形成全球规模的有机整合, 进而实现经济技术一体化。网络时代的全球分工、产业分工将会发生变化, 谁掌握了信息, 谁就将掌握世界经济的命脉。

总之网络经济下知识和信息成为了主要的生产要素, 计算机技术和其他相关的软件成为了主要的生产工具, 网络经济下经济增长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经济增长的弊端, 因为传统经济下的经济增长受到了资源有限的制约, 使得经济的增长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如环境的破坏等, 同时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还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而在网络经济下, 由于知识的创造是无穷尽的。教育可以不断的培养出人力资源, 从而促使技术的不断进步, 以保证知识的不断积累, 所以网络经济可以实现我们一直以来想要实现的持续经济增长的梦想。

摘要:网络经济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 也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 从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出发, 探析了网络经济下的增长模式。认为在网络经济下, 在生产要素, 生产工具, 以及生产函数方面都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网络经济下, 是以信息和知识的投入, 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领域的相关技术为工具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 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网络经济,经济增长,信息,知识

参考文献

[1]黄宗捷.关于网络经济的经济增长特征问题的讨论[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8.

[2]T.G.勒维斯[美].非摩擦经济——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3]李玉芳.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经济评论, 2010.

[4]韩萍.信息技术对我国网络经济运行环境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篇4

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可以按主导因素划分为以下类型[1]: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 资本决定模式占据着统治地位。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 中认为, 资本和劳动直接决定财富的增长, “很明显, 要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 必先增加资本, 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基金。要增加同数量受雇劳动者的生产力, 唯有增加那些便利劳动、缩减劳动的机器和工具, 或者把它们改良, 不然, 就是使工作的分配, 更为适当。但无论怎样, 都有增加资本的必要。要改良机器, 少不了增加资本;要改良工作的分配, 亦少不了增加资本。”[2]的确, 劳动和资本的高积累和高投入在英法等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推动了现代工业的起步, 但这种严重依赖资本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很快就由于资源短缺的限制而放慢了步伐, 并被技术决定模式所取代。

现代经济增长阶段的技术决定模式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轨迹中表现特别明显。比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 (Robert M.Solow) 提出, 在发达国家, 技术进步对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大大超出了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由于新古典增长经济学把技术进步作为外在因素考虑, 因此认为只要保证资本的积累, 所有的国家无论其初期的人均收入有多大差异, 最终都会趋于接近。原因是, 发达国家由于资本报酬递减而会导致增长不断减缓, 而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资本的回报率和经济的增长率相对较快。然而, 这一预测显然与现实不符, 一方面,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另一方面, 世界上富国和穷国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 反而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种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成为新增长理论, 即内生增长理论出现和成长的背景和契机。

知识经济增长阶段强调在经济的发展中, 知识和文化的积累以及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正是依靠知识和文化的积累, 依靠教育, 个人的素质才得以全面提高, 个人才能够以知识和文化作为基石进行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意, 并把这种创意融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 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事实上就是创意决定模式。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角度来看,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普遍创意活力的文化在这一经济模式中, 不仅仅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性原动力, 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在这一意义上, 文化艺术绝不是某种具有市场价值的资源或商品, 文化艺术是具有巨大外部性的公共品。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 即经济的增长日益与文化创意相关, 文化创意作为资源和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几个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与演进的脉络。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英法等国依靠海外扩张, 占有了大量殖民地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 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而美国日本等在一战和二战之后依靠技术的进步, 迅速崛起, 取代了英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这些发达国家都认识到了无论是资本决定模式还是技术决定模式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 它只是单纯强调经济的增长, 而忽视了人的最根本的需要。于是, 这些发达国家先后都开始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开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 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 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 创意经济现在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 并以5%的速度递增, 在一些国家增长得更快, 美国为14%, 英国为12%。2004年, 七大工业国中, 半数的工作人口在从事创意产业, 并且它的增长速度比传统服务业快两倍, 比制造业快4倍。

二、何谓文化创意产业

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上看, “创意产业”更多的侧重于个体的创意和知识产权的产业价值和属性;“文化产业”更多地强调文化作为整体的产业价值和属性。事实上, 个体的创意离不开作为整体的文化的涵养, 作为整体的文化必须通过个体的创意才能成为产业发展的有机要素。所以, 把“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概念整合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更为合理。这种概念的整合不是无聊的文字游戏, 而是能够促进我们对于这一新的对象形成明确的认识, 能够促进我们对它的发展路径和意义价值进行更好的把握。

经过整合后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内涵是指: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意, 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进而言之, 创意是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基础的, 对于中国当代而言, 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 也包括西方文化, 并且以当代意识为基础对二者进行批判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只有这种创意才是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对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言, 这种创意不能仅停留在创意阶段, 而是要使它传播开来并发扬光大, 这就需要使这种创意进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 以这种创意为核心, 形成新的产业, 或使旧的产业升级改造, 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由此看来,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追求经济的高速而稳定的增长, 而且追求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而且是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助推器。

三、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性

中国自从1949年建国以后, 事实上也经历了经济发展的这几个阶段。当然, 由于中国是后发国家,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路程, 所以, 在经济发展的各阶段中呈现出一种混合和压缩的状况, 很难以某一个时间点作为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志, 不过我们仍然大体可以看出这几个阶段的发展与演进轨迹。建国以后, 面对美国和前苏联两极争霸的国际形势, 势必要大力发展工业和重工业, 在百废待兴中, 只能依靠农业支援工业, 这可以看做是资本积累的第一步。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逐渐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开始大规模地利用外资, 使中国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把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然,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 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也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环境污染严重, 贫富分化加大。前者危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后者危及人与人的和谐。如果经济的发展只能是以此为代价的, 那么后果将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近几年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 就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经济的发展, 而且是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而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近几年来, 中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空前重视,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和措施, 其目的就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文化创意产业所承载的事实上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使命,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从毛泽东在建国后优先发展工业和重工业, 到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再到胡锦涛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 是符合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规律的。

当然, 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诸如体制不够健全, 市场机制不够完备;创意人才匮乏, 原创力不足;产业规模较小, 效益不够明显。但是应当看到, 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现阶段应该说还是一种战略性的产业, 它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贡献不能仅仅从直接的GDP的增加值来衡量, 而应该从对于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并因此带动传统产业、公共文化教育事业的融合优化, 提升内生经济增长能力的高度去认识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从战略的高度推进传统制造业与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 使高创意与高科技有机结合, 实现在制造中蕴育创造, 以创造提升制造的协调发展;建立作为公共品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私人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协调联动机制, 以优良的文化创意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强化文化创意环境的建设。

摘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增长阶段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意, 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它不仅追求经济的高速而稳定的增长, 而且追求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启明, 等.文化创意产业前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332.

浅谈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发展模式 篇5

1 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经过20余年的大发展,一般性工农业产品普遍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基本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发展目的由过去单纯追求数量逐步转向同时注重质量,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为主逐步转向集约型为主;经济发展的约束由资源供给约束为主逐步转向市场需求约束为主;产业结构调整由协调比例关系为主逐步转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主。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我国在结束了封闭半封闭状况后,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纪元,我国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同时,世界经济的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直接。

2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结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上在6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达到了70%;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逐年增加。全国三个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0.2:46.8:43.0。我国工业处于全球工业价值链的最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加工贸易所占比例过大,缺乏自主研发的产品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受发达国家的产业布局影响严重。我国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由于处在整个产业链条的中下游环节,“我国制造”出口所获得的利润其有限,一般利润率只有3—5%。一、二、三产业结构间失衡,工业所占比重过高以及服务业中物质消耗部门所占比例过大的问题都延续传统经济高投入高增长的方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2 资源约束问题

由于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而全球资源领域的竞争加剧,加大了我国能源和资源保障的压力。如2009年,我国提供了不到世界8%的GDP总量,却消耗了全世界约46%的钢铁、45%的煤炭、48%的水泥和10%的石油天然气,进口的铁矿石和原油占本国用量的70%和51.3%。我国单位产出能耗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国际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4倍,工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5%。每年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进口量占使用量的比重超过50%,但各种矿产的回收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以上。

2.3 科技进步问题

我国2010年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76%,而欧美发达国家大约为2.8%。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不到1%,大大低于创新型国家企业3%-20%的水平。另外,我国集成电路的90%,轿车制造装备、纺织机械等高技术装备的70%都依赖进口;医药专利的95%,汽车专利的90%,计算机芯片专利的80%,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专利的70%,都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落后的科技水平,尤其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4 劳动力素质问题

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距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人力资源在结构上失衡,熟练技工奇缺而专业与经济需求不对接的大专毕业生已经过剩。人才知识单一、技能缺乏,理解能力强、创新能力弱,多学科综合人才很少,高层次、战略型人才短缺。据资料显示,现在第二、第三产业劳动者中,农民工占60%左右,75.4%为初中和初中以下程度,51.1%从未参加过任何职业培训。当前,在全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一线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占到80%。

3 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以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途径

(1)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积极增加新的红利人口。

(4)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未来发展适宜速度。

(5)低通货膨胀率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红线。实行通货膨胀率与银行储蓄利率的交叉联动控制,把CPI控制在4%以下,而银行居民储蓄利率应该与CPI联动,在绝大部分时间维系实际正利率,实际负利率出现的时间不能超过1年。

(6)发展循环经济解决当前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资源的核心是“节约”,最佳模式是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积极参与受控热核聚变能商用的国际合作研究,大力利用再生水,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最重要的是溯本求源,实行少投入原材料并充分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加大水污染治理,创新思路。其次是政府加大投入,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重大转折,机遇与挑战并存。既具备有利条件同时存在着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有着很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经济,增长,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季松著.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

[2]林毅夫.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张卓元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12).

[3]李京文.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预测与分析(2000~2050年),张卓元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12).

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篇6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外延增长 (即粗放增长) 和内涵增长 (即集约增长) 。外延增长或粗放增长 (extensive growth) 是靠增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资源投入实现的增长;内涵增长或集约增长 (intensive growth) 是靠提高效率实现的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本质上仍属于粗放增长模式, 并表现为下列一系列特征:

1. 增长一边倒的高代价性特征

在世界范围内, 我们的经济规模和质量并不是最大和最好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的震动和高度关注, 关键在于我们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 人们对中国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也基本上局限于此。然而, 迄今中国的发展模式特别是经济增长模式其实是一种代价沉重的模式。我们在获得财富、实现进步的同时, 也产生了日益深重的发展代价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无论是在发展成本的高投入方面, 还是在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后果的严重化方面, 都有相当突出的表现。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 经济增长成为中国全社会最新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凝聚力, 但却带来严重的福利损害。各地政府在GDP竞赛中, 纷纷以超低的能源价格、水价格、环保标准、土地价格、税收标准、劳动标准等所谓优惠措施竞争投资, 结果形成高昂的待还成本――环境破坏、资源消耗、社会解离, 使经济增长的福利效果受到严重扭曲, 并且高增长的成本一再被隐藏、转移, 直到积累到难以负荷的地步。

因此, 在总体上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没有摆脱工业革命以来高投入、高生产、高污染的传统粗放的模式, 从而呈现出了一种“高增长、高代价”的态势;并且由于发展时间短促、发展速度迅猛、发展目的狭隘等因素, 人性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异化和扭曲也特别突出和集中, 在亮丽的增长数字背后是令人惊心的人文道德的失落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追求集约型的经济发展, 以环境和人文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必将损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远目标。全球环境基金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莫妮卡·巴布指出:中国需要进一步发展, 没有人能否认这一点, 同时中国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不足, 如果还采取西方以前那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基础上的单一发展模式, 那么, 不仅仅对于中国本身, 对整个世界而言, 都是不可接受的。莫妮卡·巴布的警告值得我们高度警醒。

2. 投资驱动性特征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平衡, 过于依赖其中一项或两项, 会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我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拉动。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起仿照苏联采用了依靠资源投入特别是资本资源投入驱动经济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根据国际经验,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分别平均在20%~30%、15%~20%, 我们的投资率一直是在30%~40%, 2005年底中国的投资GDP比率甚至高达48.6%。

一方面, 中国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是可获得数据中的全球最高值, 目前的投资增速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 都是不可持续的。另方面, 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增长, 一定会出现投资回报递减现象, 即投资的效率下降。这个规律的作用, 现在已经逐渐地表现出来了。反映投资效率的经济指标叫做“增量资本产出率 (ICOR) ”, 这个指标的意义就是每增加1元钱的国民生产总值, 需要投资几元钱。根据国际的经济资料库的数据, 美国、德国、法国和印度这些国家每增加1亿元的GDP需要投资1到2亿元, 即发达国家的ICOR是1-2, 我们最近三到五年的ICOR是5-7。投资报酬递减和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的提高, 必将导致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无法为继, 潜伏很大危机。同时, 过高的投资必将造成投资和消费的失衡, 消费受到极大抑制, 经济增长极度依赖投资, 经济结构极度失衡, 形成恶性循环。

3. 出口依赖性特征

我国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确立的, 有两个理论支持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 一个是所谓的“梯度理论”, 把全国分成梯度沿海地区、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几个梯度, 先发展沿海地区, 然后根据梯度慢慢发展中东部地区, 再发展西部地区, 这是为出口导向政策奠定了一个基础;第二个理论支持是所谓的“大进大出”理论, 其实就是搞出口加工业, 进口原材料, 在中国组装生产, 然后再出口。这两个理论奠定了我们出口导向政策。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通过采纳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经济都增长非常快, 比如亚洲四小龙, 还有稍后崛起的所谓新兴化国家, 他们的增长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按吴敬琏先生的总结, 我国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让本国货币价格很低, 同时运用政府的力量, 加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从而推动出口, 限制进口。到了1994年外汇改革, 人民币深度贬值, 这时候就标志着全面转向出口导向政策。

与其他采用这种政策的国家和地区一样, 出口导向政策都无一例外获得了成功。但十年二十年后, 这些国家都面临一个大问题——外汇结余大幅度增加, 造成本币升值的压力增加, 贸易摩擦加大, 乃至宏观经济中的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和消费价格膨胀。到了2008年的时候, 我们的外汇储备达到了1.9万亿美元, 位列世界第一。为了防止自己国内货币升值过快, 我们就需要收购外汇, 另一方面, 央行还要发行货币来平衡这部分外汇。这就导致了三种情况, 一是资产价格上升, 房地产和股票价格大幅上涨;二是CPI上升, 通货膨胀;三是二者兼而有之。从而埋下深重的泡沫。

同时, 作为路径依赖的结果之一, 中国经济“两头在外, 大进大出”的局面不断强化。中国出口总额约占GDP的40%。按附加值算, 出口也占到GDP的四分之一。自2003年以来, 以美元计价, 出口每年以逾20%的幅度增长。排除价格上涨因素, 出口部门可能每年直接为中国GDP增长贡献4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逐年攀升至70%左右。很明显, 极端的出口依赖性特征使我国经济总体上变得极为脆弱, 一旦出口增长减速甚至出现下滑, 整体经济增长便显著放缓。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正在对我国发生的影响状况, 已经对此做了最好的注解。

出口依赖导致的我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不但明显偏高, 加之中国进出口商品的构成极不合理, 进口商品主要为非食用原料等初级产品, 出口商品主要为消费电子品等低端制成品。而依据产品需求弹性分析可知, 由于前者弹性小而后者弹性大, 再加上比较严重的重复投资, 人为放大了前者的需求以及后者的供给, 这就势必导致中国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间相对价格不断下降, 陷入所谓“悲惨式增长”的泥潭之中。

4. 低成本竞争性的特征

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一方面, 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是贴牌生产厂商 (OEM) , 依赖价格竞争取得订单。它们无法接触最终使用者, 也不拥有技术。它们只是跨国公司的附属工厂, 并很难独立谋生。这些出口企业和它们的客户--跨国公司谈判能力非常差, 当成本上升, 跨国公司便迫使它们消化这部分成本。加之中国出口企业之间往往以价格战争夺订单, 这种局面迫使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率不断下滑甚至消失, 越来越陷入无法自拔的生存困境。

与此同时, 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如此庞大, 进出口两端又都不具备定价权, 只能使得“高进低出”不断恶化。近期沿海地区部分产业所出现的利润滑坡和企业生存困境, 正是过去粗放式增长的滞后反应, 因为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趋于下降。为了弥补效率提升的不足, 同期过度投入的资本又使得投资效果系数急转直下, 其所挤占的科教文卫投入又进一步形成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当前, 中国正面临成本上升或者竞争力下降的挑战。生产成本上升正在考验中国低成本扩张战略――中国吸引力下降, 数万制造商关门, 外资所图的40-50%的成本优势正在消失, 外资正在向越南等我们周边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同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我国企业开始凸显的困难并不仅限于实物商品“高进低出”, 即使是过去被视为无限供给的劳动力状况也已经开始出现拐点。因此, 综合种种现象来看, 我国经济在经历三十年高速增长后, 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挑战期。我们必须以深刻的制度调整和产业重构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悲惨式增长”, 尽量平稳地推动国民福利可置信、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二、中国现行经济增长模式的严峻现实分析

粗放式增长模式一方面塑造了所谓“中国奇迹”, 另方面也造成了一系列不利后果。其主要表现如下:

1. 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严重失衡

投资和消费失衡的结果, 一是造成过度投资和国内消费不足, 经济结构更为失衡, 二是经济增长更加依赖国际市场, 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投资占GDP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左右不断提高, 目前已提升到45%左右。如果投资率很高, 反过来消费占的比重就低。在过去的30年间, 我们的消费从占整个GDP的70%下降到现在的48%。这其中居民的消费量只有32%左右, 其他16%实际上是政府消费贡献的。也就是说中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例是32%, 而美国这一比例高达70%以上。

消费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并不是由储蓄增长导致的, 而是由于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急剧下降所致, 其中工资所占比例下降幅度最大。中国劳动者收入在进入21世纪之后就一直在下降。据世界银行估计, 工资收入在GDP中所占比例已经从1998年的53%下降到了2005年的41%――下降12%。近年来, 许多国家的劳动力收入所占比例都有所下降, 但中国下降幅度最大。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资本的收入在上升, 利润率在上升, 另外政府的税收所占的比重也在上升。

这意味着老百姓相对变穷了。老百姓收入的绝对数字虽然在增加, 但是增长速度却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中国GDP的增长速度每年达到9%以上, 而人均收入每年是以6%、7%的速度在增长。由于工薪阶层收入占的比重相对在下降, 结果造成消费占GDP的比重在下降。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后果就是消费少了。消费少了就意味着我们的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 我们就更加依赖出口, 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2. 外部经济严重失衡

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双顺差, 外汇储备大量积累。此外, 出口数量大而附加价值低, 中国成为卖苦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专业户;贸易条件恶化和盈利性降低, 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乃至宏观经济中的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 资产价格泡沫和消费价格膨胀开始显著。不合理的增长方式使中国经济的活力几乎全部耗费于“替别人做嫁衣裳”, 一旦外来需求下降, 整体经济的波动就很难避免。

3. 企业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低下, 高增值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粗放式增长往往造就速度型、数量型经济。关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低和竞争力弱的问题, 从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对不久前刚刚推出的中国企业500强的评论中可见一斑。李荣融的评论是“今天评的500强, 实际上还是500大”。目前我国多数大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低, 属于典型的速度经济型企业。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 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例如民航业有6家企业进入500强, 却仅有两家企业盈利, 行业亏损达145亿元;电力企业有10家企业入围, 但是前五大发电企业全部亏损, 行业亏损额达到240亿元。500强名单也反映出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又回到了重化工业的轨道上, 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艰巨。2009中国企业500强共分布在75个行业中, 但是无论从企业数量, 还是营业收入来分析, 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等传统行业占较大比重, 显示出明显的“重化工”特征。此外, 调查显示, 中国500强企业中只有220家涉及海外业务, 国际化程度在30%以下的企业占86%。这说明, 面对高成本时代, 中国企业经营能力依然比较弱, 大多数企业尚未走出国门, 尚未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配置, 依然以低成本优势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我们具有特殊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还是很少, 特别是有自身产品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的企业更少!”作为500强企业的掌门人,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树清深有体会。“如果创新能力不强, 发展的后劲就不会强。建设世界一流的企业, 我们还面临很艰巨的任务。”

作为我国民营经济最早的发祥地和风向标, 从温州可以窥中国民营经济之一斑。据温州市工商局的市场报告, 温州目前面临的局面是:宏观环境难以为继、产业发展难以为继、生产要素难以为继, 企业发展乏力。工业经济目前还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温州的支柱产业多年来一直局限在鞋类、服装、眼镜、打火机、塑料制品、通用设备等行业, 产业内部的升级换代没有得到大的突破。上述市场报告指出, 这些支柱产业的不足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低技术产业, 传统产业比重过高, 装备工业发展落后, 在产业价值链条中处于低端, 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有限。更为严重的是, 工业经济增长持续回落, 对温州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减弱。

反思温州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不能将问题全部归结于金融危机。相当一部分温州中小企业目前仍是家庭工厂, 停留在低水平上发展――只有产值的不同, 没有品质的不同;产业结构不合理且十分落后;经济增长方式仍停留在低成本、低价格, 以量的扩张换取市场。温州企业至今也还没有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更缺乏高增值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上东亚地区曾经取得的短期繁荣以及之后发生的经济衰退, 非常清楚地表明了缺乏技术进步、大量依靠投入的工业化终究难以持续。

4. 经济增长伴随高能耗、高污染, 产能过剩与资源短缺并存

由粗放式增长铸就的庞大的产能过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 暂时在国际市场找到释放的出路, 但维持这些产能的资源却严重短缺。最终形成这样一种循环模式:利用极廉价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以最廉价的方式消耗国内资源和环境状况、或以昂贵价格在国际市场购买资源以维持产能 (中国买什么, 什么就上涨) ――再以最低廉价格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倾销巨大产能 (中国卖什么, 什么就跌价) 。这种赔本的买卖自然是无法长期持续的。

5.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却伴随着民生日艰的现象

一方面, 为了打造低成本优势吸引投资特别是吸引外国投资, 各地政府在GDP竞赛中往往以超低的能源价格、水价格、环保标准、土地价格、税收标准、劳动标准竞争投资, 使经济增长的福利效果受到严重扭曲。同时, 朔造一个极端低廉投资环境的过程, 往往又是一个充满剥夺的过程――农民土地被剥夺、人民的社会保障被剥夺、劳动阶层的工资福利被剥夺、子孙后代的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被剥夺。最终形成一种零和博弈的局面:高增长、高污染、高消耗、高剥夺、――低工资、低福利、低保障、低消费。

另方面, 是社会收入分配结构日益恶化的结果。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越来越向政府部门倾斜, 而储蓄倾向逐渐下降、消费倾向逐渐上升的居民部门在整个收入分配结构中的地位日益恶化。收入分配结构的恶化在这些年已经到了非常令人担忧的程度。根据资金流量表数据可以看到, 在居民、政府和企业等三大国内经济部门中, 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呈现非常显著的相对下降态势。不仅居民的财产收入自1996年以来即在绝对额上出现了停滞, 而且, 更加关键的是居民部门的主要收入来源——劳动报酬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37%下降至2003年的33%, 而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显然是因为企业支付的工资越来越低——从1992年到2003年, 政府部门支付的劳动报酬占比由6%上升到近10%, 企业部门支付的劳动报酬占比则由近31%下降至不到24%。相对减少的企业部门劳动报酬并不主要归因于企业克扣工资, 因为从收入分配的最终结果看, 近些年来唯有政府部门的收入处于显著上升的态势, 而政府部门收入分配地位的改善完全来自于各种税费收入、尤其是从企业获得的税费收入。换言之, 政府部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直接来自于企业部门, 但是其最终的源泉还是在于居民部门提供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本。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越来越向政府部门倾斜的现象已经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

基于以上分析可见,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情了。我们必须要从一种依靠资源投入, 特别是资本投入所驱动的增长转变到靠技术进步、靠效率提高所支撑的增长方式上去。现在政府已经对这个作出了政治上的决策, 并且正在大力的实现这样一个方针。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转变增长模式是非常艰巨的事情, 而且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要有制度环境, 必须消除体制上的障碍, 这同样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挑战。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吴敬琏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http://www.chinaccm.com2008-4-1312:16

[2]胡慧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症结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第1期

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篇7

关键词:资源型,经济增长模式,生态破坏,措施

近20多年来, 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的高速增长, 但是, 由于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 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国内外的实践也已表明, 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在这种背景下, 国家屡次提出必须转换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选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

与全国大环境相同, 资源型城市——三门峡市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也不够和谐, 突出表现是高投入、资源的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生态的严重破坏。因此, 应清醒地认识到,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 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三门峡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 三门峡市以坚持抓好发展为第一要务, 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02年至今, 固定资产投资3, 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80多个, 项目总投资400亿元以上。特别是黄金、铝加工、煤化工、能源、林果农副产品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已具规模。五大产业单位数占全市企业76.6%, 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的86%。尽管近年来三门峡市经济增长迅速,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大规模实现, 这种增长方式带来的财富增加, 缺少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少有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基本属于外延性扩展, 使三门峡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

(一) 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工业结构不合理。

三门峡市建设项目呈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 经济突飞猛进,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但是, 通过深入调查分析, 经济增长过程存在着一定程度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工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就2002~2004年工业发展来看, 三年中三门峡市轻工业个数呈递减趋势, 而重工业呈递增趋势, 轻重工业比例由2002年0.2∶1逐年降低, 到2003年下降为0.18∶1, 2004年下降为0.15∶1。尽管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轻工业与重工业逐年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重工业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由2002年90.79%增加到2003年的91.54%, 直到2004年上升为92.16%, 这一组数据说明三门峡市长久以来就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三门峡市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 选择重工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适应自身的条件。但是, 一个城市重工业发展过快容易造成以下问题:一是有效配置资源问题, 重工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 并且资源节约的成本也最高, 目前三门峡市矿产资源已经不再是取之不尽, 黄金品位降低、产量减少, 产煤质量及产量逐年下降都已成了不争的事实;二是重工业耗能占工业的75%以上, 同时它对土地和水资源都有大量的需求, 这就必然出现了挤占资源问题;三是环境污染问题, 尽管以单位产值计, 重工业的排污比有些产业还低一些, 但问题在于重工业污染治理成本高;四是重工业由于技术成熟和资源密集度高, 它是实施循环经济以及清洁生产投入成本最高的产业。

(二) 资源开发类项目建设过多, 资源开采方式粗放。

三门峡各县 (市) 、区依靠当地资源优势, 上马一系列资源开发类项目, 且近年来矿产资源开采呈明显上升趋势。虽然这有利于对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 但由于目前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多数依然是采取过去那种粗放方式, 项目一拥而上, 违背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存在众多弊端。首先, 大多数矿山企业技术装备陈旧落后, 生产水平低, 集约化合理利用资源尤为不足, 较多矿产采选冶回收率尚未达到国家标准, 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不足, 采富弃贫, 采易弃难, 破坏浪费资源状况仍有存在;其次, 矿产开发多以初级产品为主, 高附加值深加工、精加工产品相对较少, 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恢复难度大。

三门峡市是一个资源型的城市, 全市共有矿山企业503家, 其中国有矿山44个, 其他经济型矿山企业459个, 以黄金、煤炭、铝矿和稀有矿产尤为丰富。近几十年来, 依托矿产资源开发, 采矿业为三门峡市国民经济持续的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 矿产资源粗放型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矿产开发引发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严重;二是矿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如煤、石灰石等浅层矿产资源容易开采, 开采完后又没有采取复垦措施, 许多地方开采地呈现光秃秃一片;三是引发水土流失;四是采选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和废气, 污染大气。渑池、义马、陕县等煤矿区由于煤、煤矸石自燃, 产生含硫气体;五是废石、废渣、尾矿等固体废物排放量大, 占用土地, 侵占林地;六是矿山开发引发次生地质灾害。据统计全市由于矿山开发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地面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隐患区84处。

经济增长模式粗放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然而整治、恢复生态环境, 所要付出的代价很大, 有的甚至于超过了当年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开采矿山而获得的经济效益。

二、三门峡市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方向及依据

一个国家从经济起飞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 增长方式从“粗放”转向“集约”是一个必然的规律。同样一个城市走向成熟, 也必须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这意味着以前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的产业发展将被遏制。

(一) 围绕经济转型, 抓好主导产业延伸, 拉长产业链条。在目前经济结构调整初期, 三门峡市首先应扶大做强支柱产业, 围绕五大支柱产业, 依托现有优势,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拉长产业链条, 扩大中端产品生产, 反复加工增值, 实现产品结构由初级粗加工向高级多元化转变, 工业结构由资源开发向加工制造业转变, 进一步提升支柱产业整体竞争力。对能源工业应加快在建电力项目建设, 同时积极发展风电、水电等再生能源, 壮大能源基地规模;对铝工业, 要抓好铝土资源的利用、氧化铝的就地转化和电解铝的深加工, 盘活现有电解铝企业, 建设全省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对煤化工工业, 积极推进煤化工系列开发项目建设;对于有色金属业, 应立足当地, 向外扩张, 狠抓黄金、银、铜、铅系列开发和精深加工以及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提供产品附加值, 建设全国黄金生产加工基地;林果业, 巩固浓缩果汁产能, 积极发展果酱、果糖、果胶及果渣加工。按照做大做强原则, 还应加快产业相近、产品类同企业的重组、并购或联合。推进全市果汁企业的重组, 做强果汁品牌。

(二) 调整优化矿业结构及采选冶结构。一是发展规模型矿山企业, 开采矿山规模必须与矿区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 严禁大矿小开, 一矿多开, 乱采滥挖。二是关闭、淘汰国家规定的各类生产落后或污染严重、效益差、规模小的矿山, 取缔非法采选冶加工的企业。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 限制新建、改建硫大于1.5%的煤矿。对于规模小的矿山, 提倡重组合并, 增大规模, 提高生产与竞争能力。对于重要优势矿产的开发鼓励实施集团发展战略, 形成统一规划, 分工协作, 资源优化配置的整体, 实施集约化开采利用矿石, 将矿山采选与冶炼、粗加工、深加工结成产业链, 使矿产开采及其加工产品最大增值增效。三是调整不合理的采选冶结构, 逐步实现采矿与选矿、冶炼的协调发展, 改变以原矿、初级矿产品销售为主, 经济效益差的状况。

(三) 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轻工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保持轻重工业的适当比例。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工业发展上, 就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应保持适当的比例, 重工业比例不宜超过2/3。三门峡市轻工业发展缓慢, 重工业发展势头迅猛, 轻重工业的比例逐年加大。这种现象继续持续, 必将出现多种后遗症, 最终导致发展的难以维系。因此, 三门峡市今后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发展轻工业及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逐步控制重工业的发展, 降低对资源的依赖。

(四) 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资源开发向综合利用、循环利用转变。目前三门峡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资源和环境两难境地, 循环经济是变两难为双赢的最佳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解决三门峡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 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尽管三门峡市循环经济格局已初步形成, 但企业、产业间的关联度不高, 互为补充、互相利用的能力不强, 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仍需完善。近年来新上的建设项目大多都是立足于本市资源及工业产品为原料, 但在建设能力上并不能完全匹配, 无法实现完全意义的物质循环。在一些行业仍没有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 循环经济模式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今后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 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着力构建协调共生的特色产业链条, 以建设能源、煤化工、铬盐、铝业、果品、黄金深加工为重点, 以清洁化、规模化、特色化为方向,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 启动一批高起点、高效益、见效快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

(五) 建设生态工业园, 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生态工业园是改变传统落后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载体和形式。就三门峡市目前的经济结构及发展状况来看, 有必要立足各县市现有工业区, 高标准规划建设生态工业园, 优先建设义马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区、灵宝矿业生态工业园区及卢氏县农业生态工业园区。入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必须不间断地进行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内通过企业产品的延伸和企业间耦合, 或者引入关键企业, 尽量做到物尽其用, 能无空耗的资源能源最大限度利用;对于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必须经过必要的无害化处理, 达到不降低环境质量之要求, 污染物的排放量应当严格控制在园区环境容量范围之内, 以确保经济发展, 环境良好。

三、转变三门峡市经济增长模式的途径及措施

“十一五”时期,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 关键是要通过深化改革, 建立起有利于经济集约型增长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对此, 要积极做好以下方面: (1) 政府必须强化危机感、紧迫感, 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作为制定“十一五”区域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 通过多种形式, 引导企业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 (2) 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进行配套改革, 增加资源消耗水平、环境质量等考核指标, 而不能单纯地看GDP的增长率。 (3) 新的增长模式需要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制度基础。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进一步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 推动企业改革重组改造,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中, 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4) 要在土地、环境、技术等方面制定一定的优惠措施, 支持和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 抑制乃至依法关闭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 (5)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严格环境执法, 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企业自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 (6) 抓紧制定和完善鼓励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财税、信贷、技术、价格等政策。

参考文献

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篇8

1 充分认识需求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今年全国两会又发出最强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 ,推动科技创新。这是我们党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辽宁乃至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基本上是依靠投资需求拉动的,国家和地方提出的“保增长”的背后,是以结构调整延后为代价,导致高房价的泡沫和高耗能投资卷土重来,全国各地虽然情况不同,但基本问题一相同的,经济结构再度失衡。据统计,从1991年到2007年,辽宁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从62.3%下降到27.6%,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从37%上升到73.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从0.7%上升到1996年的39.3%,再下降到2007年的-1.1%。这不仅引起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粗放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影响到辽宁乃至全国范围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消费、投资、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最稳定、最长效、最可持续的拉动力是国内居民消费需求。而投资即期是需求,下期是供给,在短期内,扩大投资需求能够拉动GDP增长,但是易引发投资过热,产生高通胀和资产泡沫风险,从中长期来看,还会加大产能过剩风险,导致失衡现象蔓延。因此,调整需求结构、控制不合理的投资需求是辽宁“十二五”时期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如何控制不合理的投资需求,应当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沿海城市区域、中部城市群、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的投资标准应当有所不同,其中在投资需求的结构上的调整要加大力度,不能用明年的过剩代替今年的过剩。

2 尊重需求结构自身演化规律,明确需求结构调整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需求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表现为: (1) 消费需求升级。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人均GDP已经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低限水平。进入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我国居民消费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消费需求转向“多元化”,其中主要的部分用于改善生活条件和提高生活水平。 (2) 技术进步对需求影响加大。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将引领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催生极为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深刻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乃至生活方式,个性化、智能化需求不断增加。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化,进一步使技术进步加快,特别是为消费需求服务的产业的技术水平将大幅度提高,从而加大并改变需求结构的变化力度。 (3) 消费观念变化对需求影响加大。受资源约束、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向节能、环保、低碳方向发展,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也因此发生着改变。节能减排已成为地方政府必须正视的问题,并上升到政策层面同时也成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官员的硬性指标。上述变化趋势,具有内在的规定性。调整需求结构,要尊重这种变化趋势。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设计,应该与之相适应。

3 注重需求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

需求结构决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影响需求结构。无论是调整需求结构,还是产业结构,都不能孤立地进行,二者应该彼此依赖,相互促进。需求结构的调整引导并调整着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需求结构,所以对二者的调整必须联系起来考虑,不能有偏颇。

就需求结构调整而言,要考虑需求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的压力。如,汽车、住宅、通信、耐用消费品等终端消费品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客观上会拉动中间生产资料部门的持续大量投资,推动重化工业的发展。而重化工业的发展,必将需要更多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加重生态环境的负荷。因此,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必须考虑并降低其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负面影响。同样,调整产业结构,也要考虑并降低其对需求结构调整的负面影响。

4 扩大内需,稳定并适度扩大外需,控制不合理的投资需求

一是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方针,不断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扩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率或边际消费倾向。这一方面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特别是要增加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居民收入比重,缩小收入差距 (包括城乡差距) ,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包括医疗、教育、居民住房特别是廉租房等方面的保障和服务,以完善社会保障和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消费,营造社会“安全网”,稳定居民支出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引导城乡居民扩大当期消费。对此,政府应该推动一系列深层次的中长期改革,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等。通过改革,要增强劳动要素对GDP的分配力,稳定和调整资本要素分配GDP的结构,控制住政府权力分配GDP的比例;要理顺财税关系,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和自然资源收益分配体制、合理的国有企业利润分红制度和垄断利润调节税收制度;要合理控制政府财政支出范围与结构,降低政府行政开支;要继续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增加广大劳动者获取收入的机会,稳定收入预期;要统筹城乡发展,重点是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突破“二元”经济对消费需求的限制;要遏制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提高民众福祉,建立健全发展成果由全省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

二是全力稳定和全面拓展外需,实现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更多地依靠内需驱动不等于不要外需,相反,辽宁出口规模应该继续扩张,但要适度。因为,近年来辽宁外需疲弱比较突出,这不仅需要通过扩大内需加以平衡或弥补,同时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对此,要逐步落实已有的对外经济政策,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鼓励和支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快推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提高辽宁经济发展抗击国际经济冲击的能力;要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由此带动国内零部件和原材料出口,带动技术劳务出口等;要大力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全方位、多层次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出口市场空间,降低单一出口市场带来的投资风险。

三是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要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鼓励理性和可持续消费,抬高不合理消费的成本,抑制过度占用和消费重要资源,尤其是过度占用和消费土地、水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行为,限制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减少消费领域的巨大浪费,促进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帮助新市民增强收入保障能力、自身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积极发展大都市圈和城市群,扩容中小城市,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培育和发展旅游、交通通讯、休闲、健身、社区服务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市场,以住宅、汽车、电脑信息产品、休闲旅游等作为扩大农村消费的着力点,以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和股票市场联动作为投资型消费的重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四是改革政府投资体制,消除GDP政绩导向,控制不合理的投资需求。对此,一方面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事业、民生工程特别是社会保障事业的投资,适度控制政府投资数量与结构;另一方面要运用出口退税等财税政策,增加企业积累,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引导企业投资合理增长。要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用好政府资金 (包括贷款) ,以政府投资带动居民消费,以消费促进企业投资,实现政府投资、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与之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赵定涛, 李蓓.企业危机动态管理模式[J].管理科学, 2005 (03) .

[2]孙振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分析[J].中国市场, 2010 (03) .

上一篇: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下一篇:保持党员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