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经济体系

2024-09-23

开放型经济体系(共10篇)

开放型经济体系 篇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和投资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潮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开放型经济体系能更好地使地区与国家都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活动中,参与国际经济事务,获得更多的国际经济份额,拥有话语权,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还可以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蔓延使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但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仍保持着较为稳定的经济增速。面对这一新的国际经济环境,结合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过程,抓住机遇推进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经济稳步增长意义重大。

一、开放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开放型经济与封闭型经济是相对的,不同于外向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是在全面开放并成为全球化经济有机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强调在国家之间、国家与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的整体开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模式,它强调开放与社会协调发展,并形成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自主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1]。我国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中均提出构建开放的经济体系。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又对建设开放型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经济水平”,“构建适应经济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系”。在顺应世界潮流,同时又结合中国国情的开放经济体系下,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在2011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尽管开放的成果使我们看到了可喜的成就,但是这一数据下隐藏着明显的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使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对外经济政策造成的[2]。由于对外开放政策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施,这对我国东部地区空间集聚起积极的拉动效应,沿海的对外开放促进了产业集聚,通过集聚强化经济增长,对外开放还迅速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通过产业效率的提升而有效地拉开了与内陆地区的距离[3]。总体来说,目前中西部地区尽管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历史及经济政策等原因,这些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远低于沿海地区,2012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仅为全国的24. 6% 和19. 7% ,总计不及全国总量的一半;中部地区与 西部地区 的人均GDP仅为东部 地区的55. 22% 和52. 3% ; 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额仅占全国的12. 2% ,仅拥有约为全国17% 的外资、22% 的对外投资( 见表1) 。对外经济政策成为影响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4]。

注:*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数据来源: 2013 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

( 一) 1978—1989 年探索阶段

以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和1979年7月15日,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为标志,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随后国家在建立经济特区的基础上,陆续建立了多个对外开放城市以及沿海经济开放区。在这十余年里,区域经济发展是以沿海地区开发作为重点,利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实行投资与政策的倾斜,通过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形成了东部市场经济格局。这些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资产、技术、人力资源快速向这里汇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地方,此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已日渐明显。按1987年“七五”规划提出三大经济区的划分,进行开放的地区都集中于东部,在1989年时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GDP分别为52. 65% 、28. 65% 、18. 70% ,此时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已占据了全国半壁河山。

( 二) 1990—1999 年非均衡发展阶段

结合十余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中央于1990年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这使得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有实力的跨国公司、中外金融机构等外商在上海的投资逐年增加,与深圳特区一样,现代化浦东的崛起,带动了全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再加之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了深圳、上海各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即“南巡讲话”,又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加速了国内外信息、资本以及人力资源的流动,一方面搞活了内部经济,另一方面也通过“三资”企业的资本、技术与人力的引入,使中国开放的范围与水平得到空前的扩大,国内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中部地区,但是由于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使得原本已存在一定差异的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区域经济差异更加明显。1999年东部与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6. 59% 、25. 90%和17. 51% ,由此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份额由高到低三级阶梯的明显经济格局。

( 三) 2000—2006 年开放范围不断扩大阶段

时间跨入21世纪,在过去二十多年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 ,并跻身世界经济总量第六。在2000年,我国与欧盟达成双边贸易协定,并于次年在卡塔尔的多哈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 的法律文件。这是我国在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中走出的重要一步,这标志着我国步入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国际分工利益,与世界先进经济技术同步前进。与此同时,对于国内的开放也在逐步开展,中央对区域发展战略和地区政策作了调整,分别2000年、2003年和2004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由此展开了全面实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改善了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和投资环境,从以往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向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在这一阶段实施的“三极联动战略”使内陆中西部地区对外与对内的开放程度有所扩大,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相比而言,在经过近三十年的开放政策引导下,沿海开放地区已具备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坚实的经济基础,此时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仍旧比中西部地区快。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的GDP占比分别为60% 、23. 23% 和17. 10% ,是三个地区间差距最大的一年,同时也是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一年。

( 四) 2007 年至今的全方位对外开放阶段

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召开并在提出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基础上,通过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构建开放的新经济体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打击,内陆受危机影响较小。这次冲击充分说明合理的开放型经济不能只依靠外需与局部投资,而应该着眼于对内开放,并重视内地中西部经济的发展,通过与内地中西部地区的联动使区域协调发展,使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这一年国家将4万亿投资投向中西部地区,这使内陆与沿海地区成本差异扩大和巨大的内陆市场吸引大量国际国内产业投资从沿海向内陆迁移,直接布局,沿海进入工业化后期,增长速度放慢,使两者差距缩小[5]。针对深化沿海开放,加速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的策略,国家又提出“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为区域更好协调发展又开辟了一条道路。自十七大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已回到20世纪90年代的占比水平,为55. 63% ,而西部与中部地区的比重显著提升,分别增至24. 61% 和20% ,西部的经济总量比第一阶段末还要高。另外从年均增长速度看,在这一阶段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这些都说明我国区域间的差异正伴随着开放政策以及开放度的变化正在缩小。

三、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我国通过实施非均衡的对外开放区域发展政策,改变了进入对外开放地区的资金投入量和劳动力投入量,使国内外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向对外开放早、程度高的地区,也改变了开放地区的资源配置状况,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6]。从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来看,从深圳及浦东等东部地区陆续的开放到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再到“一带一路”的提出,区域间的差异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倾斜而发生“先扩大、后加剧、再缩小”的变化。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上述四个阶段的变化,1978—1989年我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处于探索阶段时,东中西部的经济占比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在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1991年出现一个明显的突变,已有众多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强调以经济增长率作为政绩的核心指标来考核干部等因素造成统计数字在这失真,[7]因此我们可以忽略这一突变。再回到第二个非均衡发展期,在这一时期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明显扩大,尽管在1996年左右有一个回调,但总体趋势都在扩大。到第三个阶段,由于我国加入世贸协定,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使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明显提升,同时这一阶段提出的“三极联动”战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就在2005年已初见端倪,因此到2006年成为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转折点。最后一个阶段由于外部的国际经济形势及对内对外开放的范围扩大各地区间差距逐年缩小,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仍很大,不协调发展的情况不容乐观,现阶段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

数据来源: 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 一) 宏观层面

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开放就是对外开放,就是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以出口创汇为目的,使地区和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在这样的思路下,利用区位优势与政策优惠,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了这类经济,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资金、技术与人才,促进了该地区的快速发展。但事实上,开放体系不仅是部分区域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来生产和出口产品,进行局部的单向对外开放,而还应该包括全面的对内开放,包括内陆中西部地区区域间的开放,发挥各地优势,参与国际和国内分工,相互联动、互相协作以同时满足国外和国内的需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国际市场不景气,外部需求下降,对东部沿海外向型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使这类企业陷入困境,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国家总体经济水平下滑,这表明东部出口外向型经济已经不足以支撑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使我们意识到不仅东部地区开放,其他地区也要开放,不仅只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还要发展其他领域的产业以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

( 二) 中观层面

我国主要是通过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人才与管理经验进行对外开放,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以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从事对外贸易的制造业,特别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企业。这些领域在我国发展有其国际分工的因素及我国人口红利等原因,另外它对我国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能解决就业,其次能增加地区及国家税收收入,但是这些开放领域大多是以资源为支撑,以环境为代价的三高一低(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 的产业构成,对区域的发展存在不可持续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东部沿海开放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瓶颈,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伴随这类产业向内地的转移,这些问题也对当地的发展产生困扰。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应怎样调整,中西部地区开放政策该如何制定与引导,值得我们思考。

( 三) 微观层面

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利用外资一直注重对量的追求,而缺乏对质的要求。在进行国际贸易,吸引外资,引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时,地区政府在区域竞争、GDP偏好和政绩驱动的背景下,借鉴和吸收国外开放经验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强,缺乏将这些资源与地区优势及发展规划相结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对外开放以及促进各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眼光。其中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两头在外”为代表的企业,只是单纯依靠利用外资,引进设备、技术和我国的人口红利,并没有做到真正吸收和利用好这些资金、技术,相关的管理经验也只是照搬,这种对外开放方式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需求,耗费的资源越来越多,对区域的贡献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已经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也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而且这类产业多数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普遍偏低,同时我国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又不强。

四、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议

( 一) 加深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对外开放范围

处于对外开放前沿的东部沿海地区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已经获得相对于其他区域较快的发展,也使我国经济在总体水平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面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结合我国现有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在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应该同等重要。推进新型开放型经济的建设,需要通过各地区间进行分工协作、互动发展,建立公平、统一市场作为扩大对内开放的途径。这样不仅有利于深化东部沿海地区开放政策,也使得中西部地区能更好地参与到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参与国际分工,进行更多的国际与国内贸易。在新型的开放经济体系中,区域间显著的差异为区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东部地区可以利用多年积累的充足资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发展速度较慢的、社会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智力支持; 同时中西部地区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和原有的产业基础作为依托,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丰富优质的生产资源,还可以在东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技术转让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同时结合沿边开放与沿陆桥开放,更好地参与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对内开放不仅推动国内的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物质及各类信息流合理的流动,并由此产生较大的内需驱动力,还能通过拓展内陆与沿边、沿陆桥的开放促进该区域对外的开放,挖掘潜在的外需,使得区域经济得到协调发展,并促使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二) 拓宽开放领域,挖掘新的发展空间

东部地区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工业化水平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但是因为粗放型发展模式使得东部地区的发展明显受到资源与环境的制约。依据配弟一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发展趋势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演变,这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我国现有的对外开放政策进行调整时,东部地区应将第三产业作为拓展开放与发展重点,寻求在更广泛领域进行开放与对外合作; 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应继续发展第二产业,并将领域拓宽至第一产业的某些领域,将其纳入开放与合作的范围。依据区位优势及现有的经济发展情况,东部地区应朝着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方向发展,立足于我国国情,将开放合作领域从制造业拓宽到金融、保险、电信、科技教育、服务业,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立,应抓住领域拓宽的调整契机,一方面主要是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承接海外和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主动吸引外资,培养增长点; 另一方面是积极配合国家开放的政策,结合内地的具体情况在生态、绿色、环保方面做文章,开展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从农产品加工领域向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延伸,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对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拓宽开放领域,使各区域间能合理地参与分工合作,促使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逐步减少区域间的差距。

( 三) 结合区域规划,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我国过去在东部地区率先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开发区与工业园区来推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亦沿用此方法,并效仿发达地区的模式。当时多数的招商引资项目并没有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区域发展规划来引入投资,这造成各地区产业发展具有较为严重的趋同性,产业集聚效应不强,不仅引起恶性竞争,还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在构建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应基于区域发展规划,结合国家规划的主体功能区,在招商引资时注重对产业投资与布局的引导。要根据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外商与外资投向适合的区域,由此来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布局。比如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应投向东部沿海的优先开发区; 能源、基础设施等投资应投向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现有开发密度还不高、发展潜力巨大的重点开发区; 对于那些限制开发的区域应根据规定的产业指导目录及措施进行投资引导。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土地、能源指标等具体情况,利用发挥比较优势,合理确定外资项目的进入条件,选择有利于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外资,提高资本与资源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 四) 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吸引利用外资进行投资与生产是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主要方式,这使我国的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资本的趋利性,造成许多短期投机资本的注入,部分地区在利用外资时重数量轻质量,重引进技术轻管理水平,重规模大小轻效益高低,造成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在新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构建中,我们应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应注重提高对国外资金的利用水平,通过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凭借东部地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条件,积极引导外商,引入外资在这些地方进行研发创新活动,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成本和利润核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充分利用外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中西部地区立足于当地的产业结构及区域发展规划,在利用外资时把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作为利用外资的核心,积极利用外资进行合作与创新,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共同拓展市场,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 五) 优化投资环境,强化风险管理

我国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时采取了先东部再中西部的渐进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开放程度的不均衡,使各地方政策运用能力不一,形成的投资环境不同,造成各区域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差距与不均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仍将延续有梯度、有重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模式,因而,不可能要求各领域和各地区齐头并进。目前所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需要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中寻找解决途径———制度层面。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完善制度的配套工作,通过优化投资环境,使更多的资金、技术与企业能被引进来,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参与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 让更多有实力的东部地区的企业能“走出去”,充分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更好利用国外的资源与市场,这样既充分保障东部地区的利益,又积极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减少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因此,第一,在“引进来”时,要积极参加国家和地区贸易协议的协商并签订投资协定,改革涉外投资审批及管理体制,完善领事保护体制,提供权益保障、投资促进、风险预警等更多服务,扩大投资合作空间,为外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二,在“走出去”时,政府要充分利用经济、政治和外交手段为中国企业向海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企业预判和扫除国际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以促进我国东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中西部地区在国内和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地位。此外,在优化投资环境时还必须注重防范国家经济风险,不仅要构建有效的国家经济安全机制,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还应加快完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我国海外财产和人员安全。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开放型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加入到世界经济中。实践证明,通过实施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区域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发生着显著变化,开放度较高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率更高,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反过来,要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应加快提高对外开放度,推动区域创新和产业集聚[8]。因此,开放型经济不仅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还可以使我国经济从全面新型的开放经济体系中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由此构建“开放经济 - 经济增长 - 区域协调 - 经济发展 - 开放经济”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蔡爱军等.我国开放型经济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4).

[2]库尔特·胡必烈.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分析一种特殊转型模式下的对外经济政策[J].财经科学,2000(3).

[3]陈得文,苗建军.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内生性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域面权数据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

[4]汪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N].人民日报,2013-12-02.

[5]张毓峰.区域经济新格局与内陆地区发展战略选择[J].财经科学,2014(5).

[6]郭腾云,陆大道,甘国辉.中国开放政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J].地理学报,2001(9).

[7]孟连,王小鲁.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J].经济研究,2000(10).

[8]王智勇.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地市级单元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3(5).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篇2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举行。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其中已通过国内审批程序的50个国家正式签署《协定》,其他尚未通过国内审批程序的意向创始成员国见证签署仪式。根据《协定》规定,此次未签署协定的意向创始成员国可在年底前签署。

中国澳大利亚签署自贸协定。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长安德鲁·罗布6月17日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澳自贸协定在内容上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等十几个领域,实现了“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的目标,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迄今已商签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整体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之一。

我国放开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放开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经营类电子商务)外资股比限制的通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放开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持股比例可至100%。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是电信增值业务的一种,需向政府申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主要指经营类电子商务。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通告,决定在上海自贸区内试点放开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的外资股权比例限制,此次则将范围扩至全国。

完善辽宁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思考 篇3

一、辽宁省开放型经济建设的特点

(一) 关于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涵

开放型经济既不同于封闭型经济, 也不同于外向型经济。封闭型经济以经济体的“内循环”为基础, 以追求经济体的自我平衡为主要特征, 很少或基本上不与外界发生经济联系。外向型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世界经济贸易的联系, 是一种以出口导向为主, 以扩大创汇为目的, 总体上属于政策性的开放经济。开放型经济则是一种根植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性的开放, 是市场经济的典型形态和高度社会化的形式。开放型经济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分系统或子系统组合而成, 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要回答“向谁开放”、“开放谁”、“开放什么”、“开放多少”等问题。从体制架构看, 开放经济的主要方面都要有相对稳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基本规则;从运行方式看, 市场机制要在跨境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组合;从行为主体看, 各类企业在外经贸活动中具有自主权和平等地位, 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追逐稀缺生产要素。开放型经济的实质是一国或地区作出的一种与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经济交流的制度安排。其优越性在于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和扩张性, 在于它通过权利平等的规则对一切要素持有者、利益主体所具有的普遍动员性和激励作用。在一个开放型经济体中, 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各司其职, 功能到位, 运转协调。

我国对外开放从设立经济特区起步, 先是发展外向型经济, 此后我们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关于“开放型经济”的思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 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发展开放型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 提出建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基于对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把握, 指出“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明确了“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目标, 并创造性地提出“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从而把我们党关于开放型经济的认识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也为辽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东北亚乃至全球经济体系和国际市场, 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指明了方向。

(二) 辽宁省构建开放型经济的特点

1. 辽宁开放型经济建设是一个从沿海到腹地, 实现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过程。

“十一五”期间, 全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顺应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结合辽宁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征, 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和突破辽西北战略。通过实施“三大战略”, 使全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从沿海到腹地, 对外开放梯次展开, 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日益形成和完善。目前, 沿海经济带已由初期的“五点一线”7个园区发展为42个园区。2011年全年, 42个重点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86.3亿元, 在全省占比为24.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7.7亿元, 在全省占比为36.5%;实际利用外资118.1亿美元, 在全省占比为48.7%;入区项目6288个, 总投资8632.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955.5亿元。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实际利用外资91.1亿美元, 在全省占比为37.54%, 其中沈阳市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 占沈阳经济区60.4%;进出口总额261.9亿美元, 同比增长25.1%, 其中出口137亿美元, 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26.8%, 进口124.8亿美元, 占全省外贸进口额的27.8%。八城市外贸出口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2. 辽宁开放型经济建设是一个体系日益完善的过程。

按照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要求, 辽宁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不断提升。不仅积极发展货物贸易, 还注重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不仅发展出口贸易, 还注重进一步发展进口贸易;不仅继续引进外资, 实施“引进来”战略, 还到境外去投资, 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不仅深化沿海开放, 还推进内地和沿边开放, 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不仅参与经济全球化, 也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中;不仅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良好机遇, 同时看到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2011年, 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42.67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6.95%, 列江苏之后, 在全国排第2位;对外直接投资协议额17.5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59.54%, 中方投资额15.67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69.73%, 在全国排第6位;出口突破500亿美元, 在全国排第8位, 出口增幅在东南沿海十省市中排第6位。

3. 辽宁开放型经济建设是一个伴随老工业基地再生的过程。

观念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老化、人才流失、增长乏力曾经是老工业基地的普遍现象。2003年中央提出东北振兴战略后, 辽宁老工业基地获得重大发展机遇。2005年6月30日, 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 在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进步、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面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伴随全省开放步入新阶段, 大量涌入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理念, 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 不仅拉动了经济增长, 而且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为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注入活力。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后, 辽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区域和城乡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 其中最为重要的经验之一就在于, 以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辽宁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

近年来, 辽宁开放型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与发达省份相比, 辽宁开放度明显偏低, 外贸依存度在30%左右, 低于全国近20个百分点。今后五年, 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决胜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从国际看, 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国内经济贸易环境出现一些新变化, 我们必须客观分析和研究开放型经济建设中的影响因素和条件, 统筹考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 制约因素

外部制约因素表现在:一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形势下, 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 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 债务和财政状况持续恶化, 金融与经济风险因素增多;新兴经济体强劲复苏受到抑制, 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减弱。二是外需环境不稳。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 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和失业率居高不下而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层出不穷, 发达国家所采取的碳关税等边境措施, 会直接影响到省内企业出口竞争力, 并进而影响到我们对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的吸引力。三是各国经贸竞争更趋激烈。金融危机爆发后, 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受到很大冲击, 主要经济体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都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 一些国家明确提出了世界经济“再平衡”、“再工业化”及扩大出口等要求, 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各国之间的利益争夺将日益复杂, 全球范围各种贸易争端和摩擦不断出现, 一些国家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矛盾和摩擦将有可能进一步激化。

内部制约因素表现在:一是要素成本上升趋势明显。原材料价格、职工工资的大幅上涨, 将不同程度挤占企业利润空间, 使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二是外经贸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急需突破。以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三大板块为特征的全面开放格局虽已形成, 但沿海与腹地缺乏良性互动, 对外开放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出口新增长点和出口自主品牌不多, 外贸结构、出口增长方式急需调整和改进;利用外资结构仍不平衡, 外资来源和利用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利用外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开发区缺乏特色, 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存在, 对外开放的软环境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

(二) 有利条件

从国际看, 国际产业转移将带来引入高端产业和要素的重大机遇。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将推进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与整合, 同时低碳、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以现代服务业及研发和高端制造业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始,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在全球依然较高的经济增速, 对全球高端生产要素与产业活动的吸引力大幅上升, 更多的研发活动、区域总部、先进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高附加价值的产业活动有可能向中国转移。同时, 中国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进一步显现, 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创新研发能力。辽宁依靠现有的对外开放基础和优势, 必须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从国内看, 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国内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效应进一步显现,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规划及其支持政策陆续出台, 将推动经济平稳运行。中国在城市化、基础设施和市场容量等方面具有的优势, 仍是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地。同时, 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和东北振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我国对外开放峰值开始北移。辽宁具有多项国家战略支持, 加上投资环境的改善, 辽宁已经成为投资的热土。

三、加快完善辽宁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和重点

对外开放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开放是辽宁最为突出的优势之一, 如果离开开放谈发展谈振兴, 就失去了辽宁的优势。从辽宁的基本省情出发, 全面总结以往的宝贵经验, 认真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准确把握开放型经济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充分发挥沿海沿边优势, 进一步激活发展动力活力, 进一步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

(一) 完善辽宁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着力点

在辽宁开放型经济建设中, 必须把开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 尽快改变经济发展不平衡;必须把开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 实现增长速度和经济转型相统一;必须把开放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为此, 加快完善辽宁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 拓展辽宁发展新空间, 打造东北开放新平台。

当前, 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重任务, 如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做大做强经济总量, 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任务将难以实现, 进入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行列的目标就要落空。因此, 必须坚持增量带动结构优化, 在做大经济规模中调优结构、提高质量;坚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生机, 让新兴产业成为领跑经济发展的新力量;坚持发展保障民生改善, 让4300万辽宁人民共享振兴发展的丰硕成果。面对新形势, 在辽宁开放型经济建设中, 要持续拓展优化发展空间, 高水平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 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及沿海港口群建设, 促进港口、临港工业和城市联动发展, 建设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

2.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推动产业丰厚度的提高, 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区, 其承担的重任和扮演的角色, 是多重的。但最核心的功能可以归结为“增长极”, 而“增长极”的形成离不开产业发展。目前, 辽宁6个沿海城市、10多个港口、42个园区, 毗邻不远, 在集中开发开放过程中, 要把握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优化外资区域结构, 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 形成区内产业的有机联系, 避免各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 创造出产业的比较优势, 提高产业丰厚度。同时, 创新对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方式, 使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转入市场、制度诱导和推动的路径依赖轨道, 形成内在激励与约束机制, 加强海陆互动、改善生态环境。

3. 更大程度地发挥长兴岛在辽宁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建成面向东北亚的对外开放先导区。

目前, 全球有自由贸易区1200多个, 几乎遍布所有国家和地区。东北地区在国家振兴战略的引领下, 虽然发展态势良好, 但仍需要在改革开放力度、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 要通过开放引领、创新试点, 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 迫切需要一个特色鲜明、充分体现创新和领跑效应的先行区。长兴岛地理位置、条件优越, 全岛水深湾阔, 腹地宽广, 具有在渤海湾中建设世界级深水大港的难得条件。在长兴岛设立自由贸易园区, 对于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对于辽宁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 意义重大。

(二) 完善辽宁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点

1. 对外贸易方面, 要以市场为导向, 从沿边沿海地

区的比较优势出发, 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新优势;调整和优化进口商品结构, 积极引进高技术产品和先进装备。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提高加工贸易水平。努力扩大服务贸易,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开拓金融、保险、电信、商业、物流、软件等服务贸易领域, 逐步提高服务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要努力实现对外贸易由单纯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战略转变。

2. 引进外资方面, 要围绕巩固国企改革和发展非公

有制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改造扩能等方面招商选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积极引进跨国公司设立投资性公司, 支持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股票和债券, 利用国外基金, 鼓励和引导外商在辽宁设立股权投资机构。合理有效使用国外贷款, 优化国外贷款投向, 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惠及民生等领域的项目, 提高贷款使用的质量和效益, 提高防范外债风险的能力, 让有限的资本和土地发挥更大作用。

3. 对外投资方面, 要通过国际合作获取周边国家能

源资源, 鼓励企业与俄罗斯、乌克兰、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在矿产资源、产业、科技、经贸等领域开展合作。创新境外投资方式, 积极探索实业投资与金融性投资、服务类投资结合, 以及境外园区建设的途径和办法。大力推进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培育一批高端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经营主体, 培育对外劳务的多元化市场, 促进对外劳务合作稳定发展。

4. 区域合作方面, 要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建立以跨国边境合作载体为先导的自由贸易区。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设立长兴岛自由贸易园区和营口保税港区。积极推进黄金坪、威化岛境外经济区合作开发, 加快沿边开放和兴边富民步伐, 提升北黄海对外开放层次。

摘要: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是“十二五”时期辽宁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整体要求。以“三大战略”为核心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平台的初步确立, 使辽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东北亚乃至全球经济体系和国际市场。面对国内外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 完善辽宁开放型经济体系既存在巨大压力, 也面临难得机遇。要准确把握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充分发挥沿海沿边优势,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加快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 大力推进区域合作, 进一步激活发展动力活力, 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基本特征 篇4

到2007年底,我国已与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建立了双边经贸关系,双边贸易超过1000亿美元的贸易伙伴有7个:欧盟、美国、日本、香港地区、东盟、韩国、台湾省。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国际多边贸易体系中的一员,顺利渡过了5年过渡期,兑现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贸易组织中负责任、守信用的成员。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深,自由贸易区正在成为新的对外经济合作新方式。到2007年底,我国正在建立和谈判的自贸区12个,涉及29个国家与地区。其中已签署协议的5个,即港、澳、东盟、智利、巴基斯坦;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拥有18.5亿人口,3万亿美元生产总值,近3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市场潜力很大。正在谈判的有7个(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海湾合作委员会、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冰岛、秘鲁),正在进行国家间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有4个(印度、挪威、韩国、哥斯达黎加)。

二、体制环境、政策环境与国际规则基本接轨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对外贸易法》,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对外贸易法》中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不相符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对我国享受世贸组织成员权利的实施机制和程序作出了新的规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对外贸易法》为核心,制定了一系列对外经济贸易的配套法律和规章制度,并根据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进行了不断修改和完善,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过程和“入世”后,则努力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轨,形成了完整的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律体系。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来衡量,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贸易自由化的要求。首先,中国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平均关税从2001年的15.3%降低到2006年的9.9%,其中农产品平均关税从23.2%降到15.2%,工业品平均关税从14.8%降到9.0%。其次,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在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建筑、分销、法律、旅游、交通等众多服务部门,修改和新制定了一系列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法规和规章,服务贸易领域的承诺得到切实的落实。在WTO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中国已经开放了100个,占62.5%,接近发达成员的平均水平(最不发达成员开放了24个,发展中成员开放了54个,发达成员开放了108个)。30年来,我国从经济特区的开放先行到沿海开放再到沿江、沿边和内地开放,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在与国际规则接轨的环境下,已经深度参与了经济全球化。

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2007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已达到1.218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34.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明显。从1978—1989年12年间,有7个年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是正贡献,5个年份是负贡献,1985年负贡献高达66%;1990—1999年10年间,只有2个年份是负贡献,最高的1993年负贡献为38%;2000—2007年8年间,只有2001年是负贡献,但幅度也只有0.1%。与外贸有关的从业人员达一亿人,其中直接在加工贸易领域就业的员工达到3000万人以上。外资经济也占有重要地位。到2007年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近63.5万户,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到7740亿美元。2006年外资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2%;外资企业缴纳各类税款795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1%。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近60%。全球500强跨国公司已有480多家在华投资,我国已成为一些重要工业品的全球制造业中心。

四、已经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

首先,由于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生产在全国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都离不开外商投资企业的作用,离不开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并充分发挥外商投资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外资投向和要素流入结构的改善事实上关系到宏观经济质量的提升。其次,由于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2%,转变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实际上涉及大范围的工业生产和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因此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际上也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质量的客观要求,是牵动宏观经济全局性的问题。再次,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也离不开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它要求外资和其他要素流入的投向和结构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最后,从2005年开始,我国经常项目出现高额顺差,资本项目也是持续顺差,到2007年底为止,吸收境外各种贷款余额达到3736亿美元,国际收支高额双顺差,国家外汇储备激增,增加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从而使如何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需要调控的对象和内容,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愈来愈高。

五、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加

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过206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额0.78%,排名世界第32位;2007年外贸总额增长到2.17万亿美元,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8%。30年增长104倍,特别是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5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从5000亿美元跃上2万亿美元的台阶。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第三大国,第二大出口国。2007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为8.8%,仅次于德国的9.5%,高于美国的8.4%;货物进口总额比重为6.7%,仅次于美国的14.2%和德国的7.5%。特别是中国进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美国和德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从1982到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43.5亿美元增长到1870亿美元,增长43倍;占世界服务贸易比重从0.6%上升到3.51%;在世界排名从34位上升到第7位;服务贸易出口额从24.8亿增长到870亿,增长35倍,占世界服务出口比重从0.7%上升到3.21%;在世界排名从第28位上升到第8位;服务贸易进口额从18.7亿增加到1000亿,增长53倍,占世界服务进口比重从0.5%上升到3.82%,在世界排名从第40位上升到第7位。这说明,今日的中国不仅是世界商品和服务的重要生产者和提供者,而且也是世界商品和服务的重要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也日益成为世界重要的资本输出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要是以吸引外资为主,不具备对外投资的能力,虽然也有少量海外投资,21世纪初期,国家制定了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从2004年开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数额迅速增加,2005年突破100亿美元,2006年对外投资额达到211.6亿美元,海外资产存量已达到906.3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分别为176.3亿和750.2亿美元),2007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87.2亿美元。

2007年我国对外投资额排名世界第13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近5年年均增长47%。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920亿美元(非金融类)。除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我国从2006年开始批准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进入海外证券市场投资,首次批准使用的外汇额度达到130亿美元,开通了国内居民与机构参与海外证券市场投资的渠道。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贸易投资大国,不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而且也更加依赖全球资源与市场,更加需要国际经济协调。在解决贸易摩擦、资源供给、价格风险、市场开放、保护知识产权等经贸纠纷问题上,中国既需要有更多的话语权,但也需要以互利共赢的精神通过谈判相互妥协。

开放型经济体系 篇5

一、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特别是近5年来, 我们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开放型经济在逆势中实现了快速、协调发展, 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一) 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2011年, 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比2007年增长55.5%和82.3%, 规模达到18 984亿美元和17 435亿美元, 出口世界排名由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 进口由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 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贸易结构持续改善, 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占比从31%上升至36.9%, 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从44.5%上升至52.8%,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到57.2%和28.9%, 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出口得到有效控制, 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大宗能源资源产品进口持续增长;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7.6%下降到2.1%, 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球排名跃升至第二位, 并连续两年稳定在1 000亿美元以上;利用外资的方式更加多元, 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对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从2007年的265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747亿美元, 增长1.8倍, 跻身全球对外投资大国行列。

(二) 开放型经济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创新作出重要贡献

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积极利用全球资源, 在国际化经营中提升产业竞争力, 2010年的制造业产出占全球的比重升至19.8%, 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通过引进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制度和管理经验, 有效促进国内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制度创新, 推动国内各领域体制改革, 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1年, 我国进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49.8%, 外贸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投向欠发达地区和第三产业的外资不断增多, 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2011年, 我国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收收入合计1.6万亿元, 外资企业纳税近2万亿元。截至2011年底, 我国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发展还解决了大量就业, 外贸领域吸纳就业超过8 000万人, 外商投资企业吸纳就业4 500万人, 成为城镇居民和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服务外包加快发展, 为223万名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三) 开放型经济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

2011年, 我国出口占全球的比重上升至10.4%, 2007~2011年的进口增量占全球进口增量的近1/5, 成为全球经济和贸易稳定复苏的重要引擎, 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自贸区谈判稳步推进, 目前已谈成自贸区10个, 在谈自贸区6个。对外经贸关系不断推进, 利益交融格局更加深化, 我国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来投资国, 并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力所能及的援助。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份额和投票权上升, 成为20国集团重要的参与者, 跻身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圈, 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围到核心、从配合讨论到参与决策的重大变化, 在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发言权明显增强, 对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 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吸收外资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 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溢出效应还需进一步增强;走出去规模总体偏小, 企业国际化水平还不高。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 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必须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当前,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世情、国情正发生深刻变化, 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必须紧紧抓住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强大动力。

(一) 充分认识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国际看, 今后一个时期, 世界经济可能陷入长期低迷, 外需疲弱很可能常态化, 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上升, 经贸摩擦将进入高峰期。各国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规则、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在传统优势产业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加剧, 在中高端产业与发达国家竞争也在增多, 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美国推出“再工业化战略”, 欧洲推出“2020战略”, 日本推出“重生战略”, 俄罗斯推出“创新俄罗斯-2020”, 巴西推出“壮大巴西计划”, 旨在重塑各自未来竞争新优势。国际经贸关系发生深刻调整, 各国在多哈谈判受阻情况下, 加快推进自贸区战略, 强化区域次区域合作。美国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将未来开放的重点聚焦到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 全力打造新一代国际投资贸易规则。

从国内看, 经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余年的发展, 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 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增强, 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开放水平的基础和条件, 国外对我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也寄予更高期望。同时, 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 传统优势被削弱, 新优势尚未建立, 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的任务艰巨, 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 对外开放面临的风险增大, 开放的层次、水平和效益亟待提高, 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 对新时期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切实转变观念,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不断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 才能解决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才能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

(二) 准确把握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基本内涵

互利共赢, 就是对外开放中要坚持共同发展, 坚持通过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在着眼于自身利益的同时, 尊重和支持对方利益, 最大限度地寻找利益交汇点。互利共赢是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开放型经济建设过程中, 要更加自觉地把互利共赢理念落到实处, 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 坚持以开放换开放, 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国际环境。

多元平衡, 就是对外开放中要坚持统筹协调, 注重良性互动, 实现多元发展、平衡发展。在提升制造业开放层次的同时, 也要重视扩大服务业和农业开放;在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的同时, 也要重视增加进口和对外投资合作;在巩固发达国家传统市场的同时, 也要重视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在做强一般贸易的同时, 也要重视提升加工贸易附加值;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 也要重视参与全球化分工合作;在提升沿海开放水平的同时, 也要重视加快内陆和沿边开放, 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安全高效, 就是对外开放中要坚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提高开放型经济的综合效益, 增强抵御外部冲击和国际风险的能力。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加快改革涉外经济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高效的对外开放决策、协调、管理和评估机制, 完善开放条件下的对外经贸促进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 提高开放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增强风险防控水平。加强战略谋划, 增进外交与经济紧密互动, 全力维护国家和产业核心利益, 切实保障经济安全。

三、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们要主动适应世情、国情的新变化,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既要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 坚持自主开放, 也要善于运用以开放换开放的策略, 推动与经贸伙伴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投资等领域的相互开放, 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一)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不断优化开放结构。从外贸看, 重点是扩大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提升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比重, 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互动发展, 促进进出口基本平衡。从利用外资看, 重点是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从对外投资看, 重点是加快发展步伐, 使金融投资与实体经济投资更加协调, 使走出去与引进来更趋平衡。从区域角度看, 重点是加快内陆和沿边开放。

不断拓展开放深度。要切实消除部分开放领域“玻璃门”、“弹簧门”现象, 提高开放透明度, 形成更加适应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规则和标准。深化货物贸易开放, 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 减少非关税措施。扩大服务领域开放, 增加多样化服务供给, 提高服务业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认真研究国民待遇、准入清单等国际投资规则的通行做法, 深化涉外投资体制改革, 营造更加稳定、透明、高效的投资环境。

不断提高开放效益。要提高开放的经济效益, 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提高对外开放的经济附加值。要提高开放的社会效益, 通过开放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推动体制机制完善和思想观念进步。要提高开放的外溢效益, 主动承担与我国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责任, 积极为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二) 创新开放模式, 完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深化沿海开放, 推动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扩大内陆开放, 加快培育全球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加快沿边开放, 实行特别开放政策, 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通过创新开放模式, 协同推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 打造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新格局。

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和全国特大城市的开放先导地位, 推进科技研发基地建设, 重点引进前沿高端产业, 加快从全球加工装配基地向研发、先进制造基地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进服务业开放的先行先试。发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门户的重要作用, 建设若干全国乃至国际性的经济、贸易、航运、金融中心和次中心。

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完善内陆开放布局, 支持重点区域开放开发。鼓励东部地区与内陆地区共建开发区, 在长江、陇海、京广、京九等交通干线沿线, 形成若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和外向型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向东北亚开放、新疆向西开放、广西和云南向东盟和南亚开放, 加快重点口岸、边境城市、边境 (跨境) 经济合作区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不断增强对外开放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三) 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 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鼓励企业出口从传统的生产成本优势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转化, 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跨越。支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贸易平台、国际营销网络建设, 完善贸易、产业、财税、金融、知识产权政策, 强化政策协调,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自我转型的内生动力。大力培育出口品牌, 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能力, 促进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逐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营销等产业链高端拓展, 向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域有序转移。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和功能, 引导加工贸易逐步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

发展服务贸易。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努力扩大文化、技术、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 扩大研究与开发、技术检测与分析、管理咨询和先进环保污染治理技术等领域的服务进口。积极发展服务外包, 完善支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措施。

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 在稳定出口增长的同时, 不断优化进口结构, 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能源资源、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 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完善进口管理体制和调控体系, 提高进口议价能力。推动发达国家放宽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 提高进口便利化程度。拓宽进口渠道, 促进重要商品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健全产业损害预警和进口贸易救济机制, 维护重点产业安全。

(四) 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切实把利用外资从主要依靠生产成本优势转到主要依靠人才、环境、市场上来。抓紧完善利用外资法律法规, 推进投资环境透明化和便利化。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简化审批程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健全市场信用体系, 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完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制, 依法实施反垄断审查。

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 与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鼓励外资投向科技中介、创新孵化器、生产力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引进技术研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在重点地区建设一批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推动各类产业聚集园区转型升级和有效整合, 成为提高利用外资综合效益的重要载体。建立利用外资科学评价体系, 引导利用外资从注重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综合效益转变。

(五) 加快走出去步伐, 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 实现政策促进、服务保障和风险控制的系统化和制度化。充分发挥我国轻纺、服装、机械、家电等行业比较优势, 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鼓励重化工业到境外能源资源产地建立生产基地。深化国际能源资源开发和加工互利合作, 拓展农业国际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模式, 引导国内企业集群式走出去。提升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质量, 培育“中国建设”和“中国劳务”国际品牌。

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支持国内大型企业在全球范围通过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联合重组等方式, 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 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 提高跨国经营管理水平, 逐步提高海外营业收入和海外雇员比重,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注重发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优势, 支持其联合开展对外投资。增强应对对外投资合作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充分保障境外企业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六) 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全面深化双边经贸关系。创新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模式, 完善合作机制, 拓展合作领域, 加强政策协调, 增进开放互信。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 维护共同利益。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减免关税待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援外工作, 优化对外援助结构, 创新对外援助方式, 着力增强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 实现共同发展。

积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坚持世界贸易组织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主渠道地位, 推进多哈回合谈判。始终高举自由贸易大旗,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 减少和消除贸易投资壁垒, 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分歧, 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 积极推动建立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经贸体制。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了解、掌握和有效运用多边贸易规则的能力, 更好地依托世界贸易组织平台拓展发展空间, 维护开放利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 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 营造于我有利的制度环境。

构建开放性经济地理教学体系 篇6

第一, 开放性教学体系的建构, 是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僵化和封闭的弊端提出来的。开放式教学是以目标开放、内容开放、过程开放、思维空间开放、教学评价开放为途径, 以疏通所有教学信息通道为方法, 以充分关注并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张扬学生个性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正处在新旧世纪之交,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 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而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第二,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也是研究经济活动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地域表现, 运用综合区域的观点, 从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以及市场需求和变化等方面, 研究经济活动与生产布局的规律, 涉及到有关经济活动全球化、新产业区、新经济地理学、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等诸多方面。

第三, 现代教育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现代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对教育起促进和制约作用。地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同地理教育关系密切。一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对地理教育提出新要求、新内容、新问题, 使地理教育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处于不断变革中。

为适应经济地理学发展以及在教学上更好地反映经济地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动态, 培养创造型专业人才, 这就要求经济地理教学要不断创新, 不仅包括教学内容, 也包括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资源构建等。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变化, 作为解释人类经济活动的学科——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也随之变化, 体现出新理论、新方法、新秩序和新领域这样一些基本特征, 这种变化构成21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背景。因此,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向学生讲授内容不断变化的经济地理学, 既要符合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 又要反映学科的新进展。

二、开放性经济地理教学模式设计

(一) 多元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 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相对传统的封闭式地理教学而言, 注重学生课堂参与,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开放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它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积极探索, 多向思维, 自己去获取与巩固知识。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注重提炼开放性教学的基本要素, 注重研究开放性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

(二) “发展性”与“契合性”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目标为本位, 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 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职业教育则充分体现为社会、为企业的需要服务, 培养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基本规格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相当重要, 它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是否准确定位, 能否确立“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教结合、企校合作改革的发展之路”方向。

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应试, 而是培养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审美素质等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精神、富有个性特征的一代新人, “发展性”要求教学目标的高低程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都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只有处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才能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 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契合性”要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相契合。

(三) “问题性”与“应用性”统一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开放是开放式教学最核心的要素, 是过程开放、思维开放的基础, 是达成课堂理想预设、良好的师生互动与有效生成的重要前提。

“问题性”是指教学内容应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体现教学内容的问题应具有信度、效度、难度和梯度。信度关注问题的趣味性;效度关注问题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性;难度关注问题对学生的挑战性;梯度关注问题的层次性。“应用性”是指教学内容应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形成, 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有效组织。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 即“应用问题教学化”和“教学内容实践化”。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的融合, 有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教学内容, 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而社会生活和科学知识却不断地迅猛发展, 也还是需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开放, 及时给学生补充最新的信息, 注重向生活实践延伸。社会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 有着千变万化的事物和现象, 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及时将社会信息和学生日常生活信息引进课堂, 丰富和补充现有教材, 特别是将现代科技信息和重大时事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内容。这样, 赋予教学内容以广阔的现实背景, 从而引导学生在开放学习中关注生活, 研究生活, 拓宽知识背景, 完善认知结构。

例如,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揭示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在设计经济地理教学时立足于低碳经济这一趋势对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围绕低碳生活住宅区的环境规划、住宅区绿化道路系统规划等方面探讨低碳经济型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 并完成规划方案。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 完成了略显粗糙、甚至带有虚幻色彩规划方案。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更能深入地理解发展低碳经济, 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发展新兴工业, 建设生态文明。

此外, 开放性教学还要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经济地理是一门活跃的交叉学科, 与其他各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游走于各科学领域的边缘, 这为经济地理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思维的拓展将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动态、开放的课堂教学设计

动态、开放的生成性教学对教学过程的重视甚于教学结果的关注。由于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 生成性教学认为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受”过程, 而是教学中多因素互动的过程。互动, 既是生成性教学的表现——在生成性教学中, 存在着大量的多边互动, 也是生成性教学的原因——因为互动, 所以才有新的信息、资源的生成。注重强化课堂讨论等交互式教学方法的使用, 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是交互式教学的组织与主持者, 形象地讲授, 是经济地理学这一“节目”的主持人。加强学生的课间实习, 布置分析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调查与作业等, 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 理论与实践结合, 课本与社会结合。

互动教学是师生交往、合作的教学。早在1983年, 极端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冯·格拉赛斯费尔德就指出:“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 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单纯讲授‘事实’, 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可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的互动是要借助于知识的传播来实现的,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 承担着对来自书本、社会实践的知识经验进行筛选、加工, 整合、讲解、传授的重任, 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而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发展的主体。互动教学也是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 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 强调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尊重与信任。事实上, 师生互动的本质上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播、信息的传递、道德的传颂、意志的传达、文化的传承来创造与造衍生出一种新的教学范式, 进而推进师生之间生命的互动、生活的互通。

三、开放性经济地理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 要正确处理好在职业教育中经济地理教学为“就业”服务和为“升学”服务的关系,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这一目标决定了经济地理教学必须强化开放的、突出实践的教学。这就使经济地理教学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现状要紧密结合, 注重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第二, 地理教学的软、硬件亟待更新。传统经济地理教学, 主要讲授的是经济活动的选址及相互作用, 以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内容。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现代社会的市场需求、消费模式的巨变, 经济活动的组织规律和作用过程发生巨大变化, 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对传统经济地理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 在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如何做好传统基础理论和新现象的衔接极为重要。这就要求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更要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更新、修正, 有勇于颠覆传统的勇气。

由于教学理念和手段的限制, 传统经济地理教学中存在诸多困难。例如, 在区域经济地理教学中, 区域经济地理的空间事项包罗万象, 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活动类型的空间现象千差万别。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依据三大件:一张嘴、一支笔、一幅图进行授课, 不利于空间概念的构建, 这就妨碍了学生认知过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翔实的素材、明晰的图表、直观的空间变化, 动静结合, 增强了可视度, 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绎等手段解决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 还可以形象、快捷地将各发展阶段的空间现象展示, 并从中显示其变化规律, 使学生更直观、有效地掌握空间知识。

第三, 注意加强乡土地理教学, 突出地理学在发展本地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很强, 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乡土地理讲的是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是学生熟识的, 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使学生可以走出去, 开展综合或专题的研究, 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实践, 从而能有力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 将感知提升为理性认识。打破了“封闭式”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不仅有助于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而且还可在考察、调查等实践中,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

总之, 构建开放性经济地理教学体系, 就是在经济与地理之间搭建起联系与桥梁, 在教与学中构建和谐, 避免学生在学习经济地理课程时出现有“地”无“理”状况。在教学实践中, 不断引入国内外学科的最新进展, 及时归纳总结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整合中外经济地理知识, 促成经济地理教学体系化, 符合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 也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开放型经济体系 篇7

以往对河南省职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上, 其中, 杜明甫的《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一文, 主要研究了河南职教规模、基础建设、职教集团建设等方面的成就, 以及更新观念, 理顺管理体制, 实施多层次、多元化办学等发展对策。王建庄的《河南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一文, 主要研究河南省教育规模、师资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以及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组织建设等对策。在国家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社区化发展的大环境下, 对中原经济区现状的研究不能只定位在河南省发展现状这个孤立层面上, 还需要从职业教育内涵入手, 基于区域对比分析的思想,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区域间的开放和交流。

中原经济区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的内陆地区, 思想观念较沿海发达地区落后。另外, 高职院校招生往往在普通本科之后, 录取分数线较低, 很多人认为高职教育是“次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词语, 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短期职业大学发展而来的, 对于它的内涵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下面我们从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维度分析河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高职教育对象按照“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 高职教育对象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是, 社会、学校、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本身, 对这些差别往往没有透彻理解, 从而造成了对高职教育认识的一些误区。河南高职院校招生有三条途径:一是高考, 我省高职高专生源和普通本科采用的是统一的选拔模式———高考来进行的, 只是高职高专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普通本科。二是对口升学, 即参加河南省统一组织的对口升学考试, 录取后与统招学生的待遇一致。三是单招, 即单独招生, 目前我省有7所学校参与单独招生, 共涉及35个专业, 招生人数达到2900人。

中原经济区高职办学层次高等教育学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教育类型, 教育体系也应该由研究生 (包括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本科和专科构成。河南省高职院校还停留在专科层次上, 事实上早在2004年地方职业大学安阳大学升格为安阳工学院, 民办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黄淮学院, 2008年郑州科技职业学院升格为郑州科技学院, 郑州华信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郑州华信学院。但是, 这些高校升格后渐渐褪去了职业教育的色彩, 逐渐并入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行列。

中原经济区高职专业类型专业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 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竞争力的关键, 关乎学校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更加强调专业的技术性、实用性和区域性。截止2007年, 河南省高职院校共有19个专业大类, 共设置专业356种, 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点数量和规模排名靠前, 水利、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类较薄弱, 其中, 电子声像技术、公路运输与管理、茶艺、农村行政管理、水生动植物保护、电子政务、农畜特产品加工、水文与工程地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影视表演10个专业在校生数仅占学生总数的0.05%。

中原经济区高职院校开放性发展途径

(一) 拓宽招生渠道, 实现多元化录取

通过一系列数据不难发现, 河南省高考的高职高专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 生源质量受到相当的影响;虽然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中职学生对口升学, 然而, 我省接收对口升学的学校却只有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大学、黄河科技学院等寥寥几所学校, 满足不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应该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在全国统考选拔模式中增加技能考试, 即针对高中毕业生采用“高考+技能考试”的模式, 提高生源质量。二是增加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学校的数量, 鼓励郑州大学等重点大学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三是鼓励高职院校探索自主招生渠道。可以参考我国台湾地区技职院校的入学方式, 如允许在校生预修高一层次学校课程, 成绩优秀学生经考试后录取入学;确认校外学习成绩及进修成果入学等。

(二) 变“堵”为导, 提升办学层次

近些年来, 我国高职院校掀起“升格热”, 2004年国家教育部联合其他六部委颁布“2007年前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封杀令以来, 河南就鲜有学校升格。虽然这项举措有效地遏制了学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的现象, 但出现另外的问题, 如专升本接轨困难。高职高专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本科, 不得不削弱职业技术课程, 让学生做升学准备, 以致发展方向本来就不明确的高职院校更加彷徨。应借中原崛起的契机, 对提升办学层次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举措。

在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中试点高职本科教育2008年教育部就允许“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从2008年秋季开始举办四年制本科教育”。河南省的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并未实施高职本科教育。这4所高职院校在试点本科教育的过程中切不可盲目追求升级, 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求同存异原则。高职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都处在高等教育的本科阶段, 但普通本科教育是学术性教育, 高职本科教育是技术性教育, 两者在教育对象、目标、内容上有巨大差异, 不能趋同, 避免“去职业化”。二是高层次、高素质原则。《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第五层高等教育分为5A (理论型) 和5B (职业型) 两类, 说明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有着相同的社会地位, 并不是“次等教育”, 要充分体现精英教育的特征。

在普通本科学院中试点高职教育随着中原崛起的步伐越来越快, 专科阶段的高职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然而, 仅靠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水平, 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一矛盾。地方政府应该鼓励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的普通本科院校组织专家学者做实践调查, 并制定出有中原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招收高职本科生的计划。同时, 2010年昆明理工大学经云南省政府批准首家招收高等职业本科生, 该计划顺利运转一学年, 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三) 面向产业需求, 革新培养专业类型

高职院校专业改革需要和地方产业挂钩, 2011年中原经济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14.21%、56.52%、29.26%, 第二产业对河南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最大, 其中, 工业占50.82%,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针对工业等优势产业, 结合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 专业设置应该由低级劳动技术型向高级尖端转变, 对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要扩大宣传、保护和监督力度, 确保高就业率。针对农、林、牧、渔等薄弱产业, 凭借我省粮食和土地资源优势, 有计划地开设涉农专业, 特别鼓励开发农业经营、农业物流、植物保护等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马红英, 王静.高职教育对象的特点分析[J].机械职业教育, 2011 (3) :9-10.

[2]刘晓.加快发展本科高等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11 (28) :3.

[3]熊光慈.河南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6) :10-12.

开放型经济体系 篇8

关键词:新常态,开放型经济,发展思路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常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全球经济面临艰难复苏与再均衡, 而中国经济发展则进入结构调整期和矛盾消化期, 对于江苏而言, 优化结构与优势再造成为中长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 艰难复苏与再均衡:全球经济发展新常态

首先, 在宏观经济层面, 面临高风险、低增长新态势。世界经济在经历2013年短暂复苏后, 种种迹象表明, 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可能在更长时间内处于更疲弱状态, 这属于新一轮周期的下行区间, 除非第三次产业革命取得新的突破, 2020年前的世界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其次, 在国际贸易领域, 高壁垒、区域化成为新特征。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形势下,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 受种种因素影响, 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引起的经贸摩擦时常发生, 主要经济体还竞相组织排它性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并力争主导权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

第三, 在国际投资领域, 空间布局调整、实力对比演变成为新趋势。受到新兴经济体综合制造成本上涨、发达国家就业需求及新技术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 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出现新动向, 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低端制造环节加速向低收入国家转移, 一些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新能源、云计算、3D制造及服务外包和服务投资成为国际经贸合作新热点, 各国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 当前正值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发展的重要窗口期, 巴西、印度等国家的本土跨国公司实现了较快发展, 打破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整合的垄断地位, 正日益成为国际投资领域举足轻重的有生力量。

(二) 破解困局与制度重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首先, 中国经济运行进入深度调整期及矛盾消化期, 以往发展模式的问题及隐患将充分暴露, 制约作用将更加显现, 以往高增长态势难以维持, 中高速增长将成为常态, 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因而优化经济结构及提升发展效益将成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

其次, 中国经济运行模式及体制机制将发生调整和改变。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政府对经济运行的控制和干预将有所下降。同时原有运行模式的相关体制机制包括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均面临重大调整和改革, 建立与经济运行新模式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将成为发展新阶段的主要任务。

第三, 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中国老龄化时代的来临, 人们更加追求生活品质与生活质量, 对环境保护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民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恰处于矛盾多发期,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问题将更为突出,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基础上更多的兼顾民生, 真正让全民共享发展果实成为该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

(三) 优化结构与优势再造:江苏经济发展新常态

首先, 江苏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多依靠要素投入及成本优势, 更多依赖外部资源及外部需求, 由此产生的问题与矛盾也更加突出。新的经济运行环境及发展模式将倒逼江苏以高端及质效为中心, 主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重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及新优势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其次, 过去阶段的发展, 江苏主动积极的争取“先行先试”, 并在诸如保税区、开发区建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方面享受到许多制度红利。未来一段时期将是我国经济社会运行模式及体制机制调整与规范的重要时期, 率先推进制度创新、抢占制度高地将成为区域发展竞争的新特征。因而, 积极深化改革、争取相关体制改革先行先试, 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推进对外开放, 再创“制度红利”将成为江苏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三, 江苏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及生活水平, 对环境承载及资源供给造成巨大压力, 生态建设任务不仅关系发展, 更加事关民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 合理布局城乡、倡导低碳生活, 加强生态建设、治理环境污染等工作将成为江苏新阶段的重要任务。

二、新常态下江苏开放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一) 历史机遇

首先, 中国经济发展运行模式及体制机制调整为江苏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良好契机, 一方面将更加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另一方面增长指标压力将大大缓解, 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及效益。有利于江苏产业结构、贸易结构、投资结构、空间布局等的调整,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以结构优化推动经济效益的提升, 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其次, 外需的萎靡、国内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及发展模式转型, 将倒逼企业更加重视技术研发投入,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而不是单纯追求成本优势及出口规模, 有利于江苏经济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贸易层次、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第三, 国际资本回流、东南亚国家及中西部地区竞争的压力, 有利于“挤出”成本导向型、环境偏好型外商投资, 腾出多余的土地空间吸引研发型外资、功能性总部等, 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另一方面, 国际投资格局的变化为扩大对外投资提供机遇, 有利于加快江苏本土跨国企业的培育。

(二) 风险挑战

首先,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及江苏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再造意味着阵痛。在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发展新优势的同时, 江苏开放型经济面临出口明显下滑、利用外资竞争加剧等风险, 维持原有市场份额的难度将加大。其次,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 尤其是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复苏缓慢, 外需的萎缩无疑为江苏稳定和扩大出口带来更大难度。另一方面, 江苏劳动力成本持续较快攀升、土地资源制约突出, 外贸增长的传统优势趋于弱化, 经济增长急需寻求新动力。第三, 随着我国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 围绕自贸区建设、开放载体建设、人民币自由兑换等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各地加强制度创新力度, 纷纷争取“先行先试”。从周边地区看, 继上海自贸区成立后, 天津、福建积极争取并最终获批, 在区域竞争中获得先机, 对于江苏而言, 如若不能在涉外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抢先一步, 进而推动开放型经济全面升级, 将很可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被迫扮演制度模仿及经济追赶的角色。

三、新常态下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思路及路径

面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江苏应积极抢抓机遇扩大开放, 统筹内外全面开放, 改革创新、深化开放, 努力在创新开放体制、培育开放优势、建设统一市场等方面实现新引领、取得新突破。具体而言:

(一) 改革引领

深刻把握国际宏观环境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深刻变化, 进一步解放思想, 积极争取相关体制改革“先行先试”, 探索开放型经济体制创新, 推动政策创新、载体功能创新及体制机制创新, 以扩大开放倒逼改革, 以深化改革推动开放, 在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为此, 应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积极争取在金融服务领域、贸易服务体制、外资管理体制、走出去促进体制、海关监管体制、外汇管理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深化改革, 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和模版;深入完善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撑、监测预警、综合服务和科学考评等四大体系,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二) 高端引领

瞄准技术前沿及全球价值链高端, 面向市场需求,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集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优势。

为此, 应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及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优势, 全面放大开发区、产业园区、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功能, 在保持和巩固传统外贸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江苏制造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积极利用江苏资本、科技、人才及市场潜力, 通过更高层次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获取国外技术、人才、品牌、营销网络等高级要素, 推进外部高级要素与本土要素的有效结合, 在内外融合的开放中提升要素禀赋, 加快产业升级。

(三) 质效引领

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的运行质量和综合效益开放的质量效益为中心, 统筹国内外市场, 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根本性转变, 为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模版和示范。

为此, 应更加重视市场功能,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促进区域分工协作,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更加重视内外联动, 以扩大开放带动内需消费, 以内需消费支撑扩大开放, 实现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双轮驱动”;更加重视资源集约, 改变以往过多依靠要素投入及成本优势的发展模式,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提升行政效率、降低商务成本, 努力培育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参考文献

[1]黎峰.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新阶段和新模式[J].开放导报, 2012, (05) .

[2]黎峰.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及改革路径[J].开放导报, 2013, (06) .

对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考 篇9

一、正确理解开放型经济

1.开放型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开放型经济是指在完备的市场制度条件下,按照市场经济的机制和规则进行管理活动,各种生产要素、商品、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境流动,从而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开放型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孕育着极大的经济安全风险。一方面,企业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参与更广泛的竞争,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开放型经济通过广泛的经济协作,把世界各地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企业相互间的依赖度增大,依赖度过高可能导致企业管理模式简单、产品结构单一、经销渠道单一,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抗风险能力。

2.开放型经济是全球竞争经济

开放型经济的实质就是经济全球化,即国际竞争经济。国际经济竞争过程往往是资源、国家利益等占有和分配的过程。在国际竞争中,一些发达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目的以及资源状况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把一些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不发达国家,掘取他国资源,借助于市场机制,排挤他国本土企业,消灭其民族品牌,掌控产业链利益分配,以达到获取极高经济收益并转移经济风险的目的。

二、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必要性

1.发展开放型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从国际经验看,成熟的市场经济都是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重庆地处内陆腹地,外向型经济还相对较为落后,有众多的经济资源、良好的基础条件以及区位优势还没有充分整合和有效发挥。重庆要发展,就必须要融入到全国经济架构中去并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在市场的导向下优化资源配置,才能确保经济健康发展。

2.发展开放型经济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化经济结构

直辖以来,重庆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实施“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强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在大量吸收国内外资金的同时,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转移的传统产业,充分利用内地富余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整合提升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发展壮大本土企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育出了以力帆集团、隆鑫集团、银翔摩托、宗申集团为代表的外贸出口骨干企业,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明显,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如何保障开放型经济安全

1.合理利用资源,确保经济基础安全

资源是经济的基础,经济要安全,首先必须保障好资源的安全。开放型经济加快了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利用资源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课题。有资料显示:中国加入WTO以后,由于盲目出口,大量廉价的初级产品潮水般涌入西方发达国家,仅美国消费者因购买中国廉价产品平均每年节省200亿美元。中国每年出口日本的筷子,要砍伐200多万棵树,近十多年来,中国出口日本的方便筷子总计约2243亿双,中国林业专家计算,为生产这些筷子而毁灭的山林面积占中国的国土面积的 20%以上。同样因为太便宜,早已不烧煤的日本却每年从中国进口2000多万吨煤炭用来填海,变成人造煤矿储备能源。在资源消失的同时,我们的经济基础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威胁。重庆作为内陆开放的桥头堡,在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必须重视合理利用资源,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严格控制资源及初级产品出口,确保经济基础安全。

2.健全管理体制,确保经济运行安全

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经验普遍不足,风险意识极为淡薄,加上涉外管理体制不健全,对外经济行为还很不规范。中国加入WTO以来,商标侵权、恶性竞争等接连不断,在对外报价上相互拆台,开出比对手更优惠的条件给国外客户,以达到牟取微利、挤掉对手的目的,使企业、行业和国家的利益都蒙受损失。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应该认真分析沿海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及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教训,必须推进涉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同时加强进出口商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作用,为出口企业提供信息、业务指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要重视高端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实力的高新企业,积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品牌战略,有计划、有组织地谨慎参与国际竞争。

3.发展内需产业,确保经济结构安全

开放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篇10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扩大开放领域, 优化开放结构, 提高开放质量, 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摘自十七大报告

7月4日, 中国知名国企重庆投资发展研讨会, 签约金额500多亿元。

7月12日, 全国知名民营企业重庆行, 签约金额约528亿元。

7月16日, 加工贸易暨产业转移进重庆, 签约金额143亿元。

7月17日, 2008跨国公司投资重庆经贸洽谈会, 签约金额710亿元。

短短半个月时间, 近2000亿元外来资金、项目涌进重庆———主城、远郊区县 (自治县) 均有收获, “一圈”、“两翼”皆大欢喜。在签约之外, 还有来自国内外的政、商、学界精英, 纵论开放话题, 为重庆建言献策。

开放二字, 一时热遍山城。然而, 对重庆进一步扩大开放这场大戏来说, 这还只是序曲。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314”总体部署, 是重庆肩负的神圣使命, 也是摆在重庆面前的一道考题。

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重庆的发展目标异常明确。而要让目标成为现实, 靠惯性不行, 走老路不行, 惟有打破常规, 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是, 一个地处西南腹地的老工业城市, 一个拥有3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大农村, 如果只靠既有的人、财、物、智, 又哪来足够的动力去跨越、去奔跑?

“根本出路在扩大开放, 最大动力也在扩大开放。”市委书记薄熙来一语中的。

只有开放, 重庆才能有效汇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种种经济要素, 分享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才能在更高平台上参与竞争, 与高手较量, 提高能力和本领;才能在中国和世界分享更多的发展机遇。

于是, “内陆开放型经济”成为重庆市委、市政府最常提到的一个词汇。重庆的开放目标, 也锁定在了打造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高地。

用横尺量出我们的差距

怎样才算开放程度较高?内陆开放型经济又用什么来衡量?最关键的是, 重庆将用什么来考量自己?

业内人士认为, 重庆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原因很多, 既有历史因素, 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客观因素, 又有主观因素。但是, 透过现象看本质, 旧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是影响重庆扩大对外开放最重要的因素。

根深蒂固的盆地意识, 小农意识, 小富即安, 小进则满, 躺在成绩簿上孤芳自赏, 缺乏再上台阶的冲劲, 没有一览众山小的大志;心浮气躁, 好大喜功, 有精神向市里要政策、争资金、抢项目, 却没有冲出山门的勇气等保守观念, 让我们不止一次地错失发展良机。

一个例证, 有关部门统计, 以上海口岸为目的地, 重庆每标准集装箱的水运成本为3700元, 公路成本是11240元, 铁路成本为5622元, 分别比武汉高23%、105%和55%, 这是投资者不能不考虑的。

“重庆的发展在受制于物流的同时, 也受制于人才。”专家指出,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 发展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 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的共识。与沿海城市相比, 我们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差, 很少吸引到世界顶尖技术人才。同时, 缺乏专门培训和专业素质, 特别是高端的技术、管理、金融、经贸人才十分匮乏, 这制约了高端产业的发展。

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

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大潮又起, 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亟待“腾笼换鸟”, 正谋划跨越式发展的重庆, 赶上了天赐良机。

不过, 内陆城市的特性, 注定了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 不能照搬在沿海城市屡试不爽的套路。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重庆优劣势同样明显:与国际市场的地理距离比沿海远, 物流效率和成本难以优于沿海, 这是重庆的劣势;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多项叠加的优惠政策, 以及庞大的内地市场辐射范围, 这是重庆的优势。

这也意味着重庆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创造优势,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充满内陆特色的新路———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 积极引进资本、项目、技术、人才等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必备的要素, 在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同时, 发展适合内陆特点的外向型经济。

解放思想、扩大开放, 主动去沿海, 去国外发达地区招商引资, 如今在重庆已掀起新一轮热潮。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 以及与重庆既有资源、产业基础的高契合度, 成为本轮招商大潮中落户重庆的项目的共同特点;汽摩、通机、成套装备等“重庆造”传统强项, 也因更多外来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到来而得到丰富和提升, 一条条高效而严密的产业链条, 正在遍布主城和区县的大小工业园区内现出雏形。

去年10月以来, 重庆先后与商务部、海关总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促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今年年初, 重庆正式申报设立内陆保税港区。与此同时, 重庆企业“属地报关、异地验放”的大通关范围越来越广, 往来于重庆和市外、国外的生产要素的进出效率显著提高。

上一篇:数字时代广播电视下一篇:非线性相关